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开发

2024-09-23

剩余油开发(共12篇)

剩余油开发 篇1

1 概况

1.1 问题

马寨油田是一个埋藏较浅、常温常压、低饱和的层状中渗复杂断块油藏。自1988年11月投入正式开发,目前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随着油田井网不断损坏,水驱动用储量损失严重。水井分注率也随之下降到39%,层间矛盾进一步突出,分层动用差异大,含水上升加快,导致自然递减、综合递减进一步加大,产量难以稳产。

1.2 研究方向

在油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构造复杂、储层平面变化大,各自然小块之间一类层和二三类层都有变化,剩余油分布特点不同,制定已自然小断块为单元,重建一类层和二、三类层两套注采井网。纵向上打破原来沙三下三套注采井网,通过封堵、归位等措施优化注采井段,拉大注采井距,建立一类层注采井网;通过细分、重组、下四吋套等重建二、三类层注采井网。

2 研究内容

2.1 相控剩余油研究

开发动态分析法研究剩余油分布,依据大量的油藏动态监测、水淹层解释资料和开发单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勾绘小层水淹分级图,并利用油藏工程原理计算出小层的水驱控制、动用程度及小层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进而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小层潜力。在前期收集整理基础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将小层注水量,C/O含油饱和度转变为含水率,结合相控模式的分析研究,完成勾绘分小层相控剩余油图,指导性开展下步剩余油的挖潜工作。部署新钻井2口,实施1口(新卫95-119投产),钻遇目的层油层14.2米/6层,2月22日投产,日产油13.3t,含水22%,截至5月30日累计产油742t。

2.2 自然小断块精细调整研究

马寨油田构造复杂、储层相变快,各自然小块之间一类层和二三类层物性变化较大,剩余油分布特点不同,因此稳产开发调整要以自然小断块为单元,打破原有三套开发层系,重建适应目前剩余油分布特点的一类层和二、三类两套注采井网进行稳产开发。通过分类研究,断块平面调整得出三大类:(1)针对构造复杂断块(卫95-9断块、95-189断块、95-150断块)通过调整、转注措施,根据补孔生产层位进行完善注采井网;(2)针对事故井区(卫95-195断块、卫95-50断块)通过更新、侧钻、大修等恢复注采井网;(3)在剩余油滞留区(卫95-16断块、卫95-14断块)通过改变驱油方向,有效开发滞留区剩余油。

纵向上打破原来沙三下三套注采井网,通过封堵、归位等措施优化注采井段,拉大注采井距,建立一类层注采井网(卫95-14断块、卫95-16断块);通过细分、重组、下四吋套等重建二、三类层注采井网(卫95-36断块、卫95-50断块、卫95-150断块)。实施补孔2井次,回采2井次,堵水3井次,日增油9.2t,同时提高油井受控率5.1个百分点。

2.3 多种注水方式精细研究

依据吸水指示曲线、分层启动压力等资料确定合理注水压力及合理注水量,结合油井产液量确定合理注采比(1.0-1.1)及合理注水方式(稳定注水、不稳定注水)研究,发现马寨油田层间压差较小,层间差异性中度的井组适合变强度注水,这类井组储量占油田总储量的32%。前期进行精细数值模拟,先导性预测井组发展趋势,数值模拟的结论也符合开发实际的需要,进而开展变强度注水实验研究,油田开展6井组变强度先导性实验,见效4井组,未见效1井组,变差1井组,有效率达66.7%,日增油7.6t,决定实施变强度注水的推广,将变强度注水、常规注水、周期注水作为油田开发的三种注水方式。

3 现场应用效果

3.1 经济效益评价

投产新钻井1口,措施工作量7井次,动态调水62井次,工作量投入280.4万元,年产油0.40×104t,吨油销售价格按2250元计算,销售收入为900×104元,创利润619.6×104t,投入产出比为1:2.2。

3.2 社会效益评价

开发后期特高含水油藏通过重构相控地质模型、细化含水级别,能准确描述剩余油分布状况并找准潜力,进行相应的措施部署及其注采调整,达到稳产增产开发;针对开发时间长的老油田,井况损坏时常发生,在不能实施大修、侧钻等情况下,实行改变液流方向或者拉大注采井网,能够经济有效的利用现有井网实施潜力挖潜。在井网损坏的老油田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类似油田开发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4 结语

马寨复杂断块油田虽然开发时间长,含水高,井网损坏严重,但只要有立体开发思路和策略,依旧能发现潜力区域的存在,自然小段块分块开发的理念和多种注水方式的精细管理是实现老油田稳定开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永乐,王燕灵,杨思玉,贾文瑞.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方针的调整[J].石油学报.2004(05).

[2]肖红林.复杂断块油藏分层开发调整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

剩余油开发 篇2

多层薄砂储层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地质、开发条件下剩余油成因机理、随开发变化测井响应特征和测井信息分析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 者:杨为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4) 分类号:P61 关键词:剩余油描述模型   关键技术  

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存量分析 篇3

关键词:油藏;地质特征;剩余油存量;分析

0 引言

众所周知,油类资源对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油类资源的发展长期以来均是我国社会诸多方面相当关注的问题。鉴于油类资源在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这便使得油类资源的供应成为了当前有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提高油藏的利用率也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油藏中含有丰富的油类资源,在石油开采中因受自然环境及开采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油藏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定的剩余油,这些剩余的油类资源对缓解我国油类资源紧缺的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石油工作者应积极的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探寻出一条提高油藏利用率的方法,对油藏中的剩余油进行开发,以满足我国对油类资源的迫切需求。

1 油藏地质特征

油藏是油田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谓是石油开采的最终目的。正是因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拥有着十分丰富的油藏,由此便成为了我国西部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是我国油类资源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油藏,简单的来说就是油类储存的单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油类资源。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油层。所谓的油层就是用于蕴含石油资源具有孔隙的地层,虽然油层内含有石油但并不表示油层的每一部门都一定要藏有油类资源。而油藏是油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于油层之中,蕴含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是石油开采的重点。②油藏的形成。油类资源通常会在地下有一个运移的过程,这种运移是自然界的自然规律,人类无法对其进行干扰。在油类资源不断运移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一些外力因素导致其进入一定的密封空间内,形成一个封闭圈闭的油类储藏空间,此类空间就是油藏。

油藏描述是针对油藏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研究,其针对油藏的自然属性,开采潜力,利用价值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油藏进行三维立体描述。油藏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油藏描述的理论依据。油藏描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油藏描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理论依据作为依托,对油藏描述进行正确的指导。具体来说,油藏描述的理论依据包括沉积学、地质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②油藏描述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油藏描述手段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创新,目前我国的油藏描述手段主要以电子技术为主,借助电脑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对油藏进行综合的研究,确定油藏的地质地貌为油藏的开采提供有力的依据,保证油藏的顺利开采。

