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劳动力转移

2024-08-11

剩余劳动力转移(通用12篇)

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1

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效转移, 逐步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与转移方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狭窄, 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还存在制度性限制,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 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采取了四种方式。一是离乡不离土;二是离土不离乡;三是离土又离乡;四是农闲离乡, 农忙回乡。在四种转移方式中, 只有第三种割断了同土地的联系, 接近真正意义上的转移;第二种由于从事非农产业, 为转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其余两种由于没有放弃农业, 与真正的转移还有很大的距离。最终都没有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想转移。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无序流动, 降低了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农民候鸟式的在城乡往返也带来了大量的福利损失,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成为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重要根源。所以, 必须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完全脱离农业, 称为分离式转移;二是转移后同农业保持着某种形式或某种程度的联系, 称为兼业式转移。不管采取何种转移形式, 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应包含下述内容:

(1) 地域上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或者从以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区向以非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区转移。

(2) 职业上由农民向非农劳动者转移, 基本摆脱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依赖。

(3) 摆脱原有身份的束缚, 以平等的机会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

(4) 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3. 城乡互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 需要城市和农村良性互动。

(1) 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劳动力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 必须有效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 缓解农村劳动力不断膨胀问题。

(2) 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耕地作为农业第一生产资料, 是不可代替的。提高全民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意识, 无论是城镇建设、工矿建设、农业基本建设, 还是农村住宅建设或其他基础性建设, 都要力求少占地, 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 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

(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实际上就是种植业劳动力向林业、牧业、渔业的转移。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 实现集约化经营, 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4) 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因势利导, 提高乡镇民营企业的水平和规模, 扩大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与领域, 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领域。

(5)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6) 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在遵守我国及输出国法律的前提下,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放宽政策, 开辟多种渠道实现劳务输出, 共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减轻国内就业压力。

(7) 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 建立相应的宏观调控体系, 发展培育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组织, 逐步形成包括信息、职业咨询、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8)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2

摘要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存在,使得我国存在为数众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我们是农民,靠农牧业生活。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同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囤积在农村,形成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越是迅速,失业率就越低,既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现实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现在越是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比重就越大。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受工业发展资本深化与技术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发展迅猛,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很大。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即使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械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共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二是知识,信息劣势导致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与资本化相伴而生的一半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三是农业产品低价消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四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素质处于弱势,存在着劳动技能差,就业观念落后;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据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75%,高中以上人员站的很少。许多农民(特别是年轻的)还缺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就业的需要,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械化达生产的工作环境,对于农村就业人口来说,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先天不足而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变革,塑造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应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是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的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再一次冲击。由于他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的方面进行改革。

农业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离乡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经营模式有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好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减轻人口负担

农村劳动力剩余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人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

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的聚集,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减捡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扎马立诚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民劳动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净化机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够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今年国际可持续发展。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政策 1.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由于传统农也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既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事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升学工作岗位的成本。

2.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县的第二产业占GDP得比重已明显上升,但非农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37.8%,说明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工业化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认为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编辑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3.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曾经拥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但近几年来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必然以发展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这就为乡镇企业利用农村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从事诸如服装厂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一过高,力争维持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后,一定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使他们在“边干边学”中提高人力自办积累程度。4.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 篇3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特点

英国农业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前的16世纪。这时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从而形成了最初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但此时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在农村以内部家庭为纽带,通过兼营农业和手工业方式实现的,因而转移过程缓慢。研究表明,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体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转移背景的独特性。英国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背景条件,如早期机器大工业的空前发展;始于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小农经济的“圈地运动”,是英国所特有的条件。英国历年向海外净移民1000多万人,殖民扩张历时之久规模之大,也是其他工业化国家所不及的。无疑这些对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二,转移过程的漫长性。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但农业劳动力转移却经历了长达四个世纪的时期,即使只考察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后的阶段,其转移的速度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也并不快。

第三,转移方式的递进性。在英国,工业部门一直是容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服务业才逐渐成为容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但其劳动力来源主要不是农业部门,而是传统工业部门所释放出的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由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递进结构。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变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政策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政策的形成和演进角度看,英国劳动力转移政策表现为从严厉限制到积极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血腥立法”限制阶段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初是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圈地运动本身,不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而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圈地的目的,是为了养羊赚钱,而不是为了扩大农业生产。由于牧场不能容纳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因此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当时英国还没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生产阶段,非农业部门也还没有产生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所以这些被驱赶的农民,除少数人受雇于农场和手工业工场外,绝大部分人成为生计无着、四处行乞的流浪汉。他们逐步向城市转移,成为游民、失业者和贫民。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200多年里,英国圈地运动受到法律的限制,规模不大,失地农民的问题还没有严重到威胁旧国民体制存在的地步,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禁止他们到处流浪,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爱德华六世在位时,于1547年通过了被认为是都铎王朝最严厉的惩治流浪汉法令。健康流浪汉将被逮捕,在前胸打上“S”烙印,被罚做两年奴隶;如果逃跑,将被判终身为奴;逃跑两次,将被判死刑。

由单一的限制性惩罚向救济过渡阶段

随着圈地规模的扩大,失地农民的数量在增加,英国政府逐步认识到进城流浪农民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失地农民的过错,而是由社会转型带来的。于是,英国政府采用了恩威并施的手段,即救济和惩罚并用的两手政策。最初英国政府允许对无劳动能力和老弱病残等流浪汉进行救济,后来逐步扩大救济范围。但是,开始时救济基金主要由私人和私人机构来进行。政府并不承担责任。从亨利八世开始,英国政府开始承担起组织救济和筹集救济资金的责任。

