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动力(精选11篇)
农业动力 篇1
什么是生物动力农业?为寻求这个答案, 我们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能自我伤愈吗?地球是否会因自身的活力过分衰减而无法自我伤愈?无论我们身处何地, 只要注意观察, 就会发现树木、作物、水、甚至气候明显的病症。有机农业就是想停止人类对地球的毁坏, 但是它却无法治愈地球的累累伤痕。这样, 紧接着便会提出下一个问题:生命力的源泉是什么?现在还可能得到它吗?
生物动力农业是一门关于生命力的科学, 是对自然作用基本原则的一种认识, 是采用这些原则给整个地球带来平衡和康复的一种农耕方法。在很大程度上, 生物动力农业是一条正在通往知识的途径, 而非各种方法和技术的一种拼凑。
生物动力农业是鲁道夫·斯坦纳所从事人智说工作的一部分。人智说是一种新的科学方法, 它把对自然现象准确观察、清晰思考以及精神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对地球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精神史提出了解释, 描绘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王国的演化过程。生物动力农业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下:
一、拓宽视野
正如我们为理解指南针, 需要了解整个地球的磁场一样, 为了认识植物的生命, 我们必须扩大我们的视野, 将所有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全都考虑进去。仅有狭隘而微观的认识是不够的。植物受到上自苍穹、下至地球深处各种因素的影响, 植物完全暴露在这些影响因素中, 植物的形成也完全取决于这些影响因素。因此, 我们在农业上需要考虑的因素, 比起通常认为相关的内容、范围要广泛得多。
二、阅读大自然之书
大自然中任何事物在形式和姿态上都揭示了某些它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对阴晴天气、干湿地带、不同土壤上大自然进行仔细观察, 我们将会更进一步把握其中的要素。最终, 人们将学会解读大自然的语言, 然后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 带来新的重点和平衡, 从而更具有创造性。
过去70年来, 从业者和实验者已经为生物动力农业这一知识体系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三、宇宙的节奏
日月星辰的光按有规律的节奏照射到植物上。每一束光芒都对植物的生命、生长发育和形成产生作用。通过了解各种节奏的姿态和效果, 我们可以安排整地、播种、栽培管理和收获的时间, 以利于我们所种植的作物的生长。
四、植物生命力与土壤生命力密切相关
生物动力农业认为, 土壤本身就具有生命, 它的活力支撑并影响着生长于其上的植物的质量和健康。因此, 生物动力农业的基本活动之一便是通过施用堆肥, 在土壤中建立稳定的腐殖质。
五、新营养观
我们通过分解我们所吃食物来获得体力。我们的食物越具有活力, 能激发我们自身的活力。因此, 从事生物动力农业的农民和园丁重视的是产品的质量, 而不只是数量。
化学农业发现了向土壤中增加可溶性矿物质来提高作物产量这一捷径, 植物通过水来吸收这些矿物质, 从而使植物避开了从土壤中获取健康、活力和生长所需物质的自然能力。结果是导致土壤衰亡, 人为地刺激植物生长。
生物动力农业竭力用健康和充满活力的土壤来生产食物。
六、地球的良药———生物动力制剂
鲁道夫·斯坦纳指出, 一门关于宇宙影响的新科学必将取代古老的本能智慧和迷信。根据他的见解, 他提出了我们所说的生物动力制剂。
在一年中的某个季节, 将自然的动植物材料按特定的配方组合起来, 然后放入堆肥中。这些制剂浓缩动植物和堆肥的各种力量, 将堆肥中混乱存在的某些要素有序地组织起来。堆制过程完成后, 形成的制剂从宇宙中获取了新的生命力, 是治疗地球伤病的药物。
有两种制剂可直接在田间使用:一种在种植前用于土地上, 能激发土壤的生命力;另一种用来喷施于生长植物的叶片上, 增强其获得光的能力。制剂的效果已经科学验证。
七、将农场当作农业的基本单元
在鲁道夫·斯坦纳的农业课程中, 他提出了自我循环理想模式:即饲养适当数量的牲畜, 以提供增强土壤肥力所需的肥料;反过来, 利用农场产出的植物饲养这些牲畜。
我们还可在其它情况下寻找这种农场的基本特征。我们一边生产, 一边必须使地球的生命力得到保持和再循环。蔬菜废弃物、人畜粪便、植物叶片、食物残渣等都含有宝贵的活力, 如果善加处理, 它们可用来培育土壤肥力。因此, 堆制肥料是生物动力农业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活动。
农场也是一位老师, 提供教育机会, 教育人类效仿大自然在局部区域明智地实现自足。一些人还通过将几片不相邻的土地联合起来, 成功地建成了农场。
八、基于实践知识的经济学
斯坦纳强调, 由从未从事过作物种植或农场经营的人所决定的农业经济学是荒谬的。针对这种状况, 已经发展出一种新的方法, 那便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协会, 实现互惠互利。社区支持农业运动诞生于生物动力农业运动, 并正在迅速发展。果园或农场都会在自己身边聚集一批支持者, 这些支持者同意提前满足农场及其工人的资金需要, 随着季节的变换, 他们每个人都能收到一份农场生产出的农产品。这样, 消费者与地球、农场和社区的实际需求就会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丰收同欣喜, 逆境皆守信。 (译自:《Stella Natura》)
(通联:译者 (1) 张小强四川省农业厅农业援外办公室成都610041 (2) 张建华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
农业动力 篇2
摘要:文章在阐述我国农业水价历史沿革及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水价政策对灌区的影响和水价不能按成本收费原因,提出了水价改革建议:加强宣传和教育,充分认识水资源危机紧迫性,为水价改革奠定舆论基础;准确估计农民的可承受能力;认真地剖析现行水价政策的利弊,制订科学的水价办法;制定合理的水价目标,分步实施;将用户作为主体参与水价的改革。
关键词:农业水价 改革 节水
一、灌区水价的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费经历了多个历程,灌区的水价也随之发生变化。1965年之前,供水不收费。1965年,水利电力部制定了《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虽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但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未能在全国执行。由于长期采取无偿供水或低价供水政策,导致水利工程维修管理、设备更新费用严重不足,许多单位连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同时不利于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为此,前水利部1982年2月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核定水费制度的报告》,报告指出,制定水价应以供水成本和利润为依据。1984年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纪要提出“要修订水费标准,拟定全国征收水费的原则,对提高水费以后发生困难的地区和部门,要进行补贴,宁可将水费补贴在明处。”1984年冬水利电力部拟定了《重新核订水利工程收费制度的暂行规定》上报国务院,1985年7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并以国发[1985] 94号文《关于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转发全国遵照执行,此后许多省市都对供水成本进行了测算,并拟定了水费改革方案,自此,灌区的水价收费有规可循,并逐渐步入正轨。
二、现行水价政策对灌区的影响
现行的水价政策的核心和基本依据是国发[1985]94号文《关于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它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规范管理水利工程有偿供水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该办法推动了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工作的全面展开,使水利工程由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对水利工程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它是计划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目前市场经济难以接轨,加之其制定过程中本身存在多种缺陷,其对灌区产生了极端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1、水价太低,节水意识低下,导致珍贵的水资源巨大浪费 上文已经提到,我国的农业水价偏低,这主要是因为:水价政策定价原则极不合理,水费标准背离市场价值,主要表现在农业按供水成本收费,其成本不包括农民投劳折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使得现行水费标准不到供水成本的一半,造成水费偏低,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水资源本身的价值被抛弃。水资源本身具有价值,此价值的产生是有水资源所有全所确定的,在水价确定时,完全没有考虑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家所有权的丧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市场调节机制失灵,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例如,现在引黄灌溉的水价从0.006元/立方米到0.056元/立方米,平均不足成本的25%,引黄1000立方米的水费只值一瓶饮料的钱,难以调动用户节水的积极性,造成 水资源极大浪费。我国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6,即约有一半的水被浪费,引黄灌区下游输水损失达30-50%,河西走廊一些渠道,水量损失竟高达60-80%。
2、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管理机制,甚至放纵浪费水资源 有效的节水管理机制是节水的关键。国际上普遍公认,通过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可以节约50%的用水。高效的节水机制至少应该包括:经济激励(惩罚)机制、水权交换机制、合理调配、规划、高效配置机制和交换机制,现行的水价政策不利于上述机制的形成,如目前的灌区收入主要依靠水费,在固定的价格条件下,水费的收入取决于供水量的多少。一些灌区为了获得较多的收益,甚至鼓励多用水,有些灌区虽然节约了水,但被无偿地调给其它部门,无利可图,严重地影响了节水积极性,不利于节水机制的形成。
3、灌区难以维修更新改造
健康的水利工程是充分发挥水利效益的前提,由于现行的水价太低,甚至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灌区工程更新改造由于没有资金来源而受到威胁,甚至采取了只用不修的“榨取式”的使用方式,导致隐患骤增。据统计,全国现有220个大型灌区老化失修,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全国现有111座大型水库不同程度地存在险情。仅以渠道工程老化为例,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首建筑物中,严重老化损坏的占70%,失效的占16%,报废的占10%,完好的仅占4%。造成老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自然老化、工程质量存在缺陷、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其中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破坏造成老化损坏的占 10.9%。如果不对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供水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难以支撑21世纪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正因为如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农业水价政策,根据农业的实际情况,至少应该保证按成本收费,但实际上据成本还有一定的距离。
1、习惯势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根本没有水资源商品性概念,尽管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有关专家学者的不断呼吁,人们对水资源短缺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水资源具有商品属性有了不同程度的认可,但用户特别是农民对此认识还有一定的滞后性,“水从地前过,不用白不用”的思想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提高水价,尽管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一时间抵触情绪很大,接受有一断过程。
2、担心加重农民负担
