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标志设计

2024-08-05

汉字文化标志设计(精选12篇)

汉字文化标志设计 篇1

随着家具产业的不断发展, 市场对木材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我国作为少林国家, 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要, 为缓急日趋紧张的木材供需矛盾, 我国正大力开发竹材基地, 研发制作新型竹材的工艺技术, 力求“以竹代木”。

竹材不仅资源丰富, 而且具有柔韧性好, 透气性强等特点, 而经过加工的新型竹材在性能上与天然实木板材、实木集成材相似。

而古典家具满足了现代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 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新型竹材与古典家具的结合, 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汉字文化

1. 汉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作为唯一被应用至今的世界三大古文字之一,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一笔一划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它不仅仅是我们的语言工具, 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它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索、应用。

汉字从产生至今, 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等八个不同的字体, 虽然他们的字迹特点都各不相同, 但每种字体都体现了表意文字的特点。分析每一个汉字的结构, 可以略见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 这是其他文字无法达到的境界。

2. 汉字的优美形态

汉字不但拥有丰富的内涵, 它的优美形态也是其他文字不能企及的。我们的设计应用了小篆“苗”字的造型, 小篆是汉字的第一次规范化字体, 秦始皇统一后, 推行“书同文字”改革, 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形体结构, 由此产生了小篆。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 这五个字充分表现了小篆的字体风格。

因此, 家具与汉字的结合, 不仅仅丰富了家具的文化内涵, 也增强了家具的观赏性。

二、新型竹材的前景与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的家具都是由人造板材制成, 但是我国不仅森林覆盖率低, 而且为了保护环境, 林区禁止砍伐, 木材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 竹类资源丰富且成材周期短, 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新型竹材是原竹经过加工制成的新型材料, 本文主要指竹集成材和重组竹。由于竹集成材和竹重组材的生产改良了其结构和特性, 因此它不仅保持了竹材力学性能好、收缩率低的特性, 而且在密度、压缩强度等方面拥有与天然实木板材、实木集成材一样的优良性能。

通过对新型竹材家具的设计开发, 将新型竹材具有的诸多优势充分应用与家具设计与生产, 促进竹产业的发展, “以竹代木”前景十分广阔。

三、“新竹汉字”古典家具开发实践

1. 设计理念

古人把它同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正是因为它自强不息、澹泊其中等美好品质。现代人又因为它冬暖夏凉、吸湿吸热性好等特性对其偏爱有加。新型竹材是对传统竹材的提升。它不仅具有传统竹材的优点还具有很多像紫檀、黄花梨等硬木的性能及纹理。中国汉字的文化博大精深, 将汉字造型与新型竹材结合设计出的家具可以创造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 设计造型

根据小篆字体选用苗字的造型进行设计的可拆卸组合的书架。竹子本身就具有文人墨客的气质, 书架本身也是一个小篆体的字, 与整个书房的氛围互相衬托。如图1、图2。

整个书架有两种不同的多个单体组成, 可自由摆放组合, 具有现代模块化设计气息的同时又具有传统家具的纹理与特性。并且价格便宜, 绿色环保无毒。如图3、图4。

3. 造型及人机工程分析

整个家具是一个小篆的“苗”字的造型的书架, 看起来简单大方。书架的用材是新型重组竹材经过加工处理弯折等工序生产而成。虽然是竹材但是却具有红木等木质材料的特性与纹理, 满足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新型竹材的纹理及整体造型对小篆体文字的借鉴使得整个书架看上去像是一件古代的家具, 但是它简单精炼的风格却又透漏着现代气息。

在进行设计之前查阅了相关的人机工程学数据, 书架的弧度、高度以及人们对书架的使用方式等都考虑在内, 进行合理的设计。新材料并没有带来家具表面的太大变化, 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绿色环保。

四、市场场景与产品价值

1. 市场场景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国内家具市场也蒸蒸日上。世界经济形势已经开始向好, 大部分国家的木质家具需求量逐步增加。新型竹材与汉字结合的家具产品投入生产走向市场之后, 消费群体是非常大的, 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感兴趣的, 此款家具出口之后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可以拉动我们国家的经济, 对我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宣传。

2. 产品价值

书架结合了传统硬木纹理及汉字造型并且使用新型材料, 造型设计更具现代感。不失为一款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传统家具。对新型材料的合理利用, 即是对技术创新的尊重也是对现有家具的提升。

五、结语

家具制造业是我国传统的产业, 近三十年我国家具业有了飞快的发展。一个有故事的产品才能赢得用户的心。当然, 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永远不过时的。竹材书架设计正是符合这一趋势, 如果热销, 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对传统文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布鲁托, 张振东.竹材建筑与设计集成[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李通海.浅谈汉字的文化内涵[J].综合天地, 2010 (04) :67.

汉字文化标志设计 篇2

(陇县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王建洲

教材版本:人教版美术选修 《书法》 模

块: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对象:选修书法模块的高中学生

教学分析: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智慧的体现,汉字书写也成了专门的艺术,它将实用书写赋予技法规范和审美含义,是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结合的产物。书法艺术利用单纯形式来表现丰富多变的审美意趣,具有明显的抽象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在技巧原则上的严格性和表现情感上的丰富性,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了解、学习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明,我们责无旁贷。本课从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产生、书法的实用价值与艺术特征、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对中国书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学习、欣赏书法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公元三至五世纪起,中国书法便被视为最重要的脑力艺术之一,地位极高,理论基础雄厚,实践极其丰富。自那以后直至今日,书法在中国始终被作为一种高尚的、大众化的、为社会所喜欢、推崇和理解的独立艺术而备受珍爱。大约也从那个时候起,象形文字便开始发挥两种功能:一方面,它继续服务于社会的书写需要,亦即完成自己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它又作为书法艺术而在艺术领域中发挥作用,从而服务于社会的审美需要。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熟悉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及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讲述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教师学生实践提高对书法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书法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现象,从而增强名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情结,并逐步形成热爱书法艺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对书法艺术比较陌生,缺少感性认识,给教学带来难度。解决难点的方法:结合实践操作、观摩作品等活动创造学习氛围,让学生感悟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欣赏书法作品《兰亭序》,学生谈感受并讨论:文字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体验文字的艺术魅力。

结论:文字作为信息表达的最基本的元素,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二.游戏,猜猜看,下面的文字表示什么意思?

三.学生谈谈汉字的起源

1.结绳说:原始社会,均分食物。我们的祖先最先用

绳结的多少和大小表示信息。

2.图画说 :图画可以看作是象形文字的最初形式。

3.仓颉造字说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上看,经过人民长期摸索、反复试用、逐渐完善起来的约定俗成的汉字体系,绝不会是一人之力所能创出的。仓颉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四.观看视频,说说汉字的发展演变史

1.甲骨文-------商周2.金文----西周、春秋

3.小篆------秦 4.隶

书-------秦、汉5.草书---西汉

6.楷书-----东汉 7.行

书-------魏晋、南北朝 五.汉字的创造包含古代人民的智慧

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至今仍然保留了象形文字的特点。

汉字的造字法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1.象 形

2.指 示

从字体上看,就是本字倒过来。上部为树头,下部为树梢,在树梢上加一小横,就表示这里是树梢。因此,末的最初的意义是树梢。

3.会意

金文「明」为日月幷照之会意字。

4.形声

形声字的一部分是“形旁”表示字义,一部分是“声旁”表示读音,如:“鸽”是“鸟”形“合”声,“河”是“水”形“可”声。

六.思考、体验

1.书写汉字的标准是什么?

