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禀赋

2024-06-25

劳动力禀赋(精选9篇)

劳动力禀赋 篇1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国内经济结构将呈现转折性变化, 增长将更多依托消费、服务业和内需的带动 (刘世锦, 2014) 。这也意味着高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行将结束, 而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将开启经济稳速增长的新阶段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2012) 。新常态使得国内城市迎来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窗口。面对这一窗口, 精准把握当前国内城市产业间劳动力禀赋比较优势, 避免落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陷阱当中, 显得尤为迫切。鉴于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本文引入了地区比较的方法。文中定义的转型升级, 是指在三次产业划分基础上, 制造业部门在产业增加值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 而服务业部门比重上升的现象。这与全球价值链划分基础上提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内在统一的, R&D与营销环节已经属于服务经济范畴。在比较研究基础上, 本文最后对如下问题进行了回答:国内不同地区是否应走向差异化的转型升级之路?

1 文献综述

C.Clark (1940) 认为, 产业结构转化的本质是对涵盖物质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再配置的动态过程。本文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下劳动力禀赋的相关分析, 正是基于现代经济增长中对两者动态匹配关系的跟踪。林毅夫 (2012a) 在其新结构经济学分析范式中, 特别强调了技术变革、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变迁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范剑勇和张涛 (2003) 通过对美国经济史的分析, 甚至发现, 产业结构转型是推动二十世纪初美国产业和工资地区收敛的根本原因。但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定带来经济增长和地区进步的观点也受到了质疑。韦森 (2013) 将上世纪七十年代亚、非、拉美国家陷入经济困境的原因, 归结为统制主义教条下相关国家急于发展现代先进产业引致的产业结构冒进。文富德 (2005) 通过对印度产业模式的探析则指出, 虽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印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明显, 但其也引致基础设施落后和贫困人口涌现的弊端。那么, 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才是适合一国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对该问题的回答, 便涉及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力禀赋 (人力资本) 的动态匹配问题。

靳卫东 (2010) 指出, 产业结构转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而人力资本 (劳动力禀赋) 是产业结构转化的基础, 两者在数量、结构和类型上的不匹配, 是造成失业增加、经济波动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杨爽和范秀荣 (2010) 则在中国各省市区截面数据基础上, 构建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下的人力资本适配度指数, 并得到人力资本适配度提高能够持续有效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结论。张国强等 (2011) 引入地区比较视角后的研究则指出, 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是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水平出现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他们的研究同时指出, 在人力资本数量、质量和结构上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将具备更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胡春林 (2012) 通过对目前国内各地区要素禀赋差异的测度, 明确提出了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区域轮动发展路径。关于劳动力要素 (人力资本) 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还可参考蔡昉和王德文 (2002) 、戴启文和杨建仁 (2007) 、孔进和孔宪香 (2007) 的研究成果。本文延续对两者关系动态匹配研究的思路,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 引入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比较的视角, 对该问题进行了再研究。

2 劳动力构成特征的地区比较:结构化差异明显

在CHIP (2007) 数据基础上, 通过对劳动力构成特征的地区比较发现, 当前国内劳动力在工作经验、受教育时间等构成特征方面均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化差异趋势。

2.1 数据描述

CHIP (2007) 调查共包含三个子样本:城镇住户样本、农村住户样本、农村-城镇住户样本。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跟踪调查, 涉及10000个城镇家庭和13000个农村家庭的收入等信息;第二部分则来源于项目组问卷调查, 涉及另外的5000个城镇家庭、8000个农村家庭以及5000个流动人口家庭的收入和就业等信息。本文在上述第二部分数据范围内, 将城镇住户样本和农村-城镇住户样本进行了合并, 以全面反映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下, 城市内部劳动力禀赋的地区差异。对城市劳动力数据特征的报告显示 (参考表1) , 上述两部分样本共包含的有效样本量为13563个。其中东部城市包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省 (直辖市) 8地市, 共计7044个有效样本量, 中西部城市包括湖北、安徽、河南、重庆、四川五省 (直辖市) 7地市, 共计6519个有效样本量。

2.2 特征比较

2.2.1 工作经验

数据显示 (见表1) , 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 东部城市劳动人口的平均工作经验显著小于中西部城市。参考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与实现更加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 (2012) 的研究成果, 各年龄段劳动参与率的地区差异是因素之一但却不能解释全部差异。这在提示, 在劳动力队伍中, 东部城市比较中西部城市可能拥有更为年轻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上述猜测在制造业的地区比较中格外明显。进一步的计算显示, 涵盖二、三产业的东部城市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5.41岁, 其中制造业为35.70岁, 服务业为35.28岁;中西部城市则平均为36.30岁, 其中制造业为37.86岁, 服务业为35.79岁。东部城市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劳动力平均年龄, 分别比中西部城市小2.16和0.51岁。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 将使得中西部城市比较东部城市面临更为艰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 对劳动力年龄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问题的研究, 可参考朱洵和周彦汐 (2013) 。

2.2.2 受教育时间

数据还显示 (见表1) , 从制造业来看, 东部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小于中西部城市, 但从服务业来看, 前者平均受教育时间则大于后者, 非农产业总体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的地区结构则呈现出制造业的特点。经过计算发现, 非农产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时间, 东部城市城镇人口为11.94年, 流动人口为9.09年;中西部城市城镇人口为12.08年, 流动人口为8.79年。关于地区间教育水平的研究可参考张邦辉等 (2007) 、姚先国和张海峰 (2008) 。遗憾的是, 东部和中西部城市间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的差异, 并不能解释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地区间呈现的结构错位, 这再次提示, 上述结果应来源于一种非均衡的结构化因素。进一步的计算发现, 该因素来自于地区间进入不同产业的流动人口占比。其中, 东部城市制造业流动人口占比为58.56%, 服务业为47.04%;中西部城市制造业流动人口占比为42.48%, 服务业为47.06%。东部城市与中西部城市相比, 制造业中的流动人口高出16.08个百分点, 服务业则落后0.02个百分点。由于流动人口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抑制作用 (周昌林和魏建良, 2007) , 流动人口占比的高企, 将使得东部城市同样面临较为艰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 这对东部城市制造业而言尤其显著。

3 劳动力综合禀赋的地区比较:产业间差异迥然

本文对劳动力综合禀赋产业差异的探究, 借助了服务业与制造业工资总差异反事实分解的方法, 该方法又以工资收入分位数回归方法为基础, 后者用于获得劳动力特征变量的系列回归系数。凭借上述方法, 文章完成了劳动力综合禀赋的地区比较。

结果显示, 从服务业与制造业工资收入总差异中分解得到的劳动力综合禀赋差异, 在不同地区城市间迥然不同。

3.1 反事实分解的计算

按照研究的需要, 本文先后借助分位数回归和MM2005反事实分解方法, 得到了不同地区城市间, 服务业与制造业工资总差异反事实分解计算的结果, 如表2所示 (限于篇幅, 这里仅对奇数分位点进行了显示) 。

3.2 反事实分解的比较

“禀赋差异”反映了不同产业工资总差异中, 可以由产业间劳动者综合禀赋得以解释的部分。图1显示, 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伊始, 从产业间工资收入总差异中分解得到的劳动力综合禀赋, 在东部城市与中西部城市间已出现迥然分化。其中, 东部城市服务业中的劳动力禀赋已然全面超越制造业, 而中西部城市制造业仍然具有明显优势。这提醒我们, 为了有效推动城市内部的转型升级, 鉴于东部与中西部城市面对着截然不同的产业间劳动力综合禀赋比较优势, 上述城市应当走向适合自身的差异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路。

4 总结建议

发达国家转型升级, 得益于当初后工业化促成的禀赋优势重构。先发优势保证了发达国家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 以研发、销售、金融、保险、会计等行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劳动禀赋比较优势逐步确立。发达国家劳动力向服务业的流动, 与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形成了良性互动, 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不断变迁。而对当下国内城市而言, 本文发现, 从产业间工资总差异中分解得到的劳动力综合禀赋比较优势在不同地区迥然不同, 东部城市服务业中的劳动力综合禀赋已然全面超越制造业, 而中西部城市服务业仍然明显落后于后者。

基于产业结构的要素禀赋决定理论 (林毅夫, 2012) , 结合前述对劳动禀赋产业差异的研究, 本文认为:东部城市在未来的转型升级战略中, 应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并重视两者之间融合发展, 以充分发挥本地区服务业劳动禀赋比较优势;而中西部城市在未来转型升级战略制定中, 今后一个时期内应继续倚重传统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 并重视两者之间协调发展, 在充分发挥本地区制造业劳动禀赋比较优势的同时, 积极推动服务业劳动禀赋培育, 为将来势必面对的服务化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参考文献

[1]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acmillan, 1940.

[2]胡春林.分工、经济服务化与区域轮动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 2012, (1) .

[3]靳卫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的动态匹配效应——就业、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的评述[J].经济评论, 2010, (6) .

