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迁移理论论文

2024-09-23

劳动力迁移理论论文(共9篇)

劳动力迁移理论论文 篇1

摘要: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规律具有普遍性。人口迁移与水流运动之间也具有相似性。针对水流运动的研究, 水力学在理论分析、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面, 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口迁移与水流运动, 虽然研究对象截然不同, 但其输运机理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将水力学的水头、流量和水头损失等水力要素, 在人口迁移分析中赋予新的含义, 则关于管网水力计算的研究成果就可以直接得以应用。这将为该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人口迁移,水力学,管网,动力学模型

0前言

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规律具有共性。社会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源动力。各个领域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 其相应的研究水平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以水流运动为研究对象的水力学, 无论是在理论分析、物理实验, 还是数值模拟方面, 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虽然人口迁移和水流运动的系统研究, 分别以列文斯坦发表《人口迁移规律》和雷诺实验为标志, 均出现在1885年前后[1,2], 但是目前人口迁移研究能达到精准定量分析的程度, 与水流运动研究相比还有明显的欠缺。基于事物变化规律的共性, 各个学科研究成果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实质上, 这两者之间除了具体研究对象不同, 其输运的机理是相似的, 甚至是基本一致的。将水力学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人口迁移问题的分析, 势必给后者的学科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管网水力学计算方法

水力学中把管网划分为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两类。无论是枝状管网, 还是环状管网, 水力计算时所遵循的都是连续方程和能量方程。[2]其连续方程的形式是相同的, 即每一个节点流出的流量总和等于流入的流量总和。可用 (1) 式表示:

其中n表示与j节点相联系的管元总数;Qji表示i管元和j节点流量交换的代数值, 规定流出节点流量为正, 流入节点流量为负;Cj表示j节点和外部流量交换的代数值, 输入节点流量为正, 消耗为负, 无交换为零。

对于给水管网, 通常按长管进行水力计算, 即忽略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单一管元的能量方程如 (2) 式所示:

其中k和j为构成管元i的两个节点;该管元通过的流量用Qi来表示, 并规定由节点k流向节点j时流量为正值;Hk和Hj分别表示k节点和j节点的水头, 其差值用驻Hi来表示;Ki为反映该管元阻力特性的系数, 由于实质上流量与水头差值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该系数值也与两节点水头有关。对于两类管网的能量方程具体应用形式有所不同。

枝状管网任一支路的能量方程可用 (3) 式表示:

其中m表示构成第k条支路管元的总数;hfi表示第i个管元的沿程水头损失;驻Hk表示第k条支路首末两端节点的水头差。

环状管网任一环路的能量方程可用 (4) 式表示:

其中m表示构成该环路的管元总数;hfi表示构成该环的第i个管元水头损失的代数值, 即规定一个环的正方向, 如若该管元水流方向与环的正方向相同则水头损失为正值, 否则为负值。

必要时也可加入局部水头损失的影响, 按短管来进行计算。当然, 上述这些关系式是相应于恒定流的情况。如果是非恒定流, 会更复杂一些。

2 人口迁移特性分析

人口迁移态势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人口迁移态势主要受社会稳定状况、经济收入水平、文化教育发达程度和生活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整体上, 总是由社会稳定性弱的地区向强的地区迁移, 经济收入低的地区向高的地区迁移, 文化教育水平低的地区向高的地区迁移, 生活成本高的地区向低的地区迁移等。这是共性。当然也存在着个性, 个人有向自己喜好的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的迁移倾向, 也会有投亲靠友的动机。简单人口迁移的概化动力学模型, 可仅分析具有共性态势方面的问题。

整体上,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 就会使人口集聚地的社会稳定状况变差, 经济收入水平降低, 文化教育发达程度降低, 生活成本提高, 继而就会使向此人口集聚地迁移的趋势减弱。相反, 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 就会使人口集聚地的社会稳定状况变好, 经济收入水平升高, 文化教育发达程度升高, 生活成本降低, 继而就会使向此人口集聚地迁移的趋势增强。在社会稳定状况、经济收入水平、文化教育发达程度、生态环境优劣和生活成本之间, 人们会权衡出一个综合指标, 来评判宜居程度, 做出是否迁移和向何处迁移的抉择。当然这个评判结果会因人而异, 但整体差别不会太大, 综合指标可以用统计平均值来表征。人口迁移的速度, 也与受到的阻滞程度有关。两个人口集聚地之间的迁移成本越大, 迁移速度就越低。这些迁移成本包括迁移过程中的交通成本、迁移前后的居住成本等。信息越迅捷, 阻滞程度越低。人群迁移惰性越大, 阻滞程度越大。还与两集聚地之间各居住要素的匹配度有关, 比如用工需求、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和居民素养等。匹配度越高, 阻滞程度越低。人口整体迁移态势, 犹如管网, 会达到一个静态的或动态的平衡。

3 人口迁移与水流运动要素的对应

可以把城市或乡镇村落这些人口集聚地看成是一个“节点”, 他们之间的联系路径构成各个“管元”, 整体上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 和水流运动的管网相类似, 称为“人口迁移网络”。基于输运机理一致性原则, 人口迁移与水流运动要素之间存在着如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

其中, “迁移跨度相关的阻碍”和“两城乡之间的迁移壁垒”都属于人口迁移中的阻滞要素。“与迁移跨度相关的阻碍”包括迁移过程的耗损、气候条件变化、风土人情差异、语言地域化等方面。“两城乡之间的迁移壁垒”包括由于行政区划所产生的户籍限制, 迁入地对迁移人口提出的学历、职称、投资和住房等要求等。“宜居指数”即是评价广大人口迁移倾向性的综合指标。宜居指数越高, 人们的迁移倾向越强, 反之越弱。“突发事件”包括迁入地涉及对迁移人口学历、职称、投资和住房等方面新政策的出台, 以及自然灾害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其它突发事件等。“定居惰性”主要是指精准信息传递的延迟度、人口固守家园思维定式的稳固度、墨守成规做事风格的影响等。“静态”是指突发事件影响已进入平稳期, 各城乡宜居指数趋于不变, 人口迁移趋势稳定, 人口分布态势平稳。“动态”是指新出台政策及突发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效应明显, 各城乡宜居指数随时间而改变, 人口迁移趋势加速或变缓, 人口分布态势异动。

