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防腐

2024-10-26

科技防腐(共3篇)

科技防腐 篇1

1 前言

所谓科技防腐,就是以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以电子监察综合系统为主要载体,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促进重要领域权力运行网络化管理和电子化监督,提高反腐倡廉科技含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防止权力滥用,将科技手段作为防腐的“防火墙”、“电子眼”和“推进器”,全面推进高科技预防腐败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搞信息化,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要提高行政透明度,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效率,推进廉政勤政。这一指导思想促进了运用信息化手段反腐败的工作实践。

近年来,随着土地和矿产资源价值的增值,国土资源部门违法违纪案件呈上升趋势,成为腐败分子侵蚀的重点领域,特别表现在土地审批、交易、开发中,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土地出让方式是土地使用权取得者取得用地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土地资产处置的一种方式。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土地公开出让方式包括招标、拍卖和挂牌。“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制度最初起源于欧美,后来在中国香港地区被广泛采用。内地引进“招拍挂”后,提高了土地出让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是现有招拍挂体系仍然不可避免围标、串标、劝退、暗箱操作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迄今为止,在查处的大案要案中不少跟土地交易有关,可见,国土资源领域的腐败行为,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过程。因此,积极开展打击土地交易中违法违纪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国土资源腐败问题,是源头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同时随着土地拍卖业务的开展,相关部门积累的档案资料信息也越来越多,对部门的业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问题在于:

(1)土地拍卖业务的开展积累了大量的土地交易档案信息,其中以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为主,没有进行统一的分类和存储,导致档案信息管理不畅,信息的使用和检索不方便,需要有一套先进的数据库系统以及文件管理系统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管理,实现数字化存储和智能化检索,方便业务人员开展工作。

(2)当前大多数土地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管理还是采用纸质文件方式,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表单、文档的编制和填报,工作的流转也以纸质文件为主,工作效率低下,没有实现办公的流程化和自动化。

(3)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交易的业务统计、数据分析还缺乏有效的工具,对现行信息和历史积累信息还缺乏数据挖掘和信息分析的有力手段,对土地交易信息的交换共享还不通畅。

随着土地交易市场的发展,土地管理部门要管理的信息和档案资料越来越多,业务管理的复杂度和业务管理难度也在增加,通过信息化手段,依靠先进的数据库、GIS、Web技术以及统计分析和数据抽取、挖掘等工具,可以有效的提升业务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业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而信息技术具有公开性、严密性、程序性、实时交互性,与预防腐败的制度相结合,能够发挥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的强大功能。只要把各项法规制度、工作规程设置为计算机程序,在操作中就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运转,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也不能逆向或跳跃进行。一旦出现违反制度要求和正常工作规程的做法,系统就会自动拒绝。只有当操作符合制度和规程要求时,计算机才能按程序运转,不受任何主观因素干扰。因此土地信息化建设,即是土地管理部门业务有效开展的需求,也是政府反腐倡廉的实际需要。

2 国土资源网络交易平台建设

2.1 系统功能架构

建立一套国土资源网络交易平台,涵盖公告发布、网上挂牌、网上报名、网上竞价、网上竞拍、现场竞拍、证书生成、数据统计等国有土地交易的全过程。平台包括交易信息制作、信息审批和发布(公示)、交易参与者的身份管理和资质认证、交易过程管理及业务撮合、挂牌、拍卖、交易结果管理等内容、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

(1)交易公告管理模块:发布、修改、删除,查看拍卖、挂牌等各种交易类型的公告及其下挂的交易对象。

(2)交易申请管理模块:对土地、探矿权、采矿权各种交易对象进行申请和审核管理。

(3)在线交易管理模块:管理土地、探矿权、采矿权各种交易对象实时在线的交易活动。

(4)交易结果管理模块:查看和浏览土地、探矿权、采矿权各种交易对象的拍卖、挂牌等交易结果。

(5)用户管理模块:各种类型用户的注册、删除、个人信息修改,以及用户的登陆和注销。

(6)权限管理模块:为用户分配、控制相应权限。

(7)文档管理模块:管理在交易过程中竞买人相关的文档。

(8)统计分析模块:提供对拍卖数量和拍卖金额、挂牌交易的数量和金额进行的统计。

(9)集成CA认证模块:通过CA来注册和认证证书用户,对交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数字签名,以保证交易用户的合法性和交易过程的安全性。

