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剩余价值论文

2024-10-20

城市的剩余价值论文(精选12篇)

城市的剩余价值论文 篇1

摘要:主要借助凯文林奇对城市道路环境的认知, 从城市的空间印象着手, 通过社会形态学、文化学的分析城市街道与城市印象的直接关联, 发掘它与城市发展面貌的潜在联系。通过审视城市街道的形态设计要素及环境, 产生的难以磨灭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烙印。进而探讨一下城市街道如何能成为城市意向的着力点以及城市街道的打造对于城市印象的指导性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城市记忆,建筑形式,林荫道,标志物,历史文脉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空间的塑造取决于城市要素的配合协调, 各构成要素建筑、道路、绿化、河流等。追溯历史, 城市之始源于街道, 作为一条穿梭轴, 以“线”串“点”衔接着各区域的市, 形与成。

城市街道彰显着地区历史文化、社会物质生活和空间艺术形态的演变历程。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人文景观, 结合特定条件, 塑造特色文化意蕴。然而,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街道设计缺少了文脉意识, 地段特色不明显, 城市特色没有跟随道路延展, 道路没有巧妙的结合原有道路风格特色, 致使新道路与原有建筑难以有效地协调一致, 进而失去了对环境的认同感, 消减了对城市的记忆, 这种现象在历史文化古都尤为常见。

一、城市街道内涵

《辞海》对于街道解释道:“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 是一个集生活、社交、商业、休憩于一体的城市生活空间的交流场所。

城市街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的载体, 也是反应城市精神面貌的窗口。根据道路性质, 将城市街道分为五类景观:代表城市形象、高格调的景观大道;人流集中、购物休闲类的繁华街;一般车行大街;人流较少的后街;私用小巷、胡同或小路;

二、挖掘城市街道意向的着力点

我们对一座城市最深的印象也是其整体环境视觉品质的索入和感触,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这一书中, 他最关注的就是城市整体的视觉品质。整个研究可以看做是先对其传统地域形式、文化、名称、意义有充分的把握, 将其视觉信号根深脑海, 这种图像能让人在无数变化不定的形式环境中, 清晰可见, 赫然而立。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 更多的追求文化的传承甚于对形式的创新, 对于文化的表达表现在道路方面就是指借助道路的特征、建筑的变化、地面植物特色、沿路鲜明的功能特征等增加了道路的识别性, 判定所处位置, 获得方向和距离, 城市道路对于城市印象的沉淀发挥着导向作用, 承载着历史和未来。

三、城市街道设计因素记忆城市

街道对城市印象的表达不仅仅是街道的景观品质, 而是街道在城市印象中的地位和组成。从经典的城市设计理论出发, 提出现代城市街道印象设计的一些基本因素:建筑形式设计、林荫道设计、标志物设计、历史文脉传承设计、时尚文化活动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历史信息。

1. 建筑形式设计

建筑最初由群落聚居演变而来, 随时间推移, 沉淀着自己的记忆。建筑形式的价值在历史的延续中表现的更为明确, 一座历史性的建筑往往标志着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含量, 是追寻城市记忆的重要元素。建筑体作为展现街道形象的庞大艺术品, 它有着自己的历史和独有的形式, 它留存的精神价值感染着我们。

建筑与城市的最初成分一起出现, 城市的视觉形象与城市建筑有着密切的关联, “建筑是形象的艺术, 而城市是记忆的艺术”, 作为“人造家园”的实体, 这件艺术品根据其美学规律, 影响指导着城市的演变, 沉淀着记忆, 拓展着永恒。

2. 林荫道的设计

城市地面的植物形态传达着不同的城市形态概念、建造历史, 彰显着不同的城市记忆。表现最直接的即城市林荫道设计。

林荫道的由来:在巴黎, 香榭丽舍大道两边在17世纪70年代种植了梅花型排列的树林, 成为广受欢迎的休闲胜地。随着城市的发展, 林荫大道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1775年正式确立为林荫大道。之后全国一些城市小公园内普遍出现了“一条路两行树”造景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 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成为的城市一大特色, 于无形中沉淀着岁月的痕迹, 越是参天古道对城市印记越深。

3. 标志物设计

凯文·林奇曾指出:“有时候, 环境的组织并不靠普通的方向系统, 而是靠一个或数个兴趣点, 其余事物都向着这些兴趣点。”[1]日积月累, 这些空间构成要素的突显或凹陷亦或者个性点都可能成为城市的标志。

苏东坡有诗句:“赖有高楼能聚远”。某些区域内的地标性建筑, 通过远距离视察有效的目标, 根据相对位置, 确定方向和目的地。在城市纷杂的路网中, 作为一种视觉可见的突出实体形象, 与城市建立着识别性联系, 依靠其独特的目标性功能, 成为追寻城市印象的一种方式。

4. 历史文脉传承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场所, 是地域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沉淀着城市丰富的文化活动、社会意识形态, 从长远的角度出发, 街道文脉牵动着深层次的文化理念, 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印记的集合, 街道文脉的传承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一书中提及“一个好的地方, 就是通过运用一些对人及其文脉都非常恰当的方式, 使得人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 以及其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2]。

所谓文脉, 英文即Context一词, 原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在语言学中, 该词被称作“语境”。在广泛的意义上, 该词的引申意义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在设计中, 该词更多地被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 文化的承启关系[3]。

“深山藏古刹, 城中览古韵”, 城市街道的空间布局的改造、建筑空间与形式的改建、文化小品的点缀等都涉及到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 尤其文化在步行街中渗入更可增添可识别性, 提升城市文化的层次。例如香榭丽舍大街号称世界最美丽的散步大道, 集商业、旅游与街道景观于一体, 它形成于历史的积累, 除协和广场和凯旋门之外, 拥有很多历史回忆, 更加深城市的记忆。

5. 时尚商业文化活动设计

城市包含两层概念, 城即城墙、城郭、区域的概念;市即集市、商业的概念。昔日, 沿街建商店、沿街叫卖等商业活动是城市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北宋的首都东京在五代后周改建汴州为都城时就已临街设店……形成按行业成街的情况, 一些邸店、酒楼和娱乐性建筑业大量沿街兴建起来”[4]。在宋画《清明上河图》中证实整个东京城都呈现出这种特色, 酒楼、米店、茶馆、作坊、布行、药店、小贩、货郎担等满街望去, 应接不暇, 构成街道的种种商业活动仿佛是市民天然生活的一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商业的繁重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面貌。另外, 一些标志性时尚商业街道的出现, 记忆着城市的视觉景观特色, 对于协调城市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纽约的华尔街, 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 英国的牛津街等, 它们沉淀着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记忆。

四、城市街道流逝的记忆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的视线走廊, 它的记忆有明显共性和个性,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印象设计元素之外, 水景、灯光、小品、周边环境特色绿化等细节设计千篇一律, 设计雷同, 缺乏个性特色, 尤其是江南街道水景逐渐没落。正所谓“无园不水”, 水是景之魂, 在杏花烟雨的江南, 有水更具有灵动性。水是对江南的记忆, 无水则会使人思, 城市特色不足尚觉有憾[5]。

五、结语

通过对现代城市街道印象设计元素的分析, 跟随城市记忆的路径, 唤醒人们的认识。对于有历史的街道, 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挖掘历史文化蕴涵, 保留具有传统价值的东西;对于没有历史的街区, 在依附各种形式, 在新形式中, 展露时代光华, 寄托城市精神内涵, 生长城市标志性记忆, 慢慢的再现历史精神理念, 维系城市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当突变的街道视觉形象具有可存在的价值时, 就会被保留下来, 相反, 则被淘汰。伴随着潜移默化的更替, 变更着城市街道的视觉形象, 保留着街道传统的文化特色, 组织城市的时代性环境特色, 影响着城市的视觉品质, 给人以可见的、连贯的、清晰的城市印象。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41-85.

[2]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 陈朝晖,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24-27.

[3]姚喆, 周正明.城市街道的文脉探索与个性确立[J].规划师, 2006, (6) .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164.

