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的演变

2024-10-26

地位的演变(精选8篇)

地位的演变 篇1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灿烂文化的形成、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历史不同时期, 儒家思想的地位有很大的不同。

一、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但被冷落

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 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 强调“民贵君轻”, 提倡放宽刑罚, 减轻赋税。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在当时诸侯纷争的情况下, 儒家思想无助于实现统一, 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 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二、秦朝时期遭到压制

秦朝时期, 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 非议郡县制, 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不但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三、西汉时期获得独尊地位, 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理论, 正适应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由此便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尽管后来受到一些冲击, 但从来没有动摇儒家思想作为封建国家统治思想的地位, 相反后来的儒学体现了兼收并蓄, 与时俱进的特点, 这也正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四、鸦片战争———“文革”, 旧儒学的影响力愈来愈弱, 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之初, 就曾将村塾中供奉的孔子牌位撤掉, 发动起义后他们掀起了猛烈的反孔活动。如果我们把太平天国对旧儒学的冲击看做是因为他们对宗教的狂热的话, 那么接下来的新文化运动对旧儒学的批判就更为激烈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以孔子和旧儒学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起猛烈攻击, 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鲁迅更斥之为“吃人的礼教”, 旧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动摇。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马克思主义无可挑战地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文革”时期, 对儒学进行了有组织地、全方位地批判。至此, 把对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批判推向了一个高潮, 儒学的社会影响变得微乎其微了。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对儒学重新再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对中国的传统儒学思想也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 总的原则是弘扬其中的优良部分, 剔除其中的糟粕。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了要弘扬民族精神的号召, 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政治上的大一统的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 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经济上的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道德修养上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国际关系。

地位的演变 篇2

摘要:杂传作为古代史书的重要类别,兴起于西汉末,兴盛于汉魏两晋。阮孝绪《七录》中杂传一目,的设立,标志着这一著述样式最终争得了古代目录学中的一席之地。唐代杂传数量不少,是在南北朝杂传衰落以后的一次复兴。它一方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著述传统,另一方面表现出向近代传记过渡的趋势。从宋代《崇文总目》开始。“传记”之目就取代了“杂传”,杂传与杂记最终完成了其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合流。这一名称一直延用到清代。

中图分类号:K8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6—0082—05

杂传是中国古代目录学中的一个类别,它是相对于正史中的列传(史传)而言的,一般单独流行,不附属于某部纪传体正史,也不是古人文集中的一篇。杂传本身是史部书籍,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史学和史料学价值。

杂传兴起于西汉末年,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创作的第一次高潮。以后历代均有大量作品问世,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中蔚为大观的一支。程千帆亦曾对杂传的类别作过简要分析:

杂传之名,本诸《隋书·经籍志》。其间异名亦颇众,如或称传(《陈定传》),或称世家(《王祥世家》),或称叙(《赵至叙》),或称家传(《谢车骑家传》),或称言行(《殷羡言行》),或称行状(《赵吴郡行状》),或称本事(《徐江州本事》),均见《(世说新语)注》。而称别传者尤多,目详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别传者,盖本对史传而言,及后史无传而仅有私撰之传者,亦称别传,则别传又进为单行传记之称矣。

同时,杂传又和文传、传奇、小说等关系密切,而且有些杂传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这些都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目前所知现代学者中较早涉及杂传的综合性研究的学者就是程千帆。但除了程千帆的有关论著以及2004年出版的熊明《汉魏六朝杂传研究》之外,杂传的研究多是因为其它领域和问题(如历史、史传、传记文学、传奇等)的研究而有所涉及,而且大多浮光掠影,难见全貌。如韩兆琦《中国传记文学史》、李详年《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等,从传记文学的角度谈到了一些杂传作品,王锦贵《中国纪传体文献研究》从纪传体史书的角度提到一些杂传,但都不是直接对杂传本身的研究。

现代学者研究古代的典籍和文化,比起旧时学者来有新的眼光和角度,有理论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的优点,但有时候也显得“隔”。他们不再沿着古代学术的传统(包括概念、术语等)来思考问题,而是根据某种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古代的文化现象,以至常有削足适履的毛病。陈寅恪说今之学者“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我想就是这个意思。本文将以杂传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像章学诚所说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那样,首先从目录学的角度对杂传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作一个大致的勾勒。

按照古代书目的四部分类法,杂传是从属于史部的。在宋代以前一般称为杂传,此后往往称作“传记”,其内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可知最早对杂传进行研究的学者,当推梁代目录学家阮孝绪,他不仅自己作有一部杂传——《高隐传》十卷,而且其《七录》将图书分为七类,其中有“记传录”(相当于四部分类法的史部),其下又分十二部,其中有杂传部,共二百四十一种,二百八十九帙,一千四百四十六卷。杂传部所录典籍数量在十二部中最多,从此确立了杂传作为史部书籍类目的地位。

《七录》以后的《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亦于史部中设杂传一类。《广弘明集》卷三收有《七录·序》,但这仅是《七录》的总序。根据当时书目编写的习惯,《七录》中应该有各个类目的小序,可惜今天看不到了。其中的杂传小序,很可能是后来《隋志》杂传小序的重要参考。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最早对杂传的专门论述,正是《隋志》杂传的小序,这是从目录学角度对杂传最权威的定义之一。《隋志》史部杂传小序云:

古之史官,必广其所记,非独人君之举……是以穷居侧陋之士,言行必达,皆有史传。自史官旷绝,其道废坏。汉初,始有丹书之约,白马之盟。武帝从董仲舒之言,始举贤良文学。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善恶之事,靡不毕集。司马迁、班固,撰而成之,股肱辅弼之臣,扶义俶傥之士,皆有记录。而操行高洁,不涉于世者,《史记》独传夷齐,《汉书》但述杨王孙之俦,其余皆略而不说。又汉时,阮仓作《列仙图》,刘向典校经籍,始作《列仙》、《列士》、《列女》之传,皆因其志尚,率尔而作,不在正史。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魏文帝又作《列异》,以序鬼物奇怪之事,嵇康作《高士传》,以叙圣贤之风。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载笔之士,删采其要焉。鲁、沛、三辅,序赞并亡,后之作者,亦多零失。今取其见存,部而类之,谓之杂传。

《隋志》在这一段里谈到了杂传的起源、演变以及特点、价值等问题。可以说,在汉魏六朝大量杂传作品的基础之上,经过《七录》、《隋志》的理论总结,作为一种古代著述的样态和目录类别,杂传的性质和地位都已得以确立。从此以后,古代书目中一般都有杂传或者杂传记一类。

在此后的唐代书目《群书四部录》和毋煚《古今书录》中,也设有杂传类并有论说。《旧唐书·经籍志》(以下简称《旧唐志》)总序云:“煚等撰集,依班固《艺文志》体例,诸书随部皆有小序,发明其旨。近史官撰《隋书·经籍志》,其例亦然。”五代编撰的《旧唐志》原本是据《古今书录》删略而成的,设有杂传类,可惜的是把原书的小序删掉了,只说“杂传以纪先圣人物”,太过简略。成书于日本宽平(885—891)初年的《日本国见在书目》设有杂传家。