(10)集成银行到账查询接口:对接银企互联系统中的到账查询接口,及时有效地获取交易用户保证金的缴纳情况,从而有效地赋予交易用户相应的交易权限。

2.2 系统业务流程

首先在交易网上挂牌公示挂牌信息和地图信息,用户可以实时查询土地信息。决定参与买地时,先注册用户信息,办理数字证书,做好申购准备,交付保证金后,确定购地资格。购买资格确认后出价,当价格为有效价格时,购地成功,公式挂牌结果。若出价为无效价格时,重新出价。竞价时间结束后,有效价格即为最后价格,并公式挂牌结果。

2.3 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整体系统采用三层架构,三层架构的开发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应用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样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分层是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把问题划分开来各个解决,使之易于控制,易于延展,易于分配资源。

应用层:负责直接跟用户进行交互,一般也就是指系统的界面,用于数据录入、数据显示等。意味着这一层只做与外观显示相关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javascrīpt:;工作,不属于它的工作不去处理。

业务逻辑层:用于做一些有效性验证的工作,以更好地保证程序运行的健壮性。如完成数据添加、修改和查询业务等;不允许在指定的文本框中输入空字符串,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及数据类型验证;用户的权限的合法性判断等等。通过以上的诸多判断以决定是否将操作继续向后传递,尽量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数据访问层:顾名思义,就是用于专门跟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javascrīpt:;数据库进行交互的一层。执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显示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数据对象只在这一层被引用,如System.Data.Sql Client等,除数据层之外的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引用。

应用层通过JDBC接口访问数据库的业务数据和引擎制定数据,应用层各系统业务模块通过信息服务管理引擎连接数据库业务数据从而达到业务实现。

客户端通过HTTP/HTTPS请求响应,通过CA、PKI、SSL等安全中间件的连接访问各业务模块。管理端通过信息服务管理引擎直接访问数据库。

2.4 系统安全性设计

国土资源网络交易平台是基于Internet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专业应用系统,对安全需求极为挑剔。要求数据在出入互联网和网络传输中防止出现数据外泄现象,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必须保证数据在使用过程中不被偶然或故意地泄露、更改和破坏。由于系统本身的特殊性,因此网络环境中防止以各种非法手段企图攻击计算机网络进而窃取或破坏数据就显得尤其重要。

系统安全潜在威胁形形色色:有人为和非人为的、恶意和非恶意的、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等。

(1)内部窃密和破坏;

(2)非法访问;

(3)数据安全;

(4)操作系统的安全;

(5)防火墙的安全;

(6)应用服务的安全;

(7)其它威胁。

针对上述安全问题,具体考虑如下技术措施:

(1)提高物理安全;

(2)用备份和镜像技术提高数据完整性;

(3)防病毒和补丁程序提高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

(4)构筑因特网防火墙;

(5)采用加密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2.5 开发技术及方法

2.5.1 能够跨操作系统平台和数据库平台

系统具有跨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能在包括Linux、AIX、Solaris、BSD、Windows等系统上运行;同时具有跨数据库平台的能力,系统数据库可应用在包括Oracle、MS SQL Server等大型数据库平台上。

2.5.2 采用J2EE体系架构

软件主体应采用Java语言编写,提供对EJB(Enterprise Java Beans)、Java Servlets API、JSP(Java Server Pages)等技术的全面支持。

2.5.3 采用Spring框架

Spring作为一个开源框架,其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选择使用任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2.5.4 B/S三层体系结构

系统应支持B/S三层体系结构。

2.5.5 可视化编辑信息内容

实现基于网页的、所见即所得(WYSIWYG)的在线HTML编辑。能够在网页上实现许多桌面编辑软件(如:Word、Front Page)所具有的强大可视编辑功能。

2.5.6 Ajax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是当前最先进的一项综合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为Web浏览提供了异步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方式,可以在不重载(Reload)刷新(Refresh)界面的情况下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

