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转移协议书

2024-05-27

劳动关系转移协议书(精选8篇)

劳动关系转移协议书 篇1

劳动关系转移三方协议

甲方:营业执照号码:地址:

乙方:营业执照号码:地址:

丙方:身份证号码:住址:关于将丙方劳动关系从乙方转移到甲方,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1、自年月日起,乙方与丙方原先签订的劳动合同正式解除并终止劳动关

系。

2、丙方与乙方解除劳动合同后,与甲方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其劳动关系正式由

乙方转移至甲方。

3、乙方自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不再对丙方的劳资及社会保险负责。随同丙方劳动关系的转移,其劳资、住房公积金及社会保险关系均转移至甲方。

4、甲方接收丙方劳动关系后,负责支付丙方薪酬及为其缴纳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费用。丙

方的薪酬及福利待遇保持当前水平,或根据评估员工贡献或业绩作出提升调整。

5、5、乙方不支付丙方经济补偿,但丙方在乙方的工作年限顺延至甲方,即丙方在甲方的工龄自其在乙方的入职之日起计算。

6、丙方与乙方终止劳动关系后,不再代表乙方及不可以以乙方名义开展业务/工作。不可以

用以往的工作关系进行与乙方有利益冲突的活动。

7、7、丙方与甲方建立劳动关系后,代表甲方开展业务/工作,不可损害甲方的利益及泄露

甲方机密信息。

8、8、本协议如有争议,可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深圳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会申请仲裁。

9、9、本协议自甲乙丙三方签字和/或盖章之日起生效。10、10、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劳动关系转移协议书 篇2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路径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成为承接发达国家一般制造业的主要力量, 中国“世界工厂”的称号与此有密切关系。国际产业转移无疑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大批以“代工”模式起家的企业基本上是通过承接产业专业而兴起的。卓越、张珉 (2008) 在分析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时指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是通过承接港台的产业转移而实现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升值以及配额不足, 使得港台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内地。由于广东省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 内迁的港台纺织服装企业最初主要集中于珠三角, 而后随着江浙民营企业的发展, 产业转移开始向温州、宁波为代表的长三角漫延。”

但是, 除了国际产业转移之外, 还应看到我国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也始终没有停止过。早在建国初期, 上海、天津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许多轻工性产业搬迁到中西部地区。中国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最有代表性的是“三线”建设期间, 东部地区很多军工企业、重化工业等前往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前, 我国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完成, 且服务于政治任务, 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改革开放后, 我国产业流动迎来了新的活跃期。这一时期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 (包括一些企业) 流向东部地区, 这种产业流动虽然受到经济利益的强烈诱导, 但大多数企业流动是攀比性的、非均衡性的。据统计, 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纺织服装业投资增速居全国之首, 产量同比提高30%以上。据有关方面测算, 仅东南沿海四省市 (粤浙沪闽) 需要转移出来的产业将达到上万亿元产值。张婷婷、高新才 (2009) 认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指向型产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不可避免。产业区域转移已经发生, 但尚未形成规模。事实上, 东部地区在转移过程中, 首选的产业输入地是中部地区。”那么, 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不同的产业转移是否具有不同特征?产业转移与企业亏损及劳动力转移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为此, 本文以C门类制造业中C17纺织业、C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C28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例, 深入分析三大产业转移特征及其与企业亏损及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1 衡量指标及样本数据说明