通过这样的对应关系, 描述水流运动的管网理论和计算方法就可以应用于人口迁移问题分析。上述的四个表达式均是对应于静态人口迁移的情况。1) 式所反映的是某一人口集聚地人口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等所引起人口变化之间的守恒规律。2) 式所反映的是两人口集聚地之间宜居指数差异与人口迁移速度之间的规律。3) 式所反映的是人口沿着任意一条路径在两人口集聚地之间阶梯式 (非跳跃式) 迁移时, 两地宜居指数差值应该等于构成该路径的所有必经迁移阻滞之和。4) 式所反映的是任意若干人口集聚地构成一个环路, 如若定义一个环路的正方向, 当人口迁移方向与环路正方向相同时阻滞为正, 否则为负, 那么构成环路所有必经联系路径对应阻滞的代数和为零。

4 人口迁移网络分析模型建立及应用前景

基于管网水力计算理论的人口迁移分析方法, 作为可以精细定量分析人口迁移问题的数学模型, 具有巨大的潜力。其研究进程可以采用循序渐进原则, 由简单到复杂。在范围方面, 先以国内为主要研究对象, 认为各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基本上不受任何硬性约束, 可近似认为具有自由迁移的特征。跨国跨境直至移民类型的迁移往往有壁垒的限制, 可概化为一个定值甚或忽略不计。在复杂性方面, 先静态分析, 然后再考虑新政策出台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影响进行动态研究。如果所有城乡之间均建立联系路径, 则计算工作量巨大。可以先根据行政区划, 假定人口集聚地仅与同级别及相邻级别之间有迁移联系。这也不失一般性。城乡个体之间虽然并非都有直接联系, 但都有间接联系。把通过中间行政区划级别的迁入和迁出看作一个过渡, 人口迁移也可以实现行政区划级别跨越。先忽略两城乡之间的迁移壁垒, 即引入管网中长管的处理方法, 进一步研究时为了提高分析精度再考虑此方面的影响。

人口迁移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借鉴水流运动的管网水力计算理论, 根据人口迁移网络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初步构建人口迁移动力学模型。接下来, 由长系列的历史资料, 比如2000年至2010年统计数据, 确定模型中的参数。最后, 利用若干年份的实际资料, 比如2011年至2015年统计数据, 对模型进行检验, 并修改完善。基于经过检验完善之后的模型, 就可以实现对人口迁移的预测。比如分析静态人口迁移的长期趋势, 发生某种程度的自然灾害或出现某种类型的突发事件所导致的人口迁移动态响应, 制定应急预案。也可以进行反分析, 根据人口集聚地对迁移规模所能够承受的程度, 制定相应力度的政策干预措施。

5 结语

人口迁移背景可以进行联系路径的网络模式化。借鉴水力学关于水流运动管网计算的研究成果, 将人口迁移与水流运动的基本要素建立准确对应关系, 就可以构建精准定量分析人口迁移规律的动力学模型。这对该领域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湖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5 (1) :14-30.

[2]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编[M].水力学 (上册)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4 (5) :115-119, 175-177.

劳动力迁移理论论文 篇2

在相互影响作用中,也存在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两种区别。顺向迁移,顾名思义,就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最开始对学生的基础指导,如指法练习以及乐理知识的普及,都会对学生后来更深层次的进步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逆向迁移,就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在钢琴教学中,学生逐步的学习过程,使之对先前学习过程的难点有了独特的理解点。

二、迁移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设计与实现

(一)迁移理论的分类

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共同因素说,关系理论,迁移的情境性理论等等一系列类型。在钢琴教学中,迁移理论的设计与实现对于学生的长足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形式训练说的应用

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主要是指一种把学习当做心理训练过程的方式。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心理能力的锻炼。简单来说,在钢琴的教学中,学生对琴谱的认识与练习是需要通过不断地锻炼而加强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记忆,不断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锻炼,坚持较长时间的琴键练习等等。形式训练说,总体上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迁移,强调通过长时段,有效率的锻炼而加强记忆。对于教师的钢琴教学以及学生的钢琴学习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共同因素说

理论上,迁移理论的共同因素说,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简单来说,就是两种学习过程因为具有相同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彼此的学习可以提供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实例可循,比如,学习过小提琴之后,对于钢琴的学习与理解都会有相应程度的提高。因为二者的学习过程中,小提琴是西洋弦乐类中难度较大的乐器,所以在学习了小提琴之后,首先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松弛的心态。这对于钢琴的学习过程来说就会降低难度。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应用迁移理论的共同因素说原理,采取对学生进行较高难度知识的传递,在学生的感悟与学习过程中,逐渐灌输难度较先前知识低的知识理论教学,这样,既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必要的知识引导与教学,又可以拓展学生的认识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钢琴文化知识。

(四)关系理论

关系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Kohler认为,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关系理论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假设学生对一中类型的乐曲学习兴趣较浓厚,那么对与之相关的另一种类型音乐也会在心理上产生兴趣。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学生对当前学习课程某一方面的有效成果,合理的安排相似的,但是具有更高难度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对之前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的`有一小部分进行迁移,进而转移到新教授的知识中。这一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互动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他们的钢琴课程的学习。

(五)迁移的情境性理论

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主要是重视学习的情境性。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进行,并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当时课堂所讲内容与教学情境的相互关联性。在情境性学习中教师创造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愉悦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学有所用。比如,在学习《命运交响曲》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比如作者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创作这首曲子的原因,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民众舆论等等。这一切的宗旨都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形象的,具体的情境,使之能够更好的学习以及深入了解乐曲。

三、文章小结

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分析 篇3

1.概念界定

“劳动力转移”是指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现象, 包括移民和劳动力在区际间的流动, 移民只是劳动力转移中的很小一部分[4]。

蔡昉等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指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并在城市定居下来, 它包括两个基本过程:一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 在城市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第二个过程是迁移劳动力中的成功者在“乐业”之后寻求“安居”, 在迁入地居住下来[5]。李子奈等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有两种情况:“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 前者是指劳动力的临时流动, 后者为定居性迁移。

