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2024-08-27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精选11篇)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篇1

中村小学高效课堂亮点工作

一、快乐成长在阅读

每天下午开设了三十分钟的 “悦读时光”课,教师陪伴学生进行快乐阅读,共同成长。学生通过撰写阅读笔记,交流阅读体会,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

二、群星璀璨亮校园

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启发学生德育。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真正从“近、小、实、亲”做起。为此,我校从2014年11月份开始在同学中开展评选 “班级之星”“校园之星”活动。通过在同学身上找长处,在同学当中找榜样,在同学当中树新星活动,“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环保之星”“锻炼之星”“诚信之星”“合作之星”“写作之星”等十余种“校园之星”遍地开花,成为中村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真正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真实可亲,实实在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高效课堂”快速、稳步进行,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上进氛围,进一步构建了优良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三、纠错有法宝,教育有实效

为切实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我校每位教师都人手一本“纠错本”,每次批改作业后,都会将学生作业的错误类型、错误学生、错题原因、改进措施等进行细致分析,以此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使老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

四、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

中村小学自开展高效课堂改革以来,非常重视教师阅读品质的提升,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坚持“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师资培养理念。今年,根据教体局关于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安排,围绕“建设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校园”这一主旨,在校内精心组织了自主阅读与集中阅读相结合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学校2014年9月份以来先后为老师购买了八千多元的教育类书籍,并组织全体老师认真阅读。上学期重点组织全体教师集体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要求每位教师摘抄了五千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并写下了心得体会;本学期正在组织全体教师重点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每周例会上学校都会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分享各自阅读的体会收获,并推荐一名教师到讲台上围绕主题结合课改实际交流自己的心得。自主阅读就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休息时间,认真阅读学校为其购买的自选书目,并认真完成读书笔记的摘抄工作。

五、主题教研,专题讲座,校本培训促课改

为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打造高效课堂,学校每周二晚上组织形式多样的高效课堂主题教研和专题讲座活动。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对校本培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构建了“一月一比赛一讲座”培训模式,掀起“重思想、比技能、讲业绩”的校本培训活动。我校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擂台赛、粉笔字书写比赛、高效课堂心得体会征文比赛、教学课件设计比赛等。2014年9月份以来先后举行了五场关于高效课堂建设的讲座。本学期,我校创新教研模式,全面开展高效课堂分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方式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按高、中、低年级各分成三小组。每个备课组的选出至少一半教师各承担高效课堂常态公开课执教任务。课前由备课组长确定课题,组内集体备课,执教老师在试教的基础上进行“同课重构”,随后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活动,课后,组内再进行集体研讨。教研活动强化了学科特色,在探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教研效益的最优化。

今后,我校继续本着“倡简、务本、求实、有效”的原则扎实推进“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发现并合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教研工作目标。

学 2015年4月26日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篇2

一、煽情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而兴趣又是情感的煽情激发产生的,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煽情导入是这一节课必不可缺少的。对于情感导入,无论是激发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煽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去探究,产生的求知欲望就十分强烈。一般来说,煽情导入,因材因人而异,可以一个故事、笑话、情景、几个问题、一则新闻等作为导语,或开门见山,或破题导入,或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情感兴趣。

例如,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不急于要求学生读课文,感悟课文,而是先播放课件《忏悔录》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十分孝敬的儿子辛苦在外,最大的愿望是让体弱多病的父亲过上幸福的日子,但结果却让父亲连吐了七口血,为什么呢?原来他为了更多更快地赚钱,竟然去偷车,结果身陷囹圄。最后儿子叹出了一句话:“不义之财再多,得不到亲情的怜惜;再多的钱,都比不上能依偎在亲人身边相守的日子。”看了这个画面,同学们感慨万分,唏嘘嗟叹,入情入境。我又趁势动情谈起我父亲早年为我姐弟三人的读书东奔西忙,压弯了脊背的情景,当我吟起《老父亲》“……假如生命能有轮回,就让我给你捶捶不再挺拔”,情绪激动,潸然泪下,此情此刻,学生们深深感动,有的低声抽泣。然后我抓住情感流露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与亲人相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许多同学纷纷举手,畅所欲言,情感真挚,不用说学生很快地将情感融入新课文角色之中。

