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教学与评析

2024-08-04

绝对值教学与评析(精选8篇)

绝对值教学与评析 篇1

优秀电视新闻节目对比评析

【PK作品】

由东南卫视《海峡深呼吸》栏目播出的“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节目 由央视《新闻1+1》栏目播出的“醉驾,‘满月’入刑!”节目

【栏目概况】

《海峡深呼吸》是大陆第一档 “两岸互看”、“两岸同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台湾电视媒体深度合作,主持人和特邀评论员将与北京、台北、香港等地演播室的嘉宾实时卫星连线,专访两岸高端人物,与网民进行实时视频互动,对新闻事件与社会文化现象深入点评,寓意“台海同呼吸,两岸共此时”,力图打造一档关于台海和两岸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评析】

一.从题材与主题上(或是从报道角度上)

由于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酒驾入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有关“酒驾入刑”的最新消息。2011年5月22日东南卫视《海峡深呼吸》栏目、2011年5月26日央视《新闻1+1》栏目分别进行了报道,对我国出台的这一新规定展开评论分析。

《海峡深呼吸》栏目播出的“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节目,邀请了大陆的刑法专家陈浩然、台湾知名政论名嘴张友骅,围绕两岸如何打击酒驾这一角度展开热烈讨论。由于大陆酒驾入刑时间较台湾相对晚一些,所以此次节目对于两岸今后如何更加合理的打击酒驾具有借鉴意义。节目不仅分别介绍了大陆、台湾对于“酒驾”的处理方式,还简略探讨了大陆和台湾之间对于判定“酒驾”标准的差异、两岸和国际之间对于“酒驾”处理方式的不同。

《新闻1+1》栏目播出的“醉驾,‘满月’入刑!”节目,通过列举了各地法院对“酒驾”案件处理方式的不同,主要围绕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对于“醉驾入刑”标准不同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建议公检法三家提前统一入刑标准,今后能更合理准确的执法。

二.从标题上 【“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

① 标题简洁明了,直接告诉观众本期节目的重点一个就是“酒驾”,一个就是两岸对于酒驾的不同看法。

② 除了大标题“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这期节目随着话题的变换,列出了很多小标题,给观众一目了然之感。

【“醉驾,‘满月’入刑!”】

这一节目标题让人有点云里雾里,不知道“满月”是怎么回事,不清晰明了,再者,整期节目下来,就只有一个大标题,没有小标题,给观众一种混乱的感觉,条理不清晰。

三.从报道内容上 【“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

本期节目不仅分别介绍了大陆、台湾对于“酒驾”的处理方式,还简略探讨了大陆和台湾之间对于判定“酒驾”标准的差异、两岸和国际之间对于“酒驾”处理方式的不同,最后还有请两位专家阐述了自己对于遏制“酒驾”的一些高招和看法。从各个方面讨论“酒驾”,条理清晰,视野广阔,专业性强。【“醉驾,‘满月’入刑!”】

本期节目内容分为三个框架:

第一. 最高人民法院法认为要慎重对待“酒驾入刑”这一新规定,不应该也不宜一律追求形势责任,但是公安部认为要严厉打击,绝不留任何情面。

第二.评论员阐述了这一观点,但更倾向于支持公安部的态度。

第三.列举各大法院在5月份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所处理的酒驾案件,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得出公检法三家对于“酒驾入刑”这一规定整体上没有分歧的,只是新颁布的法律条文具体到真实案件身上或多或少会产生些许问题。

我觉得从内容上来说,前者的报道面更广泛和客观,大陆、台湾的专家阐述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然后给予认同和反对。且条理清晰。而后者白岩松针对高法和公安部对“酒驾”入刑标准不同这一事实,却主观上更倾向于支持公安部,“人体中的酒精浓度大于80毫克就是入刑的唯一标准”,我认为这是不客观的,新闻评论节目是一种传播新近发生的意见性信息为目的的一种电视传播手段,在“酒驾入刑”这一规定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评论员应该客观分析事实。最后,节目内容有些混乱,列举的案例杂而乱。

四.从报道技巧和手段上 【“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

通过东南卫视演播室和台湾中视演播室,两位主持人,两位现场嘉宾,讨论过程中,通过影像资料,还有指示标牌,分门别类告诉观众两岸的具体案件和两岸专家的各自观点。

【“醉驾,‘满月’入刑!”】

① 通过主持人和评论员一问一答的方式,影像资料,背景材料来阐述观点,节目的背景制作精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放映影像资料的时候,背景中的那个“酒”字,旁边由三盏红灯构成偏旁,恰巧说明了“酒驾”这个词。

② 电话采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使采访更具有专业性。五.从主持人的风格上 【“打击‘酒驾’ 两岸如何互相借鉴”】

【“醉驾,‘满月’入刑!”】

在《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董倩最大的作用应该是代表观众向评论员提出问题,从而在两人的交流中,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而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倩的作用仅仅就是为白岩松开路,象征性的做出提示,很少会阐明观点,更极少有观点上的交锋、思想上的碰撞。偶尔会看到董倩持有不同的见解,但马上就会被反驳掉,并且从没有看到她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过,这样反而有故意为对方的观点铺路之嫌,其结果是电视观众只听到了评论员的一家之言。董倩不能站在受众的角度对新闻解析进行反馈,沉稳有余而立场不足,现场表达也不够流利。虽然这也是电视传播单向性的缺陷,但是,如果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主持人能够有更加犀利的质疑和思辨性,那么,整个节目的效果会更好,这也才能真正地如白岩松所言:门开了我就不会让它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绝对值教学与评析 篇2

一、简单导入, 初见“相对性”

师: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你能用一个数字表示吗? (1) 你还能用其他的数表示吗? (24小时, 1440分) 你还能用其他数来表示这一天吗?为什么同样是一天, 你却能用不同的数字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1天”相对不同的比较对象 (单位1) 得到不同的分数的情况, 使学生对分数的相对性有初步的感受.