目前对产业区域转移的衡量指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陈建军 (2007) 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动态变化来评估产业区域转移的存在, 但该系数的评估以全国各区域对所有产业的需求都是均匀分布的, 且产出等于需求, 全国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市场等假设条件为前提, 因此, 在衡量产业转移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淑杰 (2010) 根据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关系采用产业集聚衡量指标来综合分析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状况。认为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存在着互动关系, 产业集聚往往包含着产业区域转移, 同时产业区域转移的结果又表现为在某一区域的产业集聚, 因此产业区域转移的衡量, 表现为在某一时间段内区域产业集聚的变化。魏后凯等 (2010) 认为地区市场份额的变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标志, 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 反映了产业的地区分布变动, 间接体现了企业迁移趋势。因此, 本文借鉴这一思路构建产业转移指标, 用全国各地区某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工业总产值比重 (即市场份额) 来衡量产业转移特征, 间接反映该产业企业迁移趋势和特征, 当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产业市场份额上升时, 表明该地区产业的承接, 即企业迁入, 反之, 意味着该地区产业转出, 即企业迁出;同时我们也借鉴这一思路, 用亏损企业数份额, 即某地区某行业亏损企业数占全国该行业亏损企业数百分比, 通过该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某区域某行业企业经营效果及竞争环境情况等;用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份额, 即某地区某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占全国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百分比, 通过该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某区域某行业从业人员变动情况。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例, 选取2001~2010年间的数据, 分别计算各省市纺织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市场份额、亏损企业数份额和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份额, 并按照我国三大区域划分陈耀、冯超 (2008) 认为的那样, 2004年沿海地区工资上涨一级出台的“劳动法”使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 2005年起人民币持续升值, 2006年起调整部分商品的退税率, 2007年施行加工贸易管制政策使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影响下, 遍布浙江的“块状经济”出现了明显的移动痕迹, 纷纷向邻近地区转移或者投资, 这种传统产业的资本“抱团”流动, 启动了“块状经济”的跨省复制。

(3) 纺织业等三大产业转移特征与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及劳动力转移是紧密相联系的, 当产业转移和积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引起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增加, 同时引起劳动力转入该区域;当产业转移和扩散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引起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减少, 同时引起劳动力转出该区域。

5.2 启 示

(1) 由于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等经营环境的变化, 企业会不断寻求更加有利的地理位置, 目的是动态地、能动地保持企业竞争力。当多数企业效仿个别企业立地转移行为时, 产业转移就发生了。因此, 产业转移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客观现象, 各类产业的空间立地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提醒我们政府相关管理部门, 不要以地方保护主义为目的, 人为阻碍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 而是应想方设法, 制定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相关激励政策, 使产业转移符合产业自身发展规律性, 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 产业转移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不能无止尽无限度地转移。因为随着特定产业向某区域不断转移, 产业内企业数量逐渐增多,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引起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致使企业亏损数量不断增多;同时伴随着特定产业向某区域不断转移, 劳动力也不断转移到该区域, 随着劳动力不断增加, 引起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励。因此特定产业向某区域转移只有在合理的限度内, 只有加快产业有序转移, 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J].浙江大学学报, 2007, 37 (2) :88~98

[2].陈耀.产业资本转移新趋势与中部地区承接策略[J].中国发展观察, 2009, (6) :22~24

[3].陈耀, 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3) :76~83

[4].多淑杰.产业区域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科科学, 2010, (8) :93~97

[5].胡济飞.产业转移中企业迁移的制约因素分析——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析[J].现代商业, 2009, (36) :78~79

[6].魏后凯, 白玫, 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视——企业迁移的视角[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8

[7].张婷婷, 高新才.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证比较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 2009, (1) :21~24

劳动关系转移协议书 篇3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The Factors in Transferring Rural Labor in China

LIU Ru-liang JIA Ren-an2,DONG Qiu-xian1

(1.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2.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s of transferring surplus rural labor in China,pointing out that transferring into small city or county is the main way for the most part of rural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push and 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as rural people transferred from peasants to farm workers, from farm worker to city people,it advocates a consequance of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forces.

Key words:transferring rural labor;push and pull theory;farm worker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现在,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而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问题,即“三农”问题可能成为最大的障碍,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于“三农”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这些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分析

人口迁移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同样也有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政策背景下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六七十年代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成为势在必行的历史潮流。但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的生存环境日益变好,一些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又转回了农村。如图1,它所表示的是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流程。

农村人口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转移,再附带非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出路:向城市迁移(地域流动)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职业流动)。就地域流动来说,如图1所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向城市的转移:一是农村居民的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农村未接受正规培训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向城市转移。

与地域流动相比,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的活动,这种就地职业转移对劳动力所接受的正规或非正规教育的要求比外迁要低。同时,由于从事本地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并兼顾家庭的其他生产活动,其参与成本要低于迁移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有限,其收益也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要真正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是要向城市转移。

