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剩余

2024-08-22

价值剩余(精选12篇)

价值剩余 篇1

从商品经济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视角出发,可以肯定地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剩余价值生产的运动规律,而且也蕴含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因而,我们学习与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必将起到应有的指导意义,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 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

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并且详尽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及其特殊性质。根据马克思的逻辑分析,结合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推演还是从实证考察,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应该是商品。首先,从理论层面上讲,马克思所分析的劳动力在人类历史上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即“自由人”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具备,只不过采取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已;对于“自由人”的第一重涵义即“人身自由”,人们没有异议;但对于“自由人”的第二重涵义即“自由得一无所有”,人们颇有争论。实际上,我们今天探讨劳动力商品的性质问题,没有必要去教条的搬用套用马克思当时的理论标准,而应当从现实出发。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避免劳动力的所有者一无所有”的唯一选择就是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从而真正落实劳动者主权、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创造最基本的前提。否则,理论上的先进性必然带来实践中的低效性与发展困境。其次,从事实层面来看,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其成功运行始终离不开劳动力商品的支撑。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劳动力市场,既然在实际经济发展中,我们已经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看待,那么又何必忌讳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呢。它不仅不会贬低劳动者的地位与价值,相反却是真正实现劳动者主权的必备条件,这一点已经被改革开放年的大量事实所充分佐证了。当然,我们主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并不是要混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界限,更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一致性与趋同性,毕竟劳动力成为商品所面临的社会前提是不一样的,由此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也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与借鉴,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提倡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劳动力素质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动力源。

2.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呢?首先,应科学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从一般与特殊有机结合的视角来把握。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两个基本要求。其次,必须立足现实,有效地发展与开拓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内涵。不能拘泥于传统论述,而应与时俱进,合理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从而使生产劳动的概念与外延更加全面,更加切合实际。据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应该是创造物质文化产品与提供劳务并借助于商品形式用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内涵与外延,应着力注意以下几个层次问题:一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创造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与提供劳务的劳动;二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三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劳动;四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根本要求。与此同时,在我们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还必须切实杜绝概念泛化的不合理倾向。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区别以下范畴之间的关系:一是生产劳动与生产劳动力的劳动,二是生产劳动与重要劳动,三是生产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四是生产劳动与生产有关的劳动。唯有如此,才能够正确理解与科学界定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

3. 关于资本增殖的源泉问题。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资本是体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历史范畴,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个外壳,我们认为资本是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共有范畴,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资本的具体形式及内在本质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己。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就有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那么在以发达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而不论哪种形式的资本,从最本质的视角出发,资本必须是以货币为依托,以追求自身价值增殖为目标,这一点是共同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唯一源泉在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可变资本,归根到底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首先要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但雇佣劳动关系在公有制经济中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依然分成了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其中前者以工资形式满足了劳动者个人及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后者是以利润、税收的形式转移到国家,形成积累基金与发展基金。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源泉,依然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依然是劳动力商品所特有的使用价值,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资本增殖过程依然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4. 关于资本增殖的途径问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给我们最大的理论启示就在于资本增殖的方法及途径选择。既然我们已经承认了资本范畴的现实存在,那么,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方法与途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今天追求资本增殖的重要参考。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改革实践,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实现至少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三个阶段的更替,不仅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效率的提高与资本增殖程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的要素。对我们今天的企业来讲,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重要,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加大资本投人力度,另一方面还必须强化国民的科技意识,特别是在目前发展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好技术进步与劳动替代、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内部攻关与外部引进等方面的关系,以全面推动企业科技潜力的充分发挥。二是大力提高与优化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发挥我国相对优势。实践证明,没有高素质合格的人力资源,任何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科技都只能是潜在生产力,难以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条件下,应采取全方位的措施,切实提高人口质量,全面优化与改善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应变素质,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客观要求。三是加强分工协作,整合资源配置,科技提高效益。马克思关于分工与协作的原理,同样适合于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不仅有分工协作的必然性,而且也有分工协作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从政策引导、法律保障、资本支持等多个层面,为企业之间、个人之间、地区之间的横向分工与横向联合创造条件,借助于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全面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格局,有效发挥各种资源的内在潜能,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动力。四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推动资本增殖效益。管理出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应当成为当代人的共识,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管理强化的必要性一方面来自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与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在广泛学习、认真借鉴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推动,利用产权关系变革,分配制度改革与现代科技成果,全面改善与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与素质,以便为企业资本的有效增值创造条件。

5. 关于社会主义竞争问题。

马克思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科学论证了竞争规律的作用,并明确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在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竞争与信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大杠杆。一般而言,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范畴,而且竞争规律会伴随着传统商品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化而不断发展。尽管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与手段有很大差别,但作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却是共同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竞争作为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杠杆,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关键的是全面提高国民的竞争意识,积极迎接后金融危机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健全竞争法规,完善创新市场体系,创造一个国内外公平合理的良好竞争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竞争机制的内在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必要的动力。

价值剩余 篇2

《剩余价值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那么,“剩余价值”概念是否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其他社会是否也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呢?“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又是什么呢?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如何呢?下面对这些问题试作一下探讨。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1]

一般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其他社会,尤其是作为资本主义取代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传统观点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就属于生产剩余价值。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而它亦生产剩余价值,因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并没有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为企业利润和国家利税,而这实际就是公有制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经济的业主也要向国家纳税,而其所纳的税实际就是个体经济的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不管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实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用价值,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则为剩余价值,成为企业利润及国家财政收人的源泉。

二、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 那么,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这两种含义,一个是言人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另一个则是言物品本身的价值状况。

三、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下面分而论之。

(一)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二)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三)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目前,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衡量准确。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如1990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虽人均国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个弹丸小国,故国家财力并不强,无力抵挡人均国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国。而剩余价值总量实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民消费总量所得之差,可准确反映国家掌握及可以调度的财富数量,可准确衡量国家财力的强弱。

加布里尔·库里:“剩余”的价值 篇3

加布里尔·库里(GarbielKuri,1970年出生)就是一位从社会公共空间中提取信息样本,并在实践中提出问题,从而对自己所关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问题做出回应的墨西哥艺术家。最近几年加布里尔·库里参加了大量的国际性展览,如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2011年)、第5届柏林双年展等。他对公共性问题持续探讨的艺术语言,也得到了当代艺术界的关注与认可。加布里尔·库里的创作类别包含装置、雕塑、拼贴画、摄影等门类,而他使用的材料通常来自于工业化的批量产品以及被扔掉的废弃物品(如塑料袋、各类凭证、报纸等),以及水泥和大理石等日常建筑材料。加布里尔·库里在作品中尝试抹去这些事物原有的生产动机,并在保留着物质原有的指向性功能的同时,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以货币流通为本质的当代消费文化的情景之中,并借此来探讨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公众日常生活的改变,及文化信息与能量的变异等问题。同时,他又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原点,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化进对于废弃之物的把玩与重组中,他依靠对于材料原初语义的扭曲和错觉,来创造一种看似不协调的逻辑语境,将熟悉的物质转化成各种奇怪的、对于我们观察周围世界习惯性思维的挑战。

在加布里尔·库里的作品中,最常见到的主题和材料就是他对于生活中“剩余”之物价值的重新过滤与认定,他甚至被称为“独特的数据会计师”和“诗意的废弃物艺术家”等。纵观近几年加布里尔·库里的代表性展览,如2007年的“空间规定客体也规定空间(SPACEMADETOMEASUREOBJECT,MADETOMEASURESPACE)”个展、2011年的“没有人需要知道你萨博轿车的价格(NOBODAYNEEDSTOKNOWTHEPRICEOFYOURSAAB)”、“事实之后,偶然性之前(BEFORECONTINGENCYAFTERTHEFACT)”个展、2012的“经典的对称,历史的数据,主观的判断(ClassicalSymmetry,HistoricalData,SubjectiveJudgement)”展览等,都非常强调公众与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对应关系,让观众通过由剩余的消費收据、碎罐头瓶等材料制作的装置,来体会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经济、政治、消费和生产等一系列复杂的关系。如在“空间规定客体也规定空间(SPACEMADETOMEASUREOBJECT,MADETOMEASURESPACE)”的展览中名为“计算旅程变为计算体验(AcalculatedJourneyintoacalculatedexperience)”的作品,艺术家就使用一个废弃的硬纸箱作为桌面并将其横穿在两把椅子上,而随意摆放在上面的残羹冷炙和碗碟瓶子等则显示出一次现代化快餐结束后的杂乱,并隐喻着在消费文化不断加速的大环境中,一切光鲜的东西都会成为潜藏在未来的垃圾的事实—塑料的刀叉、吃剩下的汉堡等—购买的行为在消费结束后都陷入到停顿的无用与废弃中,而被剩下的食品和餐具则是一种无形的“能量”,这些“能量”以自身不完整映射着现代化消费后无用价值的累积,并呈现出艺术家对消费主义资源过剩倾向的思考。而在另一件名为“角落间的浇筑采石场和三随机物品(Quarrycastbetweenagivencornerandthreerandomitems)”的作品中,一双破旧的鞋、一个废旧铁盒和一卷胶带似乎已经与由水泥铸造出的坚硬石头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堆当代化石的断层。那些被现代工业一再生产出的商品,体现着被商业原则所规定的周期概念及自然时间的无效—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有充裕的订单作为支撑,它们的产量都是不变的—不停地被生产、消费后,又被迅速地丢弃,但作为“垃圾”的它们又不会简单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它们被固执地镶嵌在一些特定的场域内—垃圾场、隐蔽的小巷、废旧的建筑中—以另一种姿态介入到消费社会的第二次生命循环中,而隐藏在这些垃圾背后的消费者,则更需要用这些从前的“商品”来赋予自己的购买行为以确切的存在感。同时,被废弃的宿命也成为了一种消费行为的必然延续,并在“垃圾”的表象下变成一个个反证着当下社会现实的知识主体:一堆给未来考古提供素材的垃圾化石。

在2011年的“没有人需要知道你萨博轿车的价格(NOBODAYNEEDSTOKNOWTHEPRICEOFYOURSAAB)”等展览中,加布里尔·库里依然使用着为公众所熟悉的材料和概念—包括个人消费的账单、报纸和塑料袋等—向观众呈现出在日常事务和人际交往的关系网络中金钱不同的传递方式等,并对于消费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数据和时间概念进行了梳理。其中三张高达8到12英尺的挂毯被悬挂在展厅中(作品“三位一体”),每个挂毯上的图案原型都是来自沃尔玛超市的购物收据,由工人手工编织在毯子上,并形成一种墨西哥本土工艺与日常消费证据的合体。在这件作品中,加布里尔·库里提出了对于传统手工价值的消失与现代化分配方式等的质疑。当传统被当代的消费数据生硬地改造之后,图表和数字的量化已经将手工的温度感降至冰点,而手艺在时间和空间的突变之下,更变成一种对于单纯记忆(技艺)存储的质疑和对比性反思,数据化的呈现方式也是艺术家对于社会信息采样和思考的一种确凿的过程。

