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放松

2024-06-26

绝对不放松(共6篇)

绝对不放松 篇1

文本,是作者向读者传达信息的载体,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内容、传递思想情感的载体。然而,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忽略文本的倾向,如片面理解语文课的信息功能;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片面强调人文性,等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此,我们应积极咬定“文本”不放松,从而有效推动阅读教学的进程。

一、片面理解信息功能,缺少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

阅读教学中信息资源的引入,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使课堂“活”起来。但片面理解信息功能,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各种渠道的信息,铺天盖地地补充,会使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语文课变成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专业课、信息课,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文本身信息的注意和深入理解、把握。

如学习《恐龙》,教学重点应该是围绕“恐龙的类型和特点”展开,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了解恐龙的知识,同时领会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与巧妙,最后才是资料的拓展。而教师却在新授课上抛弃文本精华,重点组织学生探究“恐龙有多少种类,它为什么会灭绝”等,并引用大量课外信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还播放大量的视频以飨学生。虽说整节课信息量很大,但却偏离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可见,简单堆砌相关信息,只能使阅读教学流于表面的热闹和学生心智活动的肤浅,削弱语文课的信息功能。

二、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运用,忽视了对文本的体味与想象。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要求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呈现出空前的热情。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声情并茂的效果让入耳目一新,给传统语文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直观性,但弱点也恰恰在于直观。这些视听作品,它们往往少了对作品形象深层次的展示和理解,因而观众便少了借助语言所产生的丰富联想、想象。

文学的重要特征在于“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段描写月亮的文字,有人觉得温柔异常,有人感到莫名辛酸。如果在多媒体教学中将这段文字用一幅幅确定的图片展示出来,将抹煞学生各异的生活体验所带来的丰富想象,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九寨沟”的录像并不能代替对《九寨沟》文本的品味与欣赏,著名的二胡曲也不能代替学生对《二泉映月》文本的感受与理解。说到底,这些视、听手段,只能作为文字阅读的一种辅助手段,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学会借助语言文字,理解或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鉴赏或表现作品的形象,展开创造思维的翅膀。

三、片面强调个性化阅读,缺少了对文本的渗透与领悟。

我们提倡个性化阅读,因为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应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但如果缺少了对文本的渗透与领悟,个性化阅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阅读教学就会无中心,无目标,离题万里,效率低下。

如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在读到“汤姆央求爸爸把鱼放掉”的环节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该不该把鱼放掉”进行辩论。这的确是个好形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由于学生未能深入理解文本,甚至未能熟悉文本的内容和思想,辩论就仅仅局限于书中的文字,缺少感悟,或是仅就细枝末节展开,有的干脆凭空编造一些与文章内容无关甚至是曲解了作者本意的故事、理由。形式上的热闹、创造。掩盖了内容上的零乱,思维上的无序、肤浅。

阅读教学中,还会出现歪曲文本价值观的做法。某教师执教《揠苗助长》一课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揠苗助长可行吗?”其中有一名学生出入意料地回答:“可行!”其理由是:现在蔬菜可以种在暖棚里,加快蔬菜成长速度,缩短蔬菜的培育期。对于学生这一回答,肯定其思维的独特和创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这一观点有悖于这则寓言故事教学的初衷。这是两种不同的做法,学生所说是现代科学农业的产物,文中所指是愚蠢可笑的举动。遗憾的是,教师只有肯定和恭维,却未能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从而也把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向了误区。

四、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了语言表达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片面强调人文性,会忽略学生对语言表达形式的认识和理解。阅读教学要重视努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来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要把阅读教学铆钉在母语教学上,而不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

我认为不论多么高深的知识,也不论多么深刻的思想和多么感人的情感,对文本而言,语言文字是表达的手段、形式,愈是优秀的文本,尤其是语文课本所选的作品,愈是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生动准确地表情达意的典范,因而也愈是意味隽永,而绝非赤裸、空洞、抽象的高调道德文章。

