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余劳动力(共10篇)
富余劳动力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 一定时期出现的局部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近年来, 部分地区下岗失业情况严重, 而部分地区又出现的“用工难”的现象更加使社会各界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区域性市场为主。劳动力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 也应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但是, 由于社会生产力在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 原始手工业、传统的大机器和现代技术产业并存, 劳动力的素质相差悬殊, 职业偏见的存在, 再加上地区分割等, 阻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流动, 大多数只能在区域内运转, 只有少数高科技人才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 从而形成的主要是区域性市场。二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 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 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农村出现富余劳动力, 加上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富裕人员, 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 形成买方市场。三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换实现的, 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着社会劳动力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流动;劳动报酬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和竞争的影响, 劳动力在供求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就业。劳动力的市场配置行为,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动者由于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 是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部分的缓解人口增长和耕地不足的紧张状况, 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 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 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 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解决就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之道。
我国近年来城镇化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 农民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土地资源的大量减少, 农村人口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逐年减少,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农村中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 从农村向中小城镇转移的人口越来越多, 虽然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一部分青、中年人外出务工, 但在一些中小乡镇中根本不难看到“闲置”劳动力的存在。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阻碍
1、制度障碍
首先, 我国所建立的劳务输出机制还不完整。据了解, 国家制定的就业政策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 特别是把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农民的就业往往被忽视。其次, 农民工务工缺失正规的劳动合同, 其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农民工在城市举目无亲的情况下, 劳动合同的缺失会让他们在就业中难免处于被动的局势。
2、农村劳动力自身产生的障碍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心理素质较差, 文化层次低, 基本技能缺乏, 严重制约了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机会。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 使其在转移过程中面临重重障碍, 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 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 即只能干脏、苦、累、出力型的、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既造成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失衡的矛盾, 又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增大、效率低下, 同时, 可以选择的转移和安置的空间相对狭小。
3、其他障碍
例如:一些社会因素。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容纳能力也是有限的, 很多城市人口的流入速度以及规模都远远的超过了自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 是城市居民特有的优越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 不少城市人对农民工怀有偏见, 使其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还有一些障碍, 比如政策政策制定上的缺陷等等。
三、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1、城乡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的统筹
首先,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规范和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 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等,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新路子。第二, 健全农民工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 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工业化加速期的城乡劳动力统筹命题, 重要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问题。第三, 一方面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因为城乡劳动力统筹问题同经济增长命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另一方面, 工业化越深入, 技术及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相对越强劲, 产业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度相对越高, 而劳动密集度相对会下降, 因而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创造的就业机会会相对减少。所以除了以一定的增长速度支撑城乡就业的统筹外, 必须注重发展性措施, 尤其是城市化的发展对城乡劳动力统筹的意义。
2、抓好农村内部劳动力的转移消化工作
通过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加速农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 在农村内部直接或间接地扩大就业安置空间,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有效转移。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加大农业科技含量, 使农业向着纵深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联户甚至联社联村进行集约经营, 连片建造日光暖棚, 延长耕作时间, 联户开展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规模经营, 从而增加农业内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在大农业内部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在粮食供求平衡的同时, 把着眼点放到扩大畜牧业、林果业、蔬菜业、药材业的发展上, 形成新型的经济结构, 并使其最终成为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彻底解决农业劳动力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3、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首先, 完善乡镇企业的体制和机制, 提高乡镇企业家素质和大力引进技术、人才, 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乡镇企业良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就业环境, 缓解农村偏远地区劳动力资源过度转移所带来的危机, 直到最后消除它。第二, 引进先进技术, 提高企业及第三产业的生产力水平, 扩大规模以促进吸纳劳动力水平。第三产业是个新兴产业,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它将是个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的产业, 同时也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主要就业的方向。第三, 加快试点小城镇的建设步伐, 高起点规划小城镇, 搞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相结合, 通过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育要素市场, 来逐步冲破乡镇企业的社区封闭性, 为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创造条件。
富余劳动力 篇2
第一节选题及其意义
第二节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
一、理论背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内容结构体系及创新
第二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界定
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的基本估计
第二节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一、居高不下的农村劳动力供给量
二、扩大农村劳动力需求量的限制因素
三、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
第三章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异地转移模式绩效评价
一、异地转移基本状况
二、异地转移的局限性
第二节乡镇企业发展的绩效评价
一、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二、乡镇企业自身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局限性
三、产业的脱农化对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探讨
第一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全方位转移——构筑次级中心城市圈域空间结构
第二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次级中心城市集中
一、次级中心城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集聚作用
二、合理发展次级中心城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三、企业集群与农村富余劳动力集聚
第三节小城镇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一、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
二、卫星城式的小城镇发展
第四节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
一、农业产业化对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意义
二、稳定“公司+农户”的基本模式
三、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劳动力就业渠道
结束语
富余劳动力 篇3
我们提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键出路,就是要提升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行业化分流,以农业开拓行业为主,以劳务输出为辅的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一、培育农业商品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不是一个农业强国。更不是现代化农业强国。一则农业人口众多,而人均土地少。农产品杂而多、原料丰富,而农产品的拓展空间则小的可怜,成为商品的工业农产品很少,下游产品开发不足,这些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阻碍农业工业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实现农业产品的商品化转移,是解决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抓住了这个关键,不仅可以解决农业上的诸多问题,也是解决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一个主要环节。
农业的基本生产方式是以原料生产的中、短期循环为主,整个农业人口的劳动操作集中在作物的播种、生产管理、成熟收获几个阶段,粮农、果农一般是以中期循环为主,菜农、花农大多以短期循环为主,就是一个职业的农业劳动力人口,一年都有四分之一的农闲时段,而且由于农业人口的相对过剩,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是农村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目前,农产品市场在流通上,以原料流通为主的农产品市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随着农业市场的不断拓展,这种现象有了大幅度的改观,总体上是增加了家庭、作坊的数量,简单地扩大了从业人员的数量。但在农产品的加工方面,现代科技含量上没有发生
根本性的转变,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的中小企业更多的聚集在物流相对活跃的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市)里,或者在城乡结合部,从业人口不是以原来的农业人口为主,而是以城镇失业人口在就业过程中的职业转移人员为主,农业人口在农产品加工方向上的实际投入量仍然不高。
从唐山以及冀东地区来说,工业化进程比全省其他区域相对要快,但是,整个唐山地区的农产品的商品化转移的进程仍然比较缓慢,区域性的集约化的农产品的工业化的前景,仍然是整个区域急需发展和开拓的空间。就唐山路南区荷花坑批发市场来看。“市场从业人员达5957人,去年该市场成交额达到36,2亿元,名列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百强第22位和蔬菜批发市场20强第3名”。但是,市场交易的对象基本是粮食、油料、蔬菜、肉蛋、干果原料型产品。或者是简单的手工加工产品。原材料流通仍然占当前农产品物流的主要份额。大型商场的高端食品专柜更多地陈列着是外埠企业的商品,当地的食品企业的商品寥寥数种。这种物流现状的最大弊端在于原产地的农业原料大量的外流,而当地富余的劳动力人口因为丧失劳动资源条件而陷于赋闲状态,不得不采取自发性的务工流动。然而这种自发性的劳务输出发生回流的比例是最大的,他们人数多、流动性大、给社会造成的压力也大。
提升农业生产原料的商品化进度,促进农业产品向农业商业化发展,积极促进地方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并且在科学技术方面获得政府或科技单位的有力扶持,开拓和发展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发展,促进农产品上游商品向下游商品转移,农业原料产品向工业商品转移,原材料向多元商品的转移,从而促进农业人口实现新产业化人口的转移,而不是区域的单纯劳务人数的流通。
实现了农业工业化道路,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新的农村市场一旦被工业化挖掘出新的行业,农村的劳动力就会出现大幅度的职业化人口转移,这对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
二、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转移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
目前首要任务是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转移、新行业开拓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农业人口实现新产业化人口转移,而不是区域的单纯劳务人数的流通。
