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评析论文

2024-09-16

译文评析论文(精选6篇)

译文评析论文 篇1

摘要:A Psalm of Life是19世纪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因此, 国内许多学者对该诗进行了翻译。鉴于翻译理念不同, 这些译文的质量各有千秋。本文从保留诗歌韵味这一角度出发, 对四位译者的作品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诗歌翻译,翻译原则,韵味

一、引言

众所周知,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形式, 是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采用成熟的艺术技巧, 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 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诗歌翻译的要求很高, 在如何翻译诗歌的问题上, 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例如, 郭沫若提了“以诗译诗”, 闻一多提出了以“诗笔”译诗等诗歌原则。而且, 诗歌的韵律是读者最为关注, 也是译者翻译时最为犯难的问题。不过, 正如李明提到那样, 译文再现原文的韵味至关重要。不能为了一味地追求格律、韵脚, 而丧失了诗歌的意境美。所以, 本文抛开韵律问题不谈, 只是从四位译者 (黄新渠、黄杲炘、黄一宁和杨德豫) 的遣词造句上对著名诗歌A Psalm of Life进行赏析一二, 简单探讨如何能够通过合理的表达再现原文的韵味。

二、写作背景

A Psalm of Life是19世纪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诗人爱妻波特1835年因流产而病故, 他一度陷入悲痛之中, 而当他追求阿普尔顿 (五年后成为他第二任妻子) 时, 又遭遇颇多波折。于是他感到百感交集, 内心不免伤感, 但在诗文中, 他则勉励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懈努力, 不断进取、追求。全诗一气呵成, 感情强烈, 为世人传诵。根据钱钟书的观点, 1865年这篇“破天荒最早译成汉语的英语诗歌”的译文经时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外交部当家副部长”的董恂剪裁为七言诗被写在一把扇子上, 似乎是通过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赠送给了钱钟书本人——A Psalm of Life基本上是英语诗歌中最早被译成汉语的一首。之后, 该诗新的译文相继不绝, 有旧体, 有新体, 有格律体, 也有自由体, 在中国广为流传。

1.题目翻译评析:

A Psalm of Life

黄新渠译:生命的礼赞

黄杲炘译:生之颂

黄一宁译:人生颂

杨德豫译:人生颂

在评析之前, 首先要清楚原文题目的本意是什么。Psalm的英语解释是:sing or celebrate in psalms。可见, 上述译文中的礼赞和颂都忠实于原文意思。因为《生命礼赞》是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十佳”德育校本教材, 况且“生命的礼赞”一词在CNKI中搜索时, 会出现二百多条非诗歌的其他不同文体的文章,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读者混淆。所以本人觉得“生命的礼赞”有待改进。而“生之颂”相对于“人生颂”而言, 笔者更欣赏后者的译法。“生之颂”虽然在结构上符合半文言文的性质, 不过单“生”一字在汉语的表达习惯中, 常常会与“死”字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来会令读者产生不必要的联想。而“人生颂”的恰当指出在于, 它不仅是汉语译文中使用较为广泛的, 而且在表达结构上与“青春颂”、“祖国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说, 笔者认为黄一宁与杨德豫对于本首诗的题目翻译把握得很到位。

2.诗文翻译评析:Tell me not, in mournful numbers, “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

黄新渠译:别用悲伤的语调对我低吟, “人生不过是幻梦一场!”

黄杲炘译:别用悲切的诗句对我唱:“人生只是虚幻的梦一场”

黄一宁译:别用忧伤的韵调向我哀叹:人生不过是一场空虚的梦!

杨德豫译: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告诉我:“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

这是本首诗的第一节的前两句, 意在将一个悲观人生论的“歌者”作为批驳的对象。所以在翻译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进而合理把握相应的基调。在第一句的翻译中, “tell”一词不可忽视。黄杲炘的“唱”着重强调唱的含义, 并没有体现出“歌者”的悲观情绪。杨德豫的“告诉”属于直译, 虽说忠实, 不过也没有将其悲观的语气表露出来。而黄新渠的“低吟”和黄一宁的“哀叹”则恰如其分, 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对人生充满悲观情绪的状态。不过, 依据《韦伯斯特新世界大学词典》, 当“number”为复数时, 可以定义为“诗 ( verse) ”而非“韵调”。从这一点来看, 黄新渠的“语调”和黄一宁的“韵调”实为不妥。因此, 笔者认为, 应将第一句改译为“别用忧伤的诗句对我低吟”。

在第二句的翻译中, 对于“but”一词的翻译, 只有黄杲炘将其译为“只是”, 其他三位都译成“不过”。该句是译为悲观者对人生的抱怨, 诉说内心的无奈。“只是”一词的肯定语气比较强, “不过”一词本身暗含着无奈、失落的情绪, 更能体现这位“歌者”在现实面前的悲观与绝望。

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

And the grave is not its goal;

"Dust thou art, to dust returnest, "

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

黄新渠译:生命是真实的!生活是严肃的!它的终点绝不是坟场;“你来自尘土, 必归尘土, ”但这是指肉体, 灵魂并未死亡。

黄杲炘译:人生多真切!它决非虚度!一抔黄土哪里会是它归宿;“你来自泥土, 得重归泥土, ”这话所指的并不是灵魂。

黄一宁译:人生是实在的, 人生不是虚无;坟墓并非就是它的终极地。“你本是尘土, 复归于尘土”——那不是说灵魂, 指的是肉体。

杨德豫译: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它的归宿决不是荒坟;“你本是尘土, 必归于尘土”, 这是指躯壳, 不是指灵魂。

“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是结构平行的两句, 因此译文也应体现出来。由此看来。黄新渠和杨德豫的译文做到了这一点, 而黄杲炘与黄一宁的译文不是平行结构。相对于杨德豫的对该句的翻译, 笔者觉得黄新渠的会更好一些。因为, 黄新渠将“Life”解读成“生命”与“生活”两个概念, 各自的搭配有应用的十分到位。尤其“严肃”一词, 它强调了一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 正好与上一节中的悲观的生活态度有所照应, 并将笔锋一转, 告诫“歌者”不可那般颓废地对待人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一句中“grave”一词的翻译值得讨论。“坟场”意为停放尸体的院子或围场 (百度百科) , 说明只是暂时存放实尸体的,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坟墓。况且该词意象不是很好, 听上去与“刑场”一词近似, 有失诗歌的美感。“荒坟”一词则突出“荒凉”之意, 超出了原文的含义范围。而“一抔黄土”可借指“坟墓” (百度词典) , 而且“黄土”一词也包含传统的中国诗歌意蕴。所以, 黄杲炘的“一抔黄土”会比黄一宁的“坟墓”更胜一筹。

本节的后两句在语序上都作了相应的调整, 正常语序应该是“‘Thou art dust, return to dust, ’The soul was notspoken of.”故此, 在翻译时也需考虑语序的变化。四位译者也都做到了这一点, 只是黄杲炘将“dust”译成“泥土”有些欠妥。泥土的意思是土壤和粘土 (百度词典) , 属于科教类文章的表达用语。而“尘土”不仅在意思上更为靠近“dust”, 而且也具有诗的意象性。

最有一句的翻译也大有差异。原文的本意是说上一句指的不是灵魂, 而是肉体的死亡。黄新渠、黄一宁和杨德豫在翻译时, 都将“肉体”或“躯壳”这一暗含之意表达出来。唯独黄杲炘遵从原文之意。笔者认为这一点是可取的, 因为诗歌语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含蓄美, 不能过于直白。黄杲炘这样翻译, 就会使读者去自己思考上一句到底指什么, 也会增强语言的可思索性。其他三句译文虽说意思准确, 却难免有些直白。

Art is long, and Time is fleeting,

And our hearts, though stout and brave,

Still, like muffled drums, are beating

Funeral marches to the grave.