2.5.7 云平台

依托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系统建设投入成本,同时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

3 结论

以国土资源使用权出让业务中所产生的信息为数据资源,面向互联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网络交易系统,可以使更多的开发商了解供地信息,并参与到网上挂牌活动中来,更好地体现了国土资源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杜绝了职务违纪违法行为,从而促进了国土资源交易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推动了国土资源市场建设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为更好地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提升国土资源部门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交易系统与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共享,通过浏览最新影像地图和矢量地图,方便竞买人查找出让地块地理位置,直观了解周边环境,使出让地块的信息更为透明、更加准确。其次是操作便捷、节约成本。登陆互联网上的交易系统进行浏览、下载、申请、审核、报价、竞价等操作,并与网上银行相连接、为竞买人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成本,服务功能强。第三是信息安全、交易规范。竞买人使用CA数字证书,证书有加密、签名等功能,登陆网上交易系统,传送交易资料、报名、申请、异地交易操作,有效避免了竞买人私下串通、操控交易。第四是遏制违纪、降低风险。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网上交易系统进行竞买人资格审查,竞买人身份信息以竞买数字代号显示,堵塞了工作人员泄漏竞买人信息渠道,有效防范交易过程中违纪行为的发生。

科技防腐 篇2

——关于山亭区科技防腐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监察局 张义国

山亭区组建于1983年,是全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区之一,辖10处乡镇(街道),面积1018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近年来,山亭区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始终坚持“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突破口,以网络、视频、电话“三位一体”为监督平台,固化权力运行流程和村务、政务、厂务“三务”公开内容,不断加大投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提升科技防腐工作水平,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实现了反腐倡廉与改革发展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全区新增过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17个,GDP同比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7.1%。

一、依靠科技助推,多领域实施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改革

传统的行政权力运行模式,往往是执法的少数人或个人决策并执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事中监督缺失问题,易于发生权钱交易,引发腐败。对此,山亭区从改革权力运行模式入手,建成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实现了行政权力运行模式的革新,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有效预防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一)依法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坚持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下设三个工作组,即综合协调组、法规梳理组、技术保障组。针对一些部门职权分类不清、权力底数不明、权力归属不清、职能交叉、自由裁量空间大、滥用权力等问题,从廓清政府权力、核准授权依据、划清职权范围、明确执行主体入手,对区直执法部门的执法许可和执法事项等行政权力进行了梳理清理,逐项登记,编制行政职权目录。为确保行政职权核定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由法制部门最后审核把关,逐项核实各部门依法拥有的权力事项和应该履行的责任,废止已经取消但仍在执行的权力项目,澄清不属于行政权力的商业行为项目,纠正职权不清、互相扯皮的问题。通过清权,使权力事项与执行主体一一对应,界定了权限,明确了责任,避免了政府管理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的发生,夯实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基础。经过三轮清理,全区共梳理各种行政权力3698项,核销归并812项,保留2886项,全部编入职权目录,并逐项注明行使依据和责任主体。

(二)压缩裁量,规范执罚权力。自由裁量权既是容易产生腐败的薄弱环节,也是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盲点和难点。为了使自由裁量权也能规范运作,山亭区创新实行了自由裁量权运行流程规范和固化,将行政处罚办案过程划分为案件来源、案件受理、调查取证、依法处理等16个标准环节,建立行政执法标准数据库,在法定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的处罚权限档次内,再分解成若干个不同处罚档次,根据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由系统软件自动控制 2

处罚幅度,有效限制经办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减少了行政处罚的人为干扰因素。

(三)编制流程,规范行政行为。对列入权力清单的各项行政权力,逐项确认行使依据、程序、时限、责任追究等,科学合理地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执法岗位、执法人员,统一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一是制作“类别流程图”。对应权力清单,按照权力类别制作行政许可类、行政执法类、行政处罚类和内部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类等流程图。二是制作“项目流程图”。对行政权力逐项明确工作流程。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程序的,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流程图;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程序的,依工作程序逐项标明具体的承办岗位、办理制度、职责要求、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运行流程图”在每个环节都标明了“谁来办”、“怎么办”、“什么时间办结”,以此规范权力运行过程。

