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下的高效课堂(通用12篇)
语文学习下的高效课堂 篇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贵都小学创建于1957年, 是一所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信息时代, 学校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 在山西省率先实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 笔记本电脑“人人通”,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从一所薄弱校迅速发展成为太原市窗口学校。
学校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网络资源更充分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小、写字少, 所以表达受限,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进行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提前读写”实验, 该课题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2006年, 我校引入该课题, 将“提前读写”实验作为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突破口。2013年, 在太原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组建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实验团队的引领和支持下, 我校原有的“提前读写”实验课题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半年来, 太原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快速创建, 不断完善实验平台;精心制作, 开发引进教学软件;专家引领, 研讨交流课堂模式, 为我校实验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使实验教师和学生快速成长, 实验也得到了整体推进。
一、硬件、软件落实到位, 保证实验正常开展
开展实验课题的研究, 首先要有接纳新技术的“土壤”, 学校的文化氛围、网络硬件环境以及师生的信息素养、技术运用基础等都是关键因素。作为首批实验校, 我校始终坚持将信息技术运用与语文学科整合作为学校的发展支撑, 经过8年精心打造形成了特有的数字文化建设, “八岁能读会写”初见成效。2014年, 学校在一年级开办了4个课题实验班, 投资建设了4个网络教室。学生家长对实验也很感兴趣, 纷纷表示支持, 愿与学生一起在实验中成长。实验教师与学生全部在高效课堂实验平台注册, 实现了师生、生生、家校网络互动交流。
二、讲座、讲课交流示范, 做好课题引领工作
作为实验课题的先行者, 我校承担了“语文课题组长”的责任, 为兄弟校做领跑者, 通过示范课、引领课, 让各校教师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走进实验。语文课题组组织了多次活动, 通过课例让实验教师学习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识字。
为使兄弟校教师更好地操作, 我校课题组整理了一套识字课教学模式, 包括自由读文圈生字、展示读文听字音、大家请教学生字、小老师领读生字、拿字卡认读生字、听口令找读生字、小组合作推难字、群策群力攻难字、游戏巩固记生字9个环节。
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 我校还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取得初步结论——用图文融合丰富言语表达, 让学生健康成长。在语文学科的教学探索中,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互动式的电子图书和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并遵循语文学科特点, 在“读写”方面进行创造性探索。充分发挥笔记本电脑网络学习、绘写融合、分享便捷等新技术优势,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绘”5项语文学习能力。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阅读、写作、绘画协同发展探索, 突出“图画”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有效融合绘画与习作教学, 顺应低龄学生图视化、可视化的认知特点, 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 创新语文学习模式。
三、研究、实践总结经验, 创新课题研究内容
学校现有课题实验班10个, 语文课题实验教师10名, 拥有研究能力较强的团队。其中, 有3名国赛选手, 1名省教学能手, 1名区教学标兵以及3名区教学能手。他们在这项课题中充分发挥才能, 创造性地开展课题研究。每名实验教师在识字、阅读、写作教学中都有创新点。比如有教师为给学生创造生活中的识字机会, 在家长帮助下开设了“识字早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围坐在一起, 由识字多的学生担任“小老师”, 教识字相对少的学生认字。学生互相帮助, 主动学习, 提升了识字量。
1. 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 我们强调“直击”识字目标, 只要求学生会认、会读, 不在字的概念、理解组词以及造句方面做过多要求。一年级新生入学后, 实验教师采取“多识少写, 先识后写, 尽早阅读”的策略, 同时使用实验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教学。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了韵文识字、形象联想、情境识字、归类识字、游戏识字、信息技术识字等方法进行集中识字教学。计算机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学生用一双双小手敲击键盘, 屏幕上迅速跳出一个一个汉字, 音和形在飞快地结合, 然后又把汉字串联成句子、文段甚至是短文。
在识字教学方面, 我们总结出了比较成功的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熟练运用识字课的整套方法,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使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达2 500字左右, 解决了阅读瓶颈。
2. 阅读
在识字教学已经形成基本模式后, 学校实验课题组又把重心转移到阅读和写作教学方向上, 在让学生大量识字的同时还指导学生大量阅读。一、二年级进行“起步阅读”, 掌握方法, 培养习惯, 伴随识字的“识读”“读识”, 让学生尽早捧起书本。中年级学生进行“单元阅读”, 加大密度, 重在积累, 采取的策略为“精读一篇、略读几篇、浏览一组 ( 速读和网上阅读 ) ”, 加大刺激和撞击。高年级学生进行“名著导读”, 感悟理解, 积累运用, 把名家名篇引进课堂, 将学生引向海量阅读。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 教师利用“高效平台”导读和交流。读前介绍书中精彩之处, 引发读书兴趣;读中抛出有趣问题, 引起交流共鸣;读后发表自己感想, 总结读书方法。这些丰富多样的交互学习方式, 必须借助网络完成。“高效平台”上的60多万字的阅读资源让此项实验“如虎添翼”, 为教师引导学生海量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为引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提高读书效率, 实验教师边实践、边总结, 归纳出以下方法。
(1) 精彩导读引兴趣
导读就是引导学生阅读, 需在阅读前进行, 根据作品特点, 可有多个切入点。
其一, 以“书名”为切入点。书名是重要的信号, 教师可通过该信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书名包含的信息有的清晰, 有的模糊, 所以由书名展开猜想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预测书中的故事, 也可以展开想象“编织”他们心中的故事。
其二, 以情节、内容为切入点。故事情节是吸引学生的基本要素, 选择精彩的情节、内容串讲, 以“情节分享”贯穿始终。比如有的教师在导读杨鹏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时, 选择了以下情节:爸爸为什么会变小, 变小之后的爸爸是怎么生活的, 爸爸成了巴巴马戏团的团长, 爸爸能不能成为明星, 使学生既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又对爸爸的可怜与可敬有所感知, 并带着这样的情感阅读全书。