横平竖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里边后外边。标准、规范、美观、大方。讲求整体的秩序美 2.什么是书法? 书法是一门使用特定的工具材料(文房四宝比、墨、纸、砚)通过对汉字进行创造性书写,艺术化加工来表现作者抽象审美意趣的一门艺术形式。

七.汉字的发展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汉字的发展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表现的空间 认识汉字书法的价值? 实 用 价 值:

甲骨、青铜、石碑

书籍、公文、佛经、书信、手稿 审 美 价 值:书写技巧

审美意趣

装裱形式

八、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与文学、绘画、戏剧,音乐等艺术门类不同,书法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现象。世界各民族虽然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只有中国的汉字能够从实用书写中发展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2)书法代表了中华民族艺术特征的核心精华。(3)书法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4)书法是人品画品的重要体现,为世界艺术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浅论汉字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篇3

从包装装潢设计角度来看,汉字创意设计无疑起着开放而递增的同构能力。具有对发展变化的不同条件下的无限柔和性与适应性。它既是最为简单的设计元素,又是最为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汉字内涵丰富、构架完美、笔划变化多姿、用途广泛、影响深远,还具有无穷的发展想象空间。传统的汉字就是一种符号,而符号本身就是一种沟通觉传达的方式。汉字的结构思想既巧妙又单纯,在“永字八法”中,不同的笔划式样均可看成点画的不同位置与形式,揭开了视觉传达设计的逻辑本质,并收其逻辑方式发展到与人类的思维活动达成最完美的沟通。

文字在包装装潢设计中构成的图案、色彩更能直接地表现商品的特点和信息。它不仅起着无声的叫卖作用,也是美化商品的一种具有形式美的艺术表现手段。包装上的文字包括牌号、品名、商品的型号、规格成分、数量、批号、用途保养、使用方法、生产单位及拼音或外文译文。食品包装上还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在包装装潢设计时,文字和图形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字的表现形式应和图案、色彩同时进行合理的布局。依照商品的特点、生产条件、商品属性、消费者的心理,做到整体效果的完美统一。

文字的设计排列,要合理地利用空间。空间在设计版面上来说就是空白。对空白的分割和利用以及平面构成,就要考虑到虚实、疏密和大小比例,应互相衬托,使之层次分明,大小合度,粗细得体。文字作为语言的传导工具,形成吸引消费者的视觉中心,取决于主体文字在设计版面上的定位。

在我国的商品包装中,汉字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是与消费者进行无声交流的工具。在包装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汉字应用方面,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有很大的不同。在最初的商品市场上,生产力水平低下,供小于求,商品生产出来不用宣传就一抢而空,在这种无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汉字在商品包装中起到的就只是信息传达的作用,对文字的要求就是充分发挥它的有效识别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的商品供大于求,商品在市场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商家开始挖空心思让自己的商品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脱颖而出,除了图形、色彩上的创新,汉字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了。

传统包装中的汉字与现代包装中的汉字设计大不相同,现代包装中的汉字设计有很多种形式。首先是字体笔画加减的应用。包装中要求字体设计一定要符合商品的整体环境和审美需求,用减法或加法的方法,减去或加上几笔,但是不影响整体的识别性和美观性。其次是将汉字形象化。由于汉字是象形文字,比较常用的就是将汉字的字形和汉字的形象化所指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举个例子,“酒”这个字的外形设计成一个酒瓶的形状,说明了商品的属性,同时这个包装也与众不同了。这就是汉字的形象化。同时,也要求注意包装的环境,如“春”字,我们将底下的“日”字变成太阳,把它运用在儿童包装上,不是更生动活泼吗?再次是书法的应用。书法不仅是一种书写方式,也是一种汉字设计,是一种高于汉字的纯艺术形式,是一道凝聚民族感情的风景线。与单纯的文字不同的是,书法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修养、爱好,流动的生命形式在与消费者的交流过程中,全然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效应远大于—般图形。正因有了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滋养,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形式和理念,依然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焕发出令人振奋的勃勃生机。如“水井坊·典藏”的包装,以中国传统书法来表现水井坊三个字,追求书法字体气势奔放、笔墨飞溅的艺术效果;追求字体在快速行笔运墨中的飞白苍劲之美。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轻松自然而带有人文色彩的情调,让人体味到其中深藏着的文化内涵,再与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相结合,达到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美。最后就是不同文学符号的结合应用。汉字设计能代表不同的地域文化。由于我们国家由多民族组成,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在商品包装中,也有体现。汉字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演变过程中更加提纯并简洁。例如,香格里拉干红在同类酒业中就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这是一个酒类产品的包装,香格里拉四个字与藏族文字完美地合二为一,运用汉字的字体和藏族文字的线条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笔画、结构加以美化、变形、夸张、组织等创造出形式感强烈、个性鲜明独特的形象,在同类的酒业中独树一帜。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的汉字在社会文化气氛和人文哲学下伴随着实用性而发展,从象形到隶变,从隶变到楷行草书。今天在包装装潢的实际应用中更加符合于三种要求:一是文字具有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二是文字要给予人视觉上的美感;三是文字在包装上更适合时代潮流。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汉字演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将汉字文化融合于平面艺术及包装设计中,才能创造出富于感染力、表现力和生命力的包装作品。

参考文献

汉字文化标志设计 篇4

1、“力量”之美

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的传达商品的信息,让人们在短时间内接受一定的信息,留下深刻的印象。平面广告大多数是通过赋予画面“力量”之美,让大家更加容易记住。汉字是由多种线条构成的,线条是汉字的基本语言,它有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线条的粗细、变化、节奏感使它们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人们看后精神为之一振。字的结构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和生机勃勃的形态。甲骨文中的“卜”字通过水墨的形式表现树枝和叶片的样子,有一种充满生气的动态之感。设计中吸收汉字的视觉语言时,可以通过拆解形态,注重线条的变化,有意识的进行重新组合,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感受。

2、“空间”之美

“空间”之美,主要指画面上带给人们的视觉上的空间而言。它是一种空间感觉,具有幻想性,它和书法造型的三维空间的变化相结合,形成了变化的多维度空间。

平面广告设计的画面过程中,大小、倾斜、重叠、阴影等变化都是影响人的空间感的因素,大小变化会让人觉得近大远小,重叠变化会使人感受到层次之间的改变,倾斜变化会带来视觉上的不平衡感。广告设计不仅需要在距离和深度上留有悬念,还需要和表现主体之间产生矛盾,以此来彰显主体。

如作品“山”中,打破了原来的构图框架,重新组织点、线、面的形式,用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构造出一种纵横的形式,把二维和三维交织在一起,在有限的空间中给人一种奇妙的视觉错感,这样的创新设计,成功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3、意境之美

汉字创造中注重对“意”的追求,意要求书法在形式上有所表现,也要在审美内容上有祥光的流露。“意”是情感和理念的同一,“境”则代表了无形和神似。汉字艺术的意境加入到平面广告的设计中,加上大众自身产生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产生了艺术审美的新境界。

二、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汉字元素应用的原则

1、以传递信息为原则

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环境下,要注重将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大众。在选择汉字和设计图形的方面需要仔细的考虑,既要注意作品整体的协调性,也要突出需要传递的信息亮点。不需要过度的包装,做到造型美观、识别度高即可,让平面广告中承载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传播。

2、实用、简约原则

汉字元素与平面设计的结合,体现了平面设计作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文化和信息的传播。汉字元素应当结合所要传达的信息,同时跟随时尚的潮流,具有实用、美观、简约性,更好地体现汉字元素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也要体现汉字元素设计的实用、简约原则。

3、创新性原则

社会发展的节奏日益增加,各个行业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只有持续创新才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汉字元素虽然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历史,但是在与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否则难以实现传递信息的效果,无法发挥其商业价格和文化价值。汉字元素可以通过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电子科技技术,为其增加新的效果和创新点。汉字的设计和背景,内在意义的挖掘,线条的拆分和组合,都可以成为其创新的内容。

三、信息时代传统文化汉字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平面广告作品中夹杂着汉字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平面印刷设计产品,也包括企业形象、大型活动、报刊杂志、商标外包装等。由于传统汉字有多种表现方式,例如象形、指事、会意、字体同构异形等,使设计产品具复杂多变的形态,也表现出了融合性和模糊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变化和新元素在不断的涌现,平面设计和视觉艺术等也处在一直改变的阶段,设计者和观众们在平面设计的更新和进步中,意识到汉字元素发展的无限可能,它可以在多种媒介上传递更多深层次的信息,电脑、手机、电视机的普及可以给人们更多构想的空间。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进行设计创新。利用电脑的一些应用和软件,提升汉字的立体感,给大家带来多维空间的感觉,也可将汉字融入到一个设定的背景中,加深其内涵。印刷技术则增大了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空间,通过图像信息体现汉字的内涵和提升了视觉效果。

四、结束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和独特的审美趣味,汉字的这些特点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提高了感染力。现代平面广告在中国真正的起步和发展只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在创意、表现手法、表达效果上受到了西方很大的影响。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汉字元素加上西方文化创造的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颇具个性,吸引了大家的眼球。现代的平面广告设计师应当充分的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汉字元素,不断挖掘汉字的内涵,结合文化背景和设计的需求,创造出优秀的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董莉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5,10:55-56.

