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动力

2024-05-21

理论动力(精选12篇)

理论动力 篇1

鲁道夫·阿恩海姆 (Rudolf Arnheim, 1904-1994, 美籍德裔) 世界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美学、艺术教育和媒介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甚至在建筑等方面也有较深入的研究, 但他最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艺术心理学方面, 尤其是他对视知觉形式的研究, 是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资源。现代心理学也证明, 视知觉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 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类的信息量80%是通过视觉得来的, 而视知觉意味着对事物意义的识别和判断。

1. 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

阿恩海姆的成就主要是通过把格式塔心理学应用于视觉艺术的研究过程中取得的,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他主要引进了力的概念。

1.1 张力

“张力”概念的提出是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重要内容。首先我们来解读什么是阿恩海姆所说的“力”。阿恩海姆认为, 在视知觉活动中, 尽管知觉对象本身并不真正具有动力, 但是人们对视觉所能感知到的物体的形状、颜色等进行描述时会发生“视觉判断”, 人们会将某一事物放在特定位置上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比如一副空白纸张内绘制的一个不处于纸张中心的黑色圆形图案, 人们会由此产生出“圆形偏离了中心”的判断。而对于纸张来说, 其实并没有运动的发生。这种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的‘运动’, 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视知觉的积极组织、创造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里对应物, 任何一个观看者都会有。这里的“偏离”有自己的作用点 (在纸张中) 、方向 (圆形在纸张中的位置) , 甚至还有强度 (圆形与纸张中心的距离) , 就像物理学家对“力”所下的定义一样, 阿恩海姆将这种视觉判断看做一种“力”, 称其为“张力”。

1.2 张力产生的基本式样

这里讲的力是发生在人类大脑皮层的生理现象, 但它在心理上确是我们体验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情感表现和意义的具体途径。阿恩海姆曾说:“有方向性的张力就是我们讨论视觉动力时所要讨论的东西, 它是形状、颜色和运动中的固有属性, 不是观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加给知觉对象的东西。创造动力的条件必须在视觉对象本身中来寻找。”1

不管是事物还是事件, 最终都是力的式样的不同表现, 要探究视知觉动力经验的生成要从激起视觉形式动力的物理样式本身入手。在《艺术与视知觉》 (1974年) 这部著作中, 阿恩海姆总结了呈现视知觉形式动力的三种基本物理式样:倾斜、变形和频闪。这三种动力式样中, 倾斜是指在位置上的偏离, 是能够呈现视觉动力经验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而变形是指偏离了物体本身所应该呈现的形状;造成频闪的条件是“在整个视域中, 各个视觉对象的外貌和功能基本上一致, 但它们的某些知觉特征——位置、大小或形状——又不一定要相同, 在适当的条件下, 这些集合体能够产生一种同时性的动态效果。”[1]2.从张力到动力

2.1 张力与阿恩海姆动力理论

张力理论在阿恩海姆的理论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然而对于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来说, “动力”最终取代“张力”成为他“力”的理论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从他的著作中看到他研究重心呈现出的变化。

1954年, 阿恩海姆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 书中侧重于探讨艺术形式与视知觉的关系, 系统地阐述了知觉范畴中所包含的各种能够创造张力的形状、空间、光线和色彩等性质, 认为一切视知觉活动都是能动的活动, 并给予了“张力”以核心地位。他在书中说:“我个人认为, 只有当视觉经验到张力之后, 才会有这种动觉感觉。换言之, 张力是视知觉首先经验到的。”并单独以“张力”为主题作为第九章的内容, 由此可见“张力”处于其理论核心的位置上。他认为“视觉式样实际上是一个力场……每一个视知觉形式都是一个力的式样”2“力”已经作为核心概念进入阿恩海姆的研究中, 但文中更多的还是在分析式样中的“力”, 如:重力、运动力等概念。

1969年阿恩海姆出版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一书。在书中, 他用大量事实阐明了视知觉形式动力对于视觉思维机制的重要性, “力”或“动力”被凝缩为一种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 阿恩海姆对知觉动力在实现为形式时如何在具体艺术中表现开始做了更多地思考。这种思想我们可以在他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中看到:《形状的动力》、《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1974年修订版的《艺术与视知觉》等。在1974年版《艺术与视知觉》中, 他说:“视觉经验是动力, 这个主题将贯穿于整部书中。人和动物所感知的不只是物体的排列、颜色、形状、运动或大小, 而首先可能是具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3

在阿恩海姆的著作中, 阿恩海姆从认为“张力是视知觉首先经验到的”到强调“视知觉首先经验的是‘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1974年版的《艺术与视知觉》中, 阿恩海姆修订了“力”的概念, 采用“dynamic”以及“dynamics”代替54年版中的“force”和“power”, 并明确指出“动力是知觉经验的真正本质”。从概念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 阿恩海姆将“力”的理论的核心概念从“张力”换成了“动力”。

2.2 核心概念变化的原因及其深远意义:

用“动力”取代了“张力”的核心概念并一再强调“动力”, 是因为阿恩海姆认为“动力”关乎着视觉艺术生命形式的生成, 具有深刻意义。

英国的符号形式派美学家苏珊·朗格这样论述视觉艺术生命形式的生成条件:“要想使一种形式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 它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 它必须是一种动力形式。换言之, 它那持续稳定的式样必须是一种变化的式样。第二, 它的结构必须是一种有机的结构, 它的构成成分并不是互不相干, 而是通过一个中心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4而英国的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它包括意味与形式两个方面:“意味”就是审美情感;“形式”就是构成作品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一种关系。动力是心灵自然而普遍地对任何感知形式提供的一种属性。5阿恩海姆强调视知觉形式形成中的“动力”, 实际上是为了确立一种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动力机制, 在阿恩海姆看来, 只有动力, 才能使视觉艺术成为生命形式, 使艺术形式成为“有意味的形式”6

视知觉形式动力带来的知觉经验就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目的, 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意义”或“意蕴”都需要通过作品的形式结构式样的不同配置创造出来, 依靠知觉力来影响和打动人们的心灵。视觉动力关系关乎其艺术品的生命力。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第594-600页中, 阿恩海姆对汉斯·托马斯的一幅作品、皮埃罗·代拉·弗朗塞斯柯的《耶稣复活》以及吉托的壁画《哀悼》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 艺术家为什么如此重视运动式样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由这些力的关系所形成的复杂性, 对于造成一件艺术品的生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阿恩海姆这样形容动力式样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任何艺术品, 只要缺乏运动感, 它看上去就是死的, 即使别的地方画得再好, 也不会引起观赏者的兴趣。”

3. 小结

视觉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是对物体形式结构的积极组织和构建的创造性活动, 视知觉形式动力一方面是视知觉形式生成的动力机制, 任何视知觉形式的达成都是在其自主作用下进行的;另一方面又体现其达成的形式, 即“力的式样”所创造出来的形式都呈现为动力式样。[3]综上所述, 通过对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发展的论述, 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了视知觉形式动力的构建及动力式样, 这对于我们创作、研究和欣赏艺术作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Rudolf Arnheim: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The New Version) , Berkeley&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416

[2]、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著, 滕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3]、宁海林《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新论》《船山学刊》2008年3期

[4]、[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滕守尧译, 南京出版社, 2006年, 第64页

[5]、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著, 宁海林译:《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99页

[6]、宁海林著:《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研究》, 艺术与美学文库.学术系列, 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第16页

理论动力 篇2

一、高校的优势

1、高校的人才优势。高校尤其是农林高校具有栽培学、植物保护、经济、贸易、投资等各行各业人才,这些人才是广大农村地区所急需的,并且随着终身教育机制的贯彻落实,这些人才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不论是在参与传统教学活动,还是在现代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教学经验,为拓展职能,参与新型农民的教育培养创造了条件。他们可以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整合加工,生产出农民所需要的切合实际的信息资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农民,而且在农民消化吸收这些信息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

2、高校的技术优势。农民教育不同于大众文化教育而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广大农民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远离城市文明,空间的阻隔不利于农民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其次,由于农民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劳作,很难抽出整段时间来从事知识技能的学习。因此,农民教育应围绕“科技兴农”主题,找准专业对接点,依托网络、电视、短信等载体,进行计算机信息获取和现代意识的培养,采用培训班、咨询站、网络服务、科技110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高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与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高校的资源优势。现在我国部分农村电脑已相当普及并且网络也普遍应用,用户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借助各种通信手段接入互联网,从而接入图书馆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享受图书馆定题或跟踪服务。高校图书馆拥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多个数据库的跨平台检索。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简称CALIS)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为高效率、高水平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理论服务于生产实践,提高科研转化率。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特点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作息时间和文化素质层次不一,留守人员年龄偏大等,对教育培训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兴趣;还由于受宗教信仰、民族、家庭结构、地域位置等影响,制约着人们对培训的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培训效果。鉴于以上特点培训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灵活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根据农村劳动力的人员特点、岗位特点,安排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根据不同文化水平和文化环境编写不同的培训教材;根据不同的认知水平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根据不同社会组织的具体条件,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建立不同类型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资队伍等。也就是说探索一套适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培训机制。

三、高校开展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对策措施

1、巧设教育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培训方式。以高校为主阵地,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多数农民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文化程度又普遍较低,培训内容一定要实用通俗,如与农民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养殖、种植业等农业技术,要长时间、滚动式办班,组织农民轮流学习技术。对于涉及范围小,针对性强的技术,则以短班的形式组织学习,专人讲解,并上门做技术指导。高校在发挥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农民培训的特点,在教学流程上,实行目标、培训、实践、考核四个程序,按照农民特点采取短平快培训模式。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为中心,以广大农民需求为重点,按照实用高效的原则,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在教学形式上,力求务实多样。一是长短班结合,农闲时办长班,农忙时结合生产技术环节办短班;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讲课与实战相结合;四是讲解与专业户介绍相结合。

2、链接教育培训信息平台保障农村劳动力教育权利。高校要链接教育培训信息平台,提供最新劳动力需求动态,及时更新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建立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关于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法规,用法律赋予农民享受教育培训的权利,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及其子女的劳动技能的培训要给予法律和法规的保障。以法律、法规形式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制度体系,建立各乡镇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做好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引导,切实承担起发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责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依法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提供信息资源创新教育培训教材体系。高校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创新教育培训教材体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所用教材不同于任何一般的学校教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特殊性。一是要求适应其文化水平,二是适用于不同工种和岗位,三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这样就要求有一系列教材,供学员选用。

参考文献:

[1]袁昱明:中外图书馆远程教育功能发展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6(10):12~17,78

理论动力 篇3

摘要: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是近几年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但其演进动力的研究却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同我国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愿望是不相符的。文章以组织生态理论为基础,借助其中的系统演化思想,以生物群落的进化为背景,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演进的主要动力,总结出产业集群内模仿、规制、规范是集群演进的最重要动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演进;组织生态学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硅谷、第三意大利等众多集聚形经济在全球竞争中的卓越表现,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Staber、Morrison,1999)。我国的产业集群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后也开始迅速发展,但由于所经历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绝大多数产业集群还未发展成为像硅谷、第三意大利那样成熟的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实体,所以对于它们来说如何发展是首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产业集群的演进动力。但在国际上因为许多产业集群已经比较成熟,所以现有的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取和集群内知识扩散以及集群的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少量的涉及产业集群演进动力的研究也因为是基于个案的微观分析而限制了它们的普遍意义和实践价值。事实上,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机的具有生命力的产业群落,本身有一个形成和演化的过程。由于产业集群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是由多个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在某一区域集聚,并辅之以相关的支持性机构和组织。这些企业、机构和组织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它们之间具有类似于生物种群的行为特征。因而,我们引入生态学的概念。以组织生态理论为基础,借助其中的系统演化的思想,以生物群落的进化为背景,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了产业集群演进的主要动力。

二、现有产业集群演进动力研究述评

对于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因素一些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直接地或间接的研究,比如Porter(1990,1998)直接或间接地指出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因素有:历史文化、需求刺激、上游产业或其他相关产业存在、新企业的创立、辅助机构、企业战略与结构、竞争和机遇。Brenner(2001)认为促进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因素有:人力资本、技术溢出、合作、公共意见、政府政策和风险资本。而Saxenian(1996)通过对硅谷和128公路的对比研究则强调了分工、竞争和企业文化对产业集群成长的重要性。另外一些第三意大利的研究者则强调社会文化尤其是相互之间的信任对产业集群演进的重要性。少数学者还关注到了危机对产业集群演进的作用(Sabel,1992)。笔者通过文献阅读,从空间维度对这些先前的理论进行总结,总结出了社会、公司间和公司内三个层次12个主要的动力因素。社会层次的动力因素一共有六个。它们分别是产业传统、地理位置、信任文化、创业氛围、政府政策和机遇。产业传统是最为容易被关注到的动力因素,如果一个地区在历史上就在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那么显然在发展相关产业集群上先发优势就比较大。类似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会使企业更加自然地向某一特定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文化,也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信任的存在减少了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很好地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使整个产业集群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分工,从而整个集群获得了协同优势。创业氛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许多学者认为创业者的不断涌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此如果一个地区有较强的创业文化,那么这个区域就比较容易形成产业集群。虽然大多数学者把产业集群的演进看成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但在实践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案例表明政府政策对产业集群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台湾的新竹高技术园区、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集群。机遇也是在集群中实践经常关注到的,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它是促进一个系统不断进化所必须的。在这里本文要强调的是机遇不仅仅是正面的机遇,还包括负面的危机,许多产业集群能够成熟同负面的危机的促进是有很大关联的(Sabel,1992)。公司间的动力因素总得来说可以分为竞争和合作两大动力,其中合作包括合同合作(它和分工有很大关联,本文把合同合作统一到分工中)、信息交流和共同行动(Meyer Stamer,2001)。分工是产业集群获取协同优势的基础,信任关系的存在常使得这种合作变得很频繁。信息交流是研究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的学者所最为关注的,他们认为正是由于企业集群在信息交流方面的优势使产业集群比较有利于创新,进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共同行动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共同去游说政府、制定质量标准、成立自我约束的行业协会等行动。共同行动可以增强企业对外界的影响力,另外还可以规范集群内的竞争。同合作紧密关联的是竞争。虽然大多数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并没有给与竞争多少关注,但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眼中它仍是经济实体成长的最根本动力。它从根本上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和经营效率,进而增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综上所述,先前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个别产业集群的微观分析,由于每个产业集群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具有很大的区域特性(Rabellotti,1995),因此总结出来的演进动力没有普适意义,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义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产业集群的演进动力因素,而不是基于个案的微观分析。由于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其间在结构功能、运行机理、演化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生物群落的进化动力分析产业集群演进动力因素。

