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改革

2024-08-01

高效课堂改革(通用9篇)

高效课堂改革 篇1

深化课堂改革 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姓名:刘淑怡作者单位: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通讯地址: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471500

2013.04.0

5深化课堂改革 打造高效课堂

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淑怡

【摘要】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改革 高效课堂 关键作用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高效课堂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四、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

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育的智慧》林崇德开明出版社

[3]《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张熊飞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高效课堂改革 篇2

一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全面展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实践再学习, 笔者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课堂教学经验和可行的方法与教学一线的同仁们共勉。

在新课程改革中,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即自主学习、预习、合作学习, 结对子之间, 组内之间, 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也可以是个人的探究, 还可以是结对子之间、其他同学之间的学习。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学生先学, 学不会者教师再教。这个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学生先自主预习、合作学习, 带着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 最后由学习较好的同学和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得到解决, 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初步理解和接受, 这就是“先学后教”。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课堂是学习的知识主体, 是通向知识海洋的桥梁。课堂是民主和谐的, 师生之间是合作关系。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唱”, 而是师生共同“大合唱”。也就是要求教师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并解决课堂中的“低效”甚至“负效”的现象, 从而提高“两率”即提高学生精力的利用率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自信心

笔者认为, 在平时的课堂改革实施中要有自信心:一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有自信心、对自身教学方法要有自信心、对学生要有自信心;二是对时间要有信心、对学生的成绩要有信心。这里着重阐述一下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学生要有信心、对时间要有信心。

首先, 对自己要有信心。一名有经验的教师, 特别是工作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教师, 要真正从“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中心论”转变, 是一项艰难的历程。新课程改革其实最难改的是教师。而阻碍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教师固有的观念、经验及惰性思想, 还有对学生放手的不信任等。长期以来课堂上都是教师讲, 学生听, 填鸭式的教学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已经形成了定势, 形成了经验, 手到擒来, 使用起来很方便, 而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不仅要有新的理论体系, 仅从备课、上课这两个基本环节上来说就已经比较繁琐, 而且没有适合自己的现成经验可用。因此, 惰性思想就作怪了, 也就成了阻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课堂上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 学生学, 教师讲的就是权威。因此学生上讲台始终让人不放心, 怕学生讲不到位, 总害怕遗漏知识点。这也是课堂模式改革的又一个阻力。例如, 较有名气的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 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在改革中也存在这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只有教师坚持努力, 不断去完善, 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收获。改革之路是痛苦的, 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在改革的路上“长痛不如短痛”。笔者认为痛过去就好了, 就轻松了, 所以教师的观念要转变, 对课堂改革要有信心, 对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备课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要有信心。

其次, 对学生要有信心。试想一下, 大家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 学生都善于表现自己, 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夸奖、信任、鼓励。作为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要树立他们的信心, 培养他们。特别是对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 可以利用周围事件鼓励他们, 也可以在班上树立几个学习、品行较好的学生做典型。开始可以让他们做些容易达到的事情, 然后逐步增加难度。每一次结束都给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 慢慢地学生就有信心了。再把学生分成小组, 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对学生要放手、要信任。定期召开小组织会议, 了解各组内的情况, 包括学生的管理、学生的学习、遵守纪律方面、学生预习情况等, 了解后加以分析解决。比如,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小组内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差的学生, 成绩差的学生一般学习自觉性较差, 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不是学习别人的先进学习方法, 而是把别人的答案抄在自己的本子上。而这种假学习现象教师一般不易发现。所以教师最好在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小组长会议, 了解情况并商量对策小组长根据自己本组的情况提出了不少意见和解决的办法, 于是上课时可以有意识地针对学势较弱的同学, 设计相关内容中较简单的知识让他们发言, 让他们上黑板讲解, 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慢慢地学势较弱的学生们也都敢上黑板展示了, 最后甚至是抢着上黑板。每节课前十分钟他们可以把他们认为较难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征求学习有能力的同学讲解或老师的讲解, 真正做到先学后教。

最后, 对时间要有信心, 就现在教材所需要的课时与学习实际所需要的课时可以这样搭配:在预习环节甚至展示时耽误的时间, 可以通过有些内容的整合将时间补回来。如平时课上扎实了, 后期的复习也就不需要很长时间了, 就可以把单元复习的时间适当地分散到平时的课堂上。学生熟练了以后, 在展示交流环节上, 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全部展示转化为有代表性问题的展示, 或就问题进行展示讲解。这样也可节省时间。