课堂反馈:因为一周7天, 当一个学生说出后, 另外两个分数学生根据3月份有31天、2012年共366天, 可以很高兴的回答.

二、展现自学, 领会意义

学生结合自己课前寻找分数的过程用数学语言描述它的意义.教师注意强调:什么看作单位“1”, 平均分成几份, 表示这样的几份, 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其他同学的回答与教师的板书, 通过其数学语言的描述, 暴露其数学思维的过程, 在与同学、老师的思想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数学思维, 促使他们能够很好的掌握课本知识, 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堂反馈:学生经历了众多的、不同而具体的分数产生的过程, 经过自己的思维整合后, 基本上都能够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意义”.

三、操作演示, 理解“相对性”

1. 教师出示一个密封的袋子 (内装8片小卡片) , 问:

这袋子装的一些卡片, 它的你怎么理解?你能说出它的是几个卡片吗? (第一个问题是分数意义的延伸, 只是“单位1”模糊化, 但可以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第二个问题是为了与后面的教学作对比.)

2. 教师把袋子里的8张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后问刚才的问题.

3. 个别学生回答、操作、评价后, 教师问:

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于是就产生了等分数) .

4.

学生自主操作12个卡片, 和同桌说说所产生的分数的意义 (学生操作、交流) .

5.

学生汇报.

6. 追问:

同样是, 8张卡片的与12张卡片的所代表的数量一样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数学操作活动、语言表述, 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经历比较,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因单位“1”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性.

课堂反馈:学生在被追问同样是, 为何数量不同时.他们那一刹那的表情是呆滞的, 后来却吼出来似的“因为单位‘1’不同”, 那一刻学生的脸上充满着幸福.教师顺势告诉学生———这就是分数的相对性.

四、抽象提升, 内化意义

1.12张卡片平均分成a分, 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5份呢?

2. a张卡片平均分成b分, 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5份呢?n份呢?

设计意图:从数字到字母, 由具体到抽象, 逐步引导学生从表面呈现的规律深入去探寻规律背后的数学本质, 符号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分数的意义, 更培养学生深刻性的思维, 为将来学习分数问题奠定基础.

课堂反馈: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 都能回答.前面的学习铺垫比较扎实.

五、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内容 (略)

设计意图:老师把教材上的内容讲解完后, 一定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练习, 所以老师有必要在课堂中拿出点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这样能加深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再加上老师针对具体事例进行讲解, 能使学生们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

六、课堂总结

你对于分数的相对性知道了多少?

设计意图:课堂的结束并不是课程的结束.学生通过对本问题的回答, 不但回忆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而且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反思.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对于分数的相对性还不能充分理解, 带着问题去面对即将出现的分数是他们课后的现实.

摘要:小学生数感的建立发展规律如同数学自身的发展一样, 从自然数向小数、分数延伸发展, 由绝对数值向相对数值拓宽发展.“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可以看作是小学生数感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从认识表示数量与顺序的绝对数值到认识表示相对数值的分数, 这是一次“数的认识”的质的飞跃.相对于自然数而言, 分数的意义更广泛, 所代表的范围更大, 更具有相对性:同一事物因相对的“单位1”不同而用不同的数字表示, 同一个分数因“单位1”的不同使得它所代表的数量大小也不同.

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地听、说、读、写tired,hot, ill,cold 等单词。

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子Whats the matter?Im… Heres …等句型。

2.技能目标:能用贴切的形容词表述自己的感觉。

3.情感目标:能用所学知识关心他人。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贴切的形容词表述自己的感觉。

2.单词tired , hungry , matter的读音要到位。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单词句型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Greeting

T: Hello,boys and girls,

S: Hello,Miss Wang!

【点评】通过亲切的师生相互问候,拉近了师生间亲近的距离。

2.Sing an English song (Go to school)

T:Now 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English songs?

S: Yes.

T: Lets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If you can sing,sing it together,Ok?

S: Ok!

(课件呈现歌曲 Go to school)

【点评】歌曲的播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本节课的教学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情境。

3.Presentation

T: Are you happy?

S:Yes!

T:Im happy,too.This is the way I go to the park.Shall we go to the park,Ok?

S: Ok!

T:Oh,Its cold .(出示新单词cold,教读指读,加上动作)

【点评】由于歌曲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心情自然好,要去公园玩,可出门时遇冷风又退回来,贴切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创设引出新单词cold冷的教学,显得水到渠成。

T:Its so cold , lets do some exercise. Ok?

T:Stand up, please! Run,please!Jump,please!

S:Act.

T: Now, Im not cold. Im hot and tired.(出示 hot,tired 教读指读,加上动作)

【点评】冷,怎么办?通过作运动,跑、跳等一系列活动引出新单词hot和tired,把教学进程向前推进。

T:Lets go to the park now.

S: Ok!Lets go!

T: Oh,wait for a minute.I have some friends.They want to go to the park,too.Who are they?Guess!

(点击课件)

S: Wu Kong,Ba Jie and Sha Seng.Tang Seng is not here?Why?

T:Whats the matter with Tang Seng?(出示课题,教读指读)

Lets call him.

S:Whats the matter,Mr.Tang?

(点击课件出现唐僧)

TS:Im ill.。(出示ill 教读指读,配以表情)

T:Dont worry. Heres some medicine for you.(出示Heres ….for you.教读指读)

TS:Thank you.

T: Are you fine?

TS:Yes,Im fine.

【点评】《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人物,在这里出现,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回答谁没来时,争先恐后,学习起来轻松,活跃,从而为下面的学习进行了有益有效的铺垫。

T: Ok.Lets go. (呈现课件flash “The wheels on the bus”)

T:Ok,here we are.Where are we?(呈现一张大家都熟悉的公园图问)

S:Were at Bo ChiShan Park.