[4]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文学禀赋与写作指向 篇2

小小说的写作者成千上万,年度发表量可以车载斗量。虽然不乏妙趣横生、赏心悦目的作品,但在千把字的篇幅里真正能够“以小见大”或“微言大义”者并不多见。夏阳小小说集《马不停蹄的忧伤》的出版,可能为我们的阅读欣赏带来了某种期待。

2008年夏天,我在广东惠州的一次文学活动上邂逅了夏阳。晚上沿西子湖畔散步,他和我聊起当代小小说领域的知名作家和标志性作品,并细论“金麻雀奖”获奖者在创作中的长短得失,我猜想这是一个有文学天分的青年。他告诉我,之前他曾详细研读了海内外众多的小小说选本,尤其对数十位优秀作家及其创作风格、代表性作品耳熟能详。分手时,夏阳递给我一沓作品说:有一天我要争取拿下“金麻雀奖”。尽管我已知道夏阳见解不俗,文学准备厚实,可以期许,但平心而论,乍听这话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惊讶。“金麻雀奖”在当下的小小说领域,那可是兼具权威性和全国性的大奖,虽属民间评选,程序却严格纯正。夏阳当时还处于小小说写作的起步阶段,不过说话办事,凡有此底气者才敢有惊人之语,我喜欢有理想抱负的人。

后来《百花园》刊载了夏阳的《厨娘》《矮子和高子》等小小说作品,很快便得到了读者的来信好评。为发现和扶持新人,推崇佳作,2008年底,“小小说作家网”举办了“全国小小说新秀选拔赛”,在参赛的上千名作者中,夏阳脱颖而出。他接连入围的几篇作品,开始显示出这位小小说新锐作家的不俗功力。《寻找花木兰》在构思上别出心裁,在柳暗花明处重又转入曲径通幽,把思辨的余响留给读者。现实不由人,环境改变人,本來一身侠肝义胆的“花木兰”,于无奈中落荒而去的结尾颇具反讽意味。这种敢于直面社会矛盾、剖析事物内在因素的勇气是值得称道的。一种责任感和心存忧患的悲悯情怀跃然纸上。《蚂蚁,蚂蚁》在叙述上看似漫不经心,随意变换视角,实则是旁逸斜出,紧要处插入闲笔,集必然性和偶尔性于一体,解构着人性深处的情绪化律动。它诠释了这样一种哲学:生存环境之于人性形成的因果关系,健康成长抑或变异畸形,自我调节或泛滥失控,绝非一朝一夕的偶然机缘,这种悄然质变存在于某种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形态之中。蚂蚁不懂人间男女情事,依旧忙碌于食物与洞穴之间的暖阳途中。作者能从庸常琐屑甚至可以说是毫不相关的生活物事中,弄出这么一个哲学思维来,并用几个貌似游离的情节穿缀成一篇完整的故事,可谓用心良苦。这除了需要作者善于运用娴熟的小说艺术手段外,还须具备能够洞察生活本质的深邃目光才行。

带给我更多惊喜的是《捕鱼者说》。这是一篇构思诡异大胆、新颖离奇的作品。文中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男女关系的日渐变异,人与生存环境依附关系的溃堤,在不足2000字的篇幅里处理得模糊又清晰。捕鱼者家庭上的伦理尽丧,生存上从夏阳河开始败退,又守不住赣江、鄱阳湖乃至长江,天下多成干涸之湖污染之水,竟找不到立足之地。最后转了一圈,又被挤迫到广东沿江上游的一家电镀厂打工去了。殊不知,那众多的未及治理的辐射性强的小厂,正是下游水域的污染之源啊。这种无奈意义上的终极追寻,的确令人在无比沮丧之余,陷入对人性和生存的思索之中。夏阳在《捕鱼者说》中有一段描写可圈可点:“银色的月光下,河面上波光潋滟。水上飘亮出了他的绝活。他两腿扎马步,脚踩一舟,无桨无篙,扭着身腰,一摇一晃,一晃一摇,如同月光下的凤尾竹在水面上舞姿婀娜。他收网的手指,上下翻飞,像在钢琴上弹奏着一支醉人的月光曲。而捕捞上来的鱼,肥美无比,起网的一瞬间,鱼身上青白的鳞甲,在月光的折射下,寒光闪闪。”动与静,人与环境,象征与比喻,包括动词的精心选择,呈现出语言弹性的节奏感。聪明的夏阳,把社会问题(热点)、情爱(性)和事故(突发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平添了小说的现代意识、趣味性和吸引力。

我喜欢《马不停蹄的忧伤》这样的作品。作者借助于想象的翅膀,把拟人化的关于千里马的传说,衬托着一段现实生活中的悲怆人生履痕进行演绎,闻者不由会唏嘘再三,唐朝刘禹锡有诗云:马思边草拳毛动。诗人笔下描写的,大约也不是一匹凡驹。只不过借马咏志,直抒胸臆,期望自己也有一番作为罢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们的成功人生也定位于的“少年行侠,中年致仕,老年归隐”的基调上。夏阳在这一篇作品里,无论对于马或者人的刻画,都并没有把重心搁在主人公“纵横捭阖”的抱负上,而是置放到人性的复苏里,显得沉郁隐忧。在这篇几近简单的构思里,作者吐纳着复杂的人生况味。千里马的不归与主人公的归去,不单单是人性与动物性的各自选择。一如结尾时我们听到的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那种呐喊,它毫不掩饰地传导出自己的愧疚和歉意。即使壮士迟暮,儿女情长依然可以亲切感人,平民百姓如此更见九曲回肠。如何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个缓冲的晚景,其鞠躬尽瘁是一种崇高,老骥伏枥是一种志向,采菊东篱下是一种姿态,而游子归来,与老妻携手相伴夕阳简直是一种悟道了。

一地烟头后,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他说,你还好吗?我……我想回家。

电话那头,迟疑了一会儿,响起一个凄凉的声音,你不是说,你的忧伤,我不懂吗?

夏阳孩子般呜呜地哭了。他哽咽着说,都三十年了,你居然还记得那句话啊。我老了,也累了。现在,我好想回到你的身边……他不能想象那匹旷野深处的雄性野马,垂暮之年是否真的还不思回头?

nlc202309080854

电话那头,泣不成声。

好在作者为主人公安排了个光明尾巴,让离别三十年的老妻在牵肠挂肚中又接纳了他,否则,恐怕这匹当年冲出樊笼的“千里马”,只好在晚年孤独地怅望远方,黯然神伤了。我们常讲好作品要有穿透力,读后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与共鸣,做到这一点,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在小小说作品中,描写爱情的悲欢离合千姿百态。夏阳的《一只红绣鞋》却采用隐喻的手法,通过鞋的叙述,将主人公的爱情遭遇刻画得格外凄美。在如泣如诉的叙述中,把女主人公的身世交代得一清二楚,结尾一句“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似有裂帛之效。当年著名小小说作家王奎山的代表作《红绣鞋》的主题是寄托烈士哀思,写出一种传统美德,今天夏阳同样以《一只红绣鞋》作题,表达的是相爱的人却不能同结连理,透析的是生活之于人生的无奈,表现的是纯真爱情的破灭。在《幸福可望而不可即》中,作者假设着各种幸福机会的来临,实际上是在欲望与理性的争斗中不停做出痛苦的抉择,借此梳理着自己对所谓“幸福”的理解。此类爱情婚姻题材,夏阳总能写出一些新意,其褒贬或爱憎,在自觉与不自觉间流露出自己的明确态度。我喜欢的作品,还有《翠花,上酸菜》,诠释了夫妻间的信任与失信的内在原因;《幸福的子弹》,揭示了如何创造人性之美并留下自己美好人生的记忆;《漂白》《囚鸟》《那些花儿》等,作者都在写作时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读来令人不忍释卷。

夏阳在选材上一向严谨,对社会问题敏感而关注,许多时候干脆把自己直接摆进来,甚至拿自己的行为说事,借事去拷问人世间的是非曲直。《捡糖纸》《集火花》《偷邮票》三篇,以童年视角对少年成长期的花季,进行反思和过滤,观照它的亮色或杂质,颇具反思色彩。夏阳少年坎坷,青年时期又泅入商海冲浪,面对五光十色的生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动有所不动。《白云人家》以看透世情的目光思辨人生,將入世与遁世、繁华与原始置放于现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别有所悟,可看作是夏阳心目中的“新桃花源记”。

当代小小说领域的写作者云集如蚁,此起彼伏,各领风骚,亦如市井闹市,各色人等炫技。夏阳在出道极短的两三年时间里,以文质兼具的写作,进入一流作者的方阵,细究起来答案其实简单。不懈的读书思考和丰富的生活阅历,直接关乎写作者的人格养成。耿介而不追名逐利,不媚俗并拒绝投机主义,使夏阳在庞杂的小小说作家队伍里更显得言行坦荡,特立独行。关于人生,关于文学,关于小小说,夏阳曾写下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小小说首先是一门艺术,语言的精准,具有画面感的场景,独到的叙述手法,极具匠心的谋篇布局,加上恰到好处的留白,方寸之间,凸显小小说的大智慧。一篇经典的小小说,必须具备文字的质感、情感的传递、精神的共鸣三大要旨。小小说除了艺术的深度、力度和厚度,还必须具有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平民式的广度。”

江山代有才人出,小小说写作的民间性平台无比宽广,凡有志者注定会大有可为。2011年,夏阳成为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于双慧dn327940235@163.com】

劳动力禀赋 篇3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常会通过拟人化的教学来寓教于乐,如给孩子表演或讲述各种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等。当我每次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表演时,我班上一名学生田田,时不时发出一阵阵喧闹,打断我正常的上课秩序,影响教学。于是,在一次次的耐心说教无果后,我终于爆发了,我严厉批评了他的这种行为,并希望他今后上课不要随意发出声音。面对我的批评,他什么都没说,只是点了点头表示接受。就在我暗自庆幸我的教育终于有了回报后,慢慢地发现田田在上课时确实不再随意“嚎叫”,但每次上课都不再用他圆圆的大眼睛看着我,只一个人呆呆地在座位上度过整节课。这不禁让我心里打起了鼓,于是,我开始留心他的改变。