黄新渠译:艺术长久, 韶光飞逝, 我们的心尽管英勇而坚强, 却仍像阵阵低沉的鼓声, 正朝着坟墓把哀乐敲响。

黄杲炘译:学艺费光阴, 时日去匆忙, 任我们的心勇敢又坚强, 依然像一些蒙住的鼙鼓——敲打着哀乐走向那坟墓。

黄一宁译:艺业需恒久, 而光阴只一晃。我们的心尽管勇敢、坚毅, 却仍旧像那丧鼓在闷响, 一声声送我们走向坟地。

杨德豫译:智艺无穷, 时光飞逝;这颗心, 纵然勇敢坚强, 也只如鼙鼓, 闷声敲动着, 一下又一下, 向坟地送丧。

“Art is long , and Time is fleeting, ”一句在结构是平行的, 但需注意的是“long”是形容词, 强调客观状态;“fleeting”是现在分词, 强调动态。由此来看, 黄新渠的“艺术长久, 韶光飞逝, ”和杨德豫的“智艺无穷, 时光飞逝;”紧扣这一结构形式的。而其他两位译者的翻译则有些偏差。值得一提的是“智艺无穷, 时光飞逝;”出于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约前460-前377) 的《格言集》。也就是说, 杨德豫借用名句来解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在修辞上可以认为是一种别样“引用典故”, 而且意思也能完全地表达出来, 更具说服力, 可谓两全其美。虽然黄新渠的翻译从句式上是正确的, 但“韶光”用得不是很恰当。因为它是指美好到的青春年华, 而“Time”的含义要更为广泛些。第三句中“drums”的翻译也应注意, 显然它指代的是实物——鼓, 而黄新渠译成“鼓声”, 指的是声音, 出现了偏差。“鼙鼓”的意思是小鼓和大鼓, 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 汉以后亦名骑鼓;古代乐队也用。因此会让人联想到比较壮烈、豪迈的感觉。而原文的意思是, 我们的心尽管勇敢坚强, 但它的跳动声显得比较“沉闷”, 而且要与下一句的“哀乐”对应起来。所以黄一宁使用的“丧鼓”一词较为贴切, 符合特定的语境。

三、总结

总之, 笔者认为翻译批评赏析本身就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没有绝对的是与非, 本文只是以“把握原文的韵味”为衡量标准, 进行简单的评析。总的来说, 四位译者都通过细节的处理表达了自己的翻译理念, 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解空间, 因此他们的译文都是成功的, 可作为范文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明.叶芝诗歌“When You Are Old”的几种译文评析及重译[J].大连:英语知识, 2011.

[2]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4]佟晓梅.试论诗歌翻译中的韵味处理[J].秦皇岛: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译文评析论文 篇2

A Garden That Welcomes Strangers

By Allen Lacy

I do not know what became of her, and I never learned her name.But I feel that I knew her from the garden she had so lovingly made over many decades.The house she lived in lies two miles from mine – a simple, two-story structure with the boxy plan, steeply-pitched roof and unadorned lines that are typical of houses built in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ar the New Jersey shore.Her garden was equally simple.She was not a conventional gardener who did everything by the book, following the common advice to vary her plantings so there would be something in bloom from the first crocus in the spring to the last chrysanthemum in the fall.She had no respect for the rule that says that tall-growing plants belong at the rear of a perennial border, low ones in the front and middle-sized ones in the middle, with occasional exceptions for dramatic accent.In her garden, everything was accent, everything was tall, and the evidence was plain that she loved three kinds of plant and three only: roses, clematis and lilies, intermingled promiscuously to pleasant effect but no apparent design.She grew a dozen sorts of clematis, perhaps 50 plants in all, trained and tied so that they clambered up metal rods, each rod crowned intermittently throughout the summer by a rounded profusion of large blossoms of dark purple, rich crimson, pale lavender, light blue and gleaming white.Her taste in roses was old-fashioned.There wasn’t a single modern hybrid tea rose or floribunda in sight.Instead, she favored the roses of other ages – the York and Lancaster rose, the cabbage rose, the damask and the rugosa rose in several varieties.She propagated her roses herself from cuttings stuck directly in the ground and protected by upended gallon jugs.Lilies, I believe were her greatest love.Except for some Madonna lilies it is impossible to name them, since the wooden flats stood casually here and there in the flower bed, all thickly planted with dark green lily seedlings.The occasional paper tag fluttering from a seed pod with the date and record of a cross showed that she was an amateur hybridizer with some special fondness for lilies of a warm muskmelon shade or a pale lemon yellow.She believed in sharing her garden.By her curb there was a sign: “This is my garden, and you are welcome here.Take whatever you wish with your eyes, but nothing with your hand.”

Until five years ago, her garden was always immaculately tended, the lawn kept fertilized and mowed, the flower bed free of weeds, the tall lilies carefully staked.But then something happened.I don’t know what it was, but the lawn was mowed less frequently, then not at all.Tall grass invaded the roses, the clematis, the lilies.The elm tree in her front yard sickened and died, and when a coastal gale struck, the branches that fell were never removed.With every year, the neglect has grown worse.Wild honeysuckle and bittersweet run rampant in the garden.Sumac, ailanthus, poison ivy and other uninvited things threaten the few lilies and clematis and roses that still struggle for survival.Last year the house itself went dead.The front door was padlocked and the windows covered with sheets of plywood.For many months there has been a for sale sign out front, replacing the sign inviting strangers to share her garden.I drive by that house almost daily and have been tempted to load a shovel in my car trunk, stop at her curb and rescue a few lilies from the smothering thicket of weeds.The laws of trespass and the fact that her house sits across the street from a police station have given me the cowardice to resist temptation.But her garden has reminded me of mortality;gardeners and the gardens they make are fragile things, creatures of time, hostages to chance and to decay.Last week, the for sale sign out front came down and the windows were unboarded.A crew of painters arrived and someone cut down the dead elm tree.This morning there was a moving van in the driveway unloading a swing set, a barbecue grill, a grand piano and a houseful of sensible furniture.A young family is moving into that house.I hope that among their number is a gardener whose special fondness for old roses and clematis and lilies will see to it that all else is put aside until that flower bed is restored to something of its former self.(选自 Patterns: A Short Prose Reader, by Mary Lou Conlin, published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3.)

参考译文

一座向陌生人敞开的花园

文/〔美〕艾伦·莱西

译/曹明伦

我并不知晓她当时的境遇,也从未听说过她的姓名,但我觉得我曾了解她,因为她精心照料过数十年的那座花园。

她住过的房子离我家有两英里地。那是幢两层小楼,造型简约,结构方正,屋顶陡斜,轮廓线都未经装饰,是19世纪中期新泽西海岸附近典型的住宅式样。

那座花园也同样简约。她种花从不墨守成规,不会凡事都照搬书本,按书上的建议去换种时令花卉,以期园中常有花开,从早春第一朵番红花到晚秋最后一枝黄菊。她对某条园艺规则也漠然置之,任其去说高植株花卉应种在带状花坛的后排,矮植株的种在前排,而不高不矮的则种在中间,除非偶尔想营造出引人注

在她的花园里,所有的花都有特色,所有的花植株都高;而且不难看出,她喜欢三个类属的花,并且只喜欢那三类:玫瑰、百合、铁线莲。三类花混栽间种,令人悦目赏心,但却不显刻意规划的痕迹。

她栽培了十余种铁线莲,总共大概有五十株。她修剪其枝条,绑缚其茎蔓,使其植株沿金属杆攀缘;在整个夏季,金属杆顶部会陆陆续续戴上硕大的花冠,绀青、殷红、堇紫、浅蓝、莹白,五彩缤纷,花团锦簇。

她对玫瑰有一种恋旧的偏好。花坛中看不见一株时兴的杂交香水玫瑰或丰花玫瑰。与之相反,她钟爱旧时流行的品种——红白玫瑰、包心玫瑰、大马士革玫瑰,以及数种东亚皱瓣玫瑰。她自己繁殖新株,把削下的扦条直接插入土中,罩上倒扣的加仑罐加以保护。

我想百合花是她的最爱。除了一些圣母百合,旁人很难叫出其他品种的名字,因为花坛中到处都随意摆放着木制育苗箱,箱里都密密匝匝地种着墨绿色的百合幼苗。幼苗下偶有纸标签飘动,标签上写有栽种日期和杂交纪录,这说明她是个业余的杂交品种培育者,尤其爱培育像香瓜那种暖黄色调或像柠檬那种淡黄色调的百合。

她认为其花园应该与人共享。她家围栏边曾立有一块标牌:“房主花园,欢迎观赏。请尽饱眼福,但切莫动手。”

直到五年前,那花园还一直被照料得无可挑剔,草坪按时施肥,定期修剪,花坛里没有一根杂草,高植株的百合都被小心地系在支撑桩上。可后来发生了变故。我不知当时究竟出了何事,只见修剪草坪的次数日渐稀疏,后来竟完全无人修剪。芃芃丰草侵入花坛,挤入百合、玫瑰和铁线莲之间。前院那棵榆树萎蔫并枯死,被海风刮落的枯枝也不再有人清除。