在这些书目中都收录了大量杂传作品,如《隋志》收杂传“二百一十七部,一千二百八十六卷。通计亡书,合二百一十九部,一千五百三卷。”《旧唐志》杂传类有“杂传一百九十四部”,《新唐志》“杂传记类一百二十五家,一百四十六部,一千六百五十六卷。失姓名十四家,崔玄(日韦)以下不著录五十一家,二千五百七十四卷。总一百四十七家,一百五十一部”。《日本国见在书目》杂传家有四十部,三百零六卷。

《七录》与《隋志》、《日本国见在书目》、《旧唐志》等设杂传一目,是因为当时所见到的杂传数量巨大,尤其是汉魏六朝是杂传作品大量涌现的高峰时期。而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杂记数量较少,而且有些杂记与杂史、旧事(故事)难以区分,归入史部其它类别即可,不必与杂传相混于一部。

史学界把唐代看成是中国历史由中古走向近

古的一个关键时期,尤其是中唐以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在杂传这样一种史部书籍的写作上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具体地说,与先唐相比,唐代杂传有三个不同的特点:

1单传数量减少,文传开始出现史传化的倾向,或者说文传开始觊觎杂传的功能和地位

和先唐的一百八十多种别传相比,唐代单传仅十六部(不包括传奇性杂传),悬殊巨大。而文传一方面沿袭六朝之风,有以韩、柳为代表的大批寓言传、寄托传、拟人传,也开始出现较为严谨的以记述人物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如李华的《李岘传》、《卢坦传》、《李夫人传》,沈亚之的《冯燕传》、《李绅传》,于邵的《田司马传》,李翱的《杨烈妇传》,杜牧的《张保皋、郑年传》、《燕将传》、《窦烈女传》,李蹊的《蔡袭传》,皮日休的《何武传》、《赵女传》等。虽然这其中的不少传还带有言志抒怀或议论感慨的成分,但总体上与《五柳先生传》、《毛颖传》、《种树郭橐驼传》一类的文传已有很大的不同,而越来越接近于杂传的体式。这样,杂传的功能开始被这些文传所替代。

宋代以后继续这样的演变,而元明则加快了速度。明清人的文集中有大量带有史传、杂传性质的作品,反过来正可以说明单传的衰落。宋以后各种“名臣录”、“碑传琬琰录”、“耆献类征”、“碑传集”渐次增多,收录大量的人物别传(单传、文传均有)、行状、墓志铭等。这一类“名臣录”的撰作始自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后集,李幼武补撰续集、别集、外集。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自序云:

宋朱子撰《言行录》,取并世名臣事迹件系而条缀之,嗣是杜大珪有《名臣碑传录》,苏天爵有《名臣事略》,徐纮有《明名臣琬琰录》,项笃寿有《今献备遗》,皆祖述朱子之意以成书者也。

清代又出现了“碑传集”,如钱仪吉编《碑传集》一百六十卷、缪荃孙编《续碑传集》八十六卷、闵尔昌编《碑传集补》六十卷等。在这里,文传与单传已没有明显的区分,单传最终变成了文传而与行状、墓志铭混为一体了。

2家传数量减少,家传的概念开始由家族先人的合传演变成为家族中死者撰写的单传

唐代家传中约一半的作品实际上都是以一人为传主的单传,如《郭公家传》、《颜氏家传》、《邺侯家传》等。宋代也大致如此。《通志略·传记·家传》甚至著录了《李赵公行状》、《远祖越国公行状》、《颜氏行状》等行状,正表明宋人已不再将家传仅仅视为家族人物的合传。大约从宋代开始,文集中出现了家传,至明清时期家传已完全蜕变为文传之一体,仅记一人的生平行事。和一般文传中的单传不同的是,文传中的家传是应死者亲属之请而作,有的还将编入其家族的宗谱。明清以后家谱的兴盛取代了家传部分的功能,而且有些家谱中吸收了家传样式作为其中的部分,这是家传这种著述样式消失的主要原因。

3郡书常见的名称发生了变化

以先贤、耆旧为名的郡书减少,以“人物志”、“人物传”为名的作品增多。唐代以前的“人物志”杂传仅江敞《陈留人物志》(或名《陈留志》)、阳休之《幽州古今人物志》二种,唐代则增至四种:《广人物志》、《南北人物志》、《河西人物志》、《吴兴人物志》。宋代亦有数种,如陈坤臣《郡国人物志》、王中行《莆阳人物志》、唐稷《清源人物志》等,并出现了《临川名贤传》(或称《临川圣贤名迹传》)、《南阳先民传》等新的地方人物传名,而旧有的先贤传、耆旧传的名称很少使用了。

明代以后地方人物传纷纷而作,仅《四库存目丛书》所收存世之作就有黄佐《广州人物传》、李默《建宁人物传》、金江《义乌人物记》、张大复《昆山人物传》、方鹏《昆山人物志》、张昶《吴中人物志》、郭子章《圣门人物志》、孙承泽《畿辅人物志》等。《四库全书》有宋濂《浦阳人物记》、孙奇逢《中州人物考》。明清人物传也有用先贤、耆旧这些旧名以及宋代出现的“先民”、“名贤”等作传名的,如姚堂《润州先贤录》、欧阳东凤《晋陵先贤小传》、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周复俊《东吴名贤记》、徐象梅《两浙名贤录》、郑柏《金华贤达传》、应廷育《金华先民传》;也有自创新名的,如王崇炳《金华征献略》、盛枫《嘉禾征献录》、毛宪《毗陵人品记》、吴亮《毗陵人品记》、郑岳《莆阳文献列传》等。

必须承认的是,杂传与杂记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合流,也有其必然性。由于唐代以后传、记颇不易分别,加之杂传数量减少,记的数量增多,表现在目录学上就是“传记”之目取代了“杂传”,这一名称上的变化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北宋庆历元年(1041)编成的《崇文总目》,将杂传的名称改为传记。此书仅有残本存世,幸好参与编撰的欧阳修在其文集中收有《崇文总目叙释》,虽然并非每一类的叙释都收入,但恰好保存了传记的小序。这也是较早从目录学角度对杂传和传记进行论述的另一篇重要文献。

宋代以后的目录如《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通志略》、《宋志》等,包括北宋初收录了较多唐代典籍的《崇文总目》、《新唐志》,大多改杂传为传记,这实际上也是唐宋两代杂传写作的现实逐渐发生演变的反映。目录中改称“杂传记”、“传记”,意味着这一类别包含的范围更广,不仅有人物传,也包括一些事迹的记录。一般来说,传侧重以人物为中心,记侧重以事件为中心。可以说,唐代是杂传在样态、类别上发生变化的一个关键时期,而宋代杂传一方面延续了唐代,一方面更开启了明清传记的新的类型。

修于宋代的《新唐志》称作“杂传记”,加上“杂”字,大约是想表示对《隋志》、《旧唐志》等正史书目设“杂传”类的沿袭。此后的《中兴馆阁书目》、《遂初堂书目》以“杂传”为名,则是复古的表现。而所著录的典籍,也有一些不属于杂传而应视作杂记的,如《中兴馆阁书目》杂传类有《洞冥记》、《西京杂记》、《金銮密记》等,《遂初堂书目》杂传有《西京杂记》、《两朝献替记》、《燕吴行役记》等。

