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演变

2024-10-03

设计演变(精选12篇)

设计演变 篇1

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本质是对产品造型价值的评估。作为市场交换的对象——产品的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是产品造型形成的关键阶段。产品造型方案不是某一个设计师闭门造车杜撰出来的, 这一创造活动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艺术创造的水平, 与社会的市场经济、文化现象、艺术特征及时事政治等多方面有密切的联系。显然,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 人们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要求会有差异, 其评价也会随着演进和发展。

一、工业设计探索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一阶段是工业设计发展的探索时期。新、旧的设计思想的交锋, 使得设计改革运动与传统的手工艺设计开始逐步走向工业设计, 并开始为现代的工业设计发展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产品造型设计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以艺术性为主导的精英主义设计, 发展到以艺术性与技术性一定程度的结合的工艺美术运动时期, 再到体现自然主义风格造型艺术、工艺和材料技术相结合的新艺术运动。

工业革命时期的规模经济通过引进机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这一时期, 曾掀起了一股把产品的外观设计 (外观装饰) 作为迎合消费者审美趣味的重要手段的精英主义设计潮流。为了追求装饰性不惜忽略、破坏掉产品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精英主义设计的华而不实从反面激发了一些思想家、设计师对新的条件下的对设计的内容的相关研究与探讨, 也就由此拉开了设计改革的序幕。其中, 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

在探索阶段的产品造型设计的价值表现经历了以艺术表现为绝对重要评判重点, 逐步发展到更容易符合工艺和材料技术要求的自然流畅的艺术美与技术美的结合。但是, 从总体上来看, 技术价值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

二、工业设计发展阶段

自1900年以后, 传统的产品设计概念和表现形式已经无法适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对产品造型功能的要求。而新产品的出现是以新的技术与新的材料为载体, 实现了产品新功能的可能性。在这个时期, 德国出现了德意志工业同盟和包豪斯设计学校。这两个工业设计组织, 主张产品功能第一、突出设计的现代感和扬弃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他们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 为了使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设计活动的要求, 为工业设计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充分体现了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特征。而就在这个时期, 同样也出现了以富有运动感和几何构图为特征的未来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它们主要是赞颂机器及其范围内的产品, 表达了对速度、科技等设计元素的喜好, 因而, 机器美学作为一种时代的风格特征就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就产品造型设计而言,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具有以下的特点:以技术创造为主导的实用功能价值是产品价值构成的基础, 也是产品造型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以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依附于产品的功能价值, 即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功能价值为基础。通过发挥机器生产的高效率,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销售量, 进而提升产品造型设计的经济价值。

三、工业设计多元化阶段

进入21世纪, 由于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可持续设计思想的传播, 工业设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一方面, 信息多元化、经济快速化发展的时代下的工业设计开始将设计作为一种市场竞争的手段, 挖掘设计的深层次的内容;通过设计为产品创造新的附加值, 强调产品设计的重要性;从设计的商业价值的角度进行思考, 引导市场, 带动消费, 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是设计作为推动经济运转的一种新形式表现。对于产品造型设计而言, 开启了经济价值为先导的设计时代。也就是说, 经济价值标准是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先导标准。另一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工业设计更加关注人们最基本的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 以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为目标, 强调人们生活中设计的重要性, 以环保和资源节约为媒介, 着重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通过工业设计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

在多元化时代,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经济、艺术、技术因素贯穿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全过程, 因此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评价不再仅仅是设计方案的选择问题, 而是贯穿设计全过程的动态评价。

总结工业设计不同发展阶段产品造型设计评价的演进过程, 各阶段的评价特点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柳冠中,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 (第4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设计演变 篇2

第三单元说明文

七语言的演变

教学目的

1.理解语言在历史长河中既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

2了解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概况和一般规律,更好地学习祖国语言。

3.学习本文运用典型实例展示概况,分类、比较揭示发展变化规律的说明方法。

4.了解科技语体在语言组合方式上的要求,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介绍古今汉语变化发展规律的普及性的事理型说明文。它把语言学,特别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汉语史常识的讲解介绍给普通读者。文章本身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准,但又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水平,就写得深入浅出。讲课时,既要考虑到课文“深”的一面,把握住文章的理论框架,让学生懂得一点语言学常识;又要考虑到课文“浅”的一面,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抽象的、深奥的理论讲得浅显易懂的,让学生摸到写事理型说明文的门径。

2.教课时注意体现以新知带旧知,用旧知去加强对新知。理解的特点,适当联系已学过的古汉语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联系说明文知识,讲一步把握说明文的特点。

3.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先着眼于把握整体框架,再逐层逐节消化,最后用适量的练习扩展知识面。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预习全文,理清全文结构,编写和讨论全文结构提纲,讲析第一部分。

第二教时:讲析第二、三部分,总结,练习。

第一教时

1.导入新课

(1)解题、简介课文与作者

语言,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用上,但它的本质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变化规律,却知道得很少。它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事物,很难讲明白。今天学的这篇文章以汉语为例,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了语言演变的一般规律。

《语言的演变》选自《语丈常谈》,原题是《古今言殊》,包括“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等四个部分。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并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改为序数词。原题也改成现在的题目。(划线部分板书)

吕叔湘(1904-),江苏丹阳人。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文言虚字》、《汉语语法论文集》等。

2.指导预习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组说明文。其中有事理型的,如本文和下一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有事物型的,如《我国古代的车马》。作为说明文,它们都有些共同点,现在我们把学过的说明文知识理一理。

提问:(1)什么是说明文?

(2)写说明文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说明文,指介绍事物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等给人们以知识的文章。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现方法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2)写说明丈,第一,要注意把握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第二,要安排好说明的顺序;第三,要选用合适的说明方法。

指导编写课文的结构提纲:

把握说明文,和阅读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从理清思路、编写好提纲入手。编写提纲,首先要理清文章脉络,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划分段落层次,其次要整理和分析各个段落层次的要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语言的演变》这篇说明文,如前所说,是事理型说明丈,所说明的对象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作者选择了先总说后分说、纵横交叉的结构方式。请大家体会上面所谈到的,结合领略“预习提示”,略读全文,编写提纲。

3.编写和讨论全文结构提纲

在学生独立编写的基础上,教师选择1-2个样本,让学生抄上黑板,组织大家讨论、评议、修改、订正、补充,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提纲。(下附一份结构提纲,供参考)

一、语言“运动、发展、变化”的概况:

总(一)字义变化(二)语法变化

二、语汇的变化

I(一)消失(二)出现

分(三)外来词的引进(四)意义的变化

三、语法、语音的变化

(一)语法变化(二)语音变化

(这是初读课文,只求掌握梗概,不必过细,提纲也只求编到较大的层次上。)

4.讲析第一部分:

(1)讲析第一层(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体现本自然段中心观点的是哪句话?这个观点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生回答,明确:“世界上万事万物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作者从一切事物都在变动的大前提中推出语言既然是一种事物就也得运动、变化、发展的结论。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立论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论,并且具体解释了什么是“演变”。

第二--四句和第一句的关系怎样?

学生回答,明确:第二句是从语言的纵向演变(历史的发展)对中心观点的说明。第三句是从语言的横向演变(地区的变化)对中心观点的说明。这两句是为了证明中心观点,是一些有说服力的材料

板书:

语言的变化

第三句中谈到朱熹听不懂孔子和弟子们讲课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作者为什么选中朱熹来听孔子讲话作为例子?

教师自答:这是假设说明和举例说明并用。在一些说明文,特别是科普性说明文中,常常把假设说明与举例说明结合起来运用。比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为了说明有些恒星密度之大,先用“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作比方,再假设“用白金造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这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用白金铸星球,人登上恒星都是不可能的。但人们一看就明白,作家把抽象的数字化为具体的、易于领略的了。本文也是这样,古今言殊,但谁也没有听到过古人的讲话,吕叔湘举了这个例子,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选中了朱熹去听孔子讲话,朱熹是南宋的儒家大师,为《论语》作注,是孔子思想权威的解释者,连他都听不懂,说明不是对儒学的理解水平问题,而是语音、语法、词汇问题了,这样很有典型性。

板书续前表

……(古今言殊)假设说明,举例说明

……(方言的形成)举例说明

文章中说“语言的变化”日子长了就显现出来,方言是“久而久之”形成的,这些揭示了语言演变的怎样的规律?

学生回答,明确:说明语言演变是种渐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逐渐变化的,它有相对的稳定性。

(2)讲析第二层(第二--七自然段)

默读第二--七自然段。提示:结合思考课文后练习一。

讨论练习一。学生回答,明确:①这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又能说明汉语历古至今的演变情况,有代表性。②这段文字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跟现代汉语差别很大。③在后面分类说明前,作者先举出这个实例的好处,是能具体地较全面地说明古今汉语的差别以及汉语的演变的概貌,为后面的细说伏下一笔。

共同研读第二---一七自然段。

教师点拨:本层次用的是举例说明和比较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举例说明前面已经谈了,这里着重谈一谈比较说明。比较说明,一是要注意角度的选择,现在看看作者是就怎样的角度分别进行比较的?(启发学生看笔记,明确:1.字义,2.语法。)二是要注意比什么,即求同还是求异。三是具体分析,综合归类。现在我们不妨重复一下作者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看看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出示小黑板:

邹忌八尽,?。冠,,曰:“我孰城徐美?”其妻曰:“君美,徐公能?”城北徐公,齐国丽也。忌不……日,客从来,与坐谈,问:“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君之美也。”

教师点拔:上面没有划线的包括专名,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加框的,表示现代不用的。加一道线的,表示字义未变,现在不单用的。加两道线的表示字义未变,现在使用受限制的。加三道线的表示古代字义现在已经不用的。

划一道线的字,看看它们哪些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请举出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的复音词。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中许多单音词化成了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中的一个语素)。

看划两道线的字,想想它们在使用上受哪些限制,请以其中一两字为例作一些说明。

学生回答,明确:“与”古代释为同盟者,亲信(名词),又可解释为赞成、对付、给予、等待(动词),还可解释为“和、及”(连词)同、跟、被(介词)。现在“与”主要当连词用,在一些庄重的文体中当介词用。

“而”字,在“现代汉语中缺少一个跟它相当的连词,但又不得不用它,所以不少文体常常少不了它”,吕叔湘在1983年的一封信中对文章中的说法作了修正。

看划三道线的字,想想它们的古义和今义有什么不同?试举一两个字来说明。

学生回答,明确:这类字的古义今多不用,现在用的大多是它们的后起义,但在一些文言词语和成语中古义仍有留存,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鞭长莫及”,“信誓旦旦”等。

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读后提问。

用学过的古汉语知识说明一下本段引用的七个句子各属于什么语法现象?

