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中的汉字

2024-05-15

标志设计中的汉字(精选12篇)

标志设计中的汉字 篇1

标志对于塑造品牌、塑造企业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标志的设计方法有多种, 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如采用几何形、自然形、人物形、动物形、花木形等, 从造型上看不仅有图案 (图象) 形式, 而且也有字符 (文字) 形式, 文字标志以其文化性、时尚感及表形表义的双重作用在标志“家族”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以文字作为符号的形式来进行标志的创意, 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 是标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近年来标志设计的新导向。许多著名大公司都采用文字作为公司标志, 如世界十大著名企业及著名商标中, 有一半都是采用文字作为标志的。随着中国设计界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发扬, 产生了许多成功的汉字标志设计, 这些标志弘扬了东方文化精髓, 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理念与智慧。以本民族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引领时代潮流, 独创自身特色的设计艺术, 是时代和民族赋予我们的重任。

一、汉字标志设计的基础与前提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汉字母语之中, 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 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汉字的造字理据及独特的表词方法, 使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及强大的文化塑造功能, 每个汉字尤其是初始阶段的汉字, 几乎就是一种实物的摹写。一幅生活场景的缩影, 望文而能生义, 也就是“相由心生”、“相随心转”。汉字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文字, 它称之为象形文字, 但它其实不仅仅象形而已。汉字的造字有所谓“六书”, 即形声、指事、象形、会意、转注、假借。它是表义的, 因此可以充分、准确、生动地揭示表示物的本质、特点。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字的使用比它更长久。数千年以来它不断地发展、丰富, 因而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 充盈着积淀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汉字历史源远流长, 其本身就是美的构成图形, 具有很强的符号感和高度的艺术造型价值。鲁迅先生曾经讲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以汉字设计成的标志具有形简、意美、结构丰富的特点, 使人通过本身就能直接了解其象征意义。汉字确实有着迷人的魅力。这对今人设计标志仍具指导意义。用现代的眼光看, 当初造的字都具有极强的标志设计意识, 而现代标志设计的构思方法始终也没有超过古人创造的基本方法。时代不断变迁, 唯有理是不变的。

中国对文字的设计则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蝌蚪文和鸟虫文。中国民间剪纸中, ‘福、禄、寿、喜、财’的造型一下子就给人喜庆的感觉, 就是成功的典范。

二、汉字标志设计的方法与途径

汉字商标和标志一般采用严谨、规范的美术字 (装饰字) 较多, 也有很多运用了传统的篆刻与书法。

1、装饰字标志

装饰字是在已以汉字的基本字形 (如黑体、宋体) 为基础进行装饰、变化加工而成。它的特征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印刷字体的字形和笔划的约束, 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 将字形的结构转化为图形的意象, 或加入其他图象点出主题, 它往往以丰富的想象力, 运用夸张、增减笔划形象、变体装饰等手法, 重新构成字形, 并通过文字本身的点画和字形结构去反映形体美, 体现用笔美、结构美、意境美, 也就是“以形写意”。装饰字体在视觉识别系统中, 具有美观大方, 便于阅读和识别, 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装饰字体其笔划本身也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如:细线构成的字体, 容易使人联想到香水、化妆品之类的产品, 园厚柔滑的字体, 常用于表现食品、饮料、洗涤用品等;而浑厚粗实的字体及笔划则常用于表现企业的实力强劲;而有棱角的字体, 则易展示企业个性等等。

经过精心设计的字体, 除了外观造型不同于普通印刷字体外, 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据企业或品牌的个性而设计的, 对笔划的形态、粗细、字间的连接、造型统一等方面都作了细致严谨的规划, 比普通字体更美观, 更具特色。在实施企业形象战略的过程中, 许多企业和品牌名称趋于同一性, 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的字体标志设计, 已形成新的趋势。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 虽然只有一个设计要素, 却具备了两种功能, 达到视觉和听觉同步传达信息的效果。

解放前铁路的会标是火车车轮上的弹簧组, 酷似一只飞翔的鹰, 寓意很好。五十年代局对这个标志做了改动, 用“工人”二字变形而成, 恰似行驶在“工”字铁轨上的火车头。它同时还令人联想到, 工人阶级就是时代前进的火车头, 寓意比过去的深刻得多了。设计得简练、形象、文化蕴涵丰富, 至今仍堪称典范。

中国银行的行徽, 是另一个以汉字为主要元素的设计典范。是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它外圆内方, 俨然是一枚古钱币, 中央的方孔幻化成“中”字, 这样就把中国和银行鬼斧神工般连在一起。同时, 古钱币不仅代表银行业又代表中国古老文化。中线象征联系, 外圆象征天下:寓意中国银行是为中国金融业开展全球金融活动的企业。中国银行的基本要素、本质尽收于以一个汉字为中心的简洁的行徽之中。寓意清晰, 耐人寻味。

除了企事业之外, 一些建筑物的标志以汉字设计也发人深省。比如广东大厦徽标是以“粤”字变形而设计的, 它巧妙运用了汉字的字型, 不但突出了“广东” (即粤) 这一概念, 又显示了大厦的宏伟壮观。

港澳地区多年来一直是殖民地, 西方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也常见以汉字为主的标徽。比如香港台湾大会堂标志, 运用“荃”字的变形, 构成一个几何图形, 似大厦高耸入云, 设计可谓巧夺天工。因为该建筑坐落于荃湾区, 此标志也就兼作香港荃湾区徽了。

王国伦先生为1992年国际拍卖会设计的, 标志源于“拍”字的字体形象, “拍”字是一个标准的宋体字, 而创意的巧妙在于笔画替换, 将“白”上面的一撇以最具拍卖行业特征的小锤替代, 一“锤”定音表示成交, 将拍卖场加以形象化表现, 形与意均高度提炼和概括, 让人一目了然, 而外框的圆形则寓意拍卖会场的权威与严肃性。先生为1992年国际拍卖会设计的, 标志源于“拍”字的字体形象, “拍”字是一个标准的宋体字, 而创意的巧妙在于笔画替换, 将“白”上面的一撇以最具拍卖行业特征的小锤替代, 一“锤”定音表示成交, 将拍卖场加以形象化表现, 形与意均高度提炼和概括, 让人一目了然, 而外框的圆形则寓意拍卖会场的权威与严肃性。

汉字标志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继书于画的又一新视觉符号, 它兼备图画的形象与文字抽象表现的特点, 使直接表现与间接转述有机的结合起来。汉字与其他民族文字的表现形式不同, 它是行意结合的文字, 是在图画的基础上和意、音节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并始终保持它独有的方块形的构架。

2、书法字标志

书法是汉字表现的主要手段, 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与情趣的艺术形式。为了突出视觉个性, 追求传统书法的某种意味而以书法技巧为基础特意设计。历代书法家及书法艺术实践者的创作活动, 更赋予了汉字丰富的内涵, 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不但点划结构章法很美, 还能体现书法作者本身修养和意境之美, 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的文字无可比拟的优势, 吸收书法艺术的成果可以丰富字体内容, 提高字体本身的艺术效果。陈绍华先生设计的“申奥标徽”在表现手法上也应用了感性化的较为自由的书法笔触效果。利用书法字体进行设计, 具有特定的视觉冲击力, 新颖、活泼、画面富有变化。但是, 书法字体也会给视觉系统设计带来一定困难, 如进行系统整合时与其它图案是否相协调, 是否便于快速识别等等。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其构思为一“京”字, 以中国传统的印章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 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 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 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生动的表现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而人的造型同时形似“京”的神韵, 蕴涵浓重的中国韵味。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 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 以此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界奥运会的庄重承诺。边框处理使用篆刻的缺边异形手法, 以求整体外形的饱满及古朴厚重之感, 字样采用汉字竹简文字的风格, 自然简洁而流畅, 与会徽图形、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会徽图案, “中国字”和“中国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元素, 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 两者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遥相呼应, 相映成辉。不过, 就我个人看来, 虽然‘中国印’文化底蕴深厚, 但是要和奥运会五环标志融为一体就更好了。

三、汉字标志设计与其他文字标志设计的区别和优势

如今汉字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平面艺术设计师追捧的题材。许多海外设计师虽然连汉语都不会讲, 但依然执着地将汉字作为自己作品中的主打。在一幅宣传韩国和朝鲜统一的作品中, 共用一个偏旁的“韩”“朝”两个汉字同构而置, 分裂之状、统一之情跃然纸上, 令人叫绝。我们的近邻日本, 已有一批颇有影响的设计专家潜心研究汉字艺术设计, 并创作出一批融合传统与现代视觉艺术的佳作。英资太古集团旗下的“国泰航空”, 其CI系统以往自然是十足的洋味。近年来中国经济等各方面的崛起, 引起了他们关注。在1994年进行了形象改革。将原来的标志Tailplane改为很像汉字“人”的会标, 直观上是个“鸟翼”, 与航空这个主题极其贴近。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因为每一个汉字中包含的文化元素是任何其他国家文字不可比拟的。

