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共10篇)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篇1
2018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⑴自拟题目;⑵不少于800字。
2018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口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任佳怡
今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与往年的不同之处,在于跳出了二元对立的范式,引导考生对人生价值进行思考。虽然题目中有“需要”和“被需要”,但两者并非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且从审题角度看,核心当在对“被需要”的心态的论述上。因为题目中的“对此”指的是对“这种被需要的心态”,而“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指的是“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最后立论应围绕“被需要”和“价值”展开。而人生的价值又是多元的,也许“被需要”可以体现某些价值,但是有些更高的价值不能通过“被需要”的途径来体现,对于人生价值的终极思考,最能看出考生境界的高低和胸怀的广狭,可见上海卷的作文题,能够考察思想、底蕴,人文色彩较为浓郁。
不出二元对立的题目,可以避免考生套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写出千篇一律的作文,从而开辟更为广阔的思辨空间。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中提出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恰能在本题的写作中得到充分运用。乍看之下,人们渴望被他人需要,其意图是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的确有其合理性,因而值得肯定。但我们还是要追问一下,以体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的的“被需要”,有没有不合理之处呢?经过思考可以发现,这种“被需要”是以利己为出发点的,因而是一种境界并不太高的常态化表述,这样就完成了第一重否定。既然人们都有被他人需要的渴望,那么更高的境界应该是个体由自己的渴望推知他人的渴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借此成就他人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并没有将“被需要”的意图建立在利己主义的心理基础上,而是推己及人,超越了自己原始的心理需要,从而进入了冯友兰先生所说的“道德境界”。
但是到这里为止,我们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可以进一步追问,不追求被他人需要,就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读书人的胸怀决定了杜甫自己身为“寒士”,能够忘却一己之私,抛却自身价值是否体现的利益考量,心系天下“寒士”的喜与忧。虽然在当时他无法在社会层面很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经过历史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今人眼中的他无愧“诗圣”美名,其价值非但不容置疑,且也已超越个体范畴,成就了一种不灭的人类精神,这种精神本身亦拥有了独立的价值。
如此进行反复追问和思考以后,就完成了第二重否定。整个思维的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的对之前结论的推翻,而是在保留原有结论合理性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修正、深化自己的思考。由“肯定——否定之否定——重新肯定” 的逻辑循环完成思维的前进和发展。若推之极端,在重
/ 3
新肯定后又接以否定,如此以至无穷,就成为一种“苏格拉底式反诘”,这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思辨方式,在运用的过程中,个体通过不断的问与答进行与自己的“多元对话”,从而不断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
再度审视这次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我们还可以发现材料给出的断言自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前提…理由…根据…逻辑”皆或需补充或需建构。其过程就是运用“否定之否定”等原理进行具体而微的论证说理。这也正体现出上海卷的特点——重视 “说理”和“思辨”,不脱离它们来讲求“空洞的文釆和技法”,因此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严肃的思考态度、严谨的思维习惯,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
另外,本题承继了这两年命题的另一个重要精神——“关注人生,贴近生活”。在写作过程中,不宜脱离现实环境,进行纯哲理思辨,而应使文章既能够“仰望星空”,又能够“脚踏实地”。我们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想到每个人都是社会架构中的一份子,尤其是中国传统社会向来重视宗法、伦理,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的关系编织起整张社会网络,所以个体“被需要”的心理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而个体价值的实现也需要借助社会关系网。又如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十分看重“赞美”的作用,这也跟社会交往中人们“被需要”的渴望密切相关。
我们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力图贴近每个人的心理现实,使文章更“接地气”。比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中间层次被称为“爱与归属的需求”,是指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情况下,人们就开始渴望爱和友谊,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能和别人建立起一定的交际关系,在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等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恰当的位置。我们可以借此解释生活中人们渴望“被需要”的心理机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被称为“自我实现需求”,就是说在人们心里有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追求,达到人生巅峰,体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理论,“渴望被需要”和“体现价值”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前者可能仅仅是出于一种 “爱和归属”的情感需求,而后者主要通过“自我实现”,在超越突破中完成,与“被需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结合当下中国的现实,也许还可以关注到诸如以下材料:《北京折叠》中的底层民众、空巢老人和空巢青年等社会弱势群体,他们“被需要”的渴望相较于一般人可能更为迫切,而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应该能够关爱、包容这些群体,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成就他们的生活,自己则应该具备更高远的人生境界,从“被需要”的心理饥渴中超脱出来,通过“读书做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用家国情怀克服原始欲望,成为一个精神上“大写的人”。
总之,今年上海卷作文题“稳中有变”,我们可以看出命题人在思辨方式上的创新与突破——从“对立统一”走向“否定之否定”。要写好这篇作文,既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又需要具备深刻的文化自 觉和热切的生活关照。
最后,谈谈对命题的一些思考。首先,题目在关联词和标点符号的运用上不够严谨:“不仅……也……”的搭配不如“不仅……还……”的搭配准确,因为后者表示的是一种明晰的递进关系,句意的重点 落在“还”的后面,这就不会让人产生句子是并列关系,前后句意同样重要的误读;另外,应将“这种”两字前的句号改为逗号,再将“存在”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在“对此”后面添加逗号,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后文的“此”字指代不明,考生也就不会在“近指”“远指”“综合指”三者之间纠结不已。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将题目改为“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还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这样一来,题目重
/ 3
心就完全落在“被需要的心态——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上面,而“关注自身的需要”就不会成为审题时的干扰信息。
