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文化

2024-09-21

禅宗文化(通用12篇)

禅宗文化 篇1

1. 禅宗

论渊源,中国的禅宗起源于印度佛教的禅学。随着汉末佛教从丝绸之路和海上通道的传入,印度禅学逐渐被中土大众所接受,并融汇中国本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为兴盛的道家思想,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宗教流派——禅宗。也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

禅,在梵语中是沉思的意思。禅宗主张通过个体的直觉经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亦在人的心中,这就是所谓的“梵我合一”。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而是浑然如一的整体。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1)。

中国的禅宗既保留有印度佛教“梵我合一”的世界观——“本心论”,又发展了一套自心觉悟的解脱方法,即通过直觉观照、沉思冥想、瞬间顿悟达到“梵我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同时,禅宗文化还宣扬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以及自然澹泊、清静高雅的生活情趣。

禅宗在传承教义时提倡“以心传心,兼不立文字”。故禅者在谈禅论道时或拈花示众、或羚羊挂角,起谛听者在清静本心中寻觅真意。因此,禅宗形成了一套“自然、凝练、含蓄的表达方式”(2)。

禅宗流行于中唐以后,两宋是它的全盛时期。它几乎取代了老庄思想,还相当程度地动摇了儒家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甚大。

2. 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之际,正值“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3),同时,却也是思想上最活跃的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人民水深火热,门阀士族世袭权位,士大夫阶层无力回天。政治上大一统的局面处于分崩离析之中,西汉以来“儒家独尊”的地位开始动摇。于是,崇尚隐逸的道家思想在社会上流行,士人中普遍滋生退让自隐、遁迹山林、但求自在适意的人生观。这一时期,涌现了多少孙登、阮籍之类的世外高人。此时,佛教的传入带来了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禅宗。禅宗的宗旨与道家退让自隐的目的可谓异曲同工,当然地受到当时士大夫的一致推崇。

从建国之初的澶渊之盟到靖康之耻、以至最后的偏安江左,宋王朝羸弱的政治局面使国民始终笼罩在忧患的意识中。进退两难的宋代文人一反盛唐时期文人的豪迈、大气,变得压抑、内向和敏感。虽也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般的宏阔,但更多的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般对琐碎事物、内心情感的浅唱低吟。暗淡的社会环境,既滋长了文人心中的幻灭感、空虚感,也成就了禅宗兴盛的温床。

有史料显示,唐宋以来,禅宗风靡一时。正如北宋文人张平方所说“儒门淡泊,收拾不住,尽归释氏”。此后,士大夫谈禅论道,语藏机锋,蔚然成风。唐代诗人白居易常常“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与禅师交流;以豪放派自居的宋代词人苏轼也发出“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般的感叹;甚至连大清朝的顺治帝也在《赞僧诗》中有“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的自问。

禅宗推崇“梵我合一”即万物皆空、以心为本的境界,正如佛经上所说“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在禅者的眼里,宇宙如微尘、天地如芥子,都只是小小的本心——人的思维幻化的虚影。这些禅意迎合了“退亦忧,进亦忧”的两宋文人日益内向的心态,他们的宇宙世界观日益缩小,文化艺术观日益转向内在开掘和精微细腻。于是,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尤喜构诗之绝句、词之小令;在造园上,那种封闭、精美、微缩的“小中见大”、“壶中天地”式的园林模式成了两宋至明清时期文人造园的理想境界。

禅宗追求的是自我精神的解脱,通过直觉的静默观照与沉思冥想,达到“梵我合一”、心物交融的境界。深得禅宗之妙的苏轼有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与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与苏轼同时代的画家米友仁说:“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廖廓同其流。”可见,禅宗的思维方式已深入到文人的创作境界。在这种空心澄虑、心物交融之际,心海中万象奔腾、联想万千,所有的象外之意、景外之致尽悉陈列于前。于是,中唐以后尤其是宋代的中国艺术,重内在情感的表现而不重物象的再现,重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交融互滲,重意境的表现。这就是中国士大夫常常说的:诗贵有禅思、画贵有禅意、园贵有禅境。

细观两宋的诗词、绘画,莫不如此意韵深长,“妙在笔画之外”。宋词,那“拟歌先敛,欲笑还颦”、“针线闲拈伴伊坐”式的低廻清婉;宋画,那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静淡远,都皆长于悠远含蓄的意境表现。其时,“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南宋四大家”中的“马一角”——马远(图1)、“夏半边”——夏圭,皆是这一时期涌现的代表人物。总之,禅宗对中国文人和各类艺术的影响极大,这是早有公论而不必赘言的。

3. 禅宗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之特征

中唐之后,文人皆热衷于造园,如王维的辋川别墅、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苏舜卿的沧浪亭等,旨在营造一个“开门而出仕、闭门而归隐”的“仕隐齐一”的环境。在两宋时期,禅宗的那种静心澄虑、直觉体验而产生顿悟的思维方式,通过士大夫的造园实践,便促成了文人写意园的产生和兴盛。继魏晋南北朝之后,造园风格产生了又一大转变——注重完整“意境”的营造。

所谓意境,是由表象所唤起的一种广阔自由的想象、情感、理性等心理因素的综合,强调从有限空间、有限实物创造深远乃至无限的意象。可见,意境与禅宗所追求的“梵我合一”、心物交融的境界是不谋而合的。二者都旨在强调主观心灵的能动性,强调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作用。其实,“意境”一词本就源自佛学,如《俱舍诵疏》中说“心之所游履攀援者,故称为境”,则境由心生也。

正如文学艺术、绘画艺术一样,意境的生成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关键所在。随着士大夫对禅宗文化的领悟,随着晚唐至两宋时期文化艺术观的日益精微细腻,禅宗那一套以自然、凝练、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已成为园林营建意境之关键。

3.1 意境表现手法——自然

禅宗重视本心,故禅家讲禅讲究以口应心,不假修饰,自然天成。这样才能机锋触人,使人明白深奥的禅理。如豁堂和尚有词云:“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响彻千山响。”

这种自然天成的表达方式投合了深研禅理的士人们的适意人生哲学观,并被广泛地用于艺术创作中的意境表现。的确,当创作者沉浸于艺术想象时,对真实情感与客观表象的率直抒发,往往最能准确的传达该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正如司马图在其《诗品》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文学上以平淡天然为诗歌美的极致,绘画中推崇“萧条淡陌之意,闲和严静之心”(欧阳修,《鉴画》)。自此,“初发芙蓉”成为中国文人最高的艺术审美境界,造园艺术亦是如此。

相比于皇家园林,这种“初发芙蓉”之美在私家园林中体现得更为彻底。唐代白居易曾在庐山建庐山草堂,与周围环境的千般风情相比,草堂建筑和陈设极为简朴,“三间两柱,二室四牖,……木,斲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戚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礼失求诸野,当年的庐山草堂早已不在,但现存的受白居易造园思想影响深刻的日本皇家园林京都桂离宫便是实证(图2、3)。象这种朴素而野趣的自然至境,一直就是我国私家园林的追求。

不仅寒素文人如此,富贵之家、皇室一族的审美情趣也在渐渐士人化,也在追求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明代北京的“定国公园”堪称显例,该园“不垣不垩,土地不甃”,即墙不粉刷、地不铺砖,“入门,古屋三楹,榜曰‘太师圃’,自三字外,额无匾,柱无联,壁无诗片。……藕花一塘,隔岸数石,乱而卧”,如此极致地素朴而野趣,竟使人“不记在人家圃”。

3.2 意境表现方式——凝练

以少胜多是禅宗应答的特点。在禅者看来,真正的玄旨是无法完全用语言或文字来描述的,当到了非用文字的时候,便特别的讲究简练。这种简练的表达能使听者最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直视内心,领悟真谛。

随着禅宗的流行,唐宋后的文人渐谙此道。诗越写越凝练,画越绘越简约。唐代诗人王维在他的《汉江临泛》中仅用“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十个字便写尽了江汉一带长江的辽阔、山峦的隐约,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南宋画院派画家马远,即“马一角”,在他的《梅石溪凫图》中更是一角(山麓)呈世界,空白见神韵。

《园冶》中论及造山,概括有“未山先麓”的原则,即主张以构筑大山的一角而让人联想到大山整体的形象。明代著名文人画家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一书的“水石”卷中,也提出叠山理水应“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图4)。即便一只小小的盆池,在诗人曾巩眼中也是“苍壁巧藏天影入,翠奁微带藓痕侵。能供水石三秋兴,不负江湖万里心”。

园林中不仅山水如此,建筑也能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其中,最有写意特色的莫过于一种意构的旱船,其外观基本看不出画舫的形象,也无需水体的映衬,只是以狭长的内部空间或支摘窗等来勾起人们对船舱的联想,加上文字题名的启示,就可以产生“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辞》)的意境。如苏州怡园的“石舫”。

正如佛家所言“以心观物,物无大小”(《长松茹退》),佛性体现在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座山、每一条溪流之中。即使只有片石勺水、丛花数竹,在禅者的眼中,那都是一处宁静自如的万千世界。

3.3 意境表现特征——含蓄

与凝练相连的就是含蓄。讲究“以心传心”的禅宗,以含蓄为其表达的主要特征,或拈花示众、或羚羊挂角,其妙处自会让人意味无穷。受禅宗影响颇深的诗论家司空图曾用一句话概括含蓄的特征,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在造园中,为了激发人们的联想创造意境,含蓄的手法在园林中的运用比比皆是,比如:景题的诗化、植物的拟人化等等。景题,即景物题署。借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而引起的联想常常能含蓄地表达某种深沉的寓意。北宋文人晁无咎致仕后营归去来园于济州,园中景题皆引自晋陶渊明诗词,如松菊、舒啸、寄傲、倦飞等,意在表达他崇尚隐逸、超凡脱俗的品格。苏州“残粒园”,其园名取自杜甫《秋兴》“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表达了园主人自喻凤凰、卓尔不群的情怀。

另外,我国传统文化常赋予各种花木以人文内涵,这些被拟人化的植物最能寄托丰富的情思、哲理,常常成为入诗入画入园景的好题材,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竹、菊、梅。竹因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而一举成为高雅的居士,菊因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成为隐逸的代言人,梅也因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雅洁清高的象征。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中,“远香堂”一景便以其题名、配植的主要植物——荷花来隐含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的诗意(图5),表达了主人高洁的品质。

造园中,若能善用以上这些手法,就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能从有限到无限、激发观赏者的想象力,也就能突破时空、语言、概念形象等限制,达到“梵我合一”、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摘要:禅宗,以它特有的人生观、思维观,引起了中唐以后尤其是两宋时期士大夫艺术思维的变化。各种艺术创作开始轻形式、重精神,注重对意境的追求。从此,意境的创造便成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重要。

关键词:禅宗,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参考文献

①洪修平,吴永和。玄学与禅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45

②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89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8

④刘瑜。李清照词赏析[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91

禅宗文化 篇2

楼宇烈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呢?

