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模式评析管理

2024-06-23

财务管理模式评析管理(精选11篇)

财务管理模式评析管理 篇1

班级纪律是纪律管理的一个单元, 维持班级纪律是保障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在班级纪律管理实践中, 存在着学生伦理道德观的“内心法庭”和纪律规定的“公审法庭”两种权威形式。“内心法庭”的权威来自于学生个人的思想品格, “公审法庭”的权威则来自于外部规制环境状况。班级纪律管理依靠纪律权威发生作用[1], 根据不同的纪律权威类型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纪律规制模式, 才是当前班级纪律管理的制胜法宝。

一、班级纪律管理权威的表现形式

纪律不等同于纪律权威, 权威的至高无上并不代表纪律的僵化与苛刻。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纪律权威, 都需要进行权威塑造。权威是纪律管理活动的动力因素, 没有权威, 纪律管理活动就失去了动力。[2]

1.班级纪律管理权威:“震慑控制型”和“激励竞争型”

纪律权威在不同的班级组织架构中体现有所不同。它在以震慑和权威为中心的“控制型”班级中, 权威强度和控制力度明显大于以激励和合作为中心的“竞争型”班级。“震慑控制型”班级是一种模拟行政组织架构, 它依据班级纪律管理规定和老师的授权产生权威, 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和先后次序来开展班级活动, 要求全体学生“无条件”服从纪律管理权威。“震慑控制型”班级结构需要持续的纪律管理权威供给, 才能保证学生服从纪律命令和管理安排, 并在违反纪律规定约束时接受相应的处罚;“激励竞争型”班级是一种伙伴式团体结构, 它根据每位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和共同追求的目标远景产生纪律权威, 是一种主张硬性纪律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班级组织形式。它强调班级成员之间的无缝隙、全接触交往, 利用广泛的人际联系和互相作用产生制衡力, 鼓励更加充分的沟通与对话, 实现情感流、信息流的双向交往。

2.班级纪律管理权威的表现形式

尽管有“震慑控制型”和“激励竞争型”班级组织结构之分, 但并非某一种架构是全优于另一种的。在纪律管理实践中, 只要是符合于现实需要的班级组织结构和必要恰当的班级纪律管理权威, 都是可取的。具体而言: (1) “震慑控制型”倾向于事, 而“激励竞争型”倾向于人; (2) 从发挥功能的角度看, “震慑控制型”重在抑制、制止, 而“激励竞争型”意在疏导、开发; (3) 从执行环节分析, “震慑控制型”侧重预先程序和固定流程, 而“激励竞争型”关注现实交往和日常联系; (4) 从执行环境看, “震慑控制型”要求在封闭的区间运行纪律管理权威, 而“激励竞争型”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其功能; (5) 从执行机制上分析, “震慑控制型”班级在开展活动时主张“先声———高潮———结尾”三阶段, 而“激励竞争型”主张“全员参与———全员奋进———全员发展”; (6) 从总结评价角度看, “震慑控制型”是“数据化、细致化、精确化、静态化”的评价标准, 而“激励竞争型”是“文字化、意义化、动态化、指导化”的考量视角; (7) 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 “震慑控制型”要求学生从他本人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去理解和体会纪律规定的内涵和意义, 而“激励竞争型”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心理意愿和主观情感去制定彼此约束的规则; (8) 从纪律规制的内容看, “震慑控制型”关注学生的行为, 而“激励竞争型”关注学生的思想。

总的来说, “震慑控制型”班级纪律权威是显性的纪律行为规范, 而“激励竞争型”班级纪律权威是隐性的纪律思想规范。

二、班级纪律管理权威的治理模式

纪律权威并非永固不变, 在纪律权威成就条件变化的现实情况下, 纪律管理权威时刻面临弱化和毁灭的危机。[3]能否发现纪律权威弱化的原因, 找到治理模式和路径直接关系到纪律权威的生死存亡。

1.班级纪律管理权威的弱化及原因

纪律管理权威弱化, 是纪律管理出现偏差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它通常表现为: (1) 班级纪律规定制定不科学、不合理, 得不到学生的广泛认同和普遍支持; (2) 某些核心的纪律管理规定缺失, 纪律管理职能缺位; (3) 班级纪律规定与其他规定出现冲突, 并且一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4) 在纪律管理活动中充当主导作用的权威形象出现负面影响。基于此, 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1) 学生对纪律管理认识出现偏差, 纪律态度不端正; (2) 纪律管理活动是单向的执行活动, 没有得到应有的全面监督和审视; (3) 边缘化班级纪律规定, 以其他权威形式替代纪律权威来管理班级; (4) 纪律失范现象出现以后, 没有得到及时的提醒警示或惩罚处理; (5) 纪律惩罚的随意性、延时性和不公正, 造成纪律权威与学生“人心相背”。

2.班级纪律管理权威弱化的治理模式

在“震慑控制型”和“激励竞争型”班级进行纪律管理权威弱化治理的措施和手段是有区别的。分别从加强“内心法庭”和“公审法庭”建设入手, 是德治 (我国有把纪律教育视为德育的传统) 和法治 (纪律是法律型规范之一种) 的两个视角。“震慑控制型”班级以完善班级组织制度、强化纪律规则和提升纪律规范水平为支撑, 而“激励竞争型”班级以优化组织软环境、协调班级成员关系、增进友爱与互信等方式为着力点。治理视角和治理着力点是治理针对性的两个指标, 对治理效果的评价和判断就只有考量客观性的纪律实践了。

归根结底地说, 治理是对欠缺条件的完善、对原环境的改善、对旧事物的超越与扬弃。基于此, 我们发现, 法治之“公审法庭”建设更符合“震慑控制型”班级的纪律权威弱化治理, 通过德育加强“内心法庭”建设更适合于“激励竞争型”班级, 这是纪律管理权威弱化治理的两个基本模式。

三、班级纪律管理权威弱化的优化治理

“震慑控制型”和“激励竞争型”班级是学术理论意义上的划分, 纪律实践中班级组织通常兼具两者的综合特征, 只不过体现为以某个特征为主的权威类型和组织架构。均衡式的进行德治 (德育) 和法治的治理模式, 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作为“第三模式”的优化治理是针对具体的纪律失范现象设计方案, 引导以辅助环节进行治理。统观治理全过程, “第三模式”分为“控制”、“冲突”、“共识”和“竞争”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分别由平衡力、自生力、聚合力和创造力作为主导力量,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组织类型的任务和目标进行选择配比, 形成独特的纪律管理权威四力联动机制。具体而言, 纪律管理权威在“控制—平衡力”、“冲突—自生力”、“共识—聚合力”和“竞争—创造力”的互动体系中得到维持和再生。

1.优化治理纪律管理权威的“控制———平衡力”

纪律控制的要义在于平衡, 而非假借纪律权威消减冲突力量, 使其弱化和不能。良好的纪律规制是各种力量的协调和关系的稳定, 以打破固有关系、使受约束主体遭受创伤和打击为特征的纪律管理手段, 是对纪律管理价值和本义的亵渎, 并且极易导致威权主义。纪律管理权威优化治理的第一环节就是限制权威、有效使用权威, 防止纪律管理权威滥用。纪律管理实践中, 那些以势压人、盲目动用权威、不公开使用权威的做法, 容易让人产生公平正义的相对剥夺感并导致纪律权威资源流失、纪律管理权威淡化以及班级纪律管理权威合法性危机的问题。规范使用纪律管理权威, 降低不正当使用的发生概率, 才能增强纪律权威之“控制—平衡力”维度。

2.优化治理纪律管理权威的“冲突—自生力”

正因为矛盾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出现冲突现象是纪律管理活动的必然规律。冲突的意义在于培植再生, 而非毁灭消亡。在“可控”范围内, 冲突是力量之间的对抗、关系之间的协调, 是一个量变过程; 超越“可控”范围, 冲突力量对比悬殊, 放任势强的膨胀就会导致出现势弱的消亡趋向。“冲突—自生力”的功能区间是“可控”范围, 一旦超越“可控”, “自生力”便自行消亡, 破坏力产生, 出现类似战争行为的势力对抗, 如果不施加制止、保护势弱, 它就会持续发力直到势弱消亡, 这是质变的“战场”。纪律管理权威的“冲突—自生力”维度是纪律权威“可控”范围内的发展再生能力、持续发展能力, 它规控矛盾的范围和冲突的强度, 是事物不断前进、曲折发展的过程。在纪律管理实践中, 要找准冲突自生力与事物发展的契合点, 保护受纪律约束主体, 不逾越自生力的边界, 防止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和危机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矛盾和危机。

3.优化治理纪律管理权威的“共识—聚合力”

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其实质内涵是在纪律权威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否遵守纪律, 都要尊重纪律管理权威。一视同仁地执行纪律难免有“一刀切”之嫌疑, 看似公正的执纪却产生了不公正。多元化的班级生活、差异化的学生类型、多样化的纪律实践,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取得共识并非易事。然而, 只有以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实现纪律规定和纪律准则的共识, 纪律管理权威才会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和普遍支持。[3]基于共识的纪律规定, 才能用于解决纪律管理问题, 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受纪律约束主体的广泛聚合力, 从而实现通过纪律的团结。任何纪律规定, 一旦失去共识基础, 其运行便进入威权模式, 在各种歧义、意见和误解中寻求“一致”, 制造出纪律管理所要解决问题以外的问题。缺少必要的纪律教育, 没有达成纪律管理共识, 是班级“一盘散沙”的主要原因, 也是出现纪律管理活动外部性的重要原因。

4.优化治理纪律管理权威的“竞争—创造力”

纪律管理是科学实践活动, 是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和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科学、合理、有效地调集、配置和使用人才、资源和资本的组织模式。[4]纪律管理活动中, 纪律规制主体间关系是动态、开放的, 要以恰当的手段和方法激励竞争,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并且在竞争的环境下强化纪律管理权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等途径, 把外部纪律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个体发展需要, 把追求纪律刚性管理转化为班级人文环境建设, 减少班级内部摩擦与冲突, 减少组织内耗, 增强纪律管理灵活性, 实现纪律管理由关注组织发展到重视学生个体自由发展的转变。“竞争—创造力”维度是纪律管理在完成“保健性因素” (组织净化因素) 基础上实施的“激励性因素” (组织提升因素) , 它使纪律管理价值得到彻底贯彻———从纪律规定的贯彻 (制定的贯彻) 到纪律组织的贯彻 (执行的贯彻) 再到人的贯彻 (精神的贯彻) , 造就了新时代的“纪律公民”。

摘要:维持班级纪律是保障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纪律管理权威在“震慑控制型”班级中以显性的制度规定式的“公审法庭”为代表, 在“激励竞争型”班级中以隐性的伦理道德式的“内心法庭”为代表。优化班级纪律管理权威弱化的治理需构建以“控制—平衡力”、“冲突—自生力”、“共识—聚合力”和“竞争—创造力”为特征的四力联动机制, 实现纪律管理权威的“第三模式”。

关键词:班级纪律,纪律管理权威,治理模式,四力联动机制,“第三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晨, 李一澜.加里宁纪律思想研究[J].职大学报, 2012 (5) :87-89.