其次,题目将“关注自身的需要”和“渴望被他人需要’两者对举并不妥当。因为“被他人需要”本身作为一种心理需要,也属于“自身的需要”,考生读来就会产生困惑。建议将“关注自身需要”的话去掉,这样修改后,题目就显得目标明确,指向单一学生在审题时就能容易聚焦核心,把笔墨更多地落在“被需要”和“价值”关系的探讨上。
综上,个人以为,题目最终可以修改为:
生活中,人们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供命题老师和专家学者参考、指正。参考构思:
(1)先对“被需要”的心态进行具体阐释。然后进一步论述这种心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由“体现自己的价值”生发开来,从对于需要者和社会的意义角度来谈价值的实现。最后阐述这种心态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作用。
(2)先揭示这种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为核心的“被需要”的渴望,在本质上是利己的。然后指出超越的方式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充分考虑他人的需要,忘记实现价值的目的。再论述这种不追求价值的方式反而能更好地体现价值。
由社会学、心理学理论入手剖析“被需要”心态的成因,再阐释除了“被需要”以外,可以体现价值的其他途径。再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区分不同的人 “被需要”的渴望程度不同,作为读书人应具备超脱的心态,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此真正体现价值。
/ 3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篇2
1. 难易适中
2010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难易适中,受到广泛好评。客观题部分几乎没有设置什么障碍,解答题的难易度比较适当,梯度安排合理,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也有利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试题的知识点分布与教学大纲要求基本吻合:代数67分,三角41分,立体几何17分,解析几何39分,其中有些交叉;基础题69分,能力题53分,探究题18分。试卷注重对上海二期课改新增内容和变化较大的内容的考察。如:行列式、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算法语言、线性规划等。
立体几何教材要求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在教学中大家感到难以适应。今年试题的第12题和第21题把握比较好,给以后立体几何复习指明了方向。
2. 把关题源于课本
文理科最后一题第2小题是高二第二学期习题册第42页第9题的直接推广,这样的试题对指导复习的作用就是要重视课本,就是要选择教材中具有思想性、方法性的典型问题加以研究,既巩固知识又提高能力。此外,本题的解答比较程式化,能体现算法的思想,此类试题应该引起重视。
文理科倒数第二题通过一个新的定义,考查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正余弦函数的各种性质。这些解法都来自于课本,尤其是第三题,无论是用三角函数线还是用图像来解题,都是基本要求,这是一道把诸多知识点巧妙串联起来,既能考查能力,又把教学导向指向课本的好题。
3. 改进之处
整卷除了前面谈到的倒数第二题是一道新颖别致、规避题型的好题外,其它试题的新颖性不够。可能是由于2009年试题较新,考生因不适应而感觉太难,导致2010年新题数量明显减少。
近年来一直呼声很高的开放性试题始终没有出现。可能是命题者考虑到在阅卷过程中的公平性难以把握,以及各类考生对这类试题的接受等情况,导致这类试题比较难出。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封闭性试题有优势是不争的事实,在目前的考试机制下,光喊不考无法引起教师的重视。
二、复习建议
1. 概念复习,问题驱动
所谓“问题驱动”,即上课伊始由教师向学生提供一组能反映本课时内容的典型题目,通过这组题目的解答,归纳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
这种通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和通过归纳总结来复习、巩固和深化概念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从上课一开始就能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并通过这组题目来把握这节课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后的例题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加深拓宽,从而优化过程。
目前各种复习资料在每课之前都有本课时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提要,对于资料的完整性,这些内容是必要的,但上课时如果真要再讲一遍,教学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基础好的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比较熟悉,没有新鲜感,缺乏学习热情;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听了这些内容仍不会解题。而“问题驱动”则在解题和讲评过程中就把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了,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优化结构,适当综合
高三数学复习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各分支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原来所学的“单线”知识变成“立体”,这种知识结构的优化必然导致数学能力的提高。知识的优化过程一方面是由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是由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的感悟、经验及时归纳、提炼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以便于在解题实践中随时应用。
比如,求和,用数列方法很烦琐,而如果能注意到原式的通项,则利用组合数公式可得原式。
这个证明的关键就是要能看出数列的通项可以用组合数表示,使得特殊数列的求和转化为组合数的求和,发现这种看似毫不相干的数学分支间的联系,并使复杂的问题得以用简单方法解答,正是学生知识结构优化的表现。
3. 适当拓展,游刃有余
复习阶段常要把教材中的一些例题推广到一般的结论,这些结论常常是解答客观题的秘诀,是解答难题的突破口。如江苏省的一道考题:若,则S△ABC的最大值______。
由知,点C的轨迹是圆心在直线AB上的圆。要求出三角形面积最大值,只要求C到AB距离的最大值,即圆的半径。
解:以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C (x,y),由得到方程(x+1)2+y2=2(x-1)2+y2⇒(x-3)2+y2=8。轨迹上到AB (轴)的最远点距离是,于是得到所求面积
如果把面积转化为某个变量的函数(目标函数)也可用以求解,但比较麻烦,不妨一试。
引导学生记住教材中例题引出的结论,在解答客观题时就能直接应用,会节省许多时间,而在解答主观题时会提供解题思路。
4. 注重通法,追求特技
常规解法的优点是容易想到,缺点是运算量可能会大一些,有时甚至很难算到底,即使历尽艰辛计算出来,但耗时太多,得不偿失。特殊解法的优点是解题简洁,但技巧性强,一时难以想到,需要平时的积累。比如,2010年上海数学高考试卷第23题标准答案给出的是“代入法”,而用“点差法”则很简单,前者是通法,后者则是“特技”。在复习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时,只讲“代入法”,不讲“点差法”是不应该的,理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学数学不仅要追求解题的数量,更要追求解题的质量。一道题解完后要再想想看还有哪些其它解法,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简单方法,在掌握通法的基础上追求特技。需要强调的是,不注重通法而刻意去追求所谓的简解、巧解,是舍本逐末,不值得提倡。
5. 瞻前顾后,螺旋上升
第一轮复习时应先指导学生做熟基础题,主要用于检验对知识点和常见的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复习基本概念、掌握相关定义、归纳基础知识、活用公式定理。同时,从第一轮复习开始,每周做一套综合卷,前期可以简单一些,主要用于复习、巩固知识点,等到第一轮结束后再提高难度,这样螺旋式前进能瞻前顾后,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可能会比单纯的第一轮单元复习,第二轮综合复习效果要好。
6. 落实订正,考后满分
学生进入高三后会有不少大大小小的考试,每次考过后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并把错题订正。对客观题要尽量写出解答过程,一方面加深印象,另一方面便于以后复习时参考,这样才能减少类似问题的重复错误。如果教师每次考试后都能做好这些工作,那么在总结后学生会感到上升一个台阶,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头看看,就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体会。
如果可能,可以建议学生们解题后写“题记”,选择典型的题目,记下本题失误的原因分析、正确思路是怎样找到的,以及本题的最简解法和本题能否推广到一般情况等等。做了这样一番工作过后,对原来问题的解法和思路会有质的提高,对“举一反三”的理解会更深刻。
