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共8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 篇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张帮胜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使环境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国家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需要。同时,环境教育是德育和科技教育的交叉部分,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却还做得不够。只要留心看一看运动会之后和野炊之后的草地,以及栖息在河边树丛上的各色各样的塑料袋就可以知道。环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就中学阶段而言,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在中学阶段实施有效的环境教育,对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保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环境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现有的学科教学中具有许多“环境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它不仅体现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而且也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从教材上看,有些增删就反映了编者的环保意识,比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语教材中增加了诸如《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这样的课文,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也将《猎户》这样的文章删去了。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从正面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但是还有一种方式我们也不能忽视,即从课文与现实的对比中,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激发起他们保护环境的热情和行动。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科渗透教育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并使学生参与各种环保活动,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环境教育渗透应遵循的原则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紧紧围绕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环境教育。
教师应将环境教育巧妙地、恰当地插入我们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 们在学习语文 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环境教育,而不是刻意地把它上成环保课。
2、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从多方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环境教育。
语文教学的内容有阅读、写作、口语等,在这些教学过程中,都可以穿插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在讲解课文时,利用一些游记、散文、说明文中的片断,很自然地谈及生态方面的知识。
3、正确把握中学阶段环境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进行基础环境知识教育的同时,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作适当提高。不仅仅局限于环境常识,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热点问题,如可持续发展以及沙尘暴的成因、白色污染、酸雨以及赤潮等。
二、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
笔者认为,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一是忧患意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类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诸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和资源匮乏就是当今世界令人头疼的三大难题。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收有孙犁的《荷花淀》一文,此文有对白洋淀的精彩描写:白洋淀的苇子——“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白洋淀的荷花——“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来,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如今的白洋淀还有这么美吗?据《人民政协报》2003年7月15日《白洋淀又一次陷入困境》一文中说,由于50年代盲目地围湖造田和上游多处水库的建立,白洋淀淤积严重,来水不畅,自1984年以来,已多次出现干淀现象,“昔日滔滔大淀,如今只余经脉”,“不光鱼踪难觅,随着水的减少,白洋淀就像一位供血不足的老人一样,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在退化,或者我们叫它生物多样性的减退。从前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水鸟和水生植物现在更是难得一见”。孙犁笔下的苇子呢?“王家寨村从前人均有1亩多苇子地,自从旅游等项目占地后,目前,人均只有3分苇子地。因为水少,苇子的长势也大不如前,苇子的收入人均只有一二百元”。想一想,当年多少抗日英雄为了保卫家乡白洋淀而浴血奋战,甚至不惜牺牲了生命。如今这块养育了一代代人的鱼米之乡,正面临着“水乡干涸,鱼乡无鱼”的困境,这不是很值得我们从环保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吗? 二是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
有关资料表明,美丽的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已濒临绝种,某些城市的风沙日益严重„„所有这些,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触目惊心的环境公害的事实告诉我们,“地球不属于我们,相反,我们属于地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应是互相适应和协调的关系,人类与大自然应该谋取的是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三是节约意识。
我们应从提倡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块煤饼这些小事做起。因为地球只有一个,资源有限,节约能源从某种角度讲是最好的生态保护。四是参与意识。
环境保护人人可为,且人人该为。要培养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鼓励学生种一棵树,养一盆花,不随意抛弃垃圾,摒弃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木筷,实行垃圾分类投放,收捡废旧电池等。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渗透教育,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语文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挖掘潜在的环境教育材料,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
1、根据教学实际及中学阶段环境教育的要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分解环境教育内容,将有关知识点分配到教学的不同阶段;结合环境教育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2、在各个教学内容中进行环境渗透教育。
一是在课文教学中穿插环境教育。教材中有大量可以应用在环境教育方面的素材。例如,学生可以在语文课中欣赏到天山的美丽多姿、黄山奇观、日月星辰和草木鸟兽之美,这些赏心悦目的自然美能够从正面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过度砍伐树木、破坏森林的危害性。如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就有了记载:“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大肆砍伐蜀地山上的树木,使得山岭光秃秃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才建成了阿房宫,供他自己享受。然而“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最终被一把大火烧成了一片焦土,环境再次受到严重破坏。学了说明文《向沙漠进军》,可以结合近年来沙尘暴侵袭日趋严重的现象,进一步认识沙荒的危害,明确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重要性、紧迫性。又如,《包身工》一文中讲到:“纱厂工人的三大威胁,就是音响、尘埃和湿气。”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在环境保护领域关于音响(噪声)、尘埃(粉尘)的定义,湿气(潮湿气体)的含义,以及对人体有什么危害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了解噪声、粉尘等的危害,也加深了对文中包身工们所处恶劣环境的认识,更加同情包身工们的处境,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二是在写作训练时渗透环境教育。如每年举办一次“世界环境日”或“地球日”的征文活动;开展“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与居住”、“警惕全球变暖”、“儿童与环境”、“只有一个地球——齐关心、共分享”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可供写作练习的环境教育题材很多。可以在调查周围环境状况后进行专项写作竞赛,撰写有关环保宣传的文章。比如,某印染厂的污水排入厂旁河流,严重污染该河段,河水时紫时红,水体散发出恶臭。我们可以让学生到受污染的河段看看,让他们亲身体验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再让他们查资料、向环保人士请教,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结果,学生写出了《小河在哭泣》或《鱼儿的抗议》等习作。这样,学生们在写作训练的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