当前,唐山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比全省其他地区相对要快。又是全省的人口大市,由于政府投入的力度较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力度也相对大于其他地区。2003年以来,唐山市“重新整合原来分散设置的就业服务资源,从上到下建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体系,市县成立了就业服务局,街道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社区派驻了劳动保障协理员,全市形成了‘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网络体系。各级相关部门帮助农民考察用工单位,然后组织农民到经过筛选的用工单位打工,并帮助农民签订用工协议。”如果单单考察劳务输出的成就和经验来说,这样的举措确有可推广之处,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这是一种缺乏根本性、长远性、可持续性发展的补救措施。在这样的思路下,更多地是为了消除或缓解当地富余劳动人口对当地劳动力市场占有与冲击的压力。
政府在这种劳务输出的操作上,把解决问题的目光始终放在“输出”上,无论是对就业人口的职业培训上,还是经济政策扶持上,都是以劳动力输出作为最终目的,认为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外地”就是解决了问题的根本。但是,仅仅依靠“输出”不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在这个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在农业的行业化开拓和科技培训服务,农业原料转移提升为农业商品的政策服务和技术服务,以促进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商品化比例,促使农业人口的行业化转移,减少大幅度的异地转移所支付的移动成本,惠农于生存之根。
三、着眼整体战略转移。整体调整大于局部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战略性的全局问题,而不是一个局部可以解决的问题。一个县,一个区无论把局部问题解决的如何好,输出的人口如何的多,但是对于整体富余劳动力不断上涨的趋势,都是一种临时的补救措施。我们面对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环境,必须建立起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战略思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构成。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随着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或进城就业,留在农村特别是留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人口。主要是老人、儿童和中年以上的劳动力。”这一亿人口就是三分之一流向城市也是一个庞大的人口流动群。且不说务工置业。就单单人口流动的成本也是极大的。09年春运的巨大压力就是例证。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仅要把着眼点放在“输出”上。重要的是做好“农本”文章。为此,有的地区调整了战略思想,提出实施区域振兴的五大工程。“一是农村市场建设工程;二是现代商业发展工程;三是便民利民服务工程;四是市场秩序整治工程;五是现代物流建设工程。”从战略高度来调整和梳理当前社会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流通组织的结构。
农业人口大量地向大、中城市迁徙流动,城市对于富余劳动力的吸纳、消化的承担能力出现了明显的压力。进城务工的农业人口的置业给城市的下岗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带来了明显的挤压,以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又出现了城市就业人口的压力。甚至高学历人才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且出现毕业生就业荒。许多高校不得不把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教育让位于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从而不得不把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学科知识向就业、创业方面调整。
小结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惠民政策,“继续深入推行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农村社会基层自治;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组织;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㈥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党的政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为本”的基本思想,认真分析与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问题,寻找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元渠道,研究农业工业化发展,扩大农村生产领域,促进农业人口的就地行业化转移,就可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唐建勋,赵志远唐山农村劳务输出调查,为农民搭建致富”平台”,环渤海新闻网,2008-7-10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七略 篇4
近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不懈努力,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 不可否认, 在这一转移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农民抱有一些偏见;有些组织和管理工作不到位, 转移中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而使转移的领域受限制;社会保障尚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此, 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 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创造条件。笔者认为, 应主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 作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方针政策, 宣传农民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典型, 提高人们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改变对农民的一些偏见,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人人都来关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氛围, 群策群力,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创造条件。
二、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我国可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但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开发是大有潜力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 延长农业产业链, 并带动农产品的包装、储藏、保鲜、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 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交通运输、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性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 加强湿地保护, 促进生态自我修复等等,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都可以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三、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 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迅猛发展, 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仍然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因此, 必须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 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的同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努力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容量。为提高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 更大规模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必须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为此, 必须搞好小城镇建设, 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采取优惠政策, 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
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
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最大障碍。要扫除这一障碍, 就需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对务工农民,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 发展订单式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训, 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使农村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强。
五、积极稳妥地作好社会保障工作,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已成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紧迫和突出的问题。为此, 需要加快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 扩大工伤、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要求, 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 并要积极探索农民工生育保险办法;要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性大的特点, 使他们的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 以确保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要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等各项工作, 使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六、开展城乡统筹就业,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
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首先,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实行城乡就业一体化管理。为此, 需要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 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做好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工作, 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应当互相配合, 加强协作, 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 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环境和条件;同时, 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 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其次, 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劳动法规和配套的政策、措施, 使劳动力的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最后,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 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 逐步放宽了农民进城的限制。但是,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目前还不可能在全国所有的城市一步到位。因此, 必须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 既要大胆探索, 又要积极稳妥, 循序渐进, 推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稳步前进,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更为顺畅。
七、不断扩大国际劳务输出,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 篇5
一、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市总人口为357.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96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有178.0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3%。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3万人次,其中就地转移10.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使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017元,比上年的868元增加1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36%;劳务收入占全市gdp的6.7%。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50岁的占39.2%,50岁以上的仅占3.2%。第二,从转移就业的行业来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4.1%,第三产业的占37.4%。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京津、胶东一带为主。全市有19.4%的务工人员分布在省内,在沿海地区务工人员达53%。华龙区、濮阳县、范县等地已有数千外出务工人员跨出国门,打洋工,挣美元,成为我市涉外劳务输出的一个亮点。第四,从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情况来看,以通过血缘、地缘和人缘关系自发外出务工为主。通过劳动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有组织、成建制地输出的务工人员较少。,全市劳动部门组织输出的仅7.45万人,占15.2%,经中介组织介绍的有16.26万人,占33.08%,自发外出务工的有25.44万人,占51.76%。第五,从务工的时间周期来看,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特点。外出打工人员绝大部分继续保留土地承包权,忙时种地,闲时打工经商。第六,从劳务收入的资金流向来看,“回流型”、“创业型”的特点初步显现。我市涌现的一批“打工能人”逐渐成长为有资产、懂技术、善管理的经商办厂能手之后,选择回乡创业。比如,范县近几年务工人员带回资金4亿多元,回乡创办“凤还巢”企业2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市,土地资源紧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行政推动。各县(区)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任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落实责任,专项考核,并作为乡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市劳动保障局新增设了劳务输出服务科,各乡镇设制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组织服务网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于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专题座谈会,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徐光春《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意义》的理论文章,统一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各县(区)委、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关于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和文件,涵盖了培训、输出、维权等劳务输出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部门联动。市、县(区)劳动、商务、农业、扶贫、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和工、青、妇等团体,紧紧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密切配合,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形成了层层负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团组织重点开展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岗快递活动”,共筹措用工岗位38600个,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28600人,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针对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和“穷家难舍”、“小富即安”的陈旧观念的实际,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人务工,全家致富”、“务工光荣,就业自豪”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发动。各县(区)为炒热群众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等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濮阳县、南乐县分别制作了《走出黄土地》、《打工故事》、《外面世界真精彩》、《走南闯北龙乡人》等电视专题片,清丰县在全县各村刷写墙体标语3000多条。通过广泛宣传和思想发动,逐步改变了广大农民“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恋土守家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广大群众外出务工的热情。二是典型带动。每年年初,全市各级劳动部门组织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组成宣讲团,巡回演讲,现身说法。南乐县在年初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邀请优秀外出务工青年作典型发言,引起较大的反响。去年底,团市委、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组织评选了我市首届“十优百杰务工青年”。通过典型引导和表彰先进,使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条投资少、收效快、能致富的好路子,思想进一步解放,“走出去、闯世界、挣大钱”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年轻人新的生活理念。不少群众形象地说:出去的是一个人,挣回的是资金;学到的是本领,改变的是一生;影响的是一代,造福的是子孙。
