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研究分析综述

2024-05-17

剩余油研究分析综述(通用7篇)

剩余油研究分析综述 篇1

一、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前期成果

(一) 剩余收益概念的提出

使用会计数据进行估值模型的分析可追溯到Preinreich (1932, 1937) 使用权益报酬率作为解释变量给出估价公式。由于没有明确的优于股利折现模型的理论基础, 证券市场也没有发展到能提供足够稳定的数据对其正确性进行检验的程度, 因此该模型并没有被当时的会计界所普遍接受。Preinreich (1938) 发表文章《经济理论的年度调查:折现理论》中明确提出了剩余收益的概念, 认为剩余收益可以从固定资产的折现价值获得, 即: 。其中:B (t) 为账面价值;p (τ) 为单位利润;i (τ) 为单位利息。公式表达的意义为:资本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加上超额利润的折现值。差额利润为单位资本获得利润减去单位资本要求的利息。

(二)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

Paton和Littleton (1940) 的经典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使用会计盈余估算公司股权的价值。Edwards和Bell (1961) 以及Peasnell (1982) 明确提出了净剩余关系假设。然而自Ball和Brown (1968) “会计收益的经验评价”及Beaver (1968) “年收益宣告的信息内涵”开始, 会计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经验研究风起云涌, 成为会计研究的主流。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研究中, 信息观的研究范式 (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此后Ohlson的一系列论文逐渐将剩余收益模型的真面目展现出来。Garman和Ohlson (1980) 批评了前期的一些估值模型过于严格的假设, 而且认为在均衡市场条件下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到的股价用来与会计数据进行研究并不恰当。他们共提出七个基本假设 (其中包括“无套利经济”假设, 该假设也为日后1995年Feltham和Ohlson剩余收益模型奠定了基础) ,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下, 推导出资产价值由未来股利折现价值决定的线性估价模型。Garman和Ohlson (1981) 考察了存在交易费用条件下无套利经济下风险资产的价值, 比较了非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结果, 在“捏造因素”下内生价格系统用来描述估价结果。Ohlson (1989) 在《会计与经济》中分析并延伸了Beaver、Lambert和Morse (1980) 提出的BLM模型, 认为BLM模型并不能在资本化公式中确定折现因子, 因为折现因子会受到利息率、风险、股利支付、收益增长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认为该模型将会计盈余仅作为一种信号而不是与公司价值有明确关系的经济变量, 同时其解释变量“未整理的盈余”与预期股利之间并无多大区别。Ohlson (1990) 得到主要结论认为:基本的理论均来自无套利条件;股价由股利折现价值决定;如果现金流量资本化, 需要额外的假设;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存在纯利润的理论缺乏实体性。而且明确提出只有基于未来股利折现的估价模型才是合理的, 可以作为经验研究的基础。Ohlson (1991) 从Ball和Brown (1968) 的研究评论了非预期收益研究的缺陷, 同时分析了会计盈余对股价的经济含义。Ohlson使用了Hicksian的经济盈余理论:均衡市场里本期盈利等于期初公司价值乘以无风险利率, 而与股利政策无关, 推出市盈率的理论均衡值应等于“无风险利率的倒数加1”, 进而推导出收益作为首要回报的解释变量, 但该文章并未真正构建出会计估价模型。以上几篇Ohlson的论文为日后Feltham和Ohlson (1995) 的剩余收益模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Ohlson和Feltham (1995) 《权益估价中的盈余、账面价值及股利》一文的成果被认为是会计研究从信息观转向计量观的重大突破, 使以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研究目标从解释股价行为转向预测、计量和估价, 同时也促使Beaver (1996) 将会计研究分为基于“信息观” (Informationalperspective) 和基于“计量观” (Measurementperspective) 的研究两大类。而当代计量观肯定了会计数据在企业价值评估或市场定价中所起的直接作用, 同时也肯定了应计会计下的会计数据对企业价值的计量属性。

二、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提出及拓展

(一) Ohlson (1995) 模式

Ohlson (1995) 模式也衍生于DDM, 而且其模型的基本三假设自成一类。假设一:价格等于预期股利折现值, 即: 。其中:Pt为t期企业除权后市值;dt为t期发放的净现金股利;Rf为权益资本成本 (无风险利率加1, 即Rf=1+r) ;E[·]为基于t期信息的期望值。假设二:所有者权益会计。企业价值计算满足净剩余关系 (Clean Surplus Relation, CSR) :bvt=bvt-1+xt-dt。其中:bvt为t期账面价值;xt为t期会计盈余;dt为t期公司所发放的现金股利。即企业当期账面价值等于前期账面价值加上当期收益并扣除当期股利。当期股利支付影响当期账面价值, 但并不影响当期盈余, 即企业股利政策不会影响盈余, 将CSR进行偏微分, 可得到下述表达式:鄣vbt/∂dt=-1;∂xt/∂dt=0。假设三:剩余收益线性信息动态性。给予剩余收益时间序列的特征, 收敛条件是剩余收益与其他信息均满足自回归过程, 而且其他信息是在盈余的下一期产生影响的。假定满足随机过程: 其中:xta为t期剩余盈余;r为折现率。这里的剩余收益是指企业的净盈余与股东所要求的报酬之差。剩余收益理论认为企业只有获得了股东所要求报酬之外的盈余, 才形成剩余收益, 表示为未来每一时期收益超出资本成本那一部分。vt为其他信息。即为剩余盈余之外的信息, 为财务报表之外的重要信息, 会影响未来的而非目前的剩余盈余。ε1τ为非预期的干扰项, 是不可预测的, 均值为0;也就是说, , k=1, 2且τ叟1。ω, γ是固定且已知的, 为非负且小于1, 即0≤ω, γ<1。在三个假设条件下, 得到Ohlson的会计基础评价模式:pt=bvt+α1xta+α2vt。其中:α1=ω/ (Rf-ω) ≥0;α2=Rf/ (Rf-ω) (Rf-γ) >0。或可以表示为:pt=k (φxt-dt) + (1-k) bvt+α2vt。其中:φ=Rf/ (Rf-1) , k= (Rf-1) α1= (Rf-1) ω/ (Rf-ω) 。且0≤ω≤1, 0≤k≤1, 在边界点上, k (ω=0) =0, k (ω=1) =1, 但k≠ω。x軇aτ}τ叟1