2 油藏剩余油分布

从油田开发的角度看,随着油田开發进入高成熟期,地下油水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采挖潜的主要对象转向高度分散而又局部相对富集的、不再大片连续的剩余油,甚至转向提高微观的驱油效率来。油藏精细描述旨在更精细、准确、定量的划分和预测出各级分隔体、隔夹层和岩石物性非均质性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刻画出微小断层、微构造的分布面貌,建立精细的三维预测模型,进而揭示剩余油的空间分布规律。

2.1 油藏剩余油的含义

剩余油是目前石油开采过程中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对油藏剩余油进行开采是广大石油工作者急需攻克的难题。油藏的剩余油简单地说就是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剩余下来的油类资源。造成这种现象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石油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石油开采技术虽然一直在进步发展,但是石油开采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与缺陷,在油藏开采的过程中造成油藏开采不净,出现剩余油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油藏自然环境的限制。油藏位于地下,其地质结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虽然现在科技手段可以对油藏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仍会受到油藏地质情况的限制,影响油藏的利用率。

2.2 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剩余油的开采与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油类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的把握我国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为剩余油的开采提供依据,推进我国剩余油开采的进行。具体来说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有两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剩余油的规律。从整体上来看剩余油一般会存在于油藏开采过程中通过注水的手段未能开采到的地方或是开采不够彻底的地方。从微观的角度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相较于宏观的角度微观的角度更加的具体细致,因此从微观上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一些驱油效率低的地方。

2.3 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

除了上述我们所介绍的三种先进技术手段被运用到油藏工程的研究过程当中,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也是油藏工程研究所采用的另外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手段。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密闭取心检查井、大型油藏数值模拟以及神经网络等。上述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所包含内容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模块来实现的。这种软件可以对剩余油的描述精确程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要想使得油藏工程的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以及得到更大的突破,我们必须做好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在油藏工程研究当中的运用。

3 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有些地区油类资源逐渐枯竭,剩余油开采的重要性随之越来越凸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石油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大对剩余油开采技术的研究,提高油藏的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国各个行业对油类资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应华.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4(1):250-250.

[2]王雪霏.关于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5(9):155-155.

[3]李葛.数值模拟技术在剩余油分析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100-101.

剩余油开发 篇4

1 地质研究

1.1 精细构造研究

从以2m间距构造线的孤岛油田中二区南部稠油Ng63砂体顶、底面微构造图上得出, 加密区位于Ng6稠油环东部, 孤岛披覆背斜顶部的东倾部位, 总体构造面貌表现为南高北低, 南北高差18m, 构造较为平缓, 砂体顶、底面构造形态基本一致, 构造具有继承性。

1.2 精细地层对比

在地层层次对比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对中二区南部Ng6稠油加密区东西向、南北向馆陶组3-6砂组地层对比, 通过建立骨架剖面, 将该区Ng6砂组5个小层细分成10个单砂层, 其中主力层Ng63内部夹层发育较好, 将其细分成631、632、6333个单砂层时间单元。通过精细细分主力层Ng63, 达到了深化加密区地质认识, 精细挖掘剩余油的潜力。

1.3 精细储集层沉积分布特征

通过对渤118井等的取芯分析和东西向、南北向馆陶组6砂组测井曲线的对比分析, 中二区南部Ng6稠油属河流相正韵律沉积, 表现为辫状河流相沉积, 高速主流线不明显, 心滩不固定。从沉积微相平面图, 共识别出了心滩、河道、泛滥平原等微相。N g631、632、6333个沉积微相自下而上表现出河道沉积向加密区中部逐渐收缩。

2 剩余油分布特征

2.1 采出程度较低, 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大, 具有调整的物质基础

中二南Ng6稠油单元经过近11年的热采开发, 整体采出程度较低, 平面上水平井区采出程度相对较高, 达到20%, 大面积的直井布井区采出程度在10%左右, 平均采出程度仅有13.3%。另外从剩余油来看, 平面上反九点法井网完善的中部和断层附近剩余油富集, 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在15.0×104t左右, 井网不完善的北部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也达到了7.0×104t以上, 平均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达到12.6×104t, 剩余油较为富集;纵向上由于层间差异, 主力层Ng63大面积发育, 采出程度相对较高, 小层累产油达到44.4×104t, 但剩余储量仍达到256.6×104t, Ng6剩余油达到289.6×104t, 因此, 从采出程度和剩余油分析, 该单元具有进一步加密和扩边的物质基础。

2.2 井间含油饱和度高, 剩余油富集, 加密潜力大

应用玛克斯-兰根海热量平稳及传导方程, 计算了不同原油粘度及不同油层厚度下的加热面积及最大加热半径, 在50℃时粘度为5000m Pa.s, 油层厚度为15m的油层, 吞吐8个周期 (累积注汽量为27000t) , 最大加热半径为39m;吞吐10个周期 (累积注汽量为35000t) , 最大加热半径为44m, 注入汽量相当于半径为44m圆形孔隙体积的0.84倍。中二南Ng6稠油蒸汽吞吐数值模拟结果也证实, 在吞吐周期数和每米油层注汽量相同的情况下, 厚度越大, 则加热面积越小;原油粘度越高, 加热面积也越小。当油层厚度为10m, 50℃时原油粘度10000m Pa.s时, 吞吐10个周期 (累积注汽量为35000t) , 蒸汽吞吐最大加热半径为43m, 与解析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从新井和老井不同距离时的含油饱和度变化情况可得出, 距离超过80m后, 新井含油饱和度仍高达近60%, 与老井相比仅降低了3.5个百分点, 说明油层基本未动用。

2.3 从加密新井资料看, 对角井间剩余油富集

通过对单元2009年的加密和扩边新井中21斜209、中22斜609井进行周围老井测井曲线和感应值的对比分析, 一次加密井中21斜209, 2007年6月投产63层, 投产井段为1378.6-1392.0m, 电性显示该井水淹程度差, Ng63感应在50Ω.m~80Ω.m;扩边井中22斜609, 2009年5月投产63层, 投产井段为1332.3-1348.6m, 电性显示该井水淹程度差, N g63感应在50Ω.m~90Ω.m, 与周围老井对比变化不大, 说明单元反九点法对角井之间及井网边部剩余油富集, 水淹程度低, 具备进一步加密与扩边的潜力。另外, 两口热采新井投产后平均日产油达到11.8t, 含水仅有75.0%, 已累积增油9196t, 取得显著的增油效果。

