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效课堂

2024-05-17

美术高效课堂(精选12篇)

美术高效课堂 篇1

一、让孩子在学中玩, 玩中学

学习是快乐的, 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更是快乐, 儿童由于性格天真活泼,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 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 使学生愉快的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例如《假如我是小巨人》的这一课, 通过游戏的方式, 让学生扮演小巨人的角色, 演一演, 说一说, 假如你是小巨人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在演一演将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奇遇呢?学生很感兴趣, 相互表演, 快乐无比, 在愉悦、兴奋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二、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乐趣

孩子有他自己的能力, 有着充满活力的感性体验, 所以, 让学生多动手去体验, 接受更多的知识, 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地说, 能力并不是教会的, 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感受、体验、感悟而形成的,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 我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 如在《让我飞机飞上蓝天》这一课, 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飞机的造型和制作图, 引导学生在自我的探索活动中找出每架飞机的制作方法, 学生相互探究, 发掘创造的灵感。

三、让学生在联想中体验感知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创新理念对学生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 引导学生学习, 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表达所见所闻, 所感所想, 比教会他们画某种物体的方法要受益得多, 例如, 这学期一年级, 我尝试根据油画棒特别的质感, 教学生画油画棒的渐变, 调和有层次感的画面, 学生大胆体验, 大胆尝试, 不断丰富色彩感受, 绘画出一幅幅富有童真、充满幻想的色彩画。

四、让学生在评价中交流经验

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级或评语, 同时让学生通过评价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 经常给学生评的机会, 让学生乐于参与, 善于参与,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 同时在评的过程中, 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 给予肯定, 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 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大大提高。

总之,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美术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创作, 打破课本的限制, 摒弃单调、程式化的教学模式, 力求形式多样, 方法多变,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发展, 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尤其是美术教学, 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呢?以下是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愿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生,美术

美术高效课堂 篇2

我曾经在农村中学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十几年,我所教的农村中学相对城镇学校来说,学生基础差,见识少,学校条件差,学生在小学阶段几乎没上过像样的美术课。

在课堂教学上,我尽量把欣赏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听得懂;没有网络教学,我让学生在校园里,田野旁,桃园中写生,画车辆速写,风景速写,树木花草的速写,给同学画漫画像。课本上实用的课题,如版面设计,校园伙伴,服装设计,标志设计等等,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兴趣,乐于学,出效果,对于农村学生不太适用的,让学生只做了解。

我觉得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后放松心情,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作品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美术作品中的美,绘画实践中美的感受,手工制作中感受成果美,陶冶情操。让学生爱上美术课,是我上美术课的目标。

校长非常支持学校的文艺活动。每学期都让我们举办两次校园画展,学生们也非常积极参与,因陋就简在学校的墙壁和窗户上拉上长绳,把画挂在绳子上。学生们下课放学都来看,效果很好。还评出一、二、三等奖,在全校师生大会上颁奖表扬。校领导还鼓励成绩较差的参展学生报考高中特长班。

对于打造高效美术课堂这个问题,我认为一节轻松愉快,而且让学生充满激情的学到知识,掌握技巧,不愿下课的美术课是高效的。不见得在课堂上学生完成作业多么好,只要积极参与课堂就是好的。

当然,一个完美的教学设计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我在《校园伙伴》这节课上,先是让同学们谈谈身边小伙伴的特长。用一些记录孩子们精彩瞬间的照片(如运动会、文艺晚会。)吸引学生,引入课题。(5分钟),接着用游戏来讲解,人体比例、重心线、动态线。(如给同桌测身高和头长,单腿跳、摆一个最帅的姿势等。(10分钟)下阶段进入示范速写方法(五分钟)学生实践活动,教师巡视辅导(15分钟)。最后讲评展示。(10分钟)

这节课从引发学生兴趣,把小伙伴的精彩瞬间画下来——怎样画?用什么方法?——速写,什么是速写?——怎样画速写?——先了解人体比例,重心线,动态线知识,欣赏大师速写作品——示范速写画法:线条简练流畅,抓住大动态,正确把握人的各部分比例——学生实线,练习(临摹范画,或学生自带照片中的人物动态)——巡视指导,注意要忽略具体五官和衣着装饰,抓住主要动态,比例正确,线条清晰,概括——收集作业,讲评作业——总结,鼓励。本课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这节课还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掌控能力,如:游戏中认知人体比例,重心线,动态线,控制不好,就会延长游戏时间,耽误下个环节的学习。

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创造性兴趣备课

课堂教学是美术课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學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每一个一线教师奋斗的目标。

一、课堂教学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最关键环节,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去注意观察与感受,有了感受,有了真情实感,才能画出动人的作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注意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给学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精美的设计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手工书设计这一课,在我告诉大家制作步骤时,大家一脸的茫然,表现的极其冷漠,课堂死气沉沉,当步骤说完时我话题一转,说我们现在办个展览好不好,于是,我找了四个人将准备好的两根线绳长长的拉在教室走道里,将我收集的手工书作品一一挂上去,一下子形象直观的手工书作品就映入大家的眼帘,甚至让大家激动起来,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触动时,正是学习兴趣被唤醒时,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2、贴近生活,激发兴趣,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美术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就决定了美术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重视备课,精心设计的示范作业,优美的教学语言,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