绝对不放松 篇2

作为一名教师我参加工作已经有

年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有几年了,回顾我与课改共同成长的历程,有艰辛与挫折,也有欢笑与成功。今天我站在这里,面对在座的各位博学多才的老师,我倍感惭愧,因为我读的书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我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咬定书山不放松。这就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

“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爱学习容易,一辈子爱读书爱学习不易。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我们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把读书当作一种习惯,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也才能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当然,一个教师,不在于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读了多少书和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读书,可以说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使我们在彷徨中找到目标,在疑惑中得到答案。读书带来的是人生的充实和事业的丰收。从教三年来,我始终把读书和教书结合起来。读课标,我获得了全新的理念;读案例,我获得了课改的奥秘;读苏霍姆林斯基,我深切感受到教育可以一生追求。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教师的人生,应该是充满创新精神的人生。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记得有一位著名教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读教材和教参这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几百本书。”读书可以提升自己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书到用时方恨少。当我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我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发展性评价”„„等等,这些新鲜的名词、理念却如急风骤雨,容不得半点犹豫就汹涌而来。这一时之间,我竞有些不知所措了。然而,课改教人深思,实践催人奋进。当我迷惘、困惑时,是研读教育理论书籍、网上浏览交流、撰写案例反思让我不断更新观念,我就像一株久旱的枯草贪婪地吮吸着课改的甘露,勇敢地面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并竭力寻找解决方法,坚定前行的脚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深深的领悟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和教育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水河流。要真正明确:教师读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是我们从教的最大追求。因此,读书是我们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策略之一,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做读书人。书学习既是为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让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

在“学习-探索-再学习-成长”的这个过程中,我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其实,课改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会焕发出新的生命。

新型教师,做到常读书和常思考,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反省,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课改的大潮。

咬定“语言”不放松 篇3

一、删繁就简,亲近语言

教学时,在读音上学生能分清“软、实、刷、若”是翘舌音,“坑”是后鼻音,“甘、钱、盆、软、扮”是前鼻音。在出示生字后,首先安排学生认读,并说出这些字在认读上有什么注意的地方。这种安排,学生基本上分得清楚,显得饶有兴致。字形上,我只选了“买”和“实”,引导学生用“谁和谁长得最相像”这个问题完成一系列的思维过程,用“这两位,除头部不一样,下面都一样”作结,让学生牢牢记住这两个字的字形。当时用红色笔将“乛”和“宀”描红了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得不亲近语言。

二、突出重点,理解语言

字词教学上不落俗。如,理解“甘、彼”牵出“淘”。我是这样完成这一过程的:学“甘”,请查户籍档案,了解它住在哪里,后面的邻居是谁。这样找出词语“甘心”,并查字典掌握了“情愿、乐意”的意思,教学时不舍不弃地问它前面的邻居是谁,引出“不甘心”,并板书“不”,问“不甘心”是什么意思,学生脱口而出,不情愿、不乐意。此时,教师即推出《龟兔赛跑》。乌龟明知不如兔子跑得快,但不轻言败,奋力比赛,结果赢了,这叫乌龟(不甘心)。兔子明知乌龟跑得慢,却输了,这叫兔子(不甘心)。“不甘心”一词,说明彼得已奠定付出全部精力的思想基础。学“彼”,为了推出主人公,指着“彼”,说他知名度高,当即板书:彼得·弗雷特。这人姓什么?学生的思维被点击,说什么姓都有,老师扎紧口袋,道出此人姓弗雷特,叫彼得,课文后来一直叫他彼得。译音中“·”表示什么?教师:他把姓和名隔开,又把姓和名紧紧联结在一起。课文中还有谁?学生在听老师范读后了解到了“淘金者”,并板书。淘金者是什么意思?现在用查无字字典的办法解决。同学们见过或干过家务活淘米做饭。淘米用水把什么洗掉?(生:米糠、石子、沙子还有虫子)把什么留下来?(生:白米、大米)那么淘金呢?(用水洗的办法找金子)淘金者呢?此时已理解了这一意思。教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问:淘金有多少人?蜂拥而至是什么意思?说有很多人。这些人来势凶猛,像蜂子(听起来像疯子)一样。这些人中都有哪些人?一定有哪一位?这样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朗读感悟,吸收语言