要弄清这一问题,先必须讲清楚禅宗的精神。而要讲清楚禅宗的精神,又必须交待清楚禅宗和禅的关系。

禅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相当普遍的修行方法,不是佛教独有的,佛教只不过继承发展了这一方法。佛教有很多修行法门,常称“八万四千法门”,禅修是最普通、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禅常称定,要求修者保持头脑的专

一、清净、安宁,通过这种专一可以发生智慧,故又称“静虑”、“思维修”。修禅者在安静的意识状态下,发挥想象,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对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行观照,后来还发展为对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观想。禅最后要达到一种认识现象本质的智慧,佛教称这种智慧为般若,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是平等的、无分别的智慧。这种智慧在不同宗派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强调觉,有的强调悟。总之,是通过定来发慧,禅或定只是达到慧的方法、途径、工具,不过也是不可缺少的。佛教之根本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首先要守戒,在此基础上坐禅、入定,最后达到慧,即正确认识到现象世界是平等的、无差别的,因缘和合所成的,是假象、幻象,没有独立自性。

佛教各宗派都重视禅修,但各派之间对禅修的认识却不同。禅宗强调的,不是一般的禅,是最上乘禅。慧能在《坛经》中把禅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小乘禅是“见闻转诵”,只知道念经,生吞活剥,不能很好地理解经文的意义。中乘禅是“悟法解义”,能领悟佛法,把握佛法的意义,不过也只是对佛教表面意义的一种了解。大乘禅是“依法修行”,能按照正法进行修行,很多大乘禅师都是这样做的。最上乘禅则是“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最上乘禅实质上是一种对佛教根本精神的全面把握,“万法尽通,万法具备”就是说明这一点。再说“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般修行求解脱的人,大多以分别见设想有一个彼岸、菩提、涅盘在那儿,因此就想求得菩提、涅盘,到彼岸去。但是大乘般若经和《维摩诘经》等经认为,一切法的实相都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空即色,非色非空,强调不离烦恼而得菩提,不离生死而得涅盘,要在烦恼里求得菩提,在生死中证得涅盘。“一无所得”是指求菩提没有得到菩提,求涅盘没有得到涅盘,一切无所著。我们可以看出,慧能所标榜的最上乘禅和前三种禅相比,已有很大的改变。慧能的弟子神会进一步发挥了最上乘禅的思想。《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载:(有人)问(神会)曰:大乘、最上乘有何差别?(神会)答曰:言大乘者,如菩萨行檀波罗密,观三事体空,乃至六波罗密,亦复如是,故名大乘。最上乘者,但见本自性空寂,即知三事本来自性空,更不复起观,乃至六度亦然,是名最上乘。这是对慧能最上乘思想的较准确把握。

大乘禅要观,最上乘禅连观也不要。大乘禅要观察分析:某个东西依赖各种条件,条件一旦不存在,它就不存在。最上乘禅则直接去把握:一切本来自性空寂。慧能有一位师兄叫神秀,他修的就是大乘禅,他写的得法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认为神秀对禅的根本精神没有真正彻底把握,误把尘埃和清净看成两物,没有达到不二境界,是一种起心看净,不是最上乘禅。他自己的得法偈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敦煌本《坛经》)或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见宗宝本《坛经》,这一偈讲“本来无一物”对空表达得更彻底、明白了。)慧能这里认为,清净和尘埃是两个相对的东西,不是绝对分别的,它们是二而不二的关系。这是最上乘禅的主张。《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载:崇远法师问(神会):云何为空?若道有空,还同质碍;若说无空,即何所归依?(神会)答曰:只为未见性,是以说空,若观本性,空亦不有,如此见者,是名归依。这个道理,还可用一个比方再加以说明。比如,我们说一件衣服脏,这是相对干净来讲的。如果把脏东西洗掉,此时干净也就无从说起了。神会说:“我心本空寂,不觉妄念起;若觉妄念者,觉妄自俱灭。”(《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这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总之,禅宗把大乘佛教的自性空、本性空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强调对空的本性的自我体悟,因此他们不拘泥于具体的禅的外在形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禅作为佛教其他宗派及印度很多宗教的重要修行方法,非常强调形式。禅宗着重强调领会禅的根本精神(诸法皆空,一切现象自性本空)从注重禅的践履形式的追求过渡到对禅的根本精神的把握。永嘉玄觉据此提出: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正是从这种根本精神,禅宗发展出其他的丰富内涵:禅是智慧的象征,禅是心性的把握,禅是生命的安顿,禅是自我的超越。禅宗的禅破除了对外在一切神圣权威的迷信,追求对自我本性的根本认识,是对自我能动性的最大发挥,是对自我面目的真正把握。《景德传灯录》载有一千七百多则禅师悟禅公案,这些公案强调,要参悟自性空的道理,要充分调动自我的能动性,要自性自度,觉悟的历程是谁也代替不了的。这里讲一个故事。有一位禅师名道谦,他的师父让他去远地送一封信,他不想去,哭着对他的朋友宗元说:“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应去? ”宗元劝他说:“途中可替底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道谦问哪五件事,宗元说:“著衣吃饭,屙屎**,驮个死尸路上行”。道谦言下大悟,不觉手舞足蹈。(《五灯会元》卷二十)这个故事就是说明,自性还得自己艰苦切实地自己去度,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元代明本禅师说:“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里再讲一个俱胝断指的故事。有人问俱胝禅师什么是禅,禅师常举一指头回答别人。他有一个小弟子,当别人问他佛法大意时,就模仿他的老师,也出一指示人。俱胝禅师听说此事,于是一日袖中藏好一把刀,召来该弟子,问他说:“闻你会佛法,是否?”弟子说道:“是。”师问:“如何是佛?”弟子竖起指头,师以刀断其指,弟子叫唤跑出。师叫弟子回来,弟子回头。俱胝师问:“如何是佛?”弟子再举手,不见指头,豁然大悟。(《五灯会元》卷四)这个故事看起来有些残酷,不过它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能用模仿代替自我觉悟,每个人的道都要自己体会出来。

现在回到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这一主题上来。禅宗对禅的理解(如上述),对佛教的宗教性有很大的超越。大乘佛教的发展有两个路向,一个路向就是把佛神化。原始佛教只承认一位佛,即释迦牟尼,并且佛主要是一位导师形象。后来大乘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的佛,而且诸佛都被神化了。佛教的许多理念也具形化了,如智慧具形为文殊菩萨,大慈具形为观音菩萨,大愿具形为地藏菩萨,大行具形为普贤菩萨等。西方极乐世界也由一种理想发展为一种非常具体的净土,净土经对那里的环境和人都作了非常具体而美妙的描写。大乘佛教还有另一走向,即把原始佛教空的思想充分发展。原始佛教兴起时就反对婆罗门教的有神论。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通过对四谛、十二因缘道理的认识,以及通过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的修行,达到涅盘寂静的境界。大乘佛教有空有两系(通俗地说),空系(般若和中观)主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实相是毕竟空,诸法自性本来空寂,领悟及此,就证得实相涅盘。大乘有系主要是瑜伽行派,要求信仰者,通过缘起的道理,领会到,一切唯识所起,都是八识的显现,本质上无我无法,我法皆空。还要领会三性学说:以依他起性为核心,不把虚幻的妄想当成实有的,去除遍计所执性;认识到诸法皆缘起而生,诸法皆空,从而达到圆成实性。空有二系目的皆是一样,都是要证空,只不过方法不同,空系用的实相理论,有系用的是缘起理论。佛教本来有这两种路向,禅宗把空这一路向发展到了极致。因此,禅宗主张直接把握世界的实相,对事物本质要有透彻的了解,从而自我把握,自我解脱,自我主宰。这样,一方面就破除了对权威、对神的崇拜、迷信和依赖,另一方面也破除了对一种形式化的净土的执著。因此,禅宗主张自作主宰,自性自度,又主张心净土净,唯心净土。

禅宗向自我的回归,对宗教是某种程度的超越,走上了人文化的道路,这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人文精神吻合了。禅宗能在中国获得成功发展,此为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不管是儒还是道,都富有人文精神,既不为神役,也不为物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在西方两度被重视。一次是在启蒙运动时期,当时伏尔泰、狄德罗等都推崇儒家的人本道德,并据此来批判神本主义。第二是在本世纪,如海德格尔等发现西方文明在摆脱神本主义以后,又过分地被技术、知性、物所统治,因此他们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摆脱物役的文化资源。不为神役不为物役的禅因此也就格外地受重视。在未来的现代和传统的整合中,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机遇很大。附:部分提问的解答。

问:请介绍一下入定的基本方法。

答:最基本的方法是数息观。其他的方法有很多,可参考智者大师的《童蒙止观》和《摩诃止观》,这两本书介绍的禅定方法很全面。我个人感觉自然放松最好,让脑子完完全全休息。这也是需要磨炼才能做到的,开始往往想放松,想休息也不行,昏昏沉沉的杂念去不了。

问:禅宗和儒家的人文精神有何区别?

答:儒家在伦常中,禅宗跳出伦常外。儒家从肯定现实出发,对现实部分进 行否定,最后还要建构一个肯定的秩序。佛教和禅宗则从否定出发,认为现实虚幻,然后又部分地肯定现实,并以假名施设来救度众生,但最后仍要破除掉对一切事物的执著,达到真正的证悟。可以这么说,儒家和西方的很多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佛教和禅宗的思维方式却相反,这是很有特色的,是人类思维的另一半。对这两种思维方式,我们不要肯定这个就否定那个,而是要强调它们的互补性。

问:老庄哲学的道,和禅宗的自性状态好象是一回事,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禅宗文化 篇3

许多历史才能造就一点传统,许多传统才能造就一点文化。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却在文化产业方面有一个隐痛。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均高于15%,而我国还不到3%。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迫在眉睫。

四面合围,打造中国文化的“朝圣之旅”

20世纪80年代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少林寺》让嵩山少林寺天下闻名,电影中嵩山少林寺优美的自然环境、神秘的禅宗色彩以及身怀绝技的众武僧在国内外都掀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热潮。一座拥有1500多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名寺因一部电影蜚声中外。根据门票统计,从1974年~1978年少林寺总共的游客是20万人,1982年一年少林寺的游客就有70多万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游客基本稳定在每年150万人左右,少林寺成了国内炙手可热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同时,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舞台景点也成为一种巨大的人文景观。一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艺精湛、格调高雅的优秀之作已成为各地旅游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杭州《宋城千古情》历经12年而不衰,每年演出1000多场,吸引游客2000万人次:桂林《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演出以来,旺季一天演出3场,已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丽江的《丽水金沙》、西安的《梦回大唐》、沈阳的《刘老根大舞台》等旅游演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上座率……如何借助我国稳居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地位及继续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的良好时机,将少林寺这个闻名世界的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巧结合起来,成为河南打造“文化产业大省”的挈入点。

资源与人才巧妙地结合起来,才有更好的创意。在河南打造文化大省的总体战略下,2004年下半年,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李克同志邀请梅帅元先生,策划了大型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项目总投资3.5亿元,演出场地就在少林寺旁的登封市待仙沟。在运作模式上,该项目借鉴《印象·刘三姐》的经验,努力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票房销售-带动旅游-地产增值-商业服务-拉动就业-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的新模式。