年复一年,花园愈发荒废。野生忍冬和南蛇藤在园中滋蔓。漆树、臭椿、毒葛和其他杂树野藤也不请自入,威胁着少许尚在挣扎求生的百合、玫瑰和铁线莲。

到了去年,那幢房子也人去楼空。前门被紧锁,窗户被胶合板封闭。其后几个月,房前一直竖着块“此房待售”的告示牌,就竖在原来立“邀客赏花”标牌的那个位置。

我几乎每天都要驱车经过那幢房子,而且一直都很想在后备箱里带把锹,把车停在花园边,去拯救几株正被蓬蓬荒草窒息的百合。可禁闯私宅的法律条款,加之那房子街对面就是警察局这一事实,使我心生畏怯,从而抑制了这种诱惑。然而,她那座花园总让我想到物盛必衰,想到种花人及其营造的花园都像春草秋花,乃时间之造物,由时运摆弄,易衰朽飘零。

上个星期,那块出售房子的告示牌被撤掉了,封闭窗户的胶合板被揭开了。几名油漆工来刷那幢房子,那颗枯死的榆树也被砍倒。今天上午,一辆搬家卡车停在屋前车道上,有人从车上卸下一副秋千、一个烧烤架、一台三角钢琴,还有一整套实用的家具。一对年轻夫妻正带着孩子搬进那幢房子。

我希望那家人中有个园丁,一个钟爱百合花、铁线莲和老品种玫瑰的种花人,其爱花之心能确保其他事都暂被撇在一边,先让那一溜花坛多少恢复其旧貌。□ 【译者后记】也许是有感于当年那位不知名的女邻居对陌生人敞开花园,过退休生活的莱西教授在妻子赫拉和一些志愿者的协助下,几年前在他晚年定居的新泽西州大西洋县林伍德镇领头创建了一座占地仅1英亩(6.07亩)的公园——林伍德植物园(Linwood Arboretum)。现任园长的他将其称为“全世界最小的植物园”。

注释:

1.艾伦·莱西(Allen Lacy, 1935-),美国新泽西理查德斯托克顿学院哲学及园艺学荣誉退休教授,撰有哲学著作《乌纳穆诺:生存修辞》(Miguel de Unamuno: The Rhetoric of Existence, 1967),与人合作翻译有西班牙哲学家及作家乌纳穆诺的小说《战争中的和平》(Peace in War, 1983)和《隐秘世界》(The Private World, 1984),曾长期为《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园艺专栏撰稿,著有《后花园:园丁杂记》(Home Ground: A Gardener’s Miscellany, 1984)、《秋日花园》(The Garden in Autumn, 1990)和《绿荫下:小园随笔》(In a Green Shade: Writings from Homeground, 2000)等十余部散文集和园艺著作。

一等奖译文

欢迎陌生人的花园

文/〔美〕艾伦•莱西1

译/姚强

我不清楚她境况如何,也从不知她姓甚名谁。但几十年来她精心呵护的这座花园让我感觉和她已是知交。

她的房子离我家有两英里,是一栋简简单单的两层小楼,外形四四方方,屋顶陡斜2,朴实无华,正是典型的十九世纪中期新泽西海岸附近的建筑风格。

她的花园也同样简单。她并非那种死板的园丁,凡事照搬园艺书,墨守陈规,只求花卉种类繁多,从春天的第一朵番红花到秋天的最后一朵菊花,总有应季的花卉开放。还有人认为在多年生草本花境3中,应让高者居后,矮者居前,不高不低者居于中,若是为了错落有致,引人注目,偶尔也可变换顺序,可她对此却不屑一顾。

在她的园中,所有的花卉都引人注目,所有的花卉都个头高挑。显而易见,她只对三种花情有独钟:玫瑰,铁线莲和百合花。三者虽随意混杂,却颇为赏心悦目,仿佛浑然天成。

她种了十几种铁线莲,共约50余株。这些铁线莲被牵绕在金属栅栏上,攀缘而上。整个夏季,每根栏杆的顶端都会开满大朵的铁线莲,五颜六色,花团锦簇,或暗紫,或深红,或淡紫,或浅蓝,或亮白,不时更替。

她偏爱古典玫瑰。在园内寻不到一株现代的杂交茶香月季或丰花月季,相反,她更青睐古老的玫瑰品种,比如白蕊红玫瑰4,包心玫瑰5,大马士革玫瑰等。她自己动手培育玫瑰花,将花枝剪下,直接插入土中,再把加仑壶倒扣在枝条上加以保护。

而我相信她的最爱其实是百合花。因为花圃中随处可见木质的育苗箱,里面密密地种植着深绿色的百合花幼苗,除了一些圣母百合之外,很难辨认出其余的幼苗是哪些品种。偶尔会有幼苗的种荚上系着纸签,记录着杂交的日期和过程,随风飘动,这说明她还是个业余的杂交育种者,对带有香瓜色暖色调和浅柠檬黄色的百合花情有独钟。

她乐于与他人共享花园。在园外的人行道旁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欢迎光临敝园。美景可尽情观赏,却切勿拈花摘叶。”

五年之前,她的花园还打理的井井有条,草坪肥料充足,平平整整,花圃里没有杂草,高挑的百合花被细心地用木桩支撑。但接下来就发生了变故,我并不了解实情,但草坪没有以往修剪的那么勤快,后来就干脆无人照看了。玫瑰、铁线莲和百合花的领地变得野草丛生。前院的榆树生了病,最终枯死。沿海的飓风袭来时,吹落了一地枯枝,却再也无人清理。年复一年,花园荒废的更加厉害。野生的金银花和南蛇藤在园内肆意生长。漆树,臭椿,毒葛和其它不请自来的植物让所剩无几但还在苦苦求生的百合花,铁线莲和玫瑰的处境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到了去年,房子也人去楼空。前门紧锁,窗户也被几块胶合板封住。园外邀请陌生人来游园的牌子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此房出售”的标牌,一直挂了好几个月。

我几乎每天都要驾车经过那座房子,也曾想过要在后备箱里放把铁锨,将车停在她家路边,然后进入花园,救出几株被茂密的野草闷的喘不过来气的百合花。但法律禁止侵入私人住宅,而且她的房子对面恰好是警察局,这让我心生怯意,只得打了退堂鼓。但她的花园让我想到死亡;园丁和他们培育的花园都很脆弱,受着时间的摆布,若是机缘不巧,只好花自飘零人自去。

上周,房前悬挂的售房告示被摘去,窗户上钉的板子也被卸下。来了一群油漆工人,还有人伐倒了枯死的榆树。今天早上,一辆搬家货车停在房前的私人车道上,卸下了一套秋千,一套烧烤架,一架大钢琴,和一大堆实用的家具,足够装满整个屋子。一个年轻的家庭正在迁入这所房子。

我希望这家人中能有位园丁,她对古典玫瑰,铁线莲和百合花情有独钟,可以抛开其它所有琐事,先去整修花圃,直到它重新焕发几分昔日的光彩。

(选自《范文:短文读本》玛丽•卢•康林著,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1983)

注释:

1.艾伦•莱西于1935年生于美国达拉斯,精通园艺,曾先后任《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园艺专栏作家,出版过多部和园艺相关的文集。此外,他还担任过新泽西州斯托克顿学院的哲学教授及荣誉教授。本文后来被教育专家玛丽•卢•康林(Mary Lou Conlin)编入《范文:短文读本》(Patterns: A Short Prose Reader)一书。该书专为指导美国大学低年级学生写作而编写,于1983年由霍顿米夫林(Houghton Mifflin)公司出版。

2.在建筑学中,排水坡度一般大于10%的屋顶叫做斜屋顶或坡屋顶(pitched roof)。其形式和坡度主要取决于建筑平面、结构形式、屋面材料、气候环境、风俗习惯和建筑造型等因素。

3.花境(Flower border)起源于英国古老而传统的私人别墅花园,是模拟自然界中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以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为主,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宽窄不一的曲线式或直线式的自然式花带,表现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景观。各种花卉高低错落排列、层次丰富,既表现了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又展示了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本文中的花境即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4.此花名字源自历史上著名的“玫瑰战争”(War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约克家族(House of York)和兰开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断续发生的内战。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为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约克家族选择白玫瑰作为族徽,而兰开斯特家族的族徽为红玫瑰。战争最终以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与约克的伊丽莎白联姻而结束,为了纪念这次战争,英格兰将玫瑰做为国花,并把皇室徽章改为白蕊红玫瑰。