就向城市迁移的具体途径来说,业界又有多种主张。有超大城市论,大中城市论,小城市或城镇化论等。有研究表明,就单位土地面积所容纳的人口而言,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优于小城镇。因此,出于国土利用率的考虑,我国不宜盲目发展小城镇,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又缺乏现实的支持条件。首先是高房价限制了农村人口成为大中城市的永久居民。200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加权平均房价为5 000元/米2左右,而即使是农村住户的前10%高收入阶层,户均年收入也只有3.5万元左右。他们若想在这些城市里买房常住,70平方米的面积要花费他们10年的总收入,其他阶层就更不用说,由此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其次是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限制了他们融入大中城市的生活。目前,城镇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大中城市的就更高,而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左右。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所能从事的多是那些城市人不愿干的脏、重、累的活,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找不到归属感,从而更加制约了他们向大中城市转移。因此,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最佳路线只能是由图1中的下半部分“农村人口→大学生→城镇人口”实现。

既然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都不能成为大规模农村人口的流入地,那么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为了农村人口转移去处的最佳选择。小城市或县城位于整个城市体系的最基层,是大中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都要通过县城来传递。虽然单个县城的作用与重要性比不上大中城市,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广大农村又有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了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天然纽带和桥梁。有关数据也表明,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承载了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分析

下面从农村劳动力及其家人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利用“推拉理论”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进行分析。

“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存在,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

笔者假定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他们的转移行为发生前,都要对转移的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再与不改变现状的情形相比较,权衡两种状态下的利益得失,然后才作出是否转移的决定。

为叙述方便,若农村人口在家务农,记为状态1;若外出打工,记为状态2;若转变成城镇人口,记为状态3。并假定状态2与状态3的区别是:状态2仍有耕地,而状态3没有耕地,却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农村劳动力在任何地方生活都存在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把在状态1、状态2、状态3的生产生活总成本记为C1、C2、C3。生活成本指劳动力购买商品及服务的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支出等,三种状态下的生活成本分别用C1L、C2L、C3L表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的地一般比农村当地经济发达,一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如蔬菜、粮食等的支出会增加。于是,同样是满足生存需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目的地的支出要多于原住地。由于转移目的地教育基础设施一般来说比原住地齐全,再加上一些城市的人为制度限制,使农村劳动力子弟入学成本增加。住房支出是最大一笔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支出成本。农村人口在原住地建好房子后一劳永逸,只要作必要维护,无须再付出任何费用。而在转移地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要支付较高的房租,或者承担更高的房价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分别用Li1、Li2、Li3表示3种状态下日常生活支出,用Ed1、Ed2、Ed3表示子女教育支出,用Re2、Re3表示住房租金或房款,用Fe1、Fe2、Fe3表示其它生活支出。

状态1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用Pr1表示。状态2与状态3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学习费用、在转移目的地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费用以及与家人联络费用等,用Pr2、Pr3表示。于是三种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为:

状态1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收入是生产经营收入以及国家的各种补贴,分别用In1和Su1表示。另外由于在原住地社会环境比较熟悉,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认可,记其心理收益为Xi1。状态1的总收益记为R1,则R1=In1+Su1+Xi1。

状态2中农民工的主要收入为打工工资收入,农村家中的一些地租收入以及建设城市的心理自豪感收益,分别记为In2、Di2 、Xi2。状态2的总收益记为R2,则R2=In2+Di2+Xi2。

状态3中农民工已经转变成城镇人口,主要收入为工资收入和心理自豪感收益,以及作为城市人口的其他附加福利收入,分别记为In3、Xi3和Fu3。状态3的总收益记为R3,则R3=In3+Xi3+Fu3。

综上所述,由推拉理论,若R1-C1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而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小城市或县城又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多数农村人口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转移落脚点。对于如何才能完成转移,研究表明,只有在城市打工的综合收入大于在农村务农的综合收入,农村劳动力才会倾向于进城工作。因此,应该尽量消除农民的进城障碍,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增加农村人均资源。这样也有利于耕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后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农.离土还是离乡[J].世界经济文汇,2004(1):53-63.

