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评析

2024-06-24

文献评析(精选4篇)

文献评析 篇1

1 国外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1.1 兴起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西方会计学界对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认识从传统的稳健主义进行了发展, 主要标志是“收益均衡化”假设的提出。Gordon (1964) 率先提出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有其自身的经济动机, 即为了在各期平滑盈余。此后, “收益均衡化”假设引发了许多相关的探讨, 期间涌现了大量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研究的文献。

1.2 三大假设及其进一步研究

1.2.1 三大假设

1986年, Watts和Zimmerman (1986) 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 他们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提出了三大假设。 (1) 分红计划假设, 指其他条件相同, 实施分红计划的公司经理为扩大个人效用, 更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政策, 以便提高其报酬的现值。

(2) 债务契约假设, 指其他条件相同, 越接近违反债务契约条款的公司, 越有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政策。

(3) 政治成本假设, 指其他条件相同, 企业政治成本越高, 越可能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政策, 以免受到政府的管制。

1.2.2 对三大假设的进一步研究

围绕三大假设进行的研究中, 较具代表性的成果如下:Healy (1985) 发现若盈利额低于目标盈利 (下限) 或高于上限, 管理人员就有可能减少报告盈利;相反, 若盈利额在上下限之间波动, 管理人员就可能试图增加盈利。Sweeney (1994) 研究发现, 与控制样本相比发生债务契约违约的企业一般比较偏向于在出现债务违约的前几年选择能增加会计盈余的会计政策。Jones (1991) 发现与调查年度前后相比, 调查年度样本公司的报告盈余均显著为负, 表明受到外来竞争的影响, 公司会选择降低报告盈余的会计政策, 以争取政府的进口保护措施。

1.2.3 Scott的机会主义型和效率型

针对三大假设, Scott (2000) 认为, 实证会计理论存在一定缺陷, 它假定经理人员是理性的, 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会计政策。若假定公司内控系统限制了机会主义行为, 经理人员就只能按照契约成本最小化来选择会计政策, 此时我们就可以从有效契约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假设。所以, 他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在理论上大致又可以分为机会主义型和效率型。

2 国内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2.1 从契约理论角度研究会计政策选择

我国学者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形, 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对会计政策选择展开了许多研究。其中, 有的是针对我国情形对三大假设进行的检验。如:孙铮 (2000) 例证了政府管制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发现我国在以会计数据为基础制定上市公司法律条款的现状下, 确实存在着诱发管理者选择增加会计盈余的会计政策。刘斌、孙雪梅 (2005) 以上市公司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选择为切入点, 选取符合我国企业特征的契约变量, 证实了实证会计理论中的政治成本假设和报酬契约假设。

此外, 还有学者则针对我国情形在三大假设的基础上做了补充。如:宋建峰 (1998) 提出与西方三大假设相类似的三大动机假设:

(1) 公司管理当局自身效用最大化假说; (2) 违约假说; (3) 社会成本假说。王跃堂 (2000) 以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 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及其经济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决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不是三大假设, 而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2.2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研究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政策选择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一种制度安排, 利益相关者在会计政策选择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在这方面李瑞生、朱力 (1996) 提出会计政策选择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基于企业立场。他们认为采用复合立场是不现实的, 主张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立足于企业立场。李姝 (2003) 指出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她认为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提供者, 与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构成博弈的一方和多方, 各方均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策略并付诸实施。张一贞、夏冰 (2006) 指出企业会计政策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 认为会计政策将导致社会资源控制权向制定政策者转移。宋在科、王柱 (2008)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将利益主体划分为强势和弱势两大类, 并通过调查分析两类利益主体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参与意识、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及产生的经济后果等。

3 评析

国外实证检验都不同程度地证明了三大假设, 说明三大假设在解释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问题上是具有很大说服力的。但需注意, 三大假设对其他的环境因素做了极大的抽象。事实上, 任何公司都是处于一个特定环境中的, 这是会计政策选择中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国内的探讨虽以规范研究居多, 但近年来也涌现出许多实证文章。研究成果表明在西方普遍得到证实的三大假设在我国需根据我国现实加以调整, 比如:由于我国银企关系特殊而导致债务契约成本的“软约束”, 债务契约假设对会计政策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 其中, 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对完善财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 综合了国内外前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 将相关文献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和评析。

关键词:会计政策,文献综述,评析

参考文献

[1]李姝.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研究, 2003, (7) .