2.4 单元内注水井少, 水侵影响弱

中二南Ng6稠油单元曾注过目的层Ng63的水井有11口, 1997年为保证中二南上层系注聚效果, 对热采区及附近曾射开过Ng63的上层系注水井进行了N g6井段注灰, 先后注灰水井11口, 2口井转油井。目前单元N g 6层位注水均已停注, 减少了注入水影响。单元曾注过Ng6的水井11口的累注量为78.7×10m3, 单元累产水达到261.1×10m3;加密区内曾注目的层水井2口, 累积注水量为19.9×10m3, 加密区内累产水达到122.9×10m3。因此, 目前加密区存水率较低, 注入水对加密区水侵影响较弱。

2.5 单元热采老井生产情况良好, 水淹程度低

中二南Ng6稠油热采单元1995年开发热采井7口, 2005年进行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布井以及2009年单元加密, 使热采井达到34口, 加密区产量经历产量平稳和产量上升的井段, 日油水平由1995年的67t上升到2009年的293t, 年产油由0.8×104t达到10.5×104t, 单井日油能力保持在8.0t以上, 综合含水保持在75%左右。目前, 加密区平均单井日产油能力为8.6t, 平均含水控制在75%左右, 生产效果较好。

3 效果分析

项目实施后, 完钻新井20口, 新增产能5.1×104t。区块井网密度达到18口/k m2, 平均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6.9×104t, 其中4口水平井控制含油面积0.35k m2, 地质储量5 0×1 04t, 平均单井控制地质储量12.5×104t。区块采收率由2 5%提高到3 7.3%, 提高1 2.3%, 可采储量增加40.7×104t,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分析孤岛油田中二区南部Ng6稠油潜力及开发调整分析, 进一步促进了孤岛油田稠油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 为油田挖潜增油增效、提高采收率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篇5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

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剩余月饼变美食 篇6

在此给大家提几个小小的建议。

月饼沙拉

原料:剩余的五仁广式月饼一块、菠萝、小西红柿、青椒、土豆、花叶生菜、凝固型酸奶。

做法

①把月饼上屉蒸软,拿出来后马上按扁,待凉透后切成小方丁,这样处理的月饼不易散,口感更好一些。

②把花叶生菜摘洗干净铺在盘子里, 把土豆蒸熟后去皮切小方丁、其它的蔬菜和水果也是如此切丁。

③把所有的丁用凝固型酸奶拌匀,盛放到盘子的花叶生菜上即可。

营养点评

这样制作的沙拉相对来讲还是营养比较均衡的,它有比例很大的碳水化合物、有薯类和奶类、谷类、坚果类原料的蛋白质互补、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道蠕动,使原本不够均衡的月饼变得更加可口。

豆浆燕麦月饼粥

原料:剩余月饼一块、燕麦一把、豆浆一大杯、熟鸡蛋一个。

做法

①把月饼用刀碾成碎,熟鸡蛋切碎备用。

②把豆浆和燕麦盛到大碗中用微波炉加热。

③把月饼碎和鸡蛋碎添加到燕麦粥里即可。

营养点评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搭配,月饼和富含蛋白质、鸡蛋、豆浆搭配可以使蛋白质生物价值提高,又因为增加了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而使这道粥的营养更加均衡合理。

剩余油开发 篇7

152区块是英东高台子的主力区块, 开采目的层为青山口组的高台子油层。152区块为一断层遮的断背斜构造层状油藏, 闭合幅度12米。含油面积1.7Km2, 地质储量330.06万吨, 可采储量99.02万吨。纵向上发育14套油水系统, 平均孔隙度21%, 渗透率205.9%, 含油饱和度59%, 原始地层压力17.0Mpa。区块2002年4月份开发, 9月份部署第二套井网, 10月份产量最高达到864吨, 之后进入快速递减阶段。

区块目前油井总数7 7口, 开井5 2口, 日产液1574吨, 日产油74吨, 综合含水95.3%, 累积产油79.5万吨, 采出程度24.09%, 采油速度0.82%, 自然递减4.33%, 综合递减1.32%。

1.1 区块开发形势不好, 主要受如下因素制约

(1) 区块油层水洗不均匀, 剩余油分散。

(2) 区块平面、层间矛盾突出, 影响注水措施挖潜。

(3) 局部主力油层既是出油层也是出水层。

1.2 针对区块存在的矛盾, 搞好区块稳产的根源在于两个问题

(1) 油层水淹、剩余油分布具有怎样特点, 寻找剩余油富集区。

(2) 剩余油分布规律受哪些因素控制, 寻找挖掘剩余油潜力的途径。

2 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2.1 研究方法

根据目前区块现有的资料, 主要是利用区块近期加密调整井资料、油层分层动用资料、油藏监测资料, 区块的动态资料, 搞好分层认识, 绘制区块含水分布图, 结合前面的关于区块沉积微相研究、储层评价认识, 认清区块水洗特征、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确立区块稳产的主攻方向。

2.2 区块水洗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在对区块分层含水认识基础上, 结合储层非均质性、沉积微相对油层水洗特征的控制作用, 对区块水洗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出如下结论:

(1) 沉积相微相宏观上控制了区块的剩余油分布。在相同注水条件下, 主河道沿古水流方向优先水洗, 使这部分砂体很快水淹, 低渗透油层水淹状况及动用程度较差。目前区块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河道侧翼、席状砂相带。

(2) 区块的注采完善程度仍是区块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素。

砂体上只有采油井而没有注水井.如4#沉积单元区块北部, 这一区域只有采油井而无注水井, 虽然所处相带为水下分支河道相, 但水洗程度较低。

(3) 断层是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素。

由于断层的切割作用, 形成水动力滞流区, 油层水驱效果差, 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原因。

(4) 储层纵向上沉积韵律决定了油层水淹程度, 进而决定了油层纵向上剩余油分布。

152区块油层相对较厚, 在一大段油层内由于储层沉积韵律的不同, 水淹级别差异较大, 油层内部渗透性好的区域油层水淹较重, 而渗透性较差的层段水淹级别较低, 由于区块的长期注水开发, 注入水延渗透性好的层段已经形成水道, 而区块的剩余油集中在渗透性差的层段.

