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亮点评析的教学论文

2024-07-06

高效课堂亮点评析的教学论文(精选8篇)

高效课堂亮点评析的教学论文 篇1

高效课堂亮点评析的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近两年,“高效课堂”教学理论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高效课堂”以其不拘一格的教学策略,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给干瘪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期以来墨守成规的课堂教学终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静态的文本变成了动态的语言、沉闷的课堂变成了多彩的舞台、单调的声音变成了美妙的“交响乐”。

关键词:高效课堂 亮点

一、有效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

对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可以说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异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老师又都喜欢喧宾夺主、“鸠占鹊巢”。课上自己讲得不遗余力,学生却只是看客。不可否认传统的课堂可以教会学生知识,但由于教师过分“强势”而往往导致学生被动应付,所以传统课堂大多数学生只是“被教会”而非主动学会。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高效课堂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还政于民”,让学生自己当家作主。这种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的转变,把学生真正推到了学习的前沿阵地、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而高效课堂把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教学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问题意识,究其实质,乃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掌握知识具有不可预估的积极意义。

三、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能说会道”将成为个人提高社会竞争力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高效课堂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将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教学中的许多任务都是要求先由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将各自讨论的结果进行很好的归纳总结,然后由小组代表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讲给位同学听。大家都知道想要把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道理说明白,说话者必须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种反复讨论、不断归纳总结、展示的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培养了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团队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社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行之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小组内各个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必须要改变自己独断专行的做法,与其他成员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每位学生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学习行为,为同伴提供更多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谦让、团结。实验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有利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交住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如黑暗中的一颗火种,让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的希望,看到了因教学模式的改变而给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衷心希望各位同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求新求异,给孩子们创造出更加自主、多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这块本来属于自己的晴空自由翱翔,演绎出更加灿烂多彩的人生。

高效课堂亮点评析的教学论文 篇2

一、煽情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而兴趣又是情感的煽情激发产生的,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煽情导入是这一节课必不可缺少的。对于情感导入,无论是激发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煽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去探究,产生的求知欲望就十分强烈。一般来说,煽情导入,因材因人而异,可以一个故事、笑话、情景、几个问题、一则新闻等作为导语,或开门见山,或破题导入,或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情感兴趣。

例如,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不急于要求学生读课文,感悟课文,而是先播放课件《忏悔录》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十分孝敬的儿子辛苦在外,最大的愿望是让体弱多病的父亲过上幸福的日子,但结果却让父亲连吐了七口血,为什么呢?原来他为了更多更快地赚钱,竟然去偷车,结果身陷囹圄。最后儿子叹出了一句话:“不义之财再多,得不到亲情的怜惜;再多的钱,都比不上能依偎在亲人身边相守的日子。”看了这个画面,同学们感慨万分,唏嘘嗟叹,入情入境。我又趁势动情谈起我父亲早年为我姐弟三人的读书东奔西忙,压弯了脊背的情景,当我吟起《老父亲》“……假如生命能有轮回,就让我给你捶捶不再挺拔”,情绪激动,潸然泪下,此情此刻,学生们深深感动,有的低声抽泣。然后我抓住情感流露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与亲人相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许多同学纷纷举手,畅所欲言,情感真挚,不用说学生很快地将情感融入新课文角色之中。

二、纵横比较,启发学生省悟,自我提升慎独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学生与课程文本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大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昂首前进”。所以,语文教师除了致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外,还要致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慎独能力,使学生自省自悟,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汲取各种高雅优质的养料,充满真善美的情怀,产生正面的核心价值,自我提升品德修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开发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纵横比较,触类旁通,发散拓展,或结合社会现实素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深思省悟,理解文章揭示的社会本质或底蕴。

例如,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海伦·凯勒热爱生活、坚忍不拔、身残志坚的精神品格,我引用媒体报道的两个社会现实事例与海伦·凯勒形成正反比较:一位是因车祸被截肢的女孩,以顽强的意志,自学完成高中学业,考上北京大学;另一位是躯体健全,大学成绩优异,甚至因种种奖励而被免试留校的学生,别人忙于写毕业论文,忙于找工作,他却闲了下来,在无聊的时间里尝试赌钱,结果债台高筑,走上抢劫的犯罪道路,埋葬了花样年华。通过正反对比,学生陷入深思——人生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社会价值观应该怎样?从而对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精神由衷敬意,自我提升慎独能力。