(四)整合资源,提高行政效能。对行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内外网系统实现有效衔接,相互兼容,实时交换。设立了网上政务大厅、窗口综合服务大厅和纪检监察电子监控系统。网上政务大厅内设有电子触摸屏,群众可随时点击查询,各部门的办事指南、工作权限和工作流程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挂牌服务,在办公桌上设置照片和电话,并设有电子监察监控系统,对厅内人员的工作行为、运转状态、行政效率等情况,进行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发现问题,随时查纠。

(五)建章立制,确保长效运作。分别建立了信息公开、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和效能监察等规章制度。在充分利用投诉举报、明查暗访、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等措施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监察监控室,对所有行政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实时同步网上监控。电子监察系统具备自动预警纠错功能。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超时限、违反程序等异常情况,系统分别自动发出“预警”、“黄牌”和“红牌”信号,并对违规行为和违规主体进行督促整改。同时具备绩效评估功能,对运行中的行政事项开展绩效量化测评和排名,对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情况每季度进行排序,并将测评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二、强化科技支撑,全方位搭建村务、政务、厂务“三务”公开平台

为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山亭区积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了网络、视频、电话“三位一体”的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平台,使“三务”公开更具广泛性、真实性、及时性、长期性。该平台建成以来,区内外网民点击量达120多万人次,2万余人电话点查,接到群众投诉电话69人次,查结21起,区内外反映干部作风、“三务”的信访案件下降36.7%,群众满意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一)创办“山亭廉政在线网”,利用网络廉政教育平台推进“三务”公开。廉政在线网设置了8个一级栏目、33个二级栏目和345个三级栏目,同时,还设置了“廉政论坛、纪委书记信箱、举报信箱、经济环境投诉信箱、友情链接”等网上纪务和互动交流区,架起了纪检监察机关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联系的桥梁。其中村务、政务、厂务公开栏目可以查阅到全区268个行政村的每月财务收支、宅基地管理、低保五保、小麦种植面积补贴、新农合、计划生育等6个方面 的内容;可以查阅到48个区直部门的执法权限、执法结果及办事程序等内容;还可以查阅到12个公用事业单位、7处区直中学、两处国有企业集团及8个乡镇政府办煤矿或企业等公开情况。

(二)建设廉政广场,利用电子平台推进“政务公开”。在区驻地繁华地段设立了“政务公开”大型电子屏,每天6小时滚动播放“政务公开”情况,确保“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影响力和效果。对公开不真实、不及时的单位,通过电子大屏幕公开曝光,通报批评。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明确了专人负责,严格审核把关,每月8日前将应公开内容,上报区纪委及时进行更新。特别是把“权力清单”、执法执罚以及收费的标准和依据、执收执罚结果等,如实上报,全面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

(三)开通热线电话,利用热线电话点查“三务”公开。开通了“三务”公开点查热线电话,及时将号码向社会公布,群众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直接点查某单位或某个村的公开事项,由区纪委、监察局工作人员负责查阅告知,通过电话满足无法上网群众查询公开事项的愿望。两部“三务”公开点查热线电话,时刻有人值班,及时播报群众点查内容。通过运用网络、电子屏、点查热线电话等新技术、新手段,全方位搭建了村务、政务、厂务“三务”公开平台。

三、加大科技投入,全过程提升办案质量和水平

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大对案件检查工作的投入,提高办案科技含量,实现规范高效安全办案。

(一)探索全新理念,着力打造科技办案平台。在技术支撑上,通过打造全数字监控平台、网络指挥交流平台、多媒体谈话突破示证平台、办案资料检索利用平台、案件警示教育编辑播放平台、立体安全控制平台,巩固原有技术优势,进一步实现模拟数字化、警示教育直播化、示证资料视频化;投资60万元,建设了集全天候电子监控、全方位软化包装、全封闭防控于一体的纪检监察办案中心,组建了办案点管理工作机构,负责办案点日常管理工作,并委托社会物业管理和保安公司,对办案点进行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密等服务。