英国工业革命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为此政策层面的调整即所谓历史上有名的“斯宾汉姆法”。该法对流浪者、失业者等贫困人口实施补贴,具体方法是根据食品价格决定工资标准,对工资达不到标准者,由政府给予补贴。然而这种救济只是暂时的办法,它不仅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且造成了更多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的另一种应对方是推出鼓励向海外移民的政策。英国在海外移民中,主要转移的是游民、失业者、贫民和犯人,而对于熟练工人的转移英国政府是严格禁止的。英国通过这种手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国本土的人口压力和社会矛盾。

谋求就业机会和提供政府救济并重阶段

在本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英国政府认识到移民和流放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创造工作机会,积极促进就业,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英国在政策导向上开始发生转变,而工业化的发展,也为这一政策提供了可能。因为在工业化初期,尽管工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失地农民本来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工厂谋到一份工作,但是由于当时工厂工作条件十分恶劣,收入极低,失地农民宁可乞讨过活,也不愿意在工厂做工。而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主要是受到社会物质财富增加、工人生活和劳动条件得到改善以及海外殖民掠夺的影响。不过,在这一时期,失业问题成为比流民更为严重的问题。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找到工作后,很快又失业,失业问题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而失业问题毫无疑问需要由国家来解决,因此英国政府以解决失业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为突破口,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英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游民的劳动习惯,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同时,英国政府还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同时继续对流浪者、失业者等贫困人口实行救济性福利措施。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史进程及其政策演变,体现出许多共性的和规律性的东西,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借鉴。

政府需要推出积极的政策予以支持和引导

在劳动力转移道路上存在着制度制约因素,积极主动消解障碍性制度,为人口自由流动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和加速劳动力转移进程。英国的历史发展证明:只有束缚和压迫农民们的各种制度逐渐松懈、瓦解,越来越多的农民才能够获得自由迁徙和流动的权利。在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制度性障碍因素,如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子女城市就学制度、入城收费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这既不利于农村人口城市化,也不利于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发挥。

同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城市经济难以吸纳众多就业人员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建立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劳动技能培训和医疗服务等一套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移民过多对城市经济造成的冲击,从而减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城市化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市化快速进行中农村移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需要,才能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才能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目前,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依然生活在农村,还处于劳动力转移起步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化及相关部门产业,增加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区域和对农村社区剩余人口的“拉力”效应,从而在城市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接收机制,吸纳剩余劳动力参与城市经济活动。否则,农村剩余劳动力仅仅是被农业“推出”土地,农民们虽然摆脱了农业,但他们“离土不离乡”不会成为城市人口,至少大部分不会变成稳定的城市人口。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仅仅完成了一半,农民走出了农村,却没有进入城市。这些剩余劳动力不过变成“季节性”打工群,周期性游动于城市和農村之间。因此,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地理空间的变化,转向生存方式和社会身份的变化,才能真正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乡村工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益补充

在城市现代大工业没有建立时,发展乡村工业,缓解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超快造成的就业压力,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准备条件。一般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难以同步的。如果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显然,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寻求不到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导致失业。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同步的矛盾也很突出,工业吸收就业人员的有限性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的“瓶颈”,这种状况在全国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存在,在工业发展薄弱地区尤其如此。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走上发展“乡村工业”之路,并正在这条道路上行进。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4

一、相关概念

1、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 是指农作物栽培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野生植物采集野等;狭义农业, 是指种植业。我们说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广义农业劳动力。

2、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个相对的概念, 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主要是指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超过生产需求量的农业劳动力。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转移, 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区转移, 包括某一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由农村向城市郊区农业转移。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针对产业来说, 同一行业的地区之间流动, 就地区来说是一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但就全国来看, 它并不属于行业之间的转移。所以, 就全国讲,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其他产业的移动过程。一个剩余劳动者一旦转移到其他行业, 就完成了这一任务, 不称其为剩余农业劳动力了。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据统计, 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以上, 2000年底达到1.8亿。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 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 可耕地有限, 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 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 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加入WTO后, 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 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 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基数大, 据有关部门预测, 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如果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 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 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 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 2010年预计达到1.9亿人。

当然,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也出现了从事单一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 也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三、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劳动力过剩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而是以往长期隐蔽于农村社会各种劳动要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 总体上讲, 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主要有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1、我国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城市化发展滞后。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二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尝试寻找途径走出农村寻找工作。但是, 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 使“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目益突出。

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 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

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影响因素。目前, 我国在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一些地区却出现了用人紧缺的“招工难”现象。这主要源于特定时期用工信息的不对称。劳动力市场的中介组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 劳动力市场运行不规范。一些企业在招聘农民工时存在违法违规操作的现象, 拖欠工资, 在农民工出现工伤时推卸责任, 致使农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劳动力输出地没有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后续保障和管理, 使农村劳动力在遇到问题时无法解决, 打击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3、农村人口增长, 劳动力自身素质差。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 农村人口比重高。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增长, 构成的持续性的农村就业压力, 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劳动者文化程度集中分布于小学和初中, 高中层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很低, 这样给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4、制度因素制约, 非公有制经济吸纳能力较弱。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政策, 农村户口在就业方面与城镇户口的差别很大,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由于信息服务滞后, 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不畅通, 流动机制不健全。对于农民工利益的保护还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作为有效的保障, 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从目前的现实来看, 制造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之一。

5、农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省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这是因为新农业政策的实施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 许多劳动力开始脱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资本要素加速向农业流入替代了部分劳动。

