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损耗

2024-07-15

劳动力流动损耗(共3篇)

劳动力流动损耗 篇1

北镇市有耕地110万亩, 20个乡镇, 225个行政村, 农业人口43.5万, 劳动力20.5万。几年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 农村劳动力流动加快, 通过劳动力输出和向非农业转移, 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 有利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1.人均耕地占有量低1.人均耕地占有量低全市全市人均耕地占有量2.5亩, 一家三口单靠种植玉米, 人均收入不到1 0 0 0元, 难以维持正常生活需要。此外, 劳动力也出现剩余, 使农民不得不寻找出路, 出现劳动力流动。

2.典型的农业县县北镇市市二、三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差, 促使劳动力向外流动。据近两年调查, 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631人, 比2004年增加2833人。

3.农业机器替代程度提高

全市大田作物已近九成实现机器化生产, 大型农机具和现代农机具的使用, 大大减少用工量, 使农村出现劳动力剩余。

4.农民观念改变4.农民观念改变随着农民随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改变固有的靠地养人, 靠天吃饭观念, 特别是80后、90后两代人, 近六成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一方面是文化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城市大量就业机会的吸引, 使他们想走出农村, 根植于城市。

二、劳动力流动特点及产生的影响

1.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流动, 劳动力从农村向外流动劳动力从农村向外流动2010年2010年农村劳动力中, 从事农业生产的增幅明显低于2004年, 外出劳动力较2004年增加近两倍, 外出劳务收入因外出劳动力人数的增加增长两倍, 这样一方向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

2.拓展就业空间, 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进程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 跨区域流动, 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局面, 填补了发达地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常年外出劳动力中有25%溶入到流入地生产生活中, 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城市人, 并没有返乡的意向。

3.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 为农村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农村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农民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外出务工, 打破了农民以农为主、视土地为生命的传统观念。一部分从事非农和外出务工农民, 已彻底脱离土地, 将土地流转出去, 增加人均耕作面积, 为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对策

1.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实现农村劳动力内部分流实现农村劳动力内部分流解决农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主要途径还在农村, 应立足于自身进行消化。加大调整力度, 发展高效农业, 搞好劳动力密集型的集约经营, 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化, 实现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体化, 扩大就业量, 最大限度的获取价值。

2.发展县域经济, 加快工业化进程, 提高就业能力化进程, 提高就业能力工业的发工业的发展是提高就业能力最有效途径, 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南方沿海地区, 强大的工业实力, 吸引了全国劳动力向其流动, 从而促进自身的建设与发展。那么就北镇而言, 现在正在打造炉业产业基地, 形成规模后, 必将有效的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3.通过各种途径, 加大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培养劳动力市场场通过“阳光工程”、“新型农通过“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有效办法, 加大对农村劳动和的职业技能培训, 以县为基础, 建立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网络, 开展系列化服务。重点抓好信息与培训服务。

劳动力流动与中国经济增长 篇2

关键词:劳动力,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

一、相关文献综述

李扬, 殷剑峰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 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他们认为劳动力的持续转移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机制;而长期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则是与长期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互为因果的必然现象。李芝倩从农村劳动力流动活跃程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农村劳动力流动率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都对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李仲生认为就业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以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等劳动力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刘祚祥, 胡跃红, 周丽认为“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的非正规学习及知识普及所导致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 成为中国近30年以来经济增长的源泉。谭永生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出发, 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进行了计量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增长回归模型得出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促进了GDP的增长。李魁认为劳动力负担的减轻产生了人口红利并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长期看来劳动力负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 短期劳动力负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从以上文献综上来看, 这些学者都认为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但是将理论与中国劳动力转移实际数据和经济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结合起来分析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却不多。因此, 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来说明劳动力的流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并从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干中学、人力资本、人口红利分析经济增长。