[2]张晓华,王坤.传统汉字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61-65.

汉字文化标志设计 篇5

方真真

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中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都取得了一些成就,而对外汉字教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逐步受到重视,所以发展还不够完善。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直被看作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这是由汉字自身的特点确定的。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独立发展的文字。世界上其他一些古老的文字,如埃及的圣书字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字,在两千多年前就先后消亡,成为历史的化石。唯独汉字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同时汉字又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符号体系,过去汉字曾被亚洲一些国家(如越南、朝鲜、日本)长期使用,形成了“汉字文化圈”,现在,除中国(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区)外,使用汉字的国家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同时汉字又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其他任何文字所不具备的。我们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以现代汉字为内容的,用外语教学方法进行的,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所以我们所探讨的汉字教学是现代汉字教学,也就是现阶段正在使用的汉字,它记录的对象主要是现代汉语。首先,现代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语素文字,这与音节、因素文字不同,它本身就是音义的结合体,其中形声字是典型的代表。其次,现代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这与表音文字有着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汉字是从音义入手的,所以汉字以形声字居多。第三,汉字是一种平面文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是一种线性文字,汉字的构成成分是横向和纵向展开,形成平面布局,在一个平面内不论有多个构成成分都要均衡地分布在方方正正的框架里,呈现为方块形式,所以汉字又被称为“方块字”,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汉字的人来说,汉字就像一幅画一样,而且汉字的数量很多,不像英语就26个字母,汉字的常用字用3500个,通用字有7000个,它的音和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学习汉字不仅要记它的音,还要记它的形和义,尤其是在汉字简化后,有些符号只是一个记号符等等这些都给对外汉字教学带来了困难。赵金铭就曾经指出:“对西方人来说,汉语是真正的外语,其中最困难的是汉字,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与汉语作为母语教学最大的区别之一。汉字是西方人继续学习汉语的瓶颈。”

许多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认为汉字的读写认都很难,把汉字视为“天书”,甚至可能会因此而放弃对汉字的学习。其实只要了解汉字,知道汉字蕴含的意义,就会觉得汉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字,因为汉字是历经几千年而没有消失的文字,本身就蕴含和积淀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汉字就是一种文化,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衣食住行,宗教礼法,教育艺术等各个方面。

首先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吃饭、穿衣、睡觉、出行,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文字是为语言服务的,当然汉字也不例外,汉字是汉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为适应交际需要而独立创造出来的书面交际工具。首先,如“被”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寝衣,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意思为睡觉时盖在人身上的东西;“装”字,从衣壮声,《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装,裹也。”意思为行装,穿在身上的东西。这些带“衣”字旁的大部分都和衣服或布匹有关;其次,“食”字旁在对外汉字教学中也经常见到,“食”在《说文解字》解释为“米也,六谷之饭”,就是吃的东西,所以很多“食”字旁的字大都和“食物”或“吃”有关,比如“饭、饼、饱、饺、饿、饥、饮”等;再次,“穴”是一个象形字,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意为:土窟窿,地洞。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人住的地方是只有屋顶没有墙体,口小洞大的地洞,就像半坡人那样,是一种“半穴居”式的住所,现存的像陕西的窑洞,所以由“穴”字组成的字大都与房屋或洞穴有关,比如“窖”字,从穴,告声。从“穴”,表示与洞穴有关。本义是收藏东西的地洞,与此类似的字还有“窗、帘、窑、窝、窟、窿”等;最后,人们出行需要交通工具,比如现在还在用的“车、舟”,“车”是一个象形字,从它的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出:字形的下面两侧是车轮,中间是车厢,中间一横为独辕。与“车”有关的字如“库、轮、轧、轨、载”等,其中“库”字可分为广、车两部分,“广”表示三面有墙,一面洞开的房子,里面的车表示房屋里停放的车辆,意为“停放车辆的地方”,后引申为“存放东西的地方”。“舟”的本意就是“船”的意思,像“船、航、舫、舶、舱 ”等。其次,汉字除了能够反映出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物质层面的文化,还能够反映出精神层面的文化,比如“男”字,从田从力,表示用力在田间耕作,本义是男人,与“女”相对,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是以农业为主的,属于农业文化,是父系氏族的时期;“仁”字,从人从二,《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两个人亲近友爱,体现出古人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和平相处,揭示了古代社会注重人际关系的道德文化内涵;“婚”,从女从昏,“昏”表示傍晚,意为“女子在黄昏出嫁”,“娶”字中的“取”就是当时抢婚文化习俗在汉字上的反映,这两个字都是古代婚嫁习俗的体现。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语素文字,而且大部分是合体字,由音符和意符组成或者只有意符组成,所以很多时候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偏旁的意思,就可以大致推测出汉字的意思,所谓的“认字认半边”就是这个道理,虽然不能望文生义,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认汉字,增强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和信心。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描绘出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可以考证出一段中国历史文化典故,所以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采取讲故事的方法,不仅能让他们了解汉字本身的涵义以及相关词汇的意义,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而且还能增加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不在把汉字当成“天书”。

汉字与占卜文化 篇6

现存最早成体系的汉字甲骨文,主要就是对商代占卜活动的记录。而且其中有些汉字的构形,就是直接取向于当时的龟甲占卜法。除了在《汉字发展的文化解读》一文中讲过的“卜”字之外,还有“兆”、“占”等。“卜”是灼烤龟甲时出现的裂缝的形象,不同的样式代表着神的不同旨意,占卜者就是根据这些裂缝来领会神的指引。而“兆”、“占”二字也都与这些裂缝的纹路有关。著名甲骨学家董作宾指出,“兆”字的甲骨文字形,显然是一个由若干条龟甲裂纹组成的图形。汉代贾公彦在注《周礼·占人》时,则对“兆”字中各个方向的裂纹都赋予了五行的属性:“其兆直上向背者为木兆,直下向足者为水兆,邪向背者为火兆,邪向下者为金兆,横者为土兆。”这种解释已经是将后来的阴阳五行观念融入其中了,在殷商时期朴素的龟甲卜法中,还不可能有如此复杂的寓意。但不管当时的寓意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必须由占卜者去认真地分析领会,然后用言语或者文字表达出来,这样一个过程就叫做“占”。“占”字从口从卜,正是表示要用口把卜兆所蕴含的意义说出来。《说文解字》说“占,视兆问也。”也就是说,占卜者审视兆纹,询问神灵的旨意是否像他所理解的那样。当时人们就是用这种方式与神进行沟通的。

古代除用龟甲占卜法之外,还有一种取材更为方便的筮占法,即用蓍草进行占卜。据说这是一种“百茎共一根”的神草,与神龟一样具有灵性,因此可以用来作为占卜的材料。筮占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利用蓍草数量的奇偶进行占卜的方法。一般认为是用50根蓍草,经过多次的分取,看最后手中所余之数是奇是偶,如此运作三次,即可得出三个数字。然后,占卜者根据三个数的奇偶及其先后次序,来判断所卜之事的吉凶。用奇偶两种数字,每三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组合,只可能有八种结果:奇奇奇、偶偶偶、偶偶奇、奇奇偶、偶奇偶、奇偶奇、奇偶偶、偶奇奇,这就是所谓的八卦。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八卦,是用一长横和两短横分别表示阴爻(偶数)和阳爻(奇数)的,但新发现的出土资料表明,早期八卦的每一个卦爻都是具体的数目字。由此可见,筮占法与数字计算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方法所用的“蓍草”很可能就是当时的计算工具——算筹。唐兰先生曾在《中国文字学》中说:“八卦的一画(指画成八卦阴阳爻的横画)和一字的一画,很难区别,所以即使它们本身不是文字,也常被认为是文字所取像的。但是,照我的意见,八卦的起源是用算筹来布成爻,古文‘学’字也就像两手布爻的形状。”的确,图1这组甲骨文的“学”字,正像两只手摆弄算筹的样子,其中的“×”就是数字“五”,“”就是数字“六”。有的只摆了一个“×”或“”,有的则摆成了“×”和“”的组合。如果摆成了两个“×”,就组成了甲骨文的“爻”字。甲骨文的“教”(图2)也与布爻有关,其构形就像有人手持算筹,教小孩布爻的场景。至于这种场景中孩子们到底是在学习算数,还是在学习摆卦,恐怕现在已经很难去推究了。

