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潍坊学习感悟

2024-07-02

赴潍坊学习感悟(共9篇)

赴潍坊学习感悟 篇1

育师启智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学习心得

高庙王联校吴东焕

金色九月,满怀期待地来到风筝之都——潍坊,参加了本次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很多,收获很多。下面我就这次听课的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新旧课标对比,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改变了什么。

虽然新课标已处于实施阶段,但我们大多数老师心中仍比较迷茫:一是不了解新课标内容做了哪些改变;二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该怎么上。结合优秀教师吴琳老师讲述的内容,融入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来谈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六大亮点:

(一)新课标更加重视写字训练

新课标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明确要求在小学,每天语文课要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习。

对于低年级来说,每堂语文课拿出10分钟来写字绝对不成问题,对于中、高年级,如何把这10分钟的习字练习与其他教学环节处理好,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只要我们向学生灌输“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思想,课堂中的动笔即是练字,如中年级可以抄写有特点的语句,提醒学生抄写的同时注意字的书写;高年级可以采用读写结合,既训练了书面表达,又练习了书写。

(二)新课标更加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去认识字,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识字的欲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教师可尝试用象形、会意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个字的造字方法,或编一些帮助学生识记的顺口溜,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染”字,可这样来识记

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复煮。

熬出颜色来,再放丝和布。

搅和九次后,白布变蓝布。

(三)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应首先做到准确地、深入地解读文本。走进文本,细读文本,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品味,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

身为一线语文教师,只有对文本有准确的深入的解读,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才能带领学生走向阅读的高处去。

(四)新课标更加强调写作教学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强调不过分追求“文笔”,强调“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学生不愿意写,老师不愿意教。面对习作话题,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使写出东西来,也是语言干涩,空洞无物。

怎样训练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所要写的内容?低年级写话只要遵循三个原则:不管学生写什么、不管学生写多少字、不管学生书写中有多少错别字,教师都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去评价。中年级可教会学生进行对话描

写,教会学生使用提示语,训练学生对于象声词的使用技巧等等。高年级习作教学应渗透倒叙、插叙等写作手法的运用。只要老师平时多关注一些习作上的训练点,我们学生的习作水平会慢慢提高,语文教学快不得,习作更应慢慢来。

(五)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读书

新课标指出:“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要关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给你知识和智慧;书籍,送你清风和冰爽。要让每位学生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从书中汲取营养,享受精神的食粮。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本人首先要做一个热情的读者,用自己阅读的热情去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

(六)新课标提高对教师的综合要求

新形势下的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总之,语文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新课标下,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转型

现在的语文课该怎样上,通过这次的观摩展示活动,心中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以最接近学生学习的起点,带领学生走向最远的终点。

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为起点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带领学生走向最远的终点。教师必须能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现状等,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的不感兴趣,无精打采,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得发生相应的变

化,而不能根据既定的设计固执地进行下去。

要带着学生走远,课堂上拓展的内容必不可少,但涉及的不可占时太多,深度不可过大。要知道小学语文它姓“小”,终点是相对的,它好比高速公路的入口,教师把学生们领到那儿,接下来的可以留给他们自己去走。作为老师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能引领他们站在高处放眼远处的风景。或者说,教师先在学生心中种下一粒能够有机会生长、发芽的种子,将来的某一天这粒种子碰到适合的温度、土壤就会发展得蓬蓬勃勃、郁郁葱葱。

(二)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在上课时,让学生不觉得累,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如魏星老师在教给学生“剥、削”二字的运用时,将“剥花生”、“剥玉米”、“剥香蕉”、“削苹果”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教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学到知识,明辨“剥”、“削”的多种读音。

再如:将当下热门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转移到课堂,教师尝试着将学生不合理的答案一一毙掉,而学生却在快乐、愉悦的气氛中输得心服口服,输得是非分明。

(三)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感悟空间。

选入语文课本的《牛郎织女》是一篇篇幅宏大、情节冗长的民间故事。窦桂梅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却能够找准问题的核心、切入点。120分钟的课堂,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畅说阅读体验中获得感悟和收获,老师抓住了故事的离奇、超想象及浓郁的情感,充分唤起学生情感,浓墨重笔、大做文章,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一种自然、完美、水到渠成的融合。

(四)以乐观、阳光的心态赢得学生的青睐。

其实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必过分苛刻,一味的去和那些功成名就的专家、名师相比注定会有挫败感的。只要和与自己所教班级相同的几位老师比较,不差于他们,学生们就会喜欢你。孩子总喜欢用感性的思维来接受感性的东西,所以当一位祥林嫂和一位孔乙己同时出现让学生选择时,学生喜欢的必定是具有IQ精神胜利法的孔乙己,而不是整天絮絮叨叨、哀哀怨怨,将自己的不如意一味传递给别人的祥林嫂。

(五)以最契合语言文字的规律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式。

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言谈举止、思想意识、知识层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果教师不带动、不范读,而是一个劲儿要求学生读好是不合适的;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总是不间断地对学生强调要多读书,这也是不太现实的;正如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独立于学生、课本之外,而要求学生必须悉心投入的阅读思考一样,结果学生是不会用心的。教师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最核心内容。教学不能偏离文本的具体语境。

