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精选12篇)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篇1
自18年前经济总量跃升全国首位之后, 广东GDP一直保持各省份领先位置。然而, 多项统计显示, 在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 广东很多数字已经明显“跟不上”了。广东省的人均GDP明显低于江苏、浙江, 年均增速近十年来在东部沿海省市中排在最后一位。省内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去年珠三角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 而广东省内的东西两翼却不足1800美元, 有的山区仅约1600美元。环境资源压力加剧、土地瓶颈制约突出等问题, 困扰着这片经济热土。广东以占全国1.87%的土地面积, 承载了占全国9.8%和4.1%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总量。目前广东省的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广东人口数字庞大, 常住人口逼近1亿大关, 而且预计很快会超过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人口结构素质也不够优化, 省内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学历的占80%, 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80%。珠三角外省籍务工人员技术工人仅占约三成。
一方面繁荣的珠三角出现了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 而另一方面粤东、粤西及粤北山区面临工业化进程缓慢和大量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出路的困境。“双转移”战略, 正是广东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最现实选择和最有效途径。
一、“双转移”的内涵
“双转移”就是指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 同时推动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行“腾笼换鸟, 造林引凤”, 将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西北地区, 珠三角腾出发展空间, 创造优良发展环境和产业配套环境,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带动东西北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最终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双转型。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 优化劳动力布局, 提高人均水平。将东西北地区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地区, 全省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 就业结构整体优化, 本省劳动力就业比重提高, 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三次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新增转移本省农村劳动力600万人, 组织技能等级培训360万人, 全社会非农业就业比重达80%, 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下降, 人均GDP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做到三年初见成效, 五年大见成效。实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读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免学杂费和补助生活费、农村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优秀农民工落户城镇政策。
二、“双转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机遇
第一, 推进“双转移”工作, 有利于提高珠三角乃至广东的整体竞争力。
近年来,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 珠三角传统优势正逐步丧失。劳动密集型企业太多, 处于产业链低端、低附加值、高消耗型产业发展模式面临挑战, 靠以往拼劳动力、拼加工成本等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导致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大量低素质外来劳动力带来较大的社会管理压力, 环境、资源能源与人的问题凸现。只有加大力度推进双转移工作, 才能切实优化珠三角产业结构, 提升珠三角经济运行效率, 大力提高珠三角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最终提升整个广东的整体竞争力。
第二, 推进“双转移”工作, 有利于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东西北地区加强承接地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 有效承接产业转移, 提升本地区工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水平。同时, 将产业承接与当地劳动力转移紧密结合起来,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 将其培训为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工人, 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本地产业转移园、本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转移, 为东西北地区的产业承接与加快发展和珠三角产业升级提供劳动力支撑。因此, 通过产业结构与劳动力配置的调整与转移,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增收结合起来, 促使东西北地区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带动当地经济加快发展,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从而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 推进“双转移“工作, 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当前我省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缓, 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收入增幅比例较低, 增长速度低于先进兄弟省市。虽然居民收入绝对数在增加, 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91.5%下降到2007年的54.1%, 降幅高达37.4%.在职工工资增幅方面, 2003年—2006年我省职工工资增速分别比同期上海、江苏和山东的增幅低5.3、5.4和5.8个百分点。通过推进双转移工作, 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低端外来劳动力转移到东西北地区, 将当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 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和产业运行效率效益, 使人均GDP增幅高于GDP增幅, 有效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此外, 双推进双转移工作, 有利于遵循市场规律, 有序引导产业转移, 促使珠三角“腾笼换鸟”, 实现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遵循产业发展规律,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东西北地区“造林引凤”, 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赢得加快发展的机遇;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 实施重点突破的产业转移, 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能够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能够有效地促使政府推动与遵循市场规律相结合, 在遵循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因势利导, 政策指引从规划、配套措施、园区政策、财政扶持、教育培训、户籍等多方面创造条件, 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序梯度转移和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珠三角转移。
总的来说, 广东为经济科学持续发展的系列难题找到了突破口, 借助“双转移”实现向经济强省的“关键一跃”。同时, “双转移”也是欠发达地区发挥自身优势, 缩小差距, 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 挑战
“双转移”是省委、省政府在广东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深度思考, 为实现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对广东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意义。推进“双转移”:珠三角地区要“腾笼换鸟”, 要经历“先破后立”的阵痛;而欠发达地区要“筑巢进鸟”, 则存在着“取谁舍谁”的两难选择。
第一, “双转移”, 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强烈“阵痛”。2008年开始, 珠三角不少企业关闭、停产和搬迁。这类企业主要为少数五金、玩具、服装等中小型企业, 它们在面临着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之下, 不得不外迁寻求发展空间。
第二, 在劳动力和产业的双转移中, 珠三角企业进入产业转移工业园过程中明显的出现“脆弱性”。广东省情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二00九年广东省情调查报告》显示, 受环境、条件以及企业内部实力等变化, 企业在从珠三角到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转移过程中出现脆弱性, 表现在生产要素成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产业配套及投资环境等五个方面。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利润空间有限, 对土地、劳动力及原材料价格等生产要素成本非常敏感, 企业脆弱性高。而且, 区域内产业配套能力弱, 缺乏与企业生产、经营、销售过程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上游和下游的相关产业、产品、消费市场主体等支撑条件。一些财政补贴、融资支持、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和不完善的市场环境, 投资环境也成为影响转移企业脆弱性的重要因素。
此外,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 企业脆弱性会随着如成本上升、环境约束带来的直接外部压力等显性因素和企业所处产业环境、技术创新水平等隐性因素影响, 在不同时点发生变化。
第三, “鸟巢经济”效应逐步显现。从“筑巢 (工厂) 引凤 (外企) ”到“引凤筑巢”是珠三角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基本模式。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生活成本乃至政策税收成本上升, 广东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开始疲软, 占据决定性地位的外源性经济, 发展空间正在变小。在2006年广东生产总值中, 投资和出口贡献的增长率分别比1978年上升8个以上百分点, 而消费贡献的增长率却减少了17.8个百分点。这凸显广东经济脆弱的一面:如果出口受阻, 投资就会很快收缩, 经济难免出现从过热到变冷的强烈振荡;而一旦遭遇国际经济大的变故或风波, 也不能排除“鸟去巢空”的危险。
第四, 自主创新乏力,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被“强制”扮演了低端角色。据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 广东大中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数量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广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为1.2%, 低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 IT领域的专利85%来自国外。广东的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为人贴牌、“帮人打工”的阶段,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不高, 利润空间很小, 抵御风险能力弱, 这使得广东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只能处于价值链、产业链的中低端。
第五, “人口红利”效应递减, 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缓慢。从上个世纪80年代百万民工下珠江, 到今天拥有2000多万外省民工, 广东获得了支撑高速发展的巨大“人口红利”。然而, 新一代民工对现代工业流水线作业的艰苦岗位和长时间工作的耐受性大大降低, 加上工资长期以来变化不大, 珠三角招工难已是企业普遍头疼的问题。被国外投诉的“中国制造”问题产品有相当部分出在广东, 反映出珠三角农民工在就业培训、职业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六, 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广东省“双转移”的推进, 产业转移园建设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更注重园区整体规划、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对入园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缺乏宏观规划。主要表现为区位布局不合理和产业定位不明确;资金缺口较大, 一些承接方市县, 没有得到转移方应提供的园区开发资金, 产业承接方自筹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园区开发后续用地指标不足;缺少配套政策, 如出口优惠、异地改造贴息、税收优惠和运输补贴等政策跟不上园区发展的需要;劳动力资源不足;环境污染堪忧等。 同时, 产业转移工业园存在着重复建设现象, 同一地区同时批准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数量太多, 这既造成土地资源紧缺和限制了园区规模的发展, 也导致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扶持财力, 同时也导致了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
三、推进“双转移”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 摸查工作必须抓实做细
推动“双转移”, 摸查工作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一方面, 要摸清珠三角地区有多少产业、多少密集型企业可供转移, 对这些产业、企业的结构状况、生产项目、生产能力和使用劳动力的情况都要摸准, 边摸查边宣传省委、省政府关于“双转移”的决策部署和产业转移补贴等优惠政策, 了解和掌握有意向转移的企业, 按先后缓急的进程, 有计划、分阶段实施转移。另方面, 要摸清欠发达地区可供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当年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就业意向, 建立劳动力信息资源库和信息平台, 实行动态管理, 分类型制定培训方案和转移计划, 遵循市场需求和劳动者的择业意向, 以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市和区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龙头, 利用省政府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 有针对性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储备式”的短期、中期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半年至三年的劳动预备制, 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二)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推进“双转移”
市场经济强调开放性、效率性和竞争性, 要求打破行政区划配置资源的格局,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避免出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市场分割等问题, 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差距较大, 地区间要素禀赋和现有产业各异, 为各要素和产业区际转移提供了客观基础。各地应该理解和把握好“双转移”的特点和规律, 依靠市场、因势利导、优化结构、扶优汰劣, 促进产业以及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有效流应该注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珠三角要积极顺应市场约束和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的“倒逼”形势, 将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同时腾出发展空间, 承接国际产业高端部分的转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东西两翼和山区则要把握全省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客观规律, 依托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等综合成本较低优势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利用沿路、沿江、沿海等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的产业转移, 利用自身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 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在梯度转移中的主体作用。东西两翼和山区要积极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 促进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要突破单一的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 逐步形成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投资和产业转移并举的格局。