三、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产业集群演进理论研究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而在生态学上与此对应的是种群,组织生态学在形成的早期集中研究的是种群(Population)问题。具体而言,种群是由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的集合,即存在于特定系统中的组织形式,或者说种群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组织,它们在经营中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经营结果也类似。因此那些同处于一个种群中的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相同,同一种群内的组织为了类似的资源或相近的顾客展开竞争,由此影响着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及其结构。

组织生态学理论认为环境是主宰生物群落命运的绝对力量,因此生存在相同环境下而彼此条件类似的生物群落,在面临着相同的环境限制与压力时。自然会采取相似的生存手段,致使彼此的形式趋于相同。这种现象在企业组织中同样存在,一般学者将这种组织趋向与环境契合的过程称为“同形”(Isomorphism),根据Buchko(1991)的看法。环境将组织推向同形的力量,主要可概分为“竞争”与

“制度”两大类。前者来源于环境中有限的资源诱发了激烈的竞争。各个组织为了争取相同的资源。会修正其习性(策略),以求最有效地取得资源。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具有生存特性的组织得以留存,反之则被淘汰,所以,生存的厂商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即企业的同质性。在此,“市场”扮演着自然淘汰机制的角色。但是,竞争力量并不能完全地解释所有的组织同形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来自制度环境中的压力,才是迫使组织同形的主因。依照DiMaggio和PoweH(1983)研究指出,来自制度环境的同形力量有三。即模仿同形(Mimetic Isomorphism)、强制同形(Coeercive Iso-morphism)、和规范同形(Normative Isomorphism)。也即环境将组织推向同形的力量是不同的,因此。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产业集群演进具体有如下动力:

1,模仿同形(Mimetic Isomorphism)这种力量源自于组织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规避行为。当组织面对的环境呈现高度的变动率与不确定性时,经理人员不能确定什么是适当的策略。于是只好假定成功竞争者的策略,在此环境下至少是“有效的”,而决意加以抄袭,这种于生态学于称为“拟态行为”的举动,一方面规避了风险,一方面还能避免对手建立优势。由此可知,模仿同形未必是为了改善绩效而来,其实这更可能是一种对不确定性与无力感的回应而已,但是却在无意中促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在现有的文献中,基于历史事件所形成因果积累的“路径依赖”往往被认为是集群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Brown&Menaughton,2002)。这种路径依赖的分析视角主要是针对配置在某个地区的先入者而言的。因为基本的经济均衡模型意味着企业的区位配置取决于资源、要素禀赋和运输成本等,但是,一个地区在多种经济活动中的投入回报率相同是可能的。在这种多重均衡都可能发生的条件下,该地区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模式?这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因此。初期企业在哪里投资设厂正像偶然出现的历史事件一样,这表明了历史在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许多学者把“先人者”作为是主导企业概念,并用它来解释集群的出现,这成为从历史的路径角度解释集群起源的关键点。浙江嘉善木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嘉善木业产业集群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尝试创业、规模扩张、结构调整三个阶段,以及1996年和1999年两次发展高潮,生产规模由小转大,所有制结构由单一转为多元,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由小变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特色产业集群。1986年。台资企业——中兴木业落户嘉善,揭开了嘉善木业发展史的第一页,然而正是因为台资的介入。不仅使中兴木兴再创辉煌,而且还为嘉善木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播下了火种。中兴木业的复兴,起到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在它的带动下,木业企业户从1家~10家,为嘉善木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因此,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跟随者的行为中,模仿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即跟随者对先入者的模仿构成了集群产生的主要动力机制,集群生成是先人者与跟随者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模仿机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当环境不确定的时候,各个企业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时候,通过模仿那些已经成功了的企业的做法。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因此。模仿被认为是行为主体基于有限理性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反应。

2,强制同形(Cocercive Isomorphism)。组织生态理论认为组织所依赖的客户、厂商或社会机构。特别是政府对组织有许多期待或规范,组织为了取得合法性(Legitima-cy),并配合上、下游的要求,必须逐渐同形。例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划行归市,就是把市场内所有摊位的三大类一万多个品种商品,划分为划分为服装、针织、小百货三大块。分门别类归口到13个交易区经营,在第四代小商品市场内,共分服装、鞋袜、针棉内衣、线带、纽扣、箱包袋、小五金、工艺品、玩具、花、文体用品、日常用品、电子产品、音像产品、化妆品、电器等20余类,按行业申报登记,集中安排摊位就市。通过此举使商品系列化、多样化、专业化,既满足了客户和经营者的需求,又归范了市场。提高了管理效率。经商户需要以市场丰富的商品和合理的价格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就要降低客户的成本。正是通过系列化和多样化的范围经济,市场能为客户和经商户带来交通运输费用和信息费搜索用等方面的节省:范围经济越明显,专业化经营的规模就越有效,就会有更多商品种类的专业化方向分化出来,并在市场体系中集中,这样规模会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丰富,对客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促进了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的繁荣与发展。

3,规范同形(Normative Isomorphism),组织生态理论认为由于时下教育体系与专业知识的统一,使得各组织的管理人员或研究人员大都受过相同的训练,而具有类似的背景(此举有益于协调成本及转换成之降低)。由此,这些人员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及策略选择也就大同小异。另外相同的一批管理人员,经由工作交流。用人与升迁、转职而散布于不同的组织当中。因此,也将相似的工作方式、价值观传递到不同的组织当中。因此也将相似的工作方式、价值观传递到不同企业中,在相同的压力下,这些企业自然会有相同的反应,而趋向同形。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嵊州的领带产业群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一位嵊州籍港商回乡,与嵊州两家服装企业合资创办了浙江佳友领带有限公司,嵊州市第一家领带生产企业由此而生。开业的第一年(1985年)销售领带28.8万条,获利15.4万元,第二年再创利润31万元。佳友公司的成功,带动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蓬勃兴起,一些嵊州籍港商和曾在深圳服装企业打工的嵊州人纷纷回到家乡,办起了一家又一家领带企业。特别是曾在佳友公司工作一部分员工也离职创办领带企业,如今在嵊州发展较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的企业老总都曾经在佳友公司工作过,有人戏称佳友公司是嵊州领带的“黄埔军校”。佳友公司的成功。不仅使企业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懂管量、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正是这些懂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散布于不同的领带企业,才带动了嵊州产业集群的兴旺发达。目前,嵊州领带生产经营企业逾千家,加工、营销人员3万多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

四、实证研究:以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的演进为例

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台湾的中部以大肚山为中心,南倚彰化。北靠台中,形成一个上中下游紧密结合的自行车产业聚落。这个聚落是全世界最大的。外籍人士称之为“台湾自行车村”。台湾的自行车产业1950年代后崛起,历经装配生产、推动零组件的国产化、小厂纷立充

斥、扩大输出、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与外移、产业国际化等七个阶段。经过40多年努力,由于不断在设计、制造、管理、销售成本控制力求精进达到国际水准,至1990年代更执全球自行车业之牛耳,享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但是最近几年来,台湾许多产业快速移向大陆,其中以自行车产业集群的迁移尤其明显,回顾台湾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将是产业集群演进动力因素分析的最好例证。自行车产业是属于精密装配的工业。每辆自行车需要一百二十余种主、次要零件进行组装。故自行车的生态系中有两大共生种群,任何一家成车厂均需结合多家零件厂,方能完成最终产品。在1958年-1969年间。因为台湾自行车需求量增加,许多小厂以低廉低质的产品模仿。使仿制车充斥市面,此为模仿同形的力量。

在1975年-1977年间,因为美国政府公布CPSC的自行车安全标准,从严要求品质,故台湾也拟定了地区标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品质分等。不合格厂商禁止出口等政策,结果,成车厂开始重视品质,对零件厂的要求提高,零件厂若不能达到标准,就转向日本进口,此为制度同形的力量结果。

1980年之后,成车产品不断在创新。车材朝向“轻量化”的特色发展。台湾两大自行车企业巨头巨大与美利达两家公司开发出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其带领下,其他成车厂也开始进口或生产铬钼合金、铝合金或碳纤维的登山车、变速车及多功能车,同时。零件种群也在设计、结构改良上配合成长。1982年,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将自行车成车业列为主要扶持行业之一,相关专家轮流驻厂,改进成车厂的生产技术并加强质量管理。使各成车厂在管理上一致成长。1984年,巨大、旭光、太平洋与四十家零件厂登录为中心与卫星工厂体系,接受政府指导。其他如美利达、功学社、正道等厂虽未登录。但也推动中卫体系,派员指导重要的配套厂。引入同样来自日本的中卫制度,使厂商间指导与评价体系的模式大同小异。此时是模仿、规范、依赖同形的力量。共同推进演进。

论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篇4

1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最新形态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与探索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 先后形成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在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和“创新动力论”之后,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的探索并没有就此停止。在新世纪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呈现出新的理论形态,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协调动力论”, “协调动力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学说正实现新的理论跨越。“协调动力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有机统一, 即在保持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各个环节的相协调状态下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正如胡锦涛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1) “协调动力论”既是对社会发展动力学说长期探索的经验总结, 又是在新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高度凝练, 其基本思想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 从“协调动力论”的基本内容来看, 它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应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某一方面的价值追求而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正如胡锦涛曾指出:“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 只有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同驱动, 才能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

第二, 从“协调动力论”的运动机制来看, 它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应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 没有改革, 就不可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发展是目的, 没有发展, 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是前提, 没有稳定, 改革和发展无从进行。因此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只有把这三个“度”协调起来, 我们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

第三, 从“协调动力论”的实现路径来看, 它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应坚持“五个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坚持“五个统筹”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协调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 防止三大差别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是指协调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 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 加速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防止区域发展的严重失衡;统筹社会发展是指协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的发展, 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 防止片面发展而造成社会制度结构性破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发展,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 防止遭到自然的严重报复;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指协调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之间的发展, 充分开拓两个市场, 利用两种资源, 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相结合, 同时注意趋利避害, 防止对外开放的失度和自力更生的削弱。由此可见, 实现“五个统筹”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协调发展的过程, 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才能求得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局面。

“协调动力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指导, 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对象, 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 进行总体思索和科学概括, 深刻地揭示出协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协调动力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中国化的新突破,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跨越, 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提供矛盾的解决方式开辟了新视野。

2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思想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并不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从唯物史观出发,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源头之水就是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探索的先行者, 首次明确而深刻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不久, 毛泽东就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科学地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际情况,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 第一次科学地界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 并且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解决方式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和起作用的内在力量, 提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 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动力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 邓小平总结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 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对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认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提法比较科学, 但“指出这些矛盾, 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 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3) 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前提下, 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现实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并逐步认识到,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包含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两个层次, 基本制度是好的, 但是具体体制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 其中适应是主要的, 不适应是次要的。这样,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体化为生产力与体制之间的矛盾, 并认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就是改革, 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改革动力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人民内部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呈现出来, 面对如此多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我们必须寻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向纵深发展时,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紧密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创新为保障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 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总体小康”推进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 也是矛盾凸显期, 在我国还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 有些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甚至是原来不曾有过的, 针对新时期新阶段所呈现出的新矛盾, 胡锦涛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提出以协调方式来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 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协调动力论”, 不断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胡锦涛的“协调动力论”都是紧紧围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 并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 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表现、性质、作用和解决方式所作出的科学探索, 由此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思想宝库。

