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中德育教育

2024-10-26

中学语文中德育教育(共12篇)

中学语文中德育教育 篇1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阅读过程中伴随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多方面的活动。”[1]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美育目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正如有些教育工作者曾尖锐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美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考察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课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实在不敢乐观。”[2]从笔者在基层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具体感受和近期的走访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的兴趣不高。

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要高于中文,而从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的了解中发现,学生无论是喜欢中文还是英语,除了个人爱好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影响。这反映在当前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对中文的重视程度,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因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数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不少学生不仅对文学作品阅读课不感兴趣,而且对非文学作品阅读课的兴趣也不高。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来,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

(二)服务于考试,重在实用。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把阅读课的学习目的放在了“考试能够得高分”上。而且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给出有利于考试的统一的答案”。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是那些能围绕考试编题、讲题,使他们考试稳拿高分者。可见师生一起围着升学转,而阅读课教学则将以高考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阅读课的教法选择中,偏重于对考试有利的精心细致而又全面周到的“一言堂”式的单向灌输和讲析,或不得不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大量地编题、讲题,甚至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而难以自拔,忽视或放弃了通过启发诱导、情绪感染、平等讨论、创造性的批判,以及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等方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和感悟能力。

(四)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以考试为中心,一切围绕升学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失去了利用自己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的机会,剥夺了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认识、理解和感悟作品审美境界的权利,削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受)能力,降低了文学作品对学生本应具有的强大的美学吸引力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洞察力,最终影响了对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文学作品时“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思路”等现象的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

从访谈和观察中了解到,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充满审美情趣的教学气氛,致使课堂教学情调单一、气氛沉闷,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这部分教师也很少愿意利用学生与自然人文景观之间的密切接触,来让学生感受和体察大自然的美和人文历史的美。

(六)缺乏教学民主,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感悟等,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更是保证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大胆表露个人审美感受、充分展现审美创造性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权威的身份给出统一答案的较多,允许学生持有一些不同见解的却很少,当学生对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或体会时,能得到自由表达的机会也不多。教师的这种唯我独尊或家长式的作风,挫伤了学生审美主体自觉活动的积极性,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与分析,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审美情景。

利用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规则的形体、优美的声音及和谐的画面所具有的天生的喜爱倾向,在课堂中通过播放音乐、显示画面、放映电影及其他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所提供的审美对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审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赋予审美感知过程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兴趣;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别的美。”[3]应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构建诗意课堂。

语文特级教师盛新凤说:“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种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这样的语文课,可谓‘过瘾’也!”[4]充满诗意的文学课堂,就应有师生情感的肆意飞扬、交流与碰撞。教师的语言,包括肢体和面部语言,都应或激情飞扬、悠意纵横,或凝重深沉、饱含真情,并能以强大的语言感染力,将真情辐射到课堂的每一寸空间,将力量感应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最终形成一个全体师生的情感之场,在这种情感的交互影响与碰撞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三)讲究语言艺术。

细细品味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感,是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中教师抑扬顿挫、激情饱满的课文朗读,能够使作品潜在的各种审美意蕴通过声音的媒介,折射到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寄托于作品之中的爱恨情仇等,有力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而让学生模仿、尝试的各种有表情朗读,更能使朗读者情不自禁地达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审美境界,达到以己之心体验作者和作品人物之心,以己之情表达作者和作品人物之情,以自己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和作品人物的心理感受的审美效果。品味语言不仅能大大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能通过这种以语言为载体而产生的心灵的撞击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

(四)深化审美感悟。

所谓审美感悟实际上是将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虚象虚景,通过一定的手段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使他们通过一些非语言、非概念式的思维活动得到一种主体内心的体会和体验,产生一些文字之外的审美意象。对此,司空图曾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这种从语言之中获得的语言之外的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由此生成的感受超越了眼前景物和象外之象,而且进入了与人生意蕴相关的思考和领悟。”[6]

(五)超越文本,实现审美创造。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7]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教师正确的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在寻找出文本的各种或内容或艺术等方面的意义“缺陷”或“空白”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物理文本”的局限,创造性地予以填补和反思,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文本意义空白的填充与再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拓展期待视野,提高审美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程标准》首次将“阅读期待”这个接受美学的重要名词纳入了它的具有指导性地位的“教学建议”之中。不同的阅读期待,将直接影响或决定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正如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的阅读时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闲秘事……”[8]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可塑性。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美育手段,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使学生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逐步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5:109, VOL2.

[2]黄厚江.让课堂成为流动的美[J].语文学习, 2002, (11) .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72.

[4]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之十七) .特级教师家园, 2005.http://blog.cersp.com/20000/552610.aspx.

[5]司空图.一与李生论诗书.转引自刘安海, 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3.

[6]刘安海, 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3.

[7]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雷纳.瓦宁编.接受美学——理论与实践.慕尼黑, 芬克出版社, 1970:238.

[8]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绛花洞主) 小引, 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020.