1、全面地学习,掌握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教师在备课前要先通读全课,初步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以备学生所需。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充实自己,才能丰富自己,使自己的一桶水成为具有各种营养的“营养水”。总之,教师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不断自我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业务能力,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任何时候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2、备好教材,备好教具。

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凭教师的意识和以往的经验备教材,在这节美术课上要教学生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者心中要有底。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备好课,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甚至爱好兴趣,才能上好课,这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实践。如果不了解学生去备课,就会有一种情况发生,就是学生听不懂,那上课就变成了“独角戏”,就算老师讲的再生动,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课堂教学上,不要刻意去教学生画什么,怎么画,而是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去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知识。其次,要准备好教具,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范画,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灵感,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等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讲、多说、多谈感受,并作适当的引导与补充。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设计课堂提问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扑捉学生心迹,精心设计,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巧妙地运用提问,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手段。在课堂设计时,注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不应再给学生“满堂灌”,要研究教材,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尤其是美术课堂上更应该发挥教学内容上的创新因素,把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达到美的培养效果。

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挂一张画,学生照着画一张,或者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谁画的最像谁得分最高,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不容易想象创造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画面。应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调动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藏书印》的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大家巧想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印章,我不仅出示我示范的作品,而且利用胡萝卜,橡皮做成的印章让学生欣赏,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让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制作认真、积极,作品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极富创造性。

总之,在美术课堂中,我希望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美术课不仅仅是涂画课,更应是自我展现的舞台,激励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这个五彩缤纷的美术世界里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朱圆圆如何成功上好一堂美术课【J】中华少年:教学版 2011(7):45

如何创建高效美术课堂 篇4

一、准确有效地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导入是一堂成功课的基本保证。有效导入无需太复杂,也无需太冗长,应立足于课堂内容,直切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现实生活中,你接触过许多生活用品把印象深刻的描绘出来。”最简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却极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如在《剪纸的意蕴》教学中,上课伊始,大屏幕展示:“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空和透空的艺术。今天……”我说:“古老的剪刀在历史的纸页上翻飞出绚烂的五千年文明。今天让我们走近民间剪纸艺术,体会剪纸的意蕴。”先设疑激趣,再用优美的导入语言,将学生带入美好的意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正如清人李渔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二、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美术教师应加强创新研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收益,得到快乐。

1. 明确目标,为有效学习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目标要具体,力求准确,指明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及学什么,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如“为校园运动会设计一枚标志”、“努力用笔墨表现心中的梅花”等。

2. 巧妙引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美术创作是一种缄默的艺术活动,适时适度地引入音乐、诗歌、游戏等,让课堂气氛活跃,张弛有度。例如在《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教学中,我播放本县电视台录制的家乡风光视频,以歌曲《家乡美》为背景音乐,让学生用美术作品表现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又如在《剪纸的意蕴》教学中,我先引用民谣:“嫁女要嫁剪花郎,肩挑担子走四方。出门身上无银两,回来银子用箩装。”这生动地说明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广泛流传及民众对它的喜爱程度。又引用郭沫若诗:“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来介绍南北方剪纸的不同特色,让学生既乐于接受又印象深刻。

3. 开展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技巧后,就要放手让学生去练、去做。如在教学《版面设计》中,教师讲授设计要素后,就让学生分组练习,每两组结对,一组学生设计,另一组学生评述并修改。这样讲、练、评结合,反复练习,不断进步。又如在教学《校园环境艺术品设计与模拟制作》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实地考察,让学生发表对自己校园环境的看法,并提出美化措施。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集思广益,师生共同改进实施方案,设计出有创意的艺术品。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摆脱了教室的限制,感悟到美术与大自然、现实生活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学生的想象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自信心。

三、重视作品展评环节

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欣赏,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起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心理学家认为:“人生最大的需要就是别人的肯定。”美术是一种视觉语言艺术,美术交流活动十分重视展示、亲眼目睹或亲身体验。在美术课中,应及时展示学生的作品,通过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不足,从而不断向前发展。如在《剪纸的意蕴》教学中,学生剪刻的窗花装点了教室,装扮了学校画廊,真切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从心理上获得了满足,增强了自信心。

四、必要的教学反思

任何教学方案总不是十全十美的,精心设计的教案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才能不断进步。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应关注的内容有:“是否创造性地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巧妙地运用教学媒体便于学生接受;能否有效地指导学法并提供了多少让学生自主学校的机会;是否能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和便于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能否民主平等地展开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引导美术创作或设计活动等。”总之,美术教师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和行为,重视自我评价,以及专家、同行、学生的评价,多吸收有益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善于创新,不断探索更新、更好、更有效的美术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摘要: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创建高效美术课堂的几点认识:准确有效的导入;创造性地实施教学;重视作品展评;必要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效美术课堂,有效导入,创造性教学,作品展评,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构建美术高效课堂 篇5