四、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

受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 (William Arthur Lewis) 在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现象基础上, 提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结合我国实际, 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分析与再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显而易见, 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强调了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异, 把工业化过程、经济增长过程与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 这为发展中国家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辟了一个新思路。与此同时, 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为现代工业部门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因此, 发展中国家要对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认识, 结合本国自身情况, 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政府需要制定多元的、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对剩余劳动力流动给予指导, 多层次、宽领域和全方位地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确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与有效转移。

1、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和数量。平均生产规模大、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少, 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太多, 使农业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很重要, 但是, 只有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 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结构调整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成功。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人数庞大, 但文化素质和技能较低, 绝大多数不具备专业技能。同时, 由于劳动力素质与专业技能较低, 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因此, 迫切需要由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与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的质量, 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政府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及时发布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方面的信息, 以此引导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和学习;加大农村劳动力法律、文化知识培训, 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3、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目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 就业结构失衡。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各种制度大大阻碍了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为实现劳动力的有序自由流动, 政府必须尽快取消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和规定。首先, 建立城乡公平的就业制度;其次, 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与此相关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制度;再次, 彻底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公平性政策, 打破城乡劳动力分割壁垒,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的劳动力市场, 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4、城市部门必须统筹规划, 拓宽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进行, 第二产业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 大量企业职工失业, 城市部门就业形式严峻,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 更加剧了城市的就业矛盾。因此,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部门时, 政府要对劳动力流动采取措施, 统筹规划, 拓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 开拓第三产业, 使之成为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

5、农业部门必须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 重新吸收剩余劳动力。

对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再认识表明, 农业领域也在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扩大规模, 在一定程度上能重新吸收一些剩余劳动力。因此, 政府应逐步改善农业部门的投资环境, 提高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 避免由于农业部门生产能力的下降而导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人城市, 放缓剩余劳动力外流速度, 减轻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就业压力。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 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六、结语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篇5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从“兼职”到“离土不离乡”,再到“农民变市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仍滞后,我县农业劳动力大量富余问题仍非常突出,转移就业压力非常大。当前,**县实有农村劳动力28.02万人,分布在农、林、牧、渔业的有14.49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1.71%,工业为3.88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3.85%,建筑业为3.64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2.99%,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讯业为0.82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93%,批发和零售业为0.81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89%,餐饮业为0.49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75%,其他非农行业为3.89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3.88%。与2000年相比,分布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只减少了0.44万人,比重仅下降2.4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近几年象山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十分缓慢。更为突出的是全县约有10-12%的农业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全县耕地共有29.99万亩,从事农业(种植业)的劳动力只有11.12万人,如果按照2000年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的标准(每一劳动力合理负担8亩耕地)计算,**县现阶段从事农业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3.75万人,富余劳动力将达7.37万人。因此,转移农业过剩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使农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配比逐步趋于合理,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

二、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诸多问题当前,就**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总体来看是好的,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6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困境;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但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收入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农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城乡差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使得目前还有大量农业剩余人口滞留于广大农村地区,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对于维护农村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

1.1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失调和教育结构不合理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投资方面,主要表现为:城市教育投资不断加强和农村教育投资不足矛盾。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而农村教育由于缺乏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而困难重重。在教育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村教育中基础教育被摆在第一位,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没有被较多提及,但在技术水平提升需要懂知识、懂技术的农民和农民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具有重要意义。

1.2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发展较为缓慢状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一部分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农业剩余人口基数庞大,城市只能吸收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而很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农村经济的凋敝一方面使得滞留于农村的劳动力只能束缚于土地,不仅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而且也阻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阻碍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限制了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空间,进而导致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转移更加困难。

(2)城乡社会制度的差异损害农业剩余人口进城就业积极性。长期以来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差别的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在城乡间、产业间的顺利转移。从就业制度方面看,由于户籍的差异,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在就业上呈现很大的不平等,比如农民工进城就业常常面临着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而且在待遇方面也呈现较大差别;从教育制度上看,城市户籍人口无疑在接受教育方面更有优势,而“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女往往出现就学困难问题。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农民工由于非城市户籍而被排除在城市社保制度外。以上反映的由于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的差异,导致目前农村剩余人口进城就业激情受到很大影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1.3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结构调整带来的用工标准变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在加强。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型、技术型劳动力,而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无法适应产业素质提升所带来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企业用工困难,而另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就出现了企业“用工荒”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并存的局面。

(2)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能力不足。第一,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内部企业发展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一些原来靠大量劳动力投入的企业也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多地运用先进机械设备作业,而单纯的靠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却由于无法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面临减产甚至倒闭危机。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显然不能适应这一新要求。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一般认为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获得很大提升,但是目前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却呈现相对不足状况。

2.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2.1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

针对目前农业剩余人口就业难问题,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在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多途径、多形式的差异化的培训力度,按照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剩余人口的职业技能教育。

2.1.1发展技能培训

培育适应于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只有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同时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应该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其能够自由的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行业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给的切身利益,在税收贷款政策,给予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较大支持,而在培训费用方面,坚持政府与个人分摊形式,即政府为参与培训的农民工支付一定的费用与农民工自费培训相结合。

2.1.2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

由于缺乏创业的相关知识,使得农民工在创业时面临较多问题,而把创业培训推向市场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实际,因此政府必须在创业培训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政府应该对有意愿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或提供免费咨询和信息服务。其次,建立农民工创业档案,对其创业过程和情况进行登记和跟踪,以便于了解其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对其提供咨询帮助。

2.2深化经济制度改革

2.2.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由于身份问题而面临就业的不公平待遇,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进入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由于户籍问题使其面临不公平待遇,权益受到侵犯,所以深化户籍改革势在必行。

