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关系转移的说明

2024-06-21

组织关系转移的说明(共10篇)

组织关系转移的说明 篇1

各二级学院党总支:

现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说明》发给你们,请向党员说明。附:

关于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说明

党员组织关系是指党员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隶属关系。党员组织关系的转入是按要转入的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由上级党组织逐级转移,最终转入落实到党支部。

转接党员组织关系的范围

一、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

1、县级及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

2、中央直辖市和省、自治区辖市的区委组织部。

3、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处)。

4、党中央各部委的机关党委和中央一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政治部。

5、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或相当于师以上政治部或其组织部门。

6、铁道部部属各公司、各铁路分局及分局级公司党委。

7、民航系统的民航总局组织部和总局直属机关党委。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各农业师(管理局)政治部(处)。

9、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境内企业党委(直属党委)。

10、实行垂直领导的中央各金融机构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党委组织部(中国投资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仅限于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子机关党组织)。上述金融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局、中国证劵监督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中国投资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各金融资产公司,以及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忠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组织部。

二、在全省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接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

1、省委组织部、各市州(区、县、市(县级市))委组织部。

2、省一级的金融、民航、铁路党委党委组织部。

3、省委直属的机关、事业企业或部门代管的部门省属单位党委组织部(处):省直机关工委组织部省教育工委组织部

省国资委党建工作处省国防科工办组织部

中国物理研究院党委组织部省电信公司机关党委组织部

成都铁路局党委组织部省电力公司党委组织部

省石油管理局党委组织部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党委

中石化四川销售分公司组织部水电第五工程局党委组织部

水电第七工程局组织部华西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

省机场集团党委组织部省公路桥梁集团公司党委

注:高校组织隶属关系:

1、除成都之外的其他市州的大学,其组织关系隶属地方党委;

2、成都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信息工程学校、成都师范学校六所大学组织关系隶属成都外,其他的隶属省教育工委。

二、组织关系自贡市内的我校可直接开具组织关系。

富顺县委组织部荣县县委组织部

自流井区委组织部贡井区委组织部

大安区委组织部沿滩区委组织部

自贡市高新区党工委市直机关党工委

市国资委党委市公安局党委

自贡国安局党委市房地产管理局党委

市交通局党委市粮食局党委

市教育局党委市文化局党委

市农业局党委市水利农机局党委

市卫生局党委市供销社党委

市司法局党委市国土资源局党委

市公路局党委市仁济医学中心党委

市中医院党委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

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

市化工研究院党委市钻井大队党委

四川理工学院党委自贡广播电视大学党委

四川省盐业学校党委自贡市职业培训学院党委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公司党委自贡硬质合金责任公司党委 昊华西南化工责任公司党委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党委 四川省精细化工研究院党委四川省盐业自贡分公司党委 自贡邮政局党委四川移动通讯自贡分公司党委 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公司党委四川大西洋集团责任公司党委 鸿化股份(集团)公司党委四川聚酯股份公司党委

自贡纺织股份公司党委四川玻璃股份公司党委

东新电碳股份公司党委中国联通自贡分公司党委

市商业银行党委自贡水务集团公司党委

市燃气责任公司党委市公交集团责任公司党委

市委非公组织工委四川远建建筑工程设计公司党委 附1:

市直机关党工委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名单

一、党委(33个)

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人民检察院市经委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规划局和建设局市劳动局市兽牧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市人事局市旅游局自贡国税局自贡地税局自贡工商局自贡气象局自贡质监局自贡药监局市委党校自贡日报社市广电局市总工会市市场服务中心自贡市人才交流中心

二、党总支(10个)

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市灯贸委市审计局市环保局市团委市档案局市人口和计生委市物价局市人防办市国资委(机关)

三、党支部(17个)

市委政法委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市委政研室市农工办市林业局市统计局市外事办市接待办市报批中心市妇联市残联海关自贡办事处市地震局市安监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附2:

市国资委党委直属企业名单

自贡市工业泵股份有限公司自贡市高压容器总厂党委自贡市机械一厂党委自贡市空压机总厂党委四川自贡市运输机械总厂党委 自贡市双峰电子总厂党委自贡市标准件总厂党委自贡市磁性材料总厂党委自贡市釜江化工厂党委自贡市炭黑厂党委自贡

市特种工程塑料厂党委自贡市油毡厂党委自贡市建筑陶瓷总厂党委自贡市瓷厂党委自贡市灯泡丝材厂党委自贡市树脂厂党委 自贡市工业供销社总公司党委四川自贡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自贡市光明食品厂党委自贡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党委自贡市公路运输总公司党委自贡市新华印刷厂党委中国电信自贡分公司直属党委 川玻南华股份公司党委自贡市可锻铸铁厂党委自贡市钢锹厂党委 自贡长征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四川飞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 自贡物资(集团)公司党委自贡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党委

自贡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党委自贡市通明照具有限责任公司党委 四川省汽车运输自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自贡市水泥公司党委

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东方锅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自贡市水利机械厂党总支华润蓝剑自贡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自贡市电化厂党总支自贡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党总支 自贡市糖果厂党总支自贡市卷尺长党总支自贡市燃料建材有限公司党总支自贡萨法姆铸铁有限公司党总支自贡山川汽体压缩机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自贡市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党总支 自贡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直属党支部自贡市中联环水净化有限公司党支部自贡东方通用能源有限公司党支部东方发电锅炉配套制造有限公司党支部东方发电锅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党支部附3:

市教育局党委直属学校名单

自贡一中党委自贡蜀光中学党委自贡四中党总支

自贡旅游职高党总支自贡六中党总支自贡桃花山中心党总支自贡十中党总支自贡十四中党总支自贡永安职中党总支 自贡釜溪职高党总支自贡十八中党总支自贡二十二中党总支 自贡二十八中党总支自贡三十四中党总支自贡解放路中学党总支 自贡市工读校党总支自贡鸿鹤校党总支自贡市蜀光绿盛学校党总支 自贡市财经学校党总支

