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多元化论文(精选7篇)
劳动力多元化论文 篇1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不协调的表现。于2008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一部体现以人为本, 及时、方便、快捷、公正化解劳动争议的法律, 对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对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推进, 利益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都有相应独立的利益诉求。而在市场体制下利益主体地位的不平等、利益分配的不合理难免产生不公正、不合理的利益要求, 引发劳动争议。劳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经济社会的严重失衡。加强劳动争议协调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解决利益争端, 调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劳动关系。
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资争议调解与仲裁的变化
新法的制定本着“鼓励协商、强化调解, 仲裁为主、裁审有机衔接”的思路, 强化了协调、调解对于劳动争议的解决作用, 以多元化劳动争议的调解模式替代了调解组织的单一性结构, 并规定了“一裁终局”。
过去,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主要是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有相当部分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没有设立企业调解委员会, 在小型非公企业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行业,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也发展较慢, 缺乏相应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目前这种现状在法律上已有所改变。我国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是“一调一裁二审”, 但为尽量把争议与纠纷解决在基层,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成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发生劳动争议, 当事人可以选择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相对于过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单一性来说, 这部新法增设了两项新规定, 一是赋予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争议的职能;二是明确了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地位及职责。这种变化扩大了劳动争议的基层调解组织的范围, 在基层能够更多地容纳和解决劳动争议, 争取将大量纠纷解决在萌芽、解决在源头。多元化劳动争议调解模式鼓励部分劳动争议可以放到调解阶段予以解决, 并使调解协议富有法律效力。如《仲裁法》还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 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 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除此以外, 新法增加了有条件地“一裁终局”的仲裁机制。为解决劳动争议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新法对现行劳动争议机制进行了部分变革, 规定对部分案件实行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是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养老金或者赔偿金, 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是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三是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强化工会组织的调解作用, 充分发挥集体谈判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协调以及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协调等。然而现实情况是, 发生劳动争议时, 由于劳动者相对于企业来说往往处于弱者地位, 劳动者权益难以在双方不平衡的条件下发挥出来, 必须由工会组织出面与企业进行谈判, 维护职工利益。这样, 工会发挥集体谈判的作用非常重要。
建立集体谈判机制可以说是解决企业内部劳动争议、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道防线”, 它是职工与企业之间的自行调整机制, 工会的作用若能充分发挥出来, 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才能畅通, 出现劳资矛盾也才有可能首先在企业内部理性有序地自我调节解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规定了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的地位和职责, 即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 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还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三方性原则, 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办案, 有利于在仲裁过程中反映职工的利益要求, 依法维护职工权益, 促使劳动争议公正合理的解决。但我国多数企业对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协议不了解, 工会与经营者尚缺乏协商、谈判经验。因此, 帮助工会形成健全的劳动关系内部协商机制, 提高协调劳动关系的整体水平非常重要。目前虽然有了法律的强制规定, 但真正实现工会作用的发挥还需进一步的努力。
三、政府以公平公正为基本价值取向制定劳动关系政策, 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
改革要“以人为本”, 使多数人不断分享改革成果。然而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矛盾的凸显, 已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的最大风险源之一, 必须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中的特殊主体,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 必须承担起维护社会公正的职能, 当劳动者的力量和资本所有者的力量失去平衡时, 政府必须通过行政权力扶助弱势一方。
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罗恩·比恩 (RonBean) 在《比较产业关系》一书中指出,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主要扮演五种角色。其中政府扮演第三方管理者角色, 即为劳资双方提供互动架构与一般性规范;政府扮演法律制定者的角色, 通过立法规定工资、工时、安全和卫生的最低标准;如果出现劳动争议, 政府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 为劳动关系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 使劳资双方能够平等地通过协商或谈判来解决内在冲突, 使产业冲突减少到最小程度。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加强劳动立法, 是我国政府目前处理和解决劳动争议, 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政府既要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协调运行, 又要协商劳资矛盾解决劳动争议, 还要鼓励和支持劳动关系双方尽可能通过调解和仲裁程序解决劳动争议, 进入诉讼程序要努力促进公正裁判, 避免出现激烈冲突。而且在协商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 政府的监督作用尤其重要。
总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不是回避矛盾, 否定利益差别, 而是必须正视劳资之间的利益矛盾, 并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平衡双方力量, 规范双方行为, 实现利益诉求。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劳动关系, 而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以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取向。为此, 无论是工会、企业和政府, 都应承担责任, 积极作为, 因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12月29日
[2].徐亚萍.劳动争议日趋显性化——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科版) , 1997, 4
[3].丁胜如.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及职责履行[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
[4].戴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6, 2
劳动力多元化论文 篇2
关键词 多元化;农业技术;合作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45
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科技,要有效地推动农业发展,只有利用可将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农业推广技术,我国目前形成的主要农业运行模式比较适应我国农户规模小、经营较为分散的基本国情。然而根据当前我国的基本农业现状,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要促进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有效推广农业技术资源,构建有效的多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 多元化技术推广的系统动力机构
1.1 政府主导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和发展的基础
