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

2024-10-05

剩余价值(通用8篇)

剩余价值 篇1

艾德教育:

HR不得不看,这些企业居然这样″榨取″离职员工剩余价值

阿里巴巴第一次开离职员工大会的时候,在国内很新鲜,好像是头一家。其实在西方,对离职员工的重视不是一天两天,而且制度化了。对离职员工价值是否承认和重视,可以看作企业对人尊重程度的一个最真实指标。麦肯锡的资深专家马尔里克博士说:“新草看上去可能更绿一些,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第一次使用新员工时,你也许没有发现他们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作出相应的承诺,但在第二次,你就可以发现金矿。”要发现这样的金矿,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胸怀。

离职员工价值几何?对于离职员工,如果细心研究,就会发现他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关键在于重新认识和挖掘他们的“剩余价值”。

01 管理价值

员工离职对于公司来说是组织改进的一个机会。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组织方面的原因。对于人力资源工来说,更重要的是从组织的层面寻找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预防核心员工流失。在一个良好的离职管理中,离职员工会详细说明其真实原因,对企业管理诸多方面提出客观而中肯的建议。

02 品牌价值

离职员工在树立企业形象、宣扬企业理念以及对外界评论采取行动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离职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他们不仅是企业精神的传承者,也是企业文化的表现者。离职员工在新岗位上的出色表现会折射出原公司的企业文化之光。通用电气(GE)的名声,不只在于它持续的高盈利,还在于它被称作“CEO的摇篮”。

03 信息价值

大部分离职员工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和从业经验,他们往往还会在行业内继续发展,能够给公司传递宝贵的市场和技术信息,提供合作机会。通过他们介绍现供职机构的经验,可以帮助公司改进工作。因此离职员工是企业创新和知识的重要源泉。众多企业投巨资于前任员工身上,由他们向企业提交商业计划书,以抢先获取有用的信息和创意。

04 商机价值

良好的离职员工关系也能给企业创造无限商机。

一位曾经从ANTAL国际离职的员工,跳槽到某知名制药企业担任中国区的招聘主管,而ANTAL国际也提供该行业的人才招聘服务,双方皆知根知底,减少了大量介绍和建立信任的程序,艾德教育:

又有好的离职者管理流程,公司与该员工的关系融洽,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合作合同。而这仅仅是众多生意中的一笔。如果没有离职管理,甚至让员工怀着怨恨离去,公司的服务再好,这次合作也无法达成。麦肯锡的管理者深知,随着这些离职咨询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将成为公司潜在客户,形成一大笔资源。

05 人才价值

离职员工是公司未来再招聘时合适的人选。同雇用新员工相比,企业再次雇用离职员工的成本仅为前者的一半左右;同时,在投入工作后的第一个季度,这些“吃回头草的老马”的生产率比那些“新人”高出40%左右。“财富500强”企业通过积极返聘前任员工,平均每家企业每年能节约1200万美元的成本。对于公司流程与组织的熟悉会让返聘员工更快进入高效工作状态,而曾经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又减小了其不称职的风险。同时,我们常说“人以群分”,优秀人才周围往往也是优秀人才,由可靠渠道推荐给企业的人才也是节约招聘成本的一种方式。

知名企业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方式

1.麦肯锡公司将员工离职视为毕业离校,离职员工就是遍布各处的校友,建立了一个被称为“麦肯锡校友录”的“前雇员关系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离职员工的个人基本情况,新的联系方式以及职业变动等。麦肯锡用于培育其遍布各行业的“毕业生网络”的投资,为公司带来了巨大回报。

2.惠普公司在员工离职时会举办一个离职欢送会。欢送会一般由员工的直接上司召集,邀请与该员工同级别的人参加,以增进感情交流并倾听离职者的真实感受。公司对待跳槽员工的态度是:不指责、不强留、痛快放人,握手话别。

3.Bain公司设立旧雇员关系管理主管,负责跟踪离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变化情况。建立前雇员关系数据库,内容包括前雇员职业生涯的变化信息,甚至还包括结婚生子之类的细节。公司于1985年创立“校友网络”,“校友”经常收到最新的校友录,被邀请参加公司的各种活动,而且每年收到两次关于公司长期发展、专业成就和校友们的个人业绩的通讯。同时Bain公司还尽可能帮助这些“校友”,让他们能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大成就。4.PM公司会邀请离职员工参加公司的年终庆典,向员工介绍公司一年的发展和成就以及接下来的规划等。定期安排与离职员工关系较好的同事相互问候。离职员工也会把离职后的一些信息及时反馈,针对一些区域分公司,工作居住在当地的离职员工还会帮助其开拓区域市场。

艾德教育:

5.摩托罗拉公司有一套科学完备的“回聘”制度。为了鼓励“核心人才”回槽,公司制定相应的服务年限计算办法:假如前雇员在6个月之内被重新聘用,他以前服务年限将累计计算;如果超过6个月,仅按照他以前服务年限提供奖励;如果员工6个月之内被重新聘用,且在辞职前已经是正式员工,可以免除试用期。

离职员工关系管理

面对去意已决的员工,企业要在充分了解其价值的基础上,借鉴知名公司的做法,结合自身情况,对离职员工进行良好的关系管理。

01 建章立制,形成规范

面对“主动流失”人才的巨大比例,更多的中国企业将重点放在招聘上,认为“挖”来的员工是财富,而辞职员工就是损失。根据北大纵横管理的报告,80%的中国企业有详细的招聘流程,而仅有不足10%的企业有离职者管理规定。

所谓员工离职管理不仅仅包括通常的员工出现离职征兆时的面谈挽留、离职手续办理、竞业协议签订、离职后的面谈、员工离开企业后的关系维护;更重要的还包括企业的人才保留机制的建立、员工离职的预防、突发离职带来的危机管理等。

02 保持联系,进行个性化沟通

在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双向的价值交换和个性化沟通。所谓双向的价值交换就是指公司如果期望离职员工在新的环境中提供诸多最新信息,那么公司本身必须向离职者提供具有足够价值的对等信息。而个性化沟通是指要根据离职员工的特点和个性来展开有效的一对一沟通,这样才能有效地获得信息。

03 不拘形式,鼓励回来

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资深专家马尔里克博士说:“新草看上去可能更绿一些,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第一次使用他们时,你也许没有发现他们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作出相应的承诺,但在第二次,你就可以发现金矿。”

跳槽的优秀员工重返公司效力不仅聘用成本低,而且忠诚度较高。西方很多公司在对离职员工的再雇用上有制度上的倾斜,IBM认为,从IBM离开的员工出去干上几年后会学到一些东西,如果他们愿意回IBM,公司的门总是敞开的,他们会增加新的价值。

剩余价值 篇2

1. 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

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并且详尽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及其特殊性质。根据马克思的逻辑分析,结合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推演还是从实证考察,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应该是商品。首先,从理论层面上讲,马克思所分析的劳动力在人类历史上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即“自由人”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具备,只不过采取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已;对于“自由人”的第一重涵义即“人身自由”,人们没有异议;但对于“自由人”的第二重涵义即“自由得一无所有”,人们颇有争论。实际上,我们今天探讨劳动力商品的性质问题,没有必要去教条的搬用套用马克思当时的理论标准,而应当从现实出发。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避免劳动力的所有者一无所有”的唯一选择就是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从而真正落实劳动者主权、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创造最基本的前提。否则,理论上的先进性必然带来实践中的低效性与发展困境。其次,从事实层面来看,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其成功运行始终离不开劳动力商品的支撑。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劳动力市场,既然在实际经济发展中,我们已经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看待,那么又何必忌讳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呢。它不仅不会贬低劳动者的地位与价值,相反却是真正实现劳动者主权的必备条件,这一点已经被改革开放年的大量事实所充分佐证了。当然,我们主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并不是要混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界限,更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一致性与趋同性,毕竟劳动力成为商品所面临的社会前提是不一样的,由此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也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与借鉴,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提倡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劳动力素质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动力源。

2.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呢?首先,应科学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从一般与特殊有机结合的视角来把握。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两个基本要求。其次,必须立足现实,有效地发展与开拓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内涵。不能拘泥于传统论述,而应与时俱进,合理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从而使生产劳动的概念与外延更加全面,更加切合实际。据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应该是创造物质文化产品与提供劳务并借助于商品形式用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内涵与外延,应着力注意以下几个层次问题:一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创造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与提供劳务的劳动;二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三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劳动;四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根本要求。与此同时,在我们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还必须切实杜绝概念泛化的不合理倾向。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区别以下范畴之间的关系:一是生产劳动与生产劳动力的劳动,二是生产劳动与重要劳动,三是生产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四是生产劳动与生产有关的劳动。唯有如此,才能够正确理解与科学界定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

