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2024-07-19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共12篇)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1

稳定粮食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近年来, 运城市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位置, 以发展优质专用粮为重点, 不断提升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进一步增加综合效益。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农产品的种类和品质都有了质的飞越, 达到了米袋子满、菜篮子丰。粮食年生产总量从1949年的44×104 t增加到2009年的222.2×104 t, 增加178.2×104 t, 增长5.1倍。

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退耕还林等多种因素影响, 耕地面积呈刚性减少, 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将会越来越难。

1 粮食生产发生多方面变化

进入2008年, 粮食危机愈演愈烈, 已经波及到全球范围。泰国大米价格从一季度的330美元/t飙升至1 000美元/t, 涨幅超过了200%。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显示, 2008年中国的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较之2007年同期又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针对现状, 2008年我国又一次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基本国策, 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预算支出达5 635亿元, 增长30%, 是最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今后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建立扶持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粮食生产发生如下变化。

1.1 种植面积将增加

在国家惠农政策和粮食市场需求的双重影响下, 撂荒的土地将逐步得到复垦, 一些废旧村屯、道路等可以改造成良田, 也将重新利用起来。另外, 受利益驱使, 一些地方的开荒热有可能会再次被唤醒, 这也有可能增加实际耕地面积。2009年, 运城市的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增长到62.49×104 hm2, 比2003年历史最低点增加23.54×104 hm2, 增长60.4%。

1.2 粮食复种率将提高

近几年不断加剧的二季改一季、三季改二季的种植势头将会得到遏制, 在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 土地的使用率有望得到提高。

1.3 现代高效农业将得到发展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 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将来中国的农业必然会向规模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

2 农机发展面临新机遇

面对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局面, 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保障———农业机械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与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一样, 我国将建立长期支持农机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据全球粮食危机下的农业发展趋势, 可以推测未来农业机械发展将会面临以下诸多新的机遇。

2.1 需求总量将增加

随着耕地面积的恢复和土地复种率的提高, “三农”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将呈现出刚性增长趋势。据统计, 2008年末, 运城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70.8×104 kW, 比2007年末增长7.1%。

2.2 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

粮食作物耕、种、收类机械, 特别是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的收获类机械、大中型播种机需求将会增加;与之相对应, 一些效率低下的农机具将加快换代的速度。油料作物生产所需的农业机械将得到较快发展, 如油菜收获机、播种机、花生收获机等。一些夕阳产品将重新焕发生机, 如土地复垦、矿区土地改选、旧宅基地改造等将增加对履带拖拉机和推土机的需要。

2.3 政府主导作用将更大

近几年我国的农机发展经验表明, 政府在农业机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农机行业对国家政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方向决定着农机行业的发展方向。今后几年农机政策对农业机械发展的作用将更大, 政府在其间发挥的作用将更显著。

2.4 对高科技农机需求将增加

高科技农业机械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突出, 如英国的农业以1%的劳力, 就可生产出全国60%的食品。我国对高科技农机的需求也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而趋于旺盛。

3 发展农业机械促进粮食生产

全球范围粮食危机的初露端倪, 将使世界各国再次提高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同时也将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作为现代农业重要保证的农业机械, 需求的特征和趋势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农机企业一定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农机市场新的需求特点,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尽快向市场提供能满足新需求的产品。

建立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 内容主要有: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重点解决稻谷、玉米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问题, 提高农机具配套比。力争到2020年, 水稻栽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0%和85%, 玉米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75%和50%。加快深松整地、免耕播种、玉米机械收获、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肥深施等机具推广;加快排灌机械、抗旱机具、节水灌溉设备等推广;改进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方式, 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收获机械、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工设备, 提高机械设备质量和作业精度, 降低粮食产后损耗等。

2008年底, 运城市农业机械总动力是1954年的10.6倍,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到2008年底, 运城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了62%, 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广大农民的劳动条件。针对运城市现状, 应积极采取措施, 加大科技投入, 增加粮食生产。

3.1 大力加强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面积是基础, 单产是关键。单产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科技应用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要突出抓好技术集成创新、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强化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等方面工作。

3.2 培植粮食种植大户落实关键技术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务必要把培植规模种植大户列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 通过政策驱动、科技促动、产业化拉动, 促进土地通过委托代耕、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向种植能手集中。落实玉米收获机械的改进, 加快此项技术的实施力度。

3.3 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种粮农民直接受益

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 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必须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精心组织实施。通过抓好政策的落实, 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导、市场辅助的农业机械化投资新格局。

3.4 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经济效益

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使机械化大生产和家庭小规模经营方式相适应, 使广大种粮农民享受工业文明成果和机械化便利, 以减少机具的重复购置, 节约资源, 提高农机使用率和经济效益。探索农机专业化服务的新路子, 培植农机专业户, 组建农机专业服务队, 积极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减轻种粮农民的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农机部门要组织农业机械打好春耕、“双抢”和秋冬季农业生产三大战役, 使其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同时, 要组织农机跨区作业, 提高农机利用率, 拓展农机服务领域, 开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增加购机农民的收入。

3.5 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农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当前, 必须优化发展环境, 提高对农机化工作的认识, 要用大农业、大农机的思想, 构筑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要用农机兴、农业旺的理念, 谋划农机致富的长远规划。“十一五”期间是运城市粮食发展重要机遇期, 也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 农机管理部门要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把握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农机化又快又好发展, 为全市粮食稳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2

1.我国蔬菜机械化形势如何?存在什么主要问题?

