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

2024-10-25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精选8篇)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 篇1

汉字的演变 教学设计

设计者:杨荇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字的演变过程

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手绘图片 【教学安排】

2011年10月底——第七次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

师:我国的汉字从她的出现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同学们你们对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多少呢?

二、甲骨文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汉字的起源。在屏幕上,有4幅不同的图片,它们给我们展现了汉字的起源信息。在没有出现图画文字之前,人们为了记事,就在绳子上打结,历史上称“结绳记事”。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人们普遍流传汉字是一个叫仓吉的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仓吉造字的说法。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科学家在古代的陶器上发现了类似文字的图画符号,这被很多人认为是今天汉字的雏形。在古老的中国文字发展历史进程中,最神奇的要数甲骨文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甲骨文的知识。(1)、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2)、汉字的最初模样

投影: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师: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字?(3)、甲骨文: 投影:“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学生活动:12生肖,与我们每一位同学息息相关,大家不妨写一些自己属相的甲骨文字,看谁写的最象。(活动结束:展示1-2位同学的作品)再试一试“给“甲骨文十二生肖”填上现代汉字。”

鼠 牛 虎 鸡 狗 猪 兔 羊 猴 龙 蛇 马

二、金文

(投影:图为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散氏盘”)

教师讲:商朝时期除了在甲骨上刻画得文字外,还在青铜器上铸写文字。屏幕上显示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鼎上铸写的文字称为金文。金文又叫铭文、钟鼎文。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文字。通过图片我们了解到金文的主要特点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可以研究商周历史的文字。青铜器的衰落,金文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大篆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投影材料:“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zhuàn)的石鼓 ”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四、小篆

教师讲: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开始统一文字,并把小篆作为通用字体。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投影: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五、隶书

小篆由于笔画复杂,书写缓慢,于是小篆便简化成了新的字体隶书。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六、草书、楷书和行书(板书)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品《宣示表》”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真书、正书。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投影: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所创。投影:张芝写的草书。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投影:《张旭狂草图》

行书,产生于东汉。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投影:《兰亭集序》

中国浙江的兰亭碑亭。当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七、课堂小结

投影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按顺序填写)楷书、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行书

“议一议”,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根据已学知识回答,老师引导归纳。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隶书的特点。(特点:笔画线直,字形扁方,简化笔画,与现代汉字相近。)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楷书的特点。(特点:结构匀称,横平坚直,正方形,沿用至今。)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草书的特点。(特点:体势连绵,曲折多,灵活流畅,难写难认。)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行书的特点。(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 篇2

一、从汉字的性质看, 由最初的表词文字向

语素—音节文字发展, 很多汉字所记录的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独立成词, 有些现行汉字所记录的核心义与造字之初的本义有了明显不同。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早期的汉字都以集形音义于一体的特性与语言里的词相对应。而上古汉语是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的, 从书写形式上看, 汉字与汉语里的词就有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 就它所记录的语言单位来说, 这个时候的汉字更像是一种表词文字。

然而, 汉语的双音化进程却是从上古汉语时期就开始了, 中古时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就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从构词法角度看, 汉语是孤立语, 缺少丰富的词形变换手段, 现代汉语中的很多复合词都是古代词与词的句法组合逐渐词化的结果。尽管上古汉语中的许多单音词, 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单独使用, 但大多都作为构词语素保留在了现代汉语的复合词中, 所以汉字与汉语语素之间又有了对应关系。因此, 如果立足于现代汉字所记录的语言形式, 则它更像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据金立 (1999) 统计, 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中, 有1860个不成词语素。另据李长庆 (2008) 统计, 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 不能独立运用的语素有1007个。这说明, 现代常用汉字所记录的汉语单位, 大约有一半左右都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独立运用了。如“士、朋、政、柱、机、宾、壤、敌、践、析、展、袒、羡、惩、逐、植、奢、紊、婉、狡、狭、巨、洪、昂、甘、惑、良、概、毫、暂、刊、孕、众、基、聪、疑、辅、警、殊、究、毕、己、务、径、适、今、许、阿、以、然、况”等。

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 许多汉字的字义也由单义变成了多义, 据《汉字信息字典》 (1988) , 在所收的7785个字中, 多义字有3053个, 大约占总数的40%。有些现代汉字所记录的核心语素义也与造字之初的本义有了明显不同。如甲骨文中的“上”为短横在长画之上, 用上面的短横来指示方位;《说文》:“上, 高也, 指事也。”由此可知, “上”是一个指事字, 本义是“位置在高处”, 与“下”相对, 是个方位词。随着词义的发展, 先秦汉语中的“上”就已经引申出了“等级、地位或质量高”、“次序在前”、“从低处到高处”等多个义位;现代汉语中的“上”除了保留它的本义以外, 词义进一步丰富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上”字条下共列出了2音6大类27个义项, 绝大多数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甲骨文“考”与“老”本为一字, 像一个披发老人拄着拐杖之形, 到金文才分化出两个字形。许慎认为两者是转注字, 《说文》:“考, 老也。”反映了二者的同源关系。参照早期文献用例, “考”的本义是“老, 年纪大”。但随着词义的进一步发展, “考”的本义在现代普通话口语中已不再使用, 《现代汉语词典》“考”字下共列出了2大类5个义项, “考1”下列出了4个义项:“提出难解的问题让对方回答”、“考试”、“检查”、“推求、研究”;“考2”下列出了“ (死去的) 父亲和母亲”1个义项, 这说明“考”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与它的本义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现代汉语常用字中, 大约40%的字仍然主要使用本义, 如表示数目或方位的“一、二、上、下”等, 表示自然界事物和现象的“水、火、山、雹”等, 表示动植物名称的“牛、羊、林、桑”等, 表示肢体器官的“鼻、耳、齿、手”等, 表示生产生活的“衣、门、车、刀”等, 表示事物性质的“大、长、高、白”等, 表示动作行为的“采、出、生、死”等;大约20%的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核心义有了引申或转移, 但与本义之间仍有比较清晰的线索可寻, 如“行、昏、兵、集、辫、错、暴、驳、窜”等;而大约只有20%的字, 其本义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或者完全改变, 现代的核心义与造字之初的本义具有明显的差异, 如“莫、且、圣、耽、笨、倍、巴、叔、听、骗、骄、特”等。

