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剩余

2024-11-05

劳动力剩余(通用12篇)

劳动力剩余 篇1

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效转移, 逐步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与转移方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狭窄, 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还存在制度性限制,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 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采取了四种方式。一是离乡不离土;二是离土不离乡;三是离土又离乡;四是农闲离乡, 农忙回乡。在四种转移方式中, 只有第三种割断了同土地的联系, 接近真正意义上的转移;第二种由于从事非农产业, 为转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其余两种由于没有放弃农业, 与真正的转移还有很大的距离。最终都没有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想转移。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无序流动, 降低了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农民候鸟式的在城乡往返也带来了大量的福利损失,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成为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重要根源。所以, 必须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完全脱离农业, 称为分离式转移;二是转移后同农业保持着某种形式或某种程度的联系, 称为兼业式转移。不管采取何种转移形式, 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应包含下述内容:

(1) 地域上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或者从以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区向以非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区转移。

(2) 职业上由农民向非农劳动者转移, 基本摆脱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依赖。

(3) 摆脱原有身份的束缚, 以平等的机会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

(4) 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3. 城乡互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 需要城市和农村良性互动。

(1) 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劳动力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 必须有效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 缓解农村劳动力不断膨胀问题。

(2) 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耕地作为农业第一生产资料, 是不可代替的。提高全民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意识, 无论是城镇建设、工矿建设、农业基本建设, 还是农村住宅建设或其他基础性建设, 都要力求少占地, 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 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

(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实际上就是种植业劳动力向林业、牧业、渔业的转移。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 实现集约化经营, 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4) 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因势利导, 提高乡镇民营企业的水平和规模, 扩大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与领域, 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领域。

(5)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6) 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在遵守我国及输出国法律的前提下,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放宽政策, 开辟多种渠道实现劳务输出, 共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减轻国内就业压力。

(7) 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 建立相应的宏观调控体系, 发展培育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组织, 逐步形成包括信息、职业咨询、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8)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劳动力剩余 篇2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

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3

■就业的主要压力已经不在城镇,而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农民不买东西,关键是收入不能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生产的工业品。

■启动农村市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主意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减少农民”。

■并不是没有地种的农民才是剩余劳动力。导致生产率降低的那些追加要素都是“剩余 ”的。

■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

■如果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6000万农民就足够了。

■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

■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扭转供求失衡形势的根本举措在于启动农村市场

下岗问题在很长时期内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实际上,目前下岗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就 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就业压力并非是来自城镇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压力已经不在城镇劳动力。在哪里呢?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个问题,在上届政府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但在朱总理上任 的时候还不是很突出,由此引起的矛盾不是很尖锐。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那时候我们 推行的是叫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另一个原因是在过去一段比较长的时 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务工的就业市场实际上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市场是分割的。由 于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劳动力在就业岗位的选择上 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从事的主要是保姆、餐馆服务员、建筑等领域的工作。他 们与城镇劳动力在同一个市场范围内竞争的机会很少,城乡劳动力对劳动岗位的直接竞争并 不十分普遍。在朱总理上任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就业问题上最尖锐的矛盾是下岗问题。

但现在不同。现在在就业问题上,最尖锐的矛盾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们先说一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形势判断问题。大家都知道,就业问题尽管重要,但它是 一个长期的问题。从短期看,中国经济短期面临的首要矛盾并不是就业问题。短期内的主要 矛盾是供求失衡问题,是通货紧缩的阴影仍在持续的问题。

通货紧缩的一个外在表现叫做“价格紧缩”。就是持续的物价负增长。从1998年初到20 00年5月,我国的物价总水平曾连续30多个月呈现为负增长。此后,从2000年5月一直到2001 的10月,我国的物价总水平连续15个月表现为微弱的正增长和零增长。但从2001年11月起到 2002年12月,我们又有了连续14个月的物价负增长。2003年,我国前三个月的物价总水平是 正增长0.3%。再次实现为微弱的正增长。

我们为什么要提到物价呢?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最通用的语 言。人们做生意,不管你说上海话,广东话,南京话,北京话,不管是中国话还是外国话,相 互间最能沟通语言就是价格。我们可以说,价格几乎包含了交易过程中的一切必要信息。从 经济学角度看,价格信号中包含着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利益关系及其状态。市场中存在着各 种各样的利益矛盾。这些矛盾是趋于激化还是趋于缓和,所有有关信息都可以通过价格变化 反映出来。举个例子说,政策为什么要特别关心农产品价格呢?因为这个价格是影响城乡之 间利益关系的最重要杠杆。

那么持续的价格负增长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呢?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低迷反映出,目前在我 们国家总量关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仍然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是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 衡。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人常说,价格是调整市场供求之间关系的杠杆。如果价格持续低迷 ,说明供求失衡已经严重到超出了价格杠杆能够自动调节的范围。

那么供大于求的失衡跟就業有什么关系?这就要说到农村市场。

人们发现,将近70%的农村人口对工业品的消费程度还是非常低的,农村市场还远远没 有启动。显而易见,如果农村市场启动的话,我们应当不会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就面临这么 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衡。

启动农村市场的答案其实人们很容易想到。中国13亿人口中还有68%是农民。启动农村 市场,国民经济中的供求失衡不是就可以大大缓解了吗?问题是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关键 是农民的收入不能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生产的工业品。

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

上届政府在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上可以说是千方百计了。前几年,我们在粮食购销体制上 实行过一项改革,叫做“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封闭运行”。这个政策的目的何在呢,就在 于防止“谷贱伤农”。试图通过政策补贴和政府强制拉高粮价的办法保护农民的利益。这个 政策的成败得失可能还有很多值得总结之处。但目标是保护和提高农民收入,这丝毫没有疑 问。

不仅在产品的“出口端”,在投入端,政策也采取了强力介入的措施。在化肥、农药、 种子、农机具、农膜等各种支农物资上,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减免税费和降低价格。政府尽量 少收税或者不收税。通过指定专营的办法减少流通加价。在减轻农民负担上,这些年我们不 知发过多少文件。

通过这样的强调,采取了这么多措施,农民收入增长了没有呢?年年还是增长的。但是 ,令我们尴尬的是,在过去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为连年下降的趋势。 在整个“九五”计划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一年比一年低。199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 收入的增长速度是8.99%,2000年时这个指标下降到2.11%。

“十五”期间的2001年和2002年,这种状况有所改善。这两年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分 别是4.20%和4.76%。但这也只是恢复到1997年到1998年的增长水平。去年“两会”后的记 者招待会上,温总理着重强调指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第一是农业发展滞后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对供求失衡,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根本举措在于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的关 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那么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何在呢?

2001年、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有所提高。我们分析,提高在外出务工的工 资性收入上了。2002年,通过外出务工,全国农民大约平均每人增收100元。说到底,要解 决农民收入问题,最终要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 业。没有别的出路。

在过去几年中,为了研究扩大内需、启动农村市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不少中国学 者出了不少好主意。终于认同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减少农民”。

人们共识,局限在农村、农业这个领域里,我们不可能根本解决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问 题。由于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和市场的特殊性等方面决定,农业的生产率提高速度永远赶不上 工业和其他国民经济领域。工业领域可能靠一个技术更新,一夜之间就可以使生产率成倍提 高。农业不可能有这个前景。技术进步过程有个客观规律,农业技术进步所能导致的产出增 长和生产率提高总是不断趋近于一个极限。简单逻辑就可以很容易地反证这个道理。如果农 业产出增长或者生产率增长不存在极限,我们不就可以在一亩地中打出够全世界人吃的粮食 了吗?