2.保护地蔬菜机械化的主要技术装备有哪些,试举3~4种?

3.蔬菜种植采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铺膜和相关作业一起进行可以减少机器进地次数、抢农时、降低生产成本,试分析铺膜可以和哪些作业同时完成,并举出一种联合作业机为例?

4.蔬菜收获机械有哪几种?它们主要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是根据蔬菜食用部分的形态与部位吗?还是根据机器的动力形式和挂接形式?或蔬菜的种类与大小?

5.工厂化穴盘播种机的作业过程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作业过程)可画出框图表示。根据你已掌握的知识,这些作业工程如何实现自动化控制?试举2例,画出控制示意图。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3

【关键词】 水稻 粮食作物 机械化

1.进一步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

1.1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水稻是舒兰市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水稻种植,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确保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水稻产量,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机械收获可减少损失3%~5%,低温干燥可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同时,机插育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以大幅度节约耕地。

1.2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稳定水稻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水稻生长发育的一生环境和技术措施的要求复杂,耕作栽培制度细,生产环节多,季节性强,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农民劳作辛苦。我国种植水稻的农户有1.58亿户,约占农民总数的60%。水稻生产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增多,很多地方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短缺问题已经显现,争劳力,抢农时的矛盾日趋尖锐。尤其是水稻插秧和收获季节人力短缺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急需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1.3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重要因素。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与农业装备技术的相辅相成,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改变水稻传统生产摸式,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能够促进农村享受现代工业文明成果,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2.加大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工作力度

2.1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的东北部,地处长白山区张广才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貌条件优越,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以“林茂粮丰”而著称的农业县级市。全市总幅员面积4557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2.8万公顷,其中水田5.8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5.3%,水稻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第一。然而,舒兰市的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却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全市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使舒兰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有以下几点:

2.1部分地方和农民对水稻机育、机插、机收认识不到位,因循守旧,心存疑虑,还在等待观望。

2.2土地分散经营,小规模、小地块难以发挥机械化作业水平。

2.3宣传示范推广力度不够,投入少、包括资金、设备、手段等。特别是乡镇一线推广人员,条件艰苦,缺乏资金,手段落后,技术水平低,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的要求。

2.4完全机械化生产并没有满足当地的农业技术要求和生产模式,特别是育插秧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选择机具是关键,要求既能适合当地的生产要求,又能适应农民的经济条件。

2.5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任务、速度完成情况不平衡。有些地方政府重视不足,有的受天气、技术以及资金等因素影响,促使水稻机械化发展落后。

2.6水稻生产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功能差且程度低。

3.全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

3.1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为技术推广提供组织和政策保证。

3.2做到农机、农艺技术相结合 建立农机和农艺部门的合作机制,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建立水稻生产机械化专业技术规范体系,确保标准化生产。

3.3要做到以点代面,典型示范带动 建立机械化示范基地,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基层农机合作组织为重点,建立示范点,引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以示范基地、示范户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推广。

3.4要很抓重点环节,加大技术宣传和服务 特别是育插秧和收获环节,要从技术培训入手,加强技术宣传和技术服务,引导帮助农民掌握技术要领。同时加强基层农机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把推广重心下移,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宣传政策,传受技术,解困答疑,开展服务。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4

1.1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解放社会生产力

安泽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山区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也随之加快, 部分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已经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并有加剧之势。农业生产方式和社会化服务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紧缺的矛盾凸显, 这对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造成严重威胁。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 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解放农村劳动力,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发展效益农业, 增强农业竞争力, 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 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动力。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 可节省种子、化肥、劳动力、时间和水资源, 既降低生产成本, 又实现农产品升值, 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首先, 农民可以直接经营农机, 发家致富。其次, 农机作业可以为农民间接增效。

1.3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

安泽县是农业县,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农业劳动力的减少, 职业农户会逐渐形成规模经营。而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科技的载体, 通过物化的劳动来代替人力劳动, 从而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 为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提供了物质保障。特别是随着农机服务组织的出现, 农机合作社在农机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安泽县唐城村的农机合作社, 就从种、管到收获一体化服务, 既方便了群众, 帮助农民解决了种田难的问题, 也给合作社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促进安泽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2.1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农机发展观

2.1.1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农机化发展的主体是农民, 这就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切实调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和开展农机作业的积极性, 不断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和农产品生产成本, 切实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2.1.2 树立实事求是的观念

充分发挥政府及职能部门在规划指导、技术服务、资金投入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根据安泽县各乡镇不同自然、经济、地理条件和生态特点,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分轻重缓急, 抓好重要季节、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的农业机械化生产。2.1.3树立效益最大化的观念采取全方位的管理措施, 提高农机利用率、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只有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机械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们才有发展农业机械的强大原动力。