运用汉字进行标志设计因受自身构字特点的限制, 其形态造型的难度要比拉丁字母造型大的多。拉丁字母由于笔画少, 结构及形态单纯、简洁, 符合视觉精简化的规律;汉字笔画多寡悬殊, 难与图形相融, 且结构复杂, 形态也过于方正严谨, 难以艺术化的自由发挥, 可塑性较差。怎样能打破和利用汉字方正的特点, 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而且汉字如何能处理的如英文一样有动感, 也值得进一步推敲!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但是英文仅26个字母;其字素的组合方式, 基本上是左右连接。因此, “重码”现象难免, 个性化则更不易。再则, 洋文是表音文字, 望“文”而不能生“义”, 由词首字母压缩而成的“缩略语”, 如果不详加解释, 则望“文”而根本不知所云。汉字, 则与洋文大为不同。汉字的字素大约在400个左右, 是英文的十几倍;汉字字素的丰富性及字素组合方式的多样性。多样性, 是雷同的天敌。据古文字专家李玲璞研究, 仅甲骨文的字素组合方式就有7类14种之多, 换句话说, 汉字字素的组合方式, 前、后、上、下、左、右、里、外, 乃至叠床架屋, 都可成字。此外只是将汉字西拼八凑, 想做的中国化, 但本质上还是模仿西方。如果认为汉字设计只是为了适合特定的形态而对笔画进行强行改变, 甚至扭曲变形, 进行拉伸、夸张的处理。这是一个误解, 汉字艺术设计和装饰字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概念。汉字艺术设计不是简单的字形变化, 而是要根据每个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对它们精心整合。设计时要强调整体, 省略细部, 从基本笔画入手, 注入图形化因素, 字体的造型要巧妙, 形象应力求优美, 使人赏心悦目, 获得美的享受, 表现手法应新颖别致、合理恰当, 字中插图、字中插字、字与图形、字与字母进行大胆组合, 利用变形、变色、笔划特异、字形夸张等手法, 体现字体的艺术魅力。在设计风格上打破汉字的传统格局和设计思想上的陈规旧俗, 弘扬民族文化而不墨守成规, 吸收外来精华却不一味模仿, 借鉴古今中外文化精萃, 使汉字更具有表现力。汉字是博大精深而且有悠远的历史演绎到现在是一种精髓的浓缩。它创作应该比英文更有深远的价值。英文之所以认为好创作而是因为它简单随意, 而汉字则不同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个故事或一个形状演变而来的。当你完全理解其精髓时创作起来应该比英文更适合我们些吧!如果将汉字创作达到一定的阶层, 那么我们的本土文化也就指日可达到国际化的了。

汉字的特点在于它的像形化, 这一点是任何一种文字所没有的!而设计呢, 就是视觉化的表达, 所以将我们的汉字更好的运用在设计之中, 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了!图、文、义, 三和就是成功的字体设计了!

汉字设计从田中一光先生对单一笔画的研究和对宋体字植字的贡献, 到靳埭强先生容水墨与现代元素带给汉字的无穷魅力, 到余秉南先生翻译大量西方字体著作对汉字设计和排版的影响, 到韩家英先生天涯字体从单一文字和笔画的解构和重组, 到后来以构成的形式研究单线文字, 段落文字的组合, 字体应该按需要设计, 而不是单纯的方块字, 这点很重要, 不单单是反传统, 而且在字体设计上已经提出了一定的设想了。

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做汉字的设计, 理所当然的认为汉字不好看。汉字的设计确实困难, 可以借鉴的东西很少, 但这不成为逃避汉字的理由。汉字要走的是和英文截然不同的一条路, 这种努力将会是一个企鹅接近赤道的过程。但任何东西都会有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我们现在一步一步的走起来, 相信任何事情都会够接近成功的一天。外国的现代设计影响中国后, 大家的感觉都往那上面靠, 最后失去自己, 失去民族性。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 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而不是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 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 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

弘扬国粹, 发展民族设计!

摘要:汉字历史源远流长, 其本身就是美的构成图形, 具有很强的符号感和高度的艺术造型价值。鲁迅先生曾经讲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以汉字设计成的标志具有形简、意美、结构丰富的特点, 使人通过本身就能直接了解其象征意义。随着中国设计界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发扬, 产生了许多成功的汉字标志设计, 这些标志弘扬了东方文化精髓, 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理念与智慧。以本民族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引领时代潮流, 独创自身特色的设计艺术, 是时代和民族赋予我们的重任。民族的, 就是世界的, 汉字必将以其独特的形式美在世界商标和标志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汉字,设计,标志,中国,民族

参考文献

[1].大鸟: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天极设计在线, 2002年3月2日

[2].季铁:汉字设计,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

[3].梦缘:中国平面设计三题, 梦缘工作室, 2004年4月24日

[4].林国胜:浅议汉字标志的存在价值与竞争优势, 设计在线, 2001年8月22日

[5].张军:汉字标志设计漫谈, 装饰与设计04年第5期, 2004年10月.

标志设计中的汉字 篇2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目前受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脱离民族文化性和精神性,更脱离了群众基础和无限的生命力.因此,如何把传统艺术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是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本文就此谈谈在标志设计的汉字应用.

作 者:管华平程素英  作者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33) 分类号:H1 关键词:标志设计   汉字   应用  

平面设计中的汉字残缺设计 篇3

(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平面设计中的汉字残缺设计

Incomplete desig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graphic design

□陈涛

(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残缺汉字的意蕴美在于,它利用局部缺陷反衬出整体的亮点,从而构成残缺美。汉字的残缺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知觉经验原则、简化原则和结构骨架原则,让观者在完形冲动的心理下补充完成残缺部分,从而实现设计主题的传达。

汉字残缺设计;视觉完形;平面设计

汉字作为中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和中国文化的脊梁[1],其独特性是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其特有的美感特征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因此,汉字本身的设计以及汉字元素在众多平面设计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其中有些设计作品对汉字运用了残缺设计的表现形式,即对字体本身的偏旁、笔画进行省略或替换,这种设计不但没有影响文字的可识别性,还有其独特的意蕴美,成为平面设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残缺汉字的意蕴美

残缺即不完整,是事物表象的破坏或不完美、事物恒常的破坏或夸大,是秩序的颠倒。当涉及图像的形状、轮廓、结构、肌理、质感等物理性质时,残缺与完整相对应。当残缺存在于整体中,局部的缺陷恰好可以反衬出整体的亮点,由此构成的残缺美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并留下深刻印象。

在视觉艺术中,残缺可分为有意性 (刻意)和无意性(偶然),由此产生不规则的痕迹和肌理,或呈现出不完整的形式结构。从视觉艺术的语言特征上看,一方面,刻意产生不完整的痕迹来自于个人对当时客观事物的特殊反映。在古人题墨中,就有许多刻意的残缺字。比如在泰山上有一块摩崖石刻,上面镌刻“虫二”两字,“虫”字上多了一撇,探其究竟:繁体字的“風”字,去掉外面的边儿;“月”字去掉周围的边儿,就是“虫二”。这两个字隐喻“风月无边”之意,用来形容这里风景优美。另一方面,偶然产生不完整的痕迹来自于媒介材料的特性,它的残缺往往是自然的造化。以书法中的用笔为例,由于墨的焦淡、纸的皱平等因素,所书写出的文字都有着偶然性的、残缺的表象,如轮廓、笔痕等。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古代的碑刻,虽然某些字个别笔画有些残破斑驳,但看上去仍不失美感,“因为笔画上的破损没有影响到字的笔画间气势的贯通,没影响到结构及整个字的神韵,自然也就没有影响到字的意蕴美 ”[2]。

残缺的形象很容易形成感官刺激,并成为视觉的焦点,引起视觉注意,这也是它最大的优势。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当不完全的形呈现于眼前时,会引起视觉中一种强烈的追求完整、达到和谐的愿望,这种愿望会使观者形成一股将它补充或恢复到应有的完整状态的冲动,从而刺激了知觉的兴奋,活跃了想象思维。对此如果运用合理,即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获得审美的满足。

二、汉字残缺设计的原则及其应用

汉字残缺并非都意味着美,唯有合乎秩序的残缺才能使人产生美感,而秩序即原则。

1.知觉组织的整体性原则

对残缺设计形式在汉字中的运用,为什么会“笔断而意不断,形散而意连”,还能具有准确的识别性呢?这首先要从人的知觉来寻找依据。“知觉是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刺激,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和连贯的映象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产物是对特定对象的认知,形成该物体的完整映象。”[3](P58-59)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完成了知觉的整体性,其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完形心理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由韦特墨、考夫卡与苛勒于 1912年创始于德国,以强调知觉的整体性、独特性和重要性为特征[4]。“格式塔理论的合理性在于,人的视知觉实际上是一种视觉思维,它有着主动性和选择性。它有一种‘完形’意志,将不完整或不规则的图形联系起来。”[5]“这时候,虽然刺激物本身是残缺的,但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觉对象”,“线条画之所以能成功地把物体再现出来,完全得益于知觉的‘完结效应’,正是这种特殊的效应,才把轮廓线之内的形状转变成了物质实体”。[6]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不同的属性,并且由不同的部分组成。当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大量离散的感觉信息传送至大脑,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它们组成某个完形的整体。如图1中两种完全不同属性的文字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之”字,但并没有扰乱其视觉信息的传递。这是因为它紧紧抓住了文字形态的整体视觉感,人们在看到“之”字这一设计之前,它的整体视觉感就已经在大脑中存在。当客观对象的整体特征刺激作用于大脑,大脑便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将残缺文字与客观对象进行“对号”。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残缺文字所传达的具体意义了。下面这句话可以很形象地概括并解释知觉的这种组织判断规律:“把许多个单独的音符组合在一起,便能产生一支曲调,但这支曲调并不存在于任何单独的曲调之中。”[7]

