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农村剩余劳动力简介

2024-09-21

潍坊农村剩余劳动力简介(共9篇)

潍坊农村剩余劳动力简介 篇1

潍坊农村剩余劳动力简介

潍坊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近5年来,全市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0万人,其中省内41万人、省外18万人、境外1万人。转移到省内的占转移输出总人数的68.3%,输出方向为济南、青岛等地,主要从事餐饮娱乐、家政服务、建筑维修、道路养护等工作;省外和境外转移输出人员占输出总数的31.7%,主要输出方向为北京、上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及日本、韩国等地,主要从事电子加工、服装加工、机械加工等行业,既实现了个人增收,又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尽管如此,潍坊仍有剩余劳动力61万人。如何转化这些富 余劳动力发挥用,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所以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研究潍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尤其是三次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将有助于加快潍坊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和工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为我市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潍坊农村剩余劳动力简介 篇2

1本市农村建设的总体卫生状况

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与农村居民健康息息相关, 不安全的饮用水可能导致居民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2]。据初步统计, 本市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55 m2以上, 从总体来看, 95%的农民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缺水和水质不合格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部分农户厕所已改为三格式无害化厕所, 取暖也安装了简易暖气炉;部分村庄生活垃圾已经做到集体收集处理, 环境卫生状况总体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卫生习惯及卫生知识普及率大大提高。

2本市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卫生问题

2.1 村镇规划及整体搬迁住楼问题

目前, 本市已有少部分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实现了集中居住, 统一搬进了楼房。在整体搬迁过程中, 选址、平面布局、供排水、采光、通风及取暖等卫生学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使得这部分农民虽然搬进了干净卫生的楼房, 但并非十分满意, 一是住楼后要增加相应的物业管理费用;二是大部分农具没有合适的地方储存;三是楼层高的住户与原来平房相比生活不太习惯。

2.2 饮用水排水工程及水质污染问题

农村现阶段大部分农民喝上了集中式供水, 但生活污水排放并未解决。有的农民随意排放, 也有的明沟排放, 或者排入厕所, 这些污水既含有化学洗涤剂成分, 也含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对村内土壤污染较重。从长远看必须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由于生活垃圾堆放和污水的乱排, 个别地方小工厂污水乱排, 加重了地下水的污染, 使大多数农村地下水水质不合格, 有的已无法饮用。上述情况都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3 厕所改造问题

在卫生部和全国爱卫会的支持倡导下, 本市农村改厕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全市每年都在新建三格式粪便无害化厕所。但这些厕所在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有的长度、深度不够, 有的三格变成两格或一格, 没有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资料显示, 农村厕所的清洁程度不高, 普遍存在臭味、蝇蛆和粪便暴露的现象[3];也有的建筑材料质量差, 达不到防渗无害化效果。在水冲式方面, 由于供水不足, 加上冬天容易结冰, 根本无法冲洗。

2.4 种植、养殖业及小工厂污染问题

现在农村种植养殖已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大棚种植在村周围十分普遍, 大棚的增加, 使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各种养殖业正在逐渐增加, 这些养殖户污水随地乱排, 生活垃圾四处乱堆;有的小工厂只注重经济效益,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工业“三废”污染较重。这些都加重了地下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2.5 供暖及一氧化碳中毒问题

农村供暖问题比较突出。从本次调查看, 集中供暖的比例很少, 仅达10%左右。大部分农民使用燃煤炉取暖, 少部分农民采用简易集中供暖 (土暖气) 。由于这些取暖设施没有烟尘净化措施, 大多数取暖炉直接放置于室内, 有的没有烟道, 每年都有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 是造成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从近5年本市的网络直报结果看, 发生中毒的起数和中毒人数逐年增加, 多数是生活相对贫穷的地区。

2.6 农民卫生知识及卫生习惯问题

农民的各种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本次调查选择了常见的卫生知识问卷调查, 知晓率在56%左右, 不良卫生习惯存在率70%以上, 暴露出农民卫生知识较低。普及卫生知识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卫生宣传力度, 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基本卫生知识, 逐步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减少疾病的发生。

2.7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问题

现阶段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较多, 如小工厂、小作坊的工业垃圾;如养殖场的废水、粪便、废物垃圾;农民日常生活垃圾;大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垃圾。这些垃圾存在乱堆乱放, 没有集中收集处理, 造成环境污染较重, 是影响村容村貌、水质及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3建议

3.1 要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水源污染问题

从本市近几年的水质监测结果看, 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较重, 总合格率为45%, 大多数为微生物污染和化肥农药等硝酸盐氮污染。据有关资料报道, 农村污水均以明沟排放和随意排放为主[4], 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极为重要, 要鼓励农民尽量不用或少使用农药和其他有毒有害的化学肥料, 尽量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最大限度保护地下水源, 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 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 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

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本市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该项工作, 目前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各地发展不平衡, 标准要求不高。主要原因为一是厕所改造普及率较低;二是已改厕所合格率不高, 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农村饮水工程合格率虽然逐年增高, 但与城市比较差距较大。今后仍需要加大力度, 逐步提高农村自来水合格率。

3.3 加强农村小型厂矿企业、养殖业卫生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 本市农村小型工厂逐年增多, 养殖业增加较快。从本次调查看, 小型工厂主要是翻砂厂、染线厂、屠宰场、食品加工厂、饲料厂等;养殖业主要有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养貂场、养狐狸场等, 这些小厂有的生产条件较差, 或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 工业三废不处理, 垃圾乱堆乱放, 污水横流, 臭气熏天, 工人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严重危害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对周围环境污染较重, 各部门应联合严加管理, 使其达到标准要求, 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3.4 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监管, 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规范村镇管理, 设置村镇环境卫生管理员, 逐步形成与城市相一致的生活模式, 缩小城乡差别。要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现阶段农民卫生意识虽然有了较大提高, 但与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本次调查的基本卫生问题, 知晓率在76%左右。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 提高卫生防病知识。

参考文献

(1) 陶勇.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26 (1) :1-2.