相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体系,世界的农业推广体系相对较为完善。世界的农业推广体系多种多样,对我国有很多借鉴意义。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农业推广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和科研力量。目前世界的农业推广体系已基本初步完成,并成为政府推广农业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1.2 需求互补
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系统动力包含了各个动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1]。合作农业推广和控制的行为主体是推广合作产生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对合作农业推广的推动作用起到了中坚力量。由于各个主体要素拥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及其利益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需求互补,达到合作目的。
1.3 明确推广主体多元化对其定位
依照现代化农业发展大需求趋势,需要将农业推广技术进行明确地定位[2],真正做到农业推广技术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在此基础上,明确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整合现有的资源,根据各地区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整合综合设置。
1.4 充分发挥涉农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基础上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制度更新。也是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即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这种形式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涉农组织也相应带有一定的经济色彩。在农业推广方面也适应众多农户的要求,加快传统农业被现代技术改造的步伐,涉农组织的健康发展与我国的农业推广相辅相成。
2 多元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职能定位尚且不够清晰
我国有许多地区仍对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实行权利混乱下放,各种服务混为一体,导致农业推广技术推广力量分散,缺失中枢力量,对推广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出现多头管理、推诿责任等局面,工作效率严重降低,公益性农技人员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经营创收。
2.2 奖励机制不够完善,推广效果不够显著
我国农业推广技术现状一般是领导直接定项目、下达农业计划、拨散工作经费,推广人员的推广知识只是为了简单地应付上级领导的分布任务,不注重具体推广效果,同时因缺少具体完善的奖励机制,更别说替农民在生产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和进行详细地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教育。同时,推广人员与农民也缺乏紧密的有效信息沟通。
2.3 独立设置内部机构导致资源浪费
在我国现有的农业推广技术部门有四大类,分别为种植业、农业机械、经济管理、畜牧水产业,都分别设置的有工作独立部门,同时都以本部门领导下达的推广任务为主实施乡镇农民的推广活动。各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信息与沟通,形成不允许外区推广人员到本地推广技术的局面,无法发挥推广部门的整体优势,造成资源浪费。
3 具体实施多元化技术推广措施
3.1 合理配置相关技术人员
要体现出农业推广技术的多元化,就要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主要导向,合理配置相关技术人员,同时依据公益性职员的具体任务来促使其全面素质的提高,对分配其推广目标加以明确的要求来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增强农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的训练力度,不断更新相应的技术知识,结合实际展开培训工作。以促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在新发展階段增强农业推广技术的能力。
3.2 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支持并鼓励广大的农业技术合作组织,积极地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大力支持一些农业科研学校及农业科研院。可以相应减少农业推广设置的内部机构,以此避免资源浪费,使一些专业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加快农业推广技术的多元化步伐。
3.3 增强对农民的推广技术认知
农民的素质对农业推广技术发展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要不断增强在农民中开展农业推广技术的培训力度,展开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推广技术培训课程,如重点在如何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转化率这两项问题上,重视培训内容,从而加快农业推广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的脚步。
4 结语
多元性推广农业技术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多元化农业推广技术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提高广大工作人员及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同时有效地将政府、农民、相关机构以及科研单位进行有机结合,加大执行力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改正。完善合作机制,实现合作协同,将农民的需求与推广内容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以此达到农村产业繁荣发展、多元化农业推广技术有效实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姚云浩,马力.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
[2]智敏.对构建多元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探讨——来自陕西“大荔模式”的启示[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5):7-11.
[3]赵志丽,吕聪峰.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对策[J].河北农机,2014(7):22-23.
劳动力多元化论文 篇3
一、高校德育动力定义及其机制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 而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 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共同促进了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德育动力同样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 各种相互作用的要素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和作用, 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向前发展。这一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机制, 一是高校德育系统与其他教育系统一样, 需要进行信息交换, 需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二是高校德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正确发挥高校德育系统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高校对学生整体教学的总动力。由此可见, 高校德育系统的效果, 与其中各个要素密不可分, 同时与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结构也不可分割。因此, 要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就要充分了解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因素, 将各个因素整合达到最佳组合状态, 使其协调运转, 共同促进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高校德育动力的特性
了解和把握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特性有助于正确把握其运行方向。在研究中我们既要善于发现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个性, 又要善于把握系统结构的共性。
1. 整体性。
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 其组合同样遵循“整体优化律”。当各个个体按照合理有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 其整体的功能就能得到正常发挥, 也就会大于各个组成功能之和。相反, 如果各个系统和个体按照无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 整体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 整体功能也就小于各个个体功能之和。因此, 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就要合理安排教学布局, 科学统筹规划德育教学各个系统的组合结构, 寻求高校德育各个组成要素的协调运转, 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
2. 稳定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稳定性和绝对运行性的统一, 都是经历一个从不稳定的变化到稳定的变化的过程, 然后从稳定的变化继续向下一个不稳定继续前进。只有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才能实现系统的完善和成熟。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一发展过程, 并且这一过程的周期较长, 这也就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相对稳定, 进而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这一特性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在改革和创新时既要看到其必然性, 也要看到其相对稳定性, 从长远利益来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改进。