学生回答,明确: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疑问句代词主语前置)②“君美甚”(补语不用结构助词“得”)③“忌不自信”(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④“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⑤不若君之美(结构助词“之”的嵌用)。

除上面几句外,与现代汉语语序相同的有⑥“吾与徐公孰美”。①③是古代特有的句式,②④⑤是古今差别较大的句式。

追问,从引用的这段古文看,语法上与今天相同的是多数,还是少数?

学生回答,明确:古今汉语语法不同的地方是少数,在引用文字中只有六处,严格讲,只有五处(现代汉语述语与补语之间有时也可以不用“得”,“美甚”,可以说成“漂亮极了”“美绝了”)。

作者有没有用像我们刚才分析时用过的哪些语法术语?为什么?

教师自答,作者考虑到读者接受水平,把专门性的术语减少到最低程度,但又说得很明白,很恰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语言素养。

齐读第七节。小结,这一节中说,“大多数的字都是现在还用的”是指现象,差别就有这么大是指本质,关键在于“仔细”“分析”。

差别到底有多大,请看表:

板书:

5作业

(1)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三。

第二教时

1.导入新课

从回忆上次讲课的内容入手,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演变的内涵。

提问:语言的演变是指哪些方面的演变?

学生回答,明确:语言包括三个要素:语音、语汇、语法。语音--外在形式,语汇--建筑材料,课文一开始就从这三方面进行说明,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但是说得不细,特别是没有从理论上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作者把细说深入地说留在第二、三部分了。

2.检查作业,结合讲析第二部分。

(1)讨论“思考和练习二”

教师巡视,选出其中较好的一个,把答案写到小黑板上,写好后共同订正、补充。

参考答案:

教师点拨:这部分仍然用分类说明,不过分类的角度和层次起了变化,这里角度是语汇变化的种种状况,层次深入了

探究了导致变化的种种原因。

(2)为了加深印象,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填写下面的表格。

汉语语汇古今变化一览表(印发)

序号 变化情况 语汇举例

1 旧词消失 ?骊骓??????雒?

2 新词产生 椅凳桌

3 吸收外来语 葡萄、咖啡、沙发、尼古丁、卡车

4 生活变化引起词义变化 床、坐、钟、肥皂

5 词义扩大 江、河、菜

6 词义缩小 肉、谷

7 词义转移 涕、信

8 词义弱化 很、普遍

9 单音词变多音词 耳(朵)、眉(毛)、发(头发)

10 单音词换单音词 首(头)、口(嘴)、食(吃)

11 因忌讳引起词义的变化 老虎(大虫)蛇(长虫)解手(大小便)

(3)这部分内容相当丰富,教师着眼于利用课文中的例子去深入领会理论,不必多加补充。只在比较难于理解的地方作一些点拨。

①讲“旧词消失”时,可以问一问作者为什么举《诗经鲁颂》中“马”的多种名称为例?

学生回答,明确:在农业社会中,马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耕作和交通的重要工具,人们为了便于交流信息,给各种各样的马起了专名。

②讲“词义转移”时,指出古今义不是并存的,而是新的意义代替;日的意义。如“交通”,古义为彼此相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今义是往来通达。

③讲“词义弱化”时,注意与“词义缩小”比较。弱化,表程度由高到低,由强而弱;缩小,表范围由大变小。以“公”为例,古代用来表爵位、尊称,现代汉语中不用或用得很少了,词义在缩小了。再如“甚”,古代表示程度很高,有“太”、“非常”的意思,语气也很强;现代汉语中说“甚美”,虽有“很”的意义,但语气削弱多了。

④讲“因忌讳引起的词的变化”时,说明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便直说该事该物,就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长久下来,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说法,引起了词的变化。

3.讲析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部分。指名复述这部分的内容,教师抓住学生复述的要点随手板书:

(2)教师点拨:①注意第一节的结论:“可是总起来看,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语汇的变化那么大。”古今汉语语法差异第一部分已经谈了,这里是进一步说明,并逐渐收束。②语音不同于词汇、语法,可以直接从文字材料中找出古今汉语的差别,它要转个弯,从押韵、平仄和形声字的声旁去揣摩,证明古今发音的不同。③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押韵与今天不同,是指的古韵,荣(ong)属东韵,“生”、“城”(eng)和“情”(ing)属庚韵,因此作者说读起来不押韵了。我们今天读起来并不觉得拗口,那是因为在普通话中同在一辙--中辙。(按:辙,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用以押韵的韵部,比古韵宽泛。)

4.总结全文

(1)结构特点--语断意连,环环扣紧(板书)

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虽然用数字把各部分隔开,但彼此仍然血脉贯穿,联系紧密。构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初学本文时就提到的总分式顺序;一是环扣词语的使用。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开头的一、二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二句,读时教师要学生们随手标出反复出现的词语。教师出示小黑板,请学生注意加点词语。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里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里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

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二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重复出现的词语,前后相应,像环一样把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扣起来。再看第三部分,第一自然段开头是“语法方面”,第二自然段开头两字是“语音”和第二部分开头相扣、并且揭示了本部分的内容。

(2)写作方法--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使用(板书)

教师讲析:本文三个部分20个自然段,除1个自然段没有举例外,其余19个自然段,或多或少都举了例,运用了举例的方法。但是同中有异,同为举例说明,有假设举例,如朱熹听孔子谈话;有典型举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有列举举例,如《诗经鲁颂》的《驹》提及的十六种马的名称。此外,表示举例的一些带标志性的词语用得富于变化,有“比如”“如”“例如”“又如”“像”“……的例子”、“……的事例”等等,使得文情多变。

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使用,如第二部分第四节,先后举了三个例子,说“几”、“床”、“坐”三个词的内涵是怎样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时,讲“床”结合运用了解释说明的方法,讲“坐”结合运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

(3)语言特点--通俗、准确、风趣(板书)

①通俗比较好理解,全文平易朴实,尽量少用专门术语,多用浅显的实例来说理。注意适当的重复,引导读者由初知到较深入的理解。

②准确。共同看《思考和练习三》加深对这点的体会。教师点拨:如小题“1”中“大约”是约算,是根据出土文物去零数后的折算,“大概”是推测,是从汉尺推想到战国时的齐尺与公尺的比例。

③风趣。朱嘉听孔子讲话,大有侯宝林相声《关公战秦琼》的味道,让人们从荒唐中窥见真理。

5作业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浚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战国策秦策三》

A文中除人名、地名外,古今意义一致的字有。

B.意义未变,现在不能单用的有。

C.意义未变,但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的有。

D.文中所用的意义现在已经不用的有。

E.橐载的意思是,这种格式在古汉语语法中叫做。

F.“蒲服”的意思是“匍匐”,因为两者同为,音近而相通。

(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文后的问题:

语言是经常在变的,语音,语义,语汇,语法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短时间内看不出,时间长了就明显了。因此在对某一种语言进行研究时,必须明确是在研究它的现状还是研究它的历史①。第一个强调语言的共时研究(主要指当代)和历时研究的区别的语言学家是瑞士的Fde索绪尔,他这个主张对后来的语言研究影响很大。可是有一点是索绪尔当时没怎么强调而是后来的语言学家加以发挥的,那就是历时的研究是以若干个共时的断面研究为基础的②。这个认识对于汉语研究待别重要,因为直到不久以前,还有很多人把“古代汉语”当做一个单纯的东西来论述③。

--吕叔湘《语言和语言研究》

①语言研究有两个方向,为什么作者要强调研究者必须明确研究方向?

②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关系怎样?

③怎样理解吕叔湘所批评的“把‘古代汉语’当做一个单纯的东西来论述”的倾向?

附:参考答案

(1)A.出、行、伏B.载、昼、饵、乞、食、兴C.而、于、为D.卒、至于、霸E.用口袋装F.叠韵

(2)①语言的历时研究着眼于纵向比较,而语言的横向研究着眼于横向的搜集、综合和分析、比较。前者着眼于研究语言古今差异,后者着眼弄清某种语言的特点。

②共时的语言研究为历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论椅子设计中的风格演变 篇3

关键词:椅子; 设计; 风格; 演变

中图分类号:TS6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一、椅子的历史发展

1.中国椅子的历史发展

凳子,椅子,都称中国传统坐具。但是,在最古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这些“垂足而坐”的家具。这是在经过了一段历史发展后,才逐渐形成的。在比较古老的时代,我国人们都是用席子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席地而坐”。与席子同时期出现或稍后出现,出现了称做“床”的家具。汉朝人许慎在《说文》中称床为“安身之几坐也”,明确来说是坐具。自汉朝以后,又兴起一种“胡床”,形状也比较之前的更高了,可以说是当时的高足坐具。从“胡床”之后,我国的坐具趋势越来越向高足发展。晋朝的古书中开始出现“凳子”的名称。唐代的敦煌壁画里,人们可以看到多种形状的凳子,有方形凳、长条凳、圆形凳和椭圆凳等。到了宋代,椅子的样式日益多起来,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等等,不一而足。后来又出现了“太师椅”,据说是宋朝一位京兆尹专为当朝宰相设计的,以后太师椅便流传于世。

从席地到垂足而坐,椅子从无足到低足到高足,是我国家具史的一种发展趋势,说明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在不断提高。

2.西方椅子的历史发展

古希腊折叠凳的形态与使用场合是直接从埃及文化演变过来,折叠凳的使用非常广泛,折叠凳可以被随意放置在家中的任意角落,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希腊的折叠凳由四条朝向内部的兽腿构成,凳腿的端部是狮爪。从人们装饰折叠凳开始,有兽腿的折叠凳的出现,预示了一种从直线发展到曲线的趋势。希腊人的折叠凳也是侧置的X结构。古埃及人的折叠凳,与随后的希腊和伊特鲁里亚的折叠凳,成为了罗马座椅的原型。后来,座椅出现在了天主教教堂的仪式典礼中。

二、椅子的设计风格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刻板的风格,追求具有优美的起伏层次和人情味的曲线,纹饰以古典浮雕图案为特征,多表现在扭索、蛋形、短矛、串珠线脚及叶饰、各种花果蔓藤花饰、菱形花饰等,而宗教、历史、寓言故事也是雕刻家具用的装饰题材。在材料使用上主要有胡桃木、椴木、橡木、等,用骨头、象牙和色泽不一的木料来镶嵌植物图案或几何图案,做工精雕细琢,追求细节的完美。椅子的设计由哥特式的箱形转化到了罗马时期的样式,家具的设计、配置等基本形式都是采用对称形。盛行期发展到用抛光的大理石、玛瑙、玳瑁和金银等珍贵材料镶嵌成有阿拉伯风格的花饰。

2.哥特式

在12到14世纪之间,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北麓,出现了以精雕细琢和华丽的镂空花纹玻璃窗构成的新教堂建筑的艺术样式,这就是“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的特点是以尖的房顶、华丽的拱卷和垂直线为主,使其高耸、富丽又精致。