(二) Feltham和Ohlson (1995) 的剩余收益模型

直到Feltham和Ohlson (1995) 的文章,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 (或称权益资本估价模型) 完全展示在读者面前, 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以下三大前提假设:公司的当期价值等于当期权益账面价值加上未来期望剩余收益的折现值累计之和;公司价值计算满足净剩余关系 (Clean Surplus Relation) , 即公司当期账面价值等于前期账面价值加上当期收益, 并扣除当期股利, bvt=bvt-1+xt-dt, 其中:bvt为t期净资产账面价值, xt为t期会计盈余, dt为t期公司所发放的现金股利;将剩余收益定义为:xta=xt-rbvt-1, 其中:xta为t期剩余盈余;r为权益资本成本率。这里的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净盈余与股东所要求的报酬之差。剩余收益理论认为公司只有获得了股东所要求报酬之外的∞盈余, 才形成剩余收益, 表示为未来每一时期收益超出资本成本那一部分。在此假设之下,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E[·]为基于t期信息的期望值。从表面上看, 剩余收益模型虽然仅仅将股利折现模型中的股利由盈余和账面价值所替代, 但却有其深刻的原因:第一, 一般来说, 较规则的现金股利很难作为唯一变量来衡量变动的公司价值, 因此股利折现模型从经济观点来看不是很完善的。而通过将股利折现模型中的股利替换为变动的收益和账面价值后, 剩余收益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变动的股票价格。第二, 许多公司, 尤其是高技术和高成长性公司, 这类公司直到生命周期后期, 才有可能支付规则的现金股利, 因此股利折现模型在衡量公司价值上, 存在一定问题, 而剩余收益模型由于使用了剩余收益折现的方法, 可以很好地进行弥补。第三, 股利折现模型在剩余收益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了净剩余关系, 这一变化使得剩余收益模型建立了权益价值和会计数据之间的联系, 而不仅仅依赖于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多少。剩余收益模型把公司的注意力由财富 (股利) 的分配转向了财富 (账面价值和剩余收益) 的创造, 因此能更好地实现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拓展

剩余收益模型是在股利折现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它的出现得到了金融界的广泛重视, 并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司价值估价方法, 究其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它的实用性。剩余收益模型将公司价值同股东利益结合在一起, 更加关注公司对财富的创造能力, 而且该模型能拓展为使用很容易得到的公司财务指标来计量, 因此获得了更多公司的认可。这里假设t时刻公司权益报酬率为ROEt, 股票数量为Nt股、每股收益为EPSt, 每股净资产为NAPSt, 每股价格或价值为Pt, 则剩余收益模型可以拓展为:xta=xt-rbvt-1= (ROEt-r) bvt-1; 。上式表明权益报酬率可以与公司价值建立线性关系, 成为计量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若从其他财务指标角度, 该模型还可以拓展为:xta=xt-rbvt-1=NtEPSt-rNt-1NAPSt-1; 。当期间内公司股票数量不发生变化时, 可简化为:xta=xt-rbvt-1=N (EPSt-rNAPSt-1) 。拓展之后的剩余收益模型, 使用了常见的财务分析指标, 由此将财务分析和公司价值的计量紧密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公司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使用已有的财务报表或公司财务指标计划进行比较研究。