此外,农产品的市场也不同于其他产业。10年前,手机在中国叫“大哥大”,很有钱的 人才能拿在手里炫耀。现在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用户群。5年前,旅游还是和外 国人联系在一起的,最多是和商务、公务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寻常百姓举家出游不算新 鲜事。这些产业的市场扩张是没有自然限度的。但农产品不行。农产品的需求有自然限度。 你再往好里吃,也有自然限度。这些特点决定,农民的增收就不可能依靠本产业的规模扩张 来实现。这一点,不仅已经为经济学的理论所证明,而且也为各国的发展实践所普遍证明。

靠政府补贴、政策扶持行也不行。农业发展应当有政策干预,不能单靠市场竞争。但政 府补贴、政策扶持并不是根本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最终途径。假定说,政府今年用政策补贴 的办法把粮价从每公斤1.4元提到1.6元,来年从1.6元提到1.8元。政府能持续地不断提价吗 ?我们得有多大的财政力量才能持续地补贴下去?而且还得不断提高标准地补贴下去?那是 不可能办到的。政府扶持、政策补贴不可能最终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甚至连彻底脱贫这个 根本问题都无法真正解决。因为即或在一段时间内,在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实现了脱贫,一遇 天灾人祸、市场变化,这些地方还会返贫。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已经反复遇到过。

为什么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呢?

假定一个农民种一亩地能打500斤粮食,两个农民种一亩地能打600斤。要是按照过去“ 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这一亩地就该两个人种。如果3个人种一亩地能打650斤粮食,那一 亩地就应当由3个人来种。

这是计划经济的思想。市场经济不这样看。市场经济认为,一亩地一个人种打500斤粮 食,叫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500斤”;两个人种打600斤粮食,叫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 率300斤”。两个人种一亩地时,尽管粮食的产出量增加了,但生产率却大大下降了。而在 市场经济下,生产率是提高收入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个显然的道理,为什么在工业文明时 代,人口和土地还是这么多,而社会享受的福利资源要比农业文明时代多得多呢?因为人们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机器,由此带来了生产率的大规模提高。

生产率是社会走向富裕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生产率,人们分享到的社会福利才能增加 。两个农民种一亩地,结果是生产率大幅度降低。农民的收入就不可能有效增长。正确的办 法是把第二个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一方面,我们把第二个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留在 土地上的第一个农民就会增收,他的收益就从300斤粮食提高到了500斤;另一方面,第二个 农民从事其他职业而获得收入,两个农民平均的收入水平就会进一步提高。

有学者不赞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提法,认为应当叫“农村富余劳动力”。我看这 个叫法还不能改。“剩余”是经济学上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剩余劳动力”不是没活可干 的人,不是“富余”。并不是没有地种的农民才是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学意义上,导致生产 率降低的那些追加要素都是“剩余”的。

当剩余要素不能顺畅转出时会怎么样呢?剩余劳动力也得吃饭呀。这就会迫使两个人去 种一亩地。由此就导致了农业生产率的下降。实际上,剩余劳动力被强制地束缚在土地上的 后果不仅是导致生产率下降。农产品的产出增加还会导致供大于求,由此引起农产品价格下 跌。增产不增收。我国农业在过去几年面临的恰好就是这个问题。

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出还会造成另一个严重恶果,这就是土地与人口的比例关 系严重失调,导致对土地的过度垦殖。在土地上超过合理限度地追加要素来增加产出,结果 就是土地过载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个后果也不能忽略。

那么怎么减少农民呢?只能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经没有后推的余地

我们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有多大?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后记者招待 会上说目前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大约是1.2亿人。

那么还得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呢?

在我国的“十五”计划中有个说法。按照已经写入“十五”计划的数字,在2001年到20 05年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

是不是再转出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就解决得差不多了呢?远不是。事实上 ,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看,我们需要在未 来5到10年左右的周期内,每年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出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也 就是说,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才行。

为帮助大家有个基本估计,我给大家一组数字来说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需 要有多大。我们国家每年的粮食总产量,正常年景是4.7亿吨到4.8亿吨。有这个产量就足够 全国人吃马喂了,包括工业用粮也够了。我们一共有19亿亩耕地。如果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 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种19亿亩耕地,打4.7亿吨粮食,不超过4000万人就够了。有学者说 ,中国的自然禀赋条件较差。考虑到这一层,6000万人也足够了。我们现在的农村劳动力有 多少呢?2002年末的数字,我国乡村就业人总数为4.90亿人!

可能会有人争辩说,中国农村就业人员中不都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这没错。比如还 有开小饭馆的。但是,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构成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占绝对比 重,这是个无需争议的事实。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能否推迟这样历史进程呢?

不能。实现这样一个转出规模,我们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 民经济扩张的速度、跟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不至激化 。

什么叫“矛盾激化”呢?现在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北京、下广州、奔上海、到深圳去 打工,一时找不到活干,少数素质差的做出不少不尽人意的事。这些现象不能简单归咎为“ 素质问题”或“法制观念”。它们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外在现象。如果我们不能让农村 居民在未来的一个战略周期内更大程度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那么可以断言,城乡发展不 平衡矛盾导致的现象可就没这么简单了。那时群体性、暴力性的对抗就会发生。不要说经济 发展,连社会稳定、制度安全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不作好这件事,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就没有希望 ,工业化、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我们说就业形势严峻,还不仅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有多大。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这就是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可以说 ,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4

一、相关概念

1、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 是指农作物栽培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野生植物采集野等;狭义农业, 是指种植业。我们说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广义农业劳动力。

2、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个相对的概念, 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主要是指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超过生产需求量的农业劳动力。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转移, 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区转移, 包括某一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由农村向城市郊区农业转移。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针对产业来说, 同一行业的地区之间流动, 就地区来说是一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但就全国来看, 它并不属于行业之间的转移。所以, 就全国讲,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其他产业的移动过程。一个剩余劳动者一旦转移到其他行业, 就完成了这一任务, 不称其为剩余农业劳动力了。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据统计, 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以上, 2000年底达到1.8亿。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 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 可耕地有限, 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 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 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加入WTO后, 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 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 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基数大, 据有关部门预测, 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如果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 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 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 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 2010年预计达到1.9亿人。

当然,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也出现了从事单一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 也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三、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劳动力过剩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而是以往长期隐蔽于农村社会各种劳动要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 总体上讲, 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主要有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1、我国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城市化发展滞后。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二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尝试寻找途径走出农村寻找工作。但是, 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 使“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目益突出。

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 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

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影响因素。目前, 我国在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一些地区却出现了用人紧缺的“招工难”现象。这主要源于特定时期用工信息的不对称。劳动力市场的中介组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 劳动力市场运行不规范。一些企业在招聘农民工时存在违法违规操作的现象, 拖欠工资, 在农民工出现工伤时推卸责任, 致使农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劳动力输出地没有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后续保障和管理, 使农村劳动力在遇到问题时无法解决, 打击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3、农村人口增长, 劳动力自身素质差。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 农村人口比重高。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增长, 构成的持续性的农村就业压力, 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劳动者文化程度集中分布于小学和初中, 高中层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很低, 这样给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4、制度因素制约, 非公有制经济吸纳能力较弱。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政策, 农村户口在就业方面与城镇户口的差别很大,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由于信息服务滞后, 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不畅通, 流动机制不健全。对于农民工利益的保护还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作为有效的保障, 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从目前的现实来看, 制造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之一。

5、农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省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这是因为新农业政策的实施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 许多劳动力开始脱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资本要素加速向农业流入替代了部分劳动。

四、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

受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 (William Arthur Lewis) 在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现象基础上, 提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结合我国实际, 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分析与再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显而易见, 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强调了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异, 把工业化过程、经济增长过程与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 这为发展中国家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辟了一个新思路。与此同时, 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为现代工业部门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因此, 发展中国家要对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认识, 结合本国自身情况, 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政府需要制定多元的、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对剩余劳动力流动给予指导, 多层次、宽领域和全方位地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确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与有效转移。