中学语文中德育教育 篇2

【摘要】 探讨如何利用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质和作用,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亲情、友情素材,激发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德育及美育水平,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亲情,尊师爱友,爱国,德育,辨“丑”远“恶” 美育

语文,因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德育何美育功能。而亲情教育则使发挥这一功能的最佳方式。

亲情教育以与学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为起点,近而推己及人,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健康的审美感受,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亲爱父母——亲情教育之起始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抚育子女成人、成才,历尽艰辛,可谓呕心沥血;而学生身受父母慈爱,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运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适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教学朱子清的《背影》,就应紧扣父亲疼爱儿子这个中心,重点剖析“望父买橘”的“背影”这一情节,充分体现父亲的用心和艰辛;并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分析,体味父亲对父亲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爱子之心。

又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美德和对“我”的种种关照,也写了“我”从小就帮着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写出母亲宽厚待人,妯娌关系、亲戚、邻里关系处理得好,一家人和睦相处等种种事迹。这些无疑给我们以启迪,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而我们今天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同学却不理解父母,甚至连举手只劳也要父母代劳,实在是不应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就要充分点拨学生的亲情之弦,使其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而激动不已;并对比自己的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形成对家庭关系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并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加深理解,形成正确的 道德认识,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尊师爱友——亲情教育之发展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教师、同学是学生生活中关系密切程度仅次于父母的人。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能激发其尊师爱友之情。

如蔡云芝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公正慈爱、可敬可亲,体现了长者风范;藤野先生教学认真、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而有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是为师 德高尚德长者;而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中德动人形象,他那炽热德爱国主义热情,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德印象。教学这类作品时,应使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理解,认识“老师”的崇高品质;并顺此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老师。在“老师25”的崇高品质感染下,激起其尊师之情,并付诸日常生活中,形成尊敬老师的良好道德品质。

同时,少年周恩来的胸怀大志,阿发、双喜等的淳朴无私,小弗郎士的天真活泼,少年闰土的机敏可爱......等等。这些少年形象动人可爱,他们那宏伟的志向、纯洁的心灵、助人为乐的品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的互助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学生品质的形成,同时,这种美的环境氛围也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得熏陶感染,而教师得适时点拨,又能给学生以深刻的理性认识,以逐步形成正确的师生观、道德观、世界观。

三、爱国爱民——亲情教育之升华

如果说亲爱父母、尊师爱友仅仅关联学生接触到的周围的人的话,那么,爱祖国爱人民则师推己及人、广而化之“亲情”的升华。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富强和国家的兴盛,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使学生在英雄形象的感染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并通过点拨、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为祖国富强、民族兴盛而学习的正确学习目的。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教学,就应紧紧抓住“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抒情主线,通过分析三个典型事例,认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感染,理解“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并能国对三个事例排列顺序的分析比较,在加深对主题的理解的同时,体会作者安排结构的艺术,认识到“爱国主义”乃是英雄主义、国际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后者则是战士崇高品质的本质体现。由此,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不但获得了美的情感体验,也对“爱国主义”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为良好品德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则紧紧围绕“找药”、“送药”这两个关键环节,描述了上至中央首长,下到普通店员、船工,为抢救六十一个农民而不辞劳苦,奔走操劳的动人情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互爱精神。教学中,应抓抓住时间线索,分析重点场面描写,理解人物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无论什么地方、不管认识与否,大家都同心协力地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作对比,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他如一身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教材。教学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对“英雄”的景仰与敬佩之情;在理解人物性格、品格特征的过程中,激励其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向英雄学习”、为国富民强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并在学习中化为强烈的内在精神动力。

四、辨“丑”远“恶”——亲情教育之必要补充

“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恨,也就没有爱”,没有“丑”、“恶”的批判与摒弃,也就不可能有对“美”的鉴赏与追求。在培养学生对“美”追求的同时,还必须教给学生辨别美丑的方法,通过对“丑”的批判,强化对“美”的追求。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就应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比较,点明其变化的准则乃是听说于勒有钱与否,当听说于勒发了大财时,就盼望于勒早点回来,把他的信当作福音书;而当在船上遇见身无分文的穷水手于勒时竟然 不认他、惊恐万状地躲开他,并责骂“我”多给了他几个小费。所有这些,说明菲利普夫妇根本就没有兄弟情谊,由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学中,不但引导学生认识、批判菲利普夫妇的“唯利是图”的丑恶性格,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及其对人的“异化”,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又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焦刘两人的性格特征及其爱情悲剧产生的性格原因,还要进一步认识其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其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加深对封建制度罪恶的认识。使学生在回肠荡气的焦刘爱情感染下,获得对“爱情”的初步认识,提高对美丑的辨别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其他如奥楚蔑洛夫这样的“走狗”形象,“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形象,使闰土变成“木偶人”的黑暗社会以及祥林嫂走上绝路的种种原因等等,教师应通过人物形象分析,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憎感情,认识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从而揭露其丑恶的社会现实。并以此为对比,加深对社会主义今天的了解,激发其爱国感情。