著名的教育践行者窦桂梅老师说:手执语文课本,立足于学生中间,语文老师,你就是语文的化身。教师带着自己的知识、情感、体验穿行在文字编织的形形色色的世界里,在那里感动、悲伤、欢乐、陶醉„„一并带着来的还有那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朝气蓬勃的学生。此时作为老师是何其幸福,我们在语文的世界里多活了千百回;而作为这样的学生是何其幸运,因为在这样的老师引领下他们的潜能将被发挥到极致,他们会亲身体验什么叫“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设想,语文老师一旦点燃了学生热爱语言的火种,直到他们长大后还对语文保持着初恋般的情感,那在高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都会去学数理化了。

一次外出学习,值得汲取和借鉴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只是撷取了其中的几点来谈。教师的教与学是一个无止境的、生长的过程,我们只有朝着卓越和优秀而努力,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赴潍坊学习感悟 篇2

培训别具特色

一是方式新颖。

专题讲授、现场教学、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 别具特色。讲解者不是坐而论道, 而是放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中加以分析, 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改革开放的主战场、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让学员去感悟、去认识。课程设置新、范围涉及广, 聚焦当今发展中的高端和热点, 每一次听讲都有新的收获。可谓知识在课堂讲授中拓展, 思想在现场体验中升华, 认识在互动研讨中深化。

二是内容实用。

全部课程分为三大专题模块, 各有侧重点和针对性。“党性修养和廉政建设”, 重在使学员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时刻不能忘记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职责, 只有牢固树立忧患意识、风险意识、防范意识, 才能居安思危, 长治久安。“宏观经济形势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旨在让学员充分了解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政治发展形势, 既要掌握中国, 更要把握世界, 把我国的经济政治放在国际大舞台、大背景下, 让学员去观察、去比较、去思考,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是每个财政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既放大了视野, 拓宽了思维, 又激发了责任感和使命感。“领导力提升”, 重在让学员规范领导行为, 掌握领导艺术, 提高领导能力, 确保工作顺畅。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 学会领导职工, 学会说服他人, 学会化解矛盾, 学会启发、激励、促进干部职工成长, 在当今利益无处不在、风险时刻伴随、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工作环境中, 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三是现场精彩。

几次现场教学, 无论是考察“一大”会址, 还是情景模拟, 场场精彩, 处处受益。如“媒体沟通情景模拟”, 是旨在锻炼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 如何应对社会舆论的客观环境和要求, 如何增强重视新闻舆论、重视舆论引导, 如何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此次模拟现场体验, 既是舞台又是练兵场, 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检验和提高, 令人眼界大开, 感同身受。

学习感悟良多

此次短期学习培训, 受益匪浅, 感悟良多。

一是要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 作为领导干部, 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回顾前30年的发展, 我们之所以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就是因为我们打开了大门、敞开了胸怀、放开了视野, 向世界学习, 与国际接轨, 同全球竞争。在新一轮发展中要实现经济的转型、提升、跨越, 仍然要了解世界大势, 熟悉国际规则, 把握国际动态, 在国际经济政治大背景下, 谋划工作, 推动工作。这是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形势”专题的根本要义。

二是要有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今天, 我们要赢得民族复兴, 实现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无疑需要一大批新时代的精英和中坚力量。作为财政领导干部, 就要勇担这个责任。虽然今天的现实不要求我们象革命前辈那样去经受艰难困苦和面对生死经历, 但是, 让国家民族走向富强兴旺的伟大使命, 对我们的精神思想层次和才智能力等素质的要求也许更高、更广、更全面。因此, 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一刻也不能放松对高层次的人生追求。这是时代的呼唤, 形势的要求。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 服从真理, 顺应规律, 这是人类一切生产和创造活动应该遵守的铁律, 也应该成为我们新时代建设者、奋斗者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品质。在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奋斗历程中, 最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铭心刻骨、没齿不忘的思想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坚守和珍视这一思想原则, 就能赢得胜利和成功;违背和丢弃这一思想原则, 就会招来惨败, 甚至崩溃。参观“一大”会址, 重温党的历史, 把握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是我们搞革命、搞改革、搞建设的成功法宝, 必须世代传承, 永不放弃。

四是要培养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由于国情, 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 由于面对的内外环境, 今天我们这一代人要应对、解决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和艰难程度, 也许是前人没有过的。“矛盾凸显交织, 问题碰头叠加”。从总体上说, 解决矛盾和问题, 有赖于国家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仅从技术层面上说, 当前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 尤其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时, 要注意把握好几个原则:及时、诚实、智慧、守信。及时, 就是问题一出现便及时认真应对处理, 不拖延、不推诿、不让其累积、发酵、蔓延。诚实, 就是实事求是, 尊重事实, 尊重群众, 依法依规处理。智慧, 就是讲究策略, 注意方法, 控制节奏, 把握时机, 巧用资源。守信, 就是对事实负责, 对群众负责, 对国家负责, 对历史负责, 言必信, 行必果。这是领导者提升领导能力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成果贵在转化

培训考察不是目的, 关键在于学以致用。此次学习、培训、考察, 得到许多启迪、启示。只有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对之进行很好的消化, 才是真正的收益。

一是狠抓学习不放松。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 不仅要带头抓好学习, 及时用新理论、新理念、新知识、新思维武装自己, 更要组织带领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抓好学习, 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只有坚持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和修养, 才能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是科学发展为根本。

有“东方之珠”美誉的上海, 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商贸、物流等服务业的中心, 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据有关资料显示, 上海人均生产总值 (GDP) 、“中国发展指数”一直居全国前列, 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其他省份。但上海始终不满足、不松懈, 咬定发展不放松。即使现在已处于一个很高的平台上, 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 推进科学发展的劲头一刻也没有减弱。要用上海的经验教育大家,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科学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 必须时刻紧抓不放。