T: Have a rest.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Ok?

S:Ok.

【点评】这首歌朗朗上口,好听,好唱,又符合我们坐车去公园实际。再配以学生的动作,效果佳。

4.Presention and consolidation

(1)Look and say (看和说)

T: Whats the matter,xx?

S: Im hungry.

【点评】在公园里做“看和说”游戏,对新授的知识起到了巩固和加深的作用。

(2)Act

T:Yes.If youre hungry,you need…....

(呈现课件一幅有很多食物饮料的小车,引导学生选择)

S1:A cake.

S2:A hamburger

T:Good! Here are some people in the park,they need some help.Lets help them.Ok?(课件呈现各种症状的人与解决症状之物品配对,分组选择并表演。)

例如:一生选择症状cold 与蛋糕

T: Whats the matter?

S:Im cold.

T: Heres a jacket for you.

S: Thank you.

【点评】这一环节还是以巩固前面所学句型为主。主要是检查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并通过小组比赛,培养合作精神,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3)Sing

T: Good!We are good boys and girls. So Miss Wang have a sing for you.

Whats the matter, whats the matter?

I am tired , I am tired.

Heres a chair for you, heres a chair for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thank you.

(cold/a jacket ) (hot/a fan)

【点评】运用学生喜欢的旋律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唱出来,既寓教于乐,又易于学生记忆。

(4)Answer

T:All of you did a good job.Heres a cinema in the park(课件图片).There are some presents in the cinema,Do you want to have them?

S:Yes!

T: Good!But you must judge the follow questions.(课件出示问题)

(Liu Tao is hungry.[] It is in the morning. [] Here is a glass of juice for Liu Tao. [] Liu Tao is thirsty. [])

T: (播放)Look!Is Liu Tao happy?(媒体出现课文)

S:No.

T:Whats the matter with Liu Tao? Lets go. (播放)

Check the answer

【点评】通过观看录像与课本联系起来。再通过有礼貌问答的形式,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又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学生无不跃跃欲试,收到了理想的教学的效果。

5 homework

(1).Lets think

(2).Make a dialogue.

【点评】出示几个情景题让学生选择,师再给出几幅图让学生选择课后的练习内容进行自编对话,既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总评】:本课教学有三个明显的特色:一是巧妙激趣;二是重点突出;三是过渡自然。

1.巧妙激趣。在教学过程中教者通过今天很高兴要带大家一起去公园游玩进行激趣,创设情境来教学主要单词与句型。比如教学单词cold时假装出门做遇风状退回从而感到冷,过渡到做运动,运动结束后很自然的引出不冷not cold,和单词又热又累hot and tired,既巩固了所学旧知,又很自然地学习了新知。

2、重点突出。为了巩固所学尤其是句型的灵活运用,突出公园游玩这条主线,教者将这一操练安排在了去公园的路上及在公园中。比如安排choose and act选择与表演这一游戏,在给学生的一堆图片中挑出一个“ 症状”与能解决该“ 症状”的物品,让他们两两对话。加深他们对句型的印象。

3.过渡自然。教者安排了让学生进公园的电影院看卡通片这一环节,自然过渡地学习了课文前三幅图。为了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有奖答题进行激趣,促进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较好地检查了学生对这一课重点内容学习后的掌握情况。【e】

《解释》教学设计与评析 篇4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54~56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2.能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解释。

3.能边观察边解释。

4.能辨别事实并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解释。

2.知道解释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

3.知道解释不等于事实,很多知识就是一种科学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合理解释的快乐。

2.认同解释需要不断完善,愿意为解释更接近事实而努力。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解释的话题

师:老师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头后面突然不知不觉掉了一块头发,差不多有一元硬币那么大,很不好看,也很伤自尊。大家能不能帮忙分析分析原因啊?

生找原因。(预设:年龄大、缺少营养、工作压力大、一种病、新陈代谢、鬼剃头等多种解释)

师:感谢大家对老师的关心,大家刚才说的这些其实都是在尝试对老师为什么脱发作出解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解释)

2.看图,揭示解释的概念

师通过课件出示课本中的雪地脚印图。

问:大家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师提醒学生不要把想到的、推测的和看到的混淆了)

师:看其实是一种观察。(板书:观察)

问:大家根据看到的东西想到了些什么?

生回答。(预设:失散的动物母女相见,然后妈妈背着小动物离开;大动物和小动物展开激烈的搏斗,最后,大动物吃了小动物独自离开;两只动物相见后逐渐产生感情并翩翩起舞,最后一起离开等。)

师:想其实就是一种思考。(板书:思考)

师:大家刚才对这幅图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且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最后把思考的结果说给大家听,这就叫解释。刚才有的同学思考得很严密,解释就很有说服力;还有的同学,他们的思考很有创造性,解释也就让人耳目一新,非常好。(板书:说明)

3.讨论,明晰解释的特征

师投影出示烂苹果图:有一位同学观察了一个烂苹果,写下了七句话。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七句话哪些是她观察到的事实,哪些是她根据观察结果作出的解释。

师生辨析与讨论。

大家觉得这几种解释对不对呢?怎样才能知道对不对?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解释不一定都对,要想提高解释的正确性,使解释更合理,有时需要搜集更多的证据,那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观察和实验,进一步思考,从而作出更好的解释。科学就是在这种观察一解释一再观察一再解释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4.观察,训练解释的技能

师:假装从包里拿出两本科学书,但是科学书黏在一起了,使劲拉,拉不开来。再请学生拉,还是拉不开来。

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怎么解释?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出示科学家的解释。

师:不过,也不是每个实验现象都是这么容易解释的。还有一个实验,连老师也不得其解,大家不妨也动手做做这个实验。

师讲解弹硬币的实验方法:把五枚一元硬币首尾相连排列起来,然后把另外两枚一元硬币首尾相连从一端弹击刚才的五枚硬币,观察现象。再用接连三枚去弹、连续四枚去弹,观察现象。

生分组实验。

师:大家观察到了什么?怎么解释?