周锐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形成高效、持久的课堂教学效益,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所谓高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最大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最大收获,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最大效益。高效教学不一定是教师认真负责程度的具体体现,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一、在预设中体现多元思考

一堂高效、有序的课,应该是活而不闹,也就是说,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细心、耐心。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

在每次上课前,除了要小干部检查工具材料的配备外,我往往会让学生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加学习的热情。如在上《包的世界》一课,布置学生收集家里的包。在课前自学课本中包的制作方法,也可自己动手做一做,上课时,让学生罗列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课上交流,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老师的建议。再让学生把带来的包展示出来,分析它们的外形和组成部分,颜色的搭配、材质等,最后老师再给予学生一定的学法指导和示范。通过从学生自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比老师提供现成的资料,学生收益更大,学生自然学得主动。

课前,可以问问学生“你喜欢这一课吗?你了解这一内容吗?”让学生事先动手画一画,了解大致的情况。如《车》这一课,我让学生把自己会画的汽车先在纸上画一画,学生基本已经能画出几种汽车的外形特点,把公交车是长方形,小轿车画成梯形和长方形,卡车是正方形加长方形。有的画了车窗和轮子,但没有车门和车灯,有的把两个车轮画在了一起,也有的同学知道汽车的功能,但不会表现。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就有了课堂的准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二、在课堂中体现主体性实践 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绘画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我在上《诱人的瓜果》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大篮子,要求学生将各种诱人的瓜果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篮子”中。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任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动中发掘创造的灵感。

三、在作业中体现积极评价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教师要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

启迪学生打开思路。

对于学生绘画不好的特别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对于绘画不好的学生作出富于鼓励的语言,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如“画得不错”,“可以画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类似这样的回复能够使画得不好的学生能够有自信,而不因为学生画得不好受到批评。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绘画学习和迁移。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自由绘画,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绘画学习的起点。

“适度精彩”打造高效美术课堂 篇6

适度精彩高效美术课堂一、学会审美,注重认知

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他画得好像哦!好好看哦”,“老师,她画的树怎么是红色的?颜色不对”,“中国画最难看了,一点都不像(指写意画)”。因此,欣赏绘画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些人特别是急于求成的家长,常常会这样评价孩子的画:你画得乱七八糟,画的一点都不像……其实,只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会伤透了一些孩子的心。由于小学生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其实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所以,不能以像不像来评论一幅画的好坏。

日本的儿童美术活动专家板光彦认为:儿童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他们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艺术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作为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学生完成一幅作品,与学生的眼睛、大脑、心灵、双手甚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有密切关系,需要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认识,需要大胆的作画,敢于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尽可能地表达出来,需要双手与身体及手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需要耐心、信心和恒心,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大胆地去画。如在教学《吃虫草》一课时,先让学生去思考:只听说虫能吃草,你知道草也能吃虫子吗?吃虫草都长得什么样?有哪些种类?为什么能捕虫?怎样捕虫?它们是靠什么引诱小虫的?……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再进行作画。结果学生画出的画形态各异,色彩不同。有的有美丽的形状,有的有漂亮的颜色,还有的似乎散发出芳香的气味,有的虫子被吃进去了,还有的正趴在捕虫器的边缘上等,很有趣!

二、有效合作,注重想象

新的一轮课改后,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也的确“动”了起来,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效率也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但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教师不明白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这里站站,那里看看,无所事事,像一个旁观者,等待,观望;或者干脆做自己的事……

“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提高合作成效,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契机,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不要大事小事都合作,要有合作的必要,且不要过多。尤其是低年级,在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时候,尽量少合作。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深入学习小组,倾听、了解他们和学习的进展情况,不要笼统的提醒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要有针对性,帮助他们将美术学习活动开展起来。

三、气氛和谐,培养自信

和谐的学习气氛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如在上《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用纸折出飞机,在讲台上向下飞,看谁的飞得又高又远,学生们很快融入了课堂情境中,把一堂以往只是画画的课变得有动手、有动脑、有游戏、有绘画。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寓教于乐,这种教育形式学生非常喜欢,把愉快教育融入贯穿课堂,学生学有兴趣,在一种轻松乐学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会掌握的格外牢固。

课上让学生大胆发言,是培养孩子自信的一种手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然而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满足于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认为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的孩子就是顽劣捣蛋,并冠以“差生”之名,一时的“纪律”,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我们说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往往“顽劣捣蛋”的想象画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的好问,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安静”的,而是要充满活力和生机,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谦虚,然而过分的谦虚也容易走向自卑的极端。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这样的孩子,就好比精神上得了“软骨病”,未经过河心先慌,尚未爬山腿先软。所以,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信。