总之, 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 汉字已由最初的表词文字发展成为语素—音节文字, 但汉字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从结构的定型、形体的简化, 到语音的演变、字义的增多, 每一次变革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它作为汉语的书写工具的职能。汉字的演变不但没有脱离它为汉语服务的轨道,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适应了汉语的发展。

汉字教学中, 要根据汉字字义发展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科学地安排教学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分析复合词中构词语素的意义来引出汉字的理据。对于那些现代义与造字之初的本义具有明显差异的汉字, 如果不好找合适的规律, 可以利用构形特点让学生反复练习。

二、从汉字的造字理据看, 逐渐由表意性文

字向意音性文字发展, 古今汉字的造字理据具有一定的差异, 现代汉字中的半理据字和无理据字的比例上升。

汉字具有很大的传承性特征, 丁方豪 (1990) 把《新华字典》和《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两书所收的字与《康熙字典》所收字作了一个统计, 得出新造字只有296个, 占两书总收字量的2.7%;另据高更生 (2007) 统计, 3500个常用字中, 有78.9%的字都是汉代以前就产生的。因此, 分析汉字的造字理据, 考察汉字内部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 可以加深我们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指导我们的汉字教学与规范等实践活动。

一般认为, 汉字在造字之初是有理据的, 早期的古文字象形程度较高, 形体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直观具体, 能给我们更多的语义方面的提示, 所谓“因形知义”, 也就是说汉字的形体结构能够揭示最初的造字意图。如: (日) 、 (月) 、 (舟) 、 (目) 、 (人) 、 (女) 等, 我们可以从这些古文字的形体直接联想到它们的意义。然而, 仅靠象形的方法是无法表达丰富多彩的语义内容、不能满足汉语发展的需要的, 因此必须使用其他的造字方法。形声字以声符表音、意符表义的构造方式, 运用有限的造字部件, 建立了汉字形体与字音、字义之间的双重联想, 并在记录汉语的过程中显现了突出的优势, 最终成为最重要、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汉字由表意性文字发展为意音性文字的历程很早就开始了。据张振林 (1993) 对古文字资料的研究结果, 西周到西周末期形声字尚占当时总字数的50%左右, 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字资料中, 形声字就已占总字数的75%—80%了;周有光 (1998) 认为, 成熟的文字都脱离了“表形”阶段;清代的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说文六书爻列》中指出, 《说文》有形声字7697字, 占《说文》全部字数的81%。

但是, 随着汉字结构形体的变化、语音系统的演变和语义的丰富发展, 汉字的字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许多汉字已经不能直接地建立形音或形义方面的联系了。首先, 古文字中的一些象形字和指事字失去了形义方面的理据, 如“日、月、虫、水、手、年、龙、乐、寸、甘、亦”等, 早期的形体还带有明显的象形性特征, 但现在已经变成记号字了;其次, 有些会意字也在发展中弱化或消失了造字理据, 变成了现代汉字中的半记号字 (如“报、步、盗、叠、妇、号、昏、引”等) 或记号字 (如“孔、夺、史、及、射、见、先、具”等) ;最后, 有些形声字因为失去了形义或音义方面的理据也最终变成了现代汉字中的半记号字 (如“点、冯、新、康、旁、望、耻;币、层、春、待、划、岁、飒、杏、都”等) 或记号字 (如“备、答、旧、尽、压、兰、要、总、历”等) 。

苏培成对《新华字典》“又、冫、刂、鱼”四部字作了抽样调查, 推断出现代汉字的理据度在50%左右;郑继娥 (1998) 则从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出发, 选取《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800个甲级字进行了理据上的定性和定量描写, 最后推测现代汉字的理据度不太可能高出45%。

当然, 理据度的降低并不能全面否定汉字的表意或表音性特征。在汉字教学时, 既要看到形声字的绝对优势, 利用声符表音和意符表义的特征进行合理类推;又要认识到汉字字理的存在, 特别是对于理据明显的汉字, 要充分利用汉字的内部构造特点, 根据形体演变规律适当地进行溯源, 利用意符或音符建立汉字形体与意义之间的联系,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汉字的认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当然, 由于汉字的理据度不高, 所以汉字教学中不能过分夸大理据的作用, 没必要一一进行形体的溯源。

三、从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看, 象形性功能

逐渐丧失, 表音性功能大大降低, 记号性功能有所增强, 汉字的简化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汉语发展的需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从最初的高度象形到象形性功能的逐渐丧失, 从形声字的急剧增加到表音功能的大大降低, 发展到今天的线条化符号, 汉字的理据度也逐步降低。因此, 如何正确看待汉字形体结构的发展过程, 怎样认识现代汉字中的大量记号, 会影响到汉字的教学与规范、中文信息处理以及汉字的评价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 汉字的象形性功能逐渐丧失。古文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发展到今天, 很多都丧失了象形功能, 成为现代汉字中的独体记号字。如“才、工、飞、弓、毛、门、眉、人、山、玉、刃、旦、片”等, 如果不从形体上进行溯源分析的话, 已经很难从形体上联想起它们的意义了。