本文研究的劳动力迁移是指“离土又离乡”式的, 即迁移后可以享受和城镇“正式”居民同等取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机会和权力, 并且本文着重点在于对定居性迁移的意愿分析。

2.数据及样本分析

为了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因素, 我们对长春市合心镇的农民关于劳动力迁移意愿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份问卷包括对其家庭情况和个人迁移意愿的调查。共发出问卷395份, 收回有效问卷36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91.65%。

2.1描述性分析和定性分析

经过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共有116个农民对迁移到城镇持肯定态度, 而不愿意的为246人。可见, 大多数农民对是否愿意迁移到城镇还是持否定态度的。

为考察有无迁移意愿的农村劳动力的基本差异, 我们按照迁移意愿将样本分为两组, 通过初步整理, 得出了两组中家庭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量 (见表1) 。

(数据来源:实地调查, 文化程度:1=大专及以上, 2=中专、高中, 3=初中, 4=小学, 9=未上过学, 以上数据为均值)

首先, 年龄对农民是否愿意迁移城镇影响很大, 通过分析发现不愿意迁移的农民平均年龄达到了55.61岁, 而愿意的只有46.29岁,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人一般愿意留守, 而年轻人则喜欢出去闯荡。

其次, 人均收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由调查的数据得知不愿意迁移的农民平均的人均收入高达6278.63元, 这一数字远高于愿意的那部分农民的平均人均收入, 这说明了经济状况越差的农民越希望能搬到城里住以改变落后的状况。

而文化的差异也对农民是否愿意迁移城镇产生影响, 由上表可知, 文化程度越高, 越倾向于进行迁移。

最后, 住房面积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被调查者中平均的人均住房面积是30.66平方米, 而持肯定态度的只有28.70, 这和人均收入一样的, 也是经济状况决定人的主观意愿。

综合以上分析, 不难发现, 包括年龄、人均收入、居住面积、文化程度等在内的家庭情况都是影响农民迁移意愿的重要因素。

2.2 logistic回归模型

上面是对劳动力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客观的反映各个因素对迁移意愿的影响程度, 有必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研究概率问题, 传统的方法一般只适用于样本含量大、分析因素较少的情况。其致命的缺点在于, 当被解释变量 (通常是二值变量, 0或1) 不满足应用条件时, 尤其是当各因变量都处于较低水平或较高水平时, 被解释变量的预测值可能超出0~1的范围,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经济计量方法Logitic回归模型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这也是本文采用的方法。

2.2.1 模型的建立

设计模型时, 我们以农民迁移意愿作为因变量, 即愿意迁移的概率, 定义为P, 取值范围是[0, 1], 同时, 选取农村收入、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土地、下一代、城市就业与收入、基础设施、非农经验与自身技能、人均住房面积、文化程度、年龄、人均收入等十一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

为了简便计算, 我们分别以x1、x2…到x11代表上述十一个自变量, 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logit p=b0+b1x1+b2x2+…+b11x11。

2.2.2模型的求解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的362个样本的截面数据进行逻辑回归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 采用自变量组分步强制纳入法。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并且R2=0.989, 可知方程拟合检验极其理想, 该模型很好地拟合了各变量对迁移意愿的影响程度。

于是, 可得回归方程为:

Y=20.926+0.607X1-3.834X2-13.136X3+16.234X4-4.522X5-1.286X6+6.199X7+0.246X8+3.566X9-0.901X10+0.000X11

2.2.3 结果分析

以上的回归结果表明:总体来看, 各自变量的综合效应对迁移行为决策的影响程度较大, 而各个变量对迁移决策行为的独立影响程度较小。这表明, 农村劳动力在做迁移决策时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 其迁移决策绝不因某个单独的或片面的因素而仓促决定。下面笔者将重点分析单个因素对迁移意愿的影响情况。

首先, 下一代对迁移意愿最为显著, 呈正相关的关系。通过表3, 我们发现下一代对迁移意愿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 回归系数达到了16.234, 成为了最大的影响因素。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父母对子女投入巨大, 尤其是当前城乡教育不平等, 很多父母甚至为了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将来有一个更好的前途而甘愿牺牲, 被迫迁移进城。

土地对迁移意愿的影响次之, 且呈负相关。土地是农民的根本, 它将是影响迁移意愿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从表3得出的结果也验证了我们的预期, 土地对迁移意愿产生阻碍的作用, 因为土地越多往往意味着财富越多, 这也就让农村劳动力失去了迁移的动力。所以土地越多, 越不倾向于迁移;反之, 则越可能产生迁移。

非农经验与技能对迁移意愿也产生正相关的影响。拥有一项好的技能和非农工作经验往往能有助于在城里找到好的工作, 从而有助于迁移城镇。因此, X7对迁移意愿有拉动作用, 即拥有技能或非农工作经验会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往城里迁移;反之, 则阻碍迁移的发生。

就业与城市收入对迁移意愿的影响位于X7之后, 呈负相关。就业难现在几乎己经成为了整个国人关注的焦点, 作为三大弱势群体之一的农民, 想进城谋得一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这也是影响迁移意愿的一大因素。表3的结果表明在城里就业已经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因素。

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对迁移意愿的影响呈负相关, 其影响次于X5。这个因素易受被调查者的个人偏好影响, 因此我们预期为不确定。而由回归结果知这个因素与迁移意愿形成负相关的关系, 原因可能是被访者大多年龄偏大, 对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有着特殊的偏好, 他们往往更习惯于农村那种生活节奏和周边环境。

文化程度与迁移意愿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上面的定性分析可以知道文化程度的高低也会影响迁移意愿, 表3的回归结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迁移, 而文化程度越低则倾向于不愿意迁移。

最后, 由表3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人均收入这一变量对迁移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这和我们的预期以及以往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可能的解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该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收入已不再成为其是否迁移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但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仍然存在。