(5) 区块整体剩余油分布规律评价。

油层水洗特点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 根据152水驱曲线公式计算区块水驱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

目前油水井的生产历史, 求出每口井的水驱动态可采储量, 根据求得的数据绘制区块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图。

从区块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图上可以看出, 152区块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区块的高部位。

3 区块潜力和主攻方向

(1) 处于较好的沉积相带, 由于井网不完善, 导致水洗程度低。主要在4#、6#、7#、9#层的152-6、152-1等井区。

(2) 河道侧翼、席状砂砂体, 由于纵向上注入产出不均衡, 剩余油相对富集, 主要分布于3#、5#、8#等非主力油层。

(3) 油水井所处相带不同、水洗程度不同, 局部井点剩余油较富集。

(4) 层内非均质性, 导致局部主力油层出油层也是出水层。

(5) 新注水井点仍控制着油层潜力。

(6) 由于密闭断层封割作用, 油井单向受效或油井处于二线井, 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4 挖掘剩余油潜力, 实现区块稳产

针对区块潜力和主攻方向, 2010年上半年通过精心选井选层搞好措施挖潜, 实现了减缓两个递减的目标, 在剩余油富集区域, 对油层进行压裂改造

在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基础上, 对油层水洗程度较低部位开展油层压裂改造, 1-11月份压裂11口, 有效10口, 截止11月末累增油1539.7吨。选井压裂针对二种情况

(1) 由于断层的封隔作用, 152B-17附近形成水动力滞流区, 压裂引效, 压后日增产4吨, 目前累计增油436吨。

(2) 对岩性由好向岩性变差的过渡带, 实施油层压裂改造。对于储层渗透性较差, 水淹程度较低, 油层表现为低产液的开发特征, 因此对这部分岩性变差的过渡带, 实施压裂改造, 提高渗透性, 取得了好的效果。如152B-8井压裂6+7号砂体, 该砂体处于侧翼相砂体, 周围井表现为低产液的开发特征, 压裂后获得了日增5吨的效果, 目前仍然有效。

5 效果评价

(1) 通过实施三高区块稳产, 区块综合递减、自然递减减缓、含水上升率一降一平稳, 地层压力稳定。

(2) 在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基础上, 对油层水洗程度较低部位开展油层压裂改造, 压裂效果有新突破。一是断层封隔的水动力滞流区压裂引效;二是岩性由好变差的过渡带压裂改造。1-11月份压裂11口, 有效10口, 有效率90.9%, 和油田平均水平70%相比提高20%, 压裂措施累计增产1539.7吨, 单井增油139.9吨。

(3) 应用甲型水驱规律曲线, 计算可采储量和采收率。和2010年相比, 采收率由51.08%上升到51.53%, 增加0.45%, 可采储量由305.7万吨上升到308.4万吨, 增加2.7万吨。

(4) 开发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2011年1-11月份, 通过对152块, 深化油藏研究、加强分层认识, 搞好分层配水和措施挖潜, 1-11月份累计增油4350吨。其中通过精心选井选层, 搞好措施挖潜, 累增油1539吨;通过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搞好注水调整, 减缓递减, 创效增油2811吨。

6 结论

(1) 断层及岩性边界限制下的“有限元”小单元整体压裂优化设计模式弥补了差分法不能解决的复杂边界限制问题;

(2) 配套技术已经集成, 使下限层薄层得以改造, 薄 (互) 层的定义由3米降至小于2米, 物性下限标准降低, 边际储量得以动用;

(3) 两井地区厚层优化射孔及细分层改造技术需推广;

剩余油开发 篇8

一、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1. 所用软件。

我们选用了功能强大、技术成熟且易于操作的ECLIPSE软件的黑油模拟器作为本次研究的模拟软件。本义是针对本区块资源开发潜力进行研究, 因此合理利用数值模拟, 对今后产能的行进方向, 剩余油分布区域进行详细描述, 并根据资源潜力分布特点及开发中的措施进行分析预测。

2. 模拟范围及层位。

本文研究范围为为姚229区、姚280区、丁52区。前两者研究层位为长6和后者为长2四个小层。其中姚229区和姚280区长6油层组采用地层天然弹性能量开采, 丁52区长2油层组注水开发, 其内存在少量微裂缝, 见水见效方向与微裂缝方向一致, 为能较好地节省网格数量, 姚229区、姚280区网格坐标的X方向选为北-东23度, 总网格数为140×100×7=98000和180×120×7=151200。丁52区网格坐标的X方向选为北-东20度, 总网格数为190×165×4=125400, 使其尽量与地应力方向一致。

二、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通过分析研究认为, 在宏观上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构造、储层非均质性以及井网条件的控制, 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注入水未波及到的或者波及程度比较低的部位, 在微观上主要指由于驱油效率低而遗留的剩余油。

1.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姚229、姚280区:由于研究区开发时间较短, 利用自然能量开采, 物性差, 压力供应不足, 并且井网不完善, 原油动用程度较低, 所以剩分余油分布与原始分布特征相似。并且由于渗透率低, 渗流速度较慢, 在井间尤其是投产较晚的生产井之间原始含油饱和度较高地区也存在大量剩余油。长6油层主体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储层平面和层间非均质性相对较好, 油开发时间短, 地下油水分布相对简单。丁52区:同样剩余油分布总体上受沉积微相控制, 由于侧缘相带物性差于中心相带, 注入水首先沿中心相带绕流, 造成中心相带水淹程度较高, 侧缘相带水淹程度低。分流河道水动力强, 物性较好, 动用程度低, 在动用程度低的情况下, 其及其侧缘也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场所;并且由于采用丛式井, 井网形式不完善, 注采关系未能及时调节, 造成压力传导慢, 或者注入水沿微裂缝流失, 造成水驱程度降低使他剩余油集中于注采井间及采油井间。

2.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姚229区、姚280区:长6油藏目前处于开发初期阶段, 主力层的含油饱和度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因此, 目前的油藏高部位仍然是开发的主要部位。姚229区层化上, 长612仍然是主要的开采层位, 其剩余油饱和度也高于长611、长613和长621。姚280区剩余油主要集中于长621、长622和长63, 这主要是由于受控于沉积微相及开发目的层。丁52区:由于长2油层从长212全长214分别为油层、油水层和水层的底水油藏, 因此即便主力层水淹程度较高, 但主力层剩余油饱和度仍相对较高。

3. 潜力分析。

剩余油开发 篇9

X42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兴隆台构造带中部, 是兴隆台油田主力断块之一。区块为沿东西向断裂背斜构造, 整体北高南低, 主要的含油层位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兴隆台油层, 属于以构造控制作用为主的岩性-构造油藏, 油层埋藏深度在1900~3100 m, 纵向上油层主要分布在VI~Ⅻ组砂岩组。油层为扇三角洲沉积, 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河道间和前缘薄层砂四个微相。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2.4%, 渗透率平均为2477×10-3μm2, 属中孔隙-高渗油藏。X42块为一个边水层状气顶油藏, 气顶厚8~15m, 油气界面为1970m, 油层厚度一般为20~50m, 单井平均有效厚度为27m, 油水界面为2050m。原油性质属于稀油, 原油密度 (20℃) 为0.8788g/cm3, 地面原油粘度 (50℃) 平均为18.74m Pa·s, 凝固点平均为16℃, 含蜡量平均为8.66%, 沥青质+胶质为16.81%。[1]