2.视觉经验原则

小阿德尔伯特·阿姆斯曾说过:“有机体总是将他对不断变化的外部事件的预测与他固有的意义框架进行比较。如果这些外部事件与他的预测相符,或说‘行得通’,他就不再对它感兴趣了;如果不相符,那么就对当时的情形作一番估量。”[8]这种估量实际上就是视觉的焦点和矛盾所在,观者往往在审视判断和评估中获得与以往经验不同的认识,这种认识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并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不完全的刺激,知觉倾向于完善,这是过去经验对当前知觉作用的一种表现,即部分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中存贮的信息能够补充该事物的其他部分刺激的信息”[3](P71),以产生视觉对形象的完形。换句话说,由残缺设计所引发的“文字信息中断,形成视觉焦点,使阅读受阻,造成心理的缺憾和焦虑,但视线很快又被替代物所占据,形成新的视觉焦点、中心。观者在新与旧、前与后的信息重叠中,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和知识重组”[8],来使汉字、句子或词组的残缺部分得以完整,重构一种新的语义,从而完成了信息的解读。最突出的例子是成语和诗句,如“龙凤呈□”、“雪中送□”、“恭贺新□”等。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熟悉和了解,缺失并未影响正常的信息传达,反而增强了表达效果。

高明的设计师以敏锐的感知力,巧妙利用上述原理并把它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去,更好地实践了汉字的残缺设计,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内涵。如图2在设计中空出“油”字左边偏旁的两点,构成了残缺的“油”字,让观者通过大脑的储存信息自己去完善,使之形成完整的“油”字。这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观者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广告的诉求主题。图3虽然把“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的每个字都模糊掉了一半,但并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阅读。如此残缺设计,使观者在惊讶之余深深记住了它,从而达到了广告诉求的目的。

3.简化原则

在视觉艺术中,由于简化所表现出的残缺的形式结构呈现了知觉简化的完型趋向,符合艺术简化的视觉艺术法则,体现了视觉艺术语言的一定规律,因而这一原则也被广泛应用于汉字的残缺设计中。中国书画更推崇以意写形的残缺的形式结构,如“留白”的处理手法会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中国书画把对不完整的理解,上升到宏观的哲学的美学高度”[5],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美学家库尔特·贝德特把艺术简化解释为“在洞察本质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最聪明的组织手段。这个本质,就是其余一切事物都从属于它的那个本质”。[9](P111)因此,在抓住事物本质的情况下,无论如何简化,“残缺的形式痕迹都蕴涵着丰厚底蕴,它是‘内在’简化原则的外在表现”[5],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利用表象的残缺,将理念融入其中,赋予残缺新的内涵,使残缺的形象得到艺术的升华,从而创造性地完成理念和信息传达。如图4,设计者巧妙运用残缺的设计手法对汉字“公”和“私”进行了极有创意的简化,把“公”下边的部分和“私”右边的偏旁简化掉,其文案“廉洁奉公光荣,损公盈私可耻”深刻揭示了廉洁奉公的广告主题。

4.结构骨架原则

一个视觉对象的形状并不仅仅是由它的轮廓线组成的。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曾说过,要想把一个物体画出来,“在动笔之前,画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眼前物体之主要线条的对比。在很多时候,主线条并不是物体的实际轮廓线,而是构成视觉物体之结构骨架的线条。”[9](P111-112)结构骨架是指主要轴线的骨架,其次还包括由主要轴线确定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独特对应关系。由结构骨架来确定一个式样之特征的事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要一个形象的结构骨架与观者个人的视觉概念的结构骨架相类似,这个形象就可以被观者毫不费力地认出来。[9](P67)因此,汉字残缺设计的魅力体现在不完整的形式结构中,其缺省的或残缺的部分则靠图形暗示和心理联想来补充。

所有汉字都有自己的结构骨架。从整体来看,汉字具有“方块性”。任何以汉字为元素的设计作品,有很大一部分都要遵循汉字的结构骨架,否则就会产生误认。不难发现,汉字的笔画与偏旁千变万化,但书写起来它的结构骨架是不变的,具有稳定性。

设计师依据汉字的结构在进行作品设计时可以游刃有余,尽情发挥创意灵感。如图5中“美”字的左半部分被替换成五个手指印,与背景的半圆形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字,其创意别有一番情趣,传达出美与人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该作品的“美”字之所以没有被误认成“养”、“羊”、“丰”等字,主要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汉字的结构骨架。如图6肖勇的招贴设计《抗击非典》,画面中“非”字的两个竖笔画没有表达完整,“典”字右边少了一捺,“非”字同构在“典”字中间,并与红色的圆形禁止标志重合,视觉冲击力极强,清晰地传达出了设计的主题——禁止非典。

三、结语

汉字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也是设计师发掘创意的巨大宝库。在现代设计中,以汉字为主题元素的设计作品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发展,其中汉字的残缺设计颇具代表性。从古到今,残缺汉字给人们留下无数的“缺”,让人们去猜想和补全。现在的设计师们正是在这些“缺”中找到了美,找到了丰富的设计内涵。汉字的残缺设计不仅揭示了其形式美感,更被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广泛运用于平面设计中,让观者感受到那种把客观的缺失和主观的趋于完美的冲动相结合所产生的心理碰撞,因而回味无穷。

[1][英]帕默尔.语言学概论 [M].李荣,王菊泉,周焕常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89.

[2]许东方.“残缺美”之我见 [J].美与时代,2007(4):33.

[3]马谋超.广告心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4]秦波.完形心理理论对产品形态的作用与意义[J].包装工程 ,2005(2):153.

[5]叶明辉.视觉艺术中的残缺美 [J].理论月刊,2006(6):134.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 [M].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147.

[7]沈榆.现代设计 [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5:59.

[8]王宏香.残缺美的视觉表达[J].装饰,2004(6):79.

[9][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腾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J52

A

1009-3729(2010)02-0058-04

浅析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篇4

1. 汉字的魅力

汉字, 是现在世界上仍然在使用的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字, 在我国过去悠久的历史中伴随着我国文明的演进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并最终传承至今。它由象形文字 (表形文字) 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 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 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独一无二的特性。汉字不仅文字功能相当完善, 由中国人所赋予其中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更使汉字的审美达到了艺术境界, 更由此衍生出了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毫无疑问, 汉字已经发展为一种兼顾功能性和美观性于一体的高度成熟的文字体系, 具有独属于其本身的特殊魅力。

2. 现代标志设计

现代标志设计的雏形出现在工业革命后,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批的工业产品被投放到市场,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们的需求。标志的好坏对产品宣传的影响在这时期越发扩大, 标志成为市场竞争中各商家商品的质量信誉的代表和象征。19世纪中的莫里斯运动 (即工艺美术运动) 更是将标志设计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该时期的标志倾向于自然、生动, 主张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而这其实已经与20世纪的现代设计思想十分相近。最终, 随着20世纪初现代主义设计的正式诞生, 符合现代审美观点, 强调传达、沟通、人性化的现代标志最终得以出现。标志的真正意义逐渐得到了完善, 并最终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现代标志设计。

3. 现代社会生活对于标志设计的新要求

标志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任何相同或相近的事物, 都因有不同的标志而得以区分。这无疑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们除了追求标志这种最初始的区分事物的基本功能外, 也开始追求标志的审美功能, 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用标志来彰显所代表事物的个性和特点。也就是说,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 一个好的标志不但应充分的表现其象征事物, 表达出他抽象的精神内容, 还应当是符合现代社会的基本审美需求, 能得到社会民众认可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设计手段被极大地提高了, 标志设计创意的领域也明显被拓宽, 标志设计的色彩、造型以及思想理念也均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完全纯粹的字体表现或形式化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市场的要求。而汉字——其本身所具有的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使之同时满足了两种表现形式的需要, 同时其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底蕴更能很好的适应现今社会每个国家和民族对于本国历史文化的发掘和民族资料的整理的设计发展趋势。个人认为, 对我国而言如何更好把汉字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上, 正是现代社会生活对于标志设计的新要求。

二、汉字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的特点及优势

1. 汉字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在形和意上极具本土特色

汉字的最大目的是承载信息, 而汉字——作为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时间演变成的方块字, 其本身即是中国人通过长期积淀的哲学观念和文化意识在二维空间中对点、画挑选, 最后结成这些人造元素创造出来的代表一定信息的产物。其演变至今已变得十分抽象, 洗练。它体系完整、结构严谨, 每一个字, 都是包含深邃内涵的图画。

汉字的这种不管形内意外都饱含着独特的本土文化深意, 形意结合极深的特质, 使其在现代标志设计的应用中能较容易的摆脱单一的字体表现或形式化表现所带来的表现形式上的枯燥, 更能充分表达出我国的本土特色。以靳埭强先生为中国银行设计的企业标志 (图1) 为例, 是以结了红绳的古代“滚圆”的铜钱形构成的。红绳构成了一个“中”字, 似两扇上了锁的门, 象征安全与守信。且“中”字本身很好的代表了“中国银行”中的“中国”二字, 这种视觉形象, 图文并茂、内涵丰富, 在现代的造型内涵着我国本土特色。使其不需要解释人们就可以理解, 并且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