除了通过将一些日常性的数据和废弃之物等引入作品,来反映出种种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未曾发现或注意到的、具有警示性的延伸信息之外,加布里尔·库里还经常在自己的创作中探讨公众与空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共时性”等问题。如在“事实之后,偶然性之前(BEFORECONTINGENCYAFTERTHEFACT)”个展中,加布里尔·库里就使用了一种与身体相关的空间架构来探讨此问题。展览的空间跨越了SLG画廊的主要空间、画廊内的艺术家工作室和院落里的后花园,艺术家通过与画廊周围居民的互动,将自己关于居住空间和艺术援助的想法融入三个不同功能的空间中。展览中的一些体积硕大的“硬”雕塑,是由一些被装饰成具有金属外观的软性材料所制成的,它们分别代表了一些不确切的统计数字、数据图表和日常语言片段等。这些雕塑在展厅中按数字或语言所提供的线索排成序列,它们之间所表现出的细微差异,体现出一种彼此共生又相互消解的、矛盾的空间关系。而当观众穿梭其间,并将类似的雕塑形态与完全不同的空间环境进行比对时,却发现符号的功利性与抽象性已成为了代表着现代性空间结构的主要庇护所,而那些真实物理空间的含义在此却显得十分不明确了。这种基于观众与空间之间产生的对话,将不同个体对于“空间结构”的体验纳入到共同的材料错觉中,并在不同的空间中共时性地呈现出商业数据的单调与乏味,而潜藏在其背后的社会规则则是每个公众每日所必须要面对的日常性事实。

扩展剩余价值理论 篇4

一、剩余价值的产生

在马克思看来, 商品的价值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从静态的角度来看, 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物化在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的量决定的, 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商品的价值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该商品的劳动过程,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物化在该商品的过程。由此可见, 劳动过程就是价值生产的过程。对劳动的实际过程进行观察, 我们可以看到三种情形:第一, 生产资料不断丧失自己原来的使用价值形态, 转变成另一种使用价值形态, 通过这种转变, 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 马克思称之为保存或转移价值。比如, 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第二, 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不合理损耗, 使得这部分生产资料在丧失使用价值的同时并没有把价值转移到产品上, 我们称之为丧失价值 (这一方面马克思忽略不计) 。比如, 原材料加工中出现的废料或废品等。第三, 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价值通过特有的生产劳动方式加到产品价值中, 马克思称之为创造价值。这就是产品的生产过程, 价值形成的同时实际上伴随着价值丧失。如果凝结在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投入的生产资料、劳动力以及弥补不合理损耗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就不存在价值增殖。但如果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延长劳动时间, 就实现了价值增殖, 产生了剩余价值。因此,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价值增殖的过程, 剩余价值量就是劳动时间超过价值形成和价值丧失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余额。

二、剩余价值的计量

通过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剩余价值在数量上表现为产品价值扣除转移或保存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 并弥补生产资料不合理损耗所造成的价值丧失后的余额。马克思把预付资本C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c, 另一部分是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v;c代表转化为生产资料的价值部分, v代表转化为劳动力的价值部分。笔者在考虑生产资料不合理损耗的基础上, 用d代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丧失的价值部分。因此, 如果最初是C=c+v, 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商品, 它的价值C’=c-d+v+m (其中m为不考虑价值丧失时的剩余价值) =c+v+m’ (其中m’为考虑价值丧失时的剩余价值) 。显然, 从数量关系上看, m’=m-d。为了便于比照《资本论》来理解, 我们在接下去的叙述中将用m-d来代替m’, 剩余价值就是md (笔者的观点) 。在理想状态下, 假定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不合理损耗, 即d=0, 剩余价值就是m (马克思的观点) 。

三、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分析

资本的天性是追求剩余价值, 可以说, 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但在分析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前, 我们有必要先对剩余价值量进行量化处理, 才能客观地说明问题。以下将按笔者的观点进行量化分析:假设用M表示剩余价值总量, CT表示预付资本总量, α.CT表示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总量 (其中, α表示购买生产资料资本占预付资本的比例, 0<α<1) , (1-α) .CT表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总量, m-d表示每个工人平均提供的剩余价值, v表示每个劳动力的平均价值, n表示所使用的工人人数 (其中n= (1-α) C T/v) , 可以得到:M= (m-d) ×n= (m-d) × (1-α) C T/v。由此可见,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m、CT或是降低d、α、v来增加M。即通过增加剩余价值的获取、预付资本的投入, 减少不合理损耗, 降低预付资本在生产资料中的投入比例, 降低劳动力价值可以提高剩余价值总量。

假设1:d、α、CT、v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m的增加, 即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 马克思把这种方式称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假设2:m、d、α、CT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v的减少, 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 马克思把这种方式称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假设3:m、α、CT、v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d的减少, 即减少不合理损耗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 而减少不合理损耗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

假设4:m、d、CT、v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α的减少, 即降低预付资本在生产资料中的投入比例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 通过行业分工的调整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假设5:m、d、α、v不变, M的增加取决于CT的增加, 即增加预付资本的投入来增加获取的剩余价值总量。但是, 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 预付资本总量是固定的, 因而这一方法无法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除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外, 还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改变行业分工来实现。如果把假设3和假设4也视为广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话, 那么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剩余价值的获取是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演变, 这也符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观点。

总之, 通过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扩展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实际剩余价值量要比马克思所述的剩余价值量小, 而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手段要比马克思所述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取方式来的丰富多样。而二战后,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 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资本的流动, 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日益隐蔽与多样化, 正好从实践中验证了这一理论。

摘要:马克思认为,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而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并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基础上,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但是, 在非理想化的生产条件下, 商品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生产资料的不合理损耗, 这部分生产资料并没有加入形成价值的产品中。因而, 文章认为, 商品生产过程还伴随着价值丧失过程, 并试图基于价值形成、价值丧失和价值增殖三方面考虑, 扩展剩余价值理论。

关键词: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学说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价值剩余 篇5

——读《瓦尔登湖》有感

高唐县第二实验小学

管冬梅

读了亨利。戴维。梭罗写的《瓦尔登湖》,其中有这样一段:“奴隶主拿出奴隶为她创造的十分之一的盈利给奴隶。也有一些人以做好事为名,雇佣穷人去他的厨房干活。但是她们为何不自己去厨房干活呢?这才是真正的做好事,你四处吹嘘说,自己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作慈善事业,也许你该拿出十分之九才对,否则社会只能收回十分之一的财富。究竟财富所有者的慷慨,还是主持正义者的疏漏。”

虽然索罗的某些思想有一定的深度。但是关于他这方面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

首先他说的奴隶为奴隶主创 造的十分之一的价值。咱研究一下,这个十分的价值是奴隶创造的吗?我努力能创造十分的价值,他怎么还能去做奴隶呢。

所以说这个十分的价值里边只有奴隶的十分之一,才是公平的。

我在中学的时候,学到经济常识有一个概念叫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剥夺和榨取工人的利益”.那个时候我就非常质疑,这一个观点。

如果一个人能带领100个年收入1万的人。最终获得年收入10万的利润。而这个领导者获得100万的利润。那么我觉得,这个领导者就是一个好人,这个剩余价值是他应得的,是公平的。因为他的智商和能力和100万的价值是相等的。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

行善并不意味着。领导者也要进厨房。他进厨房就是对她智商和能力的浪费。如果都去厨房的话,谁来发工资和养活他们。

所以,他这个都进厨房的观点,我认为是很可笑的。

如果每个人都在厨房。或者是只挣够自己吃喝。并不能给社会带来利益。也不能带领其他人生活的富足。社会的发展,靠谁?

我希望社会多一些能给他人带来利益,能让他人过上富足生活的人。而不是只能自给自足,甚至靠国家补贴,还去耻笑那些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利益的人。

很多人的思维就是这样,要穷大家一起穷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能力的人带着大家都富起来。但是这个有能力的人赚的多的话,就会成为一个坏人。就会被这些人去唾骂。

我实在是搞不清他们是怎么想的?

论剩余价值与劳动租金 篇6

关键词:剩余价值;劳动租金;经济租金;垄断租金;生产者剩余;

摘要:剩余价值理论不断遭受西方经济学主流学者的非难,通过他们所使用的经济租金(包括隐晦的劳动租金)、垄断租金、生产者剩余和经济剩余等概念,其本质或为剩余价值,或不能完全撇开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阐述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的核心思想是驳不倒的真理。

中图分类号:F014.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16)03-0350-07

萨缪尔森曾说:“《资本论》发表以来一个世纪的历史对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并不客气。但是,正如我们已经反复看到的那样,历史很少遵循由仅仅为生命有限的人所撰写的任何剧本形式。”百年来,西方主流学者试图从剩余价值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理论假定、思想体系等方面歪曲和推翻剩余价值理论,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一方面不承认存在剩余价值和剥削,另一方面却大量采用“剥夺剩余”“攫取租金”等表述,似乎用“剥夺”“攫取”“侵占”等词汇,就能掩饰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本质。本文从西方经济学中与剩余价值相近观点和表述人手,揭露西方学者攻击和歪曲剩余价值理论的两面性。为此,本文从西方经济学中与剩余价值最为相近的概念——劳动租金人手,剖析其渊源,即经济租金理论,分析经济租金两种表现形式,以及它们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一、劳动租金内涵、类型及原因

(一)劳动租金概念

西方经济学中“劳动租金”一般有两种表述:“劳动的租金”和“劳动的经济租金”。“劳动的租金”一般解释为使用劳动力所作的支付——工资,“劳动的经济租金”源于经济租金理论,往往并不直接解释劳动的经济租金,而是采用比较隐晦的经济租金概念,例如经济租金是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出为获得该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或者是指在要素收入中超过要素机会成本的剩余。按这一界定,刘启君(2005)将“劳动者租金”解释为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与他们期望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如果说,以上关于“劳动的经济租金”的认识是基于普遍劳动力而言的,那么还有一种基于人力资本的不同认识,例如,经济租金工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差异导致稀缺的或特殊才能的劳动力可以获得较高报酬,有的经济学者还将这种高于机会收益的劳动者收入解释为“纯经济租金”。而基于劳动者所有权具有与土地所有权垄断的相似性,陆夏(2013)将“劳动租金”界定为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所有权的垄断可以使劳动者获取的类似于地租的劳动租金收入。通过以上对劳动租金的表述,引申出三个问题:(1)劳动租金是“劳动的租金”(工资)还是“劳动的经济租金”;(2)劳动租金针对的是普通劳动力还是异质型人力资本;(3)劳动租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为劳动者所有权垄断。