二、纵横比较,启发学生省悟,自我提升慎独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学生与课程文本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大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昂首前进”。所以,语文教师除了致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外,还要致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慎独能力,使学生自省自悟,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汲取各种高雅优质的养料,充满真善美的情怀,产生正面的核心价值,自我提升品德修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开发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纵横比较,触类旁通,发散拓展,或结合社会现实素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深思省悟,理解文章揭示的社会本质或底蕴。

例如,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海伦·凯勒热爱生活、坚忍不拔、身残志坚的精神品格,我引用媒体报道的两个社会现实事例与海伦·凯勒形成正反比较:一位是因车祸被截肢的女孩,以顽强的意志,自学完成高中学业,考上北京大学;另一位是躯体健全,大学成绩优异,甚至因种种奖励而被免试留校的学生,别人忙于写毕业论文,忙于找工作,他却闲了下来,在无聊的时间里尝试赌钱,结果债台高筑,走上抢劫的犯罪道路,埋葬了花样年华。通过正反对比,学生陷入深思——人生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社会价值观应该怎样?从而对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精神由衷敬意,自我提升慎独能力。

三、创设探究氛围,注重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其实,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探究性,也是师生共同质疑探索的过程。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低年级学生发言越热烈,高年级的学生发言越少越沉闷。这种现象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相违背。因此,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教学内容应吸收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让师生在双向交流,或生生互动,各抒己见的探究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个自由发展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优生更能发挥特长优势,后进生不会因观点错误而受到冷嘲热讽产生“恐惧”,每个学生切实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教学《社戏》一文,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文中“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含意,我先放映雷州乡村孩子看雷州戏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在看戏时,小朋友神情、举止以及心理活动等,同学们顿时议论开了。接着我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我”与小伙子们在鲁庄看戏的过程、心理活动以及偷豆时的心理,然后提问,大家是否看过戏、偷过豆吗?你的感受与“迅哥儿”有什么不同?请举手发言。生1:我看过雷州戏,与小伙伴偷挖农户的番薯与迅哥儿的情形基本一样;生2:我看过雷州戏,但我没有偷东西,只是我与弟弟缠着妈妈要买豆腐脑喝,结果给妈妈骂了一通,拧了耳朵。

……

同学们各抒己见,乡土气味浓郁,幼稚的脸上写满得意的情形,气氛十分活跃。在愉悦情境中,他们掌握了知识,理解了原文句子的含意,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利用名著典故诗词,增添课堂教学人文画意

一般来说,中外古典名著、典故、诗词、历史故事大多是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是各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中外古典名著都是进步的思想、完美的艺术和感人趣味的故事的有机结合体,诸如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战争与和平》等;那些诗词、典故、名言警句大都是音韵美、意境美和思想美,具有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揭示深奥哲理等作用,诸如我国的唐宋诗词、鲁迅的杂文、印度泰戈尔散文诗、俄罗斯高尔基诗歌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从所教的课文出发,适当地外延,适时地选用一些中外名著、典故、诗词、名言警句等为沉闷的课堂增设亮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添课堂的人文画意,甚至补充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不足,起到画龙点睛、温故知新的作用。

例如,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我适时讲了安徒生另外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学生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情绪高涨,上课的疲惫与沉闷一扫而光,同时又让学生经受了一次“爱”的教育,沐浴了一次“爱”的洗礼,享受了文学名著的魅力。讲胡适《我的母亲》,我引用《孟母断织》《孟母三迁》的典故;讲《斑羚飞渡》,我引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名言“彩虹总在风雨后”……

可见,利用名著典故诗词教学,增添课堂教学人文画意,可最大限度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视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涉猎课外书籍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构建了高效的课内外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效课堂亮点评析 篇3