(2) 夏全, 唐义林.海安县生活饮用水与上消化道性肿瘤关心研究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1, 18 (3) :166-167.

(3) 倪亚杰, 何英华.2011年吉林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2, 11 (2) :137-138.

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3

■就业的主要压力已经不在城镇,而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农民不买东西,关键是收入不能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生产的工业品。

■启动农村市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主意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减少农民”。

■并不是没有地种的农民才是剩余劳动力。导致生产率降低的那些追加要素都是“剩余 ”的。

■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

■如果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6000万农民就足够了。

■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

■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扭转供求失衡形势的根本举措在于启动农村市场

下岗问题在很长时期内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实际上,目前下岗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就 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就业压力并非是来自城镇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压力已经不在城镇劳动力。在哪里呢?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个问题,在上届政府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但在朱总理上任 的时候还不是很突出,由此引起的矛盾不是很尖锐。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那时候我们 推行的是叫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另一个原因是在过去一段比较长的时 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务工的就业市场实际上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市场是分割的。由 于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劳动力在就业岗位的选择上 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从事的主要是保姆、餐馆服务员、建筑等领域的工作。他 们与城镇劳动力在同一个市场范围内竞争的机会很少,城乡劳动力对劳动岗位的直接竞争并 不十分普遍。在朱总理上任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就业问题上最尖锐的矛盾是下岗问题。

但现在不同。现在在就业问题上,最尖锐的矛盾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们先说一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形势判断问题。大家都知道,就业问题尽管重要,但它是 一个长期的问题。从短期看,中国经济短期面临的首要矛盾并不是就业问题。短期内的主要 矛盾是供求失衡问题,是通货紧缩的阴影仍在持续的问题。

通货紧缩的一个外在表现叫做“价格紧缩”。就是持续的物价负增长。从1998年初到20 00年5月,我国的物价总水平曾连续30多个月呈现为负增长。此后,从2000年5月一直到2001 的10月,我国的物价总水平连续15个月表现为微弱的正增长和零增长。但从2001年11月起到 2002年12月,我们又有了连续14个月的物价负增长。2003年,我国前三个月的物价总水平是 正增长0.3%。再次实现为微弱的正增长。

我们为什么要提到物价呢?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最通用的语 言。人们做生意,不管你说上海话,广东话,南京话,北京话,不管是中国话还是外国话,相 互间最能沟通语言就是价格。我们可以说,价格几乎包含了交易过程中的一切必要信息。从 经济学角度看,价格信号中包含着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利益关系及其状态。市场中存在着各 种各样的利益矛盾。这些矛盾是趋于激化还是趋于缓和,所有有关信息都可以通过价格变化 反映出来。举个例子说,政策为什么要特别关心农产品价格呢?因为这个价格是影响城乡之 间利益关系的最重要杠杆。

那么持续的价格负增长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呢?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低迷反映出,目前在我 们国家总量关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仍然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是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 衡。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人常说,价格是调整市场供求之间关系的杠杆。如果价格持续低迷 ,说明供求失衡已经严重到超出了价格杠杆能够自动调节的范围。

那么供大于求的失衡跟就業有什么关系?这就要说到农村市场。

人们发现,将近70%的农村人口对工业品的消费程度还是非常低的,农村市场还远远没 有启动。显而易见,如果农村市场启动的话,我们应当不会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就面临这么 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衡。

启动农村市场的答案其实人们很容易想到。中国13亿人口中还有68%是农民。启动农村 市场,国民经济中的供求失衡不是就可以大大缓解了吗?问题是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关键 是农民的收入不能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生产的工业品。

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

上届政府在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上可以说是千方百计了。前几年,我们在粮食购销体制上 实行过一项改革,叫做“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封闭运行”。这个政策的目的何在呢,就在 于防止“谷贱伤农”。试图通过政策补贴和政府强制拉高粮价的办法保护农民的利益。这个 政策的成败得失可能还有很多值得总结之处。但目标是保护和提高农民收入,这丝毫没有疑 问。

不仅在产品的“出口端”,在投入端,政策也采取了强力介入的措施。在化肥、农药、 种子、农机具、农膜等各种支农物资上,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减免税费和降低价格。政府尽量 少收税或者不收税。通过指定专营的办法减少流通加价。在减轻农民负担上,这些年我们不 知发过多少文件。

通过这样的强调,采取了这么多措施,农民收入增长了没有呢?年年还是增长的。但是 ,令我们尴尬的是,在过去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为连年下降的趋势。 在整个“九五”计划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一年比一年低。199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 收入的增长速度是8.99%,2000年时这个指标下降到2.11%。

“十五”期间的2001年和2002年,这种状况有所改善。这两年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分 别是4.20%和4.76%。但这也只是恢复到1997年到1998年的增长水平。去年“两会”后的记 者招待会上,温总理着重强调指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第一是农业发展滞后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对供求失衡,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根本举措在于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的关 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那么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何在呢?

