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

2024-12-03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通用11篇)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 篇1

一、引言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的教学理论基础上的课堂教学追求, 即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 无论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 有一点是不变的, 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因此,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 而务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手段。要重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开展积极互动,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才能让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提高, 这样, 才能称得上是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教学。本文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就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高效语文课堂的内涵

“高效”即高效率地实现预期目的, 达到显著的效果, 同时又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高效的课堂应该是能够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 就是要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效益, 实现教育改革的高效能。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对于语文这门课来说, 由于其科目的独特性, 我们很难采用一个“多少”的判断标准去衡量课堂是否高效, 也不能由一节课就得出课堂是否高效的结论, 还需用长远的眼光去判断、去审视。为此, 教师应创建一种和谐的氛围, 把精力都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巧妙导入, 激发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 从上课铃一响, 师生进入教室起, 就应形成良好的开端。”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 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巧妙导入,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了该堂课能否上成一堂好课。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 在课堂中要少讲多引导, 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学习, 提高课堂的效率。

1. 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 我们在课堂上可以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入手。故事引入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自然就会用心学。这样就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了。

2. 问题导入法。

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 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原动力。教师可给学生制造一些矛盾或出一些难题, 要以小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为中心来设计巧妙而新颖的新课导入方法, 从而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促进他们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来主动地探索知识, 使他们产生要通过学习来解决心中疑问的欲望, 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造情境导入法。

对于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 教师可运用语言、图片或电化手段来创设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为之所动、所感, 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使他们更好地进入到课文的诗情画意之中, 这样对他们理解课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真正做到了“课伊始, 趣亦生”。

四、应用多媒体, 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应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 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 语文教师应积极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以把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展现给小学生一个丰富生动的课堂。将多媒体引入基础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它能有效地弥补很多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喜欢新奇的东西, 多媒体教学对他们而言充满了吸引力, 他们在多媒体教学中会呈现出跃跃欲试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 可以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 并且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

五、结束语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拓展了我们的教学思路, 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归根到底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其对拓展我们的教学思路是很有必要的。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中自由驰骋, 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 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的活动, 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的工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就是要让小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自觉的、能力活跃的状态,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付出开创性的努力以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快乐的心境中去探求语言的奥秘, 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学习, 以学中乐、乐中学的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总之,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一定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面临的重要的研究课题, 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大量先进的教学经验, 在教学中不断砥砺、不断地探究, 才能使同时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美好的明天。

摘要:近年来, 小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加强综合性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 特别要加强构建高效课堂。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应让课堂在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达成育人目标,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 要让学生感受到, 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旅游, 要使语文教学充满趣味, 富有魅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建

参考文献

[1]任效峰.浅析新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6 (02)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刘冲.李萍.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有效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1 (1) .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 篇2

建立体育高效课堂的思考――听徐美霞老师的课有感

作者/曹桂峰

摘 要:教师的教态认真和体育课堂常规的严格执行,是建立高效体育课堂的基础。每节课注重学生的素质练习,是建立体育高效课堂的前提。根据运动和技术动作形成的规律,不断地研究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创新教法,是建立高效体育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教态;课堂常规;素质练习;创新;高效课堂

下午第三节课后,看到徐老师在双杠那边带着几个女学生,在做奇怪的动作,带着好奇心便走了过去看看。只见三五个女生用长跳绳的中间绕着杠铃片,挂在双杠的一边,人在双杠的另外一边,双手各拉绳的一端做向上的挥臂练习,徐老师还时不时地去帮助她们做挺髋挥臂拉绳的动作。等她们练习完后与徐老师交流,原来这几个女生的实心球的成绩很差,徐老师根据她们的具体情况,借用此辅助练习,来增加她们的上肢力量和挥臂技术,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心球的成绩。看到徐老师这么认真,结合下午第一节课向徐老师的听课学习,以及我们的潘金城校长建立高效课堂的讲话,对当前体育课的高效课堂的建设,说说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教师的教态认真和体育课堂常规的严格执行,是建立高效体育课堂的基础

