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2024-11-28

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论文(精选12篇)

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1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阅读过程中伴随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多方面的活动。”[1]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美育目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正如有些教育工作者曾尖锐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美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考察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课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实在不敢乐观。”[2]从笔者在基层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具体感受和近期的走访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的兴趣不高。

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要高于中文,而从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的了解中发现,学生无论是喜欢中文还是英语,除了个人爱好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影响。这反映在当前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对中文的重视程度,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因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数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不少学生不仅对文学作品阅读课不感兴趣,而且对非文学作品阅读课的兴趣也不高。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来,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

(二)服务于考试,重在实用。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把阅读课的学习目的放在了“考试能够得高分”上。而且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给出有利于考试的统一的答案”。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是那些能围绕考试编题、讲题,使他们考试稳拿高分者。可见师生一起围着升学转,而阅读课教学则将以高考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阅读课的教法选择中,偏重于对考试有利的精心细致而又全面周到的“一言堂”式的单向灌输和讲析,或不得不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大量地编题、讲题,甚至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而难以自拔,忽视或放弃了通过启发诱导、情绪感染、平等讨论、创造性的批判,以及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等方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和感悟能力。

(四)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以考试为中心,一切围绕升学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失去了利用自己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的机会,剥夺了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认识、理解和感悟作品审美境界的权利,削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受)能力,降低了文学作品对学生本应具有的强大的美学吸引力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洞察力,最终影响了对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文学作品时“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思路”等现象的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

从访谈和观察中了解到,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充满审美情趣的教学气氛,致使课堂教学情调单一、气氛沉闷,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这部分教师也很少愿意利用学生与自然人文景观之间的密切接触,来让学生感受和体察大自然的美和人文历史的美。

(六)缺乏教学民主,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感悟等,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更是保证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大胆表露个人审美感受、充分展现审美创造性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权威的身份给出统一答案的较多,允许学生持有一些不同见解的却很少,当学生对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或体会时,能得到自由表达的机会也不多。教师的这种唯我独尊或家长式的作风,挫伤了学生审美主体自觉活动的积极性,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与分析,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审美情景。

利用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规则的形体、优美的声音及和谐的画面所具有的天生的喜爱倾向,在课堂中通过播放音乐、显示画面、放映电影及其他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所提供的审美对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审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赋予审美感知过程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兴趣;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别的美。”[3]应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构建诗意课堂。

语文特级教师盛新凤说:“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种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这样的语文课,可谓‘过瘾’也!”[4]充满诗意的文学课堂,就应有师生情感的肆意飞扬、交流与碰撞。教师的语言,包括肢体和面部语言,都应或激情飞扬、悠意纵横,或凝重深沉、饱含真情,并能以强大的语言感染力,将真情辐射到课堂的每一寸空间,将力量感应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最终形成一个全体师生的情感之场,在这种情感的交互影响与碰撞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三)讲究语言艺术。

细细品味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感,是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中教师抑扬顿挫、激情饱满的课文朗读,能够使作品潜在的各种审美意蕴通过声音的媒介,折射到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寄托于作品之中的爱恨情仇等,有力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而让学生模仿、尝试的各种有表情朗读,更能使朗读者情不自禁地达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审美境界,达到以己之心体验作者和作品人物之心,以己之情表达作者和作品人物之情,以自己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和作品人物的心理感受的审美效果。品味语言不仅能大大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能通过这种以语言为载体而产生的心灵的撞击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

(四)深化审美感悟。

所谓审美感悟实际上是将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虚象虚景,通过一定的手段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使他们通过一些非语言、非概念式的思维活动得到一种主体内心的体会和体验,产生一些文字之外的审美意象。对此,司空图曾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这种从语言之中获得的语言之外的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由此生成的感受超越了眼前景物和象外之象,而且进入了与人生意蕴相关的思考和领悟。”[6]

(五)超越文本,实现审美创造。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7]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教师正确的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在寻找出文本的各种或内容或艺术等方面的意义“缺陷”或“空白”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物理文本”的局限,创造性地予以填补和反思,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文本意义空白的填充与再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拓展期待视野,提高审美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程标准》首次将“阅读期待”这个接受美学的重要名词纳入了它的具有指导性地位的“教学建议”之中。不同的阅读期待,将直接影响或决定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正如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的阅读时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闲秘事……”[8]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可塑性。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美育手段,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使学生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逐步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5:109, VOL2.

[2]黄厚江.让课堂成为流动的美[J].语文学习, 2002, (11) .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72.

[4]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之十七) .特级教师家园, 2005.http://blog.cersp.com/20000/552610.aspx.

[5]司空图.一与李生论诗书.转引自刘安海, 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3.

[6]刘安海, 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3.

[7]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雷纳.瓦宁编.接受美学——理论与实践.慕尼黑, 芬克出版社, 1970:238.

[8]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绛花洞主) 小引, 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020.