传记一目一直延用到清代,如《四库全书》、《书目答问》,均于史部设传记类,而所录书籍也与中古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

尽管宋以后目录学上多称“传记”,但其小序有关的论述,却是和《隋志》一脉相承的。如:

古者史官,其书有法。大事书之策,小事载之简牍。至于风俗之旧,耆老所传,遗言逸行,史不及书,则传记之说,或有取焉。然自六经之文,诸家异学,说或不同,况乎幽人处士,闻见各异。或详一时之所得,或发史官之所讳,参求考质,可以备多闻焉。(《崇文总目》传记类叙)

传记之作盖史笔之所不及者,方闻之士得以纪述而为劝戒。(《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五引《宋三朝艺文志》)

《宋两朝艺文志》曰:“传记之作,近世尤甚,其为家者亦多可称,采获削(高禾),为史所传。然根据肤浅,好尚偏驳,滞泥一隅,写通方之用。至孙冲、胡讷收摭益细而通之于小说。”按:杂史杂传,皆野史之流,出于正史之外者。盖杂史,纪志编年之属也,所纪者一代或一时之事。杂传者,列传之属也,所纪者一人之事。然固有名为一人之事,而实关系一代一时之事者。又有参错互见者。(《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五)

古者史必有法,大事书之策,小则简牍而已。至于风流遗迹、故老所传,史不及书,则传记兴焉。如先贤、耆旧、孝子、高士、列女,代有其书,即高僧、列仙、鬼神、怪妄之说,往往不废也。杂史传记皆野史之流,然二者体裁自异。夫以六经之文,皎如日月,诸家异学,说或不同,况乎幽人处士、巗居川观而以载当世之务者乎?然或具一时之所得,或发史官之所讳,旁搜互证,未必无一得焉。列之于篇,以广异闻。杂史,纪志编年之属也,纪一代若一时之事。传记,列传之属也,纪一人之事。外此,若小说家与此二者易溷而实不同,当辨之。(焦竑《国史经籍志》传记类序)

各书所说的传记这一类别,强调的是它“史不及书”的内容,关注的是其补史的功能。它们的论调与《隋志》的“史官之末事”和“载笔之士,删采其要”并无二致。

浅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地位演变 篇3

一儒家思想的创立

春秋晚期,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 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 要求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 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 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首创私人讲学, 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

战国时期,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 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 使儒家体系更加完整。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 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 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 同时也强调统治者施政应该讲求“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 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 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三儒家思想遭受厄运

秦朝时虽然已经实现国家统一, 但当时私学兴盛, 百家争鸣, 许多儒生、游士非议时政, 造谣惑众, 不利于当时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 因此,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 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 焚烧百家书籍, 坑杀儒学之士, 使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四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西汉时期, 儒生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倡导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三纲五常”的思想, 适应了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 使儒家思想获得了独尊地位,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五儒家思想的创新

北宋时期, 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 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理之源在于天理, 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他还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

六儒家思想遭到批判和挑战

明清之际,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在思想界里出现了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 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 乃至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异端”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反对以孔子学说为权威和教条, 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 批判理学的“天理”学说。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另外, 黄宗羲还反对重农抑商, 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著名思想家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了“经世致用”思想, 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 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明清之际,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七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近代前期,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 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以启蒙思想的一些原则为依据否定了儒家思想的合理性, 特别是新文化运动, 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礼教,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而发生动摇。

八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被摧毁

新中国成立后,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绝对领导地位, 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一度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采取了一种偏激的态度和措施,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摧毁。

九儒家思想获得新生

地位的演变 篇4

非裔美国人社会地位的改善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纷纷开始探讨非裔美国人生存状况的改变。在这些研究中, 关于美国黑人女性的研究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在美国历史上, 美国黑人女性不仅遭受着和美国黑人男性一样的种族歧视, 同时也遭受着黑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甚至有来至与黑人男性对她们的压迫。在以白人为主体的男权性质的美国社会, 黑人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自由, 就必须同时破除白人社会的种族压迫和男权社会的父权压迫。20 世纪60 年代在美国社会兴起的黑人女权运动是美国黑人妇女奋斗史的开端, 随着半个世纪的不断努力, 美国黑人女性最终成功争取到了平等自由的权利, 如今的美国社会已经涌现出像康多莉扎.赖斯和惠特曼休斯顿等优秀的美国黑人女性。她们的成功说明黑人女性已经在美国社会的不同领域实现了突破, 也说明了如今的美国社会已经真正平等地接纳和认可了美国黑人女性, 这是美国黑人女性历史乃至于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此研究美国黑人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1. 从文化角度全面研究美国社会黑人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美国社会黑人女性权力运动的爆发以及二十世纪后半期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品的大量兴起, 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并研究美国黑人女性, 主要集中在对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研究。其中对于艾丽斯沃克和托尼莫莫尼森的作品研究为代表, 以描述黑人女性生活的文学作品为蓝本, 研究黑人女性。而国内对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 并仍以黑人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为研究主体。

1993 年托尼. 莫尼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极大地引起了世界对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再一次关注。同时, 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开始突破文学作品蓝本本身的局限, 寻找黑人女性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真实社会, 并结合实际的社会历史事件来整体研究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现状。这已成为国外美国黑人女性研究的新趋势。

国内国外对于美国黑人女性的研究均主要集中在对黑人女性文学作品的研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除了文学领域中的优秀代表以外, 美国黑人女性已经开始在其它的社会文化方面寻找自我地位的认可和提升, 如以康多莉. 赖斯为代表的政界黑人女性, 和以惠特曼. 休斯顿为代表的艺术界黑人女性, 等等。这说明了黑人女性地位的提升已经成为了一种全面化的社会常态, 因此有必要从整个社会文化的角度对美国黑人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作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

2. 早期美国黑人女性承受双重压迫的历史

早期美国黑人女性在以白人为主体的父权制美国社会中所承受的各种苦难和压迫。黑人妇女忍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压迫。