7. 注重细节,磨砺意志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自己认为懂了、会做的题目不一定能得满分,甚至有时只能得很少的分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计算错误,有的是在某个环节没有透彻理解,无法做下去,有的是畏惧复杂运算,有的是解题步骤不合理被扣分,不一而足。
其实,学生从觉得懂了到正确做出答案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把真实水平反映出来,就要重视解题的每个细节,对复杂的运算要不厌其烦将其进行到底。当知识和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成绩的提高取决于细心程度和意志力。
我们认为高三数学学习的状况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细心程度决定考试成绩,意志磨砺贯穿学习始终。
8. 稳定心理,提高素质
学生考试如同运动员进赛场,无论平时训练多么好,临场发挥都很重要,而这与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常听体育解说员说某运动员只要能战胜自己就能取得理想成绩,这里的“战胜自己”就是指心理素质。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篇3
一、命题旨意“求真”。
湖北卷的自主命题起始于2004年,命题专家一直比较注重学生的生活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无论是2004年的话题作文“买镜”还是 2007年的材料作文“母语”,无论是2008年的给材料的命题作文“举手投足之间”还是2009年的半命题作文“站在门口” ,都在“求真”“务实”方面作了积极引导,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即便是最有争议的2010年的给材料作文“幻想”,也在极其努力地通过材料和引言将“幻想”照进现实。 当然在“幻想”的旗帜下,不可避免地为那些在作文训练上不够扎实却擅长想象的考生开了一小扇方便之门。
如果说2010年的“幻想”是对未来世界的眺望与憧憬,是在创新的时代里用“幻想”呼唤青年学生心存梦想,勇于创新;那么2011年的“旧书”更多的则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首与感悟。对于成长中的青年学生,这种“回望、反思与感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者热切希望我们的考生,少说些为圣人立言的大话、空话,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多思考自身的成长,写出真情实感。同时以“旧书”立题,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今社会,引导学生正视现代文明的喧嚣,远离急功近利的浮躁,珍惜旧书,热爱新书,专心读书 —— 这又是作文命题“旧书”的深长寄寓。总之,我手写我心,作文先做人,是“旧书”的真实纯粹的旨意。
二、命题形式“尚简”。
从湖北卷自主命题以来,作文命题一年一变,繁简有度,形式无拘,体现了命题专家们在命题形式和写作内容上求新求变、不落窠臼的意识。题目简单该是今年的湖北卷作文命题留给考生最鲜明的印象,“尚简”也应该是今年湖北卷命题专家们的卓越追求。
长期以来,我们欣赏这种“简单”, 虔诚地期盼着简约而又极富张力的作文命题。当2006年上海卷命题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成为街头巷尾的亲切交谈,带给人们一种拥抱的激情;当2007年上海卷命题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成为一首心灵之歌,成为“临坎”之人恒久的精神动力;当2008年天津卷“人之常情”、浙江卷“‘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同时闯进我们的视野,湖北卷2008年的命题作文 “举手投足之间”也闪耀在其中了! 不过,2008年的题型是“材料加引言加命题”:材料是龙应台先生关于“什么叫做文化”的一段描述,后面用几句导语引出作文命题。随后的两年,湖北卷又遵循“稳中有变”的 原则,呈现出2009年的半命题作文“站在的门口”和2010年的供材料作文“幻想”。 两年之后的2011年,湖北卷来了一次“华丽转身”,回归命题作文,但又同中有异。 今年的作文题,落尽豪华,就是两个字——“旧书”:前面没有引人入胜的材料,后面没有富有诗意的引言。一个词语,天然质朴,不事渲染;简洁得像“三秋之树”, 直指长空。因为简洁,所以真淳;因为简洁,所以丰富;因为简洁,所以自由洒脱。
三、写作内容“炫富”。
旧书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不陌生。而“旧书”一题,又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上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检验:你有广博的生活积累吗?你有丰厚的文学修养吗?你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吗? 你有独特的思想认识吗?你会打开一本怎样的“旧书”?你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你会寄托一种怎样的情怀?你会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真正是“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简单的词语“旧书”,却引发了你千般联想,万种思绪。此时此刻,你是“旧书”的富翁,你就是优秀的选手。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旧书”这一作文命题,让富有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的考生,如鱼得水,一展才华,尽情“炫富”,在作文中将“贫富差异”凸现出来,这既符合高考选拔人才的纯粹目标,又是对中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引导。
写作内容上的“炫富”,还表现在题材内容的宽广度、自由度。这也是前几年的作文命题望尘莫及的。
旧书可以是有形的,实在的“旧书”。“从前的”“旧有的”“经典的”都可以成为它的内涵。一本旧书,会打开青春学子尘封的记忆,引发许多温馨的回忆。“旧书”是小学时的课本,有你饱含童真的信笔涂鸦;“旧书”是爷爷留下的传家宝《菜根谭》,扉页上是爷爷工整的毛笔字,“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旧书是那本你特别钟爱的《哈利波特》,那是你演讲比赛的奖品;“旧书”还是那本借来的《红楼梦》,你在那年暑假不分昼夜的捧读,“红楼一梦故事多,潇湘垂泪宝哥哥”…… 一本“旧书”珍藏着莘莘学子多少情感与梦想,多少眼泪与欢笑。
“旧书”还可以是联想比拟的,虚化无形的。你曾经生活过的大大小小的空间是“旧书”,你的老屋,你的故乡是多情的“旧书”;你以往的人生经历是“旧书”,你的童年时光,你的少年时代,你的高三征程都是值得回味的“旧书”;值得你景仰爱戴的历史人物,远去的大师们也是一本本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旧书”;我们泱泱中华的兴衰史,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是“旧书”;还有那正在消失的胡同文化、那散发着墨香的家书时代都是耐人寻味的“旧书”。碧野先生曾说,我们不仅要读好纸质的图书,还要读好人生社会这部大书。如果你能反向立意,分析批判某一旧书的糟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样能写出别具一格的佳作。
总之,“旧书”可实可虚,可大可小,可叙可议,可正可反。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事件,只要你的联想和想象合乎情理,蕴含着某种思想,某种情感,某种经验,某种启示,某种价值即可。“旧书”就是这样一道开放性很大的作文题,给每一个考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真正是;一语天然,豪华尽落,真淳尽显。
考场作文节选
旧书
湖北考生
卷了毛边,折了纸张,这是一部旧书的品相;泛黄的纸张,氤氲的樟脑香气,这是一部旧书的气韵;依旧清新的文字,依然鲜活的思想,依然动人的情感,这是一部旧书的灵魂。
……
若非如此,那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何以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那以史为鉴的《资治通鉴》,何以被一代又一代统治者反复捧读?旧书是历史的使节,他于冷静理智的叙述中带给人以思考,逝去的史实在旧书中得到了永生。它的薄如蝉翼的纸张承载了万年的历史兴衰,荣辱更迭,转而以清晰明了的语言给后人以告诫。
若非如此,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何以引得后人慷慨解读?李白的“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何以引得人愁绪满怀?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以引人气概壮阔?旧书是情感的记录,它以一张墨纸记录下旧时人,旧时情报国无门的悲壮,友人逝去的伤感,爱国爱家的豪情。任时光荏苒,情仍在,旧书在再次被翻阅时,每一种情感都在低吟,絮语。当同样的灵魂在旧书中找到知音,穿越千年的真情仍然可以催人泪下。
……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候,捧起一本旧书,听光阴的故事,领千年的情,每一本旧书的背后,都藏着一片幽深的时光之海……
点评:
这是湖北卷2011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可谓文情并茂。面对“旧书”,考生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在“旧书”提供的广阔原野上尽情奔驰。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岳飞的词,李白、陆游的诗,还有还得格尔的名言,作者信手拈来,使文章血肉丰满。其充实丰富的内容还在于开头对“旧书”的生动描写,还在于材料运用后的充分“燃烧”,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如此生动丰富的材料,如同颗颗璀璨的珍珠,作者以一根红线精巧贯穿,那就是文章鲜明的中心——旧书是昨天写给今天的信,于捧读中消除了时光界限。真正做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准确的词语,诗化的语言,精妙的修辞在考场作文中并不多见,无不彰显着作者的厚实的语言功底,的确令人钦佩。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篇4
自从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代言明星是否担责,一直是一个众人议论的社会热点。2009年辽宁关于明星代言和江西关于兽首拍卖的题目都围绕社会热点设题,这就启发学生要关注社会生活,不要一味埋在书山题海中,这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在立意时,应注意所确定的写作题旨应该与材料相联,而不能如话题作文的立意那样只是相关。在内容上,可以直接就明星代言问题进行构思写作,也可就明星代言问题延展开去,但必须与明星代言有关联。甲乙丙丁戊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为考生立意的角度提供了参考,考生也可以另立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在论述时,思维不可偏执一端,注意运用辩证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首先在提
出自己的观点时不要走极端,不要因明星代言的三鹿奶粉等出现了问题就彻底否定明星代言,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中国明星代言所存在的问题,对此,还应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李锡琴)
回到目录:2009高考作文试题评析(7省市)
编辑推荐:
2009年高考作文病文诊断(18省市)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佳作点评(13省市)
2009年高考全国18套考卷作文题特点分析
相关链接: 名师点评:高考作文没有绝对的满分与零分
上海卷高考作文 篇5
你是逊尼派的普什图少年阿米尔,他是什叶派的哈伊扎少年哈桑。你是敏感和个人化的,他是不耐烦和自卑的。你和他有太多的不同,但你有一点惊讶的相似之处—你和他都在追风筝。你追上了风筝,他挣脱了风筝;他为你数了数千万次,但他死后听到了。时间沉淀了遗憾。你从后悔中醒来,抓住自己,弥补过去,追逐未来。当我在故事开始时看到你和他一起追风筝时,我以为这会是一个超越种族和信仰的兄弟,但当我看到他被你扔掉时,我不知所措。我开始为他生气,为你的自私感到难过。如果他会抛弃你,我会想到这么好的十几岁。你不知道怎么珍惜它,然后他真的走了。
在你离开的那天,你看着他的车走开了。你没有描述我对哈桑的深刻记忆。站在原来的地方,你在你悲伤的时刻也充满了感情。我开始爱你。我知道你不愿意哈桑知道你在后悔。我期待着有一天你对他说了很长一段时间,期待着你和他是一个默契的好兄弟。但那只是我的期望。当你几十年后从美国回到喀布尔时,你没有机会再见到他。遗憾的是,当你从别人那里得知哈桑是你父亲的私生子时,我不知道你的感受,但我觉得你开始明白你错过了哈桑。
只是时间不能回头。想躲在海里的父亲仍然没有说出真相,永远离开了世界。你不能来找他说对不起。父亲把痛苦留给了你和哈桑,让你的矛盾深化了真相。哈桑已经恨了,你一定很自责。然而,时间可以沉淀遗憾,也可以写成熟的自我救赎。你决定照顾哈桑的孩子。你选择为陷入困境的阿富汗做出贡献。你又追了一只等了的风筝。你摆脱了遗憾,用你的努力和奉献来代替它。你不再是敏感和自私的年轻主人了。
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 篇6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
漫溯历史长河,画风超前的梵高,生前落魄,死后成名。其艺术作品中包含浓厚的悲剧意识,充满强烈的个性与独特的形式追求。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的思想认知并没有跟上他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认知的进步,人们才逐渐发现其作品的美妙之处。我们当然不能说梵高在世时,其作品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努力不会白费,因为价值本身可以穿越时间,人的肉身终成枯骨,而有价值的事物却可以穿越时代,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人们的认知,焕发出新的价值。
时间的沉淀,可以证明梦想的价值。
当代“神农氏”袁隆平院士,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为了杂交水稻的实验,辗转到云南、海南等地进行育种研究,连续七年春节没有回家。在此期间,他先后做了三千多次杂交水稻试验,但都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上级领导看不到希望,便认为这没有价值,曾多次劝他放弃。直到1970年,杂交水稻实验才取得突破,1973年杂交水稻试种成功,1975年全国大面积推广。1981年,国家科委授予袁隆平特等发明奖。在领奖台上,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时,他的梦想在时间中沉淀了20多个年头。才终于显露出它的价值。
那位养活了大半个中国的老人走了,但伟大的梦想在时间的沉淀中终会显露价值。
在社会“内卷化”严重的今天,有人用躺平对抗。躺着的年轻人因暂时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有没有价值。我们不能躺着等时间的流逝,要在实践中改变自己的认知,明确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相信只要付出,人生的价值终会实现。经过时间的沉淀,人生会在追梦中走入一个一个新的历里程。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篇7
2012年安徽卷的作文试题, 要求学生阅读下面的材料, 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 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 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 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 几年过去了, 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 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 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 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这是一道好的作文试题。同样的温馨提示, 转换了思考问题的角度, 内涵和效果便迥然不同:前者在提醒, 后者在解决;前者机械, 后者灵动;更为关键的是, 后者排除了梯子倒下砸人的隐患。其实, 我们的生活不乏这样“做得细、做得精和做得妙”的小处:看到地上的纸屑, 不如自己弯腰捡起来;看到自来水管坏了, 不如先把水堵住;看到小树被风吹倒了, 不如给树培点土等。
从口号式“注意安全”到行为式“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正告诉我们, 只要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势, 再大的难题也会有更好的破解之法。
“梯子是竖放还是横放”昭示着高考作文正在告别“务虚”的诗意迷失, 开始“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在语言张力和表达空间开放的同时, 2012年的作文试题引导考生用心思考、解决问题, 用心观察生活、社会, 测试“90后”的考生是否心智成熟, 是否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道德之问”是过去一年热得发烫的“网络热词”:“小悦悦惨遭碾压, 路人为何见死不救?”“走了‘郭美美’来了‘卢美美’, 中国慈善能否恢复元气?”“‘汉代玉凳’闹笑话, 假拍乱象何时休?”在愤怒与反思的交织中, 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唤醒道德火种、照亮冷漠心灵, 这是回答“道德之问”的“本”。从“江西庐山管理局‘招考舞弊门’”到“浙江温州公路管理处‘招聘门’”, 再到“山西长治环保系统‘体检门’”, 层出不穷的“萝卜招聘”“世袭招聘”“体检拒聘”一次次地挑战着公平的底线。在一次又一次似是而非的辩解中, 我们渴求透明的信息与严谨的体制, 这是挽救招聘危局的“本”。“药你命”“黑心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这些无良词汇为何总与食品连在一起?在痛心疾首的“软监管”后, 妥善解决监管不力、惩罚不够、法规不全的突出问题, 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本”。
尽管考生有话说了, 但大多说得肤浅, 说得胆战心惊;教师无言以对, 经典的素材、精巧的架构和拔高的立意没有太大的市场。因为, 语文教师大多迷恋“麦当劳化”的作文教学:以素材样板、结构模板和主题母板排列或整合文章, 评价就是看它是否符合上述“板块”, 而非“写作素材的实有化、写作情感的真诚化、写作态度的负责化和写作思想的深刻化”。如此下去, 高考作文异变成又一种专门考核知识的职业性、技术性的考试。
“竖放还是横放的梯子”这一高考作文试题需要考生整体观照、细心揣摩, 更需语文教师的直面和深思:这种贴贴“注意安全”标语式的作文教学套路, 怎能保证下一届走出考场的考生继续直言呢?