1、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和数量。平均生产规模大、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少, 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太多, 使农业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很重要, 但是, 只有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 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结构调整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成功。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人数庞大, 但文化素质和技能较低, 绝大多数不具备专业技能。同时, 由于劳动力素质与专业技能较低, 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因此, 迫切需要由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与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的质量, 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政府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及时发布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方面的信息, 以此引导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和学习;加大农村劳动力法律、文化知识培训, 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3、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目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 就业结构失衡。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各种制度大大阻碍了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为实现劳动力的有序自由流动, 政府必须尽快取消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和规定。首先, 建立城乡公平的就业制度;其次, 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与此相关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制度;再次, 彻底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公平性政策, 打破城乡劳动力分割壁垒,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的劳动力市场, 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4、城市部门必须统筹规划, 拓宽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进行, 第二产业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 大量企业职工失业, 城市部门就业形式严峻,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 更加剧了城市的就业矛盾。因此,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部门时, 政府要对劳动力流动采取措施, 统筹规划, 拓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 开拓第三产业, 使之成为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

5、农业部门必须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 重新吸收剩余劳动力。

对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再认识表明, 农业领域也在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扩大规模, 在一定程度上能重新吸收一些剩余劳动力。因此, 政府应逐步改善农业部门的投资环境, 提高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 避免由于农业部门生产能力的下降而导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人城市, 放缓剩余劳动力外流速度, 减轻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就业压力。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 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六、结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篇5

摘要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存在,使得我国存在为数众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我们是农民,靠农牧业生活。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同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囤积在农村,形成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越是迅速,失业率就越低,既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现实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现在越是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比重就越大。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受工业发展资本深化与技术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发展迅猛,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很大。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即使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械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共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二是知识,信息劣势导致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与资本化相伴而生的一半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三是农业产品低价消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四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素质处于弱势,存在着劳动技能差,就业观念落后;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据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75%,高中以上人员站的很少。许多农民(特别是年轻的)还缺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就业的需要,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械化达生产的工作环境,对于农村就业人口来说,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先天不足而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变革,塑造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应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是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的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再一次冲击。由于他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的方面进行改革。

农业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离乡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经营模式有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好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减轻人口负担

农村劳动力剩余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人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

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的聚集,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减捡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扎马立诚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民劳动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净化机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够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今年国际可持续发展。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政策 1.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由于传统农也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既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事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升学工作岗位的成本。

2.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县的第二产业占GDP得比重已明显上升,但非农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37.8%,说明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工业化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认为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编辑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3.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曾经拥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但近几年来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必然以发展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这就为乡镇企业利用农村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从事诸如服装厂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一过高,力争维持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后,一定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使他们在“边干边学”中提高人力自办积累程度。4.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劳动力剩余 篇6

关键词:家庭分工;劳动力数量;可替代收入渠道;务工;务农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3-0090-07

从理论逻辑上看,农村居民选择在家乡务农,还是选择进城务工,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农村居民务农是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性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居民进城务工是工业化生产劳动力需求的主要来源,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从社会现实角度看,近年来,中国国内的农民流动又出现了一个近似悖论的现象,那就是,“农民种地不赚钱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性的社会事实”,但东南沿海工业城市却出现“民工荒”,大量农民工选择返乡务农,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现象。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或者说,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在务农与务工之间作出选择?

一、文献回顾

已有的研究对农村居民务农务工选择的探讨,就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是照搬或沿袭西方学者的研究路径,来讨论和考察影响城乡人口流动的因素。简单地,可以把这些讨论大体上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要强调城乡收入差异对于农村居民城乡流动的决定性作用。如托达罗认为有两点对于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城市真实收入差距,二是获得城镇工作的概率。这二者相结合可以理解为农村居民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如果长期预期收入低于农业生产的收入,农民就不会迁入城市,做定居计划,即使是进城务工的农民也不得不像钟摆一样,选择“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第二种观点,主要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与数量多寡对于农村人口城乡流动的影响,认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农民进城务工的前提。围绕现在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有多少,或者说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的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以蔡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不多,刘易斯转折点已经来临。

这些宏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就近期形势,特别是国内工业化发展水平来看,要想让农村居民迅速市民化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尤其是存在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所造成的务工收入不足问题。所以,避开乡一城移民的视角,直接从微观层面研究现阶段中国农村居民的务农务工选择也许更具有现实重要性。令人可喜的是,国内学者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采用了不同的理论视角,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得出了一个相近的研究结论,即务农收入和务工收入差距是决定农村居民选择务农还是务工的关键原因。

综合来看,已有研究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已有的文献研究均未能意识到城乡收入差异仅仅是影响农村居民选择务工还是务农的一个方面,而且,城乡收入差异并不能很好的解释近年来的农民工“回流”现象。第二,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个体决策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居民的务农与务工选择问题,而未能认识到家庭分工对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的制约;同时,这些研究对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估算,无论是采用何种理论依据,使用何种估算法,都是对农村总体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而未能从家庭分工的视角,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估算。但在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家家有田种,家庭作为一个经济、政治和精神共同体,劳动力的分配必须满足每个家庭分工的需要,所以农村劳动力剩余的计算必须以家庭为单位,即考察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影响。第三,已有的定量研究均采用地方性的,比如某个省市的数据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缺乏利用全国性的大型调查数据作为支持,存在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综合已有相关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我们需要用一个比城乡收入差异更为宏大的概念来理解农村居民务工与务农的选择,这个概念就是“可替代收入渠道”。本文中,笔者把可替代收入渠道定义为: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特别是在城市中可能取得的,可以替代农业生产的,为农民提供稳定经济收益和养老、医疗保障的收入渠道。本文将利用全国性的调查数据,采纳家庭分工的视角,主要考察农村“家庭劳动力剩余”和“可替代收入渠道”对于我国农村居民务农务工选择的影响。此外,基于移民健康效应理论,笔者还将考察“移民健康效应”在农村居民务农务工选择中的影响。

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由于每个农村家庭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标准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去评估和考察每个家庭在满足农业生产之外的剩余劳动力数量,而是通过考察每个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村居民务工务农选择之间的关联,来间接考察家庭剩余劳动力数量与农村居民务农与务工选择之间的关联。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1.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所主持的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0年(CGSS 2010)数据。去除“非农业户口”、“蓝印户口”、“居民户口”、“城镇户口”个案,有“农业户口”个案6040个;同时,凡回答“不知道”、“不适用”、“不回答”和“其他应答而未回答的情况”删除,再删除每一变量中的缺失数据值,最终剩余有效个案2044个。基于CGSS 2010采用的是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方法,分层是外生的,不同省份的居民进入样本的概率是不同的,为此,在本文中我们依据“地区”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处理后的最终有效个案为4763个。

2.变量统计描述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为“务农与务工选择”。这是一个比城乡人口迁移更为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含那些流动人口,也包含那些固守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居民群体。在CGSS 2010年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您工作经历及状况是?”问卷答案选项情况如表1。

在表1中,我们看到有过或正在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村居民不到1/3,一直在农村务农的居民占绝大多数,这就提醒我们,仅仅分析农民工的务农务工选择,或者说回流现象,不利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中国农村居民城市化迁移的困境。