2.1.4 树立资源优化配置的观念

遵照规模经济理论, 依靠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 发挥规模化优势, 培育农机跨区域作业市场, 提高农机作业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2.2 加大农机推广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针对目前农机低技术水平配备相对过盛的问题实行“三个转向”:一是由主要粮食作物一般环节机械化转向关键环节机械化和全程机械化。现阶段要以推广机械化收割和大中型拖拉机等高性能农业机械为重点, 增加机具配套比, 逐步引进推广精准农业机械, 实施机械化精细作业, 促进农业进一步节本增效;二是由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转向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等机械化。重点推广旱地耕作、植保、牧草种植、收获和加工机械, 不断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 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三是由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化转向精深加工和贮运机械化。满足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和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附加值的需要。

2.3 加大农机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农机投入机制

建议安泽县政府要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引导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 从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扶持农机科研开发、农机推广、培训机构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与农机大户发展。国家财政要为这些领域提供公益性服务所需经费, 将其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制定农业奖励政策时, 除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实行奖励外, 应该把对农业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纳入奖励范围, 支持和鼓励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加强财政和信贷资金的整合联动, 发挥两种资金的整体效益, 对农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机给予优惠信贷支持。

2.4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逐步培育和发展种粮大户、种植大户、特色基地, 为推广先进、适用的大型农机具提供场所。要扶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 使他们拥有先进的农机具, 在农机化发展中真正起到示范带动的“领头雁”作用, 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2.5 建立科技保障体系提高农机化对新农村的支撑保障作用

农机部门要加快农机科技创新步伐, 集中人力、财力攻克关键机具、技术研发等难题, 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建立完善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2.6 加强农机人才建设全面提升农机队伍素质

要建立农机人才工作激励机制, 适当提高基层农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竭力营造农机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同时, 针对安泽县农机人才缺乏的实际, 从高等农院校选拨一批农机人才充实到农机队伍, 并且通过学历学习、继续教育、岗位练兵等方式, 提高农机工作者承担农机科学管理、科研、推广等项目的能力, 拨出专项经费, 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农机工作带头人和科技骨干, 实现安泽县农机化工作的新飞跃。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5

1.什么叫机械化程度?如何计算?试以表4-2为例进行计算,有关机械作业用人工完成时的用工量参考表4-1,表中未列者可用类比法自行设定。

2.什么叫机械化水平?如何表达,如何计算?试以表4-2为例计算该工艺方案下每公顷用工量?设小麦玉米公顷产量15t时,其劳动生产率为多少?

3.我国生产的秸秆粉碎机有直刀式、爪式和Y型式三种甩刀片,试指出各适应什么作物、什么秸秆情况?有什么优缺点?

4.秸秆粉碎机与灭茬机都是旋转切型机具,试指出二者有什么异同点,能否设计一台机器同时完成两项作业?

5.试述田间管理专用道的作用?它带来的效益和问题?有几种预留方法?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效能作用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作用

中图分类号: S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42-1

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国内三大主粮小麦、水稻和玉米的进口总量不断增加,其中玉米进口量达521万吨, 同比增长超过195%;小麦的进口量达368.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195%;玉米的进口量达到232万吨,同比增长超过了305%。由此可见,全面加强国内农业机械化应用和创新,实现增产、增收之目标,成为当前粮食生产管理的重点。

从实践来看,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化应用,对粮食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提高土地产粮能力

实践中可以看到,通过机械化的应用,深耕、施农家肥,可有效提高土地产粮能力,产粮效能非常显著。其中,深耕作业可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的中下层变得疏松,促进土壤含水部位向下移动,从而增加土壤含水量。正所谓“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便是机械化应用的作用体现。同时,通过深耕作业可以增强土壤自身的透气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对消除杂草、病虫害等,也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机械化深耕施肥,可以促使下层土壤熟化,增加农作物根系的营养吸收能力和范围;改善耕层水、肥以及气和热条件,从而提高土壤地力,促进农作物根系的快速生長,提高粮食产量。

2 增加农作物抗害能力

农业机械化实现了防灾、减灾机械设备的支撑,对于减少各类病虫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实现粮食安全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才能有效保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成为农业生产的核心。实践中,依靠农业机械设备,将现代工程、生物以及环境技术等进行集成化,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效率,这样才能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3 农业机械化的具体作用

3.1 可以实现防春旱目标

通过秋翻、秋整地以及早春耕地作用,可以有效加深耕作层,使耕层土壤团粒结构更好,促使耕层最大限度地容纳反浆水分,堵塞土壤水分的大量散发;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消耗,减弱表层导热,减缓地表自上而下的化冻速度。尤其是近年来,行走式抗旱播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效地解决了春旱对播种产生的影响。