2.2.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制度。保障进城农民工也能平等享受到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劳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切实减轻农民工城市生存成本,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

2.3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篇7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现状与转移特点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1) 农村人均占有资源不足。剩余劳动力的经济本质是劳动者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源, 从而丧失或部分丧失追求经济福利的机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13亿人口中有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 土地和资金是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 而劳动力的数量供给却相对过剩, 所以必然会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

(2)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就业渠道单一。受传统的农村产业观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乡村工业发展缓慢,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很低,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 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很大。目前, 农村人口有9亿多人, 农业劳动力45亿人, 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按照我国农业现行生产技术水平要求,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人。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带有普遍性, 但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山区, 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 地区差别比较明显。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 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 小学程度的占31.1%, 初中程度的占49.3%, 高中程度的占9.7%, 中专程度的占2%, 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农业就业人口比重过大, 超过农业生产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 我国特殊的工业化启动历程和方法使我国长期存在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剪刀差收益转移, 农业劳动者对转移收益预期一般为正值, 转移总会发生, 体现出以下特点:

(1) 数量巨大。据1997年年鉴统计, 当年发生地区转移的人数就有3, 000多万。

(2) 转移意愿强烈。由于家乡的贫困, 生活艰苦, 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接受低工资, 且又十分累、脏的工作。

(3) 转移具有一定盲目性。农民信息不灵, 一般是先到工作机会多的地方然后才开始寻找工作, 最多只是依靠同乡的踩路效应辨识信息。这种盲目性往往可能使转移成本损耗而难有所得, 转移成本变大。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速度、规模都在趋缓。

1、二元经济体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

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和资金积累模式。这种战略可以概括为: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重工业导向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使得我国产业的形成脱离了劳动力剩余和资金短缺的客观实际, 向着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 实现农业积累向工业领域的转移。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低素质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否顺利实现, 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是否能够满足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0%, 文盲半文盲占15.68%。在农业劳动力中, 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政策

1、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来实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城市化聚集效应来实现的;二是通过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直接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三是通过城市化所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进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

度创新, 为促进农业剩余劳动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1) 土地制度创新。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变革与完善比较可行的选择是:首先, 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村农用土地坚持社区农民集体公有, 长期归农民经营使用;其次, 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 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 (2) 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消除城乡户籍差别, 使户籍不再与劳动就业、居住权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相联系, 使户籍真正成为一种表明公民居住情况的证件。因此, 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与城市居民住房、医疗、教育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 必须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相结合。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到小城镇, 割断与农村土地的联系, 农民最大的担心是搞不好没有退路。因此, 应尽早为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民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篇8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吸纳力,就业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一般基于生产力发展使得生产的产品超出社会需求, 或者农业劳动力数量超过农业生产资料的承载量, 就中国而言, 我们需要以具体国情为基础, 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如何产生的。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可能基于农业生产资料不足。农产品的生产需要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农产品。但是, 如果在既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下, 生产资料相对于劳动力不足, 劳动力数量超过生产资料承载量, 劳动力不能很好地与劳动条件相结合, 就会导致生产不出更多的农产品, 同时会产生剩余劳动力。中国人口基数大, 增长速度快, 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是, 农业主要生产资料耕地呈现递减趋势, 当前农业劳动力的数量超出实现现有生产资料最优配置时所需的劳动力数量, 农业劳动力总量中超出现有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承载量的部分, 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当前,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主要是基于此原因。

价格体系不合理也会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从世界和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来看, 农产品价格比较低,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政府对农产品补贴和财政支持比较少, 与此同时, 非农产品消费比重不断提高, 使得农民收入比较低;CPI居高不下, 非农消费比重上升, 使得农民生活成本增加。在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一定的情况下, 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现有农业生产的产出水平是一定的, 但因为价格体系不合理, 导致既定的农业产出所获得的收入可以满足其基本生活资料需求的劳动力数量比正常价格体系少, 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不能获得维系其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 进而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 他们为了维系生活只能另寻它路。

那么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何去何从?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如何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发展林、牧、副、渔业,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实现农业内部流动就业;随着工商业的发展, 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工资的提高, 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实现产业转移。相对而言, 产业转移可以在更大程度和规模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而且, 农民对第二、三产业集中的城市的幸福生活向往, 尤其是新一代青年农民工对城市物质生活、精神享受和学习机会的预期, 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因此产业转移成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现阶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总体趋势, 但是, 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多, 转移的压力比较大, 同时, 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向城市转移, 超出城市的吸纳力, 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可能对城市形成冲击, 加剧城市社会矛盾;大量劳动力流失, 可能影响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 必须合理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有组织、有序地转移, 立足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全局, 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使之适合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 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现阶段, 我国城乡生产力布局不均衡,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悬殊较大。城市生产力发达, 收入水平高, 本身有能力大量吸纳劳动力, 而且, 在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影响下, 大量资本和技术向城市集中, 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吸引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相反, 农村生产力不发达, 收入水平低, 本身对劳动力容纳能力有限, 而且, 农村资本和技术流失严重, 提供工作岗位有限, 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就业有限,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出农村。多年来, “春运”期间大量的跨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现实性的说明“就地转移”无法很好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异地转移”是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以向城市, 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异地转移”为主, 以向农村利润率高的产业转移的内部转移为辅的模式。