(三) 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推进“双转移”
政策往往具有普遍性、概括性和一般性, 不可能解决所有特殊、具体、个别的问题。广东地区发展差异很大, 即便是欠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状况、发展前景也不相同。广东各地应该结合实际, 制定推进“双转移”的实施意见和细则, 创造性开展工作。应该认清优势, 着眼长远; 应该加强规划, 分步推进;应该扬长避短, 少走弯路。
(四) 转移工作必须协调推进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方针, “双转移”工作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有序引导, 协调推进。一方面, 要提高珠三角产业准入标准, 制定淘汰类、限制类和鼓励发展类的产业政策。引导珠三角地区根据市场的需求, 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通过提高劳动者工资、征收环境补偿等方式, 逼其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 自觉升级, 或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也可以促使将制造业企业的研究中心、营销中心和财务中心留在本地, 将加工和生产环节转移出去, 推动产业链条跨区域延伸。同时要积极发展总部经济, 并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腾出空间, 积极引入高端产业, 提升珠三角地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竞争的层次, 缩短“腾笼”阵痛的时限。另一方面, 要引导欠发达地区根据本地规划的功能产业园区, 有所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 必要时应对转移的企业进行模式改造升级后再进入园区, 防止出现新的污染源。承接产业转移要注意与当地劳动力转移紧密结合起来, 推进实现劳动力资源与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带动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实现农民增收。要防止盲目大规模开发建设产业转移园, 避免出现新的“圈地运动”, 浪费资金和本来就紧缺的土地资源。
(五) 抓好技能培训, 促进劳动力转移
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调整优化我省就业结构、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我省产业转移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大力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 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长远需要;是减少我省常住人口数量, 优化人口结构, 提高人均生活水平、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双转移”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的培训,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 促进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顺利转移。大力开展职工转岗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为企业培训、输送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达到用工标准的劳动力, 提高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加强省内各市之间及与国际、国内的人才交流, 吸引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 为广东产业升级积累优质的人力资本保障。
(六) 让“双转移”的成果惠及群众
要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要坚持以民生为重, 坚持边学边干边改, 把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把“双转移”带来的经济发展真正落实到民有、民享、民用, 让“双转移”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总之, 推进“双转移”工作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方针, 以解放思想为动力, 以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为载体,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 以防止污染为准则, 以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保障, 推动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步, 劳动力转移与人口结构优化升级同步。要实现“两个同步”的目标, 必须着力抓规划, 找准主攻方向;着力抓环境, 增强承接吸引力;着力抓机制,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双转移”任务艰巨, 影响深远, 意义重大。只要广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创新, 就一定能把这一发展战略实施好。
摘要:广东是典型的依靠外资和外来劳动力的外向型经济, 这种外向型经济的主体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类产业。近年来, 随着我国汇率上升、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成本要素上升等产业环境的改变, 广东的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正是在这一新背景下提出的。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王述英, 白雪洁, 杜传忠.产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双转移”:广东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现实选择.广州市中小企业信息网.
[3]黄树辉.广东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搬还是不搬.第一财经日报.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篇2
一、宜章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
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
(二)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措施;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26-1
目前,涪陵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城乡稳定、促进涪陵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就辖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再就业及劳务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就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1 江北街道基本情况及劳务培训开发工作的总体情况
江北街道位于涪陵城长江以北,属城郊结合部。街道幅员面积69.7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辖区交通发达,是涪陵的北线交通枢纽。街道工业以建材工业、造船运输、食品加工为主,全街汇总企业6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户,是街道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实现GDP52593万元,同比增长25.6%。实现财政收入2570万元,同比增长98.51%。地方财政收入1173万元,同比增长89.23%。基本形成了造船运输业、建工建材业两大支柱产业,成为涪陵极具发展空间和增值潜力的新兴街道。
2011年是江北街道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转移工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丰收年,街道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步伐,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2011年江北街道全年转移劳动力12387人,实现劳务收入9776万元。2011年江北街道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都积极吸纳农民工就业,共解决农民工11500人就业。并与浙江东阳市建立了长期劳务输出基地1个,并有组织地对口输出1653人。培训农民工565名,完成目标任务350名的161%。
2 全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措施
2.1 加大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载体,负责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以社保平台为载体,负责做好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近3年来,培训了缝纫工158名;培训电焊工580名;培训家政服务员72名;培训物业管理人员71名。经考试鉴定,有704人获得区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就业率均达90以上。
2.2 完善输出网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进一步完善包括劳动力资源、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转移就业等信息在内的农村劳务信息系统,及时补录新增劳动力1300余人进入信息网,为辖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指导和信息服务。并充分利用街道在浙江东阳市建立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有规模的组织劳务输出358人。
2.3 发展企业,拓展就地转移空间和容量
2011年街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第一产业的就业容量;抓住辖区建筑业、造船工业以及榨菜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机遇,有针对性的培训农民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全年共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4500余人。
2.4 全面宣传,积极组织农民工赴新疆季节性务工
2012年江北街道大力宣传,积极促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特别是积极宣传组织大量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2012年全街共动员1200余人前往新疆摘棉务工,其中江北街道集中统一组织78人参与区劳务办统一赴疆摘棉,并积极与区上及时联系,做到组织有序、安排细致,联系护送车辆、赴疆专列和带队管理人员等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了务工农民工的有序务工和往返安全。
2.5 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服务管理
江北街道切实抓好辖区5760名进城务工农民的信息调查登记和动态管理工作,并在点易居委设立了以政策咨询为主的务工农民服务管理窗口,实实在在为进城务工农民做实事、做好事。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落实培训补助政策,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加强信息服务,提高劳务输出信誉。
3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3.1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
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并不大。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较低素质的人员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
3.2 农业富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使转移劳动力的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三大工业园区的启动建设,在全区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失地农民的数量也进一步加大。农民失去土地后,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收益分配,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上班无岗、就业无门的问题,就难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外来廉价劳动力冲击本地劳动力市场,也加大了本地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3.3 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
目前民营企业、农村个体、私营工商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正在逐步减弱,并且今后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数量、规模都将有下降的趋势。
3.4 劳动力转移市场盲目无序制约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乡镇对劳务信息的宣传与用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差距给务工人员造成了一种不信任感。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上处于盲目和无序流动状态。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严重地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反过来,造成城市人口对转移的农村人口产生不信任,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作者简介:刘瑜(1975-),女,本科学历,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服务所经济师。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 篇4
1. 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与转移方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狭窄, 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还存在制度性限制,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 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采取了四种方式。一是离乡不离土;二是离土不离乡;三是离土又离乡;四是农闲离乡, 农忙回乡。在四种转移方式中, 只有第三种割断了同土地的联系, 接近真正意义上的转移;第二种由于从事非农产业, 为转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其余两种由于没有放弃农业, 与真正的转移还有很大的距离。最终都没有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想转移。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无序流动, 降低了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农民候鸟式的在城乡往返也带来了大量的福利损失,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成为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重要根源。所以, 必须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完全脱离农业, 称为分离式转移;二是转移后同农业保持着某种形式或某种程度的联系, 称为兼业式转移。不管采取何种转移形式, 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应包含下述内容:
(1) 地域上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或者从以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区向以非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区转移。
(2) 职业上由农民向非农劳动者转移, 基本摆脱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依赖。
(3) 摆脱原有身份的束缚, 以平等的机会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
(4) 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3. 城乡互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 需要城市和农村良性互动。
(1) 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劳动力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 必须有效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 缓解农村劳动力不断膨胀问题。
(2) 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耕地作为农业第一生产资料, 是不可代替的。提高全民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意识, 无论是城镇建设、工矿建设、农业基本建设, 还是农村住宅建设或其他基础性建设, 都要力求少占地, 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 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