范读。看似在作示范,让学生感受什么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还把蕴含深刻道理的美文通过教师的范读来包装。赞美的信息一旦传递给学生,就会奠定学生想学的情感基础,为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蓄势,感受人物的崇高,在幼小的心灵打上“劳动创造财富”的烙印。

指读。第一小节读后,问从中获得的什么信息?板书:淘金一无所获扫兴离去。第二节读后问:彼得是怎么干的?板书:埋头苦干。第3~6节,学生谈:听了刚才同学的朗读,我仿佛看到彼得埋头苦干的情景。读第七节,板书:找到真金不无骄傲,并且问:课文写了什么事?随着学生们的发言,教师完成完整的板书:

(上排)淘金者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下排)彼得·弗雷特埋头苦干找到真金不无骄傲

此处的板书全是文本语言,拒绝陌生、浮华。同时,连读这一板书,一副漂亮的对联,惊叹语文课堂的奇妙,生成了师生的视觉美感,特别对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归纳课文写什么作出高度概括,为学生运用语言做范例。

绝对不放松 篇4

毛竹在笋期,遇雨就长,但是等到长成竹时,它就几乎不长了。但在三五年之后,竹子会突然发力,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如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到竹林里,你会听到竹子在拔节成长的声音。它的成长速度是每天两英尺(约为0.6米)。

竹子为什么在三五年间不长个子?21天训练营的赵老师告诉小编,原来在那几年间,它的根部在地下发疯似地生长,它的根系最长的可以铺开几里,在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竹子轻而易举获取自己需要的营养和雨水,为后来的发力打好坚实的基础,做好充足的准备。

王勇在一家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业务开拓工作,一天从早忙到晚但业务总不见有多大的增长,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听说21天训练营,于是就报名参加了,在经过21天的训练后,他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当月业务额即翻了两倍。

谈到他的成功,他欣然的告诉小编:“以前光知道忙,以为把时间用在工作上,业绩一定会越来越好,根本没想过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参加训练。后来参加了21天训练营,才知道人不能瞎忙,才知道花点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是多么的重要。以前谈业务遇到点挫折心情就非常不好,严重影响一天的工作激情;以前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总是不能很好的执行完成,以前做事总是虎头蛇尾的。现在这些毛病在参加完21天训练营后都没有了,我的计划完成率现在高达98% ,现在我才体会到学习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这句话的真理所在。”

扭住读写不放松 篇5

不堪重负往往导致两种不好的结果:一种是干脆不“负”,只负责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一种是乱“负”, 一堂课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抓不住。乱“负”还有一种表现是,老师不明白在本学段的教学任务,不该自己管的事管得太宽,超前,超纲,超难,超深教,结果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可以考同样的题,有不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题、古诗文鉴赏题、作文题几乎与高中题型和难度一样。有的学校初中、高中生可以考同一张试卷。甚至不该语文管的事也管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上成了艺术表演课,上成了研讨会,上成了辩论赛。而该自己管的事又没管,比如学生写字,本应是小学的事,但到了高中,还有不少学生不会写字,甚至握笔的姿势还要老师来教;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识记成了高三语文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朗读习惯应在小学养成,可是到了高中老师才发现学生不习惯朗读,很多的初中、高中课堂上难听到琅琅读书声。 难怪有人说语文老师太狂妄,语文老师又太糊涂。狂妄的是总想大包大揽,什么都想插手;糊涂的是,结果却弄得自己是什么都不清楚了。语文老师迷失了自我,语文迷失了自我。