5.因其花型酷似西洋包心菜,故得名包心玫瑰;属于园林玫瑰,为普罗旺斯玫瑰的变种。

理解·转换·调整

——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参赛译文评析

本届大赛参赛人数又创新高,达到6179人。优秀译文的数量也随之大增,这令组织者和评阅者既感欣慰又抱歉忱,因为有许多优秀译文难入获奖名单。唯愿参赛者都明白一个道理:获奖译文肯定是参赛译文中的优秀译文,但优秀的译文未必都能获奖,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必定是伟大作家,但并非伟大的作家都能获得该奖。另外还希望大家明白,获奖固然可喜可贺,但参赛的真正价值还在于通过参赛使自己的翻译能力得到提升。

为大赛提供参考译文,于我已是第6个年头。我每年都是在大赛截稿日之前提交拙译,供初评老师参考并审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参考译文也是一份参赛译文。鉴于此,今年的评析就调整一下角度,结合大家的参赛译文来评析参考译文,谈谈我翻译这篇散文时的一些思考,或者说向参赛者汇报参考译文的翻译过程。

有教科书把翻译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即理解和表达【1】,而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翻译过程往往还会有第三个步骤,即调整,所以我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转换、调整三个步骤,多年来上笔译课也主要是用实例讲解如何理解、如何转换、必要时如何调整。三步骤之分应该说符合翻译的实际情况。上世纪末期,由30名美国顶尖学者组成的《新修订版标准译本圣经》(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of Holy Bible, 1989)译委会曾提出“尽可能直译,必要时才意译”(as literal as possible, only as free as necessary【2】)这个翻译原则。“尽可能直译”(尽可能直接转换)说明翻译有时可在两个步骤内完成,如参考译文将“I do not know what became of her, and I never learned her name.”直接转换成“我并不知晓她当时的境遇,也从未听说过她的姓名。”。“必要时才意译”(必要时才调整)则说明翻译有时的确需要进入第三个步骤,如参考译文把“A young family is moving into that house.”翻译成“一对年轻夫妻正带着孩子搬进那幢房子。”;而较之原文,参考译文第12段末句之用词和意象均有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对许多有经验的译者来说,理解、转换和调整并非截然分开的三个步骤,有时理解中就包含了转换,而有些调整则是在转换的同时即已完成。

是直接转换还是有所调整,这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译者的审美倾向和文章风格,以及译者对译文读者阅读审美习惯的判断。我很可能同许多参赛者一样,也是先从宏观上理解原文,即先把原文从头至尾细读几遍,体会原文的主题要旨,同时会忍不住去了解一下是何人写出如此美文。我这番宏观理解获得的印象是:本届大赛原文是一篇叙事为主、兼抒情怀的散文。作者是一位在哲学和园艺学方面都颇有造诣的资深学者、作家及翻译家。原文朴素而不失清新,优美而不乏深沉,描景状物颇为细腻,视觉形象非常鲜明,起承转合极其自然,抒怀感叹与景交融,使读者似乎也从那座跃然纸上的花园窥见了作者那位不知名的女邻居,并从花园的盛衰和花木的枯荣感悟人生自然。但我此时获得的印象还只是朦朦胧胧的基调,或者说是这篇散文隐隐约约的旋律。要把这篇英语散文变成能与之相对应的中文版,接下来就得为这段旋律“填词”,即从微观上理解原文——深究其遣词造句,细品其文法文风,探悉其精理微言,并考证某些物名之实。对我而言,这番微观理解一方面可明确原文首段那两句话中的主句和从句为何用不同时态,perennial border、rugosa rose和wooden flats到底是何所指等具体问题,另一方面则能使在宏观理解时获得的朦胧基调变得确定,隐约旋律变得清晰,从而知道“优美而不乏深沉”的底蕴从何而来。

以原文第12段末句为例,有人将句中的“...are fragile things, creatures of time, hostages to chance and to decay”直译成“是脆弱之物,时间的傀儡、命运与衰亡的人质”或“是脆而不坚的东西,时间的产物、机会和衰败的抵押品”,也有人将其意译成“都是不堪一击的,是有始有终的生命体,都是要面临兴衰成败的”或“是脆弱的生灵,受着时间的摆布,若是机缘不巧,只好花自飘零人自去”【3】。我认为,这些译者虽理解了原文的字词意义,却没有把握住应和这些字词的韵调。我之所以这样认为,除了我自己对原文本身的理解之外,还因为我知道作者艾伦·莱西不仅是一位园艺家,还是一名哲学教授;他对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颇有研究,深受乌纳穆诺哲学思想的影响。碰巧的是,乌纳穆诺那本《生命的悲剧意识》是我经常翻阅并不时在课堂上提及的一本书,因此我不仅记得“哲学更接近于诗,而不是更接近于科学”【4】这句名言,甚至还能发现该书英文版中有句话与参赛原文第12段末句异曲同工,甚至刚好也用了fragile、creatures、time等字眼(of all creatures...what becomes of Me, of this poor fragile I, this I that is the slave of time and space)【5】。由此可见,乌纳穆诺对莱西教授的影响还体现在语言文字方面,而我早年读《生命的悲剧意识》时,就隐隐觉得书中既有“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之悲怀,亦有“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之豁达,所以我觉得,既然莱西教授像欧阳修和王羲之那样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死无常的感慨,那么这番感叹的中文版也可以效仿几分《秋声赋》和《兰亭序》的韵调,于是便有了参考译文:“然而,她那座花园总让我想到物盛必衰,想到种花人及其营造的花园都像春草秋花,乃时间之造物,由时运摆弄,易衰朽飘零。”

有参赛者把perennial border翻译成“长青植物组成的树篱”或“多年生植物组成的边界”,或者把wooden flats翻译成“木台”“木板”,甚至“扁平的木质物件”。对此评委老师都知其缘由,表面上看,这是因为这些参赛者手边没有堪用的英汉词典,但真令人担忧的原因是,许多青年译者尚未认识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必要性。以我任教的学校为例,尽管我一再告诫学生,仅凭手机查单词学不好翻译,可愿意携词典来上翻译课的学生仍越来越少。其实对上述物名,认真查阅词典通常都能解决问题。拿perennial border来说,欲知其所指,首先得明确border到底指什么,在《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 1976)中,border名词词条第3义项的解释是“a strip of planted ground or of plants along or around the edge of a garden”;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7th ed.)中,border名词词条第3义项的释义是“(in a garden花园)a strip of soil which is planted with flowers along the edge of the grass(草坪边等的)狭长花坛”,释义后还指示参见所附彩图第24页;在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中,border名词词条第3义项的释义是“(沿花园、人行道等边缘设置的)狭长花坛,狭长的绿化带”,而且该义项还附有a perennial border这个词条的释义和译例,其释义为“栽种多年生植物的狭长花坛”。由此可见,perennial border中的border既非“树篱”,亦非“边界”,而是“狭长的花坛(花床、花台)”。若进一步查阅包括Home Garden Journal【6】在内的相关资料,我们还可得知,虽说perennial border的字面意思是“栽种多年生植物的狭长花坛”,而且英美人也一直用perennial border来指花园草坪边的带状花坛,但这种花坛早已不局限于栽种多年生花卉,而通常还会间种些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but in addition utilizes groups of annuals and biennials)。换言之,perennial border这个能指中的perennial很多时候已失去了其字面意思。当然,我们仍然可以把perennial border翻译成“栽种多年生植物的狭长的花坛(花台、花床)”,不过我认为,在一篇讲究行文格调和音韵节奏的散文中,翻译成“条形花坛(花床、花台)”或“带状花坛(花床、花台)”更为适宜。另外,正确理解了perennial border,你就会发现这个perennial border就是原文下文中三次出现的flower bed。

