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2024-07-2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精选10篇)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 一定时期出现的局部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近年来, 部分地区下岗失业情况严重, 而部分地区又出现的“用工难”的现象更加使社会各界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区域性市场为主。劳动力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 也应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但是, 由于社会生产力在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 原始手工业、传统的大机器和现代技术产业并存, 劳动力的素质相差悬殊, 职业偏见的存在, 再加上地区分割等, 阻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流动, 大多数只能在区域内运转, 只有少数高科技人才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 从而形成的主要是区域性市场。二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 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 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农村出现富余劳动力, 加上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富裕人员, 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 形成买方市场。三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换实现的, 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着社会劳动力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流动;劳动报酬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和竞争的影响, 劳动力在供求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就业。劳动力的市场配置行为,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动者由于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 是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部分的缓解人口增长和耕地不足的紧张状况, 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 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 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 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解决就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之道。

我国近年来城镇化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 农民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土地资源的大量减少, 农村人口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逐年减少,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农村中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 从农村向中小城镇转移的人口越来越多, 虽然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一部分青、中年人外出务工, 但在一些中小乡镇中根本不难看到“闲置”劳动力的存在。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阻碍

1、制度障碍

首先, 我国所建立的劳务输出机制还不完整。据了解, 国家制定的就业政策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 特别是把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农民的就业往往被忽视。其次, 农民工务工缺失正规的劳动合同, 其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农民工在城市举目无亲的情况下, 劳动合同的缺失会让他们在就业中难免处于被动的局势。

2、农村劳动力自身产生的障碍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心理素质较差, 文化层次低, 基本技能缺乏, 严重制约了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机会。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 使其在转移过程中面临重重障碍, 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 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 即只能干脏、苦、累、出力型的、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既造成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失衡的矛盾, 又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增大、效率低下, 同时, 可以选择的转移和安置的空间相对狭小。

3、其他障碍

例如:一些社会因素。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容纳能力也是有限的, 很多城市人口的流入速度以及规模都远远的超过了自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 是城市居民特有的优越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 不少城市人对农民工怀有偏见, 使其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还有一些障碍, 比如政策政策制定上的缺陷等等。

三、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1、城乡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的统筹

首先,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规范和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 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等,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新路子。第二, 健全农民工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 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工业化加速期的城乡劳动力统筹命题, 重要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问题。第三, 一方面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因为城乡劳动力统筹问题同经济增长命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另一方面, 工业化越深入, 技术及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相对越强劲, 产业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度相对越高, 而劳动密集度相对会下降, 因而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创造的就业机会会相对减少。所以除了以一定的增长速度支撑城乡就业的统筹外, 必须注重发展性措施, 尤其是城市化的发展对城乡劳动力统筹的意义。

2、抓好农村内部劳动力的转移消化工作

通过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加速农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 在农村内部直接或间接地扩大就业安置空间,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有效转移。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加大农业科技含量, 使农业向着纵深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联户甚至联社联村进行集约经营, 连片建造日光暖棚, 延长耕作时间, 联户开展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规模经营, 从而增加农业内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在大农业内部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在粮食供求平衡的同时, 把着眼点放到扩大畜牧业、林果业、蔬菜业、药材业的发展上, 形成新型的经济结构, 并使其最终成为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彻底解决农业劳动力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3、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首先, 完善乡镇企业的体制和机制, 提高乡镇企业家素质和大力引进技术、人才, 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乡镇企业良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就业环境, 缓解农村偏远地区劳动力资源过度转移所带来的危机, 直到最后消除它。第二, 引进先进技术, 提高企业及第三产业的生产力水平, 扩大规模以促进吸纳劳动力水平。第三产业是个新兴产业,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它将是个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的产业, 同时也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主要就业的方向。第三, 加快试点小城镇的建设步伐, 高起点规划小城镇, 搞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相结合, 通过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育要素市场, 来逐步冲破乡镇企业的社区封闭性, 为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创造条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篇2

一、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市总人口为357.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96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有178.0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3%。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3万人次,其中就地转移10.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使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017元,比上年的868元增加1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36%;劳务收入占全市gdp的6.7%。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50岁的占39.2%,50岁以上的仅占3.2%。第二,从转移就业的行业来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4.1%,第三产业的占37.4%。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京津、胶东一带为主。全市有19.4%的务工人员分布在省内,在沿海地区务工人员达53%。华龙区、濮阳县、范县等地已有数千外出务工人员跨出国门,打洋工,挣美元,成为我市涉外劳务输出的一个亮点。第四,从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情况来看,以通过血缘、地缘和人缘关系自发外出务工为主。通过劳动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有组织、成建制地输出的务工人员较少。,全市劳动部门组织输出的仅7.45万人,占15.2%,经中介组织介绍的有16.26万人,占33.08%,自发外出务工的有25.44万人,占51.76%。第五,从务工的时间周期来看,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特点。外出打工人员绝大部分继续保留土地承包权,忙时种地,闲时打工经商。第六,从劳务收入的资金流向来看,“回流型”、“创业型”的特点初步显现。我市涌现的一批“打工能人”逐渐成长为有资产、懂技术、善管理的经商办厂能手之后,选择回乡创业。比如,范县近几年务工人员带回资金4亿多元,回乡创办“凤还巢”企业2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市,土地资源紧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行政推动。各县(区)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任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落实责任,专项考核,并作为乡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市劳动保障局新增设了劳务输出服务科,各乡镇设制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组织服务网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于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专题座谈会,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徐光春《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意义》的理论文章,统一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各县(区)委、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关于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和文件,涵盖了培训、输出、维权等劳务输出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部门联动。市、县(区)劳动、商务、农业、扶贫、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和工、青、妇等团体,紧紧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密切配合,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形成了层层负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团组织重点开展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岗快递活动”,共筹措用工岗位38600个,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28600人,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针对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和“穷家难舍”、“小富即安”的陈旧观念的实际,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人务工,全家致富”、“务工光荣,就业自豪”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发动。各县(区)为炒热群众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等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濮阳县、南乐县分别制作了《走出黄土地》、《打工故事》、《外面世界真精彩》、《走南闯北龙乡人》等电视专题片,清丰县在全县各村刷写墙体标语3000多条。通过广泛宣传和思想发动,逐步改变了广大农民“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恋土守家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广大群众外出务工的热情。二是典型带动。每年年初,全市各级劳动部门组织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组成宣讲团,巡回演讲,现身说法。南乐县在年初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邀请优秀外出务工青年作典型发言,引起较大的反响。去年底,团市委、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组织评选了我市首届“十优百杰务工青年”。通过典型引导和表彰先进,使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条投资少、收效快、能致富的好路子,思想进一步解放,“走出去、闯世界、挣大钱”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年轻人新的生活理念。不少群众形象地说:出去的是一个人,挣回的是资金;学到的是本领,改变的是一生;影响的是一代,造福的是子孙。

(三)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地用工单位对务工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县(区)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单

