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文化图形标志设计

2024-07-02

禅宗文化图形标志设计(精选4篇)

禅宗文化图形标志设计 篇1

一、生活中的禅宗

自佛教引入中国到非常广泛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 佛教和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 结合释放了与传统佛教思想及文化产生的精神——禅宗文化。

禅宗犹如一盏心灯, 越来越多的人从这盏心灯中悟健康、悟爱、悟美、悟真理。在多年的演变过程中, 禅宗逐渐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习俗、哲学、艺术之中, 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科技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 禅宗文化不光能够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有所反映, 在产品设计的应用中也日益增多, 或者说是处处与禅宗文化不可分开。从明代的各种禅式座椅到现代茶馆的装修风格, 无论从思想还是生活方式上, 产品设计都是受禅宗文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即崇尚自然, 师承自然, 得自然之造化, 享天地之灵光。

在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的现代社会里, 回归自然, 燃起内在宁静的原动力, 俨然成为当下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让我们思考不断重申以人内在需求为主体, 力图将潜在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具体的外在表现。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 我们不禁要考虑产品自身的功能主义, 还要能够达到提升心灵层次的诉求需要。

周边的产品越来越多运用设计上精炼而又不失品位的形态, 即也是传达了“空即是有, 少即是多”的禅意, 使产品在造型上表现出美观, 不用多余的元素来进行装饰点缀, 而是通过产品自身的肌理等呈现出来的自然简约美。力求饱满圆润的线条, 同时避免过于僵化而复杂的棱角, 等等, 都显出了简洁、美观、大方的设计理念。从禅的角度来看, “空”使得设计师没有太多约束, 这样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想象力, 只有简单到了极致, 才能有更多的空间让人们思考和品味。

禅是一种心境, 嵌入了山水也融入了自然;是一种回归, 让疲惫的世俗之神遁入自然之境;是一种追求, 避开喧嚣, 独居一隅。禅意的设计亦是如此。

二、禅宗文化与产品设计

(一) 顿悟

铃木大拙先生曾在书中提道:“禅如果没有悟, 就像太阳没有光和热一样。禅可以失去它所有的文献, 所有的寺庙以及所有的行头, 但是, 只要其中有悟, 就会永远存在。”我们便可以看出“悟”对禅宗美学的重要性, 是把握美的本质的方法。我们需要用顿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设计问题, 自人类造物以来, 人们都一直都在努力地开拓新的设计领域, 早期的设计理念当然更多倾向于产品的使用功能, 而现代社会, 人们在不经意间将人类的情感融入了产品之中, 产品有时不仅仅代表产品本身, 而是一个情感的寄托。这就需要我们对产品进行思考, 利用意境美和自然美来提升其整体内涵, 使产品具有形式美感的同时又带给人一种更为真实的体验, 这样便不乏是一种好的设计。

就如禅宗美学中也表现出了那对自然美的欣赏、肯定以及热爱, 学会顿悟, 站在设计师以外的角度去思考、去领悟。产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要具备使用价值, 现在更多的是基于使用基础之上的精神领域。

如果说思考和顿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则与这个观点不谋而合。他所指出的“无意识”并非真的无意识参与, 而是在人们对自己需求不够明朗, 或者还没有意识到某种设计的重要性的时候, 将这种“无意识”处理到每一个需要关注的设计细节中。这两款让设计师再熟悉不过的深泽直人的作品:壁挂式CD机及带托盘的灯设计 (如图1、图2) 。CD机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形式, 像排气扇一样挂在墙上, 开关让人联想到老式的拉绳开关, 并不自主产生一种要去拉扯一下的冲动, 随着音乐的响起完成整个使用过程。设计师考虑到的不仅仅是产品造型的美观, 更多的是人们的怀旧心理及使用过程中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托盘台灯的设计更是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产品生命的存在, 设计师抓住了人们生活中顺手把钥匙丢在某一处的细节, 当使用者将钥匙丢在托盘里, 自动亮起的台灯瞬间让使用者有了回家的感觉, 临行前取走钥匙, 灯光自然熄灭。这些看似简单而又巧妙的设计理念给传统的设计形式带来了新的诠释, 娓娓道出了设计师本人对于生活的热爱, 对审美的思考及生命的感悟。