(三)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地用工单位对务工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县(区)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单
一、市场适应性差的现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训促输出”的思路,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培训。一是发挥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近几年来,全市先后创办了五所县级技工学校。南乐县为扶持市第二技工学校发展壮大,无偿划拔价值340万元的新建县委招待所大楼用于学校建设,又投入1100万元完善教学设施,现已形成多人的招生规模,开设有电子电工、计算机、机械、服装和艺术设计五大类15个专业。濮阳县投资1000多万元积极筹建市第三技工学校。清丰县在县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2万元,用于县职业技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已容纳名学生,被省定为全省首批县级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同时清丰县组建了市第六技工学校,投资100余万元购置数控机床、电脑、电动缝纫机和立式加工中心,建立了一流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去年以来,该县两校已培训农民工5000多名,占全县输出技能型工人的80%以上,充分发挥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办学。为迅速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各县(区)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整合民办培训机构,全市近百所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工培训,成为政府部门转移农民工培训的有益补充。三是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重点突出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各县(区)坚持灵活性、实用性的培训原则,利用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不少技工学校与北京、江苏、浙江等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培训就业一条龙,做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稳定一批。南乐县利用浙江奉化国泰制衣有限公司的设备、师资、资金,建立了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先后输送技术工人5000多名,有十多名优秀人员被工厂选送到国外的加工基地工作。该县订单培训的服装工已成为宁波地区的品牌。四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市县劳动部门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农民实现转岗就业为目的,积极落实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去年全市落实培训资金700多万元,培训2.1685万人。
(四)拓宽领域,构建劳务输出对接平台
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疏通转移渠道,搞好跟踪服务是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为此,各县(区)积极探索农民工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的顺畅有序转移。首先健全信息网络建设。各县(区)建立了以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中介机构为依托的信息网,认真做好信息发布、用工登记、建档建卡等工作,为求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清丰县、范县开展了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初步建立完善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基础。其次,加强考察,建立牢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各县(区)领导每年都带领有关部门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联络,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市已拥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唐、中西部和省内六大城市群劳务输出基地。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劳务对接。各县(区)充分利用职业中介组织联络、劳务经济人带动、培训机构推荐、召开大型招聘会等形式,为农民工牵线搭桥。今年三月,濮阳县组织召开了大型劳务输出招聘会,江浙地区22家企业提供4000多个用工岗位,近万名农民工参加,县委书记张建国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会上先后有1300多人通过双向选择,签订了劳动合同。范县还聘请56名信息灵、渠道广、家乡人信赖的劳务经纪人,带动了一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如辛庄乡青年武俭利1998年到北京一家公司打工,自己站稳脚跟后,先后介绍100多人到该公司务工。为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各县(区)还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劳动监察机构不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非法中介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市商务局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大力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截止,全市已向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毛里求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人员4850人次。仅去年,外派出国劳务人员1298人。华龙区东田村300多人在国外务工,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年创收入两千万元,曾被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成了远近闻名的出国打工村。第五,强化跟踪服务。各县(区)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普遍实行了培训、录用、护送、管理一条龙服务。坚持定期回访、节日慰问、干部带队打工、提供法律援助等制度,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大大提高了务工人员的稳定率。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家中生活生产实际困难,各县乡村组建了“义务帮工队”,帮收帮种,保证务工人员家庭及时收种,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抓好就地转移
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针对一些愿意离土、但难以离乡的农民,多渠道创造条件,实现就地转移。一是大上工业项目。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工兴市”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范县仅就上百万元以上项目51个,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千多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区、华龙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挖掘就业潜力。清丰县大力发展白(灵菇)、红(辣椒)产业,重点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范县依托三十万亩水稻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米加工业,促进了大批农民参与经营。仅专门经营大米营销的经纪人就达600多人。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濮阳县、范县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积极发展玻璃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范县玻璃制品企业就吸纳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群众自己的事,领导不用管。“劳务富民”观念树得不牢,工作抓得不紧,抓得不实。另一方面,农民的就业观念还比较陈旧。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少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恋守田园”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务工青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贪图安逸,不愿接受企业的束缚和体力上的劳累,务工青年跑回家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农民存在着“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守旧观念,对土地有着浓厚的眷恋心理,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
(二)整体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式单一,有组织的转移劳动力的比重不高,主要是通过“亲帮亲”“友帮友”的方式转移。据清丰县统计,外出务工8.9万人,通过劳动部门介绍的只有4000余人,占总数的4.5%,95%以上的是通过亲朋好友或自发转移的。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务中介组织收费较高。一般要收300-800元的中介费,加上路途花费,要上千元,一般农民家庭承受不起。二是个别劳务中介组织信誉差,提供信息不准确,致使少数打工者上当受骗。因此,有些农民宁肯自己外出闯荡找出路,也不信任中介组织。三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数量少,制度不健全,信息不畅通,交易成本偏高,无法满足外出人员的需求。
(三)职业技能培训普及率不高,务工人员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市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9.66%,初中占47.77%,高中以上占12.57%。在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在就业方面缺乏较强的竞争力,致使外出就业的门路窄,稳定性不高。9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未经各类培训,主要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建筑、电子装配、制衣、木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不顺。虽然劳动、农业、教育、扶贫、工、青、妇等部门和团体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各吹各打,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管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有效利用。二是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数量较少,培训的容量不大。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技工学校还正在筹建之中。各县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陈旧,缺乏市场需求的办学特色,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资金严重不足、教学设备少,全市目前还没有一所有实习基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大多是从普教岗位上转过来的,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培训质量。三是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培训周期长、收费偏高。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学制均为三年,年学费大约在元至3000元,一般的农村贫困学生负担不起,许多农村学生放弃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愿望,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四是出国劳务人员经济负担较重,门槛较高。以去日本打工三年为例,出国务工前需交付三个月的培训费3000元,还需交纳47000元的签证、保险、中介等费用,另外还需由2人为其在外出务工期间提供担保(担保金15万元)。出国打工费用如此之高,一般农民家庭无力负担,一些想出国打工的青年望而却步。
(四)特色劳务发展缓慢,品牌建设滞后。目前我市转移输出尚未形成组织化、集团化、规模化,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较为分散零乱,多是分散转移的“游击队”,规模小,人数少,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影响了我市劳务输出的发展。