其次, 现代汉字的表音功能大大降低。与拼音文字不同, 汉字是通过音符来表音的, 原则上汉字的部件都有充当音符的可能, 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 却相对较少, 加之作为构字部件的音符不能随着古音的演变而相应地调整, 所以汉字的表音功能相对低下。从形声字的声旁来看, 很多也不能准确地标示现代汉字的普通话读音。据范可育等 (1984) 调查, 《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中共有形声字5990个, 声旁1522个, 只有22.4%的声旁可以完全准确表音。

最后, 现代汉字的记号性功能增强。现代汉字中记号字符的大量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理据。钱乃荣 (1990) 对3500个常用字的构字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现代常用字中的半记号字和记号字占了总数的37.14%;李琼 (2002) 统计, 现代汉语2500个常用字中, 纯记号字占了三分之一, 而带有记号的字高达2033个, 占总数的75.67%之多, 大量形声字的声符和意符都变成了没有音义联系的记号。

虽然现代汉字的理据度在逐步降低, 但我们不能因此抹杀了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密切联系, 更不能否定隶变在汉字形体演变中的价值, 否定新中国以后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工作。对于理据不明显或理据消失的记号字, 则要着眼于其外部构形特点, 从构形单位、构形方式和构形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 侧重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形体组合规律进行教学。

四、从汉字的应用看, 传统的偏旁分析和新

兴的部件分析在汉字研究和教学中可以相互补充, 现代汉字具有更强的结构规律和类推规则。

苏培成 (1994) 认为, “部件专用于汉字的外部结构分析, 有层次性, 包括一级部件、二级部件……;偏旁专用于汉字内部结构分析, 要研究它和字音、字义的联系, 有人叫‘字符’。从分析的结果看, 偏旁大体相当于我们说的第一层部件。” (63页) 这说明, 偏旁分析能够更好地揭示汉字的形音义系统, 而部件分析能深入地反映汉字字形的组合结构, 在汉字研究和汉字教学中可以相互补充。

汉字的偏旁分析主要立足于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分析。李燕等 (1993) 对《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7000个常用字进行了考察, 得出形声字的数量占总数的78.51%。在5631个形声结构中, 共有1325个声符, 其中成字声符1119个, 不成字声符206个。声韵调完全相同的仅占37.51%;声韵同, 调不同占18.17%;完全不同的占12.70%, 最后得出总体表音度66.04%;另据尹斌庸 (1998) 的研究, 现代形声字声旁的预示力在0.50左右, 即认识一个形声字, 读正确的可能性大约只有一半。相对来说, 现代汉字字符中的意符却占有较大比重, 据统计, 2500个常用字中, 有60.89%的汉字能够从它的意符推知字义。因此, 意符的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汉字的理据性。施正宇 (1992) 对3500个常用字中的2522个形声字进行了考察, 统计形声字共使用形符167个, 其中直接表义1979个, 间接表义103个, 不表义440个, 形声字的有效表义率共为83%, 不表义的仅占17%。也就是说, 现代常用汉字形声字的形符字义, 绝大部分对形声字的字义有提示作用。郑继娥 (1998) 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800个甲级字进行定量分析描写的基础上, 也证明了汉字“形一义”联系的理据性优于“形一音”联系的理据性。

因此, 汉字教学中, 要正确认识到汉字意符和音符的作用, 既不能夸大, 也不能否定。特别是形声字教学中, 更要恰当地利用这种理据联系。“当形旁和声旁组合在一起, 形成互补关系的时候, 它们所提供的信息量就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 而是大大的增长了, 并使汉字在表义兼表音的文字系统内找到了一种最合适的结构方式。” (费锦昌等, 65页)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实践也表明, 利用意符策略对汉字意义的识别是很有帮助的。

另一方面, 汉字常用的构字部件是有限的, 7000个通用字中总共有246个形符, 3500个常用字中共有167个形符, 而形声字常用的形符和声符具有一定的分工, 左形右声的字占了绝对的优势, 并且, 形声字形符的位置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 教学中既要认识到某些现代记号字的“弱理据性”特征, 又要充分认识到构形特征和组合规律在现代汉字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能产性”很高的构字偏旁, 如“又、虫、王、手、土、木、门、广、厂、女、水、人、大”等, 早期的形体还带有明显的象形性特征, 现在已经变成记号字了, 但当作为意符出现在合体字中时, 就能对汉字的意义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所以有必要明确这些构字部件的本义以及它们在构字时的组合规律。汉字中还有很多不成字的部件, 一旦作为意符进行构字, 也表现出很强的类型意义, 如以“忄 (心) ”为意符的字一般都与“思维或心理活动”有关;以“艹 (草) ”为意符的字一般都与“花草”有关;以“衤 (衣) ”为意符的字多与“衣物”有关;以“礻 (示) ”为意符的字多与“祭祀、祝福”有关;以“灬 (火) ”为意符的字大多与“火”有关;意符“阝 (阜) ”在左时表示“山或高”, “阝 (邑) ”在右时则表示“地名或聚居地”;意符“彳、辶”大多与“行走”有关;意符“斤”大多与“斧钺等工具”有关;等等。这些联系的建立, 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汉字, 还能同时领略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因此, 汉字教学时可以先从一些独体字入手, 特别是一些常用的形符, 要适当地引出它们的字理, 突出这些部件在构字中所表示的类型义, 让学生利用类推规律进行集中识字。通过分析现代汉字的外部构形特征和形体变化规律, 科学地整理和规范汉字的部件, 对汉字教学与规范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汉字结构演变透视汉字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汉字结构 汉字发展 六书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以语言为基础,依赖于语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我们现在使用的方块汉字,就是以汉语为基础而产生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提到汉字的结构,最普遍的说法是“六书说”。所谓“六书”,就是前人分析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学者们通过比较分析,采用了许慎关于“六书”的名称,而在次序上则采用班固的说法。这样,公认的“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早期的图画文字是图画很强的象形文字,“逼真”是它的特点。甲骨文、商周彝器铭文就有不少是图画文字。例如“萬”字写成(《续殷文存》),是一个蝎子的图形,“鸡”字写成,“鱼”写成,都和实物非常相象。这种文字虽然可以把自然界的实物描绘出来,但是使用起来却很不方便。为了便于使用,人们便减弱它的图画作用,加强符号作用。于是(萬)、(鸡)、(鱼)就陆续造出来了,这就是象形字。

