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评析

2024-08-07

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评析(精选8篇)

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评析 篇1

今年安徽卷作文提与去年明显不同,高考安徽卷高考作文评析。去年是以“读”为话题作文,可写的范围太广,区分度不大。今年是纯命题作文,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只要参透了“春光”的内涵,应该是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但不足之处在于命题的面较窄,限制词多,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小,考生不易把握,要写好不容易。这与去年作文题以“读”为话题相比,确实是有难度的。

今年作文题,从内容上看,是要求考生写自己对妈妈的感激,对妈妈的爱戴。这与公民道德建设中关于“孝”、“感恩”、“回报”的内容相关,倡导良好的家庭关系,也暗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现在很多独生子女不懂得感恩回报,更不懂得孝敬父母,所以这个作文题的指向性应该是很鲜明的。取材的范围只限于家庭生活,当然写社会生活也行,但不容易写好。考生可就某一家庭生活范围,写出自己为什么要“提篮春光看妈妈”。立意的作文角度,可以写妈妈对“我”的关爱令“我”感激,也可以写自己的一次经历令“我”忆起妈妈对“我”付出得太多太多,还可以写自己长年出门在外,今日“提篮春光看妈妈”,高考辅导《高考安徽卷高考作文评析》。也就是说,考生可从妈妈对自己从小到大的关怀、关爱来入笔,感悟母爱的伟大,而自己对于这样一分深厚的感情要回报妈妈;也可从怎样来回报母亲来入笔,引到“提篮春光”,着重写对于“春光”的理解。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主题,都要写出它对家庭、社会的促进作用,让人人都爱自己的妈妈。

从文章的体裁来看,试题虽没有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但从题目来看,写记叙文比较顺手。从写法上看,应以记叙为主,以抒情、议论为辅。就此题目来说,单纯地叙述事情的经过,而没有画龙点睛的议论和抒情,没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不能得高分的。考生既要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又要融议论、抒情于一体。当然,擅长写诗歌的可以写诗歌,擅长写议论文的可以写议论文,但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来。

从语言上看,应当在准确、生动的前提下,注意语言富有生活情趣,耐人寻味。

总之,考生要全面把握题目的要求,这样才能写出有时代感、思想性强、艺术性强的好文章。

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评析 篇2

1. 全国大纲卷:指引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周末, 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 道路泥泞, 我挑着一担秧苗, 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 就心跳加速, 双腿发抖, 担子直晃, 只好放下, 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 看到我的窘态, 大声地喊:“孩子, 外衣脱了, 鞋子脱了, 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 卷起裤脚, 重新挑起担子。咦, 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 担子轻了, 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 你是担心摔倒, 弄脏衣服, 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 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评析】

2012年全国大纲卷 (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区用) 考题, 微调了2009年“发现与创新”、2010年“浅阅读与深阅读”、2011年“最诚信的业主”等文题直接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思路, 转而让考生针对“甩掉多余的顾虑”这一“人生成长”类话题作出评说、倾吐心声, 其针对性与启迪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顾虑”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因担心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产生的顾忌和忧虑”。值得注意的是, “顾虑”本身是个中性词, 并非所有的“顾虑”都不可取;有时, “顾虑”体现的是一种谨慎, 一种换位思考与对他人的尊重, 也是一种深思熟虑、谋而后动的处事策略。也就是说, 试题强调的是“甩掉多余的顾虑”, 修饰语“多余的”不可或缺。

如何围绕“甩掉多余的顾虑”构思作文呢?临场写作时, 可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驰骋文思。比如先自问如下一些问题: (1) “多余的顾虑”包括哪些方面? (回答可以是“过多考虑自己的面子”“害怕目标难以实现而心事重重”“想要说‘不’, 又过于考虑到他人的情面”“总是担心别人会拒绝或嘲笑自己”, 等等) (2) 人在怎样的情势下容易有“多余的顾虑”? (回答可以是“遇到很多挫折、受过不少打击后, 对什么都是顾虑重重, 不敢去尝试”“当功成名就时, 往往一味爱惜自己的羽毛, 不敢再开拓进取”“越是想办成某件事, 心理压力也就越大”, 等等) (3) 放不下“多余的顾虑”有何危害? (回答可以是“身背包袱, 无法轻装上阵, 进而影响能力发挥”“加重心理负担, 使注意力难以集中”“悲观失望以致一事无成”“失去观赏美景的机会, 错过一份美好的回忆”“丧失个性, 丢掉自己做事的风格”, 等等) (4) 如何“甩掉多余的顾虑”? (回答可以是“理性地看待生活, 坦然接受人生本来就充满了坎坷这个事实”“学会自我宽慰”“定期清空心灵的‘邮箱’”“培育勇气, 无惧失败”“不要总是苛求完美”“不必太在乎身边人的眼光”“不要忧虑未来, 而要计划未来, 相信你不比别人更幸运, 也不会比别人更不幸”“成长离不开他人的指导与点拨”等)

此外, 从“妈妈指点而我受益”的角度看, 还可写“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做人的道理, 日常生活是年轻人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等。

2. 全国课标卷:思辨“举手之劳”, 暗契时事热点

此题分析参看前文《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课标卷) 分析》相关部分。

3. 辽宁卷:提倡准确定位与守住真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 台上一架钢琴, 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 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 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 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 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 她的回答是:“人, 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 有人不以为然, 有人感到了缺憾, 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评析】

2012年辽宁卷作文题, 就故事本身看, 应关注的是女钢琴家的“悄然出现, 衣着简朴”和“人, 要隐于音乐背后”的回答, 其深层意蕴在于“不事张扬, 做真实的自己”“摆正个人位置, 避免喧宾夺主”, 由此可立意为: (1) 有句名言这样说, “森林, 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 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改善着你的呼吸”, 让我们都来做默默改善他人呼吸的奉献者。 (2) 结合罗丹砍掉巴尔扎克雕像那双完美的手的故事, 可倡导“砍掉那些局部的、暂时的诱惑, 实实在在, 耐住寂寞, 潜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3) 可写“低调人生, 谦卑做人”“杜绝浮夸、炒作, 力避自我炫耀”等。 (4) 还可从“演奏家上台, 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 光彩夺目”与女钢琴家的表现进行对比, 将文章主旨定为“不要被外界潮流所左右”“切勿随波逐流, 而应保持本色”。

再来看事件后的“有人感佩不已, 有人不以为然, 有人感到了缺憾, 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如果从“不以为然”“感到了缺憾”这一角度立意, 可考虑“学会自我表现无可非议”“可贵的是勇于展示自我风采”“既要讲究内涵, 也不该忽视形式上的包装”;至于“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则启示考生千万不要束缚住自己的思路, 不可就艺术表演说艺术表演, 不能只针对没穿“华美的演出服”说“缺憾”。事实上, 立意为“韬光养晦也是一种‘隐’”“学术至上, 专业追求无止境”等, 也是切合题意的。

4. 上海卷:突出哲学味和思辨能力

根据以下材料, 选取一个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写成诗歌) (70分)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 往往会将它舍弃, 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 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评析】

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首先体现为材料的呈现方式。上海卷此则材料取自《爱默生集》 (爱默生为美国思想家、文学家, 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 文字理性, 富有思维张力, 体现了思辨性材料的特点。二是材料的内涵。选取的材料内涵相对趋一, 而这种趋一的内涵又具备进行纵向深入思辨的可能性, 同时材料内涵本身具有哲理意味。当然, 考虑到高考参加人数众多, 命题在开放与限制之间寻求平衡:对材料可以从多角度切入, 比如对“微光”的理解、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坚持自我等等, 但最后这些切入点的指向应当还是收拢于对“自我”的思考。三是材料的思辨性在考生作文中的体现。考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对自我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塑造自我、我愿意有怎样的“自我”等问题的思考, 不仅对他们的成长是重要的, 也较贴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

几种参考立意:

一、“心灵的微光”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 从材料看, 其特点应包括: (1) 产生于人的内心; (2) 微弱, 且转瞬即逝; (3) 容易被忽视与舍弃; (4) 具有重要作用——成就天才及伟大的作品。这样看来, “微光”具体可指好奇心、直觉、灵感、创意、思想火花、真实的想法、某种道德光辉 (如悲悯情怀) 等。针对“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可立意为“要珍惜、重视自己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 哪怕它只是心中闪过的一丝怀疑、一缕奇想”“每个人都应观照内心, 意识到自我的价值, 要充满自信而不自轻自贱”。

二、针对“而从天才的作品中, 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可立意为“杰出人士之所以杰出, 是因为他们善于将自己平时产生的灵感沉淀、升华, 使之由‘微光’变成了‘太阳’”“不但要尊重、守护‘心灵的微光’, 还应勇敢地将其展示出来”。