3. 关于资本增殖的源泉问题。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资本是体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历史范畴,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个外壳,我们认为资本是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共有范畴,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资本的具体形式及内在本质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己。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就有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那么在以发达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而不论哪种形式的资本,从最本质的视角出发,资本必须是以货币为依托,以追求自身价值增殖为目标,这一点是共同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唯一源泉在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可变资本,归根到底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首先要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但雇佣劳动关系在公有制经济中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依然分成了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其中前者以工资形式满足了劳动者个人及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后者是以利润、税收的形式转移到国家,形成积累基金与发展基金。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源泉,依然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依然是劳动力商品所特有的使用价值,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资本增殖过程依然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4. 关于资本增殖的途径问题。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给我们最大的理论启示就在于资本增殖的方法及途径选择。既然我们已经承认了资本范畴的现实存在,那么,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方法与途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今天追求资本增殖的重要参考。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改革实践,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实现至少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三个阶段的更替,不仅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效率的提高与资本增殖程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的要素。对我们今天的企业来讲,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重要,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加大资本投人力度,另一方面还必须强化国民的科技意识,特别是在目前发展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好技术进步与劳动替代、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内部攻关与外部引进等方面的关系,以全面推动企业科技潜力的充分发挥。二是大力提高与优化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发挥我国相对优势。实践证明,没有高素质合格的人力资源,任何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科技都只能是潜在生产力,难以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条件下,应采取全方位的措施,切实提高人口质量,全面优化与改善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应变素质,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客观要求。三是加强分工协作,整合资源配置,科技提高效益。马克思关于分工与协作的原理,同样适合于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不仅有分工协作的必然性,而且也有分工协作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从政策引导、法律保障、资本支持等多个层面,为企业之间、个人之间、地区之间的横向分工与横向联合创造条件,借助于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全面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格局,有效发挥各种资源的内在潜能,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动力。四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推动资本增殖效益。管理出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应当成为当代人的共识,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管理强化的必要性一方面来自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与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在广泛学习、认真借鉴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推动,利用产权关系变革,分配制度改革与现代科技成果,全面改善与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与素质,以便为企业资本的有效增值创造条件。

5. 关于社会主义竞争问题。

苹果的剩余价值 篇3

“iPhone是一款革命性的神奇产品,我们至少领先于其他任何手机五年。”2007年1月9日,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iPhone第一次发布会上这样说道。如果从别的人口中说出,这番话也许就是狂人痴话。然而,乔布斯毕竟是乔布斯。iPhone带来的革新是颠覆性的,就像它自己的新闻稿里诉说的那样:苹果用iPhone重新发明手机。手指触动屏幕带来了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应用程序、第三方开发平台的兴起,彻底打破了原先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分天下的传统手机市场格局。

在iPhone 5的发布会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老牌车库摇滚乐队Foo Fighters作为表演嘉宾闪亮登场。Foo Fighters于1995年由原Nirvana乐队的鼓手大卫·格鲁(Dave Grohl)建立。而乐队的主心骨科特·柯本(Kurt Cobain)离世后,几乎没有人再看好这支乐队,人们甚至对车库摇滚的前途都产生了怀疑。当然理由非常简单但是有力:失去了灵魂人物,这支乐队、这种音乐还有什么明天?

在发布会最后选择Foo Fighters压轴,苹果显然是别有用心的。2001年,随着一张难产已久专辑的问世,摇滚乐队Foo Fighters重回大众视野。就像这帮老男人的专辑里面的歌名《One by One》所显示的一样,赞誉一个连一个接踵而至。暗示也好,讨个彩头也好,苹果的用意显而易见: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渴望如Foo Fighters一样的再开创第二春。

iPhone 5的吐槽热

可能没有哪一个品牌的产品发布能吸引如此多的关注。在东八区,要看一场苹果发布会,就意味着凌晨两点还保持清醒。然而,每一次新品发布,数量庞大的中国果粉都用自己的黑眼圈表了忠心。每次发布会第二天早上,微博总是无一例外被苹果新产品刷屏。9月12日这一天也不例外。不过这一次,情况稍微有些不同。

iPhone 4s发布之时,因为外观毫无变化,果粉们纷纷表达了对这一款产品的的失望之情。“了无创新”、“一成不变”等词语在iPhone 4s发布之后成为评论的主流。iPhone 5显然不存在类似的困扰。与iPhone 4以及4S相比,iPhone 5“更轻、更薄也更长”,长度的变化也成为网友们揶揄的焦点。有网友制作出一幅图片,预测了iPhone 20的外观。如果按照从iPhone 4s到iPhone 5的增长速度,iPhone 20绝对堪比绝地武士的光剑。这张充满恶搞精神的图片一出,各种吐槽视屏立刻如开闸洪水般不可收拾。当尺子、拍瘦身,所有的笑梗都围绕iPhone拉长的4.0寸屏幕展开,因BBC版福尔摩斯一炮而红的英伦男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也不幸中枪。网友们开玩笑道,iPhone 5的问世,终于让爱自拍的“马脸党”们等到了福音。

与这些带有恶搞意味的玩笑相比,一个现实的问题更为果粉们关心:屏幕分辨率的改变会不会带来显示的不便?毕竟原先的应用程序都按照960x640的分辨率开发,而iPhone 5的分辨率,却是1136x640。而实际结果就是,如果用iPhone 5运行这些应用,上下都会出现一条细细的黑边。

这些嘲笑与担心似乎并没有影响到苹果公司新一代产品的销售。发布会后,苹果的股价一路飙升。9月14日,也就是iPhone 5发布之后的两天,苹果股价报收682.98美元(约4320元人民币),创历史最高收盘价,盘中更是一度达到685.50美元(约4335元人民币)。果粉们也热情依旧,9月14日苹果官方网站开始接受预订,仅仅1个小时,头一周的全球发货库存额度就被用尽。《华尔街日报》在《iPhone 5,苹果的天鹅之歌》中这样写道:“与iPhone 4s相比,果粉显然更渴望买到IPhone 5。”评论家将此归结为苹果强大的品牌惯性,在这一方面,显然目前没有公司能与苹果相比。但这家美国老牌媒体也给苹果公司敲响了警钟:“不过,苹果这种一帆风顺的好运额能很快就要到头了。如今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很多重要方面都超过了苹果。”

坠入凡间的苹果

在iPhone 5发布后,苹果的竞争对手之一三星即刻做出反应,一则新广告视频很快见诸网络。在视频中,一位拿着三星Galaxy S3的年轻人出现在等待购买iPhone 5的队伍里,引发众人不解。不久,两位老人的到来让谜底揭晓,原来年轻人只是在为自己的父母占位。

“只有老年人才用iPhone,我们年轻人都用Galaxy!”这则三星广告传达的观念再明显不过。而事实上,目前苹果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服消费者,iPhone要强于其他同类手机。2012年的iPhone 5,其江湖地位已经与舍我其谁的苹果手机第一代不可同日而语。

“iPhone是一款革命性的神奇产品,我们至少领先于其他任何手机五年。”2007年1月9日,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iPhone第一次发布会上这样说道。如果从别的人口中说出,这番话也许就是狂人痴话。然而,乔布斯毕竟是乔布斯。iPhone带来的革新是颠覆性的,就像它自己的新闻稿里诉说的那样:苹果用iPhone重新发明手机。手指触动屏幕带来了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应用程序、第三方开发平台的兴起,彻底打破了原先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分天下的传统手机市场格局。

“这无异于一场魔术。”Tech Crunch网站的专栏作家麦克·西格勒(MG.Siegler)说。在iPhone 5的发布会后,他又想到了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电影《致命魔术》。在这部电影中,魔术被诺兰定义为三部分:以虚代实、偷天换日和创造神奇。一只苹果被放到礼帽中消失不见,变出来一只白鸽,这就是魔术的神奇。

乔布斯就是那个变出白鸽的人。在这个魔术师一生变过的无数戏法中,iPhone堪称最成功的之一。“如果你觉得iPhone 5这个魔术不够好,别忘了你已经看过好几次类似的表演了。”西格勒在专栏中善意地提醒道。而作为伟大魔术师的继任者,现任苹果CEO蒂姆·库克(Timothy D. Cook)显然有点憋屈。如Foo Fighter乐队那样的第二春并非易事,经历了五年时间、六代iPhone产品后,苹果显然已变不成白鸽,最多只能以锦上添花的形态博看官一笑。然而习惯了乔布斯神奇魔法的果粉们,显然已经无法被这种小打小闹的魔术收买。

iPhone 5发布时,距离乔布斯发出“领先”狂言正好五年。iPhone 5发布时,苹果公司的官方广告为:“最薄最轻全铝合金设计、4英寸高清Retina屏、A6芯片和超高速无限网络。”这番事无巨细的性能介绍,与五年前舍我其谁的“苹果用iPhone重新发明手机”已经有天壤之别。需要和其他产品比拼性能,就意味着iPhone已经坠入凡间。而五年过去,除了iPhone,消费者也有更多选择。从性能上看,三星、诺基亚的产品都丝毫不输iPhone。特别是诺基亚的Lumia920系列,抢在iPhone 5之前发布,以出色的摄影能力稍稍领先于iPhone。而三星的Galaxy S3,更是创造了100天全球销售2000万台的纪录。以这样的战绩,也难怪有底气做出“只有老年人才用苹果”这样的广告。