随着我和田田的互动增多,我不断发现田田的“另类喧哗”的案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在户外活动时发出一阵阵不停歇的“嚎叫”。这次我没有制止他的“嚎叫”,而是弯下腰,把他抱在怀里耐心地和他沟通。他说他的“嚎叫”是在模仿外星球上的恐龙的声音。再联系他从前的一些表现,我不禁感叹:他的各种另类大声喧哗,其实都是他情不自禁地在模仿情景中那只动物的声音。从此,当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时,我便不再严厉指正他。尤其是在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模仿老师独唱的时候,田田的表现让人喜出望外,他在不熟悉的歌曲部分中可以即兴演唱出流行歌曲的风格。

至此,我对田田在音乐和模仿声音的表现力上,终于有了明朗的认识。这件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体会,喜欢倾听各种有趣的声音,也容易被各类独特、好听的声音所吸引,能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在他们即兴表现和表演时,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时,作为老师要尊重幼儿在欣赏和倾听各类事物时的手舞足蹈,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并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和幼儿一起表现、表演,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不要以“大声喧哗”“调皮捣蛋”来看待他们,而是要慢慢地、正确地引导他们在声音、音乐禀赋上的锻炼与成长。

区位特征、要素禀赋与农地流转 篇4

关键词:区位特征;要素禀赋;农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5-0031-08

一、引论

近30年来,我国农户经济依然是“小农经济”,且现代农业建设成效不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农场规模细碎化。实际上,农地流转不但可以解决土地细碎化,还可能产生土地边际产出拉平与交易收益效应。农地流转是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条件。因而,以农地流转集中为导向的规模经营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导向。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流转市场发育总体滞后。可能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重要突破,从不稳定转向稳定、从不完全转向完全。农民对农地产权的认知也会因其个人特征(如年龄、学历、职业、社会地位等)产生偏差。农民是土地的“准所有者”,农民认为土地产权私有化是普遍现象,这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有较大差异,且一旦确权,会由于农地的“身份化人格财产特性”而约束农地流转。二是农民对土地存在情感依赖关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们对土地拥有天然的情感依赖和心理依赖。因此,我国的农地流转市场不同于一般的要素市场,其交易行为可能会受到情感、亲缘等的影响。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农民由于在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改善或提高,农民土地情结变迁的整体特征是由浓变淡。另一方面,当前绝大多数农民对土地仍然有深厚的感情。即使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也无法割舍对土地的情感维系。

实际上,土地流转之所以产生的最初原因是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从而将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而且,如果农民从事农业的日均收入低于非农就业日均收入,农民就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否则抛荒。既有研究主要从市场角度(包括农产品价格、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农业税等)和农户角度(包括土地承包方式、土地流转信息和途径、农户权益是否受侵害、惠农政策、农户非农技能等)研究农地流转问题。从市场角度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降低, 而交易费用会影响农地转入面积大小。且交易费用是影响农地流转的一个重要约束因素,农地流转中存在的交易费用既抑制转入户转入土地,又抑制转出户转出土地。此外,实物资产专用性有助于农地流转及其规模化经营。实际上,土地流转合约的签订和执行中存在交易成本,而取消农业税会降低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并促进土地流转。从农户角度看,土地承包方式、土地流转信息和途径、农户权益是否受侵害、惠农政策及农户非农技能等因素显著影响土地流转意愿。可见,虽然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涉及面较广,内容较为丰富,但对农地和农户自身要素条件的考虑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农户所在地区的区位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农户要素禀赋,实证分析两者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是一个经济要素的流动问题,也是一个预期收益与机会成本的权衡问题,还是一个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1]。因此,农地流转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环境、个体特征和农地资源等多方面。

(一)要素禀赋与农地流转

要素禀赋在从初始要素到中间投入品到最终产品的大规模流动中表现出重要性[2]。对于农户来说,在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劳动和资本在农业和非农行业的分配会受到要素禀赋的约束。也就是说,要素禀赋约束的存在导致了农户在农业和非农行业的劳动和资本投入,而这种约束存在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农户对农地的处理方式。

首先,基于人力要素禀赋视角,一般来说,农户的人力资本即为其农业生产经营的行为能力[3]。基于“经济人”理性,农民一旦根据异质性人力资本(务农优势、务工优势、务农与务工优势相当)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农民便有了农地流转的意愿[4]。且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性均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5],一方面,文化程度、职业等阶层构成特征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农户对土地的价值认知,并表现在对农地的处理方式上,影响农地流转情况;另一方面,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农户具有不同的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能力,继而造成农业生产机会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差异,并直接影响农户是选择保留农地还是转出农地的决定[6]。

其次,基于经济要素禀赋视角,对农户来说,经济收入主要包括非农收入和农业收入两方面。实证表明,非农就业机会对农户转入土地面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7],实现非农就业意味的是更高水平的收入,因为小农经济下从事农业生产所得的收入只能基本维持家庭生存保障,其生产周期的不可违逆性、自然灾害的难以抑制性都决定了产出。因此,经济水平更高的农户可能更愿意继续从事非农就业,更小可能转入农地;相反,出于保证耕地质量、获取额外收入等目的,在亲缘影响下,许多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更可能转出农地。此外,从继续农业生产的农户角度来看,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会显著负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出和转入价格[8],因此,务农的机会成本越高,农户外出务工的心理越迫切,农地转出的可能性越大。

再次,基于自然要素禀赋视角,农地流转市场在逐步改善,并受农地特征的影响[9],包括地理位置和农地质量。一方面,地理位置的专用性会增加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继而影响农地流转的方式和流转面积;另一方面,农地平整度对农地使用权转出和转入价格有显著正向影响[10],农地质量不同,其流转方式也会不同,且对于同一转出户,农户将优质农地留作口粮田,愿意先转出劣质农地;对于同一转入户,农户出于经济收益的考虑,更愿意转入优质农地[11]。此外,农户要有农地资源,才有可能转出农地,农户拥有的农地规模是影响其转入农地的重要激励因素[12],其要素禀赋会影响农地流转情况[13]。因此,基于农地细碎化的现状,不仅现有耕地面积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和农户农地流转规模均存在较大的影响[14],而且农地肥力、农地灌溉条件等都会影响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

nlc202309080947

最后,基于社会要素禀赋视角,农地流转市场不是一个纯粹的要素市场,而是包含了地缘、亲缘、人情关系在内的特殊市场[15],其中蕴含着一个阶层竞争关系问题。阶层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在农地大规模流转中的态度、行为逻辑和行动能力的差异,乡村干部行为便是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影响因素之一[16],村级流转管制显著抑制了农地流转的发生,相比于农地自由流转的农户,农地流转受管制农户转入农地的概率要低[17]。当前,农地市场难以发育,主要表现为农户对农地的供给不足,而农户有转移土地欲望最终却没有实施转移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灵、交易成本高。为降低交易成本,部分因为外出就业而缺少劳动力的农户采用将土地委托邻居或者亲属、朋友等经营的做法使得事实上的土地经营权得以流转。换言之,在农内就业的农户会从外出就业的亲属、朋友、邻居等有较强关系的农户手中转入更多地农地资源。因此,社会资本更为丰富的农户,其与其他农户交往密切,信息较为对称,转出/转入农地的交易范围更广、交易成本更低,且此时的交易费用不再成为阻碍农户农地供给行为的必然因素。

可见,要素禀赋的差异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存在重要的影响,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说:

H1:要素禀赋对农户农地流转有显著正向影响。即要素禀赋越丰富的农户,其选择农地流转的可能性越大。

(二)区位特征、要素禀赋与农地流转

区位特征直接影响农户的耕种选择,进一步可能影响农地流转。不同地形可能的用途不同,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水稻是平原地区的种植首选,农户能够经营的耕地也相对较多;而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农户能够耕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水土条件较好的丘陵地带适合发展经济果木、林木业等经济林;山区则更适合种植林木。虽然受区位特征影响下的耕种品种不同,但规模经营存在的潜在利润可能诱发农地流转需求。一方面,在人均土地资源禀赋极少的小农经济中,收入最大化不是农民追求的根本目标,农民追求的是较低的分配风险和较高的生存保障。所以,如果失去土地,一旦无法继续实现非农就业,其再择业的风险会加大。另一方面,农地流转是新型农民培养的有效渠道与动力,短期内农地流转表现出积极的技术效应,因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对其土地净转入规糢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产效率较高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入土地[18]。 而且,农地流转会降低农业的技术效率,但是会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率[19],也就是说,小规模农户的土地技术效率高于大规模生产的农户,且经济产出更高[20]。原因可能在于虽然大规模农户提高技术效率的方式更多,包括更容易获得贷款、风险抵御能力更强,但其利用效率却更低。因此,耕地资源稀缺的地区的农户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耕地资源,更不愿意转出农地。由此,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说:

H2:区位特征对农户农地流转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所在区位特征越优越的农户,其要素禀赋越丰富,选择农地流转的可能性越大。

总之,农地流转作为农户对农地的处理方式之一,是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合理的农地流转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和“三农”问题具有积极的影响。当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农地流转状况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而显现出更多的问题。如果要素禀赋更多地向农业倾斜,农户在非农行业实现转移就业的可能性越小,农地流出的可能性越小;如果要素禀赋更多地向非农行业倾斜,农户越有可能选择流出农地。要素禀赋作为制约农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由此,本文以下部分按照“区位特征-要素禀赋-农地流转”的思路,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区位特征和要素禀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图1 区位特征、要素禀赋与农地流转影响机理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研究”于2014年对广东、重庆、内蒙古和江西等31个省(市、区)关于“我国当前农村农地流转制度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采取随机发放方式,共收回调查问卷890份,剔除数据缺失或作答倾向固定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819份。