三是在听说训练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是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我们可以在即兴发言、课前演讲、辩论比赛中加入环境教育内容。如,举行一场论题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演讲比赛;开展“环境保护更需要加强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更需要加强法制建设”的辩论赛等;开展以环保为内容的语文游艺会、灯谜晚会等。
3、开展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外,第二课堂活动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场所。在利用好课堂教育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同时,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时候,进行环境教育。初中阶段可结合教材内容,开设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就是围绕环保教育进行,可结合自然学科的知识进行校园植物种类调查,调查校园附近的植物种类或到公园、植物保护区进行参观考察活动等。可开展环境调查活动,到学校附近工厂进行参观,了解环保工作现状等。高中阶段可结合研究性学习,设立环境研究小组,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让学生参与环境监测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教育。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搞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要求写出社会环境调查报告。每年搞一次“环境教育”宣传周,每学期一次环保知识讲座,一次废旧物品雕塑赛或科技制作展等。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环境教育。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授课的实际,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环境知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一文,教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从网上获取有关泥石流的资料,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感受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以及造成的严重危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当然,环境教育的渗透要注意适时、适量。所谓适时,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才渗透,也就是讲到相关要点时才渗透,并非每堂课都要渗透。适量也就是度的问题。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把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因此,渗透环境教育要适时、适量,切忌本末倒置。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 篇2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环境化学,渗透方法
一、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严峻的环境危机使我们认识到: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的环保意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学科特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版教材中很多章节涉及环境保护内容,并且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污染的成因、危害,特别指出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写进教材,融入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环境意识,使之了解环境状况,自觉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可行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和沟通能力。
(三)优化教学策略,体验探究过程。
信息技术具有两面性,既有利又有弊,大多数时候,学生容易在大量的知识信息面前迷失方向,产生困惑,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问题解决失效。因此,教师的引导就变得极为关键,关键的问题呈现,关键的情景设置,关键的策略选择,等等,都将学生引向良性的学习环节和有效的问题解决环境中,学生在信息的引导下,也会努力配合,积极探究,得出成果,体验整个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新知的力量。
四、要善于改进并优化习题教学。
教师在实施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遇到了关于习题的问题。由于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习题教学和训练模式,加之教材中个别习题的表述和问点与教材正文内容之间的跨度偏大,市场上的习题教辅资源往往偏难、偏繁、偏旧,所以出现了学生“学得高兴,做题痛苦”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改变原来的习题处理方式。
首先,关注习题教学,不能将习题课简单处理成练习课,要将典型的习题进行全面剖析,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以及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也是中学化学教育评价的趋势。
其次,教师要将习题的处理和新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将运用新知识的重要习题,在课堂新知识教学后进行处理,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巩固,及时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教师要对习题教辅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难度适中、考查点适中的题目,不要让习题牵绊教师的教学。有的教辅习
1. 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保护环境,从教室、实验室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都存在着“废气、废液、废渣”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好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近年来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次数增多,药品用量加大,化学实验要力求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让学生讨论、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人及环境的污染。某些废弃物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残留物可以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做钾的颜色反应或作为花草树木的优质肥料,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养成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优良品质。微型实验是当前国际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其操作技术是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的一种实验方法。在微型实验中,由于实验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都很少,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微型实验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中的减量原则,即减少药品用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微型实验仪器的制作、环保实验、实验的无害化研究等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改进有污染的实验,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演示有污染物排放实验的规范性。
2. 通过多媒体和形象化教学,树立环保意识。