总之,应通过对比、点拨,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在对比中明辨事非,提高鉴别美丑的能力,激发其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书目:

《中学语文》

《新课程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法》 《心理学》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篇3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育 人格教育 策略 分析

一、利用语文阅读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拥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如课文内容、作者的相关知识、课文的写作背景等,这对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将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1.引导学生閱读课文,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讲解诗歌、散文类的课文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以及体会作者表达的课文主题,还要认真分析作者赞颂的人格与人品。学生在阅读和感受的过程中,人格将会受到自然而然的熏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学生通过阅读海伦?凯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将会充分体会到光明给人类带来的幸福,懂得珍惜的道理;通过读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李白不畏权贵、正直的人格形象;阅读《世界最美的坟墓》,托尔斯泰身上拥有的崇高的人格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配乐读、齐读以及默读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在学生阅读后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点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更好地塑造。

2.引导学生对阅读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教师重视学生对教材中重点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刻地领悟高尚人格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虽然有效阅读教材内容对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对阅读的内容进行重点强调和讲解,那么很难将其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对于一些教育意义较大的阅读内容,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教师在讲解《五人墓碑记》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对“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展开激烈地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为正义牺牲、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表现。在语文阅读教材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文章还有很多,如《为了忘却的纪念》《谈骨气》等。总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工作,并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强化学生的人格教育。

二、利用语文写作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阅读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外,还能利用语文写作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明白拥有健康人格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格与文品之间存在的重要关系。中国古代人们就强调“文如其人”,鲁讯则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艺,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与人格。”教师可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给学生讲明白这方面的道理。使学生明白仅仅具备了较高的写作技巧和语文素养很难写出好的文章,还需要拥有好的人品和健全的人格。可见,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重要条件之一是使自己拥有良好的人品和健康的人格。虽然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文章,但是真正能够流传于后世的文章都赋予了高尚的人格。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便会积极地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人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

2.让学生思考关于人格的作文命题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关于人格题材内容的作文命题,对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最令我担心的一种校园问题》,通过对这一作文命题的思考和反思,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对学生所提的问题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更好地教育和塑造。再如教师让学生思考“老实人是否吃亏”这一作文命题,可以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白做人的真正道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对《我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中》这一作文命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可以让他们充分地体会到集体的重要性,并深刻地明白人不能离开集体而生存的道理。中学生比较率真无邪,在对人生和社会思考的过程中会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据此对学生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指导,可通过为学生写作文批语、与学生面对面地谈话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并使学生的认识问题、价值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运用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导和引导,对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语文训练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很多的训练,由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文训练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中,训练的内容非常多,教师可以从个别训练来说明其对学生人格教育具有的重要影响。如在语文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然后再让学生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不同点。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被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同时也会为陆游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还会为自己拥有幸福的生活而高兴,总之,学生的心灵将会受到极大的震撼。

又比如在仿造句子的训练中有这样一题:古人常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来鼓励人们读书。出发点虽好,但充满封建思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该句进行改写,并且要求学生写出的内容能够激发出人们读书的兴趣,充分调动人们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训练题目要求学生首先具备正确的思想,健康的人格,写出的句子才更符合训练要求。有的学生这样写:“书中精神食粮宝贵,书中蕴含人生真谛”,这个答案是符合训练要求的,如果学生写出:“书中自有乌纱帽,书中自有小轿车”,显然是不符合训练要求的。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心灵将会得到很好的净化。

另外,教师采用演讲和训练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学生独立自主地准备选题,然后再根据选题准备相关的素材,学生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写稿,进而完成演讲和辩论,整个训练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精神以及辩证思维品质。教师如果将对学生的人格与辩论和演讲训练进行有效的结合,将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中,语文训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其对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担负着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加强学生人格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首先论述了利用语文阅读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学生通过中学语文中的阅读素材可以深刻地领悟到高尚人格的真正内涵,使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还论述了利用语文写作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让学生明白写作和文品之间存在的重要关系,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拥有好的人品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培养健康的人格,同样,利用阅读训练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也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江梅.乡镇中学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学报2012.

[2]周彩群.中学语文课程人文知识内容及其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

中学语文中德育教育 篇4

一、创设适宜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人们的某一种情感都是在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中被激发而产生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教育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具体教学内容中可以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点,采用多种手段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渲染浓重的情感氛围,带领学生走进情境中去,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这一文章时,我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黄山的风光片,让学生观看风光片了解黄山诸多景色的特点,带领学生走进黄山,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二、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情感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理解文章情感的路径。文章的情感是渗透在语言文字里面的。朗读可以变文字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上对话。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如《飞红滴翠记黄山》《鼎湖山听泉》《春》《紫藤萝瀑布》《散步》等文章,情感丰富,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韵味,能够很好地激发读者的情感,陶冶读者的情操,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文章的情感,适时对学生的朗读给予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掌握正确的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内容,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在朗读中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朗读中陶冶情操。