三、创设探究氛围,注重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其实,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探究性,也是师生共同质疑探索的过程。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低年级学生发言越热烈,高年级的学生发言越少越沉闷。这种现象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相违背。因此,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教学内容应吸收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让师生在双向交流,或生生互动,各抒己见的探究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个自由发展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优生更能发挥特长优势,后进生不会因观点错误而受到冷嘲热讽产生“恐惧”,每个学生切实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教学《社戏》一文,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文中“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含意,我先放映雷州乡村孩子看雷州戏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在看戏时,小朋友神情、举止以及心理活动等,同学们顿时议论开了。接着我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我”与小伙子们在鲁庄看戏的过程、心理活动以及偷豆时的心理,然后提问,大家是否看过戏、偷过豆吗?你的感受与“迅哥儿”有什么不同?请举手发言。生1:我看过雷州戏,与小伙伴偷挖农户的番薯与迅哥儿的情形基本一样;生2:我看过雷州戏,但我没有偷东西,只是我与弟弟缠着妈妈要买豆腐脑喝,结果给妈妈骂了一通,拧了耳朵。

……

同学们各抒己见,乡土气味浓郁,幼稚的脸上写满得意的情形,气氛十分活跃。在愉悦情境中,他们掌握了知识,理解了原文句子的含意,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利用名著典故诗词,增添课堂教学人文画意

一般来说,中外古典名著、典故、诗词、历史故事大多是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是各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中外古典名著都是进步的思想、完美的艺术和感人趣味的故事的有机结合体,诸如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战争与和平》等;那些诗词、典故、名言警句大都是音韵美、意境美和思想美,具有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揭示深奥哲理等作用,诸如我国的唐宋诗词、鲁迅的杂文、印度泰戈尔散文诗、俄罗斯高尔基诗歌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从所教的课文出发,适当地外延,适时地选用一些中外名著、典故、诗词、名言警句等为沉闷的课堂增设亮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添课堂的人文画意,甚至补充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不足,起到画龙点睛、温故知新的作用。

例如,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我适时讲了安徒生另外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学生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情绪高涨,上课的疲惫与沉闷一扫而光,同时又让学生经受了一次“爱”的教育,沐浴了一次“爱”的洗礼,享受了文学名著的魅力。讲胡适《我的母亲》,我引用《孟母断织》《孟母三迁》的典故;讲《斑羚飞渡》,我引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名言“彩虹总在风雨后”……

可见,利用名著典故诗词教学,增添课堂教学人文画意,可最大限度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视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涉猎课外书籍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构建了高效的课内外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效课堂亮点评析 篇3

一、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

对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可以说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异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几乎所有老师又都喜欢喧宾夺主、“鸠占鹊巢”。课上自己讲得不遗余力,学生却只是看客。不可否认,传统的课堂可以教会学生知识,但由于教师过分“强势”,往往导致学生被动应付,所以在传统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只是“被教会”而非“主动学会”。“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其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还政于民”,让学生自己当家作主。这种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把学生真正推到了学习的前沿阵地、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而“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把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教学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意识,究其实质,乃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丰富其知识具有很大的意义。

三、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能说会道”将成为个人提高社会竞争力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高效课堂”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将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

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社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行之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小组内各个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必须要改变自己独断专行的做法,与其他成员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每位学生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学习行为,为同伴提供更多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谦让、团结。

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达尔文在其进化论中得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结论。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优于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今天的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今天的精神面貌、意志和品格如何,决定着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效课堂”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通过量化的评分竞赛,将小组成员的学习利益捆绑在一起,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激发每个成员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将组内活动和组间竞争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而这种有效的方式能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如黑暗中的一颗火种,让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的希望,看到了因教学模式的改变而给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衷心希望各位同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求新求异,给孩子们创造出更加自主、多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这块本来属于自己的晴空自由翱翔,演绎出更加灿烂多彩的人生。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篇4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徐州市老特级教师李梦钤先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高效课堂亮点评析的教学论文 篇5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徐州市老特级教师李梦钤先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浅谈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

“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义”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