三是解放思想是关键。

学习永无止境, 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此次中浦院培训, 我们的共同感受是, 所到之处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又快又好, 除有国家政策支持外,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思想解放。多年来, 他们敢于突破, 敢于创新, 敢于进取, 在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事实再次证明, 观念变则行为变, 行为变则习惯变, 习惯变则命运变。只有引领大家不断地解放思想, 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才能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四是发展出路在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 创新促进发展”。此次学习、培训、考察, 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了中国发展最前沿的脉动, 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国际性、时代性、开放性, 令人触手可得。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均来自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路。扑面而来的“浦东现象”就是创新发展的鲜活范例, 它不仅彰显了创新思路的强大生命力, 也有力地诠释了“创新是不竭的动力”的真谛。“十二五”时期是陕西实现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实现“三强一富一美” (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 的奋斗目标, 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作为财政部门, 要实现“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进一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把创新理念与思路贯穿于整个财政支农工作中, 用现代工业理念做大农业, 用现代流通理念做活农业, 用现代金融理念做强农业, 用现代生态理念做好农业, 切实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 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切实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促进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切实抓好科技兴农工程, 提升农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切实抓好富裕农民工作, 加快农民增收;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让三秦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赴华东师大学习感悟 篇3

【關键词】规模 精致化办学 责任感 使命感

有人曾说“华东师大是校长培训中的黄埔军校”,如真是这样,我还真有点愧对这个“荣誉”,我感觉只不过是这所“军校”里一个匆匆的过客,但其精品式的培训课程和大量的参观访问见闻仍然对我产生了洗心革面的影响,也许这种影响会伴随着我的一生,我也企图把这种影响影响更多的人。接下来,我就将我的浅悟浅见向各位汇报。

一、本次培训简介

(一)体验差距

本次培训在华东师大共待了24天,24天的所见所闻让我真正感觉到了走出大山怀抱拥抱现代化大都市的怡然之得之情,也让我懂得了东西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在哪里——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繁华都市与原生态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的差别,不仅表现在交通的四通八达,更深深地印在文化与意识之中,更体现在人们的一言一行所展示出来的素质之中,这种差距绝不仅仅表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这种差距会随着中国国际化的加速而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也许看得见但永远也摸不着。具体表现在教育上是——东部抓质量西部抓规模,东部抓精致化办学和培养国际视野人才时西部才提抓质量,也许这就叫望尘莫及吧,这种差距至少是一代人的差距,甚至更大。

(二)体验课改

本次培训班是“第24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市、区)样本校校长专题培训班”,由来自全国11个省(市、区)的校长和副校长组成(西藏的有林芝一中的伍校和我),而又以西部为主,这也是最后一期普通高中新课程校长专题培训班。我们为这期班的名字找了很多好听的原由,如:24K足金、24节气等,这实则表达了西部校长的一个共同期望——西部高中课改有一个完美的开始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本次培训主要以专题讲座和考察学习两种方式进行。给我们讲座的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如基础教育二司的李明外长、上海教育局主任尹后庆等;有一线课改校长,如天津中学的国赫孚校长、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等;有普通高中新课改的知名专家,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主任、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教授、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等。他们从不同角度,以独到的视角,以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用大量鲜活的事实,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

二、重新认识高中新课程改革

(一)课程

教育活动即课程。有有形课程(文化课程),也有无形课程(各种活动,如第二课堂就是很好的活动选修课程,这也许对学生一辈子记忆深刻;运动会、艺术节、社团活动、各种讲座等);选修课程不一定要有特别印制的教材;课程应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设置,选择性应更强;学校应制定完整的三年《课程纲要》(模块课程的整体体现),《课程纲要》抓住四个环节——目标,即希望到哪里;内容,即载体,素材和活动;实施,即怎样教和怎样学习;评价,即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二)课程安排(如何排课)

两节连排,分段分步。好处: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

(三)高考

考试无法回避,国外也是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考得好不一定素质高,但素质高的一定考得好。新课改不回避高考,我们不能因高考而抵制新课改。新课改高考一定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建议:在高一重点培养学生的方法和习惯,高二注重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高三注重升学;在西藏考纲未明确之前,我们应重点研究宁夏高考。

三、关于学校管理

(一)管理

有人说管理就是把该管的事情理顺,也有人说就是利益的再分配,也有人说你管我我就理你你不管我就不理你。我个人认为学校管理把事情理顺尤为重要。管理就是明确告诉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管理就是做正确的决定之后坚决执行。管理切忌决策错误和朝令夕改。

(二)建议

各职位权力最大化和责任最大化——加强年级组和各处室的权力和责任;推行课时津贴制和岗位津贴制;推行教师和管理人员双向聘任和双向评价机制。

赴山东潍坊学习心得体会 篇4

2014年11月3日至11月14日,濉溪县教育局组织我县23名校干和教师到山东潍坊进行培训和学习,我们先后到潍坊五中、潍坊外国语学校、昌乐外国语学校进行考察学习。每校为期三天时间,通过听、看、问、访、探等形式了解这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次培训给我很大的震撼,感触很深。尤其是课改、高效课堂以及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学生的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悟之一:用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来熏陶着师生