大腕云集,制造市场经济的“明星效应”

大牌艺术家制造出的不一定都是精品,可是大牌艺术家的作品可都是地地道道的“名牌”。为了保证《禅宗少林》的制作品质和取得好的市场效应,为“文化强省”开好一条道,河南省政府大手笔地聚集了一批国际一流的创作人员,原创音乐和艺术总监由曾荣获过“奥斯卡电影原创音乐奖”、“格莱美大奖”、“格文美尔古典作曲大奖”等一系列当今世界音乐最重要奖项的获得者谭盾担纲。总策划及制作人由梅帅元出任。董事长梅帅元2002年起与著名导演张艺谋合作,策划并实施了广西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及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他从实景演出案例分析的角度阐释了创意的力量,用了10页纸的策划书产生了如今每年仅门票收入就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文化产业最有价值的实践派。

另一方面,禅宗文化与普罗大众是有一定距离的。为了更好地向观众展示禅宗文化,且又保持禅宗文化的正宗,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亲自担任《禅宗大典》的文化顾问。释永信几年前就有少林寺的CEO之说,曾花费重金读过MBA,1986年就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挖掘、整理、出版少林武术典籍工作,成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少林寺武僧团、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研究会,创办了《禅露》杂志。3年后释永信作为少林寺武僧团团长先后率团应邀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功夫经济”让少林寺在国外的影响不断加大,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专门研学少林功夫的学校和团体,少林功夫拥有洋弟子300多万人。在经营少林寺方面,无论是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俄罗斯普京嵩山参禅,释永信让嵩山少林寺旅游事业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为了让禅宗文化能在大众中世俗化,在央视讲三国的“超级男生”易中天为禅学顾问,黄豆豆任舞蹈编导……

一台大戏大腕云集,群星荟萃,在未有演出前已经是家喻户晓,再加上千年古寺与神秘的少林功夫,因此《禅宗大典》的先声夺人早早地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为后续的市场运作做足了铺垫。

禅武合一,创意缔造出“天地舞台”

奥运后,北京做了一个3000人的调查,90%的人认为奥运开幕式最出彩的是太极拳和武术。可以说,武术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对少林寺来说,武术只是外示,内修的却是禅学。对宗教来讲,佛学在中国的发扬光大靠的就是少林寺。当年达摩一苇渡江到少林寺,看到寺前的两株桂树顿时明白他已经找到修行弘法的所在,遂“面壁九年”创立佛学十三宗之一的最大宗门——禅宗。而禅乐,就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内功修法与天籁之音。

人们听音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放松和修复,禅宗少林音乐不著文字直指心境的安谧更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这种感觉完全不同于任何歌星的演唱会。禅宗少林音乐的场景,怀抱溪流,坐于蒲团,迎风看水,听禅赏武让你能找到恍若离世般的解脱。

《禅宗大典》就是充分展示少林寺内外双修的武功与禅乐为基础,形成一静一动的表达方式。木塔取材于一幅古画,高36米,是用玻璃钢经过模子倒出来的,最符合中国古建筑的标准。音乐在上海制作,灯光在湖南等地制作,舞美在北京、广州等地制作,在美国、英国制作的音响都是全天候防水的。在音响设计上,把嵩山的石头拉到湖北博物院制作出了石器鼓。在灯光设计上,直径达20米的人工月亮运用了先进的发光技术,形象逼真:56处佛光运用了自动传送技术,飘忽灵动;月光照耀下的塔林可以升起7米高:2000多盏灯组成的艺术灯光,合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梦幻色彩。在舞台设计上,梅花庄升起时高7米多,塔林高9米,全部是用玻璃钢制成的。

艺术的最高形式是对想象的挑战。在创作过程中主创人员突出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根据少林寺千年的厚重文化与待山沟奇诡的自然风景,全剧分水、木、风、光、石五个乐章。《水乐·禅境》演绎的是诗境篇,由《溪山行旅》、《踏水行歌》两章构成,描绘了中国古典山水名画的优美禅意。《木乐·禅定》用多声部的木鱼演奏讲述了少林武僧的成长历程。《风乐·禅武》演绎的是禅宗祖庭少林寺的传奇故事,呈现禅武合一,亦文亦武,

构成万壑松风的壮丽景象。《光乐·禅悟》则是雪景寒林,佛光塔影,表现了禅对生命万物的礼赞。《石乐·禅颂》用嵩山石制成的乐器,演奏《嵩山石头歌》、《菩提树》、《禅颂》,表现了禅颂篇的大境界,将音乐大典演出推向高潮。1000个武僧和1000个乐僧在春夏秋冬的不同场景中轮番演出,观众坐落在山谷之间,尘嚣之外,怀抱溪流,坐于蒲团,迎风看水,听禅赏武,整台节目神奇、瑰丽、壮观而美妙,各种声响——水声、风声、林涛、虫鸣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天籁般的禅韵……

市场运作,创意策划的“因地制宜”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旅游借助少林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的缩影之一。旅游景区作为一种秀场由来已久,冯小刚的著名电影《大腕》最具震撼力的创意,就是一场“国宝文物为场景的实景剧超级喜剧秀”。之后的《杭州千古情》就是充分发掘杭州的西湖风光,《成吉思汗》则大胆地展示了呼伦贝尔草原的辽阔与高远……

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是大型山水舞台剧的重要特征。因此如何将旅游景观与舞台艺术糅为一体,旅游演出策划是最重要的环节。在策划之前就要知道卖什么东西,很多卖点构成了项目后来的商业元素。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营销是山水实景演出的重要因素,文化的、艺术的、不可复制的和商业卖点则是文化产业的四大根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把武文化、禅文化、佛文化有机结合的制作理念围绕剧目生产,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了高效、灵活的演员管理机制,把演员分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艺术团、少林寺武僧、乐僧团及嵩山表演队三支队伍,细化梯队,目标管理。艺术团演员均毕业于专业舞蹈学校,平均年龄19岁,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资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少林寺武僧团、乐僧团及嵩山表演队三支队伍均为外聘演员,按演出场次付酬。武僧团、乐僧团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学员组成,以实习的形式参加演出,培训基地专门成立演员部负责演员统一管理。

策划的最好境界是因地制宜。登峰寺的待仙沟,美丽的嵩山山坳。风声、水声,松涛、鸟啾作为不同的声部,构成了一种天籁般的神韵。在这里,所有的艺术元素因为有了背景注释,变得不同凡响。作为室外的大型文艺演出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已经为文化的产业化探索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

渐行渐远,思路引领的“产业之路”

“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品牌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一个国家的形象,国内外知名企业成功的实践证明,创立和发展品牌,是企业长久不衰和保持旺盛市场生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营销部经理周鼎钧介绍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品牌定位是“世界最大、中国第一山地实景大型文化演出项目”。2007年以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先后接待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并迎来了新加坡总统纳丹、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等外国元首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这个演出可得奥运会金牌。”美国NBC电视台、韩国SBS电视台、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等海外主流媒体先后进行过采访报道。NBC电视台还把该项目作为奥运会期间必游的几个景点向美国人推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正成为河南文化旅游业一个新的品牌、新的“名片”。

禅宗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篇4

自佛教引入中国到非常广泛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 佛教和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 结合释放了与传统佛教思想及文化产生的精神——禅宗文化。

禅宗犹如一盏心灯, 越来越多的人从这盏心灯中悟健康、悟爱、悟美、悟真理。在多年的演变过程中, 禅宗逐渐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习俗、哲学、艺术之中, 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科技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 禅宗文化不光能够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有所反映, 在产品设计的应用中也日益增多, 或者说是处处与禅宗文化不可分开。从明代的各种禅式座椅到现代茶馆的装修风格, 无论从思想还是生活方式上, 产品设计都是受禅宗文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即崇尚自然, 师承自然, 得自然之造化, 享天地之灵光。

在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的现代社会里, 回归自然, 燃起内在宁静的原动力, 俨然成为当下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让我们思考不断重申以人内在需求为主体, 力图将潜在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具体的外在表现。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 我们不禁要考虑产品自身的功能主义, 还要能够达到提升心灵层次的诉求需要。

周边的产品越来越多运用设计上精炼而又不失品位的形态, 即也是传达了“空即是有, 少即是多”的禅意, 使产品在造型上表现出美观, 不用多余的元素来进行装饰点缀, 而是通过产品自身的肌理等呈现出来的自然简约美。力求饱满圆润的线条, 同时避免过于僵化而复杂的棱角, 等等, 都显出了简洁、美观、大方的设计理念。从禅的角度来看, “空”使得设计师没有太多约束, 这样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想象力, 只有简单到了极致, 才能有更多的空间让人们思考和品味。

禅是一种心境, 嵌入了山水也融入了自然;是一种回归, 让疲惫的世俗之神遁入自然之境;是一种追求, 避开喧嚣, 独居一隅。禅意的设计亦是如此。

二、禅宗文化与产品设计

(一) 顿悟

铃木大拙先生曾在书中提道:“禅如果没有悟, 就像太阳没有光和热一样。禅可以失去它所有的文献, 所有的寺庙以及所有的行头, 但是, 只要其中有悟, 就会永远存在。”我们便可以看出“悟”对禅宗美学的重要性, 是把握美的本质的方法。我们需要用顿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设计问题, 自人类造物以来, 人们都一直都在努力地开拓新的设计领域, 早期的设计理念当然更多倾向于产品的使用功能, 而现代社会, 人们在不经意间将人类的情感融入了产品之中, 产品有时不仅仅代表产品本身, 而是一个情感的寄托。这就需要我们对产品进行思考, 利用意境美和自然美来提升其整体内涵, 使产品具有形式美感的同时又带给人一种更为真实的体验, 这样便不乏是一种好的设计。

就如禅宗美学中也表现出了那对自然美的欣赏、肯定以及热爱, 学会顿悟, 站在设计师以外的角度去思考、去领悟。产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要具备使用价值, 现在更多的是基于使用基础之上的精神领域。

如果说思考和顿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则与这个观点不谋而合。他所指出的“无意识”并非真的无意识参与, 而是在人们对自己需求不够明朗, 或者还没有意识到某种设计的重要性的时候, 将这种“无意识”处理到每一个需要关注的设计细节中。这两款让设计师再熟悉不过的深泽直人的作品:壁挂式CD机及带托盘的灯设计 (如图1、图2) 。CD机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形式, 像排气扇一样挂在墙上, 开关让人联想到老式的拉绳开关, 并不自主产生一种要去拉扯一下的冲动, 随着音乐的响起完成整个使用过程。设计师考虑到的不仅仅是产品造型的美观, 更多的是人们的怀旧心理及使用过程中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托盘台灯的设计更是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产品生命的存在, 设计师抓住了人们生活中顺手把钥匙丢在某一处的细节, 当使用者将钥匙丢在托盘里, 自动亮起的台灯瞬间让使用者有了回家的感觉, 临行前取走钥匙, 灯光自然熄灭。这些看似简单而又巧妙的设计理念给传统的设计形式带来了新的诠释, 娓娓道出了设计师本人对于生活的热爱, 对审美的思考及生命的感悟。