3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层次结构及逻辑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并不是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胡锦涛的“协调动力论”简单的有机相加, 而是有着合理的层次结构和严密的逻辑关系。其层次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点、各具功能的理论体系。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形象地比喻一颗参天大树, 那么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就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根基, 它要解决的是动力基石问题, 确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宏观层次, 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就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枝干, 它要解决的是动力支撑问题, 分别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创新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中观层次, 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胡锦涛的“协调动力论”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枝叶, 它要解决的是动力机制问题, 阐明了协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动力, 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微观层次, 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不仅具有自身层次结构的合理性, 而且还凸显自身逻辑关系的严密性。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胡锦涛的“协调动力论”之间前后相继、环环相扣。毛泽东曾科学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为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石, 没有“矛盾动力论”、就不可能有“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协调动力论”等思想。然而后来由于阶级斗争的扩大化, 使得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严重偏离了原来的正确轨道。于是邓小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在肯定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把“矛盾动力论”推进到“改革动力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 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也是解放生产力, 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4) 用改革的办法来调整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随着改革向深水区推进时, 其难度在逐步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 要把改革进行下去, 必须把改革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给发挥出来, 对此, 江泽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论”。改革是创新的逻辑起点, 创新是改革的必然结果, 是对以往改革成果的巩固。由于矛盾是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即使原有的情况和问题解决之后, 新的矛盾势必又会呈现, 对此胡锦涛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协调动力论”, 用协调方式进一步调节新的矛盾。矛盾的解决推动着改革的发展, 改革的深入推动着创新体系的建立, 创新体系的完善推动着社会的协调发展。

4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现实任务

一个重大理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号召力不应仅仅满足于对现存世界的理论解释, 更可贵的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来改造世界, 而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就是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 不断地解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动力引擎问题, 它不是以创立理论体系为旨趣, 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 其实践主题是寻求中华民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动力引擎。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充满矛盾的社会。“无论什么世界, 当然特别是阶级社会, 都是充满着矛盾的。有些人说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找到’矛盾, 我看这个提法不对。不是什么找到或找不到矛盾, 而是充满着矛盾。” (5) 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 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动力论”。在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思想指导下, 我们党和国家开始了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于是在经济上进行了三大改造, 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政治上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成功地解决了第一大历史任务, 使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不断发展,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部分生产关系却不能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反而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于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改革动力论”, 用改革来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成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使中华民族富起来了。随着改革的纵向深入, 我们面临许多诸如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 若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势必会阻碍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改革怎么改?往哪改?需要一个创造性的答案。而且, 知识经济端倪初现, 各国竞争日渐激烈。面对如此日益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风险与机遇并存, 发展与困难同在的时代, 对此, 江泽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论”, 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使中华民族强起来了。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总体小康”推进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我国还依然存在着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突出的矛盾问题。此时, 胡锦涛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协调动力论”, 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用协调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 怎样发展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指导下, 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任务对中国社会发展实践有关动力问题所作出的精辟概括和理论总结, 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获得了更加适应时代要求和符合中国实际的鲜活内容, 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向导。

参考文献

①于幼军等.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5.

②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新华网, 2004-04-04.

③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82.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11.

理论动力 篇5

维修电工 乐昌五山镇石下村班理论培训教案

教研组审核: 签字教务科或实习工厂审核:签字督导组审核:签字

教案

第一章职业道德

培训目的:通过本单章学习使学员掌握道德的含义、职业道的概念,熟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维修电工员的职业道德内容,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培训要点:道德含义、职业道德的概念

课时分配,4学时

教学形式:讲授

教学步骤

第一节 道德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道德的作用

道德作用十分宽广,它几乎无处不在,并在长期起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变化

1、道德的要求有继承性

如社会公德中谴责和制止盗窃、抢劫,家庭婚姻道德中要求孝敬父母、兄弟和睦、夫妻恩爱,职业道德中要求公平交易、货真价实、文明服务等,是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都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职业道德中的不讲道德的欺诈行为,家庭婚姻中的不孝敬父母行为,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习惯中都认为是不道德的。

2、道德的要求有发展性

又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竞争现象,过去一直受到批判,认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不道德的,而现在却认为竞争和兼并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现象,是实现优化组合、促进社会进步的道德行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要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由于社会主义社会较之以前的各个社会开态有不同的特点,进入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我们应遵循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原则来进行道德建设。

第二节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要理解职业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点: 首先,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上的差异。如人们常说,某人有“军人作风”、“ 工人性格”、“农民意识”、“干部派头”、“学生味”、“学究气”、“商人习气”等。

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它总是从本职业的交流活动的实际出发,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这些灵活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实行,而且易于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再次,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

最后,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职业道德虽然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它决不是离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在阶级社会里,职业道德始终是在阶级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制约和影响下存在和发展的;职业道德和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形式的职业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的要求。同样,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在很大范围上都是通过具体的职业道德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成熟的阶段。职业道德与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在学校生活阶段和少年生活阶段所形成的品行,影响道德主体的道德风貌。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特别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这是因为:

1、职业道德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对人的道德素质形成有决定性作用。

2、职业道德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关系到社会安宁和人际关系和谐,对社会精神文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只有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可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节维修电工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精通业务.服务顾客

忠于职守,就是要求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合乎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能够完成应承担的任务。忠于职守,要求尽职尽责。“尽”就是用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做到对自己的职责完全负责,应该做到的一定做到.违反规定的事情坚决不做。

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是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维修电工的工作,就是为顾客提供有使用价值的电工服务。服务顾客就是本职,因此,必须做好。服务业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求要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精通业务、服务顾客。

2.文明礼貌,热忱服务,公平交易,讲求信誉

(1)强化顾客可以感知的服务,如语言、微笑、热情、衣冠等。

(2)平等待人、关心人和尊重人、助人为乐。

3.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重视知识,敢于竞争

(1)开拓创新要求标新立异。发展商品经济尤其要求标新立异,如我们讲到竞争时常说的“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就是求异。

(2)开拓创新需要人才和知识的支持。

4.尊师爱徒,团结协作,互敬互爱,共同提高

(1)我们维修电工员必须向老一代师傅学习,真正做到尊重师傅。“名堂头”因年龄关系绝大多数已离开岗位。但在一个单位内总有经验

较多、技能较全面的老电工员.他们就是师傅,虽然他们可能也有缺点与不足。

(2)师傅也要热爱徒弟,无私传授经验和技术。年轻人一般文化程度 较高,领悟能力较快,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如外语水平和学习高科技知识方面比师傅要好要快,因此,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团结协作是—种团队精神,是集体主义观念的具体体现,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团结协作表现在互相支持、相互补台上面。

5.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1)遵纪守法,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普遍要求。能否遵纪守法,是衡量职业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志。

(2)越是细小的、危及他人特别是利益的、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越要有高度的自觉,才能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3)廉洁奉公是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

第四节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1)学习的途径,一是读书,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知识,使人聪敏;二是向周围的人学习,尤其是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2)在实践中,要求维修电工人员要吃苦耐劳。

(3)我们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养成一种自觉的观念,最起码也应该做到不损人利已。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做贡献的价值观,是衡量一个人有无道德的重要标准。道上德的善恶评价标准。

本章小结:本章通过职业道德的学习,使学员熟悉维修电工员职业道德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守,规范和行为。

作业布置:

1、道德及职业道德的含义?

2、维修电工员职业道德的内容?

理论动力 篇6

关键词:水產业;土地流转;产业聚集

中图分类号:F301.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71-03

收稿日期:2014-04-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17303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0048097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G201112);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编号:LBH-Z10211)。

作者简介:张永强(1971—),男,内蒙古包头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管理研究。Tel:(0451)55191450;E-mail:zyqlss@126.com。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及《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发展现代特色水产养殖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的必然选择。全省各地应紧紧围绕水产增效、渔民增收这条主线,通过土地流转不断开发水域资源,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进水产品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规模化养殖。目前黑龙江省水产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等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水产业的开发用地规模较大,维护、复垦难度高。近几年,工业化、城镇化占用了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出现了违规用地经营水产业的现象[1]。本研究深入分析影响农村集体土地向水产业流转的因素,形成水产业用地流转的良性动态机制,并以黑龙江省为例,针对黑龙江省水产业用地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旨在为促进我国水产业用地规范流转提供依据。

1黑龙江省水产业用地流转现状

黑龙江省先后建设了以抚远县、同江市、兴凯湖、镜泊湖为重点的淡水鱼生产基地,发展特色品种规模养殖,建立起2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带。2010年,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217.53万hm2,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达466.47万hm2,比2009年增加133.13万hm2,水产养殖面积达38.91万hm2,其中部分面积来自流转土地及水面流转。

1.1提高流转土地的使用水平

预计到2015年,黑龙江省水产养殖面积将达53.33万hm2。广大农民群众成为水面流转开发的主力军,引资开发、引智开发等多种流转开发形式不断涌现,用地规模不断攀升。近几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黑龙江省一批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的水产原良种场、养殖场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全省地产名贵优质鱼类的繁育生产能力。2010年,全省名特优鱼类养殖面积达1738万hm2,比2009年增长11.3%,占养鱼水面的 44.7%,应用颗粒饵料进行集约化养殖的驯化养鱼池塘面积达 3.63万hm2,比上年增长19.3%,无公害(绿色)水产品养殖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

1.2促进多元化开发水产用地

广大群众打破单一养殖的生产格局,利用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多元水产业,做大做强水产业二、三产业,产业效益显著提高。

1.2.1发展休闲渔业部分地区充分利用历史悠久的渔猎文化等独特资源,美化、绿化游钓环境,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服务设施面积,将垂钓、餐饮、娱乐、旅游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产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0年,全省游钓面积达3.69万hm2,游钓点达4 376个。

1.2.2发展立体养殖发展鱼畜结合、鱼禽结合的循环综合养鱼生产模式。2010年,全省综合养鱼面积达6.69万hm2,比2009年增长33.2%。

1.2.3发展鱼类加工通过引进水产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地方水产加工企业不断集中,并依托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进口鱼类加工业。全省水产品加工厂已达131家,加工量达675 t/半年。

2水产业发展中的土地流转问题

2.1产业聚集和辐射能力不强

目前,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水产企业多以农民经营的小微企业为主,缺乏系统的政策引导,虽经多年发展,但水产业聚集效果仍差强人意。未发挥产业聚集的合力优势,且水产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企业对于水产养殖用地的需求乏力。

2.2农村劳动力缺乏合理引导

由于部分渔民思路不开阔、专业化程度不高、资金有限,很难把水产养殖业转变成多元化产业,不少渔民寄希望于土地差价,通过把土地流转出去,换取一定的交易费用,离开农村进城打工,虽然提高了收入,但也导致鱼塘荒废。

2.3政府的角色不当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农户,也就是说农户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及流转方式。但在实践中,一些乡镇政府还是把土地当作政府资源,认为只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水产业,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实际上,一些不合理的水产土地流转导致部分水产养殖场只能以发展休闲渔业为主,不但没有发展水产养殖业,而且使部分耕地非粮化。

3水产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

近几年,黑龙江省水产业土地流转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产业聚集;二是地价剪刀差;三是比较利益驱动;四是政府推动;五是村庄权威。其中前3点可以概括为经济因素,第4点属于政治因素范畴,第5点是社会因素。但这些因素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没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人文因素、自然禀赋因素等。

3.1产业聚集

产业聚集特征是指聚集的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紧密联系,大量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化企业聚集在一定区域,形成了相互信任的产业文化,降低了企业之间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了交易费用,使聚集区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相比于种植业,水产业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季节性强,对生鲜品质、冷链运输要求也高,因此需要利用规模经营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率。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形成内部分工网络,把人员培训、销售网络建立、运输质量提高、养殖成本降低全部纳入专业化分工之中,打造优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通常情况下,水产业聚集有利于土地资源集约及高效利用。相反,缺乏水产业聚集特征的地区对土地流转并不敏感,说明土地向水产业流转是建立在产业聚集的基础上的,水产业的发展、聚集是水产业土地流转的首要驱动力及入手点[2]。

nlc202309041907

3.2地价剪刀差

近年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往往大大高于传统农业土地价格,形成了土地价格的“剪刀差”[3]。地价剪刀差的存在促使传统农业用地直接流转,从而实现村集体经济的低成本扩张。图1代表了农村地价剪刀差,OA是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流转现价为O点,农业用地通过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并进行土地整理的费用为OB,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租金为OC,农业效益为OD。由于传统农业效益增长较慢,因此OD是一条斜率较小的直线。由于用地越来越紧张,OA、OB、OC斜率都较大。BOC面积为地价剪刀差。由于现代水产养殖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因此通过发展现代水产业能提高土地价值,所以地价剪刀差是农村土地流转的特殊动力。

3.3比较利益驱动

比较利益的驱动即规模化经营用地与土地流转村民的生活保障金、养老保障金等之间比较利益的存在,在图1中表现为BOC的面积。土地流转村民的比较利益驱动在于:传统农业经营的低效益与土地资本功能提供的生活保障金、养老保障金、福利金之和的差值,在图1中表现为AOD的面积。土地流转使出让土地经营权的村民可以外出打工赚取一定的非农业收入,也是流转土地农户的比较利益所在。

3.4政府起到组织资源的作用

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并指定带头人推动政策执行。政府的作用还包括能否吸引外资以及正确评估一个地区是否存在水产业聚集发展的潜力。通常在规划过程中政府应首先以现有的聚集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及政策,有关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鼓励水产企业合作化、网络化,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为需要或有潜在服务需要的企业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尤其是提供信息、建立交流渠道及对话平台[4-5]。尽量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企业是产业聚集的主导者。

3.5村庄权威驱动

乡村中大多存在某些权威人士,他们可能是村干部、村发展带头人。他们在土地流转中既可能起推动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作为村干部,在水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好本村的用水、道路、渠系等矛盾,难度很大。一旦将土地租出去,村干部主要和企业管理者打交道,工作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村干部大多希望外来势力来流转土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坚持平等、自愿、公开、有偿的原则,明确农民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土地流转与否要由农民自己决定。