《剩余价值学说史》中的资本逻辑 篇4

《剩余价值学说史》中的资本逻辑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前提性批判

作者/户晓坤

【摘要】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现存社会关系是在历史运动中,通过人们的感性交往活动被创生、并且不断改变着的。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进而指出,资本是私有财产运动的感性表现,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生成是历史的;作为抽象劳动的积累,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的自我增殖和扩张。进入21世纪,普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晚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莅临了,马克思的生产决定论不能自圆其说。因此,澄清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进行批判的要义,对于重新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这一要著中,通过对“物质生产”这一经济学范畴之规定的前提性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质生产是被生产性所规定的,其存在的前提是资本作为一种抽象的社会权力统治具体活劳动,劳动力和劳动条件发生分离,而国民经济学家逻辑的、抽象的表达了现实中真实发生的关系,把具有社会一历史规定的现实变成了永恒的自然规律。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整个资本主义现存关系是如何落人生产强制的“支架”中,资本主义生产强制、需求强制和消费强制又是如何内在勾连的。

【关键词】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图分类号:BO-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03-0030-07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如果仅仅停留在政治经济的制度层面,那么马克思和空想社会主义、和普鲁东等人没有任何区别,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颠覆力量就不是根本的和彻底的。然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直接触动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根基。洛维特概括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两个向度:“马克思把对劳动的分析集中在作为现实生存关系的表达的经济学问题上,同时又批判地把它奠基在黑格尔哲学的普遍的劳动概念中。由此就产生了一种双重的批判,对古典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和对黑格尔的批判。”①马克思对黑格尔形而上学的清算和对资本主义现实生存状况的批判是在同一原则高度上进行的。洛维特认为,在早期思想的原始材料《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同黑格尔哲学的共生基础和原初关系。在完成这一奠基性工作后,马克思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来撰写《资本论》及其手稿,在现代形而上学批判的原则高度上,对资本主义的实证科学――国民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和观念,进行了更为细致和彻底的清洗。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进行了创立一门新的“实证的历史科学”的卓越尝试,“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②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和观念的前提性反思和批判,使资本主义各种现存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逻辑必然性的遮蔽下自行暴露出来。马克思对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在于,它不是以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批判,不是以一种社会规定对另一种社会规定的批判,不是工人阶级对资本家阶级的批判,而是要超越人之存在的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规定性,向着未来真正共产主义生成,即“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它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使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①。

标榜自由、平等的资本主义文明建立在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之上,被视为人类社会最好、最自然的永恒存在状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首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关系之规定性进行了去范畴、去概念的清洗还原,揭示出资本主义现存社会关系不是逻辑先在的,而是在历史运动中通过人们的感性交往活动被创生、并且不断改变着的。资本是私有财产运动的感性表现,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生成是历史的;作为抽象劳动的积累,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的自我增殖和扩张。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积累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早期,主要表现为大机器工业生产活动中的产业资本积累,马克思主要通过分析产业资本来批判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有人指认马克思是生产决定论者,笔者认为,只能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处于上升阶段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所展露出的特点,决定了他必须、也只能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秘密,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秘密,通过研究早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来还原资本主义社会中通过人们感性交往活动所发生的各种真实关系。

进入21世纪,普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晚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莅临了,马克思的生产决定论不能自圆其说。而这种观点首先就没有认清马克思为书写《资本论》这部洋洋巨著所作的艰苦卓绝之工作的意义,也没有触及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更没有达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为我们开启的那个境遇。就此而言,在消费理论大行其道的今天,澄清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之要义,对于重新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马克思对物质生产这一经济学范畴之规定性的存在论基础批判,揭示出整个资本主义现存关系是如何落人到生产强制的“支架”中,资本主义生产强制、需求强制和消费强制又是如何内在勾连的。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质生产――国民经济学家所作的范畴规定

国民经济学是以研究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为要务的,必然把劳动力价值增殖作为分析基础,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学批判也起始于剖析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表现出强大的、蓬勃向上的创造性扩张趋势。重农学派把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适时地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正说明了货币的流通并不能够带来价值的增加,资本积累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实现的。

在马克思看来,由于重农主义在资产阶级的视域内分析资本,“把剩余价值的起源的研究,从流通的领域转移到直接生产的领域,并由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分析打下基础”②,才使他们有资格成为近代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同时指出了重农主义者这一重大进步的根本错误,即把“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看成是生产的永久的自然形式”③。也就是说,重农主义者没有把生产要素与社会条件分离,这一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前提放到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考察,因而把社会的、历史的看成是自然的、永恒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正是要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那一维。

在马克思看来,不同于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下的人类生产劳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根本特点,在于剩余价值的产生。国民经济学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就在于此,“只有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的”①,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更加要害的地方,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一个确定的社会存在方式,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是一个经济学的范畴规定,而不是创生社会交往关系的感性活动本身。

马克思在1847年《哲学的贫困》一书中写道:“经济学家门向我们解释了生产怎样在上述关系下进行,但是没有说明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说明产生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②正如马克思批判普鲁东颠倒了现实关系和经济范畴,国民经济学家所说的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也是被经济学范畴规定的,而且只有在现实关系存在的时候,这些关系范畴的抽象才是真的,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生产,而马克思指出,这些社会关系也一样是被生成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③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必须首先把这些政治经济学范畴还原为现实的、历史的感性实践活动,即生存论意义上的作为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历史活动――原初意义上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来追溯现实关系的发生。不能对现实的社会关系进行抽象,并用抽象的经济学范畴去说明、把握现实关系。

现实个人通过感性交往活动创生了、并改变着自己的生产关系。经济学家们却倒置了这一关系,按照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观念和范畴,建立了经济学的逻辑大厦,然后将现实的关系活动置入这一框架、规定之中。“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④当我们来探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时候,我们首先不能如同把英国人的帽子变成观念的普鲁东一样,去接受抽象化后的经济范畴,并去追溯神秘观念自我运动的起源,而应该去掉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之上的社会规定性,直截了当地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运动过程中,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是在怎样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剩余价值的产生以及资本积累是如何可能的,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生产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基本前提――资本作为抽象社会权利、劳动力与劳动条件分离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开篇就说到:“一切经济学者,都在这点上范了错误:他们不把剩余价值纯粹的当作剩余价值来考察,而是在利润和地租那各种特殊形式上进行考察。”⑤在马克思看来,地租、利润等不过是剩余价值的具体的、物化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是一个纯粹的形式。它已经脱离了具体的物质载体,完全是一个社会形式规定。

国民经济学家对这一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重农学派“实际是第一个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并把资本在其中被生产并在其中进行生产的条件视为生产的永久自然规律来说明的`体系”⑥,在重农学派那里,虽然只有一个部门――农业是生产的,农业劳动被视为唯一的生产劳动,剩余价值以地租的一般形式出现,地租被视为唯一的剩余价值。然而马克思在重农学派看似幼稚笨拙的理论中看到了其闪光的地方,它以不严格的形式、甚至是封建主义的假象表述了新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指出,最本质的问题在于,农业生产之所以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首先在于劳动条件与劳动力的分离,一个工资雇用阶层的形成,表现为土地成为一部分人的私有财产,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有物质条件来为自己劳动。这样,在农业部门,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是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的。马克思超越于国民经济学家的地方就在于,他迫使国民经济学家在自己的理论中绽露出资本生产逻辑的现实基础,即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存在前提――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分离所发生的社会历史过程,这一基本现实的发生在国民经济学家那里却被遮蔽了,被当成理所当然的。因此马克思说重农学派的功绩在于说出了资本被生产的必然条件,却把这一条件作为一个永恒的自然规律。因此,物质生产向来不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自然概念,必定有其存在的社会现实条件,而国民经济学家向来是无视这种社会规定,而直接的把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作为人的自然存在形式。马克思首先就资本主义的生产作了概念前的、范畴前的、逻辑前的澄清,揭示出资本主义现存关系所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是如何发生的。

剩余价值的最终抽象化表达,马克思认为是由斯密来完成的。斯密已经发现了等价交换的一般价值规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然而,此时斯密却无力解决这一理论与现实的鸿沟,最终把剩余价值同资本利润混同起来,错误地把利润、地租和工资理解为价值的源泉,从而没有发现作为货币的资本、作为抽象劳动积累起来的资本和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资本,与利润、地租等剩余价值具体表现形式之间的根本差别。马克思则指出“资本只有在它当作一种强制力,强迫工资雇用劳动提供剩余劳动,或刺激劳动的生产力,以便由此创造剩余价值的限度内,当作一种关系,才是生产价值的。”①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作为积累起来的死劳动如何能支配活劳动,其根本的前提是劳动力与劳动条件分离,而这一前提产生则是由于资本成为一种支配权力、一种交往关系、一种社会劳动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创造剩余价值的活动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取代一切社会关系时,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才能够使价值不断增殖,或者说才是生产价值的。如同金银最初不是作为货币存在,资本、土地最初也不是作为价值产生的源泉而存在,只有作为劳动条件的资本成为一种社会权力,并且能够支配社会关系时,生产才获得了资本主义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才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