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篇2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材透彻地掌握,联系课文内容将文中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如,李白的诗句中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看到这句古诗,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黄河的画面,也会浮现出浩瀚大海的画面……这种让人浮想翩翩的波澜壮阔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一篇课文审美因素存在的地方很多,教师要适宜地抓住文中的重点将其渗透,讲解时要注重突出分心,例如人、景,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如,《荷塘月色》文后第二题“:作者如何将荷塘月色的美丽进行描写?……我们联系现在的感受,如果当时作者不这样写,我们还可以如何写?试想最后的效果会怎样。”这些结合实际情况、引导教学想象力不断扩展的方法会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亲自感受,亲身体会,充分表达。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篇3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育 人格教育 策略 分析

一、利用语文阅读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拥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如课文内容、作者的相关知识、课文的写作背景等,这对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将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1.引导学生閱读课文,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讲解诗歌、散文类的课文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以及体会作者表达的课文主题,还要认真分析作者赞颂的人格与人品。学生在阅读和感受的过程中,人格将会受到自然而然的熏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学生通过阅读海伦?凯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将会充分体会到光明给人类带来的幸福,懂得珍惜的道理;通过读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李白不畏权贵、正直的人格形象;阅读《世界最美的坟墓》,托尔斯泰身上拥有的崇高的人格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配乐读、齐读以及默读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在学生阅读后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点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更好地塑造。

2.引导学生对阅读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教师重视学生对教材中重点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刻地领悟高尚人格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虽然有效阅读教材内容对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对阅读的内容进行重点强调和讲解,那么很难将其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对于一些教育意义较大的阅读内容,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教师在讲解《五人墓碑记》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对“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展开激烈地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为正义牺牲、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表现。在语文阅读教材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文章还有很多,如《为了忘却的纪念》《谈骨气》等。总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工作,并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

二、利用语文写作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阅读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外,还能利用语文写作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明白拥有健康人格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格与文品之间存在的重要关系。中国古代人们就强调“文如其人”,鲁讯则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艺,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与人格。”教师可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给学生讲明白这方面的道理。使学生明白仅仅具备了较高的写作技巧和语文素养很难写出好的文章,还需要拥有好的人品和健全的人格。可见,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重要条件之一是使自己拥有良好的人品和健康的人格。虽然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文章,但是真正能够流传于后世的文章都赋予了高尚的人格。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便会积极地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人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

2.让学生思考关于人格的作文命题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关于人格题材内容的作文命题,对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最令我担心的一种校园问题》,通过对这一作文命题的思考和反思,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对学生所提的问题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更好地教育和塑造。再如教师让学生思考“老实人是否吃亏”这一作文命题,可以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白做人的真正道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对《我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中》这一作文命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可以让他们充分地体会到集体的重要性,并深刻地明白人不能离开集体而生存的道理。中学生比较率真无邪,在对人生和社会思考的过程中会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据此对学生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指导,可通过为学生写作文批语、与学生面对面地谈话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并使学生的认识问题、价值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运用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导和引导,对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语文训练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很多的训练,由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文训练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中,训练的内容非常多,教师可以从个别训练来说明其对学生人格教育具有的重要影响。如在语文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然后再让学生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不同点。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被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同时也会为陆游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还会为自己拥有幸福的生活而高兴,总之,学生的心灵将会受到极大的震撼。

又比如在仿造句子的训练中有这样一题:古人常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来鼓励人们读书。出发点虽好,但充满封建思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该句进行改写,并且要求学生写出的内容能够激发出人们读书的兴趣,充分调动人们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训练题目要求学生首先具备正确的思想,健康的人格,写出的句子才更符合训练要求。有的学生这样写:“书中精神食粮宝贵,书中蕴含人生真谛”,这个答案是符合训练要求的,如果学生写出:“书中自有乌纱帽,书中自有小轿车”,显然是不符合训练要求的。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心灵将会得到很好的净化。

另外,教师采用演讲和训练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学生独立自主地准备选题,然后再根据选题准备相关的素材,学生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写稿,进而完成演讲和辩论,整个训练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精神以及辩证思维品质。教师如果将对学生的人格与辩论和演讲训练进行有效的结合,将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中,语文训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其对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担负着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加强学生人格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首先论述了利用语文阅读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学生通过中学语文中的阅读素材可以深刻地领悟到高尚人格的真正内涵,使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还论述了利用语文写作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让学生明白写作和文品之间存在的重要关系,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拥有好的人品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培养健康的人格,同样,利用阅读训练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也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江梅.乡镇中学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学报2012.

[2]周彩群.中学语文课程人文知识内容及其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

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篇4

一、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亲和力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学知识的同时, 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因为心态的健康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去教学,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 去年参加了市教科院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 听了其中一位老师的一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示范课后, 感触颇多。《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首词, 而学生对于古诗文总是有着天然的畏难情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作品的思想主旨与情感意蕴, 这位老师以网络上年轻人常用的热词“男神”“女神”, 来了一番开场白。她先是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所崇拜的男神或女神, 再引出自己的“男神”苏轼。老师竟然也有自己崇拜的男神?学生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了。通过这一番导入, 瞬间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陌生感顿减, 学生像被打开了话匣子, 立即兴奋起来。学生在分组讨论时, 气氛欢畅, 思维活跃, 整堂课教学非常顺利。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激发出了兴趣, 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而为接下来顺利完成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 教师的亲和力会直接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态。

二、情感教育还要求课堂要有激情

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的教学, 语文课堂不能满足于课堂上教学中规中距地讲, 学生鸦雀无声的听, 其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情运用与否, 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梁实秋先生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曾这样介绍, 我国近代风云人物梁启超先生不仅名扬天下, 而且讲课令人称绝, 他讲到要紧处, 便成为表演, 有时掩面, 有时顿足, 有时狂笑, 有时叹息, 讲到悲伤处竟痛哭流涕。这样的讲课出神入化,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是一种艺术享受, 而同是大师级的著名散文家周作人, 在讲台上的表现却不敢让人恭维, 显得呆板, 缺乏风神, 经常在讲台上低头伏案, 细声细气, 照本宣科, 即使坐在前排的学生也听不太清楚。学生往往是慕名而来, 失望而去, 究其原因, 不是梁先生的学问比周先生高, 而是梁先生的激情, 让他的课堂魅力四射。