(二) 心性

禅宗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心性, 以内省的方式实践, 比如“自我启蒙”、“不立文字”等, 我们希望能够看到事物本质, 而不是那些外在繁杂的修饰, 只有这样才能够追求绝对的空灵、纯净、安详的精神世界。禅宗美学中所强调的不是用特别具象的表达方式, 而是通过顿悟的方法学会领悟事物真谛的本领, 通过联想来思考并感悟, 这些都体现了禅宗所提到的“冥想”是有相通之处的。禅宗美学也对人工雕琢和修饰表现出了否定的态度, 强调的是使用纯天然的材料, 通过非常简单干净的手法来创造出空间上的广阔和美丽, 自然地反映出内心的空虚和冥想的性能。这样力求从一种自然的表现手法, 构成了最为独特的禅宗美学的美丽之所在。

只谈论造型风格来说, 许多中国作品都出现过方与圆的设计手法, 这也体现了禅宗所说的心性之所在, 自古热爱钻研学习的中华民族, 讲究的是无规矩则不成方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人有道, 方能长远也。这些, 与西方设计师所了解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但我们却可以从这些简洁有力的造型艺术以及富有逻辑语言的线条中品味到来自东方的禅意, 宁静而悠远的心境。

(三) 设计中的自然法则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孕育着太多不可思议的美。德国著名的设计大师科拉尼曾指出:“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这句话道出了自然界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我们学会运用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天然材料、生存法则, 对此推敲, 把握其本质规律的方式、方法, 锤炼自我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还需要具有扎实的生活基础, 才能够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寻找到设计的灵感。每当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神秘生物, 它就很大可能会是设计可能性的中心点, 这同样能够成为我们开拓生活的新方式。

通过冷静而简单的色调加以自然、质朴的材料组合体现得更加充分具体, 在关注微小的细节过程中使得人的内心平静而安宁。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人类环保理念的增强, 对自然保护意识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也更加的强烈。设计师以木、石材等天然材料, 加以提取各种元素的设计, 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 创造新的肌理效果来使人们体会自然。

按照自然景物中存在的规律, 将原有的自然属性以艺术的角度有目的地进行模拟、概括、加工, 设计成式样别致、新颖的植物形态的器物。图3、图4都是在自然形态花朵中提取元素。花, 万物之美, 移景以瓷, 在对泥料、釉色、窑温的探索中找到现代陶瓷与传统意境的融合。

三、禅宗设计风格的产品设计

(一) 设计中的“上上之道”

欲得其上, 必求上上。上上之道, 即是感悟纯净的内心世界, 追求美好的上上生活, 体味中国博大精深的禅道。崇尚积极的、丰富的、均衡的和自然的中国禅宗的智慧。在内省冷静的态度和看法纯粹的内心世界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上山虎”香台 (如图5) 的设计理念正是从我们说的中国禅宗文化中提取了灵感并加以创作, 作者想表达“石为山, 虎以人, 一步一个脚印登高而上, 虽香以燃尽, 印记犹存”的意境。作品把人生比作为猛虎上山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不可复制重来的过程里, 我们不仅在乎的是终点在哪里, 而且沿途风景一样的美丽让人忘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 学会正视自我, 不同的赛道, 我们都能够看到个人的价值, 在不经意间参透生活的奥秘。

(二) 传承的设计

传承, 顾名思义即设计要有延续性。杭州的物品设计在于传统的纸伞工艺, 杭州纸伞保留了几乎所有传统工艺, 最大的改进是让其结构简化。传统的纸伞伞面很平, 在有风的雨天很难抵挡斜雨。边缘下垂的设计, 看似简单, 但对遮风挡雨的性能有很大提高。为实现这个设计, 工艺师傅和设计师一起做了大量的实验, 最终这款“檐”呈现我们眼前 (如图6) 。将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用现代设计的方式重新定义, 让看来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古老工艺重新回到现代生活。

这种把皮宣纸糊上天然胶水, 一层层糊在伞骨上, 如果说这是余杭纸伞的传统工艺, 那么Paper Chair即是来源于设计师的一个大胆的想法, 把宣纸做成椅子 (如图7) 。Paper Chair利用了宣纸细腻的质感和韧性, 使其既具备温暖的触摸感, 同时提供非常好的支持力。宣纸由安徽泾县宣纸作坊制作, 糊纸由设计师和余杭糊伞师傅一起完成。本来柔弱的宣纸, 在特定工艺下, 具备和实木同样的牢固度。

四、结语

全文综合分析了禅宗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以及禅宗文化思想与设计的相通之处, 充分诠释了禅宗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人类从农耕文明走到工业文明, 技术的进步, 使得产品不再局限于实用功能, 尤其对于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中华民族来说, 设计师从大自然的动植物等事物中获得启发, 站在禅宗的角度来思考设计, 更意味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某种延续。

摘要:本文从禅宗文化与现代生活、禅宗文化与产品设计的联系及禅宗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三个方面着手, 充分说明了禅宗于设计中的体现, 分析禅宗文化对于设计的影响, 学习禅宗对于事物的看法, 举例阐述了禅宗世界里的造物法则, 从禅宗的角度了解自然规律, 对现在、未来的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禅宗,造物,产品设计

参考文献

[1]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 2005.

[2]铃木大拙.禅与生活[M].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3]李泽厚.华夏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5]肖小英.浅析禅宗文化与家具设计中的自然主义[J].时代文学, 2008.

禅宗的譬喻 篇5

禅宗的譬喻

禅宗虽主张不立文字,但禅师说法往往不离文字,还经常运用譬喻等手法,以期达到启发学人悟得清净本性的目的.禅宗的譬喻有修辞学和例证两种形式,譬喻可以创造出具体的.特定情境,从而引人注意,收到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

作 者:张胜珍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基础部,天津,300222刊 名:五台山研究英文刊名:MT WUTAI RESEARCHES年,卷(期):”“(4)分类号:B946.5关键词:禅宗 譬喻 作用

试论禅宗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禅宗文化;传统文化;标志设计;境界

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积极影响,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特别是在面对全球化的境遇,不少设计师、艺术家都在探索“本土设计”,这种“本土设计”,以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学思想为主旨。禅宗做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意蕴和心境诉说着东方古老的文明,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都产生深远巨大影响。标志,是一种大众传播符号,它以各种精炼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传达明确而特定的信息。据《说文解字》表述:“标,木杪末也。”“志,意也。”杪即树梢;意即意向。标志两个并列的字组成同义复合词,也可理解为是一种有寓意的象征符号,即“有意味的形式”。本文中结合这些受到禅文化影响的民族审美意识的标志设计来分析,我们应将这种东方哲学传达到具有东方韵味的设计作品中去,为我们开辟了新的设计思路。

一 禅宗的产生

禅宗是一个以“禅”命名的佛教宗派。“禅”字本身是来自于梵文 Dhyana(禅那)的音译。可以翻译为“静虑”,“弃恶”,“思惟修”,“功德丛林”等。《瑜伽师地论》里提到:“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慧苑音义》中说:“禅那,此云静虑,所谓静心思虑也。”基本上,禅有着这样的两层含义,首先是使心得到一种安定,然后是在这种安定的境界中思考和研究这样一种安定。

虽然禅的源头是印度,是印度佛教的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是禅宗却是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内外因素融合交汇之后,产生出来的的一个中国本土的佛教宗派——“禅宗”。

禅宗是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中国佛教宗派。它吸收了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并融汇了关于人与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

二 禅宗文化与标志设计的结合

禅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对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影响,促成了同本民族传统审美意识的形成。这些受到禅文化影响的民族审美意识又渗透到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当中,从而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风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陈幼坚先生设计的“Mr Chan”陈茶馆机构形象设计的标志中,用充满流动和韵律感的线条勾画出佛手,对中国人而言,线是表意语言,是取象达意的骨架。不容置疑,线条从来就不是客观的真实存在,而是主观认识对客观事物的视觉抽象,因此,它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浓重的感情色彩。中国文化注重生命的活力,而曲折多变的“线条美”恰恰正是凭借线的流转、灵动舒展来呈现东方人对生命的体验,时间的延续,并往往在时间的延伸中体现不隔不断的连绵的空间意识,同时也潜藏和浓缩着人的情感。“Mr Chan”标志中,佛手轻拈一片茶叶,与禅宗起源的“拈花微笑”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传禅宗的成立源于释迎牟尼佛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典故: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而默默不语,在场听众只有迦叶默然神会,微微一笑,于是佛祖便把这种伟大的佛法传给迦叶尊者。陈幼坚先生以形取神,形神兼备的把中国文化的精神元素和西方语言的形式元素融会贯通,用简单明了的设计语言,向顾客传达着品牌的内涵。这之中体现出来的不需文字,以心传心的方法便是禅宗的宗旨。

禅宗追求的是个体的某种觉悟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自己也成为佛。境界一方面是心境,另一方面有事喻象,不仅是自己悟,也可以诱导别人悟。中国移动3G标志,以水墨手法勾勒出G字,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右上方以中国印章刻画出3字。水墨书写的G字,由墨色到灰色以至呈现奇妙的浓淡度,向外延伸,使作品形成了意境和韵味,与朱红的数字3形成了虚实的对比。通过虚实技法而产生的画面效果更充满感染力,吸引观赏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禅宗主张以心传心不立之宗,禅指不立文字的目的,在于提倡直指人心的顿悟。水墨笔趣用或浓或淡或隐或现的墨色或干或枯忽急忽缓的笔触,将自己的体验感受形象的表达出来,描绘出一幅幅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生活画面。设计师通过对水墨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的感受,在标志中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等元素,不刻意追求水墨物象的外表之“像”,而注重“心像”的把握和“形神”的概括,剔除自然物象的表面真实,还原其内心真实,完好的表达了中国人的禅宗思想。

三 结语

这两年,世界上刮起一阵中国风,这是中国文化开始被世界认知的重要表现,但是这种认知还很肤浅,设计师往往只抽取一两个中国元素加以改良,没有触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不能叫做真正的中国设计。

我们需要反思,真正的优秀的中国设计不是装饰上传统的外衣,而是要吸收文化符号里所蕴藏的优秀的深厚的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以及构造出其美学形态的哲学体系和文化精神。文中分析的这几个例子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优秀的设计既要有先进的技术和条件,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心理积淀和现代的设计理念。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

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我们提倡向传统文化学习,学习不是对于符号的纪录,而是要把深厚的文化浸蕴到我们的创作神经,从而创造出更好更有生命力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节末.禅宗美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5] 陈红. 传统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8):178。

禅宗文化 篇7

关键词:禅宗,伦理秩序,美学标记,文化标记,世俗化。

引言:

从中华阐释美学上探讨“禅宗”的伦理文化, 其核心概念是对“空灵”的美学阐释。“空灵”思想所留下的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对东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空灵”思想的伦理秩序是和谐的, 这也体现出接受美学中的自觉本质是和谐的伦理秩序。西方文化积极接受禅宗“空灵”的美学标记, 说明了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可以是同一的。