斯密虽然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特点,在于不断地生产剩余价值,但是,他却没有认识到,剩余价值的产生并不是基于生产过程、或具体的劳动活动,而是资本的权力能够支配一切社会关系。“资本和土地,不过在它们形成一种要求权,让它们的所有者有权对劳动者补偿他的工资所必需有的劳动时间以上多做的剩余劳动要求一定量的时候,方才对于它们的所有者,是收入的源泉。”②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单纯的人类活动,而是以一定社会关系存在为前提的,只有资本成为一种支配权力,一种人的存在的基本关系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存在基础或者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本质。

所以,对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必须首先明确的是,生产劳动首先不是人的自然生物活动,不能像重农学派那样把它作为社会生理学的形式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意义上的生产劳动,是指这种工资雇用劳动,……,只有生产资本的工资雇佣劳动才是生产的。”③生产资本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目的仅仅而且唯一指向的是资本增殖。物质产品、货币都是作为资本才被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必须以交换价值的实现为前提,这样看来,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这种生产的性质,也决定了这种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对劳动进行了区分,进而就有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只有那种会超过它本身的价值进行价值增殖的劳动力,是生产的。”④也就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是所有的人类劳动都具有生产的性质,这样一来,一部分人类劳动被排除在物质生产之外。只有创造新的价值、只有占有相对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物质性不能够产生剩余价值,而只有劳动借以实现的一定的社会形式、社会关系,才是资本主义物质劳动具有生产性的关键。

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根本性质――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间这个批判性质的划分,仍然是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一再强调:“这里,生产劳动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观点来定义的。”①可见,马克思的根本目的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物质生产之规定性,指出不同于人类其他社会制度下物质生产的特殊之处。马克思谦虚的把这一科学成就的发现归功于亚当・斯密――他在科学也即国民经济学意义上考察了工资、雇用劳动。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家的批判向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劳动以及物质生产,是具有资本主义社会之特殊规定性的国民经济学范畴,其根本性质就在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区分。

在亚当・斯密看来,一个制造业工人的劳动是生产性的,而一个侍仆的劳动却是非生产性的,这是因为,按照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的本质规定性来说,“生产劳动者非常明显的是指这样的一种劳动者,他们不只会为资本家再生产他工资内包含的生活资料的全部价值,并且会为他再生产这个价值时‘带来一个利润’。”②为什么生产性的物质生产劳动能够带来一个利润?这正是亚当・斯密纠缠不清、也无力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则揭示出,“只有生产资本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但商品或货币会变成资本,是因为它们直接和劳动力相交换,并且这种交换只是为了要由一个比它们本身包含的劳动更多的劳动得到补偿。”③非生产性劳动“是那种不和资本交换,但直接和收入即工资或利润交换的劳动。”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意义上、生产性的物质生产,是直接和资本交换的劳动,并以创造增值的交换价值为目的。虽然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制造m了实际的、具体的使用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这一根本性质上,使用价值必须被抽象为可以量化计算的劳动时间,并以交换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的。交换价值的直接目的是用于资本积累。使用价值就脱离物质生产活动、脱离了商品这一物质载体,也脱离了人的现实生活。物质生产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感性实践活动,被置于生产性的“支架”中,而不再与人的现实生活发生关联,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关系被抽象化为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的交换关系,一切事物都被抽掉具体的内容,变为可以量化、可以计算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移平”,一切现实活动都在抽象化的交换关系上展开,社会交往关系的真实基础被抽掉了。国民经济学家虽然科学地道出了资本产生的逻辑,但却是马克思最终发现了这其中的根本颠倒,资本逻辑的存在论基础的倒转,正是由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来揭示的。

对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物质生产的区分是社会规定性的区分,而不是自然、物质规定性的区分,同物质劳动的具体内容、性质没有关系。“这些定义并不是由劳动的物质性生出,(即不是由劳动产品的性质生出,也不是由劳动作为具体劳动的性质生出),而是由劳动借以实现的一定的社会形式,即社会生产关系生出。”⑤生产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只有作为“生产性”时、只有为他的劳动力的购买者生产出商品并同资本交换时,才具有意义和价值,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与劳动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具体的使用价值没有关系。或者说,劳动的物质规定性已经让位于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劳动的物质属性和劳动的本质是脱离的,劳动的本质只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抽象表达。而劳动的物质性质作为感性的实践活动才是现实的、具体的,真实发生着的。

斯密并未否定两种劳动都有价值并都应该得到报酬。然而商品是指“已经有劳动体化、物质化、实现在他的产品中。劳动本身,在它的直接存在上,在它的活的存在上,是不能直接当作商品来看待的;只有劳动力可以这样看,和劳动力的暂时显现,就是劳动本身。”①斯密以活劳动的抽象化方式来看待工资、雇佣劳动,才能逻辑自恰地说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然而在这个逻辑之下却是非常不逻辑的。我们看到,商品是物化劳动,是死劳动,而活劳动则不是商品,但是真正创造价值、使价值增殖的却是活劳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完成了一个转化,就是把活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劳动的物质产品作为商品而存在的时候,活劳动就变成了死劳动。从而才有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可见,这一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性质的根本区分,是国民经济学家为了科学地说明资本增殖所做的经济学的逻辑规定。商品生产的现实基础是活劳动,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而不是物化的劳动力。然而,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商品必须被认为是某种和劳动不同的的存在。这样,商品界就分成了二大类:一方面是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商品本身。”②劳动在商品规定性上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具体活劳动本身。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当我们在商品交换价值的意义上把商品当作劳动的体化物来说时,它本身不过是商品的一个想象的,也就是单纯社会的存在方式,和它的物质的现实性无关;它被认为是一定量的社会劳动或货币。”③马克思揭示出,在经济学规定上,或者以交换为目的的物质生产条件下,商品具体现实的使用价值退场了,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只是剩下形式规定。商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可以表现为过去的、物质化的劳动,或者以一个物品的形式、或者以劳动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绝对不会表现为活劳动本身。这样的死劳动作为资本日复一日的积累起来,它只具有物质的外形,却看不到活生生的人类劳动,以经济学的方式来理解商品,理解人类劳动,商品无论如何都不能表现为活劳动,并已经脱离了产生它的现实基础。必然产生的迷雾就是,一种社会关系表现在一个物品的形式上,最终完成了对于现实关系的抽象。虽然斯密没有把再生产劳动力本身的劳动看作生产劳动,但事实上,劳动力自身的生产、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再生产,也已经落入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规定性中。

生产性物质劳动的后果――现实生存关系被置入生产强制的“支架”

资本主义文明的总体原则支配着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资本作为抽象死劳动的积累统治着活劳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以价值增值为目的,排除了非生产性劳动,形成了自动淘汰过滤的选择机制,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生产使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自我运作的内在动力,就像一个和人的生存毫无关联的自组织系统,越来越脱离人的控制,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支架”的作用,它支撑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转。

“海德格尔用支架一词称呼诸强制的共同强制。支架是集中,是所有安排方式的共同性,这些安排方式将人塞入尺度之中,当前人就是在这个尺度中生一存。”④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这种生产的本质必然是强制的,生产强制本质上是进步强制,同时“又与一种对不断更新的需求强制联系在一起。对不断更新的需求的强制具有这样一种性质,一切强制性地方生方新着的东西,同样也直接地已经变老变旧,并被‘有一个更加新的东西’挤掉并如此继续下去”①。从生产强制到需求强制,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我们看到,以资本为原则的社会存在方式,其发展日益离开现实生活的坚实土地,而屈从于进步的、增殖的、强制的逻辑。凡是不符合这一强制逻辑的,都被打上不合理性、不合法制的印记,抛出社会生活之外。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秘密,揭示了资本权力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秘密,即使在被称作消费社会的今天,生产性仍然规定着当代人类之生存。当今之生产、当今之消费,乃至当今之思想,都与资本生产性的“支架”内在地勾连在一起。人和物就被安置和摆放在这一结构之中,“这个时代的人,把自己理解为一切现实的生产者并照之行动的人”。②物质生活之生产作为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现实的感性交往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感性活动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社会关系,却被抽象化为一切人的社会形式,规定、支配人的现实活动。

在批判国民经济学家时,马克思就已经揭示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之规定性。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消费也同样具有生产性的规定,个人对使用价值的耗费这一现实生活中的消费活动也被置人资本增殖的框架,只有能够生产交换价值并带来资本增殖的,才是可能存在的,只有生产规定性下的消费才是符合资本主义进步精神的。晚期资本主义呈现出消费社会的特质,如果追溯根本,所谓的消费,实质上也是一种消费强制,如同生产强制,消费品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载体,是资本实现价值增殖的所采取的当代形式。