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朗读,做好朗读示范。我们要改变朗读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扫清老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充分认识朗读的效能,真正把朗读放到课堂教学应处的位置上来。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教师要把朗读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学生朗读时,教师应专心地听,朗读之后,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结。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注意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老教师,要尽快杜绝用方言进行朗读,可想而知,教师的朗读水平很低,他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又会如何?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对朗读的知识要胸有成竹,对不同的课文,朗读时的轻读(~)、重音(·)、停顿(较长“/”、较短“//”、更短“///”)、快慢、语调等都应了如指掌,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

例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朗读时凭什么停顿?大的停顿和小的停顿,凭标点符号,更小的停顿,凭词的组合,句中的三个小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停顿时无大小之分。那么这句话应读成怎样的腔调?这是一句表达告诉别人一件事的陈述句,要读轻一点,读出陈述语气。

又如朗读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按音节划分节奏的方法朗读,还可按意义单位划分节奏,读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因此,朗读节奏可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读一句话还要读出重音,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里的某个音节或句中的某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读出重音有时能起分词义的作用,如“过年”与“过年”,前者是“明年”之意,后者是“过新年”之意。一个短语或者句子里的音节读重音,表示这个音节是主要字眼儿。如《散步》中“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一句中“本不愿”是它的主要字眼。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只有一个重音,一个句子有时就不只是一个重音了,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朗读课文,能读出停顿、重音、语调,就显得有节奏感。例如朗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诚然,朗读的要领、技巧是很多的,如第一册第十七课的课后练习五还重点分析了朗读一段课文的重音、轻读、小停、拖音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假如教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能读好停顿、重音、轻读、拖音、语调,且掌握好速度(广播速度每分钟200字)、富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情调韵味,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触摸心灵,引起共鸣,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上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再次,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亮点 篇6

我们正处于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做人要有个性,为人师更要有个性。有个性才有特色,犹如奇趣作文课堂。正因有特色,才富含课堂生命。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打造亮丽自我,让自己在三尺讲台上闪亮登场呢?我觉着这和学生写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处。平时写作文,我们要求学生要写出亮点,尤其考场作文,更要亮出自己的特点,吸引阅卷的老师的眼睛——一手潇洒的字体,一个扎眼的题目,一句点睛的题记,一段诱人的开头,一个含蓄的结尾,一个精彩的设计,几句精辟的议论…….都会使阅卷的老师眼睛为之一亮,取得理想的高分。老师上课和学生写作文一样。一节好课必是亮点纷呈,有亮点才能吸引学生,有亮点方显教学个性。

那么,什么是亮点?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亮点,一个巧妙的问题是亮点,一段动情的范读是亮点,学生积极的竞答是亮点,老师恰当的点评是亮点,巧妙的课堂过渡是亮点,精当的顺序安排是亮点,言有尽意无穷的结束语是亮点……

大到教学的各个板快,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亮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里主要就奇作课堂上,谈一谈几个教学亮点的设计:

一、精彩的导语设计;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而导语常用的几种方式有:

1、开门见山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表现,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

案列:三年级《蜡烛爆料大会》

王老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 生:蜡烛。

师:对!今天我们就利用蜡烛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蜡烛爆料大会。教师言简易赅,简洁明快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2、激情渲染导入法;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

案例:三年级《一片树叶》

师:从前有一只小黄牛,在树林里栽下了一棵小树,他为小树浇水,期盼小树快快成长。但后来森林里来了一群小动物,一件让小黄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生:会是什么事呢?

师:哟,我也很想知道是什么事情,不如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3、悬念设置导入法;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根据学生学习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案例:四年级《我和钱的故事》

师:说起钱,大家都眉开眼笑的,包括我自己,呵呵。但是你们知道吗?有一位小朋友可不这么想,哎!她拿到钱可烦恼了……(师说的语气,神情都要表现出来,犹如身临其境。)

生:露出疑问的神情,为什么呀?

