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评析

2024-07-10

《金陵十三钗》评析(精选12篇)

《金陵十三钗》评析 篇1

一.“无辜者”叙事模式

《金陵十三钗》中的主人公是一群女学生, 以书娟为中心, 她们受过西方文明的洗礼, 会说流利的英文, 唱赞美诗。她们不同于以往抗日叙事中的中国受害者的形象, 日军“三光政策”下的农村受害者们是未觉醒的落后势力, 而书娟她们是中国现代性进程的萌发标志, 很脆弱, 容易夭折。她们是战争年代纯洁无辜的受害者, 看着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被战火无情地吞噬, 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怜惜之情, 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

纵观世界各国的二战电影, 以女学生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叙事模式在反法西斯阵营的电影中并不多见, 倒是战败国、战争加害国日本对此津津乐道, 《姬百合之塔》是日本战后最典型的反战电影之一, 至今已被多次重拍。

《金陵十三钗》中的教会女学生与《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年龄相仿, 形象也相似。这些女学生作为一个整体, 除了最核心的主人公几乎分辨不出个体, 她们的蓝布衫和“姬百合”的水手服具有同样的符号功能, 是战争中受害者的标签。无辜女学生的身份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呢?

同处在战火中, 和这群女学生相比, 那些青楼女子较容易生存, 更能坦然面对, 同时学生的人格上升, 是圣洁与肮脏的对比。她们兼具东西方特色:烫发、胸罩、丝袜、旗袍、琵琶, 和淳朴的女学生蓝布衫相比, 妖媚无比。初来到教堂, 便霸占了地下室, 喝红酒。她们和书娟这些人格格不入, 学生看不起这等下作人, 打从心眼里厌恶她们尤其是玉墨。然而一次日军洗礼教堂时书娟引走了日本士兵救了玉墨她们, 把自己逼到了风口浪尖上。在如此危急时刻书娟放下心中的忿恨保护瞧不起的妓女, 她们不仅圣洁而且大人无己、高尚。

《金》的大背景是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 开场就硝烟弥漫, 充满杀戮和血腥, 战争一开始, 地狱之门就打开了。战争对人性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正常的理性存在被置于瞬间毁灭的境地, 人的理性也就被生存本能在瞬间撕裂。战争让人的兽性失去道德的约束, 人被异化为野兽, 士兵们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以让人发指的行径把特定情景中的人性之恶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士兵之间的搏杀源于各自的使命和责任, 对平民百姓的虐杀则是战争催发出的人性压抑下的兽性。

战争的硝烟并不是《金陵十三钗》的主题, 战火仅仅是作为展示人性的背景。但是这一朦胧的背景却又是如此的清晰, 它给作品人物的性格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战争的残酷与女学生们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 女学生们如何能抵御枪弹、流弹的袭击, 战乱中如何保护自己弱小的生命。

二.反日情绪的廉价狂欢

不管是读完严歌苓的小说, 还是看完张艺谋拍的电影《金陵十三钗》, 心灵在压抑中咒骂着无耻的侵略日军, 对他们的残忍行为深表痛恨, 七十多年来根深蒂固的反日情绪在叩响中国国人的灵魂, 《金》成功地唤醒了国人内心的仇日情绪, 它是操着狭隘的爱国主义带给国人廉价的狂欢。

《金陵》用女性的身体作为媒介, 抵达历史的通道, 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换取国人的爱国主义。梅洛·庞蒂说“世界的问题, 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其实历史也不例外, 尤其是一个民族苦难和屈辱的历史, 最先诉诸的就是人的肉身。细读《金陵十三钗》不难发现, 文本中堆满了“身体”, 其中既包括书娟朦朦胧胧中觉醒的身体, 也包括窑姐们肮脏的“香香肉”;既有红菱“肉滚滚的肚皮”, 也有玉墨胸脯显出的“两团圆乎乎的轮廓”;不仅有“黛玉般”小儿女的痛经, 还有妓女豆蔻“下体被撕烂, 肋骨被捅断”的创痛……可以说, 在这篇小说中身体无所不在, 其存在既是物质性的, 也是隐喻性的。

小说叙述毕竟不同于历史书写, 虚构和想象为其赢得了充分的回旋余地, 它们可以在叙述和历史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形象。严歌苓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让这个民族直面“令人不快的历史”, 使其“由强迫性失忆变为强迫性记忆, 记住那些不忍回顾的历史”。这就要求在故事中民族的苦难不仅要“有血有肉”, 而且让人“刻骨铭心”。

《纽约时报》评论《金陵》:张先生采用了一维的、充满爱国之心的方法揭露日军对南京的入侵和占领并非毫无理由和不合时宜。近来一些中国电影显示出更加感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对侵华日本的妖魔化。

显然, 《金陵》所引起或者说利用的是群众的反日情绪, 也加深了这样一种没有普世价值的情绪。《姬百合之塔》并没有强烈指责敌人—美国, 灾难的主要责任在于陷入非理性狂热的本国军队, 这符合日本战后的主流观点—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现代化成果因为军方的孤注一掷而血本无归。

这样的战争片, 终极目的应该是反战争、反罪恶, 而不是煽动反日情绪。在整个故事中, 看不到对战争的反思和控诉, 有的只是对日本士兵强暴行为的极度渲染, 有的只是对反日情绪的极度煽动。王小波说过:“鼓励大家去仇恨一些人、残害一些人, 比如宣扬狭隘的民族情绪, 这可以迎合人们野蛮的劣根性。煽动仇恨、杀戮, 乃至灭绝外民族, 都不要花费什么。煽动家门只能用这种方法给大众提供现实的快乐。”很不幸的是, 一部《金陵》, 恰恰给这一句话作了脚注。这样的狂欢虽然造价6亿, 但它仍然无比廉价。

《金陵》把西方作为拯救者, 把自己和日本放在对立的立场。男主人公约翰是来自西方的拯救者, 也是成熟的现代文明的化身, 与女学生和妓女代表的前现代国家尚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相对照, 他修理卡车, 现代文明符号的行为也佐证着这种身份。约翰属于大屠杀叙事中的“中立者”谱系, 如《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拉贝日记》中的拉贝、《再见, 孩子们》中的神父, 乃至《卢旺达旅馆》中的旅馆经理, 他们要么属于交战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国家, 要么从事商业、医生、宗教等相对不受政治影响的职业, 这类人物的身份便于周旋在屠杀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之间, 他们表面上是“中立的”, 暗地里为弱者提供某种庇护。

然而, 约翰作为西方拯救者的代表, 他挽救了谁?书娟们要直接依靠西方文明的代言人约翰, 与当时贫弱的中国无力抵抗日本, 必须仰仗美国援助的状况相符。《金陵十三钗》中的约翰与辛德勒类似, 他经历了从普通人到英雄的蜕变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对异族女性的本能欲望起到了推动作用, 纯洁无辜者的惨死则唤起了人物心中的人道主义情感, 《金陵》片中摔死在约翰面前的女学生与《辛》片中的红衣小女孩有类似的功能。这种“普通英雄”是很讨巧的叙事套路, 自私、放荡等缺点反而让主人公的拯救之举更有人性光彩。

当约翰暴露出他心灵最柔软的一面, 告知玉墨他为了给死去的女儿化妆才从事殡葬人员的职业, 他此时已经从好色的、唯利是图之人, 蜕变成了英勇的、人道主义的拯救者, 玉墨委身于他的行为有两情相悦的成分在内, 不再是赤裸裸的肉体交易。通过这套叙事策略, 《金》片通过白人男性 (成熟的现代文明) 拯救中国女性 (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 这一图式, 影射了战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 同时又竭力淡化中国仰承美国鼻息的弱势地位。

用女性的身体来书写历史, 这样的“视觉盛宴”带给群众廉价狂欢, 激起反日情绪。在全球化的背景, 讲求人道的国度, 是不合理的, 荒谬的。

摘要:小说、电影《金陵十三钗》在国内获得广大的好评, 它为何如此受宠, 源于它的叙事模式。它将纯洁的女学生作为受害的主体, 是并不多见的叙事手法。与此纯洁相比的那群秦淮河女子, 爱国是走向圣洁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叙事模式,爱国主义

《金陵十三钗》评析 篇2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总是给人十分沉重的感觉,从最早的《屠城血证》开始,阅读过相关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料,对这段悲伤的历史有很深的了解,也正因为如此,在南京呆过好几年,就是不敢去看近在咫尺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个地方给人太多伤痛的记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不喜欢日本这个民族,如果看过《望乡》的原著,更加会觉得这个民族的残忍,不仅是对其它民族的,对自己的姐妹也要一样毫不留情。直到现在,日本国内的一些份子,依然不承认有这样一段历史,对中国人缺乏道歉的诚意,这才是真正令人愤怒的事情。

影片中最为打动人心的是中国人的抗争精神,佟大为饰演的李教官无疑是其中最悲壮的一笔,也只有看到他一个人在明知不可能的情况下,仍付出自己最后一丝努力,用自己的死来张扬了一个民族不屈的反抗精神,荡气回肠。是的,李教官是可以走的,如果他走了,可以活下来,但宁可站着死,也不愿意苟且地活下去,所以他选择了留下来,用自己最后一点力气,去保护那些正处于花季的女孩子们。

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孤单的老人,在云南的小城,一个人孤单地活了一辈子,临死前,他伤心自己在战争中的苟且偷生,一世心理都无法安宁。诚然,是人都有求生的欲望,换作我们自己在当年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够舍生取义的。也正因为如此,像那样的舍生取义的壮举才真正地令人感动,铭记于心。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像李教官那样的人,只是在当年抗日的战场上的无名英雄中的一个,当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保卫国土不受列强的控制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野心家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置普通的老百姓的生命于不顾,争来的江山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眼睛一闭,还不是什么都没了。为了暂时的一己私利留下了千古的骂名真的是太不值得了。不知道为什么妓女会留下千古的骂名,有需求才会诞生这样的产业的,那些光顾妓女们生意的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就跟明明是帝王昏庸无道,却偏偏把失城的责任推到一个小女子的身上的道理是一样的。“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把亡国的罪名加在了女人的身上。这才是千古奇冤呢!