(二)劳动的租金与劳动的经济租金

“劳动的租金”与“劳动的经济租金”概念区分要涉及到租金与经济租金概念,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经济租金是一个更为一般的概念,租金实际上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即当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的经济租金。按上述解释,这意味着“劳动的租金”是“劳动的经济租金”的一个特例。租金表示要素的价格,经济租金只是要素价格中“超过该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余额”,经济租金是租金的一部分。以上两种解释是否矛盾?按照经济租金是一种“余额”,若出现余额为零,经济租金将消失,而劳动租金即工资不可能为零,这表明“劳动的经济租金”的确是“劳动租金”的一部分。那么又如何理解“劳动的租金”是“劳动的经济租金”的一个特例?这是只有在劳动供给完全无弹性时才会出现的情况,而这是一种极端情况,此时“劳动经济租金”等于“劳动租金”(工资),劳动者将获得全部经济租金。两类租金概念可用图1表述。

假定劳动力需求曲线DL、市场均衡工资Wo和最低工资标准A均不变。假定劳动力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形:完全垂直S1;完全水平S2;常规形态Ss,它们与DL均交于E点。在S1时,劳动力供给总量固定为Lo水平,“劳动的租金”与“劳动的经济租金”均为(u+v);在S2时,劳动力无限供给,经济租金将消失,但是LO的劳动力获得“劳动的租金”为(u+v),其他剩余劳动力将不能获得任何租金收益;在Ss时,“劳动的租金”仍然为(U-I-v),而“劳动的经济租金”为u,劳动者实际收入为v。可见,在市场均衡的劳动力数量及工资一定时,“劳动的租金”是不变的,可变的只是“劳动的经济租金”和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本文的解释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的租金”(即工资),工资即劳动报酬为劳动者实际收入,其应该是可变的,如图中的v部分。而西方经济学将“租金”解释为固定供给要素的报酬,因此“劳动的租金”是不变的,始终为(U-I-v)部分。那么u部分的经济租金为什么没有转化为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其原因是只要高于A即最低工资标准,总会有劳动者迫于生存压力等原因而“愿意”接受低工资,即把u部分的原本属于劳动者的收入拿走,也不会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即Lo)。因此,劳动力虽然是可变要素,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即u部分)却类似于固定要素报酬,此部分劳动者收入即为“劳动的经济租金”。因此本文认为,劳动租金应指“劳动的经济租金”,而不是“劳动的租金”,而两者可能存在相等的情况,说明“劳动的租金”是“劳动的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

(三)普通劳动力租金与人力资本租金

劳动租金究竟针对的是普通劳动力还是异质型人力资本?斯密认为劳动者的后天才能(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固定资本的一部分,马歇尔继而发展出“准租金”概念,即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异质型劳动力,尤其是专业性、稀缺性、非竞争性、难以模仿性,以及分工协作的互补性等特征的异质型人力资本,被视为企业的一种固定投入要素,其报酬(准租金)是类似于地租性质的一种租金。普通劳动力由于不具备异质型人力资本的专业技能等特征,被企业视为可变要素投入,其报酬形态主要为工资,这不同于异质型人力资本报酬形态——薪酬。因此,为与“劳动租金”相区别,该提法应为“人力资本租金”更贴切些。基于此,劳动租金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劳动租金包含了“人力资本租金”和“普通劳动力租金”,而狭义劳动租金仅指“普通劳动力租金”。本文主要是分析狭义劳动租金。

(四)劳动租金产生的原因

劳动租金产生的原因是否为劳动者所有权垄断?《资本论》将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解释为一种人为垄断——土地所有权。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所有权也形成垄断,但是这种垄断与土地所有权垄断相比有着很大差异,劳动力供给不同于土地供给,劳动者为谋生必须出卖自身劳动力,在劳动力需求不足时,这种劳动力所有权垄断并没有多大实质意义。劳动力所有权垄断产生的劳动租金,一般在两种情形下才会有实质意义,一是前文阐述的“人力资本租金”,人力资本由于其稀缺性和非竞争性等特征,的确具有所有权垄断下的较高人力资本租金;二是劳动力卖方市场,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或工会组织的强力干预,这种劳动力所有权垄断才能使劳动者居于工资议价或劳动协议的主动地位,这种垄断才真正形成效力。但现实中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在劳动力卖方市场情况下,企业往往因当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为寻求低廉劳动力成本而发生区际或国际的产业转移。本文认为,用劳动者所有权垄断解释的劳动租金,应该是“人力资本租金”,并不是“普通劳动力租金”,对于后者,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传统认识的“资本雇佣劳动”,古典理论、新古典理论和现代经济理论对“资本雇佣劳动”的必然性、合理性和持久性已有论述,这里再强调两点,一是拥有专有技能和复杂劳动的人力资本相对于传统资本,正呈现某种更为稀缺的现象,利润分享制、管理权分享乃至所有权分享正不断演化,出现所谓“劳动雇佣资本”趋势。然而,这种“劳动雇佣资本”仅是针对人力资本而言,要形成普通劳动力雇佣资本难以实现。而且,由于资本设备的资产专用性和生产不可分性,完全实现“劳动雇佣资本”也是困难的,可能的情形是“资本与劳动的相互雇佣”——合作雇佣关系;二是由于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劳动者必然要联合雇佣资本,而劳动者之间的高昂交易费用导致这种联合雇佣资本的情况很难出现,与之相比,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的交易费用要低得多。总之,“资本雇佣劳动”导致资本所有者与普通劳动力的地位不平等,资本处于支配地位,资本所有者将超出工资的一部分劳动者收入(劳动租金)占为己有,这是劳动租金产生的原因。

二、剩余价值与劳动租金

从劳动租金概念界定看,劳动租金与剩余价值有紧密联系。劳动租金的本质是劳动者收入的一部分,厂商攫取的劳动租金最终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理论讲利润本质即为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利润即为被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正如马克思讲:“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化的形式。”。因此,劳动租金理论讲劳动租金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理论讲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从这一角度看,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回避“劳动租金”术语,而是将这一概念晦涩地隐含于经济租金概念之中。而且,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经济租金和生产者剩余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如果劳动是唯一可变投入要素,则经济租金即为劳动租金,劳动租金也就是生产者剩余。可见,从避开“劳动租金”术语,以及“经济租金”向“生产者剩余”术语的变化,映射出西方学者试图掩饰对劳动者收入的剥夺,并将之“美化”为“生产者”生产的剩余——利润。本文认为,无论从剩余价值还是劳动租金看,“生产者剩余”都不是生产者生产的,而是劳动者生产的,应该是劳动者剩余。

从劳动租金本质以及劳动租金转化为利润这两个层面看,劳动租金似乎就是剩余价值,而这仅是表象,两者实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劳动租金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在假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再变动时,劳动租金取决于市场均衡工资与实际支付的劳动力报酬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大,劳动租金越大,差额为零时劳动租金将消失。而剩余价值与之不同,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即劳动力价值,虽然也是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但是剩余价值不是主要来源于资本家支付的差别工资,而是剩余劳动创造的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一般情形下,市场均衡工资即劳动力价值,总是低于他创造的全部价值(劳动力总价值)。因此,在给所有劳动者都支付均衡工资时,将不存在劳动租金,但只要还存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则一定有剩余价值。从这一角度讲,劳动租金仅仅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为更清晰阐明二者的这种关系,在此应用“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概念,分为两种情形讨论。见图2和图3。

为简化分析,这里假定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有两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与不完全竞争(劳动力供给曲线为)。图2和图3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特征完全相同,其区别是支付工资的形式不同,图2为货币工资,图3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工资,即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实际工资是以实物形态支付的工资,一般用边际产出衡量,即MPL=w/P,w为货币工资,P为产品价格。由于假定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则P不变且假定P=1,则MPL=w。

图2: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均衡工资,即劳动力价值为WO(劳动力需求曲线也为VMP=DL与图3相同)。现假定劳动力创造的平均价值为(w1>wo)。在SL时即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劳动租金(即劳动的经济租金)为u,剩余价值为(u+v1),此时劳动租金为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在在时即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劳动租金消失,剩余价值为v1

图3: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均衡工资,即劳动力价值为MPLo。VMP为边际产品价值,因边际报酬递减,它随劳动力投入的增多而不断下降,直至与市场均衡工资相等时(即MPL=MPLo),劳动力供求达到均衡。同样地,在s。时,劳动租金为u,剩余价值为(u+V2),这是因为劳动力实际工资由SL确定,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由DL确定,DL与SL的差额(剩余产品)即为剩余价值。在时,劳动租金消失,剩余价值为V2(V2=V1)。

需说明的是,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形在现实中几乎无法实现。劳动力买方市场特征、供求信息不完全性、不对称性以及劳动力异质性等因素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垄断程度或有差异)。这扭曲了劳动力价值,导致了工人的低工资,极端情况下工资水平仅能维持基本生存条件(图中的A)。工资的决定完全依赖市场自发机制难以实现劳动报酬与其贡献的统一,普通低端劳动力市场更加困难。因此,无论从货币工资还是实际工资,劳动租金消失的情况很难出现。即便是西方学者否认剩余价值,也不能否认自己提出的劳动租金,而劳动租金正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wO=w1时,劳动租金等于剩余价值),无论是隐晦还是替换劳动租金概念,都不能否认劳动租金的客观存在,也不能否认劳动租金本质为剩余价值的客观事实。

三、经济租金内涵、类型及形式

(一)经济租金理论研究现状

在各种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对经济租金都有界定,但一些经典的经济租金理论与传统教科书的解释有着很大差异。而且,经济租金的内涵显得非常零乱,它早已突破要素租金范畴,一般将其等同于经济剩余,随研究深入,对它的解释愈加宽泛。如,经济租金是“生产者剩余”;经济租金是“垄断租金”(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经济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经济剩余不同于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且是全部剩余价值;经济剩余不同于剩余价值。经济租金、经济剩余、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剩余价值等概念交织,使用的术语和表述的内容往往有很大差异,这反映出经济租金理论还远未系统化和统一认识。基于经济租金还产生了一门经济学分支——寻租经济学,但由于对经济租金内涵界定、产生原因和作用机理等的基础研究严重不足,寻租经济学在近期呈现出低潮徘徊局面,关注点放在寻租与福利损失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