步入三所名校的校园,校园十分干净,可以说一尘不染,无杂草纸屑,校园的激励性的标语十分醒目,学校办学为理念以及办学思想在学校楼上展现出来。潍坊五中和潍坊外国语学院校园空间比较小,教学楼比较拥挤,但是他们会充分的利用走廊和墙壁,在墙壁上展现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和一些教育家的名言。在班级走廊上张贴着班主任的寄语,学生的文章、书画、摄影作品,还有学生的活动照片,班级的誓言以及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各种学习方法。特别是昌乐外国语学院环境优雅、高楼林立、布局合理,每一幢楼房都精心设计楼名,每一个楼名都有一定的意义的,有激励的、有怀念的、有服务的„..而且每条路也都有名字。该校的班级走廊文化布置的非常的丰富,有的班级还有老师的文章和书法,通过老师的这些来引领学生。每个班级除有走廊文化之外,还有班级展板文化,每个班级都有展板,树立道路的两旁,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班级文化布局精致、整洁美观、不断更新,保持很好。这些学校丰富充实的走廊文化,墙壁文化,班级文化让四面的墙缝说话,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学生和老师进行精神鼓舞,真是草木含情,墙壁有声。把整个校园建设成精神特区,使广大教职工、学生每天生活在激励中,提醒中,生活在时刻被熏陶被鼓舞的文化氛围中。

而我们也在用各种文化来熏陶着学生和老师,班级中也有走廊文化,班级文化,但是我们和他们相比相差很远,一方面内容不充实,不实在,有点花的感觉。另一方面保持的太差,学校年级部布置了,班级也做了。检查结束,内容不更新,有的班级内容没了,烂了,一周都不能保持,纯属当官差。我们应当从内心向潍坊名校学习,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做法,用丰富的文化和崭新的内容来熏陶、激励学生,从而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感悟之二: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培训和学习期间,我们最多的时间是走入课堂,我共计听了30多节课,每听完一节课都和教师进行交流和反馈,听取他们的介绍教学模式和方法。潍坊五中采用 “五步”教学模式,即学(感知自学)、研(合作探究)、展(展示反馈)、教(精讲提升)、达(当堂达标)。围绕五步教学,他们总结出了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三种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是:“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导引诱思(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布置作业”。复习课基本模式包括“概括导入、确认目标(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典题引导)、点拨深化(达标练习)、提升能力(反思总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讲评课的基本模式是“错题统计、找准错因(自主纠正)、反思内化(展示思路)、暴露问题(重点点拨)、方法指导(变式训练)、二次达标”。潍坊外国语学校采用“三标课堂”,即 “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 的教学模式教学,上课前把本节课的目标在黑板的一角和导学案上呈现出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上课能够有的放矢,能够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昌乐外国语学校采用的是“三效课堂”,“三效”指的是效率、效能、效果,三效课堂就是追求最高效率、最佳效能、最优效果的课堂。三效课堂的基本内涵为十六个字,即“以学为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素质达效”的教学模式教学。以上三个学校都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开学前各个备课组把本学期内容分解到每个组员,提前把导学案按照学校教学模式做好,让后组内研讨,形成定稿,课前印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合作交流,小组内进行讨论合作。小组是以六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素质层次不同,采用兵教兵、兵练兵的形式合作学习,也可采用小组和小组之间交流合作,小组和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地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主导作用,教学时教师放主角于学生,放学权于学生。教师只是在学生必需处精讲,只在学情必要时点拨。教师精讲善导,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励,小组之间竞争贯穿整个课堂。教师轻轻松松上完本节课,学生高高兴兴掌握了主要内容,确实高效。

从山东学习回来以后,目前在我校六年级五个班级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首先分小组(6人一组),小组成员学习成绩不同,设立组长、师傅和徒弟。组长有纪律组长、学习组长,各司其职,师傅学习带动徒弟。班级做好小组量化评分表,有专人对各个小组进行统计量化分数,一周一评比。其次,让语、数、外三科备课组长把内容分解下去,制定导学案草案,然后小组讨论、研究形成定案。通过一段时间尝试发现以下问题:(1)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时,声音太大,有的学生听不到讨论的内容和结果。(2)班级中有几个基础太差(乘法口诀都不会)的同学,在合作学习时,无法和其他交流合作,小组长从内心不愿意接收这样的学生。(3)刚开始分组时,学生面对面座,总有说话的。(4)教师在上课时还是采用以前的讲法,教师讲的还是多,还有些放不开。鉴于以上情况,现在正在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感悟三:让学生参与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位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代表学习成绩的优秀,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很突出。这三个学校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社团活动能正常开展,而且形式多样,有棋类、绘画、书法、各种器乐等小组,学生参与率都非常高,学校都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开发了智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另外学校如有活动,他们放手让学生去设计,让学生去策划,让学生去安排。如潍坊外国语学院每周的升旗仪式和降旗仪式程序都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的,而且安排的有条有理,有主持人、有讲话人,还有英语翻译。班级文化和走廊文化都是由学生设计的。昌乐外国语学院每次各类活动,包括各种晚会,从节目筛选,编排、主持全部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他们在各类活动中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昌乐外国语学校每学期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有长有短,在参加各类活动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一定很快乐!而我们呢?做什么事都是事先给学生设计好,从来不敢把一些事情放手给学生,就是做走廊文化都是由老师设计好,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样子来做。以后学生会养成无论做什么事,都得问老师怎么做,自己不敢做。这样会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没有了创新的意识,学生会养成依赖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赴潍坊学习感悟 篇5