2. 汉字的属性使其与现代标志设计间具有良好的相适应性

独特的文化土壤和发展过程, 使汉字具有其他文字设计元素所没有的独特属性。这些属性使得汉字与现代标志设计时具有良好的相适应性。

众所周知, 汉字是如今仍然被广泛使用的唯一的表意文字, 同时也是唯有我国在使用的文字, 而与之相对应的正是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运用的表音文字, 如英语、法语所使用的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及日语的假名等均是表音文字。但拉丁字母只有26个, 即使是语音较多日语的假名被规范化到使用中的也只有50音, 因此用于标志设计的时候出现重码现象在所难免。而与之相比, 汉字单是有数的常用字就将近五千。用汉字作为标志设计元素, 较不容易出现重码现象。由于汉字结构丰富, 使得以汉字作为标志设计元素时能够充分的通过局部的表意、造型进行有内容的再设计并以此创造出大量的生动形象。如陈汉民先生设计的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 (图2) 、北京理想设计公司设计的中国邮政的标志 (图3) 和故宫博物馆的标志 (图4) 等, 这些优秀的汉字标志设计作品无不是上述所说的佐证。

审美功能是现代标志设计里的一个基本要求。而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使其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应用于标志设计的时候, 对提高设计作品的审美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以中国书法兰亭奖的标志 (图5) 为例, 该标志以书法的繁体“书”字为基础, 字体笔画行云流水带给人极佳的观感, 而中间的那一竖换成了一支毛笔, 更使标志更加切合主题。该标志整体造型简洁大方, 却又不失层次感, 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书法兰亭奖的主题及内涵, 而这正是由汉字本身的审美功能所带来的。

汉字传承自远古, 作为汉语中最基本的文字符号, 它一直忠实的记录着炎黄文明, 承载着我国文化, 即便忽略了其本身所具备的“文字”这一属性, 作为纯粹图形的汉字单体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精神依然博大精深。古往今来, 汉字及伴随其产生的各种艺术形式 (书法、篆刻等) , 对中国古代平面艺术的影响和对现代平面设计领域——乃至更细分的现代标志设计领域的启迪, 始终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正如臧克和教授所言, 汉字保存着初民悠远记忆的历史性、纯粹性, 具有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文字对中国文化的记录和表现的独一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是无可争议的。作为中华文明的传统符号, 汉字已经以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永远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那是种与生俱来的汉字情结。

在当今社会的“设计本土化”的大趋势中, 合理的运用汉字——这一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 探索其中的本土文化内涵, 发扬它所蕴含的民族特色, 并将之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 将使最终的标志设计成品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汉字之美源远流长, 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我们应该“立足中华, 面向世界”, 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些新一代本土设计师对汉字作为文字符号外的再创意的使命。确实的把汉字作为一种蕴涵民族文化的载体来研究, 借用汉字本身的文化传承性和视觉领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发掘出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积淀, 并将之合理的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 将是未来我国现代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曹辉.VI-视觉识别设计的美学形式与特征[J].文艺评论, 2006, (6) :84.

[2]冯天瑜.汉字文化圈刍议[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标志设计中的汉字 篇5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这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经过欣赏、总结、想象,能抓住表现对象的重要特征来用象形字的造型方法进行夸张想象一幅象形字的画,能较为明确地表达字的意思,并通过学生的描述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对我国汉字象形造字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将几个简单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画,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四、教学难点

根据要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展开联想,运用象形造字方法进行大胆创作,表现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五、教学准备

教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找汉字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有个新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看,它是“喜羊羊”。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三个国家的字,你们能找出哪一个是我们中国的字吗?(太阳的中文、日文、英文)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字,我们都把它叫做“汉字”。

2、猜象形字

师:喜羊羊还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一个汉字,那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象形文字:日)

那你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字吗?(象形文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

3、出示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点明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片,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

师:今天“喜羊羊”就将带领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学习我们古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在古时候,人类还没有出现文字,为了记事,人们就用画画来表示。看,这就是人们在岩石上画的画。

出示图片:这是早期刻在甲骨和石头上的象形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慢慢变成了今天的规范汉字。

2、欣赏比较,了解象形文字的历史。

师:看,我这儿还有三个象形字,你们能猜出他们是什么字吗?(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表现的“日”字)

小结:用画画方法来记事是很有趣的,可是时间长了,人们觉得这种记录方法并不方便,于是人们又创造了像画又像字的符号,后来我们把这个符号叫做象形文字。

3、运用游戏,进一步了解象形文字的造字方法

喜羊羊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象形文字,它给我们设计了几个游戏,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1)游戏一:看字猜图

看,这是什么?那古代人是用什么字表现的呢?

(学生观察辨认,并大胆讲述对象形文字特点的看法——抓住了物体的主要特征)

(2)游戏二:看图写字

师:老师这儿有几幅画和几个象形字,谁能够猜出它们是我们现在的什么字,能把它写下来吗?(请学生到黑板上书写,一人写一个字)(3)游戏三:慧眼识字

师:老师这儿还有很多图片,你能看完了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东西,能说出它是什么字吗?(学生抢答,但要说出想象的原因)

将实物与相应的象形文字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寻找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实物最主要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省略细节的。

老师带领学生用手指书空写一写、画一画象形文字,加强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印象。

(4)看视频,找象形字。

用喜羊羊的模拟声音:同学们,我把象形文字编成了一个故事,你们想看吗?在看的过程中,我要你们把藏在里面的象形字找出来。与学生一起观看象形文字动画影片。

(三)启发想象

过渡语:在这个动画影片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组成的画面也非常的美!(复述最后幻灯片画面)看,这就是一个渔夫正泛着小舟在雨中慢游呢!你还看到了哪些画面?(请学生回顾并发言。)

提出讨论问题:你们能不能也用象形文字联想成一个有趣的画面呢?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象形文字卡片和书中的象形文字,在这些大自然的万物中,有哪些山水、动物、植物、人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什么画呢?

小组讨论,你准备用哪几个象形字组成一副什么画呢?学生小组交流后,每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造型表现

1、学生构思,展开象形编故事,老师岩石,共同完成一副画。

2、运用平时学过画面组合的基本方法:夸张、大小、疏密等将字画组合。

3、欣赏学生的象形字画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路。

4、明确作业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象形文字展开联想,进行字画的重新组合,要求构图饱满、富有创意。

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播放轻松音乐)经过前面的启发、讲解、示范,学生已经胸有成竹,他们迫不及待地画了起来,陶醉在绘画的海洋中,在这过程中,教师如发现好的构图及创意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

(五)作业展评

提供评价点:想像力丰富;图形与字义相符;有创意。

1、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

2、把画好的作业展示在展板上,请几个学生谈创意和感想。师:你最欣赏哪一幅画?为什么?

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给予肯定,毕竟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感知了象形字并通过体验把它表现出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

(六)课后拓展

1、学习了这节“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我们发现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的聪明,因为他们创造了古代的象形文字才有了我们现在规范的汉字,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我更爱我们的祖国。那么,是不是象形文字就是在古代有,现在的人不再用了呢?(不是的)你们看,现代的人们更加聪明,他们将象形文字设计在包装盒上,还设计成了耳环,这是什么象形文字?(鱼)装饰在瓶子上,都达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2、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你们看这是什么?(中国印)它上面白色的地方是什么字?又是什么图形呢?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解一下,好吗?

新媒体中的汉字字体设计 篇6

【关键词】新媒体 社会属性 汉字设计 影响 研究

汉字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是中华民族交流的工具,也在千年的滋生演化中成为了一种艺术与文化语言。既然是一种艺术文化语言,必定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必定反映一定的时代精神,因此这种时代精神也必然对汉字字体设计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的社会属性所促成的当今时代精神更加强调文化多元性,反中心,反权威,交流的平等与互动性及大众的参与意识等。这些特点对新媒体中汉字设计艺术形式的影响总特征为:讲究字体个性化设计,求新求异,突出时间感受,多元文化反映等,其影响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意字体设计的破矩求变

汉字作为意义的载体借助字体样式及艺术形式传达一定的文化意义并成为一种意义的表述手段,创意字体主要指那些借助各种字体形式语言表述一定主题思想或字义之外意义的字体设计,如书法艺术从书体创作而言即是一种典型的创意字体设计形式。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每一书体和每一书家都在力求赋于文字本意之外的文化意义。但本文在这所论的创意字体是伴随新媒体的发展,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汉字字体设计时所引发的字体样式的变化,新媒体中创意字体在样式变化中最突出的变化特点为破矩求变。汉字从甲骨文至印刷体,伴随文字载体的发展其汉字外形骨架由长矩至横矩(隶属)再至印刷宋体的正矩字形的确立。由此,汉字的矩形特征已成为汉字自身造型的突出特点。外守方矩,内律经序已成为汉字艺术造型时必定遵循的形式造型原则之一。而在新媒体背景下,光电技术已成为汉字媒体的主要技术之一,许多设计者从各自的社会立场及不同的文化角度借助日益普及便利的媒体技术开始尝试打破传统的矩形框架,求新求变,体现了一种对汉字千年矩形固有思想的反思与反动。字体设计师围绕既定主题思想,大胆打破原有的字体笔画结构进行新的重构设计,力求透过字形、字色、质感来表达创意主题思想。