2.3 多项分析

为了更好的体现农民的意愿, 我们在问卷中专门设计了一道题, 即“您认为应该政府落实那些政策, 您才更愿意到城里居住 (请选前三个最重要的) ”, 我们通过spss13.0中的多项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见下表) :

a.Group

不难发现, 农民最希望政府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政府提供医疗、养老、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障, 安排稳定的工作以及政府要低价提供城镇住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制约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因素, 都是当今社会民众呼声最高的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 这就更加凸显政府在劳动力迁移问题上的巨大作用。

3.结论

由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子女问题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的最大因素;土地、自身技能与非农经验、城市就业与收入等传统因素依然对迁移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居住环境与生活习惯正逐渐成为迁移意愿的一大影响因素;文化程度也是影响迁移意愿的重要因素;收入、住房面积等物质因素对迁移意愿的影响已不是很显著, 但正向的关系依然存在。

综合回归结果和多项分析, 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 推进中国城市化合理健康地发展: (1) 整合教育资源, 改革教育制度, 促进教育公平; (2) 强化对“潜在移民”的技术教育与培训, 使他们具有脱离土地进入城市生活的能力;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4) 创造就业机会、发展城市经济, 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5) 健全房地产市场, 提供更多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以解决广大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 由于调查的局限, 我们所调查的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在家中的老人, 这对于调查数据及我们得出的结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 我们在进行调查的时候, 是建立在物质条件允许的假设基础上, 本文着重点在于对迁移意愿的研究上。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2010.

[2]侯红娅, 杨晶, 李子奈.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 2004, (2) .

[3]续田曾.农民工定居性迁移的意愿分析-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 2010, (3) .

[4]肖文韬.户籍制度保护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吗[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劳动力迁移理论论文 篇4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来说有着很大的帮助。不过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采取了很多办法,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太理想。其实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应用迁移理论,将学生学习母语时的一些方法应用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对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学习兴趣 阅读水平迁移

迁移理论就是将其他方法或者学习其他事物的经验应用到现有的学习之中。英语作为学生除了母语之外的第一语言始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会因为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其实可以将学习母语过程中的一些方法,迁移到英语学习中来,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的方法就能够更快的增强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本文主要就是对迁移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中西方文化的迁移

由于地域的不同,以及历史发展的影响,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在风俗习惯、待人接物以及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课文中有一篇介绍了非常具有西方特色的万圣节,并在课文中详细介绍了孩子们在万圣节时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动,他们会制作富有万圣节特色的南瓜灯笼,还会去别人家门口大喊不给糖就捣蛋,向邻居们和其他的人家索要糖果,10月31号他们还会举行非常热闹的派对。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在比较两国文化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增加对课文的印象。例如文章中提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平时中秋节都是和家里人怎么庆祝的,比如吃月饼、赏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听老人讲和月亮有关的故事等等,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之后,再让学生用英语将这些句子表述出来,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词汇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单词和句式。

二、影视作品背景知识迁移

很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难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一些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影视作品,既能够让很多单词的含义变得更加直观,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将影视作品中的知识迁移到英语学习中来。比如在课本中有一篇讲解学校生活的课文,这篇课文中介绍学校生活的时间表,以及一些活动,比如说他们经常会在下午去读书,学校还有专门的读书俱乐部。Sometimes my friends and I go to the library in the afternoon.We have a Reading Club.We often read books there on Tuesday and Thursday.因为美国的学生生活和我们国家的学生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歌舞青春》等美?。?让学生感受到国外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在学校生活中的一些英语对话,让学生在了解国外教育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三、生活常识的迁移

在阅读中有很多和生活相关的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能够让学生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和道理迁移到学习中,能帮学生更好的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阅读质量。例如课文中有一单元讲解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里面列举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其中一个人非常注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只吃健康的食物。“I always have milk and bread for breakfast.For lunch and dinner,I usually eat fish and vegetables.”但是另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就显得有些不健康了,他喜欢汉堡和可乐,喜欢玩电脑游戏也很少锻炼。“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I seldom exercise.And I love hamburgers and cola.”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其实都是这种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和锻炼,喜欢玩手机和电脑。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并互相讨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才是健康的对人体有利的。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和生活习惯相关的单词,同时也能够帮学生形成更好地生活习惯,让学生了解应该怎样健康的生活。这不仅是生活常识迁移到英语阅读中的体现,也是教育生活化的重要表现。

四、学习方法的迁移

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不得要领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互通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将汉语阅读中的方法应用在英语阅读学习之中。例如一篇汉语阅读中,通常都是先略读一遍,画出文章的关键词,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再去看题目中都有哪些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去文章中寻找答案,最终选择正确的答案。同样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英语阅读之中。在例如一般在汉语文章中文章的第一句话和每段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往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英语文章中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也都能提示出很多重要的信息。通过迁移汉语阅读中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学生更好地解答英语题目,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五、结束语

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用迁移理论,将文化差异、生活常识以及学习方法迁移到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劳动力迁移理论论文 篇5

Worker’s Movements and Globalization since 1870) 一书是探求影响

劳动力迁移的因素的最新力作。本书在诸多方面对传统研究实现了重大突破。

一、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研究劳动力迁移的一部著作, 全书共分为五章, 并附有一篇前言和三篇附录。本书第一章是序言, 主要讲了四个大问题:第一, 劳动力迁移及劳动力研究的双重危机。第二, 关于劳动力及劳动力迁移的现状及将来的一些争论, 第一个争论是全球化进程是否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劳动力及劳动力迁移前所未有的结构上的弱化, 从而带来在工资及工作条件上的恶性竞争。第二个争论是全球化是否创造了支持劳动力国际化的有利环境。第三, 从世界历史透视劳工动乱, 作者从劳动力的来源、劳动力作为虚构的商品、资本主义历史的地域和空间矛盾三方面矛盾来阐释。第四, 对20世纪的世界劳动现状进行分析。

第二章讲劳动力的迁移与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作者以底特律为例, 追溯了汽车的大批量生产的全球传播所带来的劳动力迅速而大规模的迁移。作者指出汽车公司总是对劳动力大量迁移作出反应, 将生产地迁往那些劳动力更廉价、更容易控制的地区。这种资本的流动导致每一次新的工业扩展都会产生新的劳动力迁移。这称为“底特律模式”。