三、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实证检验

(一) 国外实证检验文献

自Feltham和Ohlson (1995) 提出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以来, 凭借其并不严格的假设条件, 而且将企业价值同股东利益结合在一起, 更加关注企业对财富的创造能力, 该模型使用很容易得到的企业财务指标来计量, 因此获得了更多企业的认可, 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广泛的关注, 一些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 主要考察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其他估价模型的比较, 以及模型与盈余指标之间的关系等, 国外学者对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研究综述如下:真正对会计盈余数据与股票价格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由Ball和Brown于1968年发表的《会计数据的经验检验》一文。Ball和Brown通过对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61家公司从1946至1965年年度会计盈余信息披露前12个月到后6个月的股价进行经验研究, 发现盈余变动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从而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提出, 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会对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做出反应。Bernard (1995) 使用价值线的预测数据对Ohlson模型进行了检验, 并且与股利折现模型进行了比较。在比较过程中, 他使用了三年的预测值, 结果表明Ohlson模型比股利折现模型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更强。Collins、Maydew和Weiss (1997) 以1953至1993年四十年期间的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Ohlson (1995)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和Theil (1971) 的方法把整个回归方程的R2分解为三部分, 分别衡量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二者共同的价值相关性, 结果发现, 虽然在这四十年中盈余信息的重要性正逐步让位给资产、负债等账面价值信息, 净资产账面价值正逐步替换会计盈余而更具有价值相关性, 但二者共同的价值相关性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每年以近0.2%的比例上升, 从而表明在美国市场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 传统历史成本下的会计信息并没有失去它的价值相关性。Frankel和Lee (1998) 基于I/B/E/S数据库分析人员的预测, 使用简单的三期间Ohlson估价模型去对每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样本收益而言, 价值与价格的比率 (V/P) 比账面价值与市值比率有更好的预测性, 他们还发现具有高V/P的公司, 能获得更高的调整收益。Penman和Sougiannis (1998) 比较了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和股利折现模型, 结果发现:Ohlson估价模型的结果比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和股利折现模型更为准确。Dechow, Hutton和Sloan (1999) 使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的净资产收益率, 改进了Ohlson模型, 发现以改进后的模型估计的V/P能更好的预测样本收益。并通过对信息动态标准化来执行Ohlson估价模型, 发现Ohlson估价模型提供了比股利折现模型稍好的预测效果。Lee, Myers和Swaminathan (1999) 检验了当股票市场价格偏离内在价值时, 使用会计数据如何进行估价。通过使用Ohlson估价方法来考察30种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股票的估价情况。结果发现, 当传统的市场估价方法 (例如, B/P、E/P和D/P比率) 预测能力不强时, V/P (其中估价由剩余收益模型来确定) 对市场指数有统计上的可靠的预测能力。同时还发现随时间改变的利息率以及分析人员的预测对于价格的估计是非常重要的。Francis (1999) 使用预测的盈余和现金流量对Ohlson模型和股利折现模型等进行了比较, 并且使用了股票的市场价格作为衡量价值模型的标准, 结果表明Ohlson模型比其他的估价模型更为准确。Francis, Olsson和Oswald (2000) 使用了市场预期。预测经常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的, 一般为二到五个周期。虽然使用预期数据提供了准确的事前估计观测, 这一方法为了使用预测数据必须明确最终价值。文中比较了股利折现模型和Ohlson模型, 以及自由现金流量现值模型对价值估计的可靠性发现Ohlson估价模型更为准确, 而且对证券价格的解释好于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和股利折现模型。

(二) 国内实证检验文献

叶长勤 (2001) 选取1999年沪市交易的商业类公司, 样本为45个, 对Ohlson模型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净资产账面值、非常经营收益、经营资产账面值对股价有较高的拟合度, R2为71.73%, 但变量均未通过t检验。陈信元、陈冬华、朱红军 (2002) 运用Ohlson剩余收益定价模型考察了证券市场1995年至1997年度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主要研究了剩余收益、收益和净资产三个变量对股价的解释能力。结果发现, 收益、净资产以及剩余收益指标都具有价值相关性, 并且各指标相互之间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但市场对剩余收益的定价乘数低于收益的定价乘数, 表明市场可能认识到剩余收益作为非正常收益, 持续性较差。同时, 分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 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随检验年份不同而不同。郭旭芬、熊剑 (2003) 采用Ohlson的价格模型对1998年至2002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回归系数均高度显著, 两者联合能解释股价变动的20.98%, 同时还发现每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显著下降而每股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却有所提高, 但两者共同对股价的解释力呈逐年增强的趋势。总体来说, 中国股票市场上的会计信息还是具有价值相关性的。于渤和高印朝 (2005) 运用Ohlson剩余收益定价模型, 考察了1999年以来中国上市银行股票市场定价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主要研究了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两个变量对股价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上市银行的会计信息对其股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净资产、剩余收益、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都具有价值相关性;股票价格和净资产、剩余收益、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呈正相关;不良贷款率和股票价格呈正相关且对股票价格影响最大;净资产和剩余收益对会计收益拥有全部股价解释能力。

综上所述, Ohlson和Feltham (1995) 模型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企业估价的重要工具, 在模型中, 会计数据不再是作为估价的信号, 而是直接作为估价的变量, 由此在会计数据与企业价值评估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在剩余收益模型中采用会计数据进行企业价值评估, 除要求满足净剩余关系外, 对会计原则和处理方法并无严格的要求, 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已有的文献来看, 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未来股票收益和公司价值的未来预测上。

四、结论与展望

剩余收益估价理论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企业价值评估中难以将会计数据与企业价值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沉闷局面, 采用了基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建模, 将会计数据合理融入企业价值的评估中, 同时也为基本分析研究构建了理论框架。第一, 剩余收益模型使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最具综合性的会计数据——净资产账面值和盈余。剩余收益模型明确了会计数据在企业估价中的作用, 会计数据作为决定企业价值的变量被直接纳入到企业估价模型中, 这也使得在会计数据与企业价值之间建立了确定性的数量关系架构;第二, 剩余收益模型使得一些财务指标, 例如市盈率、市净率、权益报酬率、以及每股净资产等都会对企业价值产生预测能力, 这将企业的财务分析与企业价值的计量密切结合在一起, 从而为预测提供了方便;第三, 剩余收益模型采用会计数据进行企业价值评估, 除要求满足净剩余关系外, 对会计原则和处理方法并无严格的要求, 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剩余收益模型通过账面价值的改变反映股份买卖的改变, 以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支付;第四, 剩余收益模型将企业价值与未来收益联系起来, 体现出了企业财富增长的驱动要素。企业只有产生较好的收益并超过资本成本, 企业价值才能真正实现提升, 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财富的创造。Ohlson剩余收益定价模型重新定位了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该模型使用净资产和预期剩余收益衡量企业基本价值, 净资产体现的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历史积累, 预期剩余收益体现的是企业发展潜力, 这是对传统简单线性关系的一种修正, 更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可放在关于模型的扩展以及假设的验证上, 并且从已有文献来看, 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未来股票收益和公司价值的未来预测上, 几乎没有对于解释股票价格和公司内在价值关系的研究, 因此未来可以选择相应财务指标及定价模型计算的企业价值共同考察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的相关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篇2