农民负担过重,是近年来农村出现的突出问题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曾多次下文,三令五申要将农民的负担控制在上一年纯收入的5%之内。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将水费计收作为有偿服务行为,收入当做事业性收费进行管理,有的地方政府将水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并按预算外资金进行调控,所以,一提及水费问题,就同农民负担结合起来,担心如果提高水价,会增加农民的负担,与上级的精神相违背,清理行政事业收费时往往被列为清理和审查对象,导致水费标准难以达到合理水平。
3、有关部门缺乏改革的魄力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资源和生产生活资料,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水价改革涉及面广,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的态势,所以,有关部门在对水价改革问题上过于谨慎,特别是由于客观上存在国发[1985]94号文,即《关于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更加束缚了手脚。尽管许多学者对此研究比较深入,也提出了不少对策,可相应的主管部门改革的魄力难以到位,顾虑太多。
4、农民的承受能力有限
由于工农业剪刀差的存在,农民的收益相对较低,客观上形成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极其低下。根据有关学者的推算,一些地区一亩地收益在200元左右,其中不包括农民所投入的劳动,如果将农民的劳动折价计算在内,种地的收益实际上是一个负数。如此低的承受能力,不可能承受过高的水价冲击,这是农业水价不能提高的最根本原因。
四、水价改革建议
农业水价改革关系到节水农业是否能够顺利发展的成败,因此,在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极端短缺的情况下进行水价改革更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和教育,充分认识水资源危机紧迫性,为水价改革奠定舆论基础
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工具作用,让公民知道我国水资源供需形势,通过耳闻目染,强化水资源危机意识,使每一个公民有一种危机感。特别是利用好每一年的世界水日(我国为水周),宣传有关政策方针,让公民充分地理解水价改革关系到国际民生、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重要性,为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和水价改革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2、准确估计农民的可承受能力
所谓的承受能力,是指人们在某种信号的刺激下仍能保持常态的容忍能力。它有一个最高限,超过这个最高限,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将会出现异常地变化,如对社会不满、破坏性行为,甚至游行、示威和暴动等。它包括物质与心理两个方面。物质承受能力在分析社会综合承受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从经济承受能力、生活承受能力和历史承受能力等角度加以考察和研究。对于心理承受能力,目前尚不能准确地用数量加以描述。但是在水资源价格中绝对不能忽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通过经济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对事物的评价与效果上,它关系到人的情绪、面貌与生产的积极性。在进行水价改革时,应该准确地估计农民的可承受能力,包括物质与心理两个方面,水价改革的幅度应该在可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
3、充分地剖析现行水价政策的利弊,制订合理的水价办法 目前,对现行的水价政策分析有很多成果,但主要集中在弊端探析上,这是很片面的,实际上,现行的水价政策也有一定的合理成份,如它具有充分地保护农民的利益和水权思想。我们应该全面地研究现行水价的利弊,为制订合理的水价办法提供充分地理论和现实依据。作者认为,新的《水价办法》也必须充分地考虑这一思想,同时,为了充分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水价制度体现市场经济运 作原则,做到成本补偿、合理收益,体现一般商品的价值规律。考虑农业的具体状况,可以对农业粮食作物按完全供水成本核定,经济作物要加一定的利润;在此基础上,实行动态水价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确保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联调机制顺利实施。
4、制定合理的水价目标,分步实施
合理的水价目标也是水价改革的方向。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利产业政策》对此进行了纲领性概括。合理水价目标制订应充分地考虑成本核算的会计学、环境会计学以及宏观经济学,在充分地测算基础上加以确定,目标确定以后,分阶段性地予以实施,同时搞好收费体制的改革。
5、将用户作为主体参与水价的改革
农业水价的改革,最终通过用户的支持得以失陷,用户是水价改革的主力军。我们过去水价的改革,大多采取由上而下的策略,完全忽视用户的作用,用户只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积极性被无情的抹杀,其意见和建议也难以得到反馈和重视,常常因阻力太大产生不良效果,我们应该吸取这方面的教训。
所以,我们在进行水价改革时,应该将用户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按照《价格法》有关规定,用户参与“听证会”,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作为为决策层参考的依据;(2)建立供水公司+用水者协会的管理模式,用水协会作为用户的代表直接参与水价的谈判,目前在我国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和河北等五省进行的新型的经济自立灌排区试点值得关注与探讨。所谓的经济自立灌排区,是指在水利界限清晰、相对独立的灌排区上建立的旨在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对政府财政依赖、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经济上自负盈亏、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强调民众参与的、非赢利的经济实体,试点单位表明,用户作为水价制订参与者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效果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
[1]贾大林,吴景社,节水农业是缓解我国21世纪水危机的重要途径,1999 [2]姜文来著,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沈振荣、苏人琼主编,中国农业水危机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4]贾大林,农业用水危机及粮食安全对策,农业技术经济,1999(2)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六大动力 篇3
全球粮食长期短缺是引擎
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一直在95%上下徘徊,每年需进口大量的粮食以保障国内消费。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减少、种植结构调整,我国的粮食种植面积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短缺矛盾日渐突出。从全球情况看,粮食危机的信号也在加剧,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课题。
解决粮食短缺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开发进程。只要粮食短缺问题有一天得不到解决,包括农机产品在内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总体市场需求就不可能呈下降之势。
农业机械装备产业获得优先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手段,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根本路径。而农业机械作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载体,对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增强农业的司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率先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据此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农业装备板块将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
建国后直到2006年之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都处于初级阶段,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4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38%,已降至40%以下,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2007年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根据美日德等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启动时的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百分比的数据及持续时间对比大体可以判断,我国当前的状况与这些国家进入中级阶段的情形类似。预计到2020年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降到20%以下,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历史跨越。
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农民工达1318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5%左右。如果再考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大约8000万~9000万农村劳动力,则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2.1亿~2.2亿之间,已超过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0%(资料来源:陈锡文:农民工流动为社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农民日报》,2008年9月16日)。
到2007年底,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左右(资料来源:农机购置补贴推动农机市场繁荣,《农机市场》,2008年8月)。
如此庞大数量的农民转移就业,农民务农的数量减少,并且很多出去打工后回流的农民工倾向于买农业机具承包耕作土地,都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随着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作业收费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下降。因此,农机作业比人工劳动不仅在质量上、时效上占据着优势,而且在经济性上也逐步占据优势。
系列惠农政策将成为“加速器”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将为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升腾空间,一系列农业发展的利好因素都将对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强劲的刚性增长预期;中央出台的土地改革新政,在农民自愿和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必将拉动大型高效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和加速农业机械功率上延的节奏,从而为农机化需求创造巨大的内生性增长空间。