4、音乐感染法。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案例:六年级《听音乐 写作文》

教师先播放《野蜂群舞》交响乐,让学生想象其画面。这样的导入,通过听觉感受,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设计导入时,也需要注意:“二宜二忌”哦。

1、宜简洁明快,忌冗长拖沓;

不要在导入上花费大量时间,影响了新知识的教学。教师的导入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分钟。

2、宜灵活多变,忌千篇一律。

千篇一律,平铺直叙,只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失去兴趣,对教师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引向新知识,使整堂课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充满创造。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出迷人的火花。

二、小组交流,团队合作;

小组交流是提供给学生一个思维相互启发的机会,重在全员参与,相互配合,集中智慧。

在课堂中,小组的分配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来分:小组有的是“强强联合”小组,使优秀人才形成片,有的是“以强助弱”小组,以优秀学生带动暂时后进生。教师在学生探讨时,也可适当适当指导。(如:“你们的建议很有特色,值得大家关注!”“ 你们很会观察,非常了不起!这个问题,你们能再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吗?”)每个小组都可以自主成立一个小组长,集中小组的集体智慧,派代表发言,要求全员参与,鼓励不爱发言同学,作为小组代表,为组争光。交流时,要给她们一个明确的目标,围绕目标进行讨论,重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案列:四年级《小动物分享会》

师:你们分享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和它之间有什么有趣的小故事呢?(班里学生分组讨论时,因为有亲身经历,都很积极,小组内互相交流信息,平时不爱表达的学生,也乐此不疲地说,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为自己小组加分,气氛浓烈。)

三、小组竞赛,奖励同步;

开展竞赛不管学生是在赛前的准备还是在参赛中,心境始终处于一个特别兴奋状态,人的精神相当饱满,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效率高、效果好。另外,因为是竞赛,学生们兴趣高、干劲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三四年级分组,是最为恰当的。因为他们的竞争心强,小组的加分、扣分,关乎着奖励,更是时刻关注着。有时候当他们精神分散时,我会故意加错分、少加分、扣分,部分同学立马反应过来,以此带动全班集中在焦点上,一举两得。

四、图文结合,直观形象;

图文结合,起到以形象辅助理解语言的作用。魔力构思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图画最具形象性,能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时,简笔画或图片就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

案列:三年级《心灵有耳》

教师通过卡通小动物的图片展示,一一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更好掌握象声词,生动有趣。再用“小鸡的大雨伞”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串出故事故事情节,形象直观,同时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情境教学,寓教于乐;

小学生多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束手就擒”,乖乖听讲,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滥用批评只能扼杀他们的天性,抑制他们的灵感,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怎么办?创设情境则是一剂灵丹妙药,镇“静”之宝。它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表达,而且让学生处于即兴状态,有利于协助写作的更好完成。

案例:三年级

学写儿歌《请到我家来做客》

王老师在课前制作了道具,课堂上让学生互相扮演小主人、小客人,学生们可投入了,都想争当小小扮演者。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开心地参与,老师引导的也具体到位,所以学生在编写儿歌环节,也就水到渠成。(学生人数少时,可以让同桌之间相互模拟一次情景,待具体表达时,她们会更完整地写出来。)

六、问题巧设,引导到位;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造。所以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

如:四年级《纸杯烧水》

师:纸遇火就烧着,但今天这神奇的纸杯不仅没烧着,而且能把水烧热,这种“奇迹”在现实中真能实现吗? 生:疑惑、半信半疑、难以置信„„

师:纸杯在烧水中,它杯内、杯外的变化是什么呢? 生:围聚着看,一边说„„

师:为什么水烧热了,纸杯没坏呢? 生:讨论并发言„„

(教师的问题设计应紧扣目标,循循善诱,起到引导之效;反之:你觉得自己细心吗?你刚刚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未能准确把握重点。)

七、激情课堂、循循善诱;

奇作课堂上,一节课1小时20分钟,而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15—30分钟,学生看重的是现在进行时,他们在乎当下的感受,所以教师的激情、幽默的语言,尤为重要。教师满怀激情地去上好每一堂课,学生的热情才能调动起来,注意力才会更集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听课、思考。

首先,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心境,这是产生激情的前提。教师每次走进教室时面带微笑、神采奕奕,让学生在视觉上 “眼前一亮”。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兴趣,他才能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激情的源泉和动力。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引起学生积极的反应。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只有他们进步了,我们的成绩才有进步。另外,教师要有激情,也表现在自信上,自信的前提离不开对课程的熟悉,胸有成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和幽默机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当我们看到学生在开小差、随意说话或课堂出现其它一些意外情况时,老师要懂得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暗示,或运用幽默机智,让学生爆发出一阵笑声,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如:“哇!我们班成了小小动物园了,来了两只小老鼠,吱吱叫,还不热闹。你们听!我好像还听到几只小蜜蜂,嗡嗡响„„” “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奇作课堂上,如何操作,实现循循善诱呢?

