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2024-10-14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共12篇)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1

河南省约有72%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供求明显偏紧。青壮年是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在全部外出从业的农民工中, 40岁以下的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3%。虽然总体上青壮年劳动力仍存在过剩现象, 但经过常年的持续转移, 越来越多地区的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正被吸纳殆尽。而且, 在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有约77.6%的人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农村劳动力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供给已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正从长期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

一 劳动力转移分析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 劳动适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青壮年劳动力是转移的主体。通过招工渠道转移的劳动力, 年龄均在18~40岁之间;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 均是一些接受新事物快、意识强、有一定特长、年轻有文化的人, 他们或有组织, 或自发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有的搞农产品加工及运销, 有的搞餐饮商贸服务, 有的搞建筑装璜, 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转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板材加工企业及其他行业打工。

第二, “吃技术饭”的务工人员体现出就业愿望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收入提高的三高特征。尤其是一些青壮年劳动力, 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学习和掌握一些劳动技能的难度较小, 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城市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但这部分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小。

第三, 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初次转移后, 由于缺乏技术和劳动技能, 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不仅劳动强度大、收入低, 而且有时在用工单位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 使他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迫切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第四, 大部分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 年龄偏大, 缺乏技术和劳动技能。这些务工人员认为自己年龄偏大, 视力下降, 文化程度低, 过了学习的阶段, 上有老, 下有小, 不愿意接受职业培训、新知识, 年年靠出卖劳动力挣钱。

第五, 一部分农民有强烈的“宁愿穷守土, 不愿富离家”的传统思想。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依然浓厚, 认为“金窝银窝, 不如自己的狗窝”, “在家千日好, 出门时时难”, 恋土恋家, 对转移有所顾虑, 不思进取, 怕冒风险。

二 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对策研究

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 体力强, 适应能力强, 但由于其总体较低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导致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多为建筑业等单纯体力劳动行业, 劳动强度大, 报酬相对较低。如何让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拥有一技之长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以政府及职业院校为主导, 实行校企合作、城乡统筹, 同时职业教育者不以盈利为目的, 充分考察市场劳动力需求, 合理地设置专业, 分层次设置, 保证务工人员更好地接受教育, 提供有针对性的、灵活的培训。以政府及职业院校主导有以下几点优势:

1. 政府始终处于领导和主导地位

政府通过立法、制订规章制度和行政措施, 对职业院校技能培训的发展起关键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培训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细化地区政府统筹管理的职能, 让地区政府依法履行改革与发展职业院校技能培训的责任, 发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2. 专业覆盖面广

河南现有的职业院校的专业有建筑、电气自动化、数控、食品、机械、会计、商务、外语等, 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院校进行培训, 不以盈利为目的, 针对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基础的学习者传授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技能, 让每个培训的务工人员都真正受益, 真正学到技能, 实现劳动力有序的、大范围的转移。

3. 教师资源丰富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 成为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指标。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已达52.6%。专业教师在企业锻炼, 带工作任务, 奔赴工厂和车间、公司和企业, 开展暑假顶岗实践, 他们从企业带回的经验, 又大量地、生动地应用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中, 使下企业的最终受益者是务工人员。

用最短的时间对务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而工厂师傅对本岗位的技术一般都保密, 也是职业习惯, 不轻易传给学徒。职业院校教师出于职责, 会将自己知道的相关技能全部传授给务工人员, 用最短的时间对务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 小结

职业院校的教育是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教育, 并且理论知识占的比重要小于能力培养。职业院校能够充分考察市场劳动力需求, 合理地设置专业, 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快速地进行技能培训, 以保证务工人员更好地接受教育, 保证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参考文献

[1]李姣姣、张纪伟.基于劳动力转移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研究——以河南省淮阳县某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6)

[2]罗芳.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家庭时间配置的理论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4)

[3]杨宏伟.劳动力转移中的制约因素及破解策略[J].云南农业, 2011 (6)

[4]秧虹.如何做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J].大众科技, 2011 (6)

[5]路常亮.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向的变化与农村社会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 (11)

[6]唐萍萍.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7]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 2009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2

李平

(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昆明650500)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关键,其中农村教育改革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强化农村教育改革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才能有效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当地向外地、由农村向城镇的单向转移。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国家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与趋势。但是这一转移并不是自然进行的,它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深层来考察,就可以发现在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农村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没有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就谈不上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

一、农村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一)农村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观念形成的关系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观念落后是一个重要原因。农村教育开展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口思想观念的形成。农村教育不发达将会导致缺乏文化的劳动者存在只能同土地打交道的传统心理,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者就越容易转变观念,萌发转移的欲望。所以现代农村教育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观念上就背弃了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固定的地方守着土地的传统劳动生活,开始以新的生活方式面对现实,以新的思维审视问题。于是,就有更多的农村青年在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不足的条件下选择流入城市。这种迁移是观念的驱使,而农村教育对这种迁移内部动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二)农村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的关系

根据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具体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三种形式:1.就地转移。就是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非农产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2.异地转移。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或发达地区转移的方式。在大中城市[1][2]

或发达地区就业更需要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只有农村人口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增强了对新工作的适应性,才能增大他们在城市中获得工作的可能性,进而促使人们做出迁移的决定;3.“升学转移”。是指农村人口通过升学转化成非农业人口。这种转移方式与教育直接关联,是农村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的基本途径之一。农村青少年考入中等专业学校或高等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社会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接受教育是实现这种转移的首要条件,也是唯一的条件。

尽管这三种转移形式各自的特点、层次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方面,即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在其他行业就业或在农业之外创业,就必须接受教育;政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三)农村教育与农村劳动力素质、数量的关系

马克思曾提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劳动力的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存在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小,转移的稳定度越高,相反,劳动力素质越差,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越窄,转移难度越大,稳定度也越低。没有以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为基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上是低层次、低水平、暂时的流动,就业稳定性差,重回农业率高。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的全面素质不断提高,具备较强的职业转换和创业能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本质上说,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实现个人收入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余劳动力素质就更低。

另外,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数量。农村人口的问题一直就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症结,农村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高速增长。农村劳动力数量增长过快,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数量、增加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时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等手段可以实现减少农村劳动力数量的目标。这些都是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来实现。

二、农村教育改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外国的许多经验证明: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合理转移的致命障碍。素质低下的劳动力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只能长期滞留在传统农业领域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哈比森所言:“一个地区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与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这句话道出了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和[4][3]

根本。

(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全面加速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途径。而基础教育对提高劳动力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意义,它能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于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文化,并为学习专有知识和技能奠定必要的基础。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必须以基础教育为基点,因为没有较好的基础教育就培养不出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者基本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向非农业生产转移。另外,农村人口通过接受基础教育,可以获得大量的外界信息,也有利于改变价值观念,使他们萌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有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键在于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的增加。实现农村人口转移呼唤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必须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前提。任何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投入的多少。教育投入是使隐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入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 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广阔的空间

职业技术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进一步转变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以至某一工种的专门劳动者。基础教育是对劳动力进行再生产中的一种基础性的工作。普通教育培养的是作为劳动后备力量的劳动者,着眼于劳动者基本素质的提高。而职业教育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桥梁和纽带。它对提高劳动力专业技术素质意义重大。要使农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农业以外的就业机会,关键是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同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也急需职业技术教育为其培养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中等教育的职业化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新战略,并制定了新的职业化目标。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地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农业学校、林业学校、渔业学校等设在农村。除了普通教育的课程外,学生还要学习一种职业技能,如木工、铁匠、制造、焊接、建筑、农业科技等课程。

总之,由于在现代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不断提高,生产方式和劳动工艺不断革新,对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不仅必须接受教育,而且必须不断接受教育。[7][6][5]

因此,这就要求农村教育既需要为农业生产培养现代劳动者,又要为面向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这不仅对发展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还赋予农村教育新的内涵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龚敏健,黄晨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趋势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