从汉代开始,就有人将八卦和汉字的起源联系起来。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许慎认为,在“仓颉造字”之前,先有八卦,但他并没有明言八卦为汉字之源。而汉人所作的《易讳·乾凿度》一书则认为,八卦的卦象就是“天”、“地”、“火”、“水”、“风”、“雷”、“山”、“泽”八个字的古文。近代小学家刘师培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论断:“大约《易经》六十四卦,为文字之祖。”直到现在,仍然有人坚持这种观点,说八卦与文字的关系很密切,如八卦的一个阳爻即演变为汉字“一”,两个阳爻即演变为汉字“二”,三个阳爻即演变为汉字“三”。从八卦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能因为“爻”、“教”、“学”等字取向于布爻的场景,就认为汉字起源于八卦。

上述两种占卜方法都是与古文字发生某种联系的,汉字进入今文字阶段以后,又出现了一种以今文字形体为基础的新的占卜方法——测字。测字术大致起源于汉代,当时人们使用的是隶书字形,他们不懂得隶书是由古文字演变过来的,而是按照隶书的字形去说解字义,于是便出现了“止戈为武”、“虫皿为蛊”、“马头人为长”等带有主观臆测性的解释。测字术的产生正是在这类解释中得到了启发。占卜者根据占卜的需要,对隶楷字形进行部件拆分,用拆出的部件的意义组合,去附会问卜人的命运。例如,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兵势非常浩大,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当时的崇祯皇帝对自己的前途深感忧虑。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个算命先生在测字,听说这位算命先生测得非常准,就想让算命先生测一下大明的江山。他说:“帮我测一个‘朋友’的‘友’字吧。”测字先生说:“这个‘朋友’的‘友’,非常不好。”崇祯皇帝忙问为何不好,那人回答说:“你问的是江山社稷的事。‘友’字是‘造反’的‘反’字出头,而且是左边也出头,上边也出头。反王要到处出头,说明你大明的江山难保了。”崇祯皇帝听了很害怕,连忙说:“那我不测这个‘朋友’的‘友’,我想测一个‘有没有’的‘有’。”算命先生说:“这个字也不好。‘有没有’的‘有’,左上边是大明的‘大’,少了一捺;下边是个‘月’字,相当于‘明’少了左边的‘日’。所以,从这个‘有没有’的‘有’字来看,大明的江山已经去了一半了。”这时崇祯皇帝更害怕了,说:“这个字我也不测了。我想测一个‘申酉戌亥’的‘酉’字。”算命先生看了看这个字后,说:“这个字,我不敢测。”崇祯皇帝说:“为什么不敢测呢?”他说:“这个字,我若说出来,恐怕我性命难保啊!”崇祯皇帝说:“没关系,你只管说吧。”那人迟疑了一下,说:“这个‘酉’字,是尊敬的‘尊’,上面没有两点,下边没有‘寸’。皇上是至尊,这个‘尊’字上面没有头,下面没有脚。看来,皇上的未来很不妙哇!”崇祯皇帝听后,慌忙回宫去了。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无奈吊死在煤山上。

这种测字的做法,看起来就如同文字游戏一般,但在文字只被少数人所掌握的年代里,普通百姓对测字术确实是心怀敬畏的。测字术在唐代走向成熟,当时测字的一些基本方法大都已经出现,再加上一些上层统治者的重视,对测字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北宋时期,测字术开始进一步理论化,易学家邵雍的《五行六神贞诀》,将测字术与阴阳五行、六神八卦等学说相融合,使测字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也将汉字的神秘色彩推向了极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于汉字及汉字文化研究例析 篇7

一.汉字的意象美

诗歌有意象美, 汉字也有意象美。汉字书法作品就是艺术品, “龙”“虎”“鹅”等单字的书法作品就如写意画一般。一方面, 汉字中的象形字紧紧地抓住了所描绘物象的形态特点, 使人“见字如见物;另一方面, 汉字中的很多指事字和会意字捕捉到了事物的美丽角度或美丽的瞬间, 别有一番风景。

比如, 《说文解字》“旦”字释义为:“旦, 明也。从日见一上。一, 地也。”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升起, 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姚鼐《登泰山记》中“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彩。日上, 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这番景象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记载, 只用了“一轮红日 (圆形) 从海面上 (波浪线) 升起”这一个图形, 这应该就是原始的“旦”字。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呀!

又如, “目”“美”“眉”“媚”这一组汉字就阐释了汉字的“优美”内涵。请看:

“目”是个象形字, 原为横着的, 是一只美丽的大眼睛的象形;“眉”字是一个指事字, 眼睛上的中间粗两边细的那浓淡相宜、眉梢修长的一条, 正好与“目”字一起“眉目”传情;“美”是个会意字, 不是“羊大”为美, “羊”是在人头上戴着的兽头饰物, 以羊头为多, 而“羊”下是一个跳舞的充满动感的正面造型的人, 这是一个反映了先民文化生活的字, 舞蹈与装饰全部被一个字描绘了出来, 而戴羊头饰物以跳跃的姿势定格的一定是氏族中最有号召力、最有活力、最粗犷、最强壮、最符合古典审美观的男子;“媚”字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声字, 从它身上你可以看见一个美女婀娜的身姿, 近看, 你还可以凝视她脉脉含情的眼睛以及修长的娥眉, 古人就这样会意了女子的妩媚!“目”“眉”“美”“媚”这四个汉字, 向我们透露了远古无比美丽的信息, 就几个汉字, 给我们定格了女儿“媚”、男人“美”的历史瞬间。

二.关于“汉字文化”的探究

教材必修 (1) 在“汉字文化”这一节中有汉字“保存着造字时的文化信息, 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的明确提示及其释例 (如从“囗”的字曲折反映出来的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 。并指出汉字“与‘姓、氏、名、字’, 与避讳等, 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值得深入探讨”。几段文字给学生提示了探究的路径, 也提供了合作探究的方法, 并且这里还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一个“等”字与“千丝万缕”之间该有多少探究的内容啊!“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岂只有“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我们自己做有心人, 引导学生去探究, 定会有许多收获。

下面略举几个话题谈谈“汉字文化”这个主题。

1. 汉字形体折射出汉民族安稳、平和的文化心态。

方块汉字的形体表现出一种稳定的结构, 许多汉字在构形上还表现出均衡对称的特点, 如山、木、口、天、火、皿等象形字都是对称图形, 大量合体字也能体现一种稳定的构图, 或者上下均称, 或者左右整齐, 每一个字都有一个稳定的重心, 使它们站得稳, 不怕历史风雨的侵蚀。而“卉、众、森、淼、品、晶、磊、鑫”这些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形状的汉字, 更能突出地反映汉民族追求稳定的安稳平和的文化心态。试想, 先民们为什么不用下小上大的结构呢?因为那样字就失去平衡, 失去重心, 就不安全和稳定了, 而汉民族的祖先们最怕的就是这些, 这种文化心态一直传承至今, 形成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稳健进取的民族精神。

2、从汉字看女性在历史嬗变中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女”是一象形字刻画出了一个跪着的女子, 这与在“田”里出“力”的“男”首先构成了性别的区分。此时, 女子虽然跪着, 但社会地位并不低下, 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人们区别血缘的明显意识是识母不识父, 而姓氏的“姓”就体现了“某一女子生的”这一内涵 (《说文解字》:姓, 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 母感天而生子, 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 从女生) 。最早出现的几个姓氏都带有“女”字, 如姜、姬、姚姓分别是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和舜帝有虞氏的姓 (古时姓、氏有别) 。

再来说说“好”字。“好”字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女子为好”的意思, 也不是有些人意会的“女”与“子”男女两情相悦为“好”的意思。在《汉字与古代人生风俗》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一书中, 刘志基先生认为“好”为“女有子”或“女产子”, 其依据为现有的甲骨文中“好”字中“女”与“子”虽然左右位置并不固定,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女”大“子”小, 在《汉字文化学概论》 (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王继洪著) 中, 作者也认为“好”中的“女”是一个成年妇女的形象, “子”就像一个在母腹中的胎儿或一个刚分娩的婴儿。女子能生子便“好”, 这反映了女子从原始社会到封建时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社会角色, 反向推究, 那么女子不能生子就不好了, 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纵使千好万好, 女不生子便不好, 只有被婆婆责怪的份了。