[2]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会计研究, 2000, (12) .

返利网站商业模式文献综述与评析 篇2

本文主要从发展现状、缺陷分析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返利网站商业模式的文献进行梳理, 并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分析, 以期为返利网站今后的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返利网站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

辛凯 (2009) 研究发现, 目前, 51返利网、淘宝返利与商城的合作模式, 主要是用户从其网站的链接去Bto C网站购物后, 网站将给购物用户一定比例的现金回馈, 直接与Bto C商城进行合作, 提供api接口。返利网在与广告联盟合作获取广告代码后, 根据cookie跟踪用户的订单。杨杨 (2011) 认为, 返利网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渠道营销, 通过与大型电商网站合作, 成为电商网站的入口。其盈利一部分来自电商网站的合作提成, 另一部分来自广告。返利网与电商网站之间实行按效果付费的合作模式, 以降低电商网站的推广成本和风险。王晓星、陈光 (2011) 认为, 独立于商家的第三方返利网站的商业模式, 是一种三方共赢的经营模式, 如图1所示。

郑齐翔 (2012) 提出, 返利网的运作模式, 主要是帮助用户发现并实现网购需求, 另外, 根据用户网购的成交量结算佣金, 并把佣金按照相应比例返还给用户。其间, 佣金相当于电商支付的一笔可量化广告费, 即CPS效果营销费。王晓艳 (2012) 从双边市场角度, 对返利网站的定价机制进行了分析, 认为返利网站的定价, 需要同时考虑定价水平、定价结构以及市场的定价规律。定价水平, 即从双边市场两边收取的总费用, 主要由 (a-b) 大小决定。 (a—b) 的大小成为返利网站和双方博弈的过程, 如图2所示。

Paul Nikkel (2008) 提出, 返利网的出现, 将隐藏在消费者背后的联营网络拉出了水面, 其优势在于, 为网络营销提高了透明度, 帮助商家提高客户忠诚度, 更加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对品牌的需求偏好。他还认为, 返利网站的崛起, 会不断挤占比价网站和搜索营销网站的市场份额。Simon James (2009) 、Adam Russell (2009) 认为, 在线零售商的“最后点击盈利”模式, 是指只有最后那个将顾客链接到电商网站的返利网站, 才能获得电商网站的佣金, 而佣金比例从旅行产品买价的1%, 到零售商品的5%, 甚至金融服务产品的更高比例不等。Will Cooper (2009) 认为, 返利网站的经营模式亮点, 主要在于给予了顾客直接的指引, 培养了潜在的低价热衷者, 这部分热衷者更能起到口碑营销的效果。这使得很多消费者会先去返利网站上看促销信息再决定购买什么, 而不是先决定购买什么再去返利网站找促销信息。Sarah Shearman (2011) 认为,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越来越多的返利网站开始扩展它们的经营模式, 比如借助电视节目、保证尽可能高的返利额度、不收取用户注册费用等。典型代表是Top Cash Back和Quidco。

返利网站商业模式的缺陷

于雷 (2008) 认为, 返现类网站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有顾客粘性不足、拓展新业务模式门槛较高、以及Bto C商家的认可度有待提高三个方面。王晓星、陈光 (2011) 提出, 返利网站的问题, 主要在于返利周期过长、商家借机提价和返利网站鱼龙混杂三个方面。张权 (2012) 和黎冲森 (2012) 都认为, 返利网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消费者信任问题。这主要是返利周期一般不低于一个月, 对会员来说安全感不足导致的。会员希望返利越快越好, 而合作方则希望越安全越好。这需要返利网站不断调节以达到平衡。鲁振旺 (2012) 认为, 返利网站容易误入传销歧途, 其威胁主要有电商依赖度下降、互联网巨头的进入、比价模式后来居上和社会化电商的崛起四类。Sean Hargrave (2007) 认为, 返利网站的负面影响, 是用户只能在有限的促销优惠中选择, 购物选择面比较狭窄。Simon James (2009) 、Adam Russell (2009) 认为, 返利网站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激烈竞争迫使商家降低价值, 对同类竞争的商家造成竞争压力, 由此影响商家的运营价值链。二是客户浏览记录的跟踪问题。由于返利的确认主要根据用户的点击痕迹, 这其中涉及的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不容小视。Sean Hargrave (2009) 认为, 返利网站目前面临的问题, 主要在于处理好通过返利网站购物频率不高的顾客注册更新和返利更新问题等。