语文必须回到她应该处的位置上,干自己该干、能干好的事情。我认为,语文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主要用于安安静静读书,踏踏实实写作,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和能力。至于听、说能力,主要利用语文活动课和社会实践来锻炼。 叶圣陶先生这样解释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语都在生活中发生。所以说,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实践证明,读写习惯和能力的形成,是培养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它既能成就学生的学业,还能成就他们的幸福人生。所以说,无论初中还是高中, 如果我们学生喜欢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读写能力,那么,不管中、高考怎么改革,我们都能从容应对;不管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如何改革,我们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尽管我们知道读写能力很重要, 但阅读和写作,特别是写作,对中学生来说是件苦差事。不少学生谈读写头痛,练写作胆怯,考阅读心虚,仿佛天下第一难事就是阅读、写作了。 如何去落实读写训练呢?做到九个字———多阅读,勤积累,常练笔。

一.多阅读

“多阅读”,这个道理,同学们都懂,可读多少,读什么,怎么读, 这三个困扰同学们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多阅读还是一句空谈。下面我就来一一解答这三个问题。

先看第一个问题“读多少”。教育部公布的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高中阶段不少于150万字。按最近出台的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规定: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

第二个问题“读什么”。首先, 课内,从现在开始,课本上的文章不管是否要求背诵,一定要要求学生强化诵读,尤其是古诗文和现当代散文,大声读,读出语感,读出情感。 同时,把课文作为提升阅读速度和能力的训练材料。加强课外阅读,选择大部头名家经典。读完一本名著就是走完一种人生,你从中得到的人生阅历、情感熏陶、审美愉悦、道德感化、写作方法都是阅读一般的书籍无法相比的。所以,有人说,读一本 《少年维特之烦恼》 比读100本现在流行的写少男少女情感的书还要强。至于具体选哪些有代表性的经典名著, 注意老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

第三个问题“怎样读”。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肯定收获不大。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一定要动笔。怎么动笔呢?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动笔阅读法,叫做批注式阅读,它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是传统的读书方法。我们要利用课内阅读教会学生这种方法。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 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及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角。它兼感性的体验、感悟与理性的思辨、评论于一体,是一种较全面,整合度高的,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能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读书方法。它的终极目标是叶圣陶所说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批注阅读一般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初读时,圈点的重点是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句。

这一步圈点主要是读通文章,整体感知文章的思路、大概内容,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到确定方向的作用。 阅读时多采用速读的方式。

第二步:再读时,批注的重点应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以及修辞、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据类型等。

这一步圈点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阅读时多采用精读的方式。

第三步:第三次阅读时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问题,作批注,并写感悟。

这一次阅读主要让学生读透文 章,给学生真正阅读的权利,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 达到“忘我”又“有我”的境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阅读时多采用品读的方式。

批注式阅读方法的种类有:随感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 赏析式批注、补充式批注。

课外阅读长篇名著作批注还可采取整体式批注的形式,批注有以下内容:1、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或故事?2、书中令你最受 (感动、伤心、高兴) 的地方是什么?说出书中你最喜欢的精彩片段,并说明理由。 3、交流书中你最 (喜欢、崇拜、讨厌…) 的人。4、说说书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你想对主人公说什么?5、读完这本书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启发?6、你由这本书的内容联想到了什么?7、读后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以上是批注式阅读法。另外,写读书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 读书笔记可以是赏析式、评论式、质疑式、心得式等。读书笔记要探索和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感受和认识。读完一篇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有时一篇好文章可以几读,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都可写一篇读书心得。读完一本名著后,开一个读书报告会,师生交流读书心得。

针对初三或者高三的同学,如果现在才开始课外阅读,则可采取短平快的方法,选读美文。优美的诗歌、 散文、杂文均可。订阅一些优秀的报纸、杂志、作文选刊等,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学生优秀作文和满分作文的阅读。另外,背美文也是一种方法。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要说: “腹有美文文自华。”如果能背诵若干篇美文,文章自然就美了。这是许多作家提高写作水平的秘方。如果实在背不下来,还有一种好识记办法,那就是抄文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抄一遍抵得上读七遍。

总之,广泛的、科学的阅读不仅能增长你的智慧,而且还会使你的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突飞猛进。与美文为伴,你的文章不美都不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勤积累

当然,我们刚讲的阅读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积累,但这里我主要讲书面的积累,简单说就是建立三个积累本———生活阅历记录本、写作素材整合本、必背古诗文本。