(二)变量选择及其测度

1.农地流转及其测度:农地流转主要指农户对农地的处理方式,即农地转出/转入。本文通过农地流转、农地转入、农地转出来表达农地流转情况(见表1)。

(1)农地流转:农户在对农地的处理方式中只要满足农地转出或转入中的一个条件,便视为进行了农地流转,将“有农地流转行为”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结果显示,65%的样本农户没有农地流转行为,35%的样本农户实施了农地流转行为

(2)农地转入:将“有农地转入”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结果显示,仅有10.5%的样本农户存在转入农地的情况。

(3)农地转出:将“有农地转出”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结果显示,27.8%的样本农户存在农地流出行为。

表1 样本农户农地流转描述性统计

均值 标准差 频数 有效百分比

否 是 否 是

农地转入 0.11 0.307 733 86 89.5 10.5

农地转出 0.28 0.448 591 228 72.2 27.8

农地流转 0.35 0.477 532 287 65 35

有效的N

(列表状态) 819

2.区位特征及其测度:区位特征主要是指农户家庭所在地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见表2)。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考察地形特征,包括平原、丘陵、山区三类,并依次分别赋值为“1”、“2”、“3”。 由于调查地区涉及全国31个省,囊括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所以,三种类型的样本农户所在地的地形占比差距较小,平原地形样本农户占比为33.1%,丘陵地形的样本农户占比为25.8%,山区地形样本农户占比为39.9%。

nlc202309080947

(2)社会环境:社会保障的执行情况对农户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选择“是否享受养老保险”考察样本农户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只要家中有1人及以上人数享受养老保险,便赋值为“1”,若家中没有人享受养老保险,赋值为“0”。结果显示,超过6成的样本农户享受了养老保险。

表2 样本农户区位特征描述性统计

均值 标准差 频数 有效百分比

社会环境 是否推行养老保险 0.635 0.482 否 是 否 是

299 520 36.5 63.5

自然环境 地形特征 2.10 0.905 平原 丘陵 山区 平原 丘陵 山区

271 211 327 33.1 25.8 39.9

3.要素禀赋及其测度: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衡量要素禀赋,包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农地资源禀赋、社会资本(见表3)。

(1)人力资本:农户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通用性人力资本和经验性人力资本。本文选择家庭劳动力比例、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务农年限三个变量来衡量人力资本。其中,家庭劳动力比例的计算方法是: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总人数;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所有家庭成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所有成员的受教育年限加总数据与家庭成员数之比得来,平均务农年限也是采取同样方法计算所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比例平均水平为51%,劳动力比例超过平均水平的农户家庭仅占26.3%,有7成以上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比例在51%及以下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均值为8.5年,接近9年;超过50%的农户家庭平均务农年限没有达到均值水平。

(2)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农户进行就业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固定资产总值作为代理变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固定资产总值的均值仅为一万元左右,且有81.8%的农户家庭低于该水平。

(3)农地资源禀赋:农地资源禀赋表示的是农地本身所拥有的条件,包括农地灌溉条件、农地土壤肥力2个变量,农地灌溉条件和农地土壤肥力的主要考察对象是菜地、旱地和水田,农地灌溉条件的计算方法是(菜地面积菜地灌溉条件+旱地面积旱地灌溉条件+水田面积水田灌溉条件)/(菜地面积+旱地面积+水田面积),农地土壤肥力的计算方法同理。

(4)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包括家庭村干部占比和是否三代人生活于本村。具体地,一是有村干部家庭的占比整体表现水平较低,平均水平仅为14.7%;二是三代均生活在本村的平均占比低于50%,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知识水平的进步、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市扎根,实现了非农就业。

表3 样本农户要素禀赋描述性统计

均值 标准差 中值 频数 有效百分比

低﹡ 高 低 高

人力资本 家庭劳动力比例 0.51 0.121 0.5 604 215 73.7 26.3

平均受教育年限 8.50 3.361 9 364 455 44.4 55.6

平均务农年限 14.232 14.826 10 436 383 53.2 46.8

经济资本 固定资产总值 10623 27609.965 1600 670 149 81.8 18.2

农地资源禀赋 灌溉条件 2.365 1.272 2.5 405 414 49.5 50.5

肥力条件 3.06 3.469 3 621 198 75.8 24.2

社会资本 家庭村干部占比 0.147 0.251 0 560 259 68.4 31.6

是否三代人

生活于本村 0.41 0.499 0 518 301 63.2 36.8

注:﹡以均值为衡量标准,若变量值高于均值,则程度高;反之则是程度低。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为检查模型构建的可靠性,首先,对农地流转情况(包括农地转出、农地转入、农地流转)和要素禀赋及区位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地流转与要素禀赋和区位特征在1%的统计水平上都显著相关,农地转入与要素禀赋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相关,农地转出与区位特征在1%也呈现显著相关。

表4 区位特征、要素禀赋与农地流转相关性分析

要素禀赋 区位特征

农地转入 Pearson 相关性 0.153*** 0.026

显著性(双侧) 0.000 0.453

N 748 819

农地转出 Pearson 相关性 0.023 0.109***

显著性(双侧) 0.521 0.002

N 748 819

农地流转 Pearson 相关性 0.101*** 0.095***

显著性(双侧) 0.005 0.007

N 748 819

***.在.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进一步地,为观察区位特征、要素禀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以区位特征的30%和70%为分位点,根据要素禀赋的中位数,对全部样本进行分组,并计算每组样本农户的农地流转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样本农户的分组分析结果

区位特征差 区位特征一般 区位特征好

农地流转 要素禀赋丰富 均值 0.22 0.34 0.29

N 112 157 112

要素禀赋稀缺 均值 0.38 0.46 0.27

N 134 170 134

农地转出 要素禀赋丰富 均值 0.25 0.27 0.22

N 112 157 112

禀赋效应与社会福利损失研究 篇5

关键词:禀赋效应,社会福利损失,规避

人们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对于自己拥有的商品往往会给出比较高的估价,在进行经济活动决策时,往往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动物的天性使然,也是人的本能反应。然而这种行为在现代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福利净损失。本文针对禀赋效应对社会福利损失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对禀赋效应的科学解释及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一、禀赋效应理论概述

1、禀赋效应的理论解释

禀赋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一物品时,他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要大得多。禀赋效应的衡量标准是通过出售所拥有商品和商品的市场价值表现之间的差距体现的,这种现象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证明了经济也会受到感性因素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禀赋效应会导致买卖双方对商品产生价格分歧,从而影响交易的进行。禀赋效应所涉及的商品一般都是对持有者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不是为了谋求利润而购买的商品。为了利润而购买的商品由于涉及的经济因素大于感性因素,因此在交易过程中不会有禀赋效应发生,比如说购买股票是为了收益,在股票出售时拥有者只会考虑经济因素,因此不涉及到禀赋效应的影响。

2、禀赋效应的产生原理

禀赋效应的理论解释有损失规避理论和自尊理论两种。损失规避是指人们在交易活动中,往往把交易损失看得比交易获利更加重要。损失规避理论是对禀赋效应的理性解释,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拥有商品的价值不变,避免交易给商品拥有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在经济活动的损失规避行为中,损失规避对负性的改变也就是损失更敏感,而占有表现为对放弃行为更敏感。这两种说法都能够很好地解释禀赋效应的产生,但是却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何在交易活动中会发生购买方购买价格高于商品价值而卖方仍不肯出售的现象,因此人们又提出了自尊理论。

二、禀赋效应给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

禀赋效应的产生导致商品拥有者对商品的估价过高,使商品在经济活动中的卖出价格永远不能和购买价格达成一致,从而导致交易活动的停止和减慢。市场经济中的禀赋效应现象会被放大并造成市场低效、福利损失、阻碍制度改革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1、市场低效

一个健康高效的市场应该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指导交易的有效前提就是理性的思考。禀赋效应作为偏感性的行为经济学分支,会导致市场的低效率。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不仅需要市场规模保证交易活动的速率,而且市场的消费行为是否活跃也是主要影响因素。禀赋效应会直接导致商品持有者在交易活动中对商品的估价过高,从而与购买方无法达成商品价值的一致意见,发生交易活动中断或者阻滞现象,降低市场活跃度。市场作为平衡供求矛盾的交易载体,在禀赋效应发生的交易中不能够实现商品等价值的交换。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拥有者对商品估价过高,而过高的估价不满足市场交易的平等原则和公平原则。平等原则和公平原则作为市场交易的根本,与市场交易的活跃度是有直接联系的,因此禀赋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带来低效率的影响。

2、社会福利损失

福利损失又被称为无谓损失,是指由于市场未处于最优状态而引发的社会成本,具体来说就是指市场偏离竞争均衡体制时所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禀赋效应会破坏市场的公平原则和平等原则,从而导致市场竞争体制失衡。而市场竞争体制的失衡会直接导致市场对交易的指导和调节作用的减弱,从而使交易活动中的商品以虚高或者偏低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剩余的减少,会直接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增大,导致市场运行迟缓。

3、阻碍制度改革

禀赋效应不仅对市场、社会福利净损失带来影响,还会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带来阻碍。禀赋效应引起的“损失厌恶”理论解释了很多当今我国经济改革活动中的非理性现象。例如在政府拆迁工作进行时,被拆居民总是抱怨政府所提供的拆迁补偿太少,容易与政府部门发生补偿价格上的争议,甚至导致“钉子户”现象的发生,阻碍了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政府在面临这种情况时,为了稳民心、保发展,只能提高补偿金额,以远远高出市场的价格对拆迁户进行安置补偿。这种现象极大地增大了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使政府有限的资金浪费在与现代化建设完全无关的项目上。

三、禀赋效应影响社会福利的因素分析

禀赋效应产生的理论解释虽还未达成统一,但学者们通过研究,认为物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好奇心效应、交易需求效应等对禀赋效应的出现有影响。