在下午第一节的听课过程中,发现徐美霞老师的上课声音很大,并且立如松、行如风、语言精炼、课堂组织很有秩序,每个练习结束后学生都能够很快地参与下一个练习环节(课堂学生的习惯养成和教师的教态及平时的体育课堂的严格要求是离不开的),因为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没有浪费一点点时间,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做到令行禁止,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能充分利用45分钟的时间。

二、每节课注重学生的素质练习,是建立体育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校有几位体育教师,每节课堂的活动热身后都要进行一般性专项练习,如高抬腿、柔韧练习、仰卧起坐、俯卧撑等,练习的负荷不大,时间不长,但贵在坚持,做到堂堂课上有素质、个个素质练个遍,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逐步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怎能不提高?()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为以后运动技能的学习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体育课中跟上教学节奏,不至于落后太多太远,每节课堂都能完成一些练习的任务,有所收获,有练习的信心,待到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基础夯实后,体育成绩定能突飞猛进。

三、根据运动和技术动作形成的规律,不断地研究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创新教法,是建立高效体育课堂的关键

体育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是由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形成阶段(分化阶段)、自动化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组成的,这需要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在形成熟练的技术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过程中,对错误动作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学的周期就会缩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徐美霞老师在课后,根据这几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改变传统的实心球的教学方法,用这种创新的教法,让学生去体会前抛实心球的动作,建立基本的动作表象,从而逐步纠正这几个学生前抛实心球的错误技术。

参考文献:

高效愉悦性语文课堂的建立 篇3

高效愉悦性语文课堂的建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只要抓住了主要因素,就会简单轻松的抓住语文课堂的关键。课堂不仅要追求师生愉悦,更要实现高效。若要实现高效愉悦的语文课堂,必须注意一下几个因素对课堂的影响:

首先,注意大部分学生的情绪。语文学习的兴趣很重要,只有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有了兴趣,才会很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单单只看个别学生的个别学习兴趣,更多的是要关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对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一个集体语文成绩的提高是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提高的,绝不是个别的几个,所以教师一定要兼顾好。

其次,老师讲课要有吸引力。语文很多时候是比较空洞的,它不像其他学科那么吸引人,甚至很多初中生会认为我不上语文课成绩照样不差。作为中国人,语文在考试中都不会得太低的分数,但是学习的必要性比任何学科都更重要,这也就要求老师在讲解语文课程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热情。

最后,对于学生的心理也要注意掌握。初中生是一个心理比较复杂的群体,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的掌握,这是每一个做老师的重要职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学课堂上会很轻松,课堂气氛也会活跃,学生配合老师才会取得双方互赢的结果,才会使语文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快乐缺失的现状与困境

课堂教学虽活但乱、教师组织教学有一定難度。语文课堂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的很多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一改以往严肃的形象,老师都开始抓住平易近人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式上各具特色,课堂氛围越来越好,教师讲课可异常轻松。初中的学生是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作为学生的他们更多的是需要过来人的指引,所以,一旦课堂的主动权掌握在他们手中的时候就会造成课堂的过度活跃,热情激烈的气氛会造成语文课堂的难以控制,最终想要带到的教学效果也会事倍功半,个别学生的活跃造成其他学生的不理解,同学之间对于语文课堂的问题也会渐渐失去兴趣,只是寻找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们面对这些情况,表示既喜又忧。喜的是同学们如此热情的上课,但是却不忍心抑制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收驰有度。因此,教师们好好的去组织教学存在某些困难。

愉悦教学只局限在部分学生之间进行。语文是一门比较开放的课程,语文教学讲究的是领悟,讲究的是见解独到。在对课堂上的互动方面,只有真正互动才会在其中找到语文精髓,才会很好地把握语文学习的方向。但是,很多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其他学生的程度,老师难以掌握。如有些学生确实难以解决老师的问题;教师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引导方式;学生课前准备不积极;分组协作没有充分展现其作用等很多因素造成了在学生理解上的差异,这样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负担,长久下去,可能就对语文没了兴趣,愉悦教学渐渐地弱化了积极作用。