返利网站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对于返利网站商业模式, 于雷 (2008) 提出了两点发展趋势:一是CPS返还比例应在20%~30%左右可鼓励用户;二是返现网站可以与社区游戏类的网站相结合, 与其他网络消费行业合作进行利益共享。辛凯 (2009) 则提出了三点发展趋势:一是降低用户提现门槛。返利网规定, 除第一次可小额提取以外, 必须要积累至五十元以上才可以提取。这样用户粘性虽好, 但用户体验有待完善;二是缩短返利时间。可以通过更改返利订单查询用户体验, 在订单后增加“预计返利金额”和“预计返利日期”, 使用户对自己的返利有直观的了解;三是添加“比价搜索”功能。王晓星、陈光 (2011) 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与商家合作。通过与有信誉的商家深度合作, 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 降低交易成本;二要完善返利模式。进一步优化返利流程, 缩短返利周期, 最大程度地方便消费者;三要建立品牌, 不断完善客户体验。张权 (2012) 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找准自己的产业链环节定位, 在导购环节上做精细化运营;二要根据需要设计好模式, 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 培育出“整合营销服务”、“资深网购买家社区”、“优惠券流通平台”等极具潜力的资产和能力;三要做好系统支撑, 让参与各方时刻都能看到效果和收益。黎冲森 (2012) 提出了两点发展趋势。一是通过打造品牌及口碑来赢得顾客, 积累会员资源和提升会员的忠诚度;二是打造规模优势, 以获得更高的佣金比率从而提高返还比率。鲁振旺 (2012) 认为, 单纯的返利对用户来说价值有限, 纯返利网站急需转型来应对竞争, 形成以比价为核心的CPS生态体系, 以电商和用户之间的交互式价值传递为返利平台的价值链核心。Sean Hargrave (2007) 建议, 对返利网站的客户进行优惠细分, 即对不同消费群体采取不同的返利组合, 比如对返利网站的新客户给予额外折扣优惠等。Will Cooper (2009) 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网站要及时提示消费者清除cookies痕迹, 以保证每次购物时显示的都是最新的cookies, 方便返利的确认;二是返利要和商业模式相对应, 利用返利在业务更新时吸引消费者;三是有选择地对竞争激烈的商品选用返利模式, 提高竞争力;四是及时创新返利模式。Sean Hargrave (2009) 提出了完善返利网站品牌和返利社区建设两点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根据网站会员的类型和地理分布进行混合和匹配, 提供差异化服务;二是考虑只针对新顾客的返利优惠, 开拓客户群;三是定位每笔生意的点击价值, 促使品牌商给予满意的网站更高的佣金;四是和品牌商共享客户的购物数据以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

总结与探讨

1.返利网商业模式的核心与分类

国内外文献中讨论的返利网本质, 是独立于商家的第三方返利网站, 其主要功能分为两部分:一方面, 网站为合作电商提供CPS (效果营销) 广告服务, 要做好推广自身、树立品牌, 提高顾客流量价值;另一方面, 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导购服务, 通过抽佣返利来吸引消费者, 并且要在交易后保障服务和产品的质量, 最终实现网购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双赢局面。返利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1) 第一种分类方式, 是根据返利的表现形式分为现金返利和电子优惠返利。现金返利, 指的是当消费者通过返利网购物后, 直接免现或者后期返还。电子优惠返利, 指的是以优惠券或折扣的方式返利。电子优惠返利又分为固定额度返利与浮动比例返利, 前者指的是消费者通过返利网进行消费后有固定数额的返利, 而浮动比例返利, 则意味着消费者消费的愈多则返利也愈多。

(2) 第二种分类方式, 是根据返利的时间性将返利分为直接返利与到额返利。直接返利, 指的是当消费者在购买时直接减免费用, 而到额返利, 则是指当消费者将款额打进商家账户后, 返利网将其承诺的返利额度还给消费者。

2.返利网站消费者的价值诉求

基于返利网站的导购本质, 消费者的关注点主要在于返利网的知名度和服务质量。而返利网的返利质量主要通过返利的额度、条件、周期三方面来衡量。

(1) 返利额度。同一商品, 某一返利网提供的返利额度越高, 消费者获得的实惠越多, 网站的竞争力越强。而不同行业利润不同, 返利额度也存在相应差异。如服装类返利比例可以高达30%~40%, 而食品、数码类商品则较低, 在1%~2%之间。