三、结合现实生活作阐释, 可立意为“心中闪过的那一缕‘微光’, 是一个人最真实的感受、最直接的体验, 意味着敏锐的直觉, 蕴含朴素的真理, 而这, 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教育是‘慢’的艺术, 也是‘闲暇’的艺术, 没有闲情就没有教育。而现在的老师、学生却整天在忙忙碌碌中度过, 没有丝毫闲心停下匆忙的脚步, 去感受、体验生活, 哪里还有什么‘心灵的微光’?只剩下‘灵魂的寂灭’罢了”“珍视‘微光’、不丢弃自我最具个性和最美好的东西——人生是这样, 民族文化也该如此”。

5. 北京卷:感悟平凡者的伟大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作文。 (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 负责巡视铁路, 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 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 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 列车也鸣响汽笛, 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 庄重的敬礼, 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 自定角度,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评析】

材料中的“老计”, 实有其人, 他就是哈尔滨铁路局加格达奇工务段山头巡守员、被称为“最北看山工”的计文革。计文革长年默默坚守在大山深处, 为确保过往列车的安全, 就如供料所述, “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 可让我们联想到两个话题, 一是“位置与价值”——生活中, 每个人所处的职位有高低之别, 岗位有显要与平常之分, 但都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 做出一番成绩;二是“平凡与自豪”——功成名就固然让人骄傲, 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此外, 还可紧扣“一个人”“独自”两个词, 凸显其在无人监督的环境里敬业爱岗之难能可贵。

材料的第二个场景是“庄重的敬礼”, 这个细节体现的是老计对自己的工作、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肯定 (从承载着无数个家庭的团圆梦、成就了千万里铁轨安全行的工作中获得满足) 。借用周国平《记住回家的路》中的文句来评述, 那就是“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 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 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 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第三个场景“久久回响的汽笛”, 所含意味相对含蓄,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列车也鸣响汽笛回应”, 声声汽笛, 是对老计工作与“敬礼”举动的肯定, 代表着乘客们对坚守本职的劳动者的感激;这和谐的回应, 是尊敬, 是情感上的回报, 让寂寞、幽静的深山霎时生动美好起来, 让老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乏味, 也让他工作的干劲与动力更加充足。由此可确定立意:在这个社会上, 假如每个人都像萤火虫一样, 用自己的光照亮别人, 那么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综上所述, “责任”“奉献”“享受”“和谐”应该是整则材料的关键词。应注意的是, 老计只是一个典型代表, 学生写作是没有必要紧扣老计不放的;最好的选择, 还是写自己身边人物和最熟悉的事件, 比如底层人物兢兢业业地守职尽责, 比如师长亲友们蕴含美好人性的职业操守, 比如安贫乐道的人生选择, 比如在看似清苦、枯燥的日复一日中不改其乐……

6. 天津卷:贴近生活, 寄寓深远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 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 老鱼向他们点点头, 说:“早上好, 孩子们, 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 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 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 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 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 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 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 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评析】

该题有以下特点:一是清新活泼。供料由寓言及提示语两部分构成, 其中寓言摘译自美国作家华莱士在肯尼恩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英文讲演稿。在寓言中, 老鱼问小鱼“水怎么样”, 小鱼由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到忍不住发问“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老鱼问得看似寻常却饱含关切之情, 小鱼问得虽然懵懂而不乏天真之态, 其情节活泼, 叙述灵动。二是意蕴丰厚。材料中简短的提示语“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和“看似简单的事情”“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不仅恰到好处地点明了看似浅显的寓言所深含的内蕴, 而且可引发考生从人、社会、自然等不同层面, 选择自己熟悉的切入点 (如亲情、友情、幸福、传统、礼仪、道德和环境等) , 进行“我 (或我们) 忽视了什么”“为什么会忽视”“忽视了会怎样”“怎样才能不忽视”等不同层次的深入思考;也可以小见大, 对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探究和多元思考, 为考生写作提供了积极的引导, 可谓开放有度, 探究可控。

两种构思方向 (主要应在对象补充上见机杼) :

一、围绕“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 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可以写“寓言故事让我想起西方的一句名言‘鱼儿对于它始终生活在其中的水却感知不多’, 我们人亦如此——身在福中不知福, 往往对身边朝夕相处的人、昼夜相伴的环境熟视无睹”。可以写“珍惜‘免费’, 珍爱美好——在这个世界上,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 阳光是免费的, 雨露是免费的, 春风是免费的, 亲情是免费的, 友情是免费的;还有意志, 还有信念, 还有希望, 还有梦想……我们应当懂得珍惜万物生灵, 应当怀揣敬畏之心, 虔诚地对待免费得来的一切美好事物”。可以写“健康是第一位的, 生命最为宝贵而不可透支”。写“每个人都潜藏着自身独特的天赋, 如果茫然无知、视而不见, 它将成为一份永远无法开启的宝藏”。还可以写“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们将会迷失自我”“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上, 我们须知: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以及“忽视的背后是麻木、冷漠”“‘功利式’的教育, 直接导致了年轻人对于最简单的价值观的忽略”等。

二、围绕“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 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可以写“自然界中的一星一月, 一虫一鸟, 一草一木, 看似简单, 却蕴含无穷的奥秘”。可以写“看似过时、老土的农谚足以启迪人心”。可以写“织毛衣需要很有耐心, 从底下开始, 一针一线织起来, 而且起头最难……而作家创作就像织毛衣”。可以写“黑白的胶卷拍出黑白的照片, 彩色的胶卷拍出彩色的照片, 这一现象启示我们也该为自己的眼睛装上彩色胶卷, 摄下世间动人缤纷的瞬间, 留下我们心间永久的感动”。还可以写“一般来说眼睛失明的人, 听觉就特别灵敏, 这使我领悟到一个道理:只要利用得当, 在我们的主观努力下, 劣势可以转变为优势”……

7. 江西卷:体察现代人的精神面貌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50分)

有人说,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 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 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 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 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必须写议论文。 (2) 不少于700字。 (3)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 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评析】

“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与要想到你没有什么”看似为新材料作文, 其实可转换为话题作文“珍惜与追求”。而“珍惜与追求”的对象, 可以是物质层面的 (如“财富、身份、地位”) , 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 (如“爱、快乐、某种独特的人生体验”) 。

供料的前半句话“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 要想到你拥有什么”, 说的是“发现拥有”“珍爱拥有”, 据此可倡导“知足常乐”, 批评“贪得无厌”。具体的立意: (1) 已经拥有的往往成为我们的视觉盲点, 这造成了国人幸福指数的低下。 (2) 已经拥有了心中的日月星辰, 山川江河, 你还想要拥有什么呢? (3) 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 殊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 (4) 在你感到沮丧的时候, 请列出一张详细的生命资产表——有没有完好的双手双脚?有没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和健康的身体?有没有亲人、朋友?有没有某方面的知识和特长?把注意力放在你所拥有的, 而不是没有的或失去的部分, 你将发现, 原来自己已经够幸福。 (5) 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不要等到失去后再懊悔不已。 (6) 如果我们经常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 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满园芬芳, 树梢枝头都挂满了那种叫做幸福的露珠了吧。

供料后半句话“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 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说的则是“积极进取”“追求无止境”, 据此可倡导“勇攀新的高峰”“拓展新的领域”, 批评“自我满足”“裹足不前”“耽于物质享受”。具体的立意: (1) 人生在世不能被物欲扭曲, 而要满怀激情地丰盈自己的精神生活。 (2) 安逸的生活状态, 未必是理想的生活状态。 (3) 应合理使用自己拥有的金钱, 用它来扶危济困。 (4) 取得不俗的业绩后, 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仍应艰苦跋涉, 再创新的辉煌。

此外, 还可辩证立意, 提倡“知足知不足”, 如“既要珍爱已拥有的地位、名誉, 又要敢于冒失去它的风险奋勇拼搏”“正确处理珍惜与追求的关系, 心态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的人生座右铭——给自己想要的生活”“穷人深陷痛苦的泥淖, 当然没有幸福;而富人因为泡在蜜罐里, 也早已对幸福产生了抗体;只有那些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 并且正走在通往幸福之路上的人, 才最幸福”——不同层面的立意, 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

8. 湖南卷:直观中见丰富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 摊开是放飞的想象, 张大是创造的力量, 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 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 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评析】

