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演变

2024-08-24

发展和演变(共12篇)

发展和演变 篇1

本文阐述了广播形式的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在广播新闻节目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 总结出了广播在经过精心梳理的基础上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有“碎片化, 互动化, 多元化”的基本功能, 坚持“受众为根本”的广播媒体属性和广播新闻节目才能有好的创新方式和发展方向。

广播新闻节目和广播媒体形态演变的核心部分是实施改革。从单一到多样, 从沉闷到敏捷, 表明广播新闻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并逐渐恢复到中等主体。本文从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广播节目的意义和形式, 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台新闻节目的演变、发展以及形成的基本特征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 通过对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文脉的梳理和检查, 我们发现,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趋势, 不断适应广播媒体的特性, 以及在满足观众的需要的基础上, 有秩序地听。基本的特点如下。

1、碎片

通过分解和组合信息解读新闻直播的新闻专题节目。直播的方式, 不仅是最快的信息传递, 也改变了广播消息的传输模式。在这里, 特殊的不只是由Pat新闻节目加语音解说的渲染风格演绎的消息和评论, 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利用现场主持人, 嘉宾访谈, 记者连线, 音频采访, 新闻, 信息, 背景音乐, 主题曲标题拖车, 短信互动等多种方式和手段, 主持人, 嘉宾, 观众, 甚至在记者面前, 通过多边, 多角度, 全方位地分解和组合之间的信息解释和评论的新闻, 从而形成了一个新闻现场。碎片化的广播使观众在同一时间, 丰富节目形式。

2、交互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互动的:热线互动。事实上, 此前广播干预热线, 信件是双向互动的, 作为广播传输的一个主要方式来使用。然而, 这种做法是延迟互动, 互动过程繁琐, 反应速度低, 所以, 没有形成气候。随着“珠江模式”的诞生, 热线将进入通过双向互动的广播实时的互动时代。而且还与声音的传播特性的符号重合播出, 从而成为即时无线电通信与观众的最佳选择。

3、多元化

各种其他节目作为一种形式的节目会出现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版本的板块节目, 多样化的节目形式元素出现, 播放新闻节目在每个区域的一部分的程序是不相同的形状, 但在某种意义上, 这些不同形式的节目在整个区域成为该程序的构成元素。他们缺乏独立性。然而, 程序区的整体结构仍处于松散状态, 是主机的“耦合”, 这些“元素”, 整个集成在一起的结果, 表面上是有一定的连贯性, 但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广播新闻节目形式的变化和发展, 总是在不断地超越自我, 相互交叉, 相互融合的交叉与融合, 形成了多形式的元素, 节目形式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 整体感越来越大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和发展的主要内容

1、跨类别的广播新闻节目形态

发展至今, 几种不同类型的节目的形式或多个元素相互融合的形式已成为广播新闻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 这是一个新的广播媒体的挑战和突破, 广播新闻节目的形式发展变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 一些广播新闻节目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娱乐, 双方对话, 或一些法治方案是纪录片和谈话节目类型的程序集成。

2、跨媒体广播新闻节目形成

一些广播新闻节目的播音员, 广播的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内容相结合的内容, 在播报新闻的形式中, 通过他收藏的电视和报纸的优势, 融入“三方相互鼓励两家媒体传达”的体系, 利用广播媒体的声音效果, 电视媒体强烈地吸引着公众的吸引力并和全局的高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广播新闻节目形式创新元素之间的过渡阶段, 他们的相互渗透, 改变了过去新闻广播刚性类无聊的节目。不再以自我为中心, 接受和整合其他媒体, 这是当前社会新形式的力量来源, 以“双赢共赢”作为盈利手段, 竞争压力急剧增加的时刻, 让最流行的元素聚集, 尤其是“娱乐”元素, 特别受市民欢迎, 强调现代生活的原因可能他们的生活迫切需要心理上压抑调控, 来释放压力。

3、广播新闻节目传播的角度向“共同的看法”

无论是数字媒体, 还是广播媒体, 越来越多地媒体集中播出在“有效性”和“互动性”的节目内容, 播出新闻节目肩负着舆论的压力, 代表最新最快的民生信息传达。例如, 电台交通广播的新闻节目是当前相对较高的利率的节目。媒体有责任将信息传递给公众, 但他传达的信息也必须尊重观众的知情权和说明权。

目前, 主导学校的哲学总结发展理论仍然适用广播新闻节目的形式, 媒体动员所有观众参与的互动式节目, 是每个人的实力和智慧创造价值的集合, 所以, 观众广播新闻节目的传播面积可以享有更多地“民主”, 从而实现和谐双赢。

发展和演变 篇2

保尔·桑德比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英国绘画史上是第一个用水彩作画的,被称为“水彩画之父”。

发展和演变 篇3

征地事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建立科学规范、公正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以推动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

征地补偿的原则

征地是国家利用公权变更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被征地农民的财产受到一定损失,依照公共负担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其损失应得到公平的补偿。根据国家《土地管理法》规定,目前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目前,全国比较普遍认可的征地补偿原则主要有两条:首先是坚持适当原则,《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对此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征地补偿要做到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其次是要坚持公平的原则,公平原则也就是同地同价,既对土地所有者公平,也对建设单位公平。

征地补偿的历史演变

按照测算补偿安置费用的依据、方法和标准,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大致经历了“产量总值法”、“年产值倍数法”与“区片地价法”三个阶段。