四、加强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市情出发,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一是我市各县(区)和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仅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来抓,更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我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来抓,进一步推动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我市各县(区)要立足本地实际,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工作目标中。要研究制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远期和近期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三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力推进。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县、乡政府的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建议市县(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联席会议由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组织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农民工的培训、教育、转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主导作用。四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营造“劳务富民”、“务工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的先进事迹,市里和各县(区)每年都要召开大型的劳务输出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建议市政府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任务,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健全输出网络,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全局性的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供需网络、健全输出机构对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保证劳务输出的及时性、稳定性尤为重要。要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提升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一是要拓宽劳务市场信息渠道,完善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用工地劳务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定期搜集用工信息;全市驻外办事服务机构要及时传递劳务用工信息;要加强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利用他们所在的企业、行业、城市及时反馈用工信息;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培训学校的管理,对他们搜集的用工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要加快“金保工程”网络化建设进度,尽快实现上联全国、下联县乡村的目标。县、乡两级劳动保障机构要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建立档案。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和富余劳动力的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各村信息员要及时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变动情况,保证市、县、乡、村劳务输出体系“四级网络”的顺畅运行。二是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在市县(区)乡建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县(区)劳动保障局设立劳务输出服务股,具体指导、协调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主要负责乡镇劳务输出工作。要在全市形成“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城乡联手共同抓”的工作机制,为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要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主体、机关干部、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兴办、领办、创办各类劳务中介组织,不断壮大劳务中介组织队伍,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速的就业服务。要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强化管理,逐步发挥中介组织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的管理,对所有从事中介机构和人员统一实行资格证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四是打造劳务品牌,大力拓展涉外劳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劳务品牌的培育、组织和引导。加强劳务品牌的宣传推介和包装。要充分挖掘特色技能、工艺,通过能人、专业队伍带动,变一般输出为特色输出,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县数品的格局,要继续扩张出国劳务规模。各县(区)和市商务局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出国务工人员的前期资金和保证金等问题。建议采取提供贷款、劳务工资代扣和设立出国劳务担保基金预借等多种方式降低出国门槛,不断壮大出国劳务队伍。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是关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转移就业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一要整合培训资源。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培训资源整体规划意见,对培训资源和力量要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整合利用,我市各县(区)要建立一到两个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议出台《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实施细则》。全市的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要调整办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系统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思想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新途径,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二要坚持订单培训。要把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把技能培训同定向输送结合起来,坚持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运作方式,扩大组织化培训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县(区)政府要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支持“三农”的公益性事业,列入财政预算,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
(四)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承载能力
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一是立足本地实地,发展第三产业。各县(区)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批发业、餐饮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积极鼓励农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扩大吸纳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二是发挥特色产品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关联产业,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优势。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上工业项目。要继续抓好我市八大工业园区建设,为农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加快县城和中心乡镇的发展和建设。提高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高素质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转移。五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土地、信贷、用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政策优惠、导向激励等措施,推动农民工资本和人才回归故里,创办经济实体,使更多的“务工能人”成为企业家,为家乡新农村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五)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顺畅转移
富余劳动力 篇6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持续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科学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二、三产业和农业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指出了路径。
1 克服困境,积极寻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土地的短缺和劳动过剩是影响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质是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过高的农村人口比例和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并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一是农村耕地与人口的矛盾还在不断加剧。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业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能力脆弱。二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的矛盾。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量转出;另一方面,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在大多数地区还不成形,刚刚起步不可能有太大贡献。三是随着城市职工下岗 (工业结构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使大量富余人员剥离出来) 人数增加,城市自身就业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了较为尖锐的矛盾,城市失业和下岗问题己经使得城市工业等现代经济部门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大的弱化了。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的竞争关系已经显现。四是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力的转移多是自发的具有团体倾向,市场比较混乱。不论是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还是与务工当地居民发生的问题,都缺乏一套法规和相应机制来管理。由此或限制或刺激了劳动力的转移。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一方面,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构成普遍很低,小学学历、文盲或半文盲占的比例较大;另一方面,技术水平很低,大多只是拥有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体的乡镇企业也面临诸多问题:规模效益问题,重复建设问题;分散生产造成的动力能源供应、产品销售、运输等基础建设方面的问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二三产业不协调。乡镇企业自身面临的一些问题:缺乏新思路、新观念,缺乏市场竞争力强的高质量、高档次、高科技产品。管理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此外,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环境污染严重也是相当普遍的问题。目前乡镇企业正处于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的一个时期中,资本密集化趋势加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成边际递减规律。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严重的地域性不平衡。近年农村劳动力份额的快速下降,主要是沿海经济开发区及大中城市周边经济发达区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造成的。广大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则相对滞后很多。六是从劳动者个体的角度来说,影响迁移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不确定性的影响,如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机会的不确定性等;距离的影响,即外出离家的距离远近;住房的影响,对于中国现在的劳动力来说,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其更基本的需要未得到满足前,这个需求还不很突出,这与国外的情况显然不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与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同样的劳动力流动对于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来说,美国人的成本肯定小得多。
笔者认为,要敢于克服困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这个系统的经济逻辑及循环机理可以概括为“三化”:一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二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什么也干不成”就归于环境保护,搞生态环保产业;三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
一是传统农业的“进化”。资源条件好的地方改造、提升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首先是规模化农业,规模化农业首先是特色农业。“宜瓜种瓜,宜豆种豆”,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北京郊区的西瓜水果、东北的粮食等等,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技术排挤农民”的过程,置换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
二是传统农业的“退化”。很多地方资源条件不好,甚至没有任何资源,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不适宜人居;有一些地方虽然有资源,但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考虑,也不适宜继续农业生产,如青海西藏的“三江源”地区。这些地方的原有农业人口要逐渐大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退耕还林、还草等等。这个过程可称为“资源排挤农民”的过程。这些人口当然也要进入城市。
三是农业产业的“异化”。城市要接纳“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剩余人口,为现有农业的“进化”和“退化”提供转移空间。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城市的接纳能力。城市哪里来?哪里有那么多的城市接纳这么多的剩余人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扩容比新建成本要低得多,但扩容也有它的经济限度。所以“扩容”和“新建”都是需要的,要“两条腿走路”。“新建”要通过非农产业带动,农业变成工业、服务业。当然依据也是区域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
2 整合资源,构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
当前,农民主要是靠体力挣钱,而不是靠技能、技术赚钱。根据2007年上半年对全国64个县、170多个乡、2700多个村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4.3%的村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只有25%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赋闲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国平均每村48人,比例为17.82%。东部赋闲率最低,为11.3%,中部为20.42%,西部为26.06%。这说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过剩”是指总量上按劳动力时间衡量是供大于求的。“不足”是指结构上有技能的、年轻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短缺,特别是有技能的劳动力高薪难求。另外,年轻的劳动力已经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短缺。从劳动力关系的角度来讲,目前已由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非常廉价的供给转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劳动力不能仅靠出卖一般的劳动力来挣钱,而要更加重视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升值,将给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应当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政策,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