3. 开放性。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只有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 才能有效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同时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社会各个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时刻影响者高校德育教学工作, 而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也同样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要不断发展, 与时俱进, 优化教学环境, 更新教学方法, 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4. 转换性。
矛盾双方是相互变化相互转化的, 通过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进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矛盾体, 不仅与其他矛盾体进行着相互转化, 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也在进行着相互转化。一方面高校德育教学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 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各个客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各个客体之间通过不同时期的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 控制并且协调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进而实现了教学的转化, 从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正常向前发展。
三、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结构
1. 内动力的作用。
内动力即事物发展的内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只能通过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内因来起作用,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高校各种管理因素、校风学风, 以及学校心理氛围等因素,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是高校本身对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如果高校能够为德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就能够不断推动德育教学的发展。
2. 外动力的作用。
事物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受到以下两个方面外动力的影响, 一方面是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如智力的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 为德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反过来德育的发展又能够为智育提供良好的品德保证;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高校德育动力的影响, 包括我国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
从微观角度来讲, 高校德育内动力和外动力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通过人的作用来实现, 即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一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向教育客体传播知识, 并且影响和作用于客体, 而客体又通过自身的学习提高反作用于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 使得德育教育主体不断提升自己, 完善自我, 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共同发展, 进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四、高校德育动力多元化构建路径
1. 教学因素的构建。
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教学因素的发展和提升, 教学的改进是推动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改进的有效力量, 也是实现高校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高校德育教学因素又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 教学主体即高校德育教师;教学客体即在校大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四个教学因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 共同形成了德育教学的矛盾体, 并且通过矛盾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共同促进矛盾体的前进和发展。这些矛盾体是高校德育教学的动力, 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正是在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不断变化, 然后从解决到产生新的矛盾过程中不断发展, 进而再解决新的矛盾, 如此反复, 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科研因素的构建。
高校教学离不开科研活动, 而科研活动正是知识创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动力系统不仅要实现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传播, 还要通过科研创新活动提升知识储备, 更新知识理念, 实现教学相长。高校德育科研活动作为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一个矛盾体, 始终贯穿于高校德育教学之中, 与其他矛盾体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 高校科研活动的发展又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 如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等, 在某些条件下, 这些因素也是推动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发展的动力之一。“教, 知其困”这说明科研这一实践活动能够拓展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者的视野, 发现其中不足, 为推动教学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实践已经证明, 只要施教者采取了恰当的教学方法, 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 提高高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3. 教师因素的构建。
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 直接担负着培养学生具备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的任务。因此, 高校德育动力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资力量的运用。社会发展对教师的学历、政治业务素质提出的要求, 以及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等, 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外部动力, 但外部的条件与压力要转化为教师的行为, 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就是在需要—满足—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因此, 我们要先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教师需要的实际状况, 对于不同类型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恰当的满足, 并加以合理地引导, 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精神层次的需要, 激起其长盛不衰的工作动力。
4. 管理因素的构建。
高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为高校德育提供强大的动力。一般而言, 在高校管理中有两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着的动力。一是物质动力。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关心高校学生们的物质需要, 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 尽可能使他们获得较好的物质条件。二是精神动力。管理是人的活动, 人有精神, 必然有精神动力。精神动力要求管理者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学生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 提高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 增强高校德育动力是保证德育实效性、有效性的基础措施之一,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充分、高度重视, 取得更多的理论成果, 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德育实践。
摘要: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构建比较复杂, 涉及多个层次, 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不同层次和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促进, 相互作用, 共同作用于高校德育教学,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德育动力,形成机制,多元化,建构路径
参考文献
[1]刘社欣, 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 (4) :100-103.
[2]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90.
[3]张耀灿, 郑永廷,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32.
[4]丁元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建设四个机制[J].嘹望新闻周刊, 2013, (41) :33-35.
[5]何一成.融合与创新: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153.