[5]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城市的剩余价值论文 篇2

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管理的研究,按照关注的程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旧有城市管理方式的缺陷,城市管理的地位,城市管理与城市功能、城市形象的关系,城市管理的主体,城市管理的手段,城市管理的对象(公共交通,绿地,生态,餐饮,地下管线,灾害,房产,经济区,空气质量,垃圾,社区,商业污染,反贫困,流民,艾滋病,公共产品,危机管理,增长管理),城市管理比较研究,城市管理信息化,城市管理理念研究(新公共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治理,民主化管理),行政人员城市管理经验(小商贩管理,“牛皮癣”广告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管线应急事件处理,宠物管理)

在目前针对多方参与的城市管理的研究也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企业参与经营城市,非政府组织(法制,反贫困,应急管理,参政,公共环境管理,外籍劳工管理),公民参与机制(参与时机,参与理论,社区建设,团队意识,公民权利,建设管理),公共权利与公平。在社会建设,特别是城市管理逐步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查找技能和权利,信息理解技能和权利将成为各方面把握社会话语权利的关键所在。城市管理的落后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这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导致城市管理落后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传统管理方式的惯性作用,政府行政体制本身就具有刚性作用,行政体制之间的非开放性导致内部管理的紊乱。二是重建设轻管理,把建设和管理割裂开来,未把建设纳入统一管理之中;三是受政府任期和目标的影响。政府任期时间是有限的,同时对政府的考核指标首要的还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未把城市管理的标准和实现程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整个城市管理的最大问题也是一直没有跳出的思维怪圈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简单的叠加式的思维方式,只做加法、减法,不做乘法和除法,城市功能只做内部疏散、不做外部疏散;结果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只好针对后遗症又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案,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政府管理部门却忙得团团转。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跳出原来的思维模式和框架,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反思,因此我们可以提出让市民参与城市管理也可以理解为市民参政议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也利于城市管理民主行政的开展,便于公众参与、公众监督,有利于城市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促进政府的办事效率。

市民参政的方式可以采用直接或间接的口头表述、署名的文字表述(电话、信函、新闻、意见或建议书)等方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也逐渐演变成市民参政议政最简便、最快捷和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方式

例如:上海市民巡访团。这支巡访队伍,是当时上海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组织的,为加强城市管理、整治交通市容环境卫生而推出的一个举措。10年来,这支队伍扎根在社区,通过日常的渠道联系着各级政府和里弄居委,他们反映市民呼声,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市民的信任,被大家称作为城市管理的“啄木鸟”和“布衣钦差”。

“市民巡访”之所以能得到政府和群众的拥护,主要在于这个市民巡访活动,是把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让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在参与中让市民自己教育自己。并且,巡访活动在各个时期都有鲜明的主题和内容。特别是为迎接上海世博会600天行动计划,市民巡访又频频出现在上海电视台《新闻坊》节目中,人们几乎每天可以从平面和网络媒体上找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以此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市民素质,提高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文明程度,并且无私地劳动着。

城市综合体的商圈价值 篇3

家住在郑州大学老校区附近的刘新是一名80后上班族,每天上班需要从西区跑到东区,堵车的痛苦让他一直有这样一个期待:在家门口上班,不必坐公交车、不必早出晚归;隔壁就是大型超市,走路5分钟;步行10分钟就到电影院,可以第一时间欣赏国内外新片。

刘新的期待可以很快实现,位于大学路和中原路交会处西北角,一座新的城市综合体上上财富广场项目正在规划建设。

“中国城市的升级变革,从城市综合体开始。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多位业内人士都在阐述这样的观点。

上上财富广场、中原万达广场、锦艺城、西元国际广场等项目在西区的落地,都意味着,郑州西区商业一步跨入“城市综合体”时代。

同时,随着西区的旧城改造及都市村庄改造,西区人流量将会增加,这是西区商业发展的基础。而众多商业大鳄纷纷进入西区,一个大商圈正在形成。

当城市综合体扎堆式布局西区的时候,城市综合体到底能给西区商业带来怎样的催化作用?

城市综合体核心在运营

有数据显示,郑州在建和立项的城市综合体已超过53座。有人预言:城市综合体面临过剩。

这个在英文中被称为HOPSCA,通俗被解读为“城中之城”、“高效之城”的多业态建筑集群,在中国正呈密集开发之势。

在决定做城市综合体之前,上上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世翔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狂飙突进的城市发展背景之下,城市综合体现象只是商业地产热潮的一个缩影,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新一轮的商业地产形势,使其与城市进化的大趋势兼容?

在浙商杂志举办的一次论坛上,冯世翔如此表达他的看法,“随着楼市调控被推向纵深,住宅地产颓势难改,各家房企切入商业地产领域,是主动转型、被动转型,还是盲目跟风,其所产生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提心态,因为商业地产有一个成长期,当你进入后,能否守得了寂寞,耐得住煎熬,这很重要”。

冯世翔认为,“如果一开始就抱着短期的、功利的心态而去,可能会直接输在起点”。

如果说做住宅类似于在小河中游泳,那么做商业地产就如同在大海里游弋。在商业地产这场马拉松比赛中,城市综合体项目,不管是谁设计的,最终的目的是要盈利。而城市综合体的盈利无疑是考量地产商的运营能力、品牌支撑以及团队的最好方法。

“此处水深,泳者须谨慎”的基本观点,代表了不少城市综合体投资开发商共同的体会。

“因此,大家应该把商业运营放在核心位置,一切围绕这个来展开。”冯世翔说。他认为,“商业地产的本质其实是替投资者、业主管理财富”。

而商业地产项目的定位、定势与定量参照什么来评定?单以杭州为例,在建或已建有近100个城市综合体,现阶段的杭州,能否消化得下这些个商业综合体的庞然大物,答案还是未知。

对此,冯世翔的看法是,从空间的概念来看,商业地产必须与城市兼容,不能不考虑城市这个母体与平台,没有对项目所在的城市深入研判,就不可能有准确的定位。 从时间的概念来看,“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真正要培养成熟,至少需要八到十年的时间,如果没这个心理预期,充其量你只能赋予商业地产项目一半的生命”。

归结到一点,能否处理好城市性与商业性的共生关系,是冯世翔对商业地产能否做成功所持有的基本立场。

而上上财富广场这个位于西区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就是冯世翔关于商业地产项目思考的一次实践。

“错位”的经营布局

上上财富广场融合了国际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最新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将建成由五星级涉外酒店、高端A类百货、5A甲级写字楼及精品公寓四大业态组成的综合体项目。

上上财富广场坐拥郑州地铁1号线中原路出站口。同时,因为与火车站西广场相距非常近,亦可借势聚集人流量。

然而,上上财富广场规划中的高端百货体量是6.5万平方米,离二七广场只有两个路口。它将如何与二七商圈现有和将有的商业项目实现错位竞争、协同发展?这无疑是一次挑战。

“要在同质化的竞争中胜出,就需要寻求差异化的道路,而前期的定位则是基础,如果前期没有做好,靠后期的补救和重新调整定位,那就将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艰辛。”冯世翔认为。

作为该项目聚客的重要一招,未来的商业项目,没有停车位就没有未来。

针对影响城市综合体住宅物业持续升值的最大“病因”停车难的问题,上上财富广场委托德国公司对项目进行了专业的交通流量影响分析。最后的方案不单在规划上将地下商业部分与地铁口贯通,充分发挥地上立体停车与地下交通动线结合的优势,以疏导、分流地面人流,更规划有中原首家18层4901个大型立体停车楼来实现商业体与城市交通的血液流变。

市场化的城市与城市价值观 篇4

全球化的城市:以全球城市地区为核心

首先, 我们必须区分三个概念: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国际化是一个民族、国家融入国际的过程, 全球化是全球大部分国家统一经济运行体系的过程, 一体化是要消除由于国别、政治所带来的差距而导致全球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生。很明显, 我们正处于全球化的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跨国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世界前一百名的跨国公司占据全球FDI总数的三分之一。就中国而言, 深圳开发区的建立, 其背景是跨国公司新的全球分工, 制造业被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浦东新区的兴起, 则是源于第二次产业分工, 跨国公司将包括建筑业在内的服务业向全球范围内扩张。

经济全球化涵盖了多领域的专业分工, 包括金融体系、服务业、信息业等。城市作为全球化的载体, 将人、物流、信息等要素传递到具体的生活空间。可以说, 城市化改变了国家的区域和空间的秩序。正是由于城市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全球分工的趋势之下, 一个巨型城市的世纪呼之欲出——全球城市地区。

这是一个比城市更重要的范畴。它以一个大都市为圆心, 包含大、中、小几级城市, 所有的产业分工, 经济、文化、人才等资源的分配, 都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进行, 而不简单地囿于一个城市。

欧盟预计未来三十年的城市空间体系建设会紧紧依靠法兰克福、米兰、巴黎、伦敦等中型城市;美国也在三年前完成了大都市区域总体规划, 确定了未来十个巨型城市区域;中国在这方面虽然暂时落后, 但也已经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城市区域。可以预见:未来城市空间的中心, 是由五到十个大城市和城镇组成的城镇群, 它们将承担全球化的主要职能。

在这种全球格局下, 世界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意味着世界级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交通枢纽中心, 以及旅游和移民目的地中心。要求涉及多方面, 包括该城市内世界五百强总部的数量, 世界前一百名银行的数量, 证券交易所的数量, 服务业的收入, 还有以航空为主的交通跟世界的联系等。

目前, 北京是中国唯一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城市。截止现在, 北京拥有四十一家世界五百强的总部, 世界排名第一的文化遗产地数量, 以及世界排名第二的旅客量。

C B D是全球城市建设的另一热点。除了上海的陆家嘴, 北京市提出重点规划, 预备将现有的金融街东扩, 建立更广的金融决策中心, 使其成为国际交往最主要的试验场。

市场化的城市:城市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市场的主体管理机关是城市政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城市政府不得已要参加全球的竞争。尤其在欧洲, 国家的角色被极度弱化, 地方政府的地位日益提高, 它凭借土地资源、交通运输等地域成本和流动资本, 共同组成城市地区, 直接与国际资本对接。