(三)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问题及其解决

现阶段, 我国以“异地转移”为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具有积极的效应, 顺应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符合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但是, 在中国现实背景下, 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而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1) 存在城市吸纳力不足的困难和农村吸纳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2) 在现阶段转移模式下的人口流动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3)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4) 客观上形成了身份的等级差别且加剧阶级矛盾。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在解决现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改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建立新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即以生产力均衡布局为核心, 近期增加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 长期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核心增加农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三、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为了优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增加城市和农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是核心, 我们需要消除增加城市和农村吸纳力的限制因素。现阶段,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多的压力下, 近期把增加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 但是, 从长远来看, 农村本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是关键。同时我们也需要从根源上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 进而减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增加农业本身吸纳能力

以保证农产品的粮食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 增加农业本身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和先进机械设备的运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释放相对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在保障粮食安全情况下,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高效益经济作物, 增加种植业本身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 推进农业多元化发展, 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载体, 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以种植业为基础, 实行种养加、农工贸综合发展, 农、林、牧、副、渔多元化发展, 变单一吸纳劳动力载体为多元吸纳载体, 以期达到综合联动效应, 增加农业本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同时, 应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促进土地流转制度发展, 对抛荒和弃田进行利用和开发, 吸纳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对于不适合种植业发展的荒山、荒坡等土地资源, 发展其他农业生产, 提高闲散土地的利用率, 提高农业本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力。

(二) 以加快中西部城市化为核心促进生产力布局区域均衡

生产力布局不均衡, 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 限制城市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力, 需要促进生产力均衡布局, 促进中西部城市建设。继续支持东部地区依靠自身积累与实力, 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的同时, 政府应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增加政府对中西部建设的直接投资, 改善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 加大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 改善开发、发展和投资的环境;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吸引民间投资和国际投资, 增加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的投资来源。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建设, 发挥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作用, 同时,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和集聚效应, 带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 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三)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给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服务供给的财政支出和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引导和间接服务作用,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给领域, 引导农村集体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引导建立民办自治型的农村服务体系, 协助解决服务体系运行的各种困难;实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服务体系延伸到农村生产的各个领域, 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维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求双方经济利益, 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供给中存在盈利性的因素, 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通过法律保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社会服务供给, 增加农村小城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 增加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

(四) 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农村工业化发展, 既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 又可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道路, 因此需要加快农村工业化建设。在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 重视农村工业化, 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使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且, 要在制度上保证农村工业化享受与城市同等待遇, 推动农村新型工业化建设。正确发挥政府作用, 通过优惠措施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和税收、贷款优惠吸引城市对农村进行技术、设备投资;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聚集中小企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这些潜在的民间资本, 实现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 促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扩大农村工业化投资来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打破乡镇企业社区特性, 发挥乡镇企业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扩大乡镇企业规模, 形成规模效应, 发展资本密集度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服务, 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 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本身素质和职业技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 篇9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最为突出的特征。从临泉县调查情况看, 该县人口223万人, 有农村劳动力119万人。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新特点。

1、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

过去, 多数在外务工人员没有较为稳定的职业, 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 无法完全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达不到完全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这次调查, 我们发现完全脱离农业生产, 常年在外打工的比例增大, 占到外出劳动力的73%, 同时举家外出的劳动力占到了外出劳动力的34%。这次调查表明, 越来越多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兼业性减弱, 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逐渐增多。

2、外出劳动力由原来的单纯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

长期以来, 由于缺少技术, 外出劳动力大多只能从事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苦、脏、累、险的工作, 尽管收入比在农村种地要高一些, 但和城里人比起来则要少很多。这种状况正在改变。该县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和师资力量优势,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2011年, 全县共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家电维修、汽配维修、服装等各类技术培训班170多期, 受训人员达18, 700多人, 并全部推荐到县内外公司或企业工作, 就业率达100%。目前, 该县培训的缝纫工、皮革工已经成为沿海地区一些用人单位的紧俏人才, 工资待遇也比普通农民工高80%以上。

3、“凤还巢”是近年出现的可喜变化。

据该县劳动部门提供的数据, 截至2011年底, 全县回乡打工、创业的人员已近3万人。近年来, 该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强力“招商引资”, 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 一批大客商到临泉“安营扎寨”, 并相继投产, 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县里高度重视“创业富民”, 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 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在土地使用、项目推进、资金扶持等方面均给予优惠。目前, 全县吸引了一大批学到了技术、积累了一定实力的“游子”回乡创业。如老集镇农民、临泉县驻杭州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于振金富裕之后不忘乡里, 2010年回乡先后投资1.5亿元创办农贸大市场。目前, 全县由回乡人员创办、领办上规模的企业近150家, 为当地近4万名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4、外出劳动力总体正经历着代际转换:从留不住到回不去。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临泉县只有外出劳动力1万多人, 到2011年达60万人以上。与农民工数量增长相伴的是农民工进入了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 目前正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农民工快速转换的时期。从调查来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城务工的农民开始逐步退出城市, 他们的子女开始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按年代来分, 第一代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第二代农民工是目前居住在城市的主体农民工。而那些目前跟着父母在城市生活并且接受教育的孩子, 就有可能和未来的进城务工人员一起成为第三代农民工。从一代农民工留不住到二代农民工不回去, 再到第三代农民工回不去, 这三个年代的农民工正在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居留特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调查中, 我们感到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不容忽视。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方式和认识上存在盲目性。

目前, 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 大部分劳动力转移是自发进行的。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有序组织转移所占比例不足8%。有些农民至今仍安于现状, 不肯依靠自身的努力寻找出路;同时, 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流通渠道较少, 容易造成农民的决策失误, 形成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盲从。