第三章讲劳动力迁移与生产循环之间的关系。为了论述, 作者引入了一个“生产修整”的概念, 就是说, 资本家为了增加利润, 不仅会迁往原料与劳动力廉价的地方, 而且会转入其他的竞争不太激烈的领域。资本无论在哪里, 哪里就会产生相似的工人阶级以及阶级冲突冲突。作者研究了三个宏观调控的产品周期之间的内在和外在动力, 即世界纺织工业、世界汽车工业和20世纪末21世纪初新兴的主导工业, 从而得出结论, 劳工动乱随新兴工业的兴盛和衰落而不断变化。

第四章写劳动力迁移与世界政治的关系。主要讲了四个大问题:世界大战与劳工动乱的关系;19世纪后半期全球化与现代劳动力迁移的出现;国际与国内冲突的恶性循环, 作者是从国际冲突导致国内移民政策的转变以及劳动力迁移需新的移民政策保护等角度加以论述;劳工动乱、世界大战与殖民地的解放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论述, 作者指出世界劳动力的不稳定已经深深地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洲际冲突和世界大战相联系。

第五章是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当代劳动力迁移危机的原因、严重性及本质。与传统的认为这是一个临时危机的观点相反, 作者认为新的劳动力迁移将会在21世纪出现。

二、本书主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书结构严谨各章并不是孤立的, 在作者认为, 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各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在每一章开始的时候, 作者总会用一至二的篇幅将本章内容与前后各章联系起来。最后一章是对第一章的回归和升华, 所以读完这本书让人感觉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本书不仅具有理论学术价值, 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以底特律为例, 通过研究底特律的汽车工业与劳动力迁移的关系而总结出劳动力迁移与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研究避免了空泛, 具有説服力。本书突破了关于劳动力迁移原因的传统观点, 认为劳动力迁移与资本流动、生产循环和世界政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 作者对当代劳动力迁移危机进行分析, 并对新的劳动力迁移作出预测, 这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对于大型企业与各国政府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了依据。

作者在书中非常推崇“历史比较的方法”和对“现代世界体系”的研究, 比如作者将世界纺织工业和汽车工业进行比较研究等, 而且在整本书中, 作者是将劳动力放在世界历史体系中进行考察的, 视野非常开阔。但是, 本书偏重于论述, 而数据等一手资料则不是非常丰富, 若作者更加注重数据方面的收集, 本书一定更具说服力, 也会使论证更具深度。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olicies[M].New York, 1998.

[2]2.【奥】阿普尔亚德 (R.Applayard) 周海旺译.陈威校《国际劳工迁移对迁出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6年第2期。

劳动力迁移理论论文 篇6

近年来, 劳动力短缺与失业并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辽宁省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方面要扩大就业, 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吸引劳动力迁入城市, 加快城镇化步伐, 这就可能引发促进就业和加快吸引劳动力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产生源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十二五”期间, 辽宁省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关键期, 劳动力的存量、质量以及合理流动都至关重要, 因此打破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构建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迁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劳动力迁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包括政策因素、市场因素、行业因素、自然因素、心理因素等, 但是影响最深远、最不利于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由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所造成的城乡分割、行业分割、地区分割和单位分割 (赖德胜, 1996;李萍, 1999;许经勇, 2000;徐林清, 2002;张展新, 2004)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持续存在是一个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和产业升级的劣等均衡。退出这个劣等均衡, 有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利用辽宁省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数据,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求证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掌握辽宁省劳动力迁移规律, 掌握辽宁省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 改善人才环境、调整人才政策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研究框架

对城市较高收入水平、舒适生活环境、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更多发展机遇的期望都使外来劳动力具备市民化倾向;但是, 与本地居民相比, 外来人口在就业机会、收入公平、居住条件、社会地位、情感归属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因此, 外来劳动力的迁移面临着在城市潜在吸引力和现实困境之间进行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博弈, 因此, 外来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多变量的综合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从经济、社会、人口学等多角度对外来人口的迁移决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的一系列结论可供本文借鉴。

(一) 劳动力市场分割

李建民 (2002) 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多重分割交织在一起, 即城乡分隔、地区分隔、部门分隔、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等。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进而对劳动力迁移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二) 城市宏观因素

唐纳德·博格提出的人口转移推力—拉力理论认为, 迁入地宜人的气候环境、乐观的就业形势、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制度安排、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是吸引外来人口迁移的重要拉力。与城市自然、社会、经济、制度相关的宏观因素是城市吸引外来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力量和基础条件, 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就业机会和户籍制度。

(三) 工作和生活状态

工作状况是一种通过评价工作各层面后产生的广泛性态度来对员工工作感受进行衡量的变量。对外来劳动力工作状态进行衡量不能仅仅停留在收入层面, 还应综合评价职业性质、社会及技术环境因素 (包括人际关系、工作条件、上司的赏识等) 、自我实现因素 (个人能力是否得到发挥) 、受认可因素 (责任、工资、工作挑战性、晋升等) 和劳动保障状况等, 工作状态越好, 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越强烈。在生活状态方面, 住房条件可以成为外来劳动力影响其在居住地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能够左右其城市迁移意愿。

(四) 人口学因素

几乎所有劳动力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都把人口学因素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 但是学者们在这四个因素的影响方向上尚未得出一致结论。

(五) 社会心理因素

劳动力选择离开家乡迁移到城市, 就必须面临家庭责任的牺牲、原有社会资本的丧失、对新环境的认同和归属感的重新构建。社会心理因素包含三个方面, 即流动范围、所在地居民与外来人口融合程度和当地社会网络。

三、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

(一)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为了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规模差异对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影响, 本文在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葫芦岛市、本溪市、阜新市和丹东市等六个城市, 以农村户籍外来务工人员在上述城市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和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14份, 回收有效问卷932份, 问卷中涵盖的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变量统计信息见表1。

(二)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辽宁省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实证研究

1. 主成分分析法适用于辽宁省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实证研究。

通过对学者们对于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的借鉴, 本文构建了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研究框架, 并运用辽宁省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但研究框架中的多因素以及描述性统计得出的结论无法明确说明哪种因素为影响城市迁移意愿的主要因素, 如果逐一分析以上因素对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影响, 可能造成无法抓住主要因素或容易产生伪因素的后果, 最终导致研究效率的缺乏, 甚至研究结论的错误。