2012年安徽卷作文试题偏偏又在写作思维上做足了工夫。一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从已有的因果关系中, 变因为果、倒果为因地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对立面来认识事物;或从原有事物功能的相反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二是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避免仅仅局限于一种思路、一种规则, 尽量多地增加思考问题的视角, 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以问题为圆心, 向四面八方扩展, 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组, 寻找和更新更多的途径、答案或方法。
早在1984年, 叶圣陶先生就在《中国教育报》上著文说:“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 语言说得好在乎思路的正确。因此, 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在《集体习作实践记·序》一文中, 叶老则更为明确、具体地指出: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 语言是出声的思想, 思想和语言是合二而一的。因此, 练习作实际上也就是练思想。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是写作教学的核心, 这道作文试题再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了。应试技巧的训练源于思维和语言的训练, 治本当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作文教学的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一方面要给学生一个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序”, 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观察积累、体验感受、联想想象、分析综合、提炼加工、语言表达等能力;另一方面, 要求教师不仅要“知”, 而且能“行”。
作文就是“写”, 不提“说”, 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但我们一直以来置若罔闻。语文“三老”早就提出“口头作文”的必要。吕叔湘先生这样告诫我们:“以作文教学为例, 多做口头作文的练习就很有好处。”张志公先生指出:“全部以书面训练 (读, 写) 为内容, 完全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 这是不全面的。”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中建议:“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生语的认识程度怎样, 可以看他的笔记, 也可以听他的口头回答。”现已陷入进退两难的作文教学不妨在此开拓, 或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篇8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5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三国志》卷十一注)
北京2003年《考试说明》对文言文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2.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3.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4.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5.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6.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文言阅读选项段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②引《邴原别传》,邴原少时即与管宁俱以节操为时称道。官至魏国丞相徵事。《三国志·邴原传》称其“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阅读选段难易度适中,试题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但打磨粗糙,如第11题A句考查的“哀”在文中属为动用法,不属《考试说明》要求考查的范围。第12、15题有明显的知识错误,失去了试题考查的效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悲伤
B.崧辞曰。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识:见识
D.君乃舍之。乃:就
解 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把握。对上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A中的“哀原之言”的“哀”后带有宾语,属为动用法,即“为原之言而哀”,就是同情、怜悯邴原的话及其遭遇,解释为“悲伤”欠妥。 C中“博闻强识”的“识”读“zhì”,通“志”,意思为记,理解为“见识”错,且与“强”无法搭配。D中“君乃舍之”的“乃”是副词,在句中表示做法与事物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应理解为“却、反而、竟然”,理解为“就”错。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解 析
此题考查的侧重点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共有的词的词义许多是有差别的,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套古汉语词。上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试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是A。B中的“涕零”一词,古汉语中常出现,即“落泪”,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已经不用,只是在成语“感激涕零”中还保留着这个义项。C中的“乡里”,句中指所居之乡,即家乡。现代汉语中,“乡里”指家庭久居的地方。D中“交游”古汉语中多指交际、结交朋友。现代汉语中的“交游”也指结交朋友。应该说C、D句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都有相近之处。问题是A中加点的部分“具有”是否就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呢?古汉语中“具”通常作“具备、具有”讲,“有”通常指与“无”相对,表示领有。“具有”在句中显然是“有”的意思,如同《孔雀东南飞》中“我有亲父兄”的“有”。现代汉语对“具有”的解释,即“有”(多用于抽象事物)。要让考生把A中的“具有”理解为如参考答案给出的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实在是难为他们。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原过其旁而泣。 子路拱而立。
B.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C.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当以书相分。 斧斤以时入山林。