例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这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别朗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在朗读中作圈点勾画和旁批,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揣摩语气语调,在朗读中思考、感悟,体会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

三、采用多种形式,深化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恰当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化对情感的体验。如鼓励学生想象文章是所描绘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鼓励学生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激发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等方式来呈现课文所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来扮演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加深对文章蕴含的情感的感悟。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后,教师鼓励学生写一写剧本:设想菲利普一家人从外面旅游回去后,发现一个貌似于勒的人正在自己家门口,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学生写好课本剧的剧本后,鼓励学生自导自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与文章中的人物同喜悲、共命运,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同时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残酷的金钱关系,很好地激发学生内心的爱憎情感。

四、情感教育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准确合理、具有鼓励性的积极评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赞同,让学生更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

(一)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了解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表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理解。

(二)尊重多样化的答案,鼓励多角度的思考

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同一个文本,由于不同的个体处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产生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提出来的多样化的观点和看法。同时鼓励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判断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活动,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及时地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中体验求知的满足感,获得心情上的愉悦感。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创设适宜的情境,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采用多种形式,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给予积极中肯的评价,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摘要: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思考和认识。

把德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 篇5

中学语文教材,是一部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的教科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同时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做到即灌输知识,提高技能,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质,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那么,应当怎样将德育渗透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呢?

利用英雄形象,进行正面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一系列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这是对学生直接进行教育的好材料,应该充分利用。例如,毛泽东的形象,周恩来的形象,彭德怀的形象,鲁迅,刘和珍,方志敏的形象。此外,课文中还有一大批历史人物形象,如:宁死不屈的苏武,慷慨就义的谭嗣同,刚正不阿的海瑞,谈笑而死的五壮士,以身殉国的史可法,忠心报国的文天祥,勇赴国难的林觉民,大胆自荐的毛遂,忠贞爱国的屈原,身为人镜的魏征,在生死抉择的重要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的周团长,等等。这些永载史册的人物,都是用来教育、影响学生的绝好材料我在讲授有关课文时总是有意而又很自然地将这些人物摆出来,大加赞扬,激发学生对他们的敬慕之情,鼓励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从而引导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学习《草》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周恩来,我问:“当年,在沈阳余关镇模范小学读书时,有一句表明他的志向话,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同学们顺口而出。我又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人物象周恩来一样在少年时就树立了远大志 向?”同学们纷纷讨论,举出了一个又一个人物及事例。接着,我又这样启发学生:“看来伟大的人物都是年青时就立下了远大志向,他们后来之所以能够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与这分不开的。同学们,想在将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吗?请年轻立壮志,并且为实现这壮志而付出努力。”一番话,说得同学们劲头十足,跃跃欲试。

一篇课文结束后,需要进行总结,这是我也是特别强调英雄人物的总结,总是水到渠成地问一句:“同学们,我们的英雄人物最感人的语言或行动是什么?”这句话引起同学们的回忆和思索,于是,对不同的人物就有不同的总结概括。周团长最感人的语言是:“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去„„,”沉吟片刻之后,突然把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仍到战士面前,依然从担架上爬下,艰难地向水塘爬去。文天祥最感人的语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刘胡兰的感人行为是面对敌人的铡刀,大义凛然。徐洪刚的动人行径是面对歹徒,毫不畏惧等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的影响是深远的,正面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像战鼓擂动,紧紧扣击着每个学生的心扉,像雷鸣电闪,有力地激荡着每一个学生的感情浪潮,令人兴奋,催人向上。

山川景物,激发爱国之情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绘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展现出万紫千红的大自然景物。也有不少课文在写山川景物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学习这样的课文,本身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作为教育者,应当在主观上加以适当引导,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爱 国之情。

教材中的游记,作者在描绘过程中,已经将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满腔激情寓于字里行间。在教学中,教师适当范读,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作者饱满的爱国情感。然后教师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作者描绘的基础上再加描绘,描绘得更加细致、更美好,这样就把课文中的视觉形象转化为生动悦耳的听觉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学完中学语文教材,就等于游览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这种游览中,既能欣赏梅雨潭的迷人绿色,也能畅游长江三峡的惊涛巨浪,既能包览雨中的泰山美景,又能领略天下独绝的黄山风光,既能驰苊于“风吹草地现牛羊”的塞外高原,又能攀登“处处有丰富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的巍峨天山。如此壮丽的河山,这般优美的景象,具有神奇的魅力,能令每一个人流连忘返,能让每一个游览者赏心悦目。借此启发“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如此美好的山川河流,有这些奇异的景物,你们爱不爱她?”进而引起同学们的沉思与痴恋。

总之,每节语文课,都可以将德育寓于其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德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

作者

单位

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德育同行” 篇6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在学校的全面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保证,只有把德育教育寓于教学中,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达此目的,可以采用以下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通过语言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理晓道,辨明是非,提高道德认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说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具体形象、具有启发性说服力的讲解和报告,或者是主题鲜明、民主平等、诚恳热烈的谈话与讨论,等等。