一、市场适应性差的现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训促输出”的思路,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培训。一是发挥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近几年来,全市先后创办了五所县级技工学校。南乐县为扶持市第二技工学校发展壮大,无偿划拔价值340万元的新建县委招待所大楼用于学校建设,又投入1100万元完善教学设施,现已形成多人的招生规模,开设有电子电工、计算机、机械、服装和艺术设计五大类15个专业。濮阳县投资1000多万元积极筹建市第三技工学校。清丰县在县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2万元,用于县职业技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已容纳名学生,被省定为全省首批县级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同时清丰县组建了市第六技工学校,投资100余万元购置数控机床、电脑、电动缝纫机和立式加工中心,建立了一流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去年以来,该县两校已培训农民工5000多名,占全县输出技能型工人的80%以上,充分发挥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办学。为迅速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各县(区)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整合民办培训机构,全市近百所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工培训,成为政府部门转移农民工培训的有益补充。三是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重点突出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各县(区)坚持灵活性、实用性的培训原则,利用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不少技工学校与北京、江苏、浙江等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培训就业一条龙,做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稳定一批。南乐县利用浙江奉化国泰制衣有限公司的设备、师资、资金,建立了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先后输送技术工人5000多名,有十多名优秀人员被工厂选送到国外的加工基地工作。该县订单培训的服装工已成为宁波地区的品牌。四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市县劳动部门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农民实现转岗就业为目的,积极落实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去年全市落实培训资金700多万元,培训2.1685万人。

(四)拓宽领域,构建劳务输出对接平台

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疏通转移渠道,搞好跟踪服务是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为此,各县(区)积极探索农民工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的顺畅有序转移。首先健全信息网络建设。各县(区)建立了以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中介机构为依托的信息网,认真做好信息发布、用工登记、建档建卡等工作,为求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清丰县、范县开展了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初步建立完善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基础。其次,加强考察,建立牢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各县(区)领导每年都带领有关部门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联络,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市已拥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唐、中西部和省内六大城市群劳务输出基地。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劳务对接。各县(区)充分利用职业中介组织联络、劳务经济人带动、培训机构推荐、召开大型招聘会等形式,为农民工牵线搭桥。今年三月,濮阳县组织召开了大型劳务输出招聘会,江浙地区22家企业提供4000多个用工岗位,近万名农民工参加,县委书记张建国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会上先后有1300多人通过双向选择,签订了劳动合同。范县还聘请56名信息灵、渠道广、家乡人信赖的劳务经纪人,带动了一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如辛庄乡青年武俭利1998年到北京一家公司打工,自己站稳脚跟后,先后介绍100多人到该公司务工。为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各县(区)还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劳动监察机构不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非法中介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市商务局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大力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截止,全市已向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毛里求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人员4850人次。仅去年,外派出国劳务人员1298人。华龙区东田村300多人在国外务工,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年创收入两千万元,曾被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成了远近闻名的出国打工村。第五,强化跟踪服务。各县(区)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普遍实行了培训、录用、护送、管理一条龙服务。坚持定期回访、节日慰问、干部带队打工、提供法律援助等制度,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大大提高了务工人员的稳定率。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家中生活生产实际困难,各县乡村组建了“义务帮工队”,帮收帮种,保证务工人员家庭及时收种,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抓好就地转移

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针对一些愿意离土、但难以离乡的农民,多渠道创造条件,实现就地转移。一是大上工业项目。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工兴市”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范县仅就上百万元以上项目51个,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千多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区、华龙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挖掘就业潜力。清丰县大力发展白(灵菇)、红(辣椒)产业,重点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范县依托三十万亩水稻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米加工业,促进了大批农民参与经营。仅专门经营大米营销的经纪人就达600多人。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濮阳县、范县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积极发展玻璃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范县玻璃制品企业就吸纳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群众自己的事,领导不用管。“劳务富民”观念树得不牢,工作抓得不紧,抓得不实。另一方面,农民的就业观念还比较陈旧。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少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恋守田园”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务工青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贪图安逸,不愿接受企业的束缚和体力上的劳累,务工青年跑回家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农民存在着“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守旧观念,对土地有着浓厚的眷恋心理,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

(二)整体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式单一,有组织的转移劳动力的比重不高,主要是通过“亲帮亲”“友帮友”的方式转移。据清丰县统计,外出务工8.9万人,通过劳动部门介绍的只有4000余人,占总数的4.5%,95%以上的是通过亲朋好友或自发转移的。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务中介组织收费较高。一般要收300-800元的中介费,加上路途花费,要上千元,一般农民家庭承受不起。二是个别劳务中介组织信誉差,提供信息不准确,致使少数打工者上当受骗。因此,有些农民宁肯自己外出闯荡找出路,也不信任中介组织。三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数量少,制度不健全,信息不畅通,交易成本偏高,无法满足外出人员的需求。

(三)职业技能培训普及率不高,务工人员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市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9.66%,初中占47.77%,高中以上占12.57%。在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在就业方面缺乏较强的竞争力,致使外出就业的门路窄,稳定性不高。9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未经各类培训,主要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建筑、电子装配、制衣、木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不顺。虽然劳动、农业、教育、扶贫、工、青、妇等部门和团体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各吹各打,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管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有效利用。二是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数量较少,培训的容量不大。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技工学校还正在筹建之中。各县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陈旧,缺乏市场需求的办学特色,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资金严重不足、教学设备少,全市目前还没有一所有实习基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大多是从普教岗位上转过来的,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培训质量。三是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培训周期长、收费偏高。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学制均为三年,年学费大约在元至3000元,一般的农村贫困学生负担不起,许多农村学生放弃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愿望,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四是出国劳务人员经济负担较重,门槛较高。以去日本打工三年为例,出国务工前需交付三个月的培训费3000元,还需交纳47000元的签证、保险、中介等费用,另外还需由2人为其在外出务工期间提供担保(担保金15万元)。出国打工费用如此之高,一般农民家庭无力负担,一些想出国打工的青年望而却步。

(四)特色劳务发展缓慢,品牌建设滞后。目前我市转移输出尚未形成组织化、集团化、规模化,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较为分散零乱,多是分散转移的“游击队”,规模小,人数少,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影响了我市劳务输出的发展。