风尘女子自古多侠义,当年李师师面对金兵的威胁,折钗自吞自尽。柳如是面对夫君无能,毅然变卖首饰,支持抗清的义军。而多年之后的南京,在日本人的刺刀下,为了挽救那些如花年纪的女学生们,一群身世坎坷的烟花女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别人的生存的机会。烟花女子也是人,一样是父母所生的,当初如果不是当时的社会黑暗,这些女孩子又怎么会坠入到烟花之地呢?玉墨就是被骗进去,无法回头,这十四个烟花女子中,有几个背后没有一段伤心的故事呢?

这真是一部好片子,不但让每一个中国人从深深记得曾经历史的苦难,“落后就要挨打,”整个民族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历史的悲剧永远成为历史。

原创文章看评网发布http:///blog-d913/

Copyright@2012-2013版权看评网所有 违者必究

我与《金陵十三钗》 篇3

哭戏其实并不难

八年级(1)班 王靖雯

《金陵十三钗》所描述的是南京大屠杀那一段历史。在那样一个残酷的战争年代,一群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挺身而出,挽救了无辜学生的性命。

我很有幸参与了《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出演了其中的一名教会学生。在经历了层层选拔之后,我们便开始了严密而繁重的训练,从南京话到教会歌曲,每一项训练内容我们都认真对待。2011年1月,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张艺谋导演,他来到我们的训练场地,听我们演唱了教会歌曲。导演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亲切,他与我们促膝交谈,而在谈话中不难看出导演对这次拍摄可谓充满了信心。

去年1月10日我们一行来到溧水举行了开机仪式。那也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十三钗”,她们穿着那个年代的长风衣,拎着皮质箱子,婀娜多姿,尽显女子的妖娆与美丽,让人挪不开视线。

在此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拍摄阶段。我们的戏基本上是由哭戏、跑戏还有与“十三钗”们互动的戏。由于我们不用化妆,所以通常起得比“十三钗”姐姐们要晚些。在我印象中,总是见到她们在片场的化妆间里睡着了,后来我才得知,她们每天四点就起床了,与我们相比,要辛苦得多。

我还记得我们拍摄第一场戏时的场景。那是一场起床的戏,是被枪声吵醒、意识到战争来临的一幕场景。当时我们拍了有三、四遍都没有顺利通过。导演来到我们身边,严肃地对我们说:现在是战争年代,不能笑,如果要给你们打分的话,你们只能得50分,不及格!听了导演的话,我们都万分沮丧。经过了一番思想挣扎,我们鼓足勇气,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重新研究剧本,审视自己的表演。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通过了!当时的喜悦心情真的难以言表,导演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也都鼓掌向我们表示祝贺与鼓励。

我还记得有一场哭戏,当时实在是太疲惫了,浑身都毫无力气,眼泪也流不出来了,这样的状态实在没法达到拍摄的要求。于是表演指导老师刘天池走到我们跟前,向我们诉说了一个场景,让我们自己去想象,去领悟。我还记得他叙述的是这样的故事:在战争年代,没有了妈妈爸爸,就剩下你一个人了,全世界都是黑暗的,你很无助,可是没有人能够来帮你……听到这里,我们都忍不住了,大声哭喊着:“妈妈!妈妈!”每次当我们无法很好驾驭哭戏的时候,天池老师就会对我们讲述一个很悲伤的故事,结果每次都让我们哭得伤心欲绝。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和“十三钗”姐姐们一起拍戏的经历。我们这群教会女学生与“十三钗”互换衣服那一幕戏的拍摄,场面十分感人。我们为姐姐们大声哭泣,那是发自内心的苦痛与辛酸,一想到战争的残酷,一想到“十三钗”们为了挽救我们的生命而要牺牲自己,我们就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并为此深感绝望。

拍摄的那些日日夜夜早已过去。但回忆起在剧组的那段生活,就仿佛发生在昨天一般让人久久不能忘却。我将珍惜这难得的人生经历,感谢张艺谋导演给予我的机会,感谢剧组每一位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与照顾,这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失而复得的表演经历

九年级(1)班 吴雨涵

昨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看了电影《金陵十三钗》,我整整哭了6次。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了,我想如果还有第三次的话,我还是会因为电影中的感人剧情而忍不住落泪的。

《金陵十三钗》这部由张艺谋导演筹备4年之久、投资6亿元的战争史诗电影巨作,从拍摄之初就引人关注。而我有幸参加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在里面饰演一个教会女学生,虽然镜头不多,但我依然觉得非常开心与满足。因为在这次珍贵的拍摄经历中,我经历了选拔、培训、再选拔、被淘汰、又幸运替补的忐忑过程,有欢笑,有泪水,有期盼,有失落,有惴惴不安,也有幸福降临。

2010年国庆节后,我和学校的几名南京籍学生一起参加了初次试戏选拔。因为从未有过试镜的经验,我居然被试戏演员逼真的表演吓哭了,没说几句话便哽咽着逃了出来。妈妈说,这下肯定没戏了。我也觉得万分后悔,觉得白白浪费了这样一个机会。没想到,一周后我竟接到了参加培训的通知。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便在新街口附近的天主教堂接受了包括英语、南京话、《圣经》歌曲等在内的培训。因为家住江北,为了不耽误培训,每天清晨6点我便与妈妈出门了,一直要到晚上7、8点钟才能到家,而且我还要面对大量的学校作业与培训功课,真的很辛苦。但是因为内心的热爱,吃苦也变成了乐事。培训期间,张艺谋导演还和我们以及家长见了面,他说,这是他精心筹备了5、6年的大片,要邀请好莱坞一线演员参演,世界最好的英国爆破小组也要参与拍摄。这些都让我们激动不已。培训结束后,有一部分学生被淘汰,我又在紧张的情绪中参加了第二轮试戏,得来的结果却是惨遭淘汰。那天晚上,我是在哭泣中睡去的。

2011年1月,《金陵十三钗》举办了隆重的开机仪式,在报纸上看见一起培训的朋友剪了短发,穿着戏服的样子,我的心有些酸楚,但更多的是祝福。谁知没过几天,我又接到了副导演的通知,我将替补一位受伤的女学生参与电影的拍摄。对我而言这实在是巨大的惊喜。当天晚上,我便来到剧组,试戏服,剪短发。从小到大我一直留着长发,可为了电影的拍摄,我咬咬牙,硬是把飘逸的长发给剪去了。短发的我端庄清丽,也更加符合那个年代教会女学生的形象。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天拍戏的情形。我们3个女生在高低不平的石子路上拼命奔跑,旁边弥漫着硝烟,身边不停有子弹飞过。我们跑了一遍又一遍,腿跌破了,流血了,手里拎着的箱子也越来越沉,可是导演没有喊停,我们就不能停下。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拍电影的辛苦。我饰演的汪小珍在逃跑时要钻进面粉堆里。这场戏特别难拍,面粉堆很小,我要蹲下来往里钻,还要面对众多“难民”的推搡,我左跌右爬,两条腿酸得都不能动了,但还要坚持。当导演说“好”的时候,我一下就坐在了地上,再也动弹不了。化妆也要费上很多时间。第一次拍摄汪小珍被刺死的那场戏,光化妆就花费了4个小时,化妆师细心地把刀疤和伤口贴在脸上。这场戏第二次拍摄的时候已是6月中旬,气温达到了37摄氏度,炎热的天气让躺在面粉堆里的我头晕脑涨,面粉好像已经发酵,散发着腥臭。但我咬牙坚持,一切只为了拍摄。在拍摄期间,我最开心的是看见了前来探班的周冬雨,还和同学们一起与黄海波猜题、做游戏。

2011年12月11日,我和所有的演员参加了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的《金陵十三钗》首映典礼,还第一次亲身经历了新闻发布会。尽管是在台下,但我依然很兴奋。

我很感谢张艺谋导演和剧组的所有人员,因为他们的精心努力和付出,才能有了这样一部好的电影。能参加这部电影的拍摄我感到荣幸,我会记住这段拍摄经历,也会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令人痛心的历史,期望世界和平。