一、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 推-拉理论

唐纳德·博格 (D.J.Bague) 在20世纪50年代, 提出了著名的“推力-拉力”理论。他认为人口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作用的结果:促使人口流动的力量;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人口的流出存在“推”人口流动因素;同时, 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 只不过比较起来, “推”的力量比“拉”的力量要大, 占有主导地位。“推-拉理论”认为, 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可能是由于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而造成的, 也可能由于农村不利的经济发展而产生。

(二) 人口迁移转变假说

泽林斯基 (1971) 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出发, 提出了“人口迁移转变假说”。他将社会发展分为5个阶段, 并指出每个阶段的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规律。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二、从古典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 刘易斯 (W.A.Lewis) 二元经济理论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理论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基础创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他认为,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资本主义化的城市工业部门;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过渡过程中, 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 劳动者在工业部门中就业得到的工资高于在农业部门的收入, 农村劳动力愿意到工业部门就业。依靠资本积累, 工业部门可以不断地从农业部门获得剩余劳动力, 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工业部门发展起来后, 通过市场经济的影响促使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化部门转化, 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差异逐渐缩小, 最终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二) 拉尼斯 (G.Ranis) 和费景汉 (John.C.H.Fei) 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费和拉尼斯提出了拉尼斯-费模型, 把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分成3个阶段, 在第1个阶段, 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为零, 劳动力的供给无限, 农业总产出不受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影响, 农业部门的农业剩余可以满足工业部门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受阻碍;在第2个阶段, 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0, 但小于城市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 农业总产出因劳动力数量减少而下降, 转给工业部门的农业剩余不足, 贸易条件开始有利于农业部门, 工业部门利润减少, 扩张受阻, 劳动力的转移也受到阻碍;在第3个阶段, 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部门吸收, 农业完全商品化, 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城市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 为了吸引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工业部门就必须提高边际生产率 (工资) , 使其至少等于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至此完成了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变。

(三) 乔根森 (D.Jorgenson) 理论

乔根森对二元结构模型作了进一步发展。乔根森模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剩余。当农业剩余等于零时, 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当农业剩余大于0时, 才有可能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 农业剩余劳动的规模决定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模型的核心思想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 是人们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

(四) 托达罗 (M.P.Todaro) 理论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 发展中国家城市部门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刘易斯模型的假设条件遭到攻击, 因此产生了托达罗模型。该模型假定迁移人口都是风险厌恶型的, 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取决于劳动者预期在城市取得收入与个人迁移成本之间的大小, 而这个预期收入不仅指短期、即期收入, 还包括长期预期收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城市提供的就业空间, 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重要, 发展中国家要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来就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这样既不会影响城市就业, 又可以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最终实现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变。

三、从新古典主义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舒尔茨 (T.Z.Schultz) 对刘易斯的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模式及其相关理论提出了批判, 否定农业中有任何剩余劳动的存在, 认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 农业生产要素已达到最优配置, 从农业中撤出劳动力, 势必会减少农业总产量。在他的《人力资本投资》中, 提出了“成本-收益理论”。他认为个人迁移行为决策取决于其迁移成本和收益的比较结果。当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收入差异大于迁移成本时, 迁移行为就会发生。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7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 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一些专家甚至预测到2015年, 中国农村的富余的劳动力将会达到2.5亿。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提高农村家庭人口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杜书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戴林送, 杨国才.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 (9) .

[3]、苗晶.东北三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 .

剩余油研究分析综述 篇3

关键词:濮85断块,剩余油,储层非均质潜力

濮城油田濮85断块区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文留与濮城构造的结合部, 地层较为平缓, 整体上为一个走向为NE-SW的地堑构造, 油气分布受构造─岩性[1]双重因素控制。该油藏油层多, 储层物性差差异大。自1997年投入开发以来, 储层流体分布呈现复杂化, 剩余油认识难度大。如何合理准确的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描述及预测, 成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技术手段。

1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分析

储集层在形成时受沉积环境及构造作用的影响, 在空间及内部各属性上存在不均匀的变化, 这种变化称为储层的非均质性。储层的非均质性包括构造非均质性、流体非均质性和成岩非均质性, 其中沉积非均质性是最重要影响因素, 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流体非均质性和成岩非均质性。综合而言, 宏观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沉积非均质性和构造非均质性的影响。结合濮85断块油藏开发历程及小层水淹状况分析,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1.1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1.1.1 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

根据沉积微相的变化特征, 结合储层物性的特点, 认为同沉积时期的不同地区储层物性变化大, 储层物性的好坏与砂体所处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带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储层物性平面非均质性与沉积微相相带展布、变化频率有关, 相带过渡部位, 其储层物性变化最大, 相带越窄, 相带过渡越频繁, 其非均质性越强。濮85断块渗透率变化较大, 范围在0.4-35.8md之间, 变异系数为0.6, 级差92, 突进系数3.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为中等—强。