其三, 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人物形象鲜明 ( 众多 ) 的作品, 可以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 展现人物的所作所为和性格特点, 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例如《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长袜子皮皮》等。
(2) 批注阅读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指边读边把内心最即兴、最真实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记录下来。在读书的过程中, 学生可能对书产生很多的兴趣, 因此批注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 对不同的题材内容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和表现手法, 这些都会产生阅读体验。例如, 1分析式:写出你对某一词、某一句或某一段的理解;2评价式:写出你对文中人物、作者或作品语言的评价;3感想式:写出就文章内容展开的想象和联想, 也可联系生活;4疑问式:写出阅读中产生的疑问;5补充式:写出作者没有写而你却读出来的内容, 给文章补白或者顺着作者的思路, 按照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补充 ( 即仿写、续写 ) 。
(3) 交流分享阅读收获
读书不应拘泥在文本内容和故事情节上, 更应对故事中的人物语言、行为、对待事物的态度进行思考和评价, 这是对章节内容的提炼和总结, 也是阅读深入思考的过程。
通过话题拓展, 将阅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 让他们在读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 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再思考。借助开放式的话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通过网络平台记录, 让大家交流分享感受。
(4) 绘本插图续故事
低年级学生以阅读绘本为主, 绘本可以让识字不多的学生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有教师在绘本教学上总结了指导策略:深情导读, 激发兴趣;引导猜想, 激发想象;指导看图, 交给方法;学会插图, 续编故事;短短故事, 长长讲说。学生读完一本书, 根据自己对绘本的理解进行内容“再补充”, 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动手涂鸦的特点, 让学生在兴趣引导下续编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 分享其内心世界。也可带领学生根据图片将短小的故事讲述得更完整、更丰富。
学校有各种各样的阅读课, 让课外阅读“登堂入室”, 如阅读欣赏 ( 勾画批注 ) 、读物推荐 ( 交流点评 ) 、读书汇报、图书选购、与作家面对面等。多数二年级学生在对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后, 阅读量普遍可达50万字以上, 多的甚至达几百万字。不仅仅是实验班, 全校学生都在实验理念影响下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3. 写作
学生大量识字、阅读后, 普遍产生了表达、写作的冲动。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是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 一种生命本质的自由表达, 一种激扬生命的提升行动。自由创作, 多了些大胆的情感释放, 少了些精神的束缚, 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我心抒我情”, 一篇篇浸透着灵性和浓厚情感的好文章不断涌现。我校各年级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创设习作的环境, 张扬孩子的个性”。
一、二年级先放胆, 后规范。面向一年级学生实行开放写作, 不规定内容, 不辅导写作技巧, 任由学生自由自在地尽情抒发心情和感受。目的是让学生在大胆表达中点燃言说激情, 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二年级通过生活实践和阅读创设大量的相似情境, 注入思维的源泉, 在读写同步中, 逐步规范语言, 发展思维。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 表达欲望也会越来越强。于是教师们把学生带出教室, 从景物、动物、植物、游戏等不同角度书写所见、所闻、所感, 例如在带学生进行游戏后 ( 多米诺骨牌、吹泡泡等 ) 后进行即兴作文等。
三、四年级提倡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写作, 拓宽空间, 逐步掌握多种表达形式。由于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的, 兴趣也是个性化的, 所以表达也各不相同。处于该阶段的学生由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转到关注外面的世界。文章不再追求篇幅长短和字数多少。这是学生习作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五、六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母亲河巡礼”专题学习, 在阅读课文、探究黄河文明和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上, 让学生用不同体裁表达“拯救母亲河”的主题。在“走进西部”主题教学中, 我们带着学生走进西安, 实地探寻西安的历史文化, 鼓励他们写下了一系列关于西安文化、历史的反思性文章。
四、教师、学生培养锻炼, 课题实验成果丰硕
课题实验成就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验教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丽娟老师代表迎泽区参加了太原市“敬业杯”教学大赛, 荣获一等奖。在下乡“国培”活动中, 她又把“实验之花”带到了全省多所学校, 让更多的教师自觉加入实验队伍。景红丽老师在全国“创新杯”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张永平、赵艳萍老师在校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 荣获校级教学能手称号;朱菲老师获得山西省信息技术与学科能手称号。更令我们自豪的是, 实验教师张挺在全国“创新杯”教学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这是我省选手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我校每一届实验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名列前茅、表现突出。第一届实验班的学生经过母校6年的精心培养, 学业成绩优秀, 综合素质突出。许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理想的学校。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13年6月7日,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山西省教科院院长马玉玺到我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调研。在参观了“提前读写”实验网络教室后, 旁听了两节课题实验课, 并与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张卓玉在看到学校24个教学班均已实现互动式电子白板进课堂后, 鼓励教师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 贵都小学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绩, 要再接再厉。建议大家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的学习模式, 积极尝试小学生信息素养应达标准的科学界定, 努力取得更有价值的工作经验。”
一项实验成了学校的品牌, 成就了教师的发展, 让孩子们一生受益, 我们有理由自豪地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实验, 我们是成功的!