3.2 抗夏涝、耐风刮

农业机械化耕整地,实现播种、拿全苗以及齐苗和壮苗的一次性,确保了后期发育,使农作物根深叶茂,这样就可以实现夏季抗涝、抗风以及抗倒伏目的。较之于人畜播种的农作物,植株倾斜超过60°的株数,可以有效避免减产34%以上。

3.3 可以消灭病虫害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应用的不断深化,药剂机械喷洒技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机械喷洒效率非常的高,而且效果也比较好,所以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能,最大限度地将病虫害消灭初级阶段。

4 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促进技术转化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载体和物化,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就必须依靠现代农业机械化。就国内玉米生产而言,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程度实现了70%左右,大大提高了玉米生产效能,尤其是收获阶段的机械化效能更高。据调查显示,以农业机械为基础和载体,从精量播种、高效植保以及保护性耕种和秸秆还田等方面,实现了农业先进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和推广,这主要得益于农机机械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水、种以及肥和药的应用效率,而且还有效地改善了现代农田耕地质量,对于挖掘粮食作物的增产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机械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化肥均匀施在种床下,使农作物能够均匀地得到等量肥料,这是传统人力、畜力难以实现的。尤其是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深施肥,从而使种、肥相互分离,从而大量地节约了肥料和种子。通过对比分析,机械施肥效果非常的高,一般比人力、畜力施肥效率高1.5倍,而且肥效还可有效提高大约17.5%。深施肥比种肥同床出苗率提高10%,肥效提高25%,节省种子10%,增产10%。

5 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多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的土地闲置或者荒芜。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化,无需全家老小齐上阵,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比如,传统模式下的农业生产,尤其是秋收时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农机机械化生产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只要一周即可基本完成收割,机收机翻同步进行,大幅度提供了粮食效能。

6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汪雪.农业机械化助推粮食生产的思考[J].湖北农机化,2012,(05).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7

1 我市农机化“十二五”发展现状

到2015 年末,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1. 4 万k W,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 7% , 为粮食产量提供了支撑。

( 1) 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 政策实施到位, 高效规范。2015 年, 我市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总额资金达到1679 万元, 比去年增加679 万元。补贴额度逐年加大, 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 2)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机械收获等重点薄弱环节机械化加快推进。扶持发展壮大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目前农机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23 个。精心组织、统一调度机具, 统一作业标准, 统一收费, 对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 实行耕种收一条龙作业服务模式, 促进春耕、秋收农机作业机具供需对接。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18. 5 万亩, 水稻机收面积26. 8 万亩, 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3% 、77% ; 着重推进玉米、水稻机械化收获, 全市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到37 万亩, 机收水平超过31. 2% , 成为我市当前农机化发展的亮点。

( 3) 扎实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面积持续增加。在全市开展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推广示范点, 机械免耕播种、深松作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作业、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玉米垄侧栽培技术等农机化新技术, 累计推广应用面积72 万亩。

( 4) 依法管机水平持续提升,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在全市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大检查活动, 全市拖拉机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超过80% 。以玉米、水稻收割机、拖拉机等在用机具为重点, 组织开展质量专项调查及安全检查, 加强质量监管, 对质量投诉问题做好调查, 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质量投诉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机化事业在持续发展, 但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制约着农机化的发展。

( 1) 自然条件对农机化发展的制约。我市属丘陵半山区, 交通不便, 经营规模小, 坡耕地多, 地块小、分散而不连片, 难以发挥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和效益。

( 2) 基础设施的制约。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灌溉设施不完善, 机耕道不配套, 机械下田作业和转移困难。

( 3) 经济基础的制约。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 粮食价格的下降, 农民人均收入降低, 影响了农民对农机具的购买力。

( 4) 农民素质的制约。近年来, 随着打工经济发展迅猛, 带来了老弱病残妇留守的问题。这些留守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导致操作技能和维修保养水平低下。

( 5) 机械装备的制约。国家对丘陵半山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制、开发力度不够, 导致适宜丘陵半山区机械作业性能好的农机具少, 且品种单一, 不能满足丘陵半山区农业生产的需要。

( 6) 种植制度的制约。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和环境气候的影响, 特别是以户为生产单位的耕作方式, 种植制度多样, 耕地面积少, 严重阻碍了我市丘陵半山区农机化的发展。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市农机化的发展, 尤其是玉米播种、水稻育插秧环节存在瓶颈, 有待于今后工作不断探索工作新思路, 研究新方法, 采取新举措, 加快农机化发展。

3 当前农机化发展新趋势

当前, 我市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 农业机械化也处在加快发展、结构调整、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将深入落实2015 年7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进吉林全面振兴, 不断开创吉林各项事业新局面, 紧扣推进现代化建设不动摇。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监督条例, 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 培育发展主体, 拓展服务领域, 加快技术推广, 加强管理指导, 强化公共服务, 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 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 农机化“十三五”规划目标

到2020 年末,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7. 9 万k W,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7. 2%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 个。做好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 着重破解玉米机械播种,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作业瓶颈问题, 加强新技术示范区建设, 做好农机安全生产, 为农机生产提供保障。