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画题质量较差,挂着新课程配套资源的字样,内容却是原来教辅资料的简单重组。在新课程实验区,教师按照新课程进行教学后,学生不会做教辅中的习题,教师不是对习题进行筛选,而是将习题中涉及的内容(新课程中不作基本要求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补充,这是不倡导的错误做法。
最后,教师要注意,习题的处理也要分出层次水平。例如,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有的教师仍然按照原来的经验,从学生接触到相关计算的时候,就让学生达到高考的水平。新课程的教学进度较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达到原来要用一个月的教学时间达到的水平和难度。如果仍按照原来的处理,实验区的事实证明,就会导致学生连基本的计算都未能掌握。因此,关于物质的量计算的习题要分出阶段,在开始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即简单的公式换算,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渐加大难度和复杂程度。
五、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一项长期的实践课题,如何让技术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备课中将技术与化学教学相互衔接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当然,要实现整合,其核心是要有基本的信息素养,要在先进的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指导下,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对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它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实现因材施教,转变学习方式,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个性化、系统化、实用化,但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导致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另外,不能利用模拟实验代替化学实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微观结构的动态显示时也容易犯科学性错误。希望本文为后续的化学信息化学教学提供借鉴。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吴小梅
(永登县连城镇初级中学,甘肃永登
摘要: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创新意识的唤起,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取得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效果。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渗透到化学教学中。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学生应具有的一种意识和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中学教学中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意识之门。
观察是创新思维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第二,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生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
第三,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水色发黑,河面布满死鱼,赤潮现象,人喝了被污染的水而染上严重的皮肤病……今天,人们疯狂地砍伐森林,肆意采掘地下矿藏,滥施化肥和农药,倾倒有害的工业废水,地球表面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乱开、乱采、森林消失,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施威……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整个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再播放一组画面:政府投入资金,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治理后的五岛公园,河水清澈,景色怡人。这时学生们又会在感受美好自然的同时,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与自己的学习息息相关,愿意认真学习化学知识,将来走出学校利用化学知识多做环保工作。通过以上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环保的有关概念,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已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并加强了对环境污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
3. 用研究性课题,激发自觉参与意识。
将环保知识渗与课内,寓于课外,从学科课堂教学渗透走向具有更多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这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更为理想的策略。在教学中适当布置研究性课题,可使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综合分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如探究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学生写出了《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情况》,其中收集了大量资料,调查了许多数据,而且走访了环保部门,探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要。研究性课题已不再是一种负担,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每一步的进展都使学生感到兴奋,从而激发了他们在保护环境中的自觉参与意识。
4. 举办环保专题,丰富环保知识。
环保专题讲座不仅能增长学生环保知识,而且是进行环保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定期举办
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第四,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所以,在教学中,尽可能以精彩的实验引人入胜,扣住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的情趣高涨,以积极的态度、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如老师讲述有关生活、社会与化学的联系话题时,选择“吹气生火”、“空瓶发烟”、“茶变墨水”、“烧不坏的手帕”、“水下蜡烛”等节目,变幻莫测的化学魔术使学生大开眼界,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了学生积极探索、求知、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指导,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比别人更喜欢寻根问底罢了。”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开始,都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一)学生大胆猜想,善于幻想,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
有位科学家说得好:“没有大胆地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环境与化学”的知识讲座。环保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课本,如结合空气的成分,向学生介绍有关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所起的作用及破坏臭氧层后的危害,从大气质量、饮水质量、工厂排污情况等进行介绍,对本地的一些工厂造成环境污染而进行处罚的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展出环境化学科普常识。对于这样的专题讲座,学生都会乐意去听,容易接受。
5. 加强化学课外活动。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的提高,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和环保知识竞赛、制作化学与环境的知识板报等,让学生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等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中学化学中的环境教学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实际接受能力和当地环境问题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判断和处理污染的能力,对环境保护具有主人翁意识,对主要的环境要素有所了解,具备初步认识和评价环境的能力,为我国的环保教育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夏适怡.从学科渗透走向研究性学习[J].环境教育,2003,36(1):11-12.
[3]张玲.爱护环境系列教育活动从身边小事入手[J].环境教育,2003,36(1)41.
[4]张智峰.浅谈化学研究性学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235(3):20-21.