(2)自变量。本研究的自变量主要有两个。一是“可替代收入渠道”。在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问题:“您务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选项赋值情况如下:1=目前务农收入还比较理想;2=务工收入和务农收入差不多;3=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只能务农;4=有其他收入,务农不是主要收入。绝大部分人选择了“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只能务农”,即“可替代收入渠道缺乏”是农村居民选择务农的最重要原因。二是“家庭劳动力数量”。在问卷中:“请您谈谈您家目前的劳动力情况(在这里,家指的是与被访者在同一个户口本上的所有人)”,其中,第一个小问题是:“16~65岁有劳动能力的人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主要用来测量每个农村家庭现有劳动力的数量。基于家庭分工对劳动力供给的制约,“当留守劳动力较多时,家庭劳动可以更多地由其他成员来承担,非市场型劳动对收入的替代作用就会比较强,劳动供给意愿也比较强;相反,如果留守劳动力少,家庭劳动无人承担,劳动供给意愿就会比较弱”。所以,每个家庭现有劳动力数量应该是决定农村居民务农务工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3)控制变量。主要是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人口特征变量。其中“年龄”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性有必要予以特别强调。就年龄来看,劳动经济学理论认为年龄是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因素,20~24岁是劳动力流动的高峰,劳动者年龄越大,流动性越低。这主要是基于三点:一是把劳动力迁移、进城务工看做是一项人力资本投资,认为年龄越小,其工作时间越长,收益时间也就越长,在这项人力资本投资中所获得收益现值越大。二是迁移的心理成本理论,认为迁移会丧失原有的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年龄越大的人,社会互动的需要越大,这样,与迁移相关的心理成本越大。三是,笔者认为,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年轻人生活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着比父辈更高的期望,他们向往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其向城市迁移和进城务工的愿望也就更强烈。就身体健康状况而言,已有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存在移民健康效应,即新迁移人口的平均身体健康状况要好于迁入地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身体更健康(更年轻、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个人更倾向于自我寻求迁移”。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而言,他们背井离乡、缺乏家人邻里的社会网络支持,而且与在家乡务农相比,在城市务工工作强度往往比较高,所以,一个合理的逻辑推理是身体健康是农村居民选择进城务工的基础性条件之一。此外,基于照顾依赖性人口的需要和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社会事实,我们也把“未成年子女数量”、“老人数量”和“地区”作为必要的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具体情况见表2。

三、实证模型与分析结果

1.实证模型

笔者以可替代收入渠道和家庭劳动力数量两个因素作为分析框架,建立模型。由于因变量属于多分类无序变量,且变量赋值分为三类,所以宜采用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来分析。模型一般形式如下:

其中,P1、P2、P3分别为“目前从事非农工作”、“目前务农,曾经有过非农工作”、“目前务农,没有过非农工作”的概率;模型中以第1类“目前从事非农工作”为基准,P1+P2+P3=1。Xi分别为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变量,以及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老人数量和(东、中、西)地区等控制变量;Xj为“家庭劳动力数量”和“可替代收入渠道”两个自变量;β1t、β2j、θ1j和θ2j为系数;αi为截距,i=1,2。

2.统计检验与结果分析

如表3所示,模型AI中,就“目前务农,曾经有过非农工作”与“目前从事非农工作”群体相比较而言,年龄越大的农村居民,越可能选择回乡务农;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务工;女性选择务农的比例更高;未成年子女数量越多,选择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越高。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则对务农与务工选择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越多,农村居民越容易选择务工;但家庭老年人数量对于农村居民的选择却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就东、西部地区的比较来看,确如理论所推测的那样,西部农村居民务农的可能性更高;但就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比较来看,中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务农的倾向性却更高,显著性水平小于0.05;这可能是源于中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更适合农业生产,农业收入较西部地区更高的原因造成的。“可替代收入渠道”和“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农村居民务农选择都存在显著性的影响。具体来看,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农村居民选择务工的可能性越大;与“务农并非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相比,认为“务农收入比务工收入有优势”和“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只能务农”家庭的农村居民更容易选择回乡务农。

模型AII中,就“目前务农,没有过非农工作”与“目前从事非农工作”相比较,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未成年子女数量、地区等控制变量的影响与模型AI的影响是一致的,只存在系数大小和显著性水平的差异。但婚姻状况的影响有些不同,“离婚或丧偶”的农村居民更可能选择务工。就自变量来看,“可替代收入渠道”和“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水平都是与模型AI比较接近的,也只是存在系数大小和显著性水平的微小差异。

综合模型AI和AII,我们不难看出,“可替代收入渠道假设”和“家庭劳动力剩余假设”都得到了证实。可替代收入渠道缺乏和基于家庭分工制约的农村家庭劳动力相对不足才是中国农村居民选择务农和留在农村的关键影响因素。一方面,对于曾经有过进城务工经验的群体而言,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少,他们选择“务农”的倾向越高,这说明农民工选择“回流”务农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同时,与“务农并非主要收入来源”群体相比较,认为“务农收入比务工收入有优势”的群体也更可能选择务农,这意味着城乡收入差异也是影响农村居民务农务工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模型AII中“收入渠道”的两个系数值和“家庭劳动力数量”的系数均比模型AI更大,其统计结果显著性水平更高,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再综合前面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有77.2%的应答者选择“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只能务农”,这充分说明“可替代收入渠道”的缺乏是农村居民选择务农,或者说不能进城务工的最关键影响因素。

同时,只有在“目前务农,没有过非农工作经历”与“目前从事非农工作”的比较中,个体健康状况才有影响,不健康的农村居民倾向于务农,健康的农村居民倾向于务工。个体健康状况对于中国农村居民选择在农村务农,还是进城务工的影响并不是很明确,这可能是由于统计数据误差或者其他不明原因造成的,移民健康效应的存在也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就控制变量来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值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务农务工选择有着显著性的影响。就年龄而言,年青一代处于个体生命历程的早期阶段,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更高的期望,他们期望自己未来能过上城市居民的更优质生活,所以更可能选择进城务工;张同升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就性别而言,女性比男性选择务农的比例更高,笔者认为这可能与“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传统有莫大关系。就教育程度而言,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居民,其在城市务工谋生的成本相对更低,在城市获得工作的机会也更多。这与劳动经济学理论的认识是一致的,对于同龄群体中哪些人更容易迁移,更可能进城务工,教育是一个最好的指标。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具有较高的迁移率,即进城务工的可能性更高。但婚姻状况对于农村居民选择在家务农,还是进城务工并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这与已有的研究有些出入。有学者研究认为“已婚农民外出打工成本非常高,已婚农民退出或不参与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民工荒并存的主要原因”,但这在本文中并没有得到证实。此外,令人奇怪的是,老人数量对于农村居民务农与务工选择没有显著性的影响;未成年子女数量虽然有显著性的影响,但统计研究发现未成年子女数量越多,农村居民选择外出务工的倾向也越高,这与照料未成年人和老人的需要会制约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理论推测截然相反。这些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样本数据的差异造成的,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这都需要以后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业以外的可替代收入渠道的缺乏和基于家庭劳动力分工制约的家庭劳动力数量都是影响农村居民务农与务工选择的关键原因。综合中国农村的现状,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农民种地不赚钱”,农村居民有进城务工的强烈愿望和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却没有获得可以替代农村土地承包所能提供的、用于“安身立命”的稳定收入渠道,农村居民不可避免地在在家务农与进城务工之间徘徊。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给进城务工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可以替代农业生产的“可替代收入渠道”。具体而言,至少可以通过两条路径来开展工作问题。第一是调整现有工业布局,推动产业转移,实现工业生产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从沿海地区到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大市的转移,进而“实现农村居民工作地向家庭居所的统一”,如此,既能充分利用中西部,特别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大市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又能缓解农村居民进城务工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问题。第二是为进城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可以替代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收入保障模式,这需要同时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的本质是一种劳动力要素的供给,要推动产业升级,顺应劳动力市场供需调节,提高进城务工农村居民的劳动力要素收益水平;另一方面,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条件成熟的进城农民工,即具有一定技术和能力的和城镇工业发展急需行业的务工农民给予城市居民待遇,为其家属提供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让有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实现由“务工”到“迁移定居”的转变。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篇7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现状与转移特点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1) 农村人均占有资源不足。剩余劳动力的经济本质是劳动者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源, 从而丧失或部分丧失追求经济福利的机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13亿人口中有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 土地和资金是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 而劳动力的数量供给却相对过剩, 所以必然会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