女人是美丽的, 她们有“妩媚”“妖娆”“婷婷玉立”的“身姿”;百花争“妍”, 不及女儿“娇嫩”;树影“婆娑”, 怎敌女儿“婀娜”?女子走路“姗姗”来迟也是缓慢从容的步态, 当女子如此美丽的时候, 她们便成为了男性主宰的世界的隐患了, 于是, 只好让她们在家中, 这才为“安”!男人们自以为大度, 认为“妒嫉”是女人的心态。可是他们以“耍”女人 (妓、婊、娼) 为“娱”, 却将自身的贪“婪”、“奸”邪、狂“妄”统统往女人身上抛。而那些没有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的男人也就成了又一种女人———奴。

从“女”字符的许多汉字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在原始社会及封建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并可以从中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伦理观念及宗法制度。

3. 新事物、新现象、新成果促使汉字队伍不断壮大

《说文解字》中没有“饺”字, 说明许慎生活的东汉人们可能还不会包饺子, 更谈不上饺子当时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食品了。又如“氽汤丸子”中的“氽”字, 在《康熙字典》中才首次被收录, 这是近代比较少见的会意字。“饺”“氽”这些与饮食相关的字的陆续出现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轨迹。

随着科学的发展, 新的物质被发现, 新的工艺被创造, 新的汉字也应运而生, 看看元素周期表, 就可以发现, 有一些元素名称是复活死字或使用原有的汉字, 但也新造了不少汉字, 如“氦”“硒”“镁”等。最新的汉字如《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的“熵”字, 中国科学家借助一个新汉字, 成功地翻译、介绍并评价了世界物理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新事物、新现象、新成果就是这样促使汉字队伍不断壮大起来的。当然, 随着旧事物的消亡, 一些汉字也逐渐远离了现实生活, 只在词典的一个角落里长眠。极少数重见天日的字与它的本义已失去了联系, 如当今新新人类使用极频繁的“囧”字, 现在表达的是郁闷、尴尬, 因为人们觉得“囧”太像一张苦恼无奈的脸了。其实, “囧”字是从汉字“冏”生造出来的, 而“冏”在古代与“炯”同义, 指光明。

陈寅恪先生在给《鬼字原始意义之探讨》的作者、语言学家沈兼士的信中说:“凡解释一字, 即是做一部文化史。”此语也许有些夸张, 但当我们翻开《说文解字》, 当我们在一个个字符中巡视, 我们的确可以发现很多有意义的文化现象。我们梳理探究汉字, 也就是在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以上略举了三例, 尝试对“汉字文化”这一命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其实我们还可以理出许多关于“汉字文化”的研究性课题, 带领学生去完成。比如:古代战争在汉字中的痕迹、汉字中的古代建筑美、从汉字看古代地理概念等。

让我们以“优美的汉字”为切入点, 带领学生在“汉字文化”的海洋中徜徉吧!

摘要:“优美的汉字”这一专题是开启学生探索汉语之门的钥匙, 是引领学生认识汉字之美的一课。本文认为应当以“优美”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入门学习汉字, 同时提出了几个汉字文化现象, 并以此带领学生对汉字文化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汉字文化标志设计 篇8

上午好!

谢谢大家光临!这次会议,正逢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建会35周年。这里,我祝福学会继续秉承“科学、爱国、奉献”的会旨,安定团结, 为弘扬汉字及其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代表学会向北京市社科联等领导部门,以及学界的同仁、朋友对学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一点这些年来学习、研究汉字文化的体会,题目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 。

古代世界曾经出现过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 中国也是其中之一。但多数国家都没能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转到另外的地区了,唯有中国和中国文化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其原因虽有多种,但和它所用的载体——文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较之拼音文字,汉字具有更多的优越条件。

一、汉字具有记载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功能

中国文化包括中华民族文化和各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和代表,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各地域文化。这些用汉字记载下来的中华民族文化,虽往事越千年,四方言殊,但我们都能看懂。例如唐·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虽离我们一千多年了,但我们还能看明白,如果请李白用当时的唐音给我们读,有的可能就听不明白了,因为语音在演变,一些字那时的读音和现在不一样了,如“低头思故乡”的“乡”, 唐的时候不读“xiānɡ ”,而读“hiɑnɡ ”(平声)。又如“老虎”的“虎”,周秦的时候读“ho”, 汉魏以后读“hɑ”(上声),到了晚唐五代才读为“hu”(上声)。文化是靠书籍来传承的,口头传承容易跑偏,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传说或神话,因此文字在文化传承中非常重要。表音文字(拼音文字)以音表意,音一发展、变化, 字义也就随之变化,于是就不知道两三千年前读“ho”的字与今天读“hǔ”的字是同一个字, 传承文化的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有其他的因素再起作用,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也就灰飞烟灭了。汉字是表意或意音文字,主要是以形表意,语音的变化对它影响不大,例如“虎”字, 我们虽然不知道它历代的一些读音,但仍然知道它的意义。显然,汉字传承文化的功能较好, 我们今天能读懂古书,当感恩汉字,感谢我们智慧的祖先!

二、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古代文化的活化石,一字一世界,一字一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古代各种文化的状况。例如:

出会意字。下部的“凵”(qiǎn)表示洞穴的口,上部“屮”(chē)表示脚,上下两部分会意人从洞穴里出来,本意为“自内到外”。 这一字反映了当时的民居文化,先民那时住的还是洞穴。

高象形字,一座高高的楼阁,本义表示 “高”。从“高”字可以看出先民住居发展变化的情况。洞穴阴暗潮湿,影响健康,于是先民就发明了树巢居,而后又发明了栏杆式房屋, 类似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这种房屋先在地面打上若干木桩,在桩上承托地板,再于地板上立柱,架梁,盖屋。“高”字就是这种房屋的投影,下半部“冋”(jiōnɡ)是底座的象征, 上半部是房屋的象征。

或会意字,从口从戈从一。口表示城池, 一表示疆界,用戈保卫,本义为邦国,疆域。 这个字反映了先民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有一条安全的边界,不受敌人侵扰的和平愿望, 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防范意识。

三、汉字具有文学艺术的功能

汉字的神韵夺天工,它的形、音、义三要素都可以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元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语以单音节为主,有声调,缺乏形态等的特点,也体现在汉字上。汉字的这些特点,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唐代的律诗和绝句,为使诗歌具有整齐美和韵律、节奏美,不仅要求字数、押韵、平仄, 有的还要求对仗。例如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二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里每句都七个字,各句的平仄错落有致,一、二、三句还押上了韵,让人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琅琅上口,爱不释手。汉字的书法是中国的国宝,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撑起了中华文化的一片天。但这一座艺术宫殿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的。汉字的形体优美,神采各异。甲金古朴篆玲珑,隶书犹如水流动,楷书端庄又大气, 草书狂奔马行空,行书潇洒最方便,各书章法都不同。汉字方块的结构特点和蕴含在各种书体中的美学思想,为汉字书法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条件,这是拼音文字力不能为的。

四、汉字具有适应科技的功能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迄今为止,经历了造纸术、印刷术、打印机、计算机四次伟大的文化工具革命。这四次革命,造纸术、印刷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打字机最早是意大利人发明的,计算机最早是德国人发明的,但据专家考证,计算机的原理是来于几千年前中国的 《周易》。汉字在这几次伟大的文化工具革命中, 都能适应跟进,在计算机的应用上,已经出神入化,无所不能,胜于西文,为中国的文化强国做出了新的贡献,计算机不但没有成为汉字的掘墓人,反而成了展示汉字雄风的平台!