3.巴罗克风格

巴罗克艺术起源于意大利,它以浪漫主义精神为设计出发点具有真实的生活且富有情感,更加适合生活的功能需要和精神需求。最大特色是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强调整体结构,将富于表现力的装饰细部相对集中,以曲线、弧面为特点,做大面积的雕刻、描金贴金箔处理,并在坐卧家具上大量使用面料包覆,采用花样繁多的装饰。在其常见的雕饰图案中有不规则的珍珠壳、美人鱼、半人鱼、海马、花环、华丽的涡卷纹等,华丽的造型,渲染着一种奔放热烈的生活。

4.洛可可风格

最被现代人所推崇的洛可可风格在法国古典家具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洛可可家具注重体现曲线,在装饰上面,极尽粉饰、繁缛、雕琢之能事。沙发靠背、扶手、椅腿都采用细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顶梁有玲珑起伏的“C”形和“S”形涡卷纹精巧结合,椅背顶梁和前梁上都有贝壳纹饰雕花,椅腿采用弧弯式并配有兽爪抓球式的椅脚。椅子的设计风格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式居住环境,到了路易十五时期,这种女性化的“纯粹欣赏事物的美”的设计观念已经登峰造极。

5.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叶欧洲的建筑装饰设计界,主要盛行于法国和英国,但这两个国家各自渗入了自己国家的风格特点,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新古典主义风格主要特征表现为造型精炼而朴素、简洁明快、做工考究,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以直角为主体,追求整体比例的和谐与呼应。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镶花刻金,精雕细琢,都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装饰图案主要以玫瑰花饰、桂冠、细长的藤蔓花饰和丝带、花瓶等相结合的物品被系上美丽的花结。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产生了新的材料、工艺、结构和技术,是出现新设计的基础。椅子设计风格的演变与技术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一件造型奇特、一改传统的家具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项新的科学技术,一种新的材料,新的构造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椅子的设计既吸取了当代新的生产技术和材料,闪现出时尚性、舒适性、多样性,又不断的反映出民族性、风土性等自然特征。在现代设计的历史里,椅子的变革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以至于可以把椅子看作一面历史的镜子,照出最精彩的地方,让它浮光掠影,照出飞跃的浪花,让它知道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1]濮安国著.《中国红木家具》,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5月

[2]李宗山著.《中国家具史图说》,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6月

[3]田自秉著.《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8月

[4]惠特福德著.《包豪斯》,三联书店,2002年4月

[5]彭亮,胡景初著.《家具设计与工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飞机强度设计思想的演变概述 篇4

飞机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论证, 打样设计, 详细设计, 产品试制和设计定型及批生产。在每个阶段, 强度专业介入的深度和所肩负的工作都不同。

1 强度设计各阶段概述

1.1 方案论证阶段

一种新飞机 (包括改型机) 的研制任务来源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 与用户签订研制合同;一种是, 根据市场需要自担风险进行的开发。无论哪一种形式, 都需确定技术指标。所谓技术指标, 就是指设计定位在国际国内何种先进技术水平, 比如航电、设备配置、发动机选型、使用的规范、标准等。

在此阶段, 强度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对总方案和各子方案给予强度方面的支持, 比如根据技术指标中确定的飞机重量, 过载及飞机外形与结构专业一起判断结构空间及主要承力构件的排布意向。编写《飞机强度设计要求》, 该文件的主要内容一般为选用的强度规范和标准;几个重要的飞机重量;强度飞行包线;过载包线;低空大表速值;外挂物等的限制使用;寿命指标等。

1.2 打样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 结构专业要进行主要承力构件的排布, 形成结构要素图, 完成各系统与结构的协调。

协调过程说到底是总体, 系统和结构“争夺”空间和部位, 强度专业在此阶段的工作比较繁杂, 一方面参与配合的强度设计员应从刚度、强度、疲劳各方面就结构和系统支承部件能否满足要求对各方案发表自己的意见, 必要时要进行估算或论证。另一方面要建立起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但是这时的许多结构细节尺寸并不都是确定的, 因此, 模型可能面临着多轮修改的问题, 这要求强度设计员时时跟踪结构和系统设计的状态, 并且要有耐心, 经常向结构专业给出强度对结构和选材的修改反馈意见。

1.3 详细设计阶段

经过粗打样设计阶段的协调和结构、系统设计, 结构转入详细设计阶段, 在这阶段, 结构要完成结构的生产图样。强度专业的工作全面转入校核计算和静力试验。

1.4 产品试制阶段

这阶段的重要目的不言而喻是为了生产出供飞行试验, 静力试验的飞机和零组件。设计与工艺、工装夹具等是否存在不协调, 不配套等矛盾必定要相继反映出来。因此, 结构图可能还要作某些适应性修改。强度专业要进行配合。另一方面, 产品正在进行试制, 不可避免要出现故障处理。

要进行全机静力试验的飞机在这阶段要按静力试验大纲的配套要求, 完成交付给试验部门。强度专业应按照静力试验大纲中的有关状态追踪。特别要注意有些车间将超差零件都往这架飞机上集中的现象。

1.5 设计定型批生产阶段

这阶段强度专业要按照设计定型的程序要求编制定型评审文件、批生产抽检的静力试验文件, 并且要着手准备疲劳定寿。一般情况下, 强度专业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总结提高和完善文件档案。

当然, 批生产的配合是强度专业的日常事务。设计定型是对设计质量高低, 工艺可达性甚至于性能价格比的一次全面检查。

这时的批生产实际上是小批生产, 在这阶段进一步完善工艺规程, 稳定成附件, 材料等供应渠道和质量, 充分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下一步的生产定型作准备。

2 飞机强度设计思想的演变

强度设计要形成一套体系或者思想, 是在前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并且受当时工业发展, 理论水平的制约形成的。由于强度设计在飞机设计中的特殊地位, 飞机强度设计思想的形成远比其它行业来得及时, 其发展并形成体系无论深度还是规范化都是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

一般说来, 飞机强度设计思想分为以下几个演变阶段。

2.1 静强度设计思想

结构在给定的设计载荷下, 不发生静力破坏, 在使用载荷下不发生可见的永久变形。这是对静强度设计思想的一般定义。并且认为只要满足了这一标准, 就认为是安全的。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一是, 设计载荷与使用载荷的关系, 也就安全系数取多大。大家知道, 安全系数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取法, 满足静强度设计思想的要求, 也能保证结构的安全。第二个是, 这种“安全”能维持多久, 即结构的使用寿命并未能在这种思想中反映。因为用安全系数保证的这种安全是在静力载荷作用下的安全, 在与时间有关的交变载荷作用下, 材料的性态是与静载作用下不同的。

2.2 安全寿命设计思想

这是一种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思想。这时已经知道, 足够的静强度不能保证结构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维持足够久的安全。于是在这一设计思想中给出结构的安全寿命, 也就是无裂纹寿命, 这种思想无疑是对静强度设计思想的一次革命。但是我们知道材料本身和制造过程中都会留下缺陷, 裂纹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就造成了所谓安全寿命不安全的问题。

我们平时进行的寿命估算得出的值实际上就是无裂纹寿命或裂纹形成寿命。

2.3 破损安全设计思想

承认飞机结构的材料和制造都存在缺陷。而且飞机在使用历程中也会出现裂纹。破损安全设计思想要求飞机结构在带有这些损伤和裂纹的情况下仍能承受规定的外载荷并能“安全”地承受一段时间直到下一次维修时发现这些裂纹并将之修复。

这种思想对工程技术提出了比安全寿命设计思想高得多的要求, 首先要有足够的检测技术来发现这些裂纹, 第二是要知道在一定尺度的初始裂纹和规定的外载荷作用下, 经历多长时间还能在安全范围内。

我们平时所说的临界裂纹长度, 裂纹扩展寿命等都是这一思想常用的术语。

2.4 损伤容限设计思想

这是在破损安全寿命设计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既然结构上裂纹是客观存在的, 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裂纹, 而且裂纹还会扩展, 损伤容限设计思想就是如何利用当前的技术水平使结构达到阻止裂纹扩展, 延缓裂纹扩展, 甚至利用多通道传力途径达到一部分结构失去传载能力另一部分仍能保证结构安全承载。

我们平时所用的止裂措施, 多层结构, 用裂纹扩展速率来判断结构的“好坏”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产物。

在全机疲劳寿命试验完成了规定的试验指标后所进行的剩余强度试验, 实际上也是对飞机结构损伤容限能力的检验。

2.5 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思想

破损安全设计思想与损伤容限设计思想都允许对结构进行修理, 保证飞机结构在使用寿命期 (裂纹形成寿命+修理寿命) 内, 不因疲劳、腐蚀、意外损伤等造成灾难性事故, 即要保证有良好的疲劳寿命特性。但是修理所得到的收益和修理所付出的代价之间应当有个权衡值。也就是说在保证结构具有良好寿命特性的同时还应当有良好的维修经济性, 这就是耐久性的要求, 在此同时用损伤容限保证飞机结构的安全。

除了维修经济性以外, 由于维修带来的对飞机出勤率的影响是经济性的另一层含义。

3 强度设计规范及使用

规范是指导性文件, 然而规范不是法律, 是可以选择性执行的, 但是一旦选定必须执行。强度设计规范是通用规范, 是对飞机结构设计、分析、试验中要满足的基本要求提出的普遍性原则。在具体飞机, 不同部件的设计分析, 试验中如果还有更为具体的规范和标准则应按它们来执行。我国1975年颁布的《飞机设计强度规范 (试用本) 》一直还在引用, 它对应的是原苏联1956年规范, 俄罗斯也分别在1964年、1978年、1993年多次更新强度和刚度规范, 但由于保密, 我们得不到。

而强度设计在使用强度设计规范要解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检查设计、分析、试验项目和内容的完整性

由于强度设计规范是在前人大量设计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集中了国家各方面的飞机设计专业人才编制而成的, 因此它的内容很全面, 提供的数据和方法大都经过多年的使用考核和试验支持, 因此, 利用规范来检查我们在设计、分析、计算和试验工作中所选取的项目和内容是否完整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载荷工况的选取是否涵盖了飞机结构所有的严重受载情况;部件载荷是否考虑了使用中特殊要求;计算和试验内容中是否考虑了环境因素;设备、系统等对结构的特殊要求是否得到满足;试验项目和试验程序中是否有遗漏;强度文件的编写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

3.2 检查计算、分析、设计和试验内容中参数的选取是否合理

在规范中, 主要的参数都给出了确定值或取值范围。在确定参数的取值时, 应首先满足规范要求, 如果有不同取值, 应有充分论证并经总设计师批准。

3.3 检查分析、计算和试验状态的选取是否满足规定和要求

在结构分析、计算和试验中状态的选取至关重要。状态的检查应在全面消化规范中相关内容后逐项进行。因此, 主管设计员应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规范中的要求有充分了解, 对舍去的状态应有说明。