(二)发挥综合功能,着力提升办案质量。充分发挥科技平台在案件办理中的积极作用,为快速突破案件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主控系统可实时监控谈话现场,及时掌握被查对象情况和状态,采取相应对策迅速突破案件;谈话时择机应用视频证据,通过强化证据运用的震慑促进案件突破;在谈话过程中适时播放典型的宽严相济处理案件的音响资料,增强突破案件的感召力和威慑力。通过监控系统对办案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办案人员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对不同办案组分设指挥监督系统、门禁系统,实现各专案组之间的案情保密;建立使用立体安保系统,实行全封闭防控,确保办案安全。同时,在办案过程中对“两规”对象进行全程录像,对容易翻供的关键供述、重要证据及时加以固定,有效防止当事人在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后出现翻供情形。

四、主要工作成效

山亭区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行政权利公开透明运行改革、搭建村务、政务、厂务“三务”公开平台、提高办案质

量等方面入手,大力提升预防腐败工作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实现了行政权力运行模式的革新。通过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行政行为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信息不对称和事中监督缺失的问题。同时,还把具有自由裁量空间的行政执法行为按违法程度不同进行了分档细化,有效挤压了人情空间,铲除了谋取私利、行贿受贿、营私舞弊的土壤,有效地提高了行政行为的规范度、公正性和一致性,是一次行政执法模式和行政行为方式的革新。

(二)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全过程实时监督,有效缩短了行政行为的运行时间,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据统计分析,系统运行之后,要比运行前各种审批行为加权平均缩短了5.16天,各种行政处罚行为加权平均缩短了7.25天。同时,行政行为网上运行后,实现了无纸化传输办公,有效节约了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的交通费用、文书费用和印制费用。2009年上半年,全区47个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31.2%。

(三)有效预防了腐败行为的发生。由于所有行政行为全在网上运行,申请人和办理人、执法人员和被管理人员不需直接见面,有效减少了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的机会;同时,压缩分档细化了自由裁量权,有效减少了执法人员和被管理者讨价还价、权力寻租的空间,更有效地均衡了行政执法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权力关系,消除了好孬之别和肥瘦之分,遏制了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暗箱操作、吃拿卡要等消极腐败现象,较好地发挥了预防腐败的屏障作用;通过提高办案科技含量,有效地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制止了腐败行为的滋生

蔓延。

(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为民服务,便民监督,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安定有序。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外网反馈功能在家中查阅到其关心的行政行为运行状况,获得实时的知情权;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实名功能点查出被耽误在哪个环节、哪位执法人员手里,进而获得更有效的监督权;可以通过网上举报功能,随时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充分获得举报权;可以通过“三务”公开平台,了解村务、政务、厂务的真实情况;可以通过政民互动交流平台随时提出建议,真正获得建议权。同时,实行政风行风网上评议,更有效地保证了行评的真实性。2009年上半年行评结果显示,人民群众对网上运行的47个行政执法部门的满意度都有大幅提高,最高的达93.6%,最低的达88.4%。

五、几点启示

山亭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区,在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预防腐败工作水平方面,曾遇到过不少困难和阻碍,但最终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给各级如何抓好新形势下预防腐败工作带来了深刻启示。

(一)领导干部充分认识是前提。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也是对传统行政执法习惯、执法模式的极大冲击,有一个从思想上、认识上彻底改变和提高的过程。同时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持,系统约束的是权利,权利的掌控者是广大的领导干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要高度认识,领导干部认识

不足,就很难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二)压缩固化自由裁量权是难点。在山亭区国家目前行政法规制定过程中存在着自由裁量空间大的问题。这也是由于我国面积大,全国各地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地理环境等情况差别大,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就全国而言,适合全国各地执行。但作为某一地区,自由裁量权必须固化,这也是更加准确的做好行政执法的根本所在。压缩自由裁量权的意义在于消除执法人员谋取个人利益的空间,单位谋取小团体利益的余地。从纪检工作的实践看,自由裁量空间正是形成腐败的根源。细化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将直接冲击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隐形利益,特别是对部门一把手和关键科室的中层负责人权力制约很大,在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阻力。