2、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由于榜样能把社会正确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教育、带动和鼓舞他们前进。这种方法也符合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

3、陶冶教育法

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

具体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这样做:

一、开展第二课堂,渗透道德教育

语文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参与意识较浓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在培养他们读、说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实现寓德于教的目的。

首先,开展影视欣赏活动。影视艺术本身的思想内容,就是丰富的德育资源。正如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教育人们摒弃一切虚伪的坏东西,了解一切善的魅力。热爱一切崇高的美。”这种资源溶形象性与审美性于一体,熔情感性与教育性于一炉,可以避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说教味以及抽象化的弊端,增强了德育的可感性。学生在接受影视教育的过程中,消除了逆反心理,简化了德育过程,强化了德育效果。

其次,举办小型故事会。语文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小型故事会,引导学生多读、多说,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傳记”这一单元的重点课文是《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教学目的之一是学习廉颇、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针对这个目的,我在课后举办了一场“两分钟故事会”,并对故事提出具体要求:第一,主题必须体现民族自豪感或自我奉献精神;第二,篇幅不能太长。在两分钟左右讲完;第三,情节要符合传记的特点。我采取抽签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演讲。结果,每个同学都作了认真的准备,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如荆轲刺秦王、貂蝉嫁董卓等等。这次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巩固了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

二、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一般安排了应用文单元,其中包括调查报告,这是有针对性的。社会形势在不断变化,学生不能总是坐在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教育他们及时把眼光移向社会,认识社会,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教师要结合“写”的培养目的,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去体验,使他们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气象有切身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受到国情和形势教育。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抓好写作前的作文指导。老师的作文指导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因势利导,将兴趣自然地引到预定的目的上来。其次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让学生去调查、研究。社会形势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会形成一定的潮流,成为人们在一个时期的某种追求和时尚。青少年学生更爱赶时髦、赶潮流,很愿意去认识潮流产生的社会背景,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外,教师还得指出,作文必须符合调查报告的要求,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要先“调查”后“报告”,反对大话、空话、套话。对这些教师如果都能进行恰当的指导,可以给学生写作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第二,抓好写作后的作文批改,在批改中“纸上谈心”。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帮助学生对事物去伪存真,抓住本质,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调查报告,哪怕其中只有一点闪光点,教师也不要忘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撰写下一篇调查报告时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当然,中专学生毕竟年龄不大,阅历较浅,认识事物、分析形势的能力不强,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这时,语文教师就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在鼓励的同时及时地指出其中的不足。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7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的时代,而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但是不难发现,人们对人才的定义也越来越狭窄,似乎只有在某个领域成为佼佼者就已经是大功告成,往往忽视了对人的品质的勘察,其结果是这些所谓的人才往往是面对世人自私冷漠,面对职业背信弃义,为一己私利出卖集体利益的人层出不穷,导致高科技犯罪率不断升高。这就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不能只看文化成绩,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特别是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育,我认为更是责无旁贷。

一、加强德育工作,语文教学义不容辞

传统文化犹如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河水滔滔,不舍昼夜,孕育了浩瀚悠远的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文化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否还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此项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之下,传统道德中的仁义、诚信、廉耻等观念逐渐被人们淡忘,而拜金主义,及时行乐思想,极端个人主义泛滥成灾这,尔虞我诈,苟且偷生,一切维钱论正在像瘟疫一般在人们心头流动。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学校教育也不能逃避责任,尽管教育改革的浪潮迭起,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呼声不断,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所有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社会、家长、学生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只放在教学质量之上,其余皆为浮云了。语文教育在此时更显尴尬,中华民族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语文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汉语,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但是,遗憾的是许多人却把语文当做一种工具,认为“口头说的是语,写出来的是文”,从而逃避了道德教育的责任,把具有丰富内涵的语文教育,只供技术操作的工具。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道德教育呢?