这里特别强调, 学生在展示时, 可在组内的展示交流, 解决形成本组的问题, 也可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交流。这里展示交流可以根据时间进行, 可以进行全部展示, 也可以进行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展示或就问题进行展示讲解。展示时一定要让学生先讲解问题的思路, 在进行问题的解决。展示交流时最好是分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讲, 最好让成绩中下等的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精讲, 教师在讲解时对全班学生要基本做到“四讲、三不讲”的原则, 即重难点、易错点、易混着点、易漏点要讲;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的不讲, 通过合作学习会的不讲, 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但是这部分知识班内的尖子生可以在课下辅导。交流展示可以采分配任务到每个小组或小组讨论后在进行交流展示的方法。

三结束语

以上几点是笔者本人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些感悟, 愿与各位同仁共勉。在新课程改革的历程中, 只要教师有心、用心、勤学、勤问、勤练、再多的困难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再多的挫折也不能摧毁坚定的信心, 只要相信自己, 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教师课堂教学发展的光明之路。

浅谈“1121”高效课堂改革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意义;教学课改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课堂45分钟效率很低,如何向课堂要效益?必须进行新课改,而高效课堂实施则可以满足这一点,在高效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三、“1121”高效课堂的实施

我校积极响应新课改,采用了“1121”高效课堂的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校“1121”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

1.学案的编写

高效课堂要求上课必须有学案,这就要求上课之前老师必须提前编制好学案,学案的编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主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二是展示课需要展示的内容,教师在编学案时要事先考虑好哪些内容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哪些内容需要小组讨论后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所有老师都参与到学案的编写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究教材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学案编好后,还要有专门的教师进行审核,才能过关,最后学生手里拿到的是一份相对完美的学案。

2.自主学习

以前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每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大都不厌其烦地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然后作业压到课后,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導学案的运用,则克服了这一弊端,真正实现“先学后教,课上练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经过自主课,学生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在互动课上就有明确的讨论问题和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目的更明确。

3.互动展示

就自主课上发现的问题进行展示,可以进行小组展示,也可进行全班展示。首先,小组展示,把要进行展示的问题分到不同的小组中,每个小组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在小组范围内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每个小组可派代表(学生轮流担任)写到黑板上,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等形式进行展示。在学生展示的同时,教师适时评价、引导,对各组的发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小组的展示,学生的问题可以互相补充,相互启发,有可能达成一致,也可能各执一词。教师在课堂展示后必须进行归纳总结,点明重难点。这样本节的学习重点就会再次突显出来,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总结中有新的发现。

4.学习效果

自我校实施高效课堂以来,调查问卷和学生取得的成绩都表明,目前实行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模式,学生感觉每节课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具体。学生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下作业量减少,学生感觉学习更舒适,更轻松;学后效果很明显,学习成绩较以前得到极大的提高。

总之,我校高效课堂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高效课堂的真正实施有许多细节还要我们不断地思索,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讨论,让我们继续前行,不断发现高效课堂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作者单位 马玉芹:山东省德州一中 司超孔:山东省德州实验高中)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篇4

洮南市安定镇中学2013-3

洮南市安定镇学校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洮南市教育局《高效课改方案》为指导,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实施优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学习并实施昌乐二中小组“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程运作,实现高效教学,并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创建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

4、构建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和谐进取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5、逐步巩固、完善、提升、创新发展课改成果,打造特色学校、品牌学校。

三、内容及安排:

1、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入手,实行分组教学。课堂结构为:导学、自学、对学、组学、展示、验收六个环节,彻底改变传统授课模式,真正转变教师教为学生学。

2、实行集体备课,以学科为单位,依据导学案、学案进行共案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手段运用的双优,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3、进行学科教材整合方面的探索,提高文本示范教学效率,突破纲本限制,挖掘教学素材,拓宽教学视野。

4、建立并完善与课改相适应、符合我校实际的新的质量测查标准和教师、学生评价机制。

四、工作保障: 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对学校的管理体制、制度建设、组织机构等诸方面实行全方位改革,才能保证学校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