四、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因为你的赞美,你的一句话,可塑造一个画家,一个天才。赞美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来表示,给学生鼓励,不仅限于物质上的,精神上的肯定和奖赏也是有力的。另外,评价要多方面,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和过人之处,要善于发现,加以肯定,鼓励。不好的地方要用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怎样做,将会更好更完美。因为每幅作品各有不同,各有长处,所以老师评价语言要有机智性、随机性,使用有激励性的语言,比如:“如果涂上底色,你的画会更好”,“如果物体画得大一点,那这幅画就更漂亮了”,“颜色鲜艳一点会更好”,“继续努力,老师知道你行”。这样的话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相信自己,学好这门课。

虽然需要赞美,但也不要过“滥”的表扬,在每次的公开课上都出现了“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眼光真锐利”,“你画得真好”的掌声;出现了“你真会动脑筋”,“说得太好了”之类的评价;出现了点点头,摸摸后脑勺等体态评价语;学生的额头也贴上了红五星、智慧星等。仔细一看,学生赢得表扬时所回答的问题以及对美术作品的点评有不少是很浅显的、很笼统的、没有针对性的,如此种种,显然是曲解或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盲目乐观。因此,教师在评价上要学会既栽花,又栽刺,对于学生的问题或缺点,教师仍应中肯地指出,以便学生尽快改正,否则将会“误人子弟”。

浅谈高效美术课堂 篇7

一、以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

教师备课是一个准备的过程, 是为了更好地上课, 教师平时一定要多学习, 多充实自己, 要学会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 这样才能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要了解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优化教学内容, 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中一些不适合本地学生或不太合适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删减, 加入适合学生学习的与生活相关联的内容。

如:手抄报设计,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板报设计方面的知识;动画片赏析, 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了解动画片的制作知识等。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等特点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多讲、多说、多谈感受, 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与补充。

二、导入方法“新”一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其主体作用, 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 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课堂导言应力求在课程的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用独特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1. 猜谜导入。

从学生好奇心强和喜爱探索这一特性入手, 让学生在探寻谜语答案之时, 自然进入新课, 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 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 将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2. 欣赏导入。

在教师引导下对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评价, 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 产生美的向往, 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 以此导入新课, 水到渠成。例如, 在讲授“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一课时, 我从一位女影星在戛纳电影节上所穿的几套服装导入,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为新课的后续展开做好了铺垫。

3. 视频导入。

例如, 在讲授“敦煌莫高窟”一课时, 以敦煌壁画九色鹿的动画片进行导入, 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古老传说中, 领悟到敦煌艺术的久远而神秘, 从而产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三、优秀的课件制作让课堂增彩

科技时代的课堂已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参与, 它是集图、文、声为一体的课件, 能为教学提供鲜明的图像、逼真的情景、恰当的语音,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授“布置理想家居”一课时, 制作了一个可以随时更换居室地板、墙纸、家具的Flash动画软件,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家居布置的一些要素。

四、课堂进行有效提问

问题设计, 如果过于单一, 每堂课提问都千篇一律, 就会让学生感到单调, 缺乏探究欲。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思考。因此,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反复研读教材, 深挖教材的内涵和外延, 熟练运用教材内容, 打破常规, 在看似平常处巧设疑问, 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五、重视课后小结的作用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 教师要注意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收尾阶段, 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回顾课程的重难点,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使教学重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课后小结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来进行, 让学生自己点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讲一讲这幅画好在什么地方、表现了本节课所学的什么内容、这位同学是怎样用画笔来表现的……这样既使学生重新回顾了所学知识, 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又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学生经过努力画出来的作品, 都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 因此教师的评价要合理, 切忌使用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教师要肯定作品的优点, 以增强学生信心, 然后以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 委婉地告诉学生错误的地方应该怎样去改正将会更好、更完美。“要赏识你的学生”, 对学生的正确、恰当的评价予以鼓励, 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可发展的方向, 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肯定。

如何构建高效初中美术课堂 篇8

新课程标准更是增加了对美术教学的关注和要求, 不但要求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 还要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的整个过程, 并且最终检验美术教学的标准也在逐渐提高, 这就要求初中美术教学必须及时改善教学方法, 构建高效的课堂, 确保美术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美术教师, 我们必须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 更深入地了解、认识和改进美术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 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来为学生创设更加高效的课堂活动, 运用和谐、愉悦的教学方式, 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 促使学生的美术情感、美术智慧以及美术创造力都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让学生在美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虽然比小学生成熟稳重了一些, 但是爱玩的天性还是支配着学生的行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玩中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而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人们的这种实践活动。”为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好学心理, 让学生对美术实践活动拥有足够的兴趣, 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开展各种探索式的活动, 保证美术课堂效率的提高, 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将美术中的色彩画面更加丰富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还能够使原本静态的画面拥有生动可感的声音, 使教材中凝固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也就是说, 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将教材中蕴含的单纯的美术意境, 结合音乐等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出来, 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对神奇的美术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悦耳的音乐、鲜明的画面、有趣的动画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整个美术教学环节中, 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获取知识, 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的时空限制, 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整个美术课堂教学的氛围活跃至极, 从而大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让学生乐于学习美术。这样就优化了美术教学过程, 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效率。