二、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古典”劳动力流动模型, 他认为不发达国家存在两种经济部门, 一个是用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高效率、高工资的现代部门;一个是用传统方法进行生产的低效率、低报酬的传统部门, 传统部门最大的特点是存在这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由于两部门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必然向现代部门流动, 现代部门在现行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由于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流动, 使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与现代部门供给不足的劳动力得到合理配置, 从而增加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利润。在传统农业部门中, 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 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渐与工业边际生产率接近, 农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农业部门逐渐进步, 从而传统部门得到了改造, 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张培刚认为工业化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 实际上是走着一种“结构主义”的增长道路, 通过城市倾向政策推动工业化, 工业化所推动的资本深化创造了大量非农就业岗位, 从而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以及消化隐性失业) , 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进入城市工业部门, 这不但没有降低农业的总产出, 反而额外增加了工业产出, 从而有利于推动整体经济的增长。上述事实所表明的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两种生产要素 (资本和劳动力) 在中国的增长, 正是这两种要素的增长以及它们在农村和城市两个部门之间的结构性转换, 才构成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

三、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为了方便研究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们用城镇就业人增长率来衡量劳动力流动, 用GDP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其中城镇就业人口增长率是等于各年的城镇就业人员数减去基期城镇就业人口数再除于基期城镇就业人口数;各年GDP增长率等于各年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基期国内生产总值再除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

对各年城镇人口增长率和各年GDP增长率进行简单的eviews分析, 各年城镇人口增长率用X表示, 各年GDP增长率用Y表示。

原假设:各年GDP增长率与各年城镇就业人口增长率具有正相关性。

备择假设:各年GDP增长率与各年城镇就业人口增长率不具有正相关

通过Eviews数据分析, 得出:GDP增长率与城镇就业人口增长率是成正相关的, 两者的函数表达式为:Y=-1879.589+40.41639*X, (计算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 , 由此可以得出劳动力的流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也就是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促进了我国30余年的经济增长。

四、劳动力流动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一) 劳动力流动中的干中学

干中学就是一边干一边学, 即在工作或生产的过程中, 通过对经验的积累总结, 乃至创新, 达到更高的效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 流动者遵循的是零工-小工-大工 (技工) 这样“边干边学”的路线。厂商等相关组织是流动者干中学的平台, 流动者也无需支付任何直接成本, 因此流动者更愿意在工作中产生干中学的行为, 因为这可以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 从而增加他们的收益。在农村大多数年轻人、中年人外出打工加入到城镇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他们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干中学行为产生的效益要比老年人高, 因为年轻人学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相对比老年人强。因此流动过程中的干中学行为既增加了流动者的收入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二) 劳动力流动中的新人力资本

农村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形成了新的人力资本, 这个人力资本是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人力资本的形成改变了我国人口素质结构, 拉动了经济增长。劳动力流动和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过程, 流动者需要不断积累经验, 从而形成新的人力资本。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 外出打工中的职业培训, 与人交流的能力, 人际关系,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等因素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过程中增加的技术具有外部性, 即知识的溢出效应。并且, 长时间的城市生活和工作, 大大改变了他们对知识的看法, 使他们视野更加开阔。他们一般会更加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 这对后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镇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产生了大量的人力资本,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三) 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人口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即从农业为主导转向以城市化为基础的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使得大量生产率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成为生产率较高的劳动力, 这一过程也是人口转型的过程。这种转型一方面减少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 促进农业机械化, 提高了该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另一方面为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 为工业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流动过程中, 不但提高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生产率还使劳动力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劳动力的高参与率和较高的配置效率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这种促进作用就是“人口红利”。

五、结论

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促进了经济增长, 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过程中产生的干中学、人力资本、人口红利, 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而且促进了工业、服务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干中学、人力资本、人口红利成功经验可以供其它发展中国家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扬, 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 2005 (2)

[2]李魁.劳动力负担与我国经济增长.财经科, 2010 (6)