在中国, 市场化的改革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使得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城市分权制更是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职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 地方政府由城市管理转向城市管治, 即从本地利益出发, 与企业合作, 进行决策, 提供服务。由此导致了很多强势政府的产生, 他们竭力扩大经济总量, 申请特殊政策, 争取发展资源, 宣传城市经营, 推广城市口号, 吸引外来投资等等。

政府寻求合作的方式有多种:一种是政府做好规划后再寻求合作, 如呼伦贝尔的海拉尔市中心区项目。地方政府先做好城市设计, 再进行招商引资, 一次性将2.2平方公里的土地转让给开发商, 但要求开发商履行相应的义务, 包括完成拆迁, 兴建一个两百亩的湖, 建设周边道路、规划馆、艺术馆、歌剧院及滨河景观等。

另一种是政府与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提升开发目标。举个例子, 北京科瑞集团在长春开发一个几千亩的地产项目, 通过开发商和规划院的总体规划, 政府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价值和项目增值的可能性, 最后将项目拓展至四百平方公里。

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是:在政府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 企业改变政府决策和城市开发目标。洲联集团·五合国际十年前曾经协助开发商做过一个京津新城总体规划。在两万两千亩的土地上, 开发商建设了酒店、温泉和各种度假设施, 还包括一些佛教建筑。由于这块区域除了居住和旅游度假外, 没有其它产业, 开发商建议政府增加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职能, 同时再扩充十五点八平方公里作为将来后台服务业的主要区域。这些想法后来都落实到了天津市总体规划的战略中, 变成天津市的一个新城。

多元化的城市:达沃斯文化、麦当劳文化和国际院系文化

文化是经济的载体。在人的流动和物质的流动过程中, 文化和价值观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

文化的全球化指的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跨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超越意识形态、超越价值观的过程。它势必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这种文化形式体现了个别地区的共性, 这就是全球文化。

因此,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不同信仰组成的区域。研究和调查显示:越是发达的城市和地区, 居住的外国人越多, 有些城市甚至超过了一百万人。假如一个城市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外国人, 这个城市是谁的?这个城市的文化是谁的?

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消费。现代城市的居民, 已经不再是生产者, 而是消费者。消费群体是居民的一个基本特征。

在全球文化和消费观念的宏观背景下,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阿卜杜勒提出了几种文化形态, 其中包括达沃斯文化、麦当劳文化和国际院系文化。

达沃斯文化对应的是国际商务文化。顶级企业家, 如世界五百强的制造者们大多抱持相同的生活准则, 对会所、豪宅、私人飞机、高科技消耗品趋之若鹜。于是这些渐渐成为城市追求的目标, 成为城市政府和居民的理想。于是, 城市价值观呈现出这样的特性:华贵型, 如城市里豪华的、气派的CBD;创新性, 要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空间和形象;舒适性, 追求恒温恒湿等。

麦当劳文化可以说是建筑师最嗤之以鼻的一种文化形态。非洲的马赛马拉, 一个只有野生动物和马赛人的地方, 居然也有可口可乐。同样, 在埃及开罗著名的收费站, 隔离带的广告全部被可口可乐所占据。这说明以大众消费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形式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在这种外在的消费文化背后, 隐藏的是西方的价值观, 通过消费, 通过日用的、简单的产品进行传播和同化。

因此, 对于房地产项目, 我们不禁质疑:它卖的到底是房子, 还是麦当劳文化?几乎可以肯定:房地产反映了城市的价值观, 无论是严肃的还是非严肃的, 无论是消费还是审美, 抑或是商业综合体, 其实质就是麦当劳的组合, 是娱乐化的文化形式。

国际院系文化是建筑师的文化。它是一种精英文化, 通过教育进行传播。建筑师们接受的建筑教育, 实际的根底还是西方的。

全球文化是势不可挡的, 它代表了城市文化的共性, 产生了相似的文化空间、相似的建筑。在这一浪潮之下, 传统的文化特色必定会受到严重的挑战。对于古建筑的拆迁, 老一辈人或许会持绝望的态度, 但那些成长于消费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年轻人, 眼中则会充满希望。

城市的剩余价值论文 篇5

手挽黄海欢腾的浪花,迎着七月灿烂的阳光,在这个激情的岁月里,我们举办本次隆重的演讲比赛,是在向公司证明:我们在用实际行动向您保证,我们,永远忠诚您!

在金董黄总的带领下,公司一直在国内物流行业保持领先地位,为我们创设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作为公司的一份子,我们无不感到自豪,并时刻以优秀的工作表现来报答您的恩情。

良好心态,积极行动。黄清华是行政部的一名女清洁工,她为人乐观积极、勤劳正直、待人友善。清洁的工作就是整天对着垃圾尘土,劳、累、脏、又常会被人冷眼相看,黄阿姨对其中的滋味深有体会。但她积极的性格,让她摒弃了自卑的心态,同样唱着歌哼着曲地,总是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她常说,无论是什么岗位都要把工作做好。去年年末,黄阿姨曾两次在打扫过程中捡到金钱,金额不少,但她都将所捡的钱全部上交至部门主管手里,这样一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大多数同事都是远离家乡出来闯荡,在公司里,我总能够在黄阿姨身上感受亲人的关怀,每次见面嘘寒问暖,从衣着打扮到做人做事,她都会给我建议指点,就像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去年年底行政部来了一位新的清洁工,她主动给新人介绍工作经验,一点一点细心地解释、不厌其烦一个一个地教,还主动提出多分出一些活因为新人不熟悉流程怕耽误整体清洁任务,她的工作精神、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她用真诚真心跟我们打成一片。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黄阿姨虽然自己身体不好也极少请假,累了坚持工作病了也坚守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日常清洁任务的繁重让黄阿姨娇小的身躯无数次扛顶着工作量的极限,但她从不喊苦叫累,默默地奉献着。随着现代办公场所的日益科技含量高,清洁工作也变得越来越不简单,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讲究。黄清华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比如玻璃用湿布擦了之后要用干布再擦一遍,不同材料要用不同的清洁剂,清洁同时不忘爱护好贵重物品,等等,掌握了这些技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清扫质量很容易达到公司所要求的标准。

岗位平凡,责任重大。黄阿姨不但对自身工作极度负责,同时还对部门、对公司高度负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很多打工者的心态,而她从来不会有这种想法,哪个办公室一夜没关空调,哪里门拴坏了、水池漏水了,废旧物品回收没人过秤,凡是遇到异常情况她都第一时间给上级汇报,并主动承担即使是分外的工作,不把事情做好,自己就感觉不踏实。这就是一种责任。

浅谈我国城市剩余污泥的处置途径 篇6

关键字:污泥处理 剩余污泥 资源化

Approach of using sludge from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Qi Xiaodan et 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vironment College, Jiangsu Nanjing 210009)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the capacity of municipal wastewater,the production of sludge is also increased dramatically.How to achieve the recycling and reduction of sludge caused great attention n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ludge treatment methods in China is presented.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approach of using sludge and points out the trends of using sludge recent.

Key words: sludge treatment; remaining sludg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前言

近年來,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显著提高,而活性污泥法是应用广泛的处理技术,但它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而由于剩余污泥处置不当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也显现出来。调查表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剩余污泥大多做填埋处理,受到土地资源以及环境的制约。因此,如何实现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是当今亟需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 城市剩余污泥的特征

剩余污泥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废弃物, 是污水处理厂的必然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以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常常伴有恶臭气体,且数量巨大,增长迅速,是亟待解决的城市废弃物[1]。

1.1 污泥中的有机物

城市剩余污泥中有机物含量约为55%~60%,其中N、P以有机态存在,可以缓慢释放而且肥效具有长效性。污泥中易降解的有机物:水溶物,半纤维素,粗蛋白质。难降解的有机物:粗脂肪,纤维素,木质素[2]。

1.2 污泥中的无机物

污泥中除了含有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外,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Ca、Mg、Zn、Fe、B、Mo等。同时城市污泥中含有种类繁多的重金属如Cu、Cd、Ni、Cr、Hg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70%~90%的重金属元素通过吸附式沉淀而转移到剩余污泥中,而这些重金属的毒性限制了污泥的农业使用。

2. 我国污泥处置方法

目前我国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海洋处理、焚烧等,但这些都不能满足环保、可持续的要求。

2.1 填埋处理

污泥的填埋是目前国内最为广泛的处理方式。我国进行污泥处置的填埋场多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泥本身含水率过高,以及疏松的质地,易造成填埋场渗滤液产量增大,填埋土层的不稳定,填埋层塌陷的几率增大。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经过机械脱水后,大部分污泥的含水率仅能达到80%左右,无法满足污泥填埋标准的要求。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开辟新的填埋场地难度较大,填埋处理已经不是污泥的最好出路[3-4]。

2.2 海洋处理

海洋处置污泥简单可行,但是该方法对污泥没有进行任何预处理,仅仅利用海洋对污染物的收纳吸收功能。此种处理方式容易引起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食物链造成威胁,隐患极大,世界各国正逐步取消此种处理方法,以免今后对海洋环境造成更大危害。