自贡市新光中学党总支

自贡市工业校党总支自贡市电脑学校党总支

组织关系转移的说明 篇2

近年来, 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将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向知识管理领域扩展。Abdul Kadir Othman与Hazman Shah Abdullah (2008) 在研究情绪职能对服务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时, 将组织公民行为作为二者的中介变量, 认为情绪职能通过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作用于知识共享[4]。Hsu.C.L.与Lin.J.C.C. (2008) 认为组织公民行为帮助组织成员之间形成一种牢固的关系, 导致成员之间合作互助, 因此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员工更愿意贡献知识[5]。K. D. Joshi与Saonee Sarker (2006) 指出, 知识转移应该被看作一项员工自愿完成的角色外行为[6]。前人的研究表明, 作为员工角色之外的创新和主动的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可以对员工的知识活动起到促进作用。然而, 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只是被学者们在不同文献中多次提出, 鲜有研究对该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构建了一个描述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的模型, 阐述了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通过作用于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机会作用于知识转移绩效的机理, 通过组织内部个人层面去重点关注员工的知识活动, 丰富了以往组织公民行为和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 对于企业采取一定措施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改善知识管理绩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理论背景与概念模型

组织公民行为指组织内部成员所表现出来的, 没有包含在员工职位说明书的描述与组织奖励体系之内的, 但是却有助于组织绩效提高的行为[3]。Organ (1988) 将组织公民行为划分为利他行为、尽职行为、礼节行为、运动员精神和公民美德五个纬度。樊景立等人 (2004) 对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中国员工将自我发展与自我培训、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等行为也视作比较重要的组织公民行为, 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视为对礼节行为内涵的扩充, 而运动员精神与公民美德在中国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中并未被发现[7]。借鉴前人的研究, 结合中国文化背景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的研究, 主要针对以下几个纬度开展: (1) 自我发展行为; (2) 利他行为; (3) 礼节行为; (4) 尽职行为。

知识转移是知识通过社交、培训或学习等方式在不同的实体之间的传播[8]。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体的大脑之中, 只有经过员工之间的直接交互, 经历社会化的转移过程才能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起关键作用。个体层面上的知识转移也可视为员工在交互过程中彼此影响的过程, 其绩效表现为通过知识转移引起的员工知识的改变, 这一改变可以用员工对知识转移的过程和结果的满意度去衡量[9]。成功的知识转移取决于转移双方的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转移机会3 个主要因素[10]。

知识转移动机指知识发送者发送知识的动机和知识接收者接受知识的动机, 这种动机一方面来自于对互惠的预期; 另一方面来自于双方的合作心理[10]。知识转移能力指知识接收者的吸收能力和知识发送者的发送能力。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 吸收能力指学习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它受个体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影响。当一个人拥有更多的经验和知识的时候, 他的吸收能力增强, 获取新知识的活动就更有效[11], 发送能力指知识的发送者向接收者分享知识并帮助接收者理解这些知识的能力。知识转移机会包含知识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存在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联系、以及知识转移的机制、氛围、渠道等。

组织公民行为——自我发展行为、利他行为、礼节行为、尽职行为通过影响员工的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机会作用于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绩效。自我发展行为下, 员工需要积累经验, 提升技能, 就会利用与其他员工人际接触的机会进行交互式学习, 员工在这种交互式学习中, 发送知识和吸收知识的能力也逐渐得到提升[12]。利他行为促使员工之间形成合作互助的关系, 这种关系对双方良好的知识转移意愿和顺畅的渠道的形成都有好处。礼节行为有助于员工之间形成和谐、愉快的沟通氛围。员工乐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一位有礼貌的让他感觉愉悦的同事沟通、向其提供信息并帮助其理解顾客知识。表现出尽职行为的员工对于工作非常投入, 自愿行使工作职责以外的义务并且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够超过规定标准[13], 有助于知识转移机制中一些固有障碍的消除。总之, 各种组织公民行为共同作用, 加深了员工对所转移知识的理解, 加快和简化了知识转移过程, 提高了知识转移过程的自由度。

基于以上论述, 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内部员工的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转移机会都有影响, 而这三者又作用于知识转移绩效。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 ( 如图1) , 以解释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2 研究命题

2.1 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转移动机的作用

组织公民行为是唐炎华与石金涛 (2007) 提出的个体间知识转移动机来源之一[14]。一方面, 从互惠的角度考虑, 自我发展行为下, 员工有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内部动机[15]。在组织内部, 表现出自我发展行为的员工之间进行交互学习, 各取所需, 信息与知识上的互惠增强了双方的知识转移动机;另一方面, 从合作心理的角度考虑, 礼节行为与利他行为增加了员工之间人际方面的相互喜爱和认同, 帮助他们形成合作、信任的关系, 这种关系同互惠一样, 都是知识转移动机的重要来源。

基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1:组织公民行为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转移动机。

2.2 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转移能力的作用

知识转移能力表现为员工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发送能力。员工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行为可以导致吸收能力的提高。这种行为下, 员工不但吸收知识, 还有意识的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有利于自己提升工作能力的经验与技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后, 员工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增强[11]。礼节行为与利他行为可以增加人际之间的相互喜爱、信任和认同。礼节行为与利他行为下, 员工之间经过长期互动, 形成共享的叙述、代码和语言以及合作的信任关系, 作为“知识发送方”的员工会主动帮助作为“接收方”的员工理解其提供的知识, 知识发送能力也由于组织公民行为而得到提高。

基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2:组织公民行为能够促进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转移能力。

2.3 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转移机会的作用

组织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转移机会主要表现为双方知识转移的渠道是否顺畅、氛围是否良好。知识转移活动需要员工与顾客花费时间、投入精力甚至倾注感情, 一般情况下, 企业不会在员工的职位说明书中特别强调对员工履行知识转移职责的要求, 员工就没有通过彼此合作转移知识的必要。这种情况下, 知识转移的渠道可能由于员工不愿意在这项活动中投入资源 (时间和精力等) 而受到阻碍。表现出尽职行为的员工在组织中有主人翁意识, 乐于做出职责之外的行为以确保组织知识转移活动成功实施。组织公民行为中的礼节行为与利他行为使得员工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和高信任水平, 降低了知识接收者对其所投入的资源和时间的考虑, 部分地消除了阻碍知识转移的因素。信任程度和情感依附程度的增加, 促进了知识转移良好氛围的形成。

基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3:组织公民行为能够增加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转移机会。