象形字“象实物之形”的特点决定了只用象形这个办法创造符号来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则不是所有具体的事物都可以创造一个象形的符号,二则那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词和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虚词更不能“象形”。于是人们就想出其他补救的方法:

(一)创造指事字和会意字。例如“上”“下”是不能象形的,于是创造了“”“”这两个符号。一横表示界限,一点在上面是“上”,一点在下面是“下”,这就是所谓的“指事”。人们就用这两个符号分别记录表达抽象概念“上”“下”这两个词。又如“包围”的“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要造一个形象化的独体的象形符号是比较困难的,于是就用□和这两种象形的符号组成一个复体的符号,□表示城邑,城邑四面各画一个(足的象形),表示周围有许多人绕着来回走,包围着这个城邑。人们就用这个符号代表语言里“围”这个词。这就是所谓的“会意”。

(二)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虚词不能“象形”,就借用已有的声音相同或者声音非常相近的象形字当作纯粹表音的符号使用。例如卜辞“貞絲云不其雨”,“其”是一个表疑问的语气词,只有语法意义,不能“象形”,不能“指事”,也不能“会意”,于是借用声音相同的代表实词“箕”的“其”字(卜辞作,象箕形。两周金文加音符“”,变成“其”)。

(三)实词有许多不能“象形”,不能“指事”,也不能“会意”。例如“往来”的“来”。卜辞“往来亡”借用“来麦”的“来”,“来”本来是一个“象来麦形”的象形字。又如“亡”(甲骨文作)是一个“指事”字,本义“锋芒”,因为声音相同,借为“亡”的“亡”(古代“亡”“無”同音,“亡”即“無災”。“”从“水”,“才”声,是一个标音的符号)。(二)(三)两类就是所谓“假借”。

(四)具体的事物虽然可以用象形的方法创造形象化的符号,但有时这个符号只能画出某一类事物的共性,并不能画出个别事物的特性,因为文字只是一种符号,不同于绘画,不能细致地把每个事物的细微差别都描画出来。那么最简便和最妥善的办法就是添上一个标音的符号。

(五)随着语言的发展,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变化的新词不断增加,已有的象形、指事、会意、假借都不能满足造字的需要,一种新的造字法必然要创造出来,那就是“一半表形,一半表声”的形声字造字法。

(六)读音的变化和方言的差别使得象形、指事、会意这些不标音的表意字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读法,于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标音的成分,注明这个字的读音。例如“老”字,因为两地读音不同,另外造了一个有标音成分的“考”字(“丂”声)。这就是所谓“转注”。

总的来说,象形字是“画成其物”的一种符号,这个特点便决定了它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指事和会意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创造的符号很有限,使用象形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它们也不能全部解决。假借的应用缓和了不标音的表意字和它所负担的表达有声语言的矛盾,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打破了形体的限制,使得任何一个符号都可以代表语言里任何一个词,只要声音相同或者非常相似。但是假借又造成同形、同音、异义的矛盾,这种矛盾又使得不标音的表意字和它所担负的职务的矛盾逐渐激化,激化及解决的结果就是有标音成分的形声字的产生。

形声字一出现就立即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不但新造的字绝大部分都是根据一形一声的原则创造的,而且许多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都向着标音的道路发展,逐渐转化为形声字。形声字经过四千年的发展,因为形体的变化,同音的借用,绝大部分的义符都失去了表示类属的作用,而古今音变又使得音符不能正确地表音。现在使用的汉字,有些虽然都用同一个音符,但读法却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现象说明音符已经丧失了它的标音作用,根据音符不能找出一个正确的读音系统来。可以这样说,形声字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成为一种只能死认死记的符号了。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止”:、、(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铜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著称,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三)篆书。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一石(dan)”相当于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堟的“文书”叫作“篆书”。所以“篆书”是相对于“隶书”而言的。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由大篆发展到小篆,符合汉字由简到繁的发展规律。

(四)隶书。在秦朝初年,官书都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隶书就是由草篆演变而来的。隶书始于秦朝盛行于汉朝,所以隶书也称为“汉隶”。经过西汉二百多年到东汉时隶书象形的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图画色彩,变成了纯符号性的交际辅助工具。从小篆到隶书:在字形上,圆形变为方形;在线条上,弧形变为直线;在笔画上,删简就繁。這种变化称为“隶变”。