劳动力多元化论文 篇4
坐在张总的办公室, 隔着百叶窗, 我看着窗外车来车往的北京城, 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叫做包容的力量。每天, 来自全国各地, 甚至全世界的不同种族的人纷纷涌入京城, 多元的文化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舞台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和体现。
在办公室内, 来来回回穿梭着的员工也来自祖国各地: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甘肃、湖北、湖南、重庆等, 而北京天云动力已在全国多个省份设有13个办事处, 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忙碌、和谐的画面一下子浮现在我的眼前。
泡上一壶茶, 张俊峰总经理坐在办公桌前和我娓娓道来:你知道四川的南充么?那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深究历史根源,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出生在此;近代史上, 张国焘领导中央红军北上, 南充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 南充作家创作的小说《山杠爷》被改编为电影、川剧, 均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而我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我知道历史, 我要与时俱进”
“人要知道历史。走南闯北多年, 我都牢记着家乡有着多么辉煌的历史, 历史会让人更好的成长。跟随着时代的脚步, 我成了真正意义上‘农村孩子进城’打拼事业的典型人物, 也是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代表性人物。”
1994年, 张俊峰只借了路费就来到北京打工。10月份的京城深夜, 寒风凛冽, 天气凄凉, 孤独、寒冷瞬间袭来, 但他没有退缩, 因为心中怀有梦想, 他要坚定地前进。很快, 他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的北京还没有现在如此的开放, 全公司只有他一个外地人, 口音的不同引来了同事异样的眼光。在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张俊峰时刻谨记自己是个外地人, 在平日的工作上, 他勤奋、吃苦耐劳、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短短一年的时间, 他被提升为部门经理。
“我要让员工感觉到公司就是家”
“大学时, 我的党委书记教会了我2个道理:一个人总是渺小的, 但把一个人的力量融入组织, 通过发挥组织作用, 力量就会是无穷的;机会是给需要机会的人。很庆幸在大学里面参加了许多活动, 使我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从一个雇员转身创业, 张俊峰经历了整整10年。10年, 公司从开始起步的7个人到如今的245个人, 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天云动力纯属民营企业, 但张俊峰努力营造“公司就是家”的企业氛围, 坚持全员社保, 用实践践行着大学时牢牢树立的人生观。
在天云动力, 尊重是最基本的素质。基于此, 张俊峰创建了“以人为本, 公平竞争, 创造尊重、和谐的公司环境, 真诚回报社会”的公司企业文化宗旨, 为员工打造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强的工作环境;树立了“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理性竞争, 规模效应”的经营理念。张俊峰说:“我希望大家能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工作;以平和的心态去理性的竞争, 公司会从每个人的思维、方向、空间多方面衡量公平;通过内部的锻炼加强员工凝聚力, 打造战斗力强的队伍。”
荣获的奖牌
正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企业方针, 截止到2009年11月份, 北京天芸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再创高峰, 突破1.3亿元, 其中艾默生机房空调的销售达到了8 000多万元, 大金的销售额达到3 500多万元。2010年, 北京天芸动力销售发展战略是“双翼展开, 中腹突出”, 将继续保持两个拳头产品——大金和艾默生的稳定合作, 在稳定中推动整个公司的发展, 打造安全、稳定、持续、健康的企业。
“年轻人, 请融合多元化的世界”
2009年末, 电影《阿凡达》中纳美人高呼的“融合”成为当下最潮的字眼。对于当下一批又一批走入社会的年轻人, 张俊峰认为, 年轻人要积极面对职场生活, 融合到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来。大学里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毕业之后一个基本工具, 目前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 传统文化和多级分化相碰撞使社会生存变得越来越艰辛。面对这样的环境, 年轻人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良好的规划, 加强适应能力, 不断地锻炼、提升自己的阅历, 脚踏实地和心高志远相结合, 要保持高度的热情, 但不要盲目地追求那些所谓的酷和另类, 要融入主流社会思想。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着创业, 事实上, 做一件事和做一项事业的差别很大。选择做老板是人生的一项事业, 是你处在社会上别人对你的认可度, 这靠的不是一个机会, 而是人本身。不做好前期的人生规划是很难成功的。”张俊峰提醒年轻人不要盲目的创业, 这需要历史的时机。实实在在做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借助一个平台, 可以走得更快, 但这样的机会可能有可能无, 无论如何你都要等待。能够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生活的人才会成熟、稳健。
办公室一角
公司简介
北京天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天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 专业致力于改善空气环境和保障机房动力环境。公司主要产品有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商用空调、空气加湿机、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新风节能空调、除湿机等。其主要代理产品为:瑞士NORDMANN (诺曼) 电极式蒸汽加湿器、美国Emerson (艾默生) 网络能源一体化系列产品、意大利HIROSS (海洛斯) 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上海DAIKIN大金商用空调。
公司为中国制冷协会会员、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网络运维专业委员会会员、被国家商务部研究院评审为诚信企业单位、加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会员单位, 其属下的北京天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劳动力多元化论文 篇5
一、多元办学的内涵
多元办学作为一种办学体制形式而存在。由于办学体制涉及谁是办学主体以及怎么办学的问题,所以多元办学所指即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在我国,实现多元办学首先要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的办学体制。
从历史来看,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的一元办学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办学由一元走向多元成为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趋势。多元办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必然产物。实现多元办学涉及政府、社会、学校等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针对政府包办教育的一元办学主体而实行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首先是对一元化国家教育权的扬弃,其实质是对公共教育权的重新分配,是公共教育权的多元回归。
二、多元办学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 一) 以多元办学为导向的办学体制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和强大动力
教育体制从外延上来看,至少应该包括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必须看到教育管理体制从属于行政体制。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支配和决定之下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单独取得大的突破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寻求管理体制外的增长。办学体制虽然由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办学体制改革可反作用于教育管理体制,从而促进教育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办学体制改革是“管理体制改革的自然延伸,办学体制改革,既造成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又形成了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并且在原有的各级政府纵向管理教育的体系之外,新开辟了社会各方面横向管理教育的途径,这必将极大地充实和完善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2]。人才培养体制是教育体制的核心,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有赖于谁来办学即办学主体是谁。科学的办学主体恰恰是办学体制的核心问题。以往我们改革的重点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确立真正独立的办学主体以及充分发挥办学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事实证明,试图越过办学体制改革而进行的教育改革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最终必然以失败告终。因此,办学体制改革应成为当下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以多元办学为导向的办学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其以独特的方式深刻影响和推动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实施以多元办学为导向的办学体制改革紧密相关。