五、汉字具有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

古代中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小篆为标准统一了文字。但由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方言复杂,言语仍是异声,即便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 因方言的影响,许多人的普通话还带着方言腔, 例如福建石狮人,常把“发工资”说成“发公鸡”, 言不及义,影响了交际。汉字初期,以象形字、 指示字、会意字为多,后期以形声字为多,占汉字90% 以上。前者为表意文字,后者为意音文字,但表音的功能较弱。正因为汉字为表意或意音文字,受语音的影响不大,所以能超越方言,穿越时空,成为了中华民族交际的共同书面语,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警惕!汉字书写文化没落 篇9

从结绳而治到苍颉造字, 从刀具刻字到广泛使用毛笔、钢笔, 汉字书写文化薪火相传。它以形表意, 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它形声相益, 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文字;它十多亿用户,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字之一。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这样赞叹汉字的魅力:“杏花, 春雨, 江南。六个方块字, 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 变来变去,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 美丽的中文不老, 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汉字就是神秘的东方魔块, 不仅吸引了国内众多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热情, 也受到了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的青睐。如今, 外国人喜爱汉字, 练习中国书法蔚然成风, 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开设了汉语习字课、书法欣赏课。在日本千年古刹清水寺, 每年年终岁末之际的年度汉字书写活动, 更是以飘香的笔墨、诗化的雅兴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甚至成了清水寺的特色之一, 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区域也掀起汉学热潮。

然而, 和汉字在世界上愈来愈重要的地位相对比的是, 中国的孩子们汉字书写水平的降低却成为不争的事实……教育部2009年在全国七个省 (市) 进行的一项关于汉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 接受问卷调查的3000多名教师中, 有60%的人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

当下信息技术普及的年代, 电脑慢慢成了汉字书写的主要工具, 这使得用手书写汉字日益趋于边缘化, 逐渐被人们遗忘, 以至于汉字书写成了一种“高雅艺术”, 只为少数人所钟爱、所追逐。我们古老的传统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科技进步的“祭品”, 汉字书写正逐渐走向没落, 以至于“中国书法”要“被非遗”, 政协委员要呼吁拯救汉字书写文化。这着实令人惋惜, 让人担忧。

一味任由汉字书写文化没落下去, 必将割裂民族文化的传承, 因为它的历史印证并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开端、延续和发展;也会动摇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的基石, 因为它是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象征;更有可能改变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内涵, 因为汉字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和会意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汉字与古代纺织文化 篇10

例如, 手纺车上一个重要的工具叫纺锤, 纺锤的作用是将棉麻丝絮捻成线并缠绕在它上面, 其形体细长而两头较尖。远古时期的纺锤是用泥土烧制的, 所以当时称作“纺砖”。虽然称作纺砖, 但其形状并非现在盖房子用的长方形的砖, 而是像橄榄球的样子。纺砖的“砖”的繁体字作“磚”, 或从土作“塼”。从“土”的意思是表示纺砖是用泥土烧制的, 从“石”的意思是表示纺砖经过烧制后坚硬得像石头一样。其实, “砖”最初既不从石, 也不从土, 而只是写作“專”。“專”甲骨文作, 是个会意字。左边的部件是“又”, “又”就是手, 也写作“寸”;右边的部件像纺砖的形象。手和纺砖组合在一起, 表示用手纺线之义。“專”在甲骨文中也可以不加“又”, 而只写作, 隶书写作“叀”。这是一个像纺砖之形的象形字。其中表示缠绕在纺砖上的丝线, 像被丝线缠绕着只露出其下端的纺砖, 像一根插在纺砖孔中的带有分叉的捻杆。当时的纺砖应该是中空的, 靠捻杆架于纺车上, 用手摇动纺车使捻杆带动纺砖旋转, 从而捻制丝线缠成线纶。

线纶又称线繐。其实, “线繐”的“繐”和纺砖的“專”本来是一个字, 都写作。如果着眼于中的, 就是纺砖;如果着眼于中的, 就是线繐。这种由于着眼点不同而形成一个字形记录不同词的现象, 在文字发展的初级阶段是较为常见的。比如甲骨文中的字, 如果着眼于字形所象的事物, 那就是“月”, 如果着眼于月亮出来的时间, 那就是“夕”。这些造字时所产生的同形字, 会影响到文字记录功能的明确性, 因此后来人们往往通过添加形符的方式, 来分化它们的职能。如添加“又”构成“專”, 专门表示纺砖的意思;添加“心”构成“惠”, 因为甲骨文中字经常被借去表示恩惠;“惠”再添加“糸”构成“繐”, 专门表示线繐;“惠”再添加“禾”构成“穗”, 专门表示麦穗, 因为麦穗与线繐的形状相似;而“專”再添加形旁“車”构成“轉”, 因为纺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旋转。由此可见, “叀”“專”“磚”“塼”“轉”“繐”“穗”等一系列的字,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们是从同一个字源派生发展出来的, 因此说, 汉字字符不是孤立的个体, 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纺线的过程古代叫“绩”, 《诗经》中的“不绩其麻”、“八月载绩”, 指的就是纺线。因为“绩”颇有技术难度, 所以后代称所取得的成就为“成绩”。纺线是古代女子一生中的重要工作, 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里, 为了掌握纺织技术, 女孩儿一出生, 父母便让她接触纺织之事, 以祈求她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巧手的织女。《诗经·小雅·斯干》中写道:“乃生男子, 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 载弄之璋。……乃生女子, 载寝之地, 载衣之裼, 载弄之瓦。”大意是说:如果生了男孩, 要给他睡在床上, 穿着衣裳, 给他玩弄玉璋;如果生了女孩, 就让她躺在地上, 裹着襁褓, 给她玩弄纺砖。这里的“瓦”并非指屋瓦, 而是指纺砖。《说文解字》:“瓦, 土器已烧之总名。”汉代毛亨解释说:“瓦, 纺塼也。”古代“瓦”可以泛指一切用土陶制的器物, 当时纺砖也是陶制的, 所以也可以称作瓦。所以, 《诗经》中的“弄瓦”, 是指让女孩生下来就“把玩纺砖”。后来, 《诗经》中的这句话被用作典故, “弄瓦”也就逐渐成为生女孩的代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有一个朋友叫刘骥, 苏洵26岁时, 其妻又生了第二个女孩, 邀请刘骥赴宴。刘骥酒醉后吟了一首“弄瓦”诗:“去岁相邀因弄瓦, 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 令正莫非一瓦窑?” (令正是对别人妻子之敬称) 这里, 刘骥利用“瓦”既可以指纺砖, 又可以指屋瓦的两种意义, 故意形成歧义, 以收到戏谑、调侃的效果。

线纺好后, 下一个工序就是织布了。织布时先将丝线按纵向张设在织布机上, 分上下两层, 这叫做经线;然后将线纶安装在梭子里, 横向来回穿插于经线之间, 形成纬线;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 便成了布匹。地理学中将地球仪上纵向的分度线叫经度, 横向的叫纬度, 便是从纺织业借来的名词。《说文解字》说:“经, 织纵丝也。”“纬, 织横丝也。”“经”的繁体字为“經”, 最初只写作“巠”, 金文作。根据古文字学家林义光的说法, 像纵向的丝线, 下部的构件像榺形。《说文解字》说:“榺, 机持经者。”榺就是织布机上的一个构件, 用来决定经线的密度, 保持经线的位置。可见, 字形所反映的正是“织纵丝”的情景。“经”是在“巠”旁加上义符“糸”构成的形声字。在织布时, 经线有两个特点:其一, 经线是被固定住的, 只是纬线在梭子的引导下, 在经线间来回编织, 所以“经”便引申出“经常”、“经典”等义;其二, 纵向的经线被拉得很直, 所以从“巠”的字多有“直”义, 如表示脖子的“颈”, 表示植物的干的“茎”, 表示小腿的“胫”, 表示小路的“径”, 等等。

布织到一定长度 (一般是四丈长) 时, 便要将已织好的布与经线断开, 从织布机上取下, 叠在一起, 就是一匹布了。割断布匹的场景, 在汉字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如“绝”字, 《说文解字》解释说:“断丝也。从糸从刀从卪 (节) , 古文绝, 象不连体绝二丝。”“绝”字的字形发展过程如下。

第一个字形是连在一起的两束丝 (因为布的形象较难描绘, 所以以丝代布) , 其上加了三横, 表示丝线已被截断。第二个字形从糸从刀会意, 表示以刀断丝之义。第三个字形, 部件“刀”穿插在被截断的两束丝中, 也是一个会意字。第四个字形来自于《说文》所收的古文, 与第三个金文字形一脉相承, 但小有讹变, “刀”变成了两条不相连的线。第五个字形是小篆, “绝”变成了一个从糸从刀从卪 (节) 的会意字。而小篆字形右边从刀从卪的部件, 又与从人从卪的“色”字形体非常接近, 后来“绝”就变成了从糸从色的字, 其构形理据便变得有些模糊了。