愉悦教学表面化、形式化。虽然新课改开展已经多年,传统的师生概念仍然很牢固,学生仅仅是求知者般地恭恭敬敬。虽然课改后强调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学生,但是教师潜意识中就展开了不知疲倦的讲授,学生也就靠死记硬背应付,他们对问题的解答大都直接原封不动地来自课本。老师和学生之间简单的互动,只可能对浅显的内容有些作业,一旦遇到了难以理解的内容,一些学生就会努力磨合老师考虑出标准答案,甚至会很久的互动也打不出来老师想要的答案,慢慢学生的耐力也就减退了。简单的问题互动多,难的问题不互动。很多语文知识都是由简单到复杂,难的问题更是需要互动,这样才会增加语文学习的兴趣,才会对课本讲述的深刻内涵有所触动。教师的原本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活跃程度,努力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引导的过程中体会考虑问题的快乐。实际上仍然是换汤不换药。愉快教学被表面化、形式化了。

作文、口语与阅读教学都存在问题。作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教师都无法抓到作文写作的关键。初中语文是一个不太好把握的教学课程,作文、口语以及阅读的力度不好掌握,学生能理解到何种程度以及怎样引导学生都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受小学语文的影响,初中生的语文作文还是没有脱离小学的模式,缺乏主观性,在写作方面绝大部分学生思维方式固定,无法创新,应付的情况比较多。

现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加入了口语交流锻炼内容,但是重视程度却没有预想的那么好,只是一种形式,无实质的要求。很多中学生都知道在语文课本中每一节都有口语表达训练,但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其他知识,教师都会选择一带而过。所以也就造成了有些学生当初中毕业时,竟怕与别人大声讲话,就更难准确说明自己的思想了。

初中语文愉悦课堂建立的措施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效果的提升离不开教与学双方和谐关系的建立,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关乎课堂的气氛,关乎教学的质量,教学快乐不只是教师主导性作用的适当发挥,更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高度表达。

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首先是需要互相尊重的,初中生都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个体,作为教师,首先是学生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讲台不应该是教师课堂授课的唯一位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喜乐怒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教师应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表现欲,并且欣赏学生的表现,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

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情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协调的纽带和桥梁,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师的丰富情感,才会感染、启迪并领悟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每一章都是独立的完整的,所表达的情景和气氛都不一样。所以,课堂上的氛围是吸引学生的重要一项,学生的领悟力与创造力才会很好的被激发出来。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融入无比重要,否则课堂将一湖死水不起波澜,不仅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时间长了,老师也厌倦了这样无趣的教学,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 篇4

一、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条件

( 一) 提高创新意识,认识到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对初中语文课堂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首先,语文教师在积极改变课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使其符合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其次,要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将语文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经验进行总结与整理。最后,要积极转变角色,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主体性充分展现出来。

( 二) 激发学生兴趣,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每一堂课程的重要保证,初中语文课堂中也离不开兴趣。要想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那么就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教师关注的。第一,学生与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只有保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课堂的高效发展; 第二,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在课堂中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基本元素等,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语文所带来的乐趣,使其在语文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立的措施

( 一) 积极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不仅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重点,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高效的教学目标,在此期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对教材书籍进行阅读,对教材书籍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在结合新课改的教育模式及要求下,在不断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其效性。

( 二) 积极确保课堂的高效

导入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对初中语文课程进行导入,是关系到初中语文课堂高效建立的关键与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标背景下的发展规律,采取多种导入方式,如温故知新法、设疑法、故事法以及视频图片导入法,保证学生能够对初中语文有所了解,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

( 三) 积极确保提问的高效性

提问是初中语文课堂的关键,是促进初中语文发展的基础,但是,课堂提问具备一定的技巧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执教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与方式,供同行参考与交流。第一,采用点穴式教学方法,点穴式教学方法属于一种高效的课堂提问技巧,是在合理且整体地将问题进行设计的同时,积极钻研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关键性,教学要紧紧围绕着文章的中心内容,但在问题的设计中不可涉及内容过多,要找准文章的重点,使问题贯穿与整个课堂之中,从根本上保证提问的准确性。第二,要采用锁链式提问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比较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因此,教师要将这些问题进行拆分,并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提问。第三,积极营造愉快的提问气氛,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第四,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在根据问题的本质上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以及提问的节奏,采取多种提问方式,保证问题的多样性以及高效性。