(预设:用多少枚硬币去弹,对面就会被弹出多少枚,但是却无法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大家不好解释,这很正常,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我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范围。我们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解释这个问题的。

课件出示谜底。(在硬币相撞的时候产生了弹性冲力,这个力一个一个挨个儿传过去,一个跟弹射的硬币质量相等的量会在另一端继续运动。弹的力量大小只能影响另一端滑出去的速度和距离,却不影响弹出去硬币的数量)

师:这样的困惑不仅我们有,科学家们也有。有时候,一个科学现象或者科学问题花费了他们毕生的心血都解释不清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解释清楚。

5.深化,丰富解释的理解

师:根据我们前面学到的光的传播知识,大家知道我们的眼睛是怎么看到东西的?

生回答。

课件出示课本中五个科学家对“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的”这一问题的解释。

师: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却经过了几百年,科学家们实验、解释、再实验、再解释,才逐渐使得研究结果越来越接近事实真相。

师:事实上,有些科学现象直到现在,人们仍然不能很好地解释。

出示:“蜜蜂起飞”“黑洞之谜”“脱发之谜”等难解之谜。

蜜蜂起飞之谜:从蜜蜂的翼展和体重比例上看,空气动力学很难支持它们飞行。过去科学家提出的多种理论都无法正确解释蜜蜂如何实现飞行。

黑洞之谜:黑洞里到底是什么?它的引力场为什么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老师的突然脱发之谜:这种在无病、无痛、无痒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成块的脱发,医学上称为斑秃。它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有人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此外,精神状况也是重要原因,如紧张、惊吓、忧虑等。其他如内分泌障碍、感染、中毒、微量元素缺乏、肠道寄生虫病等也可导致毛发脱落。

6.小结,强化解释的动机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解释是怎么回事?

相机小结:是的,解释未必就是事实,但是我们要努力让解释越来越接近事实真相,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和追求。

教学评析:

一、教材重组恰到好处

科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把科学教材看做是我们课堂上可选的教学资源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用教材教”在实际操作中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和摒弃教材,另起炉灶,又不能死搬教材,教条主义。

《解释》这节课在对教材的掌握和使用上做到了合理扬弃、巧妙重组。教材中呈现素材的顺序是:

1.学生身高曲线图;

2.小动物雪地脚印图;

3.彩色水点实验(毛细现象);

4.观察烂苹果的七句话(对于事实和解释的辨析);

5.“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的解释发展史。

教者在处理教材的时候保留了第二个小动物雪地脚印图、第四个观察烂苹果的七句话和第五个“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的解释发展史,去掉了第一个“学生身高曲线图”和第三个“彩色水点实验”,这是设计者慎重考虑的结果。因为第一个素材是观察统计图表进行解释,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刚开始进行科学探究的尝试,加上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进行解释的重点是直接对观察结果等感性材料进行解释。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现冷冰冰的数据,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也不符合小学科学探究启蒙教育的学科特性。去掉第三个素材也是有道理的,彩色水点实验在课堂上操作繁琐,实验效果慢,需要占据较多的教学时间,而实验操作并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果我们能找到更为简便快捷而又新颖有趣的实验在本节课上就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上课老师在课堂上选取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老师在课堂把折线统计图换成了老师自己的脱发之谜进行谈话导入,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首尾呼应,加强了课堂的前后联系。把实验换成了拉不开的两本书和弹硬币实验,大大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降低了实验本身的操作难度,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趣,解释的积极性大为增强。课的最后在“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发展史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合理的扩充,补充了“水晶头骨之谜”“蜜蜂飞行之谜”“黑洞之谜”“脱发之谜”,让学生在拓展科学知识的同时对解释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因此,从上面这些对教材中素材的扬弃与补充来看,都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是对教材的成功重组。

二、教学脉络耐人寻味

上《解释》这节课的教学脉络,或者说是教学线索,也可以叫做教学环节的串联,和我们前面看到的一些同类型的课不太一样,值得细细品味。课的开始由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周老师脱发之谜”导入,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自然而然地导入了“解释”这个话题。第二个环节是研究雪地脚印图,让学生先观察,再展开合理的想象与思考,进而作出解释。教者通过看、想、说三个环节轻松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进而作出合理的说明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把观察烂苹果的素材前移,趁热打铁帮助学生深化对解释的理解:一是要能辨析哪是看到的事实,哪是作出的解释,并且尝试借助学生之间的争论建立学生对于解释动态发展的观点,当解释遇到麻烦的时候还需要回过头来再进行观察和思考。第四个环节是两个简单易行、新颖别致的小实验,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边解释,进行解释技能的强化训练,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两个实验当中又蕴藏了难易之分,让学生体会到,有的我们能解释,有的我们还不能解释,从而自然过渡到后面科学意志的培养环节。第五个环节也有小的层次,“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告诉同学们有时科学的解释需要漫长的过程。

“周长”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5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83~8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不同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实录】

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

(一)谈话引入

师:板书:周。

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二)揭示课题

师:“周长”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周、一圈、周围。

师:是不是一周、一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生:齐读课题。

[评析:认字释义,巧妙揭示课题,唤醒了“周长”在学生大脑中的第一认知经验,激发了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大胆猜测、推理和实践的主动探索愿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猜一猜,说一说

师:出示课件:(教材主题图片:树叶、三角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钟面、五角星等图形)问:这些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意思呢?

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指这些图形(“一周”“周围”“一圈儿”)。

师:那么,照大家的这种理解,请你们指出学具的周长给同桌看一看,好吗?