一个小女生的剧组生活

九年级(1)班 李瑞琦

转眼间,我们离开《金陵十三钗》剧组已近半年。蓦然回首那段珍贵的时光,感觉还有点不真实,仿佛做了一场梦一样,梦境里有许多难忘而有趣的故事。

还记得一天,我们跟往常一样坐在教室上课,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来了几个人跟老师交流了一番,然后就点了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出去,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录制了一段视频。此后,我们依旧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并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时隔不久,剧组传来了消息,我竟然幸运地被选中,要参与电影拍摄了!接下来我们这些被选上的女生们就开始了唱歌、英语、表演等一系列的培训工作。为了参加电影拍摄,不被淘汰,每次培训我都非常认真地去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运气,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金陵十三钗》剧组。

因为剧情的需要,我们这些女生都要把头发剪成齐耳短发,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好多人都无法接受,都舍不得剪掉自己的长发。我记得,剪发的时候很多人都哭了,我倒还好,反而很喜欢这个干净利落的短发造型。

从未有过电影拍摄经历的我,对它充满太多的好奇和幻想。当我第一次来到拍摄现场的时候,就被深深震撼了,逼真的场景布置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虽说我只担当一个小小的角色,但我非常珍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我都认真对待,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演员的不易,往往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要重复很多遍。

真正辛苦的要属那场奔跑摔跤的戏。我的膝盖被摔破,甚至到了要打破伤风针的地步,那种痛实在是很难形容的。而另一方面,就算受伤,就算有疼痛,也要默默忍受,因为还有更加繁重的拍摄任务与学校课程等待着我。

我在剧组经历了整整三个月的拍摄。在这三个月里,我往返于学校与剧组之间,为了不落下功课,我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翻看课本,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更要抽出时间回到学校找老师补课。兼顾拍摄与学习,让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却也让我学会了规划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与《金陵十三钗》 篇4

哭戏其实并不难

八年级(1)班王靖雯

《金陵十三钗》所描述的是南京大屠杀那一段历史。在那样一个残酷的战争年代,一群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挺身而出,挽救了无辜学生的性命。

我很有幸参与了《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出演了其中的一名教会学生。在经历了层层选拔之后,我们便开始了严密而繁重的训练,从南京话到教会歌曲,每一项训练内容我们都认真对待。2011年1月,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张艺谋导演,他来到我们的训练场地,听我们演唱了教会歌曲。导演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亲切,他与我们促膝交谈,而在谈话中不难看出导演对这次拍摄可谓充满了信心。

去年1月10日我们一行来到溧水举行了开机仪式。那也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十三钗”,她们穿着那个年代的长风衣,拎着皮质箱子,婀娜多姿,尽显女子的妖娆与美丽,让人挪不开视线。

在此之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拍摄阶段。我们的戏基本上是由哭戏、跑戏还有与“十三钗”们互动的戏。由于我们不用化妆,所以通常起得比“十三钗”姐姐们要晚些。在我印象中,总是见到她们在片场的化妆间里睡着了,后来我才得知,她们每天四点就起床了,与我们相比,要辛苦得多。

我还记得我们拍摄第一场戏时的场景。那是一场起床的戏,是被枪声吵醒、意识到战争来临的一幕场景。当时我们拍了有三、四遍都没有顺利通过。导演来到我们身边,严肃地对我们说:现在是战争年代,不能笑,如果要给你们打分的话,你们只能得50分,不及格!听了导演的话,我们都万分沮丧。经过了一番思想挣扎,我们鼓足勇气,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重新研究剧本,审视自己的表演。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通过了!当时的喜悦心情真的难以言表,导演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也都鼓掌向我们表示祝贺与鼓励。

我还记得有一场哭戏,当时实在是太疲惫了,浑身都毫无力气,眼泪也流不出来了,这样的状态实在没法达到拍摄的要求。于是表演指导老师刘天池走到我们跟前,向我们诉说了一个场景,让我们自己去想象,去领悟。我还记得他叙述的是这样的故事:在战争年代,没有了妈妈爸爸,就剩下你一个人了,全世界都是黑暗的,你很无助,可是没有人能够来帮你……听到这里,我们都忍不住了,大声哭喊着:“妈妈!妈妈!”每次当我们无法很好驾驭哭戏的时候,天池老师就会对我们讲述一个很悲伤的故事,结果每次都让我们哭得伤心欲绝。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和“十三钗”姐姐们一起拍戏的经历。我们这群教会女学生与“十三钗”互换衣服那一幕戏的拍摄,场面十分感人。我们为姐姐们大声哭泣,那是发自内心的苦痛与辛酸,一想到战争的残酷,一想到“十三钗”们为了挽救我们的生命而要牺牲自己,我们就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并为此深感绝望。

拍摄的那些日日夜夜早已过去。但回忆起在剧组的那段生活,就仿佛发生在昨天一般让人久久不能忘却。我将珍惜这难得的人生经历,感谢张艺谋导演给予我的机会,感谢剧组每一位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与照顾,这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失而复得的表演经历

九年级(1)班吴雨涵

昨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看了电影《金陵十三钗》,我整整哭了6次。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了,我想如果还有第三次的话,我还是会因为电影中的感人剧情而忍不住落泪的。

《金陵十三钗》这部由张艺谋导演筹备4年之久、投资6亿元的战争史诗电影巨作,从拍摄之初就引人关注。而我有幸参加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在里面饰演一个教会女学生,虽然镜头不多,但我依然觉得非常开心与满足。因为在这次珍贵的拍摄经历中,我经历了选拔、培训、再选拔、被淘汰、又幸运替补的忐忑过程,有欢笑,有泪水,有期盼,有失落,有惴惴不安,也有幸福降临。

2010年国庆节后,我和学校的几名南京籍学生一起参加了初次试戏选拔。因为从未有过试镜的经验,我居然被试戏演员逼真的表演吓哭了,没说几句话便哽咽着逃了出来。妈妈说,这下肯定没戏了。我也觉得万分后悔,觉得白白浪费了这样一个机会。没想到,一周后我竟接到了参加培训的通知。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便在新街口附近的天主教堂接受了包括英语、南京话、《圣经》歌曲等在内的培训。因为家住江北,为了不耽误培训,每天清晨6点我便与妈妈出门了,一直要到晚上7、8点钟才能到家,而且我还要面对大量的学校作业与培训功课,真的很辛苦。但是因为内心的热爱,吃苦也变成了乐事。培训期间,张艺谋导演还和我们以及家长见了面,他说,这是他精心筹备了5、6年的大片,要邀请好莱坞一线演员参演,世界最好的英国爆破小组也要参与拍摄。这些都让我们激动不已。培训结束后,有一部分学生被淘汰,我又在紧张的情绪中参加了第二轮试戏,得来的结果却是惨遭淘汰。那天晚上,我是在哭泣中睡去的。

2011年1月,《金陵十三钗》举办了隆重的开机仪式,在报纸上看见一起培训的朋友剪了短发,穿着戏服的样子,我的心有些酸楚,但更多的是祝福。谁知没过几天,我又接到了副导演的通知,我将替补一位受伤的女学生参与电影的拍摄。对我而言这实在是巨大的惊喜。当天晚上,我便来到剧组,试戏服,剪短发。从小到大我一直留着长发,可为了电影的拍摄,我咬咬牙,硬是把飘逸的长发给剪去了。短发的我端庄清丽,也更加符合那个年代教会女学生的形象。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天拍戏的情形。我们3个女生在高低不平的石子路上拼命奔跑,旁边弥漫着硝烟,身边不停有子弹飞过。我们跑了一遍又一遍,腿跌破了,流血了,手里拎着的箱子也越来越沉,可是导演没有喊停,我们就不能停下。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拍电影的辛苦。我饰演的汪小珍在逃跑时要钻进面粉堆里。这场戏特别难拍,面粉堆很小,我要蹲下来往里钻,还要面对众多“难民”的推搡,我左跌右爬,两条腿酸得都不能动了,但还要坚持。当导演说“好”的时候,我一下就坐在了地上,再也动弹不了。化妆也要费上很多时间。第一次拍摄汪小珍被刺死的那场戏,光化妆就花费了4个小时,化妆师细心地把刀疤和伤口贴在脸上。这场戏第二次拍摄的时候已是6月中旬,气温达到了37摄氏度,炎热的天气让躺在面粉堆里的我头晕脑涨,面粉好像已经发酵,散发着腥臭。但我咬牙坚持,一切只为了拍摄。在拍摄期间,我最开心的是看见了前来探班的周冬雨,还和同学们一起与黄海波猜题、做游戏。

2011年12月11日,我和所有的演员参加了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的《金陵十三钗》首映典礼,还第一次亲身经历了新闻发布会。尽管是在台下,但我依然很兴奋。

我很感谢张艺谋导演和剧组的所有人员,因为他们的精心努力和付出,才能有了这样一部好的电影。能参加这部电影的拍摄我感到荣幸,我会记住这段拍摄经历,也会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令人痛心的历史,期望世界和平。