美术教学需要进行大量的图片欣赏,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轻松地将美术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 把画家所有的代表作都搜集在一起, 教师只要轻轻地点一下鼠标就能够让学生欣赏到全部的作品。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放大功能来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思考。这样学生就会一目了然, 将各个学派的画家作品都尽收眼底, 避免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运用大量的语言来表述, 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结构, 优化美术课堂,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

素质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和理念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型的学习过程。为此素质教育中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 除了要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之外,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结构的设计也至关重要。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特点和新颖度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顺利地解决美术课程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美术课堂教学的结构也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 依据现代化的素质教学构建更加合理的教学结构,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 体现教学结构的合理性。

例如, 在学习《意花鸟画》一课时, 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表现中国花鸟的作品, 引导学生从中自主探索出花鸟的画法及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表现飞雀的特点, 并且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看看自己得到的结论在实践中是否可行, 最终掌握画花鸟画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我就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顺利地进行自主型学习, 并且在自己的实践中感受和体验知识, 优化了课堂结构, 使美术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为此教师一定要及时改良陈旧的教学方式,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优化美术课堂, 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到实处, 确保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更加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如何打造初中美术高效课堂 篇9

关键词:美术课程,高效课堂,审美教育

“美术”顾名思义是美的艺术,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课业负担一下子增加许多,许多原本喜欢美术的孩子,因为大量的时间被其他功课挤占,渐渐缺失了艺术灵感,也失去了学好美术的愿望。上好一周一节的美术课,打造高效美术课堂,是摆在每个初中美术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也是提高初中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前提。为适应初中学生的变化,我们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美术课堂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

一、明确教学目标

美术教师不能追求表面的浮躁与热闹,必须俯下身子,深挖教材,在课前充分准备,并为每节课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不能一会儿忙活这个,一会儿忙活那个,而要凸显美术课的原汁原味,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服务于教学内容,使教学有明确的导向性和目标。这一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注重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往往追求结果,而一节较成功的美术课应不仅仅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注重教学过程,不拘泥于追求结果,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中要学会变通,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可以用非专业的引导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争着参与。例如,在讲色彩搭配知识时,我利用学生所熟知的诗句,我说:“两个黄鹂鸣翠柳。”学生马上会对出:“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诗中的黄、绿、蓝就是色彩搭配中邻近色的应用。在欣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这一雕塑作品时,我让学生观察其人体比例,学生就会想到:“这是运用了数学上学过的黄金分割比所呈现出的永恒的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

为打造高效美术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领学生走最近的道,使学生认识到奇思妙想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导演,而且应参与演出,但在演出中又不影响学生,使美术教学的人文性和教育目标的多元性得到充分体现。美术教学是一门视觉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运用视频、实物、图片进行教学,这些教学媒体的展示一定要清晰,引导学生发现什么,好在哪里,从而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值得提出的是,在教学中视频不能代替教育,课堂中概念性概括的重点内容应在黑板上展示,板书不在于字的好坏,而在于板书的方法的好坏。课程内容不能过于精彩,太精彩,容易忘掉一些提醒强调学生掌握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像主持人更应像教师,不说正确的但没用的话,要用教师的语言描述所讲的内容。总之,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是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关键。

三、体现学科特点,打造高效课堂

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针对这一艺术特点,我们不应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往往会使学生的作品缺乏新意,把美术课堂适时地延伸室外,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初中学生天生爱动,因此,到室外去之前,教师必须组织得当,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目的性一定要强,避免随意性和走马观花。例如,在《写意花鸟画》这节课里,我先介绍国画大师齐白石为画好虾,亲自在家里养虾,不断观察,反复研究,删繁就简终于画出了让世人惊叹的栩栩如生的河虾,使学生认识到认真观察的重要性。观察目标的明确性之后,再带领学生体验春天的景色,留意花的娇艳、鸟的灵动,通过观察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校园的美丽,看到了美好的春色,而且看到了好花不常开,感慨春光之短暂的同时,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创作出具有青春活力的作品。带学生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必定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有了切身的体会,教师再给予恰当的引导,很多时候会使美术课堂更加高效。

四、关注学生情绪,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充分考虑教学的开放性与立体性,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还要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随机转变教学思路,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期中考试之后,我走进教室,学生一片声响。显然,紧张的考试之后使它们出现了松弛的状态,如果再学习常规内容,同学们就肯定不愿接受。怎么办?课总是要上的,面对吵吵嚷嚷的教室,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写出了《考试之后》这个题目。看到这,有的学生眉飞色舞,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有的学生低头沉思。在议论交流之后,我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绘画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画面出现了,有的画面洋溢着欢快,有的画面彰显着自信,有的画面带着些许忧虑……其中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的一幅画,给人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一张被撕裂的30分的卷面上,有一根粗粗的棍子横过一副流着眼泪的眼镜,多好的画面。不需我点评,学生已体会出其中所包含的寓意。顺着大家的话题,我因势利导,点明优秀的绘画作品往往具备的特点:“主题鲜明,造型简单。”进而引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及创新精神。显然,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上出有自己特色的美术课