(四)归纳认识

老师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图形的认识,尝试用语言来归纳周长的定义,然后看书对比课本上对周长的描述,在交流中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评析:让学生尝试着表达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动手操作,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

师:我们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生:可以量一量。

师:你有信心测出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师:老师为每人都准备了如下一张“智慧小手测量单”,先看一看。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树叶的周长 等等。

师引导:这里有好多活动是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你可以找个搭档,共同完成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你现有的学具和测量工具完成这些活动,并记录下数据。比一比,哪组搭档配合得默契,完成得更好!

[评析:教学中,学具的充分准备,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实践、亲身经历,不但学会了物体或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加深了对物体或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三、交流小结,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你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分享呢?

生1:我发现有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时不用测出它所有边的长度,只要测出一部分就行了。

生2:长方形的周长,不必将四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只要量出一条长边、一条短边就知道其他的边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四、总结激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不仅知道了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是什么?还学会了一些物体或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更重要的是,你们在小组学习中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大家聪明才智,探索出了很多好的测量物体周长的好办法,较好地理解运用了数学知识,验证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

[评析:小结生动具体,不仅梳理了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体现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课标新理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评:本节课“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新颖、独特,目标达成度高,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需要,也是教师发挥教学智慧的具体表现之一。本节课,教师学具准备充分和对不规则图形的测量:如树叶的周长,难测量的图形:如圆、五角星的周长等,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可能,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开发了智慧,得出方法,形成了技能,如,他们发现有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时不用测出它所有边的长度,只要测出一部分就行了。

“碘酒和淀粉”教学与评析 篇6

设计思路:

环节一:发现碘酒和米饭反应变色;

环节二:认识碘酒只和部分食物反应变色;

环节三:了解碘酒和部分食物反应变色是由于淀粉和碘酒反应会变色;

环节四:用学习到的知识验证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环节五:了解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一些食物和碘酒发生变色反应的真正原因;能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

2.知识目标:认识碘淀反应会变色;了解哪些常见食物中含有淀粉。

3.情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并在操作和体验中释放潜能,拓展应用。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趣味实验:课前用米粥在白纸上画一个笑验。出示“白纸”,让学生观察确认。然后把碘酒喷洒在白纸上,笑脸渐渐显现出来。(学生很兴奋)

师:看来,这种“仙水”还真有魔力呢,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水,想研究一下吗?(想!)

点评:这是一个常用的趣味性实验,学生对此显得异常的好奇和诧异,随之便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这就为本节课的实验和学习作了铺垫。

二、实验探究

师:(出示碘酒)老师为你们每组都准备了一瓶这样的“仙水”,请组长用滴管吸一些“仙水”,把它滴在一只小烧杯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研究“仙水”。(学生实验观察。)

生:这水是黄色的,有一种怪怪的气味。

生:瓶里的水是咖啡色,气味刺鼻,有点像酒精。

师: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像是碘酒,我在医院里经常看到,打针时就会用到它。

生:对了,我还知道碘酒能消毒。(其他同学恍然大悟。)

师:请大家给自己的拇指和食指消毒。(教师示范如何用棉球将碘酒涂在手指上。学生学着动手涂碘酒。)

点评:老师借着碘酒能消毒的话题因势利导地鼓励学生做消毒游戏,既尊重学生的认知经验和心理需求,使学生兴致盎然,又为下一环节碘酒遇米饭变色作了一个有益的铺垫和自然过渡。

师:请用刚才消过毒的两个手指捡几粒米饭,并把它们捏扁放在一张纸上。(强调捏扁是为了让手上的碘酒和米饭反应更明显,学生动手实验,发现米饭都变黑了。)

师:(走到一学生处指着纸上的米饭)为什么把我的米饭弄脏了?

生:我没洗手,手太脏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把米饭弄脏了?(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学习科学一定要实事求是,脏了就是脏了,谁没弄脏?(没人举手)看来你们都把米饭弄脏了,难道你们今天都没洗手,手都很脏吗?(给学生片刻反思。)

生:不是我们弄脏的,是碘酒弄脏的!

师:你有什么办法证明是碘酒弄脏的?

生:实验!

师:你们想怎样做实验?

生:滴两滴碘酒在米饭上,看看是不是把米饭弄脏了。

(学生实验。)

师:有什么现象?

生:米饭变黑了。

生:不对,是变紫了。

师:同学们看到的颜色都没错,只是你们看到的都是加重了的颜色,这些颜色的最边缘才是米饭变成的真正颜色。仔细看看,这是什么颜色?

生(齐):蓝色。

师:这说明米饭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看来刚才是我冤枉了那位同学了,不是他弄脏了米饭,而是碘酒把米饭“弄脏”了。

点评:“为什么把我的米饭弄脏了?”“……难道你们今天都没洗手?”老师于风趣诙谐中质疑,在质疑中引发学生反思,从而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问题的症结——是碘酒弄脏了米饭。在碘酒遇到米饭变色问题上,老师以敏感的科学意识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不放过颜色上的细微差别,引导学生从颜色的边缘认识碘淀变化的真正颜色——蓝色。这就把科学探究做实做透了。

师:碘酒使米饭变成蓝色,是不是也会使共他食物变成蓝色呢?(学生预测种种可能,大多数认为不一定。)

师:怎样来证实一下?

生:用滴管滴一滴碘酒在食物上就知道了。

师:(取出一盘食物:肥猪肉、馒头、蛋白、红薯)你们打算怎样研究?

生:用滴管把碘酒分别滴在这些食物上,观察它们是不是变色了。

(组长安排本组同学轮流做实验,保证每个同学至少滴试一种食物。各组有秩序地进行实验研究。)

师:你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生:红薯和馒头都变成了蓝色,而蛋白和猪肉仍保持本色。

师:馒头和红薯同米饭一样,遇到碘酒都变成了蓝色,但是其他两种食物没变色,这是为什么呢?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生暂无应答。)是不是这些变色的食物里都含有什么共同的物质?