( 四) 积极确保内容传授的高效性

每一位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与局限,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积极确保传授内容的高效性。但是,在内容传授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在课堂中如果只有学生发表意见,没有教师进行指引,那么无法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在内容传授过程中,如果学生单纯地进行想象与体验,缺乏教师的引导,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在内容传授过程中,如果学生只对文章进行朗读,缺乏教师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那么便会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深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确保内容传授的高效性,保证课堂朝着高效方向发展。

三、结语

综上而述,在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初中语文要想从根本上得到快速发展,使初中语文课堂建设具有高效性,那么身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从本质上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知识水平,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从根本上认识到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确立高效的发展目标,在课堂中积极将高效性引入到学生思维、课堂内容之中,为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实施,积极构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成为当前为主重要的任务与途径。初中语文作为初中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对学生的语言培养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阐述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立的条件与前提中,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建议,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为同行提高相应的理论基础。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 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 语文高效课堂 对策 信息技术

一、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通过媒体积件或视频直接获取知识。在学法设计中对好多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媒体积件或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媒体积件或视频而直接获取相关的知识,既有兴趣,又有成效。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教师的导学下,一步一步获取知识,轻松自然。

互动是获取知识的又一途径。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多边互动的过程,特别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一些疑问迎刃而解,省时省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就是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为手段而开展课堂教学的,学生必须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将决定着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成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和网络运用的基本技能;二是学生要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促其提升。

(二)“好学”和“好动”提升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媒体积件和视频、动画设计和图形展示将那些微观的、巨观的、抽象的、不可视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可视化,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好学的主动性。愈是好学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动手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不用求助他人或登门造访。兴趣促使,学而不厌,一发而不可收。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多维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三者之间的互动呈网状结构,整个教学过程在互动中展开,而课堂评价是互动的具体体现。师生的评价能力是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的力量,对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教学方法的改革、学习方法的更新、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决定着课堂评价的质量,质量越高,课堂互动性越好,教学效果越显著。

(一)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教法完善的过程,是学法设计高效化的过程,也是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

1教师的自我评价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自我评价不是自己所撰写的教后反思,它首先是教师在学法设计中给学生渗透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生用这种方法获取所學知识是否为最佳捷径;其次是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师生双边互动和学生多边互动的过程中,是否启迪了学生的学习灵感,通过交流和评价,是否给学生带来了课堂学习的成就感。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来自“教学”互动,也就是要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是否提高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否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科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都是公开的、共享的。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学法设计的合理性;二是课堂教学资源包的组建是否科学丰富,是否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在课堂中运用是否恰当;三是教学互动是否激发了学生好学和好动的主动性。

(二)学生的评价

学生的评价是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得以充分体现的标志,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是以前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模式,首先是教师在学法设计中所渗透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于自己;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素材或媒体积件和视频,学习素材或媒体积件和视频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起到了帮助作用;最后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互动时,教师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此方式是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相互评价是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相互评价是一个学习经验相互交流的过程,是相互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的过程,是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凝聚形成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启迪、拓展创新的过程,更是学生成长的动力。

建立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策略 篇6

1. 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化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是能源开发之主力、国防建设之前锋、环境保护之军师、农业兴旺之道本、祖国繁荣之柱石、民族强大之鼎足,化学如此重要,怎样让学生学习有动力呢? 最基础的一条就是走近学生———这是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不喜欢教师,那么即使喜欢这门课程,他的学习热情也会慢慢地冷却; 反之他会努力地学习。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因为老师有极其强大的亲和力有关系。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老师要求的他都会努力地去完成,他会力所能及地配合。反之,实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保持自己的优雅形象,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2. 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