(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实际上就是种植业劳动力向林业、牧业、渔业的转移。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 实现集约化经营, 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4) 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因势利导, 提高乡镇民营企业的水平和规模, 扩大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与领域, 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领域。
(5)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6) 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在遵守我国及输出国法律的前提下,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放宽政策, 开辟多种渠道实现劳务输出, 共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减轻国内就业压力。
(7) 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 建立相应的宏观调控体系, 发展培育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组织, 逐步形成包括信息、职业咨询、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篇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我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存在和移动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规模、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
作 者:周慧秋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F1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篇6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劳务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重,应该说这些工作只是刚刚开头,今后的工作任务仍很艰巨,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仍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1.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质上是扩大农民就业问题,扩大就业靠的是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解决农民的问题就“三农”抓“三农”不行,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按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1.1抓住机遇,做强工业
一是在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上要做到两个并重,即高新技术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与发展中小企业并重。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把劳动力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二是在工作上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投资洼地”,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流向河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活政策,激活民间资本,形成民营经济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在发展的领域上要突出两个重点,即拉长资源加工产业的链条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的现有工业大多属于上游工业,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下一步应重点拉长产业链条,向下游工业延伸,更多的向社会提供终端产品。要总结推广漯河、鹤壁经验,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使河南成为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1.2统筹规划,加速城镇化建设
河南既是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勿庸置疑,“十一五”期间,仍将面临着重新选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本研究认为,河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需要向省外转移,而且还需要省内消纳,因此,加快河南城镇化进程应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要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有效地避免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1.3突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现代工业的物质成果装备农业、现代经营方式经营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过程。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既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又要确保农民增收,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河南实际,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科技化。二是机械化。三是产业化。
2.加强制度创新,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2.1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是城乡必须统一,二是迁移应当自由,三是管理应当有效。根据河南实际,研究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应一步到位,在全省范围内取消户口身份限制,放宽户口迁移条件,实行户口登记制。只要在城镇有固定住所,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就可以迁移户口。并且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不再划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更不再划分什么“小城镇户口”、“自理口粮户口”,而是依据职业来确认身份。同时,根据全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在适当时候,由传统的户口登记逐步转变为人口登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居民身份证制度,真正建立起以出生证为准的身份证管理制度。
2.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应结合农民工的特点和财政与用人单位的承受能力分阶段、逐步实施。当前,要重点建立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并有效地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整合,最终建立起覆盖城乡、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2.3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农民工纳入城镇政府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对象,纳入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一是在公共产品提供和政府服务上,实现由面向城镇户籍人口向覆盖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常住人口的转变。城市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影院等的建设和规划,要考虑农民工聚集区。要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二是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由以治安为主的防范式管理向以政府主导的服务式管理转变。变应急式管理为日常式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三是在城镇发展和就业上,实现由“总量控制”、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向“合理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转变。改革劳动力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营造环境,使农村劳动力既能流得出、又能留得住
3.1政策环境
一是抓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棚架,使农民工该得到的没有得到,该享受的没能享受。应采取措施使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要突出解决好清理乱设卡、乱收费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平等就业问题。二是结合河南实际制定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政策。如农民工的就业培训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住房问题、组织建设问题等都要有具体的政策规定。以前,这些都是政策的盲区,现在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
3.2法制环境
政府是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发展地方经济,优化投资环境,不能建立在牺牲进城农民工权益的基础上,不能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河南省已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下一步关键是抓好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同时,强化对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当作政府的重要职责,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继续抓好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追讨工作。在此基础上,从增强政府监管力度、订立劳动合同、强化企业管理者法制意识、规范工资发放、完善群众举报处理程序等多个环节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二是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问题。政府要加强劳动安全机构建设,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搞好对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培训,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让农民工无差别地享受到工伤及职业病的补偿。三是法律援助问题。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就业和收入不稳定,又极易受到伤害。政府应设立法律援助站,不受条件限制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3舆论环境
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权力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城乡之间人人平等的理念,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观念,树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财富、是资源的观念。在农民工中树立“劳务致富”、“劳务光荣”的理念,使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敢于走出去闯天下。其次,要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政策,消除思想疑虑,使更多的农民工放心大胆地走向城镇。其三,政府及媒体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客观、真是地反映农民工的工作和生存状况,对农民工的杰出代表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宣传他们的事迹,肯定他们的贡献,树立他们的形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消除社会上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和隔阂,使全社会都能理解农民工,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
4.加强培训,提升农村人力资本
4.1加大教育投资,夯实基础教育
现在,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4年,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河南省农村儿童因学杂费失学现象仍很严重。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由政府包办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课本费,让农民享受必须的公共教育,为彻底扫除农村文盲创造条件。对农村现有的办学条件进行普查,由政府出资改造不合格学校。由教育部门负责,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实行优待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要组织人员进行合理测算,确定生均比例,由财政足额拨付。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个人、团体、基金组织等向教育投资,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形成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4.2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来源,这部分人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但目前的教育体制是文化教育为主,升学是唯一追求目标。没能考上大学的回乡青年,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培训,仍然缺乏就业技能。建议在全省范围内推行“3+1”教育模式,即初、高中毕业后,再加一年的职业技术培训,使每个毕业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并对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减免学杂费。劳动部门应积极探索在部分工种、部分行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调动青年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抓好“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输出”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抓好技能等级标准和考核鉴定办法的改革和完善。
4.3加强进城农民工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对进城农民工开展培训是最现实、最紧迫的一项任务,无论输入地政府、输出地政府,还是用工企业都有责任抓好这项工作。一是对即将转移的农民工开展引导性培训。由输出地政府出资,组织农民工开展政策法规、务工常识、就业指导等引导培训。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使农民工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二是转岗技能培训。重点是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工带着技能进城去。目前河南正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监管、财政补贴、学校主办、转培一体、订单培训、农民收益”的运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应加大投资,扩大规模,总结经验,全面实施。
5.4加强就业服务,完善劳动力市场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篇7
(一)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与现状
1. 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态势
(1) 乡镇经济迅速发展, 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目前, 乡镇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和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2003年, 中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6686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6亿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27.8%。
(2) 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富余劳动力同步转移
小城镇发展速度是与农民就业工作强化同步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小城镇发展已经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一亿人以上。其中, 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有的小城镇吸纳的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数量持平, 有的地区外来劳动力甚至多于本地的劳动力。说明东部地区的一些小城镇已表现出明显的转移异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单位:人
数据来源:劳动保障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2000》
(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配套工程逐步完善