早期美国黑人女性被作为奴隶, 她们所遭受的首先重压迫来自于白人对黑人的种族压迫。早期的黑人女性和黑人男性一起对于白人强加给黑人的不平等进行了共同的反抗。他们命运想连, 遭遇相同, 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白人社会给他们地迫害。他们奋起反抗, 想要世界能够承认黑人这个民族的存在。他们为连黑人种族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并肩作战。但是这些一般的白人作家是不能够体会他们的感受的。很多黑人作家对此有着比白人作家更深刻的体会。1993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即知名的黑人女作家托尼. 莫里森在《宠儿》中写到的女主人公黑人妇女赛丝的话, 显示了美国黑人妇女的共同控诉:“不管什么人, 只要肤色是白的, 就可以任意将整个黑人的自夺去, 黑人在白人心目中压根就不是人, 是物品。只要他们高兴, 只要他们发神经, 随时就可以把黑人拿去卖掉, 换取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他们对黑人进行奴役, 随意打骂, 稍微不如意就进行屠杀。他们不仅仅蹂躏黑人的身体, 而且是玷污黑人的灵魂。在他们的摧残下, 黑人失去自我, 自爱,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了。美国奴隶制的罪恶是难以一一描述的, 废奴主义者弗 • 道格拉斯写到:“美国的奴隶制实质上就是授予一个人可以强行把别人的不属于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作为财产的特权。黑人奴隶的处境比野兽还不如, 他们是主人眼中不是人而是物品, 可以任意买卖, 处置的物品, 他们只是一份财产……黑人奴隶作为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人性本身就有的美德、良心、感情和智慧, 完完全全地被主人所玷污, 所抛弃, 所扼杀。” 毫无疑问的是, 奴隶制下的黑人处境是惨绝人寰的。在此情形下, 女性黑奴有两类不同的分工:第一类是被用于田土间劳动的, 她们虽然是女性, 但是干的却是和黑人男性一样的苦力活。干得不好, 不够快, 就会遭到主人得毒打。第二类是被用于服务主人家庭的。家奴也有各种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要求的。她们被当成是服务主人的工具。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她们被禁止交谈。在白天她们之间是不允许有任何的交往更不要说是交谈, 甚至是和自己的丈夫之间的交谈也是不被允许的。到了寒冷的夜晚, 整理打扫主人卧室的女仆和缝纫女奴, 没有床睡觉也不容许她们睡床上, 她们只能睡在女主人卧室冰冷的地板上。她们不能睡得太沉了, 随时得为主人效劳。“有一个黑人女奴, 她已经结婚十一年了, 她一直都是睡在女主人得卧室的地板上, 一直都没有被允许睡在女主人卧室的外面。” 种植园中的奴隶遭遇是如此凄惨, 城市里面的黑奴也好不到哪儿去。很多住在城市里的种植园主经常将女奴的孩子一断奶即强行买到或者送到乡间的种植园。这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黑奴, 他们担心女奴为照顾自己的孩子进而会耽误照顾女主人。女奴只有在主人高兴地时候, 一年也仅仅只有一次去乡间看望自己亲生孩子的机会。他们不仅仅任意欺凌奴隶, 抹杀和漠视他们地人性, 就连他们姓名也没有办法保留。主人可以随意地更改他们地名字。由于黑奴每换一个主人或者遇到与其他奴隶名字相同, 姓名即被改掉, 这也就意味着奴隶的母亲要伤心无助地失去同一个孩子的联系。女黑奴无论是种植园劳作的, 还是种植园主家里服务的, 除了被当作劳动力使用外, 更是被当作生育的工具。由此, 姑娘的价格就远远高于壮年男奴。女黑奴往往十几岁就被迫生育, 一辈子生十多个孩是常有的事情。为了让她们多生孩子, 奴隶主许诺给予她们自由。

第二重压迫即是强烈的性别压迫。“黑人男性可能是种族歧视的牺牲品, 但性别歧视让他们可以作为妇女的剥削者和压迫者”。对于黑人妇女所受到的这些非人的磨难, 白人女性和男性以及黑人男性都是没有切身的体会的。而这些东西只有黑人妇女才能深刻的体会, 这些苦难由黑人女作家创作书写出来才更接近事实的真相。由此承认黑人妇女创作中性政治与种族政治和黑人妇女本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黑人女作家从自己本身的经历出发, 深入思考探索, 以黑人女性的视角写作。

3. 美国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作为个体的主体性建构

在托尼. 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 实际上丹芙采取积极的方法帮助积塞丝的方法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再沉湎于历史的消极影响, 而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向未来。美国黑人女性由于身处白人文化为主流文化以及黑人男性中心文化的双重压迫中, 她们不仅仅要反抗性别歧视还要反抗种族歧视。美国黑人女性是一个弱势群体, 她们被白人世界和黑人男性世界同时压迫和遗忘她们也是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一批黑人女作家以莫里森为代表, 她们在创作中一直致力于建构黑人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在小说《宠儿》中, 莫里森重现黑人女性塞思一家令人辛酸的历史, 揭露和鞭鞑了奴隶制度对于黑人女性精神和肉体的摧残, 给她们的心灵留下难以抹去的创伤。她们的痛苦是难于用言语来表达的。这批黑人女作家, 呼吁全世界重新认识黑人女性遭受到的苦难。黑人整个民族要在正视历史的惨痛的同时, 还要勇敢承担完完全全解放黑人女性的历史使命。《宠儿》中以贝比萨格斯、塞丝、丹芙这三代人为一条主要线索, 清晰地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历经三代逐步确立的完整过程: 从自发到自觉, 从沉睡麻木到积极觉醒的过程。

4.现当代美国社会中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的美国黑人女性及其她们自我价值的成功实现

二十世纪以来, 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自我价值的成功实现, 近几十年美国社会中不同领域涌现出大量的成功黑人女性。要认识到黑人女性受苦磨难地根源是错综复杂, 这涉及到性别, 种族, 阶级、等的关系问题。只有理清这些错综复杂地关系, 才能对女性身份有比较全面地认识。一大批黑人女性主义者为此做出来卓越的贡献。《杰出美国黑人女性》这部书读者介绍50 位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 这些杰出女性涉及体育威尔玛 • 鲁道夫, 杰西 • 乔伊娜 • 柯西, 艾利斯 •科奇曼, 维纳斯 • 威廉姆斯和塞雷娜 • 威廉姆斯; 政界和商界的康多莉扎 • 赖斯, 芭芭拉 • 乔丹, 雪莉 • 奇泽姆, 卡罗尔 • 莫斯利 • 布朗;文学中的杰出代表托尼 • 莫里森, 艾丽丝 • 沃克, 格温德林 • 伊丽莎白 • 布鲁克斯, 贝尔 • 胡克斯等;还有娱乐和社会运动等各个领域的杰出黑人女性。从这本书中人们不难看出黑人女性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她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之路, 还向人们展示了她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和对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 也得到了美国社会的认同。

5.结语

早期美国黑人女性经历了各种磨难, 有来自于美国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也有来自黑人男性的。在一批黑人女性作家的小说中, 都在探寻黑人女性的自我解救方式。他们探寻的是一个积极正面应对态度从根本上来解放黑人女性。黑人女性要独立自主, 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他们必须要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磨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黑人女性的不断努力, 美国黑人女性在美国这个社会大环境下, 由于民主和教育的普及, 相对于以前来说社会地位发生的巨大的进步, 涌现出大批的成功的黑人女性。

参考文献

[1]嵇敏.美国黑人女权主义视域下的女性书写.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2]田耀.杰出美国黑人女性.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王丽丽.走出创伤的阴霾--托妮·莫里森小说的黑人女性创伤研究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4]杨生茂.《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地位的演变 篇5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 对湖南省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

1 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1.1 学校体育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是趣味性和娱乐性

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中, 虽然强调了语数外等主导学生的教育价值, 但也没有否定其他课程知识的教学意义。[1]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体育有他独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众多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中, 体育只是简单的身体活动, 体育课只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在“分数主义”的现代社会, 家长老师以分数论, 分数觉得一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 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2]。随着课改的实行, 体育课程的地位在学校中已建立, 小学必须每周三个课时, 中学两个课时。新课改的实行, 使课堂更加的丰富, 学生在锻炼的同时, 感受体育活动的趣味和魅力。