2 油藏开发特点

X42块于1972年9月开始试采, 初期利用气顶气和边水等天然能量生产, 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产能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的构造高部位油层发育地区。

当地层压力下降后, 转入注水开发, 注水波及比较均匀, 油井普遍见到注水效果, 见效后表现为压力稳定或恢复, 动液面普遍升高或稳定。注水后, 油井含水上升较快, 平均月含水上升1.8%。进入中高含水期后, 含水上升较慢, 平均月含水上升1.1%, 1990年至2000年10月含水基本稳定在90%~94%之间, 2001年后含水有所下降, 稳定在82%左右。目前综合含水86%。

由于生产时间长, 受地层压力、地下流体、腐蚀性气体等因素影响, 造成油气水井套坏, 报废, 外包, 停产油气水井逐年增多。区块完钻53口, 因报废、套坏及外包等因素关井31口。近年增产措施主要以补层、堵水为主, 其中补层增油量最大, 落实剩余油富集区域, 成为高含水期区块挖潜的关键。

3 剩余油分布特征

3.1 水淹状况分析

应用小层沉积相与地质动态相结合法对ES2Ⅵ1~Ⅻ3层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 分析了25个小层的水淹状况。整体上具有以下的水淹规律:

平面上, 整体水淹为中水淹, 连通好的厚层水淹严重, 剩余油集中在构造较高、断层遮挡、物性相对较差及注采不完善、储层未动用部位。

纵向上, 各砂岩组水淹状况不同。Ⅷ、Ⅹ砂岩组水淹最严重, 其次是Ⅵ、Ⅶ砂岩组, Ⅸ、Ⅺ油组水淹较弱, Ⅻ砂岩组基本未水淹。ES2Ⅶ砂岩组, 是最大的油砂体, 动用程度和采出程度最高, 但水淹程度不是最高的, 说明该砂岩组仍有很大潜力。

3.2 剩余油分布规律

从水淹、剩余油研究结果认为, X42块剩余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2]

3.2.1 构造控制型:

由于控制程度不同, 即受构造因素的影响, 原油集聚于构造顶部或断层附近而又无开采井点动用所形成的剩余油。在区块的西部, 由于局部断层发育, 导致部分区域因断层遮挡导致剩余油富集。

3.2.2 注采系统不完善型

由于波及程度不同, 即注采井生产状况的变化, 而引起油层中油水关系重新分布而形成的剩余油在区块的西南部, 由于注采井不完善导致注入水仅向单一方向波及, 导致局部剩余油富集。

3.2.3 井间滞留型

由于井网、注水开发方式等原因而导致的水驱流线控制不到死油区。

3.2.4 连通程度差型

储层变化大, 连通程度差, 注水见效程度差所形成的剩余油。

3.2.5 边水与断层、岩性共同控制型

由于主要是由于注入水与岩性、断层的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剩余油。

3.2.6 动用差零散型

由于油层分布零散, 连通差, 受主力层干扰动用差所形成的剩余油。

3.3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3.3.1 构造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同一层位注水井周围的生产井, 构造高部位的井受水驱效果差, 水淹弱, 而构造低部位的油井受水驱效果明显, 水淹严重。

3.3.2 沉积相影响剩余油分布

X42块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平面非均质性较严重。因此, 当进行注水开发时, 位于主河道的注水井吸水好, 油井受效快, 水驱动用程度高, 剩余油少。如XJ1井一带砂体主要为主河道沉积, 储层物性好, 水驱动用程度高, 水淹严重, 剩余油少。而位于X477井一带, 沉积相主要为河口砂坝、甚至为河间滩, 储层物性差, 注水井注水不吸或吸水能力差, 油井产液能力低, 水驱动用程度差, 剩余油多。

3.3.3 注采是否对应也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从整体上看, 区块主体区域注采井网比较完善, 水驱效果好, 剩余油少;而连通程度差, 注采井网不完善的井组注采不对应, 注水见效程度差, 剩余油较多。

3.3.4 井网布置方式影响剩余油的分布

在断层附近、井网密度大以及注水分流线部位的井受水驱效果好, 剩余油少;在井网密度较小、油层连通差的注水分流线以外地带注水效果差, 剩余油多。

4 结论与建议

(1) 通过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认清剩余油富集区是水驱老区开发调整的基础。

(2) 对于中高渗油藏, 在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主要受构造控制影响, 在构造高部位和断层遮挡处是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区域。

(3) 沉积也是影响剩余油的主要因素, 在河道主流线和河口坝中心由于物性好, 水淹严重, 剩余油少, 在主流线两侧储层物性变差, 注水井注水不吸或吸水能力差, 水驱动用程度差, 剩余油多。

(4) 针对X42块后期挖潜, 应根据剩余油分布特征, 利用新钻加密井或老井补孔, 以完善注采井网;通过调驱、卡封高窜水层, 提高油层的纵向动用程度;开间关主力层主流线井的方式调整液流方向, 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对于岩性、断层遮挡所形成的主力层剩余油, 可以通过水平井进行挖潜。[3]

摘要:X42块是辽河油田最早开发的中高渗稀油油藏, 经过40多年的水驱开发, 区块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 采出程度高, 水驱效果差, 采油速度低。通过分析区块的剩余油分布特征, 确定了剩余油富集的六中类型, 明确了构造高部位和断层附近是剩余油富集的主体区域, 为下一步井网调整和开发方式转换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高渗,剩余油,水驱

参考文献

[1]谢丛姣, 关振良, 蔡尔范.石油开发地质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4:110-270

[2]林承焰.剩余油形成与分布[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90-159

剩余油开发 篇10

1.1 剩余空间

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发展, 居民对城市提供充足而高品质的休憩开放空间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供应压力也随着增大。与此同时, 城市中存在着大量各种不为市民所关注的空地, 该类型的空间可称为城市“剩余空间”。关于“剩余空间”存在多种定义界定, 如“不确定空间”或是“不为人们所关注的, 绝大部分人没有使用的空间”。由于缺乏政府的规划与利用, 剩余空间也被人们称为“自由地带”“无人空间”等[1]。邓蜀阳、李晓东、李楠等学者相关研究所指的“边角空间”“遗余空间”, 空间实体基本与其相等[4,5,6]。剩余空间的存在形式可以是建筑旁的庭院空地、临时通道、废弃车道、高架桥下部或者是私人荒废的闲置用地等[1]。剩余空间的产生因素有多方面:缺乏公众关注, 政府投入不足, 基础配套设施不齐全等[2]。本文所研究的剩余空间不涉及土地所有权等因素, 特指“未被开发利用或未经过设计, 被大部分社区居民所忽视的, 可进入或不可进入的城市空地”。