[2] 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J].东南学术,2004(1):60-66.

[3] 刘学忠.县城在我国农村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村经济,2004(10):73-76.

[4] 薛国琴.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成本、收益[J].农业经济,2006(7):29-30.

(责任编辑:樱 紫)

房屋产权转移协议书 篇4

甲方(卖方):_______________乙方(买方):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付款时间、方式约定乙方分三次向甲方用银行卡转账方式支付购房款________________万元整(即______________元)。

第一次:乙方于《房屋买卖合同》签订之日支付房款______________万元整(即______________元);第二次:支付甲方用于偿还其在______________支行购买该房屋所借住房按揭贷款本息;第三次:待甲方执行完《房屋买卖合同》及本协议相关条款当日付清全部余款。

二、甲、乙双方在望城办理房屋登记机构房屋产权转移登记手续,所需税费由乙方全额缴纳。

三、甲方转让房屋后,该房屋之附属从权利(如开发商赠与的阳台、花园等)相应转让给乙方;乙方即享有该房屋之所有权利,并在全部购房款付清之日,交接钥匙。

四、甲方保证所转让的房屋无任何纠纷,如物业管理费已交清至______________

年__________月等。

五、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六、本合同生效后,甲、乙双方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要解除合同的,责任方须按《房屋买卖合同》及本协议的有关条款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并按实际已付款(已收款)的__________%赔偿对方损失。

七、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均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见证人(签字):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

债权转移协议(样板) 篇5

甲方:

乙方:

现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合作共赢的原则。就 甲方-债权方部与债务履行方关于的债权债务关系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一、现因债务履行方作为甲方-债权方的债务人截止至****年**月**日,¥******(大写*******)款项名称款。甲方-债权方承诺并保证对上

述债权的合法性及有效性。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现甲方将债务履

行方¥******(大写*******)款项名称款的债权转移给乙

方,由乙方作为债务履行方针对¥******(大写*******)

款项名称款的债权人。债权转移后甲方应履行向债务履行方的通知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同时,乙方作为债务履

行方的债权人,在收取上述转移债权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债务履行方交付相应票据。

二、甲方:

乙方:

****年**月**日

劳动力转移 篇6

摘要: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部分群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就称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暂时离开农村,到县城或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现象,就是劳动力转移。近年来,鹿城镇通过积极实施“打工经济”战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向非农行业、城市、发达地区转移,打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亮点。从小范围上看,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可以改善农民生活现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总体经济发展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种资源再配置过程,它对整个楚雄州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楚雄州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鹿城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随着鹿城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务工意识有所转变,鹿城镇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致呈现出以下特点:

1、就业方向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农村劳动力存在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据调查,近年来鹿城镇进城务工人员所从事行业主要是: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这四个行业就占了鹿城镇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

2、受过初中教育的中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外出务工的主体

据调查,近年鹿城镇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且大部分都是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的中青年。2011年鹿城镇外出务工人员共75人,中其包括初中学历46人,大中专学历8人,高中学历3人。75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四十岁到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占37%,二十岁到三十岁的人占36%,二十岁以下的青年人占27%。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龄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沉重,既要赡养父辈,又要抚养孩子,面对家庭巨额消费开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寻找赚钱的路子。

第二,新时代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初高中毕业后,他们一般不愿意留在本地,都有到外面闯荡一番的念头。

第三,许多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都寄较高期望,农村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基本上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求。

3、08年后劳务输出数量在逐年增长

据调查,2007年鹿城镇劳务输出总数为56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很多村民心有余虑,不愿外出务工,所以劳务输出人员仅有28人,与上年相比人数缩减了一倍。2009年劳务输出人数为58人,2010年为65人,2011年为75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鹿城镇劳务输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4、外出务工人员中女性比重止升反降

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增加,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男性农村劳动力新加入外出务工的潮流中,女性占外出务工人数的比重止升反降。2009年鹿城镇女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1,2010年的女性比重是60%,2010年上升0.9个百分点,2011年比重是40%,比2009年下降1.1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2个百分点。