(2)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就业渠道单一。受传统的农村产业观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乡村工业发展缓慢,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很低,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 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很大。目前, 农村人口有9亿多人, 农业劳动力45亿人, 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按照我国农业现行生产技术水平要求,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人。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带有普遍性, 但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山区, 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 地区差别比较明显。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 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 小学程度的占31.1%, 初中程度的占49.3%, 高中程度的占9.7%, 中专程度的占2%, 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农业就业人口比重过大, 超过农业生产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 我国特殊的工业化启动历程和方法使我国长期存在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剪刀差收益转移, 农业劳动者对转移收益预期一般为正值, 转移总会发生, 体现出以下特点:

(1) 数量巨大。据1997年年鉴统计, 当年发生地区转移的人数就有3, 000多万。

(2) 转移意愿强烈。由于家乡的贫困, 生活艰苦, 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接受低工资, 且又十分累、脏的工作。

(3) 转移具有一定盲目性。农民信息不灵, 一般是先到工作机会多的地方然后才开始寻找工作, 最多只是依靠同乡的踩路效应辨识信息。这种盲目性往往可能使转移成本损耗而难有所得, 转移成本变大。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速度、规模都在趋缓。

1、二元经济体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

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和资金积累模式。这种战略可以概括为: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重工业导向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使得我国产业的形成脱离了劳动力剩余和资金短缺的客观实际, 向着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 实现农业积累向工业领域的转移。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低素质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否顺利实现, 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是否能够满足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0%, 文盲半文盲占15.68%。在农业劳动力中, 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政策

1、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来实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城市化聚集效应来实现的;二是通过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直接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三是通过城市化所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进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

度创新, 为促进农业剩余劳动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1) 土地制度创新。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变革与完善比较可行的选择是:首先, 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村农用土地坚持社区农民集体公有, 长期归农民经营使用;其次, 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 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 (2) 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消除城乡户籍差别, 使户籍不再与劳动就业、居住权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相联系, 使户籍真正成为一种表明公民居住情况的证件。因此, 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与城市居民住房、医疗、教育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 必须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相结合。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到小城镇, 割断与农村土地的联系, 农民最大的担心是搞不好没有退路。因此, 应尽早为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民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篇8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吸纳力,就业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一般基于生产力发展使得生产的产品超出社会需求, 或者农业劳动力数量超过农业生产资料的承载量, 就中国而言, 我们需要以具体国情为基础, 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如何产生的。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可能基于农业生产资料不足。农产品的生产需要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农产品。但是, 如果在既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下, 生产资料相对于劳动力不足, 劳动力数量超过生产资料承载量, 劳动力不能很好地与劳动条件相结合, 就会导致生产不出更多的农产品, 同时会产生剩余劳动力。中国人口基数大, 增长速度快, 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是, 农业主要生产资料耕地呈现递减趋势, 当前农业劳动力的数量超出实现现有生产资料最优配置时所需的劳动力数量, 农业劳动力总量中超出现有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承载量的部分, 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当前,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主要是基于此原因。

价格体系不合理也会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从世界和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来看, 农产品价格比较低,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政府对农产品补贴和财政支持比较少, 与此同时, 非农产品消费比重不断提高, 使得农民收入比较低;CPI居高不下, 非农消费比重上升, 使得农民生活成本增加。在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一定的情况下, 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现有农业生产的产出水平是一定的, 但因为价格体系不合理, 导致既定的农业产出所获得的收入可以满足其基本生活资料需求的劳动力数量比正常价格体系少, 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不能获得维系其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 进而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 他们为了维系生活只能另寻它路。

那么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何去何从?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如何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发展林、牧、副、渔业,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实现农业内部流动就业;随着工商业的发展, 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工资的提高, 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实现产业转移。相对而言, 产业转移可以在更大程度和规模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而且, 农民对第二、三产业集中的城市的幸福生活向往, 尤其是新一代青年农民工对城市物质生活、精神享受和学习机会的预期, 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因此产业转移成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现阶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总体趋势, 但是, 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多, 转移的压力比较大, 同时, 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向城市转移, 超出城市的吸纳力, 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可能对城市形成冲击, 加剧城市社会矛盾;大量劳动力流失, 可能影响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 必须合理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有组织、有序地转移, 立足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全局, 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使之适合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 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现阶段, 我国城乡生产力布局不均衡,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悬殊较大。城市生产力发达, 收入水平高, 本身有能力大量吸纳劳动力, 而且, 在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影响下, 大量资本和技术向城市集中, 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吸引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相反, 农村生产力不发达, 收入水平低, 本身对劳动力容纳能力有限, 而且, 农村资本和技术流失严重, 提供工作岗位有限, 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就业有限,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出农村。多年来, “春运”期间大量的跨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现实性的说明“就地转移”无法很好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异地转移”是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以向城市, 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异地转移”为主, 以向农村利润率高的产业转移的内部转移为辅的模式。

(三)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问题及其解决

现阶段, 我国以“异地转移”为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具有积极的效应, 顺应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符合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但是, 在中国现实背景下, 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而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1) 存在城市吸纳力不足的困难和农村吸纳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2) 在现阶段转移模式下的人口流动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3)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4) 客观上形成了身份的等级差别且加剧阶级矛盾。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在解决现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改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建立新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即以生产力均衡布局为核心, 近期增加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 长期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核心增加农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三、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为了优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增加城市和农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是核心, 我们需要消除增加城市和农村吸纳力的限制因素。现阶段,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多的压力下, 近期把增加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 但是, 从长远来看, 农村本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是关键。同时我们也需要从根源上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 进而减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增加农业本身吸纳能力

以保证农产品的粮食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 增加农业本身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和先进机械设备的运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释放相对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在保障粮食安全情况下,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高效益经济作物, 增加种植业本身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 推进农业多元化发展, 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载体, 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以种植业为基础, 实行种养加、农工贸综合发展, 农、林、牧、副、渔多元化发展, 变单一吸纳劳动力载体为多元吸纳载体, 以期达到综合联动效应, 增加农业本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同时, 应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促进土地流转制度发展, 对抛荒和弃田进行利用和开发, 吸纳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对于不适合种植业发展的荒山、荒坡等土地资源, 发展其他农业生产, 提高闲散土地的利用率, 提高农业本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力。

(二) 以加快中西部城市化为核心促进生产力布局区域均衡

生产力布局不均衡, 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 限制城市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力, 需要促进生产力均衡布局, 促进中西部城市建设。继续支持东部地区依靠自身积累与实力, 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的同时, 政府应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增加政府对中西部建设的直接投资, 改善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 加大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 改善开发、发展和投资的环境;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吸引民间投资和国际投资, 增加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的投资来源。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建设, 发挥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作用, 同时,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和集聚效应, 带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 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三)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给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服务供给的财政支出和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引导和间接服务作用,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给领域, 引导农村集体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引导建立民办自治型的农村服务体系, 协助解决服务体系运行的各种困难;实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服务体系延伸到农村生产的各个领域, 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维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求双方经济利益, 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给中存在盈利性的因素, 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通过法律保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社会服务供给, 增加农村小城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 增加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