5 保障措施

( 1) 切实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要把发展农机化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 纳入各责任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 健全领导体制, 由专人负责, 主要领导亲自抓。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各自的目标任务, 认真细化、量化工作内容, 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做到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并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 确保各项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 2) 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强化落实监管, 进一步推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措施, 做到补贴公开、公正、透明。把国家农机补贴资金和机具补贴重点向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所需机具倾斜, 以此改善全市农机装备结构, 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

( 3) 加大农机重点技术推广力度。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是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做好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 制定适用于机械操作的标准和农艺规范。加强新技术示范区建设, 重点做好玉米保护性耕作、水稻机械育插秧等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玉米机械播种、水稻机械育插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

( 4) 整合资源,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机推广、培训、监理和企业的技术服务优势, 加强合作, 加强农机管理、技术推广、执法监督和技术培训队伍建设,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 努力构建以市乡两级农机推广站为龙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为主体的农机化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的社会化进程。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8

高性能半喂入收割机使得水稻收割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解决了高产水稻枝梗张力大、产量高、对倒伏作物无法收割作业的困境。后来, 随着对机器的适应性改进和推进机型的发展, 洋马农机又针对无法完善机耕路的山区丘陵区域推出了10.3 kW (14 hp) 2行Ee-60型收割机, 以及适应丘陵小田块使用的25.7 kW (35 hp) 4行Ce-1M型收割机、适应湿田作业独创的36.8 kW (50 hp) AW500型和适应大田块及高效跨区作业的44.1 kW (60 hp) 的AG600, 从而形成了满足多种水稻生产条件下机械收割的全系列产品。不仅如此, 面向南方杂交水稻作业的全喂入轴流收割机 (代表机型AG1100) 和适合农场使用的半喂入自卸装置收获机 (代表机型GC698) 的引进工作, 也在积极地酝酿中。

高效率、低投入的(经济型)种植产品

步入21世纪,解决水稻生产“三弯腰”工程最艰难的水稻种植问题,成为农机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水稻育秧工程的不断完善,这一问题有了解决的基础,而机械产品则成为了成功的关键。

初级手扶插秧机效率不高、劳动强度不减,自然难当大任。因此,洋马农机把高效率插秧机产品引入到了中国市场。公司以日本原型4行、6行、8行插秧机为基础,根据中国各区域实际插秧农艺的要求,以“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为目标改进,开发出了适合中国农村、农场使用的基础型手扶式AP4型插秧机、“VP4C, VP4E、VP6E, VP6, VP6U、VP8D”4类7个品种的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产品覆盖全国13个水稻产区,得到业内人士广泛好评。

为了降低使用成本,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一直在致力国产化建设,如今二期工厂已完成对插秧机的生产全程推进工作。

将推出的旱地经济作物高效机械化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土地经营提出高效产出的要求,高效农业特别是旱地经济作物的种植给农机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洋马农机又一次发挥其产品技术的优势,研发出了旱地经济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产品,并在展会上一展风采。如将展出的以大蒜生产为样本,从整地(GK18型拖拉机携带起垄、旋耕和覆膜等复合农具)、种植(PH4R型大蒜种植机)到收获(HZ1型大蒜收获机)的一条龙作业机械;同时展出的还有代表最新技术的饲料青贮收获打捆机械(YWH1500)。

后记:

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展出的产品,融入了日本技术的独特优势,如收割机“二次脱粒系统”突出的脱净率,乘坐式插秧机“HMT”高效变速箱等,都显示出了其高技术水平的独到之处,也表现出了洋马农机服务中国的态度。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9

1.1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农业机械在科技的推动下, 不仅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农业机械也拥有了较高的技术性能, 这些机械具有先进的技术和控制机构, 简单易用, 操作的风险性低, 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有很好的保护。同时这些机械都是针对农业的特点来研制的, 所以不仅可以用在耕地、播种、喷药等多个方面, 还可在农闲时进行道路运输, 具有很好的综合性, 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搞了农业的生产率, 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种植区域, 农业机械的应用更是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也使粮食的亩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生产出来的粮食更多的推向了市场, 增加了产品的商品率。

1.2 推动农业社会化和商品化生产

农业机械化的使用, 使农业的产值大幅提高, 粮食的高产已不仅仅能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 多余的粮食被推向了市场变成了商品, 这有利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1.3 促进农业与非农业的协调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使农业蓬勃发展起来, 农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带动了一些非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运输业、机械制造业、产品加工业等, 这些行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带动了农业技术的快速进步, 从而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2 农机化设备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2.1 农机化设备替代大量劳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 农村很大一部分人口向城市转移, 特别是青壮年人不喜欢在农村生产劳作, 这使得农村的劳动力普遍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 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广泛应用,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象, 提高了耕种的生产效率, 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同时在机械化的耕种下也实现了粮食亩产量的增加。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从机耕、机播、机收这三个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一项调查表明, 机械设备在的农业生产过程的三个方面从03至09年均增加了20个百分点, 这充分表明了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为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大效益,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2 农机化设备的使用有利于粮食生产抢收