生:都有纤维素。

生:是蛋白质……

师:同学们的推理不错,这种共同的物质是——

生(齐):淀粉。

师:(惊喜状)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听说能饱人的食物里面都含有淀粉。

师:这正是淀粉。请组长把桌上的一个纸包打开,仔细观察一下淀粉是什么样子的。(建议用手捏搓淀粉,让学生知道淀粉不光是白色的粉沫状,而且很滑腻。)

点评: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老师抛出的问题适当拔高,在学生愤悱之时老师或巧妙点拨或逐级降低难度,使问题的导向逐渐清晰和明朗,这就使得学生有机会经历一系列的思维疏理和逻辑推理的过程,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师:怎样来证明碘酒遇到淀粉会变成蓝色?

生:把碘酒直接滴在淀粉上。

生:放一些淀粉在烧杯里,然后滴一两滴碘酒进去,或者先滴碘酒后放淀粉。

师:这些方法都可以,但是效果不太好。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和上面的实验一样,颜色太重太浓,看到的多是黑色,不是蓝色。

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看到的都是蓝色吗?(生答不出)小组讨论一下,想出办法就做一做,试一试。(学生思考尝试。)

生:我们组原以为取很少一点淀粉同碘酒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到蓝色了,可是做出来的还是黑紫色。(有几个组也表示了这一看法。)

师:少放淀粉能不能改成少放碘酒呢?请各组讨论确定并动手做一做这样的实验。

生:我们滴一滴碘酒在烧杯里,然后倒进一些水把碘酒冲淡,再放进去一点淀粉,用药匙搅拌后水变蓝了。

师:你们的做法是先用水把碘酒冲淡,科学实验上把这种做法叫做稀释。

生:用水把淀粉稀释,再滴两滴碘酒进去就会看到杯里的水变蓝色。(师组织学生实验研究,效果非常明显。)

点评:科学课关注科学意识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引导,重在培养学生对诸多信息的敏感意识和加工处理的能力。在对待如可使碘淀实验效果明显的问题上,老师注重引导和点拨,从学生起初取微量淀粉与碘酒反应,引发学生设计稀释碘酒与淀粉反应,最后反向点拨学生想到稀释淀粉与碘酒反应。其间老师通过迂回引导,使探究活动曲径通幽,最终顺利抵达问题的终点。

师:实验证明淀粉与碘酒相遇会变成蓝色。现在你知道课前那个游戏的奥秘了吧?(生解释,师揭底。)知道了碘酒遇到淀粉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点知识你想做什么呢?

生:我把碘酒擦在食物上,可以知道食物里有没有淀粉。

生:可以知道食物有没有腐烂。

……

师:老师今天忘了板书。各组好好议一议,给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拟个题目。

(三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板书课题:碘酒的奥秘;碘酒和淀粉;碘酒和淀粉的反应。师生讨论评选出“碘酒和淀粉”为课题。)

点评:本课教学关注探究的过程,但并不忘知识的总结和内化。更巧妙的是对于探究内容的总结与回顾,完全由学生结合研究内容拟定一个课题来体现。这一做法包含了学生对本课内容全面系统的回顾,实现了对所学内容的再认识、再内化和再提升。同时体现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主体性教学策略。

三、拓展延伸

师:用碘酒滴试法可以鉴别哪些食物含有淀粉,哪些食物不含淀粉,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呢?

生:可以用马铃薯和红薯充饥,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生:多吃饭会胖,我们可以多吃一些不含淀粉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这样就能减肥了。

生:如果有几瓶液体,不知道哪瓶是碘酒,可以用淀粉去试就知道了。

师: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只要同学们能够时时把我们学到的知识引入生活,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点评:学习知识关键是要学生了解掌握这一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很明显,本节课老师就关注到了这一点,并从中引发出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知识的真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观察物体”教学案例与评析 篇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 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激起兴趣, 引入新课

1. 从生活问题设疑入手

去年是我们祖国建国60周年, 10月1日这天, 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画面。 (观看视频)

有2个摄影师为这个方阵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小朋友看看, 为什么同一个方阵, 拍出来的照片却不一样呢?

2. 揭题, 引入新课

因为这2个摄影师拍照时所站的位置不同, 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也不一样。观察的角度不同, 所看到的事物的效果也就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评析】采用与时俱进的素材, 引入本课教学, 声色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组织活动, 引导观察, 自主探索

1. 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1) 符老师也喜欢拍照, 你们看, 符老师带来了2张, 你们可知道老师拍的是哪儿吗? (课件显示) 仔细看看, 这两张照片一样吗?

(2) 拍的是同一个教室, 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会不一样呢?

(3) 你能猜出哪一张是站在教室的前面拍的?

另一张是站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 师小结:同样一个教室, 分别从前面和后面观察, 所看到的场景也就不一样。站在后面, 看到教室的前面;站在前面, 看到教室的后面。

【评析】通过观察从自己教室拍的两张不同的照片,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2. 指导观察, 拍摄小熊。

(1) 本位观察

同学们, 刚才你们欣赏了老师拍的照片, 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啊?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只可爱的小熊, (师指一组的4个同学说) 像这样, 4个小朋友坐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熊, 看到的小熊的样子又会是怎样的呢?

师示范:老师太喜欢这只可爱的小熊了, 想把它拍下来, 请看, 老师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架起一架“照相机”, 坐正姿势, 把照相机的镜头对准小熊, 仔细看看, 你镜头里的小熊是什么样子的, 再拍。 (示范两个方位)

学生拍:你准备好了吗?把照相机的镜头对准小熊, 仔细看看, 你镜头里的小熊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数“1、2、3”, 小朋友一起喊“卡嚓”。耶!一张照片诞生了!