2001年、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有所提高。我们分析,提高在外出务工的工 资性收入上了。2002年,通过外出务工,全国农民大约平均每人增收100元。说到底,要解 决农民收入问题,最终要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 业。没有别的出路。

在过去几年中,为了研究扩大内需、启动农村市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不少中国学 者出了不少好主意。终于认同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减少农民”。

人们共识,局限在农村、农业这个领域里,我们不可能根本解决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问 题。由于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和市场的特殊性等方面决定,农业的生产率提高速度永远赶不上 工业和其他国民经济领域。工业领域可能靠一个技术更新,一夜之间就可以使生产率成倍提 高。农业不可能有这个前景。技术进步过程有个客观规律,农业技术进步所能导致的产出增 长和生产率提高总是不断趋近于一个极限。简单逻辑就可以很容易地反证这个道理。如果农 业产出增长或者生产率增长不存在极限,我们不就可以在一亩地中打出够全世界人吃的粮食 了吗?

此外,农产品的市场也不同于其他产业。10年前,手机在中国叫“大哥大”,很有钱的 人才能拿在手里炫耀。现在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用户群。5年前,旅游还是和外 国人联系在一起的,最多是和商务、公务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寻常百姓举家出游不算新 鲜事。这些产业的市场扩张是没有自然限度的。但农产品不行。农产品的需求有自然限度。 你再往好里吃,也有自然限度。这些特点决定,农民的增收就不可能依靠本产业的规模扩张 来实现。这一点,不仅已经为经济学的理论所证明,而且也为各国的发展实践所普遍证明。

靠政府补贴、政策扶持行也不行。农业发展应当有政策干预,不能单靠市场竞争。但政 府补贴、政策扶持并不是根本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最终途径。假定说,政府今年用政策补贴 的办法把粮价从每公斤1.4元提到1.6元,来年从1.6元提到1.8元。政府能持续地不断提价吗 ?我们得有多大的财政力量才能持续地补贴下去?而且还得不断提高标准地补贴下去?那是 不可能办到的。政府扶持、政策补贴不可能最终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甚至连彻底脱贫这个 根本问题都无法真正解决。因为即或在一段时间内,在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实现了脱贫,一遇 天灾人祸、市场变化,这些地方还会返贫。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已经反复遇到过。

为什么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呢?

假定一个农民种一亩地能打500斤粮食,两个农民种一亩地能打600斤。要是按照过去“ 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这一亩地就该两个人种。如果3个人种一亩地能打650斤粮食,那一 亩地就应当由3个人来种。

这是计划经济的思想。市场经济不这样看。市场经济认为,一亩地一个人种打500斤粮 食,叫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500斤”;两个人种打600斤粮食,叫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 率300斤”。两个人种一亩地时,尽管粮食的产出量增加了,但生产率却大大下降了。而在 市场经济下,生产率是提高收入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个显然的道理,为什么在工业文明时 代,人口和土地还是这么多,而社会享受的福利资源要比农业文明时代多得多呢?因为人们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机器,由此带来了生产率的大规模提高。

生产率是社会走向富裕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生产率,人们分享到的社会福利才能增加 。两个农民种一亩地,结果是生产率大幅度降低。农民的收入就不可能有效增长。正确的办 法是把第二个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一方面,我们把第二个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留在 土地上的第一个农民就会增收,他的收益就从300斤粮食提高到了500斤;另一方面,第二个 农民从事其他职业而获得收入,两个农民平均的收入水平就会进一步提高。

有学者不赞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提法,认为应当叫“农村富余劳动力”。我看这 个叫法还不能改。“剩余”是经济学上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剩余劳动力”不是没活可干 的人,不是“富余”。并不是没有地种的农民才是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学意义上,导致生产 率降低的那些追加要素都是“剩余”的。

当剩余要素不能顺畅转出时会怎么样呢?剩余劳动力也得吃饭呀。这就会迫使两个人去 种一亩地。由此就导致了农业生产率的下降。实际上,剩余劳动力被强制地束缚在土地上的 后果不仅是导致生产率下降。农产品的产出增加还会导致供大于求,由此引起农产品价格下 跌。增产不增收。我国农业在过去几年面临的恰好就是这个问题。

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出还会造成另一个严重恶果,这就是土地与人口的比例关 系严重失调,导致对土地的过度垦殖。在土地上超过合理限度地追加要素来增加产出,结果 就是土地过载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个后果也不能忽略。

那么怎么减少农民呢?只能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经没有后推的余地

我们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有多大?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后记者招待 会上说目前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大约是1.2亿人。

那么还得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呢?

在我国的“十五”计划中有个说法。按照已经写入“十五”计划的数字,在2001年到20 05年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

是不是再转出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就解决得差不多了呢?远不是。事实上 ,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看,我们需要在未 来5到10年左右的周期内,每年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出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也 就是说,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才行。

为帮助大家有个基本估计,我给大家一组数字来说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需 要有多大。我们国家每年的粮食总产量,正常年景是4.7亿吨到4.8亿吨。有这个产量就足够 全国人吃马喂了,包括工业用粮也够了。我们一共有19亿亩耕地。如果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 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种19亿亩耕地,打4.7亿吨粮食,不超过4000万人就够了。有学者说 ,中国的自然禀赋条件较差。考虑到这一层,6000万人也足够了。我们现在的农村劳动力有 多少呢?2002年末的数字,我国乡村就业人总数为4.90亿人!