注释
1本文获第四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工作交流会征文优秀奖
语文学习下的高效课堂 篇2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认识、教师的思维来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以教师的预设活动、预设思维来带领学生展开相关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跳不出教师的思维,学生只有跟着教师走,抛弃了学生自己思维的能力,教师过多地占用了学生自主思维与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我们就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怎样去打破这样一种模式,确实是一个需要教师长期思考和逐步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必然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以一种全新的、适用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与社会与时代的特点与需要相适应。因此,在教育理念问题上,我们既要善于继承,更要不断地创新。社会在发展变化中越来越进步,我们必须寻求一种符合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变化发展的、能够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深刻地理解新课标的内涵,真正以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当我们站在新课标的理念上去研究教材、开发教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凭自己的理解,凭自己的感受很片面,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师生是平等的,求知不存在尊严,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就服从谁,这就叫伙伴关系,这就叫合作关系,这就叫和谐发展。”新课改下,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彻底打破“我讲的就是对的”“我教的就是学生应该学的”等等这样一些陈旧的,不科学的,与时代发展脱节的教学观念,进而从根本上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一堂成功、高效的课,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关键在于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安排。如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点拨,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吸收,而且如何能在讲解传授知识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互动、兴奋的状态中,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体验、合作、创新……这些对于教师来讲都是需要考虑和面对的。
三、开启学生的思考之门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心动的开始,心动必然决定行动,行动必然会有所收获。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会催化高效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中,当我们激发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之时,就是我们高效课堂的开始。
四、重视全体,关注个体
高效课堂不是以教师或优秀生为主角来开展学习活动的。高效课堂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通过课堂活动获得应有的收获和提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有责任在开展活动时首先以全体学生为考虑对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个人不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积极鼓励学习能力较强、吸收知识较快的学生去帮助学习比较落后的一些学生。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合作交流,使整个师生、生生关系更加和谐,关键是可以形成一种大家共同努力,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学习氛围。
五、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既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师对教材的一次领悟,一次挖掘和拓展,更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基本把握。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由过去教师单一的只是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合作者。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些角色的转变呢?这些转变的实现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来讲行。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肯定是很强的。一堂课中应该教什么,为什么而教,如何教等问题正是教师常常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要想真正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从教学设计入手。
高效的课堂倡导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些都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创新精神的唤醒,是学生独特见解的充分展现,也是学生个性的弘扬。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更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下的高效语文课堂 篇3
我们一直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有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把时间还给学生”。然而遗憾的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永远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绝对角色,授课方式单一;而学生则完全居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缺乏学习热情。再加上课堂上学习资源的有限性,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代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同时语文学习的还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单纯的课堂讲解很难发挥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使语文学习产生了许多问题。
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效率问题,二是资源问题,三是个性化问题。效率问题主要是学生课堂精力流失率过高,而相关联的高效学习率过低;资源问题主要是课堂上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导致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个性化问题是无法顾及到个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而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育中解放出来,转变学习方式,所以选择一种适合语文学习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开放性高效语文课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开放性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打破传统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把预习和自主学习前置,上课前,学生首先要在教师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基于网络的充分预习,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随后教师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能及时地根据这些信息对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进行凋整;课堂上,学生直接展示预习和自主学习成果,在充分预习基础上以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下课后,充足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可以自主借助于网络进一步与同学讨论或更深入的学习探究,并为下一节课做好预习。
在这样的课堂上,四十五分钟被向前和向后拉伸,实现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知识上的“开放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要主动地获取知识,积极地探究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在身边,这无疑给我们教学方法的变革带来了极大的保障。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开放性的高效语文课堂,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利用网络创设开放性高效语文课堂的实施案例
下面以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学习为例,探讨信息技术在开放性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教师课前发布预习内容
課前预习是成功实施开放性语文教学的关键,所以精心设计预习内容和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课前预习内容以网页形式发布,具体内容如下:
①学习资源。先让学生浏览古诗《水调歌头》的内容和相关图片,这些内容以丰富的资源性网页形式出现。
②思考题。根据教师提供的作者简介、古诗的社会背景和相关字词解释,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通晓作者情感;理解重点字词和诗句,分析文章的意象和意境;思考古诗运用了什么修辞和表现手法;思考古诗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
③练习题。完成下面两个练习题:
题一: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题二:“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2、学生预习和反馈
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预习内容认真预习,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① 认真阅读并理解相关的学习资源。
② 对已阅读过的学习资源的理解和体会整理成文,并按要求做思考题和练习题,要求独立完成,实事求是。将上述资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中并压缩。
③ 及时将压缩包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给教师。
3、教师依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并实施
通过查看学生的材料,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该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及方法、进度等。再根据修正后的教学设计来实施切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适应不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与认知发展特点的教学。
4、课后开展“难题探究”,促进学生高级和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
将难度较大或有争议、能很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典型题目放在网上,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提高高级和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
如:该诗的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谈谈你的看法,究竟是“千里共婵娟”好还是“常见面”好?