[2]王明方.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5:103.

[3]张铁勇.论以谋求共识为核心的德育理念[J].道德与文明, 2003 (6) :67-71.

[4]张晨.加里宁宣传思想研究[J].职大学报, 2011 (5) :102-104.

财务管理模式评析管理 篇2

戴明的最大贡献,就是赋予质量管理以全新的内涵。对于什么是质量,在戴明之前,人们已讨论得沸沸扬扬,见仁见智。最常见的做法,是把质量理解为相应的规格和标准,而忘了这些规格和标准是为什么目的制定的。戴明摒弃了传统的解释,从消费者这一全新的角度来追问质量的内涵。在他看来,所谓质量,归根到底是满足用户的需要。如果你的产品完全符合“规格”,但是用户不接受或者不满意,这个规格就毫无意义。戴明说,消费者是生产线上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人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整个工厂就非关门不可。具体而言,戴明认为产品的质量好坏,能否被顾客所接受,并不是按标准规格制造出来的,也不是实验室数据能检测出来的,更不是质量统计、抽检或试验场上的测试所能保证的,真正的质量是立足于用户需要,追求不断提高用户满意程度而形成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从戴明以后,诞生了“瑕疵产品”(即符合标准但用户使用中发现了问题的产品)这一概念,诞生了产品召回制度。

戴明质量管理思想中引人入胜且独具特色的一点,就是他重新界定了质量、成本、生产能力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在他之前,美国普遍流行这么一句话:“质量与产量互不相容,你不能两个都要。”人们一般认为,高质量必然导致高成本,“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戴明则完全站在这种说法的反面,强调:“人们普遍认为,制造高质量的产品所需的成本一定高于制造粗劣产品,但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他的基本思路是,高质量管理,可以减少甚至消灭不合格品,而不合格品会消耗各种资源,包括原料、人工等等,对不合格品的返工、对错误的纠正,成本更是大得惊人。所以,高质量反而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能力。

戴明认为,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一个有5%不合格率的工厂,如果能改善到不合格率为零时,其生产能力就有不小于5%的立即改善。在大部分有5%不合格率的工厂里,总有一套检验程序把不合格品挑拣出来。除了检验程序本身消耗的费用外,这些不合格品具有同合格品一样的资材费、人工费和设备消耗,而且还会增加企业的库存量。为了弥补或纠正这5%,就必须以十分高的费用在生产线外重新加工。检验费用、不合格品本身成本、重新加工成本,三者加在一起,会使成本居高不下。如果不合格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成本会继续加速上升,尤其是顾客不满造成的无法计算的成本,没有人知道一个抱怨而停购的顾客对企业造成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成本很高。一个不满意的顾客到处诉说他为了买这个产品受了多少罪,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巨大,

因此,戴明坚持认为,提高质量会导致更高的生产能力,同时会降低成本并带来更高的利润,但提高利润并不一定导致更高的质量。提高利润的办法很多,有一些和质量无关。凡是质量受到损害的提高利润措施肯定不能长久,获利率总有掉下来的一天。所以,经理必须明白,改善质量会导致更高的获利率。然而,仅仅提高财务数字上的获利率却不可能改善质量。如果在提高获利率时牺牲了质量,事情就会走向反面。所以,质量优先于利润,特别是优先于短期利润。以质量为“龙头”,可以在“质量―成本―生产力―利润”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连锁反应链。而以利润为“龙头”,则会形成恶性反应链。例如,福特公司把质量放到第一之后,利润上升到了每年6亿美元。而在这之前,每年损失数亿。

戴明的这一质量诠释,从理论上推导出为什么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根据,使质量的概念产生了新的内涵。从质量入手,他提出了企业管理全面转型的整体设想,要求经理对企业内部上下关系、企业与外部关系等加以重新定位,更新管理观念,采用新型管理方法。正因为戴明理论中的这些创建,他赢得了“企业管理之父”的称誉。

戴明的管理思想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即“不断改善”。他特别强调“基于系统的不断改善”。戴明特别重视由于系统问题产生的质量问题,而且把系统改善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他比喻说,如果歌曲本身写得糟糕(系统有问题),就不要责备歌手(工人),而是重写歌曲(系统改善)。管理者不能指望仅凭对局部的有效管理来促成系统的有效运行。例如,采购部门片面追求本部门的成本最低而购买劣质原料,将会导致后续的生产及装配部门大量返工、调整、回修等,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高成本。系统改善是管理者的责任,不能归责于员工。系统改善需要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需要基于事实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但绝不是那种违背统计学规律的“数字化管理”。对此,很值得中国的管理者思考。

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追根溯源,是从统计学起步的,所以,靠数据说话是戴明的特点之一。但是,戴明又对那种十分流行的“数字化管理”,甚至包括定额管理、绩效考评、任务目标等都深恶痛绝,必欲废除而后快。在这一矛盾表象下,戴明实际上有一个很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各种数据必须基于事实,脱离了事实的数据有害无益。作为管理者,运用数据的基本要求,是借助数据区别系统问题和变异问题,进而实现系统改善。如果不是这样,“数字化管理”就会造成干预不当。他的两个经典实验―红珠实验和漏斗实验,对管理者运用数据不当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关于数据,戴明有一个比喻:数据能够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就好像墙上的温度计,能够显示实际室温,但它不能改变室温。管理者运用数据是要来改变室温,而不是改变温度计上的刻度。凡是学习戴明的质量管理,都要认真考虑戴明的这一观点,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把戴明反对的东西当做宝贝。

财务管理模式评析管理 篇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界对国资国企改革的认识再一次集中到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上。根据三中全会对国资监管体制新的模式设计,在目前的国资委、国有企业之间,将会加入一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从而形成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企业三个层级的纵向关系。围绕以管资本为主构建新型国资监管体制,构建国有资本的运营和投资主体,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国资监管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也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设计思路,并对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方案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两种设计思路,国资委和财政部关于新型国资监管框架的设计思路,并加以比较和评价分析。

(一)国资部门方案

对于新的国资监管体制,国资委高层认为,国资监管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将推动国资委简政放权。各级国资委主要是以产权管理为纽带,依法通过公司章程和公司治理,围绕“管好资本”落实出资人的职责,不干预具体经营活动。以前国资委扮演的角色,既是“老板”又是“婆婆”。今后要着重履行好出资人的职责,改进投资管理,减少行政审批,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不能再像“婆婆”一样给企业下达具体的经营指标。

对于未来国资监管框架,国资委主张采用两层结构,即国资委直接监管国有企业,同时继续对国有企业采取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对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组建,国资委主张以现有大企业集团为基础形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把目前113户央企通过重组压缩到70户左右,再授权这些大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职能。国资委则继续对这些投资运营公司及其最核心的成员企业实施直接监管。因为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多数大型中央企业集团的总部高层与最核心成员企业高层往往是一肩挑,或者是两块甚至是多块牌子一套人马。当然,从实际经营来看,很多主营业务突出并相对单一的央企,其集团总部本身既是一个管理总部,又是一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行总部,确实很难清楚地划分开来。

之所以不采用三层次结构,国资委还认为深圳等地曾经实践的国资监管三层结构并不成功,运行中发现体制不顺,矛盾和摩擦很多,企业意见非常大,最后不得不变为两层结构。李荣融时代的国资委也曾试图在国资委与央企之间建立淡马锡式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并先后成立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诚通控股集团,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能力相对有限,很多企业都想保留中央一级企业地位,以便获得更大的权利和政策支持以及更多的机会和资源,都不愿意进入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担当中央出资二级企业这一配角角色。

(二)财政部门方案

财政部主张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国有资产监管模式进行改革。这一设想与现行体制安排的最大不同,是国资委淡出出资人代表职责,不再管人、管事、管资产集于一身,由若干新组建或改组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责,国资委只做专业监管者。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国有资本存量管理、动态调整规划、收益收缴和支出管理、财务管理及防范内部人控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履行公共管理职责。

财政部也提出,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由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能,以股东身份从事国有资本投资运作,制定并实施财务规划与发展战略。投资运营公司主要从事资本投资运营,不直接干预实体企业的经营活动。财政部建议,将现有特大型中央企业集团近120家(其中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13家)分为一般竞争类企业集团和公共保障、战略性、国家安全类企业集团。组建或改组成立若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依法行使对出资企业的股东权利。

在财政部企业司的设想方案中,将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均属中管干部,由中组部管理,中央任免;国资预算政策、预算编制和预算信息的公开由财政部负责并报国务院和人大审批,战略性、安全性、公共保障类政策及发展战略由发改委和工信部制定,并报国务院和人大审批。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公共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研究制定各投资运营公司的经营目标、考核办法等,国资委根据“一企一策”的要求对若干家国有投资运营公司进行监督。