-----金鸡滩中学康亚军

为提升我区中小学学校管理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区教育局组织了全区中小学校长赴山东潍坊考察学习。考察期间,我们聆听了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韩吉东、潍坊五中校长韩杰亮、潍坊市外国语教育集团理事长程新民专家的三场报告;参观了潍坊一中、潍坊三中、潍坊外国语学校根基教育展览、校园文化;参与了外国语学校根基教育生态课堂(八年级英语、小学二年级数学)。此次,通过到这些学校看、问、听、交流等形式的考察学习,使我感受到了发达地区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领略到了先进学校校长的领导风采和管理艺术,体会到了自己学校与优秀学校的办学差距,也发现了自己学校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来去匆匆,感受的只不过是山东课改的一瞬间,但我却有良多的感慨和深刻的体会。

一、学校的办学特色明显。几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各具特色,如潍坊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办学目标“为明天准备民族素质”。他们推行的“时尚英语、根基教育、生态课堂”的办学模式让人耳目一新。潍坊一中的校本课程开展的有声有色,主要内容有地方文化、学生社团、我与世界、科学在我身边、强身健体等。此外,还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处、教研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校长的教育思想活、办学理念新、改革意识强、管理水平高。比如外国语学校校长程新民主编创作了十多部教育专著和教育文集。

真不愧为专家级校长,让人惊叹敬佩。

三、教师队伍有着崇高的敬业精神。考察学习中了解到,这里的教师待遇不算很高,学校也没有什么福利,但从早到晚都没有教师迟到、早退、旷工、旷课。在课前,教师们积极认真地备课,经常加班加点,课后,写反思、写总结。在外国语学校,教师不签到,不考勤,但从没有无故迟到早退旷现象发生,潍坊教师的敬业精神让人心生敬佩。

四、学生素质较高。校园内,学生主动打招呼问好,课间听不到刺耳的尖叫声和相互骂的现象。室内外的墙壁上干干净净,没有一个手脚印,学生进出校园也是排着队,没有拥挤没有争抢,很有秩序。

考察学习的时间短暂,但我一直被潍坊的教育感动着,也在感悟着潍坊的教育。

一、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把音体美综合的学科同语数英学科同等对待,同等配备师资力量,同等进行检查,同等进行考核评价,同等进行奖励兑现。只有从制度上、时间上、课程安排上、评价体系上改革和落实,才能推进素质教育。

二、校长要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要做教师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培养目标的领航者、师生安全的保护伞、班子成员的领头雁。只有校长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目标明确、理念清晰、登高一呼,教师才能积极响应,有的放矢,学生也能努力学习,积极探索。

三、要办一所高质量的让家长满意、学生乐意的学校,必须打造一支“师德高、师德强”,“乐业敬业”的教师团队。增强团队凝聚力,加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师主人翁责任感,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这样才能群策群力,办好当代教育。

四、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德、育、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将来能更好地实现自己、成就未来、回报社会、振兴民族。

潍坊之行 学习感悟 篇6

2013年12月14日下午,我们一行12人在李冉副书记的带领下,前往风筝之都——潍坊市参加教育家高震东教育思想报告会。旅途的劳累不必多说,在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里,我接触学习到的东西,不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和发展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感悟良多。

一、忠信思想,反映的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一晚的休整,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出发前往潍坊第四中学,入眼就是一座巍峨的塑像,冬日里寒冷的风吹不散我们一心学习的热情,很快,我们在会场里见到了报告的主讲人们,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但是精神抖擞,谈笑风生。

报告伊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丁广举教授先为我们介绍和评析了高震东先生的教育思想,他说到为什么在这里、在此时做这样一个报告时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而忠信教育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高先生是非常重视德育的,他说过“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并以“入忠信、学忠信、行忠信”为校训,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忠信做到了学生百分百的毕业率、就业率和无犯罪记录,恐怕这与学校重视德育是分不开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们作为教育在工作一线的人民教师,更应该明白并且为之努力奋斗。要建立起“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样的使命感,要真正将教育当成一种农业行为,而不是工业行为,因为“只有农业才可以做到‘一粒种子,满树果实’”。

而后朱幕兰女士为我们介绍了忠信学校的德育、教务管理——知行合一。讲台上,她是台湾新竹县新丰忠信高中校长高震东老师的夫人,每年都陪同高先生来大陆义务讲学,我们还邀请她与我们合影。一位白发老人精神矍铄,讲话温婉大气,使我们不仅为之震撼和折服。我们了解到忠信学校的成立之不易和波折,知道了忠信讲究“礼义廉耻”,但同时又用“可以理解的话来教导学生”,使学生不但理解并且愿意去做好。她还说到老师做教育时,除了要找对合适的方法,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在爱他的,不然尽管用心良苦,却是一片枉然。

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一个提议,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改进。

当天下午和第二天,忠信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董事长苏龙德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王殿卿教授以及原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处处长孙学策,分别又为我们讲解了忠信精神和忠信教育法以及中国伦理和立德树人,使我们更多的了解了热爱、传承、尊重生命、追求文明的忠信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变迁直到现代社会立德树人观念的发展历程,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

在报告的最后,孙学策老师和李卫老师为大家倾情朗诵了一段高震东先生的传奇故事,他们抑扬顿挫的语调、饱含感情的面容,以及那字字珠玑、凝结高震东先生一生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一刻时光如同静止,我们跟随高震东先生见证了忠信学校的创办与发展,亲临忠信思想的萌发与成长,聆听忠民爱国的谆谆教导,抚摸德育成就的一代丰碑。