(一) 生活阅历记录本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积累生活阅历,使其阅历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成熟。思想是写作的基础,不会思想就不会写作。

生活阅历来自哪里呢?“阅历” 这两个字 本身给我 们道破了 天机 。 “阅”,就是阅读,它告诉我们阅历来自读书;“历”,则是经历的意思,它告诉我们,阅历要在生活中积累。在读书中积累阅历,我们前面已经谈了, 这里就谈如何在生活中积累阅历。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观察生活时,要善于思考,不只是简简单单地记录所见所闻,还要能从所见所闻的事件中思考其背后的深刻问题。如上海福喜公司使用过期肉事件,我们可思考当今社会的道德底线问题;长沙市六旬老人病死家中无人问津,可思考空巢老人问题;北京房价涨幅居全国之首,可思考安居方能乐业问题;首都机场爆炸案,可思考理性表达个人诉求及关注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问题……我们把这些来自生活和书本中的思考及时记录在生活阅历记录本中。博见多思,定能使你文思泉涌,口若悬河,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 写作素材整合本

首先说素材的类型,它包括典型人物事迹、新闻时事、名言警句、诗词、歌词等。素材来自哪里?两个渠道:第一个渠道———课外积累。它包括社会生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第二个渠道———课内积累,它非常重要。

我们语文教材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名家名篇甚多,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要及时选择, 分类积累,使课内的课文阅读鉴赏过程同时也成为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 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政治、历史、 地理等学科也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以积累。处处留心皆积累。

怎样积累?第一、对这些材料, 我们分门别类。第二、我们可以采取重新整合的方式,特别是典型人物事迹、新闻时事方面的素材,我们不能搬下来,要尽量加工整合,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把素材整合成句、成段。

整合成句有如下模式:

一是“名人+名事”式,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叙写,如 “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屈原汨罗投江,让忠臣垂泪”。第二个层次,是诗意地展现,如“命运是项羽末路 自刎乌江 时那一声 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二是人物和相关诗句或名言警句相结合。也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表达为:名人+名言 +意境。如“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清幽与恬淡”。第二个层次是化用,表达为:名人+名言化用,如“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思念使李清照人瘦比黄花”。

整合成段的形式有两种。

一是N个名句 (或N个名人名事) +意境 (或其它)。

如,“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深重的责任感;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又如“忧伤在历史中一次次地上演着,霸王别姬的无奈,昭君出塞的幽怨,岳飞抗金的悲壮,黛玉葬花的哀伤,我们为之动情。若是换一角度,我们就会有种欣慰,产生一丝愉悦。霸王别姬的无奈中孕育着大汉的兴盛,我们微笑;昭君出塞的幽怨带来了汉匈近百年的和平友好,我们赞许;岳飞抗金精忠报国的精神流传至今,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欣慰;黛玉葬花使我们领略了真爱的可贵,我们接受,那么我们何来忧伤,何来痛苦呢?”

二是:名人+名言名事+议论。

如: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认识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赵国的大好江山也随之葬送。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惨结局……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

这些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整合而成的素材作为写作的半成品收在笔记本中,以备写作之需。考场的优秀作文基本上都不是临时写出来的,平时就有半成品的材料,考场上只要稍稍加工,整合就可以了。

我要特别提一下歌词和新闻时事的积累。

歌词积累很有意义。当今社会, 歌词———诗歌的另 一种形式 异军突起,创作异常繁荣,堪比唐诗宋词, 成为文坛的又一座高峰。这可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吧。我们如果有兴趣,可以编辑一部当代歌词集。 当代歌词数量大,种类繁多。有校园歌词,有军旅歌词,有赞美家乡的歌词,有歌颂祖国、歌颂党的歌词;有写闲愁的歌词,有写闺怨的歌词;有思乡歌词,有怀人歌词……可以说诗词有多少种,歌词就有多少种。而且其中有不少精品。这些歌词或文采飞扬,意蕴丰富;或语言通俗,但哲理深刻,收入你写的文章中,可以给文章点睛、添彩。