5、内陆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工资收入相对较高,福利待遇较好,生活水平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据今年

资料统计,鹿城镇劳务输出地主要是浙江、广州、上海、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对扶贫整村推进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从整个楚雄州劳务输出情况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不完善

从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看,全州2005年组织劳务输出33983人,仅占全州外出务工人数的17.82%,说明大部分外出务工者还是属于非组织外出务工。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信息获取来源主要还是“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领示范、以及自己外出闯世界等方式各显其能。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

2、外出务工环境趋紧

农村劳动力拥有城市工作岗位的空间有限,加之综合素质不高,择业竞争压力大,从业状况不佳,获取收入少,外出务工环境趋紧。2005年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寄回或带回的现金26817万元,人均1407元,比2003年减少122元,比2004年增加14元。

3、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城镇化建设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2005年楚雄州城镇化率26.0%,比上年提高1.2百分点;全州农村劳动力资源除了本地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人数

比上年增加0.52个百分点外,还有向辖区外转移的劳动力人数占农业人口的8.62%。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城镇化发展速度;二是小城镇发展滞后。目前我州城镇化水平仍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摆脱出来,二、三产业和城镇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小,农村城镇化发展尤显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从而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4、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农村人口长期在外,村干部对计划生育管理鞭长莫及,流动人口超生现象严重,且“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不打疫苗,不接受教育,致使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情况令人担忧。

以上反应的是整个楚雄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其也包含了鹿城镇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三、搞好扶贫劳务输出的对策

根据目前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制度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农民无后顾之忧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

2、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信息服务机制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特别是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要注意发挥

镇政府及各种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为鹿城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和及时的信息支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受到的损失。

3、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的协调联系,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对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应健全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做到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站、村有点,形成上下衔接、内外沟通、灵敏高效的中介服务网络。以县、乡为单位,在劳务输入地建立岗位信息窗口,形成稳定的信息沟通渠道。二是要充分发挥定点帮扶单位联系面广、信息灵的作用,构筑起双方对接的平台。应把接纳转移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作为定点扶贫的一项机制,作为评价定点扶贫单位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促进劳动力的加速转移。

4、搞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工作

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最终提高农民收入。要依托培训机构,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在培训中要注重培训的组织管理要有系统性、培训的对象要有针对性、培训的内容要有实效性和特色性、培训的方式要有灵活性、培训的费用要有合理性、培训服务要有延续性。通过技能培训,要积极推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朝省内外条件较好的企业就业,同时可结合农民生产特点,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手工业等实用技术培训,多管齐下,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四、小结

农村剩余劳动劳务输出收入是贫困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民能否增收。政府要积极关注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把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努力搞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针对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促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劳动关系转移协议书 篇7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距较大,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在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转型日益深化的进程中,城市新型、现代产业对劳动力供给的需求增长较快。为了寻求更多就业机会和较高收入,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世人的视野并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不仅解决了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我国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各学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黄国华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受迁移地非农收入效用因素、迁移成本变动因素的影响,而且受非农劳动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2]。刘怀廉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和转移模式入手,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发展农村相关农业产业这两种方式实现转移,并强调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的方式,在农业内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3]。

黄宁阳、龚梦以农村劳动力个体特征和家庭因素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认为农户的迁移意愿受到个人特征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其中单位性质、打工年限、打工收入、家庭年收入和家庭耕地面积对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意愿有显著影响[4]。何军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及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农民工城市融入度的指标体系,研究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和代际差异,认为两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差异主要由其在个人禀赋上的差异所引起的[5]。李实从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出发,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提高农业生产率、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具有积极作用[6]。

虽然我国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转移模式、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及农民工城市融入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层面对农民增收及二者线性关系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黄国华在劳动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运用成本效用分析法,实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7],这对于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的线性关系具有引导作用。但他未能就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确定性分析。特别是大部分研究忽视了劳动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约束,以及在此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效用。本文在劳动市场需求与劳动力转移成本约束下,利用成本效用分析法建立需求函数模型,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首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建立需求函数模型,利用《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经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1 模型构建

本文利用成本效用分析法,假设劳动市场是需求约束型,农民收益的增加受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效应的理论模型。