报,2009,42(2):45-53.[2] 李允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村成人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89-190.[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P195.[4] 苗瑞卿, 戎建, 郑淑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数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2:45.[5] 杨葆焜.教育经济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P451.[6] 勒希斌.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P61-70.[7] 陈月凤.城市化进程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科技信息,2009,20:501.作者简介:李平(1975-),女,河南信阳人,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3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都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把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培养成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貫彻中央文件精神和相关会议精神,做好职业教育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剩余劳动力工作,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转移措施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观念传统,忽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是非常稀缺的,但相对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生源却严重紧张。如此鲜明的对比,与农民对于界定求学和成才的错误观念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农村普遍认可高等教育忽视职业教育。上大学才是成才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几乎所有中小学毕业的学生都以考进高中进入大学学习为奋斗目标,严重忽视了个人实际情况。

2.师资队伍质量令人堪忧

首先,农村职业学校缺乏专业的技能教师;其次,许多学校采取从社会上招聘专业技师的办法来填补师资空缺。但是所招聘来的专业技师,虽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又缺乏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再次,由于专业课教师匮乏,导致少数专业课教师,由于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本专业最新的理论动态,也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梳理,知识结构老旧,也影响了教育质量。

3.办学模式单一

固守传统教育模式,统一制式的办学模式虽然有其自身的优点,却不利于对已经从业的大量成年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因为成年劳动者没有固定的统一的剩余时间,没有足够的剩余时间用于接受教育和培训,这样不能接受培训的劳动者就会占有很大比例,这样下去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还是得不到明显的提升。

4.政府投资少,办学条件差

职业教育需要配备相应的实习设备,所需经费量大。相较于同类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耗资比普通教育要多出一到两倍。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导致不少学校把资金转嫁到受教育的学生身上,高收费问题又涌现出来。高额的学费让很多有意报考职校的人望而却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断的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但数量大,而且分布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制约性因素。

1.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低,转移就业处于劣势,这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农民择业的范围广,就业的路子宽,谋生的渠道多。既能适应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又适应技术密集的工作,较少受外界条件的制约。相反,一个素质较低的农民,只能在极其有限的地域和产业范围内实现劳动就业。

2.剩余劳动力数量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人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过多将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和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农村还有上亿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 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3.相关法律保障缺失

进城农民工也难以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也很难享受城市居民的基本服务,比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

4.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不到位,管理效率低下,大部分农民工基本是自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政府对于我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缺乏合理的宏观调控,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缺乏有力的调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缺乏组织与指导。

5.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的比例很小,用工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愿与务工者签订合同,造成了农民在务工过程中遇到纠纷得不到法律保护。

三、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1.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的关系

人口的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受过职业教育的农民更有可能采用新技术,其产出和收入要比没受过教育的农民高很多。目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日益成为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农民工工资实际上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性收入。

2.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就业选择能力的影响

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出外工作时的选择能力就会越强,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就业区位、从业时间和对所从事的行业的选择上,受教育年数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空间越大, 获得的机会就越多。

3.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稳定性分析

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偏低,他们属于兼业型的亦工亦农的转移,大多数人的就业并不稳定,有40%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农村劳动力只能进行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移。

4.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影响

职业教育这种特殊的劳动处于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的特殊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因此,它在劳动力转移去向、转移规模及就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1.加强职业教育重视程度

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经费,拓宽职业技术教育投融资渠道,拓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形式,是促进河南省乃至全国各省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

2.强化职业教育针对性

职业教育的本质目的之一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为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法律知识,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等新型劳动力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因此,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效率,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合理转移的重要条件。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1]从当前看, 素质低的农民工在城镇工作中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 在城镇生活中被视为特殊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工作不稳定且环境恶劣。虽然他们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他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支持。总的来说,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转移劳动力数量多、受教育水平低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与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根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 比上年增加983万人, 增长3.9%。同时, 在巨大的农民工队伍中, 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根据对2007~2009年转移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调查, 这三年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所占比重分别为80%、81.36%和79.88%, 转移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以初中为主,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不足3%, 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8%, 整体水平低下, 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产生不利影响。[2]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低,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度, 出现大量从非农产业返回的农村劳动力。

2. 转移过程无序且缺乏稳定性

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为了生计涌入城市, 但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有序、开放、统一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 他们只能以盲目、自发的形式在城市徘徊, 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理, 这也是“民工潮”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 一些劳动力输入较多的地方, 当地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措施, 为农民工提供相关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 但短期内还起不到明显的作用, 一方面是政府开始着手的时间比较短, 另一方面是政府提供的帮助仅仅是浅层的, 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起不到根本作用。同时,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户籍制度的限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兼职性, 他们往往是家庭的主力, 不仅在城市打工, 还要不定期回家做农活, 所以, 这种亦农亦工的状态, 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稳定性。

3. 转移就业的岗位层次低

小学文化程度的转移劳动力一般在工业、建筑、运输等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的行业就业。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转移劳动力可以遍布在饮食服务等各个行业中。[3]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结构。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 再加上参加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劳动力很少, 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之后从事的岗位层次低, 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家政服务、厨师、电焊、建筑、运输等体力劳动上。

二、农村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转移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 人口流动的条件和机会的获得越来越依靠教育, 只有教育才能为人口流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4]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关键, 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顺利转移出来的有效途径,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增强转移的有效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众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量大, 但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文化程度不高, 人力资源总体水平很低。[5]而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使他们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 能与城市里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下岗工人相抗衡, 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从而增强转移的有效性, 有效避免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出现。

2. 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就业层次, 增强转移的稳定性

参加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立足的平台, 也是提高岗位层次的有效途径。拓宽农村职业教育培训, 可以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顺利融入企业及单位, 而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规划, 可以提高劳动力的就业层次, 使得他们可以在工程师、技能型人才、技能专业人才等高层次的岗位上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 同时也可造福于农村经济建设, 为农村输入“造血”人才。

3. 有利于拓展劳动力的就业范围, 增强转移的适应性

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教会农村劳动力掌握某项职业的基本职能和专业技术, 从而拓展他们的就业范围。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适应能力较容易产生明显效果, 甚至较短时间的培训也完全可以迅速提高其适应性。[6]有关调查显示, 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容易找到工作且平均收入明显高于没有参加技能教育培训的农民工, 明显增强了转移的适应性。

三、从劳动力转移视域看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技能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培训规模较小, 接受职业培训率不高。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一些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不是某一方面造成的, 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农村职业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协调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兴起时间短, 缺乏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 政府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 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系, 职业教育要经历先城市再农村的发展格局, 因此不管农村职业教育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另一方面, 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结构缺乏相应的体制;再一方面, 农村“重学历, 轻技能”的思想普遍存在, 导致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缺乏积极性。另外, 农村职业学校由于意识淡薄, 对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不敏感, 以所谓的“热门专业”来追求生源, 而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进行调整, 导致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使得培训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 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

据有关调查, 我国教育财政支出中教育类别的年增长率, 增长最为缓慢的是农村职业教育, 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5.65%, 与普通高中相差了16.93%。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不够重视, 是缺乏财政经费投入的主要原因。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着资源配置的诸多问题, 如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失衡、资源分割以及资源整合水平不高等。[7]由于职业教育的中心在城市, 忽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从而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经费少, 办学条件十分艰苦, 不少农村职业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 学校的许多教学设施都是从市场淘回来的旧仪器, 有的甚至缺乏最起码的教学设备条件, 直接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受教育机会减少。

3. 农村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有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 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对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农村地区不重视职业教育, 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数量少、质量相对较差,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年轻化、学历达标率低、实践经验不足等现象, 专职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少, 兼职教师多, “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不足。在2006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 仅有17.8%的职业教育教师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 很多教师达不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很难完成对学生专业实训教学的指导。