1.2 学校体育活动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在学生中形成正能量

体育课程不仅增加学生的健康知识, 同时也还能拓宽知识面, 更好的联系生活。从我们接受学校教育开始, 体育一直伴随在我们的学习中。不管受何种条件的约束, 学校每年的田径运动会, 运动员奋力拼搏, 同学间相互鼓励, 形成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根据体育法的相关规定, 学校必须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3]。

1.3 通过活动给每个学生展示的舞台, 让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心理补偿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 农村中学每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基本开展。自“阳光运动”开展后, 大课间活动已基本普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压力的增加, 我国农村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 所以对于小孩的照顾和教育, 主要是依靠学校和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寄住亲戚家, 所以产生的留守儿童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中学时期是一生中特殊时期, 再加上隔代教育的缺陷和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爱护, “网络病”在农村中学中也流行起来。而体育活动让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 以此得到自信。

1.4 通过活动树立榜样形象, 让主流对象, 主流事件成为跟风对象

随国家一系列的富农和护农政策的实施, 使农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到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各种信息的相互传播, 使潮流成为学生追捧的时尚。由此, 在农村学校的教学中, 体育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首先农村学生没有城市学生的娇气, 对于大自然和生活有更贴切的认识。因此, 鼓励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提升自身的魅力, 使学校体育文化成为跟风的对象。

2 新课改视角下体育课程地位变化的原因 (背景)

2.1 新课改视角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地位变化的原因

体育课程研究改革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呼唤。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使我国过渡到“体育强国”的行列。中小学体育课程地位的变化是历史必然的。

首先, 农村中学体育课程地位的变化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影响。改革是时代变化、前进的需要。课程改革自2009年开始一直进行, 吸收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 是时代潮流背景下切实可行的改革。而体育作为必不可忽视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改革中也有些许多的变化。其次, 农村中学体育课程地位的变化是教师、学生和学校以及社会所需要和要求的。体育作为唯一一门学生时代接触最多的学科, 是学生、老师最为熟悉的, 是学校不可忽略的课程。

我国致权利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体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学科, 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2 新课改视角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地位变化的内容

2.2.1 体育课程目标的变化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课程目标方面, 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体育课程方面具体的要求为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的具体目标, 而不是单一的强调技能学习和进步的单一学习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更加的充分准备。

2.2.2 课程结构

体育课程不像其他课程只承担某一学科的任务, 而是承担着整个教育 (包括德智体美劳) 的一个方面的目的任务----体育的目的任务, 是一种教育性课程。更加的突出了体育课程的强化。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简单的学生实践为主, 或者忽视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应以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结合实际活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践与生活想连接, 强调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2.2.3 体育课程内容的变化

体育课程比仅仅是身体活动, 更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培养“健康第一”的思想素质的黄金时期。体育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 与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的综合学科, 让学生过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教学内容应简单易接受, 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如今的体育课不再是“一只哨子, 一个球”的放羊式教学, 素质教育贯穿其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2.2.4 体育课程评价的变化

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是重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忽略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 这样单一的评价体系是不公平和客观的。相对的, 学生, 教师对于体育教学评价不重视, 一般学校都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状态, 体育评价也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而新课程改革下, 许多研究学者对于体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层出不穷, 另外, 在应试教育的当前社会下, 体育教学评价也纳入了升学的标准之中。因此, 各省市对于体育课程评价有不同的标准。

2.2.5 体育课程管理

现如今, 体育课程统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出版社的《体育与健康》全一册教材, 将学生分成了六个水平。小学有三个水平, 中学三个水平。但是所使用的教材就是两本, 小学一本和初中一本。在《体育与健康》教材中, 囊括的知识比较宽泛。

体育在学校、社会的地位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根据教学时空的特殊性, 不仅各级学校都有体育课程, 且是各年级连续开设的唯一教学科目;体育课程不仅限于校内, 还延伸到校外。在社会范围中, 休闲体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终身体育的思想被广泛的接受。校园体育课程的延续,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被政府重视, 比如大课间操的实行, 丰富课余体育活动, 重视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发展, 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自我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再度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

3 改变后我们应对的措施和状态

3.1 体育课程地位改变后我们应对的态度

3.1.1 体育课程科研方面

在新课改的大潮流的背景下, 对于体育课程研究特别多, 特别是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研究。不仅是科学研究者, 还是教师, 都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不仅是体育课程的宏观方面, 在课程的微观方面都有细致的介绍和研究。

3.1.2 教师方面

课程即是教学,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由此, 新课程的改革主要是对教师的改革。首先, 要求教师本身的改变。对于接收一个新的观念, 我们不是要摒弃过去的, 而是我们要保持我们优秀的, 接受新的思想, 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体育课在许多学校是可有可无的课程, 比如在什么考试时期, 其他主科的教师可以随意占用课时, 或者是在专业体育教师缺乏的情况下, 其他任课教师代替上体育课程。但现在有具有的法律法规来规定了体育课程的课时和学生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教师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3.1.3 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程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阶段, 更是心理由幼稚向成熟的转变时期, 而因农村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 农村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成长会更为敏感。由此, 体育课程的作业不言而喻。并根据时代潮流的发展, 体育活动将会渗透到农村, 并被普及实行。因此学生是主要对象。

3.1.4 政府领导重视程度方面

政府和领导是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坚强后盾和物质来源。体育课程需要场地器材的要求, 设备更完善, 体育课程的实施也就更有保障。国家《义务教育法》《全民健身运动》《阳光体育》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的实施都是政府由下及下, 统一社会、学校的重要环节。

3.2 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地位的措施

首先我们要从意识上转变观念。体育作为重要的一门学科, 他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准, 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学校、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应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升学中, 要重视学生本身的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其次, 教师是主要执行者, 要在熟悉新课改的前提下, 丰富专业知识, 提高个人素养。将新课改的的要求和标准联系到实际中。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课程教学, 杜绝“放羊式”和无所谓的可有可无的态度。另外, 学校应配合政府部门, 为学校体育提供条件。

中小学体育课程问题是专家学者们一直热议的话题, 虽然现如今, 体育课程的地位有所提高, 但是还有许多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历史的根源和观念是一下很难转变的, 所以, 体育工作者还有许多要努力, 使体育课程成为让人无法忽视的学科, 真正认识体育, 甩掉“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仅仅就是跑跳的身体运动”的陈旧观念, 使体育课程符合时代的需要, 融其入实际生活中。

摘要:我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为教育目标, 在时代潮流的演变下, 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体育课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学科。现如今, 全民健身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随着这潮流的趋势, 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学校作为学生接触体育最为频繁的场所, 是为我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工地”。因此, 时代的潮流要求学校体育地位的变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时代的演变进程中, 农村人口仍占一半的比重。农村教学是衡量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对研究农村学校体育教学, 有利于改变我国人才结构, 促进教学改革。中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 主要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课程知识学习环境, 让学生经过中学时期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早期教育理念里, 大多数教师仅注重于学生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教育, 并没有对体育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造成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被埋没。新课标准则下, 体育课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被师生所认可。我国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受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统治阶级, 就编制出不同的体育课程。新中国的体育课程经历了三代五个时期的演变发展。第一代体育课程在新中国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二代体育课程以1992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标志, 走向成熟, 但, 第二代体育课程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世纪之交, 素质教育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第三代体育课程开始进入起步阶段。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体育,课程,地位

参考文献

[1]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J].王华倬, 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Z].1995.