城市剩余空间的现状虽然缺乏明确的土地利用规划, 但这种“偶发式”的空间却具备了土地开发和利用的灵活性, 更加重要的是, 它们提供了一定的土地存量。各类型的剩余空间并没有与其他城市主体空间相剥离, 相反呈现出镶嵌、毗邻或耦合的多元化空间布局特点。更甚者, 剩余空间中还包括大量碎片化的绿色斑块, 只是这类“飞地型”绿斑在植被结构上以乡土野生的草丛、灌木或杂树为主, 并不是园林绿地中常见的装饰性观赏植物[3]。

城市剩余空间是通过持续的, 非正式的演变而偶发形成的, 它无意中也构成城市或社区一段历史或记忆的见证。正因为如此, 只需要赋予具有一定实际功能和意义的城市设施, 绿化, 或是装饰小品, 这些剩余空间便可以“复活”起来, 并成为受欢迎的, 有趣而充满生机的场所[3]。

1.2 微绿地

“微绿地”的概念源于2011年住房与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提出的关于城市转型和生态城规划建设十项新原则。微绿地建设是促进城市微循环的途径之一[7]。本文所指的微绿地概念并不仅仅指袖珍公园等小型公共绿地类型, 还包括其他形态的绿色空间, 如立体交通绿地, 屋顶绿化等。在中国澳门, 这类小型绿地可归属于不同权属部门, 面积大小不一, 空间形态多元化, 它对高密度城市的社区生态环境可以发挥重要的组织作用。

城市的小型交流空间和休憩空间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居息息相关。通过对各类型剩余空间的改造和利用, 使其转变为多重功能的“微绿地”, 不仅可以成为城市的生态载体, 提升局部的生态环境质量, 还可以展示和延续场地文脉。

2 微绿地在澳门的实践意义

澳门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自回归以来城市建设规模激增, 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根据2015年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最新数据显示, 目前澳门陆地总面积为30.3 km2, 全澳平均人口密度为21 145人/km2, 是香港的3倍。由于澳门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半岛+离岛”的特殊形态, 土地获取途径非常有限。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市民对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改善的愿望也不断提升。

在超高人口密度和土地资源匮乏的既定条件下, 澳门如何满足市民对质量型休憩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城市开发过程中, 澳门转变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 实现从传统增量规划到存量规划的转变。分散布置在城区内部, 大小不一的剩余空间便为澳门开拓绿色空间和休憩空间提供了新途径。澳门通过改造各类剩余空间, 不仅获取了营造休憩空间的宝贵土地资源, 同时微绿地构筑起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以下作用:1) 改善高密度城区社区或住区的周边生态环境;2) 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改善生物群落多样性[8];3) 减少道路交通污染;4) 改善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5) 激活城市衰落地段;6) 促进市民可参与公共决策;7) 优化和加强政府与市民的联系。

3 澳门城市剩余空间改造的实践

澳门高密度城区中的剩余空间类型主要有楼宇间庭院空地、路侧用地, 私人废弃宅基地、废弃停车场、天桥下方用地等。天桥下方空间和路侧用地多简单铺植草坪, 废弃用地内散生杂树灌木丛, 其余剩余空间多为裸露的水泥空地。通过对城市剩余空间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和美化, 以政府为主导, 鼓励市民参与维护和决策, 澳门开发建设各种类型的微绿地, 增加了场地的使用率, 提升环境生态效益, 美化环境。

3.1 利用路侧空地改造为遛狗公园

自2011年开始, 澳门特区政府民政总署倡导利用小型不规则的路侧空地改造为开放式遛狗公园 (澳门称之为“遛狗区”:Dog Park) 的做法。目前在澳门本岛已开辟溜狗公园9个, 离岛4个。这些遛狗公园多选用与街区毗邻的道路闲置用地改造而成, 部分设置在已有社区公园或大型市政公园的内部靠马路一侧, 居民的可达性均比较强。通过增设标准配套设施, 为临近住区的犬只营造安全的活动空间。面积较大的遛狗区划分幼狗区和一般犬只区, 面积较小的仅设置一般犬只区。基本的配置设施包括:2 m高通透式铁艺围栏, 出入口、指示牌, 垃圾桶 (配备垃圾袋) , 狗粪箱、狗厕所 (沙池) , 铺装步道, 坐凳及凉亭等休憩设施, 饮水设施等。绿化种植以草坪为主, 局部根据休憩需求增植高大葱郁的遮阴乔木。在犬只玩耍区域还会设置犬只跳台、跳栏、直桶形隧道及软杆等设备供犬只活动。

改造的小型遛狗公园面积从几百到一千多平方米不等, 不仅避免了居民在开放式公园遛狗带来的干扰问题, 同时也增强了邻里交往。典型如澳门半岛的船澳街路侧绿地改造, 原址为道路停车场一侧的带状草坪, 通过配置少量设施, 形成一处人犬共乐与邻里互动的环境 (见图1) 。类似这样范例还有青州河边马路遛狗区、司打口遛狗区等 (见图2) 。

在土地短缺的情况下利用剩余空间开辟的遛狗公园并不是“奢侈品”。相反它高效地利用了城市剩余空间, 遛狗公园是体现社会伦理及人文关怀的城市基础设施。这样的微绿地空间不仅服务犬只, 户主和爱犬人, 在某一程度上也体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以及设计者与决策者对绿地不同使用群体的关怀, 更有助体现及提升城市文明形象[9]。

3.2 利用桥下空间等闲置地改造为休憩区

澳门是典型人稠地窄的城市, 社区公共设施需求量很大。通过利用桥下空置土地、向私人机构借用未发展用地等剩余空间进行改造, 澳门政府先后开辟50多处康体及休憩区形式的微绿地, 其选址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半岛旧城区街巷、北区及澳门离岛城区。这些在人口密集城区中星点密布的绿色斑块, 不仅是居民休闲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 可以有效改善城区的环境, 它们还为市民提供游憩、健身和邻里交往的必要场所, 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如位于澳门半岛旧城区的老人围休憩区, 在仅十几平方米的微绿地中布置健身设施和坐凳, 边设绿化带, 通过抬升台阶和花槽与周边道路空间分隔开 (见图3) 。类似的微绿地改造还有林茂海边大马路休憩区等。在该类型的微绿地中, 配套基础设施主要有:1) 亭、廊架、园凳椅桌等休闲游憩类;2) 儿童活动器械、成人健身器械、小型球场、按摩步道等游戏康体类;3) 垃圾箱、饮水器、洗手器、园灯等公共服务设施类, 个别还有犬厕等特定设施[10]。儿童游乐设施和成人康体健身活动设施在这类微绿地中比较常见。设施数量依区域面积而定, 虽然选材简单, 但使用便捷, 适用性强。该类微绿地量大面广, 方便到达, 可以有效弥补高密度城区内大型公园绿地不足或步行距离过远的不足。