( 二) 实施多元办学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
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是实施多元化办学的重要内在理论依据。由于受到长期精英主义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当前的学校教育不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成才的多样化人才观念在短期内难以在思想上树立和在实践中执行。尽管这些年我们的教育规模在迅速膨胀,但是对于社会人才需求的供给却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种教育供给和市场需求的不匹配状况说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早已由过去的数量型紧缺向结构性短缺转变。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短缺表明我国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模式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多元化办学实际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人才需要以及社会公众多层次学习需求的自然反应。多元的办学主体和多样性的办学形式必然带来多样化的办学类型。各不同办学类型的学校依据自身情况予以科学定位,依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制定多样化的培养目标。这必然导致教育质量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因此,只有真正确立多元化办学体制才能克服学校过分一律、千校一面的同质化顽症,各级各类学校才可能办出特色,人才的多样化才有可能。
( 三) 实施多元办学可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均衡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显著特征。造成这种局面,长期以来的财政性短缺是根本原因,但体制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是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在精英主义教育思想的主宰和支配之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被压抑和抹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也更为强烈。当前,财政性短缺得到极大的缓解,体制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越来越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的多元办学体制,通过破除体制性短缺和调整结构性短缺,才能创造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多元办学体制下,通过国有民办、公办民助、组建教育集团、建设大学城制以及混合股份制等办学形式,从教育中受益的除了国家与社会,还有参与办学的多元主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以及公民个人,这必将有力地调动各类办学主体的办学积极性和能动性。“市场力量是效率的源泉,是十分稀缺的教育资源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所以要保障市场机制对教育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源进入教育领域的实力也越发增强,再加上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形成了民间办学的良好传统,所以如果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总供给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 四) 多元办学体制有利于克服僵化教育体制对教育活力的束缚和扼制
对于政府而言,多元化办学可以增大教育供给以满足公众教育需求。政府在推进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既希望更多社会力量进入,也因为社会力量的体制外属性而感到不安,甚至予以排斥。这种体制外属性的社会力量通过提供资金以增加教育资源的所谓多元化办学并不是基于教育转型发展变革的自身需求,而只是一种外围力量的“量”的增加。真正的多元化办学所带来的不应该仅仅是教育“量”的增加,而更应该是教育“质”的改变。多元办学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上发挥作用。实施多元办学首先可以破解广泛存在于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以及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的强大制度性壁垒。由于归属不同体制,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很多时候更愿意对公立学校负责。民办教育在招生就业、学生升学、教师待遇等方面均受到不公平对待,事实上,这已成为阻碍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双轨体制使公民个人在二者之间的往返选择难以实现,同时阻隔了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相互沟通的道路,断绝了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可能。这种不正常的制度缺陷加剧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非均衡状态,极大地限制了社会选择后备人才的范围,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摩擦成本。多元办学可以弥合教育领域的地区性分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城乡办学二元结构、面子工程和教育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从而激发教育活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确立多元办学体制的现实障碍
(一)多元化办学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不足
1. 对于多元化办学的关键问题尚缺乏明晰的法规界定。多元的办学主体和多样性的办学形式无疑是多元化办学的关键问题。但是具体怎么个“多”法,还没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在理论上,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公民个人、国( 境) 外办学机构等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是办学主体。但是办学主体的职责是什么,有哪些权利,必须有相应的法规予以明确的界定。同时随着多元化办学的快速发展,多样性的办学形式也引起各种争议。例如: 国有民办学校、股份制学校、名校办民办学校等国家教育部门与行业、企业以及公民个人的联合办学,教育部门( 学校) 之间、企事业单位与公民个人之间等多样性的办学形式,这些办学形式在突破传统办学体制的同时也彰显了多元化办学在管理方面的制度缺失。如何进一步通过多元化办学培育教育事业发展的生长点,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已成为时代提出的不容延宕的重要问题。
2. 对于多元化办学缺乏整体性的制度设计。长期以来,多元化办学一直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自发状态,政府对多元化办学的体系和结构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顶层设计严重不足。多元的办学主体和多样性的办学形式必然带来学校内外制度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带来学校与学校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状态和制度性歧视。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过程,政府在其中必须充分发挥统筹作用。这种统筹首先表现在需要政府构建系统性的制度体系,从而能够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予以衔接、横向予以沟通,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之间的学习成果可以实现相互认可并互相衔接。同时为所有学校提供一个统一的一体化竞争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多元化办学向更高层次发展。
3. 民办教育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实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民办教育就不会有真正的多元化办学。近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依然还不完善。对于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性政策依然存在,清理和纠正这些政策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民办学校的法律属性还不够清晰,很多民办学校存在产权归属不清的问题。必须看到当前民办教育的整体发展还缺乏长远的规划,进一步发展民办教育的指导思想还不够明确[4]。对于民办教育自身来说,其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够健全。由于身处体制外的恶劣环境,不少民办教育以企业化方式运作,办学理念的偏差导致对办学本身的“教育性”并不关心,在办学特色培育、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国家财政在扶持民办教育事业的政策方面还不够健全,扶持的方式也有待创新。民办教育可以享有的有关优惠政策依然没有落实,民间资源投入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有待调动。