[3]刘成涛, 章蓓.浅析新课标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J].内江科技, 201: (4) :201-202.

[4]张旭.新课标准则下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J].中小学教参, 2011.29 (14) :32-33.

[5]赵晓红, 李会增, 张献辉, 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 (5) :20-25.

[6]丁海勇, 冉强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 :83-86.

[7]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杠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运学报, 2008, 25 (1) :103-105.

地位的演变 篇6

1. 黄金的定义

牛津当代大辞典对黄金的定义为:金是最富延展性的软金属, 不易为强酸所侵蚀, 但可溶于水, 现为世界经济的基本通货, 且有公定价格。上述定义涵盖了黄金的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

黄金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属性, 使其一直是国际上充当一般商品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成为衡量表现其它商品价值的材料, 充当国际购买手段、国际支付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马克思曾说“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但金银天然是货币”, 就是对黄金货币性的最好诠释。

2. 国际货币的含义与作用

国际货币一般是指在金融资产、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国际交易中用于计价和结算的货币, 被私人经济部门和货币当局持有作为国际流动性资产和储备资产。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当人们 (包括私人和官方) 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 这种货币就发展到国际货币层次。

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贸易货币 (结算货币) 和计价货币, 是国家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时的名义锚 (锚货币) , 是货币当局官方储备的重要资产 (储备货币) 。

二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中的地位演变

1. 国际金本位制下, 黄金成为统一的国际货币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以黄金为本位币的时代。最早开始于1816年的英国。19世纪后期, 才开始普遍被美、俄、德、日等国家采用。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 黄金是国际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具有国际货币的全部职能, 成为全球统一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化身。

金本位制运行的规则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 自由兑换, 自由输出入。只有这样, 金币数量才能满足流通中的需要, 才能维持黄金和其他金属铸币和银行券之间比价的稳定, 从而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此外还要求各国中央银行遵守“潜在的规则”, 即当黄金流出时, 中央银行应尽力紧缩银根, 从而使国内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而拥有黄金净流入的中央银行则应售出“无息”黄金、购买国内生息资产, 从而增加资本输出和促使黄金外流。所以各个国家坚持金本位制的可信承诺至关重要。

金本位制与其他国际货币体系相比是相对更为对称的一种体系。当上述规则能被很好地遵守时, 金本位制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使各国都平等承担干预外汇的义务, 有利于确保物价和汇价的稳定, 使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发挥显著作用。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使世界货币总量在各国之间按照实际产出水平的对比进行最优配置, 使商品的世界价格在各国都趋于一致。

1933年到1943年的十年间, 金本位货币体系逐渐遭到破坏。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金本位制所要求的“潜在规则”经常被违背。在国际贸易中, 赤字国可能会采取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 以至于在危害国内充分就业的同时未必在增加黄金储备方面有太大作用;而盈余国却常常并不实施鼓励黄金外流的政策, 而是采取与规则相反的操作, 即当黄金储备增加时反而卖出本国资产。而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加快了金本位制崩溃的进程。

2.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被美元取代

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后, 1944年7月, 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实力推动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该体系的核心是, 美元和黄金获得同等特殊的地位, 美元与黄金挂钩, 美国以官价兑换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确定固定汇率;美元处于中心地位, 替代黄金充当国际货币体系的本位币。黄金是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最后屏障, 被作为储备由官方严格管理起来, 保存在地下金库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泥潭, 国内财务状况和国际贸易状况恶化, 美元危机再度爆发, 美国丧失了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1971年8月, 美国最终宣布停止履行对外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 从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

3.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 黄金退出国际货币体系舞台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1976年召开的牙买加会议掀开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又一新篇章。会议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官价, 并实施黄金非货币化。这一决议完全是美元强权政治的体现。美国推动实行黄金非货币化, 其主要目的是不再用黄金去收回国际市场上数千亿美元的游资, 而是绕开黄金, 直接凭借其经济实力, 重建失去的美元霸权地位。

牙买加体系下, 取消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本位币的地位。在各国的汇率决定过程中, 黄金也不再发挥作用, 将黄金还原为一般商品, 黄金价格自由波动。黄金储备也不再作为支付手段来平衡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牙买加货币体系也成为国际货币史上第一个以纯粹的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 美元没有给出承担国际货币的明确的法律承诺, 但却堂而皇之地享受着国际本位币所带来的诸多益处。这同样导致了其他国家货币行为的任意性。因此牙买加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秩序弱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三对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演变的认识

1. 对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即黄金货币化体系) 崩溃的认识

金本位制以及随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人们对黄金的货币属性产生了怀疑, 认为黄金应归属于一般的商品, 并不具备执行货币职能的属性。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并不正确。

首先, 一种货币体制能否存在, 最关键在于人们对这一体系有没有信心。对金本位制来说, 就是对货币与黄金自由兑换的信心, 这种信心来源于币值在长期内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直接可测的指标就是国际收支失衡和货币贬值的趋势能否得到及时的矫正。

其次, 金本位制下各国不断违反“规则”, 使人们对于黄金与货币的自由兑换丧失了信心, 导致挤兑发生, 最终致使金本位制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由于美元的外债不断增加, 同样使人们对美元丧失了信心, 导致挤兑发生, 最终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里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使用单一的货币对黄金进行直接兑换或是标价, 当这种信用货币发生危机时就直接波及到黄金。当实现外部均衡 (保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与内部均衡之间发生冲突时, 外部的调节成本往往大于内部的调节成本, 所以政府就更倾向于后者, 因此调节国际收支状况就变得次要了。当国际收支一旦恶化, 人们对于货币的信心也就丧失了, 挤兑的一次次发生必然破坏黄金与货币的兑换关系。所以说, 金本位制以及随后的金汇兑本位制的崩溃在于其体制所固有的缺陷, 与黄金本身无关。

2. 对现行的信用货币作为本位币的国际货币体系 (即黄金非货币化) 的认识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本身具有的不平等性和不平衡性注定了其运行的不稳定。其运行不但无法解决国际货币体系所固有的种种矛盾, 反而使矛盾不断激化, 危机不断发生。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造成的储备货币多元化, 不但没能从根本上克服“特里芬两难”的矛盾, 反而加剧了汇率的波动。各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管理当局都是出于国内经济需要和货币流通的状况来制定货币政策。而根据国内状况作出的政策抉择与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要求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 这势必会引发外汇市场的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 这些国家货币是一种不兑现纸币, 其价值与黄金或任何其他商品并无固定的联系, 以这种信用货币定值的资产和负债, 其价值取决于这种货币发行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政治以及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一旦人们对这种能力产生怀疑, 国际金融局势的动荡也就在所难免。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秩序弱化, 造成了汇率的频繁波动,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遭到破坏, 当市场上出现单向投机冲击的时候, 管理浮动和变相固定汇率都难以抵挡冲击。汇率和利率频繁而剧烈的波动容易造成全球资本大规模高速流动, 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并且可以使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递, 造成国际经济局势的动荡。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人为地割断黄金和货币的关系, 并不能改变黄金的货币本质, 同样无法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和冲突, 反而会使矛盾更加激化。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促使人们对黄金的货币职能产生新的认识。黄金虽不能完全克服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 但与其他信用货币相比, 它是最理想的充当本位币的工具。黄金货币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货币体系中制度和规则的优秀制定。所以适当地回归黄金的货币职能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张青龙.国际货币的两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 2005 (4)