(四) 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农村工业化发展, 既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 又可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道路, 因此需要加快农村工业化建设。在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 重视农村工业化, 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使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且, 要在制度上保证农村工业化享受与城市同等待遇, 推动农村新型工业化建设。正确发挥政府作用, 通过优惠措施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和税收、贷款优惠吸引城市对农村进行技术、设备投资;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聚集中小企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这些潜在的民间资本, 实现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 促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扩大农村工业化投资来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打破乡镇企业社区特性, 发挥乡镇企业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扩大乡镇企业规模, 形成规模效应, 发展资本密集度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服务, 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 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本身素质和职业技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篇9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当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地区分布上明显具有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缺乏一技之长, 通常未参加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即进行劳动力转移, 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 文化素质较低。另外,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还是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 具有典型的盲目性和群体性。从流动时间上看,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兼业型。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 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 农忙季节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具有典型的兼业性特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1、剩余劳动力转移层次低, 比较无序。

一直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城镇化、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外出务工。其中, 外出务工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这可归因于我国当前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 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滞后, 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少载体, 实现就地转移难, 只能向外转移, 且外出务工也是“民工潮”式转移, 呈现一种无序状态。

另外, 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较低, 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不具备专业技能, 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多只能从事建筑等体力劳动和餐饮、家政等简单服务, 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用工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求, 转移层次较低。

2、乡镇企业发展滞后, 农村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自身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的先天不足, 加之国家政策及体制原因, 乡镇企业发展明显放缓,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面临经营转型, 开始实行以“减员增效”为主的全面改制, 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3、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个强大的阻碍壁垒, 它堵塞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各种渠道。而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市民身份, 无法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虽然目前一些大城市放宽了农民进城的政策, 但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制度上仍存在着对民工的歧视, 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还存在诸多障碍, 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4、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 土地仍是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基础。当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外出务工, 尽管他们从事着与城镇职工同样的劳动, 但却无法获得同样的保障, 这是我国城乡分割二元制社保制度的最大弊端, 直接阻碍着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脚步。

三、对策

1、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的低下是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瓶颈。当前, 逐步升级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和岗位技能培训。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各级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同时, 创新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体系, 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基本技能要求, 开展“订单式”、“合同式”的中短期培训以及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岗前培训, 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 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基础。

2、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城镇化和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将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近年来, 虽然我国城镇化速度有所加快, 但普遍存在规模狭小, 结构分散, 功能单一的特点。因此, 未来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优化乡镇企业布局, 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的规划相结合。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 尤其注意在建设过程中确保产业结构协调, 杜绝脱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盲目发展和与城市雷同的产业, 应当培育地方特色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使其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

3、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深化体制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必须进行户籍制度、农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的体制改革, 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 统一城乡居民身份, 统一就业政策;完善的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 使农民能从土地流转中获得合理的收益;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参考文献

[1]郝辉, 刘日星, 马靖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问题探讨.农业经济, 2012.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 篇10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最为突出的特征。从临泉县调查情况看, 该县人口223万人, 有农村劳动力119万人。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新特点。

1、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

过去, 多数在外务工人员没有较为稳定的职业, 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 无法完全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达不到完全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这次调查, 我们发现完全脱离农业生产, 常年在外打工的比例增大, 占到外出劳动力的73%, 同时举家外出的劳动力占到了外出劳动力的34%。这次调查表明, 越来越多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兼业性减弱, 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逐渐增多。

2、外出劳动力由原来的单纯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

长期以来, 由于缺少技术, 外出劳动力大多只能从事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苦、脏、累、险的工作, 尽管收入比在农村种地要高一些, 但和城里人比起来则要少很多。这种状况正在改变。该县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和师资力量优势,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2011年, 全县共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家电维修、汽配维修、服装等各类技术培训班170多期, 受训人员达18, 700多人, 并全部推荐到县内外公司或企业工作, 就业率达100%。目前, 该县培训的缝纫工、皮革工已经成为沿海地区一些用人单位的紧俏人才, 工资待遇也比普通农民工高80%以上。

3、“凤还巢”是近年出现的可喜变化。

据该县劳动部门提供的数据, 截至2011年底, 全县回乡打工、创业的人员已近3万人。近年来, 该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强力“招商引资”, 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 一批大客商到临泉“安营扎寨”, 并相继投产, 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县里高度重视“创业富民”, 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 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在土地使用、项目推进、资金扶持等方面均给予优惠。目前, 全县吸引了一大批学到了技术、积累了一定实力的“游子”回乡创业。如老集镇农民、临泉县驻杭州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于振金富裕之后不忘乡里, 2010年回乡先后投资1.5亿元创办农贸大市场。目前, 全县由回乡人员创办、领办上规模的企业近150家, 为当地近4万名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4、外出劳动力总体正经历着代际转换:从留不住到回不去。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临泉县只有外出劳动力1万多人, 到2011年达60万人以上。与农民工数量增长相伴的是农民工进入了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 目前正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农民工快速转换的时期。从调查来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城务工的农民开始逐步退出城市, 他们的子女开始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按年代来分, 第一代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第二代农民工是目前居住在城市的主体农民工。而那些目前跟着父母在城市生活并且接受教育的孩子, 就有可能和未来的进城务工人员一起成为第三代农民工。从一代农民工留不住到二代农民工不回去, 再到第三代农民工回不去, 这三个年代的农民工正在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居留特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调查中, 我们感到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不容忽视。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方式和认识上存在盲目性。

目前, 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 大部分劳动力转移是自发进行的。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有序组织转移所占比例不足8%。有些农民至今仍安于现状, 不肯依靠自身的努力寻找出路;同时, 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流通渠道较少, 容易造成农民的决策失误, 形成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盲从。

2、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低下、技能单一。

调查显示, 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重高达80%, 文盲半文盲占14.6%,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6%。在农业劳动力中, 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11%。劳动者素质低下、技能单一已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并且, 民工的工作环境恶劣, 劳动强度大, 工作时间长, 工资水平低, 尤其是建筑业、纺织业较为突出。外出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以及身份等原因往往就业于一些“脏、累、苦、贱”的岗位, 并且大部分收入水平比较低。总体上看, 这部分人群基本上属于城市的社会最底层, 处于贫困的边缘, 一旦因为疾病、伤残等原因失业, 马上就会沦为贫困人口。

3、劳动力转移带来了“村庄空心化、村民老龄化”问题。

由于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一般都是农村中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能力较强、思想较开放的精英分子, 且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留守的多为老人、儿童。很多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近年来, 很多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 农村社会集体活动的难以开展, 农业技术推广困难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退化等就是明证。同时, 外出劳动力家里盖了很大的房子, 但是家里没有人, 或者个别老人留守, 这种情况造成特别是农民工低收入阶层仅有的资产不能很好地享受, 规划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也受到了影响。

4、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制度不健全。

首先,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是最大的壁垒之一。虽然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逐渐降低入城的门槛, 但幅度大都有限, 借此很多城市在就业、住房、教育、保障等方面设立种种障碍, 实施歧视性对待, 把进城的农民推向城市体制的边缘状态, 尤其是大城市, 壁垒仍然高耸, 限制外来人口进入的行业工种越来越多;其次, 针对农民工的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仍不完备。劳动力跨地域流动就业, 受传统观念、制度及城市原有条件的影响, 难以与正常城市化过程实现对接, 这使农民工一方面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另一方面他们与企业完全是一种简单的使用与被使用关系。他们是企业的雇佣工, 是不享受国民待遇的公民。如果长期无保障地跨地域流动, 农民工年老之后, 谁来承担他们的养老问题, 人均不足一亩的土地承担不了, 他们的子女也承担不了。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拓宽转移渠道, 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整合各方面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 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国家应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 专门用于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 确保农村劳动力都得到及时的培训和提高, 这是农村摆脱贫困以及劳动力转移的最基础条件。加强技能培训, 大力提升农民素质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前提和保障。要真正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就必须把“转移”与“转化”结合起来, 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 “实现由‘农民’到‘工人’, 由无技能、低技能向有技能、高技能, 由传统的‘小农意识’向社会化大生产、竞争观念的转化。”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完善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