2.3 污泥焚烧

污泥焚烧可最大限度实现污泥减量化处理,相对于填埋、海洋处理来说,前期投资较大,后期运行管理要求较高,但是焚烧可以最为迅速以及彻底的进行污泥减量化,并且处理后的残余较少,便于后续处理。但是焚烧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可能存在尾气污染,产生有毒气体,并不是环保的处理方法。

3. 污泥资源化处置

除了传统处理方法之外,污泥应用于其他行业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例如用于制备蛋白灭火剂,建筑用砖等,这些研究为污泥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指明了方向,实现了环保可持续的思想。

3.1 制备污泥蛋白

剩余污泥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经酸、碱水解后可制备水解蛋白质(肽类)。水解蛋白质具有发泡特性,经搅拌、通风处理后可产生大量泡沫(具有灭火特性),如添加稳定剂、防腐剂、抗冻剂等即可制成蛋白质泡沫灭火剂。此灭火剂与传统的化学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 动植物蛋白质水解液灭火剂的灭火效果相当,并具有制备费用低、使用时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所以开发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3.2 制备建筑用砖

污泥含有大量无机质,在处理后也可以作为建材的原料。污泥制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另一种是用污泥焚烧灰制砖。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时,应对污泥的成分作适当调整,使其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相当。制砖粘土要求的化学成分为SiO2:56.8%~88.7%;Al2O3:4.0%~20.6%;Fe2O3:2.0%~6.6%;CaO:.3%~13.1%;MgO:0.1%~0.6%;其他0~6.0%。用污泥焚烧灰制砖,焚烧灰的化学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是比较接近的。制坯时加入适量的的粘土与硅砂。最适宜的配料比约为焚烧灰∶粘土∶硅砂=100∶50∶(15~20)。由于增加了污泥焚烧工序,使成本增高,操作管理难度增加,因此常用干化后的污泥制砖[6]。

3.3 制备PHA

聚羟基脂肪酸脂(PHA)是一些细菌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如氮或磷缺乏时)合成的胞内能源和碳源贮藏物质,可以利用纯种或混合微生物合成。PHA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完全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压电性,从而成为传统不可降解塑料的理想替代品。利用剩余活性污泥,使用土著PHA合成菌回注法生产PHA,再使用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和降低污泥致病性,使污泥适合农田施放,从而实现了剩余活性污泥的完全资源化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7]。

3.4 制造活性炭

万洪云利用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好氧污泥和厌氧污泥制造活性炭的过程,选择出最佳的制作条件, 并进一步测试了产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剩余活性污泥制造活性炭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在最佳条件下制成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较令人满意[8]。

此外,也有文献[9-11]研究了污泥用于污泥燃烧发电以及制造水泥等用途,这些方法都很好的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减量化。

4. 结语

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新难点、新挑战。污泥产量在未来的几年中还将有大量增长,但是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水平很低,污泥经过常规的浓缩脱水后,主要是弃置,难以达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并带来环境的二次污染和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的困难。因此,如何进行环保的处理污泥,实现污泥资源化、减量化成为新课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任务。文中列出一些污泥资源化的研究,为实现污泥资源化、减量化提供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佳佳.白相玉.刘汉湖.等.国内外城市剩余污泥处置与利用现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2):45~49.

[2] 冷振东.王敏.郭超.我国城市污泥特性及其资源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1,8:152~153.

[3] 孔祥锐.朱冠楠.城市污泥处置方式对比[J].山西建筑,2011,37(21):113~114.

[4] 宋丰产.张向炎.张楠.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20891-20892.

[5] 汪常青.梁浩.李亚东.等.利用剩余污泥制备泡沫灭火剂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排水,2006,22(9):39~42.

[6] 董宏伟.浅谈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J].科技资讯,2011,6:148.

[7] 李强.李保宾.孙村民.等. 剩余活性污泥完全资源化利用微生物集成技术[J].微生物学通报, 2011, 38(4): 481~486.

[8] 万洪云.利用活性污泥制造活性炭的研究[J]. 干旱环境监测,2000,14(4):202~206.

[9] Mika Horttanainen, Juha Kaikko ,Riikka Bergman,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ower generating sludge combustion plantand comparison against other sludge treatment technologies[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0,30:110~118.

[10] 柴春省.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2:106~109.

智慧城市的功能与价值 篇7

“智慧城市”的理念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 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 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 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 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 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 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 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 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如图1所示。

1.1 基础业务

基础业务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功能和应用, 完成城市信息的实时获取, 实施即时的城市管理。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 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 提高管理效率并且改善市容市貌和维护城市安全。

(1) 数字城管。将城区划分一定面积为单位的网络状单元, 应用物联网技术对违反市容规定的行为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精确管理, 明确管理责任人, 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

(2) 平安城市。公安系统各级监控系统联网, 整合安防监控系统、城市报警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等, 构建城市安全的基础平台, 为侦查犯罪与纠查违规行为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和分析支持。

1.2 行政业务

智慧城市的行政业务系统指构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将一系列行政事务进行整合和管理优化, 主要系统功能有:

(1) 并联审批。实现市 (区) 级社区横向联系, 政府建立跨各职能部门的数据标准及交换体系。实现各类行政业务的共享。通过信息透明公开, 加强社会监管, 实现“阳光式”权力运行。

(2) 建立网上虚拟电子政务大厅。实现“一站式”市政服务, 精简政务流程, 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 而且让市民和企事业单位足不出户完成行政审批和其他政府服务, 树立服务性政府为民办事的形象。

这两个业务层次虽然是智慧城市的低级应用, 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1.3 智慧服务

智慧服务针对城市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智慧解决方案。

(1) 智慧城市交通

智慧城市交通整合公共汽车系统、出租车系统、城市捷运系统 (MRT) 、城市轻轨系统 (LRT) 、城市高速路监控信息系统 (EMAS) 、车速信息系统 (Traffic Scan) 、电子收费系统 (ERP) 、道路信息管理系统 (RIMS)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 (GLIDE) 、电子通信系统和车内导航系统信息, 提供综合的实时信息服务, 并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智能判断。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可以优化应急方案, 调动救援资源。如图2所示。

智慧城市交通还可以通过感知交通流量并进行预测和建立模型, 提供智能的“拥堵费”收取系统、全市联网的停车管理系统, 不仅能够充分使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而且通过“收费”杠杆引导车流, 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缓解拥堵和污染问题。瑞典斯德哥尔摩建立的智慧交通体系, 仅按照拥堵程度对交通车辆进行智能收费, 使该市汽车使用量降低了25%, 汽车碳排放降低14%。

(2) 智慧城市医疗

智慧城市医疗关怀市民健康, 通过建立“语义化个人健康电子病历”, 使医疗机构间信息对接, 医疗资源得以整合, 解决社区医院、专科医院和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的问题。使得“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成为现实, 有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这样的模式下, 还可以有效提升用药安全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如图3所示。

(3) 智慧家庭

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家庭信息化平台, 是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信息设备、通信设备、娱乐设备、家用数字家庭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 (监控) 装置及水电气热表设备、家庭求助报警等设备互连和管理, 以及数据和多媒体信息共享的系统。智慧家庭提高了家庭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品质, 是未来生活的愿景。尽管有多种模式与解决方案, 但都包括信息、通信、娱乐和生活四大功能。交互式网络电视 (IPTV) 、电脑娱乐中心、网络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 都是智慧家庭的体现。如图4所示。

(4) 智慧食品

近年来我国城市食品供应安全问题频发, 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 如图5所示。智慧食品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1) 追踪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林、畜、牧、渔的食品原料生产、原料加工、物流运输环节和销售环节, 再到餐桌上整个闭合圈全程监控, 明确供应链上各个企业责任, 控制风险。

(2) 生产评估系统。原料企业、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可以通过数学模型, 把食品质量和工艺联系起来, 分析工艺的风险程度, 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3) 食品行业应急机制。包括食品安全的早期预警和突发问题应急管理。当出现突发食品安全事故时, 可以追踪事发点、当事人, 并查明食品去向, 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显然, 智慧食品抓住了食品的生产安全和流通安全, 对于诸如生猪产业的“放心肉工程”建设、“地沟油”控制以及乳制品突发事件的处置都会有很大帮助。

(5) 智慧水务管理

水资源越来越成为我国各城市发展的瓶颈, 智慧水务系统试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包括:

(1) 实施日常监管工作, 实时掌握水环境。对流域的整体分布、自然降水、水流、地下水、水质、人工蓄水、生活用水、工业农业用水和污水排放进行实时感知监控。

(2) 分析数据快速响应, 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一方面, 通过分析海量监测数据, 合理规划水务部门、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市政建设部门流域取水和农田灌溉布局, 科学决策调水、取水、污水排放、水再生、地下回灌等;另一方面, 及时预知管网故障、水质、输水情况和水压等管网健康状况, 进行维护、检修和建设。

(3) 加强水污染和突发事件响应, 一方面事前发出预警, 另一方面污染事件发生后根据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情况的监测数据分析, 估计灾害波及程度和制定快速应对方案。