解 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掌握。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C中“不知海之深”与“而笑李渤之陋”两句中的“之”都是助词,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A中两个“而”的意义和用法有异。“原过其旁而泣”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子路拱而立”的“而”是连词,表示立的方式或状态。B中两个“其”的意义和用法有别。“羡其不孤”的“其”是人称代词,代他们,即“皆具有父兄”的“书者”;“秦贪,负其强”的“其”是物主代词,代“它的”,即秦国的。D中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当以书相分”的“以”是介词,相当于“用”;“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是介词,作“按、按照”讲。
1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解 析
此题要求考生辨析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句的省略成分的正误,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C。A中“于是遂就书”的主语是“邴原”,不是“师”。B“金玉其行”陈述的对象是“邴原”,不是“师”。D中“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说上述话的人是“孙崧”,而非“邴原”。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
解 析
此题考查对文意的正确理解。A项说“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纯属望文生义。原文是“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并非“时常感伤哭泣”。B项是分析邴原舍家乡郑君而远赴外地求学于孙崧的原因。邴原不认同郑君那样埋头书斋的治学方法,用邴原自己的话来回答,即“人各有志,所规不同”,并非认为孙崧的学问比郑君更大。C项邴原直言孙崧“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致使孙崧当面致歉。而邴原反问孙崧“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是在强调“人各有志,所规不同”,并非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试题给出的参考答案认为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D项说“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此项作为正确项值得商榷。从文中看,孙崧在致歉后,又自我介绍说“兖、豫之士,吾多所识,……当以书相分。”显然孙崧此时是表示要用行动帮助邴原。“以书相分”中的“分”疑为“介”的错字。《说文解字》中解释“分”,刖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解释“介”,画也,从八从人,人各有介。“分”“介”二字的篆体、楷体都很相像。“分”疑为“介”的错字,虽属猜测,但在“当以书相分”的上下文意理解上,“介”要比“分”稳妥得多。如果这个猜测不谬,则句中的“书”就应解为“书信”,即孙崧提出要写一封信把邴原推介给自己熟识的兖、豫之士,这才能与下文“持书而别”“藏书于家”衔接照应。退一步,即使像试题这样把“藏书于家”的“书”解为“图书”,D项也难以成立,因为从文中看,邴原虽不认同郑君那样埋头书斋,穷经皓首的治学方法,更赞成治学要接触社会,读活书,经世致用。但不能因此就断定“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且“不读”既在选文中找不到依据,也从情理上讲不通,因为主张接触社会读活书的人,不一定就反对读书。
16.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译文: 。
解 析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此,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
对文中重要句子句意的准确把握,实质是对句中重点词语的把握,重点词语常常有多个义项,一定要通过与前后文的联系进行分析辨别,弄清正确与错误、全面与片面、妥当与偏差的区别,从而确定取舍。如前面第15题对“当以书相分”中的“书”的义项的辨析。
画线句子共5句话。第1句话的关键词是“说”,正确的理解应为“话”或“教诲”。第2句话的关键词是“诚”“苦药良针”,“诚”在句中应解为“确实”或“实在”,“苦药良针”应解为“苦口良药”。第3句话的关键词是“达”“微”“趣”,“达”在句中是“切中”“切合”或“理解明白”的意思。“微”在句中是谦词,指“微小的”“卑微的”。“趣”在句中可解为“志趣”“情趣”“志向”等。第4句与现代汉语没有多大区别。第5句话的关键词是“规”,在句中的意思可解为“规划”“考虑”“打算”“设计”“追求”“向往”等,“所规”即“规划的”“考虑的”“打算的”“设计的”“追求的”等。
译文:先生的话(或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所规”的翻译可以灵活掌握)。
【附译文】
邴原十一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穷,很小就成了孤儿。邴原家附近有所学堂,邴原路过学堂伤心地哭泣。老师见了问道:“小孩子为何事悲伤?”邴原回答道:“失去父亲的孩子容易伤心,家境贫寒的孩子容易伤感。那些能读书的孩子,一定都是有父兄的,一来我羡慕他们不是孤儿,二来羡慕他们能有机会求学,内心悲痛而替自己伤心落泪啊。”老师也为邴原的一番话动情而流下了眼泪,就说:“你如果想读书,我可以教你!”邴原回答说:“家里没有供我念书的钱财。”老师说:“如果你有远大志向,我可以白白教你,不收钱财。”这以后邴原就在这所学校里学习。整个冬天,用心诵读《孝经》《论语》。自打儿童时起,就表现突出和别的孩子不同。到他长大后,他的品行如同金玉一样光洁。邴原想远赴外地求学,就到安丘拜访孙崧。孙崧推托说:“你家乡的郑君,你了解他吗?”邴原回答说:“了解。”孙崧说:“郑君治学,纵览古今,研究的范围宽广,博闻强记,探索幽深的道理,实在是求学的人拜访的老师中的楷模啊。现在你却舍弃他,远行千里到我这里,恐怕你认为郑君只是家乡的长者。你好像并不了解郑君却回答说了解他,什么原因呢?”邴原回答说:“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是先生仍然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个人的打算不见得相同。所以才既有登山采玉的人,也有入海采珠的人,怎么可以说登山的人就不了解海的深浅,入海的人就不知道山的高低呢?你说我仅把郑君当作家乡的长者,你是否认为我就是家乡无知的人呢?”孙崧向邴原婉言道歉。并说:“兖州、豫州一带的读书人,很多都是我所认识的,很少有像你这样的;我写封书信向他们推介你。邴原尊重孙崧的意愿,不好意思拒绝他,带着孙崧的信告辞。邴原内心则认为拜师求学开导学问,只有志向高远的人才能做到学识通达,这不像结交朋友,要靠介绍来促成。书信对求学有什么用呢?就把孙崧写的信放在家里,继续外出求学。
上海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 篇9
这些古今中外的文人们无不在向我们传达一个观点:老非迟暮,而是岁月之历久弥新。
在整个社会开始步入老龄化的同时,我们的人生便也在时代的激流下被蒙上了一层时光的滤镜:古董要收藏年代久远的,电影要去看黑白带沙点的,工作要有好几年经验的……“老物件”们饱受赞美,年份不够的“新物件”被扔在了灰堆里,等着积灰也成为“老物件”的一天。
历经岁月沉淀的“老物件”自是好的,但“新物件”也自有它的价值。因为,事物的价值,原本就是天生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巴金仿《红楼梦》将阴暗的旧社会家长制撕开一道大口子的时候不过是个二十八岁的青年;胡适扛起“新文化运动”大旗之时才将将大学毕业;我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是源自一群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学子的一腔热忱,从此,我国走向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他们在没有经历过时间沉淀的年岁,达到了常人数十年沉淀也难以启及的高度。由此可见,明珠之所以为明珠,是因为它生来就是明珠。
人无法认清明珠的价值,错不在明珠,而在不愿识得之人。事物的价值天生存在,关键在于个人的目光能否穿过时间的缝隙窥到端倪。
韩愈曾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目光都仅局限于自己的一个小圈子中,于是他们只能看到他人已然识得的“千里马”,而无法通过自己去发现新的“千里马”。于是他们便武断地做下定论,曰:“天下无马”。呜呼哀哉!这是多么得一叶障目!多么得可悲!