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虚心向同仁请教,勤奋地上网查阅资料,认真地总结经验,不断地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深度和广度,认真地备好每堂课,利用好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课上时间,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之中,课堂上其乐融融,学生们群情踊跃,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他们开展合作学习,给他们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起新的知识势如破竹。

3. 想方设法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喜爱

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独具魅力。化学一直以来都引领着人类的文明,是最具体完备的生命科学,是现代化发展的指南针,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维护着国防建设,是科学研究科目中的帝王。祖国的繁荣、环境的保护、农业的希望,舍化学都成空谈。只要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就会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利用各种化学实验现象,向做游戏一样,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一块给平平常常的手帕,为什么到了化学课上居然不怕火烧? 只要在学生头脑中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们就会有研究的动力。把生活和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二者桴鼓相应,比如说,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止、铁制物的防锈等。让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有成就感,不仅仅增强化学对他们的吸引力,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策略( 方法) ———生成高效课堂的根本

1.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学习化学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面对化学问题有一个积极的反应,能够深刻的认识化学问题,培养有序思维能力。同时重视学生在更多方面知识的涉及,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面对化学问题,从容不迫,知道在哪一个方面能更好地入手,能够清晰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掌握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还是化学的有关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掌握它们的规律,按照一定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表到里、由远到近,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缜密地进行思考,按照一定的顺序,热烈地参与和讨论问题。描述物质性质之时,首先对物理性质进行描述,尔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然而进行化学计算时,总是先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然后代量计算; 化学实验仪器的装配,通常是从上到下、由左到右; 合作探究学习,总是先假设,再设计探究方案,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在化学教学的所有过程当中,都要讲求一定的顺序和方式,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有序思维的良好习惯。举个例子来说,有这样一种气体,密度大于空气,非常难溶于水,用什么样的手段收集这种气体? 让学生认真地画出收集的装置图。一般来说,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化学概念,在解决这种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挠头;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之后,面对这些问题,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没有合作精神,从事不了伟大的事业。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在提倡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合作,大力开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能够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思想的交流能够产生更多的智慧,增进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一般来说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 03% ,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然而实际上,二氧化碳的含量被改变的因素很多。养殖业的不断发达,人类的呼吸,都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城市供暖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机动车排气,各种燃料的燃烧,等等。同时,大量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消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据此向学生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危害? 我们如何提高氧气的含量,抑制二氧化碳的含量? 你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呢?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大自然有一定的规律和调配能力,总体的二氧化碳会维持一定的含量不变; 有的同学说,二氧化碳的含量会越来越增加,因为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有的同志说,制造一种发光的物体,能让植物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增进氧气的含量。同学们畅所欲言,设计了大量的方案,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作了很多的笔记,摩擦出众多的智慧的火花。

3. 进行分层次教学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的素质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孔子说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也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等级,而是注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研究他们的个性,发扬每一个人的长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都有令人喜悦的收获。在教学上有所区别,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迅速地进步,而不是被后腿。如果不进行分层教学,可能就会产生大量的学困生,时间久了,他们自暴自弃。多个层次的教学方法,利于每个学生的最好的发展,让它们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让每一个人都能产生学习的进步感,都能够产生自豪感。在课堂上进行开放性的问题提问,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例如,向学生提问,你知道的灭火方式有多少种? 这是个低层次的问题,很容易回答; 如果换一种方法问,如果博物馆突然着火,里面有很多价值连城的书画,我们应该用哪种灭火方式呢? 显然,后一种提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认真地思考,而优等生能更好地开拓思维能力进行分析,这样就照顾到层次不同的学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不断地总结经验

反思能更快地促进高效率的教学,反思就是更好地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每次教学之后,认真地撰写教学笔记。其中包括备课方式的改善,教材前后的融合处理,新旧知识的衔接,教学过程的新颖设计,对教学独具匠心的思考,课堂上意外事情的发生,解决突发事情的手段,和学生们的情感交流的感受,学习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中灵感的产生情况等,不一而足。

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为分数、不为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