(二) 心性

禅宗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心性, 以内省的方式实践, 比如“自我启蒙”、“不立文字”等, 我们希望能够看到事物本质, 而不是那些外在繁杂的修饰, 只有这样才能够追求绝对的空灵、纯净、安详的精神世界。禅宗美学中所强调的不是用特别具象的表达方式, 而是通过顿悟的方法学会领悟事物真谛的本领, 通过联想来思考并感悟, 这些都体现了禅宗所提到的“冥想”是有相通之处的。禅宗美学也对人工雕琢和修饰表现出了否定的态度, 强调的是使用纯天然的材料, 通过非常简单干净的手法来创造出空间上的广阔和美丽, 自然地反映出内心的空虚和冥想的性能。这样力求从一种自然的表现手法, 构成了最为独特的禅宗美学的美丽之所在。

只谈论造型风格来说, 许多中国作品都出现过方与圆的设计手法, 这也体现了禅宗所说的心性之所在, 自古热爱钻研学习的中华民族, 讲究的是无规矩则不成方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人有道, 方能长远也。这些, 与西方设计师所了解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但我们却可以从这些简洁有力的造型艺术以及富有逻辑语言的线条中品味到来自东方的禅意, 宁静而悠远的心境。

(三) 设计中的自然法则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孕育着太多不可思议的美。德国著名的设计大师科拉尼曾指出:“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这句话道出了自然界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我们学会运用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天然材料、生存法则, 对此推敲, 把握其本质规律的方式、方法, 锤炼自我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还需要具有扎实的生活基础, 才能够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寻找到设计的灵感。每当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神秘生物, 它就很大可能会是设计可能性的中心点, 这同样能够成为我们开拓生活的新方式。

通过冷静而简单的色调加以自然、质朴的材料组合体现得更加充分具体, 在关注微小的细节过程中使得人的内心平静而安宁。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人类环保理念的增强, 对自然保护意识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也更加的强烈。设计师以木、石材等天然材料, 加以提取各种元素的设计, 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 创造新的肌理效果来使人们体会自然。

按照自然景物中存在的规律, 将原有的自然属性以艺术的角度有目的地进行模拟、概括、加工, 设计成式样别致、新颖的植物形态的器物。图3、图4都是在自然形态花朵中提取元素。花, 万物之美, 移景以瓷, 在对泥料、釉色、窑温的探索中找到现代陶瓷与传统意境的融合。

三、禅宗设计风格的产品设计

(一) 设计中的“上上之道”

欲得其上, 必求上上。上上之道, 即是感悟纯净的内心世界, 追求美好的上上生活, 体味中国博大精深的禅道。崇尚积极的、丰富的、均衡的和自然的中国禅宗的智慧。在内省冷静的态度和看法纯粹的内心世界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上山虎”香台 (如图5) 的设计理念正是从我们说的中国禅宗文化中提取了灵感并加以创作, 作者想表达“石为山, 虎以人, 一步一个脚印登高而上, 虽香以燃尽, 印记犹存”的意境。作品把人生比作为猛虎上山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不可复制重来的过程里, 我们不仅在乎的是终点在哪里, 而且沿途风景一样的美丽让人忘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 学会正视自我, 不同的赛道, 我们都能够看到个人的价值, 在不经意间参透生活的奥秘。

(二) 传承的设计

传承, 顾名思义即设计要有延续性。杭州的物品设计在于传统的纸伞工艺, 杭州纸伞保留了几乎所有传统工艺, 最大的改进是让其结构简化。传统的纸伞伞面很平, 在有风的雨天很难抵挡斜雨。边缘下垂的设计, 看似简单, 但对遮风挡雨的性能有很大提高。为实现这个设计, 工艺师傅和设计师一起做了大量的实验, 最终这款“檐”呈现我们眼前 (如图6) 。将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用现代设计的方式重新定义, 让看来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古老工艺重新回到现代生活。

这种把皮宣纸糊上天然胶水, 一层层糊在伞骨上, 如果说这是余杭纸伞的传统工艺, 那么Paper Chair即是来源于设计师的一个大胆的想法, 把宣纸做成椅子 (如图7) 。Paper Chair利用了宣纸细腻的质感和韧性, 使其既具备温暖的触摸感, 同时提供非常好的支持力。宣纸由安徽泾县宣纸作坊制作, 糊纸由设计师和余杭糊伞师傅一起完成。本来柔弱的宣纸, 在特定工艺下, 具备和实木同样的牢固度。