(一)组织保障。

1、学校课改领导小组 组

长:毕国锋

副组长:李艳敏

陈国江

刘宏宇 组

员:赵守义

黄国明

吴爱东

吴艳玲

2、课改科研领导小组 组

长:李艳敏

员:赵守义

黄国明

吴爱东

吴艳玲

3、课改学科备课组长 语

文:李秀丽 数

学:张冬梅 英

语:吴艳玲 理

化:曲道志 政

史:杜庆玲 地

生:黄金平

(二)深入学习,转变观念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班子是课改的领导者,决定学校的课改方向,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是搞好课改工作的关键,只有班子成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才能引领广大教师更新观念。

2、加强培训,层层推动。对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使其率先更新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为其他教师做出榜样,发挥引领作用。教师人人写课改论文,在论坛会上人人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案论理、以案说法,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实施课改的必要性、提高素质的紧迫性,谈高效课堂的教学感悟,从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

(三)建章立制,探索实践。通过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推动课改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评比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快速适应学校新课改,达到标准课要求;开展“展示课、研讨课”活动,让教师在相互听课、评课过程中,切磋教学方法,共享成果,取长补短。通过“展示课”研讨,查找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改进方案,提高课堂效果。改进导学案设计不科学的地方,提高导学案的质量,提高备课能力。

(四)搞好课堂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和组风。课堂文化是教学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学风的具体体现,小组建设是营造良好学风的关键。首先搞好课堂环境文化,变一面黑板为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围坐,班级布设大量寓意深刻的激励性标语,体现班名、班训、组名、组训内涵。其次创建课堂的学习文化(课堂的隐性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师生共创理想的课堂。学生在自学课上,依据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纲,自主探究、凝神静思、忘我投入,学生围绕教师下发的训练验收学案,创新思维、完成训练、展示交流、汇报成果、智慧碰撞、互相启迪,或讲、或问、或答、或质疑、或纠错、或补充、或点评,你争、我辩,跃跃欲试,神采飞扬。教师适时点拨、及时追问、启发、引领、引导生成。

小组文化是课堂文化的重要方面,小组的学风和小组长的作用,是小组文化的具体体现。学习小组将班级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6—8人,小组成员的组合按照A、B、C、D四个层次,男女生合理比例优化组合,座位的排列利于同质对学、异质帮教。组长的选定,通过组员集体推选产生,组长必须具备责任心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搞好小组文化建设,经集体讨论制定组名、组规、组训,集思广益,达成共识,使之成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小组长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组织组内成员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掌握本组同学学习情况,帮助较差的同学提高成绩,引领组内同学进行自学、对学和组学,激励组内同学积极参与汇报展示,记录评价结果,及时向教师反馈小组的学习情况,以良好的组风和学风争得“优秀小组”荣誉,为创建优秀班级贡献力量。

(五)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保障课改有效运行。

由科研领导小组和督导评价领导小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教师的业务、课堂的师生活动、课堂效果等方面,每天进行即时检查、即时评价、即时指导、即时量化公示、即时点评、即时纠错、即时改进,并将师生个体评价成绩与教研组挂钩,纳入整体达标体系之中,从而激发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团队合力,确保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能够扎实并有效地运行。

对高效课堂改革的体会 篇5

一、学校学习文化氛围浓厚

质量是立校之本,特色可以亮校,坚持特色就能形成文化。昌乐二中的271教育模式之所以能课改成功,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就,归根结底,就是这种模式它能够将质量、特色真正的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理念,成为一种文化。昌乐二中是一所文化底蕴丰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领先的潍坊市重点高中,本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十大教育理念和文化治校方略。