然而,作为被藏灰的“新物件”,我写下话这些并不是在发牢骚,也不是在否定“老物件”的价值,而是在感慨或许我们都错了,事物的价值或许从来都不在于时间沉淀的短长,而是经年不变的初心,是历经百难千阻后的一路始终,一往无前。
有人将时间沉淀成一把又厚又长的胡子,就有人将时间酿成一杯香甜醇厚的酒,而一切的源头便是两者青年时代许下愿望的不同:
你这一辈子,是打算熬资历,还是打算好好珍惜这仅有一次的人生?熬资历的人生,再久的时间沉淀也是徒劳。朽木经年终腐朽,鱼目万年非珍珠。
2012年上海卷高考满分作文 篇10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上海市考试院关于作文题的评析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寓意是:人们对自己心灵闪过的“微光”往往因为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而轻易舍弃,结果在天才作品中却又发现自己曾经产生过的有价值的念头,说明一个人应当珍视自己身上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羡慕别人。
材料作文的思辨性,首先体现为材料的呈现方式。该材料取自《爱默生集》,文字理性,富有思维张力,体现思辨性材料的特点。二是材料的内涵。选取的材料内涵相对趋一,这种趋一的内涵又具备进行纵向深入思辨的可能性,材料内涵本身具有哲理意味。考虑到高考参加人数众多,命题在开放与限制之间寻平衡:对材料可以从多角度切入,比如对微光的理解、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坚持自我等等,但最后这些切入点的指向应当还是收拢于对“自我”的思考。三是材料的思辨性在考生作文中的体现。考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自我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塑造自我、愿意有怎样的“自我”等的思考,不仅对成长是重要的,也较贴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思辨能力才能真正在考生的作文中得到体现,才能在评卷时得到测量,才能真正实现作文的测量目标。这条材料,一般比较合适用议论文形式写,也可以用记叙文形式写,将对相关问题的思辨通过记叙具体的人物和事表现出来,切合题意,文体的适应性也比较恰当。
【写作指导】这个题目有很多角度可以写,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比如“不舍弃自己的微光”,就是擅于发现自我,看到自我的价值,不要自卑;也可以从要有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充分张扬个性的角度来写;反过来,也可以说“认识自我是难的”,很多人在不经意间抛弃了自我,鼓励大家追寻自我。
用微光照亮自我(70分)
有人说天才不同于常人的一点即在于他能珍惜、看重自己心灵中的微光。(第一句便点题,是能文者。陆机的《文赋》谈到作文的奥妙时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赖兹以效绩”,就是强调点题的重要。因为这样能使阅卷官一下子把握你要说的内容,就会循着你的思路看下去。)的确,正因为常人舍弃了自身的微光,他们得以(“得以”用得不妥,应该为“才能”,表示是无可奈何的。)融入世俗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那份微光写入作品中,却成了超脱世俗的惊众一笔,照亮珍惜它的人,以“天才”的独立人格遗留于世。(不动声色地把微光与“珍惜独立的人格”联系起来,这样就让后面的论述十分集中。)
微光,即如康德评启蒙运动一样,“助人摆脱加诸自身的愚昧状态”。这愚昧并不是指智力上的缺憾,而是随着社会世俗大流,完全为时代、社会所限的个人无力感。因而,心中的一点微光,若是珍惜了,就必能助人在冥冥众生中辨出自身的人格与价值,从而超脱社会的“常人”限制,以独立的“天才”而存于世。(进一步阐明微光的价值所在。)
我们深知自我的微光来之不易,却又将它舍弃,那是源于自身的恐惧。我们害怕在社会中若还持着那份微光,违背了大众取向,就会成异类,被孤立——我们害怕因不舍弃微光而带来的孤独。于是,微光在不停的求众中因舍弃自我而遭毁弃,终至我们成为被社会归类的一员,丧失了自我独立的人格。(分析“微光”被舍弃的原因是害怕孤独,为文章增加了深度。)
天才们在保留微光时也享用着自身的孤独。“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时”,波德莱尔这样说道,“你就真正地拥有了自我。”(这句话引得妙)正因为微光源自自我内心,所以保持一份微光就意味着与社会、世俗的不同;因而你要时刻从人群中抽身开来,在孤独与寂寞中与自己对话,看看你心灵的微光,小心地呵护它,为它添油拨芯。“黑暗中屋内那隐隐的灯”,巴金笔下的《灯》不仅是行夜路时的引领者,也是在孤寂中慰藉心灵的微光。因为不肯舍弃心灵的微光,他们变得孤独;而又因为珍惜呵护着这份微光,他们在孤独的完满中得到慰藉。(所引巴金语来自课文)
将微光诉诸作品,传于世人,需要更大勇气。那等于是与世宣告对“常人”的决裂,号召大家重视“微光”。于是便有了王尔德笔下快乐王子与夜莺的善良单纯的高贵,陀思妥耶夫斯基流露出的对底层的悲悯和超人类力量的探索,贝多芬奏鸣曲中英雄精神对呜咽命运的反抗,高更笔下塔希提岛自然淳朴的人类生活状态……微光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最终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便是众人本有的同一张“脸”。赫尔曼〃黑塞其实早已指出,众人的心性、微光,源自一个整体,无怪乎我们会对天才作品中的微光如此熟悉,也无怪乎他们会激起人心原有的微光。(由个人的微光上升到人类共同的微光,接近尾声处又一次升华。列数名著,而非堆砌!)
据说巴老晚年常在屋内背诵《神曲》——那是他在与但丁的心灵微光交流吧!其实,我们也应保持、重拾那一份微光——不问社会怎样吞没众生,愿有一份微光照亮自己成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一个自我。(再引巴金,点题,呼应,情感充沛,文采斐然!妙!)