(2) 返利条件。为保持用户粘性, 返利网会对返利现金提取设定条件, 通常是返利额累计达到50元或是100元的整倍数, 用户才可以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或网上银行提取资金。这一门槛容易引起消费者反感, 降低门槛能够提高网站的竞争力, 但也增加了丧失用户粘性的风险。

(3) 返利周期。在最基本的退换货期限之上, 返利网与电商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沟通, 拉长了返利周期。缩短周期、提高效率是返利网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结合相关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 返利网站在与消费者的利益平衡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返利周期过长、返利条件苛刻、相关功能和提示有待完善等。返利网站今后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便是不断完善用户体验。

3.返利网站与合作电商卖家的博弈

(1) 返利网站对合作电商具有正负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 是返利网站有助于提高零售电商卖家的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返利网的消费者可分为既有客户和潜在客户两大类型。对于既有客户来说, 他们的网购模式通常是先决定要购买的产品, 然后到返利网上确认该产品是否存在返利促销, 最后决定如何购买。对于潜在客户来说, 多为低价热衷者, 这些消费者主要是受到返利网的直接指引, 他们的购物模式通常是先从返利网站浏览促销信息, 再决定购买的商品。这些低价热衷者能通过口碑营销提高电商卖家的知名度;而负面的影响在于, 电商卖家与返利网站的合作具有一定的财务风险。电商卖家通过与返利网站的合作, 本可以达到增加浏览量的广告宣传效果, 但仍然存在返利网站吸引的浏览量未达到电商卖家预期的可能。在这种可能情况下, 电商卖家就有遭受成本高于预期的负面影响。

(2) 合作电商对返利网站同样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在于, 电商卖家在与返利网站的链接合作过程中, 可以利用电商卖家本身的品牌效应, 推动返利网站的推广。尤其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信誉度的电商卖家, 可以将该品牌的固定客户转换为返利网站的固定客户;而消极的影响在于, 返利网站也可能由于合作电商卖家的商品或服务质量问题, 而遭受连累名誉受损的风险。不可否认的是, 电商卖家群体鱼龙混杂, 确实存在一些信誉不高的电商卖家会通过偷工减料等方式牟取利益。因此, 与这些电商卖家的合作将给返利网站带来名誉受损的负面影响。

文献评析 篇3

关键词:文献综述,实例分析,评价标准

文献综述在任何科研中都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应该是分析、对比、评论、归纳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评述。一篇好的综述应该对以往研究优点、贡献和不足的批判性分析;评论(非简单重复和罗列)文字简洁,避免大量引文,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注意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既要确保全面(纵向和横向),又要确保相关;用于评述的论点最好来自原始文献,尽量避免使用转述或综述材料。评价文献综述的标准是:看其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小标题层次是否正确,有没有包括性,是否体现出项目的独特型,关键文献是否提到。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选出与课题最相关的研究并把这些研究的结果揉在一起,使其相关性明显化;不可把每项研究的摘要分段列出,似乎他们之间毫无联系;让读者看后感到该领域还不完整,还有待扩展,这样就为目前的研究作了铺垫;文献都应有出处,评述也不要写成一段引语的形式,应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不可把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而应按其与课题的相关性组成一个整体;告诉读者哪些文献最为相关,哪些文献相关性差些;结尾时要略加概括与评论,画龙点睛。(Wiersma,1989,转引自刘润清,2002)

根据以上标准,对“功能对等论在英汉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这篇文章的文献综述可作出以下分析:

从题目可看出,这篇文章主要是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因此,本文的文献综述应涉及两个方面,即有关功能对等论及跨文化翻译的研究。如果前人在功能对等论运用于跨文化翻译曾作研究,文献综述也应该包括这一内容。本文作者在其文献综述应涵盖哪些大的范畴抓得比较准,对对等概念及跨文化翻译进行了梳理。

从介绍部分得知:该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全文简介;第二章对相关对等理论的梳理及对功能对等论的重点介绍;第三章介绍文化翻译第四至七章讨论不同的文化现象如何在通过翻译进行的交流中达到功能对等;第八章提出对该理论的一些质疑及其局限性;第九章结论。虽然作者自己列明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但实际上,第二、三章应视为文章的文献综述部份。