积累新闻时事非常有必要。关注社会,关注国计民生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我们中、高考作文命题也在关注这一点。比如2014年高考作文题,北京卷的“老规矩”,辽宁卷的“科技改变生活”,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 ”, 江西卷的 “ 课内外学 习研究”,重庆卷的“租房”,天津卷的 “假如有一款芯片”,新课标Ⅱ卷的 “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等,无不如此。“文章合为时而著”,只有关注现实生活,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因而,我们要多关注新闻时事。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需要。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几个好的电视台栏目。

在课上,我们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就新近热点新闻、时事,每天让一位同学上台讲一个时事评述,或者是就某个时事写随笔,收在笔记本中。

(三) 必背古诗文本

背诵是一种最有效的积累。背什么?我认为,最好是古诗文。我们要精选一百篇古诗文,包括中、高考必背古诗文。把它们收集在必背古诗文本中,制定背诵计划。它也是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常练笔

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海明威说:“当写得越多时,才越懂得怎样写。”

我们前面提到的批注、读书笔记、建立阅历记录本、写日记都是练笔,除此之外,我们要抓好课堂写作练笔。课堂作文,我只想强调一点, 即反复修改,最少修改一遍。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里重点推荐另外两种有趣的练笔方法。

第一种是 “文化探索之旅”说写。

这种练笔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读写训练,只不过,这里读的不是纸质的书,而是大自然、历史人文景点这样的立体书。这种练笔方法,就是先观景,后说写。说写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介景点、描风景,讲故事, 谈感受,写文章。

这样的练笔形式使记叙、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等各种写作表达方式都得到了训练,还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这种寓练于游的写作练笔形式,比其它形式更有趣味,效果更好。

第二种是即景作文。

我们带学生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去练笔。走进风景名胜练写景,通过社会实践练叙事,留心生活练一事一议,观察建筑练说明。另外,节日、 纪念日或其它特殊的日子,都可以写即景、即事作文。

作文训练不仅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既可以是整篇的,也可以是局部分解训练;可以是独立的训练, 也可以是集体作文训练,最后选取最佳写作方案。

“咬定”核心目标不放松 篇6

案例1(另一位老师执教)

师:小朋友,《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讲的道理懂了吗?

生(齐):懂了!

师:这个故事古时候也有,请看——

屏幕出示: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师:这是古人写的《鹬蚌相争》,结合文后的注释,读一读,想一想,和课文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生:意思相同。不同的是课文写得长,它写得短。还有它的语言和课文的语言不一样,没有课文,我们读不懂。

师:好眼光。其实,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就是根据它写的。它是用文言文写的。文言文就是古人专门用来写文章的一种语言。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读以及和课文比照,感受文言文的句读语感和言简义丰。

案例2(笔者执教)

师:小朋友,《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讲的道理懂了吗?

生(齐):懂了!

师:真的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请看——

屏幕出示短文《两只狗熊》及学习要求—

默读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两只狗熊

有两只狗熊,一只叫大黑,一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在路边捡到了一块面包,怎么吃呢?

大黑说:“咱们分了吃,可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

小黑说:“对,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

哥儿俩正闹着呢,狐狸来了,她看见干面包,眼珠骨碌碌一转,说:“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让我来帮你们分。”哥儿俩同意了。

狐狸接过干面包,把它分成两块,哥儿俩一看,连忙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

狐狸说:“别着急,瞧,这一块大一点吧,我咬它一口。”她张开大嘴巴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又叫起来了:“不行,不行,这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说:“那块大的我再咬它一口吧。”她张开大嘴巴又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那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就这样,狐狸这块咬一口,那块咬一口,面包只剩下小手指头那么一点儿了。她把面包分给哥儿俩,说:“现在两块面包都一样大小了,吃吧,吃吧,吃得饱饱的。”

大黑和小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这个故事中谁是“鹬”“蚌”,谁是“渔翁”?