(6) 智慧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指导, 对于今天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中国来说, 往往会陷入“规划赶不上变化”的困境。智慧城市规划的关键点在于, 结合城市发展的经济、地理、人口、交通的历史和现状信息, 对未来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智慧布局交通道路、物流枢纽、中央商务区、工业园区、卫星城、警务、商业网点、医院、银行、公交站点、学校、娱乐设施、文体设施、博物馆、公园等城市规划项目, 达到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的要求。智慧城市规划根据区域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目标, 提出城市功能的优化解决方案, 比如老工业区的外迁和升级改造、老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升级和功能再定位、城中村改造等。如图6所示。

智慧服务还包括工业园区和城市一体化平台、绿色供应链、智慧城市电力供应和社保决策系统等。随着城市运行中问题的不断涌现, 智慧城市的智慧服务内容也将不断丰富。

1.4 智慧运行管理

(1) 日常运行管理

智慧城市系统的综合运行, 需要智慧城市的综合指挥指令中心来指挥协调, 包括:

(1) 促使智慧城市的运行和短、中、长期综合规划衔接, 达到各时期目标。

(2) 综合指挥中心, 作为智慧城市的“总中心”, 指挥协调各智慧服务系统的“分中心”, 形成智慧城市系统的宏观运行。

(3) 负责智慧城市系统日常维护和升级工作。如数据的储存、维护, 软硬件设施的运转维护以及系统升级等。

(2) 城市应急系统

在城市面临突发事件时, 城市应急系统启动。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 (地震、洪水、海啸、山洪、滑坡、冰雪等) 、公共安全事件 (污染物化学品泄露、突发不明传染病) 以及群体性突发犯罪事件等。近年来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国家应急体系, 中央和省市都设有应急办公室, 以作为突发事件下的组织保证。

智慧应急系统有助于提高应急体系水平。科学地建立应急预案, 使智慧的预案有较强的预见性 (做出预警) 、针对性, 能对风险做出准确预计和分析并做好人员疏散、物资分配、救援和生产恢复计划, 确定责任人和岗位责任。通过应急管理和指挥系统, 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和计算机系统来准确地分析灾情进展, 分析救灾物资需求数量和投放地点, 察看应急物资储备和补给供应情况。以消防、交管、医疗等多部门协作, 实施综合指挥, 妥善处置灾情并力争灾后损失最小。

2 智慧城市的价值

“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 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把这一主题列为培育和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范畴, 将会使国家和民众都受益, 堪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对于宏观经济而言, 将促进产业链升级和提高获利能力, 催生出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学校、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建筑和跨行业智慧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对于扩大内需、拉动出口增长堪称是一匹黑马。除此之外, 智慧城市还可以为地方政府管理城市、引导城市发展提供先进的手段, 并客观上成为衡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的一把尺子。

2.1 智慧城市可以促进城市化模式的转变

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城市化发展迅猛。但当前城市化模式是以巨额基础设施投入、大量拆迁更新建筑、耗用大量土地、滥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能源密集消费以及破坏生存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外延式”的城市化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 有些城市承载能力已经达到饱和, 难以持续。以北京为例, 2009年底常住人口近2000万, 98%的能源需外地调入, 交通、环保问题突出。依靠老模式, 进一步扩宽道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其效果在逐步递减。水资源方面, 2008年我国北方45%的地表水和38.7%的地下水被开采, 城市水资源处于极度紧缺状况。水资源缺乏不仅仅是由于自然供应不足, 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 如对水资源整体规划利用不当、管线跑冒滴漏、利用不科学等。

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 乡村人口为7.21亿, 据一般估算, 未来十几年中, 城镇人口每年增加3000万, 将有3~4亿人涌入城市, 出现约8个人口超千万的超级城市。与此同时, 二三线城市发展迅速, “城市群”逐步崛起。我国城市化模式迫切需要转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生存环境”为导向的“集约型”和“内涵式”模式。智慧城市系统, 从整体规划、系统综合运行到具体智慧服务, 必须以整合、节约资源和创造宜居生活为宗旨, 将成为我国城市化模式转型的重要平台。

2.2 智慧城市可以全面提高城市发展中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高速城市化中,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压力加剧, 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越来越大。智慧城市使政府信息化建设从传统的“电子政府”过渡到“整合的政府”、“无处不在的服务性政府”, 最终达到“智慧政府”, 从而大大地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1) 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智慧城市的基础业务能实现低成本并及时准确对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做出响应;行政业务整合了各部门的行政资源, 提高行政资源使用效率。

(2) 公共服务层次深化。智慧服务可提供高层次的、细化的公共服务, 深入到食品、医疗、教育、电力、供水、交通等, 有一种公共服务如影相随、量身定制的感觉。

(3)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比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式的服务更进一步, 智慧城市各项服务更加人性化, 形成政府和被管理者的友好互动关系, 最终促进政府职能从根本上转变。

2.3 智慧城市有助于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

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对城市治理模式进行变革, 这样的变革体现了“新公共管理 (New Public Management, 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所进行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 ”的基本价值取向。

(1) 公共权力透明化。物联化和全面的互通互联, 使城市公共管理的信息共享;另一方面, 以智慧城市的行政业务为代表, 公共权力的决策和使用更加透明化, 城市治理结构变得扁平。这都有助于实现新公共管理所要求的, 诸如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竞争, 应用企业化的管理以及对公共管理进行监督和绩效考核等改革措施。

(2) 城市管理出现“自治”特征。和传统的政府发号施令, 市民、企业和组织服从这样的“他治”模式相比, 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管理出现“自治”特征。在智慧交通中, 出行者根据拥堵情况和停车位情况, 自行决定是否出行和出行的方式, 这种模式下, 避免开车进入拥堵地段的决策是出行者自己做出的, 每个人都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这种方式显然比诸如“尾号限行”这种行政方式更加有效。城市管理的自治机制, 使得行政命令变成被管理者的自主选择, 实现“自己管理自己”。自治模式体现了新公共管理所追求的, 政府从“划桨”变成“掌舵”, 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转变为政府主持、公民自治。

(3) 实现城市管理的客体中心主义。智慧城市以城市管理客体为核心, 完成了新公共管理要求的从“主体中心主义”向“客体中心主义”的转型。智慧城市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良性互动关系, 使得市政当局从发号施令的官僚机构, 转型成为以人为本的, 尊重“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者。

2.4 智慧城市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粗放式的城市化建设, 建造了城市的“四肢”, 智慧城市相当于建造城市的“神经系统和大脑”, 对城市经济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如图7所示。

(1) 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更新、超级电子计算机以及数据处理、计算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应用, 这些高科技资本密集产业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升级的引擎, 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

(2) 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系统升级换代, 基于城市系统的财富创造活动也随之升级, 促进整个城市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转型,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达到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激活民间投资、促进就业。首先, 民间投资将得到大量政府采购订单、服务外包等业务机会, 促进民间投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次, 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服务, 都为民间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最后, 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 改进了政府和民营资本之间的关系, 民营资本的创业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当前流动性过剩和就业形势紧张的背景下, 激活民间投资和开启就业新领域, 具有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现代城市的运行管理需要智慧, 智慧城市的工程推进, 不仅表征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更是社会深层次的改革与进步。

摘要:本文从智慧城市对于现代城市的功能研究出发, 提出了智慧城市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的价值。

生态文明城市的社会价值研究 篇8

一、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内涵

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或精神的发展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而生态文明城市是个人以城市为依托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因此, 生态文明城市的社会价值也是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城市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凝聚力强, 出行方便快捷, 公共服务质量良好, 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普及, 生态化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第二, 城市里的市民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和谐幸福、居住舒适安全;第三, 市民的价值取向不再是单纯追求实现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 而是以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为目的。

二、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实质

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城市和谐等方面。

1. 人与人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是城市生态文明社会价值的实质之一。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让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让城市得到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和谐要引导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从根本上破除影响人们能力发挥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形成鼓励人人干事业、支持人人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2. 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具有社会性, 人通过社会联合的力量改造外在世界, 也改造人自身, 人类也具有天然地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 这就是人的潜能的普遍性和自由性。正因为人具有这些本质, 决定了人自身的内在资源是无限的, 这是人贵为万物之灵长的秘密所在, 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终依据所在。罗马俱乐部的博特金等人在《学无止境》报告中指出, 面对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 人们应该看到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来帮助人类摆脱困境[3]。所以,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面对生态危机, 人应该回到主体, 把解决问题的着力点落在人自身上, 通过开发人的潜在的、处在心灵深处的理解力、学习力、创造力, 用人自身的智慧使人与自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 人与城市和谐

生态文明城市社会, 要把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作为关键, 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人作为城市的主体, 其主观意识、思想行为可以推进城市的发展, 也可以阻碍城市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使人与城市更好地相融, 城市宜人居住、宜人发展, 并通过城市内部人们各类活动与各类资源、环境的有机统一, 努力实现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与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实现人类在城市这个特定的活动场所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解决公众关心的市容卫生、人居环境、出行条件等问题, 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 将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便民、利民、亲民和为民上, 通过倾听民声、吸纳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需、为民谋福, 使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果, 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 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城市设施和环境的需求, 以良好的城市环境支撑城市发展, 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