[2]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兼论东亚货币合作[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Berry Eichengreen.Golden Fetters: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地位的演变 篇7

1 回顾我国申奥前的体育模式状况

1.1 竞技体育的模式状况

1.1.1 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政策倾向

我国的竞技体育工作一直都全面纳入在奥运争光计划的轨道上, 推行举国体制。竞技体育的支持完全来自于国家财政的投入,国家体育的成绩主要看竞技体育,坚持竞技优先的原则。

1.1.2 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状况

举国体制确实为我国迅速改变竞技体育的落后面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这种机制日益显现出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体育行政机关政管没有分离。机构没有精简而是变相的膨胀,从行政机关内设机构中分离出去的各项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只是政府职能的转移和延伸,各运动协会成为政府的另一张面孔。

1.2 群众体育的模式状况

1.2.1 在国家政策方面

群众体育发展的现行主要政策性文件是国务院于1995年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家体育总局通过充分调研,经过1999年、200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修改,制定了《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此《纲要》也是我国体育今后很长时间内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献。但由于在执行上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各行政部门对办群众体育绩效的信心不足;国家区域广、差异性大,执行部门空头实施的现象大量存在等原因,使得《纲要》在对群众体育这一块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1.2.2 在政府管理方面

国内的各项社会体育团体仍然受制于政府管理机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团体在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下很容易形成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体育的服务质量降低,从而很难满足公民对体育多层次的需求。” 我国现有的各单项体育协会,仍然把工作重点放在竞技体育上,而对发展群众性的普及活动,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重竞技轻群体的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改变但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1.2.3 群众体育设施落后

群众体育历来相对来说是个软任务,一直以来对各体育行政和管理部门尚无可操作的绩效评估体系,其资金投入主要靠体育彩票等公益资金。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城市、乡镇、农村群众体育设施相当落后,发展极其缓慢.全民健身已提出好几年,但群众体育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还不能满足广大居民体育文化需求,体育在增强居民体质和活跃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还亟待加强。

2 申奥成功后对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影响

2.1 竞技体育方面

2.1.1 在国家政策方面对竞技体育的倾向

北京奥运周期的竞技体育政策,主要反映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11月19日发布的《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体竞字[2002]160号)文件中。该纲要提出,在2008年奥运会上,力争金牌数排名第3位,并提出了一系列完成任务的政策措施。可见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已经成为北京奥运周期既定的中心工作。这使得在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竞技体育的原有体制不但不会削弱而是加强。这与时代发展要求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性矛盾。这一矛盾将持续到08年北京奥运任务的完成。

2.1.2 08年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及成因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后,全国上下都积极投入到08年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中,在举国体制下,2008年奥运会我国将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搏世界第一。从历史经验来看,奥运举办国都会在举办赛上将本国的竞技体育水平推到极至。

2.1.3 竞技体育机制隐性矛盾的突显

综上所述:国家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一块金牌上值得,还是在群众体育设施和人民健康上值的呢?随着社会的发展追求金牌已不应该是一个国家体育精神的全部内涵,体育事业也不仅仅是指竞技体育,还有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以往的举国体制在新的社会时期也日益凸现出其不可逾越的弊端,这种弊端在08年后奥运时期势必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2.2 群众体育方面

2.2.1 在国家政策方面

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25日在京正式颁布《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举办和参加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发展体育事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以改革促发展,努力提高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还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健身氛围。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除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雪炭工程”外,还将重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争取到2010年全国有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符合规划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这些都在宣告:随着08年奥运会的举办,我国的大众体育时代即将来临。

2.2.2 申奥成功成为群众体育崛起的机遇

目前,在全国多个大中城市中广泛举行了全民体育节,深入开展群众体育。全国各大城市的全民健身热表明北京的申奥成功及各项筹备工作所带来的体育热,不仅给全民健身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意味着我国群众体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体育设施的健全和完善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硬件保证

即将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既为全面展示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健身活动设施的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各项目的承办城市都大力投资完善和新建了一批体育场馆和相应体育设施配套服务体系。为后奥运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硬件设施保障。

(2) 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促使群众体育观念得以更新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兴趣投入到健身运动之中,普通居民的体育健身观念得到更新,健身将成为其生活必需。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人们的经济收入将进一步增加,体育消费支出也将成为日常生活支出的一部分。显然,社会经济的增长也为体育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必将为我国的全民健身的开展起到加速作用。

(3)北京奥运理念、体育知识的普及和深入促进群众直接参与的意识

北京奥运会的申办进程以及申办成功,深刻地影响着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群众体育来讲,奥运举办必将带来体育知识的普及、体育技术的推广、体育意识的增强和体育热情的高涨,从而在我国形成一个新的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的热潮。北京奥运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人文奥运”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体育的大众化,其本质就是体育的人性化、普及化、平民化,就是要将奥林匹克精神推演到大众体育的领域,实现体育权利的人人平等。每届奥运会不但是竞技水平的展示,也是一国群众体育的展示。这一理念,使中国人民广泛接受了一次奥林匹克的文化教育,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普及,这对于人民群众认识体育文化,培育体育文化精神,参与体育文化的传播,以及将体育文化作为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都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如此声势浩大的奥运文化运动影响下,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也必将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勃勃的生机。

(4)举办北京奥运使体育管理经验得到提高

奥运的举办过程对于我国体育管理的科学化,国际化水平也将会有突破性的提高,对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和群众体育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奥运会将有可能成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群众体育发展的强劲势头在08年北京奥运会后将可能得到质的飞跃。

3 结论

1.从哲学的角度看,在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地位将可能发生演变:我国竞技体育的地位在达到奥运顶峰之后将会较目前有所“降温”,竞技体育的地位将有所下降并趋于平稳;而群众体育的地位将乘此大好运势得到大幅度提升,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阶段。

2.竞技体育作为世界舞台的“敲门砖”,国家用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综观世界上众多体育强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后,这些国家又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转向了群众体育。

3.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竞技体育已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相信08年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因为全国上下的一致空前的努力,竞技体育的实力也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

4.综观世界其他奥运举办国的经验,奥运会举办国在体育方面的最大的收获是将本国的竞技水平达到顶峰,而收获的差别就在于举办国能否利用这个契机有效的推动本国的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竞技体育的发展最终有赖于群众体育的发展,因为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市场”或“消费者”。

地位的演变 篇8

一、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时空演变

(一) 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时空演变

1、经济规模等级结构演变。

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经济等级数量结构呈“金字塔”型, 2000年至2009年期间各等级城市数量差距明显减小。根据各中心城市2000年与2009年两时间截面人均GDP指标, 应用聚类分析法将区域内13座中心城市划分为4个等级, 如图1a所示, 2000年京津冀地区各中心城市经济规模等级数量结构比由高到低为1:1:3:8。如图1b所示, 2009年京津冀地区各中心城市经济规模等级数量结构比由高到低为1:2:4:6, 各层级城市数量差距降低, 说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实力分布较2000年更均衡。