政府建立了劳务协作制度、就业服务制度、重点监控制度等有效的管理服务制度, 建立健全劳务用工信息网络, 开展用工信息调查并及时分析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逐步健全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合同管理, 明确单位和农民工的权利和义务。同时, 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清理整顿和对用工单位、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 集中开展农民工权益保障专项执法检查, 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目前, 以城乡就业统筹、返乡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推进西部开发就业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工作, 正在全国26个省市的98个县市开展。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暴露的问题
(1) 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困难增大
农业劳动力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及东部的部分贫困地区,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农民或小城镇的居民收入很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城镇, 第一产业不应该依靠, 第二产业没有基础, 第三产业又靠不住, 因此, 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极其有限。我国许多地区的城镇中, 除农业劳动力转移外, 每年新成长的城乡劳动力, 加上原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多流合一”的就业大军对就业形势造成严峻影响, 给农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带来更大困难。
(2) 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难以适应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相对于城市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素质明显偏低。据劳动保障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进镇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 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居多。从全国情况看, 2000年转移出去的农业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80% (见表2)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尽快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以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单位:%
数据来源:劳动保障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2000》
(3) 户籍身份构成农民工不公平待遇的根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需要, 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进镇农民在多方面受到歧视:经常遭城里人白眼;与城镇职工同工不同酬;经常加班却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而区分标准不是居住年限, 不是文化技能, 也不是职工或企业方面的意愿, 仅仅是户籍身份。因此, 传统的户籍制度给农业已转移的劳动力带来了不便和利益损失。
(二)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的时代意义
1. 促进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 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在农村, 难点在农民。农民就业, 一方面通过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转移到其他产业的农业劳动力, 带回了新观念。为了有机会进入城镇非农产业就业, 多数农业劳动力产生了提高文化水平的主观愿望。这种对知识文化的内在需求, 为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创造了关键条件, 是其提高的根本所在。“量变带来质变”, 随着农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 必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彻底打破城乡界限, 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战略举措。
2. 促进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离开发展, 就无所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其中涉及到三农问题。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 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发展, 农民问题没有解决, 统筹发展就谈不上成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凸现的社会问题,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问题涉及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政治、文化等方面, 如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和公共卫生等, 农民长期以来被排斥于这些公共服务之外。现在我们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 使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全面进步, 增进整体的福利水平。
3. 促进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 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 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 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劳动力, 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手段, 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农产品。在农业劳动力方面, 农业劳动力素质和非农劳动者比重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只有大量地转移了农业剩余劳动力, 彻底改变了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 才能给农业现代化开辟出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 增收的关键是就业。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重建社会体系的一个庞大工程, 同时也是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契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形成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体制环境的创新, 就能真正解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三农问题。
(三)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对策建议
1. 城乡统筹就业是长期政策的合理选择
从就业的角度看, 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有两点:一是巨大的人口总量。二是巨大的农村人口数量及其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解决如此众多人口的就业问题, 关键是要形成大量的资本积累, 而资本的积累最终来源于经济总量的增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总量的增长又离不开有效需求的增加;有效需求的增长来自居民总收入的增长;要实现居民总收入的增长, 就不能忽视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的收入增长。在农业产出和农业就业增长潜力有限的前提下, 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就在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样, 就必然要求实行城乡统筹就业, 把农业劳动力就业问题纳入国家的就业规划。
综上所述, 要从长期的角度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需要从多方面采取协同的政策, 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城乡就业问题。
2. 实施小城镇战略,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
我国在2000年制订了《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 将小城镇建设列入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对象。加快城镇化建设, 推进城镇工业化进程, 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之一。
实施农村城镇化新战略, 乡镇企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促使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国内小城镇的发展, 集聚更多的人口和第二、三产业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 必然为农业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从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具体情况出发, 重点要考虑土地、环境、就业等综合承受能力。从现实来看, 中西部地区小城镇还未挑起吸收本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担, 东南沿海的小城镇不仅已完成吸纳本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历史任务, 而且大量吸纳外来劳动力。
由此, 发展小城镇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不仅是一个就地就近转移的概念, 而且应注意异地转移的功能。现在, 西部的一些地方政府把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平衡点放在发展小城镇上, 但是就地转移在理论上是没有依据的, 在实践上是没有支撑的。小城镇发展的载体在工业, 战略在于异地转移。
3. 大胆创新, 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
目前,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农户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的双层管理体制。但这种双层经营模式是建立在农户家庭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的, 应探索农脱离土地之后的经营模式。
广东番禺的榄核镇, 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9546元, 农民人均收入为5575元。大大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大部分收入来自村集体的土地分红和进镇打工。该镇人民村即是实行承包地股份合作制的代表。村里土地按人头数和年龄计算股份后集中起来, 由村委会代表村民进行统一经营管理, 但每人可保留6分地自由支配。统一经营的土地一部分整体承包给本地或外地的农民进行规模化经营, 收取租金;另一部分用于集体招商引资。集体再利用筹集到的资金自建厂房、购买设备来发展村办企业。年终由村民按其所占的土地股份获得红利。土地股份制加强集体经济实力, 改善了村民福利, 也转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
在现阶段, 经济发达、条件成熟的地区搞承包地的股份合作制, 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可借鉴、可尝试的一条路径。
4. 培育劳务市场, 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加快市、区、县 (市) 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抓好劳动力市场标准化建设, 加大对区、县 (市) 级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投入, 完善各项配套设施, 建立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服务基地, 形成一个以劳动力市场为龙头的就业服务网络。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管理体系, 加大职业信息需求征集力度。内地地方政府努力做好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登记、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维权等服务工作, 扩大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输出量, 解决农业劳动力出路问题。三是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加快对职业中介机构的改革,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综合治理, 坚决取缔非法职介机构, 维护劳动力市场和劳动保障秩序。
5. 培训技能型的农业劳动力, 提高就业竞争力
上世纪80年代,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主要以“体力型”输出为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工业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客观上要求农业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应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 有针对性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一是依靠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面向农村做好对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 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二是开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政策型就业培训, 在转变农业劳动力就业观念的基础上, 使他们在上岗前都能接受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技术水平。三是积极探索适合农业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新路子, 如“前班后厂”定点培训、“期短适销”速成培训等培训模式, 并引导他们适应从事时间长短、岗位要求高低结合等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多形式就业。
6. 户籍改革提速, 拆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障碍
农民进城打工, 职业变了, 居住地也变了, 但农民的户籍身份没有变, 融不进城市社会, 在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甚至受到政策性歧视。两种户口, 成为权利和地位不同的两种社会身份, 这无疑是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的最大障碍。
2001年3月, 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 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 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并明确提出, 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不再办理粮油供应关系, 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承包地等。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 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但是党中央的政策到地方的贯彻执行, 还有一个过程。至今为止, 没有数据表明目前的户籍改革解决了大量迫切希望取得市民待遇的农民工的户籍问题。
鉴于传统户籍制度的强大惯性, 各地区可以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出台政策以解决进镇农民的户口问题。比如中山市南朗镇为进镇农民解决户口出台了一种政策, 即户口奖励。当地政府规定, 每年对外来优秀民工、技术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 奖励之一便是给予当地的城镇户口。截止2000年底, 南朗镇外来人口约有230人获得了当地户口。类似于南朗镇做法的还有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赣榆县。
最后, 农业转移劳动力更迫切的希望是享受统一的社会保险待遇。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 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工作, 将社会保险覆盖城镇和农村, 为鼓励农业劳动力积极就业创造条件, 为农业劳动力今后的养老防老问题解除后顾之忧。社会保障体系应涵盖进城务工的农业就业人员, 使之享受统一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项社会保险, 使城乡劳动力真正达到就业及社会保险上的一视同仁。
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文章围绕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的问题, 从其实质和进展入手, 并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其历史意义, 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
参考文献
[1]劳动保障部, 国家统计局,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2000.