[5]吴星.化学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 篇3
中学生群体, 是一个复杂的、刚刚走向成熟的社会群体。对于中学生, 我们既要加强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培养, 更要相应地加强思想品德的培养。某知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是学业突出的百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快乐而健康、能够从事各项工作的普通人, 而不是病态的天才。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学生, 都培养成心智两全的合格人才, 那么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都将成为不久的将来。
一、加大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力度的经验
(一) 增强授课技巧, 巧妙融入德育内容
在我们的德育观念中长期存在着一种泛政治化倾向。有的德育教师只限于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方法上只是干巴巴的说教。开放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 多元的传播媒介, 使今天的中学生思想处于活跃状态。这种方式,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成熟, 对一些社会问题已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中学生们来说, 很自然会产生 一种厌烦心理。
袖藏乾坤怀日月,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在教材基础上充实、挖掘, 使教学内容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并且更加开放、更加丰富多彩, 才能耳目一新, 便于接受。如劳动技术课堂上比较需要的创新精神、效益意识、时间观念、平等竞争思想、职业道德素质等等, 它们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需要, 同样也符合人类进步、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历
史趋势。30 度的视野, 只能见到眼前悠悠绿水; 180度的视野, 才可见到一左一右的巍巍青山密密大林。
另外, 还要注意现行内容与传统道德的联系; 要注意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联系; 注意中学生人文精神及公民素质的培养与开发。中学生更不喜欢单一模式和枯燥呆板的教学方式, 根据这一特点, 也要求各个学科中的德育要有生机与活力, 教育形式要新颖活泼、丰富多样。
(二)习惯养成 抓细节 培养责任意识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一人有一两个优秀的行为是不难的,难的是一贯的而且是人前人后都有的优秀行为。当这些优秀行为无需刻意,无需监督,始终是自觉、自然、自动的,那么这种习惯就成为修养,成为人格。教育活动要从小处和身边的事着手,重在实践。劳动技术的课堂,相比其他学科,自由性和创作性较大,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不乱丢果皮、纸屑,课后认真搞卫生,不损坏公物,自觉关灯、闭水,遵守上下课时间及纪律等等。要人人都能做,做则感到有收获,常做养成习惯。
在点滴的习惯养成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低碳生活就特别需要每一个人的责任意识 ,其意义小了为自己节约、为集体节约,大了为生态、为社会、为人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应是从小到大,由近及远。就是说首先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意识,然后是对家人、对朋友、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连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 人怎么能企盼他将来对社会承担责任呢!责任意识培养是要告诉学生懂得并践行,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允许做的事情,而且要做好。
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懂得责任是主动和自觉。责任意识培养要让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能够把压力困难留给自己 ,而把轻松方便让给他人。尽责本身成为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从尽责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自我教育的意义、规律及方法。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要将学校的要求、老师的要求乃至家长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也只有这时,教育才会最有效。要让学生参与制定课堂优秀手工作品评选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在这些过程中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进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三)注重体验,忌说教,强化内心感悟
体验指对情境的一种感受,是一种情感上的反应;感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通过情境诱导获得相应的心理感受。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中,要贯彻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以情感为核心,以创设情境为起点,关注“体验”与“感悟”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对学生自我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说德育光让学生懂道理还不够,必须行动起来,在体验中感悟,所谓知行统一。
所以,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能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鉴于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平台,通过教学活动和安排其他各种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完成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直接的,如做好人好事的善举。也可以是间接的,如某些故事的情景再现。好多同学看教育片痛哭流涕,那也是心灵的洗涤。做一件关心他人的事,体验关心他人的幸福;道德观念从生活体验中形成,而不仅仅靠说教。
二、加大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力度的方法
(一)加强显性教育方式与隐性德育方式的结合
在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中,不能只关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等显性教育方式, 而且更要关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社会感悟力、健全人格的形成等隐性德育方式。以教学活动、教育和行政管理为载体, 以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 寓德于环境感染之内, 施教德育于无形熏陶之中。这种把教育的意向、目的渗透到或潜藏在与之相关的活动或环境之中, 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学生自我道德学习的意识, 提高其道德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明确道德教育本质, 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
从中学生心理特征看, 他们好奇心最强, 求知欲最盛, 探索心最烈, 而认知、能力上的问题极富于挑战性, 极具魅力, 这些问题像一支支火种, 最大限度地点燃他们寻求知能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情趣, 成其为聚精会神的心理动因。真正的道德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方式完成, 而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德育研究专家朱小蔓说:其实,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 不能把德育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 否则就是形而上学。要按照劳动技术学科特点, 促进德育与其的有机结合, 使德育渗透在教学当中, 让整个教育过程带有明显的德育倾向。
(三)、 对学生进行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合作意识的教育
社会在进步在发展,当今社会我们所做的工作更复杂,分工也越 来越细,一项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不同的部门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因此,一支团队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一个群体拥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这对于开创成功的事业来说十分重要。中学阶段我们就应该进行“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在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中,很多创造课程,都能让学生很好地协作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强调团队协作精神,也是在很好地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之中。