2、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低下、技能单一。

调查显示, 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重高达80%, 文盲半文盲占14.6%,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6%。在农业劳动力中, 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11%。劳动者素质低下、技能单一已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并且, 民工的工作环境恶劣, 劳动强度大, 工作时间长, 工资水平低, 尤其是建筑业、纺织业较为突出。外出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以及身份等原因往往就业于一些“脏、累、苦、贱”的岗位, 并且大部分收入水平比较低。总体上看, 这部分人群基本上属于城市的社会最底层, 处于贫困的边缘, 一旦因为疾病、伤残等原因失业, 马上就会沦为贫困人口。

3、劳动力转移带来了“村庄空心化、村民老龄化”问题。

由于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一般都是农村中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能力较强、思想较开放的精英分子, 且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留守的多为老人、儿童。很多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近年来, 很多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 农村社会集体活动的难以开展, 农业技术推广困难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退化等就是明证。同时, 外出劳动力家里盖了很大的房子, 但是家里没有人, 或者个别老人留守, 这种情况造成特别是农民工低收入阶层仅有的资产不能很好地享受, 规划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也受到了影响。

4、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制度不健全。

首先,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是最大的壁垒之一。虽然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逐渐降低入城的门槛, 但幅度大都有限, 借此很多城市在就业、住房、教育、保障等方面设立种种障碍, 实施歧视性对待, 把进城的农民推向城市体制的边缘状态, 尤其是大城市, 壁垒仍然高耸, 限制外来人口进入的行业工种越来越多;其次, 针对农民工的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仍不完备。劳动力跨地域流动就业, 受传统观念、制度及城市原有条件的影响, 难以与正常城市化过程实现对接, 这使农民工一方面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另一方面他们与企业完全是一种简单的使用与被使用关系。他们是企业的雇佣工, 是不享受国民待遇的公民。如果长期无保障地跨地域流动, 农民工年老之后, 谁来承担他们的养老问题, 人均不足一亩的土地承担不了, 他们的子女也承担不了。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拓宽转移渠道, 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整合各方面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 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国家应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 专门用于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 确保农村劳动力都得到及时的培训和提高, 这是农村摆脱贫困以及劳动力转移的最基础条件。加强技能培训, 大力提升农民素质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前提和保障。要真正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就必须把“转移”与“转化”结合起来, 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 “实现由‘农民’到‘工人’, 由无技能、低技能向有技能、高技能, 由传统的‘小农意识’向社会化大生产、竞争观念的转化。”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完善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

政府在这方面承担者责无旁贷的责任。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及时掌握劳动力输入地就业信息, 做好输出地与输入地的供需对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实用型人才对接, 为农民外出打工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 减少农民外出盲目性。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健全专业技能培训组织, 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走进企业, 融入社会。

3、深化农民土地制度改革, 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农村经过改革30年的发展, 现行的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投资发展二三产业的新要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 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 并实现耕地承包权的独立化、长期化、商品化。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耕地的机制,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4、加快城镇化进程, 打破导致城乡差别的制度壁垒, 给农村居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大中小城市, 其聚集效应、综合效益要比小城镇强, 就业机会比小城镇要多得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 还是要重视大中小城市和特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剩余及富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同时, 积极完善农民进城定居的各项政策, 允许长期进城务工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 完成角色的转变, 让农民变市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市民化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摘要:本文总结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 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提出路径选择。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突出问题,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2012年7月《郁杉县长在县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沈阳农业大学《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篇10

1.1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一是与工业产业化进程相比,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可以进一步融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镇和农村户籍制度的差异, 进一步使得城乡居民之间出现身份的差异,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成本和风险, 同时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影响。三是农村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 进一步削弱了就业竞争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以及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 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进一步导致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出现差异。四是在就业市场上, 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者随着城市失业人数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彼此之间的竞争,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另外, 对于传统行业来说, 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工人, 进一步增加了许多人再就业的难度;而贸易和技术职业等新兴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又奇缺。

1.2 农民工就业环境不宽松

在行业、工种等方面, 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务工的限制有所放宽, 并且出现逐步取消的趋势, 但是限制依然存在, 甚至在制度方面还存在限制, 歧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象依然没有消除。对于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来说,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解放思想、制度、物质、技术等方面对农民工进行开放, 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

1.3 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存在差距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依然比较严重, 主要表现为:拖欠、克扣甚至拒付农民工工资, 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出规定的工作时间, 卫生条件和劳动环境非常恶劣, 不按有关规定或通过欺瞒等手段和农民工签订霸王合同等。

1.4 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

当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依然比较薄弱, 对于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来说, 许多企业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本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金进一步转嫁给农民工形成超额利润, 进而加剧了资本的积累, 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的贫困程度。

2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转移培训积极性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 营造良好氛围

在转移培训方面, 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宣传的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 以及其他的广告媒体等面向农村地区进行招生, 在转移培训的目的、意义、要求等方面, 针对农民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 对于培训后所能达到的效果进行重点宣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扩大宣传的广度和宣传的深度, 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和效果要让农民进行充分的了解, 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对那些接受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人员进行跟踪, 尤其是加大对于外出创业取得成绩的典范的宣传力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激发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以及参与训的热情。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类培训单位、企业等, 进一步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表彰活动, 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营造舆论氛围,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农民接受培训的动力。

2.2 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尽量减轻农民负担

在补贴力度方面, 应适当倾斜照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采取措施提高补贴的标准, 与其他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相比, 避免出现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标准过低,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流失组织培训的生源。地方政府需要在政府常态性工作规划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好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的保障工作, 并且将其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中。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的力度, 另一方面引导用人企业提高出资的比例, 另外鼓励社会捐资,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的个人出资数额, 进而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2.3 提高培训质量, 增强就业技能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中, 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积极吸纳较好的培训单位进行参与,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打造良好的培训品牌, 进一步吸引农民参与培训。在组织培训活动的过程中, 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同时综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培训专业进行科学的设置, 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教师, 按照就近培训, 就地转移、就近安排的模式组织培训。为了农民便于接受培训, 通常情况下将培训办到村镇, 甚至农民的家门口, 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参与培训提供便利。通过建立和完善订单模式培训、用工企业参与培训的运行机制,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摸索出先培训后输出、定向委培的培训模式,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以培训促输出, 以输出促增收, 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就业率, 提高农民的收入。