四、对转移劳动力进行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合理有序转移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转变观念、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法规,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师资质量, 为农村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增强他们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1. 转变观念, 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

首先, 政府要起到农村职业教育倡导者的作用,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前要参加技能培训。其次, 在政府为主体、社会和舆论导向的共同作用下, 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 转变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 吸引人们参加转移前培训。最后, 农村人口在转移过程中要认识到参加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增强转移后工作稳定性和增加经济收入。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结合当地实际设置专业, 开设农业科技知识课程和实用技术课程, 以培养农村劳动力实用新型技术为主, 同时, 应培养他们市场意识和进取精神, 使他们成为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8]另外, 还需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 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9]

2.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

经费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命脉。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需要大量的实训基地和实践场所, 所以农村职业学校的建立和对农民工的培训需要较高的成本。《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中明确规定, 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的培训事业, 加强管理, 加大投入。立足于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协调合作, 共同分担教育投入经费, 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要做好政策指导工作, 监督检查并提供各项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应依靠政府为主导的投入机制, 鼓励社会各方投资教育, 实现教育投资方式多元化, 同时政府要逐渐完善专项拨款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 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 确保农民实现“代价最小化”的成功转型。例如, 近几年由中央财政专门划拨经费的“阳光工程”,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逐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法规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利益, 打消他们对参加农村职业教育的后顾之忧, 确保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使农民工能够乐于接受教育培训, 让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一方面, 政府要针对农业生产中农民不易适应新环境、新技术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法规,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经济支持, 让一部分人通过培训先发展起来, 然后让其他人真正看到农村职业教育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 这样有利于更多人加入到职业培训的队伍中去;另一方面, 政府要淡化户籍制度对“农”转“工”的影响, 鼓励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一线城市, 因而为了在城市有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他们会选择参加农村职业教育。另外, 对于返乡的农民工, 政府应扶持他们去发展当地产业, 鼓励他们参加农村职业教育培训, 给他们的创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 政府要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 实现职业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 使求职务工人员拥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 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增加劳务收入, [10]进而有效地减小社会就业压力, 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也使向城市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认识到参加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4.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切实提高师资质量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 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 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1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劳动力顺利有序转移的重要因素, 是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制定教师队伍培养计划,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是农村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建设之一。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服务、管理、生产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 这种教育有别于大学教育, 它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顺利地转向第二、三产业。因此, 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既需要政府政策的出台, 又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一方面, 政府要统筹规划, 加大对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 同时要建设“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切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师资质量;另一方面, 学校要高度重视, 加快组建农村职业教师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 建立“双师型”教师动态管理考核的长效机制。

摘要: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也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 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本文提出了转变观念、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法规,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师资质量等措施,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通行条件, 增强他们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吴济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的对策[J].教育探索, 2007, (12) .

[2]彭尚平, 张涛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2, (14) .

[3]沈秋红.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19) .

[4]王金台.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02) .

[5]占盛丽, 董业军.社会主义新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2) .

[6]张军.论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8) .

[7]王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主要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12, (01) .

[8]孙颖, 于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9]唐萍萍, 李世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和谐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2) .

[10]杨祥禄, 侍慧宇等.农村人口结构特点与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研究[J].农村经济, 2012, (04) .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5

参赛类别:论文

单位:元村镇初级中学

姓名:任君英

联系电话:1593673980

1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探索 内容提要: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全局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对广大农业人口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应该充分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训,从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上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

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千方百计提高全体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大计和战略措施。在这个伟大的社会进程中,农村成人教育肩负着历史的职责和使命,农村成人学校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主阵地之一。因此,我们应牢记职责,充分发挥成校的功能,为地方经济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应有的服务。但是,当前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观念陈旧,认识不足,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世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园,“离乡不离土”,“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舍不得自己的田地,有的农民虽然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但仍把土地作为他们的退路,作为他们的生活保障手段。而现在绝大部分的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如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不能妥善地解决,致使有些农民宁肯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

二、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管理服务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一项新举措,现有的政策法规还无法解决进城务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一,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明确的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强制性措施和手段差,刚性不足。有些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其

二,对农村劳动力的管理还存在“缺位”现象。从总体情况看,国家对农民进城和外来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在政策上还没有统一的、战略性的对策。当地政府在管理体制和管理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管理体制上,没有统一专业的归口管理机构,对农民工就业保障进行宏观调控、规划和协调。目前承担农民工管理的公安、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由于在管理职能上混合交织,难免出现推倭扯皮的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在管理观念上也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意识,许多必要的服务跟不上。据调查,在某地区农村劳动力中,真正闲呆在家里无事可做的青年农民不足2%,但由于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统一组织和指导,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规划和调节,以及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服务滞后,劳动就业信息的采集、发布不够全面、准确及时等各种原因,导致现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处于无序流动状态。

三、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农村劳动力市场覆盖面窄,运行质量不高。近年来,经过积极运作,政府按照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劳动力市场的硬件建设,使城镇形成覆盖面较广的市场网络。相比之下,在农村目前尚未建成一个配套完善、规模相当的劳动力就业专业市场。而且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比较薄弱,信息服务滞后,运行效率低,效果差,导致劳动力供需双方不能得到及时、快捷的用工服务。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面不够广,培训内容相对单一,培训的实用性不够强。就我镇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几次培训,但从技术要求看,还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从劳动力人数看,只占劳动力的百分之一。从培训内容看,更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和智力优势,走出一条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子,是我们致力探索的重大课题。根据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成校的服务职能作用,切实开展职前职后教育和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做了一些实际的工作。

一、切实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话、宣传画廊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转变就业、生产、生活和消费等观念,打破盯着土地不放的思想,积极走出农村,离开土地进城市,进工厂从事非农业产业和劳务输出,主动地把自己由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使劳动力转移实现实质性的转移,营造一个关心、支持、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

二、积极开展转移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能力。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劳动力的培训,首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以户为单位详细地调查登记好农户人口、劳动力数、劳动力基本状况和目前就业状况以及转移需求等资料,建立起以村为单位的农村劳动力登记台帐和街道下岗失业职工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和街道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变化情况。在全镇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报表上报制度。其次是对本行政区域内法定劳动年龄,健康状况好,初中文化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无就业岗位的人员进行就业登记,并发放《就业登记证》,持证人员可以凭证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择业,积极探索“适应市场,依靠社会,服务经济”的发展思路,建立起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一系列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工的创业能力,大大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经济收入。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强化措施,规范动作,有组织、有目的、有方向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我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领导,从政策措施上保障培训工作的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政府的政策是导向,正确的引导是关键,这些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指导和支持,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

和措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成人学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必须取得当地政府的关怀、支持和政策措施。

二、加强农村成校网络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奠定基础。当前我们这里成人教育发展比较正常,但成人学校的教育手段和职业培训设施装备还较薄弱,有些成人教育的网络还没有真正建立,因此,成人学校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网络。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方面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进行培训,对他们加强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制纪律、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向非农业转移培训,对他们进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所讲的看清农村、读懂农民,就是要体现教育性,其意义就是要针对农村现状、农民实际,有效地开发农村成人教育的潜在功能,把农村成人教育定位在为新农村服务的大平台上,既掌握成人教育自身的教育规律,又掌握农村发展的社会规律,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让农村成人教育在新形势、新情况面前,学会科学思维、转变陈旧观念、永远与时俱进、理清工作思路,做到务实求真,不断开拓创新,使它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育新型农民更好的服务。参考文献: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6

摘要: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发现,影响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变量中,教育变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倾向和非农就业地点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而且可以削弱其他因素的影响力,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区位、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作用越低。因此,要提高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质量,首先应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3—0092—05

自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镇中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显著。因此,分析影响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及作用方式,对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快我国城市化和整体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一、受教育程度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