(四)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方法的创新化
德育工作方法对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将不断优化、变化发展的中学德育内容贯穿到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德育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1、个性化德育
由于中學生个性的多样性,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方法也要多样化,做到因材施教。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中学生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整齐划一的德育方法必然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保证教育内容的前提下,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德育。譬如,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对有发展问题的中学生单个进行谈话教育 ;将 不同类型的学生分门别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开展个别心理咨询 和辅导 ;引导中学生通过适当的方式释放忧郁苦恼或激动兴奋情绪 等等。
2、移情式德育
将中学生从受教育的角色,换位成教育者角色,激励自身做出教 育者所应具有的角色效应。譬如,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技术课堂中的班级事务,参与班级管理,使之得到主人翁的角色体验 ,获得移情体验,同时获得自我教育的效果。
3、 启发式德育
这种方法不直接告诉中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把中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注重提高他们的的道德认知,启发他 们的价值判断,调动他们的道德情感,挖掘他们的道德潜质,激励中 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这种德育方法更强调中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五)加大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创新
中学德育内容是德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德育内容的创新就 是要不断优化德育结构,新化德育内容。
多年以来,中学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德育结构。这种德育结构不仅僵化陈旧缺乏时代性,而且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优化德育结构必 须克服这些弊端 ,实现三个统一,即传统教育内容与现代教育内容 相统一、本土教育内容与国际化教育内容相统一、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与个性品质教育内容相统一 。因此 ,优化中小德育结构,就是在原 有德育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发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教育等,形成以世界观教育为根本,以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民族教育为基础,以法制观念教育为主导,以现代化、国际化教育为延伸的新的德育结构。
中学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们中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德育目标的发展性,不断优 化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做好中小学生德育的各项具体工作。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 篇4
兴义市乌沙镇中学
王
恒 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说到数学,很多人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但若教师不断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实或生活模型,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课堂内容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爱国思想的形成。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数学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德育渗透“渗”的途径怎样?该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呢?纵横近几年实行新课改的教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方法。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遵循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
德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精神、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使之在无意中接受。2.量力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3.重点性原则
数学能够用来进行德育渗透的素材很多,为了有效地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要遵循重点性原则,即一堂课要突出一个主要的观点进行教育,不求面面俱到,要突出一个重点,使其色彩浓些,力度大些,以求取得好的效果。4.情感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帮助,一视同仁,就会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让学生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方法
1.利用创设情境渗透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处理好广泛性与定向性、探索性与高效性、直观性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生活性与数学性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利用数据材料渗透德育。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 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内容。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利用知识迁移渗透德育。数学知识具有思维性,抓住数学知识的广泛含义,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力途径和方法,可收到“ 治病” 的效果。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运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事物进行推理,会使原本单调的教育变得丰富、生动且易使人牢记于心,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4.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德育。新课标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一、利用数学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在数学体系中到处可以找到印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产生及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严格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例如:从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延伸、推广,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可对学生进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的转化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等。平面几何则是更好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教育素材,例如:四边形教学中,通过对四边形的四条边位置的运动及长短的变化,四边形可在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棱形、正方形之间互相转化等,对学生进行事物是在运动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同时,圆也隐含完满、团结的力量,圆的终点也是起点,让我们深深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它激励学生们不懈的奋发向上,追求完美的自我。
三、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