请小朋友想一想, 你拍出来的小熊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组长从大信封里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6张照片, 放在桌子上, 小组同学找到自己拍的那一张。

反馈:前面、后面:

你拍的是什么样子的? (贴图在黑板) 跟他一样的请起立。你为什么选这张?

(预设) :生:我坐在小熊的后面, 看到的是小熊的背

生:我站在小熊的前面, 看到的是小熊的脸

左面:右面:

你拍的是什么样子的? (贴图在黑板) 跟他一样的请起立。请选对的说说:你为什么选这张?

(预设) 生:我坐在小熊的左面, 看到小熊的左耳、左手、左脚…

生:小熊的嘴朝着我的左面

请选错的说说你现在明白了吗?

比较左面、右面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 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重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确保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熊的图片, 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者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正确区分小熊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 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2) 移位观察

第1次移位:刚才我们从自己的位置上给小熊拍了照, 想不想换换位置, 再给它拍几张?

要求:其他人在组长的带领下按顺时针方向换位置。

学生拍:你准备好了吗?把照相机的镜头对准小熊, 仔细看看, 你镜头里的小熊又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数“1、2、3”, 小朋友一起喊“卡嚓”。耶!又一张照片诞生了!

请小朋友想一想, 你拍出来的小熊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找到自己新拍的那一张。

反馈:小组里的同伴互相交流一下, 你为什么选这张?

继续移位观察: (使每个学生都分别从四个位置观察小熊) 要求同上:小伙伴们互相看一下, 你的同伴都选对了吗?

发挥想象:随机请一个小朋友起立, 其他人想一想, 起立的小朋友看到的是小熊的哪一面?小组讨论, 并由组长举出图片。

小结:通过刚才给小熊拍照, 你知道了什么?

练习:有一些小朋友看到我们班同学玩得这么开心, 他们也想为一只小猴子拍照, 让我们来认一认这4个小朋友, 他们分别是谁呀?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呢?先静静地思考一下, 请把书翻到94页, 让我们动手连一连。

反馈:指名上台说。

小结:通过连线, 你又知道了什么?

【评析】移位观察, 并找到相应的视图,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观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 从而真切感受到观察同一个物体, 观察的角度不同, 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三、联系生活, 实践运用

1. 观察汽车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这里有一辆汽车, 3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它, 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先静静地思考一下, 请把书翻到95页, 让我们动手连一连。

反馈:指名上台说。

【评析】引导学生应用已经积累的观察经验, 通过想象判断每一张照片是谁拍的, 适时地将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 看到的样子不同”提升到“根据看到的视图, 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 加深了学生对观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发展了空间观念。

2. 拓展延伸

找位置游戏:我们边玩边学, 学得很开心,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找位置的游戏, 好吗?请组长把小熊放到抽屉里, 拿出水壶。

(1) 壶嘴对着组长。

请组长拿出小信封, 取出信封里的4张照片, 组员迅速从组长那儿抽出一张照片, 根据手中的图片找到相应的位置坐下。比一比, 哪组找得快。

(2) 转变壶嘴方向。小水壶朝一个方向站累了, 请组长帮它转个方向, 把壶嘴对着别的小朋友。请你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 再观察一下水壶, 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个位置?赶快找一找坐下来吧。

四、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 这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 想一想, 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 在观察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

“倍的认识”教学片段与评析 篇8

片段一:游戏情境中链接引新, 使学生学得主动而深刻

(课前谈话介绍拍手有延长寿命、变得聪明、给人快乐等好处)

师:这节课就从拍手数数开始, 行不行?听, 我拍了几下?

生:3下。

师:如果把老师拍的3下画出来, 你想到画什么?

生1:画叉。

生2:画小圆圈。

……

师:不管画什么都可以, 但是哪种简便就画哪种。你觉得画什么比较简便?

生1:画圆圈。

生2:画一竖非常简便。

师:竖线、圆圈都很简便。老师现在就来画3个圆圈。

师:请你们再拍手6下。 (生一起拍手)

师:如果让你们上来画, 要画几个圆圈?

生:6个。

(师在黑板上画完后让学生一齐数出6个)

师:比较这两个数, 你觉得6和3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6是3的2倍。

师:真了不起, 还可以怎么说?

生2:6比3多3个。

师: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生齐:3比6少3个。

师:这是说6和3相差3个。除了发现6和3的相差关系, 我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2个3就是6。

师:反过来说6里面有———

生:6里面有2个3。

师:他说, 6里面不多不少, 正好有———

生齐:2个3。

师:伸出手, 跟老师一起将2个3圈出来。

师:谁能拍拍手, 让人一听就知道是2个3。 (指名生拍)

师:拍3下快一点, 中间停顿长些, 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拍一下。 (师生齐拍2个3)

师:6里面正好有2个3, 我们就说6和3之间正好有2倍的关系。 (板书: () 是 () 的2倍)

师:想一想, 6和3之间, 谁是谁的2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6是3的2倍。 (让生齐读这句话)

师:为什么说“6是3的2倍”?

生:因为6里面正好有2个3。

师:对, 因为6里面正好有2个3, 所以6是3的2倍。“倍”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它是专门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关系的。想不想跟“倍”交朋友?谁来跟“倍”打个招呼?

生1:嗨, 你好, “倍”!

生2:欢迎你, “倍”, 我们来交个朋友吧!

师:想不想跟它交朋友?

生齐:想!

师:能不能跟“倍”交上朋友, 就要看我们对“倍”的认识是不是深刻。想想看, 还有哪两个数之间有2倍的关系?