4水产土地流转动力机制

4.1产业聚集動态理论简述

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及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在聚集区内,通过发挥企业间的协同作用,与外界环境的资源、能量进行交换,形成一个开放系统。机制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动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功能[6]。产业聚集动力机制是驱动产业集群形成、演化的力量。

4.2水产业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动态模型

水产业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及产业聚集动力机制具有相似性。因此,该模型体现土地在水产业流转过程中各种动因之间作用的连续性,符合动力机制的特征,因此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首先,该模型以水产聚集区用地瓶颈为切入点,认为该动因是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行为得以生成发展的首要动力。其次,地价剪刀差以及农民的比较利益体现了土地流转供给方的诉求,政府推动对于促进土地流转也起到一定的组织作用,村干部对促进土地流转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再次,水产业聚集是一个开放系统,促使外部势力进入及其他村并入。随着水产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的推进,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会增加土地再次流转的可能[7]。图2展示了农村集体土地向水产业流转动力的形成,描绘了水产业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但该模型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对动力机制的作用效率缺乏合理的评价,不能量化各种因素的效用。

4.3水产业土地流转动力机制的具体过程

水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必然会经历从初发到形成、从量变到质变、从无序到有序、从混乱到规范的发展过程,所以在介入土地流转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水产业在发展中应追求自身竞争优势及专业化,而不是仿效其他地区成功的产业集群范例。这有赖于当地政府挖掘区域特点,找出适合开发的特色水产品,成功的新产业或产业聚集往往是在旧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8]。首先,要形成一套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改变渔民传统的养殖经营方式,依托资源禀赋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及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渔业产值[1]。其次,通过政策指导,吸引一批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拉动作用大、市场应变快的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前来投资办厂,进一步完善水产品经营市场,带动工业、商业等产业快速发展,鼓励水产企业、水产专业合作社、社会力量发展现代水产物流业,逐步形成集水产品养殖、收购、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水产流通体系。再次,根据产业集群的用地需求,通过土地流转扩大水产经营规模,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加快完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及时提供土地供求信息,利用政务网、县乡镇广播电视网等现有资源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用各种实例宣传水产养殖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让农民了解政策并吃透政策,从根本上转变“守地”思想,积极主动融入到土地流转市场中来。

5建议

土地合理流转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给大多数渔民带来了利益。但是,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在黑龙江省水产养殖土地流转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5.1利用水产业的聚集推动土地流转

地方政府要科学判断该地区是否具备产生水产业聚集的条件,在水产业发展过程中利用自身的特点及优势,促使水产业规模壮大及产业形成,在此基础上通过满足不同主体的政策需求,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土地向水产业流转之前,各方主体要充分分析自我潜质,制定合理的流转制度及政策,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动力机制环境。在招引业主及水产业龙头企业时,要本着渔民增收、产业发展的目的,组织力量认真考察企业,对于套取项目资金的个人及企业要坚决拒绝,宁缺勿滥。

nlc202309041907

5.2明晰水产养殖用地属性

政府必须明确农户、村集体在公益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经营建设用地等方面的权利,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强化农村集体土地的物权性质,无论水产养殖经营是采用租赁、合作经营还是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都有利于规避收益分配不公或者违法用地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失衡风险。

5.3构建水产业土地流转风险管理体系

农户不仅是土地流转的主体,而且是土地流转的受益者。因此,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要充分保护农民利益,分析土地需求方的资质,防止利益集团侵害农民利益。争取金融组织信贷支持,鼓励水产经营者投资多元化,分散政策不合理导致的经营风险。以养殖户为投资主体,对现有鱼塘进行标准化、规模化改造。

参考文献:

[1]胡晓琴. 乡村旅游开发中违法用地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105-108.

[2]董雪,胡永超,包特力根白乙.大連市水产加工企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其特征的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73-76.

[3]王华春,唐任伍,段艳红. 地价“剪刀差”的形成及其解决思路——兼论土地供给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34-38.

[4]黄小虎. 政府经营土地制度之弊及其改革途径[J]. 上海国土资源,2012(3):26-31.

[5]符正平. 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0):20-26.

[6]尤晨,魏世振,陈良珠,等. 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及启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35-38.

[7]李文政.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审视与现实路径解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300-303.

[8]李建华,王海平,刘宇峰,等. 漳州水产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3):466-469.王力,毛慧. 农业企业标准化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79家农业企业的实证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74-478.

单调动力系统理论概述及应用 篇7

一、定义及记号

定义1:令Y为带有正锥Y+={y∈Y∶y≥0}的序Banach空间, ∀x, y∈Y。如果y-x∈Y+, 则记为x≤y;如果x≤y, 且x≠y, 则记为x

定义2:映射Φ:R+×X→X称为X上的半流, 如果下面两条成立:

(a) Φ0 (x) =x, ∀x∈X;

(b) Φt (Φs (x) ) =Φt+s (x) , t, s≥0, x∈X。

对于X上的半流Φ, ∀x∈X, 记O (x) ∶={Φt (x) , t≥0}为x的轨道, ω (x) 为x的正极限集, E为Φ的平衡点集合, 即E={x∈X, Φt (x) =x, ∀t≥0}。如果x∈X, ω (x) E, 则称点x为拟收敛点;如果ω (x) =p∈E, 则称x为收敛点。记X上所有拟收敛点集合为Q, X上所有收敛点集合为C。对于p∈E, 记C (p) ∶={x∈X, ω (x) ={p}}表示以{p}为极限集的所有收敛点集合, 则C=p∈∪EC (p) 。

下面假设Φ为 (强) 序Banach空间上X的半流, 我们给出一些概念。

定义3:称Φ为X上的单调半流, 如果x≤y⇒Φt (x) ≤Φt (y) , ∀t≥0;称Φ为X上的强单调半流, 如果x0;称Φ为X上的SOP (strongly order-preserving) 半流, 如果Φ是单调半流, 且∀x

二、一些简单性质及命题

命题1: (收敛准则) 设Φ是X上的单调半流, x∈X有紧的轨道闭包, 且存在T>0使得ΦT (x) ≥x, 则ω (x) 为周期T的周期轨。进一步的, 如果使得ΦT (x) ≥x成立的T为R+的开集且非空, 或者Φ是X上的SOP半流且ΦT (x) >x, 则x∈C。

命题2: (极限集的无序性) 设ω (z) 为单调半流Φ的正极限集, 则

(a) 不存在x, y∈ω (z) , 使得x《y;

(b) 如果ω (z) 是周期轨或者Φ是SOP的, 则不存在x, y∈ω (z) , 使得x

下面我们假设Φ是序空间X上的SOP半流, 且每条轨道都有紧的闭包。通过几个命题, 我们给出SOP半流的极限集二分

命题3: (共极限原理) 设x

证明:选取x, y的邻域U, V, t0>0, 使得Φt0 (U) ≤Φt0 (V) , 令δ>0足够小, 使得{Φs (x) ∶0≤s≤δ}奂U, {Φs (y) ∶0≤s≤δ}V。则当t0≤r, s≤t0+δ时, 有Φs (x) ≤Φr (y) 。因此 (*) 式———Φtk-t0 (Φs (x) ) ≤Φtk-t0 (Φt0 (y) ) =Φtk (y) , 对∀s∈[t0, t0+δ], 足够大的k成立。

由于Φtk-t0 (Φs (x) ) =Φs-t0 (Φtk (x) ) =Φr (Φtk (x) ) , 其中r=s-t0∈[0, δ], 则Φr (Φtk (x) ) ≤Φtk (y) 对足够大的k和r∈[0, δ]成立。

上式两边对k求极限, 得到Φr (p) ≤p, 0≤r≤δ。

同理, 在 (*) 式中将Φs (x) 换成Φt0 (x) , Φt0 (y) 换成Φs (y) , 再对k求极限, 得到p≤Φr (p) , 0≤r≤δ。所以Φr (p) =p, 0≤r≤δ, 故p∈E。

命题4: (相交原理) 设x

证明:设p∈ω (x) ∩ω (y) , 则存在{tk}, tk→∞, 使得Φtk (x) →p, Φtk (y) →q∈ω (x) , 由单调性知p≤q。如果p

命题5: (吸收原理) 设u, v∈X, ∃x∈ω (u) 使得x<ω (v) (ω (v)

证明:不妨设x<ω (v) , 则存在x, ω (v) 的邻域U, V, t0>0, 使得r≥t0⇒Φr (U) ≤Φr (V) 。由ω (v) 的不变性知Φr (U) ≤ω (v) 。

由于x∈ω (u) , 存在t1>0, 使得Φt1 (u) ∈U。则由ω (v) 的不变性和单调性知Φs+t0+t1 (u) ≤ω (v) 对∀s≥0成立, 从而ω (u) ≤ω (v) 。

下证ω (u) ∩ω (v) =Φ。否则的话∃z∈ω (u) ∩ω (v) , 由极限集的无序性知ω (u) =ω (v) ={z}, 矛盾。所以ω (u) <ω (v) , 命题得证。

命题6: (分离原理) 设x

下面我们给出SOP半流极限集的一个特征。

定理1: (极限集二分性) 设x

证明:如果ω (x) =ω (y) , 则由相交原理知 (b) 成立。如果ω (x) ≠ω (y) , 不妨设存在q∈ω (y) ω (x) (另一方面亦证) 。则存在{tk}, tk→∞, 使得Φtk (y) →q, 而且Φtk (x) →p∈ω (x) (如有必要取{tk}的子列) 。由单调性知p≤q, 再由q埸ω (x) 知p

下面我们再给出两个相关定义, 并由此给出SOP半流的拟收敛点稠密的性质。

定义4:A为序空间X的子集, 称L∶={x∈X∶x≤A} (可能为空集) 为A的下界, 如果u∈L, L≤u, 则称u为A的下确界, 记为u∶=infA。同样有上确界的定义。

定义5:点x∈X称为下 (上) 方两次可达, 如果对x的任意邻域U, 存在f, g使得f

引理1:设x∈XQ, a=infω (x) , 如果x下方两次可达, 则ω (a) ={p}, p<ω (x) 且x∈IntC (p) 。

证明:固定x的任意邻域M, 由ω (x) 的无序性知a<ω (x) 。由ω (x) 的不变性知Φt (a) ≤ω (x) , 所以Φt (a) ≤a, 则由收敛准则 (命题1) 知ω (a) ={p}, 且p≤a。

由于p≤ω (x) , 存在ω (x) 的邻域N, s≥0, 使得p≤ΦtN, 对∀t≥s成立。

取r≥0, 使得Φt (x) ∈N, 对∀t≥r成立。则t≥r+s当时, 有p≤Φt (x) 。

令V∶= (Φr+s) -1 (N) ∩M, 则V为x的邻域, VM, 且有P≤ΦtV, t≥r+2s。

所以u∈V⇒p≤ω (u) (1)

假设x下方两次可达, 取y1, y∈V, 且y1

因为ω (x) 埭E, 由SOP半流的性质知存在y1的邻域UV, t0>0, 有Φt0u≤Φt0y, ∀u∈U。

由二分性知ω (u) =ω (y) 或者ω (u) <ω (y) , 因此由ω (y) <ω (x) , 有∀u∈U, ω (u) <ω (x) 。

所以ω (u) ≤ω (a) ={p} (2)

由 (1) , (2) 知UC (p) ∩M, 命题得证。

假设SOP半流除了满足每条轨道都有紧的闭包外, 还满足下面条件:

(L) :X的每个极限集ω (x) 有下确界, 所有下方两次可达的点集内部在X中稠密, 或者X的每个极限集ω (x) 有上确界, 所有上方两次可达的点集内部在X中稠密, 两者成立其一。

定理2:设Φ为X上的SOP半流, 每条轨道有紧的闭包, 满足条件 (L) , 则X, 且IntQ稠密。

证明:假设Φ满足 (L) 的第一个条件, 另一同样证明。记X0为所有下方两次可达的点集内部, 由引理1知, , 所以开集。由于集合A是开集当且仅当IntA=A, 因此。

故, 命题得证。

三、简单应用

单调动力系统的许多结果可以用来解释常微分方程和泛函微分方程中轨线的渐进行为, 下面我们举一例加以说明。

考虑滞后微分方程

x′ (t) =f (x (t) ) , x (t-τ) (3)

其中f∶R×R→R, C1连续, 满足fy (x, y) >0 (4)

选取相空间X∶=C ([-τ, 0], R) , 其中的序关系为逐点的意义。

给定准∈X, 假设 (3) 满足初值条件x (s) =准 (s) , s∈[-τ, 0]的解局部上存在且唯一。

定理3:假设f满足条件 (4) , 且初值问题的解有界, 则方程 (3) 的所有解都是收敛的。

证明:由条件 (4) 知解半流是SOP的 (Smith[7]) , 由于初值问题的解有界, 所以所有的轨线有紧的闭包。易知在相空间X∶=C ([-τ, 0], R) 中条件 (L) 成立, 由定理2知=X。

因为方程 (3) 的平衡点解E是完全有序的, 由极限集的无序性知QC, 从而定理得证。

四、结语

单调动力系统理论是单调方法与动力系统观点相结合的产物, 其丰富的结果已经应用到常微分方程, 泛函微分方程, 抛物型微分方程, 以及偏泛函微分方程当中。由于泛函微分方程, 抛物型微分方程, 以及偏泛函微分方程本身的复杂性, 这方面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可以通过适当选取这些问题的相空间, 以及推广单调动力系统 (比如伪单调动力系统, Wu[1]) , 得到某些相应的结论。

参考文献

[1]J.R.Haddock, M.N.Nkashama, J.Wu.Asymptotic constan-cy for pseudo monotone dynamical systems on function spaces[J].J.Diff.Eqns., 1992, (100) :292-311.