(五)草书。草书是跟汉隶并行的一种字体,是汉隶的潦草写法。这种字法求快求速,笔势连绵,仅能看出汉字的大致轮廓。草书发展到后来,龙飞凤舞,信笔所之,一般人难以欣赏。

(六)楷书。楷书是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楷书始于东汉,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善于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七)行书。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形成于魏晋。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形体,虽然笔画连绵,但各字又是独立的,写起来比楷书快,但又比草书好认。

由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小篆、草书、隶书、楷书、行书的简化过程反映了方块汉字的简化趋势以及这个趋向始终取得优势的过程。

通过对汉字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汉字发展的两个规律:

(一)从象形字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再到形声字,发展到现阶段,义符和音符已经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作用,音义分离说明了方块汉字将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汉字发展成为一种拼音文字是一种趋势,这也有可能成为汉字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有人认为汉字自始至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会长期存在。

(二)由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小篆、草书、隶书、楷书、行书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方块汉字的简化趋势以及这个趋向始终取得优势的过程。我们知道,简化和繁化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的两种运动,但是,简化和繁化这两种趋势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汉字的结构演变有力地证明了简化在文字发展中始终处于主流地位。可以说,汉字的发展,是遵循简化占主流地位这一规律的。

当然,汉字的发展和它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左安民.汉字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6]王宁.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J].暨南学报,2000,(3).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 篇4

解读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寻找汉字海报设计语言

【摘要】: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汉字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且是华夏民族最基本的语言符号。把汉字运用到海报设计中无疑能够为其增添新的特殊的文化气质,使东方海报设计形成独特的风格。笔者在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之后,发现汉字的形成发展与社会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汉字的主要目的是信息的传递,而且在不同的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特定的涵义。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汉字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被赋予的特定的社会人文意义,并以海报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意图是在现代海报设计中融入传统汉字的元素,使其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设计风格。目前,这种将汉字融入平面设计的活动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效果,但还仍旧需要更多的设计师继续努力。【关键词】:汉字起源演变海报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524.3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8第一部分毕业设计选题与实现方案8-101.1选题内容、目的和意义81.2本领域相关专题设计动态分析81.2.1国内外动态分析81.3比业设计方案及成果8-10第二部分解读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寻找汉字海报设计语言10-192.1第一章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概述102.2第二章汉字图形在现代海报设计中的体现及我的创作实践10-192.2.1汉字海报设计的先行者10-112.2.2汉字的基本元素在海报中的体现11-132.2.3书法字体在现代海报中的作用和意义13-152.2.4我的汉字海报创作实践与体会15-19结语19-20参考文献20-21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21-22致谢22-23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3-2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汉字的演变作文 篇5

伴随着老师的讲解声,我们走进了第一幅图。这幅图的字是——舞。但图里却将它绘成了一幅画,画的内容是:一个人,在优雅的跳着舞蹈。就和舞字的含义一样了。我心中想:太神奇了!汉字居然有这般厉害,我真是小瞧这汉字了!

我们又走进了第二幅图。这幅图与前一幅不大一样——这幅图是两个字组成的。这两个字是“方便”。方字在上面,便字在下面。你猜,它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没错,它是一个男人,站在哪里上厕所。真是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第二幅图结束后,第三幅图又紧接着开始了。

第三幅图是一个成语——雄鹰翱翔。雄字是鹰的一个翅膀,鹰则是另一个翅膀,翱是鹰的头和脚,翔是鹰的尾巴。这四个字像被谁施了魔法一样,变得活灵活现,它们四个刻画出了一副栩栩如生的《鹰》。

汉字不但魅力十足,汉字的谜语也非常有趣。我知道许许多多的汉字谜语。比如说:草木丛中有一人——茶……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篇6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

(殷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这就是汉字的萌芽。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在商朝早期,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骨上。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而系统的文字,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汉字又经历了铜铭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

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体系,总数约有一万个,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个左右。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无穷多的词组,进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

二、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同其他民族的文字如英文相比,汉字就在于每一个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体。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对世界的文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这已是一个引起世界广泛认同的观点。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智慧的浓缩,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其形状之丰润、结构之精美、意境之深邃、韵律之悠扬,是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在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和文字演变中,汉字以其独特的形、意、韵,缔造了书法、诗词(格律)、成语、联谜等四大足以令拉丁文字汗颜、令华人华语扬眉的瑰宝。本文试图通过对四者的赏析,来分辨语系的优劣、审视饶文的真伪,并借此弘扬伟大的中华文化。

一、书法----飘逸的形体美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表达意愿,那么世界上所有的书写效果都是一致的,无论汉字也好,拉丁文字也好,人们都有自己的认知方法,都有自己的接纳基础,站在这个角度,汉字似乎确实平庸得很。

但是,如果我们稍微站开一点,或跳高一点,再来审视我们的汉字和他们的拉丁字,就会发现有一种差别在眼中悬浮起来,这种差别,是视觉上的差别,是审美上的差别。说实话,从表象上看,拉丁字委实不能与我们的汉字媲美。

拉丁字永远是线条的、浮滑的、单调的,英语的26个字母无休止地重叠组合,就注定了这种单调的永远存在。在视觉上拉丁字永远产生不了美感,在书法上拉丁字永远产生不了大师,这是通过与汉字的比较而得出的结论。

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汉字更是注重审美形象的文字,有人说汉字如歌如画如符咒,我要说汉字更如诗如梦如眼睛,每一个汉字,都能敲击人的心灵,勾引人的魂魄,这是汉字形意性的显著功能。在美感上,汉字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堂堂正正凸显中华风骨