生1:2是1的2倍。

生2:10是5的2倍。

……

师: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好, 我们继续玩拍手游戏。

评析:课一开始, 教师巧妙地将学生喜欢的拍手游戏引入课堂, 并以“玩拍手游戏”这一情境串来组织教学, 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身心, 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同时, 又通过多个相关联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建模, 很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思考性。如, 通过如何将拍手的3下画下来, 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求简思维;通过让学生看图说出6与3的关系, 巧妙地激活两数的相差关系, 同时引出倍数关系并建立2倍的概念———6里面有2个3, 6就是3的2倍。之后, 又让学生在类推中说出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有2倍的关系。此时, 教师已巧妙地将具体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抽象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有关“2倍”概念的外延。在上述学习过程中, 学生心动、情动、身动、思动, 学得生动而深刻, 使学生真正享受了“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

片段二:有序操作中抽象建模, 使学生学得生动而深厚

师:刚才我们通过拍手游戏初步认识了“倍”。为了能真正成为“倍”的好朋友, 我们还要对它作进一步的认识。下面通过画一画、圈一圈来加深对“倍”的认识, 好不好?

生:好!

师:拿出作业纸, 我们来画小棒并圈一圈。听好要求:第一行画2根小棒, 第二行画6根小棒。第二行小棒怎么圈, 就能让人一眼看出6是2的 () 倍?

生:2个2个地圈, 有3个2, 6是2的3倍。

师:画对的举手, 真好!下面来一个小棒多一点的, 难一点的。听好要求:第一行画3根小棒, 第二行画15根小棒。动脑筋想一想, 第二行的小棒怎么圈, 就能一眼看出15是3的 () 倍?

生:3个3个地圈, 有5个3, 15是3的5倍。

师:真能干!接下来的小棒更多:第一行画8根小棒, 第二行画40根小棒。老师有一个要求:如果你不画就知道了40是8的几倍的, 就不画了。

生:40是8的5倍。

师:怎么想的?

生:40÷8=5。

师:为什么想到了用除法计算呢?

生:因为求40里面有几个8, 所以用除法。

师:对了, 求40里面有几个8可以用除法算。因为“倍”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 所以“倍”不是单位名称, 算式40÷8=5后面不要写单位。

师:如果小棒的根数更多, 能不能算出来?

生:能!

师:第一行8根小棒, 第二行72根小棒。72是8的几倍?

生:72÷8=9, 72是8的9倍。

师:回到一开始我们所画的3个圆圈和6个圆圈, 要求6是3的几倍, 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生:6÷3=2。

师:6÷3=2表示———

生齐:6是3的2倍。

评析:在建立有关“倍”的概念与算法过程中, 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由直观到抽象的有序操作活动, 使学生真正经历并体验了有关“倍”的建模过程———先通过拍、画、看、说, 让学生初步建立2倍、3倍的概念;接着通过圈小棒、说写倍数关系, 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最后通过将小棒的根数变大, 让学生在自主求简中自然而然地探索出求谁是谁几倍的算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就是要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用除法算。

在以上建模过程中, 教师有序引领学生经历拍手掌、圈小棒、说思路、抽象出除法模型等数学学具操作、符号操作和言语表述的活动过程, 将学生内隐的思维过程表征出来, 使隐性的思维活动显性化, 让学生在主动而有序的操作过程中经历多次的抽象与推理, 最终实现有效的建模, 从而扎实有效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渗透抽象、推理、建模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拍、画、圈、算等逐步抽象化的数学方法, 很好地体现了新一轮课标中有关落实“四基”的教学理念, 使有活动和有思想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载体”, 让学生能带走一辈子并终身受用。

片段三:变式练习中运用拓展, 使学生学得灵动而深远

师:图1表示谁的人数是谁的5倍?

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倍。

师:看, 现在呢? (指图2) 谁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

师:再看 (指图3) , 谁来说一说?

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

师:再来看 (指图4) , 谁是谁的几倍?

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倍。

师: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一样了,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倍”还可以怎么说?

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1倍。

师追问:女生人数一直没变, 为什么男女生人数的倍数关系却变了呢?

生:因为男生人数在变化, 所以他们的倍数关系就变化了。

……

师:○的个数是△的3倍。你能画图表示这样的关系吗?想一想, 有没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看谁的方法最巧妙?说说你怎么画的?

生1:圆画9个, 三角形画3个。

师:同意吗?掌声送给她。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生2:圆画3个, 三角形画1个。

师: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生3:圆形画6个……

师:停, 大家猜猜看, 他的三角形画了几个?

生齐:2个。

师:假如三角形画4个, 圆形画多少个?

生:12个。

师:假如圆形画15个, 三角形画多少个?

生:5个。

师:观察图5这两排数, 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第一排数从小到大在变, 第二排数也在变。

师:第一排的数每次多多少?

生齐:1。

师:第二排的数每次多多少?

生齐:3。

师:能发现什么是不变的吗?

生:圆形个数总是三角形的3倍。

师:真好!那表示圆与三角形个数3倍关系的画法有多少种?

生:无数种。

师:如图6, 老师用条形图来这样表示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能简洁点吗?不画长方形了, 可以画什么?

生:画线段。

师:对, 如图7, 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

师:请看:苹果个数是梨的几倍?先一起来数一数苹果的个数。

生:1、2、3、4、5、6、7、8, 8个。

师:梨被藏在蓝色长方形的后面, 猜猜看, 梨有几个?苹果个数是梨的几倍?

生:梨有4个, 苹果个数是梨的2倍。

师:好!再猜, 梨还可以是几个? (猜到有8个, 2个, 1个)

……

生:还可以是3个。

师:如果梨有3个, 苹果个数是梨的几倍呢?

生:苹果个数是梨的2倍多2个。

师:看一下, 去掉2个, 苹果个数正好是梨的2倍, 所以说———

生齐:苹果个数是梨的2倍多2个。

师:那添上一个, 苹果个数正好是梨的3倍, 但添上的这一个实际上是没有的, 所以说苹果个数是梨的———

生齐:3倍少1个。

……

上一篇:妈妈,我爱您_关于妈妈作文400字_三年级写人作文下一篇:党支部委员会成立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