可能会有人争辩说,中国农村就业人员中不都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这没错。比如还 有开小饭馆的。但是,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构成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占绝对比 重,这是个无需争议的事实。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能否推迟这样历史进程呢?

不能。实现这样一个转出规模,我们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 民经济扩张的速度、跟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不至激化 。

什么叫“矛盾激化”呢?现在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北京、下广州、奔上海、到深圳去 打工,一时找不到活干,少数素质差的做出不少不尽人意的事。这些现象不能简单归咎为“ 素质问题”或“法制观念”。它们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外在现象。如果我们不能让农村 居民在未来的一个战略周期内更大程度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那么可以断言,城乡发展不 平衡矛盾导致的现象可就没这么简单了。那时群体性、暴力性的对抗就会发生。不要说经济 发展,连社会稳定、制度安全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不作好这件事,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就没有希望 ,工业化、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我们说就业形势严峻,还不仅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有多大。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这就是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可以说 ,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潍坊炎鑫机械公司简介 篇4

山东潍坊焱鑫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大型建设机械的知名企业,具有10多年的生产历史,公司专业技术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近年来,坚持走高科技发展的道路,先后与国内多家科研院合作,吸收各大知名品牌的精华,融为一体,研制开发出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建设机械产品,其产品性能、质量都非常过硬,畅销全国各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用户的广泛好评。

现主要产品有JS500、JS750、JS1000、JS1500、JS2000、JS3000系列双卧轴强制式砼搅拌机;PL800、PL1200、PL1600、PL2400、PL3200、PL4800系列多种结构形式的骨料配料机;有HZS25、HZS35、HLS60、HZL60、HZS75、HZS80、HLS90、HLS120、HLS150、HLS180等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产品在全国多个工程一线使用;HBTS60-80和HBTD40-80S管阀系列和蝶阀系列混凝土输送泵,投放市场以来一直受到用户好评;公司新近设计推出的WCQ300-500系列稳定土拌和站和LB系列沥青混凝土搅拌楼业已投放市场。公司同时还生产各种规格容量的粉料罐、螺旋输送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布料杆等配套产品,以及供应以上产品的配套易损件等。

本公司拥有大中型各类剪、切、磨、铣、钻机床,涂、喷烤漆流水线等,公司占地3千多平方米,高级技术人员12名,年生产能力可达两千万元。

本公司产品生产严格执行国家产品技术标准,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网络,网络覆盖

全国各地各大中城市,如北京、武汉、昆明、福州、成都、哈尔滨、银川、西安等38个城市,均设有办事处,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快捷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并备有全套的零部件供应,解决乐用户后顾之忧。

“焱鑫”人奉行“诚信为本、扎实求精”的经营宗旨。热烈欢迎国内外客商洽谈业务,精诚合作!

(二)招工

招收电工4人、安装工4人,学徒期三个月,每天50元。在学徒期间随时转正,转正后工资电工每月3000-3500元、安装工每月3000-5000元,熟练工待遇面议。

联系电话:0536-7259019

潍坊百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简介 篇5

百德公司生产的碳化硅制品性能稳定,品质卓越,产品在1380℃温度下工作,其各项技术参数均保持不变,产品广泛适用于:吸收塔脱硫、窑炉耐材及电子机械等行业。该产品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耐急冷急热,抗热震性能好,导热好,热效率高等特点。产品分类涵盖碳化硅脱硫喷嘴,碳化硅喷火嘴套管,燃烧器辐射管,碳化硅辊棒方梁,碳化硅坩埚等。百德拥有专业的研发设计模具开发,,可按客户要求定制各式产品

百德在碳化硅脱硫喷嘴方面联合多家脱硫设计院,环保公司,具有设计,制造,测试喷嘴的能力,广泛应用于石膏法脱硫,双碱法脱硫,氨法脱硫,海水脱硫等领域,百德公司至今已为上百座大型电厂脱硫系统提供脱硫喷嘴;多个大型造纸厂技改项目;以及数个大型钢厂烧结机系统。喷嘴性能优良稳定,获得用户一致好评,在国内外喷嘴行业中拥有着良好的口碑。

百德奉行“进取 诚信 严谨 团结”的方针,不断开拓创新,以技术为核心、视质量为生命、奉用户为上帝,竭诚为您提供性价比最高的碳化硅产品、高质量的产品设计改造及无微不至的售后服务。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6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使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界限日趋模糊,乡村地区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和特征,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化的结果不仅使部分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而且使部分由于城乡迁移政策而未彻底实现地域转移的农村人口在所从事的职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点形态上也具有相当的小城镇特性,成为准城镇人口。

2.异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地方**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劳务输出,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机理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益机制和需求机制双重作用的结果,它有利于推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深化。(3)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进入城市,使劳动者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学习掌握了劳动技能,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素质。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该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1)坚持城乡统筹。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2)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市场。减少农民,使其转移到非农产业。(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4)搞好劳动外出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流动就业,缓解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5)改革和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改革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户籍制度,城市之间实现人口无障碍流动,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经验借鉴或启示

(一)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按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走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得不采取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跨越了发展轻工业、基础工业的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积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数量相对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较多的情况,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较多的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发展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之初便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并为农业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制度改革和物质支持,从而成功地启动了农业剩余劳力快速转移的进程。而印度和韩国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农业增长相对于人口的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使得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异常缓慢,韩国虽然具有较高的转移速度,但却长期与通货膨胀相伴。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首先成功地发展了农业,才能保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顺利进行。