政府在这方面承担者责无旁贷的责任。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及时掌握劳动力输入地就业信息, 做好输出地与输入地的供需对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实用型人才对接, 为农民外出打工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 减少农民外出盲目性。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健全专业技能培训组织, 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走进企业, 融入社会。

3、深化农民土地制度改革, 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农村经过改革30年的发展, 现行的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投资发展二三产业的新要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 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 并实现耕地承包权的独立化、长期化、商品化。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耕地的机制,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4、加快城镇化进程, 打破导致城乡差别的制度壁垒, 给农村居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大中小城市, 其聚集效应、综合效益要比小城镇强, 就业机会比小城镇要多得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 还是要重视大中小城市和特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剩余及富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同时, 积极完善农民进城定居的各项政策, 允许长期进城务工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 完成角色的转变, 让农民变市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市民化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摘要:本文总结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 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提出路径选择。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突出问题,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2012年7月《郁杉县长在县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沈阳农业大学《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管理 篇11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83-01

摘 要 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者实行档案管理,就是实现农村进城打工者放心打工、城市用工单位放心用工,使城市和农村“双赢”的有效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管理

1 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管理的运作方式

可以说,改变农村进城打工者与城市用工单位之间的两难状况,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率,这就要有一个让双方相互信任、对双方都有利、重在防范、便于操作的管理服务机制,对城市用工者和农村进城打工者进行档案管理就是为解决这一两难问题而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对农村进城打工者和城市用人单位进行档案管理,就是实现用工者和打工者知情权,使打工方和用工方都能了解对方,有一个可供对方查阅的文字资料。对农村进城打工者,现有的管理方式有暂住证、上岗证等,但这些制度提供的信息太少且缺少整体性、连贯性,难以给用工者提供打工者的基本信息。而城市用工单位的资料,虽说打工者可以通过工商等部门获悉,但一般打工者不可能去查询,手续也过于繁琐。因此,需要有城市用工单位的一些基本资料让农村进城打工者方便地查询。

1.1 建档:就是把城市用工单位和农村进城打工者的一些最基本的信息资料形成文字,保证其连贯性、反映整体情况,并由专门的部门进行保管。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应由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承担。建档的要求是要有起码的真实信息,农村劳动力档案的内容既要全面完整但又不能过于复杂;既要考虑文化素质和技能指标,又要考察诚信状况,更要考虑打工者和用工单位的实际需要,确保农村劳动力档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并实行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同时,也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利用。因为该项工作涉及的工作量非常大,建档案宜粗不宜细。打工者的内容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婚姻状况、学历、特长、用工记录等。一式两份,一份由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输入电脑实行微机管理,一份由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加盖公章后,以书面形式由打工者本人随身携带,用工单位可以随时与电脑档案进行核对。城市用工单位的资料包括单位所在地理位置,单位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单位的用工情况,支付工资情况,有无出现过劳资纠纷、如何解决劳资纠纷等,由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输入电脑建立档案并以书面形式加盖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公章供打工者查询。

1.2 运作:每个打工者在就业时须凭个人档案到用工单位就业,用工单位接收后在档案管理部门备案,并有义务保管好档案。当打工者离开该单位时,单位必须对其在单位的表现、离开的原因等记录在档案上,加盖公章,并交回劳动管理部门进行补充登记。在该打工者到另一家城市用工单位打工时必须出示这一档案。对城市用工单位的情况,除前面所要求的信息公开外,对劳动监察、工商反映的情况由劳动力市场管理部门及时进行登记,对打工者反映的情况经核实后属实的,也应登记在册。

总之,对城市用工单位和农村进城打工者的档案管理,是一种动态的、连贯性的管理,既是管理又是服务,强调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

1.3 联合管理:在给打工者建档、应用时,劳动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工商部门、计生部门等进行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实行联合管理服务。一方面可对用工者打工者的情况作进一步的核实,也便于对用工单位加强监督和对外来打工者加强管理和服务。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输出地与输出地、输入地与输入地之间的联网,开展大范围的合作,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档案共享和共同管理服务。

2 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管理的优越性

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真正的转移,而不是长期的往返于城乡之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在城市里拥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并且有了稳定和较高的收入来源,农民才能有足够的积累在城里买房,才能下决心放弃承包地,义无返顾地把户口迁移到城市,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彻底转变。建立档案管理的诚信打工与用工管理服务机制的目的和效用也正在于此。

2.1 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环境:建立档案管理的诚信打工与用工管理服务机制,将会使农村进城打工者的信誉度大大提高,从而为在城市打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对农村进城打工都实行档案管理,让城市用工单位明白用人非常重要,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2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技能:农村劳动力能否在城里获得更多的上岗机会,能否获得更多的收入,取决于素质的高低。而上岗机会的多寡又反过来影响素质的提高与否。也就是说,上岗使素质的培训进入一种自觉的状态,且学以致用,缩短了培训时间。实行档案管理是建立在诚信打工、诚信用工基础上的,对全面了解打工者情况的城市用工单位来说可放心用人,从而为农村打工者长期在城市打工创造了条件,长期就业则实现了长期培训,从而实现了提高打工者的素质的良好机制,也提高了用工单位的用工效益。同时,实行用工与打工的档案管理是一种不间断的管理,农村打工者如在某一个用工单位有不良行为,就会被记录在案,从而对其以后的求职产生影响,这无形中给打工者一個约束,促使其端正品行、提高素质。这一措施为农村进城打工者提高素质增加了压力和动力。

2.3 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生活的能力:建立档案管理的诚信打工与用工管理服务机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有了更多的上岗培训机会和提高素质的机会,随着素质的提高,农村进城打工者有了更多获得较高报酬的岗位的机会,也有了更多选择岗位的空间。也就是使农村进城打工者逐步具备了在城市生存的物质基础。

建立档案管理的诚信打工与用工管理服务机制,为解决劳资双方的纠纷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是事前防范的有效机制:农村进城打工者在打工前就可了解城市用工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决定是否到该用工单位打工。另一方面,建立打工者档案,使打工者的情况在档案中得到了反映,为保护打工者的权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而实现打工者权益的有效保护。从而使农村进城打工者及时获得劳动报酬有了保证。

劳动力剩余 篇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图一) , 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 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的调查, 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 平均年增长率为4%;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0824万人, 比2004年增加564万人, 增长5.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 其中男劳动力占50.8%;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13181万人, 其中男劳动力占64%。近几年来,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 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上升, 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跨省流动就业比例与上年持平, 延续了近几年来的持续下滑势头, 主要集中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出就业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年龄较为年轻化 (如图二) ;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组织性有所增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2005年全部农村外出就业中, 有稳定工作岗位的占57.8%, 比上年提高了2.9%, 有就业岗位但不稳定的占37.6%, 比上年下降了3%;没有找到工作岗位的占4.2%, 比上年下降了0.3%。

2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根据测算, 我国目前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 未来几年还将以每年600多万的速度增长。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容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是有限的。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很多政策性的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要求的社会现象仍然存在, 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 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总结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缺陷明显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追求工业化, 国家利用计划经济手段和政策扶持工业和城市, 在财政、价格、身份、福利等多个重要的方面制定了差别极大的城乡政策, 从而使得城乡居民利益差异更加明显。城市向农民招工、城市人口向外疏散等都被纳入到国家的计划控制下, 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人为地把城市和农村分成两个半封闭的独立运行系统, 使得城市和农村不能相互协调发展, 农民完全束缚在土地上,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向城市转移, 这既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 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限制, 并提出“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的就业原则, 为农民进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很多地方政府依然采取城乡分治的办法, 在具体解决城乡就业矛盾问题上缺乏良性互动和统筹安排, 农民就算是进了城, 也难以呆得下、留得久。根据统计, 目前造成农民与其他阶层的公民身份差异的各种限制性规定达47种, 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成为阻碍农民平等地开展就业竞争的门槛。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城乡差别最大的国家之一,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法 (办) 20世纪90年代中期3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 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 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 中国是其中之一, 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2 传统城乡分割户籍制度障碍突出