这里说的状态一般包括:结构受载姿态;载荷所对应的飞行参数及载荷来源 (比如操纵系统和操纵舵面的载荷是从铰链力矩产生还是由座舱内操纵杆等施加的载荷产生等) ;结构连接处的安装情况;总体受载状态和局部受载状态;是否需要考虑特殊要求等。

4 总结语

本文简要从飞机设计的方案论证, 打样设计, 详细设计, 产品试制和设计定型及批生产等阶段介绍强度设计的工作特点, 逐步分析在每个阶段, 强度设计的深度和工作内容, 继而简述强度设计思想的演变及设计规范, 并针对在强度设计工作中如何使用设计规范提出了几点建议, 对飞机强度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摘要:本文简要从飞机设计的方案论证, 打样设计, 详细设计, 产品试制和设计定型及批生产等阶段介绍强度设计的工作特点, 逐步分析在每个阶段, 强度设计的深度和工作内容, 继而简述强度设计思想的演变及设计规范, 并针对在强度设计工作中如何使用设计规范提出了几点建议, 对飞机强度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篇5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含义、表现、实质、影响;了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知道科索沃战争。了解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具体表现、影响、探究中国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归纳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

难点:美苏争霸、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1、汉武帝“大一统”

【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分为三课。它概述了二战后到现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有两个目。第一目“冷战政策”主要讲了美苏冷战的形成。这些内容在以往的人教版义务教材中都有,但新课标教材的内容较为集中。二战后初期,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其具体表现是,在政治方面,美国推行干涉别国内政的“杜鲁门主义”,它是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在经济方面,美国实行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也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相对抗。于是,形成了两极格局对立的格局。在亚洲,先后发生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第二目“美苏争霸”讲述了自赫鲁晓夫执政以后直至苏联解体的美苏关系。这一时间较长的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点是美攻苏守。赫鲁晓夫上台后,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争霸开始。但苏联的实力还比较弱,美国占据优势,具体表现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苏联方面做出了让步。但双方剑拔弩张的局面得到缓解,一场核战争终于避免。教材以一段小字讲述了这一事件。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到80年代初,特点是苏攻美守,美苏争霸达到高潮。此时的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尼克松1969年上台执政后实行了战略收缩,从越南撤军、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而苏联则采取了战略进攻,把中东、非洲和南亚次大陆作为扩张的重点,于1979年占领了阿富汗。第三阶段为8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关系缓和。面对军事、经济上的沉重负担,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球缓和战略,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美国面对沉重的债务和西欧、日本的经济竞争,也同意实行有限的缓和。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结束。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形势的发展情况。第一目“‘一超多强’”,讲述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目前的国际形势是:原来的两极格局不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在短时间里,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不会出现。在“一超多强”的格局中,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一个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而由欧洲联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构成的多个“强国”,由于拥有一定的经济或军事实力,从不同角度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为此,各国都在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二目“科索沃战争”,以这场局部战争为例,说明了冷战结束后虽然在国际上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但世界并不安宁。这场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而展开的,这一情况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再现。因此,这些都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处地位的挑战,对世界格局的今后发展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说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必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本课分为2目。第一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阐述了二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由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都需要发展经济,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技术条件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国际投资和贸易迅速增加,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的全球化趋势加快。比如美国的波音公司就是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波音飞机零部件的生产。到20世纪末,全世界共有六万多家跨国公司,其中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而1995年1月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设计演变 篇6

摘 要:工业设计的定义有过三次较为完整的定义,其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设计的理解的变化而产生了新的内容,经历了由关注产品造型到聚焦于设计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方式、人的价值观念等问题的思考的转变。这种变化使得对工业设计人才的胜任特征和所具备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设计师而言,最重要的使命莫过于如何使自己创造的产品形态和环境能逐渐引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走上文明、健康、合理而不失远见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工业设计;胜任特征;创新能力

工业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使用和审美两大功能直接反映了设计师能力品质的高低。面对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丰富,培养符合市场和企业需要的工业设计人才成为现代设计教育面临的核心课题。然而,当前全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和输出的人才的服务能力显然不足,即相当部分学生的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距离,导致就业或创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工业设计的内涵演变、设计人才的胜任特征及需要具备的技能等方面的阐述,探讨了工业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为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新方向。

1 工业设计定义的演变

成立于1957年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ICSID)给工业设计下过3次完整的定义,分别是1970年、1980年和2006年的定义。1980年的定义被国际设计界使用了26年之久,完整准确地阐释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1.1 1980年定义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即ICSID给工业设计下了如下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1.2 2006年定义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将工业设计以目的和任务两方面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目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任务,设计致力于发现和评估与下列项目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经济上的关系:

——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全球道德规范)。

——给全人类社会、个人和集体带来利益和自由。

——最终用户、制造者和市场经营者(社会道德规范)。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支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道德规范)。

——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表现性的形式(语义学)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美学)。

设计关注于由工业化——而不只是由生产时用的几种工艺所衍生的工具、组织和逻辑创造出来的产品、服务和系统。限定设计的形容词“工业的(industrial)”必然与工业(industry)一词有关,也与它在生产部门所具有的含义,或者其古老的含义“勤奋工作(industrious activity)”相关。也就是说,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都在其中。这些活动都应该和其他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生命的价值。

1.3 工业设计内涵的变化

就1980年和2006年工业设计内涵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有如下变化:设计对象由工业产品转变为过程、服务与体验等系统设计;设计内容由材料、结构、色彩等造型设计上升为社会、文化等道德规范;设计内涵新的品质和规格转变为创新性的技术、文化、活动等;设计外延由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扩展为包含了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等广泛的专业。

2 设计人才的胜任特征及需要具备的技能

2.1 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Competency)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麦克利兰(McClilland)针对此内涵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冰山的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显性特征;“冰山的水下部分”包括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隐性特征。显性特征能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隐性特征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评估和改进的部分,对人才选拔最具有经济价值。应用胜任特征评价和预测绩效优秀以及岗位所需的相关技能、智力水平或学业等级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工业设计教育课程和创作训练方式,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胜任力的基本标准。

2.2 需要具备的技能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业产品的设计工作,工业设计人才大体需要具备手绘、电脑软件、模型制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才能。

第一,应有下笔流畅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关键是要快而不拘谨。第二,应具备使用泡沫塑料、石膏、树脂、MDF板、油泥等材料制作模型的技术。第三,应至少掌握一种矢量绘图软件、一种位图绘图软件等二维绘图软件以及一种三维造型软件。第四,应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及与人交往的技巧,具备撰写设计报告的能力。第五,具有较好的空间架构能力,在形态方面具有很好的鑒赏力。第六,设计方案从流畅的草图到细致的刻画再到三维渲染一应俱全,并配有制作精良的模型。第七,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到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应有足够的了解。第八,具备合理安排工作计划的能力,在设计流程的时间安排上要十分精确。

总之,工业设计的发展已经从关注工业产品造型,发展为聚焦于设计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方式、人的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方面。即工业设计的核心问题由对“人——物——环境”三者关系中有形的“物”的研究,转变为对人的生命、人的理想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等无形的“事”的问题的重视。对于设计师而言,最重要的使命莫过于如何使自己创造的产品形态和环境能逐渐引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走上文明、健康、合理而不失远见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高建设.胜任特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

[2] 兰玉琪,邓碧波,高雨辰.工业设计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李德君(1978—),男,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方向:设计艺术,设计教育等。

谈建筑物平移轨道设计的演变 篇7

建筑平移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 于20世纪末随着城市规划的需要而不断发展, 早期的建筑物平移主要解决道路扩宽、采光避让等一系列简单规划问题, 这类问题往往需要建筑物沿轴线横向或纵向移动一定距离, 这类平移轨道设计的显著特点是沿轴线设计, 这种轨道设计方法对托换结构的设计要求不高, 托换施工技法相对稳妥可靠, 平移过程中跑偏控制较为简单, 这种平移轨道的设计方法与当时建筑平移技术的初期水平和贫乏的施工经验是相适应的, 沿轴线方向设计轨道的典型工程应属梧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综合楼平移工程。该楼高11层, 属高层建筑, 总面积8800m2, 总重12000多吨, 沿轴线方向设计平移轨道, 共平移30.276m, 创当时吉尼斯世界纪录, 它的成功总结了高层建筑物平移工程经验[1], 为建筑物平移技术, 特别是轨道设计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1)

建筑物平移技术的不断发展, 技术人员得以解决更为复杂的平移工程问题, 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场旧办公楼平移工程是另外一个例子, 由于新旧办公楼的采光避让问题, 要求旧办公楼在不改变建筑物朝向的基础上, 平移到不在任何原建筑轴线方向上的既定位置, 在沿用传统的轴线方向设计轨道思路基础上进行演变, 采用折线法轨道设计, 即建筑物先沿建筑物横轴线 (或纵轴线) 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再沿另外一个方向轴线移动至就位位置, 最终该工程沿两个轴线方向共移动65m, 成功就位, 创造国内多项第一。 (图2)

2 轨道设计方法的突破

平移轨道的设计要想打破沿轴线方向设计的瓶颈, 就必须解决两大难题, 其中之一是斜向托换的技术, 它使建筑物托换到一个不沿轴线方向的上轨道托盘上, 上海音乐厅平移工程在托换问题上解决这一难题[2], 成功运用斜线轨道设计方法, 在不改变建筑物朝向的前提下使上海音乐厅沿与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斜线方向平移66.46m。平移轨道设计真正摆脱了轴线方向的限制, 设计出的轨道路径更短, 也代表了轨道设计的发展方向。 (图3)

另一个必须解决的工程难题是建筑物转向问题, 这就需要建筑物平移过程中有精确的定量的方向控制方法。在山东东营永安商场旋转工程[3]实施以前建筑物平移的纠偏方法多以定性纠偏为主, 永安商场旋转工程中采用独创的“假定圆心法”[4]进行纠偏, 同时采用弧形轨道设计, 成功实现了永安商场这栋高3层, 长74m, 宽22m的建筑物绕其西北角柱子整体旋转20°, 被誉为“华夏第一旋”, 并开创单纯弧形轨道设计的先河。 (图4)

3 基本平移问题的轨道设计

随着平移技术诸多难题的逐步攻克, 建筑物平移轨道设计, 得以解决的平移工程问题也愈来愈多, 基本平移问题是建筑物就位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呈一定角度, 且建筑物本身朝向还有一定角度改变。针对基本平移问题现阶段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基本平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先通过斜线轨道设计方法设计斜线轨道使建筑物的一个角点与就位位置重合, 然后再利用单纯旋转轨道设计方法设计弧形轨道, 使建筑物绕重合点旋转, 使建筑物达到就位位置。 (图5)