一、禅宗思想的含蓄美

“禅宗”的智慧引起愈来愈多的社会关注, 这种智慧与中华伦理美学是相互关联的。

周裕锴说:“禅宗以超越语言的本体诠释取代了依赖语言的文本诠释。”[1]超越语言的本体诠释也是文化内涵的一种表象。实质上, 是一种独特的阐释美学。有关禅宗, 蒋述卓曾说:“超越语言而意在言外的特点。”[2]纵览中华文学典籍, 无不映射出禅宗神韵, 其精神境界之高足以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内涵。脱离禅宗谈中华阐释美学, 就会误读中华文化的内涵。禅宗主体思想是一种隐喻性的伦理文化框架, 从而产生文本的对话性, 形成了多元阐释的自觉。这种自觉性是中华阐释美学的独到之处。东方隐喻性思维的社会文化语境是内敛的, 是通过“韵”、“气”、“神”来超越语言的局限性, 实现其言外之意。文本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阐释的自觉。所以, 其阐释美学多以含蓄为原则。这种“言不尽”就为多元阐释留出了永恒的美学意义。这种永恒的美学意义在中国传统绘画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其留白的艺术就是要达到“韵”、“气”、“神”的通灵感, 从而提升中华传统文本对话中情系自然的神圣之美。这种人与自然的通灵交流完全脱离了文本对人的思维限制, 摆脱了思维的社会语境, 因而是超越语言的, 这与禅宗精神本质相符。蒋维乔曾说:“禅宗不立文字, 在行人心中……不待外求。”所以禅宗是超越文本意义的追求智慧的实践。“禅宗, 即最上乘禅也;故三学 (戒、定、慧)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一切万行, 尽摄其中。”[3]在“六度”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由伦理文化支撑的。对“六度”中的伦理文化美感进行阐释有助于中华阐释美学的发展。

二、布施的伦理学意义及阐释美学

布施是佛教文化之源。“恶”渊源于人性的贪婪。只有懂得和做到施予, 人类才能迈开通向智慧的第一步。这就涉及了社会伦理文化。孔子说:“施, 取其厚;事, 举其中;敛, 从其薄。”这是孔子所倡导的人伦和谐。圣经中说:“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德国弗洛姆曾说:“爱的本质是给予而非获得。”人们从施予中获得快感, 而这种快感是一种高尚的美感, 同时又是理性的。这就符合美学中所提到的美感范围。正如英国鲍桑葵在其《美学史》中所说:“康德认为, 自然界的秩序与道德秩序有一个共同的根源, 这个根源在于, 能感到美的人就能感觉到自然的必然性与理想目的之间的和谐。”[4]所以, 禅宗智慧达到了人与自然交流的和谐。实现这个和谐的基础是“布施”。秩序和谐需要人的洞见能力, 克里希那穆提说:“洞见是智慧以及与之相伴的美和爱。”同时他又提出:“文字妨碍了对事物或人的真实觉察。”[5]正如蒋维乔所说的“禅宗不立文字, 在行人心中。”禅宗“三学”、“六度”的思维形式积极影响着其禅悟心法与伦理美学的关联。可以把这种思维形式阐释为:“持戒当心境、忍辱是佛性、精进乃虔诚、禅定明智慧。”从艺术表象上, 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矜持内敛型的含蓄美感。从伦理美学上, 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性的自觉、乃至自律。其实, 这种精神内涵对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都起到了启蒙式的美学教化,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文化符号体系。禅宗的自觉、自律体现了“避杂念、净土悟道”。进而校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例如从中国唐宋绘画留白的虚实淡境中就可以看出禅宗心性空灵之和谐美。王柯平说:“禅宗空灵为美的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 见诸苏轼、严羽和张岱等人的文论诗说之中。”[6]禅宗“空灵”的审美感知深刻影响了唐宋诗风, 这样的诗句颇多, 所以就不在此具体介绍了。禅宗“空灵”的思想境界映射出古人所追求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理想伦理关系, 是个人思想的超脱。这也是一种追求精神内涵的去躁价值体系。对禅宗“空灵”思想进行现代性阐释有助现代人走出浮躁的泥潭。

社会浮躁现象是一种大众文化心理对实用主义的过激反应。任何社会和历史阶段都会出现类似现象。探讨中、西方社会文化思潮中的浮躁问题, 从哲学层面重新审视西方社会意识形态中的诸多矛盾现象, 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宝库——禅宗思想, 及其处世哲学之美。这就更加促进禅宗思想的东、西方对话, 从而丰富禅宗思想的现代性意义。与此同时, 智慧社会一定会推动我们的社会认知体系能够积极抑制社会浮躁现象、庸俗风气。避免出现“浮躁多、布施少”。社会上“布施”少, “浮躁”自然就会多起来。

三、禅宗的文化标记与伦理秩序

禅宗哲学的静美感正在融化现代性中的“浮华躁动”。禅宗已经成为文人雅士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追求。蒋述卓说:“中国禅宗的出现是佛教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大事件。”他还提出禅境为“明心见性”的观点, 即“人格的澄明”、“精神的澄明”。刘恒在其《21世纪东方禅美学》中提出了“禅美学”的观点。[7]东方艺术崇尚澄明美。从诗人的人格到文人的精神世界, 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温度。所以追求“澄明”是禅宗伦理美学的智慧。禅宗世俗化转向是人们历来渴求从文化智慧中获取愉悦的美学需要。人们对自由的渴求首先表现在审美追求上。禅宗的独特气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上的“东方静美原则”。这也使得中国古典艺术美学与禅宗哲学融为一体、难分门户。“澄明美”也是禅宗的美学标记。这个从美学标记转化成文化标记的过程也是审美的重大实践活动。探讨其美学标记是如何转化成文化标记, 就要探讨禅宗演化的跨文化逻辑。从中西方伦理美学层面对“澄明美”的文化价值取向进行阐释, 探究其转化成文化标记的社会背景, 有助于理解禅宗在古今中华文化中的世俗化身份, 以及禅宗的现代性意义。西方社会中的宗教与科学、人文主义与殖民主义、“功利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与“哲学目前的状态有趣地显露出整个理论模式的枯竭。”[8]之间有着伦理上的关联, 也反映出西方伦理秩序上的矛盾由来已久。这类矛盾并没有在西方文艺理论中得以很好地阐释, 其矛盾现象反而越来越多。

“禅宗”的伦理秩序是和谐的, 其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是同一的。西方文化中的这些矛盾可以在东方“禅宗”伦理美学中得以阐释。禅宗所提倡的“精神的澄明”可以使得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秩序和谐起来。“精神的澄明”也是符合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审美视域。“殖民主义、功利主义”虽然带有西方文化标记, 但是并没成为美学标记。只有“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时具有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而禅宗生活带有深刻的东方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 体现在其“空灵”的美学标记易于被西方文化所接受。这种“空灵”的伦理秩序是和谐的, 也是具有跨文化性的世俗影响力, 有助于改变浮躁的社会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3, 第3页, 第18-19行。

[2]蒋述卓刘绍瑾古今对话中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2012, 第292页, 第19行。

[3]蒋维乔佛教概论岳麓书社长沙2013, 第106页, 第21-23行。第104页, 第11-13行。

[4]鲍桑葵著刘超编译美学史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北京2012, 第109页第15-17行。

[5]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张春城唐超权译,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北京2010, 第54页, 第6行、第80页, 第8行。

[6]王柯平跨文化美学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14, 第147页, 第7-8行。

[7]蒋述卓刘绍瑾古今对话中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2012, 第275页, 第26行, 第279页, 第16行, 第284页, 第13行。

禅宗文化 篇8

关键词:禅宗,无印良品,朴素

思想是设计的灵魂, 文化内涵是设计的最高表现。日本文化中, “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由禅宗而衍生出的禅宗哲学更是对日本设计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印良品 (MUJI) 创始于日本, Muji“无印”意为“No Brand” (无品牌) , 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当众多企业哄闹的宣传自身品牌文化, 其起点便输给了无印良品。无印靠着它的无华简朴, 及还原商品本质的手法, 追求低调反而成为闻名世界的“No Brand” (无品牌) 。“兰芳不厌谷幽, 君子不为名修”的无印良品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 大巧不工, 大象无形”的境界。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正是禅宗文化的本质内涵。

一、材料使用篇: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 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禅学的基本精神常常以wabi、sabi、shibu体现。“Wabi指的是空寂、朴素、一无所有;sabi意为幽雅、精炼, 也就是“经过沉淀后所散发出的痕迹”;shibu“涩”是指收敛的、不买弄的, 或朴素中雅致的精炼鉴赏。

而无印良品的设计正是强调了它们共同的特征——素朴的设计美学。为了环保和消费者健康, 无印良品规定许多材料不得使用, 如PVC、特氟隆、甜菊、山梨酸等。在包装上, 也多采用透明和半透明, 尽量从简。无印良品使用无人工着色和香料, 只摄取必要的营养, 排除一切不必要的要素。他们一方面倾向于“无设计的设计”, 使用最合适的素材和做工, 实现“素”而有意趣的设计;另一方面不以低价为目标, 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加工技术和细致入微的设计风格。如MUJI的文具, 尤其是再生纸系列, 和各类小型储物附件, 可说是体现了MUJI的精髓。它们简单好用, 最重要是环保。

这种素朴精神的原则是“所有事物和谐的价值”, 尤其注重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强调与大自然的调和、对自然材质的珍惜与爱护, 发挥材料的本质并探讨其内在性灵之美, 这些无不体现设计中对物性的尊重。这是禅文化对无印良品的深入影响下的表现。

二、色彩篇: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禅宗推崇自然朴素之美, 反对人为的束缚、刻意的雕琢、虚伪的华饰, 平淡自然, 简单真切, 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铺陈、藻饰。未经雕饰的原木是朴, 没有染色的白帛为素。朴素是事物的天然本色、原始状态。无印良品以朴素为美, 正是取它的这种含义。

无印良品的理念是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以人为本, 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 采用原色素材, 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 让消费者去欣赏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其产品以极简主义的色彩为标准, 单一色系、工整线条中包含趣味十足的创意, 简约中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提高。除了店面招牌和纸袋上的标识之外, 在所有无印良品商品上, 顾客很难找到其品牌标记。在无印良品专卖店里, 除了红色的“MUJI”方框, 顾客几乎看不到任何鲜艳的颜色, 大多数产品的主色调都是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

在商品开发中, 无印良品对设计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例如, 服装类要严格遵守无花纹、格纹、条纹等设计原则, 颜色上只使用黑白相间、褐色、蓝色等, 无论当年的流行色多么受欢迎, 也决不超出设计原则去开发商品。在无印良品的设计中你会感到好像雪花静静地飘落, 好似微风轻轻拂过。没有现代一些设计作品中的那种暴力感, 没有冲突与高潮, 没有草野气, 多是细致的、平静的抒情, 以冷澈的色彩、平和的神情, 冷淡中创造了一个梦与现实分不开的世界。