关于经济租金界定。除前文表述,再举两例:经济租金是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金额与为得到使用该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最小金额之间的差额;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按教科书定义,经济租金实则是要素的经济租金(以下简称要素租金),是保持要素供给不至于减少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外的超出收益,如果将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理解为定额收益,那么经济租金就是超出定额收益的额外收益。

经济租金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李嘉图将地租解释为资源稀缺性而出现的资源所有权收益。马克思将绝对地租解释为土地所有权的人为垄断,将级差地租解释为自然因素(土地肥力、区位等)的自然垄断。西方现代经济租金理论的研究重心从要素市场转向产品市场和组织管理,张伯伦租金强调经济租金源于垄断企业之间形成垄断组织和战略联盟获得的垄断收益;熊彼特租金是由于技术革新和降低产品成本而产生的垄断收益;奈特租金强调经济租金是投资者愿意承担风险的利润补偿,这种补偿实质是超过了安全投资获得的纯利息之外的利润酬金;彭罗斯租金强调经济租金源于管理效率,管理效率高的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回报。

(二)经济租金的两种形式

西方学者对经济租金来源主要有两种解释:要素租金和垄断租金。本文认为,经济租金的最初解释,特指要素租金。现代西方经济学将租金概念泛化,形成了广义经济租金概念,指厂商对所有投入要素和资源支付后的净收益,即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的形成,必然要对应于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因此广义经济租金可以解释为一种基于垄断势力基础上形成的超过平均收益水平的收益,即垄断租金。而且广义经济租金包含了狭义经济租金,即要素租金可以纳入垄断租金。

1.狭义经济租金——要素租金

经济租金概念源于租金,后扩展指对固定要素支付的报酬,而可变要素报酬的一部分也具有固定要素报酬的相似性质,这引申出经济租金。因而劳动、资本、资源、技术、管理、知识、信息等要素均可能产生经济租金。之所以讲“可能”,是因为要素的经济租金可能为零(如前文劳动租金消失的情形),这源于要素供给具有无限弹性,降低要素价格将使得要素供给趋近于零,即厂商难以通过降低要素价格(如工资)来获得该要素的经济租金。而固定要素供给具有完全无弹性的特征,即固定要素的供给量不会因为是否产生对它的需求而发生变动,因而支付给固定要素的最低报酬,理论上可为零。固定要素报酬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对它的需求,而与其供给无关,则固定要素报酬全部转化为经济租金。从另一视角看,即使将固定要素的全部报酬,即经济租金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也不会影响该固定要素的供给。从这一思路出发,西方经济学认为某些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的报酬也有类似于租金的性质,若减少劳动者收入,也不影响劳动力供给,这具有类似于不变要素的固定投入性质,劳动者减少的此部分收入就可界定为“劳动的经济租金”,即前文分析的劳动租金。可见,劳动租金是不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减少的劳动者收入。

2.广义经济租金——垄断租金

无论是何种西方现代经济租金理论,都可统一到垄断租金这一范畴。张伯伦租金本身强调的就是垄断组织和战略联盟获得的经济租金;熊彼特租金强调技术创新,而出于对技术创新的专利权保护本身就是形成垄断的重要原因;奈特租金强调经济租金来源于风险承担,而高风险行业的门槛很高而导致竞争不足,高科技风险投资活动的前期高昂研发费用需市场垄断来保障利润回报;彭罗斯租金强调组织管理效率,而提升管理效率往往会加强垄断程度和形成新的垄断市场结构。因此,无论何种经济租金理论,也无论其强调经济租金是来自企业战略联盟、技术创新、风险承担还是组织管理效率,经济租金即超额利润的获得终究依赖厂商的市场垄断势力、形成垄断市场结构和强的价格控制力。因此,各种经济租金理论都可以纳入垄断租金这一框架。

那么,为什么讲广义经济租金(垄断租金)包含了狭义经济租金(要素租金)?两者似乎是不同的,例如二者来源渠道有区别,垄断租金是通过产品市场的垄断优势获得的,而要素租金是通过要素市场的垄断优势获得的,即垄断租金是通过产品市场渠道获得(从这一角度看,垄断租金也可解释为“产品租金”),而要素租金是在厂商内部生产环节获得的。但实际上,两者看似不同实则能统一,这是因为,垄断租金是企业总收益在支付全部成本后的经济剩余(从这一界定看,经济租金即为经济剩余),经济剩余包含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而支付的全部成本自然包括要素报酬,而只要有要素报酬,就可能存在要素租金,即维持要素供给所必需的最低收益之上的额外收益。可见,生产者剩余的实质是要素租金。因而,垄断租金包括了来自生产要素最低收益之上的要素租金,垄断租金是消费者剩余与要素租金的总和。

四、剩余价值与经济租金

首先,关于剩余价值与垄断租金,由于垄断租金的一部分为要素租金,如果假定除劳动力之外的其他要素为固定(或短期不变)投入要素,那么要素的经济租金只能来自劳动租金,这时“生产者剩余”就是劳动租金。而劳动租金的本质为剩余价值,因此在不存在其他要素租金的情况下,广义经济租金实则是剩余价值与消费者剩余的总和。需说明的是,西方经济租金理论将垄断租金解释为超额利润,但它实际上包含了劳动租金,而按剩余价值理论,垄断租金中的劳动租金只是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

其次,关于剩余价值与要素租金。要素租金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相近之处在于劳动租金的本质为剩余价值。不同之处在于,(1)要素租金理论认为所有要素均可能产生经济租金,即对所有要素的支付都可能压低至最低要素报酬水平,在不影响要素供给时获得该要素租金。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不是价值源泉,因此它们不可能产生经济租金。而且资本等要素收入来源于剩余价值,是被分割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组成部分;(2)要素租金理论认为所有要素的经济租金均可以转化为超额利润,即从生产环节看,超额利润不仅可以来自劳动租金(剩余价值),而且可以来自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其他要素。而基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劳动租金本质是利润,是被剥夺的劳动者收入,不是超额利润。这一不同之处意义重大,它涉及到生产领域的利润源泉问题。按剩余价值理论,利润是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与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关系。按西方经济租金理论,生产环节的各种要素均可能形成经济租金,进而转化为超额利润。那么,究竟哪种认识更符合实际呢?

剩余价值理论有一个核心假定——商品按其价值出售,马克思说:“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交换或出售是理所当然的,是商品平衡的自然规律。”“我们先假定,不同部门的一切商品都按照它们的实际价值出售。”一切商品按其价值出售,当然也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等投入均是按其价值出售的,因而除劳动力之外的所有要素不可能产生经济租金。劳动力虽然也是按其价值即劳动力价值出卖的,但可以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绝对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价值。而一旦放松按商品价值出售,那么就可能出现要素经济租金,即厂商可以通过其买方垄断优势地位而将要素价格压低至其价值之下,价格偏离价值的部分就形成要素的经济租金。那么,放松这一马克思核心假定是否可行呢?马克思说:“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可以高于它的价值,或低于它的价值,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才和它的价值相一致。”“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低得多。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册增补》中说:“总之,只要经济规律发生作用,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对于整个简单生产时期来说便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直到简单商品生产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出现而发生变形之前是普遍适用的。”两位伟人论及价值规律的适用情况,即资本主义低级阶段(以及它之前的阶段)——简单生产时期。可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才会出现按生产价格的交换,而生产价格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才和它的价值相一致,这说明商品价格偏离其价值是常态经济现象。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利润构成中包含了所有要素租金,劳动租金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甚至可以忽略呢?本文认为,虽然所有要素均有可能获得要素租金,但总要素租金中劳动租金应该占有很大比例,甚至总要素租金只是劳动租金。这是因为,价格偏离价值的情况,无非是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而除劳动要素(这里指普通劳动力,不包括异质型人力资本)之外的其他要素,其价格往往是高于而不是低于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土地、资本、资源、人力资本、管理等要素往往具有普通劳动者无法具备的专用性、非竞争性、稀缺性以及所有权垄断,获取这些稀缺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往往高于价值。而对普通劳动者,其市场价格往往低于其价值,因此理论上虽然所有要素均可能形成要素租金,但实际上劳动租金才是现实中更容易出现,以及在利润来源中占有更大份额的要素租金。

五、结语

西方主流学者将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价值和剥夺劳动者收入(劳动租金)美化为生产者生产的剩余。劳动租金和“一定条件下”的生产者剩余其本质即为剩余价值。由于经济租金、垄断租金、经济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和基本分析工具,因此剩余价值理论阐述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的核心思想是驳不倒的真理。

超额利润的来源包含了要素租金与消费者剩余:(1)来自要素租金的利润来源显得多元化,但由于普通劳动力难以具备其他生产要素的诸如稀缺性、非竞争性、专用性、所有权垄断等特征,因而要素租金主要来自劳动租金即剩余价值。因此,西方经济租金理论中的超额利润来源其中包含剩余价值;(2)消费者剩余是超额利润的另外一个来源,这主要通过产品市场垄断而获得。因此,西方经济租金理论中的超额利润来源主要是剩余价值和消费者剩余。劳动租金在西方经济租金理论中被视为超额利润,而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它是被剥夺的剩余价值和劳动者收入,它是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

张伯伦租金、熊彼特租金、奈特租金和彭罗斯租金均需通过市场垄断地位来获得,因此都可以纳入垄断租金这一范畴。梳理劳动租金和经济租金的界定和内涵,可以得出狭义劳动租金和广义劳动租金、狭义经济租金和广义经济租金、普通劳动力租金和人力资本租金等分类。

价值剩余 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剩余价值,内外结合

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课外阅读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乏善可陈的学生课外阅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语文必须延伸到课外,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个性,是当今国际范围内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但在当前,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试析如下。

1. 阅读缺失

虽然各地中小学都在提倡语文课外阅读,力图营造书香校园,但是,学校、家庭、社会仍然缺少课外阅读的氛围。学生面临着考试的压力,几乎没有“课外”时间。即使是节假日,家长也不会让孩子读课外书,而是让他们在各种补习班或家教中度过。天津市教科院的调查显示:(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初中学生需要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和科普读物,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但在这种环境下,课外阅读有名无实。