澳门政府为扩展高密度城区的户外运动空间, 还通过改建高架桥的下方空间, 增加小区活动空间, 如青州大马路立交桥下休憩区, 就采用天桥下设置篮球场和康体设施等运动健身器械的做法, 适当缓解社区运动设施和场地不足的窘境 (见图4) 。

3.3 城市基础设施的屋顶绿化

在剩余空间的利用模式上, 澳门政府除了改变原有的用地功能和属性, 对建筑物的天台和屋顶建设微绿地也是一种主要手段。从2010年开始, 澳门政府推行开展一系列的屋顶绿化, 先后选取南粤批发市场、红街市、凼仔街市及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大楼实施改造。在各种城市基础设施的屋顶改造中, 垃圾房是微绿地建设的主要实践场所。由于澳门传统采用的固体垃圾处理模式是垃圾房集中处理, 在人口密集的澳门半岛居住用地和商住混合型用地中, 垃圾房布点密度较大, 多分布在道路拐弯处, 道路中央分车带, 住宅楼间等地段。澳门政府另辟蹊径, 将垃圾房屋顶进行绿化改造, 将原本视觉效果不佳, 景观突兀的垃圾房转变为市民视野所及的一片绿色。目前澳门半岛垃圾房共计120个, 离岛16个, 其中半岛已经开展屋顶绿化的垃圾房达72个, 屋顶微绿地建设成效明显。

这类屋顶微绿地的绿化以盆栽为主, 增设给排水管线, 屋顶用装饰性栏板进行围护。主要采用的植物品种有:蔓马樱丹 (Lantana montevidensis Briq.) , 软枝黄蝉 (Allemanda cathartica Linn.) , 三星果 (Tristellateia australasiae A.Rich.) , 叶子花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 , 硬枝老鸭嘴 (Thunbergia erecta) 、朱蕉 (Cordyline fruticosa (L.) A.Cheval.) 、变叶木 (Codiaeum variegatum (L.) A.Juss.) 等。经改造后的垃圾房屋顶, 经过一段时间的植物生长恢复期, 已全面呈现出绿意环绕, 色彩斑斓的景观效果, 既降低建筑内部温度, 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 又构成澳门城市绿化的鲜明特色。如位于白鸽巢前地的垃圾房, 经过改造后的屋顶绿化, 与周边的绿化环境融合度极高, 有效解决了卫生与美观问题。这类型基础设施的屋顶空间绿化计划已经推广至其他市政设施如公厕、泵房、变电站等。典型如沙梨头北街休憩区变电站, 构成了休憩区一处饶有趣味的风景 (见图5) 。

4 澳门微绿地建设的启示

澳门微绿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在于:在不增加土地供应压力的前提下, 有效将现有剩余的土地资源开发建设绿地。微绿地采用多元化的开发模式, 满足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对象, 更好实现了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未来城镇人口仍将持续增加。我国未来城镇化建设追求的是质量型,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这就要求在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质量。针对我国人口基数大, 土地资源有限的城市发展实际状况, 在未来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 应因势而导, 提高现有城市土地的利用价值, 从开发城市剩余空间着手, 积极探索增加城市绿化和提高绿地使用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澳门采用以政府规划开发为主导, 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绿地的建设与管养, 探索自上而下结合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 这些在超高密度情况下开拓性的绿化建设措施, 对我国城市旧区改造或密集城区绿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摘要:在高密度背景下, 阐述了澳门改变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 实践微绿地的意义, 分析了将剩余空间改造为遛狗区、休憩区、屋顶绿化等微绿地的设计技术方法, 以满足市民实际需求, 有效增加绿化面积。

关键词:剩余空间,微绿地,开发,绿色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Nurulhusna#space2;#Qamaruz-Zaman, Zalina#space2;#Samadi, Nik#space2;#Farhanah#space2;#Nik#space2;#Azhari.Opportunity#space2;#in#space2;#leftover#space2;#spaces.Activities#space2;#under#space2;#the#space2;#flyovers#space2;#of#space2;#Kuala#space2;#Lumpur[J].Procedia-Social#space2;#and#space2;#Behavioral#space2;#Sciences, 2012 (68) :451-463.

[2]Kim, G., Miller, P.A., Nowak, D.J..Assessing#space2;#urban#space2;#vacant#space2;#land#space2;#ecosystem#space2;#services:Urban#space2;#vacant#space2;#land#space2;#as#space2;#green#space2;#infrastructure#space2;#in#space2;#the#space2;#City#space2;#of#space2;#Roanoke, Virginia, Urban#space2;#Forestry#space2;#and#space2;#Urban#space2;#Greening (2015) , http://dx.doi.org/10.1016/j.ufug.2015 (5) :3.

[3]Abraham#space2;#Akkerman, Ariela#space2;#F.CORNFELD.Greening#space2;#as#space2;#an#space2;#urban#space2;#design#space2;#metaphor:looking#space2;#for#space2;#the#space2;#city’s#space2;#soul#space2;#in#space2;#leftover#space2;#spaces.Structurist#space2;#2009/2010:30-35.

[4]邓蜀阳, 刘丹.关注城市生活的“边角空间”[J].规划师, 2007 (1) :90-91.

[5]李晓东, 张烨.城市“遗余空间”[J].世界建筑, 2009 (1) :114-116.

[6]李楠.上海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边角空间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11.

[7]仇保兴.城市生态化改造的必由之路[J].城市观察, 2012 (6) :5-20.

[8]陈静.基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高密度城区微绿地设计探讨[J].风景园林, 2014 (1) :59-62.

[9]张文英.遛狗公园——生机盎然的交流空间和乐园[J].中国园林, 2010 (4) :71-76.