2.4 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促进农民就业

通过对广大参训农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政策, 进一步促使培训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对于不合理的现象进行逐步的改善。同时建立和完善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政策,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健全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使农民个人自觉自愿地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过程中, 积极推进市场准入机制, 以及劳动力预备制度, 对于持证上岗制度要严格落实,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人单位树立使用合格劳务人员的意识,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用工行为进行规范。对于贫困等原因而不能进行参训鉴定的农民, 通常情况下需要实施费用减免政策,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强化完善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 简化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手续, 加强管理政府各部门对口的各类职业中介机构, 促使其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 努力把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劳务风险降到最低, 使参训农民能及时的、舒心的、安全的、充分的就业。要及时出台政策法规, 严厉打击那些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犯罪分子,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对克扣、拖欠农民工务工劳动报酬、工伤索赔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案件提供劳动、法律等方面援助, 切实保障农民工务工的合法权益, 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 2007.

[2]农业部.关于做好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S] (农办科[2009]5O号) .

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11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三农”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逐渐重视和组织领导的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劳动力的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因素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国家政策的限制和歧视

主要是我国长期的城乡分割体制所衍生出的一系列严格限制农民离乡进城、弃农务工经营的制度因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户籍管理制度。它是我国自50年代以来实行的一项管理住户和人口的政策,包括多项内容,其中掌握和控制住户和人口的地区迁移是这一制度长期以来最重要的内容。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大量的隐性失业者,限制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尽管从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户籍制度在限制农村人口迁移方面的功能日益削弱。于是许多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进城务工。但是在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下,大量迁徙入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融入就业城市的经济组织内,不得不在体制外生存,形成一种漂泊不定的人口。这些流动的人口在进城以后没有正式身份,在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福利、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临很多困难。近些年出现的“民工潮”就使其弊端更加暴露,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实现稳定的转移和就业,现有的城市管理系统也无法对他们行使正常的管理职能,导致许多不安定现象的产生,给社会造成许多混乱。

(2)就业管理制度。现行的就业制度导致劳动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遇到不平等的待遇,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总量、就业工种选择等实行严格限制,这都严重挫伤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3)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落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明显的呈现出二元结构。目前我国城市基本建立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广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长期忽略,土地就成为农村劳动力的唯一养老保障,如果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就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证。再加上我国农民世代在艰苦的环境下,有一种自给自足的固定生产生活方式,封闭的小农文化和传统的乡土情节及思想观念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以在城乡居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未能真正全面建立的前提下,我国农民安于现状、求稳怕变的思想严重束缚着他们离土离乡的脚步。

2.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发初期的一项土地政策,曾经在农村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间接的就业保险作用,因为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是农村劳动力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然而,也正是这种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的存在,造成农业生产分散于各个农户家庭,这种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在新时期已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它对引导农民进城,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表现出制度上的严重滞后性。

3.劳动力转移的法制建设滞后

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特别是转移到城市或外地的劳动力,经常发生工资拖欠或不兑现、出现工伤事故、不按协议履约、劳动安全缺乏保障等现象十分普遍,在客观上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中国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它作为我国农民冲破城乡壁垒和传统产业分工格局的一种创举,在发展农村工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由1983年的3221.91万人增加至1988年达到9545.5万人,至2000年,乡镇企业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3亿人。但是,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进入9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逐渐呈下降的趋势。我国乡镇企业1997年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万人,1999年新增转移200余万人,2000年仅100万人,2001年则为零。其主要原因在于:

1.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我国的乡镇企业是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其发展初期资本的有机构成低,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它的发展面临规模庞大、体系健全、技术先进的城市工业的激烈竞争。为此乡镇企业不得不选择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逐步提高技术进步的同时,必然加快技术替代劳动的步伐,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应对现实的市场竞争,从而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下降。

2.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很低

我国的乡镇企业存在布局分散、起点低、规模小等诸多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人口和经济的吸引力不强。据统计,我国的乡镇企业92%分布在农村,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城或县以上城市,这种分散的布局使得乡镇企业丧失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力,无法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3.乡镇企业自身发展滞缓

步入9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重重困难,其生产管理粗放、产品技术档次低等问题充分暴露,增长速度逐年下滑,增长乏力。相应的,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逐步下降。另外政府从宏观利益出发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规范管理,对易造成各类污染的“五小”乡镇企业和资源型小乡镇企业实施强制关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空间。

三、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不仅自身获得了收益,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城市本身所存在问题日益突出,从而难以再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有以下制约因素:

1.城市自身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现代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及产业结构的升级,造成我国城市职工下岗之势显著,城市的失业率逐年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4.3%。同时国家行政机构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调整也将释放几百万分流人员。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其中绝大部分竞争城市就业岗位。专家测算,目前我国城市大约近2000万人失业。因此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为了降低失业率,设置种种条件限制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也日益缩小。

2.农民工带来的“城市病”现象日益严重

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现象,即由于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过度,超过其所能承受的规模,从而出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混乱等,城市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加大。因此我国城市规模资源的限制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扩张,在客观上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高科技应用和产业升级带来就业能力下降