四、加强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市情出发,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一是我市各县(区)和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仅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来抓,更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我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来抓,进一步推动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我市各县(区)要立足本地实际,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工作目标中。要研究制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远期和近期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三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力推进。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县、乡政府的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建议市县(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联席会议由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组织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农民工的培训、教育、转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主导作用。四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营造“劳务富民”、“务工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的先进事迹,市里和各县(区)每年都要召开大型的劳务输出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建议市政府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任务,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健全输出网络,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全局性的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供需网络、健全输出机构对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保证劳务输出的及时性、稳定性尤为重要。要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提升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一是要拓宽劳务市场信息渠道,完善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用工地劳务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定期搜集用工信息;全市驻外办事服务机构要及时传递劳务用工信息;要加强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利用他们所在的企业、行业、城市及时反馈用工信息;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培训学校的管理,对他们搜集的用工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要加快“金保工程”网络化建设进度,尽快实现上联全国、下联县乡村的目标。县、乡两级劳动保障机构要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建立档案。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和富余劳动力的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各村信息员要及时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变动情况,保证市、县、乡、村劳务输出体系“四级网络”的顺畅运行。二是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在市县(区)乡建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县(区)劳动保障局设立劳务输出服务股,具体指导、协调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主要负责乡镇劳务输出工作。要在全市形成“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城乡联手共同抓”的工作机制,为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要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主体、机关干部、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兴办、领办、创办各类劳务中介组织,不断壮大劳务中介组织队伍,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速的就业服务。要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强化管理,逐步发挥中介组织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的管理,对所有从事中介机构和人员统一实行资格证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四是打造劳务品牌,大力拓展涉外劳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劳务品牌的培育、组织和引导。加强劳务品牌的宣传推介和包装。要充分挖掘特色技能、工艺,通过能人、专业队伍带动,变一般输出为特色输出,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县数品的格局,要继续扩张出国劳务规模。各县(区)和市商务局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出国务工人员的前期资金和保证金等问题。建议采取提供贷款、劳务工资代扣和设立出国劳务担保基金预借等多种方式降低出国门槛,不断壮大出国劳务队伍。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是关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转移就业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一要整合培训资源。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培训资源整体规划意见,对培训资源和力量要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整合利用,我市各县(区)要建立一到两个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议出台《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实施细则》。全市的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要调整办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系统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思想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新途径,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二要坚持订单培训。要把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把技能培训同定向输送结合起来,坚持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运作方式,扩大组织化培训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县(区)政府要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支持“三农”的公益性事业,列入财政预算,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

(四)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承载能力

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一是立足本地实地,发展第三产业。各县(区)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批发业、餐饮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积极鼓励农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扩大吸纳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二是发挥特色产品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关联产业,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优势。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上工业项目。要继续抓好我市八大工业园区建设,为农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加快县城和中心乡镇的发展和建设。提高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高素质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转移。五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土地、信贷、用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政策优惠、导向激励等措施,推动农民工资本和人才回归故里,创办经济实体,使更多的“务工能人”成为企业家,为家乡新农村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五)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顺畅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篇3

关键词:二元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6202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而农业生产仅需劳动力不过2亿,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必须要创新思维,制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划,从二元经济结构的角度,坚持农业内与农业外相结合、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出发点,双管齐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

1发挥农业的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缓解转移矛盾 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出路目前主要还是在农村,要靠农业本身。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政府必须从宏观政策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在当前,我们可以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以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过量蓄积与城市吸纳不及时的矛盾。 

(1)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双高农业(即高质高价值而非以往的高质高产)来提升产品竞争优势促进农业劳动力的相对集中。随着我国农产品供给摆脱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农业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尤其要通过技术支持等手段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和精准农业,促进劳动力的集中。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各地区都要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区域内部初步形成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带。

如:东部地区以无公害绿色蔬菜和水产品、花卉等为主体的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中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集中的主要地区)作为我国粮、油、棉、瓜菜、水果、畜禽品及名、优、特产品供应的基地;西部地区“双特”(特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打好农业综合开发牌,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文章。据统计,我国可利用的山地资源是现有耕地面积的2.5倍左右,内陆水域与耕地面积相比也达到了20%,开发潜力极大,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充分挖掘山林,水域等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优、新、特农产品,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生产来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目的。此外,中西部地区应抓住当前农产品充裕和国家财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机遇,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政府每年可拿出一定的资金,同时通过吸引外来资金,建立和完善水利基金制度和劳动积累工制度,采取以工代赈、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形式,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即引导农民在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加快荒山绿化、加强农村交通建设等方面投工投劳,达到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目的,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3)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纽带,拉长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增强“关联度”,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以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可以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这种乡镇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乡镇加工业,还可以延伸到贮藏、运销等环节,带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缓解农业生产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形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很强的吸纳能力。同时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扶持政策,引导他们发挥地方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并精心构筑产业化服务体系,抓好专业性市场的培育和建设。

2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终途径 

从吸收人口的成本和效果比较,大中城市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具有投资少、转移数量大的优势。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都是先发展大中城市,然后配套发展小城镇和卫星城,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若反其道而行之,违背城市发展规律,必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不仅可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还能够加快城镇化进程及经济发展的步伐。 

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是关键。发展大中城市并不是不要发展小城镇。在城镇发展链上,需不需要小城镇,主要应该是由地理上的分工、协作、交易等等的经济性所决定的,不能“没有金刚钻,非要揽瓷器活”。特别是政府的目标应与农民的目标要结合起来,政府应该根据农民的意愿确立政府的工作目标,如不这样必将引发新的政府与群众的矛盾,因此即使在一个地理结点上需要一个小城镇存在,应当由市场调节引导投资、人口、企业、居住、文通、物流、人流等等而形成,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是市场的作用结果,而不应当是政府随心所欲而定。在发展中要特别注重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政府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以现有的县城为骨干,选择部分条件好且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建制镇重点加以发展,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上让乡镇企业享受与城市工业同等待遇,积极支持乡镇企业落户城镇,建立乡镇工业小区,连片开发,给进城的乡镇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发挥好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同时政府还要培育新的增长点,引导乡镇企业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大乡镇企业改制力度,尽可能让乡镇企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继续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小城镇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应主要通过引资来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可本着共同受益、共同负担的原则来筹集,同时应搞活小城镇房地产市场,通过经营土地、有偿转让等方式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政府必须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减少富余人员,并通过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等机构的集中,提升乡镇工业小区的地位和作用,使小城镇与乡镇企业协调同步发展起来。

3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七略 篇4

近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不懈努力,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 不可否认, 在这一转移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农民抱有一些偏见;有些组织和管理工作不到位, 转移中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而使转移的领域受限制;社会保障尚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此, 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 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创造条件。笔者认为, 应主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 作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方针政策, 宣传农民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典型, 提高人们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改变对农民的一些偏见,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人人都来关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氛围, 群策群力,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创造条件。

二、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我国可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但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开发是大有潜力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 延长农业产业链, 并带动农产品的包装、储藏、保鲜、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 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交通运输、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性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 加强湿地保护, 促进生态自我修复等等,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都可以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三、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 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迅猛发展, 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仍然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因此, 必须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 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的同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努力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容量。为提高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 更大规模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必须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为此, 必须搞好小城镇建设, 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采取优惠政策, 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

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

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最大障碍。要扫除这一障碍, 就需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对务工农民,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 发展订单式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训, 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使农村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强。

五、积极稳妥地作好社会保障工作,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已成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紧迫和突出的问题。为此, 需要加快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 扩大工伤、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要求, 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 并要积极探索农民工生育保险办法;要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性大的特点, 使他们的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 以确保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要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等各项工作, 使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六、开展城乡统筹就业,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