[2]M.W.Hirsch.System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hich are competitive or cooperative I:limit sets[J].SIAM J.Appl.Math., 1982, (13) :167-179.

[3]M.W.Hirsch.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convergence al-most everywhere in strongly monotone semifows[J].Contemp.Math., 1983, (17) :267-285.

[4]M.W.Hirsch.System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hich are competitive or cooperative II:convergence almost everywhere[J].SIAM J.Math.Anal., 1985, (16) :423-439.

[5]M.W.Hirsch.Stability and Convergence in Strongly Mono-tone dynamical systems[J].J.reine.angew.Math., 1988, (383) :1-53.

[6]M.W.Hirsch, H.L.Smith.Monotone dynamical systems.In Handbook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Vol.II[M].Amsterdam:Elsevier B.V., 2005:239-357.

[7]H.L.Smith.Monotone semiflows generated by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J].J.Diff.Eqns., 1987, (66) :420-442.

[8]H.L.Smith.Monotone Dynamical System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systems, Math.Surveys and Monographs, 41[M].Providence, Rhode Island: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95.

理论动力 篇8

近年来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层组织模式受到关注,如胡艳在“我国中学教研组性质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城区中学为例”一文中指出“教研组的性质不清一直影响教研组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质量。近些年,中小学纷纷把教研组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加以建设,然而实际工作场景中的教研组性质定位直接影响教研组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调研发现,当前北京市中学教研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它繁杂的工作内容、多样的组织性质和内涵,以及组长多重的角色使之与专业学习共同体尚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普通校和一些主科教研组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教研组明确组织定位,厘清组织目标,净化工作内容,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改进的专业学习共同体”[2];关楠楠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发现“教师大部分的培训时间还是花费在了本校的听课评课上”[3]。下面拟结合已有研究和现实考察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效能视角探索改进对策。

一、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教师基层组织专业性欠缺

尽管目前中小学普遍都重视组织学习和专业共同体、学习社区的建设,加强教研和交流,强调教师之间的观摩与切磋,但离基层教研组织的实质性要求还有差距,教师的专业学习多是日常事务性交流和听课评课,而深层次的专业合作不足,基于项目的系统研究与长效实验少。这与职称和等级排序等竞争机制有关,也与教师整体构成成份和发展导向有关,缺乏专业领航人物和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小组成员多适应型而缺少超越型、探索型的专家型教师,也缺少相应的激励与培养机制。

2.重常规评价,轻特色评价

很多中小学教师反映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过于繁琐,将科学管理目标不断细化,最终导致繁琐化和教条化,而对教师的优势领域、教学特色、人与工作的匹配反而关注不够,走向了科学管理的反面。对教师的常规管理是必要的,但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其要求的重点也不一样。良好的组织可以将优良的制度规范转化成一种文化,每个教师一旦加入到这个组织就受其风气和规范的潜移默化约束,而不是有一种时时被监控、被指导的感觉。这不利于教师自主性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向着更具个性化和追求卓越的目标发展。

3.重标准评价,轻差异性和发展评价

以往的教师评价多重视标准制定和水平鉴定,而标准多考虑统一性,要么太高,要么太低,而缺乏诸如底线达标水准、骨干教师标准、卓越教师标准等区分性标准,结果导致不能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性、动态性特征体现出来,也很难将教师专业发展引向更高层面和个性化发展境地。标准化评价是一种规范性和导向性要求,也是一种行动纲领,每位专业化教师必须领会其实质,不仅向着标准要求努力,而且要在标准精神的指引下追求个性发展和卓越目标。现实中的评价标准有的过于细化,有的过于抽象,缺乏科学性和导向性,忽视了教师群体、不同学科教师以及不同优势教师的差异性,结果导致评价实效性差、引领性差,教师自我发展的领域不开阔,也导致一些形式主义和不正之风的出现,降低了评价的说服力,也难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4.重结果评价,轻过程和效能评价

现实中的教师评价重视对各种项目的量化考评,而对质性评价、过程评价和效能评价重视不够,导致评价的非科学性和低效性。由于受职称和聘任制度等人事制度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多来自外在的要求,教师必须达到外在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往往都是量化标准,有些量化标准是符合科学评价依据和程序的,但有些量化标准缺乏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对评价标准缺乏实证研究和充分论证。即使是标准比较科学合理,但对教师的评价也不应该只重量化评价和结果评价,而应该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档案袋评价等细致入微、不断改进的评价理念相结合。本文针对以上不足,拟结合学校效能理论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基于学校效能理论的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探索

1.学校效能概念分析

1966年,美国学者科尔曼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调查报告开辟了学校效能研究的先河。我国学者孙绵涛、洪哲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满足系统内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4]。王新如、郑文在“谈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效能”一文中指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各个层面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使各方面产生良好绩效,有效地进行教育产出,以达成学校预期目标”。[5]郑文又将学校效能的定义发展为“一所学校在各方面的绩效水平,包括学生的质量、校长的领导、学校的实力、学习技巧和策略、学校的文化以及教职员发展等,最后达到学校所预定目标的程度。学校效能的高低是指学校目标的达成度”[6]。有效学校的特征包括:强有力的学校领导;学校高效能的管理;良好的学校氛围和学校文化;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挑战性的智力教学;支持和参与,交流与合作;对学生学业成就的高期望;及时地监督、评价与反馈;了解并管理学生的进步,适当评估学校绩效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发展。[7]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际学校效能指标研究涉及到了“输入—转化—产出”整个过程的变量因素,包括学生背景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班级课堂教学因素和学校背景因素以及学生成就因素五个方面,可综合为经济学视角指标、组织管理学指标、社会学指标及人类学指标因素的研究四个方面。[8]效能理论更关注情景性、愿景性、群体助长氛围以及动态性、隐形教育性的评价机制,重视情境评价和特色评价。

2.基于学校效能理论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

(1)加强基层专业组织建设

中小学教师基层组织多以教研室为组织形式,有的以学科为主,有的以年级为主,无论以什么为主都需要考虑专业组织的引领性、学习力和研究性特点,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常规性事务的交流和讨论上。中小学教师基层教研组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学科特点或学生特点确定研究主题,确定研究主持人和专家指导,然后组织教师全面开展研究,从各自不同学科和视角进行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不断总结和提炼,凝聚有一定说服力和推广价值的成果,也成为教师科学育人的根据和绩效考评的依据,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有专业性和可控性,个体的教学效能感也会增强,学校也会不断追求优质教育,走向卓越。

(2)重视项目模式和效能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的“硬”指标包括专业标准、职称系列以及相应的量化指标,如论文数量、档次、所教学生的人数、升学率、合格率、优秀率等,这种硬指标控制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保持教师的专业水准,但也限制了教师多方面潜能的发挥和向更高目标发展,也容易导致教师间的不正当竞争和恶性循环。而基于项目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注重实践改进,重视对教师共同体的基层组织文化建设、教师生活世界的建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及社区、家长之间可以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及时沟通,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率,最终实现项目目标和个体、群体与组织目标的达成。相应地,对教师的评价更重视效能评价和实效性。在这种机制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有内在的可控感和幸福体验,也有外在的可视化业绩作为参照进行实实在在的比较和强化,可以提供具有现实感的持续发展动力。

(3)重视过程性评价

学校效能理论更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同在感”、“共有感”,个体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是组织中的重要一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教学和管理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并且能够在脚踏实地的教学实践和实验研究中不断增强内在的可控感和自信心。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学的精益求精,研究的不断深入都能够具体落实到育人效果上,并从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中得以体现。

另外,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其中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养成一种评估思维和习惯,头脑中时刻装着先进的评价观并落实到实践中去,要注重育人效果和群体助长氛围的营造。一种良好的评价机制一旦建立就会形成一种组织氛围和行动指南,潜移默化地对教师产生约束、规范和引导、激励作用。这要求对教师进行评价理论、价值基础和方法论的启蒙教育,而不仅仅是掌握具体的评价标准,进而将教师专业发展引向深入。

(4)重视区分性评价

李双飞,蔡敏在“美国熟练教师表现性评价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加利福尼亚州提出的熟练教师表现性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作出人事决定。熟练教师认证是指具有师范学院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成功完成新教师入职项目,并且具有两年以上(包括两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每5年接受一次更高层次的专业认证,熟练教师可以在不同年份接受认证”[9]。文章还建议教师要全程参与评价,制定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将评价贯穿教师教学生涯的始终,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据此,我们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评价区分性标准的制定,诸如合格教师评价、熟练教师评价以及卓越教师评价等标准,并形成长期性、连续性、全程参与性的评价机制,进而更好地促进个体的专业成长,形成助长的群体动力机制。

(5)重视教师集体效能

教师专业信念对于教师教学改进和思维方式转型有着重要作用,也直接决定班级的精神风貌和班级效能,影响育人效果。当教师群体目标一致时,能形成合力,对学生发展产生更大的正面影响。稳定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分析、预测和指导学生发展。优秀的教师集体能够对学生产生一致性的积极教育影响,给学生一种正面的力量感、安全感和信任感,鼓励他们勇往直前,在关注集体利益的同时勇于创新,彰显个性,追求卓越。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与其所处的组织环境氛围以及其所交往的人有着密切关联性,教师要善于合理利用多种复杂性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更好地促进自身和同伴的专业发展,建设优质高效团队,带动教师、学生和组织的全面发展。同样,教师会关注良好班级建设,鼓励优秀,追求卓越。好的班集体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让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更好发挥,是一种正能量主导的风清气正的班集体。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同学提供更多自我创造和价值体现的机制,将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学校团体组织也要为学生作品和才艺展现提供更多平台和机制,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奠定良好的个性基础和能力基础。

(6)重视教师领导的培养

杰出教师领导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会起到巨大的榜样作用,但教师领导与管理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动态发展性和不断超越性,教师领导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个好的组织中人人都可以成为教师领导,都有机会出类拔萃,成为“领头雁”。

一个有效能的组织能够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将其多方面潜能挖掘出来,能够赋予教师更多自主权和责任。当教师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并承担起责任时,个体效能感和组织效能感都会提高。在良好的教师集体中,有自然形成的教师领导核心,他们有先进的观念和思想并且能够与实践相结合找到突破点,进而引发众多追随者,将研究和实践推向深入。教师领导具有一种感召力和责任感,能够发挥好引领和协调作用。他们有机会参与各种标准的制定和领导的选拔,能够更好地理解组织目标和专业目标,并努力践行,更好地发展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功效,进而高效能地促进个体和组织发展。

(7)重视实践改进

基于效能理论的教师专业发展更强调实践探索和改进,教师有一种“永远在路上”的感觉,有一种不断追求完善的内在动力,看到光明的指引,体验到美好的感受,“且吟且行”,不断反思实践,不断为自己提供精神营养和内在强化,提升人之为之的精神境界以及“为人师”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不断体验到教师的真谛和教师生活的意义所在,自身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厚重,成为组织宝贵的人力资源和发展软实力。同样,教师会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通过教学方式改革,加大实践环节,提高教学实效性,改革学生作业评价方式,将作业与成果和作品相结合,关注“我能做什么”的胜任力评价,另外采用档案袋评价,更加重视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对档案袋进行整理和归类,表现阶段性成果,见证成长历程。

(8)不断追求卓越与成功

基于学校效能理论的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激发个体创造力和活力,有更多机会施展才能,激发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使每位教师都可能在自己所专长和执着追求的领域内达到卓越,进而成为教师领导和楷模。在这种动力机制下受益最大的就是学生,学生生活在一种积极向上、群体助长的环境中,没有太多矛盾冲突和优柔寡断,有的更多是勇气和信心,是鼓励和帮助。当学生想尝试时老师会给予鼓励,当他们成功时老师会及时予以肯定并引导其向更高目标发展;当他们失败时老师会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优点和不足,让他们继续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增强自信。学校及专业组织可以为教师的多元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平台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同样教师又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追求卓越。

摘要:学校效能理论重视组织内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和群体动力,在互动中达到整体优化效果,不断将组织目标推向更高层次,同时激发组织成员活力和潜能,追求优质与卓越。基于学校效能理论的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重视教师基层专业组织建设、重视项目模式和效能评价、重视过程评价和区分性评价、重视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和集体效能、重视教师领导的作用、重视实践改进和追求卓越。

关键词:学校效能,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评价素养,群体动力

参考文献

[1]Eleonora Villegas Reimers.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www.unesco.org/iiep:13-26.

[2]胡艳.我国中学教研组性质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城区中学为例[D].教育学报,2012(6).

[3]关楠楠.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孙绵涛,洪哲.学校效能初探论[J].教育与经济,1994(3).

[5]王新如,郑文.谈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效能[J].教育科学,1997(3).

[6]郑文.学校文化、学校效能及其关系的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0(1).

[7]谷珊.学校效能评价:对某市高中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8]张亮,赵承福.国外学校效能评价指标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研究,2012(4).