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翻译史上各种不同的对等概念,其后重点回顾了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评价一篇文献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其是否涵括相关研究领域的重点文献,在本论文关于对等概念的综述包括了最先提出对等概念的Jacobson的观点,包含了几位比较重要的如Nida,Newmark和Wilss的观点,比较全面,且评述了相关理论翻译研究,比较清楚明了,小标题的层次较分明,基本涵盖了应涉及的内容。

作者回顾了与功能对等理论密切相关的几个著名翻译理论家关于翻译对等的言论,并非大量引注,而是经过一定的理解,并能稍加概括评论。然后重点评述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别从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以及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进行回顾,重点评述其优越性,也提到实际存在的不足,基本做到了有的放矢。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阅读了相当的文献,并有自己的一点分析,该领域中的重点文献都有所提到,应该说很不错的。作者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其涉及材料,大多采用的是第一手的材料,较少间接的二手材料,而且所选取的材料比较有权威性。

但是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它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从这个意思上说,作者的自我消化还有所欠缺的。在我们看了一大串的名人对对等概念的定义和分析后,却不清楚各个名家的定义之间的联系,即他们的定义之间有没有重合或借鉴性,还是有什么相左之处。所以在这点上,作者的文献回顾缺乏有机的联系。同时作者在前面的总体介绍中提到了前人从不同角度研究对等,如语用派和功能派,但是后面的文献中没有明显的体现。作者只停留于对过往研究的回顾,并没有指出过往各项研究的强弱项所在。特别是没有指出相关研究还存在哪些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使读者无法了解作者进行其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何在。

其次作者也没有给出自己对对等的定义,可能会令读者看了很多人的定义后觉得很迷惑,不知作者眼中的对等是何物。

该文最大的不足是作者没有提及中国学者对对等和功能对等研究的过去和现状。应该说自谭载喜将奈达的对等理论介绍到中国之后,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翻译界一提到翻译就必提对等,但是作者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因为作者想借功能对等来解释英汉文化的翻译,因此有必要向读者说明中国人在研究英汉文化翻译方面做到了哪一步,是否借鉴了功能对等理论,有什么成果,还有什么欠缺之处等待。

另外,作者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这部分的梳理比较详细准确,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理论提出比较的早,文中引用的大部分相关文献是80年代的,距离作者撰文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理论提出之后的发展,及有关这一理论的争论文中并没有涉及。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关于文化翻译的一个介绍,对翻译中的“文化”进行了定义,不足之处是这部分只是简单介绍了翻译研究已经从原来的单纯语言角度转化到文化角度这样一个总的趋势,没有对跨文化翻译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尽管这篇文章中文献综述的撰写存在着不足,但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还是有着一些闪光点,对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妙云,《学术论文写作》[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98.

[2]高小和,《学术论文写作》[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文献评析 篇4

一、二胡作品及创作研究

最近10年, 二胡在创作理念、创作题材、体裁、技法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在创作观念上, 这些作品注重对传统音乐创作手法的创新与变革。它们大量吸取西方作曲和演奏技术, 并在不同民族文化、技术的相互交流中探索新路。从实践中看, 绝大部分新民乐都超越了传统音乐的技法和范围, 代表作品有王建民的《第一二胡狂想曲》、许学轩的《二胡协奏曲》等。还有部分创作者直接将国内外其它乐器作品移植成二胡作品, 如《野蜂飞舞》 (小提琴曲) 、《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曲) 等。部分作曲家大量借鉴和移植西洋作曲技法创作出一批“后现代”二胡作品。可以说, 近年来在二胡音乐创作领域已经出现了多元创作技法并存的格局。另一方面, 二胡创作中的移植促进了二胡演奏风格的多样化,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二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属性, 不能背离这一属性一味移植不同文化属性的音乐作品。比如从小提琴曲移植的《流浪者之歌》中有大篇幅高把位连续快速密集音符的演奏, 然而演奏者不但音准方面难以把握, 在共鸣、艺术表现方面都达不到原作品的意境和效果。1