由此可见, 一个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自始至终洋溢着平等, 民主, 和谐愉悦的轻松氛围, 是“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的陶醉, 在充满激情的语文学习中, 学生自然会积极性高涨, 精神饱满, 兴趣浓厚, 听得过瘾, 学得起劲, 学习目标也就会落到实处,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情感教育一定要关注困难学生的学习

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因此, 关注困难学生的学习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在一个班级中, 成绩好的学生思维活跃, 讨论问题就比较积极主动, 而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习基础差, 知识面窄, 耐挫折能力相对差, 缺乏对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既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压力大, 心态较脆弱, 学习意志力和自控自理能力较差。这就要求老师对课堂应该具有可控性和均衡性。在组织引导大部分学生进行讨论探究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困难学生群体的学习和心理状态,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让这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情感。

总而言之,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的艺术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所以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在课堂上把握时机, 注重感情投入, 加强对学生的心态调控, 善于捕捉学生思想上的闪光点, 激发他们认真思考问题, 积极探究问题, 保证课堂气氛的和谐;以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和独特的教学方法, 积极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篇5

德育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学科具有母语教育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中学语文学科的道德教育功能是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其次,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第三,在情感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第四,在传统文化中进行德育渗透。

本文希冀,通过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论述,为加强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些有用的帮助。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引 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征。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不只是单纯得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工具的掌握运用能力,而更应是一种文化陶冶教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本文仅就中学阶段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德育重要性

道德不是先天自生的,而是一种社会的存在,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即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生活领域的起点,就是集体生活的起点,换言之,只有在我们作为社会存在的意义上我们才是道德的存在”。道德发展是一种实践理性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受教育者领悟道德规范、获得道德情感体验、践行道德律令、形成道德习惯,最终养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德育就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才能保持连贯性,才不至于使学生的道德出现反复甚至是养成与教育要求相反的品质。学生的生活主要是课堂生 ①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①

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往过着一种集体生活。在这种集体生活中,他们从学科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他们从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榜样示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的获得新的道德体验;他们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中践行着道德规范;他们在课堂纪律的遵守和课堂秩序的维持中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因此,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育是需要全员参与、全程实施和全面落实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不当都可能是整个道德教育失去应有的成效甚至出现负面效应。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的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21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从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任就落在了教育者的肩上,尤其落在语文工作者的肩上,这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工作者既要教书,还要育人,做好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语文与德育的关系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学科。它是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对人性的理解和体验,它考虑到是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体现,通过语文教育来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加强,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同时,语文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文化的载体,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它是德育教育的载体。所有课程中,没有哪一门课程中的德育部分像语文教育那样内容之丰富,时间跨度之长,意义之深远。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价值观的建立、基本道德规范的培养和对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等等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而语文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它使学生在接受 ①李维铭.对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9).①

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所以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功能作用。

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所面临的困惑

生动的语文课能唤起学生对未来世界的向往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在应试教育制度的调控下,在教材的帮助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正逐渐被弱化,中学阶段的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简单灌输的教学方式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

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反映在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你说我听”“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说教,轻耐心疏导;重集体教育,轻个别引导,导致语文课的德育往往失之于“空、高、干、假”,这种“注入式”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个性规律,不重视深层次的感情培养,偏离了中学生的生活世界,而且这种灌输式道德教育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甚至会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性错误采取体罚或心罚。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不会是一首好诗”。人就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但是某些老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往往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动辄严厉训斥,甚至以暴力相向地对待,动辄严厉训斥,甚至以暴力相向。道德教育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自始至终在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对话,教师通过解释、榜样、道德实践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性品质的形成。而那些违反人性和德育规律的德育方法非但无助于塑造中学生的德性品质,还会加重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最终削弱了德育的效果。

(二)教育的功利性削弱了德育的功能

培根在十七世纪初响亮地喊出“知识就是力量”,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学校教育专注于培养人的知识,教学过程就是用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头脑的过程。这样,作为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就被解构了,教育成了培养“知识人”的工具。道德本是利他的。而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从个人利益出发,遵循“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法则,通过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财富。这种市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在这种市场文化侵袭下,人们不再或很少提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大公无私、无私奉献、道德理想、理想人生等等,认为人 ②钱雅莲.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0,”“(4).际关系是可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①作为学校德育重要途径的语文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也逃不过这种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不仅放弃了自己的德育职责,而且用市场交换的观点考虑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把德育的责任推给社会、家庭甚至是学生本人。教师放弃德育责任也就是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推脱。价值多元也不等于价值混乱,一个社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中,读书是为了受道,做学问是为了弘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在一般大众当中传承的还是俗文化。这种俗文化是极其功利的文化,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种观念在现在社会的表现就是过多的考虑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本体价值,也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一步步的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最后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这表现在家长和社会对一个学校关注的是它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学生的精神是否通过教育获得提升不在他们思考范围之内。②

(三)社会的现实性弱化了德育的说服力

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与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存在着偏差,这很容易使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产生“无用”“敷衍”的心理。因此,课堂上那些“道德理论”,学生往往只是作为应付考试的条条杠杠而听之、背之,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进步起多大作用;一旦考试结束,“道德理论”在他们的脑子中自然就荡然无存,更不必说落实于行动了。从教师角度看,这一“偏差”致使教学多数时候只起了“复印机”的作用,只是将教材内容机械枯燥地复述给学生,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谈不上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目前,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广泛。这是一把双刃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错误意识会乘隙而人,对学生产生的一定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正面教育的作用。不难理解,学校应该从正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讲授美好、理想化的东西。然而,生活是现实的,当学生接触到不良、落后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会觉得社会现状与自己接受的教育和憧憬的希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对正面的教育产生怀疑,甚至是不良的思想意识。无须讳言,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正面临着种种的困境,迫切需要我们乘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东风,处理好新机遇和更大挑战的辩证关系,切实改善和加强德育的渗透功能,用德育丰富语文课堂思想内涵,才能使语文教学既是知识的天地,又是学生精神的家园。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①钟平.德育渗透要有针对性[J].大连理工出版社,1998.3.②高方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z1).①禹春芳.语文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体会[J].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面对这样的困惑,尤其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正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远胜于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那么,如何在中学阶段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