2. 选择盲目

一项针对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不善于利用资源进行课外阅读仍是学生阅读面狭窄的原因之一。每个学生都有学校图书馆的借书证,但是真正使用的仅占总人数的4.4%,能够根据老师家长推荐进行阅读的也只有37%。只有8.9%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老师发放图书的方式来阅读。受社会快餐文化的影响,88.7%的学生接触较多的媒体是电视和QQ,他们原本紧张的课余时间大部分被手机阅读和社交网络占用。从学生的发展来看,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并没有让他们得到整体、全面的阅读体验,也破坏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知。

3. 教师指导不力

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很大的自由性,但是如果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不力,往往导致学生对主动开展课外阅读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与模糊。由于对升学的片面追求,语文教师上课只抓考试知识点,下课也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在应试技巧的训练上,往往疏于对课外阅读方法和内容的指导。另外,当今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与多数名著经典作品的写作年代相隔久远,如果他们在阅读时缺乏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就难以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结果,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乐趣渐消,甚至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或只读故事梗概,或买一本插图多的儿童版快速浏览交差了事,或利用网络等快速“充电”来应付。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和惯性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极为严重的功利化现象。阅读活动无论课内课外,都被窄化为课本教学,其有限的知识领域成了教师关注的唯一重点。教师对课文教学作深耕细作并乐此不疲,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鲜有问津。如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绝唱》一文,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描写的是民间说书女艺人高超的演唱艺术,一般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析人物描写和故事情节。其实,刘鹗也是位写景的高手,但由于课堂教学往往只会“就事论事”,仅以考试为终极目标,师生们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进行语文阅读活动,结果就成了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鲜有提及考试之外的内容,学生在课外阅读《老残游记》时,自然不会关注除考试知识点之外的情节,甚至不会去阅读书中大量优秀的环境描写。

因此,如果在课外阅读中不加以指导,初中生的阅读倾向很容易变得浅薄,甚至会缺乏主见和个性。有时,课外阅读虽然看似发展蓬勃,但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引,可能会产生反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难以尽兴的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具有语言训练、文化传播等多元价值,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对这些多元价值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如此,就产生了大量的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

1. 文本“文”“道”双方的多元价值

韩愈曾说过“文以载道”,意思是说,“文”就像车,“道”即是车上所载之货。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这一观点运用在当今的语文课程理念之中,其实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鉴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特点,我们对阅读教学的文本作多元解读,就必须兼顾到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应该从“文”“道”两个维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所谓教学文本的“道”,主要体现为叙事、抒情类文本的内涵、议论类文本的作者观点……掌握好了,也就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所谓的“文”,体现为文本的写作特点,掌握好了,就提高了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和“道”都有其多元价值,不可割裂孤立,有所偏废,只有把“文”和“道”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作用,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

2. 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填鸭式地将文本的所有价值全部教给学生,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定是一片混乱,学生根本接受不了。为了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我们主张“一课一得”,即一个课时解决一对教学目标。这“一对”,指的是“文”“道”各一个。有时候,需要单课时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如该篇课文涉及的“文”的方面的知识点较多,就应该取其一点而忽略其余,在被选择的这一点上讲深讲透。这样,不仅学生易于接受,而且也使得课堂的逻辑清晰,教学效率提高。

例如,苏教版的语文教科书在八年级(上)“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中选取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筑路”和“生命的意义”。这个文本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同时还穿插了保尔的内心独白、格言警句等,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教学时可以把对保尔·柯察金的细节描写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革命者顽强不屈的精神和至死不渝的信念。

很显然,教学一个文本并不是“一文一道”即可完成;节选部分的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还通过塑造保尔·柯察金的战友们的形象,从侧面衬托主要英雄人物形象。这样,就产生了文本的“剩余价值”。因此,从不同的角度研习文本、开发文本“剩余价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将这些“剩余价值”放在课外阅读中开发拓展,就能很好地利用课程资源,以达到如下目的: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其背景知识,促进其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全方位提高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构建课堂之外教材文本新的意义。

三、由内到外,达到质的飞跃

上文已经分析了文本教学价值的多元性,教材本身蕴含的价值如果仅就某一个角度作一次使用,实在是极大的“浪费”。同时,课外阅读又能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如果利用好课外阅读,从不同的角度研习文本,就能消除对阅读文本的“审美疲劳”,更可让各文本的“剩余价值”在不同的地方发挥其“使用价值”。

1. 通过“文”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篇课文,抓住主体价值使其成为教学重点,在课堂解决;其“剩余价值”可作为课外阅读的文本继续利用。使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能够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全方位的充分利用,主要有两条途径。

其一,通过课外阅读使“剩余价值”不再“剩余”。如只有一个课时教学鲁迅的《药》,把“了解本文两条线索的结构”作为目标,那么,就可以把“环境烘托”“人物形象丰满”等内容暂时放弃。由此产生的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完全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继续阅读这个文本,也就是所谓的“课堂文本课外用”。如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外阅读时文本缺乏的困惑,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也按照一定的“语文”方向构建知识,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和期待。同时,这样的利用对语文考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继续研读课文文本,研习文本丰富的内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果考到怎么办”的问题了。

其二,用“剩余价值”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如八年级上教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如将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那么,对文中父亲的动作描写就成了“剩余价值”,文中连用的“攀”“缩”“倾”三个动词就被搁置一边了。但这个完全可以拓展延伸至课外阅读中去。如课外拓展阅读《老人与海》: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

这里“放”“踩”“举”“扎”等词语的运用和《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使读者从这场惊心动魄的动作描写中形象地体会到人的力量、气魄和智慧。通过“文”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能够展现语文的“文”的多元。

2. 通过“道”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众所周知,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甚为直接、有效的学科。语文文本属于人类文化的载体,人文精神凝聚在文本之中,文本也就具有了潜在的巨大的人文教育作用。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也就是“道”的传播,让学生有丰足的文学和思想的积淀,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进而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思想的发展。所以,利用教学文本“道”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也十分必要。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课外文本的拓展可以灵活运用。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七律·长征》,全诗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五幅图景,其中“腾细浪”“走泥丸”“更喜”等词语,热情洋溢,将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展现了出来。但是,由于这是一首七律诗,运用的是高度概括化的语言,所以学生对红军的精神只是有了个大概的认识,如果想具体直观地了解红军在远征途中面对艰险时的态度,以达到“感受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课外拓展阅读。比如《老山界》,这是一篇初中才会出现的文章,但作为小学课外阅读的文本也未尝不可。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这段是对红军在面临绝壁时仍然乐观豪迈的描写,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也能更具体地体会长征险恶的征途和红军的精神面貌,用《七律·长征》文本“道”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感悟长征的艰苦和红军乐观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综上所述,语文课外阅读中利用好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对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确实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充分研读文本,在保留“一课一得”主体价值的同时利用好由此产生的“剩余价值”,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树立“工夫在诗外”、从生活中寻求语文资源学习语文的思想。还应该知道的是,只要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任何一个文本都可以承担“主体价值”与“剩余价值”的不同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邢真.天津市中小学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报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李慧琴,薛纪江.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探析[J].江南论坛,2013,11.

价值剩余 篇8

关键词:剩余价值,利润,农民工,工资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背景的。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 时代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使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面临着新的环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 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剩余价值”的界定

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剩余价值, 并对剩余价值下了明确地定义:“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 凸显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形成了三种资本: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资本家也分成三个集团:产业资本家, 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除此以外, 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大土地所有者, 这几个剥削集团都是以剩余价值作为生存的基础的。剩余价值分配为产业资本家取得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取得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取得利息, 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 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马克思站在资本主义这一背景下科学解释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和分配,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创造出来的, 还要在流通中才能得以实现, 经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实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换为投资, 成为积累, 实现扩大再生产。可以说, 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国家就无法正常运行, 进行社会建设。那么, 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是否存在剩余价值呢?如果没有, 那么这个国家是靠什么来进行积累的呢?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在资本主义这一背景下来研究的, 根据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定义, 可以发现在这个定义中, 与社会主义国家相比, 有些字眼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 例如:“资本家”这些专门词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不存在的。不仅从表面来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产物, 就从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归属来看,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一) 从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出发。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那么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呢?我们来做进一步的分析。首先来看劳动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第一, 劳动者是自由人, 它能够独立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并且享有人身自由, 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可行的;第二, 劳动者一无所有, “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 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 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由于现阶段的公有制存在方式多种多样, 所以, 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方式、程度亦表现出多样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使得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都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使得在这个集体范围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占有该集体的生产资料, 成为这部分生产资料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股份制中, 持有某一股份公司股份的成员, 都是该股份公司的股东。总之, 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使得劳动者不同程度地占有生产资料, 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 而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 所以这个前提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存在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不是商品。

(二) 从剩余价值的归属来看。

从前面的论述当中, 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资本主义国家中, 剩余价值被各个资本家瓜分完毕, 但是在社会主义是没有资本家的, 因此, 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剩余价值。这样看来就又引发了一个问题, 既然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剩余价值, 那社会主义国家用什么来进行社会建设呢?