生产之规定性不但塑造了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最后也塑造了这个时代的人。人们把自己置入现代生产性意识形态的“支架”中,作为生产者之规定性而存在的现代人,首先把自己理解为一切现实的生产者,并照之行动,生产者的存在成了人的天命。人们不会弃绝这种强制的规定性,因为人们不会弃绝进步。落入现代意识形态中的人,就是按照生产性、劳动原理来生存的人,他如此这般地理解自己,也如此这般地理解别人,这是对人的强制的存在论规定。然而,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当今之状况“却让‘强制’概念本身在其存在论性质方面得不到规定”。③也就是说,在“强制”的规定性下,强制、或者“支架”本身却没有被去弊和得以澄清。而这又是非常紧要的,因为这正是现代人生存之基本条件和背景,如果这一存在前提没有得到澄明,那么我们只能在现代生产性的意识形态之下,而无法认清自身之生存状况,那么存在之于人,人之于人,都通过生产性才被规定,生产性正是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精神原则下之大写的主体性。

剩余价值 篇5

(一)剩余价值是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有力手段

从剩余价值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经济一般的角度,去把握和规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发扬其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面,以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特殊性。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范畴就体现了这种“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对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无止境性,使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由此产生出无限的内在动力、生机与活力以及竞争的压力。这就有力地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一方面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革新;另一方面政府应着力提高社会范围内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

(二)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充分揭示了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前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其成功运行始终离不开劳动力商品的支撑。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劳动力市场。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了人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其它研究表明:“与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相比,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43%,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108%,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则能提高劳动生产率300%”[6]。当前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需求比对物资资源的需求更为突出。从这一点出发,我国现阶段,一方面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坚决贯彻“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把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作为经济发展最深厚的基础,不断开发我国人力资源中的巨大潜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逐步消除妨碍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三)利用剩余价值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因此,在分配制度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出要素的贡献和要素所有者应得利益,有效地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劳动者不断加大对自身素质和培训的投入。在此基础上,健全竞争法规,完善市场体系,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良好的竞争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竞争机制的内在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必要的动力。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 篇6

所有企业的创建和运转都是建立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而具体到员工,为企业工作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得到经济来源,维持员工的正常生活,对于这两点,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无论是员工个人还是企业家,在满足最原始的需求后,都需要在发展中追求个人价值观的升华。

人生的价值就是完成时代所赋予给我们的的某个人生目后所取得的成就。什么是时代?时代就是能够左右人生的环境。

就个人而言,家庭是左右人生的第一个环境。有人说将门出虎子,有人讲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些话都从侧面说明家庭环境对于人生所具有的巨大的影响。其实对于正常的人而言,每个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人生下来之时都是一样具有不满足的本性,都是一样赤条条地来到了这个世界,只是因为他们生在不同的环境,从而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目的,不同的人生渴求,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和幸福观。岳飞就是一个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典范,因为岳母“精忠报国”刺字的深刻影响,从而造就了岳飞伟大的人生目的,伟大的渴求,伟大的幸福观和价值观。

就个人而言,走出家门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是影响人生的第二个环境,这个环境就是社会。如果家庭属于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那么这个看得见的社会环境就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从而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比如一个老师的好坏,一个同学、朋友的好坏往往会影响或造就一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比如孟母三迁的典故,经过三次迁徙,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这也说明了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诸多调查表明:全球500强企业能长久保持旺盛活力的原因,就在于其老板善于给自己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指导市场工作;平等对待员工;时常激励员工和让他们保持创新能力。这说明,每一个成功的国际化大企业都必须要有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核心作为发展的根基,如果仅仅是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的话,企业不可能取得辉煌的成功。同样,任何一个员工.如果在心中没有对企业抱有坚定的信念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他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员工的个人价值是建立在企业价值之上的。脱离了企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体现便成为空谈,同时,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们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拉动的关系,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兼顾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认识到这一点的企业和老板也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任何一位企业的老板,都不能把企业和员工的价值观剥离开来考虑,如果不多加分析,简单地制定一个看似美妙却缺乏员工基础的企业价值观,想以此来达到鼓舞员工、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结果往往会令企业老板大失所望,企业的远大理想不可能建立在员工对金钱或权势的暂时屈服基础上.也不可能用一个虚无飘渺的口号来达到提高企业活力的目的。现在的员工更倾向于自我价值的体现,他们需要一个更人性化,更具人文特色的理念来鼓励自己,也需要在企业的成功中能更多地看到自己付出的影子,现代企业的价值观中.应该承认员工的个人价值。追求荣誉已不再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如何在成功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如何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为员工和大众服务。应该提高到企业价值观的层面上来,这些新时代的特征、大众思维方式的变更都是企业的老板应该综合考虑的。

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符合自身发展需要、被员工所广泛接受的企业价值观,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长远动力,而在企业文化中.核心的内容就是企业价值观,这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一个领域.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环,可以肯定的是,忽略了承认个人价值的企业价值观,绝对是失败的,也达不到老板想象中的良好目的。企业应该承认个人价值。企业的老板更应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尊重个人价值,企业的使命就是帮助每一个员工实现他们最大的价值。企业应该让每一颗心灵都获得解放,让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自由地创造前程。一个员工的最高价值,就在于把自己的个人价值投入到企业中去,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工作带给了我们什么?财富、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社会贡献、荣誉、成就、、、、、、也就是说,谁离开了企业这个环境,谁就难以获得个人价值。在承认企业价值追求的同时,并承认个人价值的追求、重视个人价值的追求,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许多本来就不应出现的问题,也就不会发生了。个人的需要,也应该被满足的,即使是为了使自己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个人的需要也就必须被满足。当个人的生命和活动为自己提供这样的满足时,这样的个人价值就是他的自我价值。

员工,是企业的员工,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但它不是一个员工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一定企业关系的结合。员工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统一体,体现为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满足,但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贡献。

捨得哲學:「捨」而後能「得」;员工,首先应该是为企业提供服务与需要,在满足了企业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其个人价值也就体现在这一过程中。离开了企业价值、顾客需要和利益,不择手段的追求个人价值,最终是不可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员工所提供的企业价值越大,自身发展也就越快,个人价值实现的程度也就越高。当然,企业对员工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满足,在考虑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人的利益,因为,只有在员工利益得到充分满足和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更大的激发个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舞台去实现个人价值,去寻找员工自己的位置,去发挥员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才是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赢体现!

剩余价值 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剩余价值,内外结合

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课外阅读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乏善可陈的学生课外阅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语文必须延伸到课外,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个性,是当今国际范围内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但在当前,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试析如下。

1. 阅读缺失

虽然各地中小学都在提倡语文课外阅读,力图营造书香校园,但是,学校、家庭、社会仍然缺少课外阅读的氛围。学生面临着考试的压力,几乎没有“课外”时间。即使是节假日,家长也不会让孩子读课外书,而是让他们在各种补习班或家教中度过。天津市教科院的调查显示:(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初中学生需要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和科普读物,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但在这种环境下,课外阅读有名无实。

2. 选择盲目

一项针对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不善于利用资源进行课外阅读仍是学生阅读面狭窄的原因之一。每个学生都有学校图书馆的借书证,但是真正使用的仅占总人数的4.4%,能够根据老师家长推荐进行阅读的也只有37%。只有8.9%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老师发放图书的方式来阅读。受社会快餐文化的影响,88.7%的学生接触较多的媒体是电视和QQ,他们原本紧张的课余时间大部分被手机阅读和社交网络占用。从学生的发展来看,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并没有让他们得到整体、全面的阅读体验,也破坏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知。

3. 教师指导不力

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很大的自由性,但是如果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不力,往往导致学生对主动开展课外阅读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与模糊。由于对升学的片面追求,语文教师上课只抓考试知识点,下课也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在应试技巧的训练上,往往疏于对课外阅读方法和内容的指导。另外,当今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与多数名著经典作品的写作年代相隔久远,如果他们在阅读时缺乏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就难以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结果,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乐趣渐消,甚至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或只读故事梗概,或买一本插图多的儿童版快速浏览交差了事,或利用网络等快速“充电”来应付。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和惯性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极为严重的功利化现象。阅读活动无论课内课外,都被窄化为课本教学,其有限的知识领域成了教师关注的唯一重点。教师对课文教学作深耕细作并乐此不疲,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鲜有问津。如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绝唱》一文,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描写的是民间说书女艺人高超的演唱艺术,一般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析人物描写和故事情节。其实,刘鹗也是位写景的高手,但由于课堂教学往往只会“就事论事”,仅以考试为终极目标,师生们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进行语文阅读活动,结果就成了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鲜有提及考试之外的内容,学生在课外阅读《老残游记》时,自然不会关注除考试知识点之外的情节,甚至不会去阅读书中大量优秀的环境描写。

因此,如果在课外阅读中不加以指导,初中生的阅读倾向很容易变得浅薄,甚至会缺乏主见和个性。有时,课外阅读虽然看似发展蓬勃,但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引,可能会产生反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难以尽兴的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具有语言训练、文化传播等多元价值,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对这些多元价值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如此,就产生了大量的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

1. 文本“文”“道”双方的多元价值

韩愈曾说过“文以载道”,意思是说,“文”就像车,“道”即是车上所载之货。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这一观点运用在当今的语文课程理念之中,其实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鉴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特点,我们对阅读教学的文本作多元解读,就必须兼顾到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应该从“文”“道”两个维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所谓教学文本的“道”,主要体现为叙事、抒情类文本的内涵、议论类文本的作者观点……掌握好了,也就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所谓的“文”,体现为文本的写作特点,掌握好了,就提高了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和“道”都有其多元价值,不可割裂孤立,有所偏废,只有把“文”和“道”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作用,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