一个小女生的剧组生活

九年级(1)班李瑞琦

转眼间,我们离开《金陵十三钗》剧组已近半年。蓦然回首那段珍贵的时光,感觉还有点不真实,仿佛做了一场梦一样,梦境里有许多难忘而有趣的故事。

还记得一天,我们跟往常一样坐在教室上课,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来了几个人跟老师交流了一番,然后就点了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出去,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录制了一段视频。此后,我们依旧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并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时隔不久,剧组传来了消息,我竟然幸运地被选中,要参与电影拍摄了!接下来我们这些被选上的女生们就开始了唱歌、英语、表演等一系列的培训工作。为了参加电影拍摄,不被淘汰,每次培训我都非常认真地去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运气,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金陵十三钗》剧组。

因为剧情的需要,我们这些女生都要把头发剪成齐耳短发,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好多人都无法接受,都舍不得剪掉自己的长发。我记得,剪发的时候很多人都哭了,我倒还好,反而很喜欢这个干净利落的短发造型。

从未有过电影拍摄经历的我,对它充满太多的好奇和幻想。当我第一次来到拍摄现场的时候,就被深深震撼了,逼真的场景布置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虽说我只担当一个小小的角色,但我非常珍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我都认真对待,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演员的不易,往往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要重复很多遍。

真正辛苦的要属那场奔跑摔跤的戏。我的膝盖被摔破,甚至到了要打破伤风针的地步,那种痛实在是很难形容的。而另一方面,就算受伤,就算有疼痛,也要默默忍受,因为还有更加繁重的拍摄任务与学校课程等待着我。

我在剧组经历了整整三个月的拍摄。在这三个月里,我往返于学校与剧组之间,为了不落下功课,我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翻看课本,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更要抽出时间回到学校找老师补课。兼顾拍摄与学习,让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却也让我学会了规划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金陵十三钗诗歌 篇5

炮火隆隆

震碎了莺歌的琴音

狼烟四起

湮灭了十里秦淮的温柔

倭寇的铁蹄肆虐地蹂躏着古都金陵

就连那灰黑的石头也被浸染成血红的颜色

教堂里那神圣的钟声为谁敲响?

吴侬软语在乌衣巷里与命运挣扎

魔鬼般的侵略把平和的梦揉碎驱散

人间炼狱的血腥使悲愤汇聚成汹涌的暗潮

胆怯和懦弱也变得坚毅和从容

巧笑媚靥

在那一刻绽放着金色的光环

美丽的旗袍里紧裹着的是圣洁的灵魂

热血在胸膛里起伏澎湃

玲珑曲线不屈的抵抗倭寇淫威

纤柔的身躯升腾起视死如归的灿然一笑

灼人的笑靥在硝烟中绽放如花

殷红的脂粉在黑夜中散发迷人的光芒

美的令人心醉,美的让人心疼

不要再讥讽曾经的堕落

此刻她们的.心灵是如此的圣洁

不要再挖苦曾经的放荡

此时的她们是圣经中清纯可人的天使

商女亦知亡国恨

纤弱娇小也有着金戈铁马的磅礴

香消玉殒也无怨

面对魔鬼的凶残

她们走的是那样的轻盈

秦淮的上空

可否还盘旋着妩媚动听的

《金陵十三钗》的北美之路 篇6

耗尽心力的张艺谋、张伟平、刘恒等人,最后得到的成效却并不让人满意:40%的媒体好评率、27万美元的北美票房,昭告着这部电影巨轮在世界影坛上的沉没。

口碑之路

一路高开低走

尽管由于制作周期上的一些问题,《金陵十三钗》并没有赶上戛纳电影节或者是威尼斯电影节这样的电影盛会来进行自己的全球展映,甚至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金陵十三钗》带出来的,也只是20分钟的精华剪辑片段,即使是去年9月为了申奥所进行的小规模展映,也没有太多观众有机会拿到电影的入场券,直到12月份的电影首映,观众们才得以见到影片的“庐山真面目”。

影片严密的保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影片质量制造了相当大的悬念。而不少北美影评人也在上映初期给了《金陵十三钗》相当不错的评价,尽管《Slant》杂志与《纽约时报》在上映之初就给了影片相当大的恶评,但是整体的好评和不错的观众反馈还是让人对《金陵十三钗》的北美口碑充满了一些信心。

但是,随着影片的公映扩大,影片在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上却遭到了不少北美影评人的诟病,《好莱坞报道者》的托德·麦卡锡就认为《金陵十三钗》对于人性的刻画虽然动人,但缺乏深入之处;而《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则表示,尽管《金陵十三钗》在某些环节上,可以说得上是一部杰作,但是作为一个曾经拍出过《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史经典的导演新作,《金陵十三钗》在故事结构上所出现的问题是相对业余的,而人物转变的突然和快速更是让人觉得有些突兀……不少北美影评人在观摩完影片之后,对影片的评价更多的是“视觉上很美”。

的确,作为一个以镜头表达闻名于世的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语言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金陵十三钗》中,其一向细腻的人物刻画却成为了北美影评人们最为之诟病的抨击点,很多影评人在感叹影片精致的镜头画面之余,表示了对影片人物刻画的惋惜,不少人认为如果张艺谋能够在角色性格的转变、角色形象的塑造上多下一些工夫,影片的表现效果就会好很多。毕竟,在好莱坞电影人眼中,一部外语片的评断标准,不是其主旨高低,而是镜头故事以及人物的完整性,在后两个方面,《金陵十三钗》显然没有达标。

口碑之痛

精美的镜头掩盖不了

苍白的人物塑造

张艺谋的电影美学一向备受人推崇,即使是在中国没有获得很好口碑的《英雄》,在老外眼里,也是一幅瑰丽的史诗画卷。他一向铺张华丽的镜头表现力,不仅帮助他获得了其名震海内外的国际声誉,也让他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而这一次的《金陵十三钗》,他也依然延续了自己在镜头上的表现力,只是,这一次有些用力过猛。

不少影评人对影片的镜头赞赏有加之余,还是对张艺谋提出了这样的质疑:《金陵十三钗》确实是张艺谋的电影吗?不少欧洲的影评人就表示,《金陵十三钗》在镜头表现力上依然展现出了张艺谋的独到功力,只是这一次,张艺谋似乎有些用力过猛,影片在变得太像一部好莱坞史诗电影之余,却又缺乏了张艺谋原本的独特表现,这也让影片缺少了其应有的魅力。不过总体上,各国的影评人们依然对《金陵十三钗》的镜头表示了欣赏。

但影片的人物塑造,却成为了《金陵十三钗》最为海外影评人所抨击的点。罗杰·艾伯特在自己的影评中写道:“不管是克里斯蒂安·贝尔所饰演的约翰·米勒由前期的痞子无赖到后来的英勇神父的转变,还是以玉墨为代表的女性角色前后期的转变,都显得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而不少影评人甚至还怀疑,约翰·米勒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的一些举动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原本针对于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位演员,张艺谋对严歌苓的原著小说做出了很大的修改和调整,但这样的调整,在海外影评人眼中,却成为了弱化影片剧情推动力的关键。不少人认为影片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却缺乏最深层次的鞭辟入里,让原本可以成为经典的人物刻画流于了表面。

票房之苦

奥斯卡竹篮打水一场空

海外票房沦为镜花水月

对于海外影片来讲,北美电影市场一直是一块相当难以入侵的地盘。而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可以说得上是夺取北美电影票房的最快捷径,此外李安拍摄的《卧虎藏龙》,就依靠着奥斯卡奖的强力助推,取得了北美地区1.28亿美元、全球2亿美元的高额票房,而《美丽人生》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也在北美地区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里的救赎 篇7

这一天, 《金陵十三钗》刚刚在国内上映, 笔者参与了媒体点映活动, 先睹为快地观赏了影片, 看得泪流满面;而笔者一位同事的夫人, 则用去了一包纸巾。

中国电影能拍出这个水平, 真是很不错。这还得感谢小说的原作者、著名旅美华人作家严歌苓, 是她打下了底子, 使张艺谋早在5年多前拿到本子的时候, 就有了拍好这部电影的饱满的底气与丰沛的希冀。

享誉世界文坛的严歌苓, 确实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优秀、最具影响力者之一。她多产、高质、涉猎广泛, 而且可以用中、英双语创作。我手头有她若干中文版本的作品:《扶桑》《第九个寡妇》《陆犯焉识》, 以及这本中短篇小说精选本《金陵十三钗》。

严歌苓写金陵得心应手, 她说她妈妈就生在南京, 她自己以前也经常去南京, 所以对南京很熟悉。

《金陵十三钗》到了张艺谋手中, 变成了一部像磁铁一样吸引人的电影作品。电影故事与小说原著相比, 在核心情节上没有变更。在电影中:

1937年南京沦陷, 日军屠城, 尸骸遍地, 血流成河。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 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 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 先后进了教堂,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 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 关系瞬间变得复杂。然而, 教堂不是永远的净土, 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 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 英勇牺牲。后来, 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这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 准备集体自杀, 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这些平日里“下贱”的风尘女子, 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 激发了侠义血性, 她们换上了学生装, 怀揣剪刀玻璃片, 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 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这就是《金陵十三钗》里的救赎。你保护我, 我保护你, 生命因此生生不息。战争是残酷的, “南京大屠杀”尤其残酷, 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8万妇女被强奸的事件, 比屠杀更残酷。在战争中, 不仅男人倾力保护女人, 而且女人全力保护女人。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 让人欲罢不能。它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情感的魅力。战争中生命的幸与不幸, 通过艺术家的非凡创造得以呈现。剧里剧外, 都需要这样的艺术表达。歌德说得好:“即使是在感到最大幸福和最大不幸的时刻, 我们也都需要艺术家。”