为方便比较针对第一种基本问题轨道设计法。下面给出其轨道路径表达式。

式1:第一种路径表达式

第二种基本问题轨道设计方法, 同样是先运用斜线轨道设计方法将建筑物移动至形心重合, 再利用旋转轨道设计方法设计单纯弧形轨道, 将建筑物绕形心旋转一定角度。 (图6, 7)

在直角△GE2D3中,

在直角△EFE2中, EF?LÂ, FEÁ-LÁ, 由勾股定理得:

第二种基本问题轨道设计轨道路径表达式如下:

式2:第二种路径表达式

此两种基本问题在现实工程中不乏成功案例其中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楼整体平移工程[5]。就成功运用该方法先沿横轴方向平移121.82米再顺时针旋转7o, 最后再沿纵轴平移7.97米顺利就位。

4 轨道设计方法的最新演变

通过以上第一种、第二种基本平移问题的解决, 工程技术人员尝试一种广义的同步弧形轨道的设计, 即寻找唯一的一步到位的弧形轨道, 使建筑物在平移过程中同步完成转向, 如果存在这样的弧形轨道。它的圆心必定是所有对应点所运行弧形轨道的圆心, 根据圆上任意一条弦的中垂线必过圆心, 通过原始位置和就位位置两组对应点连线作中垂线, 中垂线的交点即为该圆心。 (图8)

第三种情况设计的平移轨道其形心的轨道路径为一个弧段, 其计算过程复杂, 为计算方便首先证明∠EOE3=∠APA3。 (图9)

∵OM、ON分别为EE3、AA3垂直平分线

∴∠EOE3=∠APA3=θ。 (图10)

在△OEE3中, ∠EOE3=θ, 令OE=OE3=R, 由余弦定理得:

式3:第三种平移轨道设计轨道路径表达式

5 轨道设计的优劣比较与应用

比较三种针对普通平移问题的轨道设计方法, 排除施工难度、耗费工期等其他因素, 单从造价上来看, 轨道路径愈短, 造价愈省, 所以轨道设计的演变发展方向应向最短路径发展。

大连开发区白石湾别墅群始建于2009年, 其中32号别墅由于施工过程中定位失误, 导致其与其规划位置发生偏移, 且偏移距离较大, 影响工程整体的使用, 在承接此工程平移任务后, 设计技术人员首先将建筑物的尺寸参数代入上述公式, 得出建筑物采用三种不同方法设计轨道, 建筑物形心路径长度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采用第三种设计方法设计出的轨道路径更为短小有效, 这个对比的重大意义在于为从一开始就为工程设计奠定大的方向, 最终工程技术人员顺利采用了广义弧形轨道[6]的设计方案, 成功的于2013年6月将建筑移动就位, 就位精度满足规划要求。

6 轨道设计发展的意义

轨道设计的发展意义在于, 寻求更加高效的轨道设计方法, 使设计出的轨道更短更有效。从设计文件编制的一开始就明确何为最为有效的轨道设计手段。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 随着工程实践的证明, 新工法的应用成功, 轨道设计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设计出的平移轨道将会更加有效。

摘要:近几年来, 建筑物平移行业在国内兴起, 平移轨道的设计由简入繁, 通过几个典型的建筑物平移案例, 揭示平移轨道设计的演变路径, 总结建筑物平移轨道设计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轨道设计,建筑物平移,建筑物旋转,弧形轨道

参考文献

[1]孙肃.高层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5-3.

[2]仇圣华.上海音乐厅整体移位托换体系的变形预测[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2009.

[3]卢明全.建筑物旋转 (绕固定端) 移位技术研究[C].特种工程新技术, 2006.

[4]林伟.假定圆心法在建筑物移位领域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8.

[5]张任杰.建筑物平移及旋转——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楼整体平移工程[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9 (3) .

设计演变 篇8

黄冈河发源于饶平县与福建省平和县交界处大岽坪, 全长87.2km, 全流域集雨面积1317.5km2, 河床平均比降为1.44‰。黄冈河上游段长44km (至汤溪水库坝址) , 流域集雨面积667km2, 流经上饶镇、饶洋镇、新丰镇和三饶镇后汇入汤溪水库。上游比降约为3.01‰, 河床平均宽度60m。

黄冈河上游新丰段 (下称新丰段) 从丰联陂 (12+617) 至白塔 (5+587) , 长7.03Km。河道在丰联瓷厂前有一约100度拐弯, 在九村水出口至朝阳村间 (荣溪段) 呈弯曲型河道, 其余为顺直型河段及微弯型河段 (弯道中心角φ<600) 。河道经多年演变, 一般处于平衡状态, 属天然河道。

由于本河段流经新丰镇中心, 应新丰镇政府和各村委会强烈要求, 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 本着减少拆迁房屋60间, 价值约350万元 (业主估算) 的损失和结合镇区居民消防通道及人行道, 满足乡镇发展要求的原则, 本河段 (河堤轴线桩号10+489~10+972) 河堤整体向右移动。

1.1河道冲淤变形及河湾形态

河流在弯曲处一般都一般处于输沙平衡状态, 凸岸的淤积主要来自凹岸的冲刷, 凸岸的淤长和凹岸的坍塌崩退在数类上接近相等在过程上也基本相应, 因此河道在变形过程中维持一定的宽深比例。

枯水期由于浅滩的壅水作用, 过渡段浅滩比降将远大于凹岸深槽比降, 其结果使得水流挟沙力较大的过渡段浅滩冲刷, 凹岸深槽淤积;洪水期则相反, 由于浅滩壅水作用的减弱, 比降变平, 但凹岸深槽水深大, 水流挟沙力大, 因而形成凹岸深槽冲刷, 过渡段浅滩淤积。除纵向水流之外, 环流在洪水期较强, 枯水期较弱, 也对这种相互交替的冲淤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洪水期较强的环流, 能使凹岸深槽的冲刷大大加强, 枯水期较弱的环流远不足带走由过渡段浅滩冲刷下来的泥沙, 凹岸深槽的淤积将不可避免。

结合现状河道平面及断面进行分析, 拟设计变更河堤轴线为10+489~10+972, 属于微弯型河段。弯道中心角约为160, 曲率半径约为170m。现状在10+995~10+794左侧凹岸有度宽4到7m不等的小河滩, 而在凸岸处有宽度达20m以上的成片河滩, 这与凹冲凸淤的原理是一致的。而左岸小河滩则是在枯水期的纵向水流及环流影响下形成的。

左侧现河床底高程约为68.0m, 右侧河床高程约为69.8m。河床平均宽度70m, 深泓线距离左岸14~19m。以上情况也与河湾形态的基本定律一致。

1.2弯道水面形态及水面超高

(1) 按原设计断面10+794进行计算。过水断面 (设计洪水位工况A=246 m2, 湿周77.74m

经计算得:Jr=0.0056

式中:r2-凸岸半径, 200m;r1-凹岸半径, 126m

经计算得:Zo=0.43m

(2) 按新设计断面10+794进行计算。过水断面 (设计洪水位工况) A=346 m2, 湿周82.21m。

经计算得:Jr=0.0054

则凹岸比凸岸水面高74 (河宽) ×0.0054=0.3996m

式中:r2-凸岸半径, 200m;r1-凹岸半径, 126m

经计算得:Zo=0.429m

根据计算, 新、老方案弯道水面形态及水面超高基本没有变化。

1.3结论

结合本次变更河道平面及断面进行分析, 新方案实施后优缺点如下:①优点:减少房屋拆迁约60间, 价值约350万元 (业主估算) , 可马上进行施工, 按计划完成工程, 提供镇区居民消防通道及人行道, 满足乡镇发展要求。②缺点:流态小有改变, 先是向左岸冲刷, 后转向右岸, 以后又转向左岸, 最后归入原河道。新方案中河床宽度、行洪断面、弯道水面形态及水面超高、弯道中心角、曲率半径、宽深比与旧河道基本一致。但随着深泓线的右移, 凹岸深槽还会继续存在, 只是深槽中心将向右移动。在枯水期时, 在纵向水流及环流的影响下, 凹岸挡墙处还会继续淤积;而在洪水期时, 则凹岸冲刷大大加强, 凸岸的泥沙沉积也将增大。因此需对凹岸挡墙进行防护, 防止冲刷, 可设工程措施来控导水流的方向, 减少对岸墙的冲刷, 延缓深槽及淤积的产生, 使河道冲淤及河湾的形态趋向平衡。

2控导工程设计

由于流态小有改变, 造成水流对凹处岸墙的冲击力增加, 所以凹岸取了钢筋砼挡土墙的结构型式。钢筋砼挡土墙的允许流速为12m/s, 而本河道平均流速为3m/s左右。防冲是不成问题的。为减少冲刷, 改善水流流态, 参考《丁坝水力学》 (海洋出版社2003年11月应强编) 第4章内容“每条丁坝的防护河岸长度至少为垂直于水流的投影坝长的3~4倍”, 本次设计丁坝垂直于水流的投影长为8×sin450=5.65m, 则每个丁坝群 (3条) 的防护长度5.65×3× (3~4) =50.85~67.8m之间。根据计算结果在座弯顶冲处 (左岸两处, 10+960及10+835, 右岸一处, 10+886) 每处加设三道钢筋砼导流丁坝。每条长8m, 下挑式布置;坝轴线与水流流向的夹角为450;坝顶高程按枯水期相应水位确定, 根据新丰段实际情况取69.8m, 向坝头倾斜, 平均净高0.9m;厚0.3m, 间距取坝长的1.5倍计为12m) 把水流导向河中间, 以减少对岸墙的冲击和保护墙脚。采取以上措施后, 对于流态小改变造成的不利因素是可以消除的。

2.1丁坝冲刷深度计算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2013) 附录D护岸计算中D.2.1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D.2.1丁坝冲刷深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2.1.1丁坝冲刷深度与水流、河床组成、丁坝形状与尺寸以及所处河段的具体位置等因素有关, 其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应根据水流条件、河床边界条件以及观测资料分析、验证选用。

2.1.2非淹没丁坝冲刷深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hs-冲刷深度 (m)

k1、k2、k3-丁坝与水流方向的交角θ、守护段的平面形态及丁坝坝头的坡比对冲刷深度影响的修正系数。位于弯曲河段凹岸的单丁坝, k2=1.34;位于过渡段或顺直段的单丁坝, k2=1.00;

m-丁坝坝头坡率;Um-坝头最大流速 (m/s) ;

U-行近流速 (m/s) ;LD-丁坝的有效长度 (m) ;

B-河宽 (m) ;