2.4 知识转移动机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

知识转移动机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意图和兴趣而影响他们参加知识转移活动的意愿, 并最终提高或者降低知识转移绩效[10]。员工出于互惠、自我实现、维持良好关系的需要形成的知识转移动机, 能提升他们参与知识转移活动的积极性, 促使知识和信息在员工之间得到频繁的交换和转移, 员工对知识转移的过程与结果的满意度也随之上升。

基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4:员工的知识转移动机会影响知识转移绩效。

2.5 知识转移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

知识转移绩效与参与知识转移的双方的知识转移能力密切相关[11]。员工的知识吸收能力增强的话, 就能够更准确的识别知识、评估知识的价值、更有效地从同时那里吸收和保存知识。员工的发送能力增强, 就能更清楚地表达自身持有的对于企业的看法和判断、更有效地与其他员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并帮助其他员工理解这些知识。

基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5:知识转移能力能够促进知识转移绩效。

2.6 知识转移机会对顾客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

知识的社会化过程特别是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要通过转移双方彼此的沟通、合作与交互来完成。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机会主要指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和学习氛围。顺畅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交互学习氛围下, 知识转移的过程令员工满意, 知识转移的效果也事半功倍, 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绩效得到有效提高。

基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6:知识转移能力能够促进知识转移绩效。

3 结论

成功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并维持其生命力至关重要, 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要求员工付出在其职责范围以外的自愿、主动的行为。本文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在知识转移活动中的作用作了探讨, 阐明了在员工之间的交互平台上, 组织公民行为通过影响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转移机会而间接影响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机理。在研究层面上, 目前知识转移领域中个体层面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个体层面关注了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活动;在研究视角上, 本文采取跨学科视角的整合研究, 将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向知识管理领域作了扩展;在研究内容上, 本文挖掘了员工——员工交互中的知识转移问题, 对于组织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改善知识管理绩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通过从个体层面关注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 构建了一个描述组织公民行为与知识转移之间关系的模型, 分析讨论了组织公民行为通过影响员工的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转移机会间接作用于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机理, 丰富了以往组织公民行为和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

组织间的知识转移 篇3

组织知识何以重要?

过去20年来的研究表明,企业能够通过企业内外的知识转移来利用其它企业的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然而,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在实践中,很难获得成功。即使在企业内部,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这样相对简单的知识转移,也有很多因素影响转移有效性和转移结果。因为涉及边界、文化和转移过程等多个方面,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更为复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组织学习和组织知识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可以同时互为伙伴、竞争者、供应商和客户。日益增长的知识分享有助于组织的绩效和创新。如果企业能够理解知识转移过程和影响转移过程的变量,企业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一言以蔽之,企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管理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的需求。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框架

图中的框架是建立在动态知识转移的基础上的,包括四类要素:知识贡献企业和知识接受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交流的知识的本质,组织间关系的动态性。

首先,知识贡献企业和知识接受企业之间存在一个对称程度的问题,原因有两个:通过联盟和顾客/供应商网络,双方的角色和关系发生了变化,知识的转移可能是双向的;其次,最好的老师通常是最好的学生。两种情形下的关键要素是吸收能力,即认识到新知识的价值,并加以吸收和使用的能力。接受企业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它过去的经验、文化和知识保持能力。一旦知识从外部资源进入组织内部,企业就需要依靠自身组织内知识转移的能力来传播知识,使得知识能够被吸收和利用,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同时,知识贡献企业也需要吸收能力来鉴定转移给接受企业的知识的潜在价值。如果要把信息以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接受企业的话,贡献企业需要组织内部转移能力。吸收能力和组织内部转移能力相互影响,一个善于吸收外部知识的组织也应该善于在自己的边界内传播知识。

此外,接受企业必须有获取知识的动机,贡献企业必须有值得贡献的知识。接受者的学习意图是知识转移程度的主要决定因素,贡献者的传授动机也同样重要。事实上,二者相互影响,缺少传授的动机可能会降低学习的热情,反之亦然。

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至少涉及两个组织,我们需要理解这些组织之间的相互动态关系。其中有四个主要的因素:权力关系、信任和风险、结构和机制、社会关系。贡献企业和接受企业通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前者处于相对优势的位置。接受方获得知识的速度是影响其相对讨价还价能力的主要因素,而学习会改变二者的依赖关系。当接受方发现,很难再从贡献企业那里学到什么时,合作的基础就会恶化。

贡献企业经常感知到无意识的知识转移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其竞争优势受到侵蚀。这种危险是真实存在的,接受者可能面临的风险是,它接受的知识没有价值或者质量不高。资源的可信性是一个相关因素,这与组织间的信任有关。信任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感,使得知识转移更加容易。

组织之间关系的结构是指知识转移发生的情境,和该情境下知识转移的机制。在知识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之前,组织经常不得不建立某种形式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形式有多种,从非资产性联盟(如许可)到资产性联盟(如合资),联盟形式影响组织互动的方式和知识转移的方式。

研究表明,如果不考虑组织间关系的结构,同一组织内部或不同组织之间,不同成员之间的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是相隔遥远的不同地方之间知识交流的更佳渠道。这些关系可能也会有助于减轻组织之间存在的民族文化差异或企业文化差异。

最后,知识转移的本质,如隐性的程度、模糊性、复杂性等都会影响知识转移。知识的模糊性直接、消极地影响知识转移,而且,模糊性更多地和隐性知识而不是显性知识相关。

需要关注的问题

(1)贡献企业和接受企业的特征、知识本身和企业之间的界限如何影响转移过程?

尽管支持或抑制学习过程的变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什么样的界限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最大呢?哪些特征最能有效提高组织间的知识转移?研究认为,组织特征(如组织规模和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知识转移。

学习意图对知识转移非常关键。敢于承担风险的公司更愿意把显性知识转移给接受企业。空间是企业间学习的一个障碍,除非企业投资来克服它。从知识自身的本质来看,企业间的合作中,技术的、市场的和管理的知识相对重要。

吸收能力、动机或学习意图、权力、风险承担和地理位置是影响转移过程的主要特征。而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吸收能力的影响变量(组织层面的),知识的本质如何影响转移过程。

(2)何以证明学习已经发生?