理论动力 篇9

灰色理论模型作为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该理论模型已经在农业、工业、生态、经济、社会等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尤其是GM(1,1)模型,已成为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灰色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正确的描绘和有效的监控[1]。农机总动力的发展变化受到国家政策、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一般的物理系统,并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农机总动力的发展变化属于典型的灰色系统,故可以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从陕西省1998-2008年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统计数据出发,在GM(1,1)模型检验的基础上,对陕西省2011-2015年的农机总动力进行预测。

1 数学建模

1.1 建模思想

灰色系统理论是以给定数据列为基础,通过对数据列的数据生成得到较有规律性的数据列,以此为基础建立微分方程的机理模型[2,3]。作为灰色系统理论核心和基础的灰色模型,概括而言具有以下3个特点:①建模所需信息较少,通常只要有4个以上数据即可建模;②不必知道原始数据分布的先验特征,对无规则或不服从任何分布的任意光滑离散的原始序列,通过有限次的生成即可转化成为有规则序列;③建模的精度较高,可保持原系统的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状况[4,5]。GM(1,1)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常用的模型。目前许多新的灰色系统建模和系统模型被提出及应用。

1.2 数学建模

GM(1,1)模型是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微分方程,从而建立抽象的系统发展的动态模型。假设原始序列为X(0)={x(0)(1),x(0)(2),…,x(0)(n)}。其中,x(0) (k)≥0,k=1,2,…,n,则建立灰色模型的过程如下[6]:

1) 对X(0)序列进行一次累加处理,则

X(1)={x(1)(1),x(1)(2),…,x(1)(n)}

2) 确定矩阵B,Y。首先,生成X(1)的紧邻均值序列L(1),则

L(1)={l(1)(1),l(1)(2),…,l(1)(n)}

3) 计算参数a,b。通过步骤1),步骤2),可以得到GM(1,1)模型,即

x(0)(k)+al(1)(k)=b (1)

其中,a为发展系数,b为灰色作用量,用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则

4) 确定模型。求解式(1)的方程得到时间响应序列,即

根据X(0)和X(1)的关系,通过累减可以得到还原值,即

令,则曲线Y(k)反映了原始数据序列的总变化趋势。

2 模型检验

灰色预测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3种形式: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和后验差检验[7]。本文采用残差检验与后验差检验。

后验差检验,即根据C=S1/S0和小误差概率p共同来判断模型的精度。其中,S0为原始时间序列数据x(0)的均方差,S1为残差数列ε(0)的均方差,小误差概率P的计算如式(4),即

具体模型检验的精度等级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计算出PC的数值来判断该预测的精度,最理想的情况是P>0.95,并且C<0.35。如果计算出P≤0.70,并且C≤0.65,则说明该预测的精度很低。

3 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

3.1 模型构建

依据1998-2008年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原始数据,由原始数据累加形成的X(1)序列,如表2所示;并以该数据[8]为原始数据建立GM(1,1)模型,对陕西省2009-2012年的机械总动力进行预测。

kW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对表2数中的据进行GAO累加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上述步骤计算:a=-0.0592,b= 896.0242, 则灰色预测时间相应函数为

一般当-a<2,GM(1,1)模型有意义,但是随着a取值不同预测效果也不同,在-a≤0.3时精度较高,可用于中长期预测,本文得到-a=0.0592,小于0.3,因此可用于中长期预测[9]。

3.2 模型检验

1)残差检验。

根据灰色预测时间函数的模拟结果,可以计算出1998-2008年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模拟值,具体值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相对误差均小于3%,说明模拟值对实际值的偏离较小,模拟的1998-2008年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平均误差为1.01%。从残差检验结果中可知模型精度非常高,模型结构合理。

2)后验差检验。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原始序列方差S0为246.76,残差数列ε(0)的均方差S1为19.77,由此可以得到C值为0.08,小概率P值为1,通过与灰色系统模型后验差检验精度等级表进行对比可知,模型精度较高,灰色预测结果可信。

3)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

将1998-2008年陕西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值代入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对陕西省2011-2015年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预测,得预测值分别为19570,21687,23932,26315,28843kW,如图1所示。因此,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在未来5年里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率为9.48%。

4 结束语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陕西省1998-2008年农机总动力的数据进行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运用GM(1,1)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变化。因此,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陕西农机总动力进行预测是合理的、可信的。

根据1998-2008年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2011-2015的预测值分别为19570,21687,23932,26315,28843kW,呈直线上升趋势,年平均递增率为9.48%。

摘要: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是农业机械化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运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1998-2008年陕西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了相关检验,模拟了陕西省农机总动力发展情况,相对误差均小于3%,平均误差为1.01%,模型可用于农机总动力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1-2015年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为19 570,21 687,2 3932,26 315,28 843kW,呈直线上升趋势,年平均递增率为9.48%。

关键词:农机总动力,灰色理论,预测

参考文献

[1]宋协法,刘龙.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海洋机动渔船发展趋势预测[J].渔业现代化,2010,37(1):56-59.

[2]梁保松,陈振,党耀国.具有灰指数律数据序列建模方法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39(1):116-118.

[3]王钟羡,吴春笃.GM(1,1)改进模型及其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3(9):20-25.

[4]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常军.基于RS和G IS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预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1.

[6]刘思明,郭天榜.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陈洁,李玉双,韩峰.湖南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预测-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J].经济数学,2009(4):104-110.

[8]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9.

理论动力 篇10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能源、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汽车的节能和减少尾气的排放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而混合动力汽车有着良好的环保效果、能量效率高等特点, 能很好的缓解能源短缺和改善环境[1]。

混合动力客车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与发动机直接联系的重要部件, 起到传递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护传动系各个零件以防止过载等作用。离合器的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依靠两者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力传递扭矩[2]。

运用于混合动力上的传统离合器操纵方式及工作工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离合器的操纵方式是离合器踏板控制, 现混合动力离合器取消了离合器踏板, 直接由主控柜控制。混合动力客车存在着两个动力源 (发动机、驱动电机) , 根据混合动力客车行驶工况的不同动力输出不同, 致使着主离合器的工作工况不同。当混合动力客车处于起步阶段、运行速度比较慢时驱动电机单独驱动, 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混合动力客车处于巡航车速下发动机单独驱动以及混合动力客车处于爬坡、高速行驶时发动机与驱动电机共同驱动汽车时, 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离合器从分离状态到接合状态, 接合的过程中存在着滑擦, 滑擦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功发热、磨损影响着离合器摩擦副的寿命。

文中通过分析计算出离合器的寿命, 以防止离合器的前期损坏而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 对提高车辆可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离合器摩擦功、发热量的计算、磨损寿命计算

本文根据现用于市场上常用的混合动力客车离合器, 通过建立离合器的力学模型及其启动工况, 计算出摩擦功和温升, 对其进行寿命的理论分析, 离合器的从动盘总成、压盘总成如图1、图2。

离合器从动盘摩擦片的内径r、外径R分别是r=ϕ230 mm、R=ϕ395 mm, 摩擦副的工作面积S=0.081 m2, 压紧力F=11 000 N。

1.1 离合器的力学模型及启动工况

混合动力客车离合器主动部分连接发动机飞轮, 从动部分连接驱动电机主轴。混合动力客车起步前, 离合器分离, 起步加速时仅由驱动电机驱动汽车, 动力由传动轴传递给驱动桥, 当混合动力客车达到一定车速时, 离合器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开始接合, 发动机开始驱动, 离合器接合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离合器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克服自由行程;

第二阶段, 离合器的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开始接触, 处于滑磨阶段, 摩擦副之间的轴向压紧力逐渐达到最大, 摩擦力矩也随着逐渐增到最大, 此时离合器的主动件与从动件未达到同一转速, 由于分离气缸的回程速度快, 致使这个阶段的滑磨时间很短;

第三阶段,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在摩擦力矩的作用下, 它们的转速差逐渐降低, 并达到同一转速。

分析离合器的力学模型, 发动机连接离合器的主动部件, 离合器的从动部件连接驱动电机及整车。

根据混合动力客车离合器的工作特点可知, 接合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时间忽略 (传统车离合器是由离合器踏板控制, 在控制时脚慢慢松开踏板离合器慢慢结合, 混合动力客车上的离合器结合过程是气缸直接放掉, 结合时间很短) , 离合器磨损阶段主要分布在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第三阶段 (t1~t3) 。

接合过程如图4, 首先是从t0~t1时刻,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离合器的从动部分还没接触的自由行程端;其次是t1~t2时刻,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开始接触, 主动部分的转速逐渐降低, 从动部分转速开始上升, 然后转速达到一样;最后是t2~t3时刻, 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的角速度同步上升到工作角速度。

动力学分析, 建立动力学方程:

T0:发动机的驱动转矩, N·m;

TC:摩擦原件所传递的计算扭矩, N·m;

Tt:需传递的负载转矩, N·m;

J1:主动部分转动惯量, kg·m2;

J2:从动部分转动惯量, kg·m2;

ω1:主动部分起始角速度, ;

ω2:从动部分起始角速度, rad/s。

上二式积分后, 使二式相等, 求得离合器的接合摩擦时间:

由某公司提供的混合动力客车数据如表1所示。

经过计算可得离合器的接合摩擦时间t=0.19 s, 相对于传统车的滑擦时间小很多。

1.2 离合器的摩擦功与温升

离合器在接合传递扭矩的过程中, 有滑动磨擦的存在, 从而产生大量的热, 产生的热量还未来得及散发, 会使得离合器摩擦副温度急剧上升, 将改变离合器的摩擦系数, 加剧离合器的磨损, 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离合器的摩擦功不能超过许用摩擦功, 温升不能超过许用温升。

摩擦功的计算公式:

计算得摩擦功Am=2 416.4 J。

摩擦表面一次接合的单位摩擦功平均值:

S:一个摩擦副的工作面积;

z:摩擦副对数;

计算得摩擦功的平均值A=14 916 J·m2,

小于允许摩擦功AP=5×105。

一次接合终了时的平均温度:

t0:接合开始时摩擦片的平均温度, ℃ (取20℃) ;

Δt:当主、被动片热量和导热系数相同时, 所有摩擦功转化为热的一次接合温升, ℃;

α1:热量分配系数, 各零件所吸收的热量对总热量的比值, 单片从动盘取值为0.5;

m:离合器吸收热量部分的零件质量, kg;

c:铸铁的比热容, 540 J/ (kg·k) 。

计算得tp=20.43℃;

在高转速接合时, 为了防止摩擦副产生胶合, 应验算pv值, p摩擦副表面的压强, v摩擦副表面的平均圆周速度, p=F/S=135 802 Pa, v=rp·ω1=12.2 m/s, pv=1 652 370 Pa·m/s=1.6 MPa·m/s, 小于许用值2 MPa·m/s。

1.3 离合器的磨损寿命计算

在压盘与从动盘、飞轮与从动盘接触压紧传递扭矩的过程中, 由于滑动摩擦的存在, 致使着从动盘上的摩擦片磨损, 为了防止摩擦离合器磨损转速率过大, 针对于载荷大、接合频率的离合器, 应该计算离合器的磨损, 对应的磨损系数不能超过离合器摩擦片材料的许用磨损系数:

Am:离合器一次接合产生的摩擦功2 416.4 J;

Z:每分钟离合器接合次数 (取9次, ) min-1;

Sa:总的摩擦面积 (2S) 162 000 mm2;

εp:摩擦片许用摩擦系数0.6。

计算得ε=0.134小于许用摩擦系数εp。

离合器寿命接合次数, 根据离合器每一次接合过程中损失的材料进行计算, 每一次接合过程中的摩擦功以及摩擦材料的磨损率都对离合器的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 寿命期内离合器的接合次数

V:磨损限度内摩擦片磨损的总体积, mm3 (由离合器摩擦片的内径r、外径R分别是r=ϕ230 mm、R=ϕ395 mm, 去磨损厚度1 mm, 可得V=810 000 mm3) ;

Am:离合器接合一次产生的摩擦功24 165 J;

Kω:离合器摩擦材料的磨损率 (使用的是铜基粉末冶金材料Kω=4.5×10-5mm3/J) 。

经计算可得N=7.45×105次, 据统计离合器每天接合的平均次数为600次, 那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为3.4年。

2 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寿命计算

当混合动力客车处于纯电动工作状态时 (驱动电机单独驱动) , 混合动力客车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 分离的时间相对于传统车要大的很多, 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外载分离轴承压紧膜片弹簧, 当发动机开始驱动时离合器接合, 离合器外载消失, 正因为这种外载是在不断地交变循环的作用才使膜片某些部位应力水平下降, 产生塑性变形, 甚至使材料受到破坏, 造成膜片弹簧的疲劳损伤, 膜片弹性失效。

2.1 膜片弹簧的受力分析

膜片弹簧的结构主要由分离指和碟形弹簧组成, 为了研究膜片弹簧的塑性变形及疲劳寿命, 必须研究膜片分离的应力与变形规律, 根据大量的试验证明:膜片弹簧受循环交变载荷时, C点处最容易产生疲劳破坏, 那就需要研究C点处应力分布及应力变形规律, 如图5。

R:大端半径;

r:碟簧部分内径;

h:碟簧内锥高;

E1:膜簧钢板厚;

L2:膜簧外支承半径;

L1:膜簧内支承半径;

re:分离加载半径;

B1:分离指舌尖切槽宽;

B2:分离指舌根切槽宽。

根据离合器厂家提供的离合器图纸得到的数据:

膜片弹簧碟形部分子午剖面四个角点A、B、C、D处的切向应力σ与大端的变形量λ1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工程上普遍采用用的A-L公式:

E:弹性模量2×105MPa

μ:泊松比0.3;

λ1:弹簧外支撑处变形。

2.2 膜片弹簧的安全寿命计算

由上述可知, 膜片弹簧最容易发生疲劳破坏的点是C点, C点处的应力幅值σa, 平均应力σm,

λ1 min摩擦片接合时大端的变形量5.3 mm, λ1 max摩擦片彻底分离时大端的变形量11.5 mm。

表示膜片弹簧疲劳破坏危险点的循环应力状态, 运用上述公式 (10) 、 (12) 、 (13) 、 (14) 计算出σC max=273 MPa、σC min=765 MPa、σa=241 MPa、σm=519 MPa、σd=572 MPa, 选取膜片弹簧材料是60Si2Mn A, 查找MASTA软件材料库, 确定材料的S-N曲线,

求得N=3.01×106, 达到膜片弹簧的使用寿命。

3 结论

通过从离合器的工作工况进行分析, 计算出离合器的摩擦功、离合器的发热量均在允许范围内。从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的角度分析出离合器的磨损寿命, 在混合动力客车城市行驶工况下得出离合器的寿命大概在3.4年左右。分析离合器膜片弹簧的疲劳寿命, 得出离合器的膜片弹簧在混合动力客车工况下的加载次数很长, 不容易破坏。得出现有的离合器可以满足混合动力客车离合器的基本工况要求。

摘要:现阶段混合动力客车数量逐渐增大, 运用于混合动力客车上的离合器沿用了传统离合器, 而混合动力客车上离合器的使用相对于传统客车发生了变化。针对现用于混合动力客车上的某传统离合器进行研究, 根据离合器的工作工况, 从离合器的摩擦功、离合器的发热量、离合器的磨损以及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寿命计算等多个角度进行离合器的寿命分析。

关键词:离合器,摩擦功,离合器磨损,寿命分析

参考文献

[1]鲍辰宇, 冯旭云.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8) :119-121.

[2]徐石安, 江发潮.汽车离合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罗禹贡, 杨殿阁, 金达锋, 等.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的开发[J].机械工程学报, 2006, 42 (7) :98-102.

[4]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5]杜迎慧.电磁离合器结合强度控制研究[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 2010.

[6]王大双.离合器建模仿真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1.

[7]陆国栋.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摩擦副热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 2011.

[8]丁建林.湿式多片离合器热场分析及温度预估模型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1.

[9]陈汉应.膜片弹簧的应力分析和疲劳寿命的计算[J].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0 (12) :56-58.

理论动力 篇1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刘易斯;舒尔茨;二元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37-03

一、引言

几乎所有的二元经济特征的国家和地区都会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使用的问题,在我国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面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的不同造成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使用变得特殊而复杂,大量农村劳动力游动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现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刘易斯和舒尔茨都曾对二元经济中农村劳动力使用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但是,由于他们使用的方法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有异,以致在“零值劳动力”问题上产生了巨大分歧。本文试图从两种理论的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国特有的劳动力使用情况,探寻一些解决相关问题的新途径。

二、两种分歧较大的劳动力理论

(一)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的零值劳动力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了民族解放和政治独立,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由于欠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落后的农业部门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太大),因此解决结构问题(即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成为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经济目标。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在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答案是:加速资本积累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增加资本积累?1954年,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刘易斯模型是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第一,“零值劳动力”假设,即“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众多,以至于在这种经济的较大的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第二,“工资不变”假设,即“维持生计部门的收入决定资本家部门工资的下限”,“在最低收入水平时,存在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第三,“资本家剩余”假设,即“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创造新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维持生计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过程要一直继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在刘易斯看来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这一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工资的下限,可使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在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基本上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只要支付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便可得到要多少有多少的劳动力,这就是刘易斯所谓的“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也是刘易斯理论的核心所在。

(二)舒尔茨——贫穷而有效率的农业部门

批评“零值劳动力”假设最激烈的是与刘易斯同时获得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舒尔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他的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理论:

1.贫穷而有效的传统农业社会

舒尔茨认为,在传统农业社会,虽然人们十分贫穷,但并不能因此说该社会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当。恰恰相反,传统农业社会的资源配置是很有效的。他列举了大量文献和经验材料证明这一论点。舒尔茨甚至援引了一份关于印第安人社会在本世纪30年代状况的研究报告来证明自己的论断。他说,一些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到农田去干活,这说明他们可以做出一些有价值的贡献,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去上学。在他看来,“全世界的农民,在考虑成本、利润及各种风险时,都是很会盘算的生意人”,“无论本国还是外国的有能力的农场经营者都不能向农民说明如何更好地配置现有的生产要素”。也就是说,传统农业是“贫穷”的经济,同时又是安排得很好的经济。传统农业社会贫穷的根源在于这种社会处于一种特殊的经济均衡状态之中。在这种均衡状态下,农民即使对即存资源作了最有效的安排,仍无法摆脱贫穷命运,这是由于这种特殊均衡状态所依存的条件所决定的。

2.对“零值劳动力”学说的否定

舒尔茨批评了刘易斯关于传统农业“零值劳力”的论断。首先,这一假说建立在错误的统计估算基础上,这种估算以为,农业似乎可以组织所有农业工人像工业工人那样每天干10小时或8小时的活,而忽视了农业的季节性这个重要特点。其次,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引进新要素促使生产率提高后才会出现农业劳动力剩余,但这个阶段已不是传统农业,而是过渡型农业或现代农业了。最后,舒尔茨用以印度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农业生产总量下降的事实为论据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产量的增减与农业人口的增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必然使农业产量下降,进一步证明传统农业中的“隐蔽失业”不能成立。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使用情况与理论分析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情况的特征

1.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众多,发展速度快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建国后虽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始终没有停止,计划性的转移决定其规模相对较小。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使过去的计划转移方式不能适应要求,因而在70年代农民外出打工已出现,但到80年代初期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民不足200万人。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基本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为国家不能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条件,虽然只能形成民工型的就业,也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骤增,尤其是进入90年代外流规模不断增大。

2.农村劳动力在外时间常年化

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初始阶段多是农闲季节,短暂外出,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05年外流劳动力中,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占16%,3至6个月的占24%,6个月以上的占59%。在全部外流劳动力中,外出时间在10个月以上基本上可视为常年在外的占53%,常年在外是目前农村外出劳动力中的多数,而且外出时间有所延长,外出二三年的劳动力逐渐增多。

3.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出现了“流出,流进”双向流动现象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数量是很少的,可以说没有形成规模,回流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均未超过5%。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已经形成了规模。在回流的人群中,年龄较大者占据了多数,再有就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占据了多数。但是在回流的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中有些人利用在外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和经验,以及建立的关系,回到家乡创办或领办了一批乡镇企业,而且成为当地小城镇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在大量回流的情况之下,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情况的理论分析

1.刘易斯理论的分析

刘易斯认为农村劳动力应该是如此转移的:现代部门在生产中获得的利润全部用于投资,生产的扩张会进一步吸引传统部门人口向现代部门转移。当该过程发展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被现代部门吸纳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完成了第一阶段。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随之提升,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现代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此情况下,现代部门要雇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只能提高报酬水平与传统部门争夺劳动力。当传统部门像现代部门一样实现现代化后,二元经济就实现了一元化,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收入差距就会消失正是这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建立起两部门的联系,工业资本通过使用农村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农村摆脱了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造成的困境,走上两大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之路。但是在刘易斯的理论中,其分析过程暗含一个假定,城市充分就业,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都能找到工作。不仅如此,无论是刘易斯还默认人口的流动是完全的。但目前中国的现实状况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可能找不到工作,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无论找到工作与否,挣到钱与否,大都会返回农村。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方向得使用,城市实际失业率也居高不下。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使用并不是完全自由、没有限制的。因此,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的使用不能简单用这一理论进行合理的解释,我们应该针对现实特点提出更加有效合理的解释和对策。

2.舒尔茨理论的分析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要走向现代农业,核心问题是打破传统农业的特殊经济均衡,改变这种均衡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因此,舒尔茨的农业劳力剩余的判断,是建立在现代生产要素的引入或重组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只要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不发生改变,农村中士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但他的分析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他忽略了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他定义的传统农业中不可能存在零值劳动力。我们知道,在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舒尔茨没有证明这些剧增的劳动力在传统农业中能否与其他生产要素发生完全替代。第二,在实践中很难划清传统农业是否引入了现代要素的界线。在理论上,舒尔茨虽然较好地概括了传统农业的三大特征,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冲击传统部门,因此,在当前国内的现实中,很难找到舒尔所描绘的典型的传统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对零值劳动力学说的批评失去意义。

但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却很好的解释当前的“回流”现象。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用以形成和完善劳动力的各种投资。他转引西蒙·库兹耐的话说:“对各种不同社会长期以来经济增长进行研究中发现,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形成都必须扩大足以包括人们的健康、教育、训练的投资,也就是对人力的投资”。在中国,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经历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对生产、生活的适应能力,思想观念更加现代化,生活方式出现城市化倾向。这部分人的回流,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扩大了农村的开放程度,改变了输出地的社会生活,加快了输出地的社会变革进程;部分人回乡务农,搞农业开发经营,形成一批新型的农业经营大户,他们经营项目新,投资力度大,追求新技术,走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沿,这可以为输出地的农业引进技术,注入资金,带来市场信息,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输出地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带来更多的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了整体素质。当然,对于“民工荒”现象,笔者认为民工荒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种局部性和结构性现象。局部性体现在,出现用工缺口的主要是一些经济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地区,结构性表现在,用工缺口一方面出现在劳动条件很差、待遇过低的岗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特别是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我们一方面是要提高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是建立优质的劳动力迁徙的制度,为劳动力的迁徙提供更加宽畅有利的环境。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的几点对策

1.加快制度创新,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以及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废除二元管理体制,消除附着于城乡户籍制度上的不合理经济待遇与身份地位的差别,构建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城市化的制度。近年来,各地虽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定了一些便利的政策,但从根本上消除制度障碍的力度仍然不大。让那些可以、也能够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与土地彻底脱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因此,应尽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化制度,切实保证进城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教育、福利等社会保障与社会地位。

2.积极创造非农就业岗位,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使用

由于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城镇就业增长率从20世纪末开始大幅下降。新增的非农就业岗位越来越有限,但新增劳动力却越来越多,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由此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包括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兴行业的进步,重视非正规就业形式;也包括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恢复其创造就业的能力。第三产业是吸收劳动力的最主要产业,创造非农就业岗位主要依靠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各级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创造条件为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并以此为契机发掘就业机会。在推动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加快我国城镇就业模式转变,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3.建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越来越困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技能并没有随着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而得到提高。从劳动力供给看,表现为普通工人多,技术工人少,求职者与职位空缺同时存在。因此,加大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力度,既可增加他们的收入预期,又可缓解城市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同时也使得农村整体人口素质达到提高,这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较为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J].商务印书馆,1987.

[3]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投资[J].经济学译丛,1980年第9期.

[4]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5]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理论动力 篇12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它引进了三个方面的非财务评价指标,弥补了传统绩效评价偏重财务指标的不足,并站在战略的角度,抓住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成为企业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进行绩效评价的有力工具。但是,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之间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企业经营活动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各策略目标之间具有非线性、因果反馈、时间延迟的特性,而这些特性正是平衡计分卡所缺少的。由于平衡计分卡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动态复杂性,一些企业在引进平衡计分卡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因此平衡计分卡的动态性不足问题亟需改进以促进其实施效果。

平衡计分卡若要有效地将战略展开成各维度,甚至每个员工的目标与指标,关键在于必须理清这些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平衡计分卡只提供了架构,却无建立因果关系的方法。其次,平衡计分卡也未考虑因果关系中的时间延迟,而这些缺陷正是系统动力学的长处所在。事实上,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Kaplan和Norton也早已认识到平衡计分卡这方面的不足,尤其在有因果反馈的动态复杂情况时,他们也建议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

由于系统动力学有助于理清复杂系统的因果关系,将它与平衡计分卡结合,可辅助平衡计分卡指标之间因果关系的建立,促进平衡计分卡的有效实施。本文首先分析了平衡计分卡的动态不足性和系统动力学的有点,在回顾系统动力学和平衡计分卡两者相结合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间的共性和互补性。在此基础上,给出系统动力学和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结构框架图和具体实施步骤,为平衡计分卡的更加有效的实施提供借鉴。

一、平衡计分卡和系统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

根据Lewy和Dumee对荷兰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约70%实施平衡计分卡的组织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1]。有关学者针对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时间延迟和非线性等动态复杂性不足问题开始探讨其改进方法,其中以基于系统思考的系统动力学和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研究居多。Ahn认为平衡计分卡只提供一个架构并没有给出策略目标间的因果关系的建立方法,而且策略目标的选取和各指标的目标值的得出也没有理论依据。就管理控制的角度而言,平衡计分卡只能算是诊断式控制系统,而非交互式控制系统[2]。