农业生产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特定时期进行的经济活动, 其时间性较强, 如果错过了播种的时间, 那收成就无法保证。收获期是前期所有工作的成果体现, 所以在这个重要的时期, 农业机械设备充分的发挥了其快速作业的特点, 使其更有利于完成人畜力无法达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例如,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效率是人工插秧作业的二十倍, 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可替代近两百多人工作量, 一台玉米收获能力相当于七十个人工同时工作, 生产效率几乎提高了几十倍, 这样使用机械就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农业生产劳动强度, 从劳动力成本上每亩还能节约一部份。如果没有农业机械的广泛参与, 大范围的农业抢收抢种工作是难以完成的。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很多地方都要靠农机设备以实现精耕细作。多年来我国大力推广的节水灌溉、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多种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 以提高生产用水、种、肥和药的利用率, 大大的改善了耕地的质量。

2.3 抗旱抗洪等抗灾救灾中的农机化设备的运用

在农业生产中, 免不了出现干旱、洪涝等灾害。在抗灾的时候, 农机化设备也会应用其中, 比如抽灌机、农用运输机等。而灾后为了加快恢复当地农业生产和减少因灾损失, 抓紧时间抢种、抢播, 机械化农用设备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每年农机完成的抗洪排涝平均面积近1亿亩, 排涝量达到七百亿立方米, 拉运土石方9000万立方米用于抗洪抢险, 利用灌溉渠及抽水设备用于抗旱抽水面积达6亿亩次, 抽水600多亿立方米。在整治病虫害方面, 还投入了大量的农业机械植保机械和多个农用航空站及飞机。这些都对森林植被等种植业的各种病虫害防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 农机化设备在室内或大棚等种植的应用

塑料大棚主要用于蔬菜、园艺等种植业。大棚规模的大小样式各异, 结构较为简单, 成本的投入也较少, 在其中使用的农机化设备种类很多, 但都属于小性化、便携化、易操作化一类。例如棚室内耕整地机械是以配套主机为小型手扶拖拉机的小型耕作机械, 工作方式以旋耕整地为主, 为了还能进行犁耕、开沟培埂、除草等作业就需要更换部件后进行。在温室大棚内使用小型耕整地机械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耕作质量, 这些都是人工锄地, 铲地的劳动方式无法比拟的。在室内或大棚种植中还最常用到的是滴灌设备, 微滴灌技术相比于大田的大水漫灌, 其优势在于, 节水程度很高, 据测算可以节水达到漫灌方式的三分之二, 并且这种灌溉方式能改变水流量, 对棚内的湿度进行调节, 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使得大棚种植与不采用大棚种植相比其产量增加幅度在三成左右, 经济效益显著。虽然滴灌技术及其灌溉设备的运用好处很多, 但是它也需要因地制宜, 比如在盐碱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 因为采用微滴灌技术使得施水量变小, 这很容易造成土地的返碱, 对作物生长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结语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 农村已完全改变了过去手工劳作的时代, 农业机械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部分, 现在在农村, 不论是大规模的种植业还是小规模的养殖业都已广泛的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 不仅提高了生产率, 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同时也成为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载体, 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农业产值的增加, 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原始的耕作工具已无法适应当前发展的需求, 现在的农业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提高了农民的耕种水平, 使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有更多的时间去增加副业收入, 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的经济条件, 使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 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实现, 为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生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华.农业机械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10

亮点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 提高了吉安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加速了“黄牛”下岗、“铁牛”上岗的进程

吉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经历了一个由慢转快的过程。过去, 农民种田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上,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据资料显示, 2002年底以前, 全市农机总动力只有133.8万千瓦, 联合收割机只有182台。近年来, 在党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下, 吉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突飞猛进。2004年, 相隔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吹响号角, 当吉安市本级财政安排10万元用于全市农民的购机补贴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 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 农民开始踊跃购买农机具。随后从2005年至今, 中央及各级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补贴力度, 2005年全市共争取中央、省、市财政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330万元, 2006年达到500万元, 2007年达到1020万元, 2008年达到2700多万元。这些资金的运作, 启动了农民的自有资金达2个多亿, 短短的几年间, 全市就新增加农机固定资产近3个亿。政策的引导, 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主导、市场辅助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