知识转移的测量可以使用知识的变革、创新水平或接受企业的绩效表现等。问题是企业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是隐性的,难以测量。通过测量绩效变化来评估知识转移的话,很难控制那些跟知识转移不相关的因素。要确定知识转移是否发生,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

有文章已经提出了一些新的测量知识的方法。如要求受访者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如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对知识的特征进行描述。如果知识是有价值的,接受企业就愿意吸收。在接受企业看来,那些拥有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替代的知识的贡献企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知识有隐性和显性之分。知识的模糊性对于知识的转移起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3)在知识转移的哪个阶段使用什么样的机制?

知识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的机制有很多种。例如,对员工进行培训、有计划的社会化活动、熟练人才的转移等。多个企业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支持组织之间和个体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互动的机制越多,多种类型的知识的转移就越可能发生。

知识转移的两种机制是知识清晰化和知识编码化。知识清晰化包括会议或企业间的审查,而知识编码化包括契约、文件、审查过程或决策支持系统。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知识转移过程的不同阶段。

(4)合作和竞争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影响知识转移的动力?

企业间的知识转移经常发生在战略联盟的背景下。传统认为,战略联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这种观点正在受到学习竞赛概念的挑战。认为自己处在学习竞赛中的企业比起那些不这么认为的企业来说,二者可能在知识转移和获得的过程中表现有所不同。相对隐性知识来说,显性知识的转移更加危险,因为后者更容易被复制。

“合作”的问题并没有被广泛提及,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在关注和管理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平衡。

(5)哪种类型的结构能够为知识转移提供更加有效的平台?

结构代表了一种鼓励或妨碍知识转移的情境。通常的结构形式是战略联盟和网络,包括研发的合并、特许、共同生产的协议、许可、合资等。这些关系的发展能够影响知识转移的数量和价值,知识转移是建立在交换的集中性和便利性基础上的。

由于网络中的关系和企业所处位置的中心性不同,组织内的知识转移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有很大的不同。企业的层级结构影响企业间规则建立的方式以及知识的“清晰化”和“编码化”发生的地方。未来可以探讨不同形式的层级结构是如何影响知识转移的。

(6)知识来源企业和知识接受企业之间的文化不同是否阻碍知识转移?

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知识经常嵌入在企业内部,得到企业文化的支持。但当它转移到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中去时,它的意义就可能被扭曲,从而失去有效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不同使得问题更加复杂。文化距离阻碍知识转移,尤其是组织内的知识转移。也有研究表明,组织内的知识转移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没有显著不同。

(7)在不同的分析层次上,知识转移过程如何展开?

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可以在企业层面上进行分析,也可以在其他层面上分析,如个体层面和网络层面。个体是组织知识和组织学习的载体。能够转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并使其适应新的情境。贡献企业和接受企业之间人际互动会影响知识转移的结果。在网络层面上,企业相对于其他网络成员的结构位置可能会影响它从网络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组织关系转移的说明 篇4

一、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时,必须同时填写《华南师范大学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以下简称《介绍信》);暂时不转移组织关系的毕业生党员也需在《登记表》中登记,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暂不转移组织关系的原因,但不填写《介绍信》。

二、《登记表》和《介绍信》填写要求:

1、《介绍信》必须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用A4纸按要求打印。

2、接收组织关系党组织的确定:

(1)市内组织关系转移:接收毕业生单位系广州市内的,其组织关系接收党组织为广州市委组织部(或区委组织部或广州市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

(2)市外省内组织关系转移:接收毕业生单位系广东省内但系广州市外的,其组织关系接收党组织为相应的市(县)委组织部。

(3)跨省组织关系转移:组织关系转移至省外(自治区、直辖市)或跨系统单位的党员,先由学院党组织开具抬头为“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去向为实际去处(并了解清楚其组织关系所属的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组织名称)的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学院派专人到校党委组织部集中办理即可。

(4)高等院校之间组织关系的转移:接收毕业生单位系广东省高校的,可视高校的隶属情况确定组织关系接收党组织,省教育工委系统内高校之间可直接接转组织关系,省教育工委系统外的高等院校,应将组织关系转至其上级主管党组织;接收毕业生单位系外省高

校的,应先转往广东省教育工委,再由广东省教育工委转往相应党组织(由组织部统一代为办理,无需本人前往省教育工委接转)。

(5)其他:接收毕业生单位系铁道、民航、军队或武警部队的,其组织关系接收党组织为相应的组织部或政治部。

3、《介绍信》其它项目的填写要求:要注明是正式党员还是预备党员;“转出单位”存根部分填写各院系名称,正文部分填写学校名称;“党费交至日期”统一为2010年6月(未交齐的要补齐);“有效期” 省内工作单位为30天,外省工作单位为60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情况为90天;“落款日期”为2010年7月1日;“编号”由校党委组织部统一编排;第三联回执不用填写。

4、《介绍信》经组织部审查合格并盖章后,正文部分和回执部分发给毕业生,存根部分留存组织部。

(以下材料每个毕业生党员人手一份).................

党 员 组 织 关 系 转 移 须 知

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是一项制度,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手续。学生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在毕业离校时,须持有由校党委组织部或广东省教育工委开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才能按规定到工作单位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

党员在转移组织关系时,要统一使用“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每张只限一人,必须加盖公章;凡以私人名义开出的介绍信,一律无效。介绍信的有效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出后如遇报到单位有变动的,须持批准机关和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证明,才能重新办理转接手续。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一般应由党员本人携带,妥善保存。到新单位报到后,应立即按规定办理组织关系的接转。组织关系介绍信自己不能携带的,应由党内交通或机要邮政传递。

党员个人拿到组织关系介绍信后,应妥善保存组织关系介绍信,不得丢失。一旦发生丢失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情况,党员要立即向党组织(原所在党组织、校党委组织部或负责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委)报告。对丢失组织关系的党员,党组织应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经党组织查明原因,确属本人不慎丢失的,可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办。

省内社保转移手续说明 篇5

①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0周岁,且在我市参保缴费的人员。

②户籍在该本市,且在我市参保缴费的人员。

③经县级以上组织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在该市调入单位参保缴费的人员。

④达到待遇领取时,按规定确定我市为待遇享受地的。

单位或申请本人凭原参保地《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户口簿、身份证和《养保手册》,向市社保中心接续业务窗口申请,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市社保中心审核后负责办理相关接续手续并将结果告知本人。

办理中如遇实际问题请直接咨询该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

职工到达规定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时,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最低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必须达到男满30年、女满25年。不足此年限的,需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和当年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一次性缴满上述规定缴费年限的医疗保险费(不记录个人医疗帐户),方可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底前,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的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可视作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社保转移办理流程

2.广东省内社保转移流程

3.异地办理社保转移需要什么手续?