1.1.2 层间非均质性强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 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是产生层间干扰、水驱差异、单层突进及宏观剩余油分布的内在因素。濮85断块沉积相为河湖三角洲相, 亚相可划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半深湖—深湖。从沉积旋回的角度来讲, 自下而上呈现一个完整的反-正-反复合旋回, 岩性表现为细-粗-细的旋回特征。沙三中亚段5-7砂层组层间渗透率级差是11, 突进系数是2.6, 变异系数是0.3, 由此分析看, 非均质性弱-中等。

1.1.3 层内非均质性

层内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单砂层规模内部垂向上储层岩性、物性特别是渗透率分布的变化。在一定厚度的砂体中, 由于层内粒序的变化、层理类型的不同造成层内纵向的非均质性, 从而造成油层驱油效率的差异性。它是直接控制和影响一个单砂层规模内储层层内垂向上注入波及体积的关键因素。根据研究进行的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结果:渗透率级差是11, 突进系数是2.6, 平均值是9.1md, 变异系数是0.3, 层间非均质性弱—中等。

1.2 构造

濮85断块是由西倾的文90断层及北倾的濮南断层、文213-14断层西所共同控制的。濮85-9断层将濮85块分割成上、下两块, 上部呈一地垒块, 地层总体倾向东南, 内部发育小断层将地垒块构造复杂化, 形成复杂的油水关系;下部为地堑块, 块内地层东南倾, 发育小断层, 使地堑复杂化。这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储层较差的油层和断层遮挡难以形成完善注采井网的地方。

1.3 开发因素

在开发过程中, 剩余油分布和井网布置及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有直接关系。在平面上井网不完善、注采不配套的层段是剩余油富集区。原井网有注无采、有采无注等注采不完善而形成了剩余油。

2 剩余油分布类型

通过对濮85断块沉积微相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依据动态资料及近几年新钻井资料, 研究了该块的剩余油分布,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滞留型和边角型

在濮85断块区, 由于断层的遮挡作用及注采井网不完善, 注入水难以波及的断层附近, 剩余油分布较集中, 如在濮85-1断层、濮85-2断层等部位的含油丰度较高, 此类地质储量25×104t, 占总地质储量的16%。

2.2 注采井网不完善型

一是油水井井况恶化, 破坏了原有的注采关系, 采出程度低, 形成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濮85-12、濮85-4井区, 下步主要通过侧钻、更新等方式完善井网挖潜。该类储量有20×104t, 地质采出程度为19.3%, 水驱控制程度为62%, 水驱动用程度为35%, 是下步挖潜的主要方向。

二是局部注采不完善, 有的只有注水井而没有油井, 有的只有采油井而没有注水井, 靠天然能量采出少部分, 形成剩余油。这类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濮85-10、濮85-19井区。

2.3 储层变化型

濮85断块区是由多个物源沉积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砂体在平面上一般呈土豆状、条带状分布, 少部分呈大面积连片分布, 对于不同流动单元而言, 砂体分布差异性较大。对条带状砂体而言, 顺轴向砂岩厚度一般较大、物性较好, 向两侧砂岩厚度逐渐减薄, 物性变差。这反映了濮85断块区砂层组扇三角洲沉积的特点。因此部分地质储量仍处于弹性或未动用的状态。

2.4 层间干扰型

这类剩余油主要是相对于纵向上物性较差层而言。由于部分油层在纵向上与其同时射开的油层相比, 在岩性和物性上更差一些, 造成吸水差或不吸水, 这种层间干扰造成油层动用差或不动用而形成剩余油。

2.5 断层遮挡型

在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中, 由于断层的遮挡作用, 使注入水只能沿着某一方向运动, 在封闭断层附近造成注入水驱替不到或水驱很差的水动力滞留区, 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3 下步调整潜力和建议

(1) 通过对濮85断块储层非均质性、沉积微相进行较全面研究和刻画, 指出下步调整的重点和潜力区。

(2) 沙三中78、9、11、12流动单元为濮85断块主力含油层系, 部分井区动用程度相对较高, 但储量基础大, 从新井测井资料反映在断层边角, 动用程度仍较低, 仍是下一步挖潜的主力。

(3) 在注入水波及不到的断层边角、井况损坏区域, 可采用侧钻、更新挖掘剩余油生产潜力。

参考文献

[1]吴元燕, 陈碧钰.油矿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9:275-282

[2]付晓燕, 孙卫.低渗透储集层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 2005, 12 (6) :681-683

马寨稳产开发与剩余油挖潜研究 篇4

1.1 问题

马寨油田是一个埋藏较浅、常温常压、低饱和的层状中渗复杂断块油藏。自1988年11月投入正式开发,目前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随着油田井网不断损坏,水驱动用储量损失严重。水井分注率也随之下降到39%,层间矛盾进一步突出,分层动用差异大,含水上升加快,导致自然递减、综合递减进一步加大,产量难以稳产。

1.2 研究方向

在油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构造复杂、储层平面变化大,各自然小块之间一类层和二三类层都有变化,剩余油分布特点不同,制定已自然小断块为单元,重建一类层和二、三类层两套注采井网。纵向上打破原来沙三下三套注采井网,通过封堵、归位等措施优化注采井段,拉大注采井距,建立一类层注采井网;通过细分、重组、下四吋套等重建二、三类层注采井网。