1、物品价格不确定性对禀赋效应产生的影响

当个体知道交易物品的确切价值时,很容易计算出交易的净损值和净增值,禀赋效应也会在理性因素的影响下对交易活动产生较小的影响。比如一件商品在买方和卖方都确切了解其价值最高为50元时,在交易时即便有禀赋效应的作用卖方也不会把该商品的价值定位于200元,根据市场的经济规律,如果卖方想要达成交易,那么最高的出价也就是50元,这样禀赋效应就很难发生。但是当买卖双方都不知道交易物品确切的价值行情时,由于缺乏市场行情参考,这时禀赋效应就会发生最大的效力。卖方为了损失规避,只好冒险将商品的定价等同于自己对商品的情感判断,而买方则会根据购买需求和对商品的感性评价在卖方定价的前提下完成交易,从而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2、好奇心效应对禀赋效应的影响

好奇心效应是影响禀赋效应产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好奇心是损失规避现象的一个典型特征,人们把损失获得信息的机会看得比没有得到的信息更重。根据好奇心效应,卖方会保留自己拥有的物品,因为卖方好奇结果。在不确定交易物品价格情境下,满足好奇心的损失规避也许会导致禀赋效应产生。

3、交易需求效应对禀赋效应的影响

交易需求是交易发生的根本条件,当交易需求水平很低或者人们渴望交易时也会导致禀赋效应的发生。Mandel(Mandel 2002)通过实验证明了交易需求的高低与禀赋效应有关。他们选取80名Hertfordshire大学的学生,被试随机被分配到以下四种情境中的一种:2(拥有者:被试/商人)×2(交易需求:是否想要买或卖)。四种情境如下。

情景A:十年前,你买了一瓶价值5美元的酒,有人想买你的酒,你最低会出多少钱卖给他?

情景B:十年前,商人买了一瓶价值5美元的酒,他现在想要卖给你,你最高出多少钱来买这瓶酒?

情景C:十年前,你买了一瓶价值5美元的酒,你想把它卖给商人,你最低出多少钱才会卖?

情景D:十年前,商人买了一瓶价值5美元的酒,你想要买,你最高出多少钱来买?

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是拥有者时,所出的价钱要高于商人是拥有者时所出的价钱。A情境下(被试有高交易需求)的交易价钱显著高于B情境下的交易价钱,即在这种高交易需求的情况下,出现了禀赋效应。试验证明,如果拥有者的物品是用来使用的则具有较低的交易需求(他们乐于保存该物品);反之,拥有者的物品是用来交易的则具有高交易需求(他们乐于把物品卖个好价)。这种区别会影响到交易需求的高低,进而影响禀赋效应的发生。

四、如何避免禀赋效应给社会福利带来净损失的思考

经济活动中禀赋效应的出现不仅会导致市场效率低下,还会导致社会净福利的降低,这对市场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然而禀赋效应不仅会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影响,还会影响到我国政治和经济改革的进程,因此如何在我国政治和经济改革进程中避免禀赋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才是我们研究禀赋效应与社会净福利损失之间关系的目的所在。

1、如何避免禀赋效应给经济活动决策带来的影响

禀赋效应会导致人们对现状产生偏爱,这对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企业在发展期为了加速发展往往会涉及众多业务,当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其必须对这些业务进行剥离出售并重新整合优势业务以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然而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企业往往因为禀赋效应使企业决策者畏惧改变。现如今,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正是这种窘境,面对企业业务发展的瓶颈,却由于禀赋效应的偏爱现象不愿意对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改革,从而导致我国大量落后产能企业的出现。这些企业不但在面对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时毫无竞争力可言,还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的社会资金和人力资源,从而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这些企业只有响应党中央淘汰落后产能的号召,和现状做一个彻底了断,重整业务组合,才能够使企业冲过瓶颈,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机会。

2、如何避免禀赋效应给政治决策带来的影响

当国家的政策制度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时,为了规避损失,那些利益可能受损的群体必定有很强的动机维持现存体制和原有的权利安排,从而导致变革受阻,难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而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必须积极推进改革,克服种种阻碍和“惰性”。由此,我国在政治改革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思想,坚定不移地做好政策改革工作。此外,政府应该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其中遇到的阻碍力量有充分的估计,充分认识权利初始安排的行为效应,以制度变革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改革。

参考文献

[1]陈群林、袁晓琳、贾磊、肖少北、张庆林:引入中立方参照:对禀赋效应的再探讨[J].心理学报,2013(3).

三沙市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 篇6

1.1 岛礁资源

三沙市是海南省3个地级市之一, 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雨量充沛, 但因土质疏松, 岛屿上无溪流。地下水多为淡黄色, 咸味, 个别具臭味, 半透明至透明, 水温23.8℃~30.0℃, 矿化度0.862~30.160 g/L为淡水至咸水, 除甘泉岛有淡水可饮用外, 其他均不宜饮用。据统计, 南海诸岛的陆上植物, 包括少数海生单子叶植物共计97科, 262属, 405种, 3亚种, 15变种, 1变型, 其中大型真菌8科16属, 30种, 1变型;地衣及苔藓各1种;蕨类3科, 3属, 4种;裸子植物4科, 4属, 3种, 1变种;被子植物80科, 237属, 366种, 3亚种, 14变种。它们几乎都是热带成分, 其中泛热带分布的属所占的比例最大。南海诸岛的几组群岛因地理位置、面积、海拔、岛屿的年龄及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而所含的种数也有较大的差异, 西沙群岛现有维管束植物植物82科211属316种。南沙群岛有维管束植物共57科121属151种。植被分布为西沙群岛以白避霜花 (麻枫桐, Pisonia grandis) , 南沙群岛以莲叶桐 (Hernandia sonora) 为主组成的单优势种常绿林[4]。

1.2 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

据统计, 南沙群岛海域生物共26门148目1 021科6 500种[5]。西沙群岛海域调查发现浮游植物219种, 平均密度为10.75万ind/m3;浮游动物249种, 平均生物量为115.1 mg/m3, 平均密度为81.0 ind/m3;海域底栖动物为十大类群84科121属144种。岛礁潮间带生物共7类105科655种, 平均生物量为980.19 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27.48 ind/m3;西沙群岛鱼类计有535种, 隶属于18目90科237属, 其中以鲈形目种类占绝对优势。从栖息生态环境看, 以珊瑚礁鱼类占大多数 (432种) , 其余为外海与大洋性种类。游泳生物平均生物量64.914 kg/h, 礁盘区鱼类平均生物密度为168.38尾/h。西沙群岛礁盘区鱼类有定栖性种类, 也有大洋性洄游种类, 有表层种类, 也有中层、下层与底层种类;有珊瑚礁种类, 又有大洋性洄游种类和外海种类。珊瑚礁热带海洋观赏鱼类114种, 海藻48种[2]。三重刺网专业调查总共捕获珊瑚礁鱼类16目52科168种, 其中西沙13目38科115种、中沙11目29科68种、南沙13目37科101种。软骨鱼类以真鲨目 (Carchahiniformes) 和喷目 (Myliobatiformes) 占优, 硬骨鱼以鲈形目 (Perciformes) 和鲀形目 (Teraodontiformes) 占优[6]。西沙、中沙、南沙3个群礁的组成情况较为相似。礁区底栖生物最广布和最多的是珊瑚类, 其中造礁珊瑚西沙群岛有204种[7], 中沙群岛 (黄岩岛海区) 有46种[8], 南沙群岛有282种[5]。

南海的渔业资源蕴藏量约为1 080万t, 潜在可捕量约540万~650万t, 其中南海北部陆架区约37.4万km2海域, 可捕量250万~280万t, 南海北部大陆斜坡区可捕量约30万~39万t, 南海500 m以深的深水区海域约150万km2, 可捕量约130万~162万t。1985—1997年, 粤、桂、琼3省区开赴南沙渔场的渔船约为2 200艘 (次) , 总产量14.5万t, 产值为7.2亿元, 捕捞潜力很大。从1997年开始, 南海渔业产量突破300万t, 随后一直维持在300万t以上, 甚至一度突破350万t, 这些产量中, 95%的产量来自南海北部, 西沙、南沙、中沙等外海区域只有15万~20万t。目前南海每年的捕捞产量为400万~420万t。按照各省、自治区的渔船统计, 当前南海区从事海洋捕捞的渔船约82 000艘、海南省未纳入国家渔船数据库的约15 000艘船, 总功率约445万k W。在南海区8万多艘渔船中, 以拖、围、刺、钓等主要作业类型来看, 目前以刺网船数量最多, 接近6万艘, 围网最少, 约4 500艘, 拖网渔船约11 000艘, 但其功率占比最大, 约占总功率的45%, 钓业船数约5 000多艘, 功率占比最少。

1.3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据测算, 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 油气田180个。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石油地质储量为230亿~300亿t, 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 其中70%蕴藏于深海区域, 南海也是世界公认的海洋石油最丰富区域之一。南海海域具有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运移、储集、圈闭、保存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 被称为“世界五大海洋油气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在南海北部西沙海槽等深水区域,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130 km的地震剖面上, 识别出了显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BSR标志层, 初步判识和确认天然气水合物矿层厚80~300 m。迄今已发现22个具明显BSR异常的天然气水合物区块预测其总资源量达185亿t油当量, 并于2007年6月实施钻探, 一举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取得了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阶段性胜利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性进展。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新生代具有准被动大陆边缘特点, 深部流体活动异常活跃, 局部地区热流较高, 沉积速率较大, 形成了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 是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区域和重点勘查领域[8]。据研究, 南沙海槽发育天然气水合物, 存在于水深650~2 800 m海底下65~350 m深的晚中新世沉积物中[9,10]。南海北部、东北部和南部大陆坡是Ⅰ级远景区, 西部大陆坡是Ⅱ级远景区[11]。