该题无固定答案,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找到充足的证据说服其他人的能力。
三、利用网络打造的开放性高效语文课堂的优势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开放性高效语文课堂存在很多的优点: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整节课中,学生积极准备、认真听讲,领略了语文丰富独特的美。在准备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仅增加了知识,还了解了许多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式,整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效课堂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4
一、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是高效的前提和保证。
1. 学习目标要明确和细化, 达到“导”的目的。
目标的设置应建立在掌握学情和确定课型的基础上。比如预习课要解决生字词, 了解作家, 分清段落层次, 摘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等;提升课要通过赏析重点语段体会作家情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此外, 目标中要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
2. 体现人文性和层次性。
导语的设置应尽量突出人文性、时代性、关联性、多元性,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导语, 提高他们的表述能力和拓展能力。由字词到重点句段, 由人物形象到思想感情, 由中心内容到写作手法, 导学案的设置必须要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注重方法和思路的颠簸和指引、总结, 不能囫囵吞枣, 一蹴而就。
3. 注重思维的延续性和视野的扩展性。
在设计学案时应侧重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 既要让学生在分析文本时体会莫泊桑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 又要在练笔中突出思维的广阔性和全面性, 可以探讨金钱的魔力, 可以探讨亲情与爱情的归宿, 可以探讨于勒性格中的积极因素 (成功者或商业精英具备的素质) , 甚至可以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微妙关系等。
二、评价体系的确立
在高效课堂中, 评价是武器, 只要评价及时、到位, 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由课代表进行综合点评, 实行小组互评制, 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 以分定性, 捆绑式评价, 每周一小结, 每月一大结, 期末进行综合评估, 评出优胜对子组、最给力团队、最佳小组长等荣誉, 使对子组之间、小组之间进行竞争, 达到双赢。评价可以是积分制, 也可以是目光示意、掌声、鼓励性话语等多元性灵活评价。
评价标准可以分为常规性和学科性两部分。常规性评价主要包括声音、目光、教态、板书、普通话等, 学科性评价主要包括精彩度、思维灵动性、语言组织、方法与思路等。在语文上, 积极鼓励话题的拓展延伸, 名言警句熟语等的运用, 易错点的点击, 即兴脱口秀、小练笔的展示等, 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口头表达等能力。
三、知识的反馈
反馈环节是一节课的落脚点, 通过反馈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反馈形式多样, 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弹性。可以是口头式提问, 可以是书面化作答;可以是板演, 可以是小测验;可以是个别反馈, 可以是群组进行。总之, 既要突出本课重难点, 又要注意知识的上串下联;既要注重知识的落实, 又要偏重能力的提高;既要突出学科特点, 又要兼顾单元章节特点;既要注重方法, 又要统筹内容。
语文学习下的高效课堂 篇5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在国际上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国领导人对于英语教育也越发的重视起来。我国英语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其中一种改革尝试就是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们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团体合作意识。本文主要针对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英语 研究
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教学模式十分的单一,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使英语课堂更加的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学习兴趣也得不到很好的激发。而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小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营造一种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基本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从其字面意思来理解也就是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从而更好的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现在经常会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他们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进步的更快。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更加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养成竞争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以及他们上课积极性不高,而小组合作的这种学习方法却能够使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小组合作的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将学生放在主体。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不应该只将优等生放在一组,差等生放在一组,应该将优等生和差等生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一组,使每一个小组中既有学习能力突出的,又有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能够在这种分组中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小组中学习很优秀的学生安排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让他们学习,对于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知识点让他们学习,并且让学习能力很好的学生辅导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这样的合作方法可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辅导的过程中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可以让差等生在接受辅导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教师在小组合作中不断的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大家一起进步,使学生学会分享自身的学习经验,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并且使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师充分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的去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实现比较大的提升。
2.将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十分重要的。他们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认识世界。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之后,应该在恰当的时刻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的指导,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学生之间的讨论,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更好的解决出,然后适当的发表自身的见解,积极的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走去。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教师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一定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努力的成果被重视的感觉。教师在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充分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赞赏,这种行为对于学生来说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如果学生在小组中表现十分的突出,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这名同学,并且让他向学生们分享自身关于学习上的心得,使其他学生能够借鉴他的学习方法,使自身的学习成绩得到很好的提升。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更好的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3.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我国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如果还是遵循以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单词死记硬背,这样是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教师应该改掉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的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发现英语学习的技巧以及规律。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将来时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向学生提问一些关于未来的问题,比如未来你想做什么?教师使学生分组讨论关于自己的未来,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使学生们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激发,并且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英语知识。