首先,巧用学生的“说”。作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活动,课堂上少不了说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口头表达,让“说”为为“乐写”打下基础。

如: 三年级《吹蜡烛》,学生活动后,师及时采访当事人的感受,孩子亲身体验的,他会说出自己的心情,并引导其说出动作,为习作做好铺垫。

其次,善用学生的“问”。学习贵在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如何善用学生的质疑问难来进行练笔呢?如:三年级《会吃鸡蛋的瓶子》时,“这个普通的瓶子,为什么能顺利吃到鸡蛋呢„„”句中的省略号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把文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三、引用学生的“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如:四年级在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许多孩子可怜、同情文中的小女孩,此时也引导孩子从自己与小女孩身上找差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八、评价得当、科学板书。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一个默许的眼神、一个赞同的声音、一个微笑等等。都足以给学生激励和赞许,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

尽力做到在学生发言时,确保学生无错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及时评价,发挥民主的原则和学生商量,尊重学生人格的原则,不挖苦、不为难学生,不伤害他们自尊。

不同的学生口头表达水平层次区别明显,比如:三年级黎晓瑜同学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活跃的一个学生,喜欢发言,但他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是有待于提高的。他在回答关于妈妈情绪变化的实例中是较表面的,比如:“我的妈妈是一个脾气太大暴躁的人。有一次,爸爸喝酒回家,她就拿起菜刀直挥过去,爸爸没事,她又挥一次„„”,他一边讲,下面的同学早笑成了一片,笑他说得夸张,不符实事。但我即刻给予了鼓励,说:“晓瑜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说明他很有自信,同时他一直在思考着回答问题,希望下次继续努力,把事例调整一下。”把他的自尊保护起来了,过后我告诉了他在列举事例时,要一个完整、合理的情节,再换一个事例或做修改,这样的评价方式他很高兴,以后他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更积极了。

其次,一堂好的作文课,很多时候从板书设计可以看出来。所以,课堂要亮起来,先让板书亮起来。看看你的板书是不是抓住要点,突出重、难点?是不是很美观、很有创意?能不能很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很多优秀老师总能结合自己教学的需要,将板书设计得充满创意,让人赏心悦目。

如:《设计个性名片》一课,张老师就将名片设计成一辆迷你型小火车,让所有学生眼前一亮,想多看几眼;

陈老师执教《观察大自然》一课时,则将板书设计柳叶、花朵、蝴蝶,小蜜蜂,引人注目。

高效课堂亮点评析的教学论文 篇7

精题巧问 修知炼法――《分割等腰三角形》的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作者/王咪芳

在数学教学中,若提问得法、有效,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跃跃欲试;尤其是复习课,在由浅入深、盘旋而上的问题串中,每个学生都能巩固知识框架,更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理解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本文就《分割等腰三角形》一课的教学实录评析为例,供参考。

一、教学实录

1.巧设问题,力透基础

问题1:用一条直线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怎样分?

生1:过三角形的顶点作直线。

问题2:用一条直线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怎样分?

生2:这题是不是条件不足?

师:你来加个条件吧!

生2:(思考了一会儿)三角形的各内角是36°、72°、72°。

问题3:用一条直线将内角分别为36°、72°、72°的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生3:作72°角的角平分线。

问题4:用一条直线将内角分别为25°、50°、105°的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生4:将105°角分成25°和80°,分成两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25°、25°、130°和50°、50°、80°

问题5:顺利正确解决刚才两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采访你一下:你怎么这么厉害,就分成功了?

生5:我觉得最小的角是不能分的;根据所给内角的度数,先分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再去证明另一个也是等腰三角形。

问题6:你太棒了!请同学们设计一个三角形,使之能被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生6:108°、36°、36°。

生7:10°、20°、150°。

生8:45°、45°、90°。

生9:任意的直角三角形。

师:(看着始终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因时间关系,同学们不妨将自己的设计写下来,并请思考:任何三角形都能被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

生齐答:不是!

师:证明一个假命题的方法是什么?

生:举反例!

师:请证明“任何三角形能被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是一个假命题。

生10:等边三角形。

生1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为105°、5°、75°。

师:反例也可以举出无数种,到底怎样的三角形能被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呢?