二、典型设计方案比较

对于未来的国资监管体制,从两种方案的比较来看,国资部门和财政部门设计的体制框架存在较大的差别,两种方案区别的关键点,也是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关键点主要是在国有资产监管的组织层次设计、国资委定位、监管范围、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设置等方面,核心还是如何在部门之间划分监管权力、如何解决国有企业事实存在的出资人缺位问题(见表1)。

(一)监管组织层级结构

国有资本监管层次和结构是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设计的核心,对整个国有资本监管体制、运行模式都具有决定性影响。国资委主张采用两层结构,即国资委直接监管国有企业,同时继续对国有企业采取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的监管模式。财政部则建议,组建或改组成立若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依法行使对出资企业的股东权利,实行三层次的监管模式。从长远来看,面对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并成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行三层次的监管模式可能更有利于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更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国资委定位

按照国资部门的方案,国资委依然是法定的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而国有企业或者国有资本投资经营公司只能接受授权,成为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国资委对授权企业甚至是其出资企业依然拥有绝对管理权力。按照这种方案,国资委将继续集国有资产监管与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职能于一身,继续保持对国有企业的全方位监管权力。财政部的方案则建议国资委淡出出资人代表职能,由新组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来履行专业的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职能,国资监管部门的职能重新定位,回归到政府职能序列,从宏观政策、战略层面来履行国有资产的专业监管职能,实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能分开的管理体制。这种方案,国资委的监管权力将大大削弱,不再承担出资人代表职能,而财政部门在国资监管方面的权力将大大提升,成为国资监管最直接、最重要的部门。

(三)监管范围

监管范围的划分涉及部门监管权力的分配与调整,事关部门核心利益,同样也是两种方案争议的焦点之一。国资部门的方案,是在国资管理框架基础上的改进,体现的主要是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监管方式的转变,而监管范围则比现在更为广泛,将全面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监管范围。而财政部门的方案,则对现有国资委的职能进行淡化,不做出资人代表,只做类似电监会、银监会等的专业监管机构。这种模式下,财政部门将获得更多的监管权力,国资监管职能和监管范围将大大扩展。

(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设置

按照国资部门的方案,主要是以现有大企业集团为基础形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把目前113户央企通过重组压缩到70户左右,再授权这些大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行公司的职能设置与目前一些大型央企集团母公司的职能相似,管理体制改革变化不大。财政部的方案对现有体制改变比较大,是将现有特大型中央企业集团近120家(其中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13家)分为一般竞争类企业集团和公共保障、战略性、国家安全类企业集团。组建或改组成立若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依法行使对出资企业的股东权利。

三、典型设计方案评价

很显然,两个机构的国资监管方案,具有很大的部门特征,很大程度上是从自身部门利益出发,希望在新国资监管体制下扩权争利,扩大部门权力和监管范围,都没有从更高层次上把握国资国企改革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都有很大的进一步研究、探索和优化的空间。

(一)国资委方案容易实施,但改革效果可能不明显

按照国资委的方案,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组建和运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基于现有的国企集团公司组建而来,涉及的企业重组和利益调整相对较少,这将大大降低国资改革推进难度。从目前国资监管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央企改革试点推进情况来看,未来我国的新型国资监管体制有可能更接近于国资委的方案。两层次的监管层次未必是国资监管的长远目标模式,然而在短期内,两层次无疑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授予国资委的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地位,可能也不会有大的变化,甚至未来国资委的监管范围也会真的覆盖所有经营性国有资本。但是,正因为国资委方案对国资委自身和央企的改动不大,触及的深层次利益调整较少,这一方案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经营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改革方案实施效果可能并不明显,需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持续不断推进和深化国资改革。

一是国资部门的方案与现有管理体制差别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资委的职能定位不清问题。按照国资部门的方案,国资委既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这是本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责,又要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能,这是本该由企业履行的职责,究竟是政府还是企业?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是婆婆还是老板?国资委职能定位仍然不明确,既有保值增值的盈利性目标,又有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维护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目标,两种目标在很多方面存在冲突,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对国资委的监管、考核和激励等问题无法解决。国资委的方案中几乎没有触及这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方案实施后这些问题当然也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二是监管职能层次划分不明确,无法解决事实上存在的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问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仍然是出资人缺位、政企不分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建设滞后,政企不分、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主要障碍。一些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行业的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没有进行真正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部分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也普遍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有效监督制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及分配制度问题多。在现有中央企业集团基础上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并由国资委直接监管施行两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看,这与现有的监管体制区别不大,无法有效解决出资人缺位带来的种种问题。

(二)财政部方案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实施难度和风险大

财政部方案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甚至在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包括被反复提及的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都是采用这种监管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资委职能定位不清、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的问题,但其涉及政府职能机构的重大调整以及国有企业的大范围重组,涉及的利益关系调整比较复杂,实施条件尚不成熟,实施难度较大。

一是投资运营公司的组建难度较大。在央企之上新组建若干投资运营公司,需要一些央企集团母公司股权直接转入。但如今的央企个个财大气粗,谁都不愿跟人合并或被重组,成为投资运营公司的下属企业。这样,众多中央企业或明或暗抵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作,组建起三层次的组织框架也就受到极大阻力,即使中央成立高层次的决策协调机构强力推进,最终实施的效果和其中的风险也很难判断。

二是政府职能和组织结构划分和调整难度较大。将国资委定位为专业监管者,而不是出资人代表,这是对当前体制的颠覆性改革,需要国家职能机构和部门设置进行重大调整。面对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巨无霸型中央企业,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董事制度和董事会职能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不具备较大的现实可能性。

三是财政部门管理能力难以企及。我国国有资产与世界众多国家的国有资产不可同日而语,规模巨大,占国民经济的比例高,在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为十分重要。若将规模如此之大、战略地位如何特殊的所有国有资本经营公司都交由财政部门管理,这对财政部门的监管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财政部门和国资部门合署监管可能只适用于国资存量不大的地方政府。面对庞大而复杂的国有资本存量,必须要有专门的国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四是超大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经营风险大。在现有央企集团公司之上按行业和功能组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被赋予巨大资本投资和运营权力,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必然要进行相关行业和企业重组,使企业资产更加集中、主营业务更加突出。但是,目前很多中央企业在行业中已经处于控制甚至是绝对控制地位,进一步的行业重组,很容易导致行业过于集中甚至完全垄断,影响企业创新动力、行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甚至危及我国特定行业的产业安全,其中的长期风险不容忽视。

财务管理模式评析管理 篇4

在正常运转的公司中,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公司债权人和公司股东之间。债权人希望看到的是公司正常运作,以期按时足额地偿付债权,至于公司是否能够创造更多的盈余其并不关心甚至抵制。而公司股东则希望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让公司承受更大的风险进行更多的投资,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因为其作为股东只需在自己的出资额度内承受损失。这时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经营管理层就要成为利益冲突调停的核心,既要满足公司股东的利益需要又要保护债权人的安全[1]。公司治理结构以控制权为杠杆,通过在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配置控制权,达到对各项权益进行公平、均衡的分配。

一、破产重整期间的公司治理——以“公司控制权”为要点

(一)破产重整期间公司治理发生的变化及特点

在申请破产重整后,困境企业在破产重整期间的公司控制权将由重整人②行使。虽然可以说,重整企业与正常企业相比,对其运转经营以达收益最大化的本质目的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重整企业的治理却会在此期间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性。

1. 重整期间的公司控制权

重整期间公司控制权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两方面,一是控制权的实施范围,二是控制权的实施主体。与企业在正常状态下运作的时候相比,破产重整期间的控制权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例如,当重整人需要出卖或者出租一些价值较大的债务人财产时需要征得债权人和法院的同意。但是在这特殊时期,企业的控制权也多了特殊的属性,如对于破产重整申请前一定时期内债务人进行的欺诈性偿还交易和偏颇清偿行为的撤销权等。

当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困境企业往往处于实际或者可能的资不抵债的境遇,股东基于对公司出资而产生的控制权已经不复存在。这也恰恰是债权人债权的体现,此时公司的控制权已经转移到了债权人手中。公司之所以能够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以及接下来重整程序的顺利开展、重整计划的顺利执行依靠的是债权人的让步,而在此期间最大的风险承受者也是债权人,应当遵循“债权人利益优先”的原则。但是,进入重整程序并不意味着股东丧失全部的控制权,股东对公司仍然有一定影响力,但不妨碍公司控制权的重心转移至债权人,由债权人组成的债权人会议在破产重整治理结构中成为决策性机构[2]。

2. 重整期间的利益冲突

正常情况下债权人与公司之间只是外部的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此时债权人并不会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只是通过外部制约手段如提起给付诉讼与执行解决其权益的保护问题,公司的控制权人需要以股东的利益得失作为衡量标准。但是此时重整人是债务人财产的代理人,债务人财产成为其受信义务的核心,与债务人财产相关的所有利害关系人成为其受信义务的对象。这样也就使得债权人的角色从外部制约转化为了内部治理,使得外部利益内部化,使得债权人成为影响公司控制权的主体。这些对象包括公司股东、普通债权人、担保债权人、职工债权人、法定债权人等众多的利益群体或个体。不可回避,这些不同类的利益群体或个体之间,甚至同类的利益群体或者个体内部都有着复杂的利益冲突,例如,债权人整体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普通债权人与担保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重整人要同时向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负责,合理地处理更加复杂化的利益冲突成为了其控制权实施的关键所在。

3. 重整期间的受信义务

重整期间重整人受信义务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受信义务的对象及内容两方面。如前所述,公司控制人的受信义务以公司财产的所有权为基础。如今,在破产重整期间公司净资产为负值或是可能为负值的情况下,可以说针对债务人财产这样一种特殊的财产存在形态,与其相关的所有利害关系人,都将成为重整人所要受信的对象。