4.广州社保转移需要什么手续

5.社保关系转移办理手续简化

6.江苏省内如何办理社保转移

7.太原社保卡实现省内同行异地交易免手续费

8.社保转移流程

组织关系转移的说明 篇6

第一步:

签订三方就业协议

注意事项1:学生填写完毕三方协议后,务必检查三方协议书上是否已盖有“双章”(院系章、学校就业部门章)后再将完整协议上交招聘经理处。如个别特殊院校需单位先盖章,可先将填写完整后的协议上交。

注意事项2:单位盖章后,会集中返回各学校定点联络人处,学生自行提取,具体提取时间及联络人待电话通知。

(1)“双章”已盖同学,协议自留一份且将剩余交至学校。

(2)“双章”未盖同学,协议提取后,携带三方协议到学校相关部门盖章后,提取一份(单位页)邮寄至公司。

注意事项 3:三方就业协议书内容填写规范详见如下。(各院校协议书模板均不同,参照下列内容进行针对性填写,如有不清楚项,可空,并用铅笔画圈重点标注。)

单位名称——中建三局安装事业部 单位隶属——国资委 联 系 人——赵云龙

联系电话——(027)87136195 邮政编码——430000 单位性质——国有

组织机构代码——748312565 E-mail——zhaopinzhuanyong3b@163.com 报到证抬头:中建三局安装事业部

报到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东裙楼二层中建三局安装事业部

档案转递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东裙楼二层中建三局安装事业部人力资源部

户口迁移地址(自愿,如迁移,至武汉,中建三局集体户口;如不迁移,可不填写)——湖北省武汉市中建三局(迁移地址不能涂改);户口迁移证上迁移原因一栏必须为“大中专生毕业、统招学生毕业、大学毕业就业”等相关一项原因,以上两项若有误须返回学校重办。若户口迁移证身高一栏内空白,须由本人在右上角填写实际身高(铅笔填写)。

组织关系转移——湖北省院校:中建三局党委组织部;外省院校:湖北省国资委党委 备注栏填写与违约事宜:

如三方协议有“备注栏”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约定”处,将以下5项手抄至备注栏并签名;如无备注栏,必须将以下信息手抄至空白处,字体大小可以压缩,需清晰可见。

1、毕业生报到时必须持有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原件,否则用人单位有权退回学校。

2、毕业生报到时必须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体检,合格方正式接收,否则退回学校。

3、毕业生必须服从分配,否则退回学校。

4、毕业生如因考研而未能到公司报到,视为违约。

5、毕业生须参加统一组织的心理测评,合格方可录用

6、违约方支付违约金5000元(大写伍仟圆整)。

第三步:

与我公司签订三方协议书后,签约者均需完成网申简历投递工作。

投递流程:

1.登录三局招聘网站(zhaopin.cscec3b.com.cn),选择校园招聘。2.左上处进行账号注册,完善本人简历信息并保存。

即可。

3.选择职位搜索-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装事业部,进行相关岗位申请后

4.网投简历后,在账号内右上角页面完成《性格测评》,测评内两项测试均需完成。如无法进行性格测评,可在每周二、四、六晚9时进行尝试,系统会自动更新。

5.加新生群XXXXXXXX。

6.如有同学需要申请我公司面试,请推荐同学将简历投递至zhaopinzhuanyong3b@163.com,备注学校+专业+姓名+性别

如(北京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张晓华 男)

组织关系转移的说明 篇7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路径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成为承接发达国家一般制造业的主要力量, 中国“世界工厂”的称号与此有密切关系。国际产业转移无疑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大批以“代工”模式起家的企业基本上是通过承接产业专业而兴起的。卓越、张珉 (2008) 在分析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时指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是通过承接港台的产业转移而实现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升值以及配额不足, 使得港台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内地。由于广东省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 内迁的港台纺织服装企业最初主要集中于珠三角, 而后随着江浙民营企业的发展, 产业转移开始向温州、宁波为代表的长三角漫延。”

但是, 除了国际产业转移之外, 还应看到我国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也始终没有停止过。早在建国初期, 上海、天津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许多轻工性产业搬迁到中西部地区。中国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最有代表性的是“三线”建设期间, 东部地区很多军工企业、重化工业等前往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前, 我国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完成, 且服务于政治任务, 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改革开放后, 我国产业流动迎来了新的活跃期。这一时期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 (包括一些企业) 流向东部地区, 这种产业流动虽然受到经济利益的强烈诱导, 但大多数企业流动是攀比性的、非均衡性的。据统计, 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纺织服装业投资增速居全国之首, 产量同比提高30%以上。据有关方面测算, 仅东南沿海四省市 (粤浙沪闽) 需要转移出来的产业将达到上万亿元产值。张婷婷、高新才 (2009) 认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指向型产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不可避免。产业区域转移已经发生, 但尚未形成规模。事实上, 东部地区在转移过程中, 首选的产业输入地是中部地区。”那么, 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不同的产业转移是否具有不同特征?产业转移与企业亏损及劳动力转移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为此, 本文以C门类制造业中C17纺织业、C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C28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例, 深入分析三大产业转移特征及其与企业亏损及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1 衡量指标及样本数据说明