( 二) 利益博弈对于多元化办学的阻碍和制约
1. 多元化办学中的政府职能错位。从目前的现实来看,长期以来政府高度集权造成当前教育领域并没能从根本上摆脱计划体制的束缚,教育实际上成为计划体制的“孤岛”或“最后的堡垒”。政府部门习惯于以直接具体的行政手段干预学校事务,学校实际上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从而丧失了办学自主权。由于过多地强调办学作为教育权利的存在而忽视了办学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对于办学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考虑不够,政府把办学权利控制得极其严格,从而严重挫伤了社会与个人办学的积极性。高度集权的行政管制同时造成了教育领域的地区性分割。在这种分割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形成教育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根本不愿开放教育市场,从而构成对于多元化办学的重大障碍。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不转变政府职能,如果不实行简政放权,进行彻底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不会最终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2. 多元化办学中企业作用发挥动力不足。目前,我国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占有很大分量,对于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较低。长期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实也使众多企业缺乏参与办学的内在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部分企业已开始关注员工技能培训。但是大部分企业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并未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愿接受学生的实习、实训的现象极为普遍。政府对于企业参与多元化办学予以切实的激励远远不够。比如: 一方面,可以根据企业接受实习、实训的人数给予税收上的具体减免,享受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对于积极参与取得良好办学效果的企业应该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在社会舆论和社会评价上给予表扬等。要尽快制定《捐赠法》的具体实施方法,使企业向教育机构的捐赠可以享受有关的免税优惠,同时对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定和晋级应该做出有关强制性要求,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到办学中来。
劳动力多元化论文 篇6
课程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所大学课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其学生的质量。课程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容, 另一方面又与教学模式紧密相连。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 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策略体系。教学模式的研究关键是确定构建怎样的模式才能科学、合理、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将整体描述与分析西北政法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及其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方案, 研究法学专业本科与研究生两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与方法, 以培养“一实二懂三强” (专业基础扎实、懂经济、懂管理、实践能力强, 社会适应能力强, 自律意识强) 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 着力构建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专业课“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研究的创新, 打造具有推广价值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个体范例。
二、对法学教学传统模式的反思
《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西北政法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建立以法学专业核心课《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 (必修课) 为中心, 以实践教学课程《劳动法案例评析》和《劳动法诊所》为辅助的专业课程体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 建设了《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专题》等专业课。2010年本科专业课《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充分肯定本学科教学成就的同时, 反思本学科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学科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从近年来听课和教研室集体研讨的结论看, 教学模式单一, 难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制约本学科教学进步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1) 因袭传统教学模式, 缺乏创新。在本科必修课教学中, 大部分老师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片面强调灌输式方式, 在不同程度上压抑与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2) 教学目标形式化、空泛化。尽管在教学大纲中明确章节的教学目标, 但重点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而没有提出能力培养的具体指标, 极大的束缚了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进步。 (3) 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不规范。由于缺乏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总结, 即使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 教师运用时也会出现操作程序的非规范化,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凸现。 (4) 实现条件的缺失。这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层级不清两个问题。由于课程内容庞杂, 教学时间有限, 如何完整有效的传授课程知识成为困扰教师的重要问题, 同时, 如何创新满足不同授课对象需求的课程教授方法也是制约学科教学发展的瓶颈所在。 (5)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为考试体系的僵化与评教方法的单一, 这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及时有效的得到反馈, 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双向互动机制的形成。基于上述问题意识, 笔者带领的课题研究小组秉承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以建构“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为核心, 进行旨在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学教学改革。
三、“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的构建
1. R M SD教学模式的构建———本科专业必修课《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改革方案。