二、社会主义的利润问题

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要存在市场, 就存在盈利, 投资者就要追求资本的增值, 进行扩大再生产都是无可厚非的, 这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而要达到这个目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制度中, “每一个生产者, 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 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 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时间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自己领回, 称作为自己的劳动或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被社会扣除, 称作社会的劳动或剩余劳动。后一部分当然也直接或间接地用于为劳动者谋利益。但只有前一部分可以由劳动者自己领回去消费。社会主义要进行扩大再生产主要的手段就是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财富。可见, 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任何社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这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剩余产品的合理存在成为必然, 把在剩余劳动时间里为社会创造的这部分价值叫做利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然要承认剩余劳动创造的利润, 任何商品生产都要追求这个利润, 没有这个余额, 劳动产品的交换无法进行, 财富的积累失去源泉, 扩大再生产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利润的来源主要有: (1) 全社会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财富; (2) 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其中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3) 生产力系统效应形成的价值, 即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 联合劳动和分工协作的范围就越大, 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水平就越强, 生产效率就越高, 利润越大。

在社会主义制度里, 国有企业利润中约有一半作为税金上缴国家, 形成国家财政收入, 主要用于经济建设事业、文化科学卫生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国防和行政管理费用;另一半作为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私人经济中的雇员直接获得了工资, 另一方面又作为社会扣除部分 (上缴税收) 的主人;业主一方面通过经营管理劳动取得了收入, 一方面还要为国家上缴税收。利润的分配和去向, 大部分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三个有利于要求, 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会被流失、被剥削、被侵占。由于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心理的复杂原因, 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和剥削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 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与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 作为新时期进城务工农民的特殊称谓, 有它的时代性和现实局限性。中国13亿人口中, 农民工到底有多少?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 2011年, 全国农民工总数已达到2.4亿人。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 不仅决定着他们的生活状况, 还反映着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正, 决定着我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农民工工资远远低于劳动力价值。

我国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也使劳资矛盾激化, 其中, 农民工工资过低、被拖欠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劳资矛盾的根源在于企业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农民工追求福利最大化之间的矛盾。首先, 我国劳动市场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 表现为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裕劳动力的供给大大超过市场对它的需求, 表现为较高的失业率。这些劳动力面对稀缺的就业岗位展开了激烈竞争, 为雇主压低工资提供了条件。我国的非公经济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 一些企业主无视劳动法律法规, 不与农民工签订合同, 把农民工的工资压得很低, 没有保障。最后, 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欠缺, 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 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 所以他们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 长期沉淀于低层次劳动者群体中。

(二)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的低工资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 而且容易加深劳资矛盾,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必须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农民工的工资, 使广大农民工享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的成果。重温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用于分析、指导、干预劳资分配关系, 使农民工获得比较公正的工资收入, 对于缓和劳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加强教育。

农民工工资低首先有一个内因是他们受教育程度低, 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无论社会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 让农民工自己素质不断提高, 职业技能不断进步, 技艺日益精湛, 这是一个根本的出路。如果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或没有掌握某门技术, 比如焊接, 即使劳动力市场再缺焊工, 这群农民工同样会因为自己不能适合市场的需要而面临失业。所以, 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技能的培训, 而且要免费, 这样就要求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兴办专门用于培养农民工的技术学校。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可以在一些城市先办几个试点, 然后再在全国展开。其次, 要加强法制教育。农民工在法律面前是胆怯的, 他们当中很少有人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懂法, 在面对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他们还没有意识, 或者是有这个意识, 但不知道该怎么办, 该去找谁。所以, 我们要加强法制教育, 加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同时政府也应建立相应的机构来为农民工提供援助, 选拔一批真真正正把农民工的问题当做问题来解决的、有责任心和担当的负责人, 这样农民工工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缓解。

2.政府干预下的工资市场定价。

在我国, 劳动力市场是雇主垄断的竞争性市场,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压低工资是雇主单方面的意志强加于农民工头上的, 如果听任市场的自发作用, 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就长期定位在低点上。各级政府要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 介入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确定, 制定工资增长指导线, 实现工资增长指数化。因为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 劳动力市场不能以“充分竞争”为目标模式, 放任市场竞争不可能确定出合理的工资水平。

3.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应大力培育和发扬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政府应积极建立并完善工会组织, 大力发展区域性或行业性劳资集体谈判制度, 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只要有政府的支持, 地方和行业工业的干部就能独立地面对雇主或雇主组织, 可以凭借组织、社会关系、人才、信息等优势, 与雇主组织平等谈判。这样就能促进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妥善处理劳资之间的利益关系。

4.落实工业反哺农业政策。

引起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尽管农民工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 但比起在农村经营小块土地的务农收入还是比较多。务农收入越低, 和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收入差距越大, 就越推动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 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恶性竞争, 农民工工资越容易被压低。相反, 农民务农收入提高, 和城市打工收入差距缩小, 农民工就会退出城市返回农村。因此, 要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各项政策, 增加农民务农收入, 减少劳动力供给, 从而推动农民工工资提高。

参考文献

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剩余价值理论 篇9

一、传统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剩余价值理论是一个严密而又完整的科学理论, 它建立在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并通过了长期的考察和研究。

(一) 剩余价值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剩余价值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按照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 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阶段:

1. 萌芽阶段 (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研究, 是从考察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开始的。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第一次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他不仅考察了在私有制下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关系, 而且提出了劳动异化学说。手稿虽然在当时没有公开发表, 并且其中的很多理论还不成熟, 但实际上已经孕育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 马克思首次提出雇佣劳动的概念, 并在谈到物品的价值时, 对价值有了新的见解, 接近于肯定劳动价值理论, 这为以后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中, 马克思完全肯定了劳动价值论, 指出劳动决定价值只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规律, 并且强调了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基础上的。此时, 马克思还没有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 但已经认识到劳动商品只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历史范畴, 是不同于其他普通商品的一种特殊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 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初步基础。

《雇佣劳动与资本》进一步分析论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认识到资本的实质就在于资本是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马克思将劳动和劳动力的概念区分开来,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并将剩余价值问题第一次公布于世。

2. 基本形成阶段 (19世纪50-60年代)

在《1857-1858年末经济手稿》中,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 (1) 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的思想, 对商品二重性、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等作了深刻的分析。 (2) 第一次对劳动和劳动力作了明确区分, 提出劳动不是商品, 只有劳动力才是商品,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它是价值的源泉, 但本身并没有价值。 (3) 第一次区分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区分了剩余价值一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初步论述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问题。马克思首次使用剩余价值这一术语, 并阐明了其科学含义。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总是超过等价物的价值。”剩余价值学说初步形成。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 在阐述剩余价值一般的同时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和剩余价值规律;同时阐明了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含义和区别:剩余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超过有酬劳动的金额, 它仅是从可变资本来考察, 而利润则是从整个预付资本来考察。

3. 全面确立阶段 (19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

剩余价值理论第一次公开发表是在1865年6月《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中, 而其最终完成的标志是《资本论》的发表。马克思在吸收古典学派关于剩余价值的合理成分的同时, 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本质和运动规律。并且最先把剩余价值从它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出来, 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阐明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全面论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 创立了严密完整的剩余价值学说。

(二) 对传统剩余价值的理解

1. 对剩余价值相应概念的理解

一般情况下, 我们把剩余价值表述为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对剩余价值的理解, 我们一般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个方面入手。绝对剩余价值就是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价值。假如工人的工作日为8个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为5个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为3个小时。如果工人工作日延长到9个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那么剩余劳动时间为4个小时, 延长的这1小时的时间所生产的价值就可以称为绝对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指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 剩余价值的特点分析

(1) 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剩余价值不是凭空出世, 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在马克思之前, 重农学派和古典学派就做过大量研究, 马克思在吸收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保留其合理成分, 并通过自己的不懈探索, 第一次正确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 并将剩余价值从它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出来, 创立了结构严谨的剩余价值理论。

(2) 历史阶段性。剩余价值理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不是本来就有的, 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剩余价值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自然基础和其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

在马克思看来, 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基础, 而这个基础就是剩余劳动, 其物质形式就是剩余产品。所以, 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 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产生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时, 人类社会才具备产生剩余价值的自然历史前提。虽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提供了自然前提, 但它只是一种可能性, 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就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3) 阶级性。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其目的就是为了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 剩余价值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二、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剩余价值理论

二战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产中, 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无人车间”、“无人工厂”的出现, 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甚至很多人都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社会已经过时了, 其实不然。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活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资本家开始大量采用自动化设备,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需要越来越少, 甚至出现了“无人工厂”, 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很多人都认为剩余价值理论跟不上时代步伐过时了, 然而这一现象并没有否定剩余价值理论。

在科技不断发展, 生产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资本家获得的巨额剩余价值仍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生产自动化没有改变剩余价值的源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多元化的, 不能只看到体力劳动而忽视了脑力劳动。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 价值和剩余价值不仅仅是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创造的, 而且还包括研制自动化装置和经营管理的人员, 他们设计装置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是活劳动的体现。并随着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改进,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资本家获得了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所以, 剩余价值规律仍然是贯穿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灭亡的基本经济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的现状来说,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已被消灭, 但剥削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私营企业, 他们除了获得高额的薪金收入外, 还包含了更多的利润 (剩余价值) , 这种剩余价值既包含着对他人剩余劳动的占有, 也包含一定程度的剥削。

从总体上说,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并没有过时, 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价值。但也应看到,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缺陷, 这需要我们结合社会发展的状况及时地发展和完善。

摘要: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是指引社会进步的重要理论依据, 同时也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剩余价值理论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剩余价值,科技革命

参考文献

[1]李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 (2) .

[2]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79.

价值剩余 篇10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占有的问题现状

如果我们把占有剩余价值的行为都认为是剥削的话, 那么社会主义必然是存在剥削的。这种剥削现象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一个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剩余价值的积累, 如果一个企业把所有获得的剩余价值都分配给工人的话, 那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这样的企业也不可能生存下去的。可以说现在这种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剥削形式的确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另一方面这种剥削现象也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会蕴含很多不安定的因素。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 现在最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我想这有许许多多的原因, 而剥削现象的存在客观上从本来已经境况不佳的工人的口袋中还要被拿走一部分本该属于他们的钱, 颇有点劫贫济富的味道, 这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2对目前存在问题的矛盾根源的分析

对劳动者来说, 工资不过是对他付出的劳动的补偿, 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对资本所有者来说, 工资是他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预付资本, 形成其资本的可变部分, 在核算时, 工资要被计入成本。因此, 虽然工资是劳动者的收入, 但劳动者得到工资, 并不意味着那是他的按劳分配所得。就其本来意义而言, 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下, 企业上交利税后的纯利润在扣除必要的公积金、公益金等后的剩余, 要按照工人的劳动贡献分配给工人。因此, 按劳分配本质上是按劳动贡献分配, 其分配的结果, 并不仅仅是对劳动力耗费的补偿。换句话说, 按劳分配应当是指劳动者按自己的劳动贡献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传统的按劳分配本身也包含着按要素分配的成分, 只不过这里的要素被单一地理解为劳动, 而不包括其他要素。反过来, 所谓的按要素分配, 如果仅指按资分配, 那也不是真正的按要素分配, 虽然其中包含着按要素分配的成分, 但这里的要素被单一地理解为资本了。

3剩余价值理论体系中工资与剩余价值、利润的关系

3.1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工资是马克思规定了剩余价值概念之后所要改造的第一个具体概念。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 将工资界定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指出“在雇佣制度下, 货币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 从而揭示了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对立关系。传统剩余价值理论认为, 就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说, 生产工人的工作日一开始就分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这两个组成部分;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问, 就要用各种方法缩短生产工资的等价物的时间, 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条件下由于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3.2工资与利润的关系

马克思通过对工资与利润概念的进一步界定, 认为劳资关系是一种利益对立的经济关系, 并从价值量上揭示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马克思认为,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 但不是最具体的形式, 而是从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 再过渡到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中间环节。这个现象形态之所以能够掩盖剩余价值的本质, 原因就在人们是把工资与利润相对应。全部资本与剩余价值相对应, 因而忽略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4调和企业工资和剩余价值分配矛盾的方法