一、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

对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可以说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异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几乎所有老师又都喜欢喧宾夺主、“鸠占鹊巢”。课上自己讲得不遗余力,学生却只是看客。不可否认,传统的课堂可以教会学生知识,但由于教师过分“强势”,往往导致学生被动应付,所以在传统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只是“被教会”而非“主动学会”。“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其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还政于民”,让学生自己当家作主。这种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把学生真正推到了学习的前沿阵地、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而“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把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教学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意识,究其实质,乃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丰富其知识具有很大的意义。

三、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能说会道”将成为个人提高社会竞争力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高效课堂”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将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

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社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行之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小组内各个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必须要改变自己独断专行的做法,与其他成员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每位学生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学习行为,为同伴提供更多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谦让、团结。

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达尔文在其进化论中得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结论。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优于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今天的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今天的精神面貌、意志和品格如何,决定着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效课堂”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通过量化的评分竞赛,将小组成员的学习利益捆绑在一起,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激发每个成员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将组内活动和组间竞争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而这种有效的方式能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如黑暗中的一颗火种,让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的希望,看到了因教学模式的改变而给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衷心希望各位同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求新求异,给孩子们创造出更加自主、多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这块本来属于自己的晴空自由翱翔,演绎出更加灿烂多彩的人生。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篇4

组建六人一组,选出组长,明确成员分工,成立强弱帮扶,互帮互助,制定个人学习目标,成立个人量化评比机制,开展竞赛活动,实行组组互动,组长给予检查落实,掀起比学赶邦的氛围。新课改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只有在集体中才能集思广益,共同成长。也就是说,老师应饱含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以自己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引领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各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和引导我们的兴趣,引导我们去发现去创新。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我们在活动实践中亲自体验、感悟,这样更容易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则要做到主动参与教育教学并积极认真思考,课前要充分预习,不仅要完成好当天的作业,更要把第二天各科要教学的知识梳理预习一下,有导学案的要将导学案认真完成,并挑出难点和自己有疑问的画下来,准备次日与同学交流。

在课改的课堂上,我们应该在小组交流探讨时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另外,在全班互动中也要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即要保持一份激情、又要有一份认真的态度。不管是同学讲还是老师补充,都做到耐心虚心的听;并要在合作中学会探究问题、发掘问题,要在同学的交流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拓展自己的思维。取长补短,才能更高效的学习。只有大家都积极地投入到新课改中,才能建立起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新型、高效的课堂。其实,高效课堂在全国范围来说,已经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再多的探讨最终还是在于落实,“高效课堂”这四个字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需要的是每位老师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篇5

张 琳

为落实新课改理念,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近日校长张厅剑同志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为七年级老师上了一堂《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指导课。

在培训课上,张厅剑强调推行新课改,创自己特色,学好《问题式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他讲到实现高效课堂的唯一方法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式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三环六步”:三环: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互助互学,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发展问题。六步:导(设置情景,问题导入)——学(围绕目标,自主学习)——助(小组互助,师生互学)——展(展示交流,巧妙点拨)——拓(反省探究,拓展延伸)——练(达标检测,总结矫正)。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篇6

——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浅探

石寺二中 李保民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对教育教学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一句话喊得很响,那就是“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足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问题上,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做为一名从教初中语文十几年的一线教师,我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块儿,七年级语文学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备课要深入。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此乃老生常谈,不需多说。更重要的是要备问题的多少,问题的难易程度,预算好解决每个问题所需的时间,最好做到“宽备窄用”,切不可“紧钱吃面”,因为课堂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没有一个提前的预案,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落得个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的结果。

二、课前预习指导要到位。

七年级学生,由于刚步入初中不久,年龄还较小,预习习惯还没有养成,不客气地说,有近百分之八九十的同学还不知道预习需要干什么。因此,教师的课前预习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这么说,没有教师指导的课前预习只是一句空话,根本达不到预期的预习效果。那么该如何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解决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达到朗读起来文从字顺,不读错字,不读破句,不磕磕绊绊;

2、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达到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大致说出作者的写作动机;

4、找出文中的精彩语句并能说出原因;

5、指导学生思考文章主旨,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三、课堂问题设臵要精当。

新课改要求以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我觉得课堂问题的设臵要具有概括性、全面性、针对性、简明性。既要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把握,避免“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或“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的情况发生。又不能让学生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导致回答起来无从下手。