在公司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公司控制人的受信义务主要是忠实、勤勉地负责公司的运营与决策以及根据股东各自所占的份额对公司的收益进行分配。这些义务内容在重整期间,也是重整人所要负责的内容。有所不同的是,破产涉及对己经陷入经济困境的公司进行重整或者清算,其目的在于对破产的损失进行分配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以能够提升公司价值和减少所有关系人损失的方式运营公司资产。因此,重整人在破产重整期间的受信义务不仅包括了对债务人财产收益的分配,更重要的是其必须将破产重整这一妥协过程中的损失在各利害关系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4. 重整期间的司法介入

从法律适用层面来看。正常运转状态下的公司治理最基本、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上市公司还要遵守《证券法》。但是在进入破产程序后,《企业破产法》将被当做特别法优先适用并发挥主导作用,与《公司法》、《证券法》共同构成了破产程序所要适用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有着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法律思路,但是有主有辅、互补相承,对重整程序中的公司治理和公司控制权的行使产生影响。

从司法机关的干预层面来看。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法院在整个重整程序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重整期间几乎所有的重大事项都需要法院来最终确认。例如:破产重整程序是否受理、管理人的指定、更换、报酬与处罚、对相关业务的许可、重整程序的终结、重整计划的批准与执行、整个重整程序的监督等等。可以说,法院决定着重整的最终走向,法院也从来没有像在重整程序中如此全面、具体地介入到公司治理结构中[3]。

(二)破产重整期间控制权的内容及重要地位

《企业破产法》第25条规定了破产管理人的主要职责;第73条及第80条规定了债务人自行管理的申请程序及管理职责。而在所有的重整职权中以重整计划的制订最为重要。从内容来看,重整计划由重整人拟定草案,以各方利害关系人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和妥协为前提,以维持公司继续营业,谋求再生为目的,最终由各方利害关系人表决通过,经法院认可而生效。从重整计划的表决过程来看,重整计划的表决分组也由重整人完成,由于破产重整计划是通过分组后的债权人表决进行决定是否通过,所以控制权人可以间接影响方案在债权人会议上被通过的几率。重整计划是重整制度的核心内容,重整人制订的重整计划的质量将直接决定重整能否成功,这也正是重整期间公司控制权受到各方利害关系人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进入重整程序后,重整控制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债务人财产进行概括接管和检查、调查。对于在破产程序开始前一定时期内债务人所实施的欺诈性清偿和偏颇清偿行为,重整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对于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重整人要尽到合理的经营管理职责。所以,在此期间控制权的得当行使将对债务人财产的“增值保值”以及重整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破产重整期间的公司管理模式及其完善

(一)国内外选任模式

在不同的立法体系下,破产重整期间的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公司控制权的归属。境外破产法大致有三种体例:第一,单一制。主要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第二,选择制。主要以美国和德国为典型代表。这一管理方式为美国首创,即美国破产法第11章中的“经管债务人”(debtorin possession,简称D IP)制度。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之相关制度与债务人自行管理并无本质差别,总体上应属于选择制。第三,并列制。法国的一般破产程序为并列制。

根据《企业破产法》我国确立的是管理人中心主义模式,规定所有的破产案件均需由法院指定管理人,破产重整期间的所有管理事务均由管理人负责。根据第73条规定,经债务人申请、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法院规定的管理人职权由债务人行使。因此,我国的管理模式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不属于单一制,因为允许在管理人监督的情况下债务人自行管理的存在;也不属于选择制,一方面其以管理人模式为原则,债务人管理为例外,另一方面,即使是债务人自行管理,管理人也同样存在并对其进行监督。因此,这与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美国D IP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后者以经管债务人模式为原则以指定管理人模式为例外。即企业一经申请破产,便自动享有自行管理公司的职权,除非利害关系人出于法定事由申请法院指定管理人并经裁定批准。

(二)破产管理人模式的优缺点及其制度完善

1. 破产管理人模式的利弊分析

采用破产管理人模式的优点就在于,对困境企业进行及时接管,可有效防止债务人进行不当、欺诈甚至是犯罪行为,侵害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破产期间管理人对债务人财产及时的清查追回和有效得当的经营运作对于债务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至关重要。破产管理人更能够客观、公正、中立地代理破产财产,面对各方复杂的利益冲突做出相对独立合理的决策。

破产管理人模式的缺点在于:(1)在该模式下,公司控制权归属于管理人,所以即使是债务人已陷入经济困境,但其原管理层仍将怠于申请破产重整,从而错过了重整的最佳时期。(2)管理人通常情况下并不具备重整企业所属行业的经营技术和经营经验,这将影响公司经营的连续性,从而增加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3)管理人的报酬需要从债务人财产支出,而且这项支出是不容妥协的和不菲的,因此这种模式也是增加重整成本的做法。如今不合理的报酬支付机制也并不能激励管理人付出巨大的心血去追回债务人财产,这都不利于重整。(4)破产管理人往往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属性,其作为与债务人财产并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并不太重视重整企业的商业化运作。(5)管理人的本职工作是促使重整计划顺利通过、重整程序顺利终结,而接下来重整计划则由债务人独立执行,至于重整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商业利益并不为其所关心。(6)我国的破产管理人退出机制。当破产管理人不能胜任时,法院只能用另一组破产管理人来替换。在缺少保证新替换的管理人有效履行职能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更换管理人也常常是前途未卜。

2. 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的完善

我国破产立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并不是要否坚持管理人中心主义,而是在管理人中心主义的架构下,如何协调管理人、法院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破产管理人制度的完善必须着眼于这个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实施过程所暴露出来的现实性问题:(1)管理人作为被指定介入的第三方,其自身经营能力的缺陷在所难免。因此,一方面,法院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挑选业务精良,或在企业相关领域有所涉猎的管理人;另一方面,管理人要尽量雇用未违背忠实义务的原管理人员,从而尽快熟悉公司业务,缩短学习周期,最大化地挽回公司的损失。(2)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价值可以绝对凌驾于其他价值之上,因此破产法的原则变成了和更好回答“损失应当如何分配”这一问题相关的众多因素的混合体[4]。问题就在于其履行义务“分配损失”的标准却是缺位的,管理人的行为有了过大的不确定性和裁量的空间。结果就是,当一部分主体获益而另一部分主体承受损失时,利害关系人对管理人的质疑和管理人缺乏解释依据的无奈,因此应该明确损失分配的标准。例如:考虑到妥协的必然性,应该避免“多数人的暴政”或给予相应补偿的前提下,肯定个人利益让步整体利益的标准。再如,对于破产重整企业的股东来说,管理人应当考虑“债权人利益优先”的原则。(3)可以逐步建立管理人的资料数据库,准确全面地记录管理人的业务能力、过往的案件经验和结果以及诚信状况,从而依据这些来做出综合的评估,对管理人个人和中介机构进行评级,使其更好地服务到个案当中。(4)我国现行的管理人选任制度完全由法院主导,从管理人的指定到重大经营决定均需法院的同意。这项权利似乎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这时权力寻租就可能出现,法院会通过管理人间接控制破产企业。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机制来行使选派管理人的职能,其根据既定的条件选派出管理人的候选人,然后再由法院根据第24条进行审查;在被全部否定时,则由第三方继续指派,并由法院继续审核,但是法院不得介入这个由第三方主导的选派过程。如果是债权人提出更换管理人的请求,第三方在选派过程中还要与债权人充分磋商。这样,既可以有效分担法院在管理人指定过程中的工作负担,也可以使整个破产重整过程更加客观、公正和高效。

(三)经管债务人模式的优缺及完善

1. 经管债务人模式的利弊分析

两种模式是控制权归属这一问题的两种解决思路,很大程度上是优势互补的关系,也正是要运用这种对比思路来掌握其各自适用特点。

经管债务人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由于这种模式下的显著特点就是公司控制权仍归债务人所有,所以公司的管理层则更有动力在企业重整的最佳时期或者之前及时提出重整的要求,从而避免企业由于对丧失控制权的担忧而在时间上增加对重整成功的不利影响。(2)在此模式下,债务人通常都会坚持在重整期间继续营业,这也就保证了企业运转的连续性,从而有效降低重整的成本和重整程序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3)通常来说,债务人的原管理层相比较管理人而言,对企业所属行业的管理经验,包括行政、财务、人事、经营策略等方面应该十分了解,这就减少了熟悉企业运作所带来的重整成本。在很多情况下,债务企业走向困境,是由整体经济的下行、债务人所在行业的市场波动(比如债务人经营所需商品价格的上涨),或(并非源于管理层之过失或欺诈的)经营策略的失败所导致。在这些情形中,债务人的管理团队往往仍能保有来自利害关系人的信心,这对债务人的重整仍能视为一笔无形财产[5]。(4)经管债务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接受多方监督,其本身又是重整成功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此,在这样更加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下,重整企业将能更顺利地走出困境。

经管债务人模式的缺陷在于以下几点:(1)各利害关系方对原管理层根深蒂固的质疑。即很难断定管理层存在欺诈或过错,由于这些行为很强的隐蔽性,各方关系主体很难了解到企业内部的日常运转情况。所以,最起码可以说企业重整有受这种潜在危险威胁的可能性。(2)根据我国破产法规定,债务人将行使管理人的所有职权,其中包括撤销权的行使。由于这项不当行为本来就由债务人做出,其出于本能一定会极力掩盖,所以这种模式也不利于客观、及时地对欺诈、违规行为进行审查。(3)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债务人可能会在所难免地对股东利益偏重。因此,面对重整期间复杂的利益主体,尤其是外部利益冲突内部化的情况下,这将非常不利于其客观、中立地平衡这中间的损益分配。

2. 我国经管债务人制度的完善

第一,在经管债务人模式的适用条件方面。关于债务人具体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法院才能批准其采用经管债务人模式进行重整,立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而在这种模式下作为典型代表的美国和德国立法体例值得参考。根据美国《联邦破产法典》第1104条的规定,只有在现任管理层有欺诈、不诚实、不称职或整体管理不当,或类似事由出现时,法院应当对管理人予以指定。这也从侧面回答了经管债务人模式和管理人模式的适用条件。德国《支付不能法》第270条规定,法院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许可债务人在财产监督人的监督下管理和处分破产财产。这些条件包括:债务人提出申请;破产程序开始申请由债权人提出的,该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的申请;根据情况债务人自行管理不致延误破产程序或对债权人造成其他损害。