本校很注意学习和文化氛围的营建。昌乐二中在发展的过程中悟出一个哲理,那就是考试只不过是“副业”,高考就是考人品。所以昌乐二中更注重使校园成为修炼人品、锻造人性的地方。遵循这个理念,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式的品牌德育活动,树立学生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们顽强的毅力,激发学生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也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文化的渗透可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做操前的手捧课本的快速记忆;学校的宣传橱窗内,走廊的各班的展示墙上,教室内的黑板旁,讲台边,书架上,学生们书籍、笔记本的扉页上,甚至在洗手间的门上„处处都有励志的话语,处处都有教育的痕迹,处处彰显学校的文化。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才能使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不是低头,而是乐此不彼、全身心的投入。走进昌乐二中,很多老师都注意到了昌乐二中各班教室外的墙报,每个教室墙面都布置成宣传、学习和展示园地,内容包括时事新闻,学习小组目标和个人见闻等等,内容相当丰富;校园的宣传栏里随处可见时事要闻,评先选优等内容;学校除了整体的文化氛围的营建外,独具学科特点的文化学习氛围的营建和创造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在校园内随处可见中英文对照的名言警句等,包括厕所里水房里都有,并且都附有解析。昌乐二中的老师们真的是匠心别具。学生们就是在不经意的抬头间,在上厕所的一瞬间,在教室外走廊上休息散步的一刹那间都可能记住一个英语句子,一个小小的英语知识点;也可能得到一分激励。这一份细心的确让人感动并为之叹服。但这里面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一些英语句子和知识点,不能让学生只重复有限的知识;我认为我们在借鉴学习的同时可以改进一下,真正做到为我所用,这些展示牌能否经常替换,让学生时刻都能学到新知识;当然,要切实做好这一点需要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先从小范围开始,从一个宿舍一个教室做起,然后再慢慢扩展到走廊、校园、餐厅、超市、厕所等公共场所;小范围实施时可以先不用正规的展示牌,可以用硬纸壳代替,可手写也可以打印;句子难度也应该有易到难分层次展开。争取探出有我校特色的路子。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这次学习最深的体会是对“271”高效课堂的体验。昌乐二中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以“271”高效课改为模式的课改。这种课堂模式以追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以导学案、训练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争学习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激励机制的一种课堂改革。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的“271”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时间的划分,课堂45分钟,把一节课均分10份,“2”是指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10(2*4.5)分钟,“7”指学生学习(包括自学,讨论,展示)30(7*4.5)分钟,“1”指5(1*4.5)分钟反刍过关。第二层含义指学生的划分,20%优秀生,70%中档学生,10%后进生。第三层含义指学习内容的划分,20%不用讲学生能自学能学会的,70%通过讨论、巩固能学会的,10%同学帮助,老师点拨能够学会的。“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271”高效课堂的核心: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主线和灵魂:学习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内容;学习目标应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271”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在昌乐二中271的高效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我们听了两节英语课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导学案评讲课,我们感觉课堂都是真正让给了学生,师生互动非常好。教师按照导学案来掌控课堂的节骤、时间,掌控知识进度和深度的基础上,让小组长负责,各组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思路步骤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学生学习非常主动;他们通过共同磋商、探究问题,无法解决的记录在黑板上有待老师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完全打开,多数同学都能提出不同观点,并大胆质疑。同学们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有条不紊,课堂活而不乱,课堂知识信息量大,课堂效率得到了最大化,这就是高效课堂的“7”。而老师作为最高层的帮助者,课上巡回于行间倾听并参与讨论,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点拨,启发和指导学生们归纳总结,这就是高效课堂模式的“2”。在当堂检测的“1”的模式中,我们发现检测方法是灵活多样:有书面,有口头;可以是教师查,也可学生们互查;也可以进行组与组的竞赛,我们的感觉是,这种课堂模式中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们如沐春风,教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正是新课改的理念与要求。

我们通过听课和观摩,感受了其“271”课堂教学的高效。这种高效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一的教学模式和统一的教学内容使得课堂在时间分配和学习内容的分配上是高效的,使同一年级每个班每节课在重难点讲解,作业处理,知识点落实等诸多环节都达成一致,这种统一对教学进度,检测,考评及评价等有利。其二,作为“271”高效课堂载体的导学案、训练案,这“两案”是高效的。他们精心编制的导学案、训练案减少了学生做课外作业时间,减少上课做笔记这一环以及部分学生记不全笔记,或者忙于做笔记,却跟不上教师上课,不能理解教师上课内容的弊端。学生把做作业抄题时间和做笔记的时间更好地利用来记忆,理解,背诵,提高了课堂时间效率的利用。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的。一方面小组成员间分层学习,分层展示,使优、中、差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小组成员间A教C等“兵教兵”的方法,互帮互学提高了学习效率。最后,课堂评价、点拨的激励机制是高效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已经有了预习,分层学习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学习、反馈等机制,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拨更具代表性、典型性,更能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多形式的课

堂评价方式,比如小组间展示,小组学生点评评比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激励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就高效课堂这一方面,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前。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这样看来,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导学案就尤为重要了。我们备课组今后要在编制导学案上下功夫,努力做到指导性和实用性。因为备课做到准备充分的话,学习目标就明确无误,课的教学思路就清晰可见。因而精心设计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是高效课堂的最大着力点。同时我们还要按照学校的要求,提前印制,提前下发,及时收缴反馈,了解学情,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当然,我们还要根据我们学生基础薄弱的状况,尽可能降低导学案训练案难度,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就感。2.课中。要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如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学会展示,学会提问!