[2]蔡方.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书——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 (人口与劳动力绿皮书)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庄龙德.上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及对策与思考[J].上海统计, 2002 (2)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 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 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 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 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 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 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 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 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 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 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 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 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 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 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竞争就业能力较差, 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 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 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 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 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 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 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 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 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 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其次,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 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 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 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 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 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 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 升级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 合理调整城镇结构, 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 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 增强乡镇企业活力, 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 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 让其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开辟融资渠道,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 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大力扶持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 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回乡创办中小型乡镇企业, 自主经营, 解决就业问题。
(四) 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 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 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 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 规范准入资格, 做好岗前培训, 打破城乡流动界限,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转变。
(五)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 增加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 扩大农村教育规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对口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 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回乡知识青年的素质, 让他们起到领头羊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六)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 落实科技兴农战略, 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 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 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 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 围绕当地主导产业, 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 实行种植养殖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 把三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 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传统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如农村的观光旅游业等。倡导以工业反哺农业, 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工农不平等。从实际出发, 积极引导农民“兼业”, 即“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让农民在农闲时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输出劳务, 补贴家用, 但又不必真正离开农村, 这样保证了农忙时家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七)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促进就业, 并通过发展适当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等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保制度等,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到公平的待遇, 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政府可依据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和不充分就业率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 抓好农民工失业监测工作, 建立失业预警系统, 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 如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工资成本控制政策等,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八) 降低情感成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 更是牵涉到众多农村家庭的社会现象, 它关系着每一个相关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提高待遇, 促成剩余劳动力的举家迁移, 做好留守人员的安抚工作, 真正落实休假、带薪休假制度, 并做好劳务输出者回家探亲的交通工作等, 尽量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成本, 维护相关家庭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人口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带来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等转移效应。
但是,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 造成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的严重失衡, 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甚至出现断层, 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 造成城市生活的过分拥挤和治安水平下降, 引发城乡文化冲突, 金融危机下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的现象等。
综上所述, 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 积极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和家庭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 同时注意化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三农问题, 2009 (1) .
[2]、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 2009 (2) .
[3]、任贵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
[4]、陈玉浩, 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09 (1) .
[5]、李岩岩.多元化、分层次引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对策问题[J].科技风, 2009 (8) .
[6]、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 2009 (2) .
[7]、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3) .
[8]、刘德祥.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三农论坛, 2009 (2) .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篇9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 874万人。《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7》中覆盖了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产品种植(养殖)面积、每核算单位(亩、头、百只等)主产品产量、每核算单位所需用工数量等方面数据。首先计算2006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工日,然后对各农产品所需工日进行加总,得出2006年我国农业生产所需总工日为5 865 485.4万日,折合劳动力21 724.02万人。用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数减去该数字,可得2006年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为13 149.98万人。
钱纳里和赛尔昆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构造出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整理出经济发展结构模型,得到与不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适应的各部门劳动力份额和各部门产值份额的“国际标准结构”,见表1。
如果把表1中农业部门的就业比重看成一个国际标准,那么一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比例,就是该国农业部门就业比重超过国际标准比重的部分减去其产值比重超过标准比重的部分,其公式为:
上式中L和I分别为劳动力数量和GDP水平;L1和I1分别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量和GDP水平。计算时前要先将各省的人均GDP按照现行汇率折算成美元,再对1964—2006年期间美元购买力变动情况进行测算,并将各省的人均GDP最终折算成1964年的美元水平,从而可以利用标准结构进行对比。为此,抽样省市区的数字与国际标准结构对比计算,结果如表2。
表2显示,北京、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说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惟一决定因素,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辽宁、山东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剩余劳动力数量也处于较高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低的地区,如西藏、青海,剩余劳动力数量也较少,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劳动力总量少。
2 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的转折性判断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很多民营企业招不到员工,不少工厂因此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即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民工荒”从深圳、东莞等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开始,向闽东南蔓延,发展到浙东南和整个“长三角”地区,再发展到京、津、沪,从事基础作业操作的一线工人缺口非常大。当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纷纷向内地迁移时,安徽、湖南、河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也相继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资料来源:钱纳里、赛尔昆(1988)。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统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世界经济年鉴1979(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年)、国际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根据上述资料测算美元购买力指数。各省份就业人数来源于各省2007年统计年鉴,农业劳动力数量来源于2006年农普调查劳动力相关数据。