总的来说,将小组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是十分具有意义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很大程度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而且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在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应用这种小组学习的方法,教师们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同学的优点,然后取长补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语文课堂 篇6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23-02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语言和思维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文本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他们内心深处的喜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每一堂课都充斥着这些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灌输,而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的进行探索和改革,让学生变他律为自律,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要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实施的办法和途径可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教学环节,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1.1 备好一堂课,给予一瓢水取自弱水三千
备课在教学活动中属于课前准备,但却关乎整节课的收效。许多教师在备课时,遵照教学大纲强调知识点,这固然很好,但如若忽略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操作中死板僵硬,学生不喜欢,再精美的教案也是一次失败的教学。因此,备课时,不仅要备课标、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一是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教师要心中有数;二是备学生的身心特点。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征,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三是备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语文教学更走近学生。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搭石》为例,文本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写,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表达了作者刘章对生活的南方乡村特有的景色美、人情美的赞叹。由于地域的差异,咋一看题目,生活在北方的学生对搭石并没有概念。山里人淳朴谦让,互敬互助,于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对于今天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学习课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教师必须实地考虑学生所知和所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运用录像和幻灯片来生动、形象的展示作者生活过的故乡是何等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为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搭石打好基础。因此,备课时要搜集适合文本所需的图片,备好一堂课需要做大量工作,给予学生一瓢水,教师自当有弱水三千。
1.2 精选问题提问,营造教学互动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要么自问自答成为课堂的主角,要么抛出许多问题,大问题中包含着诸多小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疲惫,教师口干,教学内容支离破碎,学生看似主动回答问题,实为被动学习。
教学中,笔者认为一节课通常设置几个大的问题(有时也可以是一个)较好,抓住有价值的问题逐层深入,不仅显现对文本解读的深度,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高度集中。一堂好课是少些预设,多些生成;少些独语,多些对话;少些束缚,多些引导;少些单干,多些合作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注重师生交往中的“对话”,它是教师和学生凭借自己的信息背景和知识经验,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进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当然,这种“对话”绝不是言语上的简单应答,而是在一种相互倾听、接纳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意义建构和精神互通,这也符合新课标中课堂应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平台的要求。课堂提问要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就要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对于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学生不清楚最后答案,潜能才会被激发,思考力才能得到锻炼。有时,没有预设的答案,或者答案不唯一,学生言之有理就当给予鼓励,小手常举,小口常开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1.3 回归文本,衔接得当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重指明了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重在揭示“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初次登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往往平均使用笔墨,难以突出重点和难点,一堂课什么都讲了,学生什么都没学到。这就要求教师要读懂文本,把握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上课主次分明,讲话详略得当,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抓住重点语段引导学生去探究,教学方法应由教师“替代”讲授分析向学生“尝试”学习探究转换,以焕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
此外,课堂上还要留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把45分钟内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回顾,做到当堂巩固、课堂总结。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在课堂内掌握的知识。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题目,进行课堂内题量少、时间短的小型检测,当堂反馈结果。
在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上,经验浅的教师通常处理的不够好,生拉硬拽司空见惯,过渡不自然,跳脱感强。上好一节语文课,衔接自然、得当,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文教学的活水来源于生活,对于生活的仔细观察、处处留心皆是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所以,教师也要向学生一样观察生活,搜集资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在处理知识板块衔接时,做到自然、得当。
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被教师牵着走,就会丧失主动性,课堂便慢慢失去了生机。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才会焕发生机。
2.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和问题相伴相生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想要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问题推着思维不断深入,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作为结束。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诱发学生思考,达到启迪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目的。
2.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都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对问题多角度思考进而得以解决。教师要培养学生正向、逆向、横向、纵向等多方位的思考,给抛出的问题多种解答方案,求同而存异,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抑或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分析提供一些参考答案,使学生在求异的基础上更加缜密的认识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
教师要有育人之才,在课堂上指挥若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教师扩充知识也是拓宽学生视野的途径之一,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能手,还应是生活小百科,应对学生方方面面的疑问。做到这一点,惟有自身博学。这里仍以《搭石》一课为例,词句解析时,笔者会分析“伏”字,原文是说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伏”只是普通不过的动词,怎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伏’小篆作‘’形,犬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人类最崇敬的象征,左边人形弯的那么恭敬,弯得心甘情愿,足以体现中华民族古往今来尊敬谦恭的态度,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字。读了找个句子,我们感受到了年轻人尊老敬老的态度,感受到了作者家乡淳朴的民风。如果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那么敬老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淳朴的民风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作为一名教师,人格威信固然重要,情感威信不可或缺,但学识威信才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4. 结束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成为学生充分表现的场所,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来,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避免了以往课堂中教师“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定是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实践为准绳,不断总结、反思、创新,这样才能成就优质的语文课,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篇7
一、创新教师备课
“高效课堂”下的教师备课, 要敢于创新, 打破陈规, 不要面面俱到, 要突出重点, 做到以认知层次备学生、以提高能力定目标、以减轻负担备教材。
1.以认知层次备学生