3.注重小组长的培训。小组长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桥梁,也是教师控制整个课堂的有效途径,教师大胆放手给小组长, 由组长要引导他们如何开展小组的学习活动,更多的引导组员们积极的参与。让小组长带领本组人员探究学习。同时做到问题反馈及时有效。在昌乐二中,小组长和点评优秀的学生被成为“小老师”,学生

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课上他们能科学调度,不遗余力地进行诵读训练,进行讲解训练,而且“小老师”的队伍也会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使更多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因此在以后我们要着力打造本学科科研小组,最大限度的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得到训练的机会,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质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总结 篇6

本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我校开始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位教师辛勤的付出,本校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转变,师生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通过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全县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同时把当前先进学校的的做法向大家介绍,当大家听了杜郎口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详细介绍,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都深深地被它们那彻底的、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所震撼,有豁然开朗之感。相继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切实做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李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学校还抓好两个层面的工作:在领导层面上,领导小组抓好学习和思想动员,让课堂改革成为整个学校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业务层面上,领导小组注重落实、承上启下和具体的操作,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真正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

三、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

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的基本上,并通过对骨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进行反复讨论、调研,最终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321”课堂教育改革新模式,即 “三做两线一拓展”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三做”:(1)教师方面: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做好导学案,设计好教学目标、活动和练习(教师带头做好要布置给学生的各项练习)(2)学生方面:做好预习作业,收集与新课学习有关的资料。(3)小组方面:组内做好分工,并将预习的内容进行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2、“两线”:一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一条线(简称:自学讨论线)一是以目标达成为一条线(简称:引导训练线).主要做好4个环节:自学、讨论、引导、训练。

3、“一拓展”:即练习(巩固),向更深层次推进。此外,在时间分配上规定:10+30,即教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学生的自学、讨论、交流达到或超过30分钟。

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课改工作 课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落实。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要求各级部、各班级、全体教师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真正地使课改常溶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1.开展实验,以点带面。学校首先在各年级确立了一(3)班、二(1)班、三(1)班、四(3)班、五(2)班、六(1)班为实验班级,以实验班级为先导来带动各年级、各学科的改革,通过让实验班级的老师在全校开设研究课,让各科的所有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大讨论,感受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同时剖析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为自己开展课改做为准备。

2.骨干引导,全面推开。学校除了通过实验班级来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还安排了教学骨干教师率先上研讨课,通过他们开设的研讨课,来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以对有疑问者有更明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

3.开展调研,不断推进。为了使“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不断解决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4月份,校长和中层领导一起将前一阶段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并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列举出来,分发到各备课组。并在随后的业务学习中,每位领导挂包一个备课组,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其中的焦点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已经实验的比较好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老师问询,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班级更加有效的方法,从而推动新课改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

4.外出学习,借鉴内化。虽说通过教学录像和文字资料的学习,大家对新课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总的来说,还是处在自己摸索的阶段,而对于一些更新、更好的做却不一定了解。因此,学校利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学校先后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观摩会、南京鼓楼区的“新理念·新实践”数学教学专场系列活动、“小学自主讨论式教学研究”专题研讨会以及语文教师全能大赛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通过外出学习,使得更多的教师有了提升的机会,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新方法。

5.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了使本校提出的“三二一”课改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努力推进实践工作,学校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同课异构”活动。先是各备课组集体备课,上课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前一位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下一位教师开课时便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校中层领导也挂包到年级组,和上课老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课堂。

6.全面考核,推向深入。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投入到有效课改的活动中,把有效课堂的学习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学校在6月份开展了有效课堂考核工作。学校要求4--6年级的语、数、外每位教师,首先认真学习本校制订的“三二一”教学模式的考核标准,然后确定好开课时间,并向学校考核小组进行申报。学校根据安排,由三名教学骨干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其进行考核。经考核,如果达到60分的算合格,60分以下的要到相关实验班级进行随堂听课学习,并继续进行第二轮考核,直到过关为止。经过两轮的考核工作,学校4--6年级的语、数、外教师基本上都能达到合格或良好的标准,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了。