政府补贴释放权威信号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实施,连续调低银行基准利率,加速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和放宽农村信货政策以及中央关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十条政策”等一系列利好因素都将对2009年的城乡消费市场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特别是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100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更是一个农机市场刚性增长的权威信号。从2004~2008年的补贴实施情况来看,5年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9.7亿元,带动农民投入373亿元,拉动农机工业销售产值443亿元,中央投资拉动比例达到1:5.35,相当于国家投入1亿元可直接形成农机工业销售产值6.35亿元。2009年,国家投入购机补贴100亿元,可直接拉动农民投入近540亿元,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近640亿元左右。
在农机直补政策的刺激下,农机产品市场购买力必将大幅度攀升。加上农产品保护价格的推行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配套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农民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收入水平将持续稳健增长,必将对农机市场需求产生长效持久的拉动作用。
工业反晡农业的新时期已到
农业和农业劳动力若干问题探讨 篇4
中国耕地面积总量排名世界第4, 属耕地总量资源大, 气候条件适宜, 农、禽品种丰富的国家, 但由于人口太庞大, 高山较多, 人均耕地面积却被甩在126位以后。每个人才只能种1.4亩耕地, 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而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国的18倍, 印度人均耕地是我国的20倍。
从粮食、油料、棉花、蔬菜和水果这4个方面来计算我国的农产品基本自给率。粮食:我国需进囗10%, 自给率90%, 播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油料和饲料作物:我国需进囗60%, 自给率40%, 播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棉花:我国需进囗40%, 自给率60%, 播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蔬菜和水果:我国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水平, 还有约10%出囗, 播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结论是:一个中国农业劳动力只能供给4.57个中国人吃喝。
而在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情况显示就美国而言, 一个美国农业劳动力能够供给170人吃喝拉撒, 一个以色列农业劳动力能够供养90个以色列人, 一个德国农业劳动力能够供养60个德国人, 一个日本农业劳动力能够供养20个日本人, 一个巴西农业劳动力能够供养10个巴西人。由此可见, 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供给能力还是相当低的, 农业产业整体缺乏科学技术的渗透和机械化功效的参与, 形成不了规摸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运作。
2 我国耕地产出率现状及问题
耕地是关系到人类可否生存的根本问题, 我国的现实是人口密度大, 依赖土地的压力也很大。如今我国已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红灯线以下。耕地面积总量下降到18亿亩。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有近10亿人, 其中有3亿人左右的农民工放弃土地到城里打工, 完全脱离了农耕行业, 从事务工谋生的营生;我国兼营农民工 (他们离家乡较近, 农忙时返乡劳作, 农闲时再回到城里打工, 这些人对农业耕种来说最多只能算半个劳动力) 少说也有1亿人;上学的孩子1.6亿人;老弱病残1.7亿人;共计7.3亿人, 结论是:我国务农中的主要壮劳力绝大多数都在城里打工, 从事低薪高危的行业, 而留守在家乡的老人和儿童缺乏对土地耕种的劳动力, 导致大量田地荒闲, 无人耕种, 产出率下降, 农产品数量锐减, 质量低下, 农业收入大幅度减少, 长此以往无法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 更无法保证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3 对策与建议
一方面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少, 另一方面中国农民务农的产出率低下, 今后农业应该向何处去?面对中国高密度的人群社会和少而有限的人均耕地, 什么样的人来种田更科学, 更能提高土地出产率。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思路。
3.1 承包土地重新洗牌, 给农民工重新定位
政府可否采用补偿的形式收回 (30年已到期的) 承包土地, 让不具备农业技能知识能力和规模化、产业化运作能力的农民进城学习其它的技能谋生, 如:第三产业, 长途运输, 房屋装俢, 商业职工和个体经营等。让我国10亿农民中的7.3亿人进城或迁往镇里定居 (其中在外打工3亿人左右、兼营农民工1亿人、上学的孩子1.6亿人、老弱病残1.7亿人) 。对他们因人而异进行技术培训, 待合格后重新走向工作岗位。享受城市市民同等的养老统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真正变成市民。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在城里好好学习。让老弱病残的农民参与社区养老和去敬老院得到妥善安置。真正务农的农民也只有2.7亿人左右。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种植专业经营户、养殖专业经营户、农业大型机械化播种收割机专业大户、农产品附加值民营大户等, 他们通过长年的摸索实践和学习, 掌握了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机械化使用技能和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运作能力, 实际上已变成了农业经营技术人才。这批人可以继续留下务农兴农、长远发展。
3.2 全国一盘棋, 土地重新摸底排队
重新规划、谋篇布局、科学土地使用。建议可把我国的土地再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排队, 全国一盘棋进行分类。肥沃优质的土地分一类;已经过分透支贫脊沙化需要改良的土地分一类;新开垦的 (如:高山新垒的梯田、沙漠改良的新田) 分一类;草场沼泽分一类;湖泊堰塘分一类;浅海网箱养殖分一类;在这五大类的基础上再分出平原面积、丘陵面积、山地面积、水域面积、海养面积等, 并根据气候特征科学制定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种植及养殖种类。对已经占用了的土地和水域 (正从事农业、养殖业经营并合格) 的专业大户, 进行政策、资金倾斜, 科学技术上门跟踪服务。把产出率低的土地和水域部分 (壮劳力在城打工, 田里只剩下老弱、儿童的承包经营户的土地、荒山、水域) 用补偿的形式收回国有。对收回土地的农民们采取负责的态度多渠道妥善安罝。然后再把收回的土地、荒山、水域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土地部分规定种植范围, 水域部分规定养殖范围, 荒山部分规定经济作物种植范围, 草原规定饲养种类范围等) 。投标者必须是具备农业高级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和资产达到规定标准的民营资本才有资格投标, 合同周期为10年, 10年后达到国家要求产出率标准的续签, 不达标者换人。
3.3 激活民营资本, 聘请农业专家
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和资金倾斜调动民营资本、农业专家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让民营资本有兴趣做农场主和农业专营大户;让农业专家走出多年的实验室到广阔天地去, 用农业高科技技术和世界先进管理模式去经营农业;让农业科技人员走出事业单位, 停薪留职去承包土地、荒山、农场、水域和草场。用掌握的现代农业知识、大型机械化种收技术和智能化控制科学系统去规模化、集约化地发展农业;人人争当粮食专业大户、畜牧专业大户、水果专业大户、蔬菜专业大户、棉花专业大户和新家庭农场主, 形成中国式的托拉斯体系。在我国农业战线的各个行当都涌现出很多像袁隆平那样的科学家, 极大提高土地产出率, 达到1个科学农民养活200人的新高峰。
同时实行两个转变, 其一是:家庭经营要向采取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其二是: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面对我国食用菌单产低、品质差、产业效益不断下降的问题, 农业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员走出试验室在农村食用菌大棚产业基地启动了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项目, 他们采用边科研、边生产的方式, 争取用5年时间, 完全解决食用菌几个环节上的进口问题, 为专家研农务农, 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益最大化, 走出了一条新路。
3.4 做好农产品附加值这篇大文章
美国通过对农产品附加值环节上的开发, 价值远远超过了农产品总量本身的数倍, 是值得我国借鉴和效仿的。民营资本、农业专家、农业知识科技人员务农后, 为在农产品附加值环节上做文章提供了可行性。
依靠科技和文化创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举措笔者以为有以下两点。
(1) 加大资金倾斜, 走科学研发农产品附加值之路。农业专家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种地务农是科学研发附加值的基础保证, 在种植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农业科技含量为核心, 研究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通过精加工和深加提升附加值, 将增值后的农产品商品推进国内市场走向囯际市场出口创汇。
(2) 通过开发创意, 让传统的农产品变得时尚、时髦。如:在瓜果的种植过程中可利用光合作用, 剪出某某人生日和某某某新婚的祝福字样, 待瓜果成熟后祝福字样混然天成, 精美无比, 可极大提升该品种的附加值, 也拉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亲和力, 多花钱者情愿, 加工者获利。
3.5 农业合作社为精英们辅路搭桥
采用农业合作社的形式, 实现我国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摸化、产业化、立体化、集约化的先进格局。在自愿的基础上让农业专家 (大农场主) 和农科技木人员 (专业大户) 根据我国农业市场的多层次需求自由组合成农场主合作社、生产农业合作社、机械农业合作社、合作农业信贷体系、物联网销售农业合作社以及农村电力电话合作社等。入社社员即可进入享受金融借贷、信用保险、信息共享包括生产合作、销售合作、购买合作和服务合作等一条龙的产销合作快车道。基层合作社通过合作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 最终升级为中层合作社、地区合作社、全国性农业合作社, 达到跨地区跨省的合作效果, 实现信息平台快速共享, 智能农业物联网销售, 高效快速地把农产品运到它最需要的地方去, 彻底消除因信息不畅、重复过剩生产、运输跟不上造成的浪费等。
4 结语
2014年3月5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制, 今后一个时期,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就是说不具备科学种田及提高土地产出能力的农民转移成市民已成大的必然趋势。
摘要:阐述了中外农业劳动力供给现状, 剖析了我国耕地产出率存在的各种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民,人才,种田
参考文献
[1]樊加献.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兴农的金融对策与思路[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2 (2) .
[2]刘安民.从农业综合研究所的特点谈农业综合科研的开展——以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0 (4) .
[3]吕桂菊.浅谈高科技种田[J].现代园艺, 2007 (4) .
[4]李之石.略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制约机制[J].农业经济, 2005 (1) .
[5]冯先宁.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制度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 2004 (3) .
[6]赵许明.所有权概念再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
[7]孔祥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
[8]宋义湘.农民专业合作社[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2.