2.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话要说,想一想,用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说一说。(提示:可以说说故事的内容,也可以说说从中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显得很容易。

学生完成第二项任务,也不难。教师把点拨的侧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巧妙地嵌进语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指导学生用在句首,作表达感受的总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为了一块小小的面包,大黑和小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让狐狸得了便宜。真是两只笨狗熊!”指导学生用在句尾,作表达感受的总结:“为了一块小小的面包,大黑和小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让狐狸得了便宜。这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指导学生用在句中,作内容概括和阅读感受的过渡:“大黑和小黑真笨,为了公平,结果让狡猾的狐狸把面包吃了,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要记住这样的教训,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指导学生分开用在句中:“大黑和小黑为了公平地分一块面包,谁也不让谁,真是‘鹬蚌相争’。狡猾的狐狸趁机把面包吃得只剩下一点点,这就叫‘渔翁得利’。”

粗略看来,上述两个教学案例都有价值,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笔者更坚持自己的做法,因为其指向了本课核心目标的实现。

“核心”,《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中心;主要部分(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核心目标,在此是指阅读教学的中心目标、主要目标。那么,本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呢?

笼统地看,依据年级要求和文本特点,《鹬蚌相争》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确定为3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鹬蚌相争”的本义和比喻义,并尝试运用。

3.通过想象、表演等方式感受“鹬”“蚌”之争以及内化“针锋相对”的语言形式,增强寓言阅读的兴趣。

其中核心目标是:理解“鹬蚌相争”的本义和比喻义,并尝试运用。为什么?

首先,就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来看,第1条以及第2条中“学会生字新词”是所有阅读教学的共性目标,服务、服从于文本的学习。第3条目标主要指向鹬蚌相争的经过,是整个故事的重点与关键。体验感受、内化语言都有助于对这个故事的整体把握。因此,“理解‘鹬蚌相争’的本义”(即把握故事内容)在上述3条目标中居于中心地位。

其次,文体的规定。这是个寓言故事,它用一个故事来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双方互不相让,会让第三者从中得利。学习“这一篇”当然要知道这个故事,懂得这个道理。同时,它又是个成语故事,与其他寓言故事,比如《伊索寓言》明显不同的是,整个故事可以浓缩为4个字,即“鹬蚌相争”;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以浓缩为8个字,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此,知道这个故事就是记住前者,懂得这个道理就是理解后者。

第三,“语用”的需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根本需要,故为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在本课中体现这一“独当之任”的应为学习“鹬蚌相争”这个成语的“运用”,具体为“四会”:①会读,读准字音。②会认,认清字形。教材没有提出“记住字形”(会写)的要求,可能是考虑“鹬”字笔画较多,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会写这个字有难度。③会意,理解词义。比如首先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性把握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即把握“鹬蚌相争”的本义;然后通过想象“鹬”“蚌”被抓在鱼篓中的心理活动、查阅词典解释等方式初步理解比喻义。④会用,表达运用。比如采用上述“案例2”的方法,既加深理解,又指导学生在陌生的语境中学习运用,提高表达能力。

第四,课堂的选择。40分钟是课堂教学的时间常量,据此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永远需要直面的问题。也许,解决的路径不止一条,办法不止一种,但有一个前提不可忘却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做到少而精,必须抓住关键。只有抓住了“关键”,在关键处用力,“模模糊糊一大片”的阅读教学才能呈现出“清清楚楚一条线”的面容来;在40分钟的时间内,才有可能“教”得通透、“学”得扎实。比较“案例1”和“案例2”的教学,前者看起来教得多,实质是学得少——教了两个方面,但都没有通透,要么有遗漏(对整堂课而言,缺少了成语的运用),要么匆匆而过,学生所得甚少;后者,正好相反——聚焦一点,层层递进(对整堂课而言,此环节建立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学习效果明显。

综合以上四点来看,围绕核心目标的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凸显文本特点的教学,是指向“语用”能力的教学,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所以,笔者以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阅读教学只有始终“咬定”核心目标不放松,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有“看得见”的提高。舍此,别无他途。

上一篇: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应用下一篇:FPGA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