(三)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是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重要因素。中国台湾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显然与其较强的资本形成能力密切相关。而提高资本形成能力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像台湾那样,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资本积累的功能,提高储蓄率,走自我积累的道路;另一条是像韩国那样,大量利用外资,走资本引进的道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模式中既包含着成功的经验,也提供了应吸取的教训。值得重视的是,引进外资的规模应与自身的偿债能力相适应,避免陷入债务负担吞噬经济增长成果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应多样化。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迁移,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可行的。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可通过农村城市化的方式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我国台湾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采取了分散型转移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为纽带和以中心镇为细胞的多层次的城镇空间构型,并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可避免像韩国和印度那样,因农村劳动力过量涌向大城市和不能有效地利用农村内部机制,而出现诸如大城市恶性膨胀、城乡差距过大,以及转移质量差,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无法同时实现等问题。

近年来,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由2001年的14万人次增加到今年的50万人次;农民增收中非农收入的比重已由过去的1燉8提高到目前的1燉4。不少地方已将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实现本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对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肯定成绩,积累经验,打牢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基础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和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结合我区实际,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调查研究,制定规则。1995年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按照国家劳动部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暂行办法》新劳就险字〔1995〕号、《关于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实行计划管理的补充通知》新劳计字〔1997〕1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管理的通知》新劳计字〔1998〕83号。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引导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规范用人单位招用区外劳动力和区内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也是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自发性转移过渡到有计划、有序转移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增加农民收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机构,积极试点。2000年12月,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计委、农业厅、科技厅、建设厅、水利厅和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等部门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了自治区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由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试点项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承担日常工作。指导小组确定米泉市、托克逊县、富蕴县分别为国家、自治区试点县市。各试点县市成立了以分管县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基本形成了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乡镇企业、畜牧、教育、扶贫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米泉市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100个农村劳动力开发试点城市后,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该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02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5,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实现经济收入148亿元。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对促进其他县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疆85个县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设立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服务窗口,296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机构,并与20多个省、市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

三因地制宜,努力推动。为了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在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实行农副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培训原则,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展小城镇,开发农村副产品深加工、销售和城镇社会化服务岗位,就近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四是立足就近就地转移,鼓励返乡创业。各地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外出务工劳动力把在外面学到的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开办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自办企业的,侧重在帮助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上给予协调支持;对承包企业的,给予联系推荐。五是大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各地利用县市乡镇两级职介机构,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本区域公路、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和跨区域农作物收获。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预期目的。

虽然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一是部门之间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工不清,造成上面职责不明、下面多头管理,就业服务、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协调。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效果。三是相关就业政策不完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就内部环境而言,各地还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就外部环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优化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根据国家现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发就业政策和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科技厅、交通厅、财政厅、建设厅、水利厅、教育厅、畜牧厅、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制定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建立起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管理机制。

二大力加强县市、乡镇劳动力市场建设,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就业机制。各县市、乡镇都应建立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开发就业的工作机构,明确“一个规划,两个加强,三个统一”的工作任务。即: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统一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统一城乡就业、劳动力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城后的就业问题。同时,打破就业二元格局,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政策,使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一视同仁,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渠道。一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立足区内,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一产内部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林果业转移;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事季节性劳务创收。各地要按照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当地农民工人数必须占到普通工人数的50,引导企业使用区内的劳务资源。二是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劳务输出,把对国外、区外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农民到外地打工、创业。

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普通工应重点培训语言能力、法律法规、劳动纪律、施工和安全生产常识等内容;技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具有培训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劳动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农业、工青妇等各方面力量,紧紧围绕就业搞培训,利用社会力量搞培训,突出针对性、适用性、灵活性,真正使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五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等多种形式,促进劳动力逐步实现从农村向小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工具,积极宣传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破除陈旧观念,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加入到转移就业队伍中去

一、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化经营

农业作为最大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提高畜牧、水产、林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外向型农业占农业的比重,重视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商品基地。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拉长产业链,壮大提高农业各个产业。积极培育“龙头”,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高度重视培育发展农民运销队伍、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二、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十五”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将大多由非农产业安排,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将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从长远来看,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将逐步扩大。要切实抓好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推动已改制的中小乡镇企业优化股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在大力推进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引导乡镇企业走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路子,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我省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要深化建筑企业改革,提高组织程度、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继续发展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不断扩大就业容量。

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拓宽经营领域,加快技术进步,扩大经营规模。综合运用金融、财税杠杆,鼓励农民创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集中、规模大、回收期长、能大容量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要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建项目特别是国债项目的建设。抓紧交通、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以农村道路建设、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以重点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在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同时,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四、加快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要结合资源开发和临海工业布局,重点建设一批沿海中心城镇,增加小城镇密度,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联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或区域性商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通过强化产业集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五、全方位开展劳务输出,积极鼓励返乡创业

鼓励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是帮助农民增加原始积累,锻炼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全省劳动力大量集中在苏中、苏北,要结合实施南北产业转移工程,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跨省区劳务协作,抓住西部开发的有利机遇,与有关省区共同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定期交流地区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开展多样化的劳务交流活动。重视做好海外劳务输出工作。当前发达国家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我省扩大劳动力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信息、组织等方面搞好服务,推动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从建筑业向农业、电力、建材、路桥、石化、煤炭等多行业延伸,尽可能多地向海外输出劳务。要加快实行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联合运作,以及各级各类劳务输出机构纵向、横向联营,建立劳务输出联合体,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