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主要途径是进入城市的非农业部门就业,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直接诱因在于两部门生产率差异所带来的收入差距。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几乎为零,劳动者所获得的只能是由习俗和制度决定的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平均收益。因此,只要城市中非农业部门提供的工资高于农业部门的生存工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吸纳进来,直到工农、城乡收入差距基本消失为止。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政策,累积形成了农业劳动力数量的绝对过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爆发性增长,农业劳动力数量绝对过剩矛盾急剧膨胀;加之城乡之间、不同产业之间巨大收入差异的存在,三者同时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为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放开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扩大经济过程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创造了条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现实。

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调查,笔者发现,影响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质量的因素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主要是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业结构差异、区域位置所反映的自然及经济禀赋差异等;而微观层面则主要是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性别、居住地区域位置、家庭人员构成、劳动者自身的观念等。

同时,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类,而非农就业则是衡量其是否转移的主要标准。一般而言,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条件下,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概率,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非农就业的机会就越多,非农就业的倾向也就越高。此外,调查还发现,一些其他因素也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如劳动力家庭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住地区域位置、所在村镇的企业发展程度、拥有生产资料的情况、拥有耕地的数量、家庭结构等。以上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质量的诸因素中,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即劳动者的素质是最为根本的。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及其转移去向,而且对其他宏观与微观因素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增强或抵消其他宏观与微观因素的影响力。随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转移输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劳动者的性别、家庭住地区域位置等因素对其转移就业的影响力将会逐渐减弱。

二、受教育程度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倾向的影响

1模型设计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受教育程度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何种不同的特征,2007年,本课题组以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四川省邛崃市全体农村劳动力为研究对象,对其转移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人员的基本特征、就业和失业状况等。

本次调查数据以户籍为依据,涵盖了邛崃市18.73万户,共计39.6万劳动力,其中农村劳动力27.97万人,包括农村已转移劳动力12.1万人,其数据与邛崃市当年统计年鉴数据及公安部门户籍数据基本相符。从统计数据来看(见表1),该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2.4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8.26%,两项合计占已转移劳动力的90.75%。可见,在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接受六年制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占绝大多数,其中具有初中文化教育程度的又占绝对优势。

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按经济发展水平和距离县城的远近(即家庭区域位置)将邛崃市24个乡镇分为三种不同类别:第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离县城距离较近的乡镇,包括临邛(县城所在地)、羊安(工业发展区)、平乐(旅游业)和近郊的前进、桑园、卧龙等6个乡镇;第二类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差和偏远的乡镇,包括南宝、高何两个乡;第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类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乡镇。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划分方法,在西部转移输出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上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通过对该市城乡结构、经济结构及农村劳动力结构等情况的分析发现,该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呈现的特征也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在此,本文以农村劳动力是否有非农业就业倾向为因变量,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家庭住地区域位置及劳动者性别为自变量,分别对上述三类地区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考察受教育程度对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根据调查资料,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F=C+β1×D12×D13×G+β4×S15×S26×S37×S48×S59×S6(1)

其中:F代表农村劳动力是否有非农业就业倾向,如果有取1,没有则取O0Di(i=1,2)为地区代码,如果被调查对象属于第一类乡镇D2则取1,D2取O;当调查对象为第三类乡镇D2则取1,D1取O0G代表性别,男性取O,女性取1。Si(i=1,2,3,4,5,6)代表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村劳动力的人数,S1

S6分别代表受教育程度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

2统计结果

将调查获得的样本数据带入式(1),可得到如表2所示的统计结果。其中结果Ⅰ包含了全部乡镇的样本,结果Ⅱ只包含第一类乡镇的样本,结果Ⅲ包含第三、二类乡镇的样本。

3统计结果分析

以全部乡镇样本数据进行统计获得的结果Ⅰ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区域位置、性别三个因素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倾向影响显著。首先,受教育程度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倾向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估计系数显示,除文盲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倾向越大。其次,家庭区域位置及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也有明显的影响。最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女性非农就业的倾向低于男性。

从各因素的边际影响程度来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变动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每增加一名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概率就增加59.36%;其次是中专,为24.70%;再次是高中,为21.33%;文盲、小学和初中的边际影响程度则相差不大。

在其他正向影响因素中,家庭区位变动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最大,农户从远离中心城市的边远农村迁入周边的近郊,其非农就业的概率会增加13%左右,表明家庭区位及其区位带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农户非农就业影响很大。

为了对比不同区位的各因素对农户非农就业倾向的影响,本文将样本分为两组,即第一类乡镇样本为一组,其他的样本为另一组。将两组样本分别代入式(1),获得的结果分别为表1中的结果Ⅱ和结果Ⅲ。对比结果Ⅱ和结果Ⅲ,可得到如下结论:相对于近郊乡镇而言,受教育程度对距离中心城区相对较远的农户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影响更大。从边际影响看,在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和近郊乡镇中,农户每增加一名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受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其非农就业的概率相应地增加8.08%、10.47%、15.52%、22.65%、49.52%;而在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乡镇,农户每增加一名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其非农就业的概率相应地增加14.39%、17.15%、24.44%、58.27%、63.26%。其中,中等专业技术水平教育的影响最为明显,这意味着在边远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专业技术教育,对增加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概率有明显的影响。

三、受教育程度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地点的影响

如前所述,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包括就地转移就业和转移输出到外地就业两类。在此采用与前文相同的实证模型(式(1)),用因变量y表示劳动力是转移输出到外地就业(包括到县外本市内,本省内和省外),还是就地转移到本地就业(包括本镇、本县内)。如果输出到外地就业Y,选择1,否则选择0,可获得如表3所示的统计结果。

表3显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地点的选择模型中,小学、初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外地就业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文盲及高中教育的影响则不显著。家庭区位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是负面的,距离中心城区越近,农户越容易在本地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外出就业的倾向越小。从变量的边际影响上看,就教育而言,每增加一名小学、初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其外出就业的概率相应地增加18.69%、15.03%、23.81%、25.86%。从相对较偏远的地区迁入县城近郊,其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概率则减少24.51%。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四川省邛崃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非农就业的重要因素,即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非农就业。相对于城市近郊而言,受教育程度对距离城市相对较远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影响更大,并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非农就业概率增加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其中以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影响最为明显。家庭区位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重要因素,即距离中心城区越近,非农就业的倾向越大。

第二,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转移输出到外地就业还是就地转移就业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家庭区位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则是负面的。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7

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的需求状况可以从农村劳动力的总量、文化素质状况两方面分析。

1.1 河南农村劳动力总量大

河南省是第一人口大省, 人口多耕地少, 总人口超过1亿人, 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62%, 所以河南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河南省劳动力资源特点主要体现为:总人口中, 农村人口居多。随着农村城镇化程度的提高, 河南农村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据统计, 截至2011年底, 河南省总人口达到10489万人, 其中乡村人口6234万人, 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9.43%。乡村劳动力资源数从2000年的5069万人, 增加到2011年的5353万人。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庞大、耕地资源减少以及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速率下降等一系列原因, 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 农村中还将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表1可以看出, 河南省虽然乡村人口不断减少, 但是绝对数还是相当巨大, 还有大量劳动力待转移。

(单位:万人)

备注:资料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12年。

1.2 河南农村劳动力文化及职业素质低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及职业技能都普遍偏低, 据统计, 在农村劳动力中, 近几年平均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2%, 初中文化程度占62%,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 大专以上只有4%。从图1能看出河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特点, 河南劳动力文化水平分布不均衡,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水平, 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最高, 而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较低。

2 促进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的供给状况

2.1 职业教育机构发展缓慢

(1) 职业中学发展状况。普通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处于劣势地位, 大部分县市重视发展普通教育, 而忽视职业教育, 近些年来, 从学校数量来说, 职业中学占普通中学的学校数平均中只有8.67%, 专任教师占比只有7.3%, 在校生数量占比只有8.3%, 毕业生数量占比只有7.63%。见表2。