四、课堂学生展示、讨论要注重实效。

简而言之,课堂学生展示要充分,但更要紧凑,课堂时间之宝贵在展示这一环节尤为重要,要力争使学生做到你争我抢,还要避免重复,否则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课堂讨论要有实效性,要做到因需要讨论而讨论,而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因为我们追求的除了形式,更重要的是高效。

五、课堂教师点评要简明扼要。

七年级学生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还相当欠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在课程结束时教师的归纳、总结必不可少。但说的话又不能多,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否则就将走回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

六、拓展延伸要注重落实,要为写作服务。

平时的拓展延伸往往只是让学生说说就算了,缺乏让学生动笔去写的过程,我想今后的拓展延伸我们一定要注重落实,不光要说,还要写,哪怕只有三五十字,该让学生写的,一定要让他们动笔去写、去练,还要进行展示、评比,让它真正与写作训练挂起钩来,真正起到为写作服务的作用。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篇7

——“高效课堂开放月”心得体会

语文组 郑千里

10月,是安定区“高效课堂开放月”,我们去东中听课。14日上午,我们听取了东中政教主任、语文老师杨永泉的《鸿门宴》、杨翰老师的《边城》及王君老师的《鸿门宴》。两节文言文课堂都体现着教师功底的扎实,讲解细致,讲练结合。杨翰老师的《边城》给人印象深刻,因为它的与众不同。

杨翰的《边城》既是一堂五彩纷呈的语文课,又是一个传达自己教学理念的小讲座。这堂课没有语文课常见的思维方式,又无可非议地是一堂语文课。课件既有轻柔的背景音乐,又有各种湘西本地的风景图片:河、竹筏、吊脚楼、船夫及在风里日里生长着的“翠翠”。正如授课者所说:“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一节课,没有严谨的结构,也没有套用任何高效课堂的模式,没有常见的熙熙攘攘的学生展示,甚至连清晰的环节都没有,有的只是欣赏,以及身临其境的陶醉。

教育,是需要一定的安静的。需要静下心来,感受,品味,陶醉;需要静下心来,阅读,咀嚼,思考。“以学生为主体交流展示”的提倡永远都没有错,但当下以学生的交流展示作为课堂的至高甚至唯一的评价指标,又无疑走向了另一个偏激。交流展示,你争我抢固然重要,静心品析,独立思考同样重要。不可否认的是,当下,我们的课堂,都太“闹”了。本世纪以来,国家试点然后全面推行的“国家教育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在2010年以后,已相当成熟和完备。“新课改”的理念,就已经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而李炳亭之后的许多教育人士,说到自己“高效课堂”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课堂,便以一概之“传统课堂”。无形中就将两者截然分开,甚至对立起来了。记得在“高效”初期,会上有老师发问:“高效课堂还要不要导入?”这在当时其实很具有普遍性。全盘否定了“传统课堂”,强势推进“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又一时半会成熟不起来,于是大家都茫然而手足无措。

但是,所有的教师都知道,无法全盘否定。我们现行的教材还是“新课改”编委会编写发行的,一直沿用的“三维目标”也是“新课改”的成果,至于当下各中学的时间日程,也较先无甚大改变——每天放手二三小时,让学生自由预习,你敢不?因此我们说,“高效课堂”,是站立在“新课改”基础上的,只能是某一层面的探索,或进步。

浅谈新课改下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篇8

“高效课堂”的提出不是新鲜事物,自有教学活动以来,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就一直在研究和探索高效教学问题。早在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在《论语》中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虽然那时孔子的教学与我们现在的教学有很大不同,也没有“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这些词语,但孔子的教学思想至今仍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不同时代对高效课堂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高效课堂有不同的理解,在以知识为本位的时代,人们关注的是课堂上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建设的高效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下面就新课改下高效课堂建设谈些粗浅看法。