1.4 再生能源资源

再生能源资源主要有: (1) 太阳能。西沙群岛的太阳辐射量相当丰富, 年太阳辐射总量在6 000 MJ/m2以上。其中宣德群岛达到6 180 MJ/m2, 永乐群岛达到6 100 MJ/m2。西沙群岛的太阳能丰富, 年日照时数在2 900 h, 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离赤道近, 每年受太阳直射两次, 因此, 该海域的普遍特点是日照时间长, 辐射总量较大[2]。南沙年日照时数在2 300 h, 年太阳辐射总量南沙为5 734 MJ/m2[12]。 (2) 风能。西沙群岛的风力资源丰富, 平均风速较大。有效风速的时数较多, 全年在5 700~6 500 h/a, 平均每天可达16~18 h, 有效风能密度, 年平均在180~285 W/m2之间, 年有效风能在1 050 k W·h/m2。南沙年平均5~10 m/s, 属风能丰富区, 全年风时可达7 000 h左右, 可利用风能发电[2]。 (3) 海洋能。西沙群岛及周围海域蕴藏有巨大的海洋能源。西沙波浪能根据西沙永兴岛实测, 全年海浪平均波高为1.34 m, 且周期较长, 极有利用价值, 每米长的波能约达8.5 k W。西沙群岛海水表面年平均温度为27.5℃, 600 m水深以下水温降到7℃以下, 估计蕴藏的温差能约达5亿k W。南沙岛礁区可利用的主要是潮汐能, 在礁群附近, 由于礁群地形影响, 最大可能潮差明显增大, 如仙娥礁最大可能潮差大于2.5 m[2]。

1.5 旅游资源

三沙市旅游资源丰富, 有独特的热带珊瑚礁群岛景观, 海域珊瑚种类繁多, 姿态万千。其间栖息鱼、虾、蟹、贝、藻等丰富的海洋生物, 构成奇特的海底世界。海岛周围, 沙滩环绕, 海水清澈。岛上有丰富的植被和珍稀的鸟类。人文景观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现代建筑, 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2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现状及评价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礁生物群落隶属于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印度洋—西太平洋区系, 对渔业生产、资源养护及科研极具意义。但多年来, 珊瑚礁遭到自然因素以及周边国家的掠夺性采掘和违背科学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珊瑚礁的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遭到破坏。

2006年前西沙群岛大部分珊瑚礁本身基本健康, 只是鱼虾贝、海参、海龟等高经济价值资源严重过度利用, 造成生态系统失衡。2007年后西沙群岛的珊瑚礁受到长棘海星严重破坏, 2009年调查仅局部水域残存部分较好造礁石珊瑚, 主要分布在:北礁东面、七连屿的南岛附近局部水域、南沙洲南面局部水域、和东岛西面部分水域。还有活的造礁石珊瑚成体少量残存在潟湖内、较边缘的玉琢礁和金银岛西面及南面、东岛四周。其他地方, 特别是整个永乐大环礁的造礁石珊瑚基本上全部死亡, 仅个别地方的浅水礁盘附近还残存一些[13]。南沙群岛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已显著下降, 2007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对渚碧礁进行调查时发现, 南沙群岛渚碧礁海域珊瑚礁生存状况已不容乐观, 造礁石珊瑚多样性低, 活的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低, 特别是造礁石珊瑚死亡率极高。原因是天敌生物的侵害、病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4]。

3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侵权侵渔严重

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越南对我国南沙群岛有领土和领海的要求, 并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擅自派兵强占我南沙群岛数十个岛礁, 造成复杂的政治局面[1]。虽然本海域是我国南海渔民的传统作业区, 但有大批越南、菲律宾渔民在我国海域作业。为了逃避我国渔政部门的管理和尽快获取更多的渔获物, 他们往往采用破坏性的炸鱼、毒鱼等掠夺式作业方式, 造成渔业资源毁灭性破坏。

3.2 岛屿岸线侵蚀严重, 岛屿面积减小

目前, 西沙岛礁面积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西沙岛屿的海岸类型主要珊瑚礁海岸, 其岸线侵蚀的原因:一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导致海岸线后退;二是由于人们对珊瑚礁系统的破坏, 削弱了珊瑚礁盘对岛屿海岸的保护能力, 从而加剧了海岸侵蚀程度[13]。

3.3 海洋生物资源衰退

昔日龟、鸟、鱼、贝、珊瑚等资源丰富的群岛已经遭到严重破坏, 生物物种日趋减少, 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这就直接影响到本区具有最高生产力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使其面临巨大威胁。

4 进一步加强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工作建议

4.1 加强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保护的宣传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媒介, 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对于海岛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提高整个社会对保护西、南、中沙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4.2 发展海洋特别保护区

三沙市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殊的地理位置, 有多种开发利用价值。建议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 科学合理划分出重点保护区, 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以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为前提, 保境安民, 统一规划, 逐步开发, 综合利用, 协调发展。

4.3 加强海岸线管理

由于岸线侵蚀会导致土地大量流失、海岸防护压力增大, 岸线变短、岛屿面积越来越小, 甚至岛屿消失的严重后果, 因此,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并加强海岸线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特别是国家对外公布的领海基点岛屿必须重点关注, 因为它们将对我国的领海主权有着深远的影响。要做好领海基点保护范围选划, 禁止在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以及改变该区域地形、地貌的活动。

摘要:文章介绍了三沙市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况, 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工作建议。

劳动力禀赋 篇7

1 江苏沿海风能资源开发的意义

1.1 缓解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江苏经济发达,是我国的耗能大省,又是一次性能源资源贫乏的省份。全省发电用煤大部分需要从外省调入,煤源及运输压力较大。江苏民用与工农业用电主要靠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这种发电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全省大部分地区为平原,水力资源更为缺乏,现有装机容量仅为2.4万kW,占总装机容量的15%。何柞庥院士说,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以成为长三角地区解决“电荒”的一个出路[4],此话很有远见。江苏沿海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是江苏能源开发的希望,对缓解江苏乃至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对我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全球一次能源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三大支柱,而我国却高度依赖煤炭,2004年煤炭所占比重为67.7%。我国火电占可供电力的80%左右,基本是燃煤机组。1982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维持着平均每年以5.6%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我国的石油消费将是2004年的2.38倍,将使我国油气资源的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同时,化石能源资源的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对“绿色GDP”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开发以风能为主的新能源,加强江苏沿海风能基地的建设,对调整与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紧张局面的意义十分深远。

1.3 带动沿海市县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江苏省提出了全面启动和科学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的重大决策,将极大地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的盐城市,是沿海经济“洼地”正在崛起的一座新兴临港工业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产业北拓承接基地和西太平洋国际湿地旅游城市。随着江苏沿海开发的纵深发展,盐城市将成为江苏沿海地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极。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74.26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了15.1%。但是,盐城没有煤碳资源,发电全靠“北煤南运”,抑制了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将为江苏沿海市县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成为区域发展的“推进器”。

1.4 为我国新能源开发提供新的样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风力发电进入一个空前发展时期,风电场建设迅速。到2005年,我国累计建成62个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1.266×1012W。但是,风电场的分布以西部地区为主,沿海地区风电场建设相对滞后,因此特别需要在风能资源的开发方式、体制创新、技术攻关、市场运作、产业优化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尝试,寻求突破。加快江苏沿海地区风力资源的开发与风电场的建设,可为我国沿海地区新能源的开发提供新的样板,并以此进行推广,为我国能源建设作出贡献。

2 江苏沿海风能的资源禀赋

2.1 风能密度高,资源丰富

江苏省风能资源估计总储量为3.0×1010W,实际可开发量约为0.24×1010W[5]。而沿海地带风能资源更为丰富,资源禀赋好,开发价值极高。据对该地带21个点17—30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均风速在2.95—5.7m/s,年均有效风能密度高于60W/m2(63.4—381.5 W/m2),年有效风速时数超过4000h(4300—7900h)。在21个站点中有17个有效密度在60—100W/m2,年有效风速时数在4300—5900h之间[6]。全年风向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风速最大月份3—5月;岸内带一侧达20—25m/s,沿海岛屿达36m/s(图1)。

2.2 资源取之不尽,潜在能源库

风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日趋成熟,作为可再生能源中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具备了规模化开发的条件,其商业化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人类具有107兆瓦的风力能源可供利用,相当于当今全球发电能源的总需求,可见它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潜在能源库[7]。江苏沿海地区地势平坦,面向太平洋,夏、秋季节还有热带气旋的影响,形成台风天气,风力强劲,是潜在的能源宝藏,开发前景看好。以盐城大丰市为例,该市有海岸线112km,海涂面积7.73万hm2,受海陆温差和季风气候的影响,30年平均风速高达3.5m/s,沿海平均风速7.5m/s,风能资源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3 绿色清洁能源,环境效益高

风能资源是一种绿色能源,风力发电是最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一种发电方式,可以减排CO2等有害物,平均每装一台单机容量为1兆瓦的风能发电机,每年可减排2000t的CO2、10t的SO2、6t的NO2。风能资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当今世界,人口增长了2 倍,而能源消费量增长了10倍。作为常规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发电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造成CO2气体的大量排放,形成“温室效应”,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的恶化。风能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节约能源,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既增加了本地劳动力就业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商家前来投资,对江苏沿海地区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新的经济增长极,发展前景好