二、二胡演奏技法和表演艺术研究

自21世纪以来, 二胡演奏技巧、表演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从演奏技法上看, 有一些全新技法的产生, 比如通过指法上的揉、滑、滚、打和弓法上跳、飞、抖、顿来演绎乐曲所蕴含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 特定意境以及风格特征等。演奏者还开始注重“内心听觉”的培养。内心听觉与音乐想象、视觉记忆及表演技术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对演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2宋飞强调了“二度创作”的重要性。一度创作是将乐谱符号转化为实际音响的一种艺术创造, 二度创作则是开启音乐感知力、想象力、演奏技巧的运用和音乐的组织能力的综合训练, 也是作为一个演奏者能够达到得心应手所必需的训练过程。3在二胡演奏技巧的探讨中, 还出现了多学科理论和视角的交叉趋势。比如, 一些演奏者将哲学理念贯穿到二胡技法的探讨中, 在演奏中运用技巧表现作品内涵、在处理基础性技巧与风格性技巧的关系以及音色中的刚柔、虚实、明暗、浓淡、薄厚过程中都存在如何把握和运用“对立统一”的问题。4教育家宋国生还以数学原理指导学生进行二胡基本功训练, 形成了全新的习琴理念。“实践证明, 在基本功训练中运用数学的原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快更牢固地掌握二胡的演奏技巧, 还可以更直接地把握技术动作的要领。避免了学习中的程式化和表面化。”5

三、二胡的地域特色和表演风格研究

对音乐地域风格的探讨一直是民族音乐学关注的重点。张韶先生曾将近代二胡音乐归纳为南派、北派和刘 (刘天华) 派、阿 (阿炳) 派、蒋 (蒋风之) 派、秦 (陕西) 派、粤 (广东) 派等。二胡界还有南陆 (陆修棠) 、北蒋 (蒋风之) 、南闵 (闵惠芬) 、北王 (王国潼) 的说法。二胡不同风格流派的形成有文化、地理和语言等不同原因。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和人文习俗, 我国西北一带的二胡作品具有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 如《葡萄熟了》《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天山风情》、《秦腔主题随想曲》《信天游》等。从节拍上看, 崎岖不平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在节拍上多采用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南方的二胡作品则大多被赋予了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比如《江南春色》《姑苏春晓》《忆江南》等, 这些作品常用平稳流畅的均分律动感强的四二拍或四四拍。6目前, 国内音乐类院校大多很重视发展地方风格的乐派。比如西安音乐学院专门成立西北民族音乐中心研究具有西北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则专门设有“长安乐派”研究专栏对陕西音乐流派进行研究。从未来的发展看, 二胡不同流派需要从创作、理论、教育、演奏四个方面更好地将艺术流派融入本土音乐文化发展中, 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四、二胡艺术家、演奏家研究

除了二胡流派宏观音乐风格的研究, 对国内各时期、各流派具有代表性艺术家的个人经历、表演风格、演奏技法和教学经验的介绍和分析也是近年二胡学界探讨的主要议题。其中, “刘派”二胡代表人物刘天华的创作和演奏兼具有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洋音乐的特点, 作品的乐音形态、技法特点和内涵气质上体现了以中国传统音乐化来融化西洋音乐因素、技法的创作特征, 并形成了他“勿谓我偏爱胡琴”的思想。7由于音乐对社会、人生的内涵主要以情感为中介, 马友德提出“练情”说:“练琴时, 必须是设身处地, 亲临其景, 亲察其情, 深入体会所演作品的精神实质, 必须神游其间, 才能心领神会, 有情可表。”8王乙强调二胡演奏中的“形象性思维、抽象性思维、辩证性思维、灵感性思维、立体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形象性思维包括直观性、概括性、运动性;抽象性思维包括数字性、概括性、理论性;辩证性思维包括规律性、两面性、联系性;灵感性思维包括诱导性、激发性、点化性;立体性思维包括层次性、系统性、多维性;创造性思维包括传承性、批判性和独创性。9近年来一些中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传播广泛, 日益受到二胡界的关注。比如, 王建民的作曲和演奏技巧被概括为“去民间化”, 具体表现为“定弦标准化、记谱和标注标准化以及创作和演奏标准化”, 这有利于二胡艺术的国际推广。10此外, 还有一些文献涉及宋飞等青年演奏家, 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 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和艺术特色。