要求学生做到学习上自我检查,行为上自我修养,活动上自我组织,纪律上自我约束,生活上自我管理。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又可以有目的的培养他们从事德育工作的技能和本领。现在,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父母溺爱的较多,且大多数都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任务,使他们较早的形成集体主义观念。教学活动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渗透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每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我们向学生渗透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时机。比如,在开展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时,采用小组记分的形式,让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共同的解决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在课堂即时评价中渗透德育。
在课堂中,会出现某些思想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些德育生成点,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教育,就能产生极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不经意中对学生的教育,其效益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例如,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给予表扬;可以对学生的灵活思维给予表扬,„„。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凡的孩子,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得更加鲜活起来。
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的德育因素。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 篇5
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中学
刘艳云
佛山教育学会二等奖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数学教师去钻研、探究。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数学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3、利用数学之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4、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辨正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5、利用课题学习,让学生正确应对生活。
【关键词】数学 利用 德育教育 学生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数学教师去钻研、探究。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数学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等,这些典型真实的数学史实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在讲授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讲正负数的时候引入个人或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温度的升降,河水的起落,股票的涨跌;讲数据的统计可结合学生的零花钱、校服型号、年龄;讲方程、不等式更是可以以生活中的买卖问题、行程问题为实际模型,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磨练并提高数学思维。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河流的宽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并让他们对生活事例建立函数模型。让学生秉弃数学是空中楼阁的思想,学习实实在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利用数学之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同时,圆也隐含完满、团结的力量,圆的终点也是起点,让我们深深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它激励学生们不懈的奋发向上,追求完美的自我。
当然,每个几何图形都有它的教育意义。三角形让我们学会沉稳,四边形让我们学会灵活应变,矩形帮我们塑造个性,圆帮我们打磨棱角,一次函数为我们指明方向,二次函数带我们冲击人生的高峰,三角函数指导我们穿越人生的起起落落;再比如黄金分割,让我们以一种完美的比例去欣赏世界、创造世界,迸发了模特行业,巴农门神庙,还帮我们制造出新型的农药、医疗药品、化学制剂,也让学生们在熏陶中以一种全新的心情投入到追求完美之中。在教授二次函数时,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既可以描绘篮球运动的轨迹,又可以刻划天体运动后轨迹的教学,提示数学中的奇异美。
数学美还体现在简洁上,数学中概念(包括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的产生与发展,都具有高度的严密性、概括性与准确性。数学中的简洁美无处不在,大到整个知识体系,小到一个定理的语言表达都体现着数学的简洁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因素挖掘出来,揭示出来,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操。
四、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辨正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更具体、更广泛的学科。
数学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很多。例如,正数与负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函数等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互相联系的观点;数的概念、角的概念等都是由实际需要不断扩展,充分说明了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性质、定理、公式、方法的发现和总结,总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它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这就是矛盾转化的原理„„这些为数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数学课程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有着特殊的有利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利用课题学习,让学生正确应对生活。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的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调查吸烟的危害》等让学生们在研究或调查过程中受到磨练或浅尝挫折,通过他们的小组分工、协作、合作,会让他们在探究中自学到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生活的社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会培养他们遇败不馁,在逆境中成长的思想。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教师教育研究》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 篇6
逯陇刚
近些年,伴随着中国的逐渐强大,与其他国家的摩擦也似乎愈来愈多。有人说:“中国人来了”;有人说:“中国威胁”;有人说“黄岩岛是他们的”;还有人说“钓鱼岛也是他们的”等等。但与此相反,让人担忧的是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却也使一部分人(不乏一些中学生),集体观念淡薄,法制意识弱化,爱国情感缺乏,对国家毫不关心。就此形势,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爱国主义教育长期以来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相比较其他初中学科,历史教学思想性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中学阶段进行爱国教育的主要“阵地”。由此,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试谈一下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几点看法。
一、感知历史教材,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连续几年初中的各科教材都有一些变化,历史教材也在其列。平常的教学工作加上2012年的国培计划学习,使我明确认识到初中历史教材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例如八年级的两册教材的编写。上册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开始,再到日本侵华战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列强的无耻、残忍,激发学生勿忘国耻的情感。同时在其中详细穿插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大战以身殉国、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胜利自豪感尤然而生,使学生能深刻感受,理解革命先烈的伟大,产生爱国共鸣。下册从新中国成立讲起,全面讲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的辉煌成就。从而达到使学生努力读书,树立加入国家现代建设的宏伟目标。所以,感知教材,才能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