方块的汉字象人的脸庞,尽管有善恶忠奸之分,但仍充满人类的气息,全没有拉丁字一般的诡异和陌生。汉字横竖不偏不倚,撇捺不妖不娆,可谓堂堂正正、规规矩矩。透过汉字,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品格厚道,沉稳坚定,向往和平,诚实守信,并践行着忠为重、孝为先、和为贵、诚为本。

2、飘飘洒洒展现中华风韵

拉丁文字无可逾越的,是汉字的书法。

他们固然也有笔迹学,也能通过笔迹侦查犯罪、透视心灵,但这只是展示科学、分辨人性,而不能发掘字体的美感。

从仓颉创字的那天起,书法就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唯真唯美的活力之源,我们珍惜自己的文字,欣赏自己的文字,并用聪慧和灵秀时刻美化着自己的文字。无论是才子学士,还是粗人莽汉,都以字迹漂亮为荣,而以字迹丑陋为耻,这一文化背景,造就了一代代的书坛圣杰,也形成了一个个的书法类别。颜筋、柳骨、张草,隶书、行书、篆书,其作品让世人侧目,其风韵让外人垂涎。

值得一提的是,汉字对书法的讲究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华人在书法上的造诣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这世界有共同的音乐、共同的绘画、共同的科学,惟独没有共同的书法,这是汉字给华人的馈赠。

3、清清白白折射中华风貌

汉字独立成体,与拉丁文拖泥带水的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规则产生美感。汉字是规则的,横排竖行斜列,齐齐整整,清清白白,令人想起整装待发的士兵、成熟待收的庄稼,给人的印象是纪律、秩序、忠诚,从而在心中获得美的愉悦。如果我们能从这些地方来认识汉字、享受汉字,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就象第一印象对人的感受犹显重要一样,汉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美的,汉字的形体充满着美的光芒。我们要抓住世人的第一印象,坚守汉字的阵地,让汉字汉文化在世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成语——浓缩的意境美

饶先生在文中最重要的论述是:“以拉丁文字为代表的表音语系的优点是好写好认好读好记,运用表音文字为主的人类就象一群青少年人,有敢想敢说敢干的闯劲,开拓创新能力强,善于发挥自己的潜能,推销自己,主张人尽其才。直爽、坦率,重视独立的个性自由、平等。重视效率,主观能动性强,强调人是世界万物的主宰者,主张人能动地改造世界。世界科技和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水平,无疑是表音文字字母摆脱象形、书写右倾、独立组词的影响的优点之一;善于分析、解剖,力求专业、深入、准确和精细,思维方式是直线性的,逻辑思维强,工作、学习、生活追求简单、方便、实用,这是受表音文字简单却无法省略笔画、必须精确和字母线性排列的影响的另一优点。”

我们知道饶先生所例举的优点确实是欧美人的优点,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优点果真是拉丁文字所造就的吗?

由此我们注意到了饶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效率、准确、方便、简单、独立组词和线性排列。

我以为线性排列不能创造出效率和准确,而只能制造出冗繁和复杂。比如英语,在26个字母无规则、无穷尽的排列组合中,就造成了基本概念的相互排斥、相互剥离和相互混淆。以牛为例,我们的“牛”字,笔画简单,以撇为角,以竖为脊,“牛”的形象栩栩如生,再配之以“小”、“肉”、“母”、“公”、“水”、“奶”、“油”等,仅两个字,就把每一个概念表述得十分准确,而在英语里,牛是Cattle、小牛是Calf、牛肉是beef、小牛肉是veal、母牛是cow、公牛是bull、水牛是buffalo、牛奶是milk、牛油是butter,各异其状,看不出科学、看不出方便、看不出效率。

《夜的眼》的作者王蒙在作品被译成英、德、俄等拉丁语系的文字以后,所有的译者都向他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当时王蒙沉默了,因为他不屑于回答这类问题,一个简单的“眼”字所展现的灵性和所涵盖的内蕴,不是单数和复数能够概括得了的。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向往,它可以指向文中的孤独的电灯泡。一个“眼”字,可以派生出眼神、眼球、眼界、眼力、眼光,可以联想到心眼、慧眼、开眼、天眼、打眼,简单的一个字,其意深邃、其情悠远,这才是效率。(参见王蒙《汉字与中华文化》)

我们的成语正是这种高度浓缩了的深邃和悠远。在祖国的文化宝库中,成语以其言简意赅、掷地有声而自立于民族文化之林,并表现强劲的生命力,这与它自身的三个特点是分不开的。一是高度的浓缩性。一个成语,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道场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成语,来勾画一段历史的演变,来描绘一个故事的始末,来透视一道场景的盛衰。成语的高度浓缩功能,是其他语言无法取代的。法国有滑铁卢战役,苏联有莫斯科保卫战,盟军有诺曼底登陆,但是,无论是法语、俄语还是英语,都无法用四个字把战争描绘得淋漓尽致,荡人心肠。而我们汉字,仅凭“四面楚歌”就足以勾画出楚汉相争的惨烈和项王背腹受敌、孤立无援的绝境;仅凭“风声鹤唳”便足以描绘出东晋谢玄是如何指挥8万水师击败大秦天王苻坚90万大军的,在这个成语中,苻天王的惊慌之态、疑惧之意,都跃然字间。二是深刻的哲理性。一个成语,就是一种思想,就是一种理念,就是一种启迪。仅以“大”字为例:“大智若愚”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智者,“大海捞针”告诫我们不要作不切实际的妄想,“大言不惭”教我们懂得羞耻,“大器晚成”让我们学会奋斗。在世界文化中,令人奋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的名言警句当然也多如牛毛,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言语能够象汉字汉语言一样精辟、简炼。古罗马帝国有“条条道路通罗马”之说,译成汉字是七个字,不译成汉字更加冗繁,而我们定睛一看,不就是“殊途同归”吗?四个字!三是隽永的表象性。一个成语,就是一幅画面,就是一种心态,就是一类行为。“挺身而出”把英雄跃然纸上,“道貌岸然“把虚伪鄙夷嘴边”,“负荆请罪”看出道歉之诚恳,“浑水摸鱼”刻划人心之奸诈……成语的花园千姿百态,我不愿也无需花篇幅去罗列和解读,唯一要说的是:成语貌似简单,却包罗万象。一个成语,有时胜过万千说教和万语千言。