(三)提高公职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是基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业务操作流程并对行政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特别是终端用户。这项工作一端连接人民群众,一端连接行政执法质量,由于多数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因此,必须分不同层次对网络管理人员和各行政执法部门的领导及其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实行书面教材和现场操作实践相结合,使相关人员能熟练掌握执法流程和网上操作技能,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列出培训计划进行不定期培训。

(四)强化制度建设是保证。一要实行更改申报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法律、法规在不断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必须实行变更申报制度。二要实行举报制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对不在网上运行行政权力或存在滥用权力等行为及时进行查处。三要确保网络安全。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应定期升级,网络管理员要24小时值守,做好值班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整个系统要分不同的权限进行设置,赋予每个工作人员特定的权限,工作人员只能在自己特定的权限内开展工作,不能越权操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随意增加或删改网络内容。四要加强网络管理队伍建设。应成立专门机构来具体管理行政权力运行事宜,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五)敢用现代科技手段是关键。现代科技手段具有公开性、严密性、程序性、实时交互性等特点,将这些特点与预防腐败工作有机结合,可有效实现权力运行、政务信息公开的阳光透明,大大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较好的制止腐败现象的蔓延滋生。随着腐败现象的逐渐高智能化、高技术化,要求山亭区必须敢用和善用信息、通信和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水平,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通过积极搭建科技防腐新型平台,进一步提高预防腐败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科技防腐 篇3

一、建设目标

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规范管理为目标, 以从严控制关键环节为重点, 按照“决策科学、管理规范、监督有效、责任可究”的要求,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整合现有系统和资源, 完善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 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关键环节和重要事项的预警和监督, 建立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实施全过程的网上实时动态监控体系, 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公开化水平, 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的信息共享, 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有效警示遏制政府投资项目领域腐败问题的发生。具体目标包括:

1.会同有关职能部门, 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指标体系。

2.依托全市统一平台, 构建政府投资项目数据资源中心。

3.设计稽察规则体系, 为科技防腐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开发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的全流程监管。

5.有效整合监管资源, 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水平。

6.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推进政府投资领域科技防腐建设。

二、系统设计

(一) 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充分利用已部署的电子政务软硬件资源, 着眼未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 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可靠性、稳定性、开放性。

(二) 全流程设计。

全市有关职能部门协同, 对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梳理, 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流程, 编制了从项目储备、前期准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资产移交和后评价六阶段全过程监管流程图。

(三) 总体架构设计。

依托青岛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 以PKI安全支撑平台、综合运维平台为技术平台保障基础, 遵循统一用户体系、统一数据标准原则, 协同监察、财政、审计、审批大厅等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系统建设, 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汇集数据, 建立全流程网上办理系统、监察监督系统, 青岛市政府投资项目科技防腐总体架构及发改实施部分架构设计见图1、2。

(四) 技术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了多层体系结构, 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的多层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结构设计原理图见图3。

(五) 项目数据资源中心设计。

政府投资项目数据资源中心数据来源于全市基础数据平台。系统将依托科技防腐平台, 通过引擎抓取全市建设项目基础数据中心项目数据, 通过数据清洗、转换、异步存储等方式, 将项目信息同步、抓取保存到政府投资项目数据信息库;GIS工具管理维护项目相关地理分布信息, 保存于地理信息库;稽察监督规则处理引擎依据稽察业务规则实时监测项目信息, 生成预警信息, 保存于稽察监督信息库。系统将提供信息的维护、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功能, 系统数据资源设计原理图见图4、5。

(六) 系统网络结构及安全设计。

基于青岛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建设, 系统部署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 使用安全网闸等硬件设备与互联网隔离, 从运行基础层面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用户基于AD和CA证书所构建的统一的青岛市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统一的用户体系, 提高了系统安全性;技术应用层面, J2EE安全模型通过授权用户访问系统资源, 提高了系统安全性设计。

四、重点研究建设功能

(一) 项目综合管理系统。

开发了领导辅助决策子系统等十二大功能子系统, 实现了对项目建设全流程综合管理, 为市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十二大功能子系统包括: (1) 领导辅助决策子系统; (2) 基本信息子系统; (3) 项目储备管理子系统; (4) 进度管理子系统; (5) 投资管理子系统; (6) 财务管理子系统; (7) 招投标管理子系统; (8) 质量和安全管理子系统; (9) 竣工验收管理子系统; (10) 项目重大问题及解决情况管理子系统; (11) 后评价管理子系统; (12) 综合统计分析子系统。