当然,对某些物名的翻译,单凭查阅词典还不能解决问题,譬如原文第6段第3句中的rugosa rose,一般词典都没收录,而收有这个词条的《英汉大词典》又只将其解释为“【植】玫瑰”,但在我们翻译的这篇散文中,用“玫瑰”与“红白玫瑰”“包心玫瑰”和“大马士革玫瑰”并列,显然不甚得体,有属种不辨之嫌,因为据原文语境,rugosa rose肯定也是玫瑰的某个品种。《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说rugosa rose原产于日本,但我对此存疑,我经常提醒学生记住奈达的一句话:“对于译者,百科全书往往比词典有用得多。”【7】据我查阅的各种百科资料,我确信rugosa rose原产于中国东北地区,后传入朝鲜、日本等地,韩语称其为해당화(haedanghwa),日语称其为ハマナシ(hamanasu),而此花的韩语汉字名“海棠花”(字面意思是flowers near seashore)和日语汉字名“滨梨”(字面意思是shore pear)也都暗示了此花是从中国经海上传入当地的。北美于19世纪中期从日本以拉丁学名Rosa rugosa引入此花,于是便有了rugosa rose这个英语名。然而,想必也有些参赛者和我一样,考证之后终于明确了rugosa rose之所指,但仍然觉得难以将其转换成得体的中文,甚至会像严复当年那样感叹“索之中文,渺不可得,既有牵合,终嫌参差”【8】。的确,我们今天能一见science就想到科学,一见economy就想到经济,殊不知仅仅一百多年前,严复面对一个introduction就在“卮言、悬谈、悬疏”之间旬月踟蹰,最后才翻译成“导言”。我们今天能有词典可查,实乃前辈万千次“旬月踟蹰”的积累,但前辈的积累不可能无所不包,而且事物在不断变化,认识在不断发展,概念也在随之而更新。所以遇到rugosa rose这种在汉语中尚无定名的事物,译者只能效法前辈译家“自具衡量,即义定名”【9】。据我手边的《拉英词典》(Cassell’s Latin-English Dictionary, 1987),拉丁语形容词rugosa(rugosus, rugosum)的意思是wrinkled;英文中有源自拉丁词rugosa的形容词rugose,意为“有皱纹的, 多皱纹的”;《大英百科全书》中介绍的一类珊瑚名为Rugosa(Rugosa corals),《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将其翻译成“皱壁珊瑚”。综合以上考证并反复衡量,我最后把rugosa rose定名为“东亚皱瓣玫瑰”,于是便有了参考译文:“她钟爱旧时流行的品种——红白玫瑰、包心玫瑰、大马士革玫瑰,以及数种东亚皱瓣玫瑰。”在此说明一下,评委会在初评前就决定“不要求参赛译文的译名都这样统一,只要得体即可”。实际上,只要译文体现出了rugosa rose是玫瑰的一类,不管是翻译成“东亚玫瑰”“皱叶玫瑰”“日本(野)玫瑰”,还是翻译成“原产自中国不同品种的玫瑰”,我评阅时都有适当加分。

有一千个译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这句话我可能比许多人都体会得更深刻,因为教了30年英汉翻译,批阅过的作业和试卷至少也近万份,但我还从没见过两篇一模一样的译文。就拿这次入围百篇译文的篇名来说,100个译者译出的篇名就有51种,从尚质的《一个欢迎陌生人的花园》到好文的《芳园不拒陌客》,我相信每个译者都认为自己译出的哈姆莱特最像哈姆莱特。我也认为这些译名大多都像哈姆莱特,因为这些不同的译文中都包含了捷克翻译学者波波维奇所说的原文的“不变内核”(invariant core),英国学者巴斯内特谈到“不变内核”时说:“转换之差异或译文之不同,均在于那些不会改变核心意义但却能影响表达形式的变化”【10】,而我历来认为,这种“转换之差异或译文之不同”必然会产生,因为每个译者的文学修养、语言水平、审美习惯、鉴赏水平和翻译理念都不尽相同。其实我一见A Garden That Welcomes Strangers,脑子里首先想到的也是《一座欢迎陌生人的花园》,后来调整为《一座向陌生人敞开的花园》,是因为我觉得后者更能表现作者所关注的人类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篇末一个新家庭搬进那幢老屋,就令我联想到《旧约·传道书》第1章第4节“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同时我认为,A Garden That Welcomes Strangers这个篇名的“内核”是“Welcomes Strangers”,所以我觉得《祂的花园》《爱的花园》和《一个迎接未知的花园》等篇名值得商榷。

再简单谈谈我对tall grass(第9段)和A young family(第13段)的转换和调整。我开始也把tall grass译成“高高的野草”,但随后就意识到,此处的tall grass还不是花园长期荒废后的“蓬蓬荒草”(第12段),只是草坪刚开始无人修剪时长高的草,所以觉得此处译“野草”不妥,但译“高高的草”过质,译“萋萋芳草”太文,最后想到借用徐霞客笔下的“丰草芃芃”,于是便有了参考译文“芃芃丰草侵入„„”。和许多参赛者一样,我看到A young family也想到“一个年轻的家庭”,但考虑到中国人把新婚燕尔的小两口(a young couple)也称为年轻家庭,而英语中的a young family不等于 a young couple,前者专指 a young couple with their child or children,所以便有了参考译文“一对年轻夫妻正带着孩子搬进那幢房子”。最后我建议参赛者先把自己的译文朗读一遍,然后再朗读一遍参考译文(对比语气之轻重、节奏之张弛、语言之清浊、措辞之分寸),这样也许能从中领会到仅靠默读难以领会到的东西。当然,参考译文仅供参考,参赛者从中获得的不可能只是启发,还应该有经验教训。毕竟就像傅雷先生所说:“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11】 □

注释:

【1】 参见郭著章等编《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四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2】 参见http://。【3】 本文所举译例均引自入围最终评审的100篇参赛译稿。

【4】 Miguel De Unamuno.The Tragic Sense of Life, Eng.trans.by J.E.Crawford Flitch.Dover: Dover Publications, Inc.1954, p.15.【5】 The Tragic Sense of Life, p.123.【6】 参见http:///。

【7】 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Shanghai: SFLE Press, 2001, p.286.【8】 参见严复《天演论·译例言》,载《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7页。

【9】 同上。

译文评析论文 篇3

【关键词】诗歌翻译 情感再现 韵味

一、引言

When You Are Old是叶芝献给女友毛特·冈妮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诗篇。诗歌语言简明,但情感丰富真切。诗人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文章通过深入剖析诗作中诗人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诸如假设想象、对比反衬、意象强调、象征升华,再现了诗人对女友忠贞不渝的爱恋之情。揭示了现实中的爱情和理想中的爱情之间不可弥合的距离。如何用中文真实再现作者对爱人的真挚情感,是每位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我国,飞白、袁可嘉、杨牧、裘小龙和李明等多位译者本诗进行翻译,给读者呈现出风格不一的译文。本文选取飞白、袁可嘉和李明的部分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诗歌翻译中情感再现的重要性。

二、When You Are Old汉译文的评析

1.题目翻译评析。When You Are Old

飞白 译:当你老了

袁可嘉译:当你老了

李明 译:当你韶光已逝时

究其字面意思,多数人都会将其翻译成“当你老了”。但李明却另辟蹊径,将其译为“当你韶光已逝时”。在字典中,“韶光”一词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而当时两人邂逅的时候,毛特·冈妮二十二岁,正处于自己的青春岁月中。李明的译文不禁让读者感叹岁月的无情,但又为作者忠贞不渝的情感而动容。因此,笔者认为李明的“韶光”一次用的恰到好处。

2.诗文翻译评析。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飞白译: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袁可嘉译: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李明 译:倦坐于炉火旁,请取下这本诗集

这句话描述的是说爱人在年老时,睡衣昏沉的状态下的动作。但三位译者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动词的使用和“book”一词的翻译。与飞白和袁可嘉不同的是,李明没有将“nodding” 译成“打盹”,而是改为“倦坐”。笔者认为“倦坐”一词用的好。因为,自己的爱人无论何时都是举止优雅的。而“打盹”虽然忠实原文,但用在女性身上,有欠妥当。再者,傅浩(2002)在《<当你老了>五种读法》中提到,“book”在这里不是一般的印刷品,而是指诗人赠给情人的亲手抄有情诗的硬皮笔记本。所以,“诗篇”、“诗歌”都不如“诗集”更能还原真实的情景。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飞白 译:多少人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袁可嘉译: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李明 译:多少人爱恋过你那青春飞扬的时刻

这句话说的是,在毛特·冈妮的年轻时候,很多人都爱慕她迷人的风采。在上述三个译文中,李明将“loved”译为“爱恋”,看似只多了一个字,却能真正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在字典中,“爱” 指的是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爱恋”的意思是感到深深地吸引。对于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多数男子绝对是被深深地吸引住,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喜爱。所以,“爱恋”一词更能准确地体现出毛特·冈妮的魅力所在。此外,对“glad grace”的处理,三位译者见仁见智。“glad”有一项意思是“cheerful and bright”,这说明当时她给人感觉是青春阳光的。而飞白的“欢乐而迷人”并没有体现到这一点。袁可嘉的“欢畅”和李明的“飞扬”都能够让读者想象到该女子当时的风貌。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飞白 译: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袁可嘉译: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李明 译:爱神怎么会漫步于巍巍群山之间,

爱神怎么会将容颜隐没于繁星万点。

这是本诗的最后两行,结合前一句,讲的是爱神怎么会逃走,又怎么步上群山,以及怎么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岁月如梭,面容已变,可是作者的爱情并没有消逝,而是在山上流连往返,不忍离去,最后将自己隐藏在一群星星之间。从上述的译文来看,最大的区别在于“face”一词的翻译。飞白译为“赧颜”,即“因羞愧而脸红”。此处稍有不妥,因为这两句诗主要说的是“爱神”在群山之间徘徊,不忍离去。况且诗人的“爱”早已是千锤百炼,没有所谓初期的“羞愧”之意。袁可嘉将“face”译成“脸庞”,没有欠妥之处,可以说是忠实原文。但跟李明的“容颜”相比,还是稍有不足之处。通过前文可以看出,诗人就是借爱人易老的容颜和自己永恒的爱情来对比,所以此处“容颜”可谓是一语双关,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When You Are Old因其感情的真挚而广泛流传,所以对它的翻译更是要精“译”求精。诗歌的翻译除了做到基本的押韵和结构工整之外,重点在于真实再现作者的情感。通过上述三种译文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细节的处理是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一个字或词的增与减都关系到译文与原文的差距的大小。总的来讲,三位译者大体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本意,各有借鉴之处,为以后的译者提供了成功的范本。

参考文献:

[1]储艳.从《当你老了》看叶芝诗歌的抒情主义格调[J].长春:作家,2009.