2 版式设计的“与境相宜”

“与境相宜”即是对设计的适应性原则的重新表述,境在这里既指汉字所处的物质载体环境,也指人与字相互作用的交流环境。信息时代在学界也被称为非物质时代,强调非物质的作用,非物质概念源于英国现代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的“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工具并给予它们从未有的功能和样式,而这种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性的。正是通过物质才创造出这些非物质的东西”。因而在非物质社会中人们强调体验,讲究感受,这也成为非物质时代设计的核心思想。体验与感受因人而议,所以在新媒体中的字体版式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适宜性,根据阅读受众的特点及文本的诉求来进行版式设计,如科普文本、娱乐期刊的版式设计,根据阅读者需求及文本诉求不同,科普文本的版式设计往往规范整齐,字体略大,字距行距略疏松以减轻读者长时间阅读的疲惫感。版式的条理清晰有助于读者阅读时逻辑的连贯性。相反,娱乐文本的版式设计往往跳跃灵动,图文并茂,予以轻松之态。这都反映版式设计对交流环境的适应性设计的重视。同样版式设计也注重与文字载体的物质环境相适宜的设计原则,中国的早期古文本版式设计中是无空格无标点断句的,后来为了阅读的方便顺畅及充分表述文本意义,文本有了空格与标点断句。信息时代,电子显示屏中的文本阅读通常使用滑条进行阅读的调节控制,这种设计往往造成换行换页时识别的混乱。所以在电子文本版式设计时往往设计一个浮标点,以助于在阅读电子文本换行换页时查找定位。

3 字体样式的丰富多彩

信息时代对文本字体的功用及审美要求已不再满足传统的宋、黑等常用文本字体,越来越多的各类文本字体纷纷产生,这些都是根据传播要求和文化及个性要求等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即使是传统的宋、黑二体也因字体公司自身设计诉求的不同,对宋、黑二体的局部进行微调使之产生新的气质。同是宋体字体,有的突出其秀丽之美,有的则充分展现其端庄理性之美各具特点。除了对传统字体的重新调整再设计外,新的文本字体也因设计之需纷纷出现。如体现手写个性的毛体字,古朴之韵的篆体字,这些新字体都极大丰富了文本汉字的艺术语言,有利于不同文本环境诉求的文字艺术表现。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社会属性对汉字字体设计的影响意义是全方面的,是使新媒体中汉字设计样式日益满足时代之需,反映时代精神的重要成因与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子凯.交互式多媒体中的艺术形态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0).

汉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篇7

早在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原始状态的文字符号就已经出现。经过不断演变, 汉字由萌芽到成熟, 再到图形化的应用, 在标志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有许多使用汉字作为标志的企业和机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变化, 如何更好地将汉字图形化应用于标志设计, 体现企业特色和文化内涵, 是我们每个设计工作者都应考虑的问题。

一、汉字图形化设计的价值

图形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自从劳动开创人类文明史以来, 图形一直是人们认识自然、表达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 汉字和图形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是信息传达的媒介。汉字是以抽象性特征作为主要目标的视觉形态, 而图形是以形象性特征作为主要目标的视觉形态。无论是汉字还是图形, 都拥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进步, 设计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汉字或是图形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 因此, 汉字图形化的表现形式则渐渐显现出来, 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广告、包装、标志等设计领域。汉字图形化的艺术形式的出现, 丰富了设计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形式。

二、汉字图形化与标志设计

汉字图形化设计的出现, 使得图形演化和发展有了新的生命力。汉字图形化多以汉字向图形转化的形式出现, 是汉字新型的展现方式, 较以往的象形文字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标志, 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专门用途、高度艺术性的简明的标记符号。“特定的含义”是指每一个标志所表达的内容是特指的;“专门用途”是指标志是专用的;“高度艺术性”说明它的艺术价值;“简明”是指标志的造型特征及传达信息的特点。标志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有自身的艺术特点。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汉字图形化是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1王国伦设计的“92国际拍卖会”标志

图2王军强设计的湖北省图书馆的标志

图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标志

三、汉字图形化的表现方法及其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在全社会都重视视觉创新的今天, 如何加强图形化的创新, 实现汉字向图形化的提升, 是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的。在标志设计中, 汉字图形化的表现方法很丰富, 表现空间也很广阔。然而, 汉字图形化能否生动有效、准确合理地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涵义,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图形化创意表现方法。恰到好处的表现方法能赋予标志新的活力和精神。下面就概括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

1. 置换同构

“置换”是指对汉字的某些笔画进行更改或替换, 而“同构”则是找到汉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使之具有信息沟通的功能。置换和同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合成, 而是要找到事物内部构造的相同关系, 使之保持信息的交换和沟通, 从而得到直接明了和富于情趣的视觉艺术形象。

图4陈永昶设计的中国铁道的标志

5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图

图6民间博物馆的标志

如王国伦设计的“92国际拍卖会”标志 (图1) , 用的是一个标准的“拍”字, 但将“白”字上的一撇换成了一把特制的小槌。小槌是拍卖会最典型的形象, 一槌定音即表示成交, 形义准确, 一目了然。

2. 笔画共用

笔画共用是将汉字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共用, 从而连成一个整体形象。由于汉字的笔画结构复杂多变, 字与字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笔画共用不能仅做到“形”的结合, 还要考虑“意”的结合, 只有达到“形神兼备”才是成功的标志作品。

如王军强设计的湖北省图书馆的标志 (图2) , 由湖北省的简称“鄂”和“图”两个字构成, “鄂”字的偏旁与“图”字中的“冬”巧妙地共用笔画。“鄂”字中的两个“口”字, 借用吉祥符号方胜的变形, 预示该单位上下同心合力, 彼此相通。整个标志的图形感与现代感都很强, 简洁却耐人寻味。

(3) 文字变形

文字变形是以汉字为基础, 从汉字的组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中总结标志设计的方法并展开丰富联想, 将汉字结构或部分笔画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图形转化, 从而使汉字摆脱单调感, 呈现出新鲜、生动的形象。

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标志 (图3) 就是围绕着“首”字进行主题构思的。“首”字让人联想到“首屈一指”、“首当其冲”, 意指机场服务周到完善, 机构处于国际航空要道, 业务繁忙却坚持效率第一。设计者巧妙地将飞机的图形与机场的跑道融入其中, 主题明确, 构思巧妙, 是标志设计音、形、义结合的经典之作。再如陈永昶设计的中国铁道的标志 (图4) , 将“工人”二字变形后, 巧妙地结合成火车头的形象。“工人”点明了铁路行业的属性, 即铁路是属于工人阶级的, 而工人阶级又是国家的主人, 其中洋溢着铁路工人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建国初期, 中国还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 而这一标志的含义恰在说明广大铁路工人乃至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豪气。这幅作品构思精巧, 意蕴深刻, 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不失为一幅极具现代感的佳作。

(4) 书法表现

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表现艺术。将书法笔画与汉字艺术相结合, 书法的线条艺术在标志设计中被充分展现, 具有形象的图形化特征, 可以说是既有中国书法的意蕴美, 又有图形的形象特征美。

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 (图5) , 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 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 表现了家庭的和睦。这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 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世”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 展现出了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5) 文字组合

文字组合是将标志中最能表达主题的汉字通过字体组合, 寻求点、线、面的统一, 构思出与主题相吻合的图画, 提炼出主题特殊的“意”。

如民间博物馆的标志 (图6) , 设计者以“民”字作为设计的切入点, 将两个“民”字进行重新对称组合, 构成一个“间”字。整个标志从整体看像是一扇待人开启探索的大门, 门内曲径通幽;从格局看, 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表现手法, 黑白分明, 庄重古朴, 意境悠长。再如永久牌自行车标志 (图7) , 它是一个经典的文字组合的标志设计,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 虽历经岁月变迁却依然让人印象深刻。设计师将“永久”二字作为传达的主题, 意指产品耐用、品质优良。“永久”二字经设计师的整合措配, 以一款自行车的造型呈现在大众面前, 既突出了品牌“永久”的主题, 又让人充分了解了品牌所代表的产品。由“永久”二字变化而成的两个车轮, 也象征着企业将伴随着岁月成长, 滚滚向前。

(6) 虚拟空间

造型艺术不能脱离空间而独立存在, 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环境里才有意义。空间可以分为“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 “真实空间”是能被感觉到的真实存在, “虚拟空间”是属于一种心理感受。我们在平面二维范围内运用视觉原理塑造虚拟的景象, 产生一种视觉错觉, 既可以获得空间立体幻象, 又可以获得事实上不存在的“虚拟空间”假象。“虚拟空间”有一种变幻莫测的神奇效果, 利用这一效果进行汉字的图形化设计, 无疑会获得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如王国伦设计的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标志 (图8) , 用“包”字来寓意本协会的特征, 通过抽象处理, 概括成具有现代感和空间感的标志, 不仅与包装时的过程相似, 而且强调中外之间的交流沟通, 给人以深刻的记忆和回味。