二、认识爱国,关注时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负于了不同的时代特征。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它是反对侵略,保家卫国;艰苦奋斗,支援抗战;在现代,它是努力工作,投身现代化建设,做好本职工作等。这些都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
其次,关注时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最近几年,中国与周边的好几个国家摩擦不断;还有大国从中干预。历史教学中都可以加以利用。例如中日钓鱼岛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对整个事件加以说明,让学生寻找有关这一地区的史料,教师以引导,旁敲侧击,加深了学生对保卫国家疆域的理解,让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再比如:美国干预我国与他国事务。我们可以让学生深入的讨论,寻找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等等;从而通过时事讨论,理解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的道理。这样我们不仅关注了国家大事,学习了教材知识,也培养了爱国情感。使学生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多样的教学手段展示爱国主义教育
传统的历史教学,依然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和情感教育。这与当下的新课改是不相符的。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这就要求教学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而这恰恰也为我们更好地传达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契机。比如大量的使用多媒体,搜寻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甲午风云》《火烧圆明园》感受屈辱;《百团大战》《抗美援朝》体验激情;《焦裕禄》《邓稼先》理解伟大。通过这些影像,可以最直观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又如举行爱国教育班会,在讲完抗美援朝战争后就邱少云,黄继光等先进事迹,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自身出发谈感想,说体会,如何爱国。还可以组织编排爱国历史故事,写历史小论文等,即增强学习的乐趣,又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了历史,身临其境理解爱国主义。自觉地树立起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四、结合当地实际亲近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乍一看,概念很大,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它需要我们结合当地实际。爱家乡就是爱国,国家是由一个一个小地方组成的。我们的家乡就在其中,相应的我们的家乡也成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具体的教材。千百年家乡的发展变化,是国家发展变化的缩影。所以教学中我们可以大量的联系当地的历史资源施教,把本来生硬的历史知识,亲切化、熟悉化。这样学生不仅倍感亲切,产生自豪感,也能激起对家乡,祖国的热爱,进一步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 篇7
生命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华特士在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重点关注社会问题,诸如反毒品、自杀、暴力及预防艾滋病等。
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开始在中国推进。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或者说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1]
人们常常喜欢把孕育着无限生命力和希望的青少年比喻成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这也就意味着在人们心中青少年代表的是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力量。但是当我们在审视自身和周围社会的过程中,就会看到一个现象或事实:媒体报道的青少年自杀案例越来越多,青少年自杀这个问题变得十分严重。青少年死亡率近40年来逐步攀升,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的头号死因。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漠视生命的残酷事实面前,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对此高度重视,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同时也要关注其人文性的特点。语文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作,更是每个人接触世界、开始生活的引领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中学语文的教学,让中学生正确地看待生命,关注生命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中生命教育的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一)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的必然要求
每个中学生都是发展过程中独特、完整的个体,其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且存在巨大差异的。中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出发,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给学生知识,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将“育人”放在重要的位置。面对一个个灵动的生命,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与善待。要时刻关注中学生内在的生命发展,拓展其精神空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专制的、封闭的课堂民主化、开放化,把死板的语文课本内容生活化、人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思想”的语文、“有情感”的语文和“有生活”的语文。
(二)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中处处为生活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中处处为生活”这句话就很好地表明了生活与语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道出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语文教育并非来自偶然,它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日复一日的生活产生了生命的轨迹,在语文教育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就相当于我们在生活中体验生命一样。关注生命的教育必然是富有生活性的教育,离开了生活谈生命教育,只不过是隔靴搔痒。
(三)在语文课程中,生命教育资源丰富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程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渗透性生命教育和在文本中进行情感体验的最好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可以一起探讨形式多样的诗歌,富含哲理的散文,人物特征鲜明的小说,情景相融的戏剧,这些资源中都富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并结合实际生活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讨论。如在讲授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一文时,教师可以对课文中的“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等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这样形象的比喻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悟,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
三、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职责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体会: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适者生存的意识愈演愈烈,因此,更需要我们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生理发生剧变,与此同时还会面临诸多问题:学习压力大、厌学情绪严重、过度焦虑和早恋等。所以,教师有责任对处于心理上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适时渗透生命教育,不断与学生探讨生命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和生命价值等问题,并做正确的引导,尽量避免个人片面的、肤浅的、表面的,或某个阶段某种状态下的感悟、感受,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滋养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二) 注重语文文本阅读感悟,加强写作中生命意识渗透