7.课改与课题结合研究。针对同步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课改与课题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工作和课题研究的深入。

五、取得的收获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1.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的较为显着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前面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如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以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应有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到合作、到评价,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优生、弱生互助,学习效率较高。再如,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这些都说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尽管不成熟,但这种意识是很值得肯定的。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展示学习的思维过程,经常会听到“老师,我来!”这样声音,;课下后续活动增多,如以个体、集体不同形式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讨论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多体现了学习的自主过程,在过程中多体验感知,进而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效益。

3.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得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的双向互动客观上必然引起师关系的变化。新课改的课堂上,你经常会看到教师与学生同乐,一种积极探索、和谐融洽、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

4.学校教研氛围发生了变化

以往学校开展研究工作时,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师参与和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教师不但通过集体备课、“说、上、评”等活动,深入参与了教研活动;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让更多的老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方面有一不定期的发展;老师还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问题。如:教师缺乏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尤其是年长的老师;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要求不吻合;教师对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不准;优生与学困生不能兼顾发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价等等。

七、新学期的打算

1.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利用暑期校本培训及每周一下午的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将学习情况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考核。一是组织广大教师观看教育局下发的有关课程改革的教学光盘;二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认真学习订购的新课改书籍;三是认真解读本校课改教学模式,并要求教师对照旧教法和教学成绩来领会新方法的优势。

2.坚持做好平时工作。主要是:(1)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读理论书籍,做学习摘记活动。(2)写好教学札记或教后感,习题做到每个课时一篇,并进行评比。(3)借助优质课光盘和教育新理念,每位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节节规范,堂堂有新意。(4)教师每学期听课要在16节以上,重点是听好各年级组、各教研组集体研究的研讨课,写好听后感。

3.要适时抓好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靠课改,二是靠教科研。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教科研的意识,以本校立项的6个课题为契机,教育教师明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师尽快走进课程,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体验。同时,抓好已立项的省、市课题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好研究档案,并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教科研论文的征集工作,写好教科研札记,写好课后反思,为课程改革实验留有宝贵资料。

改革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篇7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多媒体等工具点是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多媒体等工具向学生传输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只是一味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病并不在于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夸大化和绝对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培育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使新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

二、改革 教 学 模 式 ,构 建 高 效 课 堂 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我们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

1.检查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新的教学模式就是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提前预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是否预习,或者预习的效果如何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自主预习状况的检查。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前布置好预习的问题,等到第二天课前随意抽查几个学生看布置的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情况,但是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课前的检查工作。

2.出示学习目标。在对学生的预习状况进行检查后,就要进入正式上课的阶段了。进入正式上课阶段首先要明确新课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带着学生更加有目的地去学习新课程,也更加容易去掌握新课程。教师要明确新课的学习目标、要求以及重难点,可以以板书的形式或者PPT的形式例举出来,并且要把这些重难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3.独立自学新课。学生可以按照教案上的自学提纲进行学习,并且要让学生勾画出不懂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找出一些较为典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当然,学生进行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引导,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学,还要对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评价,及时指出学生在自学中的一些问题和弊病,让学生懂得自己自学中的问题,并明白如何进行自学。如何进行自学。

4.合作探究问题。现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团队的合作,所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上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合作探讨,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和组员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也不能闲着,教师要在全班进行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谈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在讨论快要结束的时候让每一个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对这次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并让其他同学对这些总结进行点评。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且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探究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 以学定教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为了达到该目的,必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所以教改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以学定教”模式的内容和实施流程

1、学生自学或者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自学

(1)根据先学的时间与内容可分为:课前先学,课堂上先学,一次或多次先学,分内容先学,分层次先学。

(2)根据课程科目和内容不同,先学分为:先看书、先读书、先做实验、先做题目、先看录像相学,先填表格先学,改教材先学,编学案先学等。

(3)先学要有目的,有具体要求,有方法,有任务去先学,而不是盲目先学,这些都是老师在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式黑板上让学生看。

(4)自学指导:自学指导,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方法(边看书边操作实践,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等等);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应达到的要求)。

(5)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好的学生;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

2、后教(以学定教)

(1)让中、差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用演板口答、实做(实验)等方式,对所自学的知识进行检测。