平淡自然绝不是人们常说的单调乏味的平淡, 只是寡淡无趣, 面目可憎, 其妙处高处在于寄至味于平淡, 有象外之象, 境外之境, 平却平得有趣, 淡却淡得有味。简单的色彩不会哗众取宠, 不会喧闹, 不会拥挤不堪, 它们就那样的存在着, 以一种安静而稳重的方式提供服务, 让你仿佛忘记了它的存在, 你再使用产品的时候, 不会刻意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产品上, 从家具、家饰到服装、食品, 皆给人一种亲切熟悉感, 真正体现了人机的和谐。这是一个境界。

三、形式结构篇:貌似“枯淡”, 而中实膏美

无印良品在处理型态的机能与形式时, 主张“形式与机能的和谐统一”, 也认为外观形态、机能与器物本身同等重要。用简洁的方式回到了设计的起点, 在设计形式的表达上由于去掉了多余的元素, 因此显现得异常纯净。当物体的所有组成部分, 所有细节以及所有连接都被减少或压缩至精华时, 它就会拥有这种特性。这就是去掉非本质元素的结果。这种减退的状态促成精炼的形式, 将内在特征隐藏在表象的特征上, 以最少的元素表现丰盈的内涵意义。体现了禅宗讲究和谐的原则。设计语言能够达到精炼的状态, 无疑是艺术层次中的最高表现——“恰到好处”, 任增减都会破坏它的纯粹之美。不仅是外观表征上的简约, 在内在层面的思维中亦传达出一种精炼的思想层次。无印良品设计表达出对简朴信念的尊崇。简朴的精神体验是清除多余物质, 回归本质。因而很精炼, 由于被减至最基本元素, 因此设计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就变成设计中的关键, 设计师在设计细节上的处理十分低调, 以似无设计中体现出设计感, 无声的阐述抽象、无形的难以言传的禅学精神。如MUJI著名的CD播放器。它的外形好象排气扇, 排气扇一拉就会排气, 这个CD器一拉就会播放音乐。极具创意, 实在可爱。

四、产品宣传篇:正法眼藏, 涅盘妙心, 实相无实相

禅宗意为“静中思虑”, 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 以期证悟本自心性。无印良品从不进行商业广告宣传没有商标, 没有品牌, 只求消费者舒适的使用, 正是禅意的表现。就如木内正夫所说:“我们在产品设计上吸取了顶尖设计师的想法以及前卫的概念, 这就起到了优秀广告的作用。我们生产的产品被不同消费群体所接受, 这也为我们起到了宣传作用。不刻意宣传, 不虚夸广告。一切回归了朴实自然, 回归了本心。

五、总结感悟:冲澹深粹, 出于自然

禅宗文化 篇9

关键词:禅宗思想,旅游纪念品,南岳文化,设计本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朵花,蕴藏了整个世界。1这是禅宗文化的生动体现,传达了禅宗“道”的本质,也是禅宗的终极境界,强调“一物亦无”,而又“包罗万象”,主张从生命现象去体认自我的本心、本性,把我本心、本性的基础上去克服主体与客体。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一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正是人们在认清一种事物后的一种返璞归真。2设计的领悟之道与禅宗的参详之道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第一阶段指的是工业设计发展初期的设计形式,遵循理性的设计思维模式,用抽象的几何体概括设计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便出现了第二阶段的设计水平,人们希望能够展现张扬的个性而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而便出现了集中把设计方在表面装饰上的设计风格,导致很多设计偏离了初衷,这是设计师们便开始反思设计的历史与发展,如何摆脱喧嚣的混乱的产品设计市场,让设计回归自然、回归本性,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目标,实现“一物亦无”却又具备丰富内涵的境界,回归本性,实现设计的本心。

一、禅宗思想研究现状

1. 禅宗的设计美学研究现状

目前对禅宗文化与禅宗美学方面的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于禅宗体系和美学的关系性的研究,中国对于禅宗的研究应用更多地体现在山水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布局上,与现代产品设计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则为数不多。

在汉传佛教宗派中,禅宗可谓是最具特色和最具影响力的宗派。禅宗文化就是以中国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对中国文人画、山水诗、性灵文学、宋明理学及至现代园林建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传播到了亚洲其他国家,并影响到了欧美国家,如日本“无印良品”的产品形象及品牌理念,无印良品的“设计即‘空’”,产品外形极其单调,与时尚和潮流毫无关联,因此一度被称“无设计”3;Apple简单的“方导圆”体现了乔布斯的禅宗理念,看似“无”的设计实则包含了丰富的设计内涵;贾伟的上上品系列设计(见图1),以“禅”感悟生活,遵循“述而不作”的创作原则,体现内心的平和态度,感悟纯净的内心世界及人生领悟。他们的设计理念无不与禅宗的观念融合贯通,用极致的简约设计传达质朴的精神面貌,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更带来精神上的启示与沉淀。

2. 南岳旅游文化产品现状解读

我国禅宗圣地众多,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使文化旅游成为我国重要的人文资源旅游项目。而作为旅游景点最大的收入除门票外,则是来自旅游商品的销售,但今天各个旅游景点的产品太过雷同,缺乏地方文化特色,人云亦云。南岳衡山作为重要的佛教旅游胜地,虽然以其著名的宗教特色每天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但是依然缺乏有南岳宗教特色的文化产品,难以从精神层面满足游客对佛教文化本质与本心的领悟,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及体验。南岳佛教文化在素来享有极高的评价和地位,但南岳衡山在佛教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却处于较低端的局面。

二、以禅宗思想为指导的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本性回归

禅,可以修心养性,让人的心灵在闹市中得到一片宁静,但禅又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去感悟,离开了生活,“禅”字便失去了意义。人对于“禅”的解读要从日常生活及生活用品中才能得以参悟。因此,设计要懂得取舍,敢于失去,简单就是丰富,简约即是内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基于禅宗思想的旅游产品设计应体现禅宗的本原,让设计恢复本来清净的面目,清净而无染。

1. 基于禅宗文化视角的南岳建筑和景观研究

南岳有很多重要的佛教建筑和景观是禅宗文化的载体,也是佛教旅游产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墨镜台是南禅文化重要遗址,南岳大庙是中国南方和五岳中最大的古建筑群,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上封寺等都是有名的寺庙,还有众多书院遗址等。因此要想打造以禅宗文化和思想为依托的南岳旅游文化产品,必须充分研究禅宗文化对南岳佛教建筑和景观风格、特点、表现方式等的影响,通过禅宗文化在这些建筑和事物的不同呈现方式中解读禅宗的本质,将其符号化用以指导南岳衡山独特的旅游景观设计及其衍生产品设计。

2. 以禅宗文化为特色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研究

体验型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南岳衡山有着厚重的禅宗文化历史底蕴,而且这种历史底蕴不但影响了中国,对亚洲其他国家及欧美国家都有很高的认同度,因此对禅修、禅茶这种特色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禅修、禅茶的禅意空间设计、禅意建筑设计、禅意室内外环境设计,让游客通过设计感受到禅宗的本心与本性。

3. 基于禅宗文化视野的南岳旅游商品设计

该类设计是旅游产业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南岳衡山目前主要的旅游商品是以祭祀用品为主的传统香烛、纸之类的产品,偶尔在一些商店中也会出现在其他旅游景点司空见惯的旅游纪念品。反映南岳衡山地方文化与南岳禅宗文化的产品除当地食品外几乎没有,因此,开发南岳地方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急需对南岳衡山的禅宗文化进行深度分析与研究,以产生真正体现南岳独特品牌的旅游产品,让设计回归本性。首先通过查阅南岳衡山的佛教文化资料,掌握独特的宗教文化背景,如抢香头、南岳庙会、朝寿佛、南岳香期、划旱龙舟、出天行、抬地故事、牛头报春、闹田灯、春放荷灯等宗教及民间风俗;然后对南岳衡山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等进行收集整理,挖掘其中的禅宗文化内涵符号;然后对南岳衡山宗教的装饰、绘画、建筑、书法等艺术形式进行研究,提炼其中代表禅宗文化内涵的素材;最后对南岳衡山佛教器物进行研究,如佛教八宝、祭祀用品、佛教建筑、佛教行为等,挖掘其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产生影响比较大的素材进行分析。

基于上述详尽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以禅宗文化与美学的观点出发,对南岳衡山进行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的整合设计,以实现设计的本性回归。以南岳衡山的四季变化为切入点,将四季交替变化融入到旅游产品设计中。在禅宗的心性和自然的变化相结合,“春看花,夏观云,秋望日,冬赏雪”南岳四季奇观更是创造出了“物生物灭”的审美理念,万物的变化使人心有所感,自然之气与人一脉贯通,“花、云、日、雪”是物,物为情所激发,情凭借物表现出来,万物皆体现人的性情变化。图2中的设计对春花、夏云、秋日、冬雪四种“物”不加以任何修饰,体现自然的本原,用简约的造型和纯粹的色彩表达春天花的姿态,夏季云的飘渺,秋天朝阳的暖意,冬季冰雪的纯净。以设计来印证人与物的变化,无论如何变化,终将归于根本,映射出禅宗思想的本性回归。

三、结语

禅是一种心灵之道,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审美感受,禅是一杯茶,一首诗,一幅画,一本书,一件作品,禅是当下的美妙存在。无论是一件作品,还是一段音乐,只要是纯净的、无染的,我们都会被其打动。南岳旅游文化产品设计需要体现南岳特有的禅宗思想及文化内涵,正确处理禅宗文化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去享受、去感受禅的意蕴,由染求净,4让设计更加有内涵,在对禅宗文化理解的前提下指导旅游产品设计,实现设计的本性回归。

注释

11 .方立天.寻觅性灵—从文化到禅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3-205.

22 .廖兆龙.禅宗文化与绿色设计[M].重庆:包装工程,2010.S1,131.

33 .陈旻瑾.论日本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禅意美[M].重庆:包装工程,2010.4,121.