R M SD (R evolution and M oderniz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D iversification) 教学模式中, R和M体现的是教学内容上的革命与现代化路径。本课题组针对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多, 课时有限的特点, 改革现有的按章节分点教授的方式, 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大部分———《劳动法入门》与《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 以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的基本原理为主线, 在《劳动法入门》中将劳动法理论与制度划分为总论、劳动力市场法、个别劳动关系法、集体劳动关系法、劳动争议处理法五个部分, 每部分以“基本原理、制度分析、案例分析”为框架, 以讲解基本原理为基础, 以制度分析和案例研讨为辅助, 培养学生体系化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以专题讲解为主, 将现有制度划分为若干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题,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 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在《劳动法入门》与《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关系处理上, 将坚持以基本原理的有效讲授为主线, 根据课程内容和我校教学条件, 适当分配学时, 提高教学质量。S是指教学过程的专题化运作。为保障本课程教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将在教学内容两分的基础上, 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需求, 设计教学专题模块, 并根据不同模块设计教学方法。D是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根据课程内容改革的需求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分别或综合采用问卷式调研法、回溯提升式教学法、名著导读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并研究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体系。本课题组通过R M SD教学模式的运用, 试图建立以基础理论为主导, 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培养其初步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性学习习惯, 为更高层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探究式范例教学模式的构建———本科教学实践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方案。
借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程”经验, 实践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 以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职业法律人才为目标, 建立融案例教学、判例研究和社会实践教育为支撑的“探究式范例”教学体系。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 将《劳动法案例评析》分解为两个模块———《劳动法案例评析》与《劳动法判例研究》, 前者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双师教学、模拟法庭或者旁听审判为辅助教学方法, 着力培养实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后者通过探究式教学法, 使学生精通判例, 深入地了解我国法官在审理案件, 特别是疑难案件的过程中澄清法律的模糊、两可之处, 填补法律的空白等所体现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同时, 本课题组还将研究如何整合《劳动法诊所》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资源。从而建构“三位一体”、“理实并重”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3. 多元化梯级型教学模式的评价与支持体系。
创新考试体系:针对不同课程模块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考试系统。在本科必修课程考试中引入动态性———常规化考试体系, 在试题设计中加大焦点问题评述、理论研究热点探索、案例分析等主观题比例, 在客观题方面以思考出题形式命题, 引导教学深入。在考试形式上建立多样化考评体系, 注重平时考评的方法和评分比重, 探索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必修课考试模式。在教学实践课中, 建立累积———叠加式考试体系, 通过课堂讨论、专题发表、期终面试和试卷考评等方式建立综合考试体系, 切实加强教学实践课的考评信度。在研究生课程考试中, 建立“研究发散式口试定期研究成果发表项目工作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考评体系, 以全面考核研究生研究创新能力。
本文接受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研究2010年一般项目“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资助, 是其阶段性研究成果。
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优化是法律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法律教学模式极大的束缚了法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基于法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和国家精品课程《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实践经验, 本文将整体描述“多元化梯级型”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深入分析这一教学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表达方式与功能, 力图展现课堂教学与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脉络, 以求法律教学之创新。
劳动力多元化论文 篇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 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人类劳动产品, 它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首先要对人有用。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因此, 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 也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亚里士多德说过, “没有等同性, 就不能交换, 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等同。”而他并没有指出这种等同关系是什么。不同物品只有在化为同一单位后才能在数量上相互比较, 这种共同物, 就是凝结在商品体中的人类抽象劳动———价值。马克思正是在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础上, 说明了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并用劳动二重性揭示了商品二重性的来源。马克思指出, “一切劳动, 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 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 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 它生产使用价值。”但他同样认为, “种种商品体, 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其实, 马克思说的是一个极为普遍的事实:如果没有生产工具和劳动资料, 光凭劳动, 赤手空拳, 是创造不出财富, 也创造不了世界的, 尽管在一个长时期中劳动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和最革命的要素。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参与财富创造生产要素中, 不仅有人类的劳动, 而且有土地、资本、管理和知识, 其中各种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还会随着生产发展和生产方式进步而发生变化。17c末期的英国经济思想家威廉⿷配第就说过, “土地为财富之母, 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到了工业革命的前夕和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之时, 人们认识到应当在生产要素中加进“资本”这个新的要素, 于是就有了19c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生产三要素论”;又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 “经营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日益显露出来, 19c末期英国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经营等“生产四要素论”就是这种潮流在经济学上的反映;20c下半期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论的一个重大成果, 就是肯定和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知识在社会财富和社会发展中的首要作用, 于是在上述“生产四要素论”上又加进了科学技术和知识等新的要素, 如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二、对价值一元论的再思考
以上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多元论, 然而谈到商品价值决定时, 马克思却坚决地排除了劳动以外的其他任何要素。马克思认为, “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 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 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 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 抽象人类劳动。”而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商品的价值只是劳动创造的, 当然也只是劳动者创造的, 这个劳动者事实上只是最低层的体力劳动者, 此外再无其他。正如马克思所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为了简便起见, 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 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