[9]郭红东.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M].杭州:淅江大学出版社, 2011.
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原动力 篇5
数据显示,“九五”末至“十一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7%提高到52%,预计2015年末和2020年末将分别达到55%和63%。良种覆盖率近年均将保持95%以上水平。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无论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是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科技”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
2011年,河南粮食总产达到1108.5亿斤,连续8年实现增产,连续6年超过1000亿斤,总产量已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表示,河南粮食产量“八连增”,关键靠的是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各地区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农村科技配套比较完善,农业科技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农业科技的跨越发展,为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本期采编的《科技驱动河南农业发力前行》《新乡,描绘农业科技精彩样本》《程相文:放眼世界玉米育种新高度》三篇稿件,以点带面,对河南农业科技快速發展的情况进行报道,以求对其他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借鉴。
科技是农业生产第一动力 篇6
1 科技投入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自从中国工业发展到具有反哺农业的能力以后, 中央审时度势, 提出了“以工补农, 以城带乡”的方针, 此后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 资金方面投入进入了新阶段。
政策方面, 从2004年起, 中央连续7年发布一号文件, 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 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 国家为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提出“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农业、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建设目标。我国于2006年取消了延续2 600多年的“皇粮国税”, 让农业、农村、农民休养生息, 同时实行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医保、低保等优惠政策, 对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
科技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生产的农产品都是以商品外销为主, 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求很高, 加上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无常, 为应对自然条件的不稳定性, 应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如何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农业正是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方向发展。
2 黄平县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黄平县是贫困县, 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 农村贫困程度深, 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滞后, 农村经济总量小, 农业科技普及推广程度不深。山区耕地占绝大多数, 交通条件极为不便, 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低, 农产品销售还是以最初级产品外销为主, 加工产品级别低、产业链短,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和全州都是靠后的, 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无法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亩, 约有三分之一是中低产田, 现在农村多数有文化的年轻人外出打工, 农村居民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 导致农业科技工作找不到对象、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科技示范基地无法落脚生根等。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方面, 人均农业科技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社会投入严重不足, 制约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是目前未能达到“扩培训、强机制、增效果”要求的主要原因, 还打击了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工作的信心。
黄平县农业生产的大宗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作物, 经济作物有烤烟、西瓜、油菜、蔬菜等, 作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产业还有茶叶、中药材。畜牧业有养牛、养猪、养禽等, 除了满足黄平县发展和生活所需, 其余的外销。但是外销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或加工级别很低的产品为主, 这与黄平县作为黔东南州农业大县的地位非常不相称。
目前黄平县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投入不足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农业粗放经营与资源短缺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问题将长期存在。而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3 黄平县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向
针对存在的问题, 黄平县农业科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3.1 把科技作为保持和夯实农业基础产业的最大支撑
水稻、马铃薯、玉米、草地生态畜牧业、养猪是黄平县农业的基础产业, 同时也是黄平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为了加强并壮大这些基础产业, 必须加强对种子或种畜的培育、引进、示范、推广研究, 主要解决高产问题;加强种植业技术和养殖业技术研究, 保护和充分利用农村环境资源, 解决农业生产及养殖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生产过程后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等相关的技术问题, 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加强植物保护与检疫工作、加强动物保护与检疫工作, 除了必要的化学防治外, 在日常种植、养殖过程中, 尽量不用或少用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利的化肥、农药、兽药及添加剂, 采用生态、环保的种养技术, 在优质、生态、安全要求上取得突破;培育农产品品牌, 特别是黄平县主要农作物 (水稻、玉米、马铃薯) 和主要牲畜 (牛、猪等) 农产品品牌, 在此过程中高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与检验工作, 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维护品牌展开, 从而最大可能推出品牌, 扩大黄平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实现高效益。
3.2 把农业科技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最大杠杆
由于种养业品种单一导致市场竞争无力的问题日益严重, 这就要求黄平县必须时常注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从特色、优质方面入手, 培育特色农产品, 主要是种植特色农作物、养殖特种动物, 提高种养效率、降低种养成本, 充分运用相关技术, 创立并保持品牌, 调整农业种养结构, 取得特色效益。
3.3 农业科技推广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经济腾飞的“点睛之笔”
1) 建立健全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质,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科技推广惠及全体农民, 是惠民工程, 其公益性质不言而喻, 这要求政府必须加大投入, 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 细化职能, 激活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多元化作用, 把社会力量充分引导进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入户工程, 结合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 才能将农业科技种在农家、养在农家, 才能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日益成熟, 为广泛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 必须广泛应用农业科技, 在基础设施、种养技术上取得突破。切实运用好沼气生态工程技术、烟水配套工程技术、农村小水利、小水电技术等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活条件的相关技术, 特别是沼气生态技术, 应该在提高应用效果、改善生活环境上下足功夫, 让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沼气生态技术能够改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
2)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农科教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体系。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以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为基础, 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才能将现有的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 从而改善农民生活。需加大投入, 以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推动者, 形成农科教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体系, 在应用、研究上取得突破, 达到科技推动生产、提高效益、改善农民生活的根本目的。
中国农业机械动力空间格局分析 篇7
农业机械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政府部门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重要参考数据[1]。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全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农业机械总动力也不断增长。因此,从总体上把握和认识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对科学制定农业机械动力发展规划十分必要。当前,在农业机械动力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农机总动力需求预测、农机总动力影响因素及农机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等[2,3,4,5,6,7]。这些研究从国家或省级的尺度出发,揭示了农机总动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 但忽略了农机总动力在区域内部表现出的空间自相关及异质性。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一种,常用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并用可视化方式进行表达[8]。其内容包括探测聚合数据的空间特征和空间模式、识别空间数据的异常值、拟合对应于数据地理方面的假说,以及揭示现象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等[9]。ESDA强调发现数据的空间分布模式,注重数据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可以用来探索农机动力的空间关联格局问题。目前,将其用于农机动力这一主要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还鲜见报道。而我国农业机械化空间区域差异显著[10],东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2. 1% ,而农机动 力拥有量 占全国农 机总动力 的50. 2% ; 西部地区耕地占23. 7% ,农机动力却只有15. 3% 。因此,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我国省域农机动力投入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基于此,本文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基尼系数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近10年全国省域农机总动力的区域差异时空特征以及空间演变格局进行分析,以期从新的视角为我国农业机械宏观布局与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 1 数据来源
研究所需的全国农机总动力及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 - 2013》。研究区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中国行政边界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发布的1∶400万比例尺基础地理矢量数据集。
1. 2 研究方法