译文评析论文 篇4

一、课文难点理解不准

原译:正在自己辖区巡逻的警察神气十足地沿街走了过来。他每次巡逻都是这样, 他的这种神气绝不是为了引人注目, 此时街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开篇的两句话中的impressively和impressiveness如何理解很重要, 是文章的难点之一。第一个副词impressively是指警察走路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个impressiveness是名词, 仍指这种姿态。我们知道, 警察的气质和普通路人是不一样的, 警察走路昂首阔步, 神态威严庄重, 所以此处可以用“威严”或“威风”来翻译。第二句中的normal指的是他平时也是以这样的姿态巡逻的, 是习惯性的, 不是为了做秀, 而for引导的从句则补充了缘由。但教参中的译文并没有把这种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只简单地按原句顺序译了出来。

改译:一名警察正威风凛凛地在大街上巡逻。路上行人寥寥, 所以他的威严并不是做秀, 只是习惯成自然。

原译:火光中显现了他苍白的面庞, 方正的下颚, 机警的双眼, 眼眉上有一小块白色伤疤。

Showed译成“显现”, 用词不贴切, 可改为“映照”。将white直译为“白色的”, 并不准确, 实际上伤疤愈合后会比周边的皮肤显得白些, 此处的white暗指Bob很久以前受过伤, 可以改译成“右眼眉上有块淡淡的疤痕。”

原译:他的领带上别着一颗硕大的钻石, 样子很怪。

Oddly set是过去分词做状语修饰限定diamond, 根据《麦克米伦高阶美语词典》中的释义, set指“[usually passive]to put a jewel or stone in a piece of jewellery”, 是“镶嵌 (珠宝) ”的意思。原译对这个单词明显是理解错了。oddly修饰set, 意思是领带夹一般都不大, 却镶嵌了一个很大个的钻石, 整体看着很不相称。

改译:他的领带夹上镶着一颗大钻石, 显得极不相称/十分惹眼。

二、单词或词组翻译错误

原译:现在不过刚到晚上十点。

Barely在此的意思是“还不到”, 这是开篇交代的时间, 再看第11段明确了时间“Three minutes to ten”, 加上之前两人还聊了一会天, 所以原译是对barely的误解。

改译:快到晚上10点了。

原译:这里的人们习惯早睡早起。

The area指这片商业区, keep early hours可以指人早睡早起, 但在这里, 明显是指店铺打烊早。

改译:这里的店铺都关门早。

原译:你不时会看到一家雪茄店······

Now and then英文释义是sometimes, but not very often应该是“偶尔”, 不应译成“不时”。“不时”在《辞源》里的释义有三个: (1) 不及时。 (2) 不定时。 (3) 随时, 都不符合此处的意思。

改译:你偶尔会看到一家雪茄烟店·····

三、语体选择不当

小说中有许多鲍勃与警察的对话, 其特点应该是口语化, 比较随意, 但译文有些地方却处理得过于书面化, 读起来不亲切。

原译:你走后就没有与你这位朋友通信吗?

“通信”过于书面化, 而且hear from强调的是收到吉米的信。

改译:分别后, 你就没有收到过那位朋友的信吗?

原译:男子······开始简述他的发家史。

将outline译成“简述”过于书面化, 不如直接译成“说起/介绍”。

原译:······突然止步, 抽回了自己的胳膊。

“止步”这种措辞有些别扭, 有文言文的感觉, 可以说“停住”。

改译:······突然停住脚步, 松开了手。

原译:这时下起来清冷的细雨······

用清冷来翻译cold, 读起来很别扭, 不如直接说“冷飕飕”, 或者“绵绵细雨夹着冷风吹来”。

四、语言不精炼

原译:今晚我千里迢迢到这里来, 站在这门口等他, 只要我的老伙伴出现, 就值了。

几乎每个词都译出来, 过于罗嗦。old partner译成“老伙伴”, 不如译成“老朋友”更顺畅。

改译:今晚, 我千里迢迢赶来会老朋友, 只要他来就都值了。

原译:······他的大衣领子向上翻到耳朵处······

改译:······大衣领子竖到耳畔······

原译:另一个人兴致勃勃地听着, 翻起的大衣领子几乎把他的脸全遮住了

Hidden in his overcoat, 是伴随状语, 可以不单独译成句子。

改译:另一个人, 把头埋在衣领中, 兴致勃勃地听着。

原译:“圆滑的”鲍勃

Silky大写且加了引号, 是指人的绰号, 而翻译成形容词, 就没有了绰号的感觉。

改译:“滑头”鲍勃

原译:西边来人打开了递给他的小纸条读了起来, 开始他尚平静, 读完后拿着纸条的那只手微微地颤抖了一下。

改译:西部来的人打开递过来的纸条, 刚开始读时, 还很平静, 但读完后手却微微颤抖。

五、文化背景理解有偏差

原译:食品店。

该词条的释义是“a small restaurant serving simple, light meals”, 译作“食品店”, 给读者的印象是卖食品的商店, 而不是吃饭的地方。如果译成“快餐店”则更符合原意。

原译:西边;西边来人。

该词在文中出现了四次, 都译成了西边, 完全忽略了原文的写作设定的是西部淘金热。

改译:西部。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教师用书中的这篇译文存在一定的误译, 在某种程度上会干扰教师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也远没有达到编者给自己定下的“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原则。希望今后相关部门再修订教参时能对参考译文再三斟酌, 尽力做到忠实原文。翻译一向是艰巨的工作, 需要译者的严谨、细致, 当然笔者水平也有限, 分析中肯定有不当乃至错误之处, 希望能抛砖引玉, 请各位同仁指正。

摘要:《现代大学英语·精读》 (第二版) 第一册选取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二十年后》, 但相应的教师用书中给出的参考译文却存在一些误译现象, 如对词语、句子理解不准确, 译文嗦, 语体色彩把握不准等。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并改译, 以期引起大家对教材译文的重视, 在今后的编写过程中提供高质量的忠实译文。

关键词:翻译原则,教参译文,《二十年后》

参考文献

[1]Nida 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麦克米伦高阶美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教师用书: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4]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译文评析论文 篇5

2005年9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北京周报》分别于2005年9月22日、9月29日和10月6日分上、中、下刊登了全文并附上英译文。白皮书是一国政府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是关乎国家大政方针的政策文件。翻译白皮书的目的是宣传有关的政策和观点,向外界公布有关情况。这种类型的翻译属于对外宣传文本的翻译。由于这类体裁大多涉及国家基本方针政策,涉及政治影响和国家形象,因而翻译时都强调紧跟原文语义,决不可随意更改或发挥。我国时政翻译资深权威程镇球就一直认为,对于这一类文本的翻译,“首先,要紧扣原文,不得任意删减”,“紧扣原文,有时原文的词序也要很好注意,不要轻易颠倒,避免犯政治错误”,“紧扣原文,甚至一些小零件也不应该放过”。 (1) 但由于过于强调这样的思想,现今的时政翻译者“1)亦步亦趋,大部分译文逐句对译;2)累赘繁复,语句冗长;3)中式英语特征明显;4)有不少概念与句法逻辑错误”。 (2) 笔者从认知思维与信息接受心理特征出发,通过分析《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的英译文,探讨“经济简明”策略原则在对外宣传文本翻译过程中的运用。