日本俳句与禅宗 篇10

关键词:日本俳句,禅宗,寺庙

引 言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韵文学最早的传统形式——和歌, 经过短连歌到长连歌再到俳谐连歌的发展, 在室町时代后期, 山崎宗鉴、荒木田守武等人又将俳谐连歌的发句独立起来, 产生了最早的俳句。俳句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 一首俳句由十七个音组成, 每首俳句有一个季题。季题就是指与四季有关的题材, 与春夏秋冬四时变迁有关的自然界现象及人事现象都包括在内。松尾芭蕉在俳句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使俳句由俗到雅, 由滑稽文学到严肃的文学。而后又经过谷口芜村和正冈子规等人的改革, 俳句日趋成熟, 并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对中国、法国和英美。当代著名诗人赵朴质就创作了不少汉俳。此外, 我国还有著名的以日文创作俳句的葛祖兰, 出版有《祖兰俳序》。在法国, 有人模仿日本俳句的形式创作了“法国俳句”, 在英美, 产生了许多“英俳”诗人和俳体诗理论家。如“垮掉派”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就用英语创作了七百多首俳句。

一、俳句与禅宗邂逅

俳句有一种独特的简洁凝练, 自然闲寂的艺术韵味。而俳句艺术魅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禅宗。“禅”, 是梵语“禅那” (Dhyana) 的音译简称, 其意译为“思维修”或“定静虑”, 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铃木大拙曾指出 :“迄今为止, 俳句是用日本人的心灵和语言所把握的最得心应手的诗歌形式 , 而禅宗在其发展过程中, 尽了自己卓越的天职。” ( 郑民钦, 2004:274) 禅的参与直接推动了俳句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可以说, 从俳句正式进入艺术殿堂的松尾芭蕉时代到当代新俳句, 期间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 禅宗对俳句的影响不仅从未消散过, 而且已经成了俳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像血液一样渗透到了俳句的每一个细胞里。

“禅”于6世纪起源于印度, 印度禅讲静观, 讲无我, 形式上以坐禅为主。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时期把印度禅宗引入中国, 到六祖慧能时期, 禅宗脱离了印度的厌世生活态度和苦修参禅方式, 追求一种顿悟, 一种精神, 强调个人的体验和感觉, 由此开创了真正的中国式禅宗, 而影响俳句的正是这种被汉文化变异的产物。到唐末, 中国有禅宗五家, 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十分兴盛。奈良时代, 中国禅宗开始传入日本, 但并未产生很大影响。镰仓时代, 僧侣荣西将中国临济宗传入日本, 禅宗“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旨为日本武士们“提供了不靠一切形式、不依任何他力即可成佛的法理”, ( 刘毅 , 1994:176) 因此得到镰仓幕府的大力支持, 引起了人们对禅的关注和重视。其后, 僧侣道元传中国曹洞宗入日本, 此后临济宗和曹洞宗形成日本禅宗两大流派。

俳句诞生于室町时代。叶渭渠指出:“室町时代的文化, 不是有禅宗的影响, 而是禅宗成了室町时代的文化。” ( 叶渭渠, 1997: 199) 室町时代, 从统治阶级的室町幕府到平民百姓, 禅宗思想已渗透到日本生活、艺术的各方面 , 对绘画、建筑、剑道、茶道、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方面尤以俳句较为显著。

禅宗与俳句得以水乳交融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日本俳人多为僧人, 或者与僧人、寺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有“俳谐之祖”之称的山崎宗鉴, 是战国时的禅僧。“俳圣”松尾芭蕉早年曾跟随禅者北村季吟学习俳句, 后来跟随佛顶法师参禅, 他还喜爱阅读各种禅师语录。著名的女俳人加贺千代女在经历了丧夫又丧子后深感人生的无常, 51岁时剃发入佛门, 号素园, 所以也被称为千代尼。剃发修行, 参禅打坐使她对人生和俳句创作有了更独到的体悟。

二、禅宗对俳句的影响

禅宗对俳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意境追求方面。禅宗精神的实质在于“悟”, “悟”就是靠自身的体验抵达存在的智慧彼岸, 是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回归, 讲求“见性成佛”, “顿悟成佛”。在禅宗看来, 概念和理论体系都是附加之物, 它不是心灵的一部分, 它只是使人暂时变得知识丰富, 却不会帮助人们获得“悟”, 对于追求禅的大智慧的人来说, “悟”就在于一瞬间的得道, 在于电光火石间的大彻大悟, 它不依靠任何外力, 只能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到答案。年纪尚轻的僧人总是渴望从老者那里获得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而智慧的老者从来不会告知任何秘诀和要领, 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秘诀和要领。“悟”是直觉的体验, 是直接与心灵沟通。铃木大拙说过:“要了解日本人, 就意味着必须理解俳句;要理解俳句, 就应该体验禅宗的悟。” ( 铃木大拙, 1989) 严羽也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大抵禅道唯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悟。” ( 郭绍虞, 1983:12) 俳句创作正是追求灵感的捕捉和直觉体验。“釣鐘にとまりて眠る胡蝶かな” (译:石老寺钟的裂缝里, 酣睡的蝴蝶哟。) 这一景象的出现也许是出于“无意识”, 但与疲倦了停落在吊钟上的彩蝶柔弱的身躯相比, 沉重的青铜吊钟是个庞然大物, 当圆木撞击, 铜钟轰鸣时, 这只安详的蝴蝶会怎样呢?强烈的大与小, 强与弱的对比, 拨动读者的心弦, 引起读者无穷的遐思。禅宗的生死观、无常观, 皆浓缩在这十七个音里了。俳人捕捉到自己瞬间情绪, 将个人的直觉体验以直接的方式记录下来, 俳句的“禅意”也正是体现在这里。

俳句取材多来自于大自然。禅宗所倡导的“山林水鸟皆宗佛法”的内聚理解方式和“我心即山林大地”的外射观察方式的结合 , 使得俳人们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溪都感到亲切, 用心灵直接和自然沟通。这也许正是禅宗所说的“梵我合一”, “物我合一”的境界。俳句亲近自然还与日本俳人与僧人和寺庙联系密切有关。僧人们爱自然, 因为他们住在寺庙里, 远离市井和人群, 环绕他们的是自然山水, 鸟语花香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 正如铃木大拙所说:“由于禅院一般在山林之中, 禅僧们得以与大自然终日相随。他们同情自然, 亲近自然, 并发自内心地模仿自然。他们观察着为市井之人所不知的虫鸟、山兽、岩石和溪流。这种观察的特殊之处在于深深反映出了他们的直觉。和那种博物学家不同, 禅僧要在观察中直接契入对象的生命。因此不管描绘什么, 都必定表现出他们的直觉, 在他们的作品中, 处处蕴含着‘山与云’的精神。” (铃木大拙 , 1989:27) 河合凯夫写道:“碧流のその先をゆく青嵐” (译:碧水奔流, 熏风吹起在前头。) 夏天, 熏风吹过河面, 碧绿的水哗哗向前流去, 熏风拂过青葱的草木, 草木在风中摇曳。碧水, 熏风, 草木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夏日情趣图。俳人对自然的爱, 犹如农人对四时变化, 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感知, 他们以一颗顺应自然的心虔诚地企盼在收获的季节里得到自然丰盛的赠与。俳人们以直觉描写自然, 将自己和自然融合, 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熏风在前面吹起, 而“我”直接契入碧水的生命中, “我”就是那“碧水”一直向前流去, 有湍流, 也有平静, 但始终一往无前。俳人们从自然中寻求慰藉, 远离纷扰的都市, 于是他们笔下的自然更显超然脱俗。如河合凯夫的另一首俳句:“神ながら禅いくたびも音を変えて” (译:面对亡魂, 秋蝉几度变鸣音。) 秋天是万物凋敝的季节, 所以秋天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通常都是感伤的。面对亡魂我们感到悲哀, 以这样的心情来听秋蝉, 似乎鸣音中也充满了悲伤悼亡之情。然而, 秋蝉是活的生命, 它的鸣叫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 秋蝉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但把其放在更广阔的的天地中来看, 蝉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却是接近永恒的存在, 面对人事的变迁, 禅的鸣音会改变, 却不会停止, 人的多变在自然的不变面前显得那么渺小。而人生就应像秋蝉一样, 以超然脱俗的心看万事万物, 在人与自然的深深契合中无所执着。

禅宗的宗旨是“不立文字”, 当宗教的直觉必须用文字来表达的时候, 特别讲究文字的简练, 不是曲折隐晦地点到即止, 就是借用种种比喻, 以此来激发读者的主观想象力并期待有所领悟。在这样的宗教观的影响下, 俳句创作上也追求凝炼含蓄、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俳句形式上短小凝练, 内容上却表达深邃, 由此形成了言简意繁的创作特色。俳句都是十分短小凝练的, 只有十七个音节, 但却蕴含着创作者博大的思想和复杂的情感, 而且俳人们喜欢以具体景物动植物来做比喻或象征物。当然, 这种的短小凝练的形式也符合岛国人细腻的性格特征。

当代著名俳人佐藤和夫酷爱养猫, 出版有俳句集《猫也如人》, 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短日の日向消ゅれぼ猫もまた” (译:冬昼阳光转瞬消, 猫犹觉寂寥。) 诗中写道, 冬天的阳光非常短暂, 转瞬即逝, 阳光消逝后留下的阴郁, 让猫都感觉到了寂寥。然而真的是猫感觉到了寂寥吗?作者并不能走进猫的内心世界, 其实真正感到寂寥的是作者自己, “猫”不过是一个比喻或者幻像而已。禅宗讲“世界万物, 皆我心幻化。”由于俳人们擅长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 因此山水、草木、花鸟均为有情有义、通人性的存在。这也是俳句艺术生动形象的缘由。

铃木大拙说 :“在感情达到最高潮的时候, 人往往会沉默不语。因为任何语言都不可能把此时的感情确切地表达出来, 或许连十七字也过于多。无论在什么场合, 多少受到禅的影响的日本艺术家们, 为了表现自己的感情, 产生了用最少语言的倾向。如果十二分地表现了感情, 就失去了暗示的余地, 暗示力是日本艺术的秘诀。” (铃木大拙, 1989: 154) 俳句是俳人们突然跃动的灵感之光的捕捉物, 它是俳人们的情感碎片的最精炼的组合。它往往借用各种比喻或欲言又止地点到即止 , 以期待读者可借助想象的翅膀自由驰聘 , 在有限的语言环境中感悟到无限的思维空间, 追求“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的境界。日本近代俳人泊月有名句 : “负曝冬日下 , 物我两忘情。”表达的正是这种与自然融合的喜悦之情。当代俳人宫崎重作收录在《苇航》中的这首:“梅咲くや仏に逢えるとてろまで” (译:梅香阵阵, 走到尽头见故人。) 翻译成汉语后寥寥的十二个字, 却好似讲完了一个故事:有人追随着阵阵梅花香, 走到尽头和故人相会。安田笙在解释这首诗时说:“唯有极端的迷妄才能有极端的悟道……此句究竟表现的是‘迷妄’呢, 还是‘悟道’呢?” (李芒, 1991:6) 也许这故事正是比喻一个人“悟道”的过程, 在这之前也许他罪孽深重, 也许他碌碌无为, 当他穿过梅花香, 穿越“一花一世界”到达尽头, 便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启迪, 和故人的相遇表示心灵的回归, 回到生命的起源中去寻找自我。十几个字却包含了如此多的内容, 可谓做到了言简意繁。

三、关于俳句与禅宗结缘的思考

可以说, 禅宗与俳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深深契合在一起, 从内容到形式, 禅宗的影响早已深入到俳句的“骨髓”。这种宗教智慧与文学审美的结合, 对一种文学形式来说, 到底有几分积极意义, 几分消极影响呢?