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首先,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实行城乡就业一体化管理。为此, 需要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 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做好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工作, 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应当互相配合, 加强协作, 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 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环境和条件;同时, 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 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其次, 做好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劳动法规和配套的政策、措施, 使劳动力的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最后,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 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 逐步放宽了农民进城的限制。但是,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目前还不可能在全国所有的城市一步到位。因此, 必须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 既要大胆探索, 又要积极稳妥, 循序渐进, 推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稳步前进,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更为顺畅。

七、不断扩大国际劳务输出,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篇5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常抓不懈。积极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规模企业来 投资建设。 等企业相继落户 。截止目前,全县共引进农业开发、石材、工业加工、旅游开发等企业85家,这些企业的引进为我县农村劳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760余人。

(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开辟农民劳务空间。我们把特色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狠抓了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按照抓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了 等特色农业综合开发企业, 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与农户之间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县以葡萄、番茄、辣椒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3.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1.7%。带动农户986户,吸纳农村劳动力235人。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做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预计到今年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总量将达到20.2万头(只),同比增长6.82%,年内出栏牲畜10万头(只)。肉类总产3390 吨,增长17.43%,奶类产量600吨,增长40.85%,禽类产量898吨,增长10%,各种禽类出栏30万羽。农区牲畜达11.66万头(只),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4 %,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30%以上。通过畜牧业发展,为全县1546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四)依托旅游、石材等新兴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外出劳务收入。随着我县旅游业、石材业的迅速兴起,围绕旅游业、石材业参与二三产业经营的农民越来越多,对吸纳转化农村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从事加工销售、储藏保鲜、运输、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渠道,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达到2511户,从业人员3127人,其中54%来自农村;私营企业31户,其中26%来自农村。总收入达到40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1%。

(五)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适应能力。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村青年经纪人,把先进的技术、实用的技能以及新观念、新意识送到农民家中。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下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形式,使全县农村青年受教育面达80%以上,为农民掌握新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

我们虽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内在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吸纳数量众多的富余劳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短期外出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季节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三是农民就业观念尚未转变,习惯于传统农业的粗放耕种。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宁愿在农村闲着也不愿外出寻找就业出路,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程度不高,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大部分农民外出都是自发的,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五是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门路。农民外出打工,也常常出现拿不到工资,不给签合同,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没有劳动保障等问题。六是劳动者素质较低,缺少外出就业的手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有些只具备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无专业技术特长,难以向非农领域和第三产业转移。七是培训服务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农民增收渠道,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后劲。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富民强县”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有力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是:实现2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收400元,其中外出劳务增收85元,富余劳动力转移40%以上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一)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新兴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务开发工作的领导,成立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责任和工作人员,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二)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一是要大力发展各类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资源开发,来创办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盘活现有企业存量资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借助于私营经济的积聚效应,进一步提高私营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三是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我县经济基础好、地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 镇的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发展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小城镇的繁荣,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四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 等农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吸收农村劳动力。同时,加快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拓展农副产品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

(三)建立完善的劳务供求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要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建立密切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各乡(镇)要定期调查了解可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准确掌握可输出资源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建立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信息库。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引导、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性,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质服务。

(四)鼓励兴办农村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在完善现有劳务服务机构基础上,支持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中介服务机构,结合机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综合素质。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加大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技能培训力度,成为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技术水平。要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对民工的技能要求,投入必要的资金,依托县农广校、示范户、致富能手、经纪人等,积极创办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基地,突出加强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农民外出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其在短期内获得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六) 做好外出农户承包土地流转工作。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外出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可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托管等形式进行流转。外出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让外出人员安心在外。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篇6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持续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科学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二、三产业和农业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指出了路径。

1 克服困境,积极寻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土地的短缺和劳动过剩是影响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质是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过高的农村人口比例和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并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一是农村耕地与人口的矛盾还在不断加剧。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业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能力脆弱。二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的矛盾。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量转出;另一方面,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在大多数地区还不成形,刚刚起步不可能有太大贡献。三是随着城市职工下岗 (工业结构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使大量富余人员剥离出来) 人数增加,城市自身就业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了较为尖锐的矛盾,城市失业和下岗问题己经使得城市工业等现代经济部门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大的弱化了。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的竞争关系已经显现。四是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力的转移多是自发的具有团体倾向,市场比较混乱。不论是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还是与务工当地居民发生的问题,都缺乏一套法规和相应机制来管理。由此或限制或刺激了劳动力的转移。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一方面,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构成普遍很低,小学学历、文盲或半文盲占的比例较大;另一方面,技术水平很低,大多只是拥有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体的乡镇企业也面临诸多问题:规模效益问题,重复建设问题;分散生产造成的动力能源供应、产品销售、运输等基础建设方面的问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二三产业不协调。乡镇企业自身面临的一些问题:缺乏新思路、新观念,缺乏市场竞争力强的高质量、高档次、高科技产品。管理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此外,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环境污染严重也是相当普遍的问题。目前乡镇企业正处于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的一个时期中,资本密集化趋势加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成边际递减规律。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严重的地域性不平衡。近年农村劳动力份额的快速下降,主要是沿海经济开发区及大中城市周边经济发达区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造成的。广大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则相对滞后很多。六是从劳动者个体的角度来说,影响迁移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不确定性的影响,如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机会的不确定性等;距离的影响,即外出离家的距离远近;住房的影响,对于中国现在的劳动力来说,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其更基本的需要未得到满足前,这个需求还不很突出,这与国外的情况显然不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与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同样的劳动力流动对于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来说,美国人的成本肯定小得多。

笔者认为,要敢于克服困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这个系统的经济逻辑及循环机理可以概括为“三化”:一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二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什么也干不成”就归于环境保护,搞生态环保产业;三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

一是传统农业的“进化”。资源条件好的地方改造、提升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首先是规模化农业,规模化农业首先是特色农业。“宜瓜种瓜,宜豆种豆”,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北京郊区的西瓜水果、东北的粮食等等,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技术排挤农民”的过程,置换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

二是传统农业的“退化”。很多地方资源条件不好,甚至没有任何资源,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不适宜人居;有一些地方虽然有资源,但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考虑,也不适宜继续农业生产,如青海西藏的“三江源”地区。这些地方的原有农业人口要逐渐大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退耕还林、还草等等。这个过程可称为“资源排挤农民”的过程。这些人口当然也要进入城市。

三是农业产业的“异化”。城市要接纳“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剩余人口,为现有农业的“进化”和“退化”提供转移空间。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城市的接纳能力。城市哪里来?哪里有那么多的城市接纳这么多的剩余人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扩容比新建成本要低得多,但扩容也有它的经济限度。所以“扩容”和“新建”都是需要的,要“两条腿走路”。“新建”要通过非农产业带动,农业变成工业、服务业。当然依据也是区域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

2 整合资源,构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

当前,农民主要是靠体力挣钱,而不是靠技能、技术赚钱。根据2007年上半年对全国64个县、170多个乡、2700多个村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4.3%的村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6%和76.4%。只有25%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赋闲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国平均每村48人,比例为17.82%。东部赋闲率最低,为11.3%,中部为20.42%,西部为26.06%。这说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过剩”是指总量上按劳动力时间衡量是供大于求的。“不足”是指结构上有技能的、年轻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短缺,特别是有技能的劳动力高薪难求。另外,年轻的劳动力已经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短缺。从劳动力关系的角度来讲,目前已由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非常廉价的供给转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劳动力不能仅靠出卖一般的劳动力来挣钱,而要更加重视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培训。通过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升值,将给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应当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政策,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