(7) 字形装饰

装饰性汉字设计, 是指对一个字或是一组字的笔画、部首、外形等可变因素进行装饰处理。装饰元素包括自然和人工的各种肌理、传统的图案纹样、现代的各种各样电脑绘制图等。当然, 这些装饰元素并不是毫无联系地对汉字形体的机械填塞和罗列, 而是有选择性地使这些装饰尽可能强化汉字主题的表达, 更全面地衬托汉字内容及思想, 达到字与图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孙德珊设计的海基会会徽 (图9) , 用汉字“交”和传统云纹相结合, 用云纹来装饰汉字, 图文重叠, 使字如云纹, 云如文字, 寓意海峡两岸祥云融汇, 表达了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四、结语

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其中蕴含的文化是标志设计取之不尽的宝藏。在汉字图形化标志设计的赏析中, 我们感受到汉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设计语言和视觉传达方式, 更可贵的是它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如何把汉字作为一种蕴含民族文化的载体来研究, 并借用汉字本身的文化传承性和视觉领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在设计领域重现汉字图文之美, 将是我们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7永久牌自行车标图

图8王国伦设计的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标

图9孙德珊设计的海基会会徽

摘要: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象征。汉字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设计图形符号, 经过不断演变, 由萌芽到成熟, 再到图形化的应用, 在标志设计中以其独特的构成方式成为了一种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设计元素。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其中蕴含的文化是标志设计取之不尽的宝藏。在汉字图形化标志设计的赏析中, 我们感受到它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设计语言和视觉传达方式, 更可贵的是它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柳林、汤晓颖、李国庆.文字创意设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2]冯建基.现代标志设计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3]田恒权.字体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8

[4]毛德宝.标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5]余乘楠.CCTV电视讲座.字体设计基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6]王建斌.汉字图形化创意在LOGO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 2009 (01)

[7]杨新忠、吴娜.汉字图形化创意表现空间[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08 (10)

标志设计中的汉字 篇8

汉文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从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再到秦汉时期的小篆、古隶和宋明时的印刷字体, 直到我们现在的宋体、黑体、仿宋等, 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汉字起源于圣人“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从自然和人事中“观物取象”博采众长的结果。并在“六书”说中提出了造字有六种方式。“六书”中除“形声”是组字法, “转注”“假借”是用字法之外, “象形”“指事”“会意”三者是造字之法, 是汉字之所以为汉字的根本[1]。

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 汉字逐渐由象形到象征, 由简单到复杂, 又从复杂到规范化, 经过漫长的锤炼、精简、概括, 成就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载体。它为进行文字标志设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及美学优势, 从而成为有效的传统设计元素。

二、汉字图形化与标志设计

标志是人类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 是形象化的视觉符号语言, 是抽象内涵的具体表现,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象征性, 简洁并精炼。现代标志设计经过长期的发展, 开始向体现个性化特征和象征意义方向发展。以此同时, 汉字为主题元素的标志设计再度被广泛的运用, 这与汉字独有的图形化特征所体现的美学意味分不开。汉字作为标志的图形元素, 具有多重性:首先字义本身就是一种最明确、最有说服力的概念化符号, 它在瞬间就抓住人的视线, 并直接准确的传达品名信息;其次, 图形的表形、表意特征又进一步扩大了标志的形象表达功能, 使汉字标志从字意到形象的传达融为一体, 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汉字图形化更像是一种民族审美的趋势所在[2]。因此, 更多的学者和设计师开始着手于汉字图形化的研究和创新, 希望借此能使“以尽可能简化的符号, 传达丰富的意蕴和美感”成为可能。当然, 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者, 应该在设计中大力发展中国的民族特色而非一味追随西方潮流[3]。传统并不代表陈旧、死板, 相反的, 将传统元素进行现代化创新包装, 使之更加迎合当代社会的口味反而能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新观念的引导也是这几年汉字标志快速发展并流行开来的原因之一。大量的成功案例也更加证明了当代设计师对于中国汉字这一传统元素热爱。

三、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图形化应用

首先是形意兼备式的应用。也就是把汉字作为主要图形处理时, 发挥它两个特点的共同优势。即在设计中使汉字具备人们赋予它的抽象意义的同时, 还发挥其本身图形化特点。传统书法、篆刻等艺术与标志设计的融合, 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力, 更容易让观众深刻地理解品牌的内涵以及古代传统文化, 在现代与古典中寻求了一种新的形式的潜力。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 (图一) 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采用中国特有的文字和印章的形式, 创意十分独特。“京”字上面的笔画, 似字非字, 似画非画, 融字于画, 寓画于字;笔画之间, 舞姿翩翩, 舞韵之中, 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再加上象征“中国”的红色印泥和巨型方印的表现形式, 使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4]。因为文字和印章都是我们的国粹, 文字是中国特有的, 记载着我们悠久的文化历史, 而印章是符号艺术的一种, 它们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体。另外, 印章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还有承诺、诚信的含义, 这也为会徽创作提供了新的理念, 就是我们中国郑重承诺要举办世界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

中国银行标志 (图二) 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设计, 而靳先生本人正是最擅长将中国的传统元素融入设计的一位设计师。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 所以在标志设计中, 设计师以中国银行首字“中”作为标志基本形, 同时采用了古铜钱元素以彰显中国特色。标志以圆形框线设计为主, 汉字“中”所衍生成的古钱样式寓意天圆地方, 经济为本。白底红字的设计更是简洁、稳重、易识别, 颇具中国风格。这一标志堪称汉字图形化在平面标志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其次是强调形而淡化意。也就是观众在看到这类设计时, 首先感受到的是它强烈的图形感。其次在认真欣赏后, 才发现该设计还构成了一个字体, 从而产生回味, 使观众从字而去联想, 也就深化了设计主题。

中国电信现行标志, 人们对他的第一感觉是图形化很强的横竖交叉图形, 当细细品味时, 会发现它原来还是中国电信的一个“中”的变形。此标志是典型“以形表意”的作品, 其装饰效果强烈, 标志含义直白、明确, 同时也体现出独特的中国特色和现代感 (图三) 。

四、结语

鲁迅先生曾经讲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以汉字为基本原型进行标志设计, 就更加具备了形美、意美的特点, 随后经过抽象化、符号化、图形化的处理设计后, 无疑更能准确地体现出所需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只有最具有历史渊源和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的传统元素才是立足的根本。汉字必将以其独特的形式美在世界商标和标志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杭间.“六书”与中国视觉设计思维[J].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2]杨猛, 朱月.汉字型标志设计探析[J].《包装工程》2007, 28 (4) 164.

[3]张军.汉字标志设计漫谈[J].《包装与设计》2004. (5) 91.

[4]仓偲淇,程文锦.汉字图形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D].新视觉艺术, 2010, 1.

[5]林家阳.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11.

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的汉字结构 篇9

一、汉字结构的美学特征

汉字机构优美、巧妙, 充满天然与质朴之美, 具有丰富的意蕴, 是几千年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结构的这些美学因素正是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所追求的重要内容。比如, 线条曲直流畅带来的律动美、和谐统一而产生的均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这些共同的内容与追求架起了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与汉字结构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也为现代包装艺术设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启发, 为我国包装设计的本土化发展添砖加瓦。

二、汉字结构美与包装设计形式美结合的规律和原则

(一) 对比与调和

汉字结构包含着对比与变化, 二者相互调和构成汉字的整体感。我国古代汉字在线的对比应用上非常成功。通过线条横竖、虚实、曲直、长短的对比, 碰撞出形式多样的装饰变化。大多数汉字都同时采用曲、直、方、圆的线条进行连接和点缀。具体而言, 曲线条为动, 直线条为静, 曲、直线条相互交错, 动静结合, 共同组成汉字结构。比如, 小篆体“元”字, 曲线与直线相互交错, 产生了动与静的强烈对比之美, 既把汉字的生动与活波跃然于纸上, 又彰显了汉字的整体性, 充分体现了我国汉字优美、稳重、活泼、生动的特性。

汉字结构动静结合、韵律优美、节奏分明的美学特征恰好是现代包装艺术所追求的对比、调和的形式美。现代包装设计要求设计不仅要充满生动性, 还要具有一定的对比性。比如冷、暖色彩的对比, 空间远、近的对比, 数量多、少的对比等。然后, 通过调和、均衡、比例等相关形式与法则, 让这些不同且充满矛盾的元素具有秩序性, 从而让这些矛盾得以化解和调和。这种对比与调和的形式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如“洁诺”牙膏、百事可乐外包装等。

(二) 对称与均衡

对称在汉字中比较常见, 它是指汉字结构中有中心轴, 各种不同笔画从中心轴两侧以相同的力量往外延。这种汉字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往往能给人以和谐、匀称的整体美感, 同时局部充满着延伸的动态美。比如, “亚”“米”“田”“土”等。同时, 汉字中还存在均衡的现象。汉字偏旁部首的搭配力求匀称与平衡, 强调汉字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应该做到错落有致, 疏密适宜, 从而使整个汉字结构均匀、合理。比如“钓”字, 左边偏旁的笔画明显比右边的“勺”字多, 但是“勺”字中间的一点正好弥补了右边部分的空缺, 使得“钓”字看起来均匀、合理, 不失均衡之美。对称与均衡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屡见不鲜, 特别是中国传统包装对稳定、对称的造型可谓是钟爱有加。比如, 象征着成双成对的“囍”字图案, 象征着爱心的心形图案等。