Uc-泥沙起动流速 (m/s) , 对于粘性与砂质河床可采用张瑞瑾公式 (D.2.1-5) 计算;

d50-床沙的中值粒径 (m) ;Ho-行近水流水深 (m) ;

γ0、γ-泥沙与水的容重 (k N/m3) ;g-重力加速度 (m/s2)

根据方案实际情况, θ=450, m=1 U=0.88m/s (20%施工期洪水流速) , LD=6.725m, B=74m, d50=0.0025m, H0=1.8m, rs=26.5, r=10, 计算出hs=0.881m, 抛石护脚高取0.9m。

2.2护脚块石计算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2013) 附录D护岸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在水流作用下, 防护工程护坡、护脚块石保持稳定的抗冲粒径 (折算粒径)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d-折算粒径 (m) , 按球型折算;

W-石块重量 (k N) ;V-水流流速 (m/s) ;

G-重力加速度 (m/s2) ;

C-石块运动的稳定系数;水平底坡C=1.2, 倾斜底坡C=0.9;

γs-石块的容量 (k N/m3) ;γ-水的容量 (Kn/m3) 。

根据方案实际情况, V=3m/s (5%设计工况) , C=1.2, Á25, 10, 计算出d=0.213m, W=0.13KN。根据以上计算, 丁坝及抛石护脚大样图如下:

设计演变 篇9

一、社会进化论与装饰罪恶论

19世纪后半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对人文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人类学研究者开始在文化的差异中寻找社会进步的原因,在通过对其他民族、部落的研究后形成了一种社会进化论思想。他们认为,人类社会是从落后、野蛮到先进、文明,随着时间的线索不断展开和进化的,相对于其他未开化或半开化的社会而言,西方社会是人类进化后一种高级、文明的社会形式。但现在的学者普遍认为,这种臆想性地划分人类历史阶段的社会进化论,完全是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的偏见,实质就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中,这种思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怀疑和反思。

社会进化论一经出现就迅速在设计艺术中得到反馈,最为极端的就是奥地利建筑师卢斯的“装饰罪恶论”。卢斯认为,装饰是人类原始的、落后的文化象征,在人类进入先进的工业文明后,装饰的存在将是一种罪恶,它只会降低文化的进步速度,人类最终将会抛弃这种落后的原始文化。他说:“现代装饰是扭曲的、牵强的和病态的。任何生活在我们这个文化水平里的人都再也做不出装饰来了。至于那些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的个人和民族当然就另当别论了。”这种否定人的文化需求的“装饰罪恶论”虽然对当时的工业化、标准化设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现在看来,这种依据形式与功能、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二分对立格局的设计艺术研究,明显已无法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文化功能主义与形式依随功能

20世纪初,生物学家通过生物形态学的研究认为,生物在功能上的任何改变都必然产生出相应组织形式上的变化,即功能改变形式。受此影响,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文化功能主义理论,他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在文化功能主义的视角下,文化需求无异于生物需求,人类生存的维持也有赖于文化的维持。

在设计艺术领域,美国芝加哥建筑师沙利文随之提出了“形式依随功能”的观点。沙利文认为,不仅仅是形式表现着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功能创造或组织了形式。这个观点在20世纪初的工业设计运动中一度成为功能主义流派的口号,并成为包豪斯倡导的理论原则。但是在当时,功能主义流派只是单纯地强调造型形式对于功能的从属关系,认为设计作品只要完好地实现了实用功能,形式美将会自然表现出来。虽然这种单一的功能主义对设计艺术适应大工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它混淆了形式与功能两种不同的价值,其明显的局限性也随之显现。为了弥补这种局限性,文化功能主义理论被引入到设计艺术中,即满足人的情感、文化需求也是一种功能的实现。文化功能主义使功能的范畴得以拓展,设计艺术中对形式的追求也成为了一种功能的需要,从而使原有的功能与形式的对立得以消解,也使“形式依随功能”得到了重新阐释。

三、象征人类学与产品语义学

20世纪中叶以后,象征人类学研究在西方兴起,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一个表达价值观的符号象征体系。格尔兹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文化就是这张网。在象征人类学的视野下,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象征,文化的象征性使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之间得以沟通,人们正是通过象征建构了一个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新世界。就如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说的那样:“人们当然必须生活在物质世界中,生活在他与所有有机体共享的环境中,但却是根据由他自己设定的意义图式来生活的——这也是人类独一无二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在象征人类学思想的影响下,设计艺术中产生了一门和象征相关的新学科——产品语义学,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将此定义为:“产品语义学乃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应用在工业设计上的学问。”产品语义学的出现,使产品的象征性作为一个独立研究范畴融入设计艺术中,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设计艺术的文化内涵。由此,设计从追求功能与形式的创新进一步延伸到追求象征符号的塑造,并以此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令人遗憾的是,在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种象征符号在当今消费社会中已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霸权,并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不良影响。英国品牌大师奥林斯常引用的一个案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一名非洲贫困国家的机场清洁工用积攒的薪水购买了一双耐克鞋,他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跑步,而是为了昭示众人,他也能分享这份魅力与时尚。对他而言,耐克(钩子)的象征意义超过了那双鞋子物理上的功能。”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反思,开始担心产品语义学是否会堕落为一种“诱骗”工具。换言之,就是它引发的需求是否是人们的“真实需求”。

设计演变 篇10

旗袍是历史的产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发生着变化。从现代看来, 它是一步一步走向实用, 更为广泛的作为一种富有历史印记的服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旗袍不仅拥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装饰没干, 更是传统中国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例证与产物。”旗袍能代表中国的传统特色, 也是最能表现东方女性气质的服饰, 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服装的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旗袍能表现女性身体曲线的特征, 最初, 它的剪裁贴合着人体的曲线, 面料也是需要精心挑选, 但正是因为旗袍追求的是极致的美, 所以才深受女性的喜爱。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它的形成过程是文化之间的碰撞, 时至今日也颇受非议。这种文化的碰撞让旗袍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矜持与内敛, 又无时不刻的展露女性的曲线, 夹杂着性感与妩媚, 所以不难想象, 这种服装的表现形式一定需要设计和制作者费尽心思、追求完美才能制作出一件精品的旗袍。但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变迁, 服装越来越走向大众化, 旗袍的设计可以更自由, 旗袍的制作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 旗袍更是成为了当时女性不可缺少的服装了。从此, 旗袍已经逐渐卸下了传统的枷锁, 在设计、面料、剪裁、结构、工艺上层出不穷的改变和创新, 加上当时明星、歌星和社会名流的渲染, 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时尚浪潮。

旗袍从唯美、精细、做工严谨这些追求完美手工等逐渐变化走向实用。随着社会的进步, 它不再是被局限在条条框框里, 它可以跟随需要和潮流改变, 这是旗袍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唯美一步一步走向实用, 走进生活。旗袍作为服装, 不仅具有浓厚的中国韵味, 又能恰到好处地展现人体的线条, 加上设计师们的巧思, 它能够被更广泛地运用。

二、设计实用性的表现

旗袍最初是出自满族的, 它的制作和设计是非常讲究的, 旗袍上运用的颜色、图案都有独特的寓意和禁忌, 甚至有些颜色和图案只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皇家贵族才能使用。最初的旗袍是平面的, 制作工艺是追求完美的, 它的演绎和变化是随着外来文化的融合开始的。

由于旗袍的独特性, 现代的应用最初最为广泛地出现在电影、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艺术产物中。我们不难找到艺术家、设计师、电影人对旗袍的应用, 和对旗袍文化的特殊情怀。不难发现, 旗袍已经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代表, 因为它的骨子里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东方味道。但是, 正是由于旗袍的独特性, 让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民众的冷落, 由于它对极致的追求, 让大众对它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和中国文化, 旗袍这个特殊的符号再一次重回时尚的舞台, 众多国际设计师在他们的作品中屡次出现旗袍的身影。在影视剧场里、国际场合、逢年过节, 无论是哪个年龄阶, 都不难发现穿着旗袍的身影。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旗袍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份下展现着它们不同的魅力。从穿着旗袍的人们身上可以看到优雅、性感、可爱、甚至幽默的风格。旗袍也在世人的关注下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 这个历史的产物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延续了下来, 不再是人们“望而却步的文物”了。

三、演变的实用性趋势

经历了历史变迁的洗礼, 旗袍有了新的定义和内涵, 它用自己独有的特色演绎着不同时期的内涵。在未来的发展中, 旗袍将会有更多的变革和创新。

随着时尚舞台的不断革新, 旗袍在保留自己独特“性格”的前提下, 被设计师们运用在更多的场合, 礼服、婚纱、戏服、时装、睡衣、工作服等。旗袍的演绎已经不再受到局限, 在结构上, 旗袍的长短、廓形都能有着不同的变换;在色彩和图案上, 旗袍有了更多的选择, 设计师们也更大胆的应用;在面料上, 现代科技让旗袍能够演绎更多的风格, 展现不同的质感。现代时尚和全新的设计理念赋予了旗袍更多的意义。未来旗袍可能会有更多的改变, 但是人们更关注的还是它不可替代的独有特色和文化内涵。

现在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旗袍, 使用旗袍。这件最初束缚着女性自由、极力遵循自己法则、极致追求完美的历史产物如今演绎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未来可能更多人、更多行业去关注它、追求它,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件衣服, 它延续的是历史, 演绎的是女性从束缚走向自由的过程, 同时也歌颂着社会的进步, 更不能被代替的在时尚的舞台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摘要:旗袍随着历史的变迁, 从传统的对纹样、颜色、做工、廓形都有着精细要求的多文化产物渐渐走向大众。这是唯美主义走向实用主义的一个演变过程, 从对旗袍的历史追溯到现在走向实用性的表现和演变的趋势这几个方面来了解旗袍的发展过程, 对这个特殊的时代产物也能够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唯美主义,实用主义,旗袍设计,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1]刘瑜.中国旗袍文化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2]唐光艳.旗袍[M].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9

设计演变 篇11

关键词: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西方景观史;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6-0030-04

收稿日期:2014-10-15

修回日期:2015-02-05

1 概述

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是借助“比较法”分析其发展脉络来直观了解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发展演变的脉络,预示出其今后的景观发展趋势和方向。

景观学与各学科间的交叉使得景观学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势态,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景观分析方法也多种多样。目前因研究者研究景观设计方法常存在如下两种倾向:一种为只针对景观学科发展演变历程按时间顺序做归纳梳理,没有形成系统的景观分析方法;另一种只涉及到方法研究,而没有研究其设计方法形成的必然成因。而恰恰是这种必然成因对未来景观发展趋势有着前瞻、预示性。