1. 2. 1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Corrado Gini提出的一种用于刻画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11]。由于该指数能非常方便地反映出总体收入差距状况而成为国际上非常流行的指标。其值介于0 ~ 1之间: 当值为0时,表明分配完全平均; 当值为1时,表明分配极其不平衡[12]。本文利用基尼系数来测度全国省域单位农作物面积农机动力投入的差异情况,并在开源的科学统计分析及绘图R语言环境中,利用Achim Zeileis等开发的ineq软件包计算得到全国省域农机动力基尼系数。
1. 2. 2 ESDA 方法
ESDA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注重发现空间数据的分布模式,揭示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的可视现象[13]。空间自相关是指位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地理事物属性值之间具有统计相关性,即空间距离临近的地理单元属性值趋于相似[14]。空间自相关系数是度量地理单元空间相关性的指标,一般分为全局自相关系数和局域自相关系数两大类。
全局型自相关系数反映了观测变量在整个研究区域内空间相关性的总体趋势,从而判断此现象是否存在聚集特征。在众多全局统计量中,Moran's I是最常用的评测指标,其取值范围为 - 1 ~ 1之间,正值表示该地理事物属性值呈现聚集分布( 高 - 高聚集,低低聚集) ,负值表示该地理事物属性值为离散分布; 指数绝对值越大表示聚集或离散的程度越深,值为0则表示不存在空间相关,即呈现空间随机分布。
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反应了整体上地理单元之间空间相关的平均程度,但却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局部不平稳; 而局域指标可反映一个区域单元上的某种属性值与邻近区域单元上同一属性值的相关程度[15]。本文采用Local Moran's I统计量并结合LISA聚集图,来研究全国省域农机动力的局部空间分布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 1 农机动力区域差异时空特征
2. 1. 1 农机动力区域差异空间特征
统计全国各省级行政区2003 - 2012年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并利用ARCGIS软件绘制新疆近10年省级尺度的平均单位农业总动力空间分布情况。由图1可知: 全国各省域单位农业机械动力差异明显,上海市的单位农业动力最低为2. 5k W /hm2; 而位于东部地区的天津市单位农业动力高达13k W /hm2,区域差异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 地处华北平原的天津、北京、山东等地的农机动力投入较高,位于9. 5k W / hm2以上; 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农机动力投入最低,小于2. 7k W /hm2; 其他地区农机动力投入则处于中间水平。由图1还可看到: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黑龙江及新疆等地单位农机动力投入排名并不靠前; 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藏、青海等地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却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与农机作业水平、农业机械化效益等因素核心相关,而单位农机动力仅是参考指标,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如黑龙江、新疆地区拥有大量的农垦及团场区域,耕地更加规整,更加便于大型农业机械作业,使其使用较少的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就能达到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而西藏、青海等地却呈现相反的特点。从整体上看,全国各省域农机动力投入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部大于西部、北方大于南方、由东南沿海向西部递减的趋势。
2. 1. 2 农机动力区域差异时间演变
为研究全国省域单位播种面积的农机动力投入区域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计算了其2003 - 2012年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的逐年基尼系数值,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 全国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基尼系数基本位于0. 3以下,表明各省域差异总体处于相对均衡水平; 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2003 - 2012年全国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基尼系数除2007年有小幅升高外,总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0. 31下降到2012年的0. 25,表明近10年来全国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但全国不同地区的农机动力投入差异及演变特征并不一致。从基尼系数大小上看: 东部和西部地区基尼系数较高、中部地区基尼系数值较小,表明东部和西部各省域农机动力投入差异较大; 而中部地区各省域农机动力投入差异较小、投入较为均衡。从基尼系数时间变化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的基尼系数总体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区域差异缩小趋势也最为显著,这与东、中部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以及工业对农业发展的反哺、促进作用密不可分; 西部地区则表现出与东、中部完全不同的变化特征,2003 - 2012年西部各省域单位农机投入差异则呈现相反的上升趋势,表明其西部地区各省域的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差异呈扩大趋势。因此,近10年全国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区域差异总体呈明显缩小趋势,但不同地区之间又存在差异性。
2. 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利用ARCGIS空间统计工具计算2003 - 2012年逐年省域农机动力投入的全局Moran's I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全国近10年省域单位农机动力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通过99% 的置信水平检验( Z得分 > 2. 58) ,说明各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高的地区和低的地区出现相对集中,即全国省域单位农机动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此外,近10年来,Moran's I指数整体上呈现缩小的趋势,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省域单位农机动力空间聚集在不断减弱。因此,全国省域单位农机动力空间分布并非完全的随机分布,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空间聚集在不断减弱,各省农机动力投入趋向均衡发展。
2. 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Moran's I指数作为测度总体自相关特性的统计量,往往掩盖了区域内部具体地区的空间集聚特征,而局域Moran's I指数可进一步揭示区域内部的局域自相关性[16]。因此,本文利用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LISA图来对2003年和2012年两个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索全国省域农机动力投入的局部空间集聚特性。
2. 3. 1 Moran 散点图分析
Moran散点图不仅可以探索地理单元间的全局空间关联特征,还可以用来识别局部空间关联模式。Moran散点图将全国省域农机动力投入数据点划分为4个象限,分别表征4种不同的 局部空间 关联形式[17]: 第1象限是高高聚集,该象限内的省域及其周围省域的农机动力均较高,形成高高聚集; 第2象限是高低聚集,该象限内的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较高,但其周围的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较低; 第3象限是低低聚集,该象限内的省域及其周围省域的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均较低; 第4象限是低高聚集,该象限内的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较低,但其周围的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却较高。其中,落入第1、第3象限的省域单元属性值与相邻单元属性值趋同,即存在较高的空间正相关,具有同质性; 而落入第2、第4象限的空间单元属性值与相邻单元差异显著,存在空间负相关,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
利用Geoda软件绘制全国农机动力2003和2012年的Moran散点图,并对各象限省域单元数量其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2003和2012年全国省域单元分布在第1、第3象限的比例分别为32% 、19% ,第2、第4象限比例分别为68% 、81% 。第2、第4象限省域个数明显多于第1、第3象限,说明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更多呈现空间异质性,即高低聚集和低高聚集的趋势明显。从时间变化上看,相对研究初期的2003年来说,2012年位于第1、第3象限的省域数量均有所下降,表明空间自相关聚集趋势趋于减弱,而呈现较多的空间异质性。
2. 3. 2 显著性水平 LISA 聚类图分析
由于利用Moran散点图表示的区域分异并没有经过统计假设检验,因此只是用来作为参考。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全国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的局域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本文利用Geoda软件并结合ARCGIS绘制出在0. 05显著性水平下的LISA聚类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 在两个典型年份,全国省域农机动力空间聚集类型中的高高、低低聚类均有省域通过0. 05的显著性检验; 而高低和低高聚集两种类型未有省域通过显著性检验。由图3( a) 可知: 2003年全国省域农机动力的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的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 而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重庆、四川及湖南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2012年的高高聚集省域单元有较大减少,只有北京市,表明全国省域农机动力高高聚集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省域间实现了较为均衡的发展。同样,2012年的低低聚集区空间分布位置变化并不大,还是位于西南部,省域域单元数量也有明显的下降,仅有湖南省。总体来看,由LISA聚类图分析得到的各聚类类型省域单元数量变化的结果,与表2基本一致。因此,近10年全国省域农机动力投入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高高聚类、低低聚类) 。其中,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北部的京津冀地区,低低聚集则分布于西南地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聚集程度有所缓解,各省域农机动力投入呈现较为均衡化的发展。
3 讨论与结论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节节攀升,农业机械总动力也随之逐年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本文利用ESDA及变异系数分析了近10年全国省域的单位农机动力投入时空区域差异情况。结果发现: 全国各省域农业机械动力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同时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大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由东南沿海向西递减的趋势,并在京津冀地区呈现显著的高高聚集,在西南地区呈低低聚集的空间聚类格局。京津冀地区地处华北平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大规模的农机化作业; 再加上该地区是北方的区域经济中心,对农产业的需求也较旺盛,有效促进该地区农业机械的投入,并形成空间溢出效应吸引周边省份也增加农机动力投入,形成高高聚集区。与此相反,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等地由于地形及其他因素形成低低聚集区。此外,考察全国省域总体的单位农机动力投入的时间演变特征,发现其空间聚集性和区域差异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但西部地区却表现出较为独特的变化特征,该区域内各省域单元的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差异呈扩大趋势。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农业机械化是一个伴随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必然同时受到自然、社会规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评价指标体系也同样呈现复杂多样化;而本文选取的单位播种面积农机动力仅仅是评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一个参考指标,是从单位农机动力投入的角度来揭示各省域农机动力的时空演变及聚集特征。
本文以全国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基尼系数和ESDA方法,很好地揭示了全国省域单位农机动力投入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演变格局特征,得到以下结论:
1) 2003 - 2012年全国各省域平均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区域差异总体呈现明显缩小趋势,同时内部地区之间又存在差异性。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省域间差异缩小趋势较为显著,而西部地区省域间差异却呈扩大趋势。
2) 2003 - 2012年全国省域农机动力投入整体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空间聚集在不断减弱,农机动力投入趋向均衡发展。