为什么农民购机的积极性飞跃式上升?主要是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 农民通过算帐对比了解到, 机耕成本远比畜耕成本低, 因此, 农民纷纷放弃耕牛, 购置“铁牛”。如吉州区瓦桥村06年前有耕牛860头, 减少到现在的86头;泰和县灌溪镇新居自然村在06年前有耕牛60余头, 减少到现在的8头, 螺溪镇木龙村戴前自然村由06年前的18头, 减少到现在的1头;安福县寮塘乡英塘村小组由06年前的30余头, 减少到现在的8头, 降幅分别达到9 0%、8 6%、9 4%和7 3%。农业机械以其方便、高效、花钱不多的优越性使越来越多的农户弃牛购机, “铁牛”取代“耕牛”的势头越来越猛, 在田间很少见到牛耕田的情景。如今, 农民站在家门口等农业机械上门来服务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据统计, 到2008年10月底,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93万千瓦, 是2002年底前的2.9倍, 年递增率达18%以上。联合收割机达4800余台, 是2002年底前的25倍, 短短5年多时间的农业机械保有量, 超过了从建国以来到2002年底50多年的总量, 五年超过五十年, 已经成为现实, 农业机械化在吉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亮点二: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引导, 推进了吉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及秋冬季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一目标, 吉安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引导, 作为重头戏来抓。这几年主要是在水稻高产万亩“示范片”创建上做文章。全市13个县 (市、区) 都创建了规模在10000亩以上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片”, 各地把“示范片”作为推广先进农业机械的有效平台, 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不同季节进行适用机具的推广示范, “示范片”里显身手, 农机为农作业忙。比如, 泰和县在高产“示范片”建立了水稻工厂化育插秧示范基地, 吉州区在高产“示范片”举办了规模巨大的以机插秧为重点的“百万农机闹春耕”活动, 吸引了广大农民到现场观摩, 有效地推动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进程。

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引导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作业与传统农业生产的实验对比非常关键。通过实验对比, 农民发现, 在水稻种植、收获两个环节中实现机械化作业可分别减少劳动用工量40%和76%, 可大幅度提高工效;机械化栽插比人工手插可平均节约成本30元/亩左右, 提高单产30~50公斤/亩;机械收获较人工收获可减少损失20元/亩以上。农民的认识提高了, 购机用机的积极性高涨了,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程度也就随之而提高了。

到了下半年, 在吉安农村还可到处看到农机战秋冬种的景象。农机手们已把农机作业从“春耕生产”和“夏收夏种”中, 扩大到了“秋冬种”, 为秋冬季农业生产开辟了一条作业渠道, 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 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拖拉机奔跑开沟的场面, 为全市发展油料生产, 开展油菜种植而大显身手, 机械化的开沟种植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政府、农民双满意。

亮点三:农业机械化服务程度的提高, 促进了吉安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提高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吉安, 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应运而生,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机制变得越来越活。这些合作社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和“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合理调配农机资源, 确定农机作业价格, 签订农机作业合同, 从育秧到收割, 有序地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机的利用率, 满足了农民的生产需求。如青原区炉下农机专业合作社, 今年上半年, 承担了当地“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的机械化作业任务, 进行统一浸种育秧、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耕机收、统一配方施肥的现代化农业操作示范,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10月底, 泰和县马市农机专业合作社, 组织机手跨县到吉州区承包了2000亩的油菜种植任务, 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的队伍越来越大, 也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由于农业机械化作业,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使农业生产季节超前、农时缩短、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于是农村剩余劳力愈来愈多, 弃农经商、进城务工的队伍愈来愈大, 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民增收渠道的扩大。据不完全统计, 吉安市大约有六十余万农民进城务工, 而这些农民不需再回家“支农”, 安心在外工作, 增加了收入。形成了一种“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外出务工队伍扩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良性循环链条。

农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 也成了吉安农业机械化的一个亮点。2007年吉安市降雨偏少, 旱情百年一遇, 全市农机系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抗旱抢种保苗第一线。吉水县农机部门在抗“旱魔“战斗中, 敢与天公试比高。组织了38个农机维修服务小分队, 奔赴全县各个旱灾区, 免费帮助农民修理各种抗旱机具。泰和县螺溪镇农机站站长熊红生自抗旱以来, 天天加班加点, 对前来修理机具的机手有求必应, 热情服务, 为农民检修农机具200多台, 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在2007年抗旱期间, 全市农机系统共组织623个抗旱小分队, 分赴抗旱一线, 投入抗旱的机具达32万余台 (套) , 实现了抗旱机灌面积318万亩, 其中抢种二晚面积133万亩, 抗旱保苗面积185万亩。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11

农业部从五个方面对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一是加快今年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进度,重点向玉米收获机、水稻收割机、深松机、大中型拖拉机及粮食烘干机等重点机具倾斜,督促农机企业、经销商抓紧做好新机具的交机、安装、调试等工作,尽快在“三秋”生产中发挥作用。

二是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对农机手开展以机具操作规程、作业质量标准为重点的现场培训,指导农机手对作业机具普遍进行一次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秋季作业。

三是精心组织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及时为机手和农户提供作业市场信息服务,促进机具合理流动。要针对今年部分地区玉米晚熟晚收、小麦秋种农时紧张的实际,科学调配机具加快作业进度,努力做到秋粮成熟一亩、收获一亩,土地腾茬一亩、播种一亩。在组织好水稻、玉米跨区机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向机播、深松整地等领域拓展,引导开展订单作业、代耕代收、“一条龙服务”,提高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

四是充分发挥农机在科技防灾抗灾中的作用,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机械深松、镇压保墒、高效施药等防灾抗灾、稳产增产农机化技术,不断提高“三秋”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科技水平。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影响,因时因地落实好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特别要抓好东北的玉米、水稻和南方的中晚稻机收工作,组织调配农机抢农时、抗灾害、夺丰收。