本题供料很有特点——图画+文字。要知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 用图画作为材料来命题的相对很少, 仅2007年全国卷乙卷的“摔了一跤”与2010年全国卷乙卷的“都什么年代了, 有鱼吃还捉老鼠!”供料均为漫画;而图画组合文字的, 应该只此一题, 尚无先例。

先来读图。画面上是一双摊开的手, “手”的组词是相当多的, 因此, 假若仅提供这样一双手, 有些考生反而会因题意宽阔无边而不知如何“下手”。从这个意义上说, 图画后的文字是有其不可或缺的提示、点醒作用的。如何结合图文“自选角度”呢?至少包括:

一、写“伸出援手”, 给他人“温暖的服务”与帮助;或是“手拉手, 向前进”。在这个立意点上, 考生容易想到的应该是“最美妈妈”吴菊萍。诸如此类的第一构思, 其实最好不要写, 否则, 题材撞车必然在所难免。

二、写“放手是飞翔”“要勇于放飞想象, 突破常规思维”。

三、写“动手是创造”“人之为人, 与一般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思想、能开拓创新”“惟有双手能开创崭新局面, 迎来美好生活”。

四、写“辛勤付出之后必有丰硕的回报”“捧起丰收果实的那一刻, 是人生最幸福的瞬间”。

五、以上四种角度, 可以单写其中之一, 也可多个角度相结合, 综合起来作思辨。此外, “捧起是收获的快乐”之后的省略号绝非可有可无, 它意味着针对“一双手”写作, 在“伸出是温暖的服务”等四种立意方向之外, 还有众多的可写内容。像“牵手是爱恋, 分手是感伤”“拍手是鼓劲, 用手抚摸是呵护”“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最重要的是付诸行动”……与手相关的联想、想象, 基本指向明朗健康的精神状态和动人心扉的心灵世界。自然, 也可反向立意, 提出“在赞美手之余, 我们应警惕的是, 毁灭世界的也是这双手”。

9. 福建卷:题意显豁而余韵不足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70分)

运动中的赛跑, 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 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冯骥才)

要求: (1) 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 角度自选; (3) 立意自定; (4) 题目自拟; (5) 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评析】

2012年福建卷试题的供料, 出自作家冯骥才的《灵性》 (该书收录的是作者含有诗意与哲理的话语, 包括了对自然、生命、人生、艺术、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沉思和感悟) 。

先说常规立意。作文材料重复出现“赛跑”“有限”“路程”“时间”“多少”等字眼, 对于训练有素的高三学生来说, 应该不难抓住这些关键词, 发现其中包含两组关系:“时间与路程”“有限与尽可能多一点”。这样看来, 常规立意可以是: (1) 有限的路程中跑出最短的时间, 那是速度;有限的时间里跑出最长的路程, 既是速度更是厚度与高度。 (2) 人生苦短,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 却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3) 人生没有休止符, 理应始终保持奔跑的姿态。 (4) 富豪离开人世时, 让人们记住的是他们生前做过的好事, 而不是留下的金钱。从选材看, 考生可记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可谈论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等等。

再说立意创新, 大体有如下几种: (1) 针对材料中的“人生中的赛跑”, 可反弹琵琶、独抒新见, 提出“人生为什么要赛跑?为什么不可以悠闲地散步、惬意地看风景” (即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有多成功, 而在于享受沿途的“风景”) 。 (2) 围绕“路程”做文章, 也可另作别解, 比如指出“人生中的赛跑”“首要的是选准适合自己的道路, 而不在于跑得有多远”“关键是看脚印落得有多深, 而不能贪图省力走捷径”“人生路程的拐弯处不容忽视”“瞬间的爆发, 也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3) 将“赛跑”“路程”联系起来考虑, 可立意为“人生的赛跑比的是耐力与技巧:有些人年轻时透支身体, 英年早逝, 殊为可惜”“看到别人比自己跑得快时要坦然、豁达, 不要‘羡慕忌妒恨’, 心态不好必然影响‘比赛’进程”“人生的赛跑有它的特殊性——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4) 还可由“人生”拓展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方面的“赛跑”。

1 0. 湖北卷:浓郁的现实感与怀旧情结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作文。 (60分)

语文课堂上, 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时, 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 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 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 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 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 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 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 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 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 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 科技进步了, 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 任选一个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 自定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评析】

从作文形式看, 一段关于“书信”的材料, 以语文课堂实录片段的形式呈现, 以背诵篇目《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为议论的触发点, 与考生的生活实际、语文学习实际紧密相连。整个材料以“看法”为中心, 考生思维可以多向展开。比如在紧密联系现实的前提下, 可以分别从老师的“家书消失”、学生甲的“不可替代”、学生乙的“更便捷”、学生丙的“形式变了”、学生丁的“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等见解中选取角度立意成文;也可将师生的“看法”整合、提炼, 进一步明确“看法”的哲理内涵和现实指向, 并由此及彼, 广泛联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说开去。写作角度示例:

一、“言而无信”的现代人——现代人太忙了, 忙得连抬首看云、举头望月的空闲都没有, 哪有闲工夫去铺纸握笔、买信封贴邮票、歪着头去查对方的邮政编码呢?

二、有一些感觉正离我们远去——什么是“望眼欲穿”?什么是“地老天荒”?“家书抵万金”是一种怎样的喜悦?“久别重逢”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将来的人们, 大约不会有太深切的体验。有一些感觉, 正在离我们远去;有一些快乐, 正变得越来越浅薄。

三、思念是人生的彩虹——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 人类逐渐无所不能。天与地的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 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 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去衡量, 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 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一种撕裂。如果将此延伸至文化领域, 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至死”之风, 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 引向肥皂剧般的精神草场。

四、行走在消逝中——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比如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许多多前人无法想象的方便, 因而我们常为生在这个世纪而庆幸。行走在消逝中, 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 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1 1. 安徽卷:关注“治标”与“治本”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 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 几年过去了, 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 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 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 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 ,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评析】

“放梯子”这道题甫一亮相, 就饱受网民批评;在《安徽商报》与新浪网联合推出的调查中, 有22%的参与者认为本题“最坑爹”。那么, 这道题真的“最坑爹”“最难写”吗?考生写作时该如何应对呢?先来细读供料。此则材料其实改编自刊于《人民日报》的短文《摆梯子》, 这里存在一组对比:“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 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 这是一种防范方式——提醒;“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如能切实做到这一点, 梯子伤人的风险也就从根本上得到了消除, 这当然是一种治标的方式。由这组对比出发, 可考虑如下几种立意:

一、直接就安全生产立论, 提出“应切切实实防患于未然”——在安全生产方面, 有一个“倒金字塔”理论, 即如果存在一个安全隐患, 那么由此引发的事故和造成的后果是成倍递增的, 呈现为倒金字塔状;杜绝一个安全隐患, 也就是排除了上百次事故发生的可能。

二、从安全生产拓展开来, 写“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都是治标不如治本”;或立意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道理看似简单, 却知易行难”。

三、由梯子怎么放这个管理细节拓展开来, 写“‘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应当从细处入手, 多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或立意为“注重细节, 既是自我保护, 也是关爱他人, 体现着对人的关怀”。也可从风险削减的有效途径拓展开来, 写“我们总是在提高个体的自我防范意识, 却忽略了培养劳动者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 自觉消除危险与善意对待他人的思维模式”。

此外, 还可由“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 几年过去了, 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引发联想, 写“危险潜藏在疏忽大意之中”;由“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引发联想, 写“深思熟虑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施治”。

1 2. 浙江卷:有蕴藉而重个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 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 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 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 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 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 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 选取一种看法, 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 抒发情感, 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 (1)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2) 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4) 不得少于800字。 (5) 不得抄袭、套作。

【评析】

本题有三个立意角度可供选择:在路边鼓掌;在路上奔跑;在路边鼓掌和在路上奔跑。审题立意的第一步在于对两个比喻性概念的精准把握, 写出一定深度的要害则在于如何在作文中展示出一种人文情怀或思辨色彩。先看何谓“在路边鼓掌”。从刘继荣博文看, 女儿成绩一直中等, 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是相对“路上的英雄”而言的。如此一揣摩, “在路边鼓掌”者, 指“不想成为英雄”、只想为英雄喝彩和鼓劲, 指顺应自己的心意, 健康、快乐地做个善良的普通人。再看“在路上奔跑”, 这与“在路边鼓掌”是相对立的, 指做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 积极地探寻, 奋勇地奔跑, 让自己人生的价值灿烂辉煌。明确概念内涵后, 就要确立具体的行文主旨了。可有如下思考:

一、认同网民甲的看法, 诠释“家长、学校、社会应悦纳孩子生命成长的平凡”。

二、赞同网民乙的观点, 分析人生一世, 还是应有高远的人生追求与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三、结合网民丙的观点, 综合立意, 辩证思考, 比如指出“这个社会既需要英雄, 也应当尊重平凡”, 比如阐明“选择在路边鼓掌或在路上奔跑是每一个人的自由, 旁人不该妄加评判”“做这样的人生选择, 应考虑自身条件与所处环境等各种因素,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等等。

四、探究“做英雄或是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成为热点的原因, 也是立意方向——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一碗我们需要的心灵鸡汤。

1 3. 广东卷:注重生存态度与生命质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 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 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 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 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 她宁可生得晚些, 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 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选角度, 自拟标题, 自定文体。 (2) 不少于800字。 (3) 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评析】

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内心意愿, 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等三人关于生活时代的选择观念。从前一段材料看, 汤因比“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 与他“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人生志趣是密不可分的。材料二中的涵娜“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 这和汤因比有点类似;而伊雷娜“宁可生得晚些, 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这是由过往转向将来, 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供料中最值得玩味的当属居里夫人的观点, 它与前三者构成对比, 进一步强化了考题的哲理韵味。梳理材料之后, 对应供料的多重意蕴, 该如何“自选角度”呢?至少可考虑以下方面:

一、直接评说材料中前三个人物有关“愿意生活的时代”的想法, 例如谈“愿望显示着对事业的热爱与投入”。

二、或驰骋想象, 构思一篇“我 (指考生本人) 最想生活在某个时代”的虚构性作品 (例如从中国入手, 再现大汉雄风、盛唐文明、康乾盛世等时代风貌之一斑) ;或写成议论文, 重点阐明为什么“我最想生活在某个时代”。

三、聚焦居里夫人的言论, 瞄准“有趣”“有用”两个表明生活态度的重点词, 具体可论及下列数点: (1) “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这是巨人的智慧, 也是具有普世价值观的理念。一个人出生于什么时代、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 是不可选择的;然而, 人们是可以把握好自我的人生轨迹, 过上有趣、有用的生活的。 (2) 希望生活在五大文化的交汇地等, 表明了不同的人生理想与期待, 人如果没有一丝理想, 那也是非常可怕的;居里夫人则是站在现实的角度, 提出人应该面对实际, 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又有用。 (3) 人生的舵轮掌控在自己手里, 我们不光要强调对社会作贡献, 也应重视个人的生活情趣。 (4) 以平和的心态直面人生, 凭脚踏实地的态度实现人生价值并享受人生, 这是最为可贵的。

综观两则材料, 另有多层次的写作空间、切入角度可供遴选。诸如选择与适应、执著与超越、内在方向的把握与外在环境的改造、理想与现实、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又如生活的标准、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本质, 等等。

1 4. 山东卷:强调家国情怀、天下意识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 虽石烂海枯, 而此身尚存, 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 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 猛力向前, 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 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 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要求: (1) 选准角度, 自定立意; (2) 自拟题目; (3)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4) 文体特征鲜明。

【评析】

作文审题不难, 考生只要从孙中山“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三句话中提取其一, 扣住句内某些关键词立意, 一般都是可以划入“符合题意”这一层级的。如“虽石烂海枯, 而此身尚存, 此心不死”表现的是“虽九死其犹未悔”“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的顽强斗志;“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 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表现的是“穷且益坚”、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精神贯注, 猛力向前”强调全身心地投入;“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 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强调顺天应时、追求真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则体现着强烈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下面介绍几种具体写作思路:一是顺着供料评议孙中山其人。例如赞其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一声“振兴中华”, 至今振聋发聩。也可选写其他英烈, 颂其矢志不渝, 用鲜血和生命实践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这种爱国情怀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二是从大处着眼。例如评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应该把视野放宽阔一点, 不仅仅一个辛亥百年的事情, 至少应重视三个一百年:一个是作为辛亥革命背景的一百年, 一个是辛亥以来的这一百年, 同时还应在这个基础上放眼今后一百年;从这三百年中, 我们才能较为完整地把握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历程。也可联系当前改革开放的进程, 倡导持奋斗不息之念, 不动摇、不懈怠,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三是由小处入题。例如联系自我的学习生活, 谈“有志则事成”“凭勇气与毅力化解各种难题”“我的人生目标与责任意识”等———要知道, 对“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的“成功”的界定, 有其灵活的一面, 不能只理解为国运昌盛, 凡个人战胜自己的脆弱、每天处于进步中, 也可算是“成功”。

1 5. 四川卷:诗情与寓意交融

阅读下面这首诗, 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 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 (1) 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 (2) 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作文, 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3) 用规范汉字书写; (4) 不少于800字。

【评析】

四川卷的“手握一滴水”属于哲理思辨类试题, 意在引导考生正确看待“大与小”以及“美好事物”“重要细节”, 养成一丝不苟地对待各种细节与微小事物的良好习惯。

供料是湖南诗人聂沛的作品。诗作前一节凸显了再平常不过的“一滴水”的无限包容性与重要价值。后一节分两层:前两句是承接第一节而来的, 可视为对前四句诗的小结, 同时点明了题目“手握一滴水”;后两句则另发一层新意, 提醒我们“一个小小的意外”、一次不经意的失误, 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由此可见, 面对本题, 可以写宇宙的奥秘, 需要从细节入手加以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需要从细微处加以落实, 等等。较为稳妥的立意有: (1) 一滴滴水的滥用, 一条条河的污染, 已经使地球人惊讶地发现:水, 不再是滋养生命的琼浆。 (2) 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之中。 (3) 一个人的风范与修养, 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中领略;我们要从寻常小事入手, 真正谦虚下来, 沉下心来, 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素质。

怎样写得既切题又能脱出窠臼呢?听听诗作者对它的解读, 应该不无裨益——聂沛表示, 自己写该诗本意是体现轻与重的关系:“一滴水”真的很小, 但失去了也可能丢掉很重要的东西;“手握”二字是“题眼”, 据此可衍生出“谨慎”“珍惜”“一滴水映照出整个世界”等立意;“手握一滴水”也需要讲究方法, 因此, 借以讨论“方法、方式”问题也是可行的。看来, 可将作文主旨确立为“慎独与珍视自我形象”“要善于把握机遇——‘滴水’与机会何其相似, 前者只有在十指紧握、心无旁骛的手里, 才会尽可能地长留, 后者只有在随时准备迎接、一旦抓住就绝不放开的手里, 才能及时开发并被充分利用”“伟大乃处处注意点滴的积累, 一个专注细节的个体, 一个专注细节的民族, 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 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等等。

16.重庆卷:充满人文关怀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

下班前, 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 冷库门突然关上, 他被困在了里面, 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 门被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 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 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 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 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 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 (1)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 (2) 自拟标题,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 不少于800字; (3) 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评析】

供料改编自《问候的美好》, 原文见于阿根廷《生活》月刊网站, 2012年4月20日的《参考消息》曾予以转载。作文材料前半部分是叙述事件 (可视为给出结果) , 后半部分主要是借保安之口道明原委。如果从事件整体 (因每天对保安说“你好”“明天见”而出人意料地救了自己一命) 入手, 可确定立意为“一声‘你好’, 一句‘明天见’, 表达了这名普通工人的淳朴之爱、善良之意;正因为始终如一礼貌待人, 才使他绝处逢生”“因为你心中有我, 我心中才有你, 点滴积累的关爱、相互尊重的温情, 是我们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不经意的付出, 常会带给你惊喜不已的回报”等。

如果从工人的角度构思作文, 主题可以是“让礼敬他人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好习惯”。如果从保安的角度构思作文, 值得关注的是人物的三句话:其一, “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现实生活中, 给予平凡者的美好问候实在太少了, 因为稀缺, 所以平凡者对其更为珍视;人与人是渴望相互尊重的。其二,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表面看起来, “你好”“明天见”的问候再平常不过了, 但对接受者来说, 其抚慰心灵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三, “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心存感激, 故而付诸行动, 用美好回报美好。

二、命题作文

17.江苏卷:指向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70分)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 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 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 就在他们的眼里, 他们的事迹里, 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 那么丰满, 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 立意自定; (2) 角度自选; (3) 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

【评析】

“忧与爱”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 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 让青年学生来思考“忧与爱”的问题, 思考人之为人理应具备忧患意识、责任感与悲悯情怀, 很有现实意义。同时, 这道题与苏教版必修三的“祖国土”专题、必修五的“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 紧密关联。当然, 从命题形式看, 本题相比前些年的考题, 是稳中有变的——主要表现为以古今中外有内在联系的三则材料为导语, 有利于考生展开联想, 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题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 提示语由命题者费尽心思自行拟定, 一般是界定题目中关键词的内涵或外延, 但时有提示得不周密之弊。