投资6亿元人民币, 是中国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影。从筹备到开机到杀青再到上映, 前后历时5年多, 导演张艺谋、编剧刘恒、严歌苓和一班演员, 都用上了真心思。严歌苓本身就是好莱坞编剧协会的会员, 有着“翻手为苍凉, 覆手为繁华”的巨大能力。饰演男一号约翰·米勒的好莱坞一线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与饰演女一号玉墨的新人倪妮, 都演得至真至情。与小说是一个人所“生”的不一样, 电影的精彩是合作的成果, 他们是一个一流的合作团队。举一个细节:在贝尔与倪妮的所谓“床戏”中, 米勒说战争结束后要带玉墨回美国的家乡, 而玉墨对米勒说:“今天就带我回家!”这句平凡而震撼的话, 让笔者感动得潸然泪下;这是战争废墟中片刻的“家”, 这是人心人性的表达。那些没看过电影就说这是一部“情色爱国主义”的影片, 真是瞎扯。

人道的情怀, 人性的光辉。对音乐家来说, 最美好的旋律出自最美好的感情;对作家来说, 最感人的故事同样出自最美好的感情。最可贵的, 正是严歌苓笔下那激荡的情感、氤氲的情怀。

严歌苓的小说, 在局部看去是精致, 从整体看去是大气;不仅故事好, 而且语言极好——好的小说家, 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好的语言。

语言需要天赋, 而思想情怀则与作家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严歌苓生于上海, 在安徽马鞍山长大, 父亲和爷爷是作家, 母亲是演员;出身书香门第, 她从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12岁, 严歌苓参军, 作为舞蹈演员, 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巡演。20岁时, 她开始发表作品,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担任战地记者。后来, 她进入鲁迅文学院作家研究生班, 与莫言、余华、迟子建同学。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 1989年赴美留学, 获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严歌苓前半生戎马中国, 后半生旅居海外, 跟随外交官丈夫游历各个国家……

罗曼·罗兰说:“一个艺术家的基本品质:感觉的敏锐, 情感的深沉, 心灵的丰满。”这些, 严歌苓都具备。中国和美国的文化, 一起造就了严歌苓。然而, 在国内丰富的人生经历, 给了严歌苓更为丰富、更为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所以, 她的作品大多是大陆题材的, 比“全部根须都裸露”的海外小说更具震撼力。《金陵十三钗》就是这样的佳作。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火热上映之际, 笔者的同仁去南京采访, 试图还原电影背后真实的历史。无论电影是否虚构, 战争历史中的“保护与拯救”都是普遍存在的;无论电影评价如何, 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的确是好小说, 就像李安的电影《色, 戒》无论有何争议, 张爱玲的小说《色, 戒》本身就是优秀的作品。

我一度很希望通过问答严歌苓, 进一步了解小说和电影之外的问题。我想提问如下:

问1:1937年, 一座城市、一所教堂、一场战争、14个风尘女子、一群金陵女学生、一位神父、一些军人, 在“南京大屠杀”的背景下, 共同演绎了一段泣血往事, 表达了感人的人道情怀。您所了解的当年的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问2:您身在海外, 如何从南京、从历史中获取丰富的写作资源?《魏特琳日记》《东史郎日记》《拉贝日记》还有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这些有良知的作品, 都是很真实的记录, 对您小说的创作有什么启示, 我们今天该怎样更好地利用它?

问3:“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的别名, 也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 而用《金陵十三钗》作小说的标题, 很好很天才。“十三钗”这些风尘女子, 从受到庇护到后来保护学生, 这其中如何处理好情节的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问4:《金陵十三钗》的开头是很著名的开头:“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 而不是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书娟在现实中的原型是怎么样的人物?

问5: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是企业家辛德勒出来保护犹太人, 而在战争中底层人保护底层人更是不容易, 更可见人性的升华。辛德勒是男人、名人, “金陵十三钗”是女人、普通人。《金陵十三钗》直指人心人性, 情感的分量很重。作为女性, 您怎样看待在战争与和平的不同历史时期中, 真实存在的、著名的秦淮女?

问6:您说“电影跟原著小说相比有较大的改变, 但都非常杰出”, 但是中篇小说原著和后来的长篇电影小说, 两者有了较大的不同, 您自己更喜欢哪一部?

问7:如果说当年短篇小说《天浴》改编成电影是“小制作”, 那么这次《金陵十三钗》改编成电影是真正的大制作, “文革”记忆与战争记忆有很大不同, 还原这些历史记忆的最大困难在哪里?

《金陵十三钗》评析 篇8

1 小说改编的可行性

自电影这一影视艺术诞生以来, 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 随着影视文化的不断发展, 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艺术作品, 成为影视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影片《金陵十三钗》就是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一经上映, 就在影视界、文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形式能否获得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作品本身的可行性。

首先, 小说《金陵十三钗》文本的故事性, 成为其作为影视改编原著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可以被改编影视作品的形式, 而小说中所叙述的内容是否具有故事性, 成为其能够被改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所谓的故事性, 是指小说中的主体部分具有一定的话题性,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等都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市场的价值取向, 从而被搬上荧屏。从这一层面上来看, 《金陵十三钗》就具备这样的故事性:其一, 从小说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来看, 抗战时期发人深省的南京大屠杀, 无论是在关注度上来看, 还是从事件本身的历史性上来说, 都有资格和条件成为影视作品的原材料;其二, 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上来说, 妓女或者称为风尘女子这一群体, 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特殊性,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边缘人物, 却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这就极大地增强了读者 (观众) 对于故事的关注度和好奇心;其三, 从小说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来看, 以风尘女子作为故事的主人公, 通过展示她们的故事, 来表达有关救赎的主题, 通过处于边缘地位女性的悲悯之情, 来反应人道主义的关怀, 意在歌颂人性的光辉不分高低贵贱, 这一主题立意极大地切合市场的主流价值取向。

其次, 小说《金陵十三钗》中所使用的视听化语言, 也是其能够被改编成电影作品的重要条件。之所以称其为视听化语言, 意在强调小说中所使用的文本语言便于转化为视觉、听觉性的“语言”, 文本中的描述性语言在转化为影片的画面、声音之时, 能够在现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例如, 小说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画, 能够便于演员更加深刻的领会人物的内心和形态, 从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无论是外貌神态, 还是语言动作都更加得立体化, 给观众带来更加直观化的感受。除了人物形象的描写之外, 小说中在环境渲染、气氛营造上所采用的语言, 也描述的非常具有空间感和真实感, 为影片在创设相关环境、背景之时降低了难度。

2 影片改编魅力所在

影片《金陵十三钗》上映之时, 以4.5亿元的票房超过了以往同题材的影片, 而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好的成绩, 离不开编剧导演对于原著的改编, 小说本身就极具故事性, 影片的编剧刘恒是小说家, 张艺谋导演是中国影视界的佼佼者。

首先, 影片《金陵十三钗》采用固定的内聚焦型的叙述视角, 成为改编的一大亮点。所谓的内聚焦型叙述视角, 通俗地来说就是选用故事中的某一人物或是某几个人物作为感知人, 去叙述自己所感知到的一切, 从而达到叙述的目的。采用固定的内聚焦型叙述视角, 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避免观众处于游离状态, 从而跟随叙述者的视角来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 影片中选用书娟作为感知人, 以她的叙述视角作为基点对故事进行叙述, 影片中所涉及的妓女们如何因为避难进入教堂, 在教堂的地窖里如何纸醉金迷等, 都是通过书娟的视角来进行展现的。影片中采用这种独特的叙述视角, 一方面, 对故事情节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 增添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 这种限制性的人物视野, 带来了叙述上的空白, 拉开了观众与故事人物之间的距离, 引发观众的好奇心。此外, 影片在叙述故事上并没有采用单一的内聚焦型叙述视角, 而是采用了非聚焦型的叙述模式, 非聚焦型的叙述视角又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全知型叙述视角, 叙述者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 可以从任意的角度上来讲述故事的内容, 影片在开头部分以及中间部分就穿插使用了全知型的叙述视角, 使整个影片的结构表现出一种跳跃的感觉, 满足观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