鼓励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环节。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把鼓励返乡创业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通过在小城镇兴办小型工业园区、商业服务业一条街等形式,为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户籍、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增强对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吸引力。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要抓紧做好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交流机制,探索和总结不同条件下在外务工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经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返乡劳动力在各行各业中的能人带头和典型示范作用。

六、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推行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

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建立多种职业培训基地,开展对口培训。劳务输入地区要加强对外来工的培训,劳务输出地区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本地传统特色,选择1-2个“拳头”工种作为突破口,开展培训工作。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要求,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鼓励合法的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作用,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运用远程培训和广播、电视、函授教育等多种手段,继续利用“三下乡”、科技普及和农村夜校等有效形式,灵活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根据当地资源、劳动力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调动农村劳动者开展个人培训,自我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积极性,并发挥“能人”带动培训的效应。结合劳动预备制度的全面实施,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制度,力争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开通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建立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促使就业服务覆盖城乡。完善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政策。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取消对劳动者流动就业的限制,改革现行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制度,对城乡劳动者进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探索建立劳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制订和实行适用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统一的管理办法。逐步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分割格局,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七、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7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建议

近年来,由于城区面积不断向周边拓展、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中型企业征地、城市绿化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占地等原因,我市农村用地在逐年萎缩,“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在逐年增多。这部分在城市化推进以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过程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但是

一、政府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协调和组织。要摸清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要采取适度、合理、有序的政府行为,引导剩余人员转变观念,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增加收入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发性、盲目性、流动性。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竞争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未经过培训、无技术的岗位明显比有技术的岗位工资低,且工种多为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行业。农民工技术技能差、整体素质低成为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重要障碍。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

1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措施。强化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增强劳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即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我市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要列入各部门的重要日程,将其成为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项主要内容。

三、积极组织向国内外输出劳务。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显示:世界各地走出国境以外的劳务每年约达一亿人,而且逐年增加。巴基斯坦全国人口1.2亿,泰国人口6000万,菲律宾5000万,他们每年分别向国外输出劳务200万、60万、30万。这些国家都从劳务输出中获取了巨额利润,有力地支持了本国的经济建设。而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在外劳务总数仅15万左右,而且输出结构单一,地域狭窄。因此,努力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外经贸部门应积极创造更多国际劳务输出机会,并形成长期化、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各相关部门要与用工短缺的省、市地区取得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利用我们建立的信息系统及时发布到各村各户,让有意向的农民减少转移的盲目性。

四、发展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从需求上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据估算,在多种农产品的用工需求上,谷物每亩用工只有14个,而蔬菜每亩用工为62个,水果每亩用工为67个,生猪每头用工为21个,牛每头用工为57个,淡水鱼每亩用工为31个。比较而言,粮食作物用地量相对较多,就业量却很少。我市在特种养殖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继续做强做大这些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也为安置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析 篇8

——访贵州省瓮安县华严村 李莉1

摘要: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科技逐步普及后,农业人口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显得过于富足。转移劳动力是解决剩余、优化就业结构的必然选择。九十年代以来,农民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成为一种主流趋势。面对因此带来的诸多问题,需要从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加大社会公益力量等多方面予以改善,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关键词:华严村;农民工;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建议

一、村情基本情况介绍

华严村隶属贵州省瓮安县木老坪乡,距离县城雍阳约40公里,海拔1019米,地形山峦起伏,蜿蜒崎岖。交通设施欠缺,仅以一条过境的公路与县城和其他城镇链接。村内部基本没有平整的公路,只有条条泥巴路供村民过往,逢下雨便泥泞不堪,汽车能到达院子的村民住户屈指可数。

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几乎属于自给自足状态,商品化程度低。农业发展缓慢,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土豆、油菜、烤烟、天麻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兼以养殖少量鸡鸭猪牛等。工业发展滞后,仅有几家依靠当地土地资源建立起来的小型采砂厂、砖瓦厂,生产污染情况较少;但由于没有完善的污水、废弃物循环处理系统,生活垃圾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总体来说,整体自然环境比较好,青山绿水,树木幽深,溪水淙淙,空气怡人。这片山水养育下的村民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007年,全村总人口为1887人,其中95%为农业人口。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家家户户均通了电,有近85%的村民组安装上了自来水。2在我们调查的十户村民家庭中,电视机、洗衣机配置率均为100%,手机拥有率为70%。40%的村民表示家里的经济状况与十年前相比有很大进步,30%认为有改善。调查户中家庭收入状况如下图所示:

全村2007年人均纯年收入仅为1800元,远远低于同期全国农民人均水平4140元。村民们普遍表示生活艰难,“钱难赚”。有八成的农民在被问及“您家一年下来大概能剩余多少钱”这 12李莉,女,(1986-),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专业本科生。数据来源:http:// 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去县城又太远,不方便。”试问这样的培训怎么会有群众基础,拿什么来吸引农民去参加呢?另外,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的宣传也相对较少,没有深入人心,使得很多农名工对培训的了解不足。

2、社会保障方面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问题,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如2006年的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这一措施见效颇为明显,使得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都能高高兴兴地领到工资回家过年。

但当前农民工在很多方面仍然面临着问题,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作为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与很多服务行业的主要劳动力提供者,外出的村民大多从事的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甚至是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医疗、保险等政策保障。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普遍缺乏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在发生争议时也就缺少法律的保护。

“村里出去打工的农民中很多人并不知道五大社会保障的内容1,并不理解社会保障,因为户口还留在农村,他们还是华严村的农民,身在异乡的他们势单力薄,属于弱势群体,这些城市里的所谓保障与他们是遥不可及的,他们的要求就是能拿到工资,回家盖房、结婚,改善现在的生活状况。”村长惋惜地说道。