2 研究内容

2.1 相控剩余油研究

开发动态分析法研究剩余油分布,依据大量的油藏动态监测、水淹层解释资料和开发单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勾绘小层水淹分级图,并利用油藏工程原理计算出小层的水驱控制、动用程度及小层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进而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小层潜力。在前期收集整理基础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将小层注水量,C/O含油饱和度转变为含水率,结合相控模式的分析研究,完成勾绘分小层相控剩余油图,指导性开展下步剩余油的挖潜工作。部署新钻井2口,实施1口(新卫95-119投产),钻遇目的层油层14.2米/6层,2月22日投产,日产油13.3t,含水22%,截至5月30日累计产油742t。

2.2 自然小断块精细调整研究

马寨油田构造复杂、储层相变快,各自然小块之间一类层和二三类层物性变化较大,剩余油分布特点不同,因此稳产开发调整要以自然小断块为单元,打破原有三套开发层系,重建适应目前剩余油分布特点的一类层和二、三类两套注采井网进行稳产开发。通过分类研究,断块平面调整得出三大类:(1)针对构造复杂断块(卫95-9断块、95-189断块、95-150断块)通过调整、转注措施,根据补孔生产层位进行完善注采井网;(2)针对事故井区(卫95-195断块、卫95-50断块)通过更新、侧钻、大修等恢复注采井网;(3)在剩余油滞留区(卫95-16断块、卫95-14断块)通过改变驱油方向,有效开发滞留区剩余油。

纵向上打破原来沙三下三套注采井网,通过封堵、归位等措施优化注采井段,拉大注采井距,建立一类层注采井网(卫95-14断块、卫95-16断块);通过细分、重组、下四吋套等重建二、三类层注采井网(卫95-36断块、卫95-50断块、卫95-150断块)。实施补孔2井次,回采2井次,堵水3井次,日增油9.2t,同时提高油井受控率5.1个百分点。

2.3 多种注水方式精细研究

依据吸水指示曲线、分层启动压力等资料确定合理注水压力及合理注水量,结合油井产液量确定合理注采比(1.0-1.1)及合理注水方式(稳定注水、不稳定注水)研究,发现马寨油田层间压差较小,层间差异性中度的井组适合变强度注水,这类井组储量占油田总储量的32%。前期进行精细数值模拟,先导性预测井组发展趋势,数值模拟的结论也符合开发实际的需要,进而开展变强度注水实验研究,油田开展6井组变强度先导性实验,见效4井组,未见效1井组,变差1井组,有效率达66.7%,日增油7.6t,决定实施变强度注水的推广,将变强度注水、常规注水、周期注水作为油田开发的三种注水方式。

3 现场应用效果

3.1 经济效益评价

投产新钻井1口,措施工作量7井次,动态调水62井次,工作量投入280.4万元,年产油0.40×104t,吨油销售价格按2250元计算,销售收入为900×104元,创利润619.6×104t,投入产出比为1:2.2。

3.2 社会效益评价

开发后期特高含水油藏通过重构相控地质模型、细化含水级别,能准确描述剩余油分布状况并找准潜力,进行相应的措施部署及其注采调整,达到稳产增产开发;针对开发时间长的老油田,井况损坏时常发生,在不能实施大修、侧钻等情况下,实行改变液流方向或者拉大注采井网,能够经济有效的利用现有井网实施潜力挖潜。在井网损坏的老油田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类似油田开发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4 结语

马寨复杂断块油田虽然开发时间长,含水高,井网损坏严重,但只要有立体开发思路和策略,依旧能发现潜力区域的存在,自然小段块分块开发的理念和多种注水方式的精细管理是实现老油田稳定开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永乐,王燕灵,杨思玉,贾文瑞.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方针的调整[J].石油学报.2004(05).

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篇5

关键词:锦A块,剩余油分布,动用程度,计算与模拟

1 区块基本概况

锦A块的油层地质结构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主要表现在纵向上砂体发育较差, 横向分布范围小且变化大, 非均质性强。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4.3%, 渗透率是108×10-3μm2, 泥质含量是4.7%50℃的脱气原油粘度是660m Pa·s, 20℃的原油密度是0.969 g/cm 3凝固点是-13℃。地层水属于Na HCO3型, 矿化度是3080mg/L。

锦A块发现于1993年, 并于1994年正式投入开发, 迄今为止已超过20年, 先后经历了干抽、吞吐和水驱三种开发方式。本次研究主要通过产液、吸汽剖面等动态监测资料分析油层纵向上的动用程度, 再应用动边界无网格油藏工程计算法和数值模拟法对各油层的剩余油分布进行计算。

2 纵向动用情况研究

根据收集到的锦A块3口井的4条吸汽剖面资料分析, 吸汽较好的油层占总射开厚度的58%, 吸汽较差和基本不吸汽的油层约占总厚度42%。从几口井的吸汽剖面分析, 蒸汽吞吐阶段, 油层的纵向动用情况受蒸汽超覆、油层厚度和油层物性影响, 射孔井段上部、单层厚度大于1m且渗透率级差小于3的油层吸汽较好, 动用程度较高, 见表1。

吸水剖面测试是目前注水开发油藏中常见的用来评价纵向上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方法。根据锦A块注水试验井组2口注水井的4条吸水剖面资料的统计, 吸水厚度占射开厚度的75.6%, 计算该块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为75.6%, 见表2。