“适度精彩”打造高效美术课堂 篇10

课堂上, 经常会听到:“他画得好像哦! 好好看哦”, “老师, 她画的树怎么是红色的? 颜色不对”, “中国画最难看了, 一点都不像 (指写意画) ”。因此, 欣赏绘画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些人特别是急于求成的家长, 常常会这样评价孩子的画:你画得乱七八糟, 画的一点都不像……其实, 只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 会伤透了一些孩子的心。由于小学生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 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 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 其实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 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所以, 不能以像不像来评论一幅画的好坏。

日本的儿童美术活动专家板光彦认为:儿童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他们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艺术品, 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 而是把它作为开发智力, 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学生完成一幅作品, 与学生的眼睛、大脑、心灵、双手甚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有密切关系, 需要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认识, 需要大胆的作画, 敢于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尽可能地表达出来, 需要双手与身体及手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 认识色彩的能力, 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 需要耐心、信心和恒心, 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 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大胆地去画。如在教学《吃虫草》一课时, 先让学生去思考:只听说虫能吃草, 你知道草也能吃虫子吗? 吃虫草都长得什么样?有哪些种类? 为什么能捕虫? 怎样捕虫? 它们是靠什么引诱小虫的?……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再进行作画。结果学生画出的画形态各异, 色彩不同。有的有美丽的形状, 有的有漂亮的颜色, 还有的似乎散发出芳香的气味, 有的虫子被吃进去了, 还有的正趴在捕虫器的边缘上等, 很有趣!

二、有效合作, 注重想象

新的一轮课改后, 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也的确“动”了起来, 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效率也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 一种点缀, 只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 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就草草收场;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 但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教师不明白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这里站站, 那里看看, 无所事事, 像一个旁观者, 等待, 观望;或者干脆做自己的事……

“好钢用在刀刃上”, 要提高合作成效, 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契机, 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 要求呈现的方式。不要大事小事都合作, 要有合作的必要, 且不要过多。尤其是低年级, 在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时候, 尽量少合作。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深入学习小组, 倾听、了解他们和学习的进展情况, 不要笼统的提醒学生该怎样做, 不该怎样做, 要有针对性, 帮助他们将美术学习活动开展起来。

三、气氛和谐, 培养自信

和谐的学习气氛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 如在上《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时, 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用纸折出飞机, 在讲台上向下飞, 看谁的飞得又高又远, 学生们很快融入了课堂情境中, 把一堂以往只是画画的课变得有动手、有动脑、有游戏、有绘画。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 寓教于乐, 这种教育形式学生非常喜欢, 把愉快教育融入贯穿课堂, 学生学有兴趣, 在一种轻松乐学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会掌握的格外牢固。

课上让学生大胆发言, 是培养孩子自信的一种手段,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然而许多年来, 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 满足于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认为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的孩子就是顽劣捣蛋, 并冠以“差生”之名, 一时的“纪律”, 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我们说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 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往往“顽劣捣蛋”的想象画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的好问, 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安静”的, 而是要充满活力和生机, 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谦虚, 然而过分的谦虚也容易走向自卑的极端。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 这样的孩子, 就好比精神上得了“软骨病”, 未经过河心先慌, 尚未爬山腿先软。所以, 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信。

四、多元评价, 促进发展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因为你的赞美, 你的一句话, 可塑造一个画家, 一个天才。赞美可以用语言, 也可以用一个眼神, 一个小小的动作来表示, 给学生鼓励, 不仅限于物质上的, 精神上的肯定和奖赏也是有力的。另外, 评价要多方面, 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和过人之处, 要善于发现, 加以肯定, 鼓励。不好的地方要用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 怎样做, 将会更好更完美。因为每幅作品各有不同, 各有长处, 所以老师评价语言要有机智性、随机性, 使用有激励性的语言, 比如:“如果涂上底色, 你的画会更好”, “如果物体画得大一点, 那这幅画就更漂亮了”, “颜色鲜艳一点会更好”, “继续努力, 老师知道你行”。这样的话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 相信自己, 学好这门课。

虽然需要赞美, 但也不要过“滥”的表扬, 在每次的公开课上都出现了“你观察得真仔细”, “你的眼光真锐利”, “你画得真好”的掌声;出现了“你真会动脑筋”, “说得太好了”之类的评价;出现了点点头, 摸摸后脑勺等体态评价语;学生的额头也贴上了红五星、智慧星等。仔细一看, 学生赢得表扬时所回答的问题以及对美术作品的点评有不少是很浅显的、很笼统的、没有针对性的, 如此种种, 显然是曲解或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 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 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 不能听批评, 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 盲目乐观。因此, 教师在评价上要学会既栽花, 又栽刺, 对于学生的问题或缺点, 教师仍应中肯地指出, 以便学生尽快改正, 否则将会“误人子弟”。