问题7:探究一个三角形能被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评析:好的复习课,要兼顾全体学生;本节课前7个问题的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既梳理了图形分割的基本思路,又强化了对几何问题的本质理解,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接受和内化,这种问题驱动式的复习方式,值得借鉴!

2.鼓励猜想,小心验证

在△ABC中,设∠A=α,∠B=β,∠C=γ,(α<β<γ)

过点B作直线l,交BC于点D如图。可先令∠ABD=α(先定一个),则∠BDC=2α,接下来须让△BCD也满足为等腰三角形,开始分类讨论。

生12:我觉得应该分三种情况,①当γ=2α时;②当β-α=2α时;③当β-α=γ时。

师:△ABC的特点呢?

生12:第一种情况的三角形中,一内角是另一内角的2倍;第二种情况可化为β=3α,即一内角是另一内角的3倍;第三种情况可化为β=α+γ=90°,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师:(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你真厉害!归纳得井井有条。让我们根据这一规律对刚才同学们所举的三角形作一下判断,顺便也做个验证。请同学试试,并简略说明怎么分割。

生13:第一个三角形符合第二种情况,把108°分成36°和72°,就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

师:你分析得完全正确;在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三倍的情况下,只要把三倍角分成1∶2两部分即可。

生14:第二个三角形符合第一种情况,把150°的角分成10°和140°。

师:又解决了一个问题;据同学们的方法,当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时,将第三个角分出较小的`一个内角的角度。打铁趁热,想请同学们分割一下如下三角形:30°、50°、100°。

生15:这是第一种情况,可是我分不出来。

师:有没有同学分割成功了?

学生都摇头,并表示不解。

生16:我知道了,我们不能分割最小角,如果一个角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等待被分割的第三个角不能是最小角,所以情况一还有限制条件。我觉得应该180°-3α>α,α<45°。

师:你的发现实在是太精彩了!第一种情况属于假命题,我们通过添加条件使其成为真命题,三角形中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小于45°)的2倍,则此三角形能被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生17:第三个和第四个三角形都属于直角三角形,只要将直角分成其余两个锐角的度数即可。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被分割后的直角三角形ABC,AD=BD,CD=BD,这一结论可用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来描述,同学们试试?

生1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师:我们无意间找到了证明这一性质的方法。

评析:数学离不开对数形规律的探究,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快速厘清思路、辨明方向。这一阶段的设计,层次分明、内涵丰富,让学生较轻松地完成了规律的探求。通过有效追问,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分类思想的渗透,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与良好品质。

3.紧扣规律,应用提高

问题8:把一个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求原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学生分小组探讨3分钟后派代表发言。

生19:我们小组直接用刚才所得的结论来解题的。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x°,底角为y°,得一个基本等式:x+2y=180°。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就有x=90°;如果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则有x=2y或y=2x,分别得到x=90°,x=36°;如果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则有x=3y或y=3x,分别得到x=108°,x=(180/7)°;综上所述:原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90°、36°、108°和(180/7)°。

全班鼓掌。回答的精彩程度不言而喻。

问题9:把一个正三角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课后完成)

评析:复习课的基本目的,一是内化知识,巩固基础;二是综合运用,提升能力。从这个要求上看,本阶段安排的两个变式练习,有助于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特别在基本图形的提炼、解题思路的引领、基本规律的应用上,凸显了教师对几何教学本质的认识。

二、评析

本课主题明确,线索清晰,问题设置恰当;教师启发有力,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较好地实现了数学学习中“基础、方法和能力”的有机统一。

1.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充分经历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问题既是数学学习的心脏,又是思维活动的起点。通过问题来驱动教学,往往是实现夯实知识基础,揭示本质特征,提炼数学方法,提升思维水平等复习要求的有效途径。本课设计的问题1到问题6,起点较低,学生参与度很高,在上课伊始,较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当然,其主要目的是铺垫,通过对问题的基础解剖、特殊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问题本质,为提升能力做好必要的准备。低起点、高立意的数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觉得原本枯燥的数学,因其能轻巧参与其中而变得亲切生动起来了,是高效课堂的必然保证!

2.立足方法引领,让学生在解题中发展数学思维

本课问题切入点明确,学生常有精彩解答,而教师并不满足于此,在学生回答后,不失时机地进行总结提炼,由点及面、归纳提升、反思延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会解一道题到一类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横看成岭到侧看成峰到俯瞰成山脉。这就是复习课的立意所在!