2.1“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己经出现”辨析
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后,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己经出现”。中国是否真的已面临这样的拐点?根据对“刘易斯拐点”的理解以及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本研究认为“民工荒”所显现出来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种种特征与“刘易斯拐点”的含意是相悖的,断言“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己经出现”还为时尚早,主要依据如下:
首先,“刘易斯拐点”理论中的“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不同于我国的农民工。我国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称为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型劳动力,在人口统计上依然被看作农民,是第一产业劳动者。主要因为他们在农村拥有一定量的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但其部分劳动时间是在城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工作。外出打工人口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劳作,有相当一部分是亦工亦农的,“民工荒”所显现的用工短缺带有季节性短缺的成分。
其次,依据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理论,拐点意味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本被城市工业部门吸纳。然而从我国农村的情况看,还有约1.3亿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民工荒”现象却恰恰是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出现的。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这是一种矛盾现象,而这种矛盾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短缺现象,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短缺、部门性短缺、劳动力技能以及年龄结构性短缺。如很多冗余劳动力由于年龄关系,很难被第二、三产业就业市场所吸纳,可能长期沉淀在农业之中。因此我国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的事实与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前提并不相符。
再次,“刘易斯拐点”的实质是劳动力供给从长期过剩向稀缺转变,劳工工资从长期不变转向普遍上涨。在拐点来临前,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是维持在生存水平的制度工资,工业部门的扩张可以在不提高工资成本的条件下进行;而拐点之后,由于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工业部门要想继续吸收农村劳动力,必须提高工资,直至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具有相同的边际生产率。然而我国的“民工荒”出现的原因是中央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等途径使农民收入普遍增加。中央的农村经济政策改变了农民的比较收益,而不是工业部门把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造成工资水平提高才出现的“民工荒”。
最后,“刘易斯拐点”认为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但实际上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有1 000多万人,就业压力非常大,此后十几年内就业压力仍将呈增长趋势。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 5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 0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超过1 500万。城镇就业压力部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造成的,进城农民工以“廉价工资”和零福利为强硬手段迫使城市各类企业工人从“减员”到“换员”,以高强度体力劳动从事脏、重、苦、危的工作岗位抢走了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饭碗。由于社会保障体制的缺失,加上企业无需支付进城农民工的保险、企业福利,民工被排斥在社会保障福利体制之外,基本享受不到各种社会保障。同时,还受到户籍制度、城市管理政策的种种限制。农民工受到经济和人身的双重歧视,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民进城打工的意愿。“民工荒”现象的背后是信息不对称下农民工定价的扭曲,在劳动要素不能通过其他途径争得平等权利时,只能选择这种被动的罢工形式——用脚投票。根据劳动保障部课题组调查显示,许多企业数年没有调整民工的工资,部分企业虽然有小幅的工资增长,但是与经济增长率相比成较大反差,民工的比较收益严重下降。而且普遍的物价特别是粮食上涨抬高了民工的劳动成本,2004年以来我国的物价呈现恢复性上涨,CPI由过去的负增长转为目前的4%,粮食上涨得尤其厉害。物价的上涨无疑导致了民工生活费用的大幅上升,尽管名义工资维持不变或略有增加,但实际工资大大降低,以致相同的工资无法维持与过去一样的生活水平,这是造成“民工荒”的主要诱因。
2.2“民工荒”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并存现象剖析
“民工荒”并不代表我国劳动力供给上出了问题,而是劳资博弈的结果。“民工荒”也不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到来,更不是劳动力短缺的信号,我国劳动力几乎无限供应这一事实不可能在短期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民工荒”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并存现象将长期存在。如果说2002年后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使人们担忧中国是否走入劳动力短缺时代的话,那么2008年下半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大面积经营困境乃至倒闭,则使人们对失业率是否会攀高产生疑虑。如此快速逆转的背后,是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阵痛。
只有把劳动力转移的变动特点和演变趋势置于经济周期背景中,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判断,繁荣期和萧条期的劳动力转移规模、特征存在显著差别。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和各国经济变化的实践看,物价总水平通常是顺着经济周期的:在经济高涨阶段,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物价上涨快;反之,在经济回落阶段,物价随总需求逐步回落。在这种顺周期的物价变化中有着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菲利普斯曲线(它描述了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间的替代关系)。经济的周期波动通常导致周期性失业现象,即在经济增长处于低潮时,周期性失业率上升;在经济增长处于高潮时,周期性失业率降低。由于我国依然处于劳动力由农业、农村向非农产业、城市转移的进程当中,能够反映这种替代关系的不是城镇失业率,而是劳动力转移率。所以劳动力转移率与物价总水平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同步关系,经济高涨时期二、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吸纳就业能力上升。经济萧条时期,非农就业和收入的下降则将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非农就业的周期性变化同GDP周期呈现出惊人的相似,1976年以来非农就业周期也经历了三波较长时间的完整周期:第一波是在1976—1981年间,峰值在1978年;第二波在1982—1989年间,峰值在1984年;第三波在1990—2000年间,1993—1995年维持在高平台上运行。显然这三波周期的长度、周期的顶点和转折点都已经同GDP周期完全吻合。经济周期拉长事实上同劳动力转移周期的拉长有着密切的关联,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基本处于经济周期的繁荣时期,国内许多地区出现“民工荒”,农村劳动力供给吃紧,尤其是青壮年农村劳动力供不应求,甚至有的学者预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强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预期。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3.1 基本结论
“民工荒”主要是劳动力市场运做的制度障碍造成的,而不意味着劳动力真正的不足。如果经济增长过快,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扩大,就会打破原来的劳动力市场均衡,一方面,原来呈水平状态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上扬,要求更高的工资才能满足劳动力更大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造成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地理上的割裂,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短期变动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任何一方都难以及时调整以适应另一方的不期变动,这加大了劳动力市场波动,也相应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潜在因素。在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周期性和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农村大量劳动力仍然处于剩余状况的事实,表明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远远没有达到,中国还处在劳动力剩余的发展阶段上。同时,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因此,需要从制度性和结构性的方面着眼认识并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3.2 政策建议
3.2.1 清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创造农民工市民化的有利环境
一是废除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通过配套改革剥离户口的福利含义,消除迁移过程中的寻租动机,将其还原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废除户籍制度并不是取消“户口”,而是要打破“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界限,使公民获得统一的身份;剔除附着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差别功能,使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二是取消城市政府设置的农村劳动力市场进入性限制和地方就业保护,让企业自主合法地使用农民工。严格审核、清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手续,逐步取消专为农民设置的烦琐登记项目。同时,禁止非法或变换手法向民工乱收费。各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三是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健全的、发达的劳动力市场需要多层次的中介服务,包括用工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合同谈判、法律援助等多方面。
3.2.2 把农民工纳入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
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的可能性,考虑全部农民的社保问题目前还存在很大的难度,但可根据农民工需求和改革条件成熟度,分步骤地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社会保护最需要、成本相对低的保障项目,如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障。一是逐步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进城的农民工一般都从事建筑、采掘行业,职业安全风险高。所以应该严格检查用人单位是否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要求参加工伤保险,以保证农民工因工负伤后的医疗和因工致残后的生活。二是解决养老保障问题。根据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城镇工作年限,是否具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和收入等资格条件渐次推进。符合条件的纳入当地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对暂定不符合条件的,暂缓纳入保障体系,待达到条件后,再由企业申报、社保部门审核办理。对达不到要求的,责成企业和个人办理其他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
3.2.3 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减少劳资双方对抗和冲突
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之间不同社会阶层的和谐,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面。一是兼顾雇主和雇员的双方利益。二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此外,还可通过工会责任发挥、集体谈判制度、最低工资制度等措施,保障转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3.2.4 建立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一是可根据农民工流动状况,在流动劳动力较多的地区选择一部分学校开设职业技能课程,让农民工在出门前就得到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二是应鼓励社会力量介入职业技术培训,并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以弥补现在培训资源的不足。三是在大专院校开办各种职业技能进修班,让已进城就业的农民工能得到提高技能的培训。
摘要: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重新估算和比较分析;结合经济周期波动,剖析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剩余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民工荒”主要是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制度障碍所造成的,并非劳动力真正不足。因此,需要清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建立教育和培训体系。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民工荒,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陈佳贵.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J].劳动保障,2004(11).
[3]李扬.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纪韶.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最新估计和测算方法[J].经济学动态,2007(10).
[5]施利民,吴国庆,吴志鹏.透视浙江“民工短缺”现象[J].浙江经济,2004(22).
[6]马晓河,马建蕾.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J].中国农村经济,2007(12).