3 平面动用情况研究

3.1 动边界无网格计算法

根据本次研究建立的油藏地质模型, 结合油田实际生产数据和吸汽剖面等测试数据, 分别对研究单井在各层的产量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目前各层的采出程度均较高, 尤其是兴Ⅰ、兴Ⅱ油组各小层采出程度基本都在20%以上, 兴Ⅲ油组动用相对较差, 个别小层采出程度尚不足10%, 分析原因主要是这些层储量规模小, 分布零散, 生产井相对较少, 而生产井也往往与其它高渗层合采, 导致小层整体动用较差。

3.2 数值模拟法

通过油藏历史拟合, 全区整体与单井相关指标与实际点接近, 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依据生产历史拟合而建立的地质模型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地下实际情况, 及剩余油饱和度场比较可靠。根据数值模拟及动态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现将各小层剩余可采储量特征分析如下:

3.2.1 Ⅰ油组剩余油分布

该油组储量规模小, 主要集中在锦A-273井周围, 其中Ⅰ12小层动用程度较高。该油组油藏分布局限, 调整挖潜潜力小。

3.2.2 Ⅱ1砂岩组剩余油分布

该砂组剩余油主要集中在Ⅱ12、Ⅱ13小层。Ⅱ11小层剩余油分布较为分散, 加之该小层原始地质储量不足4.5×104t, 因此调整潜力不大;Ⅱ12小层在东北部高部位及Ⅱ13小层北部高部位锦A-9、锦A-11井附近动用程度低, 且两套小层原始地质储量均在9.0×104t以上, 因此这两个小层应作为调整挖潜的重点, 考虑采取完善注采井网、部署调整井等措施, 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3.2.3 Ⅱ2砂岩组剩余油分布

该砂组各小层动用程度较高, 剩余油主要集中在Ⅱ21小层和Ⅱ22小层。Ⅱ21小层动用程度较低, 北部断层附近及锦A-7井附近均存在较大的未动用区, 加之该小层原始地质储量在10×104t以上, 因此具有较大的调整潜力;Ⅱ22小层动用程度相对较高, 剩余油分布较为分散, 但原始地质储量近30×104t, 在北部断层附近及西部油砂体边部存在未动用区, 可作为调整挖潜的重点, Ⅱ22小层原始地质储量小, 目前动用程度较高, 调整潜力不大。

3.2.4 Ⅱ3砂岩组剩余油分布

该砂组各小层动用程度较高, 组剩余油主要集中在Ⅱ31小层油砂体边部井网不完善部位, 这些局部部位由于动用程度低, 原始储量大, 具有较大的调整挖潜潜力;Ⅱ31小层由于原始地质储量不足10×104t, 加之总体动用程度很高, 目前含油饱和度多在45%以下, 调整潜力不大。

3.2.5 Ⅲ1砂岩组剩余油分布

砂岩组剩余油主要集中在Ⅲ11小层高部位, 原始储量大, 剩余油分布范围广, 具有较大的调整挖潜潜力;Ⅲ12小层由于原始地质储量不足10×104t, 但总体动用程度较低, 具有一定的调整潜力。

3.2.6 Ⅲ2砂岩组剩余油分布

该砂组各小层动用程度较高, 剩余油主要集中在Ⅲ21小层, 该小层平面上动用程度不均衡, 东北部断层附近动用程度低, 南部低部位水侵严重, 由于局部地区动用程度低, 原始储量大, 具有较大的调整挖潜潜力;Ⅲ22小层整体动用程度较高, 局部地区如锦A-17井东北部剩余油较为富集, 具有一定调整潜力。

3.2.7 Ⅲ3砂岩组剩余油分布

该砂组总体动用程度较高。锦A-43井所在砂体动用程度较低, 但由于单个小层原始地质储量不足3×104t, 调整潜力不大。

4 剩余油分布规律总结

从锦A块纵向动用程度研究可以看出, 受储层纵向上非均质性影响, 各层的动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储层物性较好、渗透率较高的层段相对动用较好, 射孔井段内不吸汽或吸汽差的油层主要分布在射孔井段下部储层物性较差、油层厚度较薄的层段。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断层遮挡部位、蒸汽未波及部位和生产井未射开部位。

参考文献

[1]张文朝, 赵岩等.吐哈盆地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 1998.

[2]刘杰.辽东湾地区扭动构造与油气聚集[J].中国海上油气 (地质) , 1989.

[3]李春霞等.双河油田北块聚合物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理工卷, 2007.

剩余油研究分析综述 篇6

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 油田开发调整需要对剩余油潜力的认识与评价落实到沉积单元的同时, 还应进一步对剩余油最大可采出量、水淹状况以及分布的非均匀程度进行系统地量化表征, 而通常采用的采出程度等几项指标以及常规的含油饱和度等描述无法满足要求, 因此, 可以通过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 以模型的网格节点为基本统计分析对象, 以储层渗流理论为基础, 围绕剩余可动油就其规模、品质和分布描述, 才能对储量潜力评价更具现实作用。

2 测算剩余可动油量数量, 确定剩余油潜力规模

根据储层渗流理论, 依据孔渗饱参数得到原生地质储量由于微观孔隙中的残余油无法采出, 因此剩余地质储量在水驱条件下不能完全采出;依据水驱特征曲线法等测算得到的可采储量直接受井网部署等开发因素影响, 当实施井网加密等开发调整措施时, 可采储量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 剩余地质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用于储量潜力规模的确定都有一定局限性。