三、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特性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坚持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价值观念的对话, 并强调多元性与开放性。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的典型特点, 它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 推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因此, 我们要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多样性, 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繁荣进步。要坚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 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通过相互学习, 吸收西方文明的经验, 不断丰富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 坚持在交融中丰富发展自身的价值体系。

四、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理论意义

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对丰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社会风气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当前, 社会上存在一些歪风邪气, 有的企业搞假冒伪劣、背信毁约, 不讲诚信, 办事要请客送礼等等, 这些风气不改变, 文明就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就是要坚决抓好落实, 净化社会空气, 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弘扬正气, 自觉维护社会公德, 自觉维护规矩和法制, 形成井然有序的社会风尚。

2. 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和方式, 使人们获得知识, 提高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各种能力。生态文明城市中, 人们的学习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且通过终身学习满足人的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自我发展, 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命运, 并在学习和实践中认识人生意义。

3. 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自我价值所满足的是个人的内在需要, 人生的社会价值所满足的是社会需要, 即个体的外在需要[4]。人生价值取向必须符合社会基本的价值目标, 只有在为社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物质或精神产品即做出贡献, 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社会对个人给予恰如其分的尊重与满足时, 人生价值才最终实现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发展动力, 以人的福利增加和价值实现为目标, 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社会对人的终极关怀,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 不仅满足生存的需要, 还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满足物质生活需要, 还满足精神文化需要。

5. 实现人本文明

人本文明要求运用人性科技, 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并把它置于人性升华的导引和控制之下,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以满足人的需要, 为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与文明社会在本质、价值指向和最终归宿上是一致的, 它对文明社会的追求, 构成和谐社会的理念导向, 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 又必然体现为社会文明和人本文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良.生态文明城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0.

[2]张文斌, 颜毓洁.从“美丽中国”的视角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从党的十八大报告谈起[J].生态经济, 2013 (4) :184-188.

[3]詹姆斯·博特金.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浅析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认同 篇9

1“真、善、美”

“真、善、美”的原意是“人类的最高理想追求”,多少蕴含了飘渺、完美的倾向,代表了人类对事物最高的价值认同。这一富有哲理的概念被吴家骅先生旧词新解、灵活变通的引入到对景观美学的探讨中,用“现实”与“理想”进行碰撞、比衡,非但没使“现实”相形见绌,反而使我们顿然意识到“现实”中早已存在却易被忽视的“真、善、美”价值禀赋。作为景观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综合的价值体系。我们不妨也用“真、善、美”来对其进行一次价值的审核和验证。

2 城市公共艺术的“真”———“生态”价值

“真”是和“生存”相关事物最本质、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组成部分。当今经济的高度发展,使我们摆脱了温饱问题下的生存窘迫,但资源浪费现象的与日俱增,却使后代的“生存”问题重新成为了公众的日常议题。我们看到,在近年的城市开发和公共空间的兴建中,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大而无当、粗制滥造且缺乏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的公共艺术作品(广场、雕塑、景观建筑等)充斥着我们的视野,满足了部分人无知的虚荣心的同时却糟践了珍贵的土地资源和景观文化资源,为我们今后的“生存”问题制造了危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全球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城市公共艺术的“生态思维”作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越来越成为设计观念中的重中之重。

城市公共艺术涉及城市用地、绿化、水资源及诸多硬质环境的处理等,其设计观念、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是否具有生态意识、城市资源是否被合理经营、利用,将成为衡量设计师是否有社会责任感的一项重要的标准。

公共艺术设计中的“生态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衡开发。合理经营城市资源,要求我们利用自身公共参与性的力量,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中合理且谨慎的衡量土地及景观资源的当前经济利益和长远的战略性关系,不对那些自然赠予的山水林木或丘陵湿地等难以再生的资源进行随意的开发、填埋或占用,维持原有自然生态链的完整,尊重自然与人原生的协调、平衡关系。2)就近利用。合理经营城市资源,还体现在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施工过程中对所需资源的就近利用,提倡用本地材料、植物、花卉等打造公共艺术景观,既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3)协调自然。置于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品应充分考虑对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协调,在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保持自然环境的原生性和整体性,使作品能寓于自然之中。4)循环再生。对城市各种废旧资源的“盘活”再生利用也不失为合理利用资源的一项成功的举措。既可以减少对已经废弃闲置资源的处理费用,又可以发挥其积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文化效用。

3 城市公共艺术的“善”———人文价值

公共艺术对城市人文精神的传承并不是局限于在形式上对传统文化载体的模仿或是简单的拼贴、堆砌一些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是要传承根植于传统文化载体内,静静流淌的文化血液。人文精神的延续是一座城市生命力得以持续的根基,也是公共艺术设计生存的根本。

城市公共艺术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意象塑造。城市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组织形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凯文·林奇在其《城市意象》一书中指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对于城市形象至关重要,“清晰的可识别的环境不仅给人以安全感而且还增强人们内在体验的深度和强度……”只有凝聚着地域文化精神、饱含感情的公共艺术作品,才能凭借其寓意的独特和深刻来打动公众,唤起公众对所在城市的情感认同,利于城市可识别性总体意象的形成。2)场所精神的凝聚。每个场所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有其独特的灵魂和气质。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场所自我情感表达和个性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应忠于场所的“本真”体现,即充分的尊重场所固有的人文精神存在,并给予其演出的舞台。上海“新天地”改造工程的成功渗透着设计师对场所显性物质存在之背后精神支撑的关注和尊重。项目通过富有场所情感的公共艺术新旧语言的融合利用,为我们带来了散发着浓郁老上海气质的时尚休闲场所,触动着我们的视觉与心灵。3)心灵的归属。心灵的归属感是对城市公共艺术的人文价值的终极反映,来源于对城市环境的定向和认同。形态优美、意境隽永的公共艺术易于形成可识别性、结构清晰的城市环境,从而给公众心理带来安全、舒适的感受,使城市变成心灵归属的栖息地。

4 城市公共艺术的“美”———狭义和广义的美学价值

4.1 狭义的形式美学价值

城市公共艺术依其强烈的美学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给城市及公共空间带来鲜明的视觉印记,利于形成可识别性和可意象性的城市形象,极大的增强城市的视觉魅力。城市公共艺术与展览馆里的架上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其形式美学的存在离不开与其周边环境的依存关系。置于公共空间的城市公共艺术利用其色彩、尺度、质感等特性与场所环境的对话、互生、交融,共同描绘一幅和谐生动的风景画,共同谱写一曲激情跌宕的交响乐。

4.2 广义的综合美学价值

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是“美”。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和历史一样古老的问题。我们无法给美轻易的强加一个定义。通常,总是习惯于从视觉上来轻易的判断某一事物的美丑,但作为公共艺术的设计师来说这种本能的不假思索的审美评价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对美的感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感受、理解和思考从而做出某种美学上的判断。

公共艺术广义的“美”不是一个孤立的视觉概念,它不能脱离其他体系的影响而单独存在。样子好看但没有任何内涵及实际功用的物质是没有价值的。公共艺术的“美”的评测应该是一个综合的价值标准。因此,我们理解为:“美”的公共艺术,既是一种外在的、可视的艺术存在形式,同时也是在整体上蕴含着丰富社会精神文化内涵的文化形态和能给社会带来切实利益的价值实体,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这也正是公共艺术能够凝聚如此多的社会公众关注的动因。

5 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知识体系,从不同的视角和观念解读将会形成不同的知识链条。其知识体系内涵的广度和深度决不是靠笔者只言片语便能够清楚阐析的。本文并不是针对公共艺术涵义、特质等自身特性做的探讨,而是对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评测标准的一次尚不完备的概括性解析。笔者对公共艺术的认知源于吴家骅先生《景观形态学》中对景观美学做出的“真、善、美”论断,以此为依据来展开议题,并对公共艺术的“真、善、美”做了较为明确的解读,呼吁公众对公共艺术的“美”做出较为全面的衡量和认识,并期望此新的研究视角打开不同的解析思路,来加深世人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关注与认同。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05-210.

[2]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22.