二、彻底抛弃“工具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目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越来越激烈,而这种较量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较量。要想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语文教学必须要抛弃工具论,把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当作首要任务。这就有必要重视绵延了几千年的儒家道德教育,过去我们把它当作文化糟粕而抛弃,现在冷静下来思考,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传延至今,必然有其超越时代的价值。孔子教育学生“仁、义、忠、信”,希望培养出是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和谐统一的君子,所以,他教育的内容也是德才并重,既加强道德教育也注重知识教育。道德修养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即所谓德育。孔子的德育最主要的内容是“仁”。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但不外是“爱人”这个总原则。他同时还提出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具体概念,丰富发展了德育的内容。孟子的“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志在培养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能够在危难时期“舍生取义”,成就君子的磊落人生。故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把这种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德育教育融合在文章学习中,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学习做人的道理,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克己,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真正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随机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必然要把字词篇章的教学作为首要任务,而且我们也不可能抛开教本对学生进行专项的道德教育,所以,利用语文课堂随即开展德育教育则成为我们完成语文课程标准的可行而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时,可以谈谈汉字的悠远发展和内涵丰富的表意,展示充满艺术魅力的书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舍生取义”时,我们完全可以告诉学生这个词来自于《孟子·告子上》:“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让学生知道历史上出现了多少舍生取义,坚良死节的忠臣?他们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现在,在和平的年代里,“义”并不代表舍弃生命,而是正义的替身,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新时代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而确立人生行为价值的最终评判标准;在讲授《五人墓碑记》时,告诉学生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正是中国的脊梁,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让每一个孩子在景仰烈士的慷慨大义的同时,能够明白“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渗透循序而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德育渗透还必须得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课文中传统的道德先修养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进行一些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议,最后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尽管选择各有不同,但无意中却让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教师做出主流思想的引领,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与日俱进,找到传统德育教育与时代的契合点,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我们肩负的责任、为人的仁爱、行事的诚信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做虚心的聆听者,睿智的启发者和具有慧眼的伯乐,成为课堂讨论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我在讲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时,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文意疏通的帮助者,讨论的发起人,思想碰撞的欣赏者,通过精研细读先秦诸子的论著,感受先秦时期我们的先哲的“百家竞作,九流并起”、纵横捭阖的思想,对人生、社会、宇宙的探索和独特的感悟,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深挖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语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语文教学一定要集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不但要教会学生灵活使用语文,学会沟通与交流,更要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思考[D].喀什师范学院,2013.

[2]郑艳.一言一行总关情[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苟昌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辛彩丽.刍议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教育时代,2015,(0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篇8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 有利于初中生的成长

如今初中生中留守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数量越来越越多,由于这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温暖,致使他们变得不愿与人交往、沉默、冷漠、孤僻、封闭,有些学生发展到极端甚至会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行为[2]。生命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使他们学会珍惜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新课改实施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初中教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激励和唤醒,在教学中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和感悟,让学生在享受思考和感悟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

二、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对策

1. 深度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生活实际上是一部灾难片,而其中的幸福时刻只不过是这个灾难片中的一段广告”,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认识生命的时候应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来引导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生命不是一种状态,而是存在着很多种形态。比如说,在讲到“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史铁生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告诉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任何一种生命形态的到来都是无预兆的,同时通过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更深层次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如此一来,才会让学生对生命充满珍爱之情和敬畏之心,从而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谱写自己生命的乐章。

2. 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悟生命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些以“生命”为主题的作文,学生写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生活进行体验、对人生进行感悟以及生命进行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此外,教师还应该提高生命教育内容的深度,不仅要包含对挫折磨难以及爱情、友情、亲情的认识等内容,而且要包含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程度的深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生命教育”的记录片、微视频或者电影片段等等,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己看到的内容写观后感。

3. 让学生在阅读中关注生命的价值

阅读教学也是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关注生命的价值。比如,通过让学生阅读《离骚》,并针对“屈原投江”的行为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在珍爱生命的同时,加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注度。比如通过让学生阅读《史记》,并对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仍坚持自己对待历史的态度的做法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不应该放弃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是应该坚持心中的信念,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必然需要,也是新课改实施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深度挖掘教材的涵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在阅读中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穆娇娇.呼唤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优势和实践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 篇9

美育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首先,语文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艺术性等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字词句等逻辑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对其进行艺术教育,形成整体创造能力。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发现自然,认识人物美,体会人情美,欣赏艺术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美的殿堂里入境生情,悟“道”,从而形成整体创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次,从人的培养和造就的意义上考虑。我们会对知识之外的思想、情感、艺术教育即美的教育获得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对此,郭沫若认为:“人类社会根本改造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而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再次,从美育的本质来看,如果语文教学重视了美育,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现力,当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当学生处于发现和创造的审美氛围之中的时候,当学生自己用心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的时候,知识就像清澈的泉水流进干涸的土地一样汩汩地流进学生的心田。从美育的突出特点来看,它具有形象性———寓教于形,情感性———寓教于情,愉悦性———寓教于乐,在语文教学中重视美育会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呢?

一、利用课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把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提出,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包括人们对事物的情仇爱恨、喜怒哀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于漪经常采用“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锤打重点词句、表情朗读、深思回味等方法,以言传情,以情激情”进行教学。事实上,教师作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中介”,在深入钻研和具体讲授教材的流程中,心灵必定受到深浅不同的感染,情动于中,激起情波,乃至引起情绪姿态、语气声调的诸种变化,随着教材所蕴感情变化,应相应地做出或忧或喜、或褒或贬等不同的反映或评价。教师只有动情地教,才能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让他们发出心声,让他们触景生情,体味、感悟“美”的深蕴。

二、利用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

审美敏感是一种善于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教学生作文时,我们常发现,同样的一段生活或一个事件,有的学生回忆起来感慨万千,写起来千言难尽,而有的学生却印象淡薄,写起来运笔艰难。这其实也反映出学生的审美敏感差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