备注:资料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

(2) 技工类学校发展概况。河南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近年来逐渐增加, 但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小, 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量小。2011年, 河南技工类学校的在校生人数28.21万人, 仅占河南农村劳动力人数的0.5%。如表3所示。河南技工类学校发展缓慢, 职业技术学校少, 接受技术培训的人数少。

人数:万人

备注:资料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

(3) 河南省阳光工程实施情况。

针对河南省每年都有大量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实际, 河南省没有完备的转移就业技术培训体系。截至2008年底, 河南省共有“阳光工程”培训基地2212个, 几年内相继培训农民工共计有252.9万人。并且培训基地分布不集中, 规模小, 并且缺乏专业培训老师, 培训内容单一, 培训时期短, 效果不佳。

2.2 职业教育学校硬件及软件条件不强

(1) 职业教育硬件条件不强。由于职教经费投入不足, 实训基地建设、设备更新、教师进修培训、专业设置调整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很多职业学校的实习基地和教学场所不足, 实训基地与设备缺乏。

(2) 职业教育软实力较弱。其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和“双师型”教师匮乏。首先, 农村职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且比例失调, 实践指导课的教师缺乏。其次, “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大都从学习理论到讲授理论, 大部分没有企业的实践经验, 这成为制约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几年来新招入的教师, 教师从学校毕业就走上讲台、从理论学习到讲授理论, 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

2.3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及职业教育方法落后

(1)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工程技术类、金融类、经管类、农林类、畜牧类等专业相对较少, 这是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的薄弱环节。许多县的职业学校开办了大量计算机、财会等“白领”类专业, 但其培养的人才难以同城市大中专院校培养的同类人才竞争, 大部分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沦为新的无业人群。

(2) 职业教育方法落后。在教学方法上, 沿袭基础教育的做法, 以灌输为主, 重理论轻实践, 没有紧密结合农村成人的具体情况, 也影响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3 提升河南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水平的对策

3.1 政府方面

(1) 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 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资的投入机制, 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充分利用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培训, 完善培训条件,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 提高培训效率和培训后的就业率。

(2) 扩大宣传,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大宣传力度, 在全社会形成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 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引导, 营造重视农民工培训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制定激励政策, 鼓励农民工主动参加培训, 鼓励用人单位主动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 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3.2 职业教育学校方面

(1) 加强职业教育改革, 以适应市场需求。加强职业教育改革,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启动和继续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增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改革, 完善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更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职业教育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动力、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及时调整专业等方向。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调整加大如车床、刨床、铣床、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等培养机器操作工的专业, 注重如电气电子、机械仪表、能源动力、土建专业的发展。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指一个专业教师既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 又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能力,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就是既能像传统的“教师”那样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 又能像企业中的“师傅”那样示范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劳动力市场需求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河南省农村人力总量大, 职业技能低, 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 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此, 分析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职业教育需求现状及职业教育的供给存在的问题, 并寻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措施。

关键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8

一、西方发达国家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权益政策和法律保障的经验

通过政府制定政策和法律来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权加以保障, 这是各个国家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只有从政策和立法的角度给予支持, 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 才能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创建理想的环境。从19世纪后期开始,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本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各国法制化进程的发展,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不断地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立法贯穿于各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发展的全过程, 各国制定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转移劳动力教育保障相关法律。尤其是美国, 该国在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立法方面有着相当成功的经验。从总体上看, 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保障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方面的权益, 在政策和法律上主要呈现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 各国立法在促进各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能够结合本国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政策和法律, 并及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政策的调整和立法的完善与修补。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立法史。美国政府不仅通过立法来干预和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在经济上也给予极大的支持。美国1862年颁布实施的《莫里尔法案》是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开始。1917年, 联邦政府颁布专门的职业教育法案《史密斯-休斯法案》, 形成了真正的职业教育制度, 该法规定在公立学校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开设职业课程。为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美国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 制定了多项农村人口转移的政策和法律。主要的立法包括:1962年美国劳工部负责实施的《人力资源与训练法》, 主要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来解决农业中就业不足问题;1963年颁布《职业教育法》, 明确规定把职业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在校生以外的各个行业人员, 经费由联邦政府拨款资助;1982年颁布《职业培训协作法》。该法案规定政府资助职业培训目的是帮助具有独特就业障碍的人提高劳动力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美国逐渐确立了职业教育终身化观念。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 德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军, 这与德国政府严格而系统的职业教育立法有直接关系。德国非常重视教育立法, 坚实的法律保障是德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得以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德国颁布了《职业促进法》《职业教育法》《农业职业教育法》等多项职业教育法累计达到十多项。英国的《济贫法》《巴特勒法案》, 均对英国早期的职业教育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广泛开展和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1964年和1973年, 英国颁布实施的《产业训练法》《就业与训练法》, 分别对职业教育机构的设置和监管、职业培训的设施与质量控制等在制度上加以明确, 进一步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二战以后, 日本建立并不断健全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和保障机制的政策法规, 极大地提高了日本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一方面采取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如扶持小农户、自主经营农户, 开展农业合作事业, 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教育振兴法》 (1951年) 、《农业基本法》 (1961年) , 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服务。

第二, 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监督, 建立严格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考核制度, 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 保证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有效执行和实施, 确保职业教育教案的执法力度。

1964年, 美国由总统行政办公室就业机会办事处负责实施《就业机会法》, 着重推动农村一体化的发展计划, 包括政府援助兴建成人教育设施、就业服务设施和医疗服务设施等。该法还包括为农村青年和妇女提供训练和受教育的计划、为低收入农户提供贷款, 帮助他们开办非农业企业或参加合作社。有的国家还设立了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法令实施的专门监督机构, 如日本1996年成立“实业事业局”。美国有八个州均设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或者类似的机构。德国共有14个国家承认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行业, 其名称和职业方向、不同职业的具体职业技能以及培训要求法律均作了严格规定, 并有主管部门依法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对违反规定或不符合要求者予以严厉处罚。

二、西方国家对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权益政策与法律保障的启示

西方国家有关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 以便我们在深刻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前提下吸取对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发展真正有益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政策和法律保障的成功做法, 对保障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和积极意义。

第一, 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权益的宣传主导工作。受教育权是《宪法》确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 受传统观念影响, 许多农民的权利主体意识薄弱。进入21世纪, 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兴起, 职业教育和传统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的“大教育”体制。农村转移劳动力理应享受接受学校教育、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权利。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来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其中自然包括农村转移劳动力享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但在实际中他们不重视甚至是放弃了自身应有的权利。社会上对“农民工”的歧视观念根深蒂固, 严重影响了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侵犯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和培训权益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 对进入城市的转移劳动力应当像重视普通教育那样重视职业教育。

第二,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保障的宏观政策和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 如1996年国家颁布《职业教育法》、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了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 政府资助他们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上海、天津、甘肃等省市也相继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但是, 随着社会发展, 我国在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立法上存在的不足也日趋明显。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一是国家层面缺乏有关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专门立法, 二是现有立法缺乏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法律条文。此外,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层次也较低, 适用范围有限。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 依靠政策的制定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进一步平衡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结构, 推动城市经济和产业经济快速良性发展, 为进入城镇的转移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依靠国家法制的强制性推动和加强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立法进程, 使我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权益保障工作有法可依。只有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保障体系, 以制度为依据, 依法将公民的权利义务、国家立法机关的教育立法行为、教育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为、教育监督行为等纳入法治轨道。

第三,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政策和法律的执行力度。有关职业教育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颁布后, 关键在于执行。政府也应通过法律手段,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 支持企业、社会各界关注以及在经济上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开展。提高转移劳动力自身对职业教育法律的使用积极性, 在执法过程中, 政府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提供保障手段, 并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切实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权益真正、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毛尚华.终身教育与我国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立法[J].成人教育, 2011 (2) :16-18.