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承接、社会参与,资金来源、培训主体、培训方式多元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制。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金和资源,把劳动保障、财政、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和资源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模式,要按照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用工需要,签订好定向培训合同,通过县乡合作、乡企合作、校企合作,发放“农民技能培训券”,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大力推行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有效衔接的“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形成以培训为纽带,促进就业、加快发展的新机制。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积极开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按规定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对复员军人和计生对象特别是“纯女户”给予优先安排。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力求培训实效,对专业特色明显且培训效果突出的培训机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实行定点授牌,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资金投向倾斜。进一步用好、落实好就业培训的激励扶持政策。要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向乡镇下移,将职业技能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
为此,要将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与承担的教育培训任务不相适应。面向农民进行培训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成人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学、职业中学等的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6%。国家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仅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1.4%。这些经费的绝大部分是用于城镇居民的职业教育,用于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职业培训向城市倾斜,就业培训城乡不平等。培训机构大部分设在地市,缺乏贴近农村的县级培训机构,不利于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各地用于免费就业服务和培训的经费农民工基本无法享受。企业培训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国家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和方向,把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用人单位也是转移培训的重要受益方,应当负担一定的培训投入。农村劳动力是转移培训的主体和直接受益人,从谁受益、谁投入的角度来讲,理应承担投入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在生产生活尚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要大幅度增加靠预期收入决定的转移培训投入是不现实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的有效开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民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转移培训投入机制。
要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发挥好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减少财政负担,取得最大效益。要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或者采取“3+X”等方式,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要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优化培训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办法,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农村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素质状况显然与产业发展、城市化的目标有相当距离。农村职业教育还面临诸多困境,如招生数量急剧下降,办学效益日渐低下,学校资源不断流失。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设计是“个人、企业(行业)负担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农村职业学校的生存状况大多是“财政投入保工资,收取学费保运转,适度负债求发展”。职业教育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要求,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大幅度增加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吸引外资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多元化。
3 完善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就抓住了就业问题的根本,完全符合农村实际,为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组建创业指导中心,经贸委、中小企业局、科技局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共同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给进城务工自主创业人员享受税费、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进城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农村劳动者,各地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应为其提供担保支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可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享受客商投资企业的同等待遇,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好返乡创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在工业园区落户的返乡创业企业,其招用工、员工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劳动合同鉴证,由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减免费用服务,政府给予政策补贴;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增岗位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职工总数50%以上的,认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基地”,参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给予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支持。
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激励机制。工业园区企业当年新增岗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与劳动合同相同,所需补贴资金由财政承担。抓好工业园区技工定向培训计划,对实行订单培训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由所在用工单位给予部分学杂费补贴。落实职业介绍补贴政策,鼓励城乡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为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经其介绍成功就业的,按规定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市、县两级设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奖励基金,其中市本级奖励基金从市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工业园区和企业用工服务作出显著成绩的,可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成绩特别优秀的,给予适当奖励。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员工”、“技术能手”、“创业明星”评选活动,给予获胜者精神和物质奖励。
保障农村进城转移就业人员相关待遇。凡在园区企业工作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可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还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租住廉租房。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可按个体工商户或自谋职业者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同时,要规范用工管理和优化就业环境。各企业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适当提高员工待遇,完善工资支付规定。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2008年1月1日后,全市各类企业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查处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力保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提高员工的待遇,建立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机制,按照有关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健全工会组织,加强劳资双方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倡导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
湖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动态分析 篇7
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 1978 年之后, 随着生产力不断的被解放、发展与中国农村的改革, 使我国的大批隐性农业富余劳动力不断显性化, 加剧了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过剩问题日渐突出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已达2亿人左右, 这主要是由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业发展程度和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不相符合引起的。
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意义在于其出路问题关系到农业收入、农村发展与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其转移问题又涉及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速度。现阶段, 我国由农村富余劳动力带来的问题, 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 我国具有农村人口基数巨大, 城市和工业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的特点,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需要由农业来提供就业, 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对于湖北省这个农业大省和发展大省来说, 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的动态发展是湖北省在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2 计算方法的评价与选用
2.1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征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分析, 必须充分认识其内涵和外延。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以下特征: (1)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体; (2) 农业劳动力富余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劳动力剩余。通常状况下, 在我们衡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时候, 往往从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出发, 当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劳动力边际产量为零时, 这之后再增加的农业劳动力即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根据这些特征, 我们可以得出:
农村富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合理容量
由此可见, 测算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的关键是农业劳动力合理容量的计算。
在现实生活中, 农业劳动力合理容量, 相当于耕地 (园地) 劳动力合理容量, 是指某一地区在当地现有种植方式及生产水平下, 现有耕地 (园地) 所需劳动力的数量。在当地农业劳动力超过这一数量时, 不会再产生新的农业增加值。
2.2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
农业自然条件、技术水平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农业劳动力合理容量和富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准确性较低。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估算方法, 但得到的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数据从4000多万到2亿多不等。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源于不同专家的不同侧重点:有的侧重于关注特定时期耕地所需劳动力容量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影响;有的较侧重于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因素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影响等。另一方面源于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 社会上出现的计算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三类:模型测定算法、理论测算法与固定时期测算方法。模型测定算法的原理是在农村经济各部门所有行业纯收入之和达到最大时, 求出资金和劳动力在行业间的合理配置, 此方法理论基础较强, 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理论测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以一定的技术条件为前提, 根据农林牧副渔资源对农业劳动力的需要量进一步算出整体农业劳动力需要量, 进而算出农业实有劳动力与需要量的差额, 即农村富余劳动力。
该方法思路清晰, 较容易理解, 但由于各地耕地逐年变动且地域差异较大, 使该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差。
固定时期测算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假设某一时期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时期。并考虑技术进步和资源变动等因素, 最后运用富余劳动力概念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界定。与理论测算法相比, 它用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劳均耕地数量的关系来确定农业劳动力合理容量, 更切合农村生产的实际;与模型测定算法相比, 它没有涉及过多的复杂的经济理论, 易于计算, 便于掌握。从实际操作出发, 它综合考虑了农业自然资源状况、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政策等因素, 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另外, 它从农作物播种面积来推算农业劳动力合理容量, 数据的取得具有直接性, 数据本身与农村实际情况具有较强联系性, 更能反映农村的真实情况。同时, 它还考虑了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本期劳均耕地面积的确定问题。总体来说, 该方法较全面、综合的考虑了影响劳动力需要量的各种因素, 整体思路较清晰且实际, 没有涉及过多复杂的经济理论, 只要搜集到较齐全的资料, 就可以较便捷的计算出富余劳动力的数量。经过反复验证和与实际相比, 本文选用了固定时期测算方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估算。
2.3 计算结果