因此,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的最佳研究思路是用若干个既相互独立, 又能够较好反映原来众多指标信息的影响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综合因素指标来代替上述众多因素指标。而通过计算方差贡献率、转轴因素负荷矩阵、特征值和主成分相关系数等, 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准确地发现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

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 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 变量太多会增加计算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 人们希望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 涉及的变量较少, 得到的信息量较多。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 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 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实际问题研究中, 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 必须考虑众多影响因素。

在找出影响解释变量的主成分因素的基础上, 主成分分析法还可以通过计算转轴后的因素矩阵发现第一主成分里面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 在外来劳动力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 找到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从而切中研究要害, 使政策的制定更具针对性。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辽宁省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实证研究。

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法具体步骤为:首先, 利用问卷调查获取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数据;其次, 对获取的数据采用李克特量表对调查样本进行测评打分;再次, 借助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 抽取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 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辽宁省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实证研究之前, 本文编制了五点李克特量表, 对外来劳动力对影响其迁移意愿的各个因素的同意程度进行编码, “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别编码为5、4、3、2、1。

(1) 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系数

运用问卷调查获取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数据, 得出以下矩阵相关系数, 见表2。

(2) Bartlett’s球形检验

数据经过Bartlett’s球形检验, 值为74.291, 达到显著性要求, 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适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

(3) 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值

运用SPSS17.0, 对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值计算结果见表3。

在五个因素中, 有四个因素其特征值大于1, 四个因素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0.8%。第一个主成分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解释外来劳动力迁移意愿变异量为31.4%, 第二个主成分人口学因素为25.3%, 第三个主成分工作和生活状态为18.5%, 第四个主成分城市宏观因素为15.6%。

(4) 转轴因素负荷矩阵和主成分相关系数矩阵的计算

本文采用最大变异法正交转轴方法, 得出转轴因素负荷矩阵和主成分相关系数矩阵, 分别见表4和表5。

从表4中可以看出, 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口学因素为第一主成分因素, 工作和生活状态和宏观环境因素是第二主成分因素, 城市环境因素为第三主成分因素。从表5中可以看出, 各个主成分甚至主成分内部各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四、结论

本文在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葫芦岛市、本溪市、阜新市和丹东市等六个城市, 以农村户籍外来务工人员在上述城市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和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本文采用李克特量表,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本文得到了影响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三个主成分因素。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外来劳动力的人口学因素为影响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第一主成分因素, 工作和生活状态和宏观城市因素为第二主成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为第三主成分因素。

在转轴后的因素负荷矩阵中,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因素负荷达到0.874, 是第一主成分因素里面权重最大的因素, 证明影响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为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

另外, 在各个主成分内部因素之间和主成分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这也证明这些因素共同对外来劳动力城市迁移意愿产生影响。其中, 第一主成分内部因素相关系数为0.864, 说明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外来劳动力人口学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同时第二主成分对第一主成分相关系数最大, 为0.375, 第三主成分对第一主成分相关系数最小, 为0.045。

摘要:利用辽宁省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数据,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求证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掌握辽宁省劳动力迁移规律, 掌握辽宁省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 改善人才环境、调整人才政策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迁移,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1]蔡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 1995 (6) .

[2]黄涛, 陈良焜, 王丽艳.中国行业吸纳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科学, 2002 (1) .

运用迁移理论,培养学员综合素质 篇7

关键词:迁移理论,学员,综合素质

0 引言

迁移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学经验和知识结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掌握乃至应用的影响[1]。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促进和加强作用,而“负迁移”则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干扰或抑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越高。因此,迁移是驾驭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2]。然而,因迁移内容较为广泛,既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所以在具体应用和实施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学习态度、文化基础、智力的高低、认知规律、思维定式和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等[3]。《计算机应用》是医学院校必设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应用,是典型的技能应用课,并且涉猎知识点较为零散,学生难以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等应用不到位,未能使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调查分析表明:学员因来自地域不同,对计算机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差异较大:5%左右的学生已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15%~20%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员因文化基础不同,年龄不同、认知规律差异较大,并且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思维定式。上述情况给知识的迁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倘若不能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标的措施,势必影响教学效果。下面主要从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正确实施三个方面,阐述正确应用学习迁移中的“正迁移”,抑制“负迁移”,对于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员综合素质、满足信息化军队卫勤人才培养的需要的重要性。

1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整个教学活动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对于医务士官学员的学习、掌握和应用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更为突出:学生不知道该课程的学习与所学专业有何关系、能够解决哪些专业问题,致使学习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习效率,制约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时,要全面考虑,既要符合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医务士官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定位等,又要突出课程特点,同时还要结合士官学员自身的实情和任职岗位的需要,分层次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课程的总体目标、单元目标、章节目标、课堂目标,当然,针对特殊群体学员还要建立与其认知规律相符合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员学习的需求应该是自主的、发自内在的这一迁移理论应用的前提。

2 改革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要素之一,教学内容选编及组织合理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员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施。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基本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优化,具体表现为:将部队卫生信息化与相关系统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模块;针对不同专业,有侧重性地将与医学相关的知识融合计算机的教学中,如医学信息的检索、计算机医学应用的发展及典型应用、医学统计软件的使用、图像的处理和远程医疗等,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为学员毕业后快速适应任职岗位的需要,早日为军队建设作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鉴于学员接受能力及课时所限,教学内容仍以基础应用教学为主,对于有需求的内容,根据需求量的大小分别采用开设第二课堂和鼓励学员课下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基于网络平台实时进行交流,既满足了具有不同认知能力学员求知欲的需要,同时也达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3 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员和学员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总称。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实现其积极作用的“正迁移”,而且还能克服具有消极作用的“负迁移”(如学生的思维定式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完善与提高。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影响知识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应用》课程特点,在具体实施时,采用了引导启发等与之有机结合的方法,使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4]。案例-任务的选编和设计要考虑到各个零散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专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模块设计不同的案例任务,并将每一模块中的知识点全部隐含到一个大的案例任务中,然后再逐级分解成一个个具体任务,学员在教员的正确引导启发下,采用多维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然后选择出最优解决问题的策略。学员通过自主探究、完成任务的过程挖掘潜力,开发智力,以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即知识的迁移、方法的迁移、学科的迁移和能力的迁移。只有具备了这种迁移,才能在新的情景下综合运用储备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较为完美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迁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应用学习迁移中“正迁移”、克服“负迁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员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满足信息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莫雷.论学习迁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6):50-58.