剩余食品的保鲜提案 篇11

提案一:寻找包装盒上的数字密码

如果你有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你会发现食品盒底部的文字中有很多有用的信息。在购买食品盒时,以下几个数字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数字3:

含义:这个数字代表PVC。这种材料质地较硬,适合储存干燥、水分少的食物,如米飯和面食。PVC耐高温性不强,因此加热食物前一定要把食物转移到适合微波使用的食物容器内。

数字6:

含义:这是聚苯乙烯的标志。这种材料有时会呈现泡沫状,主要用于制作一次性餐盒、水杯和餐具。在所有类型的食品包装材料中,聚苯乙烯的熔点最低,虽然它可以用于盛装温热的食物,但切勿直接加热。

数字7:

含义:这个数字代表除PVC和聚苯乙烯以外的材料或多种塑料材质的合成材料。此类食品盒材料多种多样,其耐热性和保养方式亦各不相同,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严格遵照生产商的指导使用。

提案二:全面了解餐盒使用技巧

及时更新容器——如果食品盒变形、磨损、渗入油污或历经日久难以洗净,必须及时淘汰更新。

加热,而非煮沸——即使是微波专用饭盒也无法承受长时间的高温处理。一般来说,食物加热到60℃即可。加热前将食物移置到玻璃或陶瓷材料的微波专用容器中,尤其是当你打算利用微波炉使用生鲜材料烹饪新菜肴,或者高温加热放置已久的剩饭菜的时候。

专袋专用——一定要购买食品专用的塑料餐盒;需要保鲜的食物必须要食品专用的保鲜袋包装,千万不能为了节约或图省事而使用商店、超市甚至装垃圾的袋子。

清洁有方——去除食物留下的油污没有必要使用类似去污粉的强碱性清洁剂,洗洁精加上一块软性的百洁布就足够了。使用新的食品容器之前,一定要把它彻底洗干净,以避免将生产过程中留下的污物混进食物中。■

剩余油开发 篇12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简称HRD)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很多不同的解释。Mclagan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训练与发展、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发展三者的综合运用。(1)Leonard Nadler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提高工作绩效与促成个人成长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2)宋晓梧等人认为,所谓HRD,就是通过提供稀缺资源和服务,使初始形态的人力资源得到加工改造,成为具有相当健康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人力资源的过程。(3)在本文中,笔者采用了北京大学教授萧鸣政2002年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的观点,把人力资源开发界定为:开发者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等有效方式,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既定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在这里,开发者既可以是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协会、私有机构,公共组织等,也可以是企业雇主、主管、个人、被开发者自我等。本文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指政府、社会团体等公共组织。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充分就业、高效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社会稳定的最大化,以及提高全民素质,包括提高健康卫生水平与文化教育水平,造就各种专业技术与创新性人才,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二、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困境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人口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这里的人力资源质量,主要是指农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作为传统的农业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始终占绝对优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素质低的特点,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1949年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建国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相比,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还很低。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总人口为132 1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9 379万人,乡村人口为72 750万人,全国就业总人数为76 990万人,乡村就业人员47 64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61.88%。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也很大,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还将大大增加。由于耕地日益减少,土地收益增加很慢,无法承载如此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人口流动转移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必然选择。而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的关键。我国现有的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更加困难。

1. 农村人力资源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5 681所,其中城市6 132所,占总数的39.1%,县镇7 637所,占48.7%,乡村1 912所,占12.2%;从在校学生数来看,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总数为25 224 008人,其中城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总数为8 932 723人,占总数的35.4%,县镇14 198 003人,占56.3%,乡村2 093 282人,占8.3%。与城镇相比,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在校人数来说,农村地区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农村教育水平低,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只能上到初中,初中毕业后无学可上,便过早地进入就业市场,增加了就业市场的压力。这些既无技能又缺乏知识的未成年人过早进入就业市场,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更加低下,就业竞争力更低,就业和再就业更加困难,对其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我国目前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与经济发展和就业要求相差甚远,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各职业的需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现代化和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最根本的基础。

2. 相当一部分的农民思想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建设先进文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大发展,也促进了农民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近年来,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衷心拥护,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增强,科教兴农和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加强。但也要看到,农民群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封闭的小农意识、传统的家庭观念、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追求短期行为等不良习性,很不适应建设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3.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水平偏低。

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医疗卫生和保健等方面的保障。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虽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民看病难的状况有了相当大的改变,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和保健需要,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在一些地区比较普遍,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极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4. 政府缺乏一套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规划和组织体系。

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长远的规划和有效的组织,但某些地方政府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仅出于完成上级任务的考虑,缺乏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使命感、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培训的盲目性以及责任意识淡薄无疑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造成消极影响。

三、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包括农业内部的转移和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有效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鼓励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和进城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切实可行的途径。但要有效地实现这种转移,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使农民掌握非农产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1.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职能范围包括: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引导、组织、筹资、市场和环境建设、信息和法律服务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首先应根据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农村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并赋予规划以法律的形式和效力,使规划的实施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执行力。其次,增强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引导作用。农村各级行政部门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培养农民的自我开发意识。在上级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引导群众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对各方面、各层次人才的需要,接受农业科学技术和非农生产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再次,通过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履行政府职责。政府相关部门要广泛组织农民和物质资源,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最后,政府应作为投资主体,广开渠道,多方筹集教育和培训经费,不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

2. 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要重视宏观环境、硬环境的改善与微观环境、软环境的优化相结合。一要改革城乡二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就业制度,加快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尽快将农村各类优秀人才纳入市、县(市、区)级人才库或专门建立农村人才库,加强定向培养和使用,使其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排头兵。二要进一步规范城乡劳动力市场,切实保护农村劳动者权益。三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讲技术、学技术、重技术、用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农民学习自觉性,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

3. 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要把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改革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转移就业愿望和非农产业的用工需求,认真搞好规划,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按照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建立农民培训体系,扎扎实实做好农民培训转移工作。为此,可建立创新投入机制,即建立县级统筹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基金,较大幅度地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并与农村基础教育紧密衔接,提高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水平。要稳定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农村提供受过良好基础教育、有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技能的后备劳动力。强化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重点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失地农民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以及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青年农民和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战略性培训,尤其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紧密连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逐步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扩大转移就业一体化,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制度,鼓励用人单位(企业)参与培训。同时要尽快建立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与上岗就业相衔接的制度,严格实行劳动岗位准入制度,尤其是关键技术工种岗位必须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

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促进农村人口流动提供社会保障。

建国后我国在城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人口大多数可以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而占较大比例的农村人口则缺乏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二元化和不公平性,导致农村人口的流动成本大量增加,对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带来不利的影响。要逐步拆除城乡分隔的户籍壁垒,适当加快人口城市化步伐,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企业化、市场化,营造有益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改革的经济环境。积极发展市场取向的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稳步推进强制性社会养老保障改革。应当在提高现有社会保障水平的情况下,建立覆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所有人口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

5. 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投资主体要求以经济利益的形式得到回报,保证有限的就业机会优先分配给最优秀、最有效率的群体。就业岗位也是一种资源,也同样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当不能保证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需求都得到满足时,就业机会分配的基本原则就应当是首先向最优秀、最有效率的群体倾斜。人力资本投资是有高回报率的,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特别是农村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不够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和分配机制不尽合理有关。因此,要调动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还必须深化分配领域的改革,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的合理机制。

摘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下,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投资

参考文献

[1]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君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邓涛.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

[4]张呈琮.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口研究,2005,(1).

[5]许项发.政府在开发和转移农村人力资源中的职能[J].求实,2004,(8).

[6]冯景波.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4,(3).

[7]杨静.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10).

上一篇:网络诈骗犯罪下一篇:专业课教学的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