[3]刘祚祥, 胡跃红, 周丽.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问题探索, 2008 (12)

[4]谭永生.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人力资本角度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 2007 (4)

[5]汪小勤, 汪红梅.“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家, 2007 (1)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篇3

另一方面, 伴随着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及收入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我国一直长期存在, 近年来又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拉大,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倾向。

经验研究告诉我们, 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区域间劳动力要素的选择性流动, 然而, 正因为地区差距本身就是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才导致了劳动力流动构成地区差距的直接后果。本文将从区域经济发展和差距的角度, 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做出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 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原因

从微观来看, 一般要进行收益成本分析。流动行为的决策取决于流入地的平均收入是否超过流出地的平均收入加上流动过程中的其它支出。劳动力流动后收益大于当地实际收入和流动成本之和, 就会选择流动。用R1表示迁移后的收益, 用R2表示迁移前的收益, C表示迁移成本, 当R1≥R2+C时, 就会发生流动。反之, 劳动力就不会流动。

作为微观主体的经济人, 在考虑是否流动时, 会考虑迁移时间长短和长期收益, 虽然从目前来看, 即使R1≤R2+C, 但从长期来看, 仍有R1≥R2+C, 则劳动者还是选择流动。

不迁移状态下他们将来的收入用Y1表示, 如果他们移动到最佳选择的地区, 他们的收入用Y2所示。那么移动成本应包括Y1、Y2、收入之间的交集部分。

劳动力的区域流动原因是在人口流出地起主导作用的“推力”。产生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劳动力过度导致的失业和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同时在流出地也存在拉力因素, 如家人团聚、环境熟悉、社交网络等。在人口流入地起主导作用的是“拉力”, 产生拉力的因素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等。同时在流入地也存在推力因素, 如流动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等。纵观各种理论, 从微观角度去考察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其实就是一个微观主体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2. 劳动力流动的宏观原因

从宏观方面看, 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 劳动力区域分布不均匀, 导致劳动力在区域存在供求的不同。不同地区首先存在着要素禀赋差异, 由于存在着要素禀赋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有很大差距, 使得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回报率不同, 是导致劳动力在不同地区流动的根本原因。第二,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这是导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教育水平不同, 劳动力素质不同, 就影响着工资的不同。还有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导致工资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还会影响劳动力的需求, 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劳动力需求要高一些。第三, 政府的政策导向, 政府的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的流动。包括有利于和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政策。

二、促进劳动力流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 加强流动人口的宏观规划和管理

流动人口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资源, 要把流动人口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 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农村地区各级政府要制订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期规划, 要处理好人口外流与稳定发展农业、农村的关系, 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引导和管理。通过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异地就业能力作为发展劳动产业的关键环节, 进一步实现人口的合理有序转移。流入地各级政府应将流动人口纳人其城市规划, 并加强计划引导和宏观控制。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专门管理机构, 统一管理流动人口。

2. 深化改革人口流动的管理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总体上应采取渐进式的方式, 保持制度的连续性, 结合我国实际, 户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取消购房人户政策所构筑的货币性“门槛”, 进一步放宽进城户口控制。第二, 培育城镇人口自然调节机制, 实施积极的人口吸纳政策, 以准人条件调控人口机械增长。第三, 用不同的居住市场来满足不同的人口流动需求, 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3.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第一是要建立平等就业制度。第二是要建立企业自主用工制度。第三是要建立同工同酬制度。报酬标准均应同等包含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方面保障支出和工会经费等方面支出, 农村劳动力工资也应按月按时发放。第四是要取消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一切限制, 取消一切歧视农民进城就业作法。第五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全方位提供劳动力流动服务。第六是要完善劳动价格生成机制。

摘要:通过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和原因, 说明劳动力要素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动因之一, 而区域差距反过来又加速了劳动力在区域间的迁移和流动。本文针对促进劳动力流动、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上一篇:辽宁省港口群协调研究下一篇:市场销售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