[2]徐加美,彭慧.基于迁移理论的网络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迁移[J].远程教育杂志,2010,(03):102-103.

[3]曹伟.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9,11(01):27-28.

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篇8

一、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 通常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根据广为接受的Odlin的定义, 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母语迁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 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二、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理论的影响, 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探讨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1.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来被应用在语言学习上, 主张语言学习是目的语习惯形成的过程, 是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母语迁移的产生是母语, 即旧的语言“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因此, 要形成目的语习惯, 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 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 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 母语会产生正迁移, 即会促进二语的习得; 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 母语会产生负迁移, 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 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 对语言迁移的早期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至今仍然被广泛用于语言研究中。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首先, 行为主义理论将人与动物等同, 都遵循“刺激 - 反应”的规律, 而忽视了人类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 该理论夸大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力, 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语间差异不一定导致二语学习困难, 语间相似也可能引起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 再次, 事实表明, 学习者并不需要淡化旧的语言习惯才能学好二语。这些问题使行为主义理论逐渐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并逐渐失去其在二语习得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2. 对比分析假设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义理论影响的对比分析假设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并在20世纪60年代大行其道。对比分析理论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 来预测二语习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困难; 这种理论认为语间差异越大, 则学习困难越大, 错误越多, 即语际差异直接导致外语学习困难, 且难度与差异度成正比。该理论分为强式 ( strong version) 、弱式 ( weak version) 和温和式 ( moderate version) 三个分支。强式理论认为造成外语学习困难和错误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就是学习者的母语迁移干扰; 外语学习的困难完全是两种语言间的差异造成的, 因此语间差异愈大, 学习的困难就愈加严重; 因此只要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的差异就能预测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错误。弱式理论仍然认为语间干扰和语间差异是外语学习者学习困难的根源, 但不再坚持对比分析就能预测外语学习错误, 而开始强调对已知错误的分析解释以了解错误产生的根源。温和式理论则力图避免前两个版本各自的弱点, 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语间差异等同于外语学习困难, 提出要观察语言的细微差别, 忽视了这些细微差别才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温和式理论不再将语言学习错误和困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母语干扰或语间干扰, 而是转向了语内干扰, 拓宽了错误根源的分析范围。

对比分析假说在其兴盛时期为语言迁移研究, 外语教材编写和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但是由于其过于夸大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 并且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的分析来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 而忽略了语言、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外语学习中的错误, 因而它无法解释或解决外语学习中出现的很多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衰落。

3. 偏误分析假设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偏误分析假说认为, 研究者应该将重点放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 而不是语言本身, 并提出了对学习者偏误进行分析的步骤、方法和评价方法。该理论主要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学习者语言中的偏误的来源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 认为通过对外语学习者的偏误进行研究就能够找到隐藏在错误后面的学习过程和策略, 而忽略了错误产生的社会、认知、文化等因素。同时, 由于偏误分析只分析学习者出现的偏误, 当学习者采取回避策略的时候, 这一理论就无法解释, 也无法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因此由于在分析方法和研究范畴上明显的局限性, 偏误分析假设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也逐渐被摈弃了。

4. 迁移最低影响理论

与对比分析假说相反, 心灵主义的迁移最低影响理论基本完全否定了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而强调二语习得是和母语习得一样的创造性的建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不受母语影响的, 而是遵循普遍语法规律。该理论宣称绝大部分外语学习者错误都是二语内部的错误, 只有极少数错误是母语干扰造成的, 但是很快大量实验证据证实了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的广泛存在, 推翻了该理论的基础。

5. 标记理论

“标记”是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Trubetzkoy提出的用于描述语言的区分性语音特征的一个概念, 逐渐被语言学家们广泛应用在语法、语音、语义、语用等语言各个领域的研究。标记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定义为“某些语言特征相对于其他更‘基本的’特征而言, 以某种方式显得比较特别”。即语言中更核心、更简单、更常见、更自然的成分就是“无标记的”成分, 而那些更特殊、更复杂、更罕见的语言成分则是“有标记的”。

标记理论认为当目的语内容有标记, 则母语的无标记内容会发生迁移, 即目的语相对于母语特征的标记程度决定迁移发生的可能性。Eckman提出的“标记差异假说”认为外语学习的难点在于目的语与母语有差异, 标记性又比母语强的地方, 而目的语与母语有差异但是标记性不比母语强的地方并不难学。Kellerman的心理类型学说认为典型性影响学习者准备迁移的语言成分, 语言迁移决定于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内容标记性的直觉判断, 学习者根据直觉通常不会迁移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很大的部分, 往往是母语中非核心的、不规则的、不常用的、模糊的、可能影响二语清晰性的部分, 即下意识地避免迁移非典型性语义。Chomsky则是以其普遍语法理论为基础发展了标记理论, 他认为核心语法是无标记的, 边缘语法是有标记的。标记性和语言的差异互动共同决定语言的迁移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发生。这一理论相较于以前的种种母语迁移理论扩大了研究范畴, 考虑到了更多涉及母语迁移的因素, 能够更加合理地解释母语迁移现象和二语习得中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错误, 提供了研究母语迁移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有助于我们对母语迁移的作用机制的了解, 解释和预测母语迁移的范围、方式和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母语迁移的研究和外语的教学。

三、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拓展, 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入, 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也从开始的简单、概括、局限于语言本身的行为主义理论逐渐向多维度、多层面、跨学科发展。对于母语迁移影响外语学习早已毫无争议, 现在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是母语迁移受到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的影响。