景观作为一种“境一象”存在,视觉效果和景观本体呈现出何种样态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意识与文化意涵,都将为风景园林作品专业解读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景观设计方法的形成、发展、实施作为分析内容,将哲学、艺术、政治、经济、社会意识与文化内涵对景观的折射、驱动力作为比较的外部分析因素,以助于研究设计方法的演变以不同历史阶段对“自然”的解读作为景观设计方法的演变研究主线,在“自然”与“人工自然”、自然美与人工美之间进行探讨(图1)。

2 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演变阶段

探讨研究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演变,必然要从景观规划学发展演变的视角进行研究与审视。一种景观发展趋势的形成也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设计方法的形成以及案例的最终验证。因此,以案例为分析对象、园林发展演变的背景为外部分析工具、“自然”为分析主线,来对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的设计演变进行研究探讨,则是一套完美的法则。

2.1 传统园林阶段

西方传统园林阶段,也是规则式园林发展阶段。时间为17世纪前,是西方园林形成的启蒙期。在西方园林发展史上,规则式园林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影响力远远超过不规则式园林。从古埃及的宅园再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都是以一定视觉构图规律来营造的。强调对称、规则、视野开阔,讲求严谨的几何构图,反映出人力对自然的影响,更强调人工美的重要意义。

2.1.1 古代园林(14世纪之前)

1)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此时期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园林形式和内容特征无不受其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宗教、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以古罗马的哈德良山庄(VillaHadrian)为例(图2),因其身处山地,建筑布局因山就势,中心部分的庭园建筑呈规则式布局,园中的花坛、廊架无不体现井然有序的规则美。同样,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的形成既有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离不开建筑结构、灌溉技术、园艺、防水等工程技术发展的推波助澜。

2)人工化的自然,借自然之物以美化人工环境

古埃及的宅园、古巴比伦的宫苑、古希腊的文人园、古罗马庄园,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人工化的自然,借自然之物来美化人工环境。如:古希腊的圣林,最初起到的只是围墙的防护功能,后来逐步担当衬托神庙氛围的作用,甚至栽植果树来增加其观赏效果。又如:古罗马的托斯卡那庄园,黄杨Buxus sinica被修剪成动物,绿篱被修剪成栅栏以人工化的手段理水布树,体现了人工环境与人工自然的高度调和,人工景观丰富了自然景观。

2.1.2 中世纪园林(5-15世纪)

1)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中世纪的西方园林由西欧园林、波斯伊斯兰园林及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所组成。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前的1000多年中,其所骄傲的古代文化消失殆尽,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美学思想的停滞都直接反映到园林的表现形式上。由于战争加剧、商业贸易衰落、教权集约,此时寺院园林盛行,城堡园林较为简朴,西欧园林也开始沉寂。而在今日西班牙境内的摩尔人却融入了富有东方意境的伊斯兰文化,创造了以阿尔罕布拉宫苑为代表的伊斯兰风格园林,它的诞生为园林景观增添了一笔亮色。摩尔式园林在中世纪时期盛极一时,对欧洲园林后来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人工景观为主,自然景观功能性渗透,装饰性服从实用性

此时期的西欧寺院庭园由于战乱而追求静谧环境的营造,建筑及园林都比较密闭,园林装饰性绝对服从于实用性。庭园内设置果园、草药园、菜园来满足使用者自给自足的需要。城堡庭院则为防御而缺少与外界的联系。11世纪后才逐渐添加了游乐和装饰性功能。随着战乱的平息,13世纪后期城堡园林才变得较为开放。而以印度泰姬陵(Taj Mahal)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却常使用大尺度的园林形式(图3)。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则借鉴罗马庄园的材料及设计方法,依地势开辟成台地,利用茂密的植栽来营造静谧的氛围。

2.1.3 文艺复兴期园林(15-17世己)

1)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文艺复兴在促进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欧洲园林发展带来了久违的春风。此时人文主义者向往乡间的住所,在山坡上建立庄园,因此形成了兰特别墅Villa Lante式的台地园(图4)。法国境内大片的深林覆盖、河流穿越,对其景观风格有着很大影响。15世纪时期大兴土木建设宫苑,达到了欧洲规则园林的顶峰。与宫殿气势相协调的大面积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艺术上的突破,标志着其园林艺术的成熟。而此时期的英国对意大利、法国园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致,并开始建造私邸,汉普顿宫苑(Hampton ourt)即为此时期建成的。同时受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国园林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如栽植绚丽的花卉来摆脱阴霾多雨天气带来的沉闷阴暗。

nlc202309031923

2)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规则式园林发展到极致

此时期的园林艺术因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而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意大利台地园依托于自然而存在,以园林人工美来美化衬托自然美,人工化的园林与自然景观渗透交融。勒诺特式园林,因其均衡严谨的构图、蓬勃的气势、修剪的花坛、独特的水体处理方法将人工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3)几何化的自然以视觉空间特征在园林布局中的体现

意大利园林理论先驱者阿尔贝蒂在《建筑十书》中提到的“迷园”,它的布局囊括了矩形、六边形等多种几何形状。而此时期的勒诺特尔式园,整个园林则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分明的几何网络之中。各个节点上布置的装饰物强调了几何形构图的节奏感。

2.2 自然风景园(18世纪)

随着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欧洲园林结束了规则式园林长期占主导的历史。自然式园林避免使用直线或无目的的任意线条,自然式的驳岸处理及植物配置、起伏的草坡、平缓的园路在考虑视觉效果的同时也体现了人工美服从自然美的设计方法,也更多的关注了人的行为需要。

2.2.1 英国风景园及其它欧洲风景园

1)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英式风景园的产生离不开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传统畜牧业的发展、多雨多雾的气候特色直接影响到英国的自然景观。虽受到中式造园方法的影响,但英式园林更多是模仿自然,而不是高于自然。布朗于18世纪改建的勒诺特式园,就是风景园改建的标准手法。

由于对勒诺特式园林风格根深蒂固的情节,18世纪初期风景式造园的开始阶段,法国仍然坚持传统的造园风格。到了中叶,也只昙花一现地流行肤浅的“英中式园林”。传统规则式园林修剪、维护管理费用巨大,文学艺术界也在宣扬返璞归真接近自然,因此,同时期的俄罗斯受英式园林的影响逐渐由规则式向自然式过渡,在新建自然式园林的同时也改造了许多规则式园林。

2)以自然为出发点,人工美服从自然美

18世纪英国的艺术家、作家认为,园林是基于自然而产生的,规则式园林是对自然的严重曲解和歪曲。要排除一切直线、几何曲线,人工因素必然服从自然因素这些文学艺术界的思潮为英式自然园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旖旎的牧场风光、起伏的丘陵、蜿蜒的小径、自然形态的植栽都是这时期自然式园林的显著特征。以建造于18世纪中叶的斯托海德园(Stourhead Park)为例,它的平面布局呈近三角形的不规则形状,湖中有岛、密植的重林、有张有合的水面、沿湖蜿蜒曲折的游路,充分体现了英国式传统园林特征(图5)。

将自然作为造园的主体,消除自然风景与园林的界限,将自然带入到园林设计中,抛弃直线及不自然的因素,这都体现了以自然为出发点,人工美服从于自然美的观念。

2.3 城市公园(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

此时期的园林设计者开始权衡自然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为单一阶层服务的园林开始面向民众敞开。园林设计者开始积极地改造城市环境,更好满足公众的休憩要求。因此,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相继产生。而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建成真正地标志着西方园林步入了城市公园阶段(图6)。

2.3.1 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期,欧洲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城市问题随之产生,如: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环境卫生问题等。这种缺乏规划而产生的城市突发性问题不断涌现。18世纪末独立战争结束后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移民大量涌入,城市面貌大大改变,在这种变革趋势的影响下势必会形成新的园林概念。

2.3.2 权衡自然与环境效益,适应人的需求

为了改造城市环境,更好地适应大众的休闲需要,城市公共绿地与城市公园相继诞生。英国伦敦一些皇家传统园林在19世纪开始时逐步向民众开放,如:海德公园、摄政公园。19世纪中叶和下半叶,德国、法国先后修建了森林公园或城市公园,城市街道两侧也设置了小游园、林荫道,这些措施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此外,由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坚实地奠定了服务大众的造园思想,在考虑到各阶层休憩娱乐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权衡自然美和环境效益的关系。他提倡保护自然景观,并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式布局,植物选用乡土树种,而道路线型应为流畅的曲线,园路成环状布置,并以道路划分不同区域。这些原则对现代公园的规划设计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个时期的园林继承了英式风景园的风格特点,又将规则园与其和谐共存融为一体。更加注重自然与环境的效益关系,将园林的使用主体人的需求放在重要的地位。

3 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归纳与总结

通过对西方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分析及研究,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归纳,以“自然”为主线引导,从而总结出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为了使景观设计方法及其演变更加清晰,通过表1对设计方法特征、景观构图特点、具体设计方法等内容进行横纵向多维度说明。

4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以传统园林阶段为代表的几何化的自然设计方法,还是以自然为出发点,人工美服从自然美的自然风景园林阶段,或是权衡自然与环境效益,适应人的需求的城市公园阶段,每一阶段的景观设计方法和特征都有所不同。通过研究西方古代至19世纪园林的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到——西方园林设计方法的演变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不同的园林自然观,设计的形式和方法从规则到非规则,非自然到自然,服务对象从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私宅到适应最广泛民众的需求的城市公园发展,设计方法及园林设计的重点从最初的局部、具体、规整化逐步演变到宏观、抽象、自然化。

设计演变 篇12

一、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当代解读

中国辽阔的土地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造就了中国建筑独特的审美传统和地域风格。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 其建筑设计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东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享誉全球。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依附于东方文化与哲学, 思想庞杂, 内涵丰富。它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并且超越了“器”或“式”的层次, 更侧重于“道”或“法”的深度。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与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以弘扬君权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受中国几千年君权至上和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 建筑上表现为以弘扬君权的宫殿及与宫殿密切相关的都城规划为主, 且成就最高。如北京故宫建筑群, 强调巨大的体量、对称的布局、富有节奏的空间序列、富丽堂皇的色彩等设计要素, 对中国建筑审美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特有的“礼制建筑” (坛庙、神祠、宗庙、宗祠) 和帝王陵墓的建设规划, 则体现了社会等级秩序、上下尊卑的宗法礼教文化。这种重视权力、主次分明的建筑特征, 在审美心理上形成一种庄重、崇高的感受, 集中体现中国建筑审美的主流思想。