五、文献评析:在本土化基础上创新

由于文化上的日益开放和二胡创作观念的改变, 二胡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从早期相对单一的作品分析和技法探讨扩展到移植创作、二度创作、内心听觉、地域特色和表演风格等方面;二胡研究的重点也从基本的弓指法训练向演奏的空间感、抽象感 (对立统一) 、情境感 (立体感) 和形象感转化。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留下了诸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第一, 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二胡擅长表现抒情旋律和中国的民族文化习俗, 在表现高难度技法和后现代作品方面存在一些先天的局限, 在面对越来越多的现代作品和移植作品时, 我们如何协调器乐的传统性和作品的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另一方面, 一些现代作品的受众和影响力非常有限, 部分作品甚至昙花一现, 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可。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创作者们又该如何应对?遗憾的是学术界对此问题虽有争论, 但却没有回答在新的时代我们如何处理二胡艺术发展中现代性与民族性、传统性的交叉问题。第二, 现有作品分析大多集中于传统名曲和普及度较高的曲子, 一些独具匠心的作品关注度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二胡的创新。比如刘文金先生2000年完成的“无伴奏二胡套曲”《如来梦》 (又名《种子灯焰》) , 该作品无论是题材选择, 曲体剪裁, 篇幅结构, 乐思展开, 技巧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多全新创造, 但相关文献却寥寥无几。再如温德青的二胡协奏曲“痕迹系列”也鲜有文献涉及。第三, 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演奏技法、表演经验等实践层面, 理论创新较弱, 特别是缺乏系统化、学理化的演奏理论构建。《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等权威理论期刊上的文章数量较少。人民音乐出版社近10年出版的拉弦类乐器书籍绝大多数都是二胡入门教材、二胡演奏技巧、二胡技法和名曲演奏示范等, 只有蒋风之和蒋青所著的《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中用了较大篇幅探讨了二胡演奏的理论问题。第四, 二胡演奏方面的探讨仍然是“学院派”的, 一些民间的或非主流的演奏形式和演奏技法很少有人注意。比如胡琴双音旋律演奏法、电子二胡、借鉴现代音乐的编曲和配器手法、演出形式、多媒体技包装形成的“新民乐”等表演形式鲜有文献涉及。第五, 对二胡艺术家的研究只是侧重于回顾和介绍他们的成就, 难以在他们的基础上将二胡的演奏技法和理论继续推进。这也是二胡理论难以系统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 艺术家和演奏家们的研究大多围绕自己的演奏技法和心得经验展开, 但却很少进行纵向 (不同时代的演奏家) 、横向 (同时代的演奏家) 的对比, 这使得不同流派的二胡演奏技法和理论难以相互借鉴和融合。

传统艺术只有在不断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和壮大。二胡作品的创作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和现代人群多元化的音乐审美需求, 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阳春白雪的理论探索, 同时也要关注“女子十二乐坊”等下里巴人喜爱的演奏和表演形式。这就要求二胡的创作者和研究者熟悉人民的生活和语言, 积极了解社会的发展需求, 研究和创作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切合时代背景的作品。同时, 理论应该指导实践。对新的二胡表演技法和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很多空白有待填补。在二胡演奏理论的建构过程中, 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有待推进。除了应用数学、物理、生物学、运动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外, 人文学科中的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也有很好的视角和理论可以借鉴, 比如二胡创作中时代背景、审美特征、文化符号、社会身份的分析和把握等。最后, 有关二胡的地域风格研究应该扩大视野, 需要加强世界各地域、各民族音乐元素间的比较研究, 促使二胡艺术向多元化、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摘要:通过近十年二胡研究文献的归纳和梳理, 目前二胡研究在理论创新和建构、处理二胡艺术发展中现代性与民族性、传统性的交叉问题、一些民间新的演奏技巧和表演形式以及国际器乐文化的比较和借鉴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未来二胡艺术的发展应该处理好创新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二胡创作,本土化,文献述评

注释

11 .金萾.《二胡曲创作中移植手法的思考与展望》《人民音乐》.2011 (9) :32-35.

22 .张尊连.《试论二胡演奏中内心听觉的培养与训练》《中国音乐》.2009 (4) :13-16.

33 .宋飞.《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创作》《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 (4) :393-396.

44 .王建宝.《浅论对立统一法则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中国音乐》.2007 (4) :252-253.

55 .陈洁.《论宋国生二胡教学理论中的内在数学原理》《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 (4) 82-86.

66 .段晋中.《对二胡艺术地域特色的探讨》《艺术教育》.2006 (7) 50-52.

77 .胡志平.《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 (2) :45-51.

88 .刘承华.《对音乐内在张力的精心营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 (4) :35-38.

99 .傅建生.《论王乙二胡教学思维规律与思维特征》《中国音乐》.2009 (4) :7-13.

上一篇:看得见下一篇:劳动力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