[2]张黎.试论农民的受教育权及其保障[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6) :27-29.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9

我国是一个有着显著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国家, 而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固有的显著制约因素。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涉及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大系统, 关系到许多复杂的规律和原则, 其切入点和立足出发点却始终是在农民。湖南省,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它的农业劳动力比例是相当大的, 占据了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9%, 它的人口基数也占据了省人口总量的54.9%。伴随整个国家社会科学技术的不停发展进步, 经济发展更加显著的加快, 湖南省的劳动力资源质量偏低、教育资源的投入也偏低。农村农业的劳动力将出现大量的剩余, 这种状况是不利于本省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加是一种阻碍。故对本省的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投资是刻不容缓的。

本文主要围绕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这一主题, 分别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等不同视角和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

二、理论分析

1. 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是指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一种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它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质量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 让它在劳动力的市场上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湖南教育基本投资基本情况 (见图1) 。

2.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的劳动力变迁包括制度、产业、意识层面三个部分的转变。产业层面是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制度层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路径的根据, 它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框架;意识层面是劳动力的经济层面变革的表现形式, 能够形成新的形成方式, 而且构成了劳动力效率跟进的源泉。总而言之,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是由于在城市能够积累更高的人力资本。转型时期,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了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只有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才能让劳动力成功转型。伴随社会结构的更迭, 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相处模式都必须向新的方向转移。实现农村的劳动力转移是达成社会的经济转型的关键方式。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见图2) 。

3. 教育投资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研究。

研究数据表明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显著的影响, Huffman (1980) 对276个被研究的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得出了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的结论发现教育能够直接的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非农就业的概率, 并且计算出它的弹性是1.2。Zhao (1995) 对于北京市的昌平区几千户农户进行了数据收集和研究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1979—1985年, 农村的劳动力被教育的年限每增加一年, 他们能够进入非农的产业部门的就业概率就会上涨三个百分点。

三、实证分析

1. 变量的选择。

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主要基于转移回报率, 转移难度和自身状况。因此可用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 农村教育投资增长率, 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贡献变化率作为解释变量, 且假设数据是平稳的。

2. 模型的构建。

从2004—2014年《湖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可以得到 (见表1) 。

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2) 。

所以模型回归方程为:

3. 基本结论与建议。

模型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6134, 说明模型的解释能力还是比较好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 (m) 随着农村教育投资增长率 (n) , 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 (s) 的增大而增大;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t)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制约作用。所以应该加强农村教育投资,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改善产业结构, 降低第一产业比重, 从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Weber.Thetheoryof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29:45-27.

[2]中国统计年鉴 (2004—2014)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10

一、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

(一)定点培训机构管理

开展就业或创业培训的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取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办学许可或职业培训资质;具备承担培训任务必备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等基本条件;师资应当取得规定的专业资格,具备成人教育经验,有与当前培训内容同步的完整教案;开展培训工作两年以上,具有培训专业相应的教学经验,并有培训记录和资料;能够对学员提供较为完善的后续支持服务;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具备开展培训所需的其他条件;近三年没有不良记录和投诉。具备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向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有关专家对培训机构开展实地考察,对其培训能力进行打分,根据考察得分情况以及就业培训工作整体规划布局情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示定点培训机构名单,若无异议,再发文公布,同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培训对象和时间

培训对象指农村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转移就业愿望、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青年农民(不包括在校生),均可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培训时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时间以1—3个月的短期培训为主,复杂工种可适当延长,每班人数不超过60人。培训学时原则上,A、B、C三类专业分别不得少于160、140、120学时,其中实际操作课时不少于50%。

(三)开班程序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由所在地定点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企业新招用农民工岗前就业技能培训,由用人单位依托定点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各定点培训机构要在开班前7日内,将开班申请材料报市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开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开班前3日内将审核批准的开班申请材料抄送同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日常监管及考核鉴定

批准开班后,定点培训机构要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需的技能,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教案,同时建立健全培训学员考勤制度,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培训质量监管,对审核批准培训班次的培训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有条件的可配备指纹考勤设备,强化考勤管理。对定点培训机构每个培训班次开展不少于3次随机抽查,并向参训学员宣讲相关政策,对不符合规定的学员予以清退。定点培训机构要严格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开展培训,教学计划如有调整,应提前2日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与财政、纪检、审计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邀请其共同参与对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实行结业考核制度,培训合格者发放全省统一的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编号印制。培训结束后,定点培训机构应及时组织培训学员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参加职业资格鉴定的学员,可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

(五)台账管理

定点培训机构必须按规定建立培训台账和就业台账,作为申请补贴资金的主要依据。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管理

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或企业组织新招用农民工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合格后,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一)就业技能培训

培训转移就业前的农村劳动者,个人申请培训补贴应附:培训补贴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复印件、就业证明材料、定点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个人银行账号。对个人垫付或申请培训补贴有困难的,可由定点培训机构,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代为申请培训补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将资金直接拨入培训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定点培训机构申请培训补贴应附:培训补贴申请表、培训人员花名册、培训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复印件、就业证明材料。持街道(乡镇)或社区(村)开具的无收入或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证明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及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属于垫付或申请培训补贴困难人员。

(二)岗前就业技能培训

培训企业新招用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企业委托培训申请补贴应附材料:补贴申请表、培训人员花名册、培训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复印件。申请材料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支付到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按专业分为A、B、C三类补贴标准,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培训补贴。培训合格后,通过职业能力鉴定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未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应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先根据培训人数和补贴标准拨付培训补贴的80%(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拨付60%);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再根据就业人数拨付所余的20%(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拨付所余的40%)。岗前就业技能培训按培训标准的50%拨付补贴资金。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培训补贴申请材料的全面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公示(包括享受补贴的单位名称、享受补贴的人员名单、补贴金额等)。申请材料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完成审核和公示后,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抽查和公示情况拨付补贴资金。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要合理安排就业资金的支出结构,用足用好培训补贴资金,并及时对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进行汇总,每季度末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监督管理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及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工作,不准违规培训,以二三产业就业技能为主,不准突破资金限制,要合理确定培训补贴资金支出比例,确保就业资金使用效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将会同财政对培训和培训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对定点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培训机构评估,评估不合格的,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对当年未开展培训工作、不遵守培训相关规定、培训合格率低于80%、培训合格后就业成功率低于30%的培训机构,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培训补贴资金,确保培训补贴资金使用管理规范,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定点培训机构要严格遵守培训课时、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师资条件、培训考核等方面的规定,加强教学管理,全面落实培训规程,自觉接受培训监管,确保培训质量。同时要加强与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及时将学员纳入当地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库,切实发挥好定点培训机构介绍学员就业的主观能动性,也可通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帮助学员就业。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要以适当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开本地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并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有虚报、套取,私分、挪用培训补贴资金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审核不严,违规操作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为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必须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包括定点培训机构管理,培训对象和时间,开班程序,日常监管及考核鉴定,台账管理等。同时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和监督管理,确保“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樊晓杰.关于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6(6).

[2]刘艳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质量管理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1).

[3]管红霞,张九玲.关于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J].管理工程师,2016(4).