四、结语

全文综合分析了禅宗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以及禅宗文化思想与设计的相通之处, 充分诠释了禅宗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人类从农耕文明走到工业文明, 技术的进步, 使得产品不再局限于实用功能, 尤其对于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中华民族来说, 设计师从大自然的动植物等事物中获得启发, 站在禅宗的角度来思考设计, 更意味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某种延续。

摘要:本文从禅宗文化与现代生活、禅宗文化与产品设计的联系及禅宗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三个方面着手, 充分说明了禅宗于设计中的体现, 分析禅宗文化对于设计的影响, 学习禅宗对于事物的看法, 举例阐述了禅宗世界里的造物法则, 从禅宗的角度了解自然规律, 对现在、未来的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禅宗,造物,产品设计

参考文献

[1]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 2005.

[2]铃木大拙.禅与生活[M].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3]李泽厚.华夏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5]肖小英.浅析禅宗文化与家具设计中的自然主义[J].时代文学, 2008.

[6]吴娅林.禅宗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D].东南大学图书馆硕士论文, 2004.

禅宗文化图形标志设计 篇2

摘 要:宜春的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对宜春的园林景观设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设计理念、植物配置和其它方面均有体现,在其规模和功能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宜春;禅宗文化;园林景观设计

[本文系2016年宜春市社科规划课题《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成果,编号为:YCSKL2016——005。]

近年来,宜春市一直着力打造“月亮之都”“禅宗圣地”“温泉之乡”的旅游总体形象,要努力发展成为一座声名远播的养生休闲城市。其中,“禅宗圣地”一说,缘由宜春的禅宗文化历史悠久:奠定南岳怀让一系地位、创建洪州宗的马祖道一瘗塔位于靖安县宝峰寺,始创禅林清规的百丈怀海长期在靖安、奉新弘法;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禅门五宗中,临济、曹洞、沩仰三宗直接发源于宜春,云门、法眼二宗虽不直接源发于宜春,也与宜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入宋后,临济宗下又派生出杨岐、黄龙两宗,开创者均为宜春的禅林衲子。黄檗、洞山、仰山、九峰、百丈、宝峰等20多座禅宗着名道场集中于赣西的崇山峻岭之间,构成了宜春绵延五百里的禅宗祖庭长廊……丰富的禅宗文化,不仅构成了宜春极具自身特色的文化,也渗透了宜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拟讨论的就是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一、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体现

景观设计是物质、精神与艺术的综合产物,而禅宗作为儒释道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设计理念上对园林景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

“禅”是梵语Dhyana的音译略语,意即“静虑”,这至少包含了禅宗文化中的两方面——“空”和“悟”。近代以前,无论是寺观园林还是私家园林(上文举例中提到的宜春园林主要是寺观园林, 如宝峰寺、栖隐禅寺、普利禅寺等),都地处偏远,曲径通幽,是人们寻求寂静冥思的理想场所,甚至连蝉鸣、鸟叫也是“林愈静”“山更幽”,体现了禅“空”的境界,而那些“山穷水复”与“豁然开朗”的设计,又体现了禅的“悟”;同时,园林设计与建造讲究“依山水之势”,宝峰禅寺位于宝峰镇宝珠峰下、泐潭之滨,栖隐禅寺位于明月山集云峰下,普利禅寺总体呈对称布局,建筑物皆依山势一层层递级而立……都体现了禅宗文化的“道法自然”。后代园林景观也延续了这一传统:袁山公园依山而建,状元洲公园依水而行。市民们徜徉其中,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又体现了禅宗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或称“梵我合一”。

(二)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中的体现

植物的配置在园林景观设置中十分重要,品种和搭配都是需要用心考虑的地方,而宜春园林景观设计还考虑了地域特征和精神文化内涵,禅宗文化就对本地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品种的选择而言,不仅大量选用菩提树或与其叶形相似的椴树属植物,还有水生植物莲花等与禅文化有关的植物,如银杏、柏树、毛竹、樟树、丁香、玉兰、牡丹、山茶等,其中,如毛竹、樟树、山茶也是宜春特色植物,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濒危植物——落叶木莲(华木莲),曾被选为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的吉祥物,其花的形状已成为宜春市的城标。

就植物的搭配而言,传统的寺观园林多以对称式、行列式居多,体现的是庄严肃穆之感,发展到现代之后,不仅以对称或不规则对称的方式来种植大树,也在下层注重了灌木地被植物的搭配,并在其他游览部分营造闲适的景观植物,更多地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甚至是“生态环保”的理念了。