一、制订目标 恰当明确

高效课堂有两方面的规定性,一是时间的规定性,二是目标的规定性,离开目标无所谓效率,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主要标准。一是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制定恰当而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做到目标既不过大,也不太小,而且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不能随心所欲。

二、调动学生 主动参与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泰勒语)”有专家指出:“考察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要采取多种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开端引趣,激发欲望;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发掘魅力,引起兴趣;开展比赛,适当竞争;刻意求新,相机诱导;深入浅出,幽默形

象;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巧用游戏,学“玩”结合;以情激趣,亲师信道;科学难题,引人入胜等都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好思路。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

三、改革教法 方式多样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上,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方式单一,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学习;二是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之中。因此,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接受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任务。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认为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有三条教学规律是绕不开的。一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阅读和思考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二是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三是“温故知新”——化难为易。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

四、面向全体 尊重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水平、学习倾向性上表现出的个别差异,在教学目标、课堂提问、分组讨论、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统筹兼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境界和水平。特别是对学习后进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给予他们发言和活动的机会,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肯定,而不能让后进生在课堂上只当配角和观众。

五、开发资源 联系生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新课改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要注重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

六、创设条件 体验成功

体验成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后的“精神满足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巴班斯基认为,学生没有体验过由于获得成功而满怀喜悦的心情,就不可能认真地考虑到学习上再进一步和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些“特殊的成功情境”,使他们积极迎接以后的学习。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实施鼓励性评价,充分发掘学生身上蕴藏的丰富的发展潜能。还要注重注重过程评价,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

七、培养能力 鼓励创新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是要求学生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是鼓励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喜欢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在师生关系上,我们要积极营造一种师生互尊、同学互爱的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共同讨论、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自主发现,而避免仅仅传授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多采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法和研讨法等。

八、优化手段 提高效率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在课堂上不再是凭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传统教学手段,如果能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条件,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图片、挂图、实物教具和学具等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九、精选习题 当堂训练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课内损失课外补,将大量不将选择的甚至是重复性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在课外完成,造成学生在课外疲于奔命,应付作业的现象,可以说没有精心设计作业,当堂完成训练任务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课堂有六条可作参照,其中有一条就是“练习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精心设计,数量要精,质量要高。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十、锤炼语言 提高技能

教学风格、课堂气氛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是密切相联系的。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它“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一是要使自己的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合乎规范,避免冗长、啰嗦或者随兴趣和话头东拉西扯,任意延伸。二是要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三是富有启发性、激励感。四是要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感。我们还要善于利用体态语,要善于运用目光,善于使用面部表情,善于运用体态姿势等来帮助我们表情达意,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篇9

结题总报告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随着时代和形式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把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的关键落实在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上,要求教育要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也明确提出“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新时代的要求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碰撞加剧了教育的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题,这充分体现了加强课堂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虽然不排除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勇于改革创新,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既注重知识构建又能注重人格塑造,既有注重学生的全体发展又有注重个性发展的有效课堂,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及教师观念落后的影响,目前仍有大多数教师摆脱不了课堂教学的概念化、模式化和陈旧化,课堂教学打着“新课程理念”的幌子,却实施着“穿新鞋、走老路”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方法单调、容量狭小、过程乏味、效果低微。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的动力系统受到破坏,课堂学习低效。有的学校和教师热衷于加班加点,利用节假日和晚上时间补课,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教育的现状,体现了实施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时代性和紧迫性。

二、课题的界定

(1)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的、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2)有效教学: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包括下三重意蕴:一是有效果,二是有效率,三是有效益。

(3)教学策略:“策略”在《辞海》中意指计策谋略。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中采用的一些计策和谋略。具体是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

(4)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活动教学意图而采用的解决教学问题的程序性方法和教学操作手段。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研究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搜集材料不带主观倾向,如实记录,如实分析,一切尊重客观事实。

2、方向性原则

教学策略的研究,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熟悉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品质。

3、发展性原则

眼界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力成长,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

4、实践性原则

教学策略的研究,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汲取现代教育科学中的新理念、新成果和新方法,不断进行新创造;要重视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研究中发现、在研究中总结,在总结中进行提炼加工,去粗存精,上升为科学的理念。