目前对产业区域转移的衡量指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陈建军 (2007) 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动态变化来评估产业区域转移的存在, 但该系数的评估以全国各区域对所有产业的需求都是均匀分布的, 且产出等于需求, 全国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市场等假设条件为前提, 因此, 在衡量产业转移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淑杰 (2010) 根据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关系采用产业集聚衡量指标来综合分析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状况。认为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存在着互动关系, 产业集聚往往包含着产业区域转移, 同时产业区域转移的结果又表现为在某一区域的产业集聚, 因此产业区域转移的衡量, 表现为在某一时间段内区域产业集聚的变化。魏后凯等 (2010) 认为地区市场份额的变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标志, 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 反映了产业的地区分布变动, 间接体现了企业迁移趋势。因此, 本文借鉴这一思路构建产业转移指标, 用全国各地区某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工业总产值比重 (即市场份额) 来衡量产业转移特征, 间接反映该产业企业迁移趋势和特征, 当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产业市场份额上升时, 表明该地区产业的承接, 即企业迁入, 反之, 意味着该地区产业转出, 即企业迁出;同时我们也借鉴这一思路, 用亏损企业数份额, 即某地区某行业亏损企业数占全国该行业亏损企业数百分比, 通过该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某区域某行业企业经营效果及竞争环境情况等;用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份额, 即某地区某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占全国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百分比, 通过该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某区域某行业从业人员变动情况。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例, 选取2001~2010年间的数据, 分别计算各省市纺织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市场份额、亏损企业数份额和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份额, 并按照我国三大区域划分陈耀、冯超 (2008) 认为的那样, 2004年沿海地区工资上涨一级出台的“劳动法”使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 2005年起人民币持续升值, 2006年起调整部分商品的退税率, 2007年施行加工贸易管制政策使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影响下, 遍布浙江的“块状经济”出现了明显的移动痕迹, 纷纷向邻近地区转移或者投资, 这种传统产业的资本“抱团”流动, 启动了“块状经济”的跨省复制。

(3) 纺织业等三大产业转移特征与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及劳动力转移是紧密相联系的, 当产业转移和积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引起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增加, 同时引起劳动力转入该区域;当产业转移和扩散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引起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减少, 同时引起劳动力转出该区域。

5.2 启 示

(1) 由于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等经营环境的变化, 企业会不断寻求更加有利的地理位置, 目的是动态地、能动地保持企业竞争力。当多数企业效仿个别企业立地转移行为时, 产业转移就发生了。因此, 产业转移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客观现象, 各类产业的空间立地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提醒我们政府相关管理部门, 不要以地方保护主义为目的, 人为阻碍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 而是应想方设法, 制定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相关激励政策, 使产业转移符合产业自身发展规律性, 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 产业转移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不能无止尽无限度地转移。因为随着特定产业向某区域不断转移, 产业内企业数量逐渐增多,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引起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致使企业亏损数量不断增多;同时伴随着特定产业向某区域不断转移, 劳动力也不断转移到该区域, 随着劳动力不断增加, 引起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励。因此特定产业向某区域转移只有在合理的限度内, 只有加快产业有序转移, 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J].浙江大学学报, 2007, 37 (2) :88~98

[2].陈耀.产业资本转移新趋势与中部地区承接策略[J].中国发展观察, 2009, (6) :22~24

[3].陈耀, 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3) :76~83

[4].多淑杰.产业区域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科科学, 2010, (8) :93~97

[5].胡济飞.产业转移中企业迁移的制约因素分析——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析[J].现代商业, 2009, (36) :78~79

[6].魏后凯, 白玫, 王业强.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视——企业迁移的视角[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8

[7].张婷婷, 高新才.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证比较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 2009, (1) :21~24

组织关系转移的说明 篇8

[关键词] 网络转移 银企关系 关系资本

中小企业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的一部分,是企业的一种资源禀赋。国内对中小企业银企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建新型银企关系上,并未对其形成本质做深入理论探讨。本文基于网络转移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银企关系资本进行了研究。

一、网络转移概念及其模型

网络转移是社会局域网的一个基本属性。基于社会嵌入理论,行为主体的某些资源和信息转移给关系网络中另一方并提高该方与独立第三方的交易能力的战略过程被称为网络转移。其本质是知识和能力的转移,表现形式是社会局域网的扩展。网络转移模型图如下:

A和B是处于同一关系网络中的两个行为主体,C为独立第三方。A与B之较高社会嵌入程度会促进A特殊能力的获得,并提高A与C进行交易的能力,网络转移方向由A、B向A、C转移,因此扩大局域网范围。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机制(如经纪人机制和合伙人机制)有本质区别。经纪人机制通过A平衡B、C间交易关系使A实现中介收入;合伙人机制则通过A和B联营使A从B与C的交易中获利。网络转移却不是这样:B和C的双边交易并非A获得收入的必要条件,B与C交易之所得并不必然外溢到A。

二、中小企业银企关系资本及类型分析

中小企业银企关系资本基于上述网络转移模型实现。关系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燕杰等人也认为“企业通过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涉取稀缺资源的能力是一种社会资本”,中小企业银企关系是中小企业与银行的一种社会关系,当关系良好时,资金和信息从银行转移到企业,作为特殊资本推动企业竞争优势形成,这种特殊资本即中小企业银企关系资本。

把模型图具体化。设A为中小企业,B为银行,C为独立第三方。当银企社会嵌入程度较高时,两者进行资金和信息的相互交流,企业因此获得自身能力无法涉取的资本和信息资源,从而增强自身与第三方进行商业活动的能力,战略性地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银企关系资本存在四种类型:一是财务管理专长;二是低成本贷款承诺;三是提供新商业伙伴;四是管理咨询中介。它们服务于同一个目的——为中小企业提供内部明显缺乏的资源和技能。

首先,财务管理专长。中小企业受本身条件的限制,往往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团队,只是一味地等待市场提供信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变化,本身薄弱的财务能力和不充足资源限制了它们从其他方式获取相对有价值的财务技能的能力。而银行是一个资金出入频繁的机构,对资金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巧。良好银企关系能促进中小企业学到超出它们自身能力或从其他市场关系中无法获得的财务管理技能,这些财务管理技能一旦被运用到实际资金管理和运作中去,便能提高企业财务实力,使其在与市场中第三方发生商业交往时占据有利地位。

其次,低成本贷款承诺。低成本贷款承诺会产生非常重要的网络转移效应,它为企业战略性地利用低成本贷款套利提供了条件。企业可以积极地利用一切可能的商业信用机会来运用这种便利。一旦机会出现,它们可以快速及时地从银行获得低成本贷款,向供应商提前付款享受现金折扣,前提是享受的现金折扣额要大于向银行贷款所付利息。

再次,为新商业伙伴的选择提供参考。银行是一个信息和资源中心,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其接触各方面的信息提供了基础,尤其在掌握一些隐蔽信息方面具有优势,这个信息和资源中心为中小企业进行新的商业伙伴选择提供了极大便利。它不但降低了企业搜索具备优越商业信用条件的供应商成本,而且由于其信息的准确性,能够使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得到恰如其分地匹配,达到真正的互补。这种关系资本企业运用得好,就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获得额外利益。