摘要:围绕建立高效课堂展开论述。解读了教师具备亲和力的意义、关怀学生的手段、激发学生喜爱化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与分层教学的价值。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 篇7

课堂上师生是互相配合的, 但是教师并不能完全注意到课堂上的方方面面, 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教研室活动。笔者所在教研室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 在集体智慧之下, 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吃透教材, 将教材知识点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吃透学生, 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程序设计。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关键环节, 对提高学生质量和水平而言, 也取决于教师备课的能力。为了让各位教师深刻意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教研室作了六个统一:统一课时、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学习目标、统一课堂作业、统一信息反馈。几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让教师真正体会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英语教研室教学水平有了长足发展, 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 效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一、科学整合教材, 统一课时安排

集体备课中我们根据自己学生的特有情况, 在教材基础之上进行了科学的整合。一方面以教材为载体, 把教材内容适当地进行调整和增减, 另一方面在整合的基础之上重点突出,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一目了然。在整合教材基础之上, 我们再统一课时安排, 这样充分调动了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 大大改进了教师对于教材的照本宣科状况。

科学整合教材可以进行调整和组合。所谓的调整和组合可以是单元之间的调整组合, 也可以是一课之内的调整组合。使用最多的便是单元之间的调整组合, 教师将教材中的相关话题进行调整, 使其更适合学生的兴趣和自身能力的发展,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册书都有简单的章节和复杂的章节, 有充满乐趣的章节和较为沉闷的章节, 我们把简单的章节放在最前面, 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成就感进而促使其学习兴趣的保持, 并且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之上为学习较难的章节打下了基础。我们可以交替使用充满乐趣的章节和较为沉闷的章节, 学生稍感沉闷的时候就会快乐起来, 节奏的转换反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尤其是对快乐的章节充满了渴望, 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一课之内的调整即调整和组合某一节中相关的几个部分。如果一节课经过调整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话为何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呢?但是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习惯按照顺序来学习, 所以有时的调整, 他们可能并不适应甚至还会排斥。教师要提前备好课, 要将这一节的知识融会贯通, 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不受到顺序改变的影响, 如果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调整之后的高效, 那么调整就成功了。征服了学生就能在课堂之上实现和谐、快乐、高效。

科学整合教材还包括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相应的修改, 某些地方可以增加, 某些地方可以删减, 某些地方可以改动。如果课文内容离学生实际情况较远, 不妨大胆进行修改, 让学生能在课文中看到真实的生活, 这样学生才能更有兴趣去学习, 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可以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修改。

教师应科学地整合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使教材更适合自己的学生, 科学安排课时, 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我们需要寻求有价值的提问, 通过有价值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热情和思维的活跃。我们教研室就每节课的问题做了大致的界定, 当然这是在深入探讨基础之上确定的。探讨中大家一致认定一堂精彩的英语课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那么, 歌曲的高潮如何体现出来呢?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所以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针对性、激励性和灵活性, 但是不能为了趣味和灵活随意提问。课堂提问必须是有的放矢的。教师要利用课堂提问调整课堂节奏, 利用课堂提问引入知识。难易程度、提问时机、提问对象、期望答案等都是课堂提问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所以成功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不容易, 需要教师认真备课, 深入了解学生。我们在尝试中还发现如果课堂提问能将课程内容很好地衔接起来, 就能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一篇关于演讲的课文中我们设计了五个问题, 学生分开回答。最后再将五个问题汇总给学生, 学生会发现把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演讲稿子, 他们在惊喜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语法的运用认识。

三、重视课堂上的及时反馈

英语教师常常苦恼于英语学习总是需要课后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当堂的学习效果总是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教研室加强了对课堂及时反馈的重视。课堂及时反馈对于教学有很好的提醒作用, 可以让教师意识到自己备课或者课程设计是否需要改进, 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而加强课堂的及时反馈需要体现出及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课堂时间其实并不长, 短短45分钟怎么能够确实起到及时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实时监测着学生的动态变化, 掌握学生心理, 了解学生心态。及时反馈可以使教师迅速发现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教师要在反馈的基础上迅速调整, 直到找到最佳方法。课堂的及时反馈要有多样性和针对性,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课程反馈的方式不同, 要根据情况改变反馈方式。