[7]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我国的现状 篇10
1、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 是指农作物栽培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野生植物采集野等;狭义农业, 是指种植业。我们说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广义农业劳动力。
2、农业剩余劳动力。
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剩余劳动力会随着生产水平而产生变化。农村之所以会出现劳动力剩余, 主要就是因为当前的劳动力数量已经超过了当前的生产需要。
3、剩余劳动力转移。
这里的转移模式通常可以总结为两种:一种是产业转移, 从农业转移为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而另一种则是地区转移, 即区域之间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或者农村向郊区农业转移等。这种劳动力转移定义主要是相对于产业的, 同行业之间的区域转移, 在本地区中也是一种剩余劳动转移, 但是从行业角度来讲, 其在全国范围中不算是劳动力转移。
二、现状分析
根据当前统计,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十分巨大, 并且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就业同劳动力之间存在矛盾, 并且这种矛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变得更为突出:农业要素不断投入, 因而农业生产上逐步实现了技术化转变, 劳动生产率不但提高, 相对就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 并且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少, 农业就业数量不但降低;另外乡镇企业在在当下的发展中, 也遇到了困难, 能够吸纳的劳动力数量相对下降, 这些是农村劳动力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施, 并明确了社会主义目标后,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我国农村中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也随之降低, 这必然会对劳动力转移方式造成影响。
三、影响因素分析
1、我国的经济结构使得城市发展相对缓慢。
二元经济结构形式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特色, 但是会严重影响城市发展速度。中国人口基数大, 在发展的过程中, 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便是二院经济结构。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城市和农村, 农业以及非农业之间的劳动收入水平逐步的拉开差距, 为了寻找出路, 农村劳动力开始纷纷找寻新的出路。但是, 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同工业化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进程的差异, 因而对于劳动力的吸纳, 第三产业还相对有限, 劳动力没有地方安插成为了当前最突出的矛盾。
2、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力市场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较低, 并且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但是, 在我国很多地方, 存在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一些区域却同时出现招工难的局面。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用工信息在特定时期内不对称所致。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找那个中介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将用人单位同劳动力联系起来。另外, 劳动力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 运行极其不规范。很多企业在进行招工的过程中普遍没有按照正规的程序, 存在操作上的违法违规现象, 不但拖欠农民工工资, 还会在出现一些突发性问题时推卸责任, 严重侵害了农村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此外, 劳动力输出地也没有将劳动力后续保障工作做好, 也没有予以有效的管理, 因而劳动力在遇到问题后没有办法及时的解决, 或者根本无法解决, 劳动力在转移上的积极性便会受到影响。
3、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差。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中国的基本人口数量大多来自于农村, 相比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众多。新中国在成立后, 农村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劳动力规模扩张速度极快, 因而导致了农村持续性就业压力, 这也是导致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的增多、就业机会有限, 这就使得农村人口增加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由于农村的学习教育环境有限, 因此大多数人的文化程度很低, 仅为小学、初中或者高中, 好一点的便是大专, 因而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阻碍。
4、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制约性。
当前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劳动力吸纳上, 相对比公有制要差很多。我国当前所实行的政策具有城乡差异性, 农村户口以及城镇户口在就业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而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当前农村信息服务还稍显落后, 因而劳动力在转移时相对较慢, 同时也没有健全的流动机制。另外针对农民工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还尚未建立健全, 因而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这也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对当前的行业以及各类企业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 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岗位最多的便是制造业。
5、农村就业环境严峻。
农村现在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的降低, 这也是受到了政策影响, 新的政策新的制度下, 农民的经济意识被新政策所激活, 很多劳动力自主的脱离了农业生产, 开始寻求非农业发展道路, 资本要素替代了部分劳动加入到农业生产中。
四、转移途径分析以及相关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政府需要制定多元的、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对剩余劳动力流动给予指导, 多层次、宽领域和全方位地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确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与有效转移。
1、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和数量。平均生产规模大、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少, 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太多, 使农业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很重要, 但是, 只有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 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结构调整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成功。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人数庞大, 但文化素质和技能较低, 绝大多数不具备专业技能。同时, 由于劳动力素质与专业技能较低, 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因此, 迫切需要由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与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的质量, 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政府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及时发布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方面的信息, 以此引导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和学习;加大农村劳动力法律、文化知识培训, 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3、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目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 就业结构失衡。首先, 建立城乡公平的就业制度;其次, 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与此相关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制度;再次, 彻底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公平性政策, 打破城乡劳动力分割壁垒,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4、城市部门必须统筹规划, 拓宽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进行, 第二产业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 大量企业职工失业, 城市部门就业形式严峻,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 更加剧了城市的就业矛盾。因此,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部门时, 政府要对劳动力流动采取措施, 统筹规划, 拓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 开拓第三产业, 使之成为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
五、结语
文章着重对当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我国的现状以及转移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可以体现, 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但必须予以肯定的是, 我国的剩余劳动力还有着非常大的转移空间。通过对其流动规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受到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以及基本国情影响, 我国的农村存在很多因素会影响劳动力转移, 例如人口众多以及农村现有的经济模式等, 所以, 想要对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 就必须详细了解其转移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制约政策, 这将对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控制以及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谭临、孙鹤: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经济学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 2011 (8) .
[2]雷倩、诸锡斌:农业大于性规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与作用——以昆明市官渡区中坝村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1) .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建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而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是关系到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的重要着力点。高职院校以实践为主开展人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是其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重要力量。
1 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高职教育近年来始终面临着生源危机。高职院校处于高考招生链的末端地位使高职教育的生源问题突出。另外,国内的高职教育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各大院校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要想争取更多生源,提高办学质量,必须注重内涵建设,发展特色专业。因此,高职教育应当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未来建设的一个新方向、新领域。
高职院校具有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资格。一直以来,高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都按照学历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基本不承担培训职能,这其实束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作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才能构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两者在本质上、规律上、观念上是一致的,这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初衷,也是最终目的。因此,虽然现有体制下没有明确说明,但是高职院校具有进行各种企业和社会培训的资格,能够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应在培训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
2 高职院校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优势
首先,具备师资优势。高职院校的教师都要求“双师”资格,并且大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伴随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各高职院校都对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确保培训师的专业知识实时更新,提高其专业水平,确保培训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其次,具备培训硬件设施优势。高职院校的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机房、实训中心等场地和设施完备,这些先天有利条件是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进行培训很难具备的,特别是多媒体教室和实训中心对于培训来说非常重要,让教师讲授和学员操练技能更为直接,两者对培训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职业技能鉴定优势。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拥有丰富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资源。能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行相应的资格认证培训后直接考取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实现培训完即上岗。
最后,校企合作推荐就业优势。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样的办学模式决定了各高职院校都有丰富的企业合作资源,甚至有直接为某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订单班”,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经过技能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利用学校与合作企业这个平台较顺利就业,缩短了就业路径,也能使初次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大大提高,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目的的实现。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高职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的几点建议
3.1 成立独立的管理机构
在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由政府为主导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尽力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通过政府扶持,将学院建设成专业性培训基地,继而结合各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组建独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部,由学院的院级领导牵头,打破原有的系别建制,配备专业培训讲师,建设专职培训管理机构,承担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从规划到培训市场开发再到培训教学最终指导就业等一条龙的管理任务。
3.2 做好培训前的前期分析、调查和预测
现有转移培训最常见的模式是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信息的发布,学员报名参加培训,之后凭借所学自主择业。这一过程明显存在政府主导性,学员的参与度低。因此出现培训内容不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农民参加培训并不能获取他们希望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的情况,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进行培训工作时,应当重视前期培训需求的调研,使培训具有相应的方向性,坚持培训与岗位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理想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3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首先,如上文所述应当在调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培训内容。其次,在确定具体的培训目标和内容时,应当由专家、教师、用工企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代表进行研讨,制定统一的标准,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匹配的标准,并形成标准化、指导性文件以期实现长效性。再次,在培训内容上应当突出人文素质的养成培训,这是训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软技能,如针对《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基础以及礼仪培训,这可以改变人们对于农民工的传统认识,提高其综合素质。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受训人员具有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也具备适应城市和企业管理的生活技能,更有促进转移人员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发展技能等,能使其快速进入角色,适应企业管理环境,这应是高职培训的最大特色。
3.4 创新培训模式
首先,可以采取跨专业的综合培训。与企业制的培训机构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在于其浓厚的学术氛围,除此之外,在跨专业学习方面,高职院校丰富的学科门类和专业体系也可以为参训者提供多学科的综合培训,比如融合金融学、营销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等学科理论,针对农产品进行设计、生产、销售、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各方面专业理论的培训。
其次,菜单式培训。由于不同的受训主体培训目标不同,受训时间长短不同,因此同一培训项目不可能同时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须按照菜单式模式设计培训科目,根据培训主体特点进行排列组合,编制最优可目标。
再次,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不同于高职院校针对在校生进行的一般的长期、系统的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期限往往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和技能岗位要求确定,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培训模式,如“订单式”、“基地式”、“培训券式”、“巡回式”、“远程式”和“精英式”等培训模式都是取得较好效果有推广意义的模式。
最后,还可尝试开展互联网远程教学。高职院校联合农村社区建立教学培训点,由社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各自的网络教育培训点进行远程教育培训,这样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培训,既可以节约成本,又解除了他们对集中培训费时费力的担忧,可以大大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3.5 重视培训信息的发布与宣傳
高职院校转移培训部在培训课程实施之前,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网络、电视、广播、通信、传单、展板、画报等媒介广布培训信息,提高信息发布的实时性,确保广大农民及时获知信息内容,参考现实条件选择培训内容,进而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振东,李海洋,俞建雄,等.基于高职院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09(05).