与“绝”字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两个字。一个是“断”字, 小篆作, 《说文解字》:“, 截也。”“断”是个会意字, 右边的偏旁“斤”就是斧头, 是用来砍劈的工具, 《孟子》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用的就是其本义;左边的“”就是古文“绝”字。“”和“斤”组合在一起, 就可以会出用斧子砍断的意思。另一个是“继”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繼 (继) , 续也。从糸。, 古文繼, 反为。”将断开的丝线重新续接上, 就是“继”的本义。“反为”的“反”有两层意思:从字形上来说, 将“绝”的古文翻转180度, 就是“继”的古文;从词义上来说, “继”和“绝”是反义词, 王逸注《周易》时就说:“继, 不绝也。”意义相反的两个词用置向相反的两个字来记录, 这种造字方式确实很奇特, 但在《说文解字》中却并不罕见, 如“反比为从” (“比”“从”都是由两个“人”构成的, 但方向相反) 、“叵从反可” (“叵”是不可的意思, 其字形就是把“可”反过来) 等, 都属这一类, 从这些字中, 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造字时所闪现的哲思的光芒。

《汉字文化新视角丛书》 篇11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定价:278.00元

推荐理由:

《汉字文化新视角丛书》为山东省宣传文化专项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汉字转向问题。本丛书立足于汉字本身固有的特点,综合利用语言学、解释学和文化学的最新成果,梳理、提炼并构建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字的固化和语言的泛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保存,进而探究民族心理与特质形成的文化路径。丛书力求穿透语言与文化分析中华文化的特有基因,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学理基础。

佳作试读:

一、汉字何以成为一种文化

“汉字何以成为一种文化?”这个题目以“普通语言学”的眼光审视,暗含着一个“制度陷阱”,因为它预设了汉字的文化属性,而文字的定义——依西方文化的教诲——早已被否定了文化内涵。手头一本已经翻烂了的伦敦应用科学出版社《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译本)对文字的定义是:“用惯用的、可见的符号或字符在物体表面把语言记录下来的过程或结果。”也就是说,文字的存在价值仅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这样一个冰冷的定义让中国人显然很不舒服,它和我们传统语文对汉字的温暖感受——“咬文嚼字”、“龙飞凤舞”乃至“字里乾坤”距离太远了!抽出我们的《辞海》,看看它对文字的定义:“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人类的文明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就在西方语境中尽可能照顾了中国人独有的汉字感觉。

汉字成为一种文化首先是因为汉字字形有丰富的古代文明内涵。且不说汉字构形映射物质文明的林林总总,即在思想,如《左传》“止戈为武”,《韩非子》“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字形的分析总是一种理论的阐释,人文的视角。姜亮夫先生说得好:“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的身体全部)出发的。一切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出的(而尤以‘见’为重要)。……画一个物也以人所感受的大小轻重为判。牛羊虎以头,人所易知也;龙凤最详,人所崇敬也。总之,它是从人看事物,从人的官能看事物。”我们可以说汉字的解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纯语言学的意义。

汉字成为一种文化又因为汉字构形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其结构规则甚至带有文化元编码性质,这种元编码成为中国人各种文化行为的精神理据。汉字在表意的过程中,自觉地对事象进行分析,根据事象的特点和意义要素的组合,设计汉字的结构。每一个字的构形,都是造字者看待事象的一种样式,或者说是造字者对事象内在逻辑的一种理解,而这种样式的理解,基本上是以二合为基础的。也说是说,汉字的孳乳,是一个由“一”到“二”的过程,由单体到合体的过程,这正体贴了汉民族“物生有两”、“二气感应”、“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文化心理。

汉字的区别性很强的意象使汉字具有卓越的组义性。莱布尼茨曾说汉语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而这一特点离不开表意汉字的创造。在汉语发展中大量的词语组合来自汉字书面语的创新,由此大大丰富了汉语书面词汇。组义使得汉字具有了超越口语的强大的语言功能。饶宗颐曾说:“汉人是用文字来控制语言,不像苏美尔等民族,一行文字语言化,结局是文字反为语言所吞没。”他说的正是汉字极富想象力且灵活多变的组义性。难怪有人说汉字就像“活字印刷”,有限的汉字可以无限地组合,而拼音文字则是“雕版印刷”了。比较一下“鼻炎”与“rhinitis”,我们就可以体会组义的长处。《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准备上医学院了,却站在介绍课程的公告栏前目瞪口呆:anatomy, pathology, physiology, pharmacy, chenistry, botany,clinical practice, therapeutics,hygiene and materia medica。一個将要上大学的人,对要学的专业居然“一字不识”,这样的情节在中国人听来匪夷所思。

汉字成为一种文化,更在于汉字的区别性很强的表意性使它具有了超方言的“第二语言”作用,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汉字的这一独特的文化功能,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索绪尔晚年在病榻上学习汉字,明白了“对汉人来说,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在谈话中,如果有两个口说的词发音相同,他们有时就求助于书写的词来说明他们的思想。……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观念的词都可以用相同的书写符号。”汉字对汉语“言语异声”的表达进行观念整合,达到“多元统一”。这样一种“调洽殊方,沟贯异代”(钱穆语)的功能,堪称“天下主义”!一位日本友人说,外国人讲日语,哪怕再流畅,日本人也能发现他是“外人”。而她走遍了中国大地,中国人并不在意她的口音——在西北,有人以为她是南方人;在北方,有人以为她是香港人或台湾人;而在南方,人们则以为她是维族人。中文“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整合性,在这位日本人看来,与英文相似,是天然的世界语(当然,汉字的“世界性”和拼音文字的世界性,涵义是不一样的)。汉字的观念整合性,一方面自下而上,以极富包容性的谐音将汉语各方言文化的异质性在维护其“言语异声”差别性的同时织入统一的文化经纬,另一方面又自上而下,以极富想象力的意象将统一的文化观念传布到九州方域,凝聚起同质文化的规范和力量。由此我们可知,汉字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是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正如柏杨所说:“中华字像一条看不见的魔线一样,把言语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人民的心声,缝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

与汉字的观念整合性相联系的,是汉字的谐音性使地方戏曲有了生存空间。汉字的观念整合走意会的路径,不涉音轨,客观上宕开了方音艺术的生存天地。在汉字的语音包容下,汉语各方言区草根性的戏文唱腔与官话标准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相安无事,中国几百种地方戏曲源远流长,由此形成西方拼音文化难以想象的异彩多姿。汉字保护了方言文化生态多样性,也就保护了中国各地方文化的精神认同和家园意识。当然,这种保护是有代价的,即方言尤其是中原以外的方言及其戏曲,不再具有汉字的书写性,从而不再在中华“雅文化”或者说主流文化中具有话语权。

汉字作为一种文化,在汉民族独特的文学样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里,与其说是汉字记录了汉文学,毋宁说是汉字创造了汉文学的样式。在文字产生前的远古时代,文化的传承凭记忆而口耳相传。为便于记诵,韵文形式的歌舞成为一种“讲史”的仪式。闻一多解释“诗言志”之古义即一种历史叙事。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韵文史”渐渐不堪记忆和叙事之重负,西方产生了散文化的叙事诗,而中国却是诗歌在与散文的“混战”中“大权旁落”,淡出讲史的领域,反过来强化其诗性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汉字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复旦大学的张新教授在多年前就颇有见地地指出:“文字的肌理能决定一种诗的存在方式。”一方面,“与西方文字相比,中国文字具有单音的特点。单音易于词句整齐划一。‘我去君来’,‘桃红柳绿’,稍有比较,即成排偶。而意义排偶与声音对仗是律诗的基本特征。”西方艺术虽然也强调对称,但“音义对称在英文中是极其不易的。原因就在英文是单复音错杂”。另一方面,“中西文法不同。西文文法严密,不如中文字句构造可以自由伸缩颠倒,使句子对得工整”。张新认为,“中国文字这种高度凝聚力,对短小的抒情能胜任,而对需要铺张展开描述的叙事却反而显得太凝重与累赘。所以中国诗向来注重含蓄。所谓练字、诗眼,其实质就是诗人企望在有限的文字中凝聚更大的信息量即意象容量。”在复旦大学的“语言与文化”课上,一位2003级新闻系同学对汉语是什么的回答,此时听来更有体会:汉语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浩渺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推”、“敲”不定的月下门,“吹”、“绿”不定的江南岸;是君子好逑的《诗经》,魂兮归来的《楚辞》;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汉字何以成为一种文化?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回答:汉字记载了浩瀚的历史文献,汉字形成了独特的书法和篆刻艺术,汉字具有很强的民间游戏功能,等等。一旦我们用新的视角审视这个历久常新的问题,我们就会从中找到中西语言文字、中西文化、中西学术的根本分野。此时,我们完全可以重新为汉字定义:汉字是汉民族思维和交际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系统。