以语言共性和普遍语法为基础的语言标记性理论成为现在最受关注, 也是迄今为止对母语迁移最有解释力的理论, 它为语言迁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向, 突破了行为主义和心灵主义的理论局限, 分析总结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 能够较好地解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困难和错误的原因。

但是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绝不只是标记性这一点, 我们还需要借助更多理论和实践来深入研究, 更全面地了解语言迁移的作用机制。而且标记理论本身也仍然有其局限性, 如某些术语仍不够精确、中立化与补偿原则的矛盾等问题, 这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发展, 母语迁移理论必将汲取各学科的营养, 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能够更加有力地解释、预测和利用母语迁移现象推进二语习得。

参考文献

[1]Odlin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劳动力迁移理论论文 篇9

1. 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 推进旧知到新知的正迁移

新教材中的中职数学课程, 其内容的丰富和模块的延伸, 对学生和教师都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在教学中, 若学生能够概括并找出旧知与新知之间的内在联系, 则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之间的迁移。

1.1 寻找知识的相似性, 加快正迁移

根据桑代克的有关理论, 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 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在实际的学习之中, 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往往潜藏于内部,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作为教师应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练习认识事物之间同一性或相似性的机会, 并使学生逐渐形成寻找事物之间共同之处的习惯[1]。如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了等面积法, 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遇到求点到面的距离时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利用等体积法。

1.2 寻找知识的差异性, 防止负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对新旧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 或对它们之间的辨别出现偏差, 这时往往会产生负迁移即一种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另一种数学知识学习起干扰作用。如学生学习了立体几何中线线和面面平行的传递性后再学习网络图中平行工作时就会自然的觉得平行工作也会有传递性。学生会认为如果工作D与E是平行关系、工作D与G是平行关系, 那么工作E与G也是平行关系。但是如下图1-1所示工序E是工序G的紧前工序。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活动的组织, 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注重旧知与新知的联系;时刻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 通过旧知的掌握特点对新知识进行学习, 合理安排教学, 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防止负迁移的产生。

2. 提高对概念的理解水平是实现正迁移的必要条件

数学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也就是已有的经验的具体化与新课题的类化过程或新旧经验的协调过程。因此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概括水平对迁移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数学学习中,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 其意义在与这些知识的概括水平高, 容易实现广泛的迁移。

数学概念是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及掌握必要的知识运用技能的保证, 可以说它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理解并熟练掌握了必要的数学概念, 才能够对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起到很好的迁移作用。如学生学习了乘法的结合律, 在学习向量时往往会推广到向量的数量积, 认为 (ab) c (28) a (bc) , 这主要是学生对新学的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没有深刻理解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而导致的。此时教师就要讲清讲透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只有当学生理解了数量积的意义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误。又如在2006年的江苏省对口高考中选择题的第8题:过点 (7) , 2-4 (8) , 且在两坐标上的截距之和为0的直线有几条? ()

A.1条B.2条C.3条D.4条

很多同学选择了A。分析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生直接用直线的截距式得到, 而忽视了截距式概念的前期是截距不为0。本题却存在横纵截距都是0, 即过原点的直线;另一种情况是, 学生直接将“截距”等同于“距离”, 以为“距离”都是0, 遗漏了一种情形。提高对概念的理解水平是实现正迁移的必要条件。正如布鲁纳指出所掌握的知识越基础、越概括, 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就越广泛, 迁移就越广泛。所以在数学学习中, 应当强调理解抽象的概括水平高的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等以及有内容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领会数学基本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2]

3. 采用变式练习, 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师教学时, 一方面可以在原例题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的变通推广, 适当改变具体条件或者结论, 从而探索问题的实质的变与不变, 揭示问题实质与条件、结论间的内在联系[3]。另一方面如果能在变换思维角度上多下工夫, 一题多解, 这样会让学生眼前一亮, 思维活跃, 充分感受数学的无穷魔力。使学生随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积极思索, 迅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防止和消除呆板和僵化, 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 在高二单招班下学期期中测试中有这样一题: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 , 圆的参数方程为 (q为参数) , 试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教师讲解本题时可以在学生求出直线和圆的一般方程后, 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求出弦长:第一种, 直线与圆相交的代数方法来求, 即将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 求出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坐标, 再利用点与点的距离公式求弦长;第二种, 利用圆是特殊的椭圆, 在圆锥曲线的学习过程中, 经常用弦长公式来求。即将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后消元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弦长公式来求。第三种, 利用圆内的一个直角三角形来做。如图1-2所示;计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OD的长度, 弦长, 其中OA是圆的半径。

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变式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 是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更能帮助学生概括数学本质、总结学习经验, 进而增强迁移的成效。[4]

4. 加强数学知识技能的应用, 实现由课本向实践的迁移

中职数学教材注重数学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 由课本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迁移, 是学习数学的目地之一。同时, 实际应用反过来会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5]

教师可适当补充实践环节, 其目的都是让所学知识不仅仅是停留在几个公式上, 而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 通过实践运用又可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如新教材中的第14章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中就设计了这样的习题:结合你的日常生活或活动: (1) 制定某项活动的计划, 列出该活动的工作明细表; (2) 画出该活动的工作流程图: (3) 找出关键路径: (4) 说明完成该活动所需要的最短工期。或着也可以编制具体的实例如:刘平周末计划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 具体任务如下:A整理床铺 (5min) ;B买早点 (10min) ;C烧水 (8min) ;D打扫卫生 (45min) ;E用洗衣机洗衣服 (40min) ;F晾衣服 (5min) 。实例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很快就能处理得到答案。以上问题的设计很好的回顾了本章的学习重点, 通过此题的训练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点。

总之, “迁移”是存在于数学教学及数学学习中的普遍规律, 合理地认识并运用迁移规律, 可使数学的学习更系统更科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并自觉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从而培养和加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利用迁移理论来指导中职数学教学, 可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水平、变式练习以及加强数学知识技能的应用来实现正迁移。

关键词:迁移,中职数学,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26

[2]曹才翰章建越.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270

[3]王俊.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变式教学探究[J].语数外学习 (数学教育) .2012 (2)

[4]马俊华.将迁移思想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2)

上一篇:CGSS下一篇:《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