【阅后感想】这篇文章的成功,来自两个方面:
一、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
二、善于谋篇布局。看得出,这两点都来自于作者丰富的阅读。巴金的灯,来自课内;高更、黑塞等,来自课外。没有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排列,没有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警句,有的是平实的有思想厚度的文字,如诗如歌,使人读后有得。这个得,就是“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告别仰望,点燃微光
(70分)
泰戈尔有一首著名的小诗——河的此岸暗自叹息,一切欢乐定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欢乐尽在对岸。(引诗意味深长)
人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直把杭州作汴州”,同样,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题扣得好)
时光流变,让昔日的微光渺然无痕;岁月的尘埃,让思想的结晶锁在知音寥落的舞台。这不仅是人类的悲哀,更是思想文化的悲哀。(有情)
表面上这样的悲哀源于外界因素的挑衅和诱惑。萨特犀利地揭示了一个人们不愿承认的现实:科技对人文的漠视和侵害。现今各类万能的搜索工具早把人心灵中闪烁的微光掐死在了摇篮里。然而在本质上,悲哀源于人类的“三心”:菲薄之心——认定自己的思想只是“下里巴人”而非“阳春白雪”;依赖之心——对于一个事件或一个命题,习惯性地请求网络,缺乏独立思考;慵懒之心——即便灵感一闪而过也懒得速记下来,过脑即忘随风而逝。(为“三心”之说鼓掌)
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三心”结为联盟,微光成了奢侈,似乎灵感只属于天才,微光是一门“绝学”,这样的后果是科技在掌上眉飞色舞,糜烂生活的姿态
大行其道,可堪思想之花的枯萎颓败,灵感乍现的涸泽枯竭,社会文化氛围的浅显薄弱。(文字漂亮。科技对人文的侵害似乎还没讲清)
然而,当繁华落尽看到天才作品里被我们舍弃过的微光时,我们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的发展从来是靠大众文化的前进,与每一个个体的微光息息相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微光,亦能照亮整片天空!(社会关怀在此处体现。善于自问自答。此乃作文之道。)首先,这需要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平等,从“博”而后“专”,改变公众对有关学术、灵感想法的一贯仰望,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大师出于大众,教育的发展可以营养培养大师的泥土。其次,可以学习西方开发出灵感的新载体。国外有专家开发了一款游戏,玩家可以任意组合,寻找蛋白质结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发现蛋白质的大家。再者,我们应逐渐告别“三心”,别让自己的菲薄、依赖、慵懒主宰了思想,限制了微光。(同样是首先、其次、再次,这是有内容有思想的,并非简单罗列。)当我们重拾自身的好奇心去关照生活,我们的微光能聚成一片,集体的微光终成一片光明,照亮的不仅是思想文化界,亦为社会的发展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微光之价值)微光属于天才,更属于大家。我说:河的两岸欢声笑语,一片祥和。(同样是呼应,这样的呼应有声有色。)
【阅后感想】本文以思想活跃取胜。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怎么解决问题,条分缕析,思路清楚。前半部分分析“微光”被舍弃的过程,由表面到本质,语言漂亮,能打动人。后面谈“怎么办”时,举出三条“对策”,平实而言之有物。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开头和结尾让人眼前一亮,光是印象分就能增加不少。
自立
(69分)
我曾无数次地翻阅一本名为《自立》的小册子,它的作者是爱默生——美国最受人敬仰的思想家。(开篇自然,仿佛在诉说心声。)
故而对于高考的这段材料,我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人们对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这样的现象大概是爱默生著书的发因。世人盲从而不思考,思考而不独立,独立而不自信。“自立”的提出切中要害。自立,是我们所最需要的!(从“盲从”到“自立”层层推进)何为自立?爱默生说过他对天才的解释:“天才即是相信心中的真理对其他任何人都适用。”自立便是感受“心灵的微光”,相信它的价值,相信它也是其他人心中共有的常识,自立是人有所体悟,有所沉思,更有所坚持。(把自立与微光紧紧扣在一起。把爱默生的材料用足)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便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立的故事。35岁以前,克里斯特兰德是一个股票分析师,有持家有道的妻子和漂亮的孩子。35岁以后,他成为落魄的画家,从巴黎到莫里哀岛,他总画些“难看”的画却不知疲倦。是什么引发了如此改变?他说,是创作的欲望折磨着他。他捕捉到了“心灵的微光”,并不惜一切将其表达出来。最后,在他画出了“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后,快乐地死去。人们在他的画中看到了自己心中的世界,或许是曾在心中闪烁的微光。(在考场上敢于从容地讲故事,以说明珍惜微光之可贵,大气!)
自立是自由的前提,是对心、对真理而不是对任何权威的服从。人不该舍弃他“心灵的微光”,因为是真理,就该坚持;是真情,就该抒发!(微光是真理,微光是真情,是真理真情就该表达。这就是自立。)
而自立又何其不易呢?盲从不是这大千世界的本色吗?去年3月,日本一场
海啸引发了食盐危机。许多人根本不用头脑思考、计算,闻风即雨,理性仿佛不存在于蝇营狗苟之间,多年的社会生活将自立完全磨去。摒弃自立甚至出现在知识分子之中,论文抄袭已成常态,每天都会将空话套话挂在嘴边。真理何在?真情何在?(结合社会现实,从反面证明微光之重要。文章有批判力。)
任何时代都需要人的自立。唯有自立的人,才能发出理性的声音,进行清醒的思考。也只有自立的人能获得内心的自由。(这段警句式的语言很有分量。)就是这样一本算不上书的小册子,时刻发出铿锵之音,在我内心回响。对,我也曾这么想的。现在,我要这样做了。(文字活泼可喜,如自言自语。学而时习之,关键是做,是实践。)
【阅后感想】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材料正是由爱默生的一篇散文节选后改写而成的。可以想象这位考生在展卷那一瞬间的心情必然是惊喜:“运气不错!”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篇文章也做得行云流水,浑朴天成。引用两本书,几个社会新闻,就从正反两方面把我们最需要自立的这个道理讲清楚了。其实这“运气”并非偶得,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会想到在高考前翻阅爱默生吗?文章本身的好坏,终究还是数年积累之功。
灵光一现 “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题记
如果智慧是一朵莲花,那莲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点亮的蜡。荧荧的那一剪光虽微弱暧昧,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闪光就仿佛是微风漾起的一道道涟漪;万紫千红,智慧的闪光就好像是那偶尔飞来嗅闻芬芳的彩蝶;晴空万里,智慧的闪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啸唳长鸣的云鹤。
残酷的岁月扬起漫天黄沙,将一个个或悲壮或悠然的身影埋没于九尺黄泉,然而,这又怎能湮没在黑暗中闪动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撩拨着我们的情思。情思,是灵感的触发器。灵感,是和我们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为一缕青烟无影无踪。凡人需要灵感,文人更需要灵感。后者比之于前者,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多半会紧紧抓住这黑暗中的那一道闪电。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发出陶潜灵感的产物吗?菊香弥漫,再酌上几杯浊酒,岂不美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复何求?会稽山阴兰亭,云天朗朗,惠风和畅。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滨,流觞饮酌,歌咏唱答,不也是出自内心深处被激发出的那些许情感吗?一篇《兰亭集序》,唱出了“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为虚诞”的感慨。还有赤壁古战场,不只有多少人去凭吊过。苏东坡、辛弃疾,后来者更是不计其数。赤壁在他们的头顶上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在文坛竖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评析】推荐阅读:
2009高考满分作文试题评析:上海卷07-26
上海卷高考作文范文07-24
高考作文上海卷例文08-28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上海卷)10-21
高考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07-08
2023上海高考作文06-29
2016上海高考作文09-27
上海江苏高考满分作文08-27
上海高考作文立意构思11-09
上海高考英语满分作文汇总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