阅读和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对中学生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其目的在于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解放他们的心灵和精神,突显他们的才华和灵气。因此,本着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来实施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生命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通过阅读教学,师生共同解读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意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价值,让他们明白“活”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为前提,尊重他们的情绪、意愿和来自生活的各种体验,并且能把学生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本中“情”的可贵,并能延伸到真实生活中,让他们体会到家庭、亲人和朋友的重要性。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个培养生命意识的有心人,有的放矢地选取关于生命问题的题材,促进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思考。比如:可以让学生模仿名人的传记,然后为自己写一个小传,真诚地袒露心声。还可以让学生以诗歌的形式对生命进行讴歌,热诚地拥抱人生。加强阅读与作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渗透,学会善待生命。
(三) 以教材为载体,使生命教育“融”入教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同样是如此。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资源,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比如:教材中有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有大量表现亲情、友情的课文《散步》、《背影》、《小橘灯》、《爸爸的花儿落了》、《纸船——寄母亲》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还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课文《珍珠鸟》、《猫》、《斑羚飞渡》和《大自然警号长鸣》等。学习完这些洋溢着生命气息的文章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所感悟,让他们看到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参考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诗词;美育
一、中学诗词中体现的基本美育
(一)诗词的音乐美
由于诗词在形成时是用来吟唱的,所以与音乐的关系特别密切。它对偶工整、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读起来上口,铿锵有力,听起来悦耳,扣人心弦,从而产生了音乐美。
(二)诗词中的画意美
诗人用语言来绘色绘形,美妙的“诗笔”可使“诗中有画”。我国古代诗人用自己的双手,使诗情画意融到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性的角度去描绘景物,使他的诗歌具有浓郁的绘画美。
(三)诗词中的意境美
意境属于我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原则。袁行霖先生认为:“意境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四)诗词中的哲理美
诗意主要属于感情的范畴。在情感中,诗就是哲理,哲理就是诗,所谓哲理,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道理。诗词中的哲理,真、善、美贯穿其间,引导学生把握诗词中的哲理,实质上就是感悟自然的美、社会的真、人性的善。
二、中学语文诗词的美育教育
(一)诗词的直观、形象性的美育教育
诗词诉诸感情,是借助语言材料塑造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学生。形象性与直观性是中学生心理的重要特点,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产生感受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增强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能力。教师应该提供、创造良好的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条件和环境。
(二)诗词的情感体验性的美育教育
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利用教材的情感性特征,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沟通彼此的情感体验。既使教学活动充满情感性,又使学生获得完美的诗词审美体验。
(三)诗词的美育教育的个体性
面对相同的古代诗词,读者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美的体验,在诗词的美育教育中我们要挖掘学生的潜力,承认学生的个体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独立的审美个体的身份进入审美的世界,以自己独特的心灵去感受诗词艺术作品中的另一个心灵世界,获得独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份美感体验。
(四)诗词的美育教育的多样性
古代诗歌作为一门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靠纯听觉感受是不够的,还必须调动学生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器官,并融合各种活动方式,使学生加深对诗词的领悟和理解。因此,诗词审美教学的协同融合性原则强调利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感官,提供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材料和活动方式,如听、说、读、写等语文学科内的各个要素,以及音乐、美术、戏剧、书法、绘画等联系起来,以拓宽学生的审美空间,创设美丽的古代诗歌意境,有效地提高诗词教学效益。
三、中学诗词中的“美”是读出来的
(一)有情味的朗读
朗读能使学生进人文本,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怡情怡性,陶醉在高尚的精神享受和美的愉悦中。如《敕勒歌》歌唱的是敕勒川苍茫、富饶、美好的风光。起句“敕勒川,阴山下”只是一般的点明地点,“天似窍庐,笼盖四野”才一语破的,凸现了雄浑、壮阔的草原风貌;接下来“天苍苍,野茫茫”却在这背景上透出几分荒凉和冷寂;而“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可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果真是“境界全出矣”!他们的脑子里幻化出完整的艺术境界。
(二)有韵味的赏读——诗词吟唱
音乐美可以说是古典诗词的胎记,如研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生们可以领略到绘画艺术及语言巧妙构思之美。《江南》一类诗歌的反复咏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和谐的韵律美,鲜明的节奏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典故使中国文字锻炼美尽出矣。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感官上获得愉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情感和兴趣,让他们随着优美的旋律进入浩渺的想象空间,还可以方便学生记忆中华传统文学的精华,以及升化和美化他们对中国经典诗歌的学习,使诗词审美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三)诗画互动,诗词表演
诗词会将人带到古代美好的意境当中,与绘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诗画互动的审美教学正是以“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想象这幅画,补白这幅画,让诗词焕发出新的活力,闪烁想象创新的光彩。一个是赏画吟诗,让学生向诗人那样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吟诵诗词。另一个则是围绕诗词进行配画,让学生在专用书画纸上进行创作,也可以在平时的考试卷上让学生配画,于是诗歌就变成了彩色,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了。为了激发学生欣赏诗词的兴趣,还可以将诗词改编成各种各样的情景剧,并搬上舞台表演,再配以音乐、画面、服装、道具等,通过舞蹈、歌咏、情节等形式表现诗词内容。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技能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06-18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论文06-29
德育渗透功能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04
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渗透06-09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08-25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论文08-09
试析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07-15
谈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10-24
中学语文中德育教育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