其次, 影片《金陵十三钗》中, 通过对原著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的删减、增加来突显主题思想的变化, 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无疑是影片改编的成功之处。例如, 影片中对英格曼神父的塑造呈现简略化。小说中, 妓女们来到教堂后, 神父在考虑过后, 决定收留她们两天, 再将她们送到国际安全区去。说完之后, 他没有理会妓女们的千恩万谢而是径直向教堂的主楼走去, 在一番交涉之后, 此时天已渐渐明亮起来。而在电影中, 则着重表现了妓女们初来教堂时的风情万种, 而没有交代神父与她们交涉的过程。类似的, 影片中对于假神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没有采用“非黑即白”的塑造模式, 而是通过多个角度来表现人物的形象, 通过假神父的金钱主义、对待秦淮妓女的不轨之心来展现了假神父作为一个小人物的放浪形骸;之后又通过假神父舍弃离开是非之地的机会、帮助修理卡车、伪装成神父与日本兵周旋等行为来解救女学生的行为, 实现个人价值, 完成小人物的转变, 从而塑造了一个立体化的人物形象。此外, 影片中对于中国士兵的塑造也与小说有了极大的不同, 如影片中的李教官, 只身一人消灭了一个队的日本兵, 保护了教堂中的女学生, 改变了“避难士兵”的懦弱形象。这样地改编, 既突出了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更贴近日常生活, 给观众带来真实感, 又符合大众对于中国军人的崇拜之情, 切合市场的主流价值观念。

3 影片改编缺失之处

在影视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中, 总是要适应时代、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自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 只有正视改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发现问题, 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首先, 小说的改编受到了商业化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原著的本意。电影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产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作为大众市场的产物, 必然要受到众多商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 为了迎合商业和市场必须作出一系列的改编。影片《金陵十三钗》中的几处改编, 就是商业化的结果, 例如, 假神父约翰的形象。约翰本身是为了获取钱财, 所以才到来教堂中工作的, 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 从他觊觎秦淮妓女的美色就可以看出, 但是影片之后对于他形象的塑造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帮助被日军欺凌的女学生, 假扮神父救她们;为了保护女学生和妓女, 竟然放弃与同伴坐船离开的机会;为了帮助女学生逃离魔掌, 与汉奸周旋、帮忙修理卡车等, 树立了一个救世主的形象, 由一个专注个人利益、放浪形骸的混混转变为一个无私帮助中国人的美国人, 这与原著有着极大的出入, 甚至可以说是对原著故事情节的一个颠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情节上存在虚构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这种违背真实历史, 违背主体思想的虚假是不可取的, 这无疑是受到了商业化的影响, 影片采用迎合西方人审美价值的方式, 进军好莱坞市场, 颠覆了文学本身的价值, 无疑成为影片的缺失。

其次, 小说的改编还因受到社会语境的影响, 使其在影片中表现出一定的不足。从社会语境的层面上来说, 无论是小说这一文学作品形式, 还是电影这一影视艺术形式, 都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 其创作受受到了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尤其是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 其在表现社会权利的话语权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因此, 将原本以语言文字作为表现形式的小说通过影视这一媒介表现出来, 除了要注重两种媒介之间的转换外, 还要充分考虑两部作品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下, 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自然要受到国家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例如,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们唯一不讲自己如何被俘, 如何被整连整营地集中起来, 静静地等待发落。他们不愿讲日本兵怎样把手指粗的绳子绑在他们的手臂上, 而他们一动不动, 整整齐齐给绑成一串又一串。”为了拯救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 伤员们没有任何反抗, 自愿成为日本兵的枪下魂, 小说中对这一场景进行了真实描写, 符合文学真实性的特点。但是将这样的场景搬到荧屏之上, 与观众所向往的民族精神背道而驰, 势必会加重观众的悲愤之情, 而且会极大地损害中国士兵的形象, 因此, 将原著中的有关情节进行了删除, 这必然会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也是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所要进一步考虑的环节。

4 结语

影片《金陵十三衩》既很好地再现了原著中的故事, 又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恰当地实现了对于小说的改编, 但在改编的过程中也仍就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 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艺术形式, 仍然需要不断尝试, 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霭雯.《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J].华中人文论丛, 2012 (1) .

[2]刘力凯.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叙事特征和魅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 .

[3]侯俏俏.商业化浪潮下经典小说改编的遗憾——以《金陵十三钗》为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5) .

《金陵十三钗》评析 篇9

一、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是一部影片最基本的骨骼和框架, 主要有因果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梦幻式复调结构等五种形式。张艺谋的电影多采用因果式的线性结构, “以事件的因果关联来作为叙事动力, 叙事线索以单一的线性时间展开” (1) , 《金陵十三钗》在宏观结构上沿用了这种顺时式的叙事模式。

影片以时间的流变展开叙事, 从“十三钗”进入教堂到为拯救学生离开教堂, 情节严格地按线性时间顺序展开。但这种线性不同于以往的单线叙事, 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单线闭合式结构, 而是采取主线与副线相交织的多层叙事结构, 在线性的时间线索上镶入不同的空间横截面。影片以教堂作为叙事的主要空间场所, 以教堂里“十三钗”与女学生们的生活状态和变故作为叙事的主线, 同时辅以几个补充式的段落, 如战斗场面、日军残害妇女等场景, 主副线交织镶嵌在一起, 使得影片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满的状态, 在烘托背景、推动叙事的同时, 也拓展了影片的表现空间。在主线的处理上, 影片以“冲突与融合”这一内在线索建构情节, 通过表现“十三钗”与女学生从对立走向和解这一戏剧性过程, 营造出影片的叙事高潮, 也强化了影片的情节性;在副线的设置上, 影片巧妙地选择了两个最能突出主线的情节点, 一个是教堂外的战争场景, 一个是两个歌女拿琴的途中被日军欺辱和迫害的场景, 前者很好地烘托了背景氛围, 同时也为影片最后“十三钗”与女学生的命运归宿埋下了伏笔, 后者则一方面拔高了歌女的形象, 另一方面也为主线中矛盾的融合起到了催化促进的作用。

这种多线索的顺时式叙事既拓展了内涵的表现空间, 又是一种具有张力的结构模式。通过将主要情节与过渡段落的必要衔接与穿插, 使得影片的叙事性与戏剧性完美结合的同时, 也避免了情节单一或枝蔓过多而导致的缓慢与松散。

二、叙事视角

张艺谋的电影在叙事视角上有过多种尝试, 但总体而言以全知视角为主, 如《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而到了《金陵十三钗》, 这种全知型的视角选择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

影片多以女学生书娟的视角为切入点, 采用一种第一人称外视角的方式进行叙事。书娟是一个边缘化的角色, 她常躲在角落里去观察他人的行动, 从这个角度出发的镜头往往形成一种“窥视”的效果, 如影片开头书娟躲在彩色玻璃后观察“十三钗”进入教堂, 以及她偷看男主角贝尔和玉墨调情的场景等, 都具有很强的窥视意味, 再加上其个人的心理独白, 在增加情节内容含量的同时, 也使影片具有一种主观经验性的色彩。导演借助处于边缘地位的孩童视角, 一方面可以渲染一种冲突的氛围, 突出矛盾的张力, 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孩子的眼光透出一种成人的观照, 使得影片更有一种发人深思的意味。当然, 在副线中书娟缺席的情节里, 导演则巧妙地进行了视角转换, 将第一人称外视角转换为一种全知型的视角, 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去审视残酷的战争场面以及歌女的悲剧性命运, 这样的视角转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人称视角的限知所带来的局限。

与此同时, 影片在视角选取上也体现了张艺谋电影的一个共性——从女性视角切入, 把女性作为影片的聚焦点, 如《红高粱》中的“我奶奶”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颂莲。在《金陵十三钗》中, 女性视角以书娟的“窥视”视角为主导, 间或裹挟着玉墨的视角, 这两种第一人称外聚集视角的组接, 使影片具有浓厚的女性叙事的特征。而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之间的自由转换, 在增强影片戏剧性的同时, 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物塑造

“人物是电影叙事本文的理论和基础” (2)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 女性始终是影片视觉结构的中心, 其电影中的女性都具有相通的内在精神气质——野性、执着和傲慢, 但与此同时, 具体的人物在个体形象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金陵十三钗》中, 主要的人物形象 (如书娟和玉墨) 都具有一种野性和叛逆的气质, 她们都是战争及他人错误行为的受害者, 或在肉体上或在精神上忍受着外界的摧残和压迫, 她们是张艺谋电影中女性群像的表征。然而, 她们的身份又有着实质性的不同, 一是学生群体, 一是歌女群体, 前者是崇高与道德的表征, 后者却代表着卑微与欲望。身份的对立决定着她们必然不能兼容于同一个空间, 因而在影片的开头, 两派人物的冲突对立被渲染到了一个高度, 她们的矛盾甚至遮蔽了生存与战争之间的矛盾。但随着日军的入侵及一些学生的死去, 世界的丑恶唤醒了两派人天性中美好的一面, 她们由对抗开始走向和解, 个体间的矛盾也逐渐被消解, 并最终将矛头指向共同的敌人。在这一过程中, 她们冲破了身份的嫌隙开始走向觉醒。

影片中, 女性形象塑造的另一特点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彰显。在这里, 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和从属, 也不再作为欲望观看的对象而存在, 她们有自我的主体意识和判断能力, 且具有了一种为彼此牺牲的崇高精神。虽然影片开始, 歌女群体存在一种欲望的指向, 但到最后这种欲望的指向逐渐被消解和搁置, 这一点从贝尔对玉墨的表白中便可洞悉。影片中的男性形象为女性光芒所遮蔽, 包括男主人在内, 男性的整体形象略显扁平。