假设1:某农民的收入效用为U,其收入效用由农业收入yα和非农业yβ构成,收入效用函数为U(yα,yβ)。

假设2:该农民的取得收入效用的成本为C,其成本由农业生产成本和非农生产成本构成,其中农业生产成本投入率为ρα,非农生产成本投入率为ρβ。则其成本约束函数为C=ραyα+ρβyβ

假设3:劳动市场需求包括农业生产人口需求和非农生产人口需求,其中农业生产人口需求为A,非农生产人口需求为B

假设4:农业劳动市场需求对农民收人的影响系数为φα,非农劳动市场需求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系数为φβ,根据劳动市场需求与劳动供给之间的关系可得yα=φαA,yβ=φβB

当该转移劳动力的收入效用最大化时,其农业收入yα和非农业yβ的收入分配实现最优配置。即:maxU(yα,yβ)=max(φαA,φβB)

根据成本约束函数C=ραyα+ρβyβ,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L=U(yα,yβ)-(ραyα+ρβyβ-C),即:

L=U(φaA,φβB)-λ(ραφaA+ρβφβB-C) (1)

对式(1)中的φα,φβ,λ,分别求微分,得:

L/∂φα=∂U/∂φα-λραA=0 (2)

L/∂φβ=∂U/αφβ-λρβB=0 (3)

αL/αλ=ραφαA+ρβφβB-C=0 (4)

由(2)/(3)可得,αU/φαραA=U/φβρφB,该公式表示:

×=×

当上述公式条件满足时,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分配实现最优配置。

2 实证分析

通过以上模型分析可知,农民收入受农业收入边际效用、非农收入边际效用、农业生产成本投入率、非农生产成本投入率、农业生产人口需求量以及非农生产人口需求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度、规模。然而简单的模型理论分析,不能明确这些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的相互影响,为得出确切结论,本文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前,有必要对以上各影响因素的年度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农民收入包含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其中农业收入效用包括货币效用(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即农作物种植收入、畜牧业收入等)和非货币效用(安逸的田园生活、较小的工作生活压力等)。农业生产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农业生产机耕投入、化肥施用等)和非货币成本(从事非农生产的机会成本、农闲时节的时间成本等)。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和生活水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直接反应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货币效用,即农民收入的非农效应。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反映了最低的城市生活成本,是转移劳动力非农生产成本投入的直观反映。以上各指标虽不能完全涵盖农业收入效用、非农收入效用、农业生产成本投入、非农生产投入,但具有一定代表性,且数据可以量化。

因此,本文用即期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x1)表示农业收入效用;用农业生产的化肥使用量(x2)表示农业生产成本;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即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表示非农效用;用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即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x4)表示非农生产成本。农业生产规模和非农生产规模是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直观体现,因此可把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率、非农生产总值占GDP的比率分别作为农业生产人口需求量、非农生产人口需求量。但由农业生产总值占GDP比率的数值计算公式(1-GDΡ)可知,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为保证实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只选择非农生产总值占GDP的比率(x5)作为解释变量。

在进行实证统计分析前,先预期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农民收入(y)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以更好的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即期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x1)与农民收入(y)增加应正向相关,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业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基本保障,因此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必然对农民收入有显著带动作用。农业生产成本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农资价格特别是化肥价格的迅猛提高,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因此化肥使用量(x2)与农民收入(y)负向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家庭利益最大化联系在一起,同时以获取经济收入为最直接目的[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示农民收入的非农效用,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增加收入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x3)与农民收入(y)正向相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直观反映出城市生活成本,非农生产成本的增加必然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负向作用,因此城乡消费支出比率(x4)与农民收入(y)负向相关。非农生产总值占GDP的比率表示非农生产人口需求量,非农产值的高低与转移劳动力就业机会正向相关,因此非农生产总值占GDP的比率(x5)与农民收入(y)正向相关。

根据上述模型变量分析,由需求函数基本模型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效应的模型:

y=c+α1x1+α2x2+α3x3+α4x4+α5x5+u (5)