从禅宗对俳句情感内涵的积极影响来看, 禅宗使俳句由俗到雅, 由滑稽诙谐、插科打诨到清新有趣又不失严肃。禅宗思想强调的“悟”、“梵我合一”等, 使得俳句具有超然脱俗的闲寂美。众所周知, 松尾芭蕉之前的俳句, 往往过分流于庸俗而不具有太多艺术价值。松尾芭蕉是使俳句由俗到雅的功臣, 他笔下流溢的“闲寂”和“余情”皆是受了禅宗的影响。可以说是松尾芭蕉俳句中的禅宗因素提高了他俳句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当代的俳句在禅宗的影响下依然延续着这样的雅和超然脱俗, 正是因为这一点使俳句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例如饭田龟太的一首俳句:“雪山のどこも動かず花にほふ” (译:雪山永不动, 樱花正芳春。) 樱花因为短暂所以美丽, 生命因为无常所以可贵。雪山象征不变, 变与不变静默对峙。

当代的俳人们从禅宗精神中获取养分和灵感, 他们在题材选择上依然偏向于自然。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犹如一次修行, 是身体和灵魂的对话才产生了如此精美的句子。禅宗的独特魅力使俳句数百年来保持了恬静寂寥的风格, 一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非凡的艺术感染力。禅宗为浮躁的现代人提供了宁静思考的可能, 而俳句依然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但是, 禅宗对俳句的影响也不完全是积极的。首先“悟”和“物我合一”必定要求俳人们远离市井, 远离社会, 到自然中寻找绿洲。过度的出世思想会让俳句表现为对当下的生活和社会的过度疏离, 缺乏与时代的共鸣感。其次, 禅宗倡导人们回归自我, 从自身寻找生命真谛, 这不利于诗人关注与挖掘重大社会历史政治等题材, 从而把创作局限于个人情绪抒写的狭小天地。因此在风云骤变的世界中, 俳句显示出的是久居庙堂之远的孤寂, 这多多少少影响了俳句的发展。

结束语

从禅宗对俳句形式上的影响来看, 禅宗追求的“不立文字”、直觉体验等使得俳句简洁含蓄, 独具韵外之致。而俳句的兴盛也使得禅宗思想传播到更为广阔的范围, 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欣赏俳句而对禅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禅宗抽象的禅理也由于俳句这种文学形式的表达显得通俗易懂。但是禅宗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俳句的发展。总而言之, 俳句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已经被广泛流传和不断发展, 理解俳句与禅宗的联系有助于读者更深层次地体验俳句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郑民钦.日本民族诗歌史[M].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4.

[2]刘毅.悟化的生命哲学——日本禅宗今昔[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4.

[3]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4]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9.

[5]郭绍虞.沧浪诗话校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6]彭恩华.日本俳句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3.

[7]李芒.当代五人俳句选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 1991 (4) .

禅宗文化 篇11

关键词:全球化;江西禅宗;祖庭文化

0 引言

经济政治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对于经济政治活动的影响起着重要的反作用。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位于世界前茅,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经济全球化,是现代世界各个经济紧密相连的结果,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21世纪初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国开始于我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

禅宗祖庭,主要是指佛教禅宗祖师即初祖所居住、弘法布道的寺院。禅宗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江西省,是我国的重要佛教文化旅游省份,佛教禅宗虽然在许多地方都存在,但是大部分祖庭及历代高僧大德都在江西、湖南等地方建寺,这些年江西省通过各种努力大力去发展当地禅宗祖庭文化,当地本着“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宗旨,大力弘扬禅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国内江西禅宗祖庭文化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有陈荣庆;张惠在《用寺院经济推动江西禅宗旅游文化产业的新发展——以宜春禅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为例》的研究中,以江西宜春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目前发展宜春禅宗旅游文化产业的最佳选择是优先发展禅宗寺院经济,通过鼓励和扶持寺庙直接进行产业及商业活动来破解宜春宗教旅游业的困境,进而推动禅宗的发展。

1 全球化背景下江西禅宗祖庭文化继承与发展困境

1.1 全球化淡化人们对禅宗祖庭文化的印象

文化的传承需要大众的传播,如今禅宗祖庭文化的传播不是很顺畅。虽然江西省禅宗祖庭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江西宜春、九江等地有着象征禅宗祖庭文化的发展的古迹,但是真正了解江西禅宗祖庭文化的老百姓非常少。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宗教文化,尤其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一些思想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现代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有着崇洋的心理,在西方宗教文化与本土宗教文化冲突之际,很多年轻选择追寻西方宗教文化。本课题在研究中开展了一项简单调查,对象是江西省大学生。随机调查了100名大學生,其中75%的学生对禅宗祖庭文化基本不了解,有20%的学生对禅宗祖庭文化稍微认识,只有5%的学生对禅宗祖庭文化比较了解。而这100名学生中,有80%的学生有主动了解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有15%的学生是不排斥这些宗教文化,只有5%的学生是拒绝西方宗教理念。

1.2 全球化背景下各地政府对祖庭文化的传承不够重视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江西省政府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本土经济,提升当地人们生活水平。但是经济发展的背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却没有得到重视。这几年江西省很多禅宗寺庙破烂不堪,却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一直无法维修。一些祖庭文化传承地负责人也提到“目前寺庙的维修主要是依靠慈善资金以及香火钱,但是资金非常有限”。目前,江西省的各种禅宗寺庙非常多,但是很多寺庙随着时代的变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真如寺、宝峰寺等,寺庙中的很多文字及图案也变得十分模糊,而宜丰县 洞山寺,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宋代,如今洞山寺很多祖庭文化古迹已经无法考证相关内容,影响祖庭文化的传承。

2 全球化背景下江西禅宗祖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新路径

2.1 发展佛教文化旅游,传承禅宗祖庭文化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旅游是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老百姓在旅游中近距离去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江西禅宗祖庭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旅游产业的推动。首先,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对当地祖庭寺庙的保护与维修,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观赏。

2.2 高校培养宗教人才,发展禅宗祖庭文化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发展禅宗祖庭文化需要高校的支持与协助。首先,高校可以开始关于禅宗祖庭文化的相关选修课程。目前,国内高校开设宗教研究的学校比较少,除了部分高校有相关的硕士点,大部分学校本科阶段都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江西省有几十所高校,可以借助各高校平台,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宗教人才,发展禅宗祖庭文化。例如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名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硬件设施以及师资力量,开设江西省禅宗祖庭文化的学术研究,邀请社会对宗教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与学者参加相关的论坛,同时在高校召开禅宗祖庭文化讲座,让广大师生重新认识禅宗祖庭的相关历史。

2.3 面向世界,加大江西禅宗祖庭文化全球传播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一方面,国内要引入西方文化先进思想,与本土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加大力度对禅宗祖庭文化的创新与传播。另外一方面,更要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江西省政府,应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例如组织相关的禅宗祖庭文化研究学者到国外进行讲学,在国外兴建祖庭文化学习基地,这样吸引国外学者对祖庭文化的深入认识。

3 结语

总的来说,江西禅宗祖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当地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江西禅宗祖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遇到了较多的障碍。在新的时期,要进一步继承与发展江西禅宗祖庭文化,就要大力发展佛教文化旅游,传承禅宗祖庭文化,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禅宗祖庭文化,面向世界,向全球传播江西禅宗祖庭文化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黎氏垂庄.越南南河地区十六至十九世纪中国禅宗的传播和发展及相关文献的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文术丽.成都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禅宗的美学智慧 篇12

关键词:佛教,禅宗美学,艺术境界

禅宗美学的理论研究中国的美学智慧诞生于儒家美学, 成熟于道家美学, 禅宗美学的问世, 则标志着它的最终走向成熟。区别于庄子美学或玄学美学, 禅宗自然观的美学品格在于自然的心相化, 禅宗美学是人类审美价值的最高境界, 是一个由入世到出世再到入世的感悟。傅雪松在《禅宗“空寂之美”的时间性阐释》中对禅宗美学思想进行时间性解析, 以窥探禅宗美学思想的内在奥秘与根源, 是禅宗美学研究中本己的和不可或缺的理论问题。傅雪松认为在禅宗美学中, “美或审美不是一个既定、现成的目标或状态, 美是在刹那间照面映现的瞬间澄澈之美”。禅宗对时间的关注或曰超越是世人所公认的。以“无常之美”发端, 说明禅宗美感经验的呈现, 乃是通过禅的刹那观照, 使“空性”在感性现象中顿现。禅宗“顿悟”的主张, 透过“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等“三无”实践方法论的锻炼, 达到“真如本性”的显现, 透过禅定所达到的心理境界, 构成了禅宗美学最重要的审美意识, 这种参透本体的感性觉知, 直接丰富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与审美意识, 也成为禅美学最重要的审美方法论。禅宗与诗学研究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禅境与诗境。

禅境就是通过静虑去欲的禅观或者顿悟的直观所达到的那种万念俱灭、物我等同、梵我合一, 宇宙万有处于一种通达无碍、圆融一体的绝对无差别、绝对自由的境地。诗境则是诗人之心与人生哲理的契合, 与宇宙万有的契合。

二、禅悟与诗悟。

第一, 都主张不执着文字, 强调言外之意, 象外之象的超验之悟;第二, 都讲究某种机缘的触发, 借助联想、类比等心理活动来获得顿悟;第三, 都强调静虑去欲, 排除一切外界干扰, 认为只有止息杂念, 才能更好地悟入。从禅悟与诗悟的共同指向与其共同心性来揭示两者的异中之同。禅诗结合在中国古代宗教史上是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 各个历史时期的文人学者对这一课题研究的热情都很高涨。以禅入诗导致诗歌题材的山林化, 醉心于对自然山水的观照冥想。禅宗自然适意、清净恬淡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趣味, 成为士大夫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禅宗美学与绘画画中有禅。画与禅所以相通, 在于它们都需要通过“悟”才能得其“妙”境。凝神幽思, 方能心明神朗, 穷观极照。美术作品常常把表现含蓄朦胧、淡泊幽远的空灵意境, 视为理想境界。禅宗美学最深刻的影响之一, 是画家通过余白、残破、极度的单纯、夸张乃至丑表现他们的造型意识, 这也是禅僧所以成为杰出艺术家的主要原因之一。八大山人的画是突出代表, 单纯与简略, 是他的艺术创造的理想, 他的作品中鱼和鸟的简约形式蕴涵着无限的生机, 身为禅僧的他一直过着孤单的简朴的生活, 一直追慕着源自于禅宗神秘的理想境界, 在他的所有创作中无不显示出他所受的禅宗美学的影响。意有所忽处, 即是意有所到处, 这便是“超以象外”。绘画色相所不到处, 正是最高心灵境界所能到之处。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这既是禅境的表现, 也是画境的表现, 禅境借画境而表达出来。

结语

经过禅的泛化开启了禅宗的美学之门, 通过艺术的传播, 禅进入了日常生活, 禅将“空性”注入了日常人生, 使日常人生增加了禅味, 使生活艺术化, 这便是前文所说的“空性在世间现象中感性的顿现”作用, 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及其作用等都是佛性的显现, 本质上都是美善的。禅的审美意识与自然之境相依而生, 在回归自然之境的过程中, 禅创造了禅的生活艺术, 赋予禅的审美以生命的终极关怀, 满足了生命不朽的需求, 提供了逐渐物化、异化的现代人一种新的选择, 值得现代社会进一步探索与反思。

参考文献

[1]傅雪松.禅宗“空寂之美”的时间性阐释[J].思想战线.2008年第5期.

[2]李壮鹰.《诗与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4期.

[3]崔元和.《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五台山研究》.1991年4期.

上一篇:焊接工艺方法下一篇:金融危机的哲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