显而易见, 影片在人物塑造上更倾向于对女性着墨, 这种“重女轻男”的人物设置体现了张艺谋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流变趋势, 突出女性这一重要商业卖点, 既是其电影适应商业化浪潮的一种表征, 同时也反映了张艺谋电影观念和艺术理念的一种发展倾向。

注释

1尹兴:《影视叙事学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156页。

《金陵十三钗》评析 篇10

1937年南京沦陷, 日军屠城, 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十二三岁的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 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 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 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 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 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 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 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 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人, 英勇牺牲。后来, 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 谁都知道, 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

一、质疑之声

《金陵十三钗》想要表现的是一个“救赎”的主题, 但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 人物行为没有可信的动机, 叙事没有合理的推动契机, 故事情节莫名其妙。首先从美国入殓师约翰这个人物说起。约翰是一个流浪汉兼酒鬼, 之所以冒险来南京城里的美国天主教堂, 是为了收尸赚钱, 不料老神父被日本人炸死, 他激于义愤, 才扮成神父。当日本兵在教堂里追女学生的时候, 约翰起先并没有施救, 而是藏在了衣柜里, 可见他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 所以后来他的拔刀相助显得有些莫名其妙。此处, 约翰从无赖到神父, 需要一个转折点来建立形象, 但影片并没有给出合理的人物行为动机。如果约翰在躲藏时无意中看到了老神父的像, 唤起内心的良知, 再来拯救女学生的话, 便可以取信于人。后来, 约翰出去找被日军轮奸蹂躏致死的豆蔻和香兰, 碰到了他即将乘船离开的美国朋友, 但他竟然没有和朋友一起逃命, 而是选择继续留下保护教堂里的中国人。此处, 影片也没有提供一个可信的人物行为动机。如果约翰在碰到朋友前看到了豆蔻和香兰惨死的样子, 那么他选择留下也就理所当然。

其次再说下秦淮河畔的那些妓女。妓女头牌玉墨想利用约翰这个外国人的身份帮她们姐妹逃出南京城, 在她刚见到约翰的时候应该是谨慎小心的, 但片中的玉墨竟然在刚认识不久的约翰面前飞扬跋扈, 丝毫没有寻求约翰帮忙的意思。豆蔻和香兰又是怎么从教堂跑出去的呢?豆蔻是为给受伤的小兵浦生弹《秦淮景》而去找琴弦, 香兰居然是为了耳坠就偷偷跑出教堂, 按照常理, 在大屠杀的背景下, 常人根本不会做出这种找死的举动。还有就是小蚊子的一系列行为也有悖常理, 日本兵在教堂的时候, 小蚊子为何要因为一只猫暴露自己?最后, 小蚊子在去庆功会前大哭, 约翰将招财猫交给她, 就把她安慰了?此外, 《金陵十三钗》的很多香艳场景也招人非议, 秦淮妓女们躲到了教堂的地窖里, 个个都袒胸露乳, 只穿衬衫, 但地窖应该没有暖和到让人只穿衬衫的地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金陵十三钗》并没有从外在绚丽的视听呈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逻辑, 故事情节漏洞百出。因此, 《金陵十三钗》不是一部有诚意的战争电影。

二、喝彩之声

与质疑之声相对, 《金陵十三钗》也引来了很多观众的鼓掌喝彩。以下是一些网友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

“十三钗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 各项质量水准亦在此片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影片故事视角独特, 人物细节刻画极具感染力, 还有战争场面和色彩美感的视觉冲击, 无疑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最后唱《秦淮景》的那一幕, 我热泪盈眶, 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

“艺术气息浓郁的商业作品, 整体上极具神韵。以细微的切入点诠释了宏大的主题, 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展露无遗。只是情感表达上似乎过于含蓄和压抑, 导致影片内敛有余却感染力不足, 且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戏剧高潮, 给人以情绪无处宣泄之感。画面定格的瞬间心底颇有些遗憾, 但绝对是谋子近年来的最佳影片。”

由此可见, 还是有很多观众给了《金陵十三钗》很高的评价。为什么在专业影评人狠批《金陵十三钗》时, 观众却对它喝彩连连?因为观众观影追求的只是内心情感的宣泄和视听感官的强烈刺激, 《金陵十三钗》无疑迎合了观众的这种审美趣味。毋庸置疑, 观众的欣赏水平需要提高, 但电影最终是拍给观众看的, 观众的审美趣味也不能忽视。客观地说, 当前的国产商业大片, 要想“既叫座又叫好”, 当务之急是提高影片本身的质量, 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李佳, 彭丽萍.“苦难与救赎——评《金陵十三钗》”[J].安徽文学, 2009 (7) .

电影《金陵十三钗》人物身份刍议 篇11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原型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并且在多部文学及影视作品中以多种形式反复出现,因此这些作品从题材上皆被视为有关大屠杀的“南京”叙事。在“南京”叙事中始终未曾脱离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主流意识框架,作为救赎模式的经典故事,创作者要追求普泛化的情感表达并创造个性化的审美旨趣,其中人物身份背后的内涵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每个表层身份背后都熔铸了对于身份类型的深层内涵,对这方面的深入探讨更是解读这部电影的重要途径。

一、妓女与侠女

以玉墨为代表的秦淮河畔妓女是故事的核心角色,妓女形象自古有之,也是艺术作品中千姿百态纷繁复杂的表现对象,但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这些女子的身份背后首先隐藏的是侠女身份。她们是救赎主题的具体实践者和殉道者,并在此过程中一步步将自己的妓女身份淡化直至彻底置换,最后以侠女的精神本质走向传奇书写,从而在身份定位上造成巨大的审美落差,实现戏剧突转,完成英雄叙事。其实她们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具有连续性的身份结构,与尸骸遍野的悲凉景象和残暴骇人的杀戮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热出场——扭捏妖娆的身姿、纷繁魅惑的衣着、烟花教坊式的怨怜喧哗,但其中主要视角又落在对玉墨内敛、含蓄、贵气、神秘等精神气质的呈现,俨然是对于传统“侠风”的摹写,这些都表明了她们身份的特殊性,也注定了她们夺目的主体表达,很大程度上消减了传统书写中常规的负面表达,也标志着对其身份的独特审视与肯定。十四个秦淮妓女华贵风情地大步走向教堂的镜语表达更是带着浓重的侠士情怀,与大气洒脱放荡不羁的青楼风范相结合,协调统一的情感契合把这些女子通过性和肉体去交换物质生存的现实尴尬遮蔽不见,同时隐去了对其社会身份和性别价值的公众认证,只剩下单纯美好的样貌与矛盾又神秘的欲望。

这种对于女性主体张扬的审美再现,绝不是片面的以隐去负面效应来突出正面效应。这些妓女也并非属于“恶之花”式放弃灵魂、欢纵肉欲、沉沦堕落的底层妓女,而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反而更带有“同是天涯沦落人”般强烈情怀标识的人物群像,但又区别于经典文本《桃花扇》中李香君式“抨击奸佞热爱国家的妓女形象”[1],而是将有情有义置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之下,她们关心的核心问题与教堂里的教会学生一样。对于这些妓女的侠义书写姿态也是她们身份转变的开始,从妓女身份变为侠女身份的过程在经历了她们与教会学生的冲突之后随着日本军队的介入也变得清晰起来。教会学生在日军进入的刹那放弃钻入地窖而掩护她们的行为,让叙事关注从妓女们的外在样貌和身份转入其内心层面的深层探寻,她们被学生的义举所感染,也唤醒了外在社会身份掩盖之下的“情义”,虽然是被动改变,但无疑这种叙事逻辑是完全合理的。妓女身份也随之合理地走出传统的边缘定位,融入到主流的社会价值中,进入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直到最后选择代替女学生去赴一场生死未卜的灾难,舍身而取义。这种救赎模式,是典型报恩式的侠义表达模式。

一直被排挤在社会伦理之外的妓女形象,道德和政治责任是不必负的,她们的正常存在恰是威胁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因素,身份的重新编码是对地位和价值的置换。边缘化的有情有义的妓女本质上已经不再是妓女,她们的身上带有了很强的奇观性,地位和价值的提升使之一跃从被救者变为拯救者,她们身上被付诸了无限的希望。在教会学生面前,她们褪去青楼妓女的外在身份后,消解了显性与隐性的双层对立和障碍,成为年长的依赖对象,被动强硬地承担起拯救的重任,扶危济困落在一群妓女身上也具有了必然性,也成了“叙事奇观”硬性的审美需要。但这仅仅是妓女“情义”建构的第一步,成为教会学生的保护者和拯救者的“侠肝义胆”侧重表现性情中的“义”,要真正呈现其真实立体“重情重义”的真性情,对于“情”的建构则更为重要。作为女性身份下的最为本真的情感欲望的表达,固然离不开与男性的依恋和纠葛,如影片中豆蔻对小伤兵王浦生既怜又爱的复杂情感表现,她为了给临终的王浦生弹奏一曲琵琶,而舍生忘死地奔回妓院寻找琴弦,却不幸遭遇日军残暴奸杀,成了典型的殉情者;美花临赴宴的前夜拿出一副玉镯,交给女学生,流着泪后悔当年因为没信送玉镯的男人、没跟他一起走,这个并未出场的男人却一直藏在她的内心,这份含蓄的爱也不言而喻;玉墨的情感相比较更加清晰,无论是她对于军人身份的李教官的因为崇拜而衍伸出的情感依赖还是对于神父替代身份出现的洋人约翰浓烈直白的爱恋,都是铺垫起她赴难豪情的情感基础。因此,边缘化的社会身份注定的“婊子无情”式薄情观念得以纠正,也为后面十三位女子慷慨赴义提供了坚实保证,她们最终彻底化身为侠女形象。