[2]朱召萍,于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运行机制及其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3]崔少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价值工程,2014(14).
基金项目:
此文为2014年河北省劳动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课题项目成果,课题编号:JRS-2014-1109。
作者简介: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篇12
1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稳定性差,转移不彻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是向城市。但从现实状况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面临着无法转移的问题。一大部分进入非农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队伍,绝大多数还持有农村土地承包权,每年都会选择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或务商,农忙季节则回家务农,这种兼业经营方式虽使农民生活得到最后的保障,但也为其长期工作留下了隐患。在外出找不到工作、无法在城市立足之时,他们随时可以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土地是他们生活的最后保障;但临时到城市打工,找工作成了问题,因为城市不可能一直空着工作岗位等著闲下来的农民,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主要从事一些“脏、苦、累、重”、城市人员不愿意干、没有人干的声望收入较低的职位。因此,大部分农民工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相差较多,生活水平相对较差。尤其是农民工融入不到城市中去,身份得不到市民认同,长期被置于城市各种制度之外,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护和制度保障。最后结果是年轻力壮时在城市,老了不能干时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中去。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定性差,转移不够彻底,且速度缓慢。
1.2 规定不合理,存在就业歧视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多样性在不断地增加,可选择性越来越强,但一些针对农村劳动力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政策仍然存在。一是对农民进城就业、企业用工实行行政审批,专为农民流动设置各种障碍及收费,对流动计划式“指标控制”演变为对农民就业的歧视、限制和经济剥夺,办证、收费、查处和清退成为农民工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二是对农民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一些大中城市把行业、工种划分为农民工“禁止进入、限制进入、允许进入”的三种类型,对农民工建立产业壁垒,使农民进城就业限制在脏、累、重、险行业及工种范围内,保留大量行业、工种作为有城市户口居民的就业特权;三是有个别企业收取使用农民工管理费,由此形成外来劳动力管理基金,大部分用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强化了就业领域因劳动力流动开始淡化的城乡分割的制度性歧视;四是规定企业用工次序为“首先招本地城镇户口的,其次招本地农村的,再次招本省外地农民工,最后招外地来的农民工”;五是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政府举办的劳动力市场场所,只服务于城镇居民,不向进城农民开放,对城市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劳务市场,不是去管理和完善,使其走向合法规范,却要取缔。除此之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仍存在诸多障碍和歧视,这些歧视现象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农民工外出就业的成本和难度,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通畅。
1.3 务工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
经调查显示,进城务工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其最高文化水平主要以初中为主,过半数人未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他们只能从事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工作,一般是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低层次工种,主要是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干劳动强度大和“脏、苦、累”的活,然而往往这类工作的收入情况不甚理想且劳动危险系数大。一般来说,劳动力素质越高就越容易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且工资水平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劳动力素质低下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层次较低,就业空间有限。
1.4 就业服务滞后,农民务工盲目性强
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处于滞后的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一般以血缘、地缘、业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多是自发进行的,政府组织程度不高。大多数盲目转移的农民工进城就业难度较大,没有生活保障,使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几率增大,且有的出去工作几个月都没有工资,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并采取了相关措施来解决,但直至今日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也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政府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准确,使得劳动力盲目地进城,无法如愿以偿地找到合适工作。
2 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
2.1 制度性因素
一是户籍制度。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公民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一定程度界定了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身份和地位,致使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平等,农村人口无法在城市中立足,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和公平竞争权力。虽然近年来各地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在全面进行,大中城市户籍限制有所放宽,但当前户籍改革步伐依旧缓慢,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要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结构从根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不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二是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城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很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属于弱势群体,大多从事的是低收入的体力劳动,而社会保障水平却很低,一旦遇到意外事故,则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随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不平等产生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在城市中就业的农民工没有安全感,更是难以融入城市,直接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三是教育制度。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相比以前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城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城市教育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比农村教育高得多,再加上相对过高的教育成本,城乡有别的教育经费投入,导致城市教育的质量明显高于农村,因而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就业范围狭窄,难以适应城市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迫切需求。
2.2 市场性因素
一是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户籍管理制度直接导致了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各种社会制度改革艰巨而缓慢,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仍未健全和完善。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违背了非歧视性和公平性的市场原则,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离使城市和农村在教育、医疗等基础性建设的投入存在不均衡,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低于城市,从而进一步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劳动力市场秩序不佳。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秩序存在较多问题,管理机制、市场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均不完善,监管方式不健全。一方面,用工合同或是用工形式不规范。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个体与雇主之间一般没有书面合同,雇主只有口头上的承诺,不利于农民工权益保护,一旦发生劳务纠纷,农民工的权益将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市场行为不规范。市场上杂乱无序的中介机构虚假宣传,不仅收费过高增加了劳动力转移成本,而且也是很多农村劳动力被套,苦不堪言,致使想外出打工的农民前怕狼后怕虎,光怕被坑,顾虑重重,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制约。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信息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政府在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上缺乏对农村劳动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掌握,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组织和指导也不到位。除此之外,落后的就业服务体系和中介机构建设使农村劳动力获取消息的途径狭窄或是获取的消息不准确,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进城,徒劳往返,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2.3 劳动者自身因素
一是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文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差,不仅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式、转移方式、转移数量,还直接影响了收入水平,这是制约和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农村劳动力大多是吃苦耐劳能力强,能从事又苦又累、简单枯燥的体力劳动,但复杂工作、脑力劳动做不了,与城市素质高的劳动力就业面广、工作环境良好、工资收入高无法相比。二是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封闭保守,思想落后,受传统文化影响重,多数农村劳动者怕冒险、不敢承担,创新意识缺乏,不愿远离家乡,要么从事庄稼种植,要么给别人打工,不愿自己创业掌握命运,而愿把命运交给别人,只愿本本分分,任劳任怨。这种思想观念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有效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3.1 拓宽就业渠道,加速转移进程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大力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二、三产业的繁荣和崛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大规模转移。虽然时代变了,环境和形势变了,但依靠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没变。政府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企业,在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中应给予政策、技术、资金的支持,扩大就业形式,增加就业容量,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重视中小型城镇建设,开发吸引劳动者潜力,统筹城乡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巨大压力。
3.2 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应该逐渐抛弃以学历为主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基础文化教育和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水平。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二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政府应不断健全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教育制度,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支持,明显提升教育设施还是师资队伍质量,缩短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起跑线差异,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保障农村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三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上岗培训等多方面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增加他们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优势。
3.3 完善制度保障,促进公平就业
健全完善的社会制度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保障,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我们应加快社会制度改革,创新保障农村劳动力制度、体制、机制,维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利,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共中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建议“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表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就要提上日程,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除此之外,在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制度上,我们也应从农民工身份的双重性和高流动性考虑,逐渐完善社会制度体系或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制度体系,不断形成城乡统一的社会制度保障,为促进农民工的公平就业夯实基础。当然,农民工制度完善和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应该分层、分类、分步、分阶段逐步前进,在探索与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尽最大可能做好这项工作,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3.4 加强服务建设,提供可靠信息
服务型政府是我们的改革目标之一。在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搞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实现线上资源共享;努力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从而避免劳动力的盲目迁移,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统筹规划和优化配置。而在线下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搭建更加完善、覆盖面广的就业服务平台,规范市场秩序,打击黑中介,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为农民工提供安全可靠的职业介绍,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褚志远.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制度变迁与人力资本溢出的双重视角[J].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73-74.
[2]史自力,龚文海.中国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以中原经济区为样本[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推荐阅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08-03
剩余劳动力转移08-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08-28
劳动力转移11-13
劳动力转移培训11-0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07-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06-06
4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06-01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10-14
各具特色的国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