汉字与古代地理文化 篇12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地理文化知识。从《山海经》到《尚书·禹贡》, 从《水经注》到《汉书·地理志》, 无不显现出先贤探索地理文化的艰辛, 寄托着他们认知自然的渴望, 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这些地理知识在古老的汉字字形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通过对汉字构形的考察, 我们也可以获取古代地理文化的一些信息。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系辞上》, 原文为“仰以观于天文, 俯以察于地理”, “地理”也就是地之理, 是指一个地区山川地貌等自然环境的总况。“地”是承载万物、孕育生命的所在, 这一点古人早就有过明确的表述。如许慎《说文解字》 (后简称《说文》) :“地, 元气初分, 轻清阳为天, 重浊阴为地, 万物所陈列也。”刘熙《释名》:“地者, 底也, 其体底下载万物也。”但对于“地”字最初究竟是怎么写的, 却存在着一些分歧。有人根据“天”字的造字方法推测, “地”最初不应该是“从土也声”的形声字, 因为“天”是“从一、大”, “大”是正面的人形, 上面的“一”正好代表人头上的“天”, 古文字作, 那么, “地”就应该是在人形下面加一横, 写作才对, 而这个形体与“立”的古文形体颇为相似, 于是, 有的学者认为“立”字就是古“地”字。这样的说法还缺乏足够的语料来证明。

“地理”的“理”是一个形声字。《说文》:“理, 治玉也。”治玉就是加工玉石, 其中的“王”字旁实际上是“玉”的变形。治玉要根据“玉”的纹理, 所以“理”又有“纹理”之义, 地理之“理”正是取的这个“纹理”义。“天文”是天的纹理, “地理”则是地的纹理, 也就是山陵川泽的分布与地势的走向。

山和水是地理系统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物象。“山”甲骨文作等, 金文作等, 《说文》小篆作“踰”, 其造字方法是象形无疑, 像山峰并立之形。《说文》:“山, 宣也。宣气散, 生万物, 有石而高。象形。”“山”的古文字构形以三座山峰居多, 也有多于三座的, 但这并不影响其所表达的意义。“三”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的意义, 无论写作三座山, 还是五座山, 都是取其山峰林立的意思。古人对山的感情非常深, 喜欢背山而居, 讲究“靠山吃山”。大山给人类带来丰富的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刀耕火种虽然原始, 但养活了我们的祖先, 给他们以生存的保障。“火种”就是以烧山为主。解放前云南的某少数民族还保留着烧山耕种的传统, 今年烧一面, 来年再烧另一面。大山可以提供耕地种植谷物, 也会直接带给人类食物, 山上的野兽、野禽、野果可以拿来充饥。另外,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后, 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状态, 开始用火烘烤食物, 他们生火做饭所用的木柴, 也都来自大山。可见大山带给人类的资源非常丰富,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尽宝藏。所以《说文》把山解释成“宣也”, 进一步解释成“宣气散, 生万物”, 这才是“山”。“宣”有“宽广”之义, 现在我们说“宣传”, 其目的就是让消息传播得更广阔, 让更多人知道。山的作用正是使气息散播得更广, 使万物得以生长, 造福于人类。刘熙《释名》:“山, 产也, 产生万物”, 说的也正是这层意思。《说文》的另一条解释“有石而高”其实是为了和其他类似的地貌相区别。王筠《说文句读》所说的“无石曰丘, 有石曰山”, 正好验证了这一点。

“丘”《说文》作“宙”, 上面是“北”, 下面一横代表地平面, 解释为“土之高也, 非人所为也”。正可以看出山以石为主, 丘以土为主的特征。《说文》对“丘”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一曰, 四方高中央下为丘。”“丘”甲骨文写作等, 金文写作等, 字形上正体现了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甲骨文、金文的第三个字形与小篆的字形十分接近, 后来小篆的字形变成从“北”从“一”的原因正在于此。许慎没有看到更古的字形, 只好根据当时的小篆字形来解释, 认为“一, 地也;人居在丘南, 故从北”, 虽然这种解释不符合“丘”的最初构形理据, 但也道出了古人居所的特点。

古人喜欢向阳而居, 向阳之处正是“山南水北”, 于是就产生了“阴阳”的概念。“人居丘南”正是阳面, 那么丘的北面就是阴面, 不适合居住。这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这些经验在汉字构形中得到了较多的反映。“阴阳”二字繁体作“陰陽”, 都是形声字, 右部为声旁, 左部同为“阝”。“阝”是个部首, 是山阜的“阜”的变形。“阜”《说文》解释为“大陆, 山无石者”, 这正与“丘”的特征十分相似。甲骨文“阜”写作等形体, 小篆规整为, 如果我们把甲骨文的第五个形体顺时针转90度的话, 正好像一个“山”字, 如果把第四个形体也顺时针转90度, 正好就是“丘”字, 其余的字形只是由于书写的原因造成形体不同而已。据此, 我们知道“阴阳”二字左边所从的“阜”字与“山、丘”义近, 也可以代表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刘熙《释名》沟通了它们的关系:“土山曰阜;阜, 厚也, 言高厚也。”“阜”正好是非常肥沃的山体, 它的南面叫做“阳”, 它的北面叫做“阴”, 所以有“山南为阳, 山北为阴”的说法。这样, “阴阳”二字之所以左边从“阜”也就好理解了。抛开繁体字的阴阳, 单就简体字来说也很有意思。其实, 简体字的“阴阳”很早就出现了, 它们的造字方法都属于会意字, “阳”必须是阳光能照到的地方, 所以从“日”;阴是没有阳光的地方, 从“月”正好能代表晚上没有日光。

以上是“山”的系列, 我们再看“水”。水是各种河流、湖泊、海洋的通称。没有山, 人类便没有食物;没有水, 人类同样无法生存。“水”本来是个象形字, 甲骨文写作等形, 金文写作等形, 到了小篆变成, 线条规整均匀, 但字形的取意并未发生变化。许慎《说文》认为:“水, 准也, 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 中有微阳之气也。”这是从阴阳五行角度来解释水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火外阳内阴, 水外阴内阳。”这需要结合八卦的卦象来理解。在八卦中, “坎”卦代表自然界中的水, 用符号表示, 中间是一阳爻, 两侧都是阴爻, 所以说水是“外阴内阳”。甚至有人根据“水”字的古文字字形与“坎”卦的符号相似, 就推测说汉字可能起源于八卦, 这完全是颠倒历史的错误说法, 因为八卦的起源要比汉字起源晚得多。其实, 甲骨文的形体已经很清楚地体现出“水”字的象形特点:有的中间有一条纵向的曲线, 有的却有两条;周围有四个点的, 也有三个和六个的, 可见, 最初造字的意图只是画出水的形体, 中间的曲线代表水流, 四周的点代表水波或者水花, 字形本身是非常形象的, 确实是像水流动之形, 并没有许慎想象的那样复杂。

自然界的液体水有两种存在方式, 一种在地下, 我们称之为地下水, 泉水、井水就是地下水;一种在地上, 我们很容易看见, 江河湖海就属于这一类。中国古人饮用的水大多取自河流, 但古代“江、河”属于专属名词, 只代表“长江、黄河”, 河流的总称叫做“川”, 《论语》中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名句。川的字形古今变化也不大, 甲骨文有等形体, 金文有等形体, 到了小篆变为规整的, 与隶楷阶段的字形已经非常接近了。从最初的甲骨文形体看, 两侧的曲线代表堤岸, 中间的点、线代表水流, 非常形象。

与“川”字相关的有个“州”字, 这个字可以很好地把陆地与河流联系在一起。“州”甲骨文写作等形, 金文作等形, 小篆变为, 由中间的一个圆圈, 变成三个圆圈。不管是一个还是三个, 它们的构意是非常明确的, 它的意义指向就是中间的圆圈, 即“水中的陆地”。许慎《说文》说:“水中可居曰州。”传说尧时遭遇洪水, 百姓到水中高地居住, 形成九州。后来“州”字又引申出“州县”之义, 如现在的“广州、泉州、福州、温州”就是古代州县名称的沿用。为了区别州县和水中陆地这两个意义, 人们便造了加三滴水的“洲”字, 专门表示水中陆地的意义。

汉字的字形, 以非常形象的方式, 将古人对地理现象的认识探索, 保存下来, 传承下去, 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真实见证。

上一篇:天气条件下一篇:煤矿电力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