[4]刘丹.我国人才结构失衡的表现及对策[J].上海经济,2015(7).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11

一、广东省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成效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凭借其区位优势,吸引着大量外来淘汰产业的资本进入,为广东省初期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问题困扰着珠三角的经济进一步发展。面对传统产业的诸多问题及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东省提出了产业与劳动力的“双转移”策略,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从而实现全省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早在2001年8月,广东省就在出台的《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东西两翼地区要有选择地承接一部分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辐射,山区和贫困地区要创造条件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辐射;重点是有目的、有步骤地将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产业向山区转移。2005年3月,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鼓励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就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提出指导性意见。2006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2008年5月,又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推进转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以及政策措施。《决定》明确, 力争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产业转移园)基础上,再规划建设1—2个大型产业转移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我省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结构整体优化,本省劳动力就业比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三产业转移成效显著。新增转移本省农村劳动力600万人,组织技能等级培训360万人,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下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生产总值增长率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做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

为了切实推动“双转移”工作,广东省政府计划在 2008—2012 年五年时间里,安排 400 余亿元资金,从八个方面进行扶持: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以竞争形式扶持欠发达地区建设产业转移园;加大力度扶持欠发达地区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政府有效引导的产业转移政策;实施免费技能培训;鼓励贫困农村适龄青年掌握职业技能;以农田标准化建设减少农村单位土地使用的劳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造新耕地挂钩置换,增加欠发达地区可开发土地和支持解决全省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问题。

在推进产业转移方面, 一是加强产业转移规划引导。制定全省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引导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集中发展。二是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继续开展省级产业转移园认定工作。各产业转移园按总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突出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发展;围绕延伸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形成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努力降低产业转移园内企业用地、用电、用工等生产成本,提高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四是加大用地扶持力度。各地对产业转移园建设用地指标安排要适度倾斜,保证其建设用地需要;对规模大、成效好的产业转移园的用地指标给予支持,对于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用地计划由省专项安排。五是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珠三角各市要严格履行产业转移园合作建设协议,加大投资力度,尽快完善园内道路、供电、给排水、环保等各项基础设施。六是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产业转入地的外经贸、工商、国土、环保、消防、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广“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七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完善产业链,集中供电、供气、供热、供冷和环境污染治理,设定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能耗、环保、技术和安全标准,促进产业转移园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劳动力转移方面,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培训载体建设强化转移就业公共服务;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

“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广东省各地高度重视园区建设,注意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观念和方式的转换,把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有机结合起来,着力筛选具有一定规模的符合当地园区发展的龙头企业进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或是引进具有关联性产业集群项目,形成具有自己产业特色的工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在34个省级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产业发展方向对头,定位比较合理,正在形成以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势头。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省34个省级产业园区有79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479.45元,比2009年增长40.3%。全省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低于所在地市能耗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0.8吨标准煤/万元的园区就有30个,其中25个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更是低于0.5吨标准煤/万元。同时,产业转移“腾笼换鸟”为珠三角各市腾出空间,珠三角集中更多的资源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

二、广东省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园区所在地区位条件有所改善,但仍未摆脱劣势。以梅州为例,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梅揭、梅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梅龙高速公路顺利动工,实现了梅州全市域“1小时生活圈”。但是,梅州在区位上远离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辐射上存在极大的劣势制约,投资吸引力弱,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发展。

二是资源矛盾突出,发展要素制约多。由于原有的工业化水平较低,服务意识较薄弱,产业结构不配套,中间产品外购成本过高,这就加大了转移企业的配套成本。从东西两翼各县的当前情况看,大都面临着无地可用、有地难征、政策难突破等严重的“瓶颈”制约。土地制约也就成为严重影响工业园区建设、乃至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一大“拦路虎”。

三是产业转移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产业转移的形式并不统一,呈现割裂转移的形式,产业基础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到很大影响。各企业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是割裂式地实施产业转移,经常导致在一个产业园中全是一些关联度特别低甚至没有关联度的企业,区内各项合作,如人才培育、信息沟通、技术合作等,都没有形成互补效应,因此产业集聚的效应也无法发挥出来,影响产业的深入发展。

四是产业转移园区对口地区间产业转移成果不够明显。由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一方面靠政府引导和推动,另一方面靠市场规律的作用,造成部分珠三角地区政府考虑到产业转移可能对当地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带来的影响,产生不愿意转的思想。部分珠三角企业考虑到在人才的吸收、交通、市场环境等方面发达地区比山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权衡成本收益之后不愿意转。与此同时,在对口转移的城市之间未能形成较为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全省未制定推动转移的约束机制致使这种对口转移效果不明显。

五是产业转移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目前,珠三角一些高能耗、粗加工、低技术和高污染的产业面临着生存危机,急于转移出去,如果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过多地考虑经济利益而忽略生态环境,引入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势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此外,部分园区还存在承接产业出现严重雷同的现象,农村待转移劳动力素质与园区发展不适应,技能培训效果与园区发展不适应,培训主体与园区发展不适应,产、学、园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等等。

三、广东省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的思路

(一)在产业转移方面。

一是加大产业转移政策力度,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产业转移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园区建设,应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对于有条件优势的园区,提升其产业建设层次,合各方之力,共建高端技术产业工业园。

二是更有效地发挥产业转出地的积极作用。珠三角各市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产业转移示范园合作共建,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力求率先实现“三个紧密结合”,在发展上“上台阶、见实效、创一流、作示范”。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要紧密结合本地结构调整部署,有针对性地做好直接面对企业的引导工作;要加快构建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合作共建模式,完善促进产业转移优惠政策,充分运用财政、税收、级差地价、要素成本等经济杠杆引导和激励企业转移;要强化企业转移全程服务,对有利于企业在转移中推进转型升级的行动给予强有力支持。园区建设与产业对接紧密结合。要着力通过产业转移,为做强珠三角产业高端环节腾出空间,为辐射带动粤东西北产业发展建立纽带。在完善园区产业规划、确定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时,珠三角各市不仅要考虑一般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出,更要考虑优势产业制造环节的向外延伸,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条,“双转移”与“双提升”紧密结合。珠三角各市在做好部分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更要加大自身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进一步提升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国际先进产业的输入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加快实现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

三是更有效地发挥产业承接地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改善投资的各种软硬件环境和条件。优化交通、通信、能源、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市场化程度、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效率、社会治安等环境和条件。创造有利于双转移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在金融、法律、人才等公共服务领域对产业进行支持,为落户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依托产业优势,积极承接相关的配套产业。每个欠发达地区都有其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如果能将这种资源优势和产业转移的指向结合起来,将会更加有效利用好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依据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或产业集聚规模程度高的产业,将剩余劳动力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切实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在双转移过程中,承接地政府应该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对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行改造,使其符合环境和资源保护要求,对那些达不到要求的,应该坚决阻止其进入,使其自然淘汰。要有选择地转移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项目,加大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坚持走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紧密结合、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互促共进的园区发展新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工业产生的效益补偿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得益彰、同步增长。产业集聚与机制创新紧密结合。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招商引资模式、建设投融资机制、人才集聚机制,以观念更新引领产业要素跨区域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扎实推进适应园区与企业特点的融资体系建设。需要集中力量在优化法制环境、拓宽发展领域、强化金融服务、加强支撑体系建设、鼓励全民创业等方面取得突破。要旗帜鲜明地保护民营企业合法财产、合法经营和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投融资创造公平、开放的宏观环境。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应借助珠三角的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支持,借鉴珠三角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园区管理水平,推进产业园区发展提速;淡化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意识,转变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工业园”。

(二)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

一是以产业园区人才需求导向为重点,调整和加强农民培训体系。农民培训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初见成效。但这一体系的运行机制、农民培训的基础设施和培训设备,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方法总结、培训效果评价等难于适应目前广东省“双转移”实际需要。因此,应以产业园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加强农民培训体系,采取措施加强培训实习基地建设,要调动当地培训机构与外地特别是高层次的培训机构与职业院校积极性。还要调动企业培训的积极性,分配适当的培训费用补贴给企业,让企业成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主体,提高他们实施培训的积极性,这样既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工技能,又可以让企业通过培训更清楚地了解员工的特点,有利于建立合同契约规范用工,减轻企业的用工成本。

二是建立适合产业园区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动态管理模式。按照本地产业园区需求优先的原则,在今后实施农民培训的过程中,应坚持当地园区项目需求调查。根据农民日前的生产现状、文化现状和经济现状,开展地区园区产业分析、农户培训需求分析、农民学习能力分析,有针对性地为当地园区农民就业提供培训。