周一的上午,我们一起到潍坊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潍坊中学也有新疆班,新疆班的领导老师与我们深入的座谈,在激烈的交流和讨论中,我们互相了解了学校的管理教学情况,学习到他们一些优秀的教学做法,也感受到当地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兢兢业业的精神,之后我们还参观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宿舍管理情况,其中对于校园和班级以及走廊文化的设计和布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思考如何将这些明显的养成性标示和文化宣传更好的展现在咱们自己的校园里。

最后,我记起了高先生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青年教师,能得到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实属不易和难得珍贵,我将继续钻研忠信教育的优秀理念,实践于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不但将德育落实到平常的每一件小事上,而且也以此作为自己成长发展的鞭策,努力“学生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教育家,孜孜不倦地告诫我们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校教育要“以德立校”“学做合一”“教学生学做人、作好人、做真人”;告诫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并不是一律照搬,高先生的讲演把做人的基本素质、爱国、从小事做起汇集到一句话“国家兴亡,我有责任”!随着时代发展,老、旧的观念也要随之向更为宽广的境界发展,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依然是“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高先生的讲演中充分表达。

“不带西洋色彩、不排外不媚外”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在忠信学校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教育

赴英国教育考察学习感悟及思考 篇7

时间:2012-01-06 17:1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56 次

导航:

淮安市第三中学 丁健平

2011年10月9月至10月22日,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清河区教育管理考察团一行15人赴英国进行学习考察培训,我们先后听取了7个专题的学术报告,与4所中小学进行了交流,参观了伦敦、爱丁堡、切斯特、爱彻斯特的工业展馆、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及牛律、剑桥曼彻斯特等著名大学,还考察了温莎城堡、莎翁故居、湖区小镇、曼联球场、塔桥、大本钟等文化名所。

感悟与体会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英国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始终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注教育均衡、公平、关爱,“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都有权利享受良好的教育”“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培养目标上,是“让每个人都能工作”,能养活自己,追求安宁的生活,快乐享受每一天,不以升学为目标。教学上关注学生的接受度,学生是否乐意学、主动学。同时特别注重学校安全、师生健康、师资培训及残疾、智障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自主高效的办学模式。政府下放权力,地方提供保障,学校自主办学,家长主动协作是英国学校主要管理和运行方式。国家只负责编写大纲,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职能是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地方和实际情况制定地区的教育发展方略,为学校发展提供帮助,支持和服务,与学校是合作伙伴关系;学校成立校管会,校管会负责制定学校目标,整体运行的控制,校长全权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在奖金分配、教职工聘用、课程设置、工作评价等方面有足够的自主权,校长被称为首席执行官,挑选严格,竞争激烈,薪水很高。扎实细致的素质教育。学校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成长规律,在国家教学大纲指导下,按国家课程标准自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等,没有课本教材,没有统一要求。教师按资料编教学内容,学生记笔记,作为复习考试依据,进行模拟化、主题化教学,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兴趣,张扬个性,发展能力。平均每班20人左右,课堂教学实施小组合作。教师认真负责,善于激发兴趣,启发调动学生为学生展示提供机会,学生自由放松,积极主动地表示自己的观点及认识。活动组织自然,游戏教学处处体现寓教于乐,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重视信心教育、安全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程设置既重视英语、数学、理化生教学,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修设计,并不断调整。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协同合作;提倡阅读,注重环境育人;对学困生,智障生教育有耐心,单独辅导。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1993年英国成立教育标准评估办公室,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估和督导,内容包括领导管理、教师风貌、财务、教学、学生精神道德、家长对学校的看法等。分常规督导、优质学校自评、问题学校跟踪督导、专项督导。督导方式主要是听课、座谈,一般每3年1次,结果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估是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和发展的,不唯分数。英国也有频繁的考试,国家级统一考就有5次。以学生的基础水平定标准,运用红绿灯系统评价进步指标、教育质量,转变一考定终生做法。对考试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反思,落实措施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学生中考成绩分层次培养,优等生鼓励进大学学习,中等生进行普职分流,偏下学生教授基础课程、生存技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学生成长、成才、成人。

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英国社会文明,经济发达,法制健全,保障完备,环境宜人,公民素质普遍较高,教育世界领先。英国是个岛国,气候湿润多雨,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现在英国本土很少有工厂,农业以牧业为主,重视生态保护,因此环境清新宜人。英国人的绅士文化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与其老牌帝国的地位是相称的。可以说英国绅士文化的形成是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虽然现在英国已没有夕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但其国民在骨子里还保留着贵族的气质,绅士文化依稀犹存。

借鉴及思考

我校地处淮安老城区,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学校,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办学业绩,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学校的发展逐步落入低谷。生源的数量与质量逐年下降,社会声誉和教育质量持续走低。如何为这样一所老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英国基础教育许多好的做法值得我校借鉴学习。

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重要,每个人都能成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校要在挖掘和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秉承“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宗旨,承认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多向性,竭尽所能地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人格基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真正的设置具体可行的相应措施和方法,身体力行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到既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要进一步做实基础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基础上实施全员、全程、全面管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围绕学生习惯的培养,加强课堂、课间、作业、辅导、早读课、考试管理。继续抓实教学六认真,重点抓好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处理等教学环节,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实行日反馈制度,对师生的办公、学习进行巡视检查,做到逐项记录,即时公布,当日汇总,每周总结,按月考核,增强制度执行力。尽可能地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