(三)其他具体体现

首先是园林景观的命名和布局。传统的如栖隐寺、明月妙音寺、报恩寺、慈化寺等,都带有浓郁的禅文化色彩。

其次如水景的设计和运用。“一水一天涯,一山一世界”,水景是禅境的物质表现,禅境则是水景创作的精神内涵。大的如秀江、明月山瀑布,本身已经成为宜春著名景观,小的如袁山公园、湿地公园、人民公园、樟树公园等,都依势修建了水景,还有单位和私家住所也修建人工水景的,与前面自然水景的大气、显性不同的是,后者更多地是一种婉约、隐性之美,但也体现了禅的“心性本静”“以小见大”。

其余还有一些细节的体现。上文植物配置中提到的莲花,因其具有的禅意(诸佛所坐的台座多为莲花形)不仅大量运用于园林景观的水生植物的种植中,在其他景观装饰中也可以觅其踪迹,如袁山公园、状元洲公园、湿地公园等都建有桥,桥栏杆望柱柱头使用的是仰覆莲座;禅博园的禅心广场,底面装饰图案即为莲花,五叶坛整体建筑如佛祖如来座前的宝莲灯,意寓禅法传灯不灭。

二、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

首先,能体现禅宗文化的宜春现代园林景观的规模增加了。按照《宜春市中心城总体规划(2008-2030)》要求,宜春将建设成为赣湘边际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中部著名宜居城市和中国锂电产业基地。对于“宜居”这一点,市民们最直观地感受就是宜春公共娱乐和休闲设施非常多,比如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化成洲湿地公园、袁山公园、春台公园、宜阳新区人民公园等,如前文所说,在依山傍水、顺势而行、植物配置等各方面都有对宜春丰厚的禅宗文化底蕴的体现;而且,原本阳春白雪的寺观景观设计手法不仅被广泛应用到城市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中,私家住宅也越来越注重其文化内涵,禅文化也体现其中。近年来,宜春市还专门建立了以禅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如袁州区的“禅都文化博览园”和宜丰县城郊的“东方禅文化园”,使得“禅”这个本来神秘而高深的文化变得亲切而可及。

其次,园林景观的功能也有所变化:禅宗思想强调“空”和“隐”,所以早期所建造的寺观园林多地处偏远,以实现其“远离尘世,念经静修”的宗教功能。现代园林景观,仍以宜春的公园为例,不论是袁山公园、春台公园、湿地公园,还是近年来新建的人民公园、明月山公园、禅博园、花博园、樟树公园等,都位于市中心或居民区,它们或者是人们休闲、养生的好去处,或者是市民娱乐、健身的好场所,都体现了为“入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对传统禅宗文化最突出且重要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禅博园的建立,可谓是宜春禅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它创建于宜春市宜阳新区,占地3200亩,按照“一条主线、两个定位、三个理念、四个区域、九度空间”的禅文化主题,挖掘“一花开五叶”的“禅都宜春”文化内涵而设计。五叶空门采用莲开五瓣之造型,寓指达摩祖师所传禅法和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五大宗派。佛韵莲池象征着佛法的神圣与不灭。十二经幢寓意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禅心广场让人衍生出万宗归心、天空地空的意境。五叶坛一层展示中国禅宗史,二层展示宜春禅宗史,三层展示禅宗艺术。还有禅佛手、法器长廊、楹联碑廊、禅故事雕塑园、禅诗园、邀月潭、禅胜园、崇圣寺、梵呗音乐厅、禅茶阁、问禅道等,处处是禅,处处是景,不仅展示了宜春深厚的禅文化底蕴,也为宜春打造“禅宗圣地”和旅游、养生、休闲之都增添了砝码。

三、结语

禅宗文化对宜春园林景观的设计影响深远,我们可以在继承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运用和发展。如禅宗中“京禅”的富丽庄严、“理禅”的方圆默契、“农禅”的朴直简雅,都可以有机地植入园林设计中来,有利于丰富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拓展设计艺术空间,更好地为民生和旅游事业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园林设计中更好地植入“安静而止息杂虑”的禅宗文化元素,将沩仰(宗)之“谨严”、洞曹(宗)之“细密”、临济(宗)之“痛快”、云门(宗)之“高古”、法服(宗)之“简明”有机融入设计理念之中,借鉴幽隐于灵山秀水之间宫欢禅院的建筑布局,在不同的地域,灵巧运用凭山水的绎理,乐山水以寻幽,造山水以置胜,借山水以怡情,扩大绿色资源,打造绿色环境,让人们在其中骋怀挹趣,创业安居,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晨,周瑾.禅宗思想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9).