作为劳动过程, 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是为社会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 产品按照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分配。作为价值增殖过程, 它完全服从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 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这就决定了, 剩余价值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民的利益。但是, 工人创造出的全部剩余价值又不是全部归工人所有。在面对如何调和分配工资和企业剩余价值这对矛盾时, 我认为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4.1加快科技进步, 提高劳动生产率, 最大限度地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社会各企业普遍采用科学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由“生产工人”创造的。对企业而言, 只有变革劳动过程的科学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从而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进一步讲是社会上所有企业通过吸纳科学技术, 改进生产的科学技术条件,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来实现的。

科技的进步加剧了企业之间以技术和管理为核心的竞争, 企业的成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先进生产技术和员工的自觉性和创新意识。这一方面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知识含量及相关能力的大小成为评判价值的主要标准;另一方面, 生产技术的高度复杂性和生产过程中的高度不确定性, 需要劳动力在现场及时做出正确决策。

4.2加强当代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监督机制

在过去有这样的一种情况, 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让企业资产损失数十亿, 他们照样拿工资, 照样当厂长、经理;而另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使企业资产增值几亿或几十亿, 他们的工资、奖金也多拿不了多少。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树立一个重要观念, 即企业当年产生的纯利润或亏损要在国家和企业经营者之间根据功能贡献的大小共同分配,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才能把企业搞活。

4.3在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上给予充分的自主空间

在计划经济年代, 企业所受的行政约束很大, 没有自己的决策权, 企业的利润也无法完全自己支配。事实上, 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 就必须有自己资本的壮大, 所以企业获得的剩余价值不能全部被抽走, 除税收那部分以外, 绝大部分应该用于再投资, 用于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的剩余价值除了交税外, 都应归企业用来发展, 应当再上交给国家。要为企业构建一个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所必需的具有基础地位的机制一一自主经营。企业生产经营什么、生产经营多少、采用什么生产经营方式以及销售方式等最后利润如何分配, 要自己说了算。这样企业才能在及时应对瞬息万变市场变化, 赢得最大的利益, 也才能有足够的剩余价值确保劳动者价值得以实现。

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它从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素, 使自己得到补充与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分析新问题, 提示新规律, 同时在实践上努力实现剩余价值生产和来源的最大化、剩余分配和去向的合理化, 使之造福全国人民, 调动全体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是理论和实践探索前进的要求, 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当代社会分配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 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体系入手, 对当代企业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以调动全体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浅谈对于“剩余价值”的质疑 篇11

【关键词】劳动价值;剩余价值

一、引言

一个理论中有哲学的分析工具,所以这是哲学问题,能不能成立?现代经济学几乎全部都在使用数学工具。哲学工具是为解释经济事实服务的,假如对经济事实的解释力没有了,仅在哲学意义上是合理的,那还有什么用处?事实上,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里已经自己讲明白了,他的经济理论是实证主义的,不会走形而上学的路线。

二、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其实是要解释交易的。一只羊换一把斧头,究竟是凭什么来确定这种交易的。古典经济学家的解释是,因为生产羊和生产斧头的劳动时间相等。

假设一个人,可以去生产羊,也可以去生产斧子,但是他产羊,却也需要斧子,这时候就要去用羊交换斧子。要怎么交换呢?他会想,他生产一只羊用了5小时,假如做把斧头只用4小时,干脆自己不生产羊去做一把斧头不就得了,所以他会希望用0.8只羊去交换一把斧子。做斧子的人也会这样想。最后二者达成交易,这就是劳动的价值。

但我们知道,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会复杂的多,我们还要面对生产力不同、劳动不是唯一的投入、存在垄断等这些影响交易的因素。劳动创造价值不代表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三、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用来解释为什么会有利润。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竞争使得利润为零,因为如果你用超出成本5元去卖,我会出4元,这样所有人都来买我的,不去买你的,那么你就会出3元跟我竞争,最后我们都出一个成本价,利润为零。这样一来,利润在长期是没有的,在短期具有利润,但是会瞬间失去它们。马克思对这种解释不满意。既然没有利润,资本家为什么要生产。

假设一个人种小麦,但是消耗体力。但有生产就必定有一个超出补偿体力消耗的剩余。关键是这个剩余归谁所有。

传统的看法是,既然劳动的是劳动者,那么肯定归劳动者所有。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假如劳动者必须有锄头才能种小麦,但是劳动者又不能获得锄头,那么他只能去租别人的锄头,这时候别人会跟他要多少租金?租金可多可少,取决于借的人的心理底线。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由于私有制,一部分人剥夺了另一部分人的剩余价值。

从完全竞争的角度,剩余价值的剥夺是不成立。马克思认为,资本为了竞争而不断提高有机构成,最终剩余价值越来越少的规律。资本主义为了剥夺,最终什么也剥夺不了。资本主义自己毁灭了自己。

所谓的资本有机构成,就是不变资本(物质资本)和可变资本(劳动)的比。资本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用机器去替代劳动力,但是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可以剥夺的剩余价值也少了。于此同时,由于需要的劳动力越来也少,失业也就越多,工人也就越贫困。

这里我们仍然能够看到马克思和新古典的差别。在新古典框架,工资是劳动的边际产出,随着资本的扩大,劳动的边际产出也是提高的。但是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的提高,劳动者是越来越贫困的。而不幸的是,现代经济事实是支持后者的。

但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仍然是零利润的。这样的市场怎么可能有意义。熊彼特用不完全竞争和创新解释这个问题。他认为企业是可以获得利润的,原因是它们进行了创新,商品不再是同质的了,由于创新它们获得了暂时性的垄断地位,并因此获得了垄断利润。当然这种创新会随着其他的创新而被毁灭掉,这时候又必须进行新的创新,由此资本主义是不断前进的。而履行创新职能的,就是企业家。另外,现代经济学也解释了,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也就是为什么利润一定要由资本家占有。我们知道,分配制度是,工人拿固定的工资,剩下的一切收益都是资本家的,也就是资本家有剩余索取权。一个原因是,工人是风险厌恶的,而资本家是风险偏好的,最优的配置当然是给工人一个确定性的支付,而资本家拿剩余索取权。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工人支付的劳动是比较容易辨认的,而资本家的管理才能、创新能力是不容易辨认的,也就是工人比较好监督,而资本家不好监督。因此需要给资本家一个激励,让他们自己好好干,这个激励就是,你的报酬和你的努力是挂钩的,这样就要把剩余索取权分配给资本家。

四、总结

马克思的模型概括了当时的经济状态。虽然资本主义现代是这个样子,但是19世纪它是另外一个样子。马克思的模型甚至有很多天才的预言,而这些预言不是根据历史规律,而是在模型的框架内通过逻辑推演出来的。

马克思是第一个研究商业周期,而不是把萧条看做偶然事件的人,马克思也是不满足于静态研究而去研究经济的演变的人,而且他把经济的演进内生化,看做“按它自己的轨迹发展并且按自己的状态决定以后的状态”,这是非常伟大的理论。我们现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也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也不过是收集它们的片砖碎瓦、一些统计的事实和有用的方程式。也许我们对马克思太苛刻了。

参考文献:

[1] 宫川彰(日),解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0.

价值剩余 篇12

一、信息劳动的特点

(一)信息劳动是复杂劳动

信息劳动是指具有专门技术和特定知识科技素养的劳动者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搜集、整合、处理等手段创建新信息,并传递、处理、复制、存储、销售和利用的活动。创造价值的活劳动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其中脑力劳动起关键作用。决定脑力劳动的因素又包括科技、知识、技术等,所以,信息劳动又是直接生产劳动、科技劳动、知识劳动、技术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等的综合。

首先,在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设备成为信息劳动的主要生产资料,具有相关知识结构、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知识技术的技术人员,具有管理、服务等职能的管理服务人员是信息生产的主要劳动者。劳动对象也由过去的自然资源和物质生产产品,转变为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如知识、信息、音像、数据、资料等。其次,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的劳动过程中,主要以脑力耗费、知识和具有新特点的信息产品的创造为主,对信息产品的要求主要是贴近人们需求,人性化,便利化,多样化的创新信息产品,所以,信息产品的成功创建生产往往不仅需要极高的知识技术素养,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灵感、前瞻性和市场需求敏锐度。尽管劳动力得到数量可观的工资,厂商获得的利润仍然大大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因为一旦信息产品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厂商便可赚取巨大的剩余价值,一定时期内在行业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二)信息商品的创建期投入巨大———大规模的投入带来规模效应

信息传输交换技术和设备、计算机等网络终端技术与设备、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和设备、信息处理技术与设备等现代化的信息基础技术和设施,是信息商品生产的硬件物质基础;系统和应用服务软件、数据库、商用信息系统、政府统计资料等,这些构成了信息商品生产的软件物质基础。政府的公共支出提供了一定的软硬件基础上的支持,但是信息厂商在创建期对硬软件的物质基础投入依然十分巨大,信息商品创建期的一次性投入的高素质劳动力的成本也不可小觑。有资料显示:中国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中,企业平均资产规模分别为910万和366万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资产规模5 745万元;中国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企业平均资产规模高达2亿元。

信息产业部的大规模投入,使其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形成的规模效应,带来许多优势。大规模的投资,提供了高效能的基础设备,提高了生产设备的单位能力,节约产品消耗的资本和物化的劳动力成本,按单位产品分摊的产品费用显著减少,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产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减少,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大大增加,方便从事更大规模的生产,积累更多的资本,更带来了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三)一些信息商品的独特形式和生产扩大的能力

一些信息商品的应用,通常基于某个平台。如Q币只能在QQ软件的相关应用中使用,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及虚拟装备只能在那个游戏中使用等等。我们把Q币当做子体,QQ软件当作母体,游戏中的游戏币及虚拟装备是子体,那个游戏是母体,子体是母体的衍生物,任何子体的使用都不能脱离母体在其他的环境下应用。这就是这些信息商品独特的母体依托关系。

成本巨大且耗时很长的母体创建,与成本极低且耗时很少的子体创建具有显著的差异。信息商品的生产商,创造一个母体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昂贵的高效能的设备购置,高难度的昂贵的程序研发,以及信息的宣传和渠道的艰难拓展都需要极大的投入,其创建周期至少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而在母体创建成功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之后,子体即信息商品的生产呈现巨大的反差,一个子体的投入往往是母体的几百分之一,几万分之一,几百万分之一,或者更少,而且一个子体的开放周期也许只有几天或者几个月。