城市设计中人文价值的探索 篇10

1 战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恢复性建设,至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相继出现飞跃,积累了足够的财力物力用于城市建设,但是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使得城市过度拥挤,城市的容纳能力超过极限,环境极度恶化。城市的中高收入人群开始逃离市中心,纷纷迁到郊区居住,市中心成为穷人的居住地,居住环境恶劣,犯罪率上升,各种矛盾加剧,市中心趋于衰败。C·艾布拉姆斯(Charles Abrams)指出,少数族裔的拥挤程度是白人拥挤程度的6倍之高,新的郊区正在包围大量出现的、膨胀的城市,宣布不能穿越的标志。城市快速的发展和更新,并没有带来城市环境的改善和提高,相反却形成了白天人群拥挤,交通不畅,晚上如死城一般寂静,毫无生机的现象。城市规划者所设想的美好城市并未实现,基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念的规划建设实践没有把城市带出困境,以物质内容为核心的规划设计没有考虑到居民真正的需求。例如丹尼斯(N.Dennis)曾对当地社区的拆迁重建计划进行走访后发现:“在1965年~1970年的计划重建区中,10个家庭中有4个家庭对他们目前的生活条件非常满意;在一些片区,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10个家庭中有6个家庭满意……而3个业主中则有2个不赞成拆除行动。”设计师貌似合理的方案,却没有得到使用者的赞成。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方法没有创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城市环境。

2 20世纪下半叶的人文主义思潮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是20世纪的两大主流思潮。自从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条件得以快速提高。科学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唯科学论,偏狭的唯科学论造成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强大的技术革命使科学主义占得上风。但是,科学主义并没有把人类带到幸福的彼岸。现代社会中人本身不断的被物质化、机器化、平均化,加深了人与社会的对立,不同阶级之间人的对立。身处西方社会的人们在物质非常丰富的同时逐渐暴露出的信仰危机、精神危机、伦理危机,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世界本质的问题,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创造性的释放和运用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弗洛姆)。在这种情况下,哲学理论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那就是对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存在的空前关注。当代哲学的人文化,是现实中人类种种困惑的结果,人类需要重新认识自身,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人文精神就如人性的守护神,敦促并引导着人性永恒的回归。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人性受到压抑和摧残,人文精神就一定会在那里高扬”。

3 反思与探索

1956年,在哈佛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城市设计会议,这是一次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设计开端的会议。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现代城市漠视公共需求,对经济利益过分追求,城市中缺乏美和快乐。现代城市设计的出现,是随着人们对现代化的物质空间建设的反思,随着人们对物质空间给予人心理、精神、文化等的需求不断提升而产生的。“城市设计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创造一门新的学科,而是对以前忽视空间人性关怀的一种弥补”。新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城市设计的出现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一时期,二战后城市空间建设的弊端被全面的揭示出来。如雅各布斯强烈批判现代主义理论中“交通至上、效率优先”的原则,认为它扼杀了城市街道生活的多样性。林奇扬弃了从设计师的视点来考察物质环境,转而研究普通使用者对城市空间的意象感知。亚力山大则主张向传统的、有机的、以个体为本位的城镇设计模式回归……与此同时,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城市设计理念产生了影响,其中D·Bell从社会学角度对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揭示、R·Rorty从新实用主义的立场对现代哲学的批判和重建、M·Foucault以考古学和系谱学的方法对理性现代性的批判和对现代社会权力空间的描述、J·Harberams从哲学角度所从事的批判和对理性概念的重新考察、J·Derrida的解构理论的阐述、F·Jameson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揭示、P·K·Feyerabend对科学方法论的攻击与重建等等。

4 人文化的城市设计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场所,城市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城市设计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安排,不仅仅是城市形态本身,更应该探究人类深层的心理需求,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内容和情感表达。城市是个活的有机体,城市设计本身也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活的过程,而其中尊重和关怀普通人的价值观是这个生命过程中跳动的心脏和灵魂。城市设计将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就像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所提到的小尺度的街和街道的小店铺产生的“街道眼”给予人们的安全感,人们在公共空间中复杂的交互活动,即“街道芭蕾”带来的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等等。城市设计重新回归日常生活,要让城市空间充分关怀人的情感和生活的易趣,关注和深入人的生命活动,使城市设计与人的生活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让人们享受并创造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应当关注不同人群对生活的追求:“人文城市的核心是对具有各种自然、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予以尊重,表现与内涵的多元性是其重要特征。因此,未来城市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充分发展地区的、文化的多样性与个性,最优化的城市经济、社会形态应该是关怀人、陶冶人。”只有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才具有真正的人文价值。

人文化的城市设计,首先是新的价值理性和价值信念的注入使之具有新的生活态度与生命意识,将人文价值融于城市设计活动中,重建城市设计的精神维度,才能创造宜居的城市,创造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摘要:通过对二战后城市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将人文主义哲学引入到城市设计理念中,探索了城市设计中人文价值的意义,指出将人文价值融于城市设计活动中,才能创造宜居的城市,创造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关键词:城市设计,人文价值,现代主义

参考文献

[1]董禹.凯文.林奇人文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1,43,65,239,244.

[2]孙施文.后现代城市规划[J].规划师,2002,18(6):20.

[3]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2,194,240.

[4]李盈.浅谈城市肌理发展[J].山西建筑,2008,34(4):54-55.

[5]王一.认识价值与方法——当代城市设计思想评述[J].华中建筑,2004,22(6):76.

[6]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分析与批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54.

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价值探析 篇11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建设;壮族文化0引言

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生活总结中特有的心灵感悟,并也在社会发展中延续积累,城市化进程中科技信息的发展加速了全球经文化经济一体化,也打破了地域文化的独立,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越显模糊。因此,发掘地域文化的价值是城市化经常下城市建设规划常探讨的话题,地域文化在城市中有何价值、文化资源何以发展,正是现代城市建设需要研究的问题。

1地域文化的认知

地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文化行为,这种文化行为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习俗性文化认知体现,对于地域文化的共识是在社会行为、历史文化环境、集体个体和民族意识融合下形成的,现代社会的地域文化首先是照搬易于接受的文化元素,其次是个体文化转化为集体文化相对认可的结果。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是随城市地域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同时也由于地域的局限性,一定历史条件、社会政治背景下,人们对文化认知都有着特定的习惯性,相对于其他外来文化,地域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耗损,反而在合理保护利用的前提下能够文化再生增值,赋予城市独特的魅力。另外,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文化作为氧化剂,通过地域文化能够保证和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品质,正确引导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在城市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地域文化的产业经济价值

文化产业是地域特有的文化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符号化之后,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本土文化符号进行复制从而转化为经济产业和民族文化荣誉。从生活实践、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战略来看,文化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化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对文化符号进行再生,使文化增值并以资本的形式不断积累,文化符号通过产业转化后意义也得到放大,再通过文化间传播和生成实现消费,这一点在日本、北欧等国家的产品、建筑、空间设计上能够发现。城市的发展更应该注重文化的生命力,地域文化新的观念、新的形式也随之应运而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在于物质上的价值,更偏重与地域特色所带来的文化联想价值,这种趋势也成为地域文化挖掘的动机,无形的文化资本通过文化流通传播来产生经济价值,地域文化产业和城市化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两者有机结合,是城市管理将地域文化作为资本形式引入城市化建设的创新尝试,进一步说,地域文化产的创造也从根本上解決了城市发展经济效益扩展导致城市文化缺乏、背离的问题。

3地域文化的情感认同价值

文化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类共生的,是融合理论、实践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寄托和愉悦的情感,地域文化模式构造了人们对一切主观能动活动的文化需求,城市的发展建设没有扎实的文化作为基础是没有城市精神和灵魂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的符号、特色、象征,城市化建设中应不多挖掘地域文化中鲜活独特的文化魅力,将文化精神融入城市建设中去,注重城市的本土化、个性化,掌握市民文化情感需求的心理特征,结合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将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实际结合运用。随着信息化文化的快速传播,文化的差异性也开始缩小,非地域的异质文化也逐渐出现,因此,在文化整合的大背景下,地域文化所表达出来的主体文化意识更能够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

4地域文化价值的实例运用分析

4.1壮族山歌文化价值的体现

山歌具有原生态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性,是壮族文化中最显著的标志,最初由于长期没有民族文字,壮人为了便于记忆掌握生活惯例和与人简单思想感情交流,而利用易于掌握的歌唱形式来实现,其中壮乡人民的生产知识、理想追求、道德规范、情感交流,以及重要的仪式节日都是以唱歌来表达,因此,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壮族人生观和美学观,产生了壮乡山歌文化。在桂林的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中,不少文化产业是以壮族山歌文化为旅游资源,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将壮族的山歌形式打造成现代的山水舞台剧,另外,在许多旅游景区内也设有壮族对歌台,有壮乡歌舞的演出,这种山歌文化形式歌舞剧的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壮乡人民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如今,山歌不仅仅只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而是成为壮族人民传承本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形成了具有传播和吸引功能的经济文化产业链。

4.2壮族铜鼓元素价值的体现

铜鼓文化始于 2600 多年前,其中融入了壮族的万物分公母、三元宇宙观的哲学思想,铜鼓是壮族文化记忆的载体,作为壮族的族群信物一直延续至今。壮族铜鼓的基本造型为圆墩状,鼓面、鼓胸、鼓腰各鼓足也均为圆形,鼓体的圆形内有饰有图腾图案和纹样,给人丰满、柔和、大气之感,铜鼓的造型特征由功能和壮族地域的传统审美心理所决定。城市化建设中,地域文化表现最为集中的载体便是城市的博物馆,博物馆的设计也传达着这个城市乃至地区的精神文化面貌,广西民族博物馆则是将壮族铜鼓的独特造型用于建筑设计中,建筑的主体为巨大的铜鼓造型,另外两面小的铜鼓左右呼应,博物馆的室内设计也大量的运用到了铜鼓中鱼纹、钱纹、和动物图腾的作为壁面装饰,这种壮族铜鼓文化通过博物馆的建筑语言的表达,充分的彰显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使参观者了解到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也共鸣了壮族同胞的民族审美自豪感。壮族的铜鼓文化随着城市变迁依旧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这种民族文化情感衍生出该地域建设中最核心的文化基础和人文发展模式。

图1广西民族博物馆图2壮乡铜鼓5结语

无论城市如何更新发展,城市外观如何日渐趋同,但地域之间永远存在着文化差异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重视城市内部的地域文化,以环境、习俗、民族、艺术的不同元素挖掘出自己城市的文化符号。城市中的物质条件随着外界因素是可变、可发展的,而地域文化的价值是持久、延续的,城市的生命力需要强大的地域文化作为支撑,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根基。参考文献:

[1] 刘合林.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利用——构建文化城市的新路径[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人民出版社,2005.