影响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因素很多,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农业自然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国家统计局测算, 我国农业初期集约化经营水平可达到农业劳均耕地面积0.67~1公顷, 假定湖北省于2030年达到此水平, 农业劳均耕地面积为0.67公顷;再确定1952年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固定时期, 当时的劳均耕地面积为0.3933公顷;假设由于技术等原因使劳均耕地面积每年增加速率为r, 那么劳均耕地面积可通过下面的公式求得:Mt=0.3933 (1+r) t-1952。由M2030为0.67算得r=0.005, 因此, 2000, 2004与2007年劳均耕地面积分别为0.546、0.561和0.573公顷。则湖北省各地级市农业劳动力合理容量和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由《湖北省农村统计年鉴》、相关部门填报数据整理计算
3 湖北省富余劳动力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农村富余劳动力动态变化的特征
如表1所示, 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在有波动的增加, 人数从5166721增长到5540057, 这主要源于耕地资源与全省农村劳动力合理容量的逐渐缩减。但, 使农村富余劳动有波动的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3.1.1 增加的原因
(1) 湖北省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发展速度很快, 城市规模扩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提高。2004年湖北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 为839平方公里, 到了2006年就上涨到了1009平方公里;到2010年和2020年, 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45%和55%, 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据统计, 从2000年末到2006年耕地面积减少438.7千公顷, 其中国家基建占地面积为48.27千公顷, 占耕地减少面积的11%, 在保护耕地的政策下, 城市建设用地有减缓趋势, 但仍占有较大比例。耕地缩小情况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年鉴, 2007》
(2) 我国19世纪80年代为人口生育高峰期, 这一批人口到了2004年正是青壮年的年龄, 使得富余劳动力的人口基数扩大。
(3) 效率农业的推广, 在技术条件先进化的影响下解放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 使之在一定时间段内成为富余劳动力人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机械农业的逐步应用与普及, 使得单位面积耕地所需要的劳动力人数逐渐下降。2000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14.00万千瓦, 2007年末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551.08万千瓦, 是200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的1.8倍, 农村机械化耕作、播种和收割水平的提高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使得农村劳动力需求量相对减少, 富余劳动力明显增加。
3.1.2 减少的原因
相关发展政策的提出, 保障与引导了湖北省的区域城市发展, 使得城市化的进程加速、范围扩大, 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进而富余劳动力人数不断减少。据统计, 2000年湖北省农村常住人口3556.91万人, 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9.78%, 2007年农村常住人口为3174.3万人, 占全省常住人口的55.69%。
城市化的加速使城郊农村人口在城市化过程中, 由于房屋和农业用地的被征用, 自然而然的转化为了城市人口, 这其中的郊区人口包含了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此外, 湖北省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 加上农民自身积极性的提高, 使湖北省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减少, 仅2004~2005一年间, 富余劳动力就减少463836人。另外, 农村在城市工作的手工业者、经商者, 在经过自己多年的打拼和资金积累及生活习惯的形成后正在通过购买房屋及工作签约的方式逐步的转变为非农业人口, 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逐年减少的原因之一。
3.1.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地区差异特征
根据各地级市的填报数据, 运用固定时期测算法, 按2004年~2007年的平均值计算, 各县 (市、区) 富余劳动力数量的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
通过表1和图1, 我们可以看到富余劳动力在各个地区所占比例的分布情况没有明显变化:50%以上的富余劳动力人口连续8年集中在孝感、黄冈、咸宁、荆州和宜昌;在全省富余劳动力中所占份额较小的城市也均出现在荆门、随州、天门、仙桃、潜江及神农架。
从县级单位出发, 富余劳动力最多的为松滋市, 数量高达250870人, 数量最少的为茅箭区, 数量仅为723人。另外, 一般位于江汉平原区域的县市富余劳动力数量均较高, 如松滋市、襄阳区、仙桃市、洪湖市等。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大于50%的区域:西陵区、丹江口、夷陵区、通山县、荆州开发区、通城县、谷城县、崇阳县、孝昌县、猇亭区、咸安区、赤壁市、保康县。比例低于10%的区域:汉南区、郧西县、黄陂区、茅箭区、当阳市、京山县、江夏区。位于较发达城市周围的县市富余劳动力数量较少, 如茅箭区、汉南区、东西湖区和沙市区等, 它们的富余劳动力人数均在10万以下。根据2004年到2007年四年的富余劳动力平均值来看, 湖北省以县为单位富余劳动力在全省中累加高于50%的区域为松滋市、公安县、麻城市、曾都区、孝昌县、夷陵区、新洲区、丹江口、襄阳区、汉川市、仙桃市、洪湖市、浠水县、谷城县、恩施市、蕲春县、通城县、大悟县、通山县、天门市、建始县、秭归县和黄梅县。这些地区多是国家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 与其他地区相比, 农业劳动力总数大的同时潜在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数量也较高。在今后湖北省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加快这些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4 结论和讨论
本文运用整体思路较清晰、实际且易于掌握的固定时期测算方法对湖北省这个农业大省和发展大省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 结果显示, 自2000年至2007年, 湖北省的农业劳动力合理容量减少了534432人, 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加了373336人。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除了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以外, 还包括农村劳动力人口基数扩大、效率农业的推广。但由于湖北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人口, 进而富余劳动力人数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减少。最后, 通过研究湖北省富余劳动力的时空分布特征, 又得出了农业富余劳动力多集中分布在国家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的现象。
另外, 我们不难看到, 农业效率的提高、劳动力容量的减小使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被越来越的合理利用, 进而加剧了富余劳动力增加。因此, 湖北省农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在科学发展观下对富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 加大其对区域经济、资源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 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出打工造成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不优、不足, 老龄化严重现象影响并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合理保护农村劳动力, 使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的促进当地和全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的, 如何合理保护农业资源, 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洪, 夏帆, 张玉肖.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6) :70-73
[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 (6) :34-37
富余劳动力 篇8
一、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哈尔滨市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近几年,哈尔滨市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既注重做好农业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也注重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目前哈尔滨市现有农村人口499.5万人,农村劳动力229.1万人。至2007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0.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1%;实现劳务收入60多亿元人民币,人均创收超过5000元,劳务输出与农村粮食种植、农产品加工、畜牧业,已成为四大主业之一。
一是外出打工创业的农民数量在增加。二是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近两年,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三是全市已建立了适应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输出的管理与服务体系。通过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四是劳动力转移输出正在向基地化、市场化发展。为推进劳务输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地积极建立劳务输出基地,使劳务输出逐步走向规范化、有序化。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哈尔滨市农业比重相对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着力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上下功夫,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1)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困难是一个突出问题。现在,全国农民收入的26.2%来自于劳务收入,在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四川这个比例高达38%。从哈市看,农民来自劳务的收入占18.71%,其提升空间还相当巨大。(2)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扩大农民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应该说,发展劳务输出产业,让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仅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缓解农业资源不足的压力,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有利于增强哈市工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农民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不仅会开阔眼界,学到技术,积累资金,而且能更新观念。他们一旦从外地带回资金和生产项目,把学到的技术、工艺和管理带回家乡创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4)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能提高社会的总产出水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大大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美国的一位著名学者认为,在今后三十年内,如果中国的人口迁移障碍被逐渐拆除,城乡收入水平在人力资本可比条件下达到相当,劳动力转移可以对GDP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
2.可行性
(1)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据统计,到2007年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30万人。(2)有较好的工作基础。(3)外部环境比较有利。(4)有可开发的劳动力市场。无论国际国内,劳动力市场都没有饱和。从国际看,仅建筑业每年就需要劳动力1.1亿人。国内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很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工荒”。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说明素质高的劳动者很有市场。另外,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生产性就业必然升温,用工量也要增多。
三、做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一是强化管理力量。二是建立责任制。把劳务输出作为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责任状,激励政府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三是建立奖励机制。为指导各地更好开展工作市农转办应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制定量化考核的指标体系,明确考核内容及办法。在加强考核的基础上,市政府要定期召开表彰奖励大会,对发展劳务经济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物质及精神奖励,调动各级的工作积极性。
2.加快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搭建转移就业平台,形成定向输出的稳定机制
适应大规模和定向输出农村劳动力的需要,必须在建立劳务输出的基地上下功夫。要建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监测体系。通过建好农村劳动力的数据库,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的资源及转移的基本情况,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奠定基础。要积极发展合作关系,争取与各大中城市政府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搭建劳务输出平台,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及时输出劳务人员。要把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与培育结合起来。劳务输出没有品牌,难以开拓市场。各级必须在发展劳务输出基地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育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就业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务输出产业的基础工程。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以培训为突破口,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使外出农民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提高岗位工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稳定就业,要落实培训规划。
4.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信息化水平
建立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是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最重要一环,应建立“哈尔滨市农村劳动转移信息港 ”, 从政策法规的发布、供求信息的发布,档案管理、农民工维权、用工洽谈等各层面的内容,吸引各方以网络快速及时、覆盖面广的优势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
5.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切实维护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目前,进城农民工仍是一大弱势群体,各级政府必须把维护外出打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公共职能来履行,为农民工提供无偿的法律法规服务。
6.打造载体,调整结构,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