成语是因汉字特殊的结构、底蕴、组合锤炼而成的,它的存在,使汉字充满意境,使汉语言充满睿智,使汉文化充满生机。它和汉字汉词一样,以小见大,以简代繁,以偏概全,展现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发展史和华人厚重的审美观,是汉字优秀于其他文字的重要体现。

三、诗词——铿锵的韵律美

拉丁语系同样产生着伟大的诗词作品。我们决不会因为唐诗宋词的优美而否认拜伦雪莱泰戈尔普希金带给我们的倾倒与感动。正如汉语诗词一样,拉丁诗词同样充满着激情或哀怨、渴盼或惆怅、理性或情感,站在这个角度,人类通过诗词所表达的对真的颂扬、美的向往、假的鞭挞和丑的嫌恶的意愿是共通的、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我们的汉字所赋予诗词的韵律之美。

众所周知,汉字的音节是单一的,汉字的音调却清晰地刻定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阶,这一刻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轻重有序、错落有致、铿锵有声,而不象拉丁文一样有囫囵吞枣的感觉。这种美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押韵的灵性之美。一首诗词,甚或一番言语,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话催人睡眠,有人说话令人兴奋的主要原因,其间最关键的,就是在表达的过程中是否把握了押韵这一要素。试以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这里,“彩”和“来”都是“ai”的韵,把“来”和“彩”放在韵脚之上,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如丝如缕。但是,如果按拉丁文的写法,“云彩”完全可以用“白云”或“云霞”取代,这样一来,该诗的意境顿失,作者的灵性全无,听众立即会冒出“不过如此”的感觉。又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个“残”是残败、凋零之意,但如果改成“百花败”、“百花凋”之类,相信这首诗绝不会传诵千古。因此,押韵所赋予汉语诗词的灵气是其他语言所不能企及的。

2、平仄的错落之美。绘画要浓淡相调,建筑要高低相衬,做事要张驰相守,做人要刚柔相济……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世间万象的美感产生于错落之中、形成在跌宕之间。汉语诗词的平仄运用,也许是对这一概念的最好诠释。还是以李商隐《无题》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对仗工整,立意奇巧,音调也非常和谐,上句的音调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读来如珠玑落盘,不绝于耳。但是,如果没有汉字特定的平仄错落,下联改动三个字也未偿不可,乃变成“蜡炬化水泪刚干”,这还象诗吗?只会使人如蛆在喉,今生再不想读诗。

3、文采的柔动之美。文采是能够柔动韵律的,正因为之前所说的汉字的意境幽广、文采斐扬,才使得汉语诗词有别于拉丁诗词那种单纯的激情和豪迈,单纯的理性的张扬,而使自己声情并茂、意趣相彰。在其他语系里,诗词大多是个性自然的流露,因此其感染力主要停留在夸张,生命力主要停留在哲理。比如“啊,我的太阳,我的太阳……”这类文字,是其他语系诗词中常见的,其声富感染力,其情富张扬力,但其境,却缺乏景的交融和柔美的动感。汉字汉语言中丰富的底蕴,使我们既有诸如“大江东去”、“气吞万里如虎”、“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迈不逊于“我的太阳”,又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温婉和“江枫渔火对愁眠”的雅致,而后者又是“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涛”所无法比拟的,汉字的诗词里,灌注了更多信息量,人们的思绪随着信息的流动而流动,比之相对单薄的其他诗词,更富动感,更富韵律美。

中华诗词是世界文学里的一支奇葩,这支奇葩的构成,与汉字息息相关,相依相存。脱离了汉字,诗词的生命力便无从谈起,也只有汉字,才能让诗词璀璨有形、潋滟有致、铿锵有声。

四、联谜——奇巧的雅趣美

饶先生的文章,有一段不仅是我反对的,而且是我心生反感的,他说:“改革后的汉字,首先必须好写,这包括笔画少(1-3画即可)、断笔少;好认:最好是以现在的偏旁部首为基础,再借用拉丁字母;好读……取消立体的、包围或半包围结构,全部改成独立符号、线性排列。”他还着重创造了一个字:“比如„众‟,可以改成„人人人‟或„3人‟”。

我反感饶先生的这段论述,倒不是因为那个“众”字把我们的视觉神经搞得七零八落,而是因为作为文化人的他,竟对汉字的结构美如此的漠视!