浅谈高效小学英语课堂的建立 篇8

一、课堂设计应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堂有效的英语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备课和精彩的教学环节设计。而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 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效率远胜于教师单调的讲演教学。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连接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育学习规律。

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平台。语言的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所以, 没有语言环境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般毫无生机。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让学生有机会交流。例如, 游戏、情景表演等教学活动都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好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使用适合本年级学生接受范围的英语进行教学, 也有助于学生逐渐适应语境, 慢慢找到语感,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注重合作学习

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 (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learning to be) 。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合作交流的越多,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就越快。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形式, 让学生共同交流和学习。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成绩, 同时还打下了良好的品德基础, 开阔了视野。如今,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英语课堂中运用效果最好的方式。

四、课内外教学相结合

教师的教学源于课本, 但不能局限于课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知识的积累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适当了解中外文化的一些联系和差异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 篇9

一、选准联系点,启动思维

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古是今的基础,今是古的发展。如果学生头脑中的新旧知识出现断层,就必然给理解新知识造成困难。所以,在学习新知时,学习要选准与新知密切联系的原有知识基础,从而启动思维,主动发现规律,获取新知。例如,在讲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我根据有关知识,设计了3道联系题:(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美国1787年宪法中吸取了哪些思想?(2)它与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不同?(3)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何进步作用?通过以上新旧知识联系,铺路搭桥,启动思维,这一重点、难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最后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从本质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是民主的、进步的,有利于中国法制的现代化。这样珠珠串连,既可以使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历史网络,又可以提高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想象力,拓宽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他们引回历史现状,形成历史表象,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以便学生更好地通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长征的经过时,我把“突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这几个重要经过写在黑板上,让几个学生结合电视剧《长征》、地图及自己的想象讲讲长征的全过程,然后点出这些过程刚好体现了红军长征中克服的各种艰难险阻,即敌人的围追堵截、党内的分裂危机、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极度匮乏。这样长征精神也从中折射出来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牺牲自我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三、挑起兴奋点,激活思维

好奇是每个中学生都具有的天性,教师就是要利用学生的这一个性特点,在课堂中创设既适合积极思维,又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挑起他们的兴奋点,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围绕问题动脑筋,且动到点子上。例如:在讲到“大跃进”运动这一难点时,我特意上网搜到了1958年的《人民日报》,并在课堂上读了《人民日报》中关于“大炼钢铁”及“农村汇报粮食亩产12万斤”的报道,再让同学看“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都拉不动”的画,最后让同学说说对这些事的看法。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兴致勃勃,抢着发言。一个同学说:“哗,一个萝卜千斤重,真是一个奇迹。”另一个同学说:“全民大炼钢铁真是一个壮举啊!这说明‘大跃进’运动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但绝大多数同学不同意这种看法,经过激烈的争辩,大家一致认为:大炼钢铁劳民伤财,粮食亩产12万斤违反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大跃进”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我们应该吸取这个经验教训。上述问题由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因而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深受教育,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步入人生提供一些借鉴,真正发挥历史“以古鉴今”的作用。

四、寻找对照点,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能使学生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使学生不拘泥于一种途径、一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这一优秀的思维品质,善于寻找问题的对照点,然后围绕这一对照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问题,努力营造一个全方位的课堂氛围,以使学生的思维向四面八方扩散,这样,学生就会在比较、辨别、探索中,提高各种思维品质。例如,在讲中国古代的科技对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本上的一段马克思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再引用鲁迅的话:“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然后设计几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相反却在欧洲结出划时代意义之果?从中揭示了什么问题?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由于这些材料和问题对照点鲜明,学生的思维很快从这些对照点发散开来,说出了很多独特见解,对此我都一一给予分析,肯定其可取之处。这样,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过程中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会大大提高,这对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五、设计迁移点,深化思维