3) 2003 - 2012年全国省域农机动力投入存在显著的局域空间自相关特征( 高高聚类、低低聚类) ,其中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京津地区,而低低聚集则分布于西南地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聚集程度有所缓解,各省域呈现较为均衡化的发展。
摘要:以全国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基尼系数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近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的区域差异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全国省域平均单位农机动力投入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整体呈现东部大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由东部沿海向西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但这种区域差异在研究期内呈现明显缩小趋势。近10年,全国省域农机动力投入在全局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同时又存在明显的局域空间自相关特征。其中,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京津冀地区,而低低聚集则分布于西南地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空间聚集程度在不断减弱,各省域农机动力投入趋向均衡发展。
农业动力 篇8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产业。良好的农业基础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没有农业所支持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也是不安全的。我国是世界公认的人口大国, 对粮食需求在全世界都占有很大比重。全国13 亿多人口的温饱、社会的安定、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等能否顺利实现, 都与农业基础是否牢固息息相关。近年来, 随着浙江农村劳动力持续不断转移, 农业从业人员的老龄化程度已越来越高, 农村劳动力已经出现不足。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已影响到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粮食生产的安全, “明天谁来种地?”已成为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浙江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现象, 如何将其转移好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时必须解决的难题。为了更快地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是我国多年奉行的政策。然而, 凡事都有两面性, 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看待每件事。在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务工这一大潮流背景下, 鲜有人愿意返村或者留村务农, 劳动力几乎是单方面的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 发展到最后这些继续进城的劳动力已不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而是农村的“需求”劳动力。
河南省是我国的第一产粮大省, 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上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 薛莉娟、胡方萌曾指出, 截至2012 年, 河南省兰考县劳动力年龄在50 岁以下与50 岁以上的数量比例近乎1∶1。但在所有受访劳动力中, 50 岁以下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劳动的仅占22.88%, 而在50 岁以上的劳动力中, 从事农业劳动的占了74.07%。这意味着M村的农业劳动力已远高于国际劳动组织对行业老龄化状态的标准15%, 详见表1。 (表1)
通过数据不难发现, 现如今即使是在中国第一产粮大省, 农业生产也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虽仍有足够的壮年劳动力留在M村, 但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仅占少部分比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 那些留村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必然会陆续转移出去, 最后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这一问题的发生。
浙江地处沿海, 由于便利的交通、历史倾向等因素,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商轻农”的省份。何小勤 (2013) 分析了浙江省农村的农业生产劳动力年龄结构, 指出在其所调查的801 户家庭共3, 093 人中, 60 岁以上老人占16.6%, 远高于全国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 (13.26%) 。在所有受访者中, 从事农业生产的仅占34.9%。其中, 50 岁及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占被调查劳动力总数的66.8%;60 岁及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占35.3%;30 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仅占2.6%, 详见表2。从表2 中我们不难发现, 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程度已十分严重, 而女性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高达48.5%。这两大现象折射出浙江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严峻态势。 (表2)
嘉兴是浙江省的主要产粮地区, 非常具有典型性。2015 年8 月, 项目组成员分别走访了嘉兴的桐乡市凤桥村、平湖市石龙村、秀洲区王店镇等地的农村, 共采访了32 位农户。调研发现, 嘉兴市村庄之间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相差并不明显。在普通的工作日, 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或是暑假放假在家休息的学生。而在接受访问的32 位农户中, 年龄在59 岁以上的占了60%。而在这60%的农户中, 家庭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的占了33.7%。其余的农户大多不把农业生产作为经济来源, 高龄老人大多参加一些体力要求小又无技术含量的辅助耕种农活。嘉兴本地的农户大多已把除了口粮田以外的土地转让出去。而承包10 亩以上田地的, 多为外来果农。外来果农表示并不打算长期定居在嘉兴, 而是会在包括嘉兴的浙江几个省内, 如绍兴、台州等地不定期自由迁居。在所有的受访者中, 有20%是还未参与工作的青少年。他们表示, 虽然现在暂时还不确定未来具体从业方向, 但都不会留村务农。
综上可知, 现如今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日益严重。因缺乏20~40 周岁的青壮年而造成农村劳动力断层现象明显。而在未来几年, 目前仍旧从事务农的年老者会因身体素质的限制而不得不减少务农活动, 而等到现在外务工的中壮年愿意回村时, 他们又已迈入老年, 新一代的青少年又几乎没有想要留村务农的想法。这一现象在浙江省尤为明显。浙江农村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而是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断层现象。
二、农业劳动力“年龄断层”所带来的问题
(一) 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 使得农业经营粗放化。老年人科学文化素质低, 无法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普遍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简单易操作的农作物如玉米、小麦是老年劳动力的首选劳作对象。农产品过于单一, 没有地域特色, 不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从而致使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二) 降低土地利用率。老年人身体素质低, 承受不了高力度的农业生产。又因其并非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贡献者, 肩负的经济压力小, 不少老年人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仅为自给自足。这导致农村土地复种指数下降、土地抛荒面积增加, 形成土地资源浪费, 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 制约“乡村农业互助合作社”的发展。目前, 针对“农村劳动力年龄断层”现象, 成立“乡村农业互助合作社”这一方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农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 一线劳动力缺乏技术等问题的存在, 使得合作社规模在扩大过程中遇阻。
(四) 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生产力较低的高龄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而“高龄农民”由于身体状况的约束, 只能管理有限的土地。外加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相关技术的支持, 土地的出产率亦无法达到最佳水平。长此以往, 这必将严重影响粮食的社会供给, 并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三、破解浙江农业生产劳动力“年龄断层”的对策
(一)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完善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体系, 从一开始就把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2、建立职业农民资格制度, 规范职业农民的培训、考核、发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3、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将农业生产经营、各种农业补贴发放、土地流转等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 建立起严格的农业准入制度, 甚至可以将职业农民资格作为政府政策扶持的前置;4、强化农业职业教育, 规范培训。鼓励农业科研院校、中介机构成立各种形式的农业职业培训学校, 培养一大批符合农业产业化要求的职业农民。
(二) 推进调整农业结构与经营模式, 加快农业产业链形成。举办农村生活体验活动、农事景观展览等。借鉴农家乐的形式, 以多样化的手段宣传农业, 吸引外来游客, 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促进农业经营公司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开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或综合合作社试点, 着力打造一批大社强社。促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 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
(三)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体系普遍缺乏针对性, 现实意义不大。政府应加大培训力度, 同时注重技术指导人员的定期回访以收集反馈信息。农业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精力。因此, 对于主动参与农业技术职业培训者, 政府应给予补贴, 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激发农民主动学习农业生产新技能的积极性、吸引外出务工者回村探求农业创新。另外, 由于浙江的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 浙江农村土地散乱不集中且农村信息较为落后, 大多数本地农民未曾见识过机械利用率高的农业生产。这些因素使得当下浙江许多农村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需求并不高, 这又导致农业生产机械利用率低下。因此, 建议政府或相关村组织通过将土地集约化管理、加大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优势进行宣传等方法提高当地农民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需求。
(四) 加快农村土地改革。现如今在很多农村, 青壮年外出打工, 留守的高龄农民没有精力, 更没有经济动力去管理家中所有的农田, 导致农村农田闲置现象十分常见。土地承包机制改革迫在眉睫。课题为落实“土地改革”拟定“三步走”:“坚持农业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业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通过租赁、入股、转包、互换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 让想种有能力种田的人有田可种。借助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经济收益, 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土地改革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障转让者的收益和权力, 同时防止“土地垄断”的出现。为加快土地改革速度, 政府应在实践试点的同时不断完善并推广改革。另外, 因部分农民滥用农药、超负荷使用土地, 导致土地贫瘠, 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对此, 政府应加快建立高标准农田, 按照“谁收益, 谁管护”的原则, 明确责任主体, 建立奖惩机制, 推进中低产农田改进。
(五) 落实惠农政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农民收益大幅度降低是迫使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目前政府已出台不少惠农政策但未能完全落实, 因此政府需加强力度推动惠农政策, 如提高补贴标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而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为农业发展后劲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胡潮水, 张利军.农村劳动力“断层”与农业机械化[J].现代危机, 2013.4.
[2]何小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 2013.2.