其中,c为常数项,α1、α2、α3、α4、α5为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系数,u为残差项。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市、区)的1995—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构成截面数据来计算以上各变量数值,运用Spss19.0工具软件进行相关实证分析。各相关统计值见表1。

注:统计数据来自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年鉴》。

对线性模型直接进行线性回归会忽视各解释变量间内在共线性,本文先对各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进行共线性诊断。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0.999,R2=0.998,表明模型总体拟合很好;Sig=0,即P=0.000,方差分析表显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但常数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农用化肥施用量等变量的参数估计结果未通过t检验,各偏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通过进行共线性诊断,各自变量存在严重的共线性(条件指数φ=566.340),常数项、非农生产总值占GDP比值的VP值均很大,分别为0.83、0.92,表明二者极度相关。为消除多重共线性剔除误差,使分析结果更准确易懂,本文将采取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利用Spss19.0工具软件通过主成分回归求回归系数,进而解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效应的线性模型。

首先,对各解释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所需主成分数[9]。主成分分析的有关结果见表2。

注:本实证结果由Spss19.0软件得出,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

表2显示了主成分的统计信息,包括特征值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3.542,它解释了5个原变量的总方差的70.849%;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314 6,它解释了5个原变量的总方差的26.315%,前两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97.164%,即前两个主成分包含了5个原有变量97.164%的信息,所以本文可以取前两个主成分来替代原有的5个指标变量。

然后,运用Spss19.0工具软件,可计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3),通过该矩阵将所取主成分表示为各个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

注:本实证结果由Spss19.0软件得出,采用主成分构成得分法。

通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写出两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如下:

z1=0.261stdx1+0.279stdx2-0.242stdx3-0.051stdx4+0.274stdx5 (6)

z2=-0.240stdx1-0.086stdx2-0.367stdx3+0.737stdx4+0.129stdx5 (7)

这里stdxi(i=1,2,3,4,5)表示标准指标变量,标准化各变量x1~x5:

stdx1=(x1-1854.243)/589.290

stdx2=(x2-4594.653)/637.746

stdx3=(x3-33.770)/3.846

stdx4=(x4-359.450)/14.712

stdx5=(x5-86.086)/3.405

最后,将上述所取主成分代替5个原自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得到标准化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对z1、z2、Y做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0.973,R2=0.947,表明模型拟合较好;Sig=0,即P=0.000,方差分析表显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常数项和各主成分解释变量均通过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且VP值偏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即z1、z2对因变量Y有线性作用,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Y=3318.388+1451.089z1-434.638z2

将式(6)、式(7)带入回归方程式(8),得到因变量Y与标准自变量stdx1~stdx5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Y=3318.388+1451.089(0.261stdx1+0.279stdx2-0.242stdx3-0.051stdx4+0.274x5)-434.638(-0.240x1-0.086stdx2-0.367stdx3+0.737stdx4+0.129stdx5)

亦即:

Y=3318.388+483.047stdx1+442.232stdx2-191.652stdx3-394.334stdx4+341.53stdx5

将主成分分析中提到的标准化自变量的公式带入,将标准自变量还原为原自变量,从而得到因变量y与原自变量x1~x5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0.8197x1+0.6934x2-49.8315x3-26.8036x4+100.3024x5+1295.2640

该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对农民收入增加起负向作用,即期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农业生产的化肥使用量、非农生产总值占GDP的比率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正向作用,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3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市场需求双重约束下,探讨即期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城乡消费支出比率等解释变量影响农民增收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农用化肥施用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预期结果不一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非农生产总值占GDP的比值这3个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与预期相符。

实证分析结果与本文起初预期的差异,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首先,农用化肥施用量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这与原先的预期不符,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拉动和惠农支农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务农生产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而化肥施用量是农业生产型要素的重要组成,增加农用化肥施用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所以,农用化肥施用量的投入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因此,两者呈现正相关的分析结果。

其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也与预期不同,二者间负向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量与质的巨大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开,并有持续扩大的趋势。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无法真正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同时,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文化水平等自身禀赋较低,使得收入低于同期城市居民收入,加之城市生活成本偏高,这些严重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从而减少农民收入。

以上各模型实证分析结果隐藏着一定的政策含义:

第一,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分析可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因此,要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第二,推进户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增加农民净收益。由模型分析可知,城乡消费支出比对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一定的负向作用,因此,政府应采取合理方式平稳物价降低城市生活成本,同时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第三,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扩大非农生产规模。模型分析结果说明,非农生产总值占GDP的比值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增长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因此,要在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疏通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李德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4.