Norrtklit认为存在于平衡计分卡各层面间的因果关系已经超越了单向因果关系,甚至是双向非线性的复杂关系,然而这种复杂因果关系却无法在平衡计分卡中表现出来[3]。Wolstenholme以反馈回路的角度来定位平衡计分卡,将平衡计分卡放入目标与执行过程当中,形成完整的调节回路,形成一个不断反馈修正的循环。针对平衡计分卡注重静态绩效衡量,忽略了对策略执行结果的动态监测问题,提出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反馈控制的优点来增强平衡计分卡的动态性[4]。Schoenebron认为Kaplan和Norton所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只是以部分因素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为基础,其常常因为动态复杂性而导致企业推行平衡计分卡的失败,应当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反馈加以控制[5]。

Atkinson认为,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竞争加剧,战略和目标本身也在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对于相对缺乏弹性的平衡计分卡需要改进[6]。Malmi通过在芬兰的实证研究发现,多数使用平衡计分卡的企业对于四个层面以及单个层面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确[7]。Akkermans和Oorschot回顾过去的相关文献,归纳出平衡计分卡在绩效评价方面的优点,并重点评述了由于其在因果关系、时间延迟及反馈机制方面的不足。他们认为这些不足常常造成决策者的错误判断和决策,并提出可以采用系统动力学来弥补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平衡计分卡与系统动力学结合的两阶段建模步骤,即先进行定性的因果关系图形描述,然后进行定量仿真。通过对荷兰一家保险公司的应用研究,提出了直观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目标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分析也证明:与事先的管理直觉相反,绩效可能必须先降低然后在将来才能产生更明显的改善[8]。以上研究都论证了平衡计分卡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的必要性,认为两者的结合弥补了平衡计分卡本身的动态复杂性不足。

Sterman等人针对仿真设备公司因实施平衡计分卡式的绩效制度与TQM的改善活动所引发的副作用,以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诊断。结果发现由于平衡计分卡制度中因果关系的动态复杂,导致当个别绩效指标改善后,整体状况却变得糟糕。虽然该研究主要并非以系统动力学作为平衡计分卡设计后的评估,不过可由此显示系统动力学确实可用于平衡计分卡设计的改进[9]。以Linard为首的研究团队集合了学术界与顾问界的人力,针对澳洲公部门的绩效管理发展了一套结合系统动力学与平衡计分卡的整体式方法。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式中的变量与平衡计分卡中的指标一致,因此可降低导入后使用与维护的成本。该方法的进行过程乃是系统动力学与平衡计分卡同时并进。先将系统思考与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介绍给设计团队,而后以共同参与的方式,由外部顾问提供方法与工具,协助设计团队发掘关键绩效指针,并建构系统动力学模式。此外,为了让关键绩效指针的选择以及指针间的因果关系辨认过程更为理性严谨,他们以阶层式聚类分析法作为辅助工具,最后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式加以验证[10]。

Todd与Palmer发展了一套方法,应用于纽西兰的某地区政府。该方法将设计过程分为三阶段,每一阶段都由顾问引领组织中负责设计的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第一阶段将组织现状与所处的相关环境与脉络以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二阶段则导入平衡计分卡与系统思考的概念,找出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关键成功回路;第三阶段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式,以进一步设计并检验平衡计分卡设计的蓝图[11]。

以上研究都以实证的方式论证了平衡计分卡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两者的结合弥补了平衡计分卡本身的不足,增加了平衡计分卡的动态性,并为相关行业实施平衡计分卡提供了更加富有意义的借鉴,但是均为深入分析两者的关系,具体给出两者相结合的理论框架和具体步骤。

二、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缺陷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由于平衡计分卡无法对战略目标和绩效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动态的模拟和分析;其次,平衡计分卡的单向因果关系无法衡量现实中存在因果反馈和非线性关系的复杂企业经营活动;第三,平衡计分卡在将战略目标转化为行动目标时,没有考虑到组织的动态复杂因果关系,最终导致组织中部门利益冲突;第四,对于战略的动态演化无法描述,忽略时间延迟的问题同样会使战略的制定失去焦点。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于平衡计分卡在理论上的缺陷。

1.忽略时间延迟性。

时间延迟的存在使得行动的结果只能以渐进的方式产生,如果未被察觉或充分了解,就容易造成企业改善结果的行动矫枉过正或者不及。事实上,决策者在实施策略时存在时间延迟的问题,当管理者改善平衡计分卡中领先指标时,需要同时考虑落后指标的时间延迟现象。然而平衡计分卡比较重视策略制定和绩效评价,对于因果关系中因与果之间的时间延迟问题,平衡计分卡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

2.平衡计分卡的静态性。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偏重于静态某一点的效果,缺乏实施动态变化情形的描述。平衡计分卡虽然引入了非财务的绩效驱动因素,强调以战略的眼光来评价组织的行为绩效,但是它只是对当今状况的静态性评价,并没有指出引入了这些非财务的绩效驱动因素后组织绩效将来的发展状况。因此,这种静态的评价只能给决策者一个现在状况的直观反映,不能够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趋势性的预测。

3.单向因果关系。

平衡计分卡不能有效地反映系统内部因果关系的完整性。平衡计分卡的单向因果关系无法衡量现实中存在因果反馈和非线性关系的复杂企业经营活动。平衡计分卡中单向因果关系反映的只是动态性复杂现象的其中一面,某个结果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可能只包含了部分原因而将其真正原因或主要原因遗漏,容易造成对现象片面、短视的理解。

4.因果关系的非线性。

平衡计分卡将战略目标展开至行动目标时,缺乏考虑组织的动态复杂因果关系,以简单的线性方式展开目标,最终会导致组织中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非线性因果关系,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不是直线关系,而是一条曲线关系。多数情况下系统内部因素之间多为非线性关系,对于处理此类问题平衡计分卡还缺乏合适的解决方法。

三、平衡计分卡和系统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平衡计分卡及策略地图表达的是线性因果关系,然而企业经营活动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各策略目标之间具有非线性、因果反馈和时间延迟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平衡计分卡和策略地图所缺少的。平衡计分卡与系统动力学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互补性,他们之间的结合才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两者间的共性分析

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平衡计分卡与系统动力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两者的共性为动态平衡计分卡思想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基础。

1.系统思考与系统分析。

平衡计分卡强调四个维度,从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方面全面衡量企业绩效,这正是系统思维的体现,而要求对企业战略与目标的层分结构正是系统分析的运用。系统动力学以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系统的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必然以系统思维统观全局,以系统分析为其建模的基本手段。二者的指导思想与分析手段的一致,是相互融合的基础。

2.策略地图与系统流图。

策略地图是组织战略交流和战略实施的描述,它提供了一个描述战略的统一方法,可以更好地建立和管理战略目标和各项指标。策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构建与实施的中间环节,也是平衡计分卡维度与指标因果关系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建构策略地图十分关键。系统动力学模型图是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也是系统分析的基本成果。策略地图与系统流图都是因果关系的集中体现,因此可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系统流图建模方法来实现策略地图的建构,并转换成系统动力学模型图,进一步进行仿真模拟。

(二)两者间的互补性分析

平衡计分卡的简单因果关系以及没有考虑到时间延迟等缺陷导致其实施效果不如预期,而系统动力学长于处理复杂系统。两者的结合可有效地弥补平衡计分卡所欠缺的动态复杂性不足,增强平衡计分卡实施的动态性。

1.简单因果与复杂因果反馈。

平衡计分卡指标的因果关系链把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描述了企业组织战略,描绘出取得战略成功的特定路径,并描述如何从指标的结合中衍生出价值创造。平衡计分卡将策略目标展开至执行目标时,缺乏考虑组织的动态复杂因果关系,以简单的线性方式展开目标,最终导致部门利益冲突。平衡计分卡四个策略层面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的交互影响关系。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反馈是指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变量本身既是因又是果。系统动力学擅长处理复杂因果反馈关系的问题,它将因果反馈关系分成正反馈和负反馈,进而能够定量地解释系统的行为。

2.静态性与动态性。

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的目标和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称为静态机制。平衡计分卡所强调的核心偏重于静态某一点的效果而较缺乏对企业实施策略与绩效评价的基于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的关注。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双向、动态且具有正负相关的因果反馈环,取代了平衡计分卡单向静态的因果关系。系统动力学的系统思考的哲学理念与方法为平衡计分卡提供了解决动态复杂性的思路。平衡计分卡中战略目标、指标与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产生的动态性复杂常造成决策者关注短期而忽略长期,进而造成管理者制定不合理的策略和资源分配方案。通过利用系统动力学来理清企业所处的复杂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驱动企业长期绩效增长的关键因素和领先指标,有助于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能够系统地考虑各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平衡计分卡和系统动力学相结合的步骤

基于平衡计分卡和系统动力学两者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分析,在整理分析两者相结合的研究基础之上,给出两者相结合的步骤,为平衡计分卡的更加有效地实施提供借鉴。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解决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中的反馈性、时间延迟和非线性关系等问题,帮助企业以策略地图及平衡计分卡搭配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动态战略绩效管理程序和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具体如下:

1.确定组织的战略目标。

系统详细地了解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环境,通过SWOT分析等战略分析方法分析讨论,确定组织存在的使命、价值观、愿景以及战略目标。(1)使命说明。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2)澄清价值观。我们所重视的是什么?(3)定立愿景。我的想被怎么样看待?(4)确定战略目标。

2.制定各层面的目标并描绘策略地图。

依据策略方向规划并描述策略目标,依其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的目标项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创造价值的策略架构。财务绩效是一个落后指标,是组织成败的终极定义。针对目标顾客能获得成功,将是改善财务绩效的首要因素。内部流程的绩效,主要在为顾客创造其价值主张。学习与成长的目标中,无形资产是持续性价值创造的终极来源。

3.建立因果关系图。

通过问卷调查理清各个层面衡量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绘出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专家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各指标之间关系的描述,运用图示的方式找出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理清组织各层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4.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图并检验修正。

依据因果关系图各个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建模工具进一步定义出各个变量之间定量化的数量关系,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图。对系统动力学流图进行有效性检验,针对建立的模型向有关人员咨询,以检查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正模型设计,以符合真实情况。

5.策略仿真与选择。

首先,仿真分析包括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拟采用的策略进行动态仿真。一方面,可以将环境的变化对观测指标的影响趋势清晰地在时间轴上描述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环境的变化给出相应的策略,并仿真分析各个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出策略执行结果的优劣可作为策略调整与政策规划的参考,为企业的绩效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模型,可以寻找系统中的领先指标。可以找出变量变化的先后顺序,进而得出那一些是领先指标,那一些是落后指标。系统动力学方法建模测试后,可进行策略目标行动规划的策略调整与政策设计,而在副作用因果关系分析时,可找出相关的绩效指标进行模拟与管理。

五、应用研究

H企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部门间各自为政,横向相互冲突等现象比较严重,企业的战略和绩效管理相脱节,绩效评价和绩效改进不能有机地结合。同时企业也需要更好的管理工具来分析资料以提供更快、更准确的信息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如何快速理顺内部管理,把员工的绩效都聚焦于公司的战略上、实现绩效评价和改进相结合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一需求,H企业根据自身的行业和产品特点决定引入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管理系统,准备在企业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平衡计分卡模型。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企业层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利用战略地图进行了上下沟通,并完善了公司的业务流程,把公司计分卡层层分解到各部门;为帮助职能部门转变职能,制定了职能部门的战略地图;实施了与平衡计分卡相连接的全面预算管理与年度计划;不仅解决了衡量战略的指标问题,而且确定了实现战略的投资计划与行动方案,并帮助企业进行了方案的实施。

依据企业的战略地图建立企业平衡计分卡各个层面主要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图。依据企业的因果关系图各个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用Vensim软件进一步定义出各个变量之间定量化的数量关系,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图。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分析,对企业的各种管理策略以及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在时间轴上描述出来,为企业的策略选择提供了数量化的决策依据,有利于企业更加科学地利用平衡计分卡工具来进行企业的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Lewy,Claude,LexDuMee.The TenCommandmentsof Balanced Scorecard Implementation[J].Manage-ment Control and Accounting,1998:108-123.

[2]Ahn,H.Apply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con-cept:an experiential report.LongRange Planning,2001(34):441-461.

[3]Norrtklit,H.The balance 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a critical analysis of some of its assumptions[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0(11):65-88.

[4]Wolstenholme.Balanced Strategies for BalancedScorecards:The Role of SystemDynamics in support-ing Balanced Score Cards and Value Based Manage-ment[C].The 16th International System DynamicsConference,Quebec,Canada,1998:25-63.

[5]F.Schoeneborn.Linking Balanced Scorecard toSystem dynamics[C].The 21st International Sys-tem Dynamics Conference,New York,USA,2003:165-182.

[6]Atkinson,J.H.Waterhouse and R.B..WellsAp-proach to strateg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7,38(3):25-27.

[7]Malmi,t.balanced scorecard in finish companies:a research note[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1,12(2):207-220.

[8]H.Akkermans,Kim van Oorschot.Developing aBalanced Scorecard with System Dynamics[C].The 20th International System Dynamics Confer-ence,Palermo,Italy,2002.

[9]Sterman,J.D.,N.P.Repenning,and F.Kof-man,1997,Unanticipated SideEffects of Success-ful Quality Programs:Exploring a Paradox of Or-ganizational Improvement,Management Science,43(4),503-521.

[10]Linard,K.et al.(2000).A Dynamic BalancedTemplate for Public Sector Agencies.CD-ROMProceeding ok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System Dynamics Society.

上一篇: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下一篇:选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