(一)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在诠释主题中渗透德育

文学艺术作品是德育的天然载体,挖掘其主题,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主题元素,这一过程本身就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起了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主题是指作品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反映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的必然归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地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加强: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提升其道德境界。”①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不少语文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往往把教学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释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的唯一尺度。还有一些教师,在分析作品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却始终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的彀中,从而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因此,在主题诠释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概括和诠释,让学生在作品中寻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教师不能仅局限于开掘作品原来的主题,而要赋予它崭新的思想。”

[案例]如某教师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移山真是蠢不可及!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这位老师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结果引发了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大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他体现了人们勇于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学生通过讨论进入了文章的思想境界,理解了文章的深刻主题,增长的知识。

2.在把握形象中渗透德育

文学作品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这些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优美,心灵优美。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可引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之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例如;《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热爱学生、热情公正、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还有舍生取义的 ①粱允胜.美丽的德育在课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陈毅,热爱祖国的韩麦尔等。阅读这些作品时,要善于从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感。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而且可以促进他们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追寻心灵的高尚。当然,文学作品中也少不了‘丑’。①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守财奴”老葛朗台,但这些‘丑’无不具有美感。正如罗丹所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可以成为非常的‘美’。这正因为作家从正确的观点出发,对丑进行揭露、嘲讽,激起人们的厌恶、憎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丑’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否定和对比,让学生更加热切的憎恶丑恶的事物,向往真善美,进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3.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运用图画、图表、电影、多媒体等等方式,创设渲染气氛使学生感官和思维充分调动,进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融合,从而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学《我的信念》这篇自读课文时,就可通过听读、朗读的方式,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让学生闭目遐想,把自己当成一个旅游者,在眼前构建出一幅庐山瀑布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如《望岳》和《三峡》,两篇游记分别描写了东岳泰山壮丽和神秘三峡的自然景色风光,使学生得到了美的愉悦和享受。同时,文中也渗透着浓烈的德育,即启迪了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与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自己生长在这个国度而感到自豪。

[案例]如某老师教学《最后一课》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便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做亡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的热爱的气氛中,在联系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更加坚定可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4.在反复诵读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和记忆,通过记忆才能使得学生逐渐领会字句的涵义,也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通过朗读背诵把握文章的“气”,在“合而读之”、“歌而咏之”中,细细玩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雨果也说过“书籍造就灵魂”不言而喻,向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加强阅读经典,正是重要途径之一。朗读经典法可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长智慧;可帮助中学生提高美育素质,增长见 ①柳斌.重视德育实效推进德育创新[M].中国教育,2003.4.识;也可以在精神生活方面增强免疫力,社会人情,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引导学生高声背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英雄人物浩然之气的强烈震撼,意志得以锤炼,思想得以升华,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低声吟咏“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诗句,使学生进入一种美的意境,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并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只有反复诵读进入文境,“设身处地”使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更好地品赏作品的动人情结,领略人物的品格风采,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①

[案例]一位老师在讲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时,教师稍加点拨后便让大家诵读。诗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通过朗读,在把握住作者心境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图的精神。

(二)、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文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学会作文,首先要学会做人。学生的写作材料来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学生必须具有正确的道德准则,如给学生讲述作文《我是中国人》时,通过介绍祖国的含义及我们应怎样爱国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用例文中主人公维护祖国尊严的做法来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写作选材中渗透德育

作文离不开材料,材料离不开生活。因此,观察事物,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瞬间。但素材是否用于作文之中,这就必须进行分析、选择,形成题材。在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上,教者要正确引导学生辨别生活,特别是在从素材到题材,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中,要求学生从细小的生活细节中找出时代发展的脉搏,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本质,认真分析,精选题材,在社会生活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②

2.在写作主题中渗透德育

主题思想贯穿文章的始末,它包含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与评价,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要使立意正确,就必须要求学生对生活有美的感受能力,通过生活现象发现和感受生活本身所蓄含的人的本质,从而认识客观世界,歌颂新人新事,鞭挞恶习错误,在作文中受到教育启迪,激励自己 ①强永刚.诵读的积极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3期.①王永.作文教学的本质和写好作文的三个因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

3.在写作指导中渗透德育

“文如其人”,作文是学生思想表现的形式,我们盛须要求学生不能脱离自身实际,不能胡编乱造,要说真话、抒真情、做实事。对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掩盖,必须要面对现实,但对社会的阴暗面又不能无限扩大。其实,父母的养育之情,老师的教诲之情,无处不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肥沃土壤。所以真实健康的感情是人类美好的精神财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所在。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培养学生做实事、做好事的优秀品质。①

4.在写作改评中渗透德育

“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批改作文时,不仅要注意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层次结构的布局、主题思想的体现.还要注意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从作文中发现了学生文明的语言、美好的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要加以表扬,让好的思想品德得到发扬光大;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可能出现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以及消极错误的东西,老师要通过正面引导,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健康而又向上的思想品质。