五是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农机手安全教育,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严厉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和违章载人等违法行为,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为“三秋”机械化生产创造安全和谐的环境。

(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发展生产农业机械化 篇12

蔗糖业是崇左市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我市探索并创新实施了甘蔗生产机械化、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小块并大块”土地整合等,大力推动蔗糖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2013年,依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农机与农艺集成配套创新,突破甘蔗机械化收获瓶颈,有力地促进了甘蔗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共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42个,完成甘蔗生产机械化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建设面积0.74万hm2,甘蔗深耕深松面积8.8万hm2,组织投入甘蔗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1061个。截至2013年12月底,投入甘蔗种植机129台,完成机种面积0.51万hm2,引进甘蔗联合收割机22台,完成机收面积373hm2。

二、主要做法

(一) 抓规划制订,促目标到位。2013年初,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印发崇左市2013年甘蔗机械化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全市实施十万亩全程机械化、百万亩深耕深松、千个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完善乡镇农机推广体系,计划到2015年末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60%以上。召开了全市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市四家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及各县 (市、区) 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了现场会。现场会对甘蔗生产机械化、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等工作 进行了全面部署。会后,市政府与各县 (市、区) 政府、各制糖企业分别签订2013年甘蔗机械化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各县 (市、区)、制糖企业积极抓好落实,实施土地流转整合、高效节水灌溉和机械化同步发展,广泛推广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动了崇左市现代农业发展。

(二) 抓宽行种植,促技术到位。要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农机和农艺相配套是突破口, 更是难点所在。为此,我市蔗糖生产指挥部下发了《关于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示范片按照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种植,并加强督查指导。以使用机械种植1.2m以上行距为起点,大力推广宽窄行(双行) 种植,做到农机农艺融合,为提高甘蔗产量和效益奠定基础。充分发挥甘蔗生产农机化示范区、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节水灌 溉基地、扶贫开发基地、良种示范基地等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三) 抓示范带动,促推广到位。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抓好示范引导是重点,更是有效措施。为此,我市农机部门加大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力度,建设了崇左市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推进大型机械普及应用,重点突破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市直各部门也分别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与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合并实施),并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挂点村开展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工作,通过发挥示范基地的技术优势和示范效应,带动农民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

(四) 抓企业引进,促机收到位。为了突破甘蔗机收难题, 我市农机部门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协商,成功引进了广西收获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广西中鑫公司、云马机收公司、恒丰机械厂等农机企业,共同开展甘蔗机收作业服务。广西收获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拥有10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和6台配套机具,实行“政银企校”相结合,与金融部门建立了融资平台,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开办了“凯斯机手培训班”,与甘蔗种植大户达成机收协议面积1333.3hm2,与中国石化崇左分公司签订了燃油供给协议。计划建立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面积66.67hm2,作为培养甘蔗收割机机手和维护人员的实训基地。截至2013年12月底,该公司已在崇左市投入8台甘蔗联合收获机,收割甘蔗面积90.26hm2、6355t。

(五) 抓机制创新,促服务到位。围绕提升甘蔗收获机械利用率和整体运行效益,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和扶持农机合作社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农机大户、甘蔗大户、普通农机专业户和农户,采取机具入股、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并通过财政补贴一点、企业出一点、农机户出一点等办法,扶持农机合作社、大户等购买甘蔗种植机、联合收割机等。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多形式服务,为农民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程化、高质量的农机作业服务。通过建设标准的合作社,把农机合作社培养成为延伸农机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引领农机化发展的龙头,带动甘蔗联合收割机和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三、主要经验

(一) 政策扶持是抓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基础。崇左市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崇左市“四大建设”、“五个打造”和“两加”工作来抓,从2011年起,连续3年制定《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工程机械化工作实施方案》,从2013年起,把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内容。要求各县 (市、区)、市直各部门、各制糖企业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深入挂点村开展帮扶机械、帮扶生产、帮扶农资等“三帮扶”活动。要求16家糖厂购置或补贴当地农民购置甘蔗生产机械,建立甘蔗生产农机服务队,带动当地农民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并由糖厂实施甘蔗机械深耕、种植作业补贴,为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领导重视是抓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推手。2013年,市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开展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并多次参加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和高效节水灌溉、土地整合流转规模化经营工作推进会,在现场会上亲自操作机械种植、收割甘蔗。同时,市四家班子领导分别挂点联系各县 (市、区) 建设33.33hm2 以上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市、县 (市、区) 政府向农机合作社赠送大马力拖拉机、甘蔗种植机等农业机械共99台 (套),总价值501.22万元,增强了农机服务组织实力,提高了服务功能。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不断加深、组织领导不断加强、推动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各部门积 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屯开展土地整合、流转工作,扶持甘蔗种植大户和经营公司连片承包土地,实施甘蔗生产机械化。为了加快推进甘蔗机械化收获工作, 2013 / 2014年榨季期间,各县 (市、区) 均组织举办了甘蔗机收现场演示会,这是历年来所没有的。

上一篇: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改进下一篇: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