(2)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老师向学生提问

自学暴露出来的疑难性问题、相异构想问题。

(3)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学生相互讨论,兵教兵;教师引导,补充讲解。

二、有效组织“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过程,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教师的备课、上课、评价及其他教学工作环节,无不与课的类型和结构直接关联。只有恰当地选择课的类型,正确地设计课的结构,才能以最适当的课堂形式表达教学内容、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较易和较好地接受和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又适应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启发其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从课前预习、课堂上的导入、指导自学、提问讲解、有效的课堂调控、作业、有效的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性地研究,下面就有效的导入、提问讲解、有效的课堂调控略述如下。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那么,预习要做哪些事?叶圣陶先生说:“预习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

为此,在每堂课前,老师会针对下堂课要讲的内容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专门的“预习卡”,让学生根据该卡上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去预习,并查阅相关的资料。

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在预习中充分展现出来。预习它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与整理,让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讨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有效导入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个精彩而引人入胜的导入,的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增强该课的吸引力,保证课堂45分钟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把心思精力放在如何拴住学生的思想,把他们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要讲究课堂开头的精彩导入,引发学生想听的念头,这样教学就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大家认为,导入要结合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精心设计,这样,不仅能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知识逐层建构的过程中,自然生疑,带疑入文,有的放矢地走进文本,自觉产生对新知识的迫切需要,整个课堂也就会“灵动”起来。笔者以为,成功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催化剂,精心设计导入尤为重要。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课堂是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以学定教”就是,就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测(即看书、练习),在此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疑难性问题,相异构想问题,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再进行讲解。

在这阶段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度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

作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然而,更加应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作为老师,是全体学生的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者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四)、有效提问

关于提问效果方面,全体教师一致表示,影响提问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而问题设计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教师对该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等,都会影响到问题设计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所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和层次,要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念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就要难度适当,适合学生实际水平。问题太简单,学生会觉得没意思;问题太难,学生无从思考而失去信心。提问应由浅入深,让学生悉心体会,就比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注意问题的前后呼应,重点明确,使所提的问题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系统。

(四)、有效的课堂调控

“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再次备课,重新对课堂进行调控,这将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曾让广大教师反思:“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叶澜教授让广大教师反思的正是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及技能技艺的活动,就必须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人。但作为课堂教学是一件艺术性、技能性和管理性很强的活动,那就要求教师不断增强个人的知识、素养、经验甚至个性,并练就处变不惊和巧妙化解的本领,以适应课堂教学中不断变化的复杂情况,保证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 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福建教学与研究.2010(10)

[3]时显群.课堂教学中的激励艺术[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0)

大泉学校高效课堂改革经验介绍 篇9

一、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然而,如何界定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目前教育界还缺少科学的、具体的、量化的衡量标准。这就对建设“高效课堂”产生了制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什么是“高效课堂” 我觉得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在课堂上就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让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课堂”优点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课堂”中一直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低”、“知识掌握被动”等问题,拓广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亲身体会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效课堂”绝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颠覆和全面否定,而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二、高效课堂在我校的转化方案。

高效课堂并非固定不变的模式,它是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框架,其扩张性、灵活性、适应性非常强。通过对教育局下达的二三六模式的学习,通过多次外派教师外出听取有关高效课堂改革的教学示范课,也通过对赫山实验学校二五游艺课堂的学习。我们大泉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教学情况,在校长的带领下研究提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文件)

三、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现阶段的现状与成果

由于考虑到教师队伍的老龄化,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并未全面铺开,只是进行了班级试点。但是我校一直努力并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高效课堂的理念与运行模式,并鼓励老师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开展教学改革。部分班级的小组文化建设已初现雏形,例如小组课桌椅的摆放、小组内结对子分层次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长的选举与任务的确定、小组名称以及口号的确定等等,在此基础上部分班级确定了各具特色的小组评价机制,比如小组日评奖励制、周评奖励制,组长负责制。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也不断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自我展示与探究,部分班级教室给每组准备了展示板,并适时运用简易导学卡辅助学生学习。每一学期我校都会组织一次以上的教研活动,我们把课改的重心放在年轻老师身上,希望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活力,也着实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老师们在课堂设计、课堂组织上都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原则,我坚信我们的课堂在进步。

上一篇:简单的优美的晚安问候语下一篇:自我介绍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