2. 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填鸭式地将文本的所有价值全部教给学生,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定是一片混乱,学生根本接受不了。为了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我们主张“一课一得”,即一个课时解决一对教学目标。这“一对”,指的是“文”“道”各一个。有时候,需要单课时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如该篇课文涉及的“文”的方面的知识点较多,就应该取其一点而忽略其余,在被选择的这一点上讲深讲透。这样,不仅学生易于接受,而且也使得课堂的逻辑清晰,教学效率提高。

例如,苏教版的语文教科书在八年级(上)“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中选取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筑路”和“生命的意义”。这个文本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同时还穿插了保尔的内心独白、格言警句等,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教学时可以把对保尔·柯察金的细节描写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革命者顽强不屈的精神和至死不渝的信念。

很显然,教学一个文本并不是“一文一道”即可完成;节选部分的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还通过塑造保尔·柯察金的战友们的形象,从侧面衬托主要英雄人物形象。这样,就产生了文本的“剩余价值”。因此,从不同的角度研习文本、开发文本“剩余价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将这些“剩余价值”放在课外阅读中开发拓展,就能很好地利用课程资源,以达到如下目的: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其背景知识,促进其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全方位提高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构建课堂之外教材文本新的意义。

三、由内到外,达到质的飞跃

上文已经分析了文本教学价值的多元性,教材本身蕴含的价值如果仅就某一个角度作一次使用,实在是极大的“浪费”。同时,课外阅读又能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如果利用好课外阅读,从不同的角度研习文本,就能消除对阅读文本的“审美疲劳”,更可让各文本的“剩余价值”在不同的地方发挥其“使用价值”。

1. 通过“文”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篇课文,抓住主体价值使其成为教学重点,在课堂解决;其“剩余价值”可作为课外阅读的文本继续利用。使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能够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全方位的充分利用,主要有两条途径。

其一,通过课外阅读使“剩余价值”不再“剩余”。如只有一个课时教学鲁迅的《药》,把“了解本文两条线索的结构”作为目标,那么,就可以把“环境烘托”“人物形象丰满”等内容暂时放弃。由此产生的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完全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继续阅读这个文本,也就是所谓的“课堂文本课外用”。如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外阅读时文本缺乏的困惑,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也按照一定的“语文”方向构建知识,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和期待。同时,这样的利用对语文考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继续研读课文文本,研习文本丰富的内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果考到怎么办”的问题了。

其二,用“剩余价值”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如八年级上教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如将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那么,对文中父亲的动作描写就成了“剩余价值”,文中连用的“攀”“缩”“倾”三个动词就被搁置一边了。但这个完全可以拓展延伸至课外阅读中去。如课外拓展阅读《老人与海》: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

这里“放”“踩”“举”“扎”等词语的运用和《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使读者从这场惊心动魄的动作描写中形象地体会到人的力量、气魄和智慧。通过“文”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能够展现语文的“文”的多元。

2. 通过“道”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众所周知,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甚为直接、有效的学科。语文文本属于人类文化的载体,人文精神凝聚在文本之中,文本也就具有了潜在的巨大的人文教育作用。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也就是“道”的传播,让学生有丰足的文学和思想的积淀,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进而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思想的发展。所以,利用教学文本“道”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也十分必要。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课外文本的拓展可以灵活运用。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七律·长征》,全诗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五幅图景,其中“腾细浪”“走泥丸”“更喜”等词语,热情洋溢,将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展现了出来。但是,由于这是一首七律诗,运用的是高度概括化的语言,所以学生对红军的精神只是有了个大概的认识,如果想具体直观地了解红军在远征途中面对艰险时的态度,以达到“感受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课外拓展阅读。比如《老山界》,这是一篇初中才会出现的文章,但作为小学课外阅读的文本也未尝不可。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这段是对红军在面临绝壁时仍然乐观豪迈的描写,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也能更具体地体会长征险恶的征途和红军的精神面貌,用《七律·长征》文本“道”的剩余价值指导学生感悟长征的艰苦和红军乐观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综上所述,语文课外阅读中利用好教材文本的“剩余价值”,对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确实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充分研读文本,在保留“一课一得”主体价值的同时利用好由此产生的“剩余价值”,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树立“工夫在诗外”、从生活中寻求语文资源学习语文的思想。还应该知道的是,只要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任何一个文本都可以承担“主体价值”与“剩余价值”的不同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邢真.天津市中小学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报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李慧琴,薛纪江.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探析[J].江南论坛,2013,11.

论剩余价值与劳动租金 篇8

关键词:剩余价值;劳动租金;经济租金;垄断租金;生产者剩余;

摘要:剩余价值理论不断遭受西方经济学主流学者的非难,通过他们所使用的经济租金(包括隐晦的劳动租金)、垄断租金、生产者剩余和经济剩余等概念,其本质或为剩余价值,或不能完全撇开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阐述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的核心思想是驳不倒的真理。

中图分类号:F014.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16)03-0350-07

萨缪尔森曾说:“《资本论》发表以来一个世纪的历史对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并不客气。但是,正如我们已经反复看到的那样,历史很少遵循由仅仅为生命有限的人所撰写的任何剧本形式。”百年来,西方主流学者试图从剩余价值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理论假定、思想体系等方面歪曲和推翻剩余价值理论,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一方面不承认存在剩余价值和剥削,另一方面却大量采用“剥夺剩余”“攫取租金”等表述,似乎用“剥夺”“攫取”“侵占”等词汇,就能掩饰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本质。本文从西方经济学中与剩余价值相近观点和表述人手,揭露西方学者攻击和歪曲剩余价值理论的两面性。为此,本文从西方经济学中与剩余价值最为相近的概念——劳动租金人手,剖析其渊源,即经济租金理论,分析经济租金两种表现形式,以及它们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一、劳动租金内涵、类型及原因

(一)劳动租金概念

西方经济学中“劳动租金”一般有两种表述:“劳动的租金”和“劳动的经济租金”。“劳动的租金”一般解释为使用劳动力所作的支付——工资,“劳动的经济租金”源于经济租金理论,往往并不直接解释劳动的经济租金,而是采用比较隐晦的经济租金概念,例如经济租金是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出为获得该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或者是指在要素收入中超过要素机会成本的剩余。按这一界定,刘启君(2005)将“劳动者租金”解释为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与他们期望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如果说,以上关于“劳动的经济租金”的认识是基于普遍劳动力而言的,那么还有一种基于人力资本的不同认识,例如,经济租金工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差异导致稀缺的或特殊才能的劳动力可以获得较高报酬,有的经济学者还将这种高于机会收益的劳动者收入解释为“纯经济租金”。而基于劳动者所有权具有与土地所有权垄断的相似性,陆夏(2013)将“劳动租金”界定为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所有权的垄断可以使劳动者获取的类似于地租的劳动租金收入。通过以上对劳动租金的表述,引申出三个问题:(1)劳动租金是“劳动的租金”(工资)还是“劳动的经济租金”;(2)劳动租金针对的是普通劳动力还是异质型人力资本;(3)劳动租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为劳动者所有权垄断。

(二)劳动的租金与劳动的经济租金

“劳动的租金”与“劳动的经济租金”概念区分要涉及到租金与经济租金概念,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经济租金是一个更为一般的概念,租金实际上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即当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的经济租金。按上述解释,这意味着“劳动的租金”是“劳动的经济租金”的一个特例。租金表示要素的价格,经济租金只是要素价格中“超过该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余额”,经济租金是租金的一部分。以上两种解释是否矛盾?按照经济租金是一种“余额”,若出现余额为零,经济租金将消失,而劳动租金即工资不可能为零,这表明“劳动的经济租金”的确是“劳动租金”的一部分。那么又如何理解“劳动的租金”是“劳动的经济租金”的一个特例?这是只有在劳动供给完全无弹性时才会出现的情况,而这是一种极端情况,此时“劳动经济租金”等于“劳动租金”(工资),劳动者将获得全部经济租金。两类租金概念可用图1表述。

假定劳动力需求曲线DL、市场均衡工资Wo和最低工资标准A均不变。假定劳动力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形:完全垂直S1;完全水平S2;常规形态Ss,它们与DL均交于E点。在S1时,劳动力供给总量固定为Lo水平,“劳动的租金”与“劳动的经济租金”均为(u+v);在S2时,劳动力无限供给,经济租金将消失,但是LO的劳动力获得“劳动的租金”为(u+v),其他剩余劳动力将不能获得任何租金收益;在Ss时,“劳动的租金”仍然为(U-I-v),而“劳动的经济租金”为u,劳动者实际收入为v。可见,在市场均衡的劳动力数量及工资一定时,“劳动的租金”是不变的,可变的只是“劳动的经济租金”和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本文的解释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的租金”(即工资),工资即劳动报酬为劳动者实际收入,其应该是可变的,如图中的v部分。而西方经济学将“租金”解释为固定供给要素的报酬,因此“劳动的租金”是不变的,始终为(U-I-v)部分。那么u部分的经济租金为什么没有转化为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其原因是只要高于A即最低工资标准,总会有劳动者迫于生存压力等原因而“愿意”接受低工资,即把u部分的原本属于劳动者的收入拿走,也不会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即Lo)。因此,劳动力虽然是可变要素,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即u部分)却类似于固定要素报酬,此部分劳动者收入即为“劳动的经济租金”。因此本文认为,劳动租金应指“劳动的经济租金”,而不是“劳动的租金”,而两者可能存在相等的情况,说明“劳动的租金”是“劳动的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