审题难度不大, 完全可依据材料“自定”立意。其中第三则来自罗曼·罗兰的《巨人传》, 它所暗示的信息更为丰富, 至少有两点: (1) 源于“强烈的爱”的“忧患”, 能使一个人的生命变得“伟大”“丰满”而“幸福”; (2) 这种“爱”与“忧患”无须直接宣扬, 往往就蕴含在“眼里”“事迹里”。综合起来看, “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 是一体两面的:忧源于爱, 爱之深则忧之切;“忧”只是表象, “爱”才是实质;“忧”是“爱”的独特表现形式, “爱”常因“忧”而显得更加浓烈, 也更为撼人心魄。

除了材料已提示的, 高水平的考生, 还可由“忧与爱”本身发散思维, 力求使笔下文章挣脱凡俗。如何发散呢?试分点列举:一、反向立意 (谈论“忧非爱”) 。比如着眼于“忧有真假之别, 爱有深浅之分”, 将中心确定为“假忧不是爱”, 批评有些人嘴上标榜忧国忧民, 实则并未做到爱国爱民;也可立意为“过度的忧, 因‘忧’而患得患失、包办代替, 这虽然源自爱, 其实却是一种害”。二、转向立意。例如写“忧生爱”———“爱”除了指“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外, 还有“爱惜、爱护”的释义, 由此可将“忧与爱”的关系界定为“因忧虑而悉心爱护”。三、高远立意。如结合“梁启超为推广西医, 手术时被割错肾而不追究”等素材, 评说“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自我牺牲, 这种精神乃真正的‘忧与爱’”“在整个民族同仇敌忾的愤激氛围中, 能保持一份学者的冷静和理性殊为不易, 此种‘忧与爱’是建立在超越国仇家恨的基础之上的”。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评析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似曾相识题又来

今年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是尽人皆知的“智子疑邻”故事。要求跟去年一样,连续提了两个问题,然后引出“话题”。“注意”也同往年一样,“一限三自”(内容限话题以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有这些,都应是考生“似曾相识”的。

可不同也是明显的。

首先是话题的限制性超过了历年的命题。

“感情亲疏”不同于“感情冲动”、“感情用事”、“感情波动”等等泛感情的事情;“对事物的认知”即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认识判断,它也不同于一般的理智、决定。如果考生所写只是“感情与理智”“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就没有吻合题意。“亲疏”二字可以说是题眼。

其次,同往年相比,命题也给了一定的立意自由:考生既可以否定这种因“感情亲疏”导致的思维模式,如现实中的任人惟亲、以亲疏关系判断一切等等;也可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意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亲近之情引导审美意识等等。文章的主题,比起往年比较单一的“诚信不可抛”、“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选择助人”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是一“紧”一“松”:话题进一步“收紧”,而主题却在“放松”。

但是,给话题添加这么多的限制实在有些为难考生。又是“感情”又是“亲疏”又是“认知”,而且还要把这几者结合起来,相当一部分考生是很难驾驭的。话题限制多了,不说是让人走死胡同,但肯定是个很窄的巷子。

高考作文一直把价值观、道德观放在突出的位置,立意压倒一切的倾向带来了许多弊端。今年的作文立意尽管不直奔道德观,但哲理意味浓郁,考生对“情感亲疏”和“事物认知”关系的认识水平高低将决定文章立意优劣,语言表达的地位仍未得到有效重视,这也许还是遗憾。

(作者系湖北夷陵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北京卷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上海卷

高考失误作文评析:传递 篇4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花开的意义时,我想,他也开始思考人生了。生命很绚丽,也很轻易枯萎,可又怎样传递自己青春的花香呢??

青春是一丛注定要历经风雨、注定要生气勃勃的植物。王蒙的《青春万岁》里就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这样响亮地唱着:“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我们也只有感受青春的激情,享受青春花开的声音,才能将青春的花香传递。我们应该蜕去青涩,震动生命的力量,开出花朵。我们的生命无法承载太过轻飘的生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难以承受之轻》诠释着生命的重量,诠释着青春的花香。当西西弗斯无休无止地推着石头上山时,他用微笑去承受生活的循环往复的单调和沉重,传递着自己的青春花香;当贝多芬在两耳失聪后还奏响《欢乐颂》的时候,他用美丽的旋律表达对音乐的渴望,传递着自己的青春花香。?

“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海子的青春,也许有许多痛苦,但是海子从来不把痛苦留在世上,他写诗,他创作,他在酝酿自己的青春的花香:“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地/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虽然海子的生命早早地随风而逝了,但谁能说他没有绽放绚丽的生命之花,把自己的青春的花香在世间相向流传呢??

青春之花盛开的时候就必然要承受凋落,唯有在花开的时候让生命有了意义,让享受有了目的,让生命也插上了羽翼,才能将青春之花香传递。?

名师点评:?

文章以“青春的花香”为立意点,来写青春的内涵,并且扣住了“唯有在花开的时候让生命有了意义,让享受有了目的,让生命也插上了羽翼,才能将青春之花香传递”这一立意,较好。语言也颇有文化味道,诗意化,但有堆砌套作的嫌疑。?

文章在构思布局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是立意不具体不明确,什么是“青春的花香”,它有什么具体的精神内涵,虽然也有一些事例,总是在似是而非中滑过,没有明确的阐释。?

二是结构不严谨紧凑,中间的具体论证缺乏系统的调度组织,假如按照用什么是“青春的花香”来阐释内涵,用为什么要传递揭示“青春的价值”,用怎么样传递来延伸“青春的长度”,这样再丰实内容就会浑然一体了。?

2012年江西高考作文评析 篇5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涂韶华

一、作文题目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一)必须写议论文。

(二)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试题命制内涵

分析今年我省高考作文命题,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内涵特点:

1、限制性与开放性。

今年我省作文命题继承了2011年高考命制作文,属于新供料作文题型,作文的内容侧重文字材料的含意,要求考生根据语段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题目。作文有一定限制性和开放性,提供的语段对作文的意蕴——珍惜拥有与不断进步——进行了限定,考生可以从其中一个方面或结合两个方面立意作文,也可以从换一种思维(角度)切入写作,从这个方面来讲,考生有一定的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理性与思辨性。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文字材料具有鲜明的思辨性生活哲学意蕴,凸显了生活的对立性、两面性,进而指向了考生对生活的两种态度:珍惜拥有、淡泊宁静与积极进取、不断追求。同时,这也是个理性的命题,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换一个角度思考生活。命题者的意图,肯定了90后对生活的思考与辨析。

3、人文性与价值性。

高考作文命题的目的是通过考生文本表达,不仅考察考生的文才、气质、胸襟,更是考察他们的人文素养、价值观念和思维特质等。今年作文命题内容上注重对考生的个人成长的导向,要求考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命题者还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做了考察,理性地体验、思考生活,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4、全体性和主体性。

命题的难度适中,这有利于所有考生审题立意,进而个性表达。作文命制,面向全体考生,考察考生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符合考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思维特质,能激发考生的共鸣。“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这一重要提示语,尊重考生的主体性地位,让考生有空间自主立意,自主构思,自主表达。

三、解题

作文命题一方面揭示了人生处世的两种态度,属于二元对立命题,关键词是“拥

有”与否的对立,其内容比较宽泛,可以是青春与梦想、物质与精神、生命与成长、情感与社会、思想与信仰等写作角度;另一方面考察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中找到合适的角度与意义:物质(金钱、权势、名利等)缺乏与精神(善良、诚实、自信等)拥有、珍惜拥有与不断进取、安于现状与志存高远等。同时,作文要求“你有何感悟和思考”,在选材上可以是有成就的文化名人,也可以是普通平凡的草根民众,也可以是“你”身边的人事。考生选取的材料后,最终要回到“你”的生活上来,体现出“你”(考生)的人格美,引发读者(阅卷者)的共鸣。

四、结语

2008年高考高分作文名师评析 篇6

【全国卷】

【试题回放】假定你是李华,从小喜爱大熊猫(panda),一直通过有关网站(website)关注三年前在美国圣迭哥动物园出生的大熊猫“苏琳”和她的母亲“白云”。现在苏琳即将三岁。请根据以下要点给动物园工作人员写一封信:

1、自我介绍;

2、祝贺苏琳生日;

3、感谢工作人员;

4、索取苏琳三岁生日照。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例文:

Dear Sir/Madam,Greetings from China!