产业园区可依托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和现有教育阵地,通过建设适用技术培训网络,实行分类培训和加强信息科技服务,对培养对象进行结对帮带,充分发挥辐射引导作用。实施“一人一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创新培训模式,对提供就业岗位较多的企业,按企业要求,开展成规模的“定单式”劳动力培训,对提供零星岗位的企业,通过岗位汇总,集中开展培训;对新建大型项目及用工量大的企业,要专项研究合作解决本县劳动力就业安置办法。

三是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建立“产、学、园”合作培养平台。建立“园区+学校合作培训”形式。即园区分别与职业院校及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企业根据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院校的“园区与学校合作培训”,目前,这种形式主要应用在在岗培训。同时,建立“企业+学校合作培养”形式,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安排学生到产业园区顶岗实习,由企业组织学生学习实际操作技术、参加生产实践,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上岗就业。此外,还建立“研究机构或学校+当地政府+园区合作培养”、“本地学校+省属以上学校+企业的多层合作培养”等形式,为产业转移园提供强大的技术人才支撑。

(三)在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方面。

一是建立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和集聚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要打破城乡分割壁垒,消除劳动力流动和集聚的行政性障碍,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平等竞争就业,使城乡劳动力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同时,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建设,确保劳资双方的权利得到保障。要建立完善的劳动力保障体系,赋予农村劳动力平等的权利地位,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与偏见,通过完善法制,促使资方在雇佣劳动力时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限制,从而更加有利于劳资双方在法律制度保护下平等地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二是搭建一个快速获得培训信息和就业信息的平台。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培训信息和工作信息的途径单一,这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些地方“民工荒”的原因之一。要将信息通过媒体,例如电视、电台、互联网、报纸、杂志、宣传资料等向外发布。同时,政府可以和培训组织合作将用工信息和培训信息印成连续刊物,定期向新生代农民工发放,使新生代农民工及时了解各类信息,也可以通过在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的社区举行教育咨询会,让各培训院校和培训机构参与其中,向新生代农民工推荐适合他们的培训专业、所需费用、培训时间安排以及培训后的职业前景等。通过各种途径为新生代农民工搭建一个快速获得培训信息和就业信息的平台,不仅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和择业,也可以有效避免因信息流通不畅造成的“民工荒”。

三是要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和创业品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各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各地应因地制宜,整合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校校联办、校企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有效解决培训场所、师资力量的不足。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已获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管理;已获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应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和指导下,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获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可以申请使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府扶持资金,并按规定降低收费标准。

四是结合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增加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就业弹性高的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家庭服务业发展,扶持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在加强“双转移”的投入与考核方面。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为产业转移提供金融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大推动产业转移各项扶持资金投入,及时、足额拨付到产业转移园,并发挥放大效应,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产业转移园所在地政府也要加大对产业转移示范园的投入,使其尽快完善功能,发挥更大效益。有关部门掌握安排的技术创新、节能、挖潜改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要尽量向进入产业转移园的项目和企业倾斜。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就业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对广东省而言,省级财政每年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专项资金安排,适当加大对各市、县完成“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目标任务,职业培训综合基地建设、新增培训项目、农民就业服务、考核表彰等给予补助。同时,加大对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培训扶持力度。各市、县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把“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解决农民就业所需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安排,设立农民就业专项资金,保障政策及时兑现。农民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补贴、智力扶贫补贴、创业培训补贴、推荐就业服务补助、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新增培训项目设备设施补助和农民就业宣传、表彰等工作。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要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资金通报制度,定期分析和研究资金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效益。同时,要明确职责,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四是完善考核工作。从2009年开始,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每年对各地市政府和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上一年的产业转移工作开展一次考评,有力推动了双转移工作开展,特别是调动了地方政府的作用,但考核体系和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的完善是“双转移”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考核方式应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 篇12

一、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一) 提高劳动力素质, 增强其职业能力。

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 其关键因素在于劳动力素质和职业能力。农村劳动力素质越高, 职业能力越强, 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就越多, 向高层次转移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发展职业教育,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长和技术, 就能够提高他们的素质, 加强他们的职业能力, 从而有助于他们顺利转移到非农产业或者城镇, 并且有助于他们在转移后获得稳定的职业和较高的收入。

(二) 回避二元结构体制的障碍。

新中国成立以来, 通过升学转户口、在城市中就业是能够从农民跨越成市民的最直接的方法, 也是最稳固的从农民变为市民的方法。发展职业教育, 引导青年农民“花钱上学转户口”、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城市就业, 不仅对农民及其子女有相当的吸引力, 而且在户籍管理上具有可操作性, 可以回避二元结构体制的障碍[2]。

(三) 提高劳动力转移的能力。

对新生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很有必要。一方面, 职业教育不仅可增强他们接受科技成果的主动性、自觉性, 提高其吸纳、推广科技成果的能力, 而且可培养他们自主创业、建设家园的奋斗精神, 以及提高他们根据需要和可能向非农产业乃至外省转移的能力。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不仅可推迟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年龄, 还可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推迟婚龄和节制生育, 从而大大减少每年新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四)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职业学校必须考虑其人才供给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相吻合, 使供求保持动态的平衡与适应, 同时通过对劳动力的流向与流量的控制, 使农村劳动力较早地确定就业方向, 有序、合理地进行转移, 促进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与社会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五)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

要通过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还要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有无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农民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态度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最强劲的内在动力[3], 主要表现为:

1. 农民改变经济条件的诉求, 是对职业技术教育产生兴趣的最直接动力。

2. 农民对改变社会地位的追求, 客观上也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重要动力。

3. 农民自我价值实现观念的凸显, 也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职业教育在城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一) 职业教育在城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必要性。

1. 职业教育是知识型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优质潜在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

知识型剩余劳动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潜质人才库。未能及时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充分拓展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 使之成为学即致用的专业人才, 并利用在高等教育时培养的思维能力尽快进步, 成为专家级人才。未能升入高等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进入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实用的技能知识, 成为各行业的技术骨干。

2.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迫切需要

(1) 提高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需要。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各级职业教育与培训, 满足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要, 提高其知识文化水平, 对就业能力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理解和掌握, 进而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2) 提高剩余劳动力技术能力的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 培养劳动者的自我谋职能力、创新能力, 对基本的企业管理概念进行掌握等, 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色, 提高劳动者的技术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使其具备一定的技术性和技能型, 即便是失业也能从容应对再就业。

(3) 提高剩余劳动力创业能力的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 加强失业人员对失业的正确认识, 使其意识到工作并无贵贱之分, 有利于他们倾向于灵活就业;同时, 培养劳动者的创业意识, 他们可以自己创业, 一方面实现再就业, 另一方面对经济作出贡献, 带动就业, 即实现以培训带动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4]。

城市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压力很大, 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对象实施职业教育, 将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实践证明, 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因为通过这样的职业教育形式, 不仅为国家、为行业、为企业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 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也解决这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因此可见, 要解决城市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 职业教育在城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可行性。

不论是职前的学历性教育, 还是在职人员的提高性教育, 或者是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从教育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计划的制订, 再到教学计划的实施无一不是紧紧围绕着特定的行业、特定的系统、特定的职业甚至是特定的岗位。无论是培养经济建设和企业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 还是技术工人, 其主要内容以提升受教育对象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 人才培养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广泛适应性, 从而促进和提高城市剩余劳动力就业率。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也是一个劳动力大国。从总量上看, 中国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和就业需求相对不足使城市和农村都产生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劳动力素质, 增强其职业能力;回避二元结构体制的障碍;提高劳动力转移的能力;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职业教育在城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必要性在于:职业教育是知识型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优质潜在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 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4]刘雪芝.职业教育培训对再就业的作用探析[J].现代商业, 2010 (20) :285.

[2]张燕.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92-94.

上一篇:异常波动下一篇:临时公交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