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承接、社会参与,资金来源、培训主体、培训方式多元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制。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金和资源,把劳动保障、财政、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和资源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模式,要按照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用工需要,签订好定向培训合同,通过县乡合作、乡企合作、校企合作,发放“农民技能培训券”,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大力推行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有效衔接的“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形成以培训为纽带,促进就业、加快发展的新机制。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积极开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按规定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对复员军人和计生对象特别是“纯女户”给予优先安排。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力求培训实效,对专业特色明显且培训效果突出的培训机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实行定点授牌,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资金投向倾斜。进一步用好、落实好就业培训的激励扶持政策。要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向乡镇下移,将职业技能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

为此,要将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与承担的教育培训任务不相适应。面向农民进行培训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成人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学、职业中学等的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6%。国家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仅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1.4%。这些经费的绝大部分是用于城镇居民的职业教育,用于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职业培训向城市倾斜,就业培训城乡不平等。培训机构大部分设在地市,缺乏贴近农村的县级培训机构,不利于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各地用于免费就业服务和培训的经费农民工基本无法享受。企业培训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国家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和方向,把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用人单位也是转移培训的重要受益方,应当负担一定的培训投入。农村劳动力是转移培训的主体和直接受益人,从谁受益、谁投入的角度来讲,理应承担投入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在生产生活尚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要大幅度增加靠预期收入决定的转移培训投入是不现实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的有效开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民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转移培训投入机制。

要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发挥好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减少财政负担,取得最大效益。要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或者采取“3+X”等方式,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要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优化培训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办法,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农村学生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素质状况显然与产业发展、城市化的目标有相当距离。农村职业教育还面临诸多困境,如招生数量急剧下降,办学效益日渐低下,学校资源不断流失。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设计是“个人、企业(行业)负担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农村职业学校的生存状况大多是“财政投入保工资,收取学费保运转,适度负债求发展”。职业教育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要求,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大幅度增加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吸引外资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多元化。

3 完善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就抓住了就业问题的根本,完全符合农村实际,为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组建创业指导中心,经贸委、中小企业局、科技局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共同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给进城务工自主创业人员享受税费、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进城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农村劳动者,各地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应为其提供担保支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可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享受客商投资企业的同等待遇,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好返乡创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在工业园区落户的返乡创业企业,其招用工、员工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劳动合同鉴证,由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减免费用服务,政府给予政策补贴;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增岗位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职工总数50%以上的,认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基地”,参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给予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支持。

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激励机制。工业园区企业当年新增岗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与劳动合同相同,所需补贴资金由财政承担。抓好工业园区技工定向培训计划,对实行订单培训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由所在用工单位给予部分学杂费补贴。落实职业介绍补贴政策,鼓励城乡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为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经其介绍成功就业的,按规定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市、县两级设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奖励基金,其中市本级奖励基金从市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工业园区和企业用工服务作出显著成绩的,可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成绩特别优秀的,给予适当奖励。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员工”、“技术能手”、“创业明星”评选活动,给予获胜者精神和物质奖励。

保障农村进城转移就业人员相关待遇。凡在园区企业工作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可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还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租住廉租房。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可按个体工商户或自谋职业者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同时,要规范用工管理和优化就业环境。各企业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适当提高员工待遇,完善工资支付规定。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2008年1月1日后,全市各类企业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查处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力保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提高员工的待遇,建立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机制,按照有关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健全工会组织,加强劳资双方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倡导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篇7

关键词:新疆,城镇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影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我国西北经济发展较落后的省份, 城乡发展差异巨大, 农村劳动力的纯收入一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12年为例,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94元, 只相当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的80.8%。而新疆南疆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水土资源匮乏, 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度最深的地区。如何拓展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是帮助新疆脱贫、促进农民增收重要和有效的途径, 是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

1 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增长快、分布不均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 少数民族固有的生育观念和国家特殊生育政策使新疆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常年居高不下。2012年, 全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4.95‰, 而新疆人口自然增长率则高达10.84‰, 而南疆一些地州竟高达20‰以上。这样的高增长率必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不断扩大。据统计, 2011年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到301.81万人[1]。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 主要集中在和田、喀什、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的南疆地区。而汉族人口较多的北疆及兵团不仅存在一定程度的劳动力短缺, 而且有较大的季节性用工不足。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低

衡量一个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程度的高低,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纯收入所占的比重是一个重要指标。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1008元, 只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8%, 而全国的这一比重在2010年就已达到了34%, 说明新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 难以转移。

1.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多发生于农业内部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转移, 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区转移, 即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而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却与此有很大差异。据有关调查,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一产业, 转移后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占70.3%, 从事第二产业的占9.8%, 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9.9%[2]。

2 新疆城镇结构现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不高, 除劳动力自身民族、语言、宗教、素质等方面的局限及贫困文化、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外,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新疆城镇化发展缓慢及城镇结构不合理, 导致城镇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

新疆的城镇化建设经过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 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却依然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末, 新疆总人口2232.78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981.98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3.98%, 依然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8.62个百分点。而新疆城镇化发展在空间结构、规模结构、产业结构上的不合理, 更使得新疆城镇化未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造成了新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及第一产业。

2.1 城镇规模结构出现断层, 吸纳劳动力的中心作用未发挥

依据一般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 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9年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的人口数量来衡量新疆城市和县城两级城镇的规模等级:新疆特大城市一个 (乌鲁木齐市) , 大城市缺失, 中等规模城市9个, 10~20万人口规模城镇6个, 5~10万人口规模城镇23个, 2~5万人口规模城镇31个, 2万人以下城镇17个。依据中心地理论分析, 新疆首位城市过大, 大城市比重偏低, 中小城市比例过高, 全区缺乏大型次级规模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相当数量第三极中心城市的衔接, 城镇规模结构断层明显。新疆城市规模结构不完善, 大大削弱了特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 严重影响了城镇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使得城镇的功能难以依次逐层传递, 城镇的聚集程度和规模效应较差, 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中心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2.2 城镇分布结构不均, 增加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成本

新疆总面积达166.50万平方公里, 却仅有943个城镇, 城镇密度5.66个/万平方公里, 远远低于全国61.85个/万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而且还呈现出北密南疏的特点, 北疆、南疆和东疆三大地区间城镇分布不均。北疆地区城镇分布较为密集, 城镇密度为9.43个/万平方公里, 城市数量占全疆的57.14%, 己基本形成了特大城市乌鲁木齐, 中等城市石河子、伊宁市、奎屯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 以及小城市博乐市、阿勒泰市、塔城市、阜康市、乌苏市、五家渠市为基础的不同等级的城市体系。相比较而言, 南疆和东疆两个地区的城镇分布以零散分布的中小城市为主, 南疆地区和东疆地区城镇密度分别仅为4.78个/万平方公里和3.29个/万平方公里。而且因山脉、沙漠、戈壁等天然屏障的阻隔及绿洲生态环境的限制, 新疆城镇间距离普遍较远。新疆各城市间的平均距离为958公里, 县与县的平均距离为112公里[3]。此种城镇分布状况明显造成了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城市与城市、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远距离。而南疆落后的交通状况、远距离带来的高额交通成本和就业信息缺乏及长期处于闭塞环境引起的对陌生环境的本能恐惧, 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本大幅提升, 这成为制约其自发向城镇转移的一道高门槛。