三、激发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学生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热情好动,感情丰富,对人生充满美好的理想和期待,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变革时代,他们有着属于自己年龄特点的人生际遇,体验着生活的喜怒哀乐,这种真实的人生体验就是最生动、最真切的生活形象感受,也是练习创造美的活材料。在教学中,他们一方面受到了美的陶冶,获得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也学习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在表达方式的选择、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同时要掌握创造的技能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1)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培养审美创造力。这种创造美的行动,融合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是对原作的反馈,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再现情境表现美,其审美理想在活动中深化。 (2) 通过激发审美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挖掘教材中可以点燃激起创造性火花的因素,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审美创造力。一篇好的作文,就是学生的一项审美创造。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写出具体、生动、优美的文章,就要驱遣学生的想象去创造美。如看图作文,画面往往是特写式的只是反映事物包孕的某一瞬间,它含不尽之意于画外,为学生作文创设了能够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大胆想象才能创造美。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篇10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情感教育落实程度的高低, 效果的好坏, 与执行者的素质息息相关。教师的综合素质成了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 是制约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瓶颈。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情感理论, 提高自身修养, 建立现代语文教育观念, 做一个有思想的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一个情感教育者, 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稳定、健康的情感, 必须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自己的情感投入, 文章不是无情物, 师生俱是有情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作为语文教师, 要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和情感感染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与教育的方法技能去影响学生, 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 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二、注重情感熏陶, 培养学生情感的感受、调控力

著名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对于中学生, 他们的情感处在发展期, 情感丰富而多变, 激情四溢, 富有时代气息。对生活有着个人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对未来求新求异, 充满幻想。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创设情境, 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让学生体会作品意韵。通过人物评析、诗歌鉴赏、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活动, 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情感的微妙之处, 使学生与作者同悲共喜, 同荣共辱, 并以此为基点, 去感受其他的情感类别,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感受力。同时要让学生的情感世界的活动有度, 既要敢爱敢恨, 敢笑敢哭, 又能坚持忍耐, 不使情感失控, 培养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三、建立正确的情感教育目标及评价体系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彻底改变教育功能的延展性和扩大化, 削弱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强势联系, 扩大教育在开启心智、唤醒心灵、传播文明、提高素质、完善人格等方面的功能。以往的情感目标制定的情况对情感教育具体实施的指导作用却不尽人意。我们应当针对以往的情感教育目标在内容表述和具体实施中的缺陷和不足, 进行修正和补充, 应正确处理理智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归还情感教育应有的本质和地位, 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情感目标, 力求指向于情感内容的情感目标与指向于情感特征的情感目标并重。

评价作为情感教育的一个终结, 对情感教育具有导引和决定作用。在实践中,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也是考虑到教学的评价体系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态度和方法的。因此,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评价体系, 作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成果的一把尺子, 应受到充分的重视。但由于过去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情感目标主要是通过理智教育的过程来实现, 使得情感教育沦为理智教育的手段和副产品, 在学校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没有切实有效的评价系统, 也不把情感目标实现的状况作为全面评价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 从而无法保证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 在情感教育的评价标准方面, 应摈弃传统的无标准的主观标准的弊病, 找到真正能体现情感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准。这种标准不仅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情感目标的实现程度, 而且能引导受教育者向更高一步的情感目标发展, 不仅能从外部行为确定情感目标实现的程度, 更能通过教育对象的自述, 从内部找到情感发展的水平和依据。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1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现状;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中学语文德育工作的现状

1.德育方法单一,具有形式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方法单一,追求形式化,缺乏实质内容。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这种形式化的倾向,德育教育与中学语文学习没有有效融合,德育内容缺乏趣味性,生拉硬套,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引导者,不是灌输知识的领导者,也不是专制者,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德育方式达不到德育教育的效果,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同时,教师把德育教育看作是新课改的一个摆设,教学形式华而不实,教学内容空洞乏味,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首要问题。

2.德育内容趋向功利化。文学反应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感受,是作者情感与心理状态的反应,初中语文教学需要以人为中心,德育教育也应该以人为中心。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也出现功利化的倾向。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受传统教育与影视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教师对德育内容的选取仍然具有功利化的倾向,语文教学总是在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时候,情感上受不到动容。不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因此,需要改进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功利化的倾向。

二、中学语文教育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1.创设道德两难情境,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依据中学的教材内容,创设道德两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两难,就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例如,在学习《骆驼赋》的时候,文中的主角葛队长应该抛弃骆驼么?答案是应该或者是不应该。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道德两难的情境进行探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认识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道德规范是可能存在矛盾的,认识到自己的道德意识与价值判断和他人的不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不断地提升。这种道德两难情境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阅读各种作品,体会其中的丰富的德育情感。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会文字,感悟情感,升华心灵,在自己的内心主动地构建德育教育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时候,作者在文中分别使用了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叙事上层层叠进,情感上逐渐的升华,最后提出自己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在学习本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件上播放洞庭湖美丽的图片,伴随播放悠扬动听的音乐,学生的感情在这种情境中一步步的推进,教师以此为契机,引领学生品读文章,感受作者心怀天下的情怀,并且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学生反复阅读,情感也逐渐的深入推进,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培养。因此,需要在中學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3.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有重要的位置,朗读是体会作者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融,引导学生真正的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俗语有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掌握语文课文的本质内涵,不能够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还要注重学生自己的朗诵与与理解,才会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与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指导学生的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阅读的语气、语调与语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内心的情感,与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诵的时候,要注意借助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眼神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声音、手势等把作者的感情传递出来,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落花生》的时候,引导学生朗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等果实那样高高的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等句子的时候,让学生抓住花生的特点进行朗诵,在语调上不断起伏,强调花生与其他的植物是与众不同的,突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主题。另外,教师指导朗诵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文体进行不同的指导,例如在进行戏剧朗诵的时候,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诵的方式。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与文中人物共同呼吸,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情感上的熏陶与道德上的教育,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都会德奥提升,在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的双赢。