(三)普通劳动力租金与人力资本租金

劳动租金究竟针对的是普通劳动力还是异质型人力资本?斯密认为劳动者的后天才能(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固定资本的一部分,马歇尔继而发展出“准租金”概念,即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异质型劳动力,尤其是专业性、稀缺性、非竞争性、难以模仿性,以及分工协作的互补性等特征的异质型人力资本,被视为企业的一种固定投入要素,其报酬(准租金)是类似于地租性质的一种租金。普通劳动力由于不具备异质型人力资本的专业技能等特征,被企业视为可变要素投入,其报酬形态主要为工资,这不同于异质型人力资本报酬形态——薪酬。因此,为与“劳动租金”相区别,该提法应为“人力资本租金”更贴切些。基于此,劳动租金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劳动租金包含了“人力资本租金”和“普通劳动力租金”,而狭义劳动租金仅指“普通劳动力租金”。本文主要是分析狭义劳动租金。

(四)劳动租金产生的原因

劳动租金产生的原因是否为劳动者所有权垄断?《资本论》将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解释为一种人为垄断——土地所有权。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所有权也形成垄断,但是这种垄断与土地所有权垄断相比有着很大差异,劳动力供给不同于土地供给,劳动者为谋生必须出卖自身劳动力,在劳动力需求不足时,这种劳动力所有权垄断并没有多大实质意义。劳动力所有权垄断产生的劳动租金,一般在两种情形下才会有实质意义,一是前文阐述的“人力资本租金”,人力资本由于其稀缺性和非竞争性等特征,的确具有所有权垄断下的较高人力资本租金;二是劳动力卖方市场,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或工会组织的强力干预,这种劳动力所有权垄断才能使劳动者居于工资议价或劳动协议的主动地位,这种垄断才真正形成效力。但现实中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在劳动力卖方市场情况下,企业往往因当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为寻求低廉劳动力成本而发生区际或国际的产业转移。本文认为,用劳动者所有权垄断解释的劳动租金,应该是“人力资本租金”,并不是“普通劳动力租金”,对于后者,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传统认识的“资本雇佣劳动”,古典理论、新古典理论和现代经济理论对“资本雇佣劳动”的必然性、合理性和持久性已有论述,这里再强调两点,一是拥有专有技能和复杂劳动的人力资本相对于传统资本,正呈现某种更为稀缺的现象,利润分享制、管理权分享乃至所有权分享正不断演化,出现所谓“劳动雇佣资本”趋势。然而,这种“劳动雇佣资本”仅是针对人力资本而言,要形成普通劳动力雇佣资本难以实现。而且,由于资本设备的资产专用性和生产不可分性,完全实现“劳动雇佣资本”也是困难的,可能的情形是“资本与劳动的相互雇佣”——合作雇佣关系;二是由于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劳动者必然要联合雇佣资本,而劳动者之间的高昂交易费用导致这种联合雇佣资本的情况很难出现,与之相比,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的交易费用要低得多。总之,“资本雇佣劳动”导致资本所有者与普通劳动力的地位不平等,资本处于支配地位,资本所有者将超出工资的一部分劳动者收入(劳动租金)占为己有,这是劳动租金产生的原因。

二、剩余价值与劳动租金

从劳动租金概念界定看,劳动租金与剩余价值有紧密联系。劳动租金的本质是劳动者收入的一部分,厂商攫取的劳动租金最终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理论讲利润本质即为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利润即为被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正如马克思讲:“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化的形式。”。因此,劳动租金理论讲劳动租金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理论讲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从这一角度看,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回避“劳动租金”术语,而是将这一概念晦涩地隐含于经济租金概念之中。而且,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经济租金和生产者剩余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如果劳动是唯一可变投入要素,则经济租金即为劳动租金,劳动租金也就是生产者剩余。可见,从避开“劳动租金”术语,以及“经济租金”向“生产者剩余”术语的变化,映射出西方学者试图掩饰对劳动者收入的剥夺,并将之“美化”为“生产者”生产的剩余——利润。本文认为,无论从剩余价值还是劳动租金看,“生产者剩余”都不是生产者生产的,而是劳动者生产的,应该是劳动者剩余。

从劳动租金本质以及劳动租金转化为利润这两个层面看,劳动租金似乎就是剩余价值,而这仅是表象,两者实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劳动租金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在假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再变动时,劳动租金取决于市场均衡工资与实际支付的劳动力报酬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大,劳动租金越大,差额为零时劳动租金将消失。而剩余价值与之不同,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即劳动力价值,虽然也是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但是剩余价值不是主要来源于资本家支付的差别工资,而是剩余劳动创造的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一般情形下,市场均衡工资即劳动力价值,总是低于他创造的全部价值(劳动力总价值)。因此,在给所有劳动者都支付均衡工资时,将不存在劳动租金,但只要还存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则一定有剩余价值。从这一角度讲,劳动租金仅仅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为更清晰阐明二者的这种关系,在此应用“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概念,分为两种情形讨论。见图2和图3。

为简化分析,这里假定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有两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与不完全竞争(劳动力供给曲线为)。图2和图3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特征完全相同,其区别是支付工资的形式不同,图2为货币工资,图3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工资,即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实际工资是以实物形态支付的工资,一般用边际产出衡量,即MPL=w/P,w为货币工资,P为产品价格。由于假定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则P不变且假定P=1,则MPL=w。

图2: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均衡工资,即劳动力价值为WO(劳动力需求曲线也为VMP=DL与图3相同)。现假定劳动力创造的平均价值为(w1>wo)。在SL时即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劳动租金(即劳动的经济租金)为u,剩余价值为(u+v1),此时劳动租金为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在在时即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劳动租金消失,剩余价值为v1

图3: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均衡工资,即劳动力价值为MPLo。VMP为边际产品价值,因边际报酬递减,它随劳动力投入的增多而不断下降,直至与市场均衡工资相等时(即MPL=MPLo),劳动力供求达到均衡。同样地,在s。时,劳动租金为u,剩余价值为(u+V2),这是因为劳动力实际工资由SL确定,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由DL确定,DL与SL的差额(剩余产品)即为剩余价值。在时,劳动租金消失,剩余价值为V2(V2=V1)。

需说明的是,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形在现实中几乎无法实现。劳动力买方市场特征、供求信息不完全性、不对称性以及劳动力异质性等因素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垄断程度或有差异)。这扭曲了劳动力价值,导致了工人的低工资,极端情况下工资水平仅能维持基本生存条件(图中的A)。工资的决定完全依赖市场自发机制难以实现劳动报酬与其贡献的统一,普通低端劳动力市场更加困难。因此,无论从货币工资还是实际工资,劳动租金消失的情况很难出现。即便是西方学者否认剩余价值,也不能否认自己提出的劳动租金,而劳动租金正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wO=w1时,劳动租金等于剩余价值),无论是隐晦还是替换劳动租金概念,都不能否认劳动租金的客观存在,也不能否认劳动租金本质为剩余价值的客观事实。

三、经济租金内涵、类型及形式

(一)经济租金理论研究现状

在各种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对经济租金都有界定,但一些经典的经济租金理论与传统教科书的解释有着很大差异。而且,经济租金的内涵显得非常零乱,它早已突破要素租金范畴,一般将其等同于经济剩余,随研究深入,对它的解释愈加宽泛。如,经济租金是“生产者剩余”;经济租金是“垄断租金”(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经济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经济剩余不同于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且是全部剩余价值;经济剩余不同于剩余价值。经济租金、经济剩余、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剩余价值等概念交织,使用的术语和表述的内容往往有很大差异,这反映出经济租金理论还远未系统化和统一认识。基于经济租金还产生了一门经济学分支——寻租经济学,但由于对经济租金内涵界定、产生原因和作用机理等的基础研究严重不足,寻租经济学在近期呈现出低潮徘徊局面,关注点放在寻租与福利损失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

关于经济租金界定。除前文表述,再举两例:经济租金是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金额与为得到使用该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最小金额之间的差额;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按教科书定义,经济租金实则是要素的经济租金(以下简称要素租金),是保持要素供给不至于减少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外的超出收益,如果将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理解为定额收益,那么经济租金就是超出定额收益的额外收益。