2.3 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转移困难

2011年, 新疆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结构为17.23∶48.8∶33.97, 虽与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相比, 结构不够优化, 但工业发展速度较快。按照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发展规律, 工业化发展初期, 主要以资本投入少、依赖农业积累的轻工业为主, 之后逐渐发展为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导的阶段, 最后才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导的重工业发展阶段。而在工业化发展初期以轻工业为主, 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可以被吸收到工业产业中, 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例如日本“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结合模式及台湾模式, 都成功完成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但新疆的工业化道路与此大相径庭, 主要依靠国家的大量投资, 起步于采掘工业, 建立起了以石油、石油化工为主导的资源型重工业体系, 忽视了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协调发展, 缺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此种工业发展模式需要的更多是大量资金与技术的支持, 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 需求却相对较小。这无疑把文化素质不高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挡在了第二产业之外。

第二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小, 那么, 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是否可重点依靠第三产业呢?新疆除少数发展较快的县市外, 大多数县城和一般建制镇仍然是为农业和城镇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小区域中心城镇, 第三产业并不发达。其中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很有限, 而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身的整体素质不高及其他原因, 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较小的民营企业与个体单位, 这些企业与单位不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环境。

3 优化新疆城镇结构, 促进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1 协调新疆城镇规模和空间格局,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新疆小城镇过多、缺少区域性中心城市, 削弱了特大城市对中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新疆应协调大、中、小城镇比例, 形成等级规模有序、功能定位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化体系。

3.1.1 逐步发展一批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中心城市

巩固乌鲁木齐作为特大城市对全疆的辐射带动作用, 力争把乌鲁木齐都市圈打造为全国重要的城镇群, 再建成10个区域带动能力强、具有综合服务职能的中心城市和一批地区中心城市,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以新疆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1.2 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与中心城市相比, 中小型城镇靠近农村, 农民进入成本低、风险小。应高度重视中小城镇对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分流作用, 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在中小城镇创业, 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3.1.3 完善城乡交通网络

加快南疆地区、边境地区交通设施建设, 加强与天山北坡发达城市、内地及国外主要城市的交通通道建设, 构筑贯通城乡的便捷交通网络, 促进人员交流和物资流动, 尽可能地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时的交通成本和对陌生环境的畏惧感。

3.2 优化城镇产业结构, 提升二、三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力

3.2.1 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利用国家扶持新疆扩大对内开放的优惠政策, 尤其是国家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疆转移的机遇, 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关系, 逐步使新疆成为国际贸易中转站、对外出口生产基地和服务中心, 积极培育轻工和出口导向产业、商贸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提升工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3.2.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导向, 体制创新为动力, 优化服务业务内部结构,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推进消费性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 加快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 逐步形成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社会功能强的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巨大的吸纳力。

参考文献

[1]高敏, 朱美玲.新疆对外劳务输出的优劣势及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17) .

[2]王康熙.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13 (7) .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篇8

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供给条件下,组织形式上突破实体化的界限,专注开发、培育企业核心产品、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领域通过业务外包、特许连锁、战略联盟等形式交予合作伙伴,以此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的一种商务运营模式。

(一)虚拟经营的形式

结合中外企业虚拟经营的实践及理论界对虚拟经营的研究,可以将虚拟经营的主要形式归纳如下:

1. 业务外包。

企业按扬长避短、留强去弱的原则精简组织结构,仅建立或保留关键的职能机构,集中力量开展属于自身强项的业务,而把非强项业务外包出去,让国内外相对条件好、能力强的专业企业组织去经营,也就是将那些对应的非关键的职能机构虚拟化,借用外力即社会优质资源来弥补、整合企业资源,以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组织的应变力,争取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

2. 特许连锁。

拥有品牌、技术等优势的企业实行“强项扩散”,在保留自身全部经营业务的同时,和经过严格的选择与人员培训的国内外其他企业订立特许经营合同,有偿地授予它们在一定期限、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使用该企业的品牌或技术开展经营活动的特权,从而使它们在业务上加盟连锁经营,成为该企业“虚拟营销网络”的成员(尽管它们可以继续保持原来的独立企业的地位)。输出品牌或技术的该企业无需投入大量物质、货币资本,无需承担被许可方经营失败的直接损失,既能凭知识产权取得可观的许可使用费收入,又能迅速扩大企业影响,参加连锁经营的单位越多、经营规模越大,企业的市场地位、市场价值就越高。

3. 战略联盟。

若干企业为实现某一共同的战略目标,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彼此交换关键资源、强项互补、共同开发产品和外市场的协议,由此而形成的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网络型企业联合体就称战略联盟。

(二)虚拟经营发展的必然性

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虚拟经营的发展有其必然性:

第一,虚拟企业灵活的规模、快速多变的经营方式,可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小型化生产的要求,是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条件的一种经营方式。

第二,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应是“组合家具式”的即时组织,它们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组合于一体,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产品。而虚拟企业正是这种“组合式”企业,可以满足小规模、多品种即时生产的要求。

第三,现代技术有向高精尖发展的趋势。这使得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实用的产品所需的投资增加,风险也随之加大,采用虚拟经营方式,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完成全部管理职能,就是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

第四,采用虚拟经营方式,与其他企业结成策略联盟关系,利用市场机制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等管理职能,正好可以顺应这一转化的要求,为节省交易费用创造条件。

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障碍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水平下,农村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和农村现有劳动力数之差。有两种表现形式:长年性的富余,即农村长年富余的劳动力;季节性的富余,即农业劳动力在农闲季节有富余劳动时间。

从本质上看,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且持续增长。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3总量为53100万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根据2000年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计算出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00万人,粗略估算,2006年,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2亿。

从农村劳动力的性别构成看,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中,男劳动力26989万人,占50.8%;女劳动力26111万人,占49.2%。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413181万人中,男劳动力8434万人,占64%;女劳动力4747万人,占36%。由此,留在农村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男劳动力为18605万人,占46.6%,女劳动力为21364万人,占53.4%。从总体上看,留在农村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女劳动力资源的占比较高,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构建应考虑的问题。

从年龄构成来看,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的有6947万人,占13.1%;21~30岁的有9184万人,占17.3%;31~40岁的有12679万人,占23.9%;41~50岁的有11021万人,占20.7%;51岁以上的有13269万人,占25%。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从总体情况看,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在20~51岁的人员占了78.8%,年在20岁以下及51岁以上的人员只占21.2%,也即留在农村的人员中,年龄较小(20岁以下)及年龄较大(51岁以上)的人数相对较多,如表2所示:

从文化程度看, 农村劳动力资源中, 文盲3593万人, 占6.8%;2012年第9期中旬刊 (总第492期) 时代Times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 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 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 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 占1.2%。外出从业劳动力中, 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从总体上看, 外出就业的人员大多是农村中文化程度较高的, 也即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中, 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相对较多, 这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构建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如表3所示:

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地域流向情况看,到省外就业的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从业情况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2.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56.7%;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40.5%,如表4所示。

虽然从总体趋势上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供给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供给量过剩的趋势还不会改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供给增幅正在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推进,使得城乡内外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日益增大的结果。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地规模经营和农村产业发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并为农地流转创造了前提条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

1. 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全国的总体情况来看,转移就业的农民收入远远高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劳务经济已成为一些地方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2. 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锻炼和提高了其能力,其返乡后对输出地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3. 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是落后的农业国走向发达的工业国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使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摆脱土地的束缚,转向非农产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可以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可以使农民学到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 为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运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贫困地区移民结合起来, 可以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空间和时间, 必将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

(一)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可行性

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一方面可以促进虚拟经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获得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协同农业共同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基于此,不论是虚拟经营企业还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具有构建这一机制的主观愿望和实践动因。因此,当前是我们加快探索虚拟经营的合作机制及合作伙伴选择,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在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最好时机。

综上所述,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具有可行性。

(二)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虚拟经营企业与乡镇企业合作

由上文的分析可见,构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可以促使虚拟经营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双赢,那么究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是虚拟经营企业以业务外包、特许连锁或战略联盟等形式与乡镇企业合作。对虚拟经营企业而言,通过虚拟经营可以整合企业的核心能力,扩大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控制的“实际”边界,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乡镇企业而言,它们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是不占优势的,其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劳动力成本低于大城市的中小企业,便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将给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就需要雇佣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企业工作(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乡镇企业都具备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的条件,因此,虚拟经营的伙伴选择是建立虚拟经营企业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虚拟经营的成败。在选择虚拟经营企业的合作伙伴时,除了考虑伙伴自身拥有的核心资源之外,还需要考虑伙伴资源之间的匹配性,要求伙伴之间要有良好的通信连通性和跨组织参与性。同时,伙伴企业自身的组织及过程应具备一定的再配置能力、可重用能力和可升级能力。

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核心能力的辨识。研究把握市场机会需要哪些资源和能力,以及自身拥有哪些核心能力,从而确定合作伙伴应拥有的核心能力。二是核心能力互补原则。合作伙伴资源和能力的高效率组合,能充分体现出虚拟经营的优势。三是合作性强,首先,应选择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伙伴。其次,优先选择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相似的企业。四是实力对等的原则,合作中才能保持公平。五是选择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

(三)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农业、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从转移模式上考察,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乡城转移模式主要经历了两次演变,即1978~1988年的就地转移与1989年后的异地转移。

由于以上两种转移模式均各有利弊, 课题组认为, 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中, 不能简单的采用其中某一种模式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而应该将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 克服它们存在的弊端。本课题提出的以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能把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 引导和鼓励城市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及第三产业企业进行虚拟经营, 与乡镇企业合作;另一方面, 培育乡镇企业的竞争优势, 促成其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 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样, 农村2012年第9期中旬刊 (总第492期) 时代Times富余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 就具备了“就地转移模式”的诸多优势;同时, 因为乡镇企业是与城市的工业企业及第三产业企业进行虚拟经营合作, 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实质上说也就是被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所吸纳, 从而也就具备了“异地转移模式”的诸多优势。

(四)提升乡镇企业的优势,促进其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

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其产业门类已覆盖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商业等第三产业;其加工制造程度虽集中在初级产品和精细制成品上,但也有不少乡镇企业已跻身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不过总的看来,目前绝大部分的乡镇企业还在从事初级产品加工和精细制成品生产,这部分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要吸收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必须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

1. 乡镇企业已经具备的优势。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的条件:

(1)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借助灵活的发展机制取得了低成本优势。

(2)乡镇企业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乡镇企业在地里位置上毗邻农村,便于以较低的价格雇佣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企业工作,降低劳动力成本。

(3)现代工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中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正是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的要求,决定了工业生产向城镇密聚的必然趋势。这样,乡镇企业的集中,有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分工与合作,增加企业间的产业联系,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乡镇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一个巨大的外部资源库,相互选择共同合作。

2. 乡镇企业需要进一步培育的优势。

要与虚拟经营企业合作,乡镇企业仅仅具备以上的优势是不够的,还应该从自身的现状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培育更多的优势:

(1)虚拟经营实质上是一组相关的核心竞争力的组合,乡镇企业不可能在多个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所以,要把一些非主导业务剥离出去,集中内部资源强化主要业务的竞争优势,即首先要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具备合作方所需要的能力。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篇9

(一)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拉”定理研究

雷文斯坦 (E.G.Ravenstein, 1885) 在《人口转移规律》一书中提, 出促使人口转移的原因有受压迫、受歧视、沉重的负担、生活条件不适等, 经济因素是最主要因素, 其观点被认为是推拉理论的渊源。系统的“推—拉”理论由唐纳德·博格 (D.J.Brogue, 1959) 提出, 他从运动学观点解释人口转移的原因, 着眼于迁出地的消极因素和迁入地的积极因素对迁移者的影响, 认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人口转移主要是两地推拉4种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推力”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自然资源枯竭、农村劳动力过剩、经济收入较低等;“拉力”因素包括工资收入较高、就业机会较多、气候环境较好等。

(二)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及途径研究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可概括为:

1.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威廉·配第 (W.Petty, 1690) 从收入的比较利益角度分析, 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产业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 可促进经济发展。2.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乔根森 (Jorgenson, D.W, 1961) 从消费结构变化和农业剩余角度进行研究, 认为农业剩余和消费结构变化是转移的根本原因。3.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76) 从劳动分工角度和城乡间不断强化的商业联系进行研究, 认为这是市场扩展的结果。4.转移途径分析。克拉克 (C.Clark, 1940) 根据配第的理论分析得出“配第—克拉克定律”: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发展, 社会劳动力总是从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

(三)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动因及障碍研究

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动因研究

刘易斯 (Lewis, 1954) 模型假定现代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 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的差异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直到被城市完全吸收。拉尼斯、费景汉 (G.Rains&C.H.Fei, 1961) 提出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要条件。托达罗 (M.O.Todaro, 1969) 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策是根据预期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实际城乡收入差距做出的。舒尔茨 (Theodore.Schultz, 1976) 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 认为迁移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的行为决策过程, 主要取决于迁入地收入是否大于迁出地收入加上转移过程中支出总和。