通常, 数值模拟软件都能给出不同时间的网格节点的储量场数据, 但描述的储量为地质储量, 因此不能直接应用。

按照油水两相条件下考虑, 忽略油水体积压缩系数的差异后, 剩余可动油量可由以下公式确定:

由于:

式中:N为网格原始储量, m3;Nsk为网格剩余可动油量, m3;Nk为网格可动油量, m3;Swc为束缚水饱和度, 无量纲;Soc为残余油饱和度, 无量纲;Sw为含水饱和度, 无量纲;Sok为原始可动油饱和度, 无量纲;

由上式可以看出, 网格内的剩余可动油量与当前的含水 (含油) 饱和度有关, 也与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有关, 即受储层渗流特性影响。

由于不同油层的束缚水饱和度不同, 相对于物性差的油层, 物性好的油层在含水饱和度低于0.3时可动油已开始动用;各线的斜率也反映出, 在开采过程中, 含水饱和度下降相同值, 物性好的油层可动油阶段采出程度低于物性差的油层;相同含水饱和度或含油饱和度时, 不同物性条件储层的可动油采出程度是不同的, 物性好的油层可动油阶段采出程度高;可动油全部采出时的, 受残余油饱和度差异影响, 物性好的油层含水饱和度低于物性差的油层;从可动油全部采出整个过程看, 物性好的油层含水饱和度变化大于于物性差的油层。

有学者研究认为, 对于化学驱可以进一步降低残余油饱和度, 因此, 可动油的比例按化学驱考虑能够进一步增加。

3 求解储层内各流体的分流相, 描述剩余油潜力品质

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 水驱注水已大范围波及, 因此, 针对补孔、布新井等挖潜措施, 分析不同位置储量挖潜初期的产液含水。

根据莱弗里特提出的分流量的概念, 结合达西定律, 在忽略了毛管压力和重力影响时, 流经储层某点的流束中, 油的分流量 (即产液的含油率) fo为:

式中:

fo为油的分流相;fw为水的分流相;u o为油的粘度;u w为水的粘度;K r o为水的相对渗透率;Krw为水的相对渗透率;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 对于储层中某一确定的位置, 在随开采含油饱和度降低时, 油的分流量不断降低;对于储层中物性条件不同的位置, 由于油水两相各自的相对渗透率不同, 在相同含油饱和度时, 油的分流量也会不同。油的分流量越高, 储量潜力品质越好, 初期挖潜效果越有保障。

4 量化沉积单元平面剩余油差异程度, 表征潜力分布均匀状况

受储层发育等地质条件以及井网分布等开发因素影响, 剩余油分布零散, 沉积单元平面潜力的分布极不均匀, 并且各沉积单元对比, 潜力的分布不均匀程度也有所差别。因此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以各沉积单元的油的分流相平均值等描述参数为目标值:

式中:

S为沉积单元均方差, x为油的分流相平均值, n为节点统计数量;

各沉积单元均方差S越大, 则含油率的平面分布越不均匀, 在局部区域存在潜力;类似, 也可采用该方法表征可动油丰度等其它参数的平面分布。

5 认识与结论

(1) 相对于物性差的油层, 物性好的油层可动油开始动用时在含水饱和度低;相同含水饱和度时, 可动油采出程度水平高;含水饱和度下降相同值, 可动油阶段采出程度低;可动油全部采出时的, 含水饱和度低于物性差的油层;并且从可动油全部采出整个过程看, 含水饱和度变化幅度大。

(2) 水的分流相初期均呈快速攀升, 9 0%以后攀升速度趋缓, 相同含水饱和度时, 物性好的油层水的分流相值高于物性差的油层, 随着含水饱和度及水的分流相值的上升, 差值在缩小。

(3) 可动油采出程度与水的分流相关系略呈“半S”形, 可动油采出程度相同时, 物性好的油层水的分流相值高于物性差的油层, 随着采出程度饱和度及水的分流相值的上升, 差值在缩小。

(4) 实际评价表明, 进一步对储量最大可采出量、水淹状况以及分布的非均匀程度进行系统地量化表征, 对储量潜力评价具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毓荪, 巢华庆, 赵世远等.[M]采油地质工程,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

剩余油研究分析综述 篇7

取得的成果有:

·对九注十六采试验区主力油层聚驱后剩余油进行了再认识;

·在原井网条件下加入高台子井对试验区区域沉积特征进行再认识;

·确定试验区曲流河点坝体的边界范围, 并进行夹层的平面模拟, 通过解剖典型井得出夹层的倾角;

·河道砂体内部隔夹层及隔夹层间储层参数精细解释;

·密井网条件下PI组层内结构单元建模, 研究隔夹层展布情况, 描述储层非均质性;

·隔夹层空间展布对剩余油的影响;

·以主力油层聚驱后剩余油研究成果为依据, 优化挖潜措施设计, 进一步完善后续水驱阶段剩余油综合挖潜技术;

·精细注水, 控制无效低效注水, 改善开发效果;

·利用相渗改善剂压裂技术挖潜高含水厚油层层内剩余油;

·应用长胶筒封堵技术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

·利用含油污泥调堵技术改善注水开发效果;

·开展周期采油试验, 探索其在后续水驱开发阶段挖潜的可行性;

·对措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价。

上一篇: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下一篇:有效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