2. 多元、丰富、内敛的民族建筑文化

中国属内陆国家, 漫长的历史与封闭的社会形态, 塑造了中国人的内敛性格。反映在中国的建筑上, 多以“围合”的方式形成内向型的空间结构。另外, 中国多民族共生共存, 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很大, 从文化地理、民族民系、形态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 中国建筑文化有七大地域审美特征:庄严正统的中原文化、灵秀多姿的江南文化、粗犷硬朗的东北文化、旖旎多元的山地文化、诗性壮美的草原文化、融汇东西的绿洲文化及神秘敦厚的雪域文化。地域文化深刻影响中国民居的建筑形态。北方的四合院及南方的天井式建筑, 反映了汉民族地区的主流审美思想与文化传统。西北的窑洞、西南的吊脚楼、客家土楼、草原蒙古包等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各类建筑, 既蕴涵我国各族人民的民俗文化传统, 又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艺术审美的多样性特征, 是当代建筑设计师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3. 天人合一、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

中国传统建筑还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强调天人合一、以和为美、占尽风水。“天人合一”是一种古代哲学思想观念, 也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审美理想。讲究建筑与大环境和谐一致,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点, 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 苏州园林, 因地制宜, 把建筑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来处理, 追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使自然美与艺术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融合, 体现着中国人主客体共融共生、朴素自然的审美理想。在当下,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建筑的灵魂和最高境界。

4. 东方的时空观念与哲学态度

东方文明融合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传统哲学、美学思想。道家顺应自然的哲学观, 儒家的中庸、和谐及“游于艺”的思想态度, 还有佛教提倡的“禅意”、“超脱”等思想观念。它们共同作用, 形成了东方特有的时空观念———“意境”。“意境之美”涵盖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多重哲学内涵。特别是在佛教的影响下, 强调建筑物作为心灵的表征, 应“可望、可行、可游、可居”, 无限接近自然与超脱的状态。因此, 建筑内部常用“做透”、“半隔断”等方式, 形成曲折多变的流动性空间。这种富有“诗意”的建造方式与哲学态度, 深刻影响中国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审美价值取向。

总之, 中国传统建筑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对于当代建筑师来说,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建筑师一方面借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思想文化, 另一方面运用现代设计原理和科技成果, 创造出各种充满探索精神和想象力建筑作品。

二、当代知名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

当代中国, 出现了一批知名的建筑设计, 涌现出一群关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并勇于探索和思考的建筑师和设计团队, 并在国际建筑与设计界产生了不小影响。这些建筑设计, 在关注现代性的同时, 吸收借鉴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和美学思想, 在当代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中, 探索中国建筑新的语言风格和设计方向。

1.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作为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标志性、纪念性建筑, 设计难度非常高。中国馆的设计师何镜堂及其建筑团队, 成功借鉴、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文化意韵。既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 又成功诠释了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当代主题。比如, 中国馆取名“东方之冠”, 整体造型宛如古代帝王的华冠, 高耸在上, 又像一个大斗或大鼎, 寓意“天下粮仓, 鼎盛中华”。它端庄堂皇, 雄浑有力, 体现了中华文明恢弘的精神气质。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借鉴了古建筑上“斗拱”的构架, 以现代的方式复活了传统建筑精妙的艺术形式。中国馆的色彩也非常讲究, 专家团队在仔细研究“故宫红”后, 最终确定中国馆采用不同明度、纯度的7种“中国红”。确保了无论何时何地观看中国馆, 都能取得稳定、整体、统一的色彩效果……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角度看, 中国馆的设计无疑彰显了中华民族恢弘、庄严、崇高的民族性、精神性的思想价值观念。

2. 土楼公社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居, 是中国独特的地域建筑形式, 它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以集合住宅的方式将居住、贮藏、商店、集市、祭祀、娱乐等功能集中于一个建筑体量, 具有巨大的凝聚力。都市实践与万科地产合作打造的“土楼公社” (万汇楼) , 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入住宅问题的方法, 不仅是形式上的承袭,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土楼社区空间的再创造, 以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意识和节奏。传统土楼具有亲和力的建筑布局, 有助于形成社区中的邻里感。都市实践秉承了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的优点, 并在内部空间布局上添增了新内容:每户室内面积不大但带有独立厨房和浴室, 每层楼都有公共活动空间。社区的食堂、商店、旅店、图书室和篮球场为民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因此, 将传统客家土楼的居住文化与低收入住宅结合在一起, 不仅是一个建筑创新的课题, 而且作为一种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的实验, 土楼公社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显现出建筑设计营造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人文关怀。该设计获2010年阿迦汗建筑奖提名。

3.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贝聿铭给博物馆的定位是“中而新, 苏而新”。博物馆既要融入2500年历史的苏州古城的城市肌理, 又要有现代性, 有新意。贝聿铭成功做到了。苏州博物馆的色调建筑呈现出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特点, 但形态结构又是几何形的现代风格, 让人耳目一新。内部的新“文人写意山水园”仿佛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变种, 尤其是“以壁为纸, 以石为绘”的园林的景观营造, 取意古代山水画, 充满新意。馆园一体的整体布局, 和东侧的忠王府、北侧拙政园的建筑环境相互借景、相互辉映, 十分和谐。博物馆与忠王府、拙政园和谐相处又卓然独立, 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化“和而不同”的建造语言和哲学智慧。苏州博物馆建筑鲜明的现代性与地域性特征交相辉映, 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是当代全球“建筑地域化”特征下, 本土建筑设计的典范之作。

4.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的设计者王澍, 是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代表。校园位于杭州郊外的转塘镇象山脚下, 周围是青山绿水。王澍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 对山水进行整理:园区的西端有意不布置高大建筑, 使风景向远处延伸, 以借西侧远山之景。园区东端入口保留了大片鱼塘、茭白地和稻田, 不做建筑和改动。房屋质朴而谦逊, 避免过分夸张的建筑体量与造型表现。围绕象山, 建立起一个以“回”字 (合院) 为基点的场所模式, 遵循一种减法原则, 营造出一个半人工的缓坡谷地, 廊桥跨越其间, 建筑散布四周, 婉转起伏, 意境深远。王澍的建筑设计, 深得江南园林的精髓, 内敛、舒缓、节制、张弛有度, 置身其中, 仿佛游走于中国散点透视的山水画之间, 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在这里, “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得以充分发挥。

三、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当代演变

通过以上案例, 我们看到, 无论是标志性建筑、商业住宅、公共空间或带有艺术实验性质的设计营造, 这些当代建筑作品都推出了某种“中国式”的建筑样式, 形成了新的建筑风格和设计观念。另一方面, 我们也看到, 在当代建筑全球化的背景下, 这些优秀的建筑设计, 充分吸收了现代设计理念和科学技术成果, 以一种多元融合、含混互补的建筑姿态, 展现出特异的审美思想与文化内涵, 超越和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价值观。当代建筑审美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趋势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 审美观念多元化

建筑作为一种“时空艺术”, 其美学观念具有多种价值取向, 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技术价值观”等, 不同的美学价值取向使建筑呈现各异风格。随着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兴起, 尤其是中国本土价值观的觉醒, 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普遍采用“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方式回应全球化的现代风格, 这就是所谓的“建筑地域化”。因此, 无论是土楼公社的建筑造型, 还是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规划, 都高举地域主义的思想旗帜, 在多元化审美观的基础上, 复兴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

2. 审美时空情感化

设计以人为本, 重视情感认同, 是当代建筑审美又一个重要的思想特征。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华文明普遍的情感记忆。比如在凉亭中喝茶, 在屋檐下听雨……这些能够唤起美感的传统记忆中的生活情景, 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逐渐消失。当代建筑设计师, 受益于当代高科技材料和高技术手段的运用, 能够灵活地挖掘、提取中华文明的传统记忆元素与情感要素, 并进行移植和象征性运用。如苏州博物馆中的现代化凉亭的设置, 象山校园教学楼的层层屋檐, 以及对传统材料的使用等等。他们刻意营造一种“场所感”, 从而唤起人们对生活和文化的情感认同。这些建筑似乎实现了时空的转换和穿越, 其独特的审美思想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3. 审美信息模糊化

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信息网络化等环境中, 人们发现“传统与现代”、“地域性与国际性”等二元对立思维方法已经过时, 在许多场合他们相互融合, 相得益彰, 并且满足了人们多元的审美需求。当代建筑因此呈现出信息多元化、模糊化的审美倾向。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主体外观, 几何化的块面构成充满现代感, 而斜坡式的屋顶和粉墙黛瓦的色调却是传统的江南民居的风格, 传统审美要素与现代美学特征信息交叉互补, 模糊了观者的审美界线, 创造出别样的审美情趣。

4. 审美环境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建筑文化面向未来时不可回避的话题。建筑是否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是否有助于生态平衡等逐渐成为当代审美的一种趋势。受此影响, 一些中国建筑设计师开始尝试设计“生态建筑”。王澍就是这样一位建筑师。他设计的象山校园中保留了大量农田, 那些农田可以继续耕作, 把土地还给自然。就地取材, 用回收的700万片旧砖瓦和简单的、当地传统的手工砌筑方式砌砖筑墙。建筑多采用砖墙、石墙、夯土墙及水泥抹灰本色墙, 朴素又环保。象山校园建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自觉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保持和自然环境的互融共生关系, 突出了建筑的生态化审美思想, 对中国本土新的城市建设模式的探索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四、结语

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与美学思想, 既受到中国强大的审美传统和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 又受到全球一体化、多元化建筑浪潮的巨大冲击, 正向着审美观念多元化、审美时空情感化、审美信息模糊化和审美环境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和演变, 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地域和国际多元融合、互补共生的美学思想特征。

2012年2月, 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世界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王澍的获奖, 代表着西方对中国建筑师推动世界建筑思潮与文化发展的认可, 也证明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发展拥有巨大潜力。当前,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加速发展, 向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迈进, 相信中国的建筑设计者还能为中国建筑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当前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催生了大量本土建筑, 产生了大量的优秀的建筑设计。当代中国建筑的设计观念和美学思想, 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又受到建筑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 经历着剧烈演变。本文从部分中国当代知名优秀建筑设计的视角, 剖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对当代建筑设计观念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建筑美学发展演变的趋势。

关键词:知名建筑,设计观念,传统美学思想,演变

参考文献

[1]萧默.世界建筑艺术史:第一卷《东方之光》.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

[2]赵新良.建筑文化与地域特色.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1.

[3]曾坚, 菜良娃.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2.

[4]黄元炤.20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2.

[5]高福民主编.徐宁, 倪晓英著.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古吴轩出版社, 2007.4.

[6]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http://www.expo2010.cn/c/gj_tpl_2082.htm.

[7]土楼.http://photo.zhulong.com/detail38835.htm.

[8]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http://gc.yuanlin.com/html/Proj ect/2012-4/Yuanlin_Project_1644.html.

【设计演变】推荐阅读:

名称演变05-12

格局演变05-25

形式演变05-27

时空演变07-08

战略演变08-03

背景演变08-15

思想演变08-15

内涵演变08-21

演变特点08-30

形态演变09-01

上一篇:冒顶片帮事故原因下一篇:兴趣关联规则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