(三)、情感教育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倾向和高尚情感的教育活动。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丰富,引导学生逐渐领悟人生的道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强烈而突出的情感性。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丰富的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中。在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文学作品的情感大海中,我们暂以“母爱”这一题材为例,就足以深深感受到文学作品情感的丰富与凝重。母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无论贫贱还是富贵,也不分国别或是肤色,母爱总是与浓浓的情感一爱紧紧相连。逢人便讲“狼吃阿毛故事”的祥林嫂,为了给儿子治病而不惜拿出全部积蓄去换取一只毫无意义的“人血馒头”的华大妈,还有那位在灯下飞针走线、唯恐儿子“迟迟归”的诗中母亲⋯⋯她们都从不同侧面,共同赋予了母亲一个庄严神圣、光辉不朽的形象:勤劳、善良、无私的爱心,读后不能不令人产生强烈的心灵上的震撼和感悟。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情感真切浓郁,以情动人,以情育人,通过人类最绚丽多彩的情感,①许慧英.中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②刘海燕.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价值[D] 2008.把学生的心灵完全浮获,使学生心醉神迷地受到作品中所流溢的崇高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突出情感教育的方法很多,但以诵读为最佳。通过朗读、吟咏,进而展开联想、咀嚼体会,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阅读的最初经验,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受到情感熏染,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逐渐领悟人生的道理。

(四)、传统文化中渗透德育

中学现有的语文教材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材中选用大量古代的诗、词、赋、戏曲、小说,越是高年级古代作品越多。这些课文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遗产。现在的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通过语文教学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身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我们更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在对古代“迁客骚人”“仁人志士”的分析中注重对其优秀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教育激励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②[15]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样的优秀形象:“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满江红》中的岳飞等等。授课老师在讲鳃这类课文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章中心人物或作者中心思想的弘扬,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结 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有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艺术富有魅力的一个表征。没有了德育渗透的语文教学,就等于没有了灵魂。中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而且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发挥中学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关键在理念的更新,重任在广大的语文教师的肩上。承载着教书与育人双重责任的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在道德、①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②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心理和学识上都能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使中学语文巨大的道德教育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这应该成为中学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现状;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中学语文德育工作的现状

1.德育方法单一,具有形式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方法单一,追求形式化,缺乏实质内容。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这种形式化的倾向,德育教育与中学语文学习没有有效融合,德育内容缺乏趣味性,生拉硬套,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引导者,不是灌输知识的领导者,也不是专制者,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德育方式达不到德育教育的效果,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同时,教师把德育教育看作是新课改的一个摆设,教学形式华而不实,教学内容空洞乏味,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首要问题。

2.德育内容趋向功利化。文学反应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感受,是作者情感与心理状态的反应,初中语文教学需要以人为中心,德育教育也应该以人为中心。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也出现功利化的倾向。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受传统教育与影视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教师对德育内容的选取仍然具有功利化的倾向,语文教学总是在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时候,情感上受不到动容。不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因此,需要改进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功利化的倾向。

二、中学语文教育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1.创设道德两难情境,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依据中学的教材内容,创设道德两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两难,就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例如,在学习《骆驼赋》的时候,文中的主角葛队长应该抛弃骆驼么?答案是应该或者是不应该。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道德两难的情境进行探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认识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道德规范是可能存在矛盾的,认识到自己的道德意识与价值判断和他人的不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不断地提升。这种道德两难情境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阅读各种作品,体会其中的丰富的德育情感。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会文字,感悟情感,升华心灵,在自己的内心主动地构建德育教育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时候,作者在文中分别使用了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叙事上层层叠进,情感上逐渐的升华,最后提出自己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在学习本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件上播放洞庭湖美丽的图片,伴随播放悠扬动听的音乐,学生的感情在这种情境中一步步的推进,教师以此为契机,引领学生品读文章,感受作者心怀天下的情怀,并且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学生反复阅读,情感也逐渐的深入推进,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培养。因此,需要在中學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3.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有重要的位置,朗读是体会作者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融,引导学生真正的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俗语有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掌握语文课文的本质内涵,不能够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还要注重学生自己的朗诵与与理解,才会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与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指导学生的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阅读的语气、语调与语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内心的情感,与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诵的时候,要注意借助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眼神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声音、手势等把作者的感情传递出来,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落花生》的时候,引导学生朗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等果实那样高高的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等句子的时候,让学生抓住花生的特点进行朗诵,在语调上不断起伏,强调花生与其他的植物是与众不同的,突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主题。另外,教师指导朗诵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文体进行不同的指导,例如在进行戏剧朗诵的时候,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诵的方式。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与文中人物共同呼吸,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情感上的熏陶与道德上的教育,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都会德奥提升,在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的双赢。

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生正是学生性格转型的重要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容易受到影响,需要教师的全面指导。同时,语文学科中具有丰富的德育教材,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存在一些弊端,需要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曾术华.探究当今学校德育教育理念发展的几个新动向[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2]闫俊岭.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育中的途径[J].黑河学刊,2010,(0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篇7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 有利于初中生的成长

如今初中生中留守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数量越来越越多,由于这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温暖,致使他们变得不愿与人交往、沉默、冷漠、孤僻、封闭,有些学生发展到极端甚至会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行为[2]。生命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使他们学会珍惜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新课改实施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初中教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激励和唤醒,在教学中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和感悟,让学生在享受思考和感悟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

二、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对策

1. 深度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生活实际上是一部灾难片,而其中的幸福时刻只不过是这个灾难片中的一段广告”,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认识生命的时候应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来引导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生命不是一种状态,而是存在着很多种形态。比如说,在讲到“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史铁生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告诉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任何一种生命形态的到来都是无预兆的,同时通过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更深层次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如此一来,才会让学生对生命充满珍爱之情和敬畏之心,从而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谱写自己生命的乐章。