广州都市型农业的广州驱动力 篇9
十一五时期, 广州市的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发展都市农业进行, 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率先发展, 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在设施农业、都市农业和效益农业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和突破, 在全省作了最佳表率。
经过多年建设, 截至2009年, 全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发展至30个, 总规划面积15.9万亩, 其中, 南沙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从化友生玫瑰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从化万亩鲜切花生产和旅游综合示范区被省农业厅纳入“省部共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 番禺石楼镇海鸥岛养殖示范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区, 番禺区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国家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
各示范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改进经营方式, 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 规模不断扩大, 档次不断提高, 先进技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应用加快, 产业集聚、示范、生态和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逐步提高, 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 促进广州农业向企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 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 成为科技含量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良好的广州农业新亮点。
围绕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 广州市农机化水平和设施农业水平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至2009年底,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了201万千瓦, 温室面积达到58390亩, 喷淋设施达到67230亩。设施农业和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都市型农业机械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积极扶持科学规划
近年来, 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 5年内市财政下达于广州市机械化发展资金达到8029万元, 加上各级政府的投入, 5年用于农机化发展的资金总量达到17264万元。2009年, 结合广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相关部门积极创新农机补贴政策, 将农机购置财政补贴比例提高至35%, 并率先将设施农业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和开展“以奖代补”的试点工作, 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在2010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 广州市政府领导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要载体, 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科学发展, 规划先行。十一五期间, 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农业与农村发展十一五规划》, 提出要高标准规划建设30个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并对全市示范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做了明确的定位。各区 (县级市) 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了相关的园区规划、项目规划或工作方案, 如从化市制订了《万亩鲜切花生产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及园区《土地利用和旅游发展规划》, 南沙区制订了《广州南沙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及园区《综合服务区详细规划》等配套专项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 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稳步开展。通过园区建设, 广州市设施农业和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多元化投入促设施农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 广州市加大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 完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示范性和影响力的项目。通过资金的适度倾斜, 积极引导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都市农业建设,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 企业投入为主体, 农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5年共吸引社会和民间资金约34528万元。如从化万亩鲜切花生产与观光综合示范区通过招商引资, 吸引了28家花卉企业进园落户, 签订合同面积约8500亩, 已投入生产面积5000多亩。
广州市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中, 注重扶持和引导相结合, 期间多次召开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现场会、演示会, 开展设施农业新技术培训班, 引导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发展设施农业, 较好的完成了从政府鼓励发展到企业、农民主动要求发展的顺利转变。目前农业企业、农业种养大户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发展设施农业正成为广州市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工作手段之一。
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广州市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 始终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 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一是重点技术突破。如2007年首先选择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推广, 补贴喷淋设施, 2007年至2009年, 该项技术得到了快速推广, 3年时间喷淋设施发展面积达到了4万多亩, 起到了很好的节约增效效果。又如白云区2009年重点突破了草菇种植过程中草菇料的自动调节混合技术, 联合生产厂家和菇农技术人员共同研制出草菇料自动调节混合环保机, 使用该机效率比传统人工混料提高12倍, 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该技术实用性强, 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保护了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二是重点领域突破。如番禺区重点发展水产养殖设施和花卉设施栽培设施, 尤其是水产养殖越冬大棚的推广使用效果特别突出, 使用越冬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年产量可增加67%, 年纯利润可增加8000元/亩。三是重点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进程。如育苗设施、温室耕整机械、植保机械、控温设施、喷滴灌设施等。
在重点技术、重点领域突破取得良好效果的示范带动下, 广州市结合各产业和地域特点, 全面推进“果、菜、花、水产、畜牧等”设施农业发展, 如蔬菜、水果、花卉喷淋设施的快速发展, 水产、畜牧养殖设施的有序推进等, 设施农业迈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紧扣需求循序发展
设施农业投入大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因其节能增效等效果明显, 又必然成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为此, 广州市经过充分的调研、规划, 综合考虑当地财政投入水平、农户自筹资金能力和农户的紧迫需求, 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提出了循序发展的思路。除重点示范区、示范基地要高标准建设农业设施外, 大面积推广的主要是农户容易接受的中低档设施。如蔬菜花卉以推广3万元/亩的大棚为主, 水产养殖以推广4300元/亩的越冬大棚为主, 这样既满足了农户的发展需求, 又取得了实效, 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支持和拥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广州还将逐渐提高建设标准, 循序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建岭南特色设施农业典范
农业产业化创新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篇10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创新;系统动力学;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
中图分类号: F3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471-04
国家注重农业发展,从“三农”问题的提出,到2014年最新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均体现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我国受传统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因此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规范化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护机制不健全、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力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改善涉及到农业产业化的参与各方,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改善与否影响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农业产业化主要参与方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农业产业化创新体制机制,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文献回顾
目前,对于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分别是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规范经验式的政策研究和近年来以新制度经济学方法为理论基础进行的研究。关于产业组织视角方面,蒋永穆等认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过程表现为从环境变化诱发主体行动到政府参与推动组织形成[1];姜长云认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在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机制和环境[2]。对于规范经验式的政策研究方面,许月等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化的支持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3];严立冬等研究认为需要从商业性金融支持、合作性支持、民间性金融支持和政策性支持4个方面寻求完善绿色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性金融支持[4]。关于第3个方面的研究,宋林在实证分析陕西苹果产业组织体系现状及问题的情况下,结合信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5];陈礼丹等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前提,对农业产业化的2种组织形式“公司+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公司+合作社+农户”可以降低交易费用[6]
此外,一些专家学者还对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Spielman从演化经济学和系统理论角度评述了发展中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提出了一系列异质性行为者之间相互作用与发展的战略模式[7]。李二玲等以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为例实证分析农业创新体系的结构,得出农业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创新网络和创新内容组成[8]。
上述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3类,关于农业创新的研究主要是构建农业创新体系,但是很少有文献能系统地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创新结合起来研究。本文旨在总结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创新的基础,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创新结合起来系统研究农业产业化创新。
2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创新体系
2.1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走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是农工商或贸工农的一体化,强调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合理避免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的机械分离。同时,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和经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具有规模优势,提高了农业效益。
农业产业化实质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是推动农业科学进步的一个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是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2.2农业创新体系
农业创新体系是以提高农业创新能力、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和服务于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由多元化创新主体、网络化的创新过程和集成化的创新目标所组成的农业组织和制度系统[9]。农业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在当地环境下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创新网络(图1)。农业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在政府的引导下,农业创新成果的实际提供者(高校与科研机构)与需求的主体(农业企业和农户)互动,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是农业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其相关理论指导也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相联系,包括对农业创新体系结构组成,外部创新环境的设计以及创新网络中各创新主体关系联系。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结合农业产业化创新的组成部分,参考其他国家的农业创新体系理论框架,从影响农业产业化创新的整体视角展开,系统构建了农业产业化创新体系概念框架(图2)。
3农业产业化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3.1农业产业化创新系统的总体描述
农业产业化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农业企业积极性不高、农业技术有限和创新资源短缺等问题,需要相关的服务机构和高校与科研单位来提供帮助,同时这也需要政府的相关扶持与鼓励。因此农业产业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农业企业,还涉及到相关的政府部门、相关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和市场需求等,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
系统动力学[10]的理论基础为反馈控制,以数字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突出的优点是处理周期性、长期性和非线性等问题,已成功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态复杂大系统的决策分析中。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农业产业化创新的主体——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分别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反馈子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3.2农业产业化创新政府子系统
农业产业化创新政府子系统因果关系见图3。在深入分析该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基础上,考虑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析以下几个反馈回路。
(1)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政府的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创新融资→科研机构和大学参与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企业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产学研合作程度→农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经济效益/民众对农产品满意度→农业GDP/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该反馈回路为正反馈环。它以反映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为开端,通过加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的财政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创新融资,从而不断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创新的过程,以突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的财政投入在农业产业化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反馈环中,政府在区域合作创新中通过财政投入激励农业产业化产学研合作程度,降低农业创新主体的创新风险,缓解创新资金压力。因此,在产学研合作中要合理分配农业产业化研发资金,避免在合作中因研发资金分配问题而影响产学研合作意愿。
(2)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法律法规的完善/政策的支持→农业产业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农业产业化创新的政治环境→科研机构和大学参与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企业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农业产业化创新配套设施投入→产学研合作程度→农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经济效益/民众对农产品满意度→农业GDP/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该反馈回路为正反馈环。它反映了在农业产业化创新的过程中,科研机构和大学、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创新配套设施与农业产业化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并提供政策的支持,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创新能力。
(3)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资金、文化和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创新的约束作用→产学研交流→产学研合作程度→农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经济效益/民众对农产品满意度→农业GDP/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这个反馈回路为正反馈环。它说明了在农业产业化创新过程中,由于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的增强,减弱了资金、文化和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创新的约束作用,而资金、文化和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创新的约束作用会约束农业产业化创新的产学研的交流,从而消除或降低资金、文化与制度差异对农业产业化创新合作的制约作用,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产学研合作程度,逐步增强农业产业化创新能力。3.3农业产业化创新高校与科研机构子系统
作为农业产业化创新系统中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知识传播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的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作用日益增强,本文构建了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子系统(图4)。其中,主要反馈回路有:
(1)农业产业化创新成果→相关创新论文数量/相关科研课题申报成功率→科研水平/课题经费→农业产业化创新人才质量→高校、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创新研究经费/高校、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创新能力→农业产业化创新成果。该反
馈回路为正反馈环。它反映了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产学研农业产业化创新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科研经费,增强了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农业产业化创新能力。
(2)农业产业化创新成果→企业收入→企业农业产业化创新意愿/农业GDP→企业经费投入/政府财政收入→产学研交流/政府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创新人才质量→高校、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创新研究经费/高校、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创新能力→农业产业化创新成果。该反馈回路为正反馈环。它反映的是农业产业化创新系统中3个重要的创新主体→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政府由于财政收入的增加会更积极地投入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企业由于也在农业产业化创新过程中获取收益,从而更有动力不断产出新的创新成果,高校与科研机构由于经费和农业产业化人才的增加更加有能力和积极性推动农业产业化创新,因此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创新的良性循环。
(3)农业产业化创新成果科技→农产品安全→民众对农产品满意度→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政府财政投入→教育投入→毕业生数量→引进农业产业化人才量→农业产业化人才数量→高校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创新能力→农业产业化创新成果。该反馈回路为正反馈环。它反映了通过农业产业化创新提高农产品安全,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激励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创新领域的收入,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意愿,提高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回路突出的是农业产业化创新有利于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满意水平,进而带动相关教育投入。
3.4农业产业化创新企业子系统
在农业产业化创新系统中,企业处于核心地位,是农业产业化创新中知识、技术转化的主要执行者,构建的企业子系统见图5。主要的反馈回路有:
(1)农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率→创新效益→规模经营→规模效益→企业利润→企业产业化创新意愿→农业产业化创新内部融资→农业产业化创新融资→产学研交流/引进人才量→企业人才质量/企业产业化创新人才数量→知识水平→产学研合作程度→农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率。该反馈回路为正反馈环。它反映的是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创新的核心主体,企业农业产业化创新融资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程度和农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率具有正相关关系。目前,农业产业化创新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但是数量较少且影响不大,尤其是我国的欠发达地区,许多企业不具备研发能力,可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的农业企业太少。
(2)农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率→技术水平→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安全→政府财政农业产业化创新投入→大学园区、科技园等创新配套基础设施→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农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率。该反馈回路为正反馈环。它反映的是农业产业化创新受到大学园区、科技园等创新配套基础设施和中介机构服务水平的影响。目前,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创新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各个区域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功能对接不协调和职能重叠等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创新成功率。
4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3个农业产业化创新子系统因果关系的分析研究,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为农业产业化创新的核心主体企业,在政府的政策、法律以及资金的支持引导下,依靠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人才以及科研能力,实现高效益标准化生产,形成一个农业产业化创新的良性循环。因此,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创新体制机制健康发展,必须从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3个方面同时着手,缺一不可。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农风险基金以及企业融资长效机制,针对企业对农业产业化贡献水平进行差异化财政引导性经费投入,发挥财政公共支出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创新的支持性政策以及文化,尽快出台统一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文件,防止由于政策不协调引发的无序竞争以及区域发展失衡;加强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服务中介机构的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科技信息的开放共享。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完善农业产业创新活动诉讼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产品检验认证体系以及科技人才专业技术职务等,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预警和监管系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高校及科研机构应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传递共享等方面的工作。人才培养发面,高校要强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参与意识,课程的设置与企业创新挂钩,学生教育注重知识创造。科学研究方面,相关高校可以示范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建设有本校特色的高科技园区,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创新提供科技支持;委派科技人才进驻企业,科学理论联系企业实际,在有效的产学研结合中不断创新。资源传递共享等方面,建立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以及专家知识网络等学术交流机制,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权威中介机构为依托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推进知识的流动传播和开放共享。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增强农业产业化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企业应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培养稳定的企业科技研发队伍,通过委托研发,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定向委培专业人才等形式,为企业的不断创新提供人才源和技术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永穆,高杰.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路径及动因分析[J]. 探索,2012(3):105-109.