“鉴古知今”、“以古论今”是历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能够揭示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认识问题的深刻所在。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这种初步的思维能力,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迁移性问题设计的最佳途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现实问题、贴近学生生活。例如,讲“南京大屠杀”可联系东史郎提问:“东史郎为什么要站在中国人一边来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日本最高法庭为什么又要判东史郎有罪?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等等。这样的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进行新的思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教育提高。这是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源泉。

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所以我国的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但是在考验学生,更是在考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高效课堂。下面我详细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

一、转变观念,因材施教

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我们教师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只要成绩好就是教得好、学得好,这往往使我们的学生处于高分低能的境地,学生真正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其次,教学方法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不在乎学生的理解程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得学生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显得很吃力,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为了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要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变教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一旦对高中数学失去兴趣,在学习上就会失去信心,就会越学越觉得难、越难越不想学,從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致命的。学生若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来,当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地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到数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数学知识是紧密相连的,这就会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其次,就是运用各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的奥妙无穷。学生的兴趣一旦培养起来,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常言说:“爱屋及乌。”由于人的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所以,学生对于教师的深厚情感往往也能使学生产生极强的学习动力。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我们教学效率的提高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真真正正地爱护学生,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和学生成为朋友,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以达到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理解学生,不侮辱、不打骂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就是要一视同仁,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难度,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建议,这样学生才会虚心地接受并不断地改进。

四、精心备课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就要在课前作充分的准备,不但要精心备课,更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这样会使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备课时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材,合理有效地设计教案,以突出本节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五、活跃数学课堂气氛

以前我们上课,往往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讲教师很难知道,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使学生和教师很难形成互动学习,课后学生对于本节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印象也不深,以至于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去学习数学知识,这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更能培养他们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那么,怎样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气氛呢?首先,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比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注意力也会集中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将全班学生分成5-6个讨论小组,小组成员中好、中、差的学生都要有,上新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逐个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对于不正确的要及时进行引导,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数学的综合能力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可见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高效课堂的实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改革和探索,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质,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我相信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张成玲.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数学大世界(教育导向),2012(08).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论文 篇11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方案、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建议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突破了学科本位。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 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入探究实验进行探究教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 并且对科学探究中的各个要素, 学生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作出明确规定。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有效学习, 而学生的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须具有一定的学习要求。

在化学教学中, 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学生探究学习, 转变学生过于依赖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从而达到建立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重视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 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以提高教学的实效。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有许多, 主要包括文字材料情境、语言描述情境、行声色情境、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师, 不同的学生, 应该根据具体的不同特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化学课堂的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再怎样提“重视实验教学”也不为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完成“三维”目标最重要的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 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 提高探究能力, 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是实施实验探究的一条重要途径, 传统化学课堂的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的实验, 教师在演示化学实验时非常追求实验的成功率, 这对促进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好处,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记住”了实验现象及相关知识, 而没有很好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精心设计组织, 提高探究质量

要真正把学生探究落到实处,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对探究活动过程目标的实施进行合理规划, 对不同的内容, 针对性地强化相应的过程目标。教师在某个探究中, 要有所侧重, 不必对每个环节都面面俱到, 精心设计, 以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有效。

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组织探究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探究, 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独立探究能使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 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 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 班级集体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集中解决难点。我在组织探究活动时, 对学生独立探究能解决的问题, 就组织独立探究;对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 就组织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就组织全班集中讨论。

四、改革评价方式, 激发探究热情

新课程要求评价的理念应以学生为出发点,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依据, 这种单一的、强调甄别与选拔的评价方式严重挫伤了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人的智能可以是多种的, 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 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涵盖了人的多方面的能力。为此, 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即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要只关注评价的结果, 不要只关心学生对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 注意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 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将评价日常化。教师要多鼓励少指责, 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热情, 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态度, 正确对待困难, 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协作意识, 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从而改进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评价既可以是教师评价, 也可以组织学生互评或自评。

对上面的四条在实际操作时, 有一个总体上的要求, 要尽可能地少用时间, 情境要小、实验要快、现象要明显、预设要科学、成功率要高、评价要科学、合理、及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下一篇:启发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