[2]徐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J].(自然科学版),2004,(06).

[3]尹安石,徐倩.中国山水园林景观中的禅宗思想及其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08,(06).

[4]王奉慧.浅析禅宗与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4,(05).

[5]谢天宇,杨柳青.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禅学源流探讨[J].绿色科技,2012,(04).

[6]王静,刘璐.浅淡彼得·沃克极简主义景观中的禅宗思想[D].四川大学,2013.

[7]云蕾,陈超.禅宗园林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04).

作者单位:

周鲁萌,宜春学院生命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教研室

曾利霞,宜春学院外语学院

禅宗文化图形标志设计 篇3

一、简单、朴素的美学风格

禅宗主张“众生皆有佛性”, 认为世间万物都有一颗能够见性成佛的心, 人与万物众生平等,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禅宗认为“无即是有、少即是多”, 可以将其理解为通过物质上的“少”来追求精神上的“多”, 以此营造出一个寂静幽玄的禅意境界来。倡导自然、简约、质朴生活方式的无印良品 (MUJI) 很好的体现了禅宗美学的特点, 无印良品的极简风格正是“少即多”的例子, 品牌标识被拿掉的同时将不必要的加工、颜色和包装抛弃, 产品简单到极致后所剩下来的素材和功能被凸显。其产品大量采用环保可再生材料且保持材料的本色, 坚持了环保理念与关注消费者健康的精神。无印良品这种似有若无的设计平实而谦逊, 它将产品升华到文化层面, 创造出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经济成长迅速, 在2010年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人口基数大, 资源分布不平均, 环境污染等也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选择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迫切。另一份统计显示, 在2011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跃居全球第一, 并保持了极高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平均年龄普遍比欧美要年轻20岁, 体现出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趋势。[1]奢侈品并非满足生活需要的必需品, 在社会中财富积累相对有限的年轻人成为高端消费主力, 跟不成熟的文化价值观有关。奢侈品的受众是少数人群, 即精英阶层,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消费者选择产品其实就是在选择产品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而设计师对产品进行设计也是一种对其灌注思想的过程。结合传统文化将禅宗美学的特征应用到本土产品设计中去, 借产品来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摆脱功利之念的设计追求

梁武帝曾问达摩, 自己继位以来广造佛寺、兴建佛塔, 有多大的公德。达摩却对梁武帝说, 并没有公德。梁武帝的“有所求”是执着, 执念一起, 就无法解脱成佛了。禅宗反对以功利的态度修行, 对功利的追求也出现在设计领域。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 出现了消费的高潮, 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利润, 设计被以非常实用的方式推进。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 现代主义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被“设计追随销售”所取代。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 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 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2]“流线型”造型的风靡使产品设计得到了发展, 时尚消费的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时尚可以迎合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时尚的标志特点是短暂性与新颖性, 它竭力用不断变化的形式让人们沉迷在新奇的感官刺激中。制造商们对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了如指掌, 设计在他们那里得到重视的原因在于可以不断变化产品的风格以持续地占有市场份额。[3]由于时尚消费品以“时尚”作为基础, 一旦商品背离时尚, 则会因失去价值而遭抛弃。时尚的更迭频率决定了时尚消费品的寿命, 可能造成使用价值被过早废弃, 无疑将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乔布斯在回归苹果时说过“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赚钱, 而是要制造出伟大的产品, ”随后苹果公司用革命性的产品设计观念改变了世界。关注苹果的人一定了解一个现象, 那就是苹果自1997年复兴以来的15年间所推出的产品种类并不丰富, 但是其中的每一款都成为了经典产品。通过优秀的设计使产品具有“超前”性, 让产品的“时尚”性更持久的同时延长了服役寿命。产品设计不应为销售所驱动, 而应着眼于潜在使用者将提出的需求。

三、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的启示

禅宗认为佛法精妙玄秘, 语言难以解释、传授其义理, 强调以心传心、心心相印。不立文字并不是要废止言语, 而是不拘泥于语言文字。南宗禅在后来发展出机锋、棒喝、静默无言跟玄言说禅等传法手段, 玄言说禅通俗说就是答非所问, 有时则表现为默而不言和使用双关隐语来破除惯常思维, 引导提问者反观自身。