妓女形象作为影片叙事书写的核心角色,内在的身份转变决定着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这种转变需要形象塑造的前期身份定位必须是多层次的,侠女的内在身份才是真正表现的叙事重心,救赎的主题内涵附着于她们身上才符合逻辑。

二、军人与儒士

《论语•卫灵公》曾有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爱作为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也成了历代儒士遵从的价值信仰。

影片一开篇就是中国士兵与日本兵的惨烈对抗,中国士兵已经死伤众多,就在此时一群女学生逃了过来,为了让女学生顺利逃走,这群本可以突围出城的中国士兵选择了留下保护学生,导致众战士阵亡,只剩下李教官和年轻的重伤兵浦生侥幸存活。这种价值选择固然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然而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壮烈要求极端化——毁灭自我,成就他人,丝毫不带有自我生存的欲求和对毁灭的恐惧感,反倒更为彰显拯救过程中的成就感,这是对儒家社会伦理秩序的充分肯定。中国军人身份的理想与抱负不像西方社会价值模式下的个人主义表达,而更集中表现其内在意识下的集体价值建构,使得故事要求对世俗目标的微观刻画变为对英雄信仰赞美的宏观追求。

军人形象的刻画在儒家社会伦理秩序的大背景下展开,逐渐呈现出以尊伦理懂道义为特色的儒士身份,因此在这些军人形象背后隐藏的“二律背反”也凸现出来:第一,这些军人身份的英雄形象非常勇猛,可以杀出重围出城求生,但同时却也并不能足够勇猛杀出重围,在保护学生的过程中绝非日军对手;第二,他们本应严守部队纪律保存战斗实力不被学生所打扰,但同时军队保家卫民的使命危急之下又使得部队纪律必须舍弃。这样的矛盾悖论,也决定了这样身份的英雄群像必然走向悲剧结局。儒士身份下的末路英雄李教官,既理性又充满智慧,他料定了结局却并不冲动行事,而是暂时丢下军人的尊严忍受妓女们对他的误会将生命危在旦夕的王浦生送到了教堂的地窖,王浦生作为一个被卷入战争的无辜者,不仅是年少的弱者,在身份定位上更不算是军人。除暴安良、抑强扶弱,作为中国古典英雄豪杰最突出的精神特质,无疑在这里也成为英雄塑造的主要情感基调。但更重要的是,在儒家观念仁爱的影响下,其人性温情细腻的一面顿时显露出来,令我们看到一位有血有肉、举智慧重情义的英雄义士。李教官安顿好王浦生之后,又来到教会学生房间的门外,默默掏出女孩子跑掉的一只鞋放在门口又悄然离去,这些细节刻画对于英雄塑造都起到正面的作用,但也不乏刻意之嫌。温情的表达在英雄主义呈现中属于张扬的氛围营造,而儒士身份的要求必须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强调情感的节制和谨慎,[2]当李教官遇到被他英雄气质所吸引并产生依赖的妓女玉墨时,他们彼此的情感却显得十分隐忍含蓄,勇气和毅力俱佳的英雄面对女性魅惑,克己禁欲的传统伦理规范成了他们之间情感表达的无形障碍。

儒士身份超乎常情的极端英雄主义表达,是儒家英雄共同的归宿。李教官最后在教堂对面纸店对大规模日军的伏击,带有典型的英雄传奇色彩,是个人英雄主义最极致的呈现。神勇的武艺展示、深谋的战术安排、惨烈的战争场面,都为李教官轰轰烈烈的结局选择做足了铺垫,将带有史诗风格的英雄豪气渲染到顶峰,完成了军人形象背后儒士身份“杀身成仁”的救赎使命。但遗憾的是,军人角色救赎使命的完结并不是整体叙事救赎主题的实现,身份价值在整体叙事架构中得不到具有推动力的实质性延伸,导致军人群像的塑造在极端个人英雄主义呈现中显得更加单薄。

三、入殓师与上帝

洋人约翰是一名美国入殓师,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个贪利纵欲的底层混混。他作为一个局外人,因为企图得到英格曼神父的丧葬费用,来到教堂却发现并不能得到想要的利益,但仍然执拗地陷入这场灾难,却又继而完成自我内心救赎和对他人的救赎。可见,底层入殓师这样的身份动机设定是存在悖论的,冒着枪林弹雨的威胁和无情的杀戮,一个底层小人物出现在灾难现场,没有足够的诱惑动力驱使且在发现并无所获之后依然不曾离开,直到等待质变来临,这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书写中“欲扬先抑”的叙事手段。同时,底层混混贪婪世故的外表却依然掩饰不住约翰入殓师职业的特殊性,从事与生死相关的神圣性职业身份的隐喻暗示了他绝不是一位平凡英雄,但对于“上帝”式的英雄的塑造却是从底层小人物到平凡英雄再到上帝身份的转化开始,在约翰的双重救赎中完成的。

影片中约翰以先入为主的入殓师身份出场,却由于英格曼神父在轰炸中已经被炸飞无须入殓的黑色幽默导致这个显性的职业身份完全失效,这层预设的职业外衣一旦褪去,使得约翰形象塑造少了束缚变得自由起来,然而同时也造成了人物行动理由缺乏说服力的缺憾。底层小人物被动卷入灾难的叙事模式与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同车同辙,但对于约翰入殓师身份的暂时彻底割裂却导致人物形象也出现前后落差,因此在约翰开始自我内心救赎的时候仅仅依靠他穿上了英格曼神父的弥撒服就得以实现也显得非常生硬。约翰与玉墨的简单调情,很显然约翰出于肉体欲望的发泄远不及玉墨想利用洋人来求得活命更为合理充分,反倒不如着重塑造约翰对玉墨内心深处生出的一种着迷,如此设置或许可以解决前面约翰形象留下来的叙事不足。并且在中国军人李教官这个坚毅勇敢的儒式英雄面前,完全褪去职业身份的酒色约翰更加被动地被推到神圣的对立面,也使他实现“上帝”身份转换的上升空间达到最大化。约翰自我内心救赎的历程,实际上便是“上帝”身份的建构过程,他目睹了豆蔻和香兰被日军残杀后的惨状,并放弃了唯一可以逃离抽身的机会。李教官的牺牲和后路的断绝双重动力为约翰非一般救赎身份最终确立提供了充分的主客观条件,他终于扛起对他人救赎的旗帜,成为尊严和正义的最终庇护者。约翰“上帝”身份的确立对核心叙事即如何实现妓女主动替学生去赴宴提供了保障:他拥有了强有力的话语权,一跃成为所有人的精神向导,并同时入殓师职业身份的回归为其提供了重新塑造人外形与灵魂的万能本领,一切救赎都掌握在他的手中。玉墨与约翰的情感转变以及在充满隐喻意味的交合仪式,同样也是印证“上帝”的存在和对其神圣的救赎洗礼。最后的一场戏中约翰亲手将金陵十三钗送上赴死的卡车,再开动卡车救出了困在南京城的学生,这种绝妙的灵魂置换,只有“上帝”才能做得到。

另外,影片中的乔治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角色,自始至终没有退缩。他的存在对于约翰身份的成功设定起着关键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乔治其实是真正的神父,他继承了英格曼神父的衣钵,是典型的布道者,并成为“上帝”约翰的助手和信徒,最终殉道完成自我救赎和整体救赎。

注释

[1]刘道生:《古代文学作品妓女形象浅析》,《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4月。

《金陵十三钗》评析 篇12

据《每日新报》消息,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 《金陵十三钗》已经成为过去时, 在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 记者专门采访了该电影原作者兼编剧严歌苓。针对影片有关“妓女换少女”的批评, 严歌苓并不在意, 她只是用了一句话来反驳, “这个故事来自一个女生的日记, 是真实发生过的”。对于《金陵十三钗》的创作, 严歌苓介绍说:“大概是在1993年的时候, 我认识了华裔女作家张纯如, 她写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这本纪实作品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在2005年创作了《金陵十三钗》这部作品。张艺谋看完小说后很喜欢, 我对此很高兴, 因为我相信张艺谋能把这部作品呈现给观众, 也正是这个原因, 我放弃了自己不做编剧的习惯, 亲自为这部电影编写剧本。”对于电影剧本与小说故事的差异, 严歌苓说:“文学作品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 将之融合在一起并不容易。我习惯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完成创作, 而改写剧本既要留意内容的取舍, 又要和导演不断沟通, 这便是我不愿当编剧的原因。不过既然是我自己改编剧本, 原著中的主线以及我希望表达的思想就不会变。我要突出的就是这些秦淮女子的行为, 还有教堂里面发生的事件, 日本兵把女人逼到死亡边缘, 她们为此采取了这样的行动。”

上一篇:软件质量保证下一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