优化作业设计打造高效美术课堂 篇11

关键词:高年级;美术作业设计;创设情境;合作学习;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34-2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充分利用声像信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由于声像信息富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它容易吸引人的注视和心向,诱发人的想象和思考。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和合理运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声像信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流动的风景线》一课,我把学生感兴趣的科幻大片《变形金刚》中几段精彩的汽车行驶画面剪辑成一段影像视频,上课时播放,屏幕上狂野的汽车奔驰场面和不时出现的车身装饰特写营造出强烈的声像效果,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和震撼。教师再辅以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尝试体验,探究创造的欲望也就自然被激发出来。

2.积极唤起情感共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在高年级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以情作画,以画抒情”的美术创作教学的境地。如《我的小学生活》,上课伊始,我先让同学们回忆有趣的同学往事,接着,通过投影屏幕逐一展示出一组事先收集的本班同学从入学至今的重大活动的图片,如春游、班队活动、集体比赛等,勾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在此情此境下,同学们渐渐沉浸到对小学往事的甜蜜回忆之中,笔下流淌出浓浓的对同学、对老师、对母校的依依之情。

3.创设游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创造。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根本动力。利用趣味性的游戏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力、探究力、创造力的好策略、好抓手。如《奇思妙想》这一课,我以“现场招聘设计师”的趣味性游戏来代替作业和作业评价。在课中,我以招聘“魔幻设计师”海报导入,让学生自主进入魔幻设计师角色,用自己设计制作的产品——“奇妙的魔幻日用品”来“应聘”,再由消费者——同学和听课老师一同参与选择预定,从而进行讨论、欣赏,挑选出最夸张最奇妙的创意。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好的设计不仅需要大胆想象同时需要合理架构”的意识。在这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由发挥自我想象,自由表达自我追求,自由张扬自我创意。

二、形式多样自主选择

1.利用美术作业品种的多样性,供学生自主选择。在高年级美术教学中,改变以往作业只是单一的品种,让学生选择自己较强或喜欢的一种美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对美术学习有了自信心,从而也感受到了美术创作成功的喜悦之情,调动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的兴趣。如《墙》一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画一堵单调的墙壁显然难以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于是我放宽了作业要求,让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自选媒材”,给学生更大的发挥创作性、张扬个性的空间,学生的作品百花齐放:有的同学选用泥塑制作墙壁,有的选用铅笔绘画的形式描绘墙壁;有的同学则是将剪贴与绘画组合在一起,还有的选用树叶等其他材料先剪成方块,再拼贴出墙壁肌理构成的装饰画。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投入、兴趣盎然。

2.探索美术作业功能的多样性,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例如在美术课中进行为语文课文配图、诗词配图等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美术课中做的头饰、面具等,可以成为语、数、音乐、英语等学科教学中的学习道具,进行表演,能使这些学科获得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教学效果。这样,美术作业的用途更广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高了。

3.把美术课引向室外,使美术作业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美术教学中适当将学生带到校园、到校外参观写生,学生的感受既新奇又丰富,他们觉得这种上课方式有趣、新颖,他们认识到由于行人的注视,美术作业不仅仅是为自己而作,而是为了学校的荣誉要认真完成。在这种环境下而产生的一张小小的作业,它浓缩了学生的一个美好的回忆,一次集体荣誉感的真实体验……它比平时的美术作业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这也是当今教育改革所提倡的“教育面向社会”、“教育人文性”的很好体现。

三、分组合作共享成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式活泼,内容灵活生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体现着“人本主义”思想,更关注人的个性体验和人与人的交往。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师与生、生与生、心与心的交织。美国的合作学习专家尼尔·戴维森曾提出合作学习的七个要点:(1)小组合作完成、讨论、解决难题;(2)小组成员面对面的交流;(3)小组中合作互助的气氛;(4)个人责任感;(5)混合编组;(6)直接教授合作技巧;(7)有组织的相互依赖。因此,合作学习不能仅为了迎合新课标,搞形式,走过场,而是要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懂得尊重他人,具有团体合作的精神。在高年级美术教学和课堂作业过程中,有效利用合作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原来动手能力和绘画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完成美术作品时的自信心得到了明显的增强,绘画技艺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完成美术作业时的畏难情绪大大减少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全体学生的艺术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多元评价催生内驱

1.整体评价,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过程。把对学生美术

学习的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如学习前期的评价:看学生能否为美术学习搜集好相关资料,做好材料工具的准备。学习过程的评价:看学生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是否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能否与同学合作等。此外,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尽量做到全面正确,除了通过对学生平时的美术习惯及美术作业成绩进行评价以检测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水平以外,还要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态度、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

2.客观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往评判美术作业,参照标准就是“像”不“像”,像则给“优”,不像则适程度轻重给“良”、“及格”甚至“不及格”。旧的评价准则在某方面确实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上美术课。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培养的毕竟不是专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只凭技法优劣评价美术作业。当教师遇到看不懂或“较乱”的作业,应该在辅导时努力去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在肯定他们大胆创作的基础上,再提出中肯的意见,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如对学生的美术习作评了等级后,加上一句简单的评语。“你这次的制作材料虽然简陋,但在造型上还是有模有样的。如果换上一些更结实美观的材料来做,效果会更好。”给了学生这样的评价之后,使学生既知道了自己的进步,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有了改进的方向。