必须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在发展劳务输出,促进劳动力的异地就业的同时,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打造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载体,促进就地转移就业。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促进农地有偿流转。加速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发展精细农业和设施农业,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资本含量及劳动力密集程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发展畜牧业,改善大农业结构,吸纳消化部分劳动力,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多渠道解决农村剩余劳力问题。应制定宽松、公正的政策,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剩余劳力在民营经济中的就业比重,发挥非公有经济对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突破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约束;通过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的政策,促进农民进城定居、就业。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产品的大量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可以扩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要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注意引进国外资金,并发展对外贸易,直接或间接地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7.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消除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
一是要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规范、有序、高效流转,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二是改革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增强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内动力。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民转入城镇户口后,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的,应给予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尽快提出界定失业农民的标准,使失业农民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
8.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劳务输出产业更快发展
一是壮大劳务输出带头人队伍。二是鼓励企业优先培训、招用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是鼓励涉外劳务机构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四是支持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五是从资金上支持农民外出打工。六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七是对转移就业农民减免有关收费。八是鼓励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政府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鼓励回乡创业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今后哈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趋势预测
转移地域将形成本省、外省和国外三种特色途径。外省将主要转移向长三角及环渤海等地区,国外主要转移向韩、日、俄及中东地区;转移行业将重点集中于建筑、制造、商服、运输、家政等领域;转移将从分散自主型向技术供需型转变,政府将直接起到引导、培训、对接的作用。农民就业将向规范化、专业化、技术化过渡。转移将向品牌化过渡;转移将向回乡创业型转变,随着一部分在外打工农民的眼界和资金的增长,他们将陆续回乡创业。
摘要:哈尔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做好以下工作:完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法律援助体系;调整结构,拓宽就业空间;推进体制创新;完善政策体系。
富余劳动力 篇9
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供给条件下,组织形式上突破实体化的界限,专注开发、培育企业核心产品、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领域通过业务外包、特许连锁、战略联盟等形式交予合作伙伴,以此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的一种商务运营模式。
(一)虚拟经营的形式
结合中外企业虚拟经营的实践及理论界对虚拟经营的研究,可以将虚拟经营的主要形式归纳如下:
1. 业务外包。
企业按扬长避短、留强去弱的原则精简组织结构,仅建立或保留关键的职能机构,集中力量开展属于自身强项的业务,而把非强项业务外包出去,让国内外相对条件好、能力强的专业企业组织去经营,也就是将那些对应的非关键的职能机构虚拟化,借用外力即社会优质资源来弥补、整合企业资源,以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组织的应变力,争取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
2. 特许连锁。
拥有品牌、技术等优势的企业实行“强项扩散”,在保留自身全部经营业务的同时,和经过严格的选择与人员培训的国内外其他企业订立特许经营合同,有偿地授予它们在一定期限、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使用该企业的品牌或技术开展经营活动的特权,从而使它们在业务上加盟连锁经营,成为该企业“虚拟营销网络”的成员(尽管它们可以继续保持原来的独立企业的地位)。输出品牌或技术的该企业无需投入大量物质、货币资本,无需承担被许可方经营失败的直接损失,既能凭知识产权取得可观的许可使用费收入,又能迅速扩大企业影响,参加连锁经营的单位越多、经营规模越大,企业的市场地位、市场价值就越高。
3. 战略联盟。
若干企业为实现某一共同的战略目标,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彼此交换关键资源、强项互补、共同开发产品和外市场的协议,由此而形成的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网络型企业联合体就称战略联盟。
(二)虚拟经营发展的必然性
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虚拟经营的发展有其必然性:
第一,虚拟企业灵活的规模、快速多变的经营方式,可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小型化生产的要求,是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条件的一种经营方式。
第二,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应是“组合家具式”的即时组织,它们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组合于一体,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产品。而虚拟企业正是这种“组合式”企业,可以满足小规模、多品种即时生产的要求。
第三,现代技术有向高精尖发展的趋势。这使得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实用的产品所需的投资增加,风险也随之加大,采用虚拟经营方式,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完成全部管理职能,就是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
第四,采用虚拟经营方式,与其他企业结成策略联盟关系,利用市场机制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等管理职能,正好可以顺应这一转化的要求,为节省交易费用创造条件。
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障碍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水平下,农村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和农村现有劳动力数之差。有两种表现形式:长年性的富余,即农村长年富余的劳动力;季节性的富余,即农业劳动力在农闲季节有富余劳动时间。
从本质上看,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且持续增长。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3总量为53100万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根据2000年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计算出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00万人,粗略估算,2006年,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2亿。
从农村劳动力的性别构成看,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中,男劳动力26989万人,占50.8%;女劳动力26111万人,占49.2%。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413181万人中,男劳动力8434万人,占64%;女劳动力4747万人,占36%。由此,留在农村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男劳动力为18605万人,占46.6%,女劳动力为21364万人,占53.4%。从总体上看,留在农村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女劳动力资源的占比较高,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构建应考虑的问题。
从年龄构成来看,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的有6947万人,占13.1%;21~30岁的有9184万人,占17.3%;31~40岁的有12679万人,占23.9%;41~50岁的有11021万人,占20.7%;51岁以上的有13269万人,占25%。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从总体情况看,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在20~51岁的人员占了78.8%,年在20岁以下及51岁以上的人员只占21.2%,也即留在农村的人员中,年龄较小(20岁以下)及年龄较大(51岁以上)的人数相对较多,如表2所示:
从文化程度看, 农村劳动力资源中, 文盲3593万人, 占6.8%;2012年第9期中旬刊 (总第492期) 时代Times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 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 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 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 占1.2%。外出从业劳动力中, 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从总体上看, 外出就业的人员大多是农村中文化程度较高的, 也即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中, 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相对较多, 这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构建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如表3所示:
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地域流向情况看,到省外就业的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从业情况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2.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56.7%;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40.5%,如表4所示。
虽然从总体趋势上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供给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供给量过剩的趋势还不会改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供给增幅正在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推进,使得城乡内外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日益增大的结果。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地规模经营和农村产业发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并为农地流转创造了前提条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
1. 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全国的总体情况来看,转移就业的农民收入远远高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劳务经济已成为一些地方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2. 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锻炼和提高了其能力,其返乡后对输出地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3. 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是落后的农业国走向发达的工业国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使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摆脱土地的束缚,转向非农产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可以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可以使农民学到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 为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运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贫困地区移民结合起来, 可以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空间和时间, 必将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
(一)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可行性
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一方面可以促进虚拟经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获得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协同农业共同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基于此,不论是虚拟经营企业还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具有构建这一机制的主观愿望和实践动因。因此,当前是我们加快探索虚拟经营的合作机制及合作伙伴选择,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在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最好时机。
综上所述,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具有可行性。
(二)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虚拟经营企业与乡镇企业合作
由上文的分析可见,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可以促使虚拟经营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双赢,那么究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是虚拟经营企业以业务外包、特许连锁或战略联盟等形式与乡镇企业合作。对虚拟经营企业而言,通过虚拟经营可以整合企业的核心能力,扩大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控制的“实际”边界,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乡镇企业而言,它们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是不占优势的,其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劳动力成本低于大城市的中小企业,便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将给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就需要雇佣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企业工作(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乡镇企业都具备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的条件,因此,虚拟经营的伙伴选择是建立虚拟经营企业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虚拟经营的成败。在选择虚拟经营企业的合作伙伴时,除了考虑伙伴自身拥有的核心资源之外,还需要考虑伙伴资源之间的匹配性,要求伙伴之间要有良好的通信连通性和跨组织参与性。同时,伙伴企业自身的组织及过程应具备一定的再配置能力、可重用能力和可升级能力。