2. 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悟生命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些以“生命”为主题的作文,学生写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生活进行体验、对人生进行感悟以及生命进行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此外,教师还应该提高生命教育内容的深度,不仅要包含对挫折磨难以及爱情、友情、亲情的认识等内容,而且要包含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程度的深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生命教育”的记录片、微视频或者电影片段等等,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己看到的内容写观后感。

3. 让学生在阅读中关注生命的价值

阅读教学也是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关注生命的价值。比如,通过让学生阅读《离骚》,并针对“屈原投江”的行为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在珍爱生命的同时,加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注度。比如通过让学生阅读《史记》,并对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仍坚持自己对待历史的态度的做法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不应该放弃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是应该坚持心中的信念,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必然需要,也是新课改实施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深度挖掘教材的涵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在阅读中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穆娇娇.呼唤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优势和实践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一、在诵读中感知自然美

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的作品, 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等, 还有许许多多的古诗词。读这些文章中所描述的美丽的风景, 在今天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重重的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中的美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碧水蓝天、绿叶红花。

诵读课文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反复诵读课文可以感知文中的美丽景色。例如, 《春》中作者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诵读这篇散文, 学生会发现其语言的美、情感的美。

《春》在描写景色时运用了大量的叠词, 既生动又亲切, 把作者对春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描写春草时,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这一句中就连用了三个叠音词, “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形象地写出了初春万物潜滋暗长的形态和小草刚长出地面时的颜色及娇嫩的样子, 让人感到春草的可爱。

在文中, 作者还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并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向前去。”作者用三个比喻性排比句式, 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作者希望人们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又如,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美丽景色的描写, “碧绿的菜畦”“高大的桑树”“紫红的桑葚”“光滑的石井栏”等构成了一幅百草园的美景图。这里不仅有好吃的, 还有好玩的、好听的, 读来细想这里的确是孩子们的乐园。

二、在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 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的确如此,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 在感悟文章意境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学中, 教师要开启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 把有限的文字想象成无边无际的美的意境。

意境给人的美是无穷无尽的, 也是缤纷多彩的。例如, 《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表面写景实为抒情的句子, 就有深邃的意境。我让学生反复读这首诗, 体悟这两句的意思,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李白, 友人孟浩然和自己在江边挥手告别, 登上小船, 小船张帆远行, 越飘越远, 然而诗人仍然站在江边, 望着友人越走越远, 渐渐地只能看见远处的蓝天和滚滚东去的江水。这时候, 学生会把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 整个画面显得苍茫空阔, 诗人的情感则感人至深。这样, 写景见情, 寓情于景, 做到了情景交融, 使人读了以后不禁产生想象, 感受到无穷的余韵。当然, 学生想象出的意境不尽相同, 但学生都能感受到美的情境, 受到美的熏陶。

三、在赏析中体会情感美

课本中这些文质兼美的范文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 不仅仅是因为描写了美丽的景色, 更重要的是其凝聚了作者的深厚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理解这些美好的情感, 让学生受到感染, 提高其审美水平。

如《有月亮的晚上》一文, 语言平实, 记叙、描写都很朴素, 并且所记之事也无波折, 事情极其平常, 但其所表现出的师生之间的情谊却真实感人, 使人产生美好的感觉。在教学“踏月上学”一节时, 我着重让学生阅读描写路上美丽景致的段落, 让学生感受到月夜景色衬托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室伴读”一节中, 我着重让学生分析天真淳朴的情态和教师对学生亲切的态度, 感受师生的心情美。在“高歌散学”一节, 学生感兴趣的是美丽的歌声和学生对教师的美好的感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一直引导学生去感知、理解文中的各种美的事物和情感, 并且引领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但被大家忽略的美好的情感。

又如朱自清的《背影》, 语言和表现的情感都很朴素, 所描写的场面也很平常, 并且没有一点美景, 从表面很难看出这篇散文美在何处。在教学过程中, 我联系生活实际, 先让学生回忆一下, 自己离开家门来到学校时, 父母说了哪些话, 给他们准备了什么东西, 是用怎样的眼神送他们离开家门的, 等等。然后, 我又讲了我上大学那年秋天的早晨父亲为我扛着被褥送我上车的亲身感受。学生带着这样的体会再去读课文, 自然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对父亲的爱, 虽然语言是平淡无奇的, 但感情是真挚的。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因此教师不能把审美教育当成是课堂的“调味剂”, 当成是吸引学生的“特技”, 而是必须认真彻底地使审美教育进行下去。因为语文既有工具性, 又有人文性, 人文性就包含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 因此语文教学就包含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的教育, 就是要通过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在自己的教学设计里给审美教育留出足够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贝学问.阅读教学, 蕴含生命的教学——从散文《绿》的课堂教学说开去[J].新语文学习, 2007 (2) .