众所周知, 在实际的教学中,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等智力因素不尽相同, 这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作为教师, 不光要能发现, 更重要的是要去尊重这种个体差异, 要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班级全体发展的教学策略,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做到因人而异。备学生时, 既要顾及大多数学生的较高要求, 也要顾及到少数学生的较低目标, 目标有区别, 更要有层次, 设计时遵循“由难而易、循序渐近、共同进步”的原则。如在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中, 根据教学目标既要让学生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又要让学生明白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两条线索, 一易一难。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既能说出这个故事, 也能叙述“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但是对于少数学生, 就要降低难度、顺势而教, 要先让所有学生都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在了解故事后再学习变化过程, 采取先个别、再多数、后全体的教学模式, 保证层次推进, 全体进步。
2.以提高能力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等, 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条件。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既要依据文本的内容, 又要遵循课标的要求, 但最主要的还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 落实到根本上也就是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依据提高学生的能力来设定更加具体的教学目标, 实现课标的落实, 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火车的故事》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火车发展的历程、种类和特点, 感受祖国的伟大,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这样的目标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大有帮助, 应视作重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达成。
3.以减轻负担备教材
减轻学生负担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学效率, 换言之, 判断一节课是否高效, 一个比较有效的检验办法就是看能否减轻学生的负担。高效课堂不仅要在教学质量上看效率, 还要在减轻负担上看效率。要做到吃透教材, 了解教材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对教材进行因地制宜的发挥, 实现适时、实际的重组和延伸, 发挥教材的最大实用性;依据教材文本实际, 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 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1.课始引趣
课伊始以趣引入, 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 要把课堂教学变成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 甚至是快乐的探究活动, 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如一位教师讲授《五彩池》时, 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 也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 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很重要, 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 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重视开端的趣味性。
2.竞赛引趣
竞赛活动符合学生爱参与的心理特点, 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与竞赛活动。教师若仔细观察会发现, 学生在竞赛中是非常活跃的, 连学困生都不甘示弱。如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 谁认得快, 记得牢, 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 让学生比一比, 谁读得有感情, 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 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 也可以是小组为单位作为竞争对手。
三、引导有效学习
1.提倡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 寻找解决策略, 教师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 学生要发言, 要听取相互的意见, 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 这样学生参与的面和质都会得到扩大和提高, 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 合作学习的时机很多, 如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 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 大部分问题只要让学生互相交流, 教师稍加点拨即可, 这样既节约时间, 又能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
2.引导探究学习
如一次课堂练习后, 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互相学习, 发现别人的优势。我让学生互相查看试卷, 然后说出自己认为练习做得最好的同学。学生都学会了找别人的闪光点, 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
试论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方法
高效课堂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且完成的效率也比较高,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短高效。但是从现实来看, 高效课堂中的“高效”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 实现高效课堂浅谈几点做法。
一、小组合作实施的必要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04年就从国内的几个省份率先开始, 目前全国所有地区都已经开始了高中新课改。新课改下的高中教学强调要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从学生的现实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但是从实际来看, 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 部分教师依然坚持传统教学理念, 重讲授轻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是被动地学习, 主动学习和动手能力较差。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向广大教师指出, 教师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和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 用灵活的实际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通过学生合作和主动探究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能力。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流程既能够满足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要求, 学生在合作中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 提升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更适用于理科, 但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因此, 小组合作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用的得法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 我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 组建学习小组
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 固定的小组尤其重要。在学期初, 我根据班级人数分了十二个小组, 组长是成绩优秀的同学, 组员是组长自己去选择的, 但是前提是每个成绩段都得选择一人, 每组六名同学, 上语文课坐做到一起, 实行组长负责制, 即通过课前对于组长的培训来布置组内成员的学习任务, 既能够保证每个人有任务做, 也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这样方便教学。当然, 这样的分组有班主任的配合最好, 每个学科都是统一的小组, 座位也固定, 更加有利于平常的学习。有了小组就像有了组织一样, 需要有个响亮的名字,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强。为了小组的荣誉, 他们在学习时精力更集中, 情绪更高昂。
(二) 恰当选取合作内容
合作与探究是新课改下学生学习中提倡的一种方法, 这其中首先需要学生自主学习, 这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 如果学生没有之前的独立准备, 那么在合作中有的学生就参与不进来。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合作学习, 不是什么问题都讨论, 如果是那样的话, 也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 不是为了学生合作而合作, 这样的教学只是流于形式, 对于学习效果来说则是不利的。
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 其实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的阅读技巧, 并不是每一课、每一步都需要教师去按照预设去讲课, 完全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日常学习中, 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我会提前发出信息, 哪些内容准备交个小组, 这个内容大概会有多少分数, 有意的小组可以申请, 而这些内容必须是组员共同完成, 讲时要明确告诉大家这一部分是谁负责完成的。
(三) 指导倾听与互助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 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 我们应该恰当地采用小组合作, 在展示合作成果时,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提前规定各组的几号来回答, 即使这个学生不会, 也会在组里得到相应的培训, 这个学生回答完后, 其他组员还可以补充, 再有不足, 其他组的学生再继续回答, 但是得分会受到影响。大家都没有想到的问题, 就是共性问题, 这时候教师再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场, 适时予以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 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语文学习下的高效课堂 篇9
1. 学习方案的定义
学习方案是在具有明确的学习策略意识的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的、学习效果显著而且学习效率较高的学习活动计划, 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等内容。
2. 复合式学习方案设计要求
(1) 确定学习方案的学习内容。
(2) 调查分析全班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学习起点水平等。
(3) 基于全班学生不同的起点水平, 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供不同起点的学生选择。
(4) 基于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 设计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 供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选择。