现代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对社会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其直接后果是就业能力下降、结构性失业增加,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并不能同步发展。在纺织、煤矿、冶金等一些传统行业,技术改造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一些新兴行业,由于技术含量高,对劳动者一般要求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显然是难以适应这样的要求。

四、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耕地面积呈不断减少之势,这将会加重有限耕地上的就业压力,带来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出现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而且,由于农村市场经济不发达,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不发达,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还有不少困难。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技术选择是从本地要素供给条件出发,这在客观大大削弱了农业生产部门内部就业能力,难以继续有效地充当农村过剩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另外,纵观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历程,农村产业化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美国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农场所需的农业机器和农用汽车的制造和修理、种子、饲料、化肥、农药和油料的供应,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及销售以及农场建筑、兽医服务、农业信贷等,全部成为社会化服务,因此当美国农场劳动力减少时,社会支农就业人数却大大增加。而我国农村产业化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因而很难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状况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

劳动者的素质是劳动者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谋求就业生计的能力,它是劳动者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的转移或流动就业中实践和学习获得的品德、学识、才干和经验的综合,它对劳动力的转移或流动竞争就业影响极大。往往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越高,就业领域、就业层次就越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素质较低。在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很少,而且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的培训。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有80%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水平的仅占20.3%。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很难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的需要,从而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农民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到其就业竞争力比较弱,就业面非常狭窄,只能局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一些城市人不愿做的脏、苦、累、险的工作,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就业。

综上所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也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努力,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寻找更多的就业空间,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琳琳.试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J].农村职教,20005(2)

[2]侯力.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人口学刊,2004(5)

[3]吴雨才.南通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略[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3)

[4]王海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J].陕西农业科学,2006(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篇1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 转移具有不平衡性。

受我国各地区的资源和先天条件的限制,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同, 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明显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 中部地区又比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快。这种地区经济上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平衡性, 东中部地区的转移程度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2. 转移具有地域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之分。就地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区从事非农业性质的工作, 就地转移, 就地消化。异地转移是由本地区向全国各地辐射, 分散转移, 分散就业。我国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异地转移已成为主要方式。

3. 转移具有不稳定性。

在时间上, 农忙时节和重大节日是转移的动荡期, 外出打工的人纷纷回到户籍地务农或者团圆, 这些没有合同的农民工便会商讨哪里挣钱多, 考虑是否要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在转移方式上主要以一定地域为纽带靠亲戚朋友介绍为主, 自发转移比较大, 大都处于一种游散打工状态。

4. 转移面临的困境。

一是农村中部分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员都转移外出, 留下的一些年龄较大者从事农业生产, 效率低下, 土地利用率大大下降, 许多地方出现弃耕荒废的现象。二是带来了诸如留守儿童、人口素质等众多社会问题。三是给城市的交通、住房、医疗、安全等方面造成极大压力, “城市病”蔓延。

二、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 制度因素。

就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来说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人为将我国人口划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隐藏在背后的是社会保障、养老、工作待遇等方面的严重不平等。另外, 户籍制度造成城乡隔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壁垒, 传统农业难以承担农村巨大的人口, 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大面积存在。土地的保障功能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的流转和集中, 从而制约着土地经济功能效率的提高, 致使很多人既想成为非农业劳动力, 又不想放弃农业户口。

2. 市场因素。

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信息传递不对称, 农民得不到即时信息, 造成大量劳动力集聚在农村, 由此形成了单位招工难, 民工找工作难的双重困境。市场的不健全还表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没有建立统一的用工制度, 对城市和农村的劳动者采取不同的薪资待遇等, 形成了一种地域歧视。

3. 劳动者自身因素。

现阶段我国的青壮年劳动力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有些人虽然具备一些技能, 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缺乏理论知识, 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 难以适应行业的要求。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 推动调整土地制度, 加快改革户籍制度。

土地制度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制约, 农村劳动力得到转移后, 不论是通过何种方式, 只要他们自愿转入非农业, 国家就应该登记入册, 列入正常城市居民的保障体系, 给予他们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 保险, 住房等福利待遇, 使他们不再畏手畏脚。国家应逐步取消户籍限制,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户籍管理的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现人口更自由的流动。

2. 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是实现转移的关键节点。使农村与城市共用一个劳动力市场, 共享同样的招工制度, 不能人为的设置壁垒, 必须统筹农村与城市的发展, 兼顾他们在转移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益, 切实保障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同时大力发展中介组织, 让中介成为农户与企业, 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实现信息共享, 资源共享。

3. 以城市带动农村, 实现农业产业化,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以城带农, 以工促农, 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一, 以城市和工业为基础, 加速培育龙头产业, 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带头模范作用。第二, 建立和完善产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 确保利益的均等公平分配。第三,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着重培育非农产业, 调整乡镇企业结构, 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实现多渠道就业, 形成农业产业与非农业产业的优势互补。

4. 改善社会环境, 加强农村教育, 培育高素质农村劳动力。

要尽快消除社会中对农民工的成见, 给予他们应有的权利。规范非公企业的用工制度, 统一标准形成良性竞争, 不能有所歧视, 建立城市就业困难群体的扶助体系和制度。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 而是提高人口质量, 提高知识水平。通过各种电视、媒体等各种形式对农民普及知识, 形成具备现代化知识和能力的新农民, 避免新时代文盲的产生。

摘要:在我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较多复杂的限制性因素, 严重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为了改变“二元经济”结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本文主要就目前转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总结了限制性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2]刘杨.2013.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J].经济研究参考, (2) :60~61.

上一篇:经济资本管理下一篇:高职网络实验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