最后,管理咨询中介。随着银企由传统关系向具有合作意向的关系转变,银企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结果是银行扮演一定的管理咨询中介角色。管理咨询不仅仅限于财务管理,还包括银行把其他企业的优秀经营管理模式及成功经验向中小企业内部转移。银行作为一种金融机构,其社会职能决定了其接触信息和事物的广泛性,尤其能接触到某种意义上的“标杆企业”。当银行知道某一中小企业正在某一经营管理方面做出艰难的尝试并收效甚微时,银行发挥管理咨询中介作用的时机便产生了,企业摸索时期大大减短,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上述中小企业银企关系资本都是建立在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密切社会关系之上的,这种产生于长期稳固商业交易中的良好社会关系会促进交往主体的相互信赖和互惠意识。这是一种情感的联结关系和社会嵌入关系。

三、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

中小企业与银行的社会嵌入程度越大,其商业信贷战略将越有竞争力。中小企业银企关系越持久稳定、银行提供服务越多元化、中小企业的银行网络规模越集中,银企社会嵌入程度便越高。针对以上三项指标,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发展银企关系资本:

第一,增强信用观念、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我国中小企业总体素质低下,集中体现在信用危机上。银企关系的基本内涵是基于信贷行为产生的信用契约关系,信用问题是基本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应学会换位思考,增强信用观念,才能赢得银行信赖。同时,中小企业还要积极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维持资本结构平衡,不要不切實际地进行高负债经营。譬如说,少一些举债,多一些自我积累,脚踏实地地稳健发展。

第二,在建立中小企业集群的基础上,选择能提供多元化服务的银行开展业务。中小企业集群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团体约束性。因受区域内商业信誉及集群中商会、行会规范的约束,中小企业不愿轻易更改贷款计划,银行贷款风险大大降低,中小企业集群因而对银行有一定选择权;另一特点是集群中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因此,中小企业集群在选择银行时,要选择能提供多样性服务的银行来结盟,既满足整个集团的需求,也适应集团内单个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需要。

第三,积极配合主办银行制度。我国中小企业多头开户现象普遍,主要是为了结算和支付方便。多头开户导致企业的银行网络规模较大,降低了银企社会嵌入程度。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若中小企业与多家银行保持关系,它获得银行贷款的概率仅为7%;而只把一家银行作为“基本银行”的中小企业,从该银行获得贷款的机会占其总贷款的86.95%。因此,推行主办银行制度,严禁多头开户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中是必要而且可行的。我国中小企业应积极配合执行这一制度,集中精力与主办银行维持良好关系,战略上为自身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Bontis,N.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By Diagnosing Intellectual Capital:Framing and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Field[J].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2001,282,287-288

[2]Uzzi,B.,Gillespie,J.J.Knowledge Spillover in Corporate Financing Networks: Embeddedness and the Firm’s Debt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7):595-597,601

[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

[4]王树文高航: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中外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154

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的权限 篇9

一、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

1、县、市委及以上各级党委组织部。

2、中央直辖市和省、自治区辖市的区委组织部。

3、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处)。

4、党中央各部委的机关党委和中央一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政治部。

5、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或相当于师以上政治部或其组织部门。

6、铁道部部属各公司、各铁路分局及分局级公司党委。

7、民航系统的民航总局组织部和总局直属机关党委。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各农业师(管理局)政治部(处)。

9、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境内企业党委(直属党委)。

10、实行垂直领导的中央各金融机构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党委组织部(中国投资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招行、民生银行、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仅限于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子机关党组织)。上述金融机构包括:人行、银监局(含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银监局)、证监会、保监会以及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国家开发行、进出口行、农发行、人民保险、人寿保险、再保险公司、中国投资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招行、民生银行、各金融资产公司,以及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忠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组织部。

二、在陕西省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

在全省范围内,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党的基层委员会(不含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分党委),党的关系实行垂直管理的系统(如电力系统)所属基层党委,可以接收和转移党员组织关系。上述基层党(工)委可以直接接收中组部规定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相互转接关系的单位转来的党员组织关系。

需转往外省(市、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金融系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境内企业、铁路系统及军队等单位的,应由可在全国范围内接转组织关系的单位转出。

三、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临时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

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规定,具有在全国范围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权限的党组织,同时具有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临时组织关系的权限。

组织关系转移的说明 篇10

【关键词】Web2.0;Wiki;知识转移

一、引言

在知识引领未来的今天,能够掌握核心知识就是掌握了财富。知识的更新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如今,知识已经成为取得企业竞争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对企业而言,知识的转移,尤其是有效知识的转移,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Web 2·0”的概念始于2004年3月O Reilly Media公司和Media Live国际公司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而作为Web2.0极具代表性的应用的Wiki(维基百科),由于其独特的多人协作的开放式编撰模式已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研究。截止2010年3月,英文维基百科已有320万个条目,成为条目数最多的语言版本,而全球271种语言的总条目数达到1500万个,总注册用户超过2200万人,总编辑次数突破8.6亿次。维基百科各语言版本发展并不均匀,其中条目总数前15名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共占总条目数的71%[1]。

二、Wiki的知识转移研究

(一)Wiki概述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Wiki是一种在网络上开放且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美国俄勒冈州Small talk程序员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首先开发。沃德·坎宁安将Wiki定义为“一种允许一群用户利用简单的描述来创建和连接一组网页的社会计算系统”[2],借此来命名这种迅速创建和共享思想的方法。在Wiki世界里,一个Wiki站点通常被称为一个社群,该社群的成员就是“维客”。维基百科一开始创立的目标是为了全人类提供一个自由的百科全书,并希望来自各地的民众也能够使用自己选择的语言来参与编辑条目的行列。不同于其他书面印刷的百科全书多是由专家来主导编辑,之后再由印刷厂商复印之后加以销售;维基百科在性质上更接近如同其号称般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这也意味着除了传统百科全书所收录的信息外,维基百科也能够收录非学术内容、但是仍具有一定媒体关注度的动态事件[3]。

根据CNKI网络检索结果显示:从2000年开始检索题目关键词Wiki或维基,检索结果共有186条。检索题目关键词Wiki及知识,检索结果共有56条。国外数据库SciVerse检索关键词Wiki结果显示:对于Wiki研究自2003年开始数量呈现成倍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08年,研究数量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高数量层次。