禅机语录充满了趣味与智慧, 但是我更看重它对思维的启发性。能够帮助我们打破惯性思维、跳出思维定式, 就像设计过程中的“头脑风暴”, 类似于原研哉提出的日常生活陌生化。“RE-DESIGN”就是再次设计, 其内在追求在于回到原点, 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 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 来探索设计的本质。从无到有, 当然是创造, 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 更是一种创造。[4]突破思维定式的产品设计案例还有苹果Iphone, 在Iphone第一次发售时, 可更换备用电池还是每一部手机的必备功能, 苹果反其道而行将电池设计为封闭式内置, 如今这一设计已成为每一款苹果移动设备的标志特征。

四、结束语

唐宋是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巅峰时期, 当中的诗书画处处都透露出禅味。可见禅宗思想体系与中华文化的脉络是紧密联系的。禅宗思想是融合了儒释道精粹的东方哲学, 日本和欧美等设计大国都对其进行了潜心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必须要重视禅宗思想, 探索与发展如何将禅宗思想更好地应用到本土产品设计当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晔君.中国奢侈品消费全球第一的隐忧[N/OL].中国新闻网.201201-16.[2012-02-28]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2/01-16/3606425.shtml

[2]李久熙, 王春山, 宋强, 等.美国商业性设计对工业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06. (6) :323-325

禅宗文化图形标志设计 篇4

关键词:禅宗思想,旅游纪念品,南岳文化,设计本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朵花,蕴藏了整个世界。1这是禅宗文化的生动体现,传达了禅宗“道”的本质,也是禅宗的终极境界,强调“一物亦无”,而又“包罗万象”,主张从生命现象去体认自我的本心、本性,把我本心、本性的基础上去克服主体与客体。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一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正是人们在认清一种事物后的一种返璞归真。2设计的领悟之道与禅宗的参详之道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第一阶段指的是工业设计发展初期的设计形式,遵循理性的设计思维模式,用抽象的几何体概括设计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便出现了第二阶段的设计水平,人们希望能够展现张扬的个性而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而便出现了集中把设计方在表面装饰上的设计风格,导致很多设计偏离了初衷,这是设计师们便开始反思设计的历史与发展,如何摆脱喧嚣的混乱的产品设计市场,让设计回归自然、回归本性,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目标,实现“一物亦无”却又具备丰富内涵的境界,回归本性,实现设计的本心。

一、禅宗思想研究现状

1. 禅宗的设计美学研究现状

目前对禅宗文化与禅宗美学方面的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于禅宗体系和美学的关系性的研究,中国对于禅宗的研究应用更多地体现在山水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布局上,与现代产品设计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则为数不多。

在汉传佛教宗派中,禅宗可谓是最具特色和最具影响力的宗派。禅宗文化就是以中国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对中国文人画、山水诗、性灵文学、宋明理学及至现代园林建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传播到了亚洲其他国家,并影响到了欧美国家,如日本“无印良品”的产品形象及品牌理念,无印良品的“设计即‘空’”,产品外形极其单调,与时尚和潮流毫无关联,因此一度被称“无设计”3;Apple简单的“方导圆”体现了乔布斯的禅宗理念,看似“无”的设计实则包含了丰富的设计内涵;贾伟的上上品系列设计(见图1),以“禅”感悟生活,遵循“述而不作”的创作原则,体现内心的平和态度,感悟纯净的内心世界及人生领悟。他们的设计理念无不与禅宗的观念融合贯通,用极致的简约设计传达质朴的精神面貌,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更带来精神上的启示与沉淀。

2. 南岳旅游文化产品现状解读

我国禅宗圣地众多,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使文化旅游成为我国重要的人文资源旅游项目。而作为旅游景点最大的收入除门票外,则是来自旅游商品的销售,但今天各个旅游景点的产品太过雷同,缺乏地方文化特色,人云亦云。南岳衡山作为重要的佛教旅游胜地,虽然以其著名的宗教特色每天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但是依然缺乏有南岳宗教特色的文化产品,难以从精神层面满足游客对佛教文化本质与本心的领悟,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及体验。南岳佛教文化在素来享有极高的评价和地位,但南岳衡山在佛教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却处于较低端的局面。