根据以上域外立法的经验,我国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该模式的适用条件:(1)核查债务人及其管理层是否有违背受信义务的行为。包括在申请破产之前和破产程序开展之后,其是否有欺诈、不当或是违法的行为。(2)破产重整程序启动的主体。如果是债务人自己,则通常应该准许;如果是债权人启动,则应该经过债权人的同意。(3)申请破产重整是否是为了拖延债务的履行,从而作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一个筹码。(4)债务人自身是否具备重整期间自行管理的能力,这包括自身的商业经营能力、经营意愿和前期是否做了充足的准备。(5)最后应该是实质考察方面,那就是经管债务人模式是否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这应该是审核的实质性要求。

第二,在经管债务人的申请时间方面。根据破产法第73条,债务人须在破产重整期间提交自行管理的申请,也就是必须在法院对破产重整的申请作出受理裁定后才能提交自行管理的申请。而根据第13条,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管理人将立即全面接管债务人的企业。这样严格按照法条的文义解释造成的结果是,法院准许债务人自行管理之后,管理人就要尽快再将刚刚接收的全部事务移转给债务人,这个过程显得烦琐多余。因此,要求债务人只能在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后方可提出自行管理申请,与重整程序对效率的追求相悖,而且其他各国立法一般也不对债务人提出自行管理的时间进行限制[6]。

如果允许债务人在受理申请批准之前就可以向法院提请自行管理,且一并作出是否受理重整和是否批准自行管理的裁定将有多方面的好处。(1)这样可以提高法院的工作效率。其可以同时审查两方面的申请,而两项申请本来在内容上就是互通的,因此可以避免重复工作。(2)减少了债务人与管理人之间反复移交公司财务和管理工作的繁琐程序,从而减少了重整的成本。(3)如果债务人可以更早地提请自行管理申请,也将更有效地激励债务人尽早提出重整申请。

第三,在经管债务人与管理人的职责划分方面。破产法第25条规定了关于管理人的一些基本职责;在第31条规定了管理人对于债务人不当行为的撤销权;在第35条规定了管理人对于股东催缴出资的职权。而第73条第二款规定,已接管债务人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本法规定的管理人的职权由债务人行使。如果机械地按照第二款的后半段理解,则管理人的所有职权都应交由债务人行使,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根据立法的本意,应该按照第二款的前半段理解,即在经管债务人模式下,管理人向债务人移交的应该是财产和营业事务性职权,出于利益衡量的考虑,以下职权依旧应该由管理人行使。(1)调查和检查权。这个权力本来就是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财产后的一项基本职权。这项工作可以使所有利害关系方对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有个客观真实的了解,以便之后在充分享有知情权的基础之上做出各自的选择。(2)撤销权的行使。如上所述,这项职权本来针对的就是债务人之前的不当行为,因此如果由债务人来行使,必定影响公正的处理。同理,与之类似的要求出资未到位的股东足额缴付出资和对债务人财产的追回都应由管理人负责。(3)管理人的监督职能。正如破产法所规定的,债权人要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因此,之前管理人应行使的监督权,以及在管理人模式下债权人、法院对管理人行使的监督权也同样适用于经管债务人模式下。比如,对于重大资产处分的监督、对债务人信息披露的监督等。

摘要:在如今“僵尸企业”林立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下,破产重整无疑是能够满足各方诉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破产重整期间其内部治理状况也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而关键就在于管理模式的确定。根据我国现行破产法,重整期间困境企业存在破产管理人和经管债务人1两种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重整期间公司控制权的归属,各国对在此期间管理模式的选择也有众多差异。结合重整期间公司治理的变化,其核心问题——管理模式的优缺与完善无疑将成为重整制度得以顺利适用的关键。

关键词:破产重整,公司治理,破产管理人,经管债务人

参考文献

[1]齐明.论破产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美国经验及其借鉴[J].当代法学,2009,(2):133.

[2]韩长印.债权人会议制度的若干问题[J].法律科学,2004,(4):25.

[3]霍敏.破产审判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271.

[4]ELIZABETH WARREN.Bankruptcy Policy J[].54 U.Chi.L.Rev,1987.

[5]韩长印.美国破产法协会:破产重整制度改革调研报告[M].何欢,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17.

食品工业诚信管理评析论文 篇5

一、评价流程

食品工业企业依据QB/T4111-《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诚信管理体系,且至少连续运行3个月,则可以申请诚信管理体系评价。

1.评价申请

食品工业企业自愿向评价机构提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申请,申请填写《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申请表》,同时提交申请表中要求的资格、资质和产品检测等文件。

2.评价受理

评价机构接收到《申请表》后,应审查企业提交的申请书文本,确定企业符合申请条件,明确企业申请评价的范围、申请企业的运作场所、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基本情况,申请企业和评价机构在进行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活动的理解上不存在任何已知偏差,同时确保评价机构有资格有能力开展对申请企业的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评价机构受理申请。

3.文件评价

企业应提交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文件材料至评价机构,主要含标准中要求的程序、制度和相关作业指导书及标准条款中要求的文件。评价机构应对企业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文件评价,并出具文件评价结论,作为是否进行现场评价的依据。如不符合标准要求,则根据文件评价报告进行纠正,直到诚信管理体系文件符合进行现场评价的条件。

4.现场评价

评价机构根据文件评价结论进行现场评价,现场评价重点关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情况,即符合诚信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下,对诚信方针、目标和所确定的诚信因素运行控制情况,对诚信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进行的监视、测量情况。

5.评价结论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结论通常为不同意推荐、同意推荐、暂缓推荐颁发证书。不同意推荐通常是指建立并实施的诚信管理体系不满足标准要求,存在严重不符合问题;同意推荐是指建立并实施的诚信管理体系基本符合标准要求;暂缓推荐是指建立并实施的诚信管理体系存在严重不符合项,但在规定限期内可采取纠正措施,如符合要求,则可以转化为同意推荐。

6.纠正措施和措施验证通常同意推荐和暂缓推荐都会有不符合项的产生,暂缓推荐的不符合项均为严重不符合项。但通过有效的纠正,使不符合得以在规定期限内改善,并得到验证,仍可推荐颁发证书。措施验证通常是文件验证或现场验证。

7.评价审定

为了保持公正性并验证评价的有效性,评价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对诚信管理体系评价组工作进行审定,含评价流程,评价公正性,材料的真实、齐全,所有不符合项已整改并达到相关要求等,以对评价结果做出合理判定。

8.评价公示

根据工信部的要求,评价机构对评价结果做出公正合理的颁证判定之后,需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平台上进行公示,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与可被监督。公示7个工作日,无异议,则可以颁发诚信管理体系证书。

9.颁证及证后监督

评价机构依据评价审定结果和评价公示结果,对符合评价要求的食品工业企业颁发证书。对不符合评价要求的食品工业企业,评价机构应以书面形式明示其不能通过评价的原因。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证书为评价机构采用由工信部颁布的证书式样。诚信管理体系证书有效期为3年,评价机构应对证书进行规范化和有效性管理,对获证企业实施每年不少于一次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不符合项的纠正情况,诚信管理体系是否发生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管理体系动作的有效性有否影响和诚信管理体系中关键项目的执行情况。

二、评价申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食品工业企业在申请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时,需要按照以上流程开展体系评价相关工作,这就需要企业充分了解和理解国家工信部及评价机构的相关文件和要求,这里简单介绍整个流程中企业应注意的事项。

1.申请表的填写

食品工业企业可向评价机构索取《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申请表》。申请表填写中要注意明确企业申请诚信管理体系评价的范围,其中一是要明确企业的地址,如注册地址、生产场所、办公地址,二是要明确企业生产产品类别名称,三是要明确企业所进行的围绕产品的经营管理活动,如研发、生产、品控、销售、综合管理等活动。申请表中的另一注意事项是生产企业的外辅机构与企业关系的描述,如有无产品委托加工机构,企业经营活动有无外包机构,如食堂、物流、消杀、保安、清洁等等。如有,应列明其合作方及合作方式。

2.文件材料的提供

食品工业企业接到《受理通知书》后,需提交诚信管理体系文件材料至评价机构。文件材料是评价机构进行文件评价的依据,也是企业正常运行诚信管理体系的依据。因此,企业应保证文件材料提供的齐全、真实,且正常执行。有些企业为了建立体系应付评价获得证书而建立文件材料,并没有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执行,导致现场评价无相关记录,或记录不真实,这不仅给企业增加了负担,也会对评价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3.现场评价

食品工业企业应充分重视诚信管理体系的现场评价,QB/T4111-2010《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对企业最高管理者提出了要求,因此,企业最高管理者及管理层应充分理解并实施其要求,出席并配合诚信管理体系现场评价活动,保证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同时促进诚信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证书使用和要求

食品工业企业在产品变更,过程(设备)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经营范围和厂址的变更,企业所有权的变动或组织结构的重大调整等影响到诚信管理体系评价范围的变更时,应及时向评价机构提出换证/评价范围变更的申请。获证企业只能用证书和标志证明其诚信管理体系符合特定的标准,不得以任何可能误导产品或服务合格的方式使用证书。当证书被暂停、撤销或注销后,不得继续进行任何涉及评价内容的广告宣传,并按要求交回所有的评价文件。

5.非例行监督

传统教学模式评析 篇6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继承发展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四阶段”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环节”的课堂教学结构,即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凯洛2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影响很大。建国初期我国各科教学都严格地执行五环节结构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我国的传统教学一方面来自孔子的教学思想,另方面也包括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教育思想。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对其进行正确分析评价是搞好当前教学改革的前提。应该看到,传统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以及与其相应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高效率、大容量地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的透彻讲解可以使学生迅速扫清认知上的障碍,大量的练习巩固能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五环节的安排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也符合认识规律,在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相对稳定时期,能迅速培养出大批知识型、继承型人才,其历史功绩不容置疑。