(5) 基于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 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 供学生选择。
(6) 基于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 选择和设计学习资源。
(7) 基于以上设计, 整合形成课前学习活动与资源、课中学习活动与资源、课后学习活动与资源。
3. 复合式学习方案设计基本模式
3.1 课前学习活动与资源
I.确定学习目标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特征分别从以下三维目标中至少选择其中一项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1.1 知识目标
(1) 掌握以下单词及短语的基本含义及其在语境下的应用。
名词:adventure, gymnastics, skiing
形容词:more, relaxing, dangerous, popular, boring, safe, tiring, exciting,
短语:be good at
(2) 语法:形容词的比较级及如何用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转述别人的观点。
3.12.技能目标
(1) 能听懂谈论体育运动的话题, 并能获取正确的信息。 (2) 能正确运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来比较不同的体育项目。
3.1.3. 文化意识和情感目标:
(1)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运动,
(2) 养成爱好体育运动的习惯
II确定学习任务
从任务中选定一项或多项做你学习本单元要完成的任务。
课前学习活动与资源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确定本节课自己需要掌握的三维目标知识和应该采取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未上课前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 寻求最有效的途径, 掌握好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
3.2 课中学习活动与资源。
I.听对话补全所缺内容:
II.句型操练。
III.语法天地。将本课重点的语法, be good at+n/doing;also;…more…部分双音节形容词和多音节形容词than…进行练习。
IV.实战演练。运用本课的重点句型来发表一段演说, 召集俱乐部成员。
V.课堂检测。检测本课的重点知识。
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习方案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活动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风格, 采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 只有当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 使学生具有最大程度的参与, 促进学生的学习。
3.3 课后学习活动与资源。
I.仿照课中内容写出含有多音节比较级和陈述观点的poster
II.根据自己的选定的学习目标完成课后的检测活动
III.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 阅读、观看更多的关于体育运动的英文的报刊、电视节目。
课后的学习活动是依托于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之上, 学生具有较大的主动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考虑学生的自我成就感的满足。投入课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也比较的高, 自然他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的有效性也比较的高。
4. 学习方案教学模式的优势
(1) 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 克服盲目性和片面性, 有利于准确理解, 提高学习效率。
(2)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学习方案设计从学生、班级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 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这充分的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客观要求。
(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习方案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必须要有系统的现代语言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一定要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 熟知中外文化风情, 能够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 具有强烈的改革和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思想。
(4) 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 学习方案的不足之处
(1) 学生有了学习方案后,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失去悬念和新鲜感。
(2) 教师过分的拘泥于学习方案设计的步骤, 缺乏更多的课堂生成和创造性。
(3) 教师的备课任务过大, 学习方案设计质量很难把握。
语文学习下的高效课堂 篇10
一、规范操作,分组有效合理
在进行初中英语学习小组的划分中,需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基础能力,以及学习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充分地采取异质分组,从而让小组之内形成一种互补的形式。一般来说,一个小组最好在5人左右,在每一个学期的开始都应该进行一次调整,让学生扩大自身的交往空间。在每一次的交流活动当中,都需要选择一名发言人,由小组内成员共同推选,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发言机会。这一种方式的应用就是为了将权威消除在合作学习当中,将机会与地位的均等充分体现出来,逐渐地让学生掌握合作、平等的意识。我们需要懂得,对于小组发言人的评价,就是对于整个小组的一种成果评价,因此,我们要注意评价的方式和内容[1]。
二、形式整合,明确分组任务
在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开展中,如何选择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开展小组活动需要具备探索性、挑战性,以及开放性。
形式整合就是将合作学习与其他的学习形式进行相互之间的整合,让教学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进行个别的思考与学习,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小组合作。教师需要在学生思考出一定的结果之后,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整理,方可和他人进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尽可能地专注于倾听,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或者问题予以重视,采取优势互补的方式,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在Unit3“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教学中,“should be allowed to do”是本单元的语法重点。当学生在初一学过了相关的规则制度及初二的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之
[5]崔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
[6]葛炳芳.“任务型”语言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现行的初、高中教材为例.教学月刊,2002.9.
[7]廖晓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1.
后,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场课堂辩论赛:据调查,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穿学校定制的校服,认为穿起来很难看,而学校为了学生自己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穿校服,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是否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这一个话题,将学生划分成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I think students shouldn’t/should be allowed to...”将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加以陈述。这一个话题接近学生的生活,因此能够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辩论,学生不仅可以将目标学习语言使用得淋漓尽致,而且能够将语言“活化”,更让学生了解到校服这一制度[2]。
三、合理评价,注重教师主导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当中,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需要融入每一个学习小组中去,仔细地倾听每一个小组的发言,并且能够恰当地组织相互交流。首先,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了解与观察,确保顺利地将合作学习开展下去,而不仅仅从表面上来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我们需要把握这样一种精神:不求人人都能够立功,但求人人都能取得进步,同时,在教师教学当中,也需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与目标,才能够将评价的中心逐步地从个人鼓励专项小组合作达标的目的。在评价当中,我们可以运用“整体量化考核”这一制度:将每一个小组都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评价。在这一种评价激励机制之下,作为小组内的优等生也会积极地帮助小组其余学生;后进生不会再成为“遗忘角落的一员”。从此,班级当中的小组合作能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之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快乐学习、平等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够在高效的课堂环境中提升学习效率,达到最佳化的学习目标[3]。
总之,新课程要求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将英语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逐渐显露出来。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而且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在当前的初中教学当中,我们不能够忽视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更要彰显出小组合作的成效,因为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劣决定了英语课的成败。
摘要:从目前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来看,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唯一场所就是课堂环境。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成为当前英语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才能够实现英语高效课堂,从而积极地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
参考文献
[1]朱晓丽.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2).