三要进一步深化教学研究。“226”高效课堂是我校近两年着重打造和实施的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案和学案为载体,以学习行动小组和学习科研小组为平台,以“六步导学”(课前检测、激趣导入、自主研学、合作研讨、展示反馈、总结提升)为路径,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学,为学生展示提供舞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我们要围绕“226”高效课堂,深入开展研究。每个教研组、备课组均要有校级以上课题,围绕课题研究开展教研活动,力争将学校“226”高效课堂研究申报为省、市级立项课题,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四要进一步开展特色活动。新课程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室、学校的小天地,要投身于社会、自然的大课堂。以信心教育为核心开展特色活动,继续围绕文化布置、主题教育、高效课堂、艺体活动等方面开展信心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教育活动的思路、途径、方法和形式,使信心教育活动逐步成为学校的品牌文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主题教育和艺体活动,开发校本课程,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能从中获取知识、锻炼才干,丰富个性。让那些曾经扮演着失败者角色的学生,重拾自信,阳光地学习和生活,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基。

赴潍坊学习感悟 篇8

“爱国心”和“强国行”相结合,让发展质量更好。爱国、救国、报国,是张謇一生的追求,也是广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初心使命和实践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家要围绕企业发展大方向,把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的价值取向融入兴办企业、兴办教育等创新活动中,时刻将关乎国计民生、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入脑入心入行。要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实体经济增长中广泛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主体创新意识,推动企业管理和创新创造,让“勇于改革创新,敢于承担风险”成为改革发展薪火相传中的“指示牌”“引航灯”。要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广泛激励企业家创新活动,积极探索“兴办企业、兴办教育,而后以商养学”的具体行动参考,以“教育强国”思想引领,科学系统回答好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破瓶颈”与“立制度”相适应,让综合效益更高。“破立”并举抓制度建设、抓深化改革,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等在党建领航共建共治共享的正确轨道上达到最高“阈值”,为企业改革创新注入源头活水。一方面,要打破企业限定发展格局,“刚柔并济”统筹协调资源,克服思维盲从和空白,突破阻碍创新创业的制度瓶颈,变“瓶颈”为“抓手”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针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大力发挥创投机构、创服企业“精细化”发展优势,厚积释放“双创”效益实力。另一方面,要以“两山论”“双循环”为目标导向,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动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助力创新求变,多主体、多元化共享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红利,让干群关系、营商环境、政治生态向着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前进,实现高品质“腾笼换鸟”,持续增强“好发展、真发展”信心底气。

“搭桥梁”和“通经络”相协调,让核心竞争力更强。纾困惠企、稳岗就业、技改补贴……一系列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利好政策,为支持企业适应人才融合发展趋势带来了更加广泛、更加普惠、更为精准的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面向基层、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成果不断夯实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大桥梁”,让供给方式、资源要素、链接枢纽在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中更加同频、更加活跃。要广泛指导、严格督导“创新信息互通、创新结果互认”实现路径,畅通拓宽产业融合、文旅结合、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联动的发展路径,让优化配置资源向企业高水平集聚,促进优势集群在各领域、各方面的集中攻关和深度融合。同时,要发挥创新竞争力在“平稳期”向“攻坚期”、“无人区”向“深水区”的“强引擎”“粘合剂”作用,以丰富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管理等创新活动为主线,营造浓厚改革创新氛围,促进“高质量”和“一体化”相结合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赴“两山”培训感悟 篇9

—赴“两山”学习考察感悟点滴

安定区景家泉初级中学

张林春

2012年5月8日至18日,我参加了由安定区教体局组织的赴山西省太谷县的几所学校和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学习培训,亲身经历了这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再结合我学校高效课堂实施以来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管理层面有以下看法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以便共同提高,谈得不妥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转变观念,不要墨守成规

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效果。看看我们身边的农民,他们的种地的观念在变,他们劳作的工具也在相应的发生着变化(举例),那么我们还有何种理由不转变课堂教学的观念呢?高效课堂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不确定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应当解放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和推导,体验探究过程。传统的教学由于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学生在课堂上倦怠应付,课堂缺乏生机和乐趣。传统的课堂其实就像农民种旱地庄稼一样,只是负责把种子洒在地里,至于收成如何,那只能是听天由命,其实往往是广种薄收,而高效课堂则主要关注种子的发芽率、出土率、植株的抽穗率和结实率,也就是说不

但关注结果,更关注成长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导”,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学结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强力打“假”,不要弄虚作假

1、“假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构建高效课堂之前,大多教师的教案是形同虚设,写给领导检查看或为应付学校考核所有的,课堂上很少真正用得着教案,确实有些劳民伤财。构建高效课堂以来,我又有一种新的担心,导学案尽管从形式和内容上看与原来的教案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学校实施不好或引导不力的话,担心导学案又会成为继教案之后的又一个观赏品,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不能真正的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必须要花比原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弄清楚所授知识的网络结构和知识层次,根据课型、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对应的导学案,使导学案能够真正地发挥“导学‟的功能。这个“假”如果我们不打,那就根本谈不上高效课堂。

2、“假问题”。编制导学案就是要将教材知识问题化,将问题习题化,学习具体化。那么所设计的问题就应该是导学案的关键,问题一定要讲究质量,必须是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提出来,所设计问题的排序要有梯度,问题的呈现要有层次性。这样设计的问题才既适合教材内容的要求,也适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设计问题的来龙去脉上来,这样的问题才值得学生去动脑,从而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前不能很好的研究教材和学生,而是随意的信手拈来几个问题,表面上看,课堂流程、学生活动很正常,但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掌握教学内容的实质。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是“假问题”,这个“假”如果不下大力气打的话,我们的课堂就会流于形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假参与”。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兵练兵搞得不实,有的小组发言展示的学生根本不代表小组的意见,把小组的展示搞成个人秀,忽略了组内的其他成员,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小组建设不够科学,小组评价未能及时跟上所致。小组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原则,编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优劣势学科相结合、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男女性别等要素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可根