[2]黄国华.成本与市场双重约束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0(1):34—40.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13.

[4]黄宁阳,龚梦.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及家庭因素分析——基于农户调查的Logic回归模型[J].中国农村观察,2010(2):27—33.

[5]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6]李实.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的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2(2):16—33.

[7]黄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29个省市的经验数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1):30—33.

[8]杜鹰.走出乡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56—57.

[9]陈超.Spss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25—333.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研究 篇8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基本概念

1.直接成本。由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引起的直接花费称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成本。直接成本由转移费用(又称流迁费用)和生存费用两部分构成。其中,转移费用指因外出就业而异地转移所形成的交通费、职业介绍信息费、学习培训费和变卖旧房屋、购置新住宅带来的损失费用等。生存费用指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费用,即生活费用。本文中该部分费用并非外出者(进城者)在转入地再生产劳动力必须的全部费用,而是指在转入地与转出地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额。因为,即使农村劳动力不转移出农村,而是在原地工作、生活,同样需要消费,也必须花费一定生活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并不构成其转移的直接成本。只有转入地与转出地之间生活费用的差额才是由异地转移所引起,才能构成农民异地就业的成本。

2.机会成本。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具有机会成本,即由于异地就业而放弃的在原就业地能够获得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一般包括农民在家务农收入和农闲期间的短期务工收入。该部分成本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如果机会成本过高,或者说农村劳动力通过在家务农或务工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实例分析

依据河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在郑州务工的河南籍农民工所做调查,农民工人均务工收入为6451.2元,而其总成本额为5579.08元(含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其务工净收入只有872.1元,各项具体数值见表1、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有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后,仍然获得了纯收入,即实现的转移纯收入为872.1元,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实现的比在农村务农以及从事非农活动所获收入高出的净收入。这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要转移,要从农村走向城市,其原因就在于转移能为农村劳动力带来更大的收入,实现更大的经济收益,从经济学角度讲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分配的进一步优化。

由表1中我们还发现,农民工在外务工收入完全来自于工资费用,而无任何福利收入,该项收入为零。这说明当前我国的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农民工的收入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什么呈现兼业性、季节性的特点,农民们农忙种田,农闲打工,是因为务农收入是他们收入的基本保障。

通过表1、表2中农民工务工成本的具体构成,还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成本较高;直接成本中生存费用所占比例较大;机会成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成本中所占份额也较大;政府各种办证费、管理费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的巨大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根本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时所需要承担的各种转移总成本过高,从而降低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净收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实际提高。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减少各种办证收费,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成本。政府不合理的“办证”收费行为,不仅直接“卡死”了一些农民的进城通道,而且还通过增大农民外出成本和降低农民收益率,提高了“门槛”,减弱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减少各种不合理的办证收费势在必行。

第二,实行补偿性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相对减少农民支付的成本。鉴于目前存在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收益率较低的情况,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资力度,改善培训和办学条件,降低农民学习、培训费用,减轻农民获得技能的成本支出,提高外出就业净收益,增强其外出务工的动力。通过改进教学培训模式,调整培训计划,使之更能适应农民外出就业的实际需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把沉没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失业救济和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由依靠家庭和土地转向依靠社会和制度。在城市,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使已经离土离乡但还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也能享有诸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种社会福利网络的保障,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抵抗就业风险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增加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收入,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

第四,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的支付能力。对有转移意愿的农户,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转让其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和住宅,从而获得他们离土离乡、在城镇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保证金和经营资本,增强其转移成本的支付能力。

第五,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紧进行与《劳动法》相配套的立法工作,重点加快制定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劳动保护、最低工资标准、户籍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等直接导致农民工转移成本升高的现象。

上一篇:活火拼音解释与造句下一篇:二道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