高效课堂亮点评析的教学论文 篇8

赵殿君,哈尔滨市第69中学数学教师。2000-2003年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教师,2003-2005年为省数学竞赛初赛命题组组长,2004年参加省中考命题,2005-2006年为省中考数学命题组组长,2006年被聘为省数学兼职教研员。

2002年7月,赵老师开始接触新课程,经过了4年的教学,对新课程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课堂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在这4年中,赵老师多次为省市骨干教师做关于新课程方面的讲座。2003年,赵老师参加了省级科研课题《初中数学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开放性试题的学习,是新世纪将数学教学改革推向深入的一个新举措,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研究初中数学开放性试题的过程中,赵老师重点研究对教材试题的改编,并出版了《开放试题集锦》一书。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测量流失的水”的实验活动,联系到日常生活对水的浪费情况,唤起人们爱惜水资源,人人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在其他方面也要节约.2.知识目标

(1)通过“测量流失的水”的实验活动,体验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2)根据填写的实验报告,描述其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渗透代数式的思想.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参与调查活动能力,丰富学生观察、操作、想像、交流等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4.情感目标:渗透“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过程,学习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解释数据的一些方法.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报告上发现时间与水的流失量的变化关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动手操作、实践发现、大胆预测、归纳总结等.自制教具,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四、创设情景

1.教学环节:通过观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的图片估算一天能浪费多少水?让学生体会水的重要,从而引出做“测量流失的水”小实验报告的必要性.2.学生活动: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相比较能相差多少?学生动手做实验,分组分工.[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边的实验打下基础,水到渠成地引入课题.五、实践探索

1.教学环节:

(1)有学生自己提出,预习实验步骤后,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4名同学为一组,分组做实验,注意分工,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完成实验后,详细填写实验报告.(3)多媒体直接填写数字,准确画出统计图.(4)根据实验报告找寻规律,描述水的流失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2.学生活动:提出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4人为一组分组做实验,团结协作,注意观察,填写实验报告.汇报实验结果.找寻水的流失量与时间之间关系的规律.同时预算一小时、一天、一个月的流失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与方法,使实验数据更具有普遍性和准确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六、预测验证

1.教学环节:根据实验结果预测.(1)估计2分、3分、4分时间将浪费多少毫升?进而提出n分时间将浪费多少水.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2)计算一小时、一天、一星期、一个月(以30天计算)及一年(以365天计算)将会浪费多少水?

2.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计算,加以验证、思考、计算,知道用含有字母式子表示规律后进行计算.[设计意图:为列代数式做准备,渗透列代数式的思想,渗透求代数式的值.]

七、实际应用

1.教学环节:如果把水龙头漏的水节省下来,可以用来做什么?供给西部地区的人民,将会怎样?

2.学生活动:动脑思考水的用途,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计算,对水费有认知后进行计算.[设计意图:亲身感受节省的水有很大的用途,节约用水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拓展应用

1.教学环节:请同学们举出水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设计题目,其他同学解答找寻规律.范例:某校环保小组对初一两个班级喝水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甲班每天浪费的水是乙班浪费水的2倍,5天甲班浪费的水比乙班浪费的水多15升,问甲班每天浪费水多少升?

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算术方法或列方程方法)设乙班每天浪费水x升,则甲班每天浪费水2x升,列方程得:2×5-5x=15,x=3.所以甲班每天浪费6升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参与热情,进一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九、小结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用数学知识解决了我们身边关于水的问题,感到数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同时也增强我们节约用水的意识等.学生谈本节自己的收获、体会和感受.对同学们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精神给予肯定,对大家积极研讨、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的精神给予高度的赞扬.【课堂实录】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水的知识:

师: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三分之二是水,其中97%的水是海水,剩下的水虽然是淡水,但一半以上是冰,可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水量的0.003%(图片展示),水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看见一些没有拧紧的水龙头,那么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能浪费多少水?你能估算出来吗?

生:(一个小组的学生开始讨论,进行估算)2 000毫升、3 000毫升、一吨„„

师: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到底能浪费多少水呢?