据实际情况做合理微调。小组评价体系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和班级管理、评优选贤挂钩,而且我们老师要坚持好、总结好。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每位学生和每个小组的积极性,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到我们设计好的课堂流程中来,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要做好组长培训,并让组长培训好组员,尽量让每位学生课堂上都有展示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应当特别关注一下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在评价手段上向他们倾斜,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这样才能变“假参与”为发自内心的“真参与”。

三要从基础抓起,不要建空中楼阁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发生着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在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在变。但由于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才刚刚起步,所以要达到高效课堂建设的更高水平,首先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举例),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循序渐进地、采取各种办法引导每位学生敢于开口发言、会说话、能说话。说实在的,我们原来的传统课堂真的由于教师的包办,好多善于说话的学生由于课堂上没有说话的机会,说话的功能慢慢退化了(举例,“用进废退”学说)。有好多老师都反映班上的学生根本不举手、不发言,烦死了,问题在哪里?我认为问题就在老师自己,是老师没给学生说

话的权利和机会。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说过“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生学习最大的天敌是依赖”。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依赖性太强了,因为课堂上的事都让老师给包办了,那么他们还能干什么。就像老虎教虎仔觅食、学会生存一样,我们老师要善于把学生推出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学习,遇到困难确实解决不了时再找老师,这时候就是我们老师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老师再去帮忙,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大胆、自信的去展示呢?下面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展示歌,供大家参考: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来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当然学生的说话和展示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跟上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根据本校实际,通过各类活动搭建能够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平台,慢慢地学生就动起来了。

四要不拘一格,不要死套模式

太谷县确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是 “二十四字模式”(自学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杜郎口中学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沉淀,逐渐提炼升华出一套具有鲜明杜郎口特色的教改体系,可称之为“杜郎口模式”,或称为“三三六”模式。“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我们安定区教体局在借鉴其它学校好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研究我区教育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由于学科的性质不同,课型不同,各班学生的学情不尽不同,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或多或少存在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学习模式和套用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像工人生产产品那样,固定的套用产品模型,要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型以及自己的教技特长,灵活多变地设计教学流程,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宗旨不会变,从而不断地找到适合本学科性质、课型和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当然,任何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有了这种“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不需要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摸索,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路子,使我们有了一定的模式可循,但模式是死的,我们教育者的思维是活的,只有适合我们的教情和学情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样的课堂也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新时代最需要的课堂。

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要一叶障目

对于学生的最终教育目标不是全部都考上重点大学,当然也不可能都考上大学,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高效课堂能够训练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合作交流和团结协作的能力。由于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和捆绑式评价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热情,实现了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的良好局面。这样学生便会自然而然的将课堂上的合作延伸到课外,将学习方面的合作拓展到其他各个方面,从而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2、语言交际能力。组内交流、组外展示、课堂主持、对其他同学的评价和纠错等都要求每位学生要有一口精准的语言,这样久而久之就无意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社会适应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弥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6、使学生更加的诚实守信。六要持之以恒,不要一曝十寒

“成功意味着什么,坚持就是一切”。借用杜郎口中学

崔校长的一句话,我们教师要做到“守住,守住,再守住;坚持,坚持,再坚持。”如果我们把所定的制度和要求都落实好了,而且这样坚持去做了,就肯定能够成功。(举例)这种坚持不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而是经常性的,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持之以恒。如果我们这么坚持去规范和督促了,那么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纪律习惯、安全习惯等各种习惯都会自然而然的养成。

七要教会学生接受批评,不要一味夸奖

杜郎口中学副校长张代英说,“凡事心甘情愿,一切都那么简单”,学生应当这样,老师更应当如此(举例)。

夸奖的话听一万句也不嫌烦,批评的话听一个字就刺耳,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把反对的声音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要教育学生敢于当众揭示自己的不足,自己的不足自己当众说了,那别人就无话可说了,那么别人对你的只能是同情和帮助。所以面对不足,不能虚伪的掩饰,要让它暴露出来,这样才能进步。批评是最好的福利,严格是最大的关爱,要给学生贯穿“谁批评我们最厉害,谁就最爱我们,疼我们最深。”(举例)要让学生口袋里始终装上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了一把尺子量自己的短处,这样越量自己心里越平衡、越量你就会越虚心,虚心了进步也就越快了。我们做老师的也应该这样,不要认为什么都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否则,你就永远不会进步。

八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多想办法,不要怨天尤人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似乎听起来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我建议大家:问题少一点,办法多一点;牢骚少一点,理解多一点;抱怨少一点,微笑多一点。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换位思考,其实我们也换位思考一下,那些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他们确实不容易,每天那么痛苦的熬了45分钟又一个45分钟,还要看老师和同学们那种异样的眼神,每次考试和检测后面对来自父母亲的责骂,尽管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他们还是每天坚持来上学。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让他哪怕是帮你倒一次垃圾、提一壶水,他也会感到无比的荣幸,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确应当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多想想办法了。

上一篇:《拜新月·开帘见新月》翻译赏析下一篇:试岗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