[2]付秋梅.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王丽.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9

一、阅读教学,渗透德育

高尚的情操,仿佛和煦的阳光,让人们的内心感到温暖;美好的心灵,犹如透澈的泉水,能给他人的心灵带来净化。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老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自始至终渗透德育,使学生心中永远装着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养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良好品德。

首先,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导语进行思想渗透。当代教学,非常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导语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的导语,语言优美、引人入胜,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沐浴。

其次,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课文语言的表现力,思想观点,情意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美化学生的人格。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讲述国家危在旦夕,通过学习韩麦尔先生的精神,来感染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引出《最后一次讲演》,理解作者的思想,调动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全面而深刻地理解闻一多先生失志不谕地追求光明和民主自由的光辉形象和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愫。

二、作文教学,渗透德育

作文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学会作文,首先要学会做人。学生的写作材料来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学生必须具有正确的道德准则,如给学生讲述作文《我是中国人》时,通过介绍祖国的含义及我们应怎样爱国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用例文中主人公维护祖国尊严的做法来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勤于观察,积累素材,认真分析,精选题材,在社会生活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

作文离不开材料,材料离不开生活。因此,观察事物,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瞬间。但素材是否用于作文之中,这就必须进行分析、选择,形成题材。在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上,教者要正确引导学生辨别生活,特别是在从素材到题材,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中,要求学生从细小的生活细节中找出时代发展的脉搏,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本质,在思想灵魂上,受到洗涤与激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 确定鲜明的主题,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

主题思想贯穿文章的始末,它包含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与评价,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要使立意正确,就必须要求学生对生活有美的感受能力,通过生活现象发现和感受生活本身所蓄含的人的本质,从而认识客观世界,歌颂新人新事,鞭挞恶习错误,在作文中受到教育启迪,激励自己奋发图强,积极向上。

3. 通过作文,培养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实事的良好品质。

“文如其人”,作文是学生思想表现的形式,我们必须要求学生不能脱离自身实际,不能胡编乱造,要说真话。对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掩盖,必须要面对现实,但对社会的阴暗面又不能无限扩大。其实,父母的养育之情,老师的教诲之情,无处不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肥沃土壤。所以真实健康的感情是人类美好的精神财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所在。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培养学生做实事、做好事的优秀品质。

4. 从作文中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及时引导教育。

“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批改作文时,不仅要注意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层次结构的布局、主题思想的体现,还要注意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从作文中发现了学生文明的语言、美好的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要加以表扬,让好的思想品德得到发扬光大;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可能出现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以及消极错误的东西,老师要通过正面引导,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健康而又向上的思想品质。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者要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靠语文教师来实施。语文教师必须明白,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必须站在育人的高度展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挖掘教材中那些健康的、高尚的、优美的教育因素相机引导,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情操、行为、情感和意志。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应避免出现尴尬局面

语文教学无疑是要融汇着思想品德教育的,但是由于理念和模式的影响一下子难以做到,如果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强行把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当中去,难免会显得牵强或生硬,有时还会弄出些尴尬来。例如:某老师讲完《斑羚飞渡》,引导学生学习老斑羚的奉献精神,搞好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于是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大家讨论:学校组织外出参观,给一个班包了一辆车。车上只有40个座位,可是全班有50个同学,请大家想想这问题怎么解决?老师的用意很明确,学生也知道老师需要的是什么。所以讨论出现了许多让座位,自带小凳子等“好人好事”。可是,有个同学站起来,只说了两个字“超载”。这下子,老师同学都愣住了。老师错了吗?没有,学生错了吗?也没有,错就错在我们的德育“渗透”忽略了社会规范。

谈道德教育在中学语文中的地位 篇10

一、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德育教育可以陪伴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到很好的道德教育,那么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时代就给孩子们灌输道德意识,这对他们的以后步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人生观、世界观,对一个成人是关键重要的,下面以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守财奴》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的形象。这个吝啬鬼的一生与金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这样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真情,只有无情的金钱交易和赤裸裸的剥削关系。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该如何面对金钱的诱惑,如果自己有了钱该如何去做,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思考。下面再了解一下平凡的人,比如孔繁森、张海迪、“香港之子”阿福等,从中让学生明白,我们的一生应该向张海迪那样活得有意义活得比较充实,身残志不残。还要学习李素丽和雷锋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虽然是平凡的但是他们做出来的事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样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探讨,作为当今的一名中学生如何能做到他们那样。这样用这些人物的事迹去感染学生,教给他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德育教育和中学语文教学紧密联系

语文这个学科与德育教育紧密联系,语文课是实施德育的有利阵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语文学科中的品德教育生动形象,富有变化,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道理说教。有些课文里也教给了我们如何去帮助别人、如何去关心别人,教给了我们要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父母,只有这样以后才会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其次,语文课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间接的,是让你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品位,去体会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学习那些伟人的道德风范,并以此激励自己。再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对人们的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它通过曲折的故事、美丽的传说、优美的语言,激发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们在无意识中受到启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些故事和传说在授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因为语文这个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影响。

三、语文教学利用审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篇11

一、人物性格中的真、善、美

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都是按照美的规律,通过选择、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将生活中的最美,通过语言文字的塑造集中表现在作品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阅读、品味,使学生从文本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去感受、理解人物的形象美和心灵美;从文本中的描述去感受、理解作家创造的意境美;从作品的遣词用句去品味语言美,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人物性格是人物在文本中灵魂的体现。在教授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长妈妈的人物性格把握不准确,也有很多老师都只是参照教参,肤浅地把长妈妈的形象概括为:一个粗俗、无知、迷信的封建社会妇女形象。但如果仔细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鲁迅在写到长妈妈给他买了《山海经》时的一段心理描写:“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一句发自一个孩子内心的话语,包含了他对长妈妈无比的崇敬与谢意。就这样,之前那个令人厌烦、遭人嫌弃的长妈妈,性格瞬间变得饱满、生动了。就这样一个在当时社会中多的不能再多的平凡小人物,为什么还能在时隔多年后出现在鲁迅的笔下,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长妈妈独特的人格魅力,性格中的真、善、美触动了鲁迅的内心,这种真、善、美唤起了鲁迅内心最深处的记忆:儿时的记忆,让中年以后的鲁迅再能体会到“妈妈”的形象美和心灵美。所以,在艺术审美中,抓住人物的典型性格进行分析,进而赏心悦目,陶冶情操乃至达到最高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抑或道德情操等方面教益的过程。