国内研究与知识相关的Wiki内容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知识共享及知识创新层面,具体内容有:陈振标等人研究了以研究生专题学术教育为例的基于危机的知识共享应用,在平台中嵌入Google站内搜索功能,克服MediaWiki引擎不能实现模糊检索和全文检索的缺陷[4]。Web 2.0时代的主要代表Wiki以其协同知识创作的优势给知识管理与创新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全等人分析了以Wiki为基础的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创新机制。[5] Wiki作为Web2.0中重要的知识协作技术,将用户从网络初期的“旁观者”转变为了“参与者”,张红兵,和金生结合知识共享和Wiki技术构筑出一个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系统模型(KSSBW)[6]雷雪,徐飞从社群、知识源、空间、理念等视角出发分析了Wiki于知识创新的契合性。[7]

胡海波构建了基于Wiki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对政府知识管理进行了研究[8]雷雪基于Wiki平台提出了知识创新的实施机制[9] 。

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总结发现,大多数的文章都围绕在基于Wiki的知识管理、共享及创新层面,对于基于Wiki的知识转移还没有相关文献。因此,本文的写作具有一定补充意义。

三、基于Wiki知识转移特点

在整个知识转移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提供者,修改者还是接受者对于知识智库中的知识都是主动进行的。而对于Wiki知识智库中的内容经过用户的不断修改选择,能够最终保留在页面的内容这样的特点就决定了Wiki作为知识共享平台需要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一)开放平等的交互环境增强了知识有效转移

作为Wiki的用户,任何人都能够享有同样的权利对Wiki中的页面进行编辑,Wiki不会对任何内容进行评价修改,而是保证对过往知识的保存,使每个用户都能全面了解到每一个知识。每个页面显示的不仅仅是更新后的知识,对于原有的知识也同时进行显示,这样的形式有利于知识的接受者自主选择对其有用的知识。

对于知识管理的启示:Wiki能够充分利用公平原则。对于其任何用户提供相同的服务,而用户作为知识的选择者,其拥有最高的自由度。

(二)Wiki有利于构建组织间的强联系形成稳定群

任何用户均可以在Wiki进行查询,创建,更改。在Wiki知识智库中,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可以通过查询找到,无论后面的用户如何更改删除之前的内容,对于原始的记录都有保留。这种方式对于知识接受者而言,无疑是提供了所有最为完整的知识内容,在Wiki知识智库中每一个用户的权限相同,用户在Wiki知识智库内的任何编辑,修改都增强了用户间的联系。从而在不断地编辑,修改后形成了稳定群。

(三)促进了隐性知识的转移

无论是新知识的提供者还是知识的修改者在对Wiki知识智库内容进行编辑的时候都是对于个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表达与Wiki知识智库,Wiki知识智库所保存的都是文字,图片或其他形式的显性内容。这种对于个人的隐性知识能够很好的进行传递和转移。

四、基于Wiki的知识转移研究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就提出了自然选择法则——即适者生存原理。同样在Web2.0环境下的Wiki由于其独特的管理编辑技术方式成为了Web2.0代表工具中能够通过用户选择保留有效知识的工具。Wiki作为Web2.0的工具之一,主要将个人知识整合,重组转化成为组织的共有知识。基于Wiki的知识转移主要依靠个人将知识存储于Wiki知识智库,同时又可以对已有知识进行修改,重组,通过不断的知识修改、选择,最终达到有效的知识整合、共享、创新及转移。非结构化形式的条目更有利于知识的自由汇聚和组合,根据布鲁克斯方程式:K (s) +△I=K (s+△s)伴随着信息△I 的不断丰富,知识的结构可以不断的得到优化,显性知识可以得到更佳的组合[10]。

Wiki的知识转移模型:

基于Wiki的知识转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1)个人对知识智库的知识转移;(2)知识智库对个人的知识转移。个人对知识智库的知识转移包括了新知识提供者对新知识的增加以及知识修改者对于旧知识的修改,而知识智库对于个人的知识转移就是指知识接受者通过搜索或其他方式在知识智库内寻找到所需知识从而进行了知识的转移。基于Wiki的知识转移中,知识智库的稳定存在成为了知识转移的基础,稳定的环境增强了人们对于wiki知识智库的信任,从而使用户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从而丰富wiki知识智库内容。

(一)个人对知识智库的知识转移

个人对于知识智库的知识转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1)新知识的提供者对于wiki知识智库内空白内容的填充;(2)知识修改者对wiki知识智库内已有内容的修改。维基百科是众人协作编写的百科全书,其内容涵盖众多领域。由于大部分知识点都是经过不同的用户不断修改编辑,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专家们在比较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的科学报道时,做了42项测试,大英百科全书出现3处不准确的报道,而维基百科也仅有4处[11]。正是通过庞大的用户资源,增强了wiki知识智库的准确性以及丰富了wiki知识智库的内容。

(二)知识智库对个人的知识转移

知识智库对于个人的知识转移主要通过知识接受者自主对于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进行选择,将知识智库中的显性知识进行转移。在知识智库对知识接受者的转移过程中,Wiki知识智库有大量的累积知识可供选择,知识接受者的个人能力水平就成为了知识能否成功转移的关键。

四、总结

本文从文献研究入手,归纳总结出基于wiki的知识转移模型。由于wiki的研究还处于成长阶段,本文所给出的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什么是维基百科[EB/OL].http://wikipedia.jaylee.cn/.Wikipedia.What is Wikipedia.

[2]Ward Cunningham,The Wiki way: quick collaboration on the Web,Year of Publication: 2001 ISBN 0-201-71499-X.

[3]维基百科[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

[4]陈振标等.基于维基的知识共享应用——以研究生专题学术教育为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1):93—97.

[5]成全等.基于Wiki的知识联盟创新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1):76—80.

[6]张红兵,和金生.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系统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5):726—731.

[7]雷雪,徐飞.Wiki与知识创新的契合性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5):14—17.

[8]胡海波.基于Wiki的政府知识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2,(1):142—146.

[9]雷雪.基于Wiki的知识创新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1,(3):346—349.

[10]明宗磊.WIKI的知识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95.

[11]GILES J.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J].Nature,2005, 438: 900—901.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学英语语法趣味教学下一篇:很好用英文怎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