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可总结为: (1) 人口社会学特征对转移影响。斯塔克 (O.Stark, 1991) 从经济学视角解释个体迁移的社会学特征, 开创了以家庭投资组合理论和契约理论为代表的“新劳动力转移学说”。该理论认为, 家庭因素会对迁移的动机产生影响, 障碍因素更为突出。 (2) 制度及政策因素对转移影响。国外学者多次分析了城镇福利政策、最低工资制度、农村保险及土地制度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麦吉德 (Majd, 1992) 利用统计数据分析认为, 1962-1971年间实施的土地改革政策是促进伊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一)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转移效应及途径研究

1. 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及转移效应研究

数量测算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刘建进 (1997) 、胡鞍钢 (1997) 、侯鸿翔 (2000) 分别利用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和均衡条件, 耕地劳动比例法、就业结构偏离度估算1995-200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1.17-2.05亿。

转移效应的研究主要有: (1)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张宝法 (1997) 、潘文卿 (1999) 等认为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支持性贡献。刘继兵 (2005) 等认为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 (2) 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李实 (1999) 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的居民收入抽样调查农户数据, 运用收入函数估计方法分别对外出农户和非外出农户的收入进行估计, 认为外出劳动力不仅能获得高报酬率, 还对本家庭中其他劳动力报酬率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研究

林毅夫 (1996) 主张异地转移, 即“离土又离乡、进厂也进城”, 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协调起来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张培刚 (2002) 主张就地转移, 依靠在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刘伯文 (2004) 主张“乡镇消化, 城市导流, 国内移民, 国际输出, 协调配合, 共同吸纳”。张佑林 (2004) 结合二元经济理论, 认为只有将农民转移进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二)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动因及障碍研究

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动因研究

高国力 (1995) 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基础上, 把预期收入具体化为区域经济收入差距, 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杜鹰、白南生 (1997) 应用“推—拉”理论解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因素, 指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向发达地区。李实 (1997) 、都阳 (2001) 从资源禀赋和农业收入角度研究转移动因, 认为农业资源禀赋的缺乏和农业收入低下是转移主要动因。

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 (1) 人口社会学特征对转移影响。赵耀辉 (1997) 发现, 年龄与迁移概率之间是倒U形关系, 劳动者的迁移概率在某一年龄达到最大值后, 迁移概率会下降, 并认为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倾向于进入本地非农部门工作。 (2) 制度因素对转移影响。蔡 (2000) 认为,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有能力、偏见和制度等障碍, 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预期收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动力的解释都不充分, 制度障碍长期存在。

(三) 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有:1.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吕萍 (2006) 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鲁奇 (2007) 对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调查研究。2.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建议。陈艳美 (2004) 认为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 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蔡正非、李喜景 (2008) 的研究与民族文化相结合, 提出增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交流的思路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阿布都外力、依米提 (2006) 基于乌鲁木齐和西安市的问卷调查数据, 重点分析了制约维吾尔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 并提出促进转移思路及途径。

三、文献评述与启示

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他们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工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重要作用, 探讨了农村产生富余劳动力的原因, 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障碍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宏观战略和具体对策。特别是“推—拉”定理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研究成果, 为从不同角度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影响因素、转移模式、路径等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但值得注意的是, 国外理论产生背景与发展中国家不同, 在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时具有一定局限性。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篇10

一、江苏和宁夏两省在农村劳动力方面的主要差异

1. 江苏、宁夏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比较

2006年,江苏省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967.5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 7.4%;女劳动力3 2.6%。在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99.6万人,占10.3%;21岁~30岁279.4万人,占28.9%;31岁~40岁316.6万人,占32.7%;41岁~50岁185.9万人,占19.2%;50岁以上86.0万人,占8.9%。

2006年,甘肃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52.2万人。其中,男劳动力39.67万人,占76.0%;女劳动力12.53万人,占24.0%。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占15.8%,21岁~30岁占38.7%,31岁~40岁占28.0%,41岁~50岁占12.7%,50岁以上占4.8%。(附表1)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宁夏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年3月31日)

2. 江苏、宁夏农村外出劳动力流向及从业情况比较

2006年,江苏在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236.1万人,占24.4%,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143.7万人,占14.9%,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345.2万人,占35。7%,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242.5万人,占25.0%。在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劳动力24.6万人,占2.5%;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劳动力602.6万人,占62.3%;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劳动力340.3万人,占35.2%。

2006年,宁夏在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43.7%,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5.4%,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23.7%,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17.2%。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4.2%;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51.3%;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44.5%。(附表2)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2008年4月25日;宁夏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年3月31日)

二、江苏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经验

江苏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农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转移的力度加大,数量在逐年减少,但相对于农村地区的需求来讲,目前农村仍然有大量富余劳动力。江苏省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外出劳动力转移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多,到小城镇的少

近年由于强化城乡统筹发展,各地逐步取消了一些对进城务工农民的限制性政策、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降低了农民进城务工的“门槛”,加上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中打工机会相对较多,因而成为众多农民工的首要选择。2005年,江苏农村外出打工人员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占15.6%、到省会城市的占13.5%,两项合计占29.1%;转移到地级城市的占39.8%、转移到县(市)级城市的占21.4%,两项合计占61.2%;转移到县级城市以下小城镇的仅占9.7%。

2. 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增多

长期以来,欠发达、不发达的苏中、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以异地转移为主,主要是外出从业人员在当地“英雄无用武之地”,薄弱的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难以消化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近年来随着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南北挂钩合作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加速,各地党委政府千方百计吸引外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外资、民间资本的大量注入,使得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本地企业成为吸纳当地劳动力的重要“方面军”,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明显增多。

3. 转移劳动力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

从年龄结构看,转移劳动力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并且比重仍呈扩大之势。2005年在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所占比重达75.0%,较前几年有所提高;在外出从业的农村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所占比重更是高达86.4%。从文化层次看,2005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2.3%,比重较2001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0%、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三、宁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措施

1.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整合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要把为农民转移就业服务作为重要内容,搞好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积极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劳务协会和劳务经纪人。对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要严加监管,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中介,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凡是欺诈农民工者要从严惩处。

2. 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乡一体化,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创造条件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实质是工业化、城镇化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介与“三农”的关系。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农村人口占多数的二元结构,向非农就业、城镇人口为主的现代化过渡,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根本改善城乡人口,资源配置,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3. 跨区域流动就业

农民跨区域流动、进城就业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动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转移,使不发达地区封闭的乡村发展,与城市、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连接起来,成为开放的体系。通过异地转移增加收入、提高人的素质、回乡创业等,对农村、农民、农业产生深刻影响。通过资金回流、回乡创业、观念转变促进农村发展。外出农民工意识到知识、技能的重要,对改善农村教育要求强烈,不少人要求农村开设学前教育,舍得花钱把子女送到县城就读。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土地流转,开始出现一定土地经营规模的农户。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好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最终实现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笔者仅仅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比较、分析宁夏和江苏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差距,进而提出宁夏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爱民: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理论前沿,2004[2]

[2]游惠吴静陈枝:城镇化背景下推进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思考.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3期2007年9月

[3]范朝礼吴权何巨:从构建和谐社会看江苏新农村建设.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3期

上一篇: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论文下一篇:放射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