(二) 发改稽察监督系统。

根据国家、省市政府投资项目稽察监管规定, 结合青岛市发改委稽察办对政府投资项目稽察经验, 通过分析典型稽察案例, 编制稽察规则和监管指标体系, 构建稽察监管模式和预报预警机制, 为科技防腐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1. 科学构建科技防腐稽察规则指标体系。

结合项目实施各环节全流程监管特点, 分析梳理设置近120余个稽察规则预警点, 分布于项目前期控制、项目招投标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 将项目决策到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建设全过程置于系统监管, 督促项目单位规范项目实施, 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 通过系统督促项目单位限期整改。

2. 开发稽察预警监督八大功能系统:

(1) 预警信息管理。 (2) 人工稽察管理。 (3) 稽察问题管理。 (4) 稽察计划管理。 (5) 稽察报告管理。 (6) 稽察规则管理。 (7) 稽察统计分析。 (8) 稽察工作信息管理。

五、项目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与国内有关省、市比较, 青岛市坚持“大平台、大数据、大集成、大协同”的开发建设理念, 在创新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 推进科技防腐建设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一) 科学设计项目全过程管理指标体系。

联合市职能部门, 集中分析梳理政府投资项目实施监管全流程, 优化、编制了从项目储备决策、前期审批、工程实施、竣工验收、资产移交和后评价阶段流程管理图, 科学设计全过程管理指标体系1500余项。

(二) 率先编制科技防腐稽察监管指标体系。

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办法, 通过典型稽察案例分析, 重点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六大环节, 编制科技防腐稽察规则指标体系, 构建了监管和预报预警机制, 将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置于监管之下, 为科技防腐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 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的全流程监管。

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 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实施全过程的网上办理和实时动态监控体系, 整合了区域内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资源, 有效监督和规范项目审批主体、行政监管主体的行政行为、项目建设主体的管理行为和项目参建单位的建设行为。

(四) 建立全市政府投资项目数据中心。

规划建立全市政府投资项目“一号制”。依托科技防腐平台的基础资源数据库, 通过数据抓取、清洗、交换, 形成政府投资项目数据资源中心。

(五) 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

系统构建了开放的应用技术架构, 创新应用元数据思想设计系统, 将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各个阶段数据项、业务模型等设计为系统元数据, 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健壮性、灵活性和适应力, 有利于系统可持续发展。

(六) 有效解决项目监管数据来源问题。

通过全市建立的信息月度上报机制, 保证数据及时性。通过科技防腐平台审批大厅业务系统数据抽取、对比、清洗转换, 建立数据质疑机制, 解决数据冲突、更正问题, 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

中纪委、监察部, 国家发改委领导对青岛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给予高度评价, 对推进科技防腐起到了示范作用。

该项目于2013年9月通过专家验收评审, 专家组一致认为, 该系统在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方面处国内领先水平, 对推进政府投资稽察监管起到了示范作用, 为科技防腐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六、系统应用情况与社会经济效益

(一) 系统应用情况。

该系统自2012年12月投入试运行以来, 先后举办了10余次专题应用培训, 对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等组织培训, 参加培训的系统应用管理人员达到300余人次。已将列入2013年、2014年的市财力投资计划项目和列入2013年、2012年中央投资项目纳入系统进行动态监管, 有效监督和规范了项目审批主体、行政监管主体的行政行为、项目建设主体的管理行为和项目参建单位的建设行为, 有力推进政府投资领域科技防腐建设, 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水平。

(二) 经济社会效益。

促进项目规范顺利实施, 有效遏制政府投资领域腐败问题的发生。真正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监管, 提高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水平。真正实现了项目监管资源的整合, 可作为各级监察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日常监管的平台。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数据信息的来源, 规范项目单位实施和健全项目档案。科学体现项目的真实情况, 加强投资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节约了项目监管成本和后续青岛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成本。

上一篇:中学语文中德育教育下一篇:地位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