中国的户籍制度有几千年的历史, 1958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形式。这种城乡区别的户籍制度大大扭曲了市场机制对流动劳动力的调节作用, 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 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 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近年来, 尽管全国各地都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但到目前为止, 户籍制度仍然是限制人口自由迁徙和劳动力转移流动的桎梏, 从根本上说, 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制度障碍。

2.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 但是, 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如在农民工的证卡管理和收费上, 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仍在实行证卡管理变相收费, 增加了农民工的负担。在农民工就业准入上, 仍存在职业工种限制、总量限制、季节限制、性别限制、比例限制等。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 一些输入地政府不能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系统, 存在入学难、收费高等问题。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上, 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总体看还是比较差, 农民工还不能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福利、社会保险等待遇。据调查, 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 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3.37%、73.77%、84.65%、67.46%。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上, 还没有长效的权益保障机制, 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改, 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 (如图三) 、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劳动合同的不平等性大量存在。

2.4 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严重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城乡结构体制的制约,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导致了一系列的留守家庭问题出现, 比如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问题、留守家庭的安全问题、留守配偶的家庭问题以及留守土地的撂荒问题等, 这对农村劳动力彻底向城市转移就业产生了阻滞作用。

2.5 进城务工农民竞争力缺乏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 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 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根据近几年的统计资料表明, 在外出务工农民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2%左右, 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重为14%。由于务工者的劳动技能低下, 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煤矿、餐饮服务等行业就业, 从事简单而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技能低、素质差的农村劳动力充斥着劳动力市场, 不能适应非农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 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导致缺乏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越来越小, 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

3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和对策建议

3.1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借用姜太碧和杨开忠利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的关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型来体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城市和农村的驱动作用, 来表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图表,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无论是对城市经济的繁荣还是对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都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 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3.2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形成社会成果共享的基本理念。一是改变农民工自身的观念。从农村到城市, 从农民到市民, 这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农民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原因, 先天存在文化素质不高, 实用技能欠缺, 法律意识淡薄等缺点, 但只要农民工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余加强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做到自尊、自爱、自强、不卑、不抗,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从意识上认识到自己已成为城市居民中的一员, 共同分享社会成果是自己的权利。二是改变传统的社会观念。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 享受市民待遇, 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都应该给农民工以更多的重视和关怀。农民工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他们在政治上、人格上与城市居民是完全平等的。农民工是市场经济大海中的弄潮儿, 他们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城市, 他们以非凡的创造力为中国GDP的增长铺就了坚实的阶梯, 他们对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们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们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 我们的城市早已离不开这些农民工。没有农民工的默默奉献, 城市的发展将滞留;没有农民工的城市是空虚的城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确立起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只有解决了基本理念的认识问题, 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发展, 才能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 才能形成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

(2) 把握原则, 严格遵循积极稳妥、多样化的转移方式。一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永久性转移为主。这是借用发达国家的经验, 越是大的城市, 其生产效率也越高, 收入和工作机会也相对越多,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二是中国农村的情况和日本比较类似, 有着大量的分散农户, 在短时期内, 中国的农村是不可能大量消失的, 所以无论是对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比较落后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我们都可以采取对农村进行提档升级, 改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引导在城市工作的离退休人员返乡生活, 在农村引入城市化生活方式, 这不仅能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三是在农民还没有完全摆脱现行户籍制度管理的制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羁绊之前, 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全转移, 成为真正的市民的, 他们还将采取兼业的方式, 继续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再加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十分巨大, 所以在转移的时候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四是在转移的过程中, 主要应该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转移, 政府应该理清角色, 淡化强制干预手段。

(3) 加强培训, 为农民奔富迈小康注入新能量。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一是组织开展引导性培训, 即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及就业等知识为基本内容的培训。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 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手段, 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 以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树立起新的就业观念。二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即以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安排培训, 如家政服务、酒店、保健培训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要根据市场需求, 以定单、定点和定向培训的形式,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转岗就业技能培训, 切实提高受训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城市生活适应能力, 确保受训质量, 切实保证就业率, 增加农民收入。

对农村留守家庭人员的培训。一是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可以借鉴工业生产理念来发展农业, 让农业从业人员掌握大量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劳作技能, 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现代科技知识水平, 加强推广农业机械化, 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使农业走上专业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经济人”队伍的作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经济人”队伍, 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条件下, 应该积极探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三是要加强对留守家庭人员道德素质的培训。通过广播、电视、村组会议、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对留守人员进行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培训, 以减少留守家庭的家庭问题, 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的思想基础。

对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新成长劳动力由于年龄、文化程度、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强于成年劳动力, 比成年劳动力更能适应社会。所以着眼现实以及长远性的考虑, 对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就业才是真正永久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致富迈小康的关键和希望之所在。

(4) 清除体制障碍, 在政策上确保落实。农民的流动转移与存在的社会软环境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的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体制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出现了较大的障碍, 只有在突破这种体制障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后,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才能顺利的、大规模的发生。尽管这种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城乡分割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 但至少应该做出最大的努力, 逐步消除这样的错误政策。

一是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羁绊, 和市场经济格格不入, 户籍制度必须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行制度的主要问题是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影响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中国城市化进程;阻碍劳动力空间转移;限制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及管理上的混乱。城市供应短缺和资本积累是建立户籍制度的主要原因, 保留户籍制度的原因是限制大量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和治安管理的需要。事实上, 在目前, 即使取消户籍制度, 农民也不会大量涌入城市, 因为居民的迁移要考虑很多因素, 如收入、住房、环境等, 特别是对中国来讲, 乡土意识使农民本来就缺乏进城的冲动。同时中国目前按人头平均分配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障碍, 这和拉美洲国家是根本不同的, 拉美洲国家过度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 这种强劲的推力迫使农民到城市寻找工作并成为永久的城市居民。所以中国目前应该担心的不是农民涌入城市, 而是农民进城动力弱化的问题。通过户籍改革, 使已经在城市就业并长期在城市居住的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 使部分有进城愿望并有能力在城市获得收入的人迁移到城市, 减少农村居民的绝对数, 从而推进城市化, 让更多的公民能够享受城市文明带来的好处, 而是一个必然趋势, 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降低农村人口增长率, 减少劳动力供给的有效方法。”

二是构建城乡统一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打破过去以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构建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环境, 疏通城乡劳动力对流的就业渠道, 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机会, 就业准入门槛不再设置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区别限制, 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 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 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享有上学、居住、就业、同工同酬和社会保险等一切国家赋予的权利。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入城市选择就业, 城市劳动力也可自由流入农村就业。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救助和优扶等内容。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利于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留守家庭问题, 还有利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还应该包括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四是建立积极有效的督促检查机制, 确保政策的落实。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确保各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业就业的政策落实到位;要建立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政策落实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把落实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政策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实行专人负责。同时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 采取各种方式, 广泛宣传国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5) 制定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 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业生产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生产, 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存在着自然风险, 农业生产的周期长、经营单位规模一般不大,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同时农业生产还具有显著的地域性, 这使得农业对市场变化的应急能力低下, 易遭受市场风险。要想既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 国家必须制定一系列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 其中对农产品进行价格保护是农业保护的主要内容。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这一时期更应重视农业保护问题。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农业, 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不仅无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还会导致农业萎缩。

上一篇:资源流动下一篇:医学影像系统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