然而,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情况下,这种单一、呆板的模式已与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悖。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其弊端主要表现为: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的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二,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对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因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而认识各异,且学习物理的心理状态也千差万别。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等量同速度进行教学,这样,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第三,传递——接受型的教学模式,缺乏对教学信息的适时检测和反馈,不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及时调节过程和最佳控制。

第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授只着重在物理知识的结论及其应用上。大量的作业、练习目的也都是为了应试。对于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获得过程重视不够,对学习方法也缺乏指导。其结果,培养的人才思路不活,迁移能力差,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由上述可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创新,根据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精神的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评析开源学习管理系统 篇7

笔者和同伴就开源学习管理系统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了全方面的探讨研究,下面对所作的研究做一一论述。

一、开源学习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

1. 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开源软件的必要性。

“开放源代码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 OSS,简称“开源软件”)通常是指基于各种开放源代码许可证(如GPL、BSD等)而发布的软件。使用者可研究程序运行机制,并按需修改,亦可重新分发拷贝,以使其他人能共享软件、改进程序。与商业产品软件相比,开源软件有很多优势。第一,开源软件能节省资金。购买商业产品软件需要花费大量资金,通常还需要支付后续的升级费用。而教育机构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络教学的发展。开源软件可以免费从网上下载,以后还可免费升级,可有效地节约投资。第二,开源软件的开发途径决定了它比商业产品软件功能更强,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开源软件是集中很多开发人员的智慧而成的,开发过程处在大家的监督之下,漏洞能被很快发现并迅速排除,使得软件的可靠性更高;开放源码,允许第三方来找出源码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正,所以开源软件的安全性能更高。第三,开源软件的使用也杜绝了学生的盗版行为。学生支付不起商业产品软件的购买费用,如果教学中使用商品软件,学生要在个人电脑上完成作业,就需要在电脑上安装商业软件的非法拷贝。相反,开源软件就没有这个限制,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自由地安装使用。第四,开源软件的使用给了学生一个研究学习高质量原始程序代码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与之相反,商业产品软件只提供二进制形式的代码,源程序代码很少提供给用户。笔者认为将开源软件应用到教育中是非常必要的。

2. 学习管理系统。

学习管理系统(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是具有组织、跟踪、评估、发送、呈现、管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交互等一系列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的使用能辅助教师为中小学课堂建构一个将课内外教学连接的学习环境,将完全的面对面教学和完全的在线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互动的连续的即时反馈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深度学习的进行。

正是在开源软件和学习管理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众多专家开发了应用在教育中的开源学习管理系统,如美国的Sakai、澳大利亚的Moodle、英国的Bodinton、加拿大的Atutor、瑞士的Atutor、比利时的Dokeos等。下面笔者就这些开源学习管理系统的功能展开介绍。

二、开源学习管理系统功能

目前笔者和同伴主要对Eledge、Moodle、Dokeos、Atutor、OLAT、ClassWeb、Claroline、Bazaar、Sakai、Bodington、LRN等开源学习管理系统作了研究。在研究中,笔者采用了量表量化法、文献阅读法、行动研究法等,首先收集了目前在使用中相关开源学习管理系统的相关资料,研究的重点放在安装试用软件或者试用网站上的demo上,此后笔者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合适的评价量表,以便达到最终的研究目的:(1)推荐出功能比较完善的开源学习管理系统,为教师和学生选择合适的开源学习管理系统提供参考;(2)通过分析开源学习管理系统的评价量表,展望其在教育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应该具有的功能。

三、开源学习管理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

通过对开源学习管理系统的分析,笔者认为,开源学习管理系统要想长久地发展,并在教育中得到推广,必须具有如下的基本功能。

1. 多种交流方式。

系统应该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最大的方便,同时支持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支持师生间、生生间的集体与私人的交流,公开与隐密的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交流等;具有公共聊天室、讨论区、留言板;还可以通过呼叫和某人进行私聊,互发短消息或留言、视频交流,等等。

2. 易于使用的设计。

系统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教师应能够随时编辑平台中的任何内容。系统内嵌了功能齐全的在线编辑器,方便用户创建内容,变换字体、排版,插入图片、表格、上传文件等均可实现所见即所得。同时导航和即时帮助功能的界面比较简单,除了可以设置界面风格外,系统还有导航功能和即时帮助功能,当教师和学生在使用中遇到系统方面的使用困难时,点击页面上的问号按扭,就可以得到针对该页面或功能的帮助信息,不用再在名目繁多的帮助信息中进行检索。

3. 权限角色管理。

系统应该支持系统管理员、课程管理员、教师、助教、学员等几种主要角色。

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控制整个站点,负责对教师、课程管理员等角色进行授权。课程管理员负责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规划,教师负责课程内容建设、开展在线教学,教师可以授权助教及批准学生入学助教负责协助教师进行在线教学。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管理和访问权限,系统管理员作为整个系统的管理者和维护者,能访问和控制所有的页面,授权给课程教师,针对应用需求添加系统模块。课程教师负责每门课的管理和对选择本门课程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督。

4. 良好的开放性。

开放源码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其开放性,用户可不必完全拘泥系统的形式和结构,可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二次开发。很多用户还将开发的成果发布出来共享,更增加了平台功能的多样性。

5. 学习记录跟踪分析。

系统支持学习记录的跟踪,教师可以查看任何学生的学习报告,包括学生访问课程的次数、时间及场所;教师也可以查看某个教学模块的学生参与情况。报告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动态生成,同时也支持下载,教师可通过Excel等工具对下载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6. 班级、小组功能。

系统支持班级、小组功能,提供了方便易用的分组工具。小组支持公开和封闭属性,配合教学功能模块,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活动。班级、小组功能增强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7. 多种评价方式。

系统应该支持多种评价方式,如自评、组评等,能够全方面地评价学生。同时系统数据库应能统计课程的访问量、课程在线人数、学生的在线行为(如访问频度、进出停留时间、上线总时长、最后登入时间、阅读次数和张贴在网站上的文章和日志)等。除此之外,还应能进行问卷调查、线上考试及评分,能自动统计调查及考核结果。

8. 支持产业标准。

系统应支持IMS、SCORM、QTI等在线学习产业标准,以便扩大系统的通用性。

9. 可扩展性和不断更新。

系统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地更新、扩展,这样才能保持其可用性。

四、结语

在教育中应用开源学习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约学校开支,而且提供了一个探索最新技术的途径。学生能在他们的计算机上自由安装开源软件,不需要购买商品软件,减少了开支,也杜绝了盗版软件的使用。可以预见,开源学习管理系统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更多学校的接受与应用。不过在开源学习管理系统应用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开源学习管理系统自身进一步完善其功能,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管理系统,并使其大众化通俗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我国的各个学校中推广应用。

摘要:本文作者系统地研究了开源学习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系统功能, 指出了开源学习管理系统应用于教学中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开源学习管理系统,开源软件,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

[1]常金娥.开源软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

[2]程浩侃.万源软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 2007, (11) .34-36.

新公共管理理论评析 篇8

1 新公共管理提出的理论及现实背景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

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由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并由古德诺系统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以及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之上的。两大理论作为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 其提出具有跨时代之意义, 以此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自其产生以来, 已逐步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内在理论缺陷, 在其形成后不久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学行为主义和人际关系学派的激烈批判。

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二分理论在实践中的不可行。行政学者罗伯特·达尔和沃尔多都曾指出, 威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传统行政模式的不切实际之处就在于, 政治与行政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一个不含任何价值判断的公共行政只是一个神话而已。此外, 面对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学者们也认为, 由于官僚制的理性形式、不透明性、组织僵化以及等级制的特点, 使得它不可避免地会与民主制发生冲突。同时, 以这种程式化、固定化的方式应对丰富而不规则世界, 必然导致了各种现实的冲突与压力。

而在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存在缺陷而招致批评的同时, 经济和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及特点, 这对传统公共新政构成了新的挑战。

首先, 经济理论新变革的出现。二战后的西方各国政府遭遇了严重的“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解决公共管理的危机之道便是减少政府的职能, 尽量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场来调控货品和服务的供应, 以达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由此, 他们认为市场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为管治社会的主导机制, 只有将“经济效率”奉为最高标准, 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才能使众多自利的个体走到一起, 增加社会福祉。

其次,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使政府绩效与政府合法性的单一纵向参考的时代已经结束, 而使全球性的“政府效能”横向竞争的时代成为现实, 不同社会下的公众像选择职业与工作单位那样选择政府的时代已悄然来临。为迎接这一挑战, 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与重塑, 无疑将成为各国政府明智的选择。

总之, 随着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社会的变迁,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已经在理论和实践的质疑声中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 以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引人注目地登上了公共管理的历史舞台, 并引发了公共管理领域一场新的革命。

2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

新公共管理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由英美两国开始以来, 便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 新公共管理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 或仅仅是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 减少行政费用开支, 更重要的是, 它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以下我们将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观点两方面对该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2.1 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它从经济学理性角度出发, 要求对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加以运用, 因此追求三E (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 , 即经济、效率、效能成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 对其较有影响力的经济理论主要有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三种, 它们也被称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首先是公共选择理论, 作为经济学方法在政治学中的运用, 公共选择理论采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经济人"假设, 由此推导出市场应发挥更大作用, 建议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其次, 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重建竞争结构和激励结构, 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垄断。

其次是委托代理理论, 它通常用于分析组织中的科层关系。变革者认为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经济人”假设下, 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未必一致, 他可能去追求个人利益而把委托人的利益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

再次, 交易成本理论, 它主要强调在交易时如何选择适合组织需要的信息成本, 它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使政府对公共服务目标的完成以及委托代理成本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来决定是采用内部生产还是外部契约方式来提供服务获得。