经济租金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李嘉图将地租解释为资源稀缺性而出现的资源所有权收益。马克思将绝对地租解释为土地所有权的人为垄断,将级差地租解释为自然因素(土地肥力、区位等)的自然垄断。西方现代经济租金理论的研究重心从要素市场转向产品市场和组织管理,张伯伦租金强调经济租金源于垄断企业之间形成垄断组织和战略联盟获得的垄断收益;熊彼特租金是由于技术革新和降低产品成本而产生的垄断收益;奈特租金强调经济租金是投资者愿意承担风险的利润补偿,这种补偿实质是超过了安全投资获得的纯利息之外的利润酬金;彭罗斯租金强调经济租金源于管理效率,管理效率高的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回报。

(二)经济租金的两种形式

西方学者对经济租金来源主要有两种解释:要素租金和垄断租金。本文认为,经济租金的最初解释,特指要素租金。现代西方经济学将租金概念泛化,形成了广义经济租金概念,指厂商对所有投入要素和资源支付后的净收益,即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的形成,必然要对应于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因此广义经济租金可以解释为一种基于垄断势力基础上形成的超过平均收益水平的收益,即垄断租金。而且广义经济租金包含了狭义经济租金,即要素租金可以纳入垄断租金。

1.狭义经济租金——要素租金

经济租金概念源于租金,后扩展指对固定要素支付的报酬,而可变要素报酬的一部分也具有固定要素报酬的相似性质,这引申出经济租金。因而劳动、资本、资源、技术、管理、知识、信息等要素均可能产生经济租金。之所以讲“可能”,是因为要素的经济租金可能为零(如前文劳动租金消失的情形),这源于要素供给具有无限弹性,降低要素价格将使得要素供给趋近于零,即厂商难以通过降低要素价格(如工资)来获得该要素的经济租金。而固定要素供给具有完全无弹性的特征,即固定要素的供给量不会因为是否产生对它的需求而发生变动,因而支付给固定要素的最低报酬,理论上可为零。固定要素报酬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对它的需求,而与其供给无关,则固定要素报酬全部转化为经济租金。从另一视角看,即使将固定要素的全部报酬,即经济租金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也不会影响该固定要素的供给。从这一思路出发,西方经济学认为某些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的报酬也有类似于租金的性质,若减少劳动者收入,也不影响劳动力供给,这具有类似于不变要素的固定投入性质,劳动者减少的此部分收入就可界定为“劳动的经济租金”,即前文分析的劳动租金。可见,劳动租金是不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减少的劳动者收入。

2.广义经济租金——垄断租金

无论是何种西方现代经济租金理论,都可统一到垄断租金这一范畴。张伯伦租金本身强调的就是垄断组织和战略联盟获得的经济租金;熊彼特租金强调技术创新,而出于对技术创新的专利权保护本身就是形成垄断的重要原因;奈特租金强调经济租金来源于风险承担,而高风险行业的门槛很高而导致竞争不足,高科技风险投资活动的前期高昂研发费用需市场垄断来保障利润回报;彭罗斯租金强调组织管理效率,而提升管理效率往往会加强垄断程度和形成新的垄断市场结构。因此,无论何种经济租金理论,也无论其强调经济租金是来自企业战略联盟、技术创新、风险承担还是组织管理效率,经济租金即超额利润的获得终究依赖厂商的市场垄断势力、形成垄断市场结构和强的价格控制力。因此,各种经济租金理论都可以纳入垄断租金这一框架。

那么,为什么讲广义经济租金(垄断租金)包含了狭义经济租金(要素租金)?两者似乎是不同的,例如二者来源渠道有区别,垄断租金是通过产品市场的垄断优势获得的,而要素租金是通过要素市场的垄断优势获得的,即垄断租金是通过产品市场渠道获得(从这一角度看,垄断租金也可解释为“产品租金”),而要素租金是在厂商内部生产环节获得的。但实际上,两者看似不同实则能统一,这是因为,垄断租金是企业总收益在支付全部成本后的经济剩余(从这一界定看,经济租金即为经济剩余),经济剩余包含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而支付的全部成本自然包括要素报酬,而只要有要素报酬,就可能存在要素租金,即维持要素供给所必需的最低收益之上的额外收益。可见,生产者剩余的实质是要素租金。因而,垄断租金包括了来自生产要素最低收益之上的要素租金,垄断租金是消费者剩余与要素租金的总和。

四、剩余价值与经济租金

首先,关于剩余价值与垄断租金,由于垄断租金的一部分为要素租金,如果假定除劳动力之外的其他要素为固定(或短期不变)投入要素,那么要素的经济租金只能来自劳动租金,这时“生产者剩余”就是劳动租金。而劳动租金的本质为剩余价值,因此在不存在其他要素租金的情况下,广义经济租金实则是剩余价值与消费者剩余的总和。需说明的是,西方经济租金理论将垄断租金解释为超额利润,但它实际上包含了劳动租金,而按剩余价值理论,垄断租金中的劳动租金只是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

其次,关于剩余价值与要素租金。要素租金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相近之处在于劳动租金的本质为剩余价值。不同之处在于,(1)要素租金理论认为所有要素均可能产生经济租金,即对所有要素的支付都可能压低至最低要素报酬水平,在不影响要素供给时获得该要素租金。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不是价值源泉,因此它们不可能产生经济租金。而且资本等要素收入来源于剩余价值,是被分割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组成部分;(2)要素租金理论认为所有要素的经济租金均可以转化为超额利润,即从生产环节看,超额利润不仅可以来自劳动租金(剩余价值),而且可以来自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其他要素。而基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劳动租金本质是利润,是被剥夺的劳动者收入,不是超额利润。这一不同之处意义重大,它涉及到生产领域的利润源泉问题。按剩余价值理论,利润是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与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关系。按西方经济租金理论,生产环节的各种要素均可能形成经济租金,进而转化为超额利润。那么,究竟哪种认识更符合实际呢?

剩余价值理论有一个核心假定——商品按其价值出售,马克思说:“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交换或出售是理所当然的,是商品平衡的自然规律。”“我们先假定,不同部门的一切商品都按照它们的实际价值出售。”一切商品按其价值出售,当然也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等投入均是按其价值出售的,因而除劳动力之外的所有要素不可能产生经济租金。劳动力虽然也是按其价值即劳动力价值出卖的,但可以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绝对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价值。而一旦放松按商品价值出售,那么就可能出现要素经济租金,即厂商可以通过其买方垄断优势地位而将要素价格压低至其价值之下,价格偏离价值的部分就形成要素的经济租金。那么,放松这一马克思核心假定是否可行呢?马克思说:“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可以高于它的价值,或低于它的价值,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才和它的价值相一致。”“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低得多。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册增补》中说:“总之,只要经济规律发生作用,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对于整个简单生产时期来说便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直到简单商品生产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出现而发生变形之前是普遍适用的。”两位伟人论及价值规律的适用情况,即资本主义低级阶段(以及它之前的阶段)——简单生产时期。可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才会出现按生产价格的交换,而生产价格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才和它的价值相一致,这说明商品价格偏离其价值是常态经济现象。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利润构成中包含了所有要素租金,劳动租金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甚至可以忽略呢?本文认为,虽然所有要素均有可能获得要素租金,但总要素租金中劳动租金应该占有很大比例,甚至总要素租金只是劳动租金。这是因为,价格偏离价值的情况,无非是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而除劳动要素(这里指普通劳动力,不包括异质型人力资本)之外的其他要素,其价格往往是高于而不是低于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土地、资本、资源、人力资本、管理等要素往往具有普通劳动者无法具备的专用性、非竞争性、稀缺性以及所有权垄断,获取这些稀缺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往往高于价值。而对普通劳动者,其市场价格往往低于其价值,因此理论上虽然所有要素均可能形成要素租金,但实际上劳动租金才是现实中更容易出现,以及在利润来源中占有更大份额的要素租金。

五、结语

西方主流学者将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价值和剥夺劳动者收入(劳动租金)美化为生产者生产的剩余。劳动租金和“一定条件下”的生产者剩余其本质即为剩余价值。由于经济租金、垄断租金、经济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和基本分析工具,因此剩余价值理论阐述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的核心思想是驳不倒的真理。

超额利润的来源包含了要素租金与消费者剩余:(1)来自要素租金的利润来源显得多元化,但由于普通劳动力难以具备其他生产要素的诸如稀缺性、非竞争性、专用性、所有权垄断等特征,因而要素租金主要来自劳动租金即剩余价值。因此,西方经济租金理论中的超额利润来源其中包含剩余价值;(2)消费者剩余是超额利润的另外一个来源,这主要通过产品市场垄断而获得。因此,西方经济租金理论中的超额利润来源主要是剩余价值和消费者剩余。劳动租金在西方经济租金理论中被视为超额利润,而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它是被剥夺的剩余价值和劳动者收入,它是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

张伯伦租金、熊彼特租金、奈特租金和彭罗斯租金均需通过市场垄断地位来获得,因此都可以纳入垄断租金这一范畴。梳理劳动租金和经济租金的界定和内涵,可以得出狭义劳动租金和广义劳动租金、狭义经济租金和广义经济租金、普通劳动力租金和人力资本租金等分类。

上一篇:银行培训班心得下一篇:《下课十分钟》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