在这里我必须提及我们的楹联和灯谜。古往今来,一副妙联,羡煞多少文人墨客,一字绝谜,难倒多少能工巧匠。我们的祖先,在对对联不断的创举中,在对灯谜不断的发掘中,活跃了思维、启迪了智慧、陶冶了情操、品味了雅趣,对联和灯谜,实在是华夏文明中的一双明珠。

对联为华语文化所独有,这是汉字的功劳,也是汉字的骄傲。因为只有象汉字这样独立的字体,独特的结构,才能够为对联的出现提供载体。对联既然是华语字系所独有,因此倍受华人喜爱,这种喜爱已经超越了一般空泛的理论阶层,而融入到广大华人的喜怒哀乐和衣食住行。从社会阶层上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山野村夫;从作联目的上讲,高至考官取仕,低至酌酒行乐;从作联风俗上讲,重至婚丧礼仪,轻至年节喜庆,上述种种,无人不联,无事不联,无物不联,楹联因此也派生出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诸多种类。

华人对对联的喜爱,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奇巧,和因此带来的雅趣。“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还有什么能比这联更上下契合?它的合情合理,它的丝丝入扣,非智慧不可得到;“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倘异日再叶鸾占,休向生妻谈死妇;汝依严父哀哉,小儿女终当有母,若今后得酬乌哺,须知继母即亲娘”,如怨如叹,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吸烟摇扇,眼前风云聚会;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在情景交融中,在诙谐幽默里,令人捧腹;更有那千古绝对,比如“解解解元之渴”,三“解”同形异音异义,至今无人对得,更引发许多奇思遐想。

灯谜里的字谜也是一样,它充分利用汉字结构上的组合,巧借世界万象,故布疑阵,引人入歧。解开灯谜,需要灵慧的头脑,广博的学问,是促使人们好学上进的有效方法。我最喜爱的字谜如“无边落木萧萧下”,谜底是“曰”,原来,“萧萧“是指宋齐梁陈四国中齐国君萧衍和梁国君萧道成,齐梁之下是陳,陳无边是東,東字落木即“曰”,何等广博,何等机敏!

中华的奇联妙谜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我这里不可能一一列出。我写联谜奇巧的雅趣美,一方面是为汉字的神奇而自豪,一方面是为祖国的文化而发表由衷的骄傲。

浅论汉字演变过程 篇7

观察分析汉字及形声字, 有两种不同的角度。一种是静态观察, 就是不考虑汉字的来源, 不注意其发展过程, 不注意有关偏旁在历史上的功能和所负载的信息, 只看最后的结果, 甚至是只看现代汉字的最终形式。静态观察汉字的结果, 就是把历史上不同时期形成的汉字压在一个平面上, 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分群。这样划分出的形声字, 就只能看到是形旁加声旁而成的字。其结果可能会把一些历史上原本不是形声字, 而后世或由于讹变、或虽未讹变而由于已不明其本来面目的字, 也当作了形声字, 而且也看不到形声字的层次和变化过程。有些词特别是虚词用造表意字的方法根本无法为它们造字。再说, 文字本来就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它的符号性质决定它并不要求字形一定要表示出所记录的词义来。

古人造象形、指事、会意等表意字, 也不过是让该类字在形体上尽可能与所记录的词有一种直观的联系, 让字形尽可能有某种外形标志以唤起人们对所记录之词的联想而已。所以, 古人自然没有必要, 也不可能只造那些难造的表意字。因而, 几乎是在造表意文字的同时, 为了济文字数量不足之穷, 为了克服其他方法产生新字不易之弊, 人们就在运用文字的过程中, 又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利用假借的方法, 创造了新的同形、同音而异义的字即假借字。上古汉语单音节词较多。单音节词多, 则必然导致同音词多;同音词多, 则在书面语言中用同形、同音的假借字易混淆, 易有歧义。这个问题就尤为突出了。如, 为 (〈譌〉、〈妫〉) 之于譌、妫中“为”, 甲文、金文都从爪从象, 表示劳作之意。引申而有“作、造”义, 即所谓“人为”也。老子所倡导的“无为”之“为”即“人为”义, 与顺其自然相对。所以, 《尔雅·释言》说:“作、造, 为也。”郝懿行疏:“为者行也, 成也, 施也, 治也, 用也, 使也。皆不出造、作二义。”表“人为”义之“为”字, 后加类属标志“人”旁而有“伪”字。《荀子·性恶》:“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17]“伪”, 人为也, 后天之努力也。《说文解字》:“伪, 诈也。”[18]与《尔雅·释言》互证, 则知此“诈”字或为后人误改, 当为“作”。即今“矫揉造作”之“作”。但由于在口语上“为”字读音与〈譌〉、〈妫〉等词音近。因而, 在〈譌〉、〈妫〉等词还未造出专字之时, “为”字便又先后借作〈讹〉的代表字或〈妫〉的代表字。例如:“人之为言, 胡得焉?”朱熹《集注》:“徐察而审听之, 则造言者无所得而谗止矣。”因而, 需要在假借字的字形上有所分别, 才能满足当时书面语言交际的需要。方言太多, 则必然要求有一种超方言的文字, 才有利于交际, 才利于满足政治上统一的需要。但是, 假借字不能适应这种要求, 这也决定它必须要加以改造。

从一道高考题看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篇8

解析:答案为D。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古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这道题的错误率很高,因为考生在日常的历史学习中对汉字的发展与演变不清楚,教材中也没有具体明确的叙述。如果能对汉字的发展与演变有清楚的了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现对这一问题简述如下。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甲骨文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19世纪末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主要特点:(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2,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产生于西周,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用来记功绩、受封赏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纪念”,又称“铭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金文的特点: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3,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也称籀(zho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大篆是相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大篆的发展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4,小篆,也叫“秦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度量衡的政策,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的文字书写形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小篆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主要特点: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左右对称,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5,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而产生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6,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始于东汉,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隶书方面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主要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7,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从近世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到,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上一篇:“文学采风”教学方案下一篇:学位授予工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