(三) 节奏与韵律

节奏韵律美的出现大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条理性, 变化也具有一定的秩序。它能显著提高人们的视觉印象, 更加完整的呈现出形式内容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从而使人们获得最佳的视觉感受。汉字结构通过线条重复、扭曲等形式来展现节奏与律动美。比如, “水”的小篆体通过简单的形态线条, 充分展示出了水的流动特征。同时, 还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使人心情愉悦。在现代包装设计讲究设计要素有规律、有条理、有秩序的变化, 使设计整体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比如, “可口可乐”的外包装就很好的把握了节奏与韵律美, 通过流畅的线条, 带给人们流动和柔美的视觉感受, 充满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三、包装设计中意象与汉字的意象性特征

(一) 汉字中的意象

汉字的构形美是中国特色之美。甲骨文是汉字的原始形态, 它忽略客观事物的真实视觉和自然属性, 强调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所产生的反映, 也就是“意象”。比如“间”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其阐述为“从门从月”。具体来说就是夜晚的时候, 之所以关上门仍然能看到月光是因为门有间隙的原因。他巧妙的用月光来突出门的间隙。这样让人看到“间”字的时候就仿佛让人置身于这安静、祥和而充满诗意的夜晚。再如, 甲骨文中的“马”字, 其造型彰显了马善于奔跑的个性。与此同时, 对于马颈部鬃毛的表现, 无疑是对马鬃毛飞扬情态的特写和刻画。通过鬃毛飞扬的特写来表现骏马急速飞驰可谓是巧夺天空, 相当传神。

(二) 包装设计中的意象

我国的礼品包装设计成功借鉴了汉字结构, 不采用张扬、华丽的设计风格, 而是主张融入含蓄的审美理念, 给人以无穷的意境。如:梁廷楠在《曲话》中所说:“情在意中, 意在言外, 含蓄不尽, 斯为妙谛”。现代包装设计通过自身的形式美和文化内涵传递给人们一种或静、或虚、或浪漫、或随意、或流动不拘的意境。这些意境具有显著的和谐性、自然性和一致性, 充满了浓郁的东方美。中国月饼包装可谓是意象应用的典范。简单素雅的包装盒, 配上唐大诗人张九龄《望月怀古》中的佳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便能成功勾起无数游子寄月相思的思念与情怀, 不仅有效传递了产品的理念与宗旨, 而且能让人思绪万千, 回味无穷。另外, 我国大多茶叶包装也能很好的抓住意象的精髓。比如一杯简单而纯净的茶水配以空旷、悠远的山水画, 就能让人感受到我国茶文化清、雅、静、和, 从而获得精神上享受、洗礼与升华。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汉字渗透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精神素养, 拥有着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正是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所追求的美学效果。这就要求现代包装设计者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遵循汉字结构美与包装设计形式美结合的规律及原则的基础上, 将汉字结构设计巧妙融入现代包装设计, 增加包装设计的创新性和传统美感, 促进我国包装设计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颖, 张建春.浅谈汉字图形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世界, 2011, 05:76-77+79.

[2]杨越峰.解构汉字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大学, 2007.

[3]田志涌.汉字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 2013, 02:134-137.

[4]张旭.汉字在“黄鹤楼”卷烟包装中的设计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 2013.

浅析汉字艺术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篇10

一、汉字在版式设计中的展现及实际效果

在版式设计中, 汉字运用是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版式设计中, 准确把握、合理运用文字, 继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在版面设计中, 汉字、图形和色彩是三大构成元素。汉字结构具有组合性, 由最基本的一笔一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汉字, 也可以由一个整体的汉字再组合为一体的汉字。汉字的结构还具有方块体的特征, 它们可以整齐的, 也可以是故意安排错落有致, 体现出独特的气质。汉字还具有整体性特征, 有时可以不必注重它的一笔一画只看它的整体美。因此, 将汉字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排列, 可以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1. 中英文组合

汉字在版式设计中要有统一的视觉风格, 要实际根据文章的内容信息来选择相适应的字体和排列位置。不同的文字组合在一起, 有着有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字体的设计和位置布局是版面设计中编排的根基。在版式中, 汉字的设计重要的一点是从主题的表达内容, 从而更有效的进行信息沟通。而采用中英文的组合方式更能有效直观的使整个版面协调统一陈幼坚版式海报作品, 将中英文有效的组合在一起, 使之一目了然。而这便直观的影响着视觉传达的版面效果。

2. 汉字与图形的组合

汉字的结构是由汉字的笔画顺序, 造型组成, 它的象征意义是明显的。将汉字笔画结构进行明暗, 疏密, 粗细, 大小, 虚实等空间变化后组成的图形置于版式设计中, 这样会使版式整体更具有装饰美, 如图所示, 平面设计师陈绍华的作品, 首届封博会的作品, 充分体现出了汉字与图形的统一。版式设计要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从汉字与图形协调定位, 将对比与协调的因素从而有分寸的运用。汉字和图形在组合时, 要注意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 在组合上要把人们的感受放在首位。

3. 汉字在版式设计中的实际效果

汉字增强了视觉传达效果, 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是版式里对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因素。在版式设计中, 汉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 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传达感情的功能, 在视觉上必须具有视觉美。

在版式形态的设计中, 秩序之美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是指把所以表现的要素放在一个形态构成中, 更多的是指该结构具有美的表现力。杂乱无序的文字、图像等在和谐中能也能产生出知识信息的美感, 这是秩序的美。绘画有着不同的视觉美, 这是由美的和谐秩序精心设计制作所产生的。

在目前多元化的信息时代, 现代的读者也是多元化的读者。版式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字体在版式设计中的不同体现, 设计出个性的版面结构, 来使读者在视觉上有着强烈的阅读欲望。而是要将这一目标的基础很好的用字体排版, 将信息全面的传达给读者。

二、汉字在版式设计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汉字艺术作为版式设计中的独特形式, 在中国以及世界的设计要素中, 汉字因为本身特有的承载性被高度的重视。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 审美观念和人们的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早已不满足于那种简单的自然形态和视觉效果, 希望通过与众不同的设计增加情感和特性, 使之前没有感情的商品变得丰富起来。在视觉冲击力的复杂性和创造力等方面, 当代视觉设计已经越来越成熟。然而, 作为读图时代的视觉方式, 汉字艺术在版式设计中的图像、图形的形式已经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

汉字作为设计元素的产生和发展,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开放和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图形语言成为信息传达的优势, 使汉字更具有表现力。信息时代给了我们新的设计理念和审美价值, 因此在版式中汉字的选择应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 为中国、为世界创造出更好的版面设计。使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信息融入全世界。国内设计面临多重的挑战, 如何发展中国的汉字艺术, 让汉字艺术在版式设计中凸显而出, 这是我国设计师应该主要关注的。

汉字不仅是文化的载体, 而且还是具有形式美的视觉图形。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和功能, 结合汉字艺术设计和版式设计, 从视觉艺术的角度, 说明了汉字艺术设计的形态对于版式设计创作中的作用、价值和影响。

在版式设计中, 准确的把握版式布局、合理的运用文字等视觉要素, 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版式设计是字体排版的基础, 与时俱进, 强调新的版面设计必须注重可读性, 与时代文化相统一。版式设计的创作是文字信息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的相结合。它应该遵循美学原则, 也应该加强对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 在汉字的组织和制作上保持良好的风格, 还应该凸显高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的欣赏价值。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的视线, 获得最佳的审美视觉效果。在能够精确表达出信息的同时还要让人群更加轻松更加大范围的接受知识, 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让阅读和学习都成为一种享受。

摘要: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语言文字,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 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以及无穷无尽的东方视觉艺术。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 讨论到汉字的视觉艺术时, 大多数人的眼里会呈现出那些气势磅礴的书法, 在世界艺术范畴里, 汉字的丰功伟绩满刻在历史丰碑上。本文详细论述了汉字艺术的历史概述, 汉字的特点分析, 汉字在版式设计中的组合排列应用等一系列研究分析。

关键词:汉字艺术,版式设计,视觉特征,应用组合

参考文献

[1]王显春.汉字的起源[M].中华学林出版社, 2002.5.

[2]陈原川.汉字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8.

[3]吴惠良.汉字字体鉴赏辞典[M].武汉出版社, 2005.4.