2. 对外宣传文本翻译的理论基础

2.1 对外宣传翻译的原则

对外宣传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追求实效与时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社会活动领域对外宣传的目的具有侧重性”。“我国政治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环境卫生等对外宣传的目的在于通报情况、证实事实、传播观点、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以期产生最佳社会效应,即获得各国政府及友好人士的信任,实现同各国人们友好往来共同发展”。 (3) “对外宣传翻译目的决定了其原则规约的目的性内容:获取“最佳社会效应”。 (4) 即译文要适应特定读者群体的语言文化、认知模式、接受心理等,让受众最大限度地了解、接受原文的意思,从而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具体来讲,就是要“吃透中文的精神,以‘意’为重,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按照英语的习惯,表达原文的内涵”,既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义,同时又要使译文通顺易懂”。 (5)

2.2“经济简明”策略原则

对外宣传翻译属于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 (6) 应用翻译大多数文本的策略导向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突出文本的信息。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和读者效应是这类文本翻译的“核心”。因此,“对外宣传翻译的信息传达应遵循‘准确无误’的目的效度原则,译文表达应遵循‘经济简明’策略原则”。 (7) 英语读者十分注重行文的简洁,The Element of Style一书中说到,句子里不应有一个多余的词,篇章里不应有一个多余的句子,正如一幅画里没有一条多余的线,一部机器里不会有一个多余的零件。经济简明的译文能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由于汉英语之间存在着各自本身的异质性差异,即语言内在的、支配言语行为表现的各种内在机制,它包容了复杂的历史、地缘因素,牵涉到更深层次上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而汉、英语言中各自表现出来的语言异质性差异又特别明显,十分鲜明地体现在各个语言层面上,如文字体系、词汇形态、语言组接方式,还有语法范畴、表达风格等。因此,简洁的汉语表达直译成英语就很可能拖沓冗长。

2.3 可操作性准则

在策略原则之下,我们还需要具体的可操作性准则。在以下讨论中,笔者用曾利沙提出的10条可操作性规则对《白皮书》进行评析:“1.删略对基本信息不提供实质内容的文字;2.删略或简化不必要的解释性文字或读者已知的信息(即共享信息);3.删略一般读者易于从文字中推出的信息内容;4.删略复合型词组的语义重复性文字;5.若一名词或短语本身蕴含有其修饰性文字的语义内容,删略该修饰性文字;6.当范畴或属性词出现在具体或种概念词语之后,删略该范畴词或属性词;7.当某下义词与上义词并列使用时,酌情删略其中之一;8.能用小一级语言单位传达的信息内容就不要用大一级的语言单位;9.当有多项描述或评价性文字出现说明某特定对象时,删略或简化其中内容比较虚的文字;10.当同一或相邻语段内出现两处以上的相同或相似的文字信息,酌情给予必要的信息压缩。” (8)

3. 对《白皮书》英译文的评析

《白皮书》英译文用词反复累赘,语句冗长,中式英语特点突出。这些都体现在词汇/短语层、句法层、语段层、文化语用层。本文重点分析词汇/短语层和句法层。

3.1 词汇/短语层

3.1.1 冗余性范畴/属性词。

范畴词是指表示同类事物的分类与概括性的词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是具有同类特征所有事物的集合体。例如花是一个范畴词,它包括了玫瑰花、百合花、杜鹃花、茉莉花等不同品种的花。两者之间在语义逻辑上是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常见的范畴词有现象、情况、工作、任务、建设、因素、态度、局面、状况、过程、反应、心理、活动、问题等。属性词是指反映事物自身状态、性质、特点等的词语,如蓝色、正方形等。英语中以词汇形式出现的范畴/属性词较少,其认知概念大多以词缀或实义名词本身表示。所以,汉语的范畴/属性词一般不译成英语。如蓝色,一般不译作“blue in colour”,因为blue已经表明是颜色,in colour就成了冗余信息。《白皮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原文: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译文:China has unswervingly pursued a national defensepolicy that is defensive in nature.

改译:China has unswervingly pursued a defensive policy.

评析:defensive就是一个表示属性的词,in nature成了冗余成分,对基本信息不提供实质内容,所以应删除。而defense在《朗文当代英语辞典》的其中一个解释是:“all the system, people, material act that a country uses to protect itself from attack.”由此可知,defense本身就包含national的意思,national也可以删除。

3.1.2 词汇语义蕴含性冗余信息。

语义蕴含是指:“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来说,如果有甲就必然有乙。用公式表达是:甲→乙。” (9) “据其形态可分为认知蕴含、词汇蕴含、结构蕴含等。认知蕴含是指某个缺失的信息内容能通过认知思维推导出来;词汇蕴含是指一词语概念蕴含另一词语概念的语义特征;结构性蕴含是指某个语言结构的信息为句中特定词语的认知语义逻辑结构所蕴含。” (10) 在翻译成英语时,必须弄清词语的概念及其蕴含的认知逻辑结构特征,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白皮书》中的例子有:

原文: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对企业宣传和普及防扩散法规,提高其知法守法和自律意识。

译文: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taken various measuresto make the legislation on export control known to enterprises, with a view to raising their awareness and self-discipline to abide by the law.

改译: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taken measures to makethe legislation on export control known to enterprises, with a view to raising their awareness and self-discipline to abide by the law.

评析:measure以复数形式出现,已经说明有不同的措施,这属于结构蕴含。而且“各种”在这里也不需要强调。因此,不必死抠原文中的字眼,把“各种”对译成various。类似的例子还有:various forms of assistance, various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su 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customs clearance, various categories of initial and annual declarations。

3.1.3 多余的强化语。

强化语就是用来加强语气或程度的形容词或者副词。英语词汇丰富,一个出色的译者能选用一个意义准确的词而不需要加强化词。例如,他会用essential, imperative, vital, indispensable或者crucial来代替extremely important;他不会用they absolutely wanted to而是会用they were determined to, had resolved to, were bent on, insisted upon。在《白皮书》里,强化词比比皆是,例如:

原文:有关国家应履行公约义务和有关承诺,早日启动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实质性销毁进程,以便尽早干净、彻底地销毁这些化学武器。

译文:The country concerned should fulfill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e Convention and honor its commitments, start at an early date the substantive destruction process for the chemical weapons it abandoned in China so as to destroy those weapons completelyand thoroughly as soon as possible.

改译:The country concerned should fulfill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e Convention and honor its commitments, start to destroy the chemical weapons it abandoned in China as soon as possible.

评析:destroy的意思就是to damage something so badly that it can not be repaired or so that it no longer exists,因此completely和thoroughly就成了冗余成分,应该删去。早日启动销毁进程,自然会尽早销毁掉,所以最后两句是同一意思,宜合为一句译出。类似的错误有:It is the shared aspi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community as well as the goal of China to thoroughly destroy nuclear weapons and free the world from such weapons. (彻底销毁核武器、实现无核武器世界, 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夙愿, 也是中国的目标。) 这里的thoroughly也应该删掉。类似的错误还有complete prohibition and thorough destruction, complete ban等, 它们在全文中出现13次之多。

3.1.4 词语重复,行文呆滞。

译文中词语重复的现象也不少。例如:

原文:当前,中国人民正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译文:At presen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concentrating ondevelopment and nation-building along a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改译:The Chinese people are concentrating on developmentalong a road of peace.

评析:这里用了两个development,直译了中文的两个“发展”,笔者认为这是不必要的。第一个development与nationbuilding同义,中国人民谋发展,难道不是在建设自己的祖国?因为前面已有一个development,所以后面就不必重复了。At present也是一个冗余成分,句子的时态已经充分表明这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无需加时间副词强调。类似还有“At present, the danger of weaponization of outer space is increas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3.1.5 形式动词过多,行文冗长。

在汉语中,我们习惯用一些短语如:“共同努力做好……”,“为……提供帮助”等。其实真正起作用的动词是后面的动词而不是“努力”、“提供”这些动词,它们已经成了一种惯用形式。直译成英语,行文就会显得拖沓,真正的动词迟迟不出来,让人觉得不耐烦。例如:

原文: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在导弹防御方面向中国台湾地区提供帮助或保护。

译文:As the Taiwan question involves its core interests, China opposes the attempt by any country to provide help or protection to the Taiwan region of China in the field of missile defense by any means.

改译:As the Taiwan question involves its core interests, China opposes the attempt by any country to help or protect the Taiwanregion of China in the field of missile defense by any means.