二、通过教学板书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怀

板书在教学中具有提要、示范、启迪和审美功能。在备课李森祥的《台阶》一课时,发现课文一直围绕父亲造台阶这一主线展开。同时,围绕台阶这一线索也能看出父亲的性格。从审美艺术方面来看,整篇课文都围绕“父亲”和“台阶”两个关键词展开,在分析课文时,父亲的六种性格我们用箭头的方式罗列开来,这样既对称又美观,同时也很清晰,达到了图画美、直观美的效果。之后再围绕父亲建台阶的目的是实现他多年的梦想展开。然后在父亲和他的“梦想”之间用粉笔画一个“台阶”,这个“台阶”既暗含了生活中见到的真实的台阶,也暗含了使人实现梦想的阶梯。一语双雕。这样设计既在视觉上让学生感觉一目了然,清晰美观;又在思想意蕴上使学生豁然开朗,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怀。

三、细致品味,挖掘深层次的美

优质的语文课教学是一种激动人心、韵味绵长到可以“三月不知肉味”的艺术,完全应该以艺术思维去创作、去品鉴。因此在研读一篇课文时,师生要用一种艺术的眼光去品鉴它,细致品味,挖掘它最深层次的意境美、形象美、语言美。这在古代诗词和文言文一类课文中尤其应该注意。

在《爱莲说》一文的教学中,笔者主要抓住莲的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作者一方面抓住了莲的外形美,另一方面他也着重突出了莲的品质美,从而达到了“莲,花之君子者也”的思想境界。这样一分析,学生就像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作者,眼前看着一片莲花,闻着淡淡的花香,与世独立,清新飘然。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莲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品味到了作者倾注于其中的思想,进而达到对整篇文章深层次的理解。

四、在指导写作中创造美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美的陶冶,还要激励学生用笔和用心去表现美、创造美。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带领学生分析这篇文章之所以成为美文的原因,着重分析了朱自清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在给学生讲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后,笔者布置让学生仿写《荷塘月色》,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章中去发现美、感受美,把文章当中得到的美的意象加以发掘、表现、集中,然后创作出文章。

总之,语文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美”的领悟,激发学生对文字,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语文教学中得到“美”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彦,李亮.朱光潜美学的语文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2]韩忠顺.如何解决快餐式教学和语文美学熏陶的矛盾[J].教改创新,2012.

[3]梅文丽.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学[J].铜仁师专学报,2002.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2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培养

目前, 创新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可能的, 更是必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素质和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必要, 笔者结合自身从教经历, 在本文谈几点体会。

一、发现和引导学生兴趣为创新创造条件

兴趣对求知和创新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激励他们的强大内动力, 也是影响他们学习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产生了想弄明白和学习欲望, 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发现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发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必须的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定要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本体, 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 把他们从被动接受的地位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 和教师融为一体, 这就会为语文教学的创新打下好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把创新思维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挥性, 没有很好地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教授一篇课文往往是分为几大块:背景、作者、段落、中心和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也就谈不上创新性教育了。这种固定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接近于封闭和僵化, 缺乏应具有的开拓与创新意识。这样的课堂会出现是教师说的头头是道, 但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不到合理培养和锻炼的情况。因此,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急需改进。

(一) 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 引导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阵地。事实证明:一位优秀的教师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他把自己的课教“活”了, 把师生关系变化为朋友关系, 把“讲台”搬到学生之间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教会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 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 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 使学生敢于创新, 要激励学生提出自己哪怕是不太成熟的看法, 而教师对学生在提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点点滴滴创新性看法, 也要给予适度的肯定, 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二)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为创新打好基础

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要有自己的独特教学特点, 有的还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越是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师, 他的课堂教学方式越丰富多彩, 他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有“惊喜”的新感觉。也就是说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以具备丰富的知识为前提。其次,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 还要让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启发联想, 联想的越快表示思维越畅通无阻, 联想的越多表示语言的运用越丰富多彩。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充分理解, 才能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学生们对问题理解得越深入、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 体现出来的创新思维越好。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 还应当拟定出具有很多种答案的问题, 目的是让学生提出很多种的正确答案, 让他们创新思维更活跃。

(三)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激发他们创新

提出问题是创新教学的关键, 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再进行适度的指导, 避免形成学生纯粹为了分数而学, 教师纯粹为了分数而教的局面。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会照本宣科和模仿, 忽视了创新教学。因此, 在中学生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目的性一定要明确, 不可随便提出问题, 要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要求学生在提问题时不要呆板无力, 思维要灵活多变, 应具有自己合理的开拓和创新意识。否则, 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也会使他们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另外,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自己教与学生学, 基础问题和发展性问题要设计得科学合理, 缜密而又趣味多变, 避免过于呆板与枯燥。最后, 问题还要有适合的难度。所谓的难度, 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 要使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的流畅性, 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从而激发和引导学生追求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 在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创设提问的环境, 使学生在课堂上想问、敢问、善问, 使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这样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激发创新思维, 让创新现象活跃课堂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篇中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包括我国的古诗词, 这些佳作在内容上有自然美和艺术美, 形式上有结构美和语言美, 所以教师可以在授课中提出适当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去欣赏和品味这些名篇佳作, 这样学生的思维不仅会局限于课文的丰富内容上, 会拓宽到诗歌的思想情感的探索上。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创新性思维, 创造性学习和思考对他们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并让他们从中理解和体会出由此带来的巨大成功的喜悦, 给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插上美丽的翅膀。

上一篇:低碳经济范式下一篇: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