I’m Li Hua, a student in Sichuan.I’ve been a panda lover since I was a child.About three years ago I was delighted to learn that Baiyun gave birth to her daughter Sulin and I’ve been watching her grow on your website,.Now she’s going to be three.I’d like to wish her a happy birthday and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 for your hard work, because of which Sulin and her parents are living a happy and healthy life in the US.By the way, could I have a photo of Sulin taken on her third birthday? Thank you very much in advance.Yours truly,Li Hua

【名师点评】本文写作的内容要点如下:

1.自我介绍;2.信息来源;3.祝贺生日;4.感谢照顾;5.索取照片;6.合适的结尾。

这封信格式正确,行文规范,描述有条不紊,称呼、正文中的开头及结尾、结束语均表达到位。文章行文活泼,感情真挚,语言表述准确,洋溢着作者因大熊猫得到精心照顾而对美方人员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自己愿望成真,得到照片的希冀之情。长短句运用合理,结合了简单句和复合句,流畅自然,不露痕迹,的确是一篇佳作。

积累卡片英汉互译

好词1.delighted adj.欣喜的,快乐的 2.express v.表达 3.give birth to v.产生,生育

好句I’d like to wish her a happy birthday and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 for your hard work, because of which Sulin and her parents are living a happy and healthy life in the US.我祝福它生日快乐并且对你们的辛勤工作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正是你们的努力工作让苏琳和它的父母在美国过着幸福和健康的生活。评析:定语从句的使用。

【北京卷】

【试题回放】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一班的学生李华,为校刊英语园地写一篇题为“Our Spring Outing” 的英文稿件。请根据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叙述上周你们班从准备春游到春游结束的完整过程。

注意: 词数不少于60.提示词: 游乐园 amusement park 垃圾箱 bin

Last Thursday, we had a class meeting to discuss where to go for our spring outing.We came up with several choices such as going boating, climbing a mountain, and going to an amusement park.Finally, we decided to go mountain climbing.The next day, we set off early in the morning.While climbing the mountain, we enjoyed the warm sunshine and a beautiful view.However, when we reached the top, we were shocked to see litter here and there, such as bottles and banana peels.Then we started to pick up the litter and put the rubbish into the nearby recycling bin and non-recycling bin respectively.We were tired but happy.【名师点评】

本情景作文的内容要点如下:1.讨论;2.爬山;3.检拾别人的垃圾;4.投放垃圾。内容要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达。本文覆盖了所有内容要点,较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其中,写作主题突出,详略得当,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而且有效的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机构紧凑。本文叙述清楚,描写细致,准确运用了很多富有表现力的词和句型,例如:“set off early”,“enjoyed the warm sunshine and a beautiful view”, ”were shocked to see litter here and there “等,将活动的情形很形象地描述了出来

【江苏卷】

【试题回放】实现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要善于言表,更要学会倾听。请你根据下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写一篇题为 “Being a Good Listener” 的英文演讲稿。

为何倾听表示尊重,增进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谁来倾听家长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消除代沟,……

老师倾听学生了解学生,满足需求,……

同学相互倾听增进友谊,互帮互学,……

怎样倾听(请考生联系自己拟定内容,列举两至三点。)

注意:

1、对所给要点,逐一陈述,适当发挥,不要简单翻译。

2、词数15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演讲稿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学校及本人姓名。

Good afternoon, everyone.The topic of my speech today is “Being a Good Listener”.Good listening can always show respect, promote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Many people suggest that parents should listen more to their children, so they will understand them better, and find it easy to narrow the generation gap;teachers should listen more to their students, then they can meet their needs better, and place themselves in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tudents;students should listen more to their classmates, thus they will help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a friendship is likely to be formed.What I want to stress is that each of us should listen to others.Show your respect and never stop others till they finish their talk;show you are interested by a supportive silence or a knowing smile;be open-minded to different opinions even though you don’t like them.In a word, good listening can really enable us to get closer to each other.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热情洋溢的演讲稿,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型,不但准确流畅地表达出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而且体现出作者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不俗的文采。第三段中所使用的相同结构的复合句式,将倾听的对象及其作用阐述得淋漓尽致;而第四段中用一系列的祈使句议论应如何倾听,则更进一步地增强了这篇演说稿的说服力。

【湖北卷】

【试题回放】假设你是卜曼宜,你购买了一部某外国公司生产的手机,因有质量问题,要求该公司更换。请根据下列要点,用英文写一封电子邮件。

要点:1.问题:手机不响铃,不能发短信;该产品已售完,无法更换;型号新,无配件,无法维修。2.要求:公司应尽快予以更换。

注意:1.词数为100左右;

2.参考词汇:配件--spare part;

3.电子邮件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你所写词数);

4.已给出的电子邮件的开头和结尾不得抄入答题卡。

Dear Sir,I am writing to you for the mobile phone of Dephone-S250 I bought on 20th Apr.2008 at Tele Mall in Wuhan, P.R.China.Ten days after that, it didn’t ring and send short messages.Then I took it to the seller, but was told that the model had been sold out and I had to wait at least three months for a new one.I had no choice but to go to the repairman.To my disappointment ,he said since it was a new model in China, it was impossible to fix it without the right spare parts.I was so desperate on hearing that for I can not wait that long.Therefore, I have to require that you send me a new one of the same model within a month.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Sincerely yours,Bu Manyi

【名师点评】

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评析 篇7

一、试卷整体评析

1.结构合理,人文地理略多,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2011年高考试卷从自然地理(45分)、人文地理(53分)、地理信息系统(2分)的划分角度而言,符合普通高中《地理考试说明》的各二级目标要求,且人文地理略多于自然地理。笔者又依据考试说明中具体的二级考试目标要求,对必修的地理1、2、3三个模块涉及的题目及分值情况做了统计(表1)。

由统计数据可知,地理1侧重选择题考查,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在综合题中则为简单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分析;地理2侧重考查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中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分析;地理3则侧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双项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分析解答。总体而言,自然地理侧重选择题的考查,人文地理则侧重综合题的考查。

2.难度适中,稳中有降,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能力的考查。

(1)知识点考查更基础。如2011和2010年都考查了气候变暖的相关内容,但2011年第1-2题以“格陵兰岛面积缩小的景观图”为基础,设问“格陵兰岛冰原面积缩小的原因”及“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带来的影响”,相比2010年第23-24题用“全球热量平衡示意图”来设问“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有关的环节”和“全球变暖对粮食影响大的原因”,2011年考查的内容更基础。除此之外,对地球运动、人口变化、城市地价及影响因素、洋流分布及意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地质构造判定等内容的考查,也多注重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难度亦有所下降,这也在考生考试结束后的情绪状态上有明显体现。

(2)读图设问更直观。2011年整套试卷的图表量虽然较以往多,但依据图表而设置的问题却相对更加直观,易于在读、析图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答案。如第9、19、23、30A海洋地理(1)题,都是要求读图得出某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或规律,这样的图文转化很直观,不需要复杂的分析与思考过程。

(3)综合题设问及答题设计更简洁明确。在2008年和2009年的综合题中均设有表格填充题,如2008年第27(3)题“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表格中只列出了需要回答的项目(对策、理由)以及简单的思路提示(从开源、节流、区际协调三个方面作答),其余均需考生独立作答,考生作答难度较大。而2011年第28(1)题“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设计的对比表格中不仅已列好具有提示作用的对比项目(地形、气候类型、河流、矿产资源四个方面),而且每个对比项目均已有新疆或江苏的特征,学生据此就比较容易“照猫画虎”作答出另一半答案,提示性更强,作答的准确率也相对较高。

3.依托主干,注重创新,突出对重点知识的考查。

2011年考查的必修内容主要有:全球变暖、地球运动意义、等压线、天气系统、气候、等高线、洋流分布及意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灾害(地震、城市洪水、干旱)、人口变化及影响、城市化及影响、能源问题、农业和工业区位条件分析、交通选线、产业转移的意义、区域特征比较和区域经济联系等,多为教材主干和重点知识,且有些题目反复出现在历次高考试卷中,如2010年和2011年连续考查了全球变暖、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工业集聚的意义等重点知识,但每年命题切入的角度不同,体现了命题的创新性!