生: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师:好,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他们将会浪费多少水?我们一起做这个实验,同学们要分好工,小组合作.师:实验的步骤为:

(1)用钉子在纸杯底部捅一小孔,并用手指堵住.(2)往纸杯里注水.(3)把纸杯放在量筒上面.(4)放开堵住小孔的手指,让水漏进量筒,同时开始计时.(5)以5秒的时间间隔记录水的流出量,直到1分钟结束.生:4人一组,分工合作,做好实验纪录并画出统计图.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学生分别汇报自己的结果).师: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为什么不同呢?原因是什么?

生:与用钉子在纸杯底部捅的小孔的大小有关.师:这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我们还发现和水的高度有关.师:同学们,这个解释对吗?

生:对.师:这是我们以后要学的物理知识,我们给他表扬.(学生鼓掌.)

师:我们通过图像再看一看.(教师在投影机上展示学生的作品.)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自己做的实验分别计算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一年将会浪费多少水?

(学生独立完成了每一个问题.)

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与水有关呢?

生:工业方面、农业方面、科技方面、教育方面„„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水的问题.每张图片的下面都有一道与水有关的数学题,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学生争先恐后地选择试题.)

1.今年某地发生旱情,当地政府立即采取行动,给幸福村运送5台抽水机.每台抽水机每天可灌溉20亩地,每亩地需水量15吨,那么2天共抽水多少吨?

2.某工厂每天产生污水120吨.过去将污水全部排掉.现在进行污水处理,可将每天产生的污水的95%再次利用,那么该工厂30天排放污水多少吨?

3.如果每次刷牙时没有关掉水龙头,每次流失的水量是500毫升.如果全国有100万人都这样刷牙,按每天刷一次牙算,一天要浪费多少升水?

4.哈尔滨市某环保部门派一辆环保车给几个公园的花草浇水,下列哪幅图像可以看成是环保车的存水量与时间的关系?

5.春雨矿泉水厂给严重缺水的地区运送矿泉水,该地区人口约20万,若每人需2瓶水,24瓶水装成一箱,则需要装多少箱?

6.某校环保小组对初一两个班级喝水情况进行调查发现:

甲班每天浪费的水是乙班浪费水的2倍,5天甲班浪费的水比乙班浪费的水多15升,问甲班每天浪费水多少升?

(学生和教师共同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总结节约用水等知识.)

师:我们不但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约粮食、时间等.(教师最后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在教学的工作中又增长了许多教学经验,特别是懂得了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能有探究、合作学习.水的这一节课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成功之举在于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通过学习,学生感到了科学实验的必要性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我们身边的问题,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达到了基本的要求.学生亲身感受节省的水有很大的用途,了解了节约用水的必要性.无论从教学上还是教育上都有了收获.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败笔之处,那就是教师对学生实验的指导还欠专业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还太大.比如学生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展示得不充分,分析得不透彻;教师多把自己的方案端给学生,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全部暴露,也没有及时分析到位.例如学生做完试验之后所得到的数据并不一样,那么为什么一样的试验其结果不同呢?教师在解决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回答,没有进一步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产生共鸣的地方:一是通过数学知识解决有关水的问题时,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用哪个方法比较简单.二是看图像回答问题(如课堂实录中图).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方法.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增强了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学生学完了这节课以后,感到数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实验增强了探究意识、动手动脑的能力,感受到实践的必要性,增加了对数学课的兴趣.通过“水”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应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可用数学知识解决许多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到,改革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理解为就是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要内在的、深层的动,更要落实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不变的程式,更不应该成为僵化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教研评析】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实验、计算,体现出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其教学环节从观察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的现象开始导入,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面的实验打下基础,使学生感到对“测量流失的水”的实验的必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本节课教师能够适应新改革要求的教学行为和角色的转变,参与学生的测量流失水的实验.在实验中真正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给他们实验提供帮助,特别是对实验数据数学化的分析与处理,使学生由实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新教材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头脑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的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形成了比较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科学研究的习惯.另外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完成得比较好,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基础上观察、实验、归纳、总结、预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以及数学分析思维方法的伟大,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节约水资源的环保意识的教育.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对学生实验的指导还欠专业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还太大,比如学生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展示得不够充分,分析得不透彻,教师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方案端给学生,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没有全部暴露,也没有及时分析到位.编辑/张烨

上一篇:一年级小学作文下一篇:二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