3、农民工家庭生活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农民工的生活情况。他们大都超时工作,业余生活单调。他们之所以愿意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是为了努力赚钱以摆脱家里的贫困状况。他们能吃苦,肯出力,任劳任怨且廉价,他们干着城市里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由于大部分工厂企业都实行计件工资制,他们为了能获得更多工资总是加班加点。高强度、长时间的透支体力工作,损伤是显而易见的,加之住在简陋的集体宿舍或出租房内,农民工疲惫的身心难以得到有效的调整和恢复。

在很少的空余时间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也未得到重视。他们社会交际圈子狭小,看电视、打牌和睡觉成为他们最主要的休闲方式,而年轻的打工一族在单调枯燥的打工生活之余也学会了上网,网络成为他们新的精神寄托。

然后,再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中青壮年都出外打工的情况下,家中种地、喂养牲畜的担子就落在了老、弱、妇、幼肩上。在华严村,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年迈的老人在地里干着农活,稚气未脱的孩子在一边熟练地帮忙„„由于时值暑假,我们没能看到这些孩子去上学的样子。但据村民介绍,村里的小学因为资金,师源等问题关闭了,村里的孩子不得不每天步行四五公里去乡里的小学上课。他们中最小的仅五六岁,就要踏上这样的求学之路,实在不得不让人为之感到痛惜!相对于城市里的孩子饱受父母的关爱,下课后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村里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而长期远离父母,一下课就回家做饭、放牛„„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1000万人以上。他们长期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孤独生活对这些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容易产生不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方面已呈现出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村民们反映,九年义务教育在这里确已普及,但很多孩子要么娇惯要么冷漠,不爱学习,甚至厌学。初中勉强毕业就去打工,走上父辈的老路。如此以来,农民工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并非一代人,一时能解决的。

1五大社会保障内容包括:城市低保、职工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退休养老金、工伤待遇。

三、农户家庭案例

今年七岁的杨杰(化名),据村民们说,是一个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逃学。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在小杨杰四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带着他离开家去广东打工了。但夫妻俩都要工作,根本无暇照顾这孩子。白天他们去上班,他就自己一个人待在出租房里,经常哭闹。不得已下,妈妈又把他送回老家,交由他的爷爷奶奶照顾。回到乡下,“他就像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天地一样”。

但是情况并没有父母预期的那样好,由于两位老人要干活,照顾小孩也没有年轻人那么细致,村民们很少看到小杨杰穿得干净整洁的样子;这孩子没有了父母的管束,再加上两位老人的宠溺,慢慢变得任性,甚至学会了骂人,“他被惹急了连爷爷奶奶也照样骂”。

在他要上小学的时候,杨杰的妈妈不得不辞工返回家乡照顾孩子。她这样告诉笔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孩子要父母照顾,如果回来种地,这个家是养不起的。只有留下他在那边工作,我回来看着孩子,还可以在家干点活吧。”看着这个刚三十出头的妇女头上的丝丝白发,心里的酸楚溢于言表。

当我们试图跟小杨杰说话时,这个脸蛋红扑扑的男孩一直把弄着手里的电视机遥控器,头埋得很低,不发一言。也许孤独的童年生活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些印记,我们企盼着母亲的关爱能早点治愈这个小身体的内心创伤,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思考建议

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加快村里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华严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关键。对此,我们的建议如下:

1、强化政府职能,保障村民外出就业的有序进行。

由于农民工的外出较为分散、流动性大,因此对于他们的管理,应向劳动力输出就业服务转型。政府应建立起具有较高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的农民信赖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向农民工提供人性化、周到的就业服务,架起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农民负担,使之能够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2、提高劳动者素质,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进一步做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通过切实加强农民工文化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转变村民就业观念,提高自我保护和参与社会保障意识,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城市生存技能,尽可能地享受与城里人平等的社会福利,更好地在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

3、多角度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给农民更多的就业空间。

华严村煤、硫铁矿等矿藏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当地应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通过新增项目建设,加大对特色农业和非农产业发展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的土地收入,减少青壮劳动力外出带来的留守儿童等问题。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也可以吸引很大一部分农民朋友就地就近就业,减少农民工向沿海大城市过度聚集的情况。

4、加大社会公益力量,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留守儿童”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进城务工的村民应加强与留在家中的孩子沟通;学校、老师应给这部分孩子更多的交流和关心;派出所在加强户籍管理的同时,应及时掌握这些孩子的生活情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村政府应认识到下一代的健康发展同样事关新农村建设,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照顾。1

参考文献:

1、佚名:《完善制度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半月谈》2006年第18期。

2、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年。

3、迟书君:《新型城市移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文档 篇9

摘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资源特征、地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就业结构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城市化水平低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农村人口持续增长与农村资源持续减少的矛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和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稳步上升,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1998、1999、2000年分别为6.03%、6.38%、8.28%,1998、1999年基本持平,2000年比1999年增加2个百分点。

1.劳动力转移的资源特征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料显示:人均占有土地越少,劳动力转移速度越快。从劳动力转移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关系看,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多,则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强,向非农行业转移的步伐越慢。人均耕地面积在1亩以下的,劳动力转移率高达94.87%,而人均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的,劳动力转移率只有20.68%。