评析:这里的provide没有提供任何实质的信息,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动词,可以删去。类似的例子还有:provide assistance→assist;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contribute appropriately to;making joint efforts to prevent→to prevent;endeavored to seek→to seek;work hard to integrate the efforts→to integrate the efforts。

3.2 句法层

在句法层面,《白皮书》的译文句子没有按照英语的行文习惯,还是直译中文的句子,因此显得词语堆砌,语句臃肿。有的句子对同一内容作简单的重复,没有表达出实质的意思。例如:

原文:中国不希望导弹防御系统对全球战略稳定产生消极影响,给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大国之间的信任,损害其他国家正当的安全利益。

译文:China does not wish to see a missile defense system produce negative impact on global strategic stability, bring new unstable factors to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erode trust among big powers, or undermine legitimate securityinterests of other countries.

改译:China does not wish to bring new unstable factors to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erode trust among big powers, or undermine legitimate security interests of other countries.

评析:句子的前部分negative impact就是指后面的一系列内容,因此行文时直接开门见山,把具体的负面影响说出就行。一般有常识的读者都能判断这是负面的影响,所以可以删去。

4. 结语

应用翻译与文学翻译不同,它有不同的目的与侧重点,它注重信息的传达到位,以及能否达到它预期的效果。因此,应用翻译者应当注意翻译的目的,针对特定的目标读者群,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外宣传翻译是一种很重要的体裁,它不仅仅涉及翻译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译者在翻译这类材料时,往往不敢改动一字,直译汉语的内容,造成中式英语的现象突出,有时反而让外国读者读不懂。只有吃透中文原文,迎合目标读者的要求,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 (3).

[2]曾利沙.对《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英译文的评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 (2).

[3]曾利沙.关联性信息性质与信息价值[J].

[4]王弄笙.近年来汉英翻译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J].中国翻译,2002, (1).

[5]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6]石安石.语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7]Pinkham, J.中式英语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8]Strunk William, Jr., White, E.B.The Elements of Style, Massachusetts:Allyn&Bacon, 2000.

[9]朗文当代英语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10]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译文评析论文 篇6

对于文学作品译文的评析, 学术界有着不同的意见。从理论上来讲, 有人从语言学的角度, 有人从文学的角度, 而有人则从语用学或科学等方面的角度。从评析的层面来讲, 有人强调对整个译文总体效果的评析, 有人则更重视对译文中一词一句的评析。 (赖安, 2012)

从理论上讲, 翻译应该使译文在语言形式、内容、文体、风格上都和原作产生相同的效果, 保持原汁原味。其中, 风格一般被认为是高级阶段的翻译。“对于一篇文学作品来说, 风格可以算作全文的‘眼’”。 (杜平, 2009) “翁显良认为:‘风格可译, 指的是原作意象的隐或显、婉或直、艳丽或质朴、庄重或诙谐都可以译。’” (翁显良, 1983) 翻译风格论首先要关注原语风格意义的把握和再现, 通过对原语风格意义分析, 把原文内容和形式再现出来。

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 他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 世称“冰山原则”, 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 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在形象之中, 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要素。 (张晓花, 2009)

2 写作背景与故事梗概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 写于1927年, 收入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

这篇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酒吧, 男人试图劝说怀孕的女孩去做人工流产手术, 然而女孩却想留住孩子。酒吧外, 山野干巴巴的灰褐色一片, 女孩远眺群山, 听着男人劝她流产的话, 心里涌起阵阵失望。男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手术”。“你再说我就要尖叫了。”女孩后来再也忍受不了心中的苦恼和反感, 她连用了七个please请求男人停止话题, 这时, 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放到现在的社会里, 这篇小说讲的是生活当中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 人们还是比较保守, 有着很传统的贞操观念。女人怀孕了, 就会把孩子生下来并抚养长大。然而故事的女孩并没有那么幸运, 孩子的爸爸并不希望留着两人爱的结晶。故事很平常, 却带给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

3 译例评析

翟象俊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翻译家, 他在文学作品翻译界赫赫有名, 曾翻译了不少海明威的作品, 其译文深受学术界的认可与推崇;而张祥麟先生在微观翻译方面有极大影响, 他翻译的作品简洁凝练, 字字珠玑。本文将从语言学的翻译理论角度, 对两位翻译学者的译文中一些经典译例进行对比评析。

例一:They were white in the sun and the country was brown and dry.

翟译: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 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张译:阳光下, 山冈一片灰白, 乡野满目枯焦。

评析:通读文章我们可知, 女孩怀有身孕, 男人却希望她去流产, 而女孩则希望保住胎儿, 两人对胎儿的处理方式产生了矛盾。一般情况下, 人们坐在酒吧里都是举杯畅饮, 可故事中的主人公却因为女孩腹中的孩子而忧愁。小说没有告诉我们两人的关系, 但我们可推断出这个孩子来得不合适, 这个世界不欢迎他。因此, 两人坐在酒吧里, 窗外远处山冈在阳光下显得灰白干巴, 一如女孩燥乱的心情。张老把原文译为“山冈一片灰白, 乡野满目枯焦”, 说明山冈在女孩眼里的形象, 简洁且表意贴切。翟老的译文“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则显得略微臃肿。

例二:“I’ve known lots of people that have done it.”

“So have I, ”said the girl.“And afterward they were all so happy.”

翟译:“我认识许多人, 都做过这个手术。”

“我也认识许多人做过这个手术, ”姑娘说。“手术以后他们都照样过得很开心的。”

张译:“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曾经做过。”

“我也认识呢, ”姑娘说。“并且过后他们都是那么幸福。”

评析:男人试图劝说女孩去做流产手术, 但这并不是女孩想要的。她想要留住自己的孩子。小说原文用的是it, 指代的是“人工流产”。但“手术”二字是恰恰女孩忌讳听到的, 原文中并没有abortion这个词, 但翟老在翻译时把它翻译出来了, 不符合小说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这个例子中出现了三个女孩忌讳听到的“手术”二字, 显得有些许累赘, 而且不大符合原文意思。张老译为“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做过”, 至于做什么, 说话双方都很清楚, 不用特地翻出来, 这照顾到了女孩此刻敏感的心理。

例三:“And if I do it you’ll be happy and things will be like they were and you’ll love me?”

翟译:“如果我去做了, 你会高兴、事情又会象从前那样、你会爱我——是吗?”

张译:“要是我去做了, 你就会高兴, 样样就会如前依旧, 你会爱我?”

评析:男人一再强调流产手术的“简单”, 并没有想到手术对女孩以及两个人关系的影响。但是女孩并不这么想, 她认为手术之后会带来种种变化, 两个人的关系或许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甜蜜时光。她不光要承受手术的疼痛, 还要顾虑手术后男人对她的态度, 担心男人不再如以前爱她。原作品连用了三个and, 表达了女孩当时不停追问, 语气焦急、逐步递进的意思, 翟先生在后半句把you’ll love me?翻译为“你会爱我——是吗?”, 多了个“是吗”, 带有不自信的口吻, 仿佛需要男人对她的怜悯。张老改译后的“你会爱我?”较之原译表意上更贴切。 (张祥麟, 2001)

例四:“Would you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stop talking?”

“I’ll scream.”

翟译:“那就请你, 请你, 求你, 求你, 求求你, 求求你, 千万求求你, 不要再讲了, 好吗?”

“你再说我可要尖声叫了。”

张译:“请你务必务必务必务必务必务必务必住口!”

“我要喊啦。”

评析:此处接近小说的结尾, 属于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最后两个人还是纠结于手术的话题, 男人多次劝说女孩去做手术, 女孩多次想把话题引到别处, 可男人还是把话题引回来, 女孩做出了自己强烈的哀求:让男人务必住口。翟老连用七个“求, 求求”, 后面再加一个“好吗?”, “求”字带有商量的口吻, 不能反映出女孩内心深深的反感情绪。而张老用七个“务必”, 一个“住口”就把女孩的心里的反感情绪表达得非常到位, 令对方没有任何回话的余地。第二句的I’ll scream.的翻译中, 翟先生翻译为“你再说我可要尖叫了。”“尖声叫”还是停留在“叫”的层面, 而张先生的“喊”表达出女孩再不能忍受的强烈情感, 这也是她内心为自己命运抗衡的呐喊。

4 结束语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 对两位老先生的译文只能给出以上拙见。总之, 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翻译都有独特看法, 角度不同, 结论也会不同,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赏析的独特一面。但译文最重要的还是要遵守原作品的风格, 保持原味, 这样才能使更多的读者通过译文的字里行间, 去细细品读文学作品的美。

参考文献

[1]杜平.朱自清的背影与英译文的文体语言比较[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2) :140.

[2]赖安.海明威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翻译评析——以曹庸和张祥麟先生译本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1) :116-118.

[3]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9.

[4]张晓花.海明威“冰山原则”下的小说创作风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9 (1) .

上一篇:《中彩那天》教学例谈下一篇:肩关节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