此外, 新公共管理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新公共管理认为, 那些己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 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 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

2.2 理论观点及内涵

在学术界, 公共管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内容和特征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著名公共管理学家胡德 (C.Hood) 将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概括为:向职业化管理转变;明确的绩效标准与衡量指标;更加重视产出控制;实行部门分权, 将公共部门分解成更小的单元;引入市场机制, 强化公共部门的内部竞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强调资源运用上的克制和节约。

英国学者温森特·怀特认为, 新公共管理强调:职业化的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以结果而不是程序的正确性来评估管理水平;看重金钱的价值;对消费者而非公民的需要保持敏感;强调公共服务的针对性而非敏感性。

经合组织 (OECD) 1995年度公共管理发展报告《转变中的治理》把新公共管理的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转移权威, 提供灵活性;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发展竞争和选择;提供灵活性;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信息技术;改善管制质量;加强中央指导职能。

我国学者陈振明教授 (2000) 在以上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将“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纲领或范式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强调职业化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项目预算与战略管理;提供回应性服务;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竞争机制的引入;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方式;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关系的转变。

尽管各派学者对新公共管理会有自己的看法, 但在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理念上却是相似的。结合各位学者所提出的思想, 我们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1)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是掌舵非划桨。在政府职能定位上, 新公共管理认为是掌舵 (决策) 而不是划桨 (执行) , 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以此为改革原则, 削减政府规模, 减少规制, 使政府管理从众多具体公共事务中淡出, 更多地关注决策工作, 用公共政策指导公共产品生产的竞争, 以提高公共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这一过程会使社会组织及公众不自觉地提升自治能力, 社会自治力量的发展势必意味着服务理念的增强。

(2) 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实践将行政分权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 认为分权是一个具有较高绩效行政组织的必备特征, 只有将权力下放和分散化才能够灵活迅速地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保持良好的行政绩效。因此, 首先应当强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 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权力和自主性, 地方政府也要将自己的部分职权分给社区, 通过建立“社区政府", 提高政府的效率。此外, 在政府的行政机构内部也要进行分权, 减少行政管理的层级, 使行政组织扁平化。

(3) 在行政服务态度上, 坚持“顾客导向”的价值理念。在新公共管理看来, 政府是负责人的“企业家”, 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 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 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对公共服务的评价, 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 通过“顾客”介入, 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 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 新公共管理注意到了公众的重要性和作用。

(4) 竞争机制的引入。新公共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之中, 通过市场的力量推进变革, 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 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 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竞争, 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竞争机制的引入带来了公共部门服务的市场检验、优胜劣汰的局面。使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

(5) 引入私营部门管理技术和方法, 倡导企业家式的政府。新公共管理认为公私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 故政府部门可以引进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来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中的项目预算、业绩评估、战略管理、顾客至上、产出控制、人力资源开发等主要源于私人部门的管理实践, 出现了公私部门管理在理论和方式上的融合。

(6) 公共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在政府中, 管理型而不是专家型的人员应越来越多地担任部门领导, 即让管理者管理, 因为在新公共管理者眼里, 管理是一项需要技能的职能。

(7) 绩效管理及产出控制。用绩效和计划预算取代原有的预算制度。绩效管理是在设定的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并做出系统的绩效评估。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以“3E”为标准, 即经济、效率和效益。

3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

新公共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巨大突破和成绩的同时, 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质疑。质疑者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经济人假设与公共性的矛盾

“经济人“假设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之一, 新公共管理学者也从这一观点出发, 对传统公共行政中出现的诸如机构腐败、规模扩张和预算最大化进行了解释。

但从理论上讲, 这种经济领域的理性人和经济人假设并不适合于政治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单从人有自利这一个方面就判断入是“经济人”的话有以偏概全之嫌。此外, 这种假设还忽视了人性中的人文道德、社会伦理等文化因素。除此之外, 人性善的倡导、社会功德的提倡、爱国主义、人与人的互惠互信、以及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牺牲自我的利他主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同样会对人的行为和选择产生制约,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从本质上来看, 理性人和经济人假设只不过是西方个人主义理论的变异和强化, 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已经遭到了批判。新公共管理学者又将其改头换面引入了行政领域, 最终也导致了行政理论自身的矛盾。

3.2 顾客导向与公民权的矛盾

对政府而言, 将公共服务的受益者称为顾客, 实际上是模糊了政府和企业的根本区别。

公民有权参与政府, 参与行政管理活动, 有权监督政府, 还有义务纳税, 这种角色是顾客所无法比拟的。将公民看作顾客, 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看作是基于市场交换主体的企业和顾客的关系, 实际上是模糊甚至是降低了公民的宪政权利和政治、法律地位。其次, 政府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公共利益的维护。但政府顾客导向注重的是对分散的个体的短期私人利益做出回应, 这种倾向必定会影响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如果公共部门只以顾客导向为目标, 行政改革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方向和意义。此外, 顾客的购买力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没有购买力的顾客, 无论多么需要都是无法得到商品。若放在公共服务领域, 他们必将被排斥在公共服务的受益者范围之外, 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形成赤裸裸的两极分化。

3.3 新瓶装旧酒的质疑

新公共管理有一个重要的假设, 即公共部门的管理与私营部门的管理虽然存在差异, 但存在着一个跨越公私部门的一般管理。批评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死抓此理不放, 致使管理主义倾向浓厚, 与早期的科学管理主义相靠拢。正如等哈特认为的一样:“在公共行政领域有一个长期存在的传统, 它支持‘政府应像企业一样运作’的观点”, 在很大程度上, 这种建议意味着政府机构应该采取‘科学管理’到‘全面质量管理’这样一些在私人部门行之有效的措施。政府再造运动和新公共管理使这个观点更加深入。”透过表面, 在新公共管理深层仍然存在着一个扎根很深的东西, 那就是“效率”, 也就是“花费更少, 获取更多”。由此可见, 新公共管理仍摆脱不开追求高效率的泰勒制的影响, 仍具有鲜明的管理主义色彩。大有新瓶装旧酒之嫌。

3.4 政府掌舵的困境

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一书中建议建立一个掌舵而非划桨的政府, 将权力下放, 减轻政府负担, 以期更好的发挥中央的指导职能。但批评者却发现在实践中已证明这几乎可以悲观的说是一种奢望, 以西方国家改革为例发现, 这种权力下放只是将一种公共垄断变成了私人垄断, 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交给市场全权负责, 以减少政府失败, 缩减政府职能, 这必然意味着政府放弃了部分社会职能, 削弱了国家对公共事务和经济的调节能力, 从而致使中央控制权的下降, 破坏了国家政府在公民心目中的权威性, 最终导致政府在实质上将不再能掌舵了。

4 结语

纵观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不难看出,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着的公共管理新理论及实践模式, 是当代社会改革的产物, 与当代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 与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时代的来临密切相关。“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 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部门管理实践在理论上的总结, 反过来又成为公共部门管理改革实践的指导思想。

新公共管理毋庸置疑地已成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新范式。尽管在其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少的批评, 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公共行政发展的总趋势。长远而言,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旨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及现实背景,理论内涵,理论反思

参考文献

[1] (美) 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佟小雯.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困境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9, (7) .

[3]王光营.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影响[D].山东大学, 2009.

[4]朱仁崎, 彭黎明.新公共管理综述[J].求索, 2003, (1) .

[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6) .

中外司法会计鉴定管理体制及评析 篇9

一、司法会计鉴定的管理模式

由于司法鉴定的管理工作属于司法行政工作的范畴,因此司法鉴定管理机构的设置,以一个行政部门管理为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下,各司法鉴定机构和人员(包括司法会计鉴定)都由法定的行政部门或专设部门来管理,进行统一的登记、服从统一的标准。例如法国、德国的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是由内政部统一进行,而英国的司法鉴定管理职能是由内政部、检察院、警察局共同组成的专门机构——法庭科学管理委员会来行使。我国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基本上也属于此种模式。200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管理工作;省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各鉴定机构受司法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约束。第二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虽然也有统一管理的机构,但体制分散,官方鉴定机构分别由各联邦州、各政府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无隶属关系,各司法鉴定机构关系平等,互不隶属。

此外,英美法系国家对司法会计鉴定的管理工作中,行业协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的司法会计协会进行司法会计鉴定人资格的认证、鉴定机构资质的审查、行业标准的制定、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统一鉴定标准等方面的管理。美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联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美国的各民间法务会计职业组织来进行,如美国司法会计师理事会(ABFA)就是负责组织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考试和资格认证。而美国司法会计师协会(NAFA)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各会计鉴定机构和会计专家之间的联系、进行人员培训、交流资源信息等,有效分担了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工作的负担。

二、司法会计鉴定人

从广义来说,司法会计鉴定人包括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即接受委托进行会计技术鉴定的机构和具体实施鉴定工作的会计专家。司法会计鉴定人的规范主要是指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种类、地位、资格和权利义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纵观世界各国的司法会计鉴定人的规定,各有特色,对我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司法会计活动最早产生于美国。1982年美国人弗兰克斯·杜克曼发表了题为“司法会计:作为专家证人的会计师”一文,首次对司法会计职业做了系统的阐述;198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TCPA)发布了实务帮助第七号,规定了会计专家提供诉讼服务的包括司法会计鉴定在内的6个方面。