二、以禅宗思想为指导的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本性回归

禅,可以修心养性,让人的心灵在闹市中得到一片宁静,但禅又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去感悟,离开了生活,“禅”字便失去了意义。人对于“禅”的解读要从日常生活及生活用品中才能得以参悟。因此,设计要懂得取舍,敢于失去,简单就是丰富,简约即是内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基于禅宗思想的旅游产品设计应体现禅宗的本原,让设计恢复本来清净的面目,清净而无染。

1. 基于禅宗文化视角的南岳建筑和景观研究

南岳有很多重要的佛教建筑和景观是禅宗文化的载体,也是佛教旅游产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墨镜台是南禅文化重要遗址,南岳大庙是中国南方和五岳中最大的古建筑群,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上封寺等都是有名的寺庙,还有众多书院遗址等。因此要想打造以禅宗文化和思想为依托的南岳旅游文化产品,必须充分研究禅宗文化对南岳佛教建筑和景观风格、特点、表现方式等的影响,通过禅宗文化在这些建筑和事物的不同呈现方式中解读禅宗的本质,将其符号化用以指导南岳衡山独特的旅游景观设计及其衍生产品设计。

2. 以禅宗文化为特色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研究

体验型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南岳衡山有着厚重的禅宗文化历史底蕴,而且这种历史底蕴不但影响了中国,对亚洲其他国家及欧美国家都有很高的认同度,因此对禅修、禅茶这种特色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禅修、禅茶的禅意空间设计、禅意建筑设计、禅意室内外环境设计,让游客通过设计感受到禅宗的本心与本性。

3. 基于禅宗文化视野的南岳旅游商品设计

该类设计是旅游产业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南岳衡山目前主要的旅游商品是以祭祀用品为主的传统香烛、纸之类的产品,偶尔在一些商店中也会出现在其他旅游景点司空见惯的旅游纪念品。反映南岳衡山地方文化与南岳禅宗文化的产品除当地食品外几乎没有,因此,开发南岳地方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急需对南岳衡山的禅宗文化进行深度分析与研究,以产生真正体现南岳独特品牌的旅游产品,让设计回归本性。首先通过查阅南岳衡山的佛教文化资料,掌握独特的宗教文化背景,如抢香头、南岳庙会、朝寿佛、南岳香期、划旱龙舟、出天行、抬地故事、牛头报春、闹田灯、春放荷灯等宗教及民间风俗;然后对南岳衡山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等进行收集整理,挖掘其中的禅宗文化内涵符号;然后对南岳衡山宗教的装饰、绘画、建筑、书法等艺术形式进行研究,提炼其中代表禅宗文化内涵的素材;最后对南岳衡山佛教器物进行研究,如佛教八宝、祭祀用品、佛教建筑、佛教行为等,挖掘其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产生影响比较大的素材进行分析。

基于上述详尽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以禅宗文化与美学的观点出发,对南岳衡山进行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的整合设计,以实现设计的本性回归。以南岳衡山的四季变化为切入点,将四季交替变化融入到旅游产品设计中。在禅宗的心性和自然的变化相结合,“春看花,夏观云,秋望日,冬赏雪”南岳四季奇观更是创造出了“物生物灭”的审美理念,万物的变化使人心有所感,自然之气与人一脉贯通,“花、云、日、雪”是物,物为情所激发,情凭借物表现出来,万物皆体现人的性情变化。图2中的设计对春花、夏云、秋日、冬雪四种“物”不加以任何修饰,体现自然的本原,用简约的造型和纯粹的色彩表达春天花的姿态,夏季云的飘渺,秋天朝阳的暖意,冬季冰雪的纯净。以设计来印证人与物的变化,无论如何变化,终将归于根本,映射出禅宗思想的本性回归。

三、结语

禅是一种心灵之道,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审美感受,禅是一杯茶,一首诗,一幅画,一本书,一件作品,禅是当下的美妙存在。无论是一件作品,还是一段音乐,只要是纯净的、无染的,我们都会被其打动。南岳旅游文化产品设计需要体现南岳特有的禅宗思想及文化内涵,正确处理禅宗文化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去享受、去感受禅的意蕴,由染求净,4让设计更加有内涵,在对禅宗文化理解的前提下指导旅游产品设计,实现设计的本性回归。

注释

11 .方立天.寻觅性灵—从文化到禅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3-205.

22 .廖兆龙.禅宗文化与绿色设计[M].重庆:包装工程,2010.S1,131.

33 .陈旻瑾.论日本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禅意美[M].重庆:包装工程,2010.4,121.

上一篇:状态在线监测下一篇:机电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