[4]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

[5]廖洁连.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新媒体中的汉字字体设计2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 信息技术 汉字设计 立象尽意 研究

汉字艺术之美正是借助毛笔所产生的线条之美,借助外矩方圆,内律经序的图式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传统的笔、墨、纸、砚,各类材料的刻板印刷,各种书写方法都与形形色色的汉字字体样式相得益彰,显示出形式与材料工具统一的适宜性设计原则,充分显现出了传统汉字的意象之美。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汉字的意象之美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中得到了全新的诠释,“意象”作为立象以尽意所提出的美学范畴即是有意义的形象和形象的有意义的统一。

传统的汉字立象表意是借助线条即由线条构成的图式在二维平面中以静态的形式语言来表达字义,如日、月、山、川等形象会意字,通过对对象的形象及情景描摹使观者观形知意,这种单一的静态的图式之美延绵数千年形成中国汉字独特的艺术风韵。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大量的作用于汉字设计创作之中极大丰富了汉字设计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对字义的表达也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图式形象来释义。在汉字原有的矩形图式基础上,采用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如赋予文字声、色、质、动态等方法对字义进行充分表述。

声:声是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是信息传达的基本手段。传统信息传播主要借助声、图、文进行,由于声音对信息传播具有一次性消费和传播路径有限特点,故能经历时间保存传承下来的信息都为图和文字两种物质载体。中国汉字的象形会意造字方法所产生的文字图式都具有立象尽意的特点,然而一个意义完整和清晰的字义表达仅凭图式形象来承担似乎是不足的。信息时代中现代电声技术已解决了声音的记录,传播,长距离传播等问题,故新媒体中汉字设计可利用电声技术对字义及字义情景进行模拟,将声音元素加入汉字的设计创作中,声音与汉字象形的文字图式结合以期达到声形并茂的艺术表现效果。更好的表现出汉字的立象尽意的意象之美。例如对汉字中拟声词的设计创作则更适合发挥声音元素对文字形象的表述作用。

色:色彩作为物象的形式语言之一,大自然中的五彩千色都是由光作用下呈现而来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色彩可以用来象征事物,传达情感。中国汉字的书写及印刷长期以墨色为主,读者已经习惯了白纸黑字的文字色彩情景。而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新媒体中,利用LED等高显色指数的特点使颜色鲜艳明亮,加之现代印刷技术中的色彩管理技术使丰富的色彩艺术表现的实现成为可能。现代汉字设计中利用色彩进行字义与情感的表述已成为字体创作的主要形式手段之一。中国汉字的象形会意是注重“象”,并以象表意的。这个象是抽象的象,在对物象的描摹抽象过程中是舍弃了色彩的,而原本的象应该是包含色彩表现的象。

质:质在文本中指质感。质感源于视觉,和触觉有关。在造型艺术中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质感作为立“象”视觉要素之一,能够形象再现物象。中国汉字是以线条组构的矩形图式来立像表意的。这种线条图式的象是对物象的形与态的临摹,具有概括抽象性。然而质感的再现是运用具象能力摹拟物象的表面肌理效果在二维平面中虚拟物象的体量与质地的。这种真实再现的具象造型表现在传统汉字的立“象”过程中是不可及也是不可取的。今天新媒体中艺术创作可借用信息虚拟技术对物象进行“真实”再现。由此,汉字设计亦可利用这种虚拟现实技术手段来丰富立“象”的造型形式语言,使象更为真实、更为生动。汉字的线条语言与质感语言相叠加的前提条件是应与汉字具体应用的情景为宜。

动:动感。传统汉字造型是以静态之象进行表意的,这也是与中国美学态度一致的即静态的审美意境,中国汉字通过部首偏旁的矩形组构成一个个静态的图式,在静态中以间隙留白的多少及笔画态势来寓动。传统汉字造型重二维轻三维,重静态轻动态的美学态度使人们长期习惯于并追求这种汉字的静态之美,忽略了汉字具有时间性动态美的创造与欣赏。新媒体中汉字设计可凭借设计软件的使用将静态的汉字变为动态的汉字。这种动态既包含以静寓动的汉字形态如通过Photoshop等设计软件滤镜功能生成风、火等动态的字体形态,更包括具有时间性概念的动态字体的生成。综上所述,新媒体中的汉字设计正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声、色、质、动等多种方法使汉字之象更为生动,让汉字焕发出新的气息。

参考文献

[1]信天骄.浅谈数字媒体的审美价值[J].中国城市经济,2010(08).

论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篇12

一、汉字发展及其设计概述

远古先民之间最初的交流是从动作开始的,随后才产生的话语。而刻画在岩石或者洞穴的图画符号的出现则预示着文字曙光的来临。正如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所提到的:“文字的起源是图画,所以较古的文字往往是一种图形”。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不仅能够发现汉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为我们昭示了汉字构造的一些手法。古文字的构造最初都是取象天地万物,也就是我们所经常提起的象形造字法。如古文字中的“牛”、“羊”字形即是用牛羊头部的双角来指示其特征的,通过牛角向上,羊角向下形象演绎,突出了两种动物的不同形态。孔子就曾评说:“牛羊之字,以形举也”。

就我国可知的最早的具有系统的文字是甲骨文,这是一种“刀下文字”。也正是由于刀与刻画材质的特点决定了甲骨文的错落有致、稚拙神秘、厚重平实的风格。到了殷商周代以后,铸刻在青铜器皿上的金文显得则更加成熟,一改甲骨文的书写特点,不仅是在汉字的结构上还是在笔画上都显得粗壮匀称、圆转雄浑。而伴随着大篆至小篆的规范统一则使汉字成为了今天我们所广泛提起的真正的长方体的方块字。

作为世界仅存,并使用至今的表意象形文字,汉字可谓融天地内蕴于一身,合人间智慧于一体。可见,汉字是历代先辈智慧的结晶,其漫长的演化过程造就了不同的字体、字形,既形态各异,又寓意深远,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古人造字无论是从具象还是从意象等方面,都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鲁迅先生说:“中国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本身固有的笔画形态、造型结构、审美意识都富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可从多维的角度来论证汉字的形式法则,体悟其意境感受。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潮流的推动都使现代汉字的设计语义得到了新的拓展,已使其逐渐演化为文字信息传达的媒介设计。

二、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应用中的表现手法分析

众所周知,汉字具有形态的复杂性和表意的广阔性双重特点。这与广告设计的造型和内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中便可以充分利用汉字这方面的特性来进行设计, 从而达到有效引导广告表现的意图与目的。或传递表述的信息,或传播文化的内容,或宣传价值的观念,或倡导生活的方式,或演绎意识的形态等,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并逐渐接受。

1. 汉字的结体化表现手法分析

这方面主要是就汉字的结构造型来作为广告设计的切入点,由于汉字自身具有形体美的特点。因此,在设计中通过对汉字的形体进行设计能够使设计表达出更加鲜明的特征。其设计手法主要包括对汉字进行增减或改造之类,从而使之成为一个独特鲜明的视觉形象,继而突出设计的主旨。以设计作品《和谐中国》为例,该作品便是直接运用了对字体的形体结构来设计的手法而实现的。从作品中看,整个作品分别将“和”与“中”,“谐”与“国”两组字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浑然天成的设计手法将整个设计的内涵提升了传统哲学的理想层面,给人一种油然而生的感觉,无形之中凝聚了思想,体现了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深层涵义。再以作品《城乡互动》为例,该设计的设计主旨是为了表达在现代生活环境下,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互动。从画面上来看,整个设计格调显得简洁而概括。经过变形、组合后的“城”字,直观的给我们展示了城乡互动的意念,并使我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2. 汉字的图形化表现手法分析

前面介绍了汉字与图形之间的内在关系,事实上,在对以汉字为基础的广告设计中,对汉字的图形化因素进行设计也是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图形给人的感觉首先是来自视觉上的冲击力,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在设计中对设计的图形化设计也成了大多数设计师所钟爱的素材。以作品《北京2008》为例,该作品所表达的主旨是反映北京奥运盛世的事件,从作品上来看,矫健的运动员的形象构成了北京二字,图形与汉字之间的融合使汉体与图形之间达到了兼容并蓄的目的,也使整个作品的统一在一起。当设计者用图形化进行创作时,汉字的字形和运用的图形共同构成了视觉的要素,内涵上的共性,使它们合二为一。运动员和北京两种物象意义的联系,使受众获得了最为丰富的联想,并且能够准确直观地明确本广告的诉求点。

再以作品《大爱无痕》为例,作为一个公益广告,这幅作品图形形象的设计手法给我们表达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爱”字的文字轮廓里面是满满的创伤贴,反映大爱无痕的理念。作品的设计亮点就是对主题文字“爱”进行了图形化处理,整个画面效果强烈,一下子就能打动观众,所需传达的公益信息也能够得以准确地传播。这里文字产生了超越原有意义的意蕴,从而使汉字的潜在功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3. 汉字的意境化表现手法分析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美学范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过去文人墨客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对意境的追求也丝毫没有锐减,相反而是呈现更加钟爱的态度。这一点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找到明显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就平面广告设计中意境化的实现而言,对传统民族元素的运用则是其突出的一个表现。汉字与传统元素之间的结合与重构便在于通过设计的外在形式的表达而凸显出了设计的意,同时也便于人们对已有的文字情境的认识与思考,从而在内容和形式双重内涵上深化了设计的主旨。以香港著名的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台湾印象馆设计的一组以汉字为基础的系列广告作品为例,在该系列的作品中分别以“山”、“水”、“风”、“云”为主题。画面以水墨汉字为表现形式,运用气韵相连的线条和苍远遒劲的笔墨,亦书亦画地展现出宁静悠远,简朴纯洁的“禅”意,使人体会山的“博大”、风的“无影”、云的“飘逸”和水的“灵动”,感受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情境。作品结合广告创意塑造了恰如其分的意境与氛围。

结语

当然,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不止以上所介绍的三个方面,还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将汉字与广告设计更好的联系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汉字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进一步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气息传承下来。事实上,汉字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将汉字演变的历史看作是汉字设计的发展史。汉字历经岁月、文化、社会风俗的积淀和演化,已成为民族化的精神形象与情感气质的载体。如何在信息时代赋予汉字以现代的意义,创新形成符合时代、民族特征且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汉字设计,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这是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

参考文献

[1]曹方.现代汉字艺术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0:2-11

[2]臧勇.字体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4:60-68

上一篇: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下一篇:污染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