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生正是学生性格转型的重要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容易受到影响,需要教师的全面指导。同时,语文学科中具有丰富的德育教材,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存在一些弊端,需要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曾术华.探究当今学校德育教育理念发展的几个新动向[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2]闫俊岭.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育中的途径[J].黑河学刊,2010,(05).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2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语文教科书本身具有极深沉的美, 如雄浑壮阔的自然美、光怪陆离的社会美、感人至深的道德美。这些含有深深美感的文章, 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都是作者“情感外显”的力作。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眼观时下的语文教材, 确实“文质兼美”、形神兼备的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国家的眷顾、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孜孜以求、对信念的坚守;这里有拳拳之情、生死之交;这里有慷慨激昂的激愤、感天动地的悲壮、空濛冷寂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些皆为语文教师进行美的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那么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 在语文教学中, 体会文章的感情激流, 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魂。发掘文章中深含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领会, 与作品中的人物休戚与共、感同身受。以至达到无我的境遇, 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情感”上。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呢?

一、导入——以情入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独特的导语可以起到石破天惊的效果。它作为新课的首要环节, 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优美绮丽的导语, 往往会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 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前, 教师要多方涉猎, 深刻地挖掘作者的人生经历、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样才能深入分析作品, 深入角色, 争取把作者写作时的全部感情重新激发出来。真正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感受喜怒哀乐。反之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如在教《故都的秋》我是这样设计的:“也许王维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山流”给你带来了秋暝的清新宁静, 也许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给你带来了秋江的浩渺辽阔, 也许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给你带来了秋景的悲苦沉重, 也许马致远的“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给你带来了秋思的凄冷孤独, 那么,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给你带来秋天的什么呢?”这样的秋, 有很多种,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触摸作者的心魂, 去感悟作者笔下独特的秋味。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 引导学生体会, 让学生陶醉, 通过亲身的体验, 定会产生“阅人心目”的美感,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染。

二、情境——身临其境

从文章的内容入手, 培养学生体悟文章的美, 让学生感知教材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就是入境。“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的作品都属情文并茂的精品, 无论是诗歌、散文, 还是小说, 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一些的情感因素, 充分体味这些情感因素进行语文教学, 就能够使课堂“慷慨激昂”“空濛冷寂”“兴致勃勃”“凄凉苦闷”, 调节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讲《孔雀东南飞》在讲到焦仲卿送刘兰芝回娘家时“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道口”时, 马车发出的声音, 似乎是如诉如怨, 在倾吐着不愿离别, 又不得不离别的哀婉。当县令、郡丞、太守纷纷遣媒人提亲时, 刘兰芝的坚定, 哥哥的暴躁, 仿佛让我们看到了, 一个柔弱的女子在为自己的爱情坚守时, 遭遇到的种种阻隔。也让我们看到了刘兰芝的美, 作为封建女子, 她有着才华横溢的美, 有着文静娴雅的美, 更有着内心坚定的美。在教学中, 我们要把文章中暗含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 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 学会做“美”好的人, 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感情的陶冶。

三、喷薄——情感激发

激发情感, 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古人说:“情乎于辞。”语文教学, 它始于情, 又终于情。语文教师在授课时, 更应饱蘸深情, 以最精炼传神的语言, 描绘情景, 生动形象地传达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良好的教学语言,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切入点, 也最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 教师应尽量用独特、华美、富有感情的词结合自身的语言, 既有情, 又有艺术性。在教师优美的语言氛围中, 和融洽的进入到语文教学情景之中, 情感也就必然得到升华。如在教《将进酒》一文时, 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使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感受作品的美。我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在情感逐渐产生的情况下, 我范读了课文的一部分, 其中“君不见”以从容、亲切的语调读出来, “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 “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 都是重读。“高堂”承“不复回”而来, 说及人生。“悲白发”, 说的是人生易老, 感叹意义极浓, “悲”字重读, 再用“朝如”句补足其意。这样, 作品所蕴含的天地人生、境界阔大、慷慨生悲的韵味就从抑扬顿挫的语调中倾泻而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唤起想象, 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 学生就会进入情境, 产生感情共鸣。

上一篇:油田分层下一篇:科技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