选修内容则更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且难度适中。对2008~2011年试卷中的海洋地理和环境保护两部分试题的统计结果显示考查的知识点有明显的集中性:1海洋地理集中在:海洋污染和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空间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海底地形、海水运动和海岸带;2环境保护集中在: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管理的内容和手段。

4.图表丰富,类型多样,凸显学科特色,注重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

图表形象、直观,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和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中担负着特殊的任务,通过图表作为试题切入点来考查学生,能够很好地考查其读图、析图的能力。因此命题者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图表的运用有如下变化趋势:1数量增加:据笔者统计,2008~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均运用了大量的图表,更在2011年大幅增加(图1)。2类型多样 :2011年涉及的 类型有统 计图(12幅)、等值线图(4幅)、示意图(4幅)、区域图(4幅)、关联图(2幅)、景观图(1幅)。其中统计图表数量多、类型多样,涉及柱状图、雷达图、曲(折)线图、三角坐标图等;等值线图则涉及等压线、等高线、豫西干旱旬数等值线、海洋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图,且需要注意的是其数量的变化,2008和2009年各一幅,2010年3幅,2011年上升为4幅,可见等值线图的重要性。整套试卷,有13组选择题和7组综合题,每组题目均由图表切入,有“无图不成题”的趋势,所以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析图,甚至绘图的能力,能从图表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5.关注热点,贴近生活,强调学习对生活和发展有用的地理。

日本地震及核泄漏、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北非区域图(利比亚)、新疆与江苏的对口支援及新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均为这一年来的时政热点,特别是以江苏省经济发展和与西部地区(新疆)经济联系为背景,考查两省区的地理主干知识,既充分体现了江苏地理高考试题一直具有的地方特色(乡土地理),又有新意、贴近生活。考题中涉及的干旱、城市内涝、赤潮(太湖曾发生过)等灾害虽非时政热点,但贴近生活,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

二、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模式下,文理选科分班前后,地理学科的课时安排都较新课程改革之前有所减少,而高考教材则由原来的2本必修 +2本选修,增加为3本必修 +2本选修,并且初中地理学习欠缺依然构成选修班学生的学习负担,再加上各校重视语数外学科、分配给选修学科的作业时间有限,所以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时效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深入评析高考试卷,掌握命题的脉搏和趋势,更具针对性和选择性地教学,有助于教学时效的提高。

1.紧扣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围绕主干,夯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

(1)解读考试说明,抓牢主干。在平时教学中,不仅教师本人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每年的考试说明及其变化,而且还要带领学生一起详细解读考试说明,使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命题指导思想和掌握考试要点,特别是各知识要点的具体考试要求,从而对主干知识做到心里有数,提高复习效率。

(2)注重熟悉教材,走出认识误区。学生长期淹没在“题海战术”之中,养成了重题目、轻教材的习惯,对教材不能静下心来仔细研读,认为只有做题才有用,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和做法。通过笔者前面的分析,高考侧重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的考查,并且可以发现很多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能从教材中找到出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做题,有助于做题效率和准确率的提高。

(3)把握主干,突出重难点,精练考点。结合对历年高考试卷的分析结果,人文地理略多于自然地理,但从三大模块而言,必修1覆盖的分值明显多于必修2和必修3,所以在学习和复习时要把握好主干知识,精选典型习题,少而精,着重讲透重点、讲清难点,夯实学生的基础。如大多数学生“惧怕”的地球运动部分,据前文分析发现其考查的难度和分值均有所下降,每年都只考查2个单项选择题,并且以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相关内容为主;再如地理信息系统每年也仅2分,考查对RS、GPS、GIS基本功能的区分。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适当降低难度,重点掌握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耗费。

2.加强读图和析图能力的训练,深入挖掘图表中隐藏的有用信息。

在新课程地理科的考试说明中,对命题指导思想提出“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的要求,更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考核目标中提出“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的具体要求。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和信息载体,图表在高考试题中运用的数量和类型均日趋丰富,而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地读、析图表,是学好地理的关键。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1精选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图表,特别是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和区域图,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判读和分析的方法,增强图文转换能力;2指导学生对各种图表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及时归纳总结;3尝试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以增强对图表的理解,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信息。笔者建议在地理1的学习中尽量让学生动手绘图,加深对图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应部分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

3.关注时政热点,重观察、善思考,做好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政热点是每年高考试卷中必定出现的内容,或直接作为题目来考查其与地理相关的知识,或作为背景材料出现在题目之中。这就要求师生平时加强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和积累。对于学生而言,逐渐养成关注热点的习惯,不仅有利于知识储备,还有利于学习兴趣的保持和提高;对于教师而言,关注的同时进行及时整理和归纳总结,为高考前的热点复习专题整理奠定良好的材料基础。

但是,时政热点毕竟有限,我们更要注重对身边地理事物、现象和环境的观察,通过图片、报刊书籍、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介获得地理信息,并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来锻炼地理思维,并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现象与问题的能力。

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评析 篇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吩)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试题解读】

关注个人成长,注重思维品质,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是山东卷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2016年山东卷是一则有关“人生行囊”的引言式材料作文。该命题立足于考生走过了十多年的基础教育路程,在整装开始一段新的旅程的节点上,引发考生对有关“人生行囊中的东西”作探讨,思考自己为未来之路准备了什么,该准备些什么,未来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准备,等等,其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该材料作文在“中规中矩”下寻求发散,在“老生常谈”中透着思辨,审题没有设置难度,立意也不易跑偏,但可选择的写作方向很多,看似简单的题目,考查的是考生的立意深度和思维广度。因此,该命题有较好的写作区分度,能比较具体、直接地体现出考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

引言式材料作文,即选取一则或多则富有哲理的名言警语,要求考生立足于对引言的感悟和联想写文章。这种命题形式在高考中时有出现,就山东卷而言,2010年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2012年孙中山的箴言,2014年“打开窗子看风景”的哲理语句,都是引言式材料,所以面对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形式,考生不会感到陌生与茫然。与一般材料作文相比,引言式材料作文的语言表述较为简洁,思辨色彩也往往较强。写好这样的作文,首先取决于对引言的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理解名言警句,要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就本材料而言,需要弄清“很快用到了”“暂时用不上”“想用而未曾准备”“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等语句的含义,这样才能给写作准确定位。如果仅限于材料所列举的四类“东西”中的一种,这样的写作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材料是具有鲜明的辩证色彩的,要注意材料中不同“东西”的内在关系,比如“用到了”和“用不上”的组合,“准备了没有”和“要用却没有准备”的组合,“临时使用的”与“一生伴随的”组合。弄清关系,选好写作领域,就可以辩证阐释“行囊”中不同“东西”对于“旅程”的意义了。

从写法上看,先对“行囊”中的东西明确界定,这样写起来就有了抓手。带着“行囊”踏上“新的旅程”,这里的“旅程”可指具体的出行计划,更可指人生中的前行。而“行囊”中自有用度取舍的东西,可以谈及比较务实有用的方面,如知识技能、处事技巧、健康体魄等这些安身立命的根本,曾让我们用力准备,却可能在旅行的某些时刻被弱化或弃用;也可以务虚,或定位在人所应具备的素質,如“坚持不懈”“勤奋努力”“把握细节”,或诉诸精神层面的追求,如“理想信仰”“诗意情怀”“乐观心态”等,这些务虚的东西可以濡养人的精神气质,伴随人生整个旅程。其实,“旅途”中“行囊”中的东西,事先谁也说不准哪个有用,哪个没用,一切皆有可能。“有用”与“无用”并非绝对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甚或“无用之用”终为大用。写作行文注重思辨性,着眼于“有用和无用”“准备与未准备”“预知和不可预知”的关系来阐述,这样的写作会更有深度。这样的题目,需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命成长,抒发真情实感,这样有利于写出闪烁思想火花、凝聚理性智慧的文章。

【立意点拨】

1.规划人生,成功留给有准备的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是成功的条件,成功是准备的结果。准备,就是知识的积淀、力量的聚合和条件的创造;准备,就是机遇的捕捉、命运的把握和成功的约定。有准备的人,虽然不一定都能获得成功。但是,获得成功的人,一定都是有准备的人。规划人生,做好准备,才能迎接和接受各种挑战和考验。

2.用与无用,别让思想羁绊了自我。宁可带着不用,也不能用时没有。人生旅程中,人们第一感觉往往从“有用”和“无用”的角度去考察自己的“行囊”,而很多时候恰恰就是因为一时过多的“有用”和“无用”考量,而彻底改变了自我与人生。庄子与惠施多次辩论,主题经常环绕着“有用与无用”,庄子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值得我们思量。

3.带着感恩。前行的路上柳暗花明。人生旅程的“行囊”中,也许我们准备了许多东西,但千万别忘记生命旅程中最重要的东西。生命的旅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坎绊绊在所难免,让“感恩”伴随你我走向远方,也许心灵中就多了一份慰藉,多了一份温暖。感恩如一缕清风,一只小船,一泓清泉,是灵魂的拯救者,是人生旅途最不可缺少的东西。