风力发电是江苏沿海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据专家研究,风电可不上网而直接应用于氯碱、电解铝、PVC等高耗能产业的生产。风电与蓄电结合,可成为海水综合利用稳定而廉价的能源,促进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煤相比,风力发电具有节能、可再生、无污染的优势,是世界上最看好的一种新能源。欧洲风能协会提出了到2020年世界风电装机容量12亿kW,风电占世界电力12%的发展目标[8]。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建成500万kW,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万kW风电基地”的目标,江苏沿海风能开发机遇难得,前景看好,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

3 江苏沿海风能资源的时空分布与评价

3.1 沿海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

江苏沿海地处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风速普遍大于3m/s,海岸线附近4—5m/s,近海岛屿5—8m/s,风速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呈东西差异大,由东向西呈递减之势。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有效风能由陆地向海洋增大。如位于海中的达山岛,有效风能密度为381.5W/m2,有效风能时数为7926.5h;近海的东西连岛有效风能密度为271.4W/m2,有效风能时数为6632.6h;位于海岸线西侧的赣榆有效风能密度为81.7W/m2,有效风能时数为3760.8h。南部沿海也大致如此,陆地最东部的启东有效风能密度为71.8W/m2,有效风能时数为3946.8h;里侧的海门有效风能密度为63.9W/m2,有效风能时数为3404.4h,稍逊于启东市。二是有效风能密度淮北沿海大于淮南沿海。如灌河口以北一般在100 W/m2以上,灌河口以南一般在100W/m2以下(表1)。

3.2 沿海风能资源的季节分布

江苏沿海属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风能资源季节分配表现为冬、春季大,夏、秋季小,季节变化十分显著。根据沿海各季平均风能密度分布图分析,春季沿海大部分地区平均风能密度都在50W/m2以上,而夏秋两季除废黄河三角洲及其以北地区平均风能密度达50W/m2以上外,中、南部大部分地区都在50W/m2以下(图2)。

3.3 建设风电场的立地条件好

江苏沿海滩涂宽广、沙洲辽阔,现有滩涂总面积68.73万hm2,建设风电场的立地条件十分优越。江苏南部沿海的东台、如东、大丰3市所辖的浅海辐射沙洲,具有独特的发展风电资源优势与空间条件,大部分沿海岸线和滩涂均可成为建设风电场的基地。其中,位于东台市、大丰市东端附近的东沙更是全球难得的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场区[9]。东台20万kW风电特许权项目已开工建设,这是目前国内也是世界单期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加上江苏大丰、如东、响水、滨海、射阳风电项目已启动或获准建设,沿海风电场走廊将成为江苏约1000km海岸线上一个新的支柱产业,江苏也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风电产业基地。

3.4 风能资源可开发利用区评价

江苏沿海风能资源的开发,依其分布地域、资源状况、利用条件等可分为3个可开发利用区。一是沿海岛屿区。该区属于夏春强压区,风能资源极为丰富,如东西连岛、达山岛有效风能密度在250W/m2,有效风能时数达6600h以上,为江苏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是该区岛屿面积有限,发展风力发电场的立地条件差,现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二是沿海岸区。该区属于春夏强压区,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如燕尾港有效风能密度167.8W/m2,有效风能时数6295.6h。该区是江苏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且沿海滩涂宽广,是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场的理想之地。三是近海陆地区。指连云港—盐城—南通一线以东至海边,属春冬中压型,为风能资源可利用区。该地区分布有大量的农田、沿海城镇、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受其制约,不宜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表2)。

4 构建江苏沿海绿色能源基地的构想

4.1 科学规划,打造东部“海上三峡”

作为一个战略选择,风能在江苏既要快上,又要有长远考虑,要研究并解决好资源挖掘、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政策完善、人才培养等课题。江苏沿海风电发展要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先做精做好,再做大做强。同时,沿海开发是江苏省重大战略决策,因此沿海风电资源的开发应与沿海开发战略实施同步、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十一五”期间,江苏沿海将获得200亿元以上的风电场建设直接投资,并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场[10]。要充分发挥江苏沿海风能资源与浅海淤长型辐射沙洲的特有优势,全面建设苏东“海上三峡”,发展以6000—1.2万KW装机容量(相当于3—6个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风电场为中心的大风电产业,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4.2 机制创新,扶持沿海风电场建设

江苏沿海发展风力发电与常规能源相比处在起步阶段,其产业规模小、获益能力低,因此在发展初期当地政府应通过机制创新,制定有利于风能等新能源开发的相关政策,将其作为新生事物和长期发展的战略工程给予扶持,实现风电的跳跃式发展。要把风电纳入国家能源建设计划、沿海区域发展规划中,增加资金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和信贷规模,提供低息贷款,制定优惠税收、电价补贴等政策。同时,要积极利用国外资金,拓宽引资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外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国际商业信贷,欢迎外商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参与建设,以进一步推进江苏沿海风力发电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竞争力,使其最终依靠自身的发展潜力,在我国的电力构成中占到一席之地。政府应全力推行“绿色电力”机制,允许、引导并鼓励用户购买风能电力,以推进沿海风能资源的开发。

4.3 发挥优势,建设沿海能源产业带

发挥风能资源的优势,建设沿海风电场,其本身就是沿海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如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确定在大丰建设风电场工程,并于2006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此项目位于大丰市王港闸以南、川东闸以北、海堤公路以东,总投资18亿元,项目装机容量为20万kW,建设周期为2年,建成后年供电能力可达4亿kW·h,年可实现利税1.1亿元,是目前国内单期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之一,也是江苏省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千亿级风电设备产业链的一部分。江苏沿海新能源的开发,也是打造沿海以新能源为龙头产业带的“推进器”,其意义不仅是缓解缺电、改善环境,更重要的是可延长风电产业链。江苏沿海规模化的风电项目建设可以带动以风电制造业为主体,包括风电服务业在内的风电产业发展,推进风电产业本地化、市场化和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可将风电直接应用于盐化工氯碱工业、电解铝、PVC等高耗能产业、金属及非金属产品的精深加工等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构筑一个新的增长点。以风电用于海水综合开发利用为例,其路线图包括:淡化海水→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缩海水提取金属镁→提镁后的浓缩海水制盐→制盐后的工业浓盐水制氯碱→用氯碱副产品氯气生产PVC,氢做成工业还原剂和燃料等。政府应组织专家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打造江苏沿海新能源产业带,实现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质的飞跃。

4.4 保护湿地,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江苏沿海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一片海涂湿地,拥有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东长江北支口自然保护区、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等,所以在风电场的建设中应统筹规划,有序、适度开发,切忌盲目攀比,全面开花。目前,江苏沿海三市都在筹划和建设风力发电场,一字排开在海岸线上。不可忽视,这种“撒网”式的风电项目一旦全部建成,噪音与气流的扰动就不可避免地对沿海滩涂的越冬候鸟、湿地保护造成压力和影响,形成所谓的“绿色污染”。所以,风电场必须建设在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工程、主要海运路线等规定范围之外,还必须距离海岸线15—40km。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才能使风电场的建设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的。

4.5 合理开发,形成沿海工业观光带

江苏沿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北隅的云台山、东西连岛是江苏的“海上花园”,山海奇观,引人入胜;中部、南部的沿海滩涂是中国四大湿地之一的“黄海湿地”,也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与野生放养地,有世界珍稀动物麋鹿1000多头;以射阳沿海湿地为中心的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已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是丹顶鹤等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每年有1000多只丹顶鹤前来越冬。沿海风电场的建设,成千上万座风车拔地而起,将为沿海地区增添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为沿海生态旅游与黄海湿地公园的建设锦上添花。尤其是大丰、东台境内的风电场建设应与大丰麋鹿保护区、黄海林场、东台永丰生态林等景点建设一起统筹规划,打造成江苏沿海能源工业的特色观光带。

参考文献

[1]王中华.从能源看崛起[N].科学时报,2007-02-28(6).

[2]凌申.盐城东沙风能资源开发与海上风电场建设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8,(9)∶113-115,119.

[3]张一民,沈才元,刘凤英.江苏省风能资源的分布与利用[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7,(1)∶33-36.

[4]刘宏奇,邵生余.风力发电,江苏沿海正当时[N].新华日报,2006-07-20(B).

[5]黄世成,等.江苏风能资源重新估算与分布研究[J].气象科学,2007,(4)∶407-412.

[6]江苏省海洋渔业局.江苏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52.

[7]杨振斌.中国风能资源[J].大自然,2007,(2)∶48-49.

[8]崔民选.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36.

[9]凌申.对我国沿海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7)∶635.