2、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2000年京津冀地区各中心城市空间格局呈现“两心、一带和五轴、六星”的经济空间结构特征:“两心”即北京和天津, “一带”即“ (北) 京-廊 (坊) - (天) 津-塘 (沽) 走廊带”, “六星”即伴沿交通走廊地带的城镇成为新的发展轴线极点。随着京津冀地区各中心城市经济实力的演变, 该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进一步变化。2009年, 京津冀地区的轴线发展特征更加突出, 表现为“一带双心、双轴”的空间结构, 如图2所示。其中北京与天津位居京津冀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层级, 保持京津冀地区“双心”地位, “一带”即北京与天津所处的“京-津-塘”走廊带, “一带双心”构成京津冀地区发展动力核心。随邢台市与廊坊市两节点经济实力由2000年第四层级上升为2009年第三层级城市, “双轴”即沿京珠高速发展轴线与沿沿海高速发展轴线形成。因此, 京津冀地区沿京珠高速、京津塘高速与沿海高速各中心城市所形成的经济空间发展“之”字形贯穿轴线凸显。

3、经济增长速度空间分布特征。

京津冀地区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 沿海高内陆低”的特征。2000-2009年, 位于京津冀地区北部的承德市经济年平均增速达到18.87%, 是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北部其他城市包括张家口、北京市等年平均增速均高于15%。沿海城市包括天津、沧州与唐山GDP年平均增速仅次于承德市且均高于17%。相比而言, 南部内陆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除邯郸市达到15.70%以外, 其他城市包括石家庄、保定、邢台与衡水市年平均增速均低于14%。因此, 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呈“北高南低, 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图3所示。

4、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排位演变。

2000-2009年各中心城市除北京与天津市外, 经济实力排位均发生了小幅变化, 空间上呈“东、北高和西、南低”的特征。表1显示了200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各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排序的变化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 沿海与中北部城市经济实力排位均呈上升趋势, 包括唐山市、秦皇岛市、承德市、张家口市、廊坊市、沧州市。南部内陆城市经济排位呈下降趋势, 即石家庄市、保定市、衡水市与邢台市, 其中唯一经济排位上升城市为邯郸市。

(二) 三次产业结构空间演变

1、总体轨迹。

2000年以来, 京津冀地区进入了高速增长期, GDP总量从2000年的9207.08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36393.33亿元。同期产业结构也发生明显升级, 三次产业比由2000年11:47:42演变为2005年8:46:46,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平, 且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以钱纳里对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的主要指标为参照, 则2005年京津冀地区跨过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开始向工业化后期演进。2009年, 三产产业结构比例继续调整, 演变为7:43:50, 产业结构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演变为第三产业主导发展, 如图4所示。

2、产业结构时空演变。

根据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特征, 运用聚类分析法, 可将京津冀地区13个主要城市划分为3大类, 结果如表2所示。一是以单一产业为主的城市。某一单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高于其他产业5个百分点以上以,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比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层次高。包括天津、唐山、石家庄、邯郸等城市。二是以两大产业并重型城市。某两种产业分别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差值在5个百分点以内, 并高于第三种产业5个百分点以上, 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重的结构为最高层次。沧州、张家口两个城市属于这种类型。三是三大产业均衡型城市。三大产业比重均大于30%, 结构层次较低。其中三个大类按照第一产业比重大小分为两个小类, 小类A型为第一产业比重小于或等于10%;B型为第一产业比重大于10%。

进一步将这些城市的分布表现为图, 可以看到, 东部沿海及北部地区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明显升级 (图5) 。东部沿海城市包括沧州、唐山市, 分别由第二产业主导B型城市演变为二三产业并重与第二产业主导A型城市, 北部承德市由第二产业B型城市演变为第三产业B型城市。

(三) 城市发展水平差异演变动力分析

京津冀地区各中心城市时空差异一般由于城市自身条件、发展基础与发展机遇等因素导致。其中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基础、地缘条件、资源条件、政策指引等因素。一是自身条件优越的城市在区域竞争中抢占优秀资源以加速自身发展, 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两极化发展特征。综合分析发展速度较快城市, 地缘条件上天津市、唐山市与沧州市拥有滨海优势;北京市、天津市、唐山市与石家庄市拥有基础设施、经济基础与政策指引等优越自身条件发展带动, 推动其快速发展。二是区域竞争使自身发展条件相对劣势的城市通过发扬自身特色、转变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等方式, 削弱区域竞争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与限制。例如, 承德市由2000年第二产业主导B型城市演变为2009年第三产业主导的B型城市, 主要发展动力则来自转变发展模式, 开发独有的旅游资源, 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

二、天津区域地位变化与职能

(一) 经济实力变化特征

天津市2000年至2009年间虽然经济排名第2且保持稳定, 但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影响作用却在逐渐增强。2000-2009年, 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21.85亿元, 较2000年1701.88亿元增长了近4.5倍, 并且全市年均GDP增速达17.95%, 高于京津冀地区平均增速16.55%近1.5个百分点。这种快速增长态势使得天津市经济总量在京津冀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2000年的17.09%增长至2009年达的19.02%, 提高近2个百分点, 如表3所示。

(二) 区域职能作用分析

天津市承担京津冀地区物流中心、对外贸易中心与先进制造业基地职能。对比2009年京津冀地区各中心城市职能主要指标, 天津市在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货物周转量、实际利用外资方面位于首位, 其中货物周转量为排名第二位的北京市23倍, 如表4所示。环渤海经济区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定位为天津市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与资金扶植, 固定资产投资额位于地区首位, 城乡基础设施与城乡空间环境得到快速完善与提升, 极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经济职能方面, 工业增加值位于首位, 说明天津市以空中客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地区其他城市, 工业发展水平处于最高层级;同样位于首位的货物周转量与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指标则说明天津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天津市门户地位, 涌入的大量外资使天津市融入世界经济分工, 推动天津市成为京津冀地区物流中心与对外贸易中心。

三、结论

第一, 京津冀地区及各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明显提升, 结构类型趋于多样化。经济发展廊道初步形成, 表现出“一带双心、双轴”的经济空间结构。

第二, 天津市所享有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快速改善自身基础设施与城乡空间环境, 帮助其在工业增加值、货物周转量与实际利用外资三项指标位于地区首位, 国内生产总值、海关出口总值与财政收入与首位城市差距较小, 门户中心城市职能初步显现。

注:以北京市为100进行换算

参考文献

[1]、于涛方, 吴志强.京津冀地区区域结构与重构[J].城市规划, 2006 (9) .

[2]、程玉鸿, 许学强.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演变及广州区域地位的变化[J].经济地理, 2003 (9) .

[3]、2009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4]、200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5]、2000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6]、200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7]、200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8]、2009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9]、天津市统计年鉴[Z].

[10]、H.钱纳里, 鲁宾逊, 塞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上一篇:科技防腐下一篇:游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