[2]杨宇娜.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
语文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科,语言的变幻、语法的渗透,无不使语文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应试的成绩,使得语文课堂丧失了原有的魅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一、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妙用
1、课前演讲。就是让学生课前自主准备内容和形式,即站在讲台进行:讲故事、背诵古诗词、背诵名句、散文名段……通过课前演讲,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2、积累知识。就是让学生自己每天在课前,理解并记忆10个左右的成语,或抄记一段名人名言,阅读一首诗歌或短文,这样长期坚持,必将大大增加知识储备,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课前背诵。就是让学生把每天学习新课的字音、词语解释进行背诵,以形成长期积累的效果。
二、确立语文教学新观念
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师生的互动活动,在这双边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主导,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阵地,课堂的50分钟应该是学生作战的时间,学生的学习任务也要在课堂内完成,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旧观念。教师要从旧有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建立大语文的观念,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而是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作为教学口的。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思维力和兴趣爱好,按照新课程标准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解决“应该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这些”的问题以及“学生应该学什么”和“为什么学这些”的问题。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步骤,确定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能够获得最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益。
三、善于利用提问并合理作答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堂上睡倒一片的状况,已经不足为奇了,是让很多教师都头疼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进行反思,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我们教师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我们并没有将课堂气氛充分地调动起来。此时,就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将课堂气氛调整起来,提问是提高课堂气氛的必要手段。只要我们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设计新颖的贴近教学内容的问题,就可以抢占先机。
在课堂的问题设置上,我们要注意问题的设定,不能重复,切记照搬教参书的问题,这样非但我们不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反倒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对此类问题产生抗拒。同时我们还应注意问题的设置不要与教学内容发生脱节,那么整堂课下来,看着课堂气氛不错,实质上对我们的教学作用不大,可能还会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淡化,这样我们也就做了无用功。
在提问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节奏的把握,要在讲授一部分的时候,就开始展开提问。同时还应注意问题的普遍性,最好能够平均分配。问题的回答也不能只是拘泥于教参,反复地提示学生,最后得到标准答案。这样做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扩展力,更让学生觉得老师太过古板。总而言之,提问要有启发性,有节奏感,有普遍性,并能通过提问树立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回答问题。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我们离高效课堂就又近了一步。
四、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状态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变化。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努力探索。实现语文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以一种放松、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其次,要倾听学生的意见,使他们爱说敢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再次,教师还要以良好的情感去感化学生,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或用大方得体的举止去影响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五、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运用激励评价模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再加上面临压力巨大的高考,他们与师长很难有充分的沟通,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同时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典范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下,也应该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只有当师生间能够开诚布公地敞开心扉的时候,学生才会依赖教师,才愿意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认可教师讲授的知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缓解高三学生面临的高考压力,又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一堂完美的语文课,不仅仅包括对课文的精彩解析,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师的正面评价对学生而言是莫大的荣幸,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此外,教师在运用激励式的评价方式时,一定要注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由衷地肯定自己。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的激励语言不能过于宽泛,而是要细化到语文能力的某一具体方面,这样学生才会真正觉得自己有了进步。
总之,我们要理性地认识课堂教学,不断地改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前准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环节的有效性,科学创设和谐情境,优化教学节奏,以生为本,激活思维,回归语文教学根本,从而不断地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让学生真正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彭晓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 彭文聪.高中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育界,2011(5 ).
[3] 熊毅红.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1(21).
语文学习下的高效课堂 篇12
多年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初中语文教学大多只教基本篇目, 对非基本篇目却很少过问, 这种做法不利于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因此, 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们语文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1. 教学方法要做到“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强调转变语文教学的观念并不是说要全面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 而是要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 让自己的教学观念能够与时俱进,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我们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的时候, 可以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设计一个话题, 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探究讨论:“有人说, 胡屠户的市侩帽子该摘掉了, 同学们, 你们同意这种说法么?”这种活动方式, 让学生既能深入地了解课本中所描写的内容, 在研究内容的时候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鲜活感以及立体感, 让学生不再局限于现有的结论上, 有效地突破了学习时的框架 (不盲从权威, 不轻易苟同于其他同学的见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并且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
例如学习《道士塔》一文的时候,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评论下余秋雨先生的这篇文章,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他们不一会就畅所欲言地讨论起来。这样让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 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此外,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参与的积极性, 还给学生创造了最佳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去亲自品味、感悟文章中的韵味。
二、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活”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活”的课堂就需要我们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 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够为顺利进行语文的教学创造极有利的条件,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积极探究知识的欲望, 同时也有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宽容的课堂中也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 创设问题情境, 启动“互动对话”, 提高教学效率。
在“互动对话”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引导启发为基础的。这个阶段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互动与对话的欲望,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并且能够有效地探寻知识, 也可以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此外, 语文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学生在这个“互动对话”的交流过程中传达出来的一些信息, 适时调整交流时间的长短, 保证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是高效的, 这样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得到保证。
2. 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要能够概括全文思想。
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要得法, 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春》这一课的时候, 我设置了问题让学生讨论, 如为什么春天在本文中既像“娃娃”又像“姑娘”, 还像“青年”呢等问题, 通过这样的问题, 使学生通过探究, 得出以下答案:这三个比喻句分别赞美了春天的蓬勃生命力, 三个不同的事物分别对应的是春的“新生”“美丽”“力量”。这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知识的过程既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也能为建设出高效和谐的初中语文“优秀课堂”做好铺垫。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 有效地活跃课堂学习的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我们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 要根据课本知识的需要来进行有效的设计, 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更富有激情, 高效教学模式的建立也更加容易。
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 要在课堂中最恰当的时机展现给学生, 这样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多媒体课件的独特优势。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有关苏州园林的图像, 学生通过视频的演示仿佛身临其境, 这个时候再让他们进行课文范读, 图景结合, 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 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 为高效课堂的建立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口技》一课的时候,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地呈现出了课本中的许多声音, 运用动画来模拟动物的叫声, 跃动的影像和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的感染下很快就进入到课本的学习中去, 并很容易地感受到了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之美。
总之,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广大学生共同努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作为教育工作者, 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 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鲜活的个性。此外, 我们教师还要努力强化课堂教学策略的意识, 把这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的设计中去, 进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人生的舞台。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也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课堂的高效性更是十分重视。本文将基于高效课堂来谈谈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1]熊系吉.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题 (四川卷) [J].考试:高考?试题设计版, 2010 (Z3) .
[2]加央.浅谈如何使语文教学转到素质教育上来[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 (2) .
[3]余映潮.精段阅读, 注重效益——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 (45) [J].语文教学通讯, 2009 (5) .
[4]吴泰友.让教学活力四射让课堂更加高效——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 2013 (7) .
【语文学习下的高效课堂】推荐阅读:
高效的语文课堂07-29
语文高效课堂反思10-06
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10-14
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05-08
打造农村语文高效课堂05-11
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05-22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实例05-23
高效语文课堂的搭建05-25
快乐高效课堂小学语文05-27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