2.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

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1999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原地区当年转移5.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山区6.4%;丘陵地区7.5%,高出平原1.9个百分点。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省内转移为主,在省内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多半数:1998、1999、2000年分别为66.16%、64.94%、58.95%。同时也显现出向省外转移的比重在逐步增加,三年分别为33.84%、35.06%、41.05%。

2000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有:江西输出的劳动力占全国转移劳动力总量的13.85%,四川11.95%,湖南10.71%,安徽10.48%,湖北9.24%,河南7.52%,重庆6.74%,广西6.68%,贵州4.80%,江苏4.35%。从2000年转移到省外的输入地来看,到广东的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1.61%,其次是浙江占7.71%,上海5.94%,北京5.11%,福建4.32%,江苏3.47%。

显然,哪里就业机会多、哪里收入高,流向那里的劳动力就多。因此,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缺口大,是农民流向的首选地区。

3.劳动力转移的季节性特征

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而引起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农业生产与工业和商业服务业之间的一个极为显著的差异就是,农业生产具有农忙与农闲之分,用工数量明显不同。农忙时劳动力甚为紧张,农闲时大量劳动力则无所事事。因此,季节性转移的显著特征是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返乡务农,农活、外出两不误,属于“兼业型”转移劳动力。季节性转移的劳动力多于常年性转移的劳动力。

4.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特征

从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特征来看,1998、1999、2000年,在农业就业的分别为

2.11%、4.11%、3.00%,其中主要就业于种植业;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占了转移劳动力的大部分,三年分别为53.54%、54.19%、53.46%,工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分别占44.35%、41.7%、43.54%,其中,服务业就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3,其次是商业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从就业的行业特征来看,重新在农业就业的劳动力很少,劳动力需求量大的行业吸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其次是工作技术要求低的行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多。

5.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年龄、文化素质特征

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中,以男性为主,女性逐年增加。男劳动力占转移总量的比重1998-2000年分别为67.41%、67.11%、64.66%。从这三年的情况看,男性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重逐年减少,女性比重在上升。从转移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看,青壮年较多。

向外转移的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并不高,但转移出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呈上升趋势。转移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80%以上。初中及以下、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之比1998、1999、2000年分别为5.59∶1∶0.06、5.39∶1∶0.06、5.53∶1∶0.06,转移的100个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还不到1个。文盲和小学文化的转移劳动力呈下降趋势,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在增加,受过专业培训的比重在下降。

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对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全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推动全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家庭收入水平

外出做工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统计数据显示,从农民纯收入的来源看,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也越来越依赖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纯收入年增长率“八五”、“九五”期间分别为18.1%、7.4%,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分别为20.6%、14.7%;“九五”期间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是纯收入年增长率2倍,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超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1985-2000年间,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从18.15%提高到了31.17%,提高了13个百分点。近年来,劳务收入的增加成为纯收入增加的主渠道,2000年纯收入的增长有1/2是劳务收入增长的贡献。事实上,中国农民近几年从土地获得的收入是递减的,而农民收入却是递增的,这递增的部分是由劳动力转移带来的。

2.改善了社会经济结构,推动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扩大规模经营。目前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组织形式。农民经营的土地零散,不能实现规模经营,难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原来承包的土地尤其是全家迁移出后抛荒的土地,可以调配给种田能手,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有利于种植业人均收入的提高,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

(2)促进城市就业市场化,改善城市就业结构。农民进城就业一开始就遵循市场化的劳动用工制度。由于农民具有起初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吃苦耐劳等特点,他们的到来增强了城市就业的竞争性,推动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加快了城市就业的市场化进程。农民进城就业,填补了城市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缺口,改善了城市就业结构,促进了城市各行业的发展。

(3)增加二、三产业人口和产值比重,改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第二、三产业,从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由于增收在非农业较农业容易实现,1995-2000年间在农民生产性收入中,从农业生产中得到的收入,从996.51元/人提高到1136.09元/人,增加了139.58元/人;而非农业收人从692.98元/人提高到993.49元/人,增加了300.51元/人。非农业收入在农民生产性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从1995的32.65%上升到2000年的46.65%,五年间上升了14个百分点。非农业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非农生产,推进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

(4)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充分利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农村劳动力适应城市发展要求而合理流动转移的问题。农村城市化,实质上就是农村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要素为提高其效益,逐步向城市集中,把城市文明导向农村,缩小乃至最后消除城乡差别。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在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农业现代化储备了高素质的人才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的相互吸引和互动过程,早已超越了人口流动初期劳动者单纯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阶段,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分析

由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宏观政策、农村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着许多障碍与困境。

1.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

(1)文化素质低。2000年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占40.31%,高中及以上文化的仅占11.62%。而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高度正相关。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转移成本相对较低,容易实现非农就业。而全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成为其转移的一个障碍。

(2)接受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少。农村目前开展的短期技术培训,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时间短,内容简单。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少,仅占1/4。因此,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培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农业科技人员少。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农、林、牧、渔业四百个农业从业人员中仅有1个专业技术人员。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当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先转移出去以后,农业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变得更低,将直接导致农业技术推广难、农业生产率提高难、非农转移难的“三难”问题,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不稳,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化水平低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域是城市,但由于长期以来,在产业政策上,超前推行资本集约度高而劳动力密集度低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却很少。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而城市化水平较低。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3.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内在需要的矛盾

乡镇企业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蓄水池”,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是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主渠道,1996年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批规模小、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的企业纷纷亏损破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急剧下降。

4.农村人口持续增长与农业资源持续减少的矛盾

上一篇:芳芳贴凤凰绕口令下一篇:小班教案 小老鼠上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