(二)研究目标

1、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出发,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新秩序;以改善课堂上教与学的方式为抓手,追求课堂教学有限时间内的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2、以教师实实在在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3、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多样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4、以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为推动,不断积累、进而总结提炼出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5、以构建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性评价标准为抓手,努力构建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体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主要思路重在课堂,分别从研究和分析当前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研究分析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研究分析高效课堂的模式、研究分析高效课堂的流程、研究分析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以及研究分析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去构建融合新观念、新行为、新变化的高效课堂。

1、研究和分析当前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分析是为了找出当前课堂教学有效 性课堂教学的做法和影响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和弊端,把握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能有针对的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

2、研究分析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形成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三是教学策略即教学的综合方法。实践证明高效课堂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教学内容而是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就必须有很好的教学策略。

3、研究分析高效课堂的模式及流程。一个高效课堂必须有一个可行、可控、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一个高效课堂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策略。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主要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重点开展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促进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他要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建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求,进而达到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目的。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应是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反馈练习。

4、研究分析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教学时要做到“六要”一要精心构思,反复锤炼,备好每一节课。二要讲究方法,当讲才讲,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三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做好每一次辅导。四要热情关怀,悉心指导,完成每一次答疑。五要精心选编,认真批改,完成每一次作业批改。六要转变角色,由控制者到促进者,由讲授者到引导者,由主角到配角转变。

5、研究分析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说到底没有学生的参与及积极配合高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所以高效课堂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老师及组长要分配好任务,努力做到小组活动的自动化,高效化。在课堂中能专注思考,在交流中能倾听老师或他人的发言。要学会尊重他人,在倾听他人发言时要能辩证思考、质疑,完善并鼓励别人发言。要保证高效地交流,就要直入主题,少说废话。要集中注意力,防止拖延时间,防止讨论走题,防止置身事外。课代表、组长、副组长是重要的参与者,负有检查、督促、组织、评价等职责,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有责任心和较强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1、研究的基本思路。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拟分若干个子课题进行研究,个子课题进行协作研究,各子课题组结合校本研究、在集体备课和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依托于教研组,加强教师的协作研究。进行实验理论的学习、培训、研讨和总结等活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探索出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方法、策略,积累丰富的课堂有效性教学经验,同时探索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方法和策略,建立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评价体系,完善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理论体系和资料建设。

2、研究方法。(1)、文献学习分析法。学习中外著名教育家和各地在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从理论上找到支撑、找到依据,为研究做好理论指导。

(2)、对比实验法。分别在每个年级设立两个实验班进行教学实验,与其他班级进行对照比较,调查师生目前的教育学的现状。

(3)、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通过课前教学准备、教学设计,通过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实施,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方法方式的观察分析,通过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等途径进行研究,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调查研究法。采取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等方式调查研究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5)、经验总结法。研究人员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研究及时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对资料进行分析修改、补充和完善,找出研究的规律和研究的成果。

3、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实验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查阅文献资料,制定方案,学习新课程理念,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做好研究的理论准备工作,并准备好课题论证的相关材料。

实验初期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根据实验方案,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借助各种研究方法开展下列具体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借鉴和反思做法,加强交流,是实验工作扎实、规范、科学、高效地运行。

实验中期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5月)主要任务是开展课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探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困惑、问题,收集信息,整理材料。

实验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整理、汇总实验材料,总结实验成果,完成实验报告,申请鉴定。

五、加强规范,做好实验的总结分析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周密的计划和规范的管理。

1、研究过程规范

为了使课题研究务实,方案形成后即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开题评审,形成总体研究要求,然后再根据总体研究计划,制定分段研究计划,课题小组把课题研究活动纳入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连续性。

2、资料积累规范

研究的过程是资料积累的过程。把资料积聚起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做好准备。课题组做好每次活动记录,各个成员课题研究也有相应的研究资料,有学习笔记、优秀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分析,有在学校开展的各项调查活动等,各个成员都能根据课题组的要求,系统地整理资料,从资料中分析当前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现状,催生有效、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推动子课题研究的开展,从而为总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通过研究,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发展目标,即“轻负高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地发展,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常规管理的流程,细化了有效课堂