基于资源禀赋的县域循环经济研究 篇8

一、循环经济及其发展特征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 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 使不同组织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 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配置, 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 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模式。基于对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人类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种不同模式:传统模式。它不考虑环境因素, 一味强调对环境的征服, 缺乏保护意识, 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发展过程;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它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 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 不但治理成本高, 而且使生态恶化日益严重,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循环经济模式。它是以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标, 强调“清洁生产”, 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循环经济的发展特征表现为:

1. 减量化。

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 (资源) , 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 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 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 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 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率和环境同化能力。

2. 资源化。

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对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 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 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 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 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3. 无害化。

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 (废弃物) , 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 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 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 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二、基于资源禀赋的县域循环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纽带和结合部,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切入点甚多, 各县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各不相同, 其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区域差异和地区分工原理, 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 根据其拥有的资源禀赋选择各自特殊的发展模式。

所谓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总结, 是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途径、措施、效果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在我国, 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以其拥有的、特定的资源禀赋为基础, 这些特定的资源禀赋具体表现为:区位和自然资源能力。每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区位和自然资源, 成为县域经济在某些产品方面的资源成本优势, 决定了其产业发展模式和比较优势;传统产业基础。一个县的传统产业是其多年积累的结果, 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生产工艺与大量的技术工人。它们有的是依托当地丰富的原料来源, 有的是依托当地世代传承下来的手工艺术或从业习惯, 并在当地已经形成自己的产业链, 具有良好的配套设施, 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产业创新能力。县域经济依托其优势产业, 并在优势产业的带动下, 形成相关产业链, 推动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历史、人文积淀和生活习惯。县作为一个人为分割的行政区划, 在长时期的区域生活中, 形成了各自的地域文化, 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 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县域的产业开发、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也正是利用这些作为自己的品牌来开发其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工业化带动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带动发展模式、第三产业带动发展模式和矿产资源开发带动发展模式等四种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何整合这四种发展模式的优势,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促使县域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道路健康发展, 循环经济就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因为县域循环经济, 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利用其拥有的资源禀赋提升环境容量, 实现县域经济体系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功能性服务的生态化方向转型, 赢得县域生态经济系统在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优化前提下的可持续发展。

县域循环经济具有其独特的涵义:整体上降低资源消耗、解决资源矛盾。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大, 以工业为例, 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超过55%, 资源型、初加工型和粗放型工业占主导地位, 导致资源的承载力下降, 造成后备资源不足。县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缓解了经济发展和资源不足的矛盾;实现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将生态系统理念引入县域经济运行机制, 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县域经济结构向绿色化转型, 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域循环经济通过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可以开辟新的生产领域, 增加就业岗位, 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县域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拉长了生产链, 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因此, 基于资源禀赋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基于资源禀赋的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县域循环经济的资源禀赋优势, 是指其拥有的独特的自然资源、独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方便的流通渠道等, 形成的县域循环经济体现在其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实现其物质闭环流动:小循环 (在企业层面上) 。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 推行清洁生产, 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的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 实现污染排放的最小量化, 要求企业做到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最大限度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服务强度;中循环 (在产业层面上)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 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 形成企业间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 建立生态产业园区;大循环 (在县域层面上) 。通过废旧物质的再生利用, 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最终形成独特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见图1所示) 。

从图1可以发现, 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是依托其拥有的资源禀赋与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 兼顾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贫乏的弱点, 首先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县域循环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要素禀赋结构出现升级, 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 而资本则变为相对丰富时, 再将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化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也自然随之完成。如我国县域循环经济典范的江苏省常熟市, 最初依托本地区纺织业发达的便利条件发展服装加工业, 随着服装加工业的做强做大, 自有品牌的形成, 带动要素禀赋结构出现升级, 劳动力价格逐步提高, 资本相对比较丰富, 相应地带来整个产业结构随之升级, 使其成为我国五大服装产业基地之一和“两个率先”的典范。同时, 在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衡量其效率和效益,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县域的发展基础与生态评估 (包括资源开发率、能源利用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贡献率、生态循环服务价值估算、生态足迹分析、生态环境容载力确定等) ;县域循环经济在县域及其产业与行业中的系统层次 (包括物质、能量、信息、资源、废弃物流动的国际循环、国内循环、区域循环及其园区内的大、中、小循环系统层次, 产业循环发展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和区域耦合等) ;县域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构建 (包括第一产业链、第二产业链、第三产业链、综合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的节点、产业链的流线、产业链的辐射面和产业链的网络) ;县域循环经济的时空布局 (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和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持保障体系等, 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生态产业园建设、产业生态化建设, 产业循环发展区划、三次产业时空发展时序、产业循环发展时空部署)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保障制度体系 (包括绿色制度环境、绿色规范制度、绿色激励制度等) 。从而体现县域循环经济的实现程度及整体效应, 揭示系统的主序差别, 真正反映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支持能力。

四、结束语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向生态化建设高速迈进的有效实现途径。按照循环经济原理来重组我国县域产业结构, 优先鼓励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和功能型第三产业的发展, 逐步调整淘汰传统产业, 组建资源闭路自循环的产业生态园区, 加大对环境无害化技术的运用, 逐步实现生态要素价格市场化, 建立环境资源的生态补偿制度, 坚持“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的整体优化, 才能使县域循环经济真正成为我国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想发展模式, 并高效快速地推进资源、环境、社会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发展司.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2008.3.24

[2].杨荫凯, 谢湘明.进一步促进我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 2008 (4)

[3].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4].蔡杭军, 潘利.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与措施[J].华东经济管理, 2008 (1)

语文教师的生活积淀与创造禀赋 篇9

对于语文教师这样一个群体而言,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但绝不能文人相轻,一定要虚怀若谷,尊重他人的劳动与创造成果。语文教学是常教常新的,语文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学术思想开放,教学追求多元,教研交流活跃的环境,特别要注重对各种观点、所谓流派、乃至地域文化的包容,注重每个人与他人相比在文化上、教学上的差异,注重教学在学术意义上的突破和变化。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师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只有注重自己的生活积淀才能蓄积突破和变化的能量,让自己不断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坚定自己的信念。

语文教师应该有广阔的视野,有对生活的理解和激情,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发现和体会到什么是诗意的生活,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什么是最能体现高尚的人文素养的生活,从而产生热爱教学生活的情感,产生创造教学的动机。语文教师生活积淀的重点是不断丰厚自己的人文积淀,要积极创造条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生活这部活书中汲取丰厚的养料,利用或创造各种机会游走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甚至走出家门,探访其他民族,广交朋友,领略大自然和社会发展的生动感、体会各种地域文化和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并且要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无意识地让学生能体味到一种源自独特生活积淀的新鲜和活跃的东西,而较少有沉溺于书斋的朽腐和一成不变的纯粹文字游戏。生活积淀越富有,教学就越具有个性,也越具有磁性,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不是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是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要善于提炼生活,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因子,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味,讲究艺术性,在追求语文本质上下功夫,但又不缺少生活的情趣。只有在生活积淀的背景下去走近文本,才能在对不少文本的解读中,更能敏锐发现其反映真实生活的一面,教课时也更容易调动生活的激情,更不乏对新语言的尝试,又不乏对高品位的呈现方式,当然语文教学也不可或缺沉入式的思考。

语文教师的生存状态是不容乐观的,但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在逆境中坚守。环境虽然容易影响人的思维习惯、生活态度和教学方式,但关键还是在于语文教师自身如何选择和把握。语文教师应充分把握机会和利用时间走进语文教研的广阔天地,去充分体验和感受教学研究的喜悦与期待,去研究各级各类语文人的教学经验与不足,舍得花大量时间和空间去探讨、剖析课例,并注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长补短,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师积累自己的教学生活经历、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会缩短自己专业成长的周期,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富有创造的教学实践,能更深深体会到生活积淀对语文教学的支撑作用,在注重创造属于自己的行为状态下把生活和教学融为一体,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诗意的栖息地。很多优秀的课例实际上都体现了语文教师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生活,表现生活,追求语文教学的高品质。

语文教师的生活积淀决定着其语文教学的质量,很多优秀教师的创造禀赋就源自其丰富的生活感受,许多名师的语文教学都具有其宽广的设计视角,很多语文教学的经典设计本身就一定是超出了语文教学本身,找准了教学与生活的切入点,有特立独行之处,既符合生活的逻辑,又体现了创造的智慧。

语文教师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就一定需要包含对生活的理解,也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师对生活的理解必须包含着对教学的理解,在教学中许多特殊的教学语言也完全是生活所赐。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搞好语文教学就一定要有某种创造的冲动,需要敢于创新的勇气与魄力,因为对一个已有一定教学经历的语文教师而言,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花一定的代价,因为所谓创新就意味着要寻找新的因子,毫不吝啬地抛开自己原有的、相当成熟的程式,但只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需要对自己的既成教学经验进行艰苦的调整,其中会有很多不成功的可能和某些功利因素的损失。却语文教师一旦实现了自己的创造欲望,就意味着自己又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收获,意味着个人禀赋的凸现,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学事业又多了一份希望。

语文教师积淀生活不应是逼迫的,但在现实中生活不排除有逼迫,语文教师要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赐予与馈赠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和教学的交叉中,善于从生活中获得重要的启示和促动,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因材施教。当语文教师都具有了天降大任于斯的感觉时,语文教师就会把教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遵循生活的法则去发现语文教学的美,这就比满怀豪情地为改变教学现状而进行教学改革来得更为有力和纯正,更为自由和自然,因为那种发现与创造才是发自内心的,是高度自觉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时代精神,不断强化这种精神是源于现实生活的进步,缘于对语文教学传统的理解,起于语文人的创造禀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能让人感受到创造力的涌动,感受到生活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活力,有继承,更有发展,但绝不亦步亦趋,拾人牙慧,而是特立独行地在承传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建造每个人自己的宫殿,承接时代赋予的精神,在寻求突破中嵌进一些陌生因素,充满生活的机智,体现一种不断超越的精神境界,在自然的灵性驱使下透出对语文事业、对生命的关怀,诠释着一代一代语文人对语文教学日益深刻的理解,让人一新耳目。

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发展,语文教学的发展空间也就日益扩大。语文作为社会文化的承载系统,语文教学作为文化的传播和增值系统应更多体现时代独特的文化追求。但由于当代社会的浮躁、快餐文化的泛滥、功利操作的诱惑,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语文教师并非那么容易,相反,对潜心搞语文教研的人是一种精神掠夺和智慧磨损,可见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与敬业精神尤其可贵,语文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对自己定出目标责任,逼迫自己搞好教学研究,并自觉地使之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终身学习而不掉书袋、不落俗套、不步人后尘,更不失去自我。智慧的人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不做死,形成一种开放而包容的胸襟。

上一篇:文献评析下一篇: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