[2]姜长云. 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J]. 改革,2013(8):37-48.
[3]许月,张巍巍. 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思考研究[J]. 农业经济,2012(7):96-97.
[4]严立冬,何伟,乔长涛. 绿色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2):88-92.
[5]宋林,王建玲,孙真真. 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化与农产品品质保证→以陕西苹果产业为例[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5):24-28.
[6]陈礼丹,李献士.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J]. 商业时代,2011(25):107-108.
[7]Spielman D J.Innovation systems perspectives on developing-country agriculture:a critical review[M].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05.
[8]李二玲,史焱文,李小建.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业创新体系结构分析——以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2(11):113-119.
[9]石忆邵. 略论农业创新体系[J]. 农业经济问题,1999(8):43-46.
农业动力 篇11
农业机械总动力是指用于农林副渔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包括耕作、收获、排灌、渔业、加工、畜牧和农用运输等其它机械[1]。农业机械总动力是衡量农机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政府部门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及农机生产企业制定产品结构调整方案的重要参考数据[2]。该数据是一组时间序列,1990-2007年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见表1所示。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开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脚步也不断加快,农业机械总动力也不断增长,从总体上把握和认识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变化趋势,科学制定农业机械动力发展规划十分必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变化受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3],因此没有固定的建模形式[4,5,6],比较常见的模型主要有最小二乘模型、BP神将网络模型和灰预测模型,建立的模型所对应的曲线主要为线性增长曲线、指数增长曲线和阻滞增长曲线。由于数据本身的波动性,一般的建模方法所产生的残差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残差较小的方法(如BP神经网络)则会产生过适配问题而同样不适合预测。
本文采用灰预测中传统的GM(1,1)模型建立了指数增长曲线。所谓灰预测,是指对观测所得的数据拟合使用的灰色模型进行预测。灰预测把预测数据序列看作随时间变化的灰色量或灰过程。在建模前,首先通过数据的累加生成,逐步使灰数据白化,使数据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累加生成的结果是数据单调非减,从而避免了数据的波动性对模型的影响。灰预测模型的实质就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累加,得到规律性比较强的曲线,然后用指数增长模型去拟合,完成预测。
1 模型的有效性预判
以上的时间序列能否使用灰预测模型,需要使用级比平滑检验和级比界区检验进行判定。一般来说,灰预测模型至少需要3个数据,数据过多又会造成一次累加的结果增长过快,使得预测精度降低,故选择2003-2007年的历史数据作为建模基础,记为X(0)=(x
σ
求得σ(0)=[1.0603 1.0683 1.0603 1.0561],可见数据的级比还是非常稳定的。
根据级比平滑检验要求,σ(0)∈(e-2,e2)=(0.1353,7.389),通过检验。
根据级比界区检验要求,数据个数n=5时,σ(0)∈(e-2n+1,e2n+1)=(0.7165,1.3956),通过检验。 检验的结果说明,原始数据比较平稳,是适合进行灰预测建模的。
2 基于灰预测的指数增长模型
灰预测模型建模的结果为指数增长模型。对于波动性较强的时间序列,可以经过多次累加处理为非减序列,以增强序列的平滑性。传统的灰预测模型具有如下微分方程形式,即
式中 x—时间序列;
k—自变量时间;
a,u—待定系数。
该方程的通解可以求得为
整理得u-ax=Ce-ak,即
其中,C值的确定可以取k=0时,x0为初始时刻的数值,带入上述方程即可求出。该模型建立后,可得到一次累加序列X(1)的灰预测模型,还原为原始序列X(0)的预测模型为
为了确定a和u的值,取2003-2007年的数据为原始序列X(0),同时生成一次累积序列X(1)=(x
采用传统的GM(1,1)模型,令
对本文所列数据
以上估计值中,
该方程的解具有指数增长形式。利用其进行原数据的拟合,得到的结果见图1所示。
计算得到该模型的均方差为
未来几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 的预测值见表3所示。
表3灰色模型预测结果
3 模型的有效性后验
以上的灰预测模型是否合理有效要通过检验才能判断。灰预测模型的精度检验一般有3种方法:相对误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残差检验。
3.1 相对误差检验
对原始数据及拟合数据计算其残差,记残差为E=(ei),其中
相对误差R=(ri),其中
3.2 后验差检验
设S1为原始数据标准差,S2为残差标准差,则
故后验差参数
3.3 残差检验
当相对误差R=(ri)时,记灰预测模型的建模精度为
对于本模型,可求得p=0.9965。
对于一个良好的GM(1,1)模型,同时要求:
1) 相对误差
2) 残差
3) 后验差参数c≤0.35;
4) 建模精度p≥0.95。
本模型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说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4 结论
以2003-2007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为原始数据的灰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模型稳定性,通过了级比平滑检验、级比界区检验和后验差检验,其均方差为0.036924,也是比较理想的。这说明,该模型数据比较平稳,但是灰预测模型本身是指数增长,随着预测期的增加,其增长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故存在着长期预测严重失真的情况。由此可以认为,该模型适宜做短期或中期预测,不适宜做长期预测。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2010-2012年期间,我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将进一步增长,并于2012年将达到103222亿kW。
摘要:农业机械总动力是评价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2003-2007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历史数据,采用基于灰预测的指数增长模型对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了预测。在模型建立前,进行了级比平滑检验,认为数据具有建立灰预测模型的基础;模型建立后,又进行了相对误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残差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适合中长期预测。最后,根据该模型给出了2010-2012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预测结果,认为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将于2012年达到103 222亿kW。
关键词:农业机械总动力,灰色模型,预测
参考文献
[1]余国新,程静.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分析—基于ARIMA模型[J].农机化研究,2009,31(2):51-54.
[2]杨军强.中国农机总动力预测分析[J].湖南农机,2008,35(11):19-20.
[3]谢建文,张元标.无偏灰色预测模型在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397-8398.
[4]朱登胜,陆江峰.基于灰色—马尔柯夫模型的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J].农机化研究,2007(11):32-34.
[5]宋珲,董欣,王兵.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116-120.
【农业动力】推荐阅读:
农业机械动力10-27
农业劳动力的价值05-16
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09-01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08-12
巴西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企业的考察报告09-23
能动学院无限动力,动力无限趣味运动会策划05-30
动力题07-06
动力要素07-14
变革动力07-18
复合动力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