在各国的诉讼实践中,司法会计鉴定机构,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会计师事务所;(二)司法机关,主要是侦查机关内设的司法鉴定机构;(三)专门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四)司法会计鉴定协会。在加拿大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司法会计服务,主要是“财务证据的鉴定和分析、诉讼支持、专家证人和经济损失评估”等四类司法会计业务。各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独立性。在澳大利亚,司法会计鉴定人通常举行独立会计专家会议,在代表不同利益或持不同观点的会计专家的双方要求下,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协调各自的立场,从而达成联合报告,这份报告要求记载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形成不同意见的问题及其原因、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和未被考虑的问题。这一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也对司法会计鉴定人遵守职业道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于司法会计鉴定人,英美法系国家有很多诸如注册法务会计师、注册欺诈检查师等职业资格认证,但并未在法律中规定鉴定人的资格,也就是说,在美国并不将鉴定权固定授予特定的人或特定的机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案件的鉴定人,只要参与审理有关案件的法官或陪审团认为其具备鉴定人资格即可”。独立会计专家在专业范围内协助法庭工作,应该具有必要的专长,如果遇到特殊性问题超过了会计专家的专长范围,会计专家应该尽早地将此情况报告给诉讼当事人及其律师。而与此不同的是大陆法系国家则一般在法律中明确规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需要具备的主体资格或资质,或者由权利机关授予鉴定权给具有一定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即没有事前被授予法定资格的机构和人不能从事司法会计鉴定,同时在法律中明确规定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中国的鉴定人制度亦采用法定主义原则。在诉讼实践中,我国的司法会计鉴定人主要包括:(一)侦查机关内设鉴定机构的专业人员;(二)从事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专业人员;(三)专门司法会计鉴定中心的从业人员;(四)其他专业机构(如大学,研究所)中的专业人员。

三、我国相关制度的借鉴与完善

(一)成立司法会计鉴定协会

纵观国外司法鉴定的管理模式大致有三种:1.是司法行政机关单独承担管理职能;2.由司法鉴定人协会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同管理;3.由司法鉴定协会实施自治管理。第一种模式有一定的弊端,主要在于司法鉴定内容庞杂、科技性强、涉及专业广泛,司法行政机关无法承担包括资格认证和培训、协调关系等方面的全部管理职能。而我国的司法鉴定行业发展并不成熟,单一的行业管理不符合我国的现有国情。鉴于此,我国可采用司法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鉴定管理模式。美国拥有发达的司法会计协会组织,对我国成立司法会计鉴定协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重要资源。成立司法会计鉴定协会,可以在司法会计师的考试培训和资格认证、整合司法会计人力资源、促进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交流和团结、提升司法会计鉴定质量等方面,有效分担司法行政机构的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开展和实施。

(二)推进中介性质的司法会计鉴定机构专门化

财务管理模式评析管理 篇10

企业单位现金结算管理工作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严重的现金坐支现象。企业单位对于预算资金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未落实到位, 财务部门对票据管理的监查力度不够因而造成随意坐支财政收入现象频繁发生。片面违规的现金结算管理工作极容易形成潜在的现金使用隐患和漏洞, 为不法分子制造欺骗作假的可能性, 也容易在无形中流失企业资产。为了推动企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营造良好的企业财务环境, 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对现金结算管理工作作出有效的调整。

第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全面的现金结算管理制度。

虽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 为企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总体的运行管理办法, 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 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就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及时有效地调整。企业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 对实际管理情况进行有效地调节。特别是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发展的现金结算管理制度, 严格地按照规范操作流程办理现金结算程序。财务部门应当大力地宣传自身的工作职责, 杜绝岗位职责权限范围外的无理要求不断地完善结算工作的效率, 特别是针对部门内部的物品购买登记、审批手续、报销票据使用不规范等一系列现象, 应当及时发现问题, 切实有效地将此类信息向上级部门作出报告, 以防止通过现金结算方式来进行经济犯罪行为的不法分子。

第二, 加强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妥善处理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现金结算管理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进展, 还需要依靠管理工作人员的把关, 由此相关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为了培养财务部门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企业应当努力地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 对管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培训, 提高自身专业的业务能力, 强化职业道德, 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化的工作效率。由于财务部门工作的范围涉及到企业各级部门, 因而与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就应当以鲜明的思想观念为指导, 正确地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切勿将麻痹大意、徇私枉法的态度和意识带到工作当中, 一面出现工作失误。

第三, 加强银行的监督管理, 定期实行部门考核。

由于企业单位与周边的银行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 一方面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单位的现金进行完善补充, 另一方面又将对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发挥极好的监督效果。以开户银行为中介平台, 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位内部的违规操作, 对库存现金的全面清理, 能极早地发现各种违规现象。企业内部实行责任考核制度, 不仅能够明确责任制度, 而且对于提升工作效率, 发挥企业单位资产正确的使用效率起到强制作用。

第四, 推进新型企业银行卡结算方式, 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当前企业单位为规范财务支出管理, 降低现金结算管理的频次, 可大力推进企业银行卡结算方式。这种创新型的结算方式是以刷卡消费的方式记录相关工作人员在业务活动中的消费记录, 允许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消费金额进行报销。这种结算方式能有效避免传统结算方式存在的记录不明、虚假报账的弊端, 降低减少现金提取和使用, 以快捷方便的管理特点赢得了财务管理部门的肯定。而且这种透明化的结算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个人之间的监督效能, 便于部门管理工作的展开, 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单位的财务透明度建设。

企业单位自身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工作价值, 杜绝一切违法乱纪行为, 从根本上改善单位、个人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特别是针对现今结算管理方面的工作所存在的弊端和缺陷, 企业单位应当切实按照严格的法规制度执行工作职责, 推进企业单位现金结算管理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伯成:《私营单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1卷第1期, 62—64[1]张伯成:《私营单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1卷第1期, 62—64

[2]王晓芳:《企业现金管理混乱的问题不容忽视》,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5卷第2期, 29—30[2]王晓芳:《企业现金管理混乱的问题不容忽视》,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5卷第2期, 29—30

公共部门目标管理的优缺点评析 篇11

目标管理思想最早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上一世纪50年代中期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 不过他只是将目标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概念, 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管理技术, 后来许多学者对其具体运作提出了具体系统的观点, 因此可采用如下定义: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系统, 它用系统的方法, 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 并有意识的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各个组织的结构、组织划分、规章制度、人员素质都有差异, 因此目标管理在各个组织中的具体应用不尽相同, 但一般来说, 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四步:1、组织总目标的设定。在组织的宗旨和使命的规定下, 组织要做的事情是在判定自己的资源实力、外部环境的条件下, 设定一个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具体要求。2、目标的具体化, 形成目标体系。就是将已设定的组织目标按照组织架构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层层分解, 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是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3、组织目标的实施。目标具体化的步骤明确了各个部门和组织成员的任务, 明确了他们各自的责、权、利。4、目标绩效考评。工作绩效考核的合理, 直接影响到组织成员的利益, 尤其是个人成就感、价值观念。严格目标管理体系中的检查和评价, 是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二、公共部门目标管理的优点

1、目标管理使组织的运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某一规模巨大的组织部门始终保持很高的凝聚力。有人问这一组织的领导者是什么方法使组织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团队, 领导者说, “我们从来没有失去目标, 我们的组织成员团队始终会感到:我们正在为一个信念而奋斗, 我们必须团结协作, 否则我们会败给竞争对手。”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明确了组织的努力目标和运作方向。

2、目标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 实现有效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的管理, 这种管理迫使组织的每一层次、每个部门以及每个成员首先考虑目标的实现, 尽力完成目标。

3、目标管理有利于把各级管理者从日常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目标管理使组织各级管理者及成员都明确了组织的总目标, 组织的结构体系, 组织的分工与合作及各自的任务。目标管理明确了各方面的职责, 使各级管理者明白, 为了完成目标必须予以下级相应的权利, 实行分权式的管理, 使管理者从繁杂的事务中走出来, 知道有所为, 有所不为, 才能有所作为。

4、目标管理为业绩的检查反馈和评价提供了更为可观的依据。

目标管理重视目标实现的结果, 业绩考核是组织的重要部分, 也对其它组织有重要影响, 很多组织由于找不到考核的充分依据, 只能把业绩考核流于形式。目标管理明确的量化指标以及严格的规则保证了组织成员业绩考核依据客观、公正,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公共部门目标管理的缺陷

1、高层管理者参与力度不够, 中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的抵触。

美国著名学者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的考察发现:高层管理者承诺与参与, 是目标管理发挥其潜能的重要条件。而在现实的目标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高层管理者参与力度不够的问题;目标管理思想的精神与传统管理思想截然不同, 很多中底层管理人员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独裁管理, 实施目标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挑战, 难免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 他们当然会抵触目标管理。

2、公共部门目标不易量化, 结果不易衡量, 而且目标设置的刚性化损失了操作过程中的权变可能。

公共部门的目标往往比较模糊, 不易量化, 其结果也不容易衡量。同时公共目标的制定过程并非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 而是一个政治过程, 往往充满了多元目标的冲突, 而目标管理的刚性又不允许目标的变动, 从而导致了失误的出现。

3、目标管理在封闭体系的组织中较易实施, 但在变动而且难以预测的环境中则不宜使用, 因为此时目标往往难以设定。

由于公共部门所处的环境比私人部门所处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 因而目标管理运用范围和程度会受到一定得影响。

4、没有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持和授权。

资源和授权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 一个组织成员和一个组织一样, 没有资源或资源不够充分, 就会限制其实现目标。组织总是会要求其成员和部门实现各种各样的目标, 却不给予充分的资源和授权, 最后目标很难完成, 目标管理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作为一种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提高组织及其成员绩效的作用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自从我国引进目标管理以来, 它的实施确实推动了各种组织的发展进步, 但目标管理决不是万能的, 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陷, 而且, 目标管理无法涵盖所有的管理工作, 管理者的工作并不止于此。因此, 组织必须从根本上理解目标管理的精髓, 严格目标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求, 在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注重运用强化手段和加强领导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要实施严格的绩效考评, 如果不把目标和考核、奖惩紧密结合在一起, 就会使目标管理流于形式, 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目标管理最先在国外企业管理中应用, 并取得了成功。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以来, 不断被时代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目前, 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 后来更被引用到公共管理部门。

关键词:目标管理,公共部门,自行控制,授权

参考文献

[1]张春香.目标管理模式分析.法治与社会.2006年4月

[2]赵波.试论目标管理的一般程序.管理纵横.2003年6月

上一篇:教师培养机制下一篇:艺术梦想的实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