4.守护信仰,才能心中有戒愤然前行。信仰很玄妙,有引领人坚定信念走下去的强大力量。信仰的力量在于引领一个人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引领一个古老民族正视现实实现复兴梦。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唯心中有戒,才心有敬畏,使理想信念有安放之处,而这“戒”就是人生的信仰。信仰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它激励我们愤然前行。

5.学会整理,让旅程减负轻装上阵。漫漫人生路,因为有太多顾虑,所以肩负的“行囊”总是满满的。其实,有时候可以就地取材,或放开思路想想办法。人生旅途需要打点好“行囊”,但还需考虑轻装上阵,寻找新路,勇往直前。抛却顾虑,学会整理,这样才能使我们快马加鞭奔向理想的殿堂。

【佳作展评】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山东一考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许落红在守望着春天的万物复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许流水在守望着奔向大海的机会;“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许桃花在守望着故人的归来……

多少人在守望中默然前行,但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抓住了机遇,才可能获得成功。正如材料所说,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想用却没有准备,或许,美好的旅途就会因此终止,留下无尽的遗憾。

有句古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常羡慕别人拥有很多机遇,羡慕命运对别人的青睐,羡慕别人的成功,却没有看到荣耀和鲜花背后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

著名钢琴家郎朗,在他的自传中写道,刚开始踏上钢琴演奏生涯时,他只是一名替补,而且是第七替补。演奏家和前面的六位替补全部病倒的时候,他才有机会上场,这概率几乎为零。但他并没有放弃,依然夜以继日地练习,他这股干劲儿打动了一位著名的音乐家,音乐家将他提升到第一替补的位置。终于有一日上台演奏,一曲终了,全场起立,为他鼓掌整整七分钟,从此一炮走红。

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试想,如果弗莱明不是细菌学家,或者对葡萄球菌没有经历数年的研究,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吗?试想,如果爱迪生不是通过无数次试验,证明上千种材料不能做灯丝,又怎能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呢?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才迎来文王,后辅佐周武王灭掉荒淫无耻、沉溺酒色的纣王,建立了周朝;诸葛亮高卧隆中,换来刘备三次“枉驾顾之”,进而辅佐先主建立蜀国。姜太公成就的取得难道仅仅是因为与文王的偶然相遇吗?孔明三分大计的成功难道只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吗?非也,其实他们在机遇到来之前胸中已有万千韬略,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而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人在旅程,太多的人总是坐等机遇,躺着喊机遇,睡着梦机遇,做“守株待兔”之人。如果这样,机遇就会像满天星斗,可望而不可即。即使机遇真的来到身边,也发现不了,更不用说捕捉和利用了。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旅程的行囊中,你准备了多少呢?

[点评]

该文立足于材料中“用到了”“暂时用不上”“未曾准备”等关键词,谈论“人生机遇与充分准备”的关系,是扣合材料、符合题意的。作者以“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题,列举郎朗、弗莱明、爱迪生、姜子牙、诸葛亮等中外古今人物事例,论据典型,内容充实;假设用例、因果用例的述例方式,使论据更有深度,有力证明了观点。语言流畅,开篇以诗文排比铺陈入题,富有文采,吸人眼球。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一篇考场佳作。

整理,出发

一考生

很羡慕一些旅人,他们随遇而安,自由干脆,一直轻装前行。整理,出发,这是他们淡然的心境。

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习惯了背上重重的行囊蜗行牛步。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及时整理,该放入的放入,该舍弃的舍弃,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踏上新的征程呢?路途漫漫,艰难跋涉,翻检行囊,整理、出发,这是我们需要具备的心境。

想起了陶渊明,目睹官场的污浊黑暗后,他从“尘网”里跳出来,整理,出发,把心灵交付于自然,于是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想起了苏东坡,在每次被贬的苦涩中,他从失意中跳出来,整理,出发,把心灵交付写作,于是有了“峨眉共比高”的文学高峰。

走在人生的路上,曾经的人,曾经的事,刻骨铭心的记忆太多太多,如同一块块压在胸口的石头。学会整理吧,将美好的放回原位,将痛苦的抛之脑后,让眼泪冲刷掉曾经的屈辱,让心境开拓出美好的前程,然后背上行囊悠然惬意地前行。

林清玄有篇文章,说的是“梨花的两种面目”。朋友的院子里栽种着一株梨树,新婚时,朋友说:“我真是爱极了院子里的这颗梨花,早晨醒来站在窗前看梨花落了一地,实在美丽非凡。”婚变后,朋友说:“每天抬头看到窗外的梨花落了一地,心里真是感到凄凉。”梨花还是盛开的梨花,同样洁白如雪,但朋友的感受大不一样。

沒有整理和打扫,落叶越积越多,尘埃越落越厚,原来干净的庭院就会变得又脏又乱。人生不也如此吗?一个人如不常整理自己的心境,时间久了,名利、财货、权色等在心灵中积重难除,也就无从有宁静宽恕的心境了。

从前,我以为那些光芒万丈的人是幸运的,上帝给了他们更多的眷顾却不肯怜悯我。我顾影自怜,不知这一路走来,成长到底教会了我什么,而自己又失去了什么。不曾整理自己的行囊,以致我在前行的路上踽踽凉凉。也曾想,做一个自由旅人吧,可我却是一个失败的旅人。不懂得整理,在下一站才惊讶地发现自己所犯的错。

这个世界满是尘埃,多年累积的欲望和忧伤,如泥沙一样层层堆积在疲惫的心灵上。不必为韶华流逝而感伤落泪,用一份淡然去整理满眼的落花,带着希望走向未来的下一站。

整理,出发,这是我们淡然的心境。

[点评]

该文由材料“旅程中的行囊”,提炼出“整理、出发”的观点,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文章先说陶渊明、苏东坡的心境,再说林清玄散文中所写朋友的心境,特别是联系实际写自己人生旅程中的心境,表达了对“整理,出发”的独特思考,材料丰富而典型,事理明确而深刻,是一篇散文化的说理文章。该文语言简明流畅,设喻说理通俗形象,反问、对偶、比喻等运用恰当,突显出遣词造句的亮点,体现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清川澹如此

一考生

健康、爱情、美丽、才能、权力、财富、名誉……人生旅程的行囊中,我们背负了太多渴望的东西,哪些东西应当“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呢?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对茶圣陆羽的介绍,寥寥几句,却让我好似在文字里邂逅了一段禅意人生、一段云水往事。

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开山鼻祖,陆羽早已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所谓茶禅一味,与茶息息相关的人,必定有禅的灵魂、茶的精魄。千百年来,岁月的炉火一直燃烧着,翠绿的茶叶在山泉水里沉淀着经年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乎一份淡然,一份纯净。

陆羽半生漂泊,尝尽人世冷暖,半生归隐山田,潜心研究茶道。陆羽自幼因相貌丑陋被遗弃,竞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收留了他。12岁时,因过不惯寺中生活,陆羽逃离龙盖寺,到一个戏班做伶人,再后来归隐山田,潜心于山野嘉木、茶壶杯盏、煮浸冲泡之中,品味茶的精粹,于一杯茶的柔情里,细数经年岁月,轻嗅淡雅的茗香。耐得住寂寞的人,不为风雅,只为清心,来抵御浮华的撩拨。

提到陆羽,必定会提到皎然。皎然是佛学茶事的集大成者,更是陆羽的老师、笃友。作为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他继承了谢灵运的诗情,痴迷于游山玩水。中年以后,他皈依佛门,入定禅心,不问红尘,在庙宇和山水之中享受着清寂而又淡然的流年。后结识了陆羽,他将自己所悟的茶道、茶理与陆羽交流,使得陆羽的茶经在盛世茶文化中,抵达至高境界。这世间,想来有许多无名的高人,他们愿意被岁月的青苔覆盖,守着自己的一寸光阴便足矣。此中百般滋味千般意境,处于红尘之中的我们怕是体味不到的。

那是一种心无杂念的纯净淡然,是一种历经岁月之后的大彻大悟,是不愿再受红尘羁绊的平静沉着,是伍尔夫笔下“杯盏形的花倾覆了”的安静闲适。“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这是王维提到的。素雅,清淡,还需如何多说?这便是淡的最高境界。

禅心,茶道,莫过乎一种心境。心如止水,洗却一生纷扰;眼似明镜,察看万类玄机。世间有太多的浮华,撩拨我们本不平和的心境,而一份禅意之心,会帮助我们真正沉淀下去,摆脱世俗的枷锁。

清川澹如此,还需如何说?旅途的行囊中,你应该也明白了“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的是什么!

[点评]

上一篇:高二数学知识点下一篇:数控专业中专毕业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