教学实施的评价标准。用评价来引领教师的教学工作,向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策略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研究促使教师走进“有效教学”,研究“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在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有效教学的本质,理解了开展有效教学的目的,感受到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在研究中,了解了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实施的基本流程,并且对优化每个流程的有效策略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

2、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名师成长的阶梯已经形成。我们深刻认识到科研给教学带来的活力,我们力图借助课堂研究提升学校的教学品位,改变教师的教学状态,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在研究中,我们积极组织撰写课题论文和案例反思,并收集入《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经过教、研、思等多层次的磨练,我们觉得教学是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循的,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篇10

在新课改的实施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高中物理属于高中阶段的重点与难点学科,作为物理教师,必须要仅仅跟随新课改的步伐,着力于时代发展需求,注意构建高效课堂,才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目前高中生都是“95”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但是,在学生群体中,依然存在着两级分化的问题,很多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复杂、难度高,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教师教学活动存在严重的形式化与重叠化问题,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下太多的问题,这不仅无法提升教学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中物理教学成效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2 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需要具有一定条件的:

第一,物理教学活动需要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进行,回归教学本质,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理念,着力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高中物理教学活动需要将新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实处,注意转变学生落后、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

第三,高中物理教学活动需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能够掌握物理知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能够体会到学法的意义,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3.1 精心准备学案

学案决定着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案是物理课堂的导向,因此,教师必须要精心的为学生来准备学案,学案的准备需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认知水平相符,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教师的思路,让他们的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例如,在准备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学案时,教师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该门课程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学知识的巩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这两个知识点有基本的认知,物体下落在学生的生活中也十分常见.这就能够确定学习重点,即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运行的概念与性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与重量的关系.这一节的学习能够确定为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技能上,应该让学生理解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发展历史,实验证实方法等;在过程方法上,可以利用伽利略实验帮助学生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认识到猜想的意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可以以史实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帮助他们养成科学的学习观念.对于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可以使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各类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2 科学应用教学策略

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常用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应用分层教学法

就现阶段来看,很多高中生都存在着两级分化的缺陷,每一位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同,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学习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必须要拿捏好教学的快慢与难易度,科学使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活动中,讲解完基本内容指导,可以引导学生来思考如下的问题:

“同学们,如果世界没有了摩擦力,那么世界将会怎样呢?”

这一问题的知识性并不强,学生可以很快进入想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

对于优等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将大小不同的力施加在两个叠加木块时,木块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多大呢?摩擦方向呢?”

对于中等生,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

“摩擦力和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么?”

在这种分层提问模式下,能够为后进生带来学习乐趣,让中等生体验到成功,让优等生得到挑战,这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学有所长教学理念的充分表现.3.2.2 应用实验教学法

实验属于高中物理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多数的物理结论都是来自于实验,应用实验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发现漏洞,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都在缩减实验时间,这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例如,关于《理想气体定律》这一节的实验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展示如下的实验:

在一个500 mL的烧瓶中装入400 mL的水,将瓶口顶堵住,在石棉网上加热,松开手之后会出现什么问题?

在创设出这一情境后,可以引导学生来思考在喷射时,空气体积、空气压强以及温度的变化,分析每一个变化需要遵循何种定律,这既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欲望,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3.3 注重多元化的评价

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 篇11

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评价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质的变化。在此形势下,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创新,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评价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质的变化。在此形势下,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创新,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呢?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粗谈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层次分明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而且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要详尽,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体会深刻乃至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都要求详尽,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

其次,教学目标要层次分明。即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二、学习氛围要快乐和谐

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1、通过课前演讲,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好评,每个学生都在课前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新颖,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2、多样化的导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学,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学习《范进中举》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四、努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认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

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看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二是看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刻度。这两个“度”如果没有提高,就不会有真正的高效课堂。

总之, 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求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我们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水平,以新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作指导,为构建开放、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作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通论》2003

上一篇:工作作风整顿总结下一篇:节能降耗提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