我们知道, 对一切学说和思想都必须以实践为标准加以检验,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不例外, 这不是离开马克思主义, 恰恰是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学说, 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真理, 不是无条件的普遍的永恒真理。在现实社会, 这里不仅有无产者, 而且有资产者, 还有知识阶层, 包括经营管理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他们进行的劳动属于复杂劳动, 都是社会财富以及反映这种财富的商品价值的创造者。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 提出剩余价值理论, 揭示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 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资本家是否参与了劳动?他们的劳动是否可以创造价值?我们将在下面逐一探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包括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两个方面。对于劳动过程, 马克思说过,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资本家进行监视, 使劳动正常进行, 使生产资料用得合乎目的, 即原料不浪费, 劳动工具受到爱惜, 也就是使劳动工具的损坏只限于在劳动中它被使用时损耗的必要程度。”又如,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 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以及自然条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可以提高生产资料的效能, 如“使生产资料用得合乎目的, 即原料不浪费, 劳动工具受到爱惜”, 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 资本家这种监督行为, 无疑可以为其带来超额的利润。我们不禁要问:资本家的监督行为是一种劳动形式吗?答案是肯定的, 监督行为也消耗了资本家的体力和脑力, 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是一般地无差别地人类劳动的耗费。只是资本家的这种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 与马克思所认为的劳动者有一定的差别,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 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种劳动可以视为生产性劳动, 因为它直接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
再者, 我们从资本的总公式“G-W-G’ (G+△G) ”中可以看到, 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的, 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这种流通的客观内容———价值增殖———是他的主观目的;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惟一动机时, 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 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在资本总公式的第二阶段“W-G’”资本家为了使自己的商品转化为货币, 即完成那“惊险的跳跃”, 必须使其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满足其他需求者的需要。“随着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他的需要不断更新, 并促使他不断购买别人的商品, 而他生产和出售自己的商品是要费时间的, 并且带有偶然性。”、“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 像我在别处说过的,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 摔坏的不是商品, 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因此, 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取决于他们的私人劳动产品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 即能否将产品售卖出去, 换回货币, 完成从产品到货币的转化。这一转化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 全靠自发的社会过程来完成。于是人们对商品与货币产生了迷信, 迷信商品货币的威力, 以为不是人支配着物, 而是物支配着人, 人受物的统治, 商品货币于是被偶像化了, 形成了商品或货币的拜物教性质。马克思也这样论述过, “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 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这样的: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商品, 从而当作价值来对待, 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 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对于这种社会来说, 崇拜抽象人的基督教, 特别是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基督教。如新教、自然神教等等, 是最适当的宗教形式。”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 他从《圣经》中看到, 基督宗教, 特别是新教, 主张用自己的财富积累, 来证明上帝对自己的“恩典”。也就是说, 赚钱和生意上的成功, 不但证明你是富人, 而且还证明你很勤奋, 不偷懒, 你应了上帝的“神召”, 上帝就给你施加“马太效应”, 在天上眷顾你, 让你成为人间的成功者。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反对和禁止一切以欲望和享乐为目的的消费行为, 以节俭的生活态度和美德来对待物质财富, 使之成为社会价值或财富增长的有效资源。它实质上是一种经济理性主义, 即以理性的方式求利发财并积极地将财富转化为具有再生价值的经济资本, 从而创造更大的财富。富兰克林说过, “要记住这句俗话: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以遵守诺言按时付款而著称的人, 可以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筹集到他的朋友省下的钱。”、“如果债权人在早上五点或晚上八点听到你的锤声, 那他在半年之内都会感到放心;但是, 假如在你应当工作的时间, 他却在台球桌旁看到你或是在小酒店听到你的声音, 第二天他就会派人收回他的钱, 并且要你一次还清。”由此可见, 资本家的禁欲、守时、公正和勤劳等资本主义精神, 可以为其扩大再生产提供资本, 从而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利润或价值。
三、进一步的假设
现在我们假设, 如果没有资本家这些非生产性劳动, 结果又会是怎样?曼德维尔在他的著作《蜜蜂的寓言》中, 把人类社会比喻成一个巨大蜂巢, 把人比喻成这个蜂巢中的蜜蜂。最初, 蜜蜂们都极力不择手段地满足自己卑贱的私欲和虚荣, 整个蜜蜂社会充满自私自利的败行和恶习。然而, 正是当他们这样各施本领, 为所欲为时, 却使整个社会繁荣昌盛。“无数的人们都在努力/满足彼此之间的虚荣与欲望/到处都充满邪恶/但整个社会却变成了天堂/在这种情况下穷人们也过着好日子。”因为在“W-G’”这个惊险的跳跃中,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 摔坏的不是商品, 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时刻充满着竞争,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雇佣工人在资本家工厂里劳动, 如果工厂在市场竞争中失败, 加之社会分工使“每一个工人都只适合于从事一种局部职能, 他的劳动力就转化为终身从事这种局部职能的器官。”这可能加剧了失业工人再寻找到一个合适工作的困难。“奢侈驱使着百万穷汉劳作:可憎的傲慢又养活着另外一百万穷汉。”
后来, “蜜蜂们”想改变自己的本性, 去掉邪恶, 要做诚实的人, 结果却出乎人的预料:“随着傲慢与奢侈的减少, 一切艺术与技巧都相继丧失!”;“手工业者———不再有人订货:艺术家、木工、雕石工———全都没有工作而身无分文。”整个社会一片萧条, 经济萎缩, 因此, 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 积极有效地监督劳动工人的劳动过程, 也正是因为资本家的这种外部刺激, 使得劳动者有效的工作,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 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缺乏外部的刺激, 人是一种惰性很强的动物, 总是处于一种懒惰悠闲状态的。”
四、最后的说明
至此, 我们的讨论即将结束。我主要是为了说明不仅劳动者的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 而且资本家的监督、禁欲、勤劳、守时、获得更多货币的欲望等非生产性劳动, 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我们要采用全面、联系、发展的态度。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唯物辩证法, 因此我们要用看科学的态度, 包容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用其先进的成果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韦伯著;康乐, 简惠美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7.
[3]曼德维尔著;肖聿译.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 公众的利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