信息商品的扩大生产不同于传统的物质商品,传统的物质商品的扩大生产,规模数量上的提高,每一个新生产的商品都需要同样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工序,而一旦信息产品开发成功,获得良好的市场效用,如果再要继续进行扩大生产,那将变得非常简单,可以通过直接复制,在一定的成本基础上经过一定的修饰或者包装就能够直接得到。后续的扩大再生产具有低成本,速度快,数量可达无限的特征。

二、信息商品的价值增殖过程

信息商品的剩余价值首先是信息商品价值超过其成本价格的余额。但是,因为成本价格等于所耗费的资本价格和劳动力价格,并且不断地再转化为所耗费的资本的各种物质要素,所以,这个价值约就是商品的生产上耗费掉的并且会从商品流通中流回的资本增加额。

我们通过分析信息商品的价值量,来分析信息商品的剩余价值来源,即信息商品的价值增殖。

给出单个信息商品价值量的公式:

w表示单个信息商品的价值量。

c1表示巨大的初期投入的不变资本对每个商品的平均,即初期投入不断物化到单个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因为初期投入往往使一个总额,单个产品的物化的生产资料无法来直接获得,所以用平均数“C1/N,初期总的不变资本/产品总数量”来衡量。

c2表示后期单个信息产品产生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如载体(移动存储设备)等的价值,后期单个信息商品的不变资本可以相当明确的知道。

v1表示初期的可变资本对每个产品的平均。因为初期研发的总的可变资本是一次性投入的(用V1表示),在初期完成后就不随信息产品数量的多少而改变,而且研发过程的劳动力价值,也十分巨大。所以要把可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作初期和后期之分。这部分单个信息产品的可变资本,以初期总的劳动力价值平均到每个产品中来衡量,即“V1/N,初期总的可变资本/产品总数量”。

v2表示后期的单个产品可变资本,单个信息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的劳动力价值。

m表示超过一定点之后的剩余价值。可正可负。m为负时表示,厂商没有获得剩余价值,处于亏损的情况。

商品的价值量w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将公式进行变形,得到:

当w确定之后,这个公式内,唯一的处于不断变化的变量是购买人数N。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多,单位信息商品所耗费的资本不断减小,剩余价值量不断增大。当N逐渐增大,使巨大的初期投入弱化在巨大的人数之后,使小于w时,m>0,厂家获得剩余价值,且随着时间的累积,垄断力度的上升,N处于逐渐上升之中,因此厂商的增殖潜力巨大。

1.N的大小决定增殖潜力,N又受到C1,V1的影响。一经确定的不变资本C1越大,垄断势力越强,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处于更大的优势地位,吸引的消费受众N的能力越强。初期不变成本弱化在总人数后的单位成本就越小,剩余价值越大与V1相关的因素之一是增殖业务的开发所需的研发劳动力。在不变的规模之上,增殖业务越多,研发的人力成本越大,V1越大,如移动的增殖业务:彩铃,mobile market,手机电视,手机钱包等,它们都不断的增加消费受众,同时N的增长比率远大于初期可变资本增大的比率,初期可变成本弱化在总人数后的单位成本就越小,剩余价值越大。

2009年和2010年,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分别为1 152亿元和1 196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25.5%和24.7%。其中,2009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比2008年增长16.0%,增值业务收入占营运收入的比重达29.1%;客户总数超过5.22亿,增长14.2%。2010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增长15.2%,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31.2%;客户总数超过5.84亿,增长11.8%。由此可见,丰富的增值业务和客户人数与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呈正相关关系,成为中国移动利润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客户人数越多,弱化在总人数后的单位C1和V1的成本越少,从而价值补偿越大,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大。

2.信息商品价值量中隐藏的秘密:一些信息商品以子体的形式产生交易,但并非以子体的价值量为交易价格;一些信息商品通过信息载体的交易实现,但也不以载体的价值为交易价格,而是以信息商品的价值量为交易价格,都是因为考虑了信息创建期或者母体创建平均到每个商品中的成本,即。

子体和以载体形式存在的信息商品,它们生产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c2,v2,c2,v2并不能完全衡量商品价值,也就是说子体和载体的价值不能代表信息的价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盗版系统光盘卖十几块钱,正版系统盘要卖几千元。盗版盘的价值量w=c2+v2+m,正版盘的价值量w=c1+c2+v1+v2+m。正确的信息商品的价值量,还应该包括初期预付资本平均到每个信息商品中的成本。所以,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信息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上解释仍然符合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剩余价值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在流通领域中产生,指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力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的部分,并且在流通领域的交换过程中得以实现。这里的一定点是劳动力价值补偿的点,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力价值超过了价值补偿就获得剩余价值,等于价值补偿则没有剩余价值。而在信息商品的生产中,信息商品创建期和扩大生产期都属于生产过程,在生产中获得价值增殖的潜力,也可以说创造了剩余价值,而通过流通过程,创造出巨大数量的消费受众,从而真正的实现了剩余价值的获得。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的临界点,当时,获得剩余价值,要使大于号成立则必须在流通过程中创造出巨大的临界消费受众N。

三、信息商品生产中的超额剩余价值分析

信息商品价值量的独特性,决定了信息商品的消费人数达到某个临界值后厂商才获得剩余价值。那么,在信息产业部门中它的独特性是少数的几个垄断优势企业分享了整个市场,从而占据了大量的消费受众,获得超额利润。在中国的移动通讯行业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分天下,即时网络聊天工具QQ占了即时通讯市场的80%以上等,寡头的信息厂商获得了数十亿的消费人群。信息行业中的垄断也不再是以价格为主导、控制投入品或倾销手段等形成的垄断,而是以巨大的规模投入形成的壁垒,极高的技术门槛形成的壁垒和政策保护为根本动因形成的垄断,以此获得的巨大市场和消费受众,从而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一)大规模的投入是其垄断的第一个源泉

创建期的大规模投入不仅带来规模经济和规模效应,节约了要素成本,提高了生产率和盈利能力,也使得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游刃有余,它使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新的研发与投入,保持长期的垄断地位。大规模的投入形成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从供给方规模经济看,由于信息产业发展初期成本高,大规模的投入形成的规模效应,有利于降低成本,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从需求方规模经济看,由于使用该信息商品的人数越来越多,范围越大使用者获得得效益越大,人们拥有的信息资源越多,同时也会共享更多的资源,以此形成的需求自我增长形成了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从而为垄断推波助澜。同时,供给方和需求方,相互间不断的反馈,带来的正的外部效应,以及规模经济使消费者只在特定的习惯的生产商中进行消费,所形成的锁定效应,使得信息产业的生产商拥有越来越强的垄断地位。而且随着大规模信息厂商的进一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生产经营、业务能力不断扩大,小规模的信息厂商不断的被兼并或者淘汰,造成客观上生产资源和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又使得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不断加强,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也增多。

(二)极高的技术门槛是其垄断的第二个源泉

信息产业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垄断在垄断中其决定作用。

首先,技术垄断是信息产业区别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区别。信息产业是建立在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这种固有特性使得信息厂商要获得垄断地位,就必须在技术上有特有的优势。谁掌握了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谁就有占据垄断市场的优势。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功能的增加和完善,数字产品价格呈现周期性下降的趋势,新技术和新形式的信息商品不仅比旧技术产品的带来的服务功能更强、满足效用更大,而且价格也可能更低,这样优质廉价的信息商品一经出现就会获得极大的消费受众,很快的占领市场,落后的产品也会被淘汰。这就使得,低技术信息厂商进入高技术的市场领域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高技术厂商处于该部门中的垄断地位。

其次,信息厂商制造的产品与初期规模投入的资本设备存在一定的配套关系,消费者在信息虚拟资源的使用上也要求与一定的硬件设备匹配,对于某一信息商品的更新换代,往往要对整套设施进行升级,这样所形成的公共的技术标准,存在于以高技术厂商为垄断市场结构中,又加强了高技术门槛作为垄断的重要性。

再次,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由于沉没成本(包含在极大的预付成本中)和沉没投资产生的路径依赖,那么在技术变革中,信息商品所包含的技术从一个技术轨道向另一个技术轨道的跃迁也非常困难,而在一特定时期,以行业中高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品成为该时期信息产业中的标准化商品,则进一步的加强了信息厂商的垄断。

(三)政府政策保护是其垄断的第三个源泉

用一定的专利技术生产形成的信息商品,具有开发成本的价值。垄断性的技术创造出了供以消费的信息商品,政府为了维护企业的成本收回,鼓励创新,打击盗版,给予一个信息商品生产者排他性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形成了信息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信息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政府的立法实施。2005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同年6月30,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研究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工作方案》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纲》等文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的推进,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更维护了有限信息企业提供信息商品的专利权,支持了他们的垄断地位。

政府的这种政策保护并没有对信息产业的效率、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什么不利影响,而恰恰是维护了整个信息产业效率的最优化。独特的信息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信息产业部门由少数大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经营的合理性。由少数的优势信息厂商提供全信息行业部门的产品供给,不仅使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消费者也能以低廉的支出获得优势企业提供的优势产品。而且过多的信息厂商的竞争会造成信息品生产相对过剩;恶意信息商品鱼目混珠,难以形成行业标准、产品规范;基础设备资源重复建设,社会资源滥用。出于这些考虑,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保护,维持少数优势企业的垄断地位,使形成行业标准的优势产品的供给量呈现出一个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范围,这也构成了垄断的源泉。此外,信息部门往往是国家的核心技术部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政府在其生产厂商的选择和信息部门的准入条件上有着严格的限制。

摘要:信息劳动创造价值,如何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视角下研究信息商品增值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信息劳动是复杂劳动,创建期投入巨大,一些信息商品具有独特形式。将信息生产的不同时期的区分引入复杂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的研究:信息商品创建期和扩大生产期都属于生产过程,在生产中获得价值增殖的潜力,而通过流通过程,创造出巨大数量的消费受众,从而实现了剩余价值的获得。巨大的规模投资、极高的技术门槛和政府政策保护使信息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关键词:剩余价值理论,信息商品,信息劳动,信息商品增殖

参考文献

[1]杨志《.资本论》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静敏.互联网络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3]恭维敬.垄断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107/p020110721502208383670.pdf互联网,2011.7.

[5]张蕊.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理论与时政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6]冯梅.信息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胡春.网络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8]逄锦聚,等.政治经济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城乡双向互动下一篇:“人”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