3.互动评价,自评与他评同步。主动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创作思路,在课堂上给足他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互动他评:如采用小组互评的方法,在作业结束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让每位同学对其他同学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先说说精彩之处,再谈要改进的方面,在互评中不仅让受评者得益,也让评价他人美术作品的学生可以从中吸收别人的长处,同时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评价主体的扩展,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只要教师依据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原则,坚持把美术学习的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每个阶段,一定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成绩,也能大胆向别人提出建议。

总之,高年级美术作业的形式是多样的,方法是多变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及他们各自特有的语言和个人创作方式,教师如何把三维目标较好地体现在作业设计中,同时更好地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我们不断尝试、体验、改进。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微”中探路 篇12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一、“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概念及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速、高效。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杂志等的“微软件”似乎向人们宣告, 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微时代”。在这种背景下, “微课”不期而至。

“微课”倡导自主学习, 目的是最佳效果, 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形式是流媒体, 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时间是简短的 (5—8分钟) , 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重点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知识短板问题, 起到答疑解惑作用, 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集声、光、电等为一体的“微课”作为一种先进信息技术的介入, 把教学素材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其全面、快捷、针对性强等优势, 突出了教学重点, 攻克了教学难点, 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 综合能力得到加强, 美术素养得到提升。

1.激发学习兴趣, 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 优化课堂的先决条件。而好的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微课是流媒体形式, 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 能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 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表现欲望, 激发出创造力。

比如《春天的消息》一课, 让学生以绘制明信片的形式相互传递春天到来的讯息。描绘春天就成为了重点之一。尽管课本上提供了多幅春意盎然的美景图片供学生欣赏, 但没有情境体验始终感觉距离遥远, 让人提不起兴趣, 更难以尽情表现。如何让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们如同远足踏青、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春天呢?我截取了“走访大自然”片段, 制作了“寻找春天”的微课。欣赏小提示:你看到了哪些景象?都有哪些色彩?能描绘出你的感觉吗?接下来在配有轻音乐的诗歌朗诵中, 绿柳扶风、春燕归巢、翔碟飞舞、黄莺歌唱等景象鲜活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当他们看到小草破土萌芽花儿竞相绽放的动态全过程时, 全都发出了惊叹声, 无不被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春天的生机蓬勃所感动、吸引。观赏后学生不仅说出了“花红柳绿”“五彩缤纷”等评述词汇, 还表达出许多个性化的感受, 作业效果非常显著。

微课在情境创设中利用试听一体化的优势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 达到了“课伊始, 趣伴生, 课进行, 趣渐浓, 课结束, 趣犹存”的境界, 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2.扩充知识, 提高美术素养

微课具有信息容量大, 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料,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它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原本冗长、沉闷的环节变得简洁富有趣味性。在美术课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中, 提高美术素养。

许多老师都偏爱上气氛活跃、学生热衷的动手实践课, 但对于美术欣赏课往往面露难色, 因为要搜集众多图片, 并且在授课时需进行大量的口头演说, 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 有时迎来的却是学生的神色漠然。然而采用微课的方式, 在图片中配以文字或旁白, 以故事的形态播放给学生看, 效果则大为改观。比如, 四年级《小桥、流水、森林》一课, 我在引导学生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时, 利用ppt技术在图片上链接“齐白石生平介绍”的微课, 短短的两分钟内学生对作者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动静结合的欣赏方式, 丰富了教学环节,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攻克重、难点, 促进知识内化

由于微课具有直观性, 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呆板为生动, 因此在针对美术教学重点和难点上, 微课的运用也常常能起到简洁、明了、高效的示范作用。尤其是美术课中的技法讲解, 教师的示范有时不能很清晰地突出重点, 而采用微课的方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剪团花》属于剪纸手工课, 里面有些专业名词“折边”“散边”以及讲解“图案轮廓要保持完整否则会剪断”等过程较为抽象, 教师用语言描述或者现场演示都难以让学生快速、透彻地理解。于是采用了“微课”——几何示意图加上动画效果的折、剪, 再配上老师的讲解旁白, 在大屏幕中展示给学生观摩学习, 使之一目了然, 耗时短, 效率高。

三、“微课”需注意的问题

许多教师经过学习和实践对微课有了一定认识, 但是由于没有参透微课的本质, 把握微课精髓, 出现了一些问题:

1.传统教学可以解决的、不适合多媒体表达、不是典型的重点、难点问题做成微课, 造成资源浪费。

2.有些过程过于繁琐, 不够精炼或缺乏启发性, 没有设置悬念、情景。

3.画面、声音制作效果差, 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4.没有弄懂“微课”不能替代传统课堂, 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的实质, 出现乱用“微课”和处处使用“微课”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发生非但没有发挥微课的优势, 反而降低了课堂实效,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上一篇:目的性原则下一篇:内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