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核心能力的辨识。研究把握市场机会需要哪些资源和能力,以及自身拥有哪些核心能力,从而确定合作伙伴应拥有的核心能力。二是核心能力互补原则。合作伙伴资源和能力的高效率组合,能充分体现出虚拟经营的优势。三是合作性强,首先,应选择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伙伴。其次,优先选择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相似的企业。四是实力对等的原则,合作中才能保持公平。五是选择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
(三)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农业、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从转移模式上考察,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乡城转移模式主要经历了两次演变,即1978~1988年的就地转移与1989年后的异地转移。
由于以上两种转移模式均各有利弊, 课题组认为, 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中, 不能简单的采用其中某一种模式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而应该将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 克服它们存在的弊端。本课题提出的以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能把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 引导和鼓励城市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及第三产业企业进行虚拟经营, 与乡镇企业合作;另一方面, 培育乡镇企业的竞争优势, 促成其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 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样, 农村2012年第9期中旬刊 (总第492期) 时代Times富余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 就具备了“就地转移模式”的诸多优势;同时, 因为乡镇企业是与城市的工业企业及第三产业企业进行虚拟经营合作, 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实质上说也就是被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所吸纳, 从而也就具备了“异地转移模式”的诸多优势。
(四)提升乡镇企业的优势,促进其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
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其产业门类已覆盖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商业等第三产业;其加工制造程度虽集中在初级产品和精细制成品上,但也有不少乡镇企业已跻身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不过总的看来,目前绝大部分的乡镇企业还在从事初级产品加工和精细制成品生产,这部分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要吸收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必须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
1. 乡镇企业已经具备的优势。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的条件:
(1)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借助灵活的发展机制取得了低成本优势。
(2)乡镇企业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乡镇企业在地里位置上毗邻农村,便于以较低的价格雇佣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企业工作,降低劳动力成本。
(3)现代工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中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正是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的要求,决定了工业生产向城镇密聚的必然趋势。这样,乡镇企业的集中,有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分工与合作,增加企业间的产业联系,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乡镇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一个巨大的外部资源库,相互选择共同合作。
2. 乡镇企业需要进一步培育的优势。
要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乡镇企业仅仅具备以上的优势是不够的,还应该从自身的现状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培育更多的优势:
(1)虚拟经营实质上是一组相关的核心竞争力的组合,乡镇企业不可能在多个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所以,要把一些非主导业务剥离出去,集中内部资源强化主要业务的竞争优势,即首先要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具备合作方所需要的能力。
富余劳动力 篇10
一、海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现状
(一)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 我州农牧区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成效显著, 劳务输收入逐年增加。海西有303个农牧业村, 农牧业人口14.85万人, 全州每年需要转移就业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约大约5万人左右。2006年至2008年, 累计转移就业229384人次, 累计实现收入达44791.3万元。
(二) 劳动力就业以二、三产业为主。2009年1-10月份, 外出流动就业人数达76484人, 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16058人次, 占输出总人数年的21%;从事第二产业的19544人次, 占输出总人数的25.6%%;从事第三产业的40882人次, 占输出人数年的53.5%。其中男性57412人次, 主要从事建筑、运输、铁路建设、采掘、装修等工作。女性19072人, 主要从事餐饮、商业、服务等工作。由此可见:转移出的农牧民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多数从事的是高强度的体力活或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
(三) 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兼业性。由于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上升, 决定了粮食、蔬菜等农产品是能够为农民带来一定的财富。因此, 在种植季节许多农民还是愿意回去种植, 农闲时再外出打工, 形成了“季节型”和“候鸟型”的务工群体。
二、海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 农牧业产业链短。海西州当地生产许多优良农畜产品 (如:土豆、紫皮大蒜、优质油菜籽、绒山羊、肥羔 (犊) 肉等) , 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地理条件等限制, 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 农牧业产业链短, 基本上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售。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农牧区劳动力短期内无法在农牧业内部充分就业。
(二) 农牧区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我州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占10%左右。文化素质偏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决定了他们只能从事简单劳动, 很难进入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工种和工作, 难以开拓新的就业门路, 转移的领域非常狭窄, 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业如:装修、木工、服装加工等就业岗位多被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据。
(三) 对农牧民的就业培训机制不完善。1、培训时间较短, 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目前阳光工程的培训大多还停留在短期的适应性培训层面。由于培训时间较短, 农民工很难在短时间学精一门技术。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 短期培训效果不大。2、农牧民重复培训情况存在。农牧、扶贫、劳动、科技等部门均有培训项目和培训任务, 由于各部门所承担的职能和特定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 在培训上没有形成合力, 各行其道, 因此造成农牧民的重复培训。3、缺乏思想上的引导。现有的培训, 无论从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内容的设置上都偏重农牧民技能培训, 忽略了农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三、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 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 延长农畜产品的产业链条。1、进一步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各地因地制宜, 在保证粮食稳定生产的同时, 有计划地扩大豆类、薯类、油菜、苜蓿、大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实现以粮为主向粮食、经济、饲料“三元”结构的转变。同时, 积极探索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林、实现林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托水资源, 积极发展水产养殖。特别是城郊地区, 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 走高科技、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突出特色, 提高品位, 服务城镇的同时, 让农牧民在自己的地里、庭院里、温棚里转变传统种植模式, 实现就业。2、走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路子, 规模建设一批专业化、集约化的养殖基地和良种畜禽的繁殖基地, 大力发展“牧繁农育”, 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多村一品”、“多村一业”的格局, 培育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 加快实施农区牛羊育肥工程, 发展家庭圈养和专业化养殖基地, 形成农牧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3、发展设施农牧业, 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设施农牧业不仅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 而且它的发展会带动加工业的发展, 促进运输业、销售业的兴旺, 为广大农牧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 加快农牧区二、三产业发展。1、突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力争使畜产品、油料、马铃薯、蔬菜、豆类等精细加工业创出名牌, 形成优势, 提高占领市场的竞争能力, 通过把农牧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有机的联成一体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海西实际, 培养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选择那些开发前景好、效益高的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项目审批、贷款、税收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使其尽快成为对海西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实体。同时, 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外相关知名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海西投资建厂、联营办厂, 通过这一途径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的同时, 为农牧民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2、大力发展旅游业, 据有关方面测算, 旅游业每就业1人就能带动解决社会就业4.7人。海西境内自然风光独特, 动植物资源丰富, 作为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色彩浓厚, 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西部开发及青藏铁路的通车更为我州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会有效的解决景区周边的农牧民的就业问题, 还能带动景区内其它行业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开发旅游资源, 创办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等旅游服务项目。
(三)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1、抓好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及农牧区的实际需要, 在职业中学设置实用的专业和课程, 使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 毕业后尽快就业。2、落实好“阳光工程”培训。首先积极引导农牧民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鼓励农牧民面向市场, 发挥所长, 艰苦创业。其次, 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农牧民做好就业前的岗位技能培训, 并且立足于我州各类工矿企业、城镇第三产业对普工岗位的用工需求, 大力开展生产线操作工、通用工种、服务类工种人员的定向技能培训。同时针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对高素质高水平技术工人的需求, 对技术工进行中长期培训。
(四) 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劳动力市场。1、培养中介组织, 维护群众权益。在劳务输出过程中, 可以在基层抽调出懂法律、会管理的乡干部、村干部, 跟随本乡或本村的劳务输出人员深入到劳务输出地, 在这个过程中要负责外出务工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督、检查雇佣方与群众签订的各项合同和协议及其落实情况;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群众的利益, 帮助农牧民群众追讨拖欠的工资;帮助雇佣方对本乡或本村的务工人员进行管理, 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经过一个时期的过渡后, 基层政府还要着力培养一批懂经济、善经营的农村带头人完成这一项工作, 建立奖励机制, 鼓励和支持劳务输出带头人带领更多的人到第二、三产业就业。这样的举措不但可以达到长期保护外出务工农牧民的利益的目的, 也为雇佣方提供了良好的劳动力资源。2、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对在册劳动力按学历、专长、工作经历等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企业用工的技能要求和规律, 把有就业愿望的农牧民组织起来, 就近培训其就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形成一个动态的“储备库”, 一方面解决企业急需工困难, 另一方面促进劳动力的就业。同时, 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 减少劳动力资源盲目流动。
摘要:本文在对海西农牧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情况进行梳理的同时,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促进海西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建议。
关键词:海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
参考文献
[1]2008海西州统计提要.海西统计局
[2]2009年州政府领导讲话.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印, 2009
【富余劳动力】推荐阅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07-22
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自检自查报告07-17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考07-28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材料10-24
各具特色的国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11-16
农村劳动力06-07
劳动力分布06-22
劳动力投入06-24
劳动力禀赋06-25
劳动力素质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