城市的剩余价值论文 篇12

为了区别于城市外围的都市农业,一些学者采用城市农业的概念来专指城市建成区内部农业[8],该文也采用城市农业的提法。城市农业目前在我国城市中发展的数量有限,不成规模,在现行的城市规划建设框架下也存在一些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分析城市农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发展城市农业的意义和价值,并指出城市农业继续发展的障碍,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启示。

1 城市农业的相关理论

1.1 田园城市

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大师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他基于城乡优缺点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城乡之间“有意义的组合”,提出了城乡一体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在田园城市中,霍华德把零散分布的份地农园整理成宅地农业和环城农业2种类型:在城市外围,约2 023 hm2的永久农地环绕约405 hm2的城市进行布局,形成了固定的土地配置模式;在城市内部,5 500块独户住宅用地平均每块约6 m×40 m,建房之余,足够进行养活5口之家的农业生产。霍华德立足城乡融合,把农业和食物问题作为关键要素纳入田园城市的整体构想中,展开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最系统的思考,为当代城市农业规划设计奠定了部分思想框架[9]。

1.2 CPULs理论

2005年,连贯式生产性景观(CPULs)理论由英国的卡特琳和维翁提出,是针对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理论,城市农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主张将相互关联的生产性景观引入城市,将都市农业融入并接连城市空间节点,作为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出多功能(结合城市农业、休闲等其它用途)、循环途径和通道所连接的开放城市空间网络,形成一条条贯穿城市建成区、并向城外延伸的CPULs,并作为建筑环境的补充和支撑。该理论标志着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领域开始将城市农业引入到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中[10]。

1.3 农业都市主义

近几年出现的食物都市主义理论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食物安全的新理论,它强调利用城市一切可利用的空间来生产食物,包括公园和小区绿地、公共建筑和厂房等建筑屋顶、各种生态防护绿地等,并利用城市生活制造的各种有机废物、生活废水及雨水等来进行农业生产,优化城市物质循环。农业都市主义是与食物都市主义几乎同时出现的类似概念,主张将众多的农业和食物相关活动,包括小农场、共享菜园、农贸市场、农产品加工等,精心纳入一个步行社区,形成一个以农业为导向的社区规划新方法,以应对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当前城市农业运动和思潮的高涨,与城市发展和农业在长期工业化进程中积累的负面影响有直接关联。一方面,城市掠夺式的发展模式,使得供应食物等人类生存必需品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另一方面,现代农业高度依赖石油、化肥和农药,在运输环节也完全依赖于矿物燃料,资本控制下的工业化食物体系严重影响到公民的食物安全。因此,重新发展地方农业,赋予市民参与农业生产、消费适宜食物的权利,成为欧美城市的一种普遍觉悟,也因此出现了大量以城市农业为主题的规划思想探索和设计实践[9]。

2 城市农业的价值

城市农业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将其与资源再循环和保护、疗养和休闲、教育和安全食物供给,以及社区发展、绿色建筑和公共空间管理联系在一起。城市农业虽然规模小、布局分散,以种植蔬菜为主,但其在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维度都有自身独特属性,表现为生产性、可食用性、景观性和生态能效性,在城市的经济系统和生态景观系统都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用地紧张和空间无序蔓延等问题,而城市农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些城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2.1 缓解食品安全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食品的品质和安全,而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又进一步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利用城市内房前屋后等闲置地和屋顶、阳台等开辟出小块菜地,采用有机种植的模式,改变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能够解决一部分市民的日常蔬菜需求,还可以缓解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城市农业中的CSA模式的市民农园,是将消费者与生产有机食品的农民直接建立联系,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强调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手工操作农活等,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2.2 节约用地

将城市中的绿地替换为蔬菜、果树等农业种植,利用房屋屋顶和阳台等发展城市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大量的市政投入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够节约用地,缓解目前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大量较少的危机。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北京的绿地面积达到27 630 hm2,其中公共绿地为4 066.41 hm2,按照150万元·hm-2的造价来计算,北京在公共绿地上的总投入为61亿元。如果将公共绿地替换为蔬菜或者当地农作物,就可以节省60多亿元的公共绿地投入,还将有可观的经济效益[6]。另外,我国的新建住区规划中要求绿化率不低于30%,如果用蔬菜和农作物用于住区绿化,则城市的住区建设都将节省30%的耕地占用。

2.3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生态城市

城市农业可以结合城市空间,最大限度、灵活有效的利用城市可能的闲置空间,结合绿地、住区、公园以及建筑物的前庭、阳台和屋顶等空间,形成系统化的城市农业网络格局,融入城市生态系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变城市无序蔓延的发展态势。从农业与城市空间整合的角度看,将农业整合于社区、校园、产业园和公园等,形成农耕社区模式、有农校园模式、共生产业园模式、有农公园模式和市民农园模式;结合城市交通线路网络空间和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利用城市道路、堤岸绿化空间形成有农城市绿地;从多维空间视角,对城市建筑物屋顶进行多元利用,形成屋顶农园。将农业整合于城市空间,以层叠的、无等级的、系统化的方式共同构建城市空间体系,并与城市景观系统、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城市食物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相耦合。同时,城市农业对于城市内部防灾减灾、处理废弃物和发展循环经济等都有重要意义,成为建设生态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 城市农业发展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3.1 城市农业用地缺乏法律地位

我国城市农业的发展时间较短,发育不成熟,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同时,都市农业的经济价值无法被全面和完整地量化出来,而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难从数据上反映出来,因此,城市农业很少受到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决策者的重视,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没有法律地位和法律保障,城市农业用地很容易受到侵占和征用。在一些住区里居民常因自发种植的庭院蔬菜而与物业公司生产纠纷,而城市屋顶的产权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屋顶菜园一直缺乏法律保障。

3.2 缺少相关种植知识和技术支持

城市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一个便捷而完善的服务支持体系,需要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设备和生产资料,建立服务支持平台,由家庭、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城市农业的发展大都是各家各户分散进行,凭借经验选择种植类型、种植方式,处于自发和无序发展状态。市民需要相关的种植知识:如什么时候种植什么品种、不同的品种如何进行种植、病虫害的防治、有机肥的制造、哪些资源可以用来农业生产、如何处置副产物、如何循环生产等,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一些小型设备:如拓展空间的专用设备、厨房垃圾循环专用设备和制剂等,但目前还很少有相关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能提供相关知识、技术和设备。

3.3 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组织

城市的各种闲置地、绿地和小区内可开发为农地的庭院空间和屋顶空间,需要从整体角度统一协调配置。如小区内有多大比例的绿地可由蔬菜和农作物替代,农地如何分配给居民,如何在保障道路功能的基础上将道路两旁绿地替换为城市农业,这都需要从不同层面对都市农业进行规划、研究和统一管理,需要政府、企业、市民相互配合形成稳定的组织模式。因此,城市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企业和政府作为组织化力量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完善相关的组织和管理,是未来城市农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4 结论

近年来,随着市民进行农业种植热情的高涨,逐步有一些创业型公司开始涉足城市农业领域,在阳台、屋顶种植技术方面尝试提供系统化的服务;也出现一些专业网站探讨城市农业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如“我的菜地”网站,就是对阳台种菜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和展示。因此,健全城市农业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推动城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城市规划角度,要逐渐地将城市农业用地作为一种绿地类型,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物质空间规划、景观生态系统规划相协调;从政府政策角度,要承认城市农业是一种合法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颁布保护措施加强对城市闲置地的开发利用,鼓励社区内利用小块闲置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推动城市农业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在相关企业的税收金融、示范推广中的宣传和生产者的生产资料补贴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安训生.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8(3):68-72.

[2]杨振山,蔡建明.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5):29-34.

[3]刘宛.以都市农业发展促新农村建设:概念.观察.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9(9):94-97.

[4]李强,周培.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属性与研究重点[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7):428-431.

[5]卞雨昕,李强.都市家庭农业:城市化危机、战略价值与支持体系[J],生态经济,2012(2):116-119.

[6]张玉坤,孙艺冰.国外的“都市农业”与中国城市生态节地策略[J],建筑学报,2012(4):82-85.

[7]刘娟娟,李保峰,宁云飞,等.食物都市主义的概念_理论基础及策略体系[J].规划师,2012(3):91-95.

[8]赵继龙,陈有川,牟武昌.城市农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1(10):57-61.

[9]赵继龙,张玉坤.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思想渊源与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12(4):83-87.

上一篇:辅导员应具备的能力下一篇:机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