建国后,全国第一个关于征地方面的法规是1953年11月5日政务院颁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该办法经1957年修订后一直沿用到1982年。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国家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大。这个阶段征地补偿安置主要体现国家建设优先的理念,对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考虑得相对较少。被征用土地的补偿费“以其最近三年至五年产量的总值为标准”,被称之为“产量总值法”。在这一阶段,征地补偿数额小,甚至在很多情况根本没有补偿。

1982年5月14日,国务院颁布《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引入年产值的概念,征地补偿采取该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若干倍的办法,称之为“年产值倍数法”。 1987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实施,征地安置工作步入了依法、规范的轨道,“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理念得到体现,被征地农民利益得到重视。在此项法规中,明确提出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这三项征用土地费用,且补偿标准有所提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可以达到年产值的20倍,并对劳动力安置和农转非有了明确的规定。根据1999年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国家土地管理的整体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用途管制制度代替了限额审批制度,征地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强调保障国家建设的同时,更加强调保护耕地、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这一时期,全国仍沿用“年产值倍数法”,但补偿标准进一步提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额可以达到年产值的30倍,征地程序也明确规范,征地补偿安置的透明度有所增加。

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征地补偿安置进入区片地价法新阶段。这一阶段,征地补偿安置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重视,不仅强调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更要求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体现了“反哺农民”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文件还提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各市、县征地的统一年产值标准或区片综合地价,征地补偿做到同地同价,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将征地费用列入概算”,区片地价按规定时间调整。

当前征地补偿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征地补偿的历史演变,征地补偿制度逐步成熟,征地补偿安置理念日趋清晰、补偿标准不断提高,补偿方法日趋科学,操作正走向成熟规范。这一历史演变体现了国土资源部门从单纯服务国家建设向服务国家建设和以人为本并重,有效地支持了国家建设,缓解了征地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目前全国实行的征地区片地价是一种新的征地补偿测算方法。它是依据地类、产值、区位、农用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划分区片并测算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

然而,在多年的操作过程中,征地区片地价制度的不足之处也逐渐体现出来。目前,我国对同一区片内实行统一的征地补偿标准,然而,区片内地类结构复杂,既有优质耕地又有其他土地,这种情况南方尤为突出。若采取同一补偿标准显然有失公平,从保护耕地的角度也不可取;如若将区片划分很细,在制定补偿标准时又会加大操作难度。其次,很多大型项目特别是线性工程往往穿越多个区片,相邻区片同样的土地,在进行补偿时,常常存在巨大的价格落差。另外,目前我国的财税管理体制直接将土地的增值收益作为财政收入进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极大损害了失地农民的既得利益,土地级差收益无法得到体现。此外,政府作为征地主体,在征地环节对用途管制的监管和控制手段相对薄弱,被征地群众对基础性、公益性用地普遍持支持的态度,而对经营性用地征地补偿的期望和要求却越来越高,实行区片地价很难解决这一问题,也容易激发不同类型、不同项目实际补偿标准不同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征地补偿的发展趋势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征地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国土资源系统对征地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征地程序,提出了严格区分基础性、公益性与经营性用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制订了同地同价的原则,完善了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但这些措施基本上是对现行征地制度的改进和完善,而不属于根本性的改革。

征地补偿制度是保障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征地补偿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看补偿是否合理,补偿是否公平,补偿是否到位。在未来,全国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应该是赋予农民完善的土地财产权,使农民能够分享农地改变用途产生的级差收益,自主地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改变政府单方面定价的作法,逐步实行征地补偿完全市场化。

首先,要尽快出台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规范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活动,介定补偿范围,明确补偿办法,明确法律责任,成立相应的征收管理机构,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农民的合法权益。其次,出台的补偿原则、操作办法与评估规则要综合考虑土地的现状、区位、用途、产值、利润、当地经济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价格周期等因素。另外,在评估规则未出台之前,可适当改革和调整区片地价的测算方法,综合考虑土地用途、级差收益、物价水平、安置难度等主要因素,建立区片地价动态调整机制,真正实行从适当补偿到合理补偿的根本转变。

此外,还要赋予农民作为财产权人的谈判地位。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或者以城市土地市场价格为基础,参照农地改变用途后的市场价格,打破“涨价归公”的理念,按一定比例经协商确定补偿费用,使农民充分享有农地改变用途后的级差收益。

(作者系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征用地事务中心副主任)

德国、日本财阀的发展演变和比较 篇4

关键词:财阀,信息化,演变

近代德国和日本都一度出现垄断国家经济命脉的财阀,但是表现形态不同。如20世纪初以德文康采恩(Koncern)表述的德国垄断组织;而日本二战前家族垄断财阀达到鼎盛时期,也就是学术界讨论的日本财阀(Zaibatsu),表现为日本6大家族财团。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比较的文献不断增多,强调垄断企业集团在早期官僚组织层级结构(bureaucracy)日本家族主义文化的影响。

研究比较德国和日本财阀的变化,不仅仅是公司治理上的差异,二战之后从经济恢复期日本和德国财阀快速成长,组织、行为和绩效都有很大变化。尤其是1990年代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6大财阀在银行大量呆账、坏账的情况下发展战略发生变化,而其他的以企业系列(keiretsu)为表现形式的垄断集团尤其凸显了日本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变化。同时德国经历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统一之后带来的市场动力,产业垄断集团的海外战略也发生变化。

诸多对于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治理比较文献在他们的共同点上认为,如德国的全能银行治理和日本的企业集团主办银行相互持股,银行都持股、参与治理大型产业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德国和日本财阀更是反应不同。

通过不同时期德国和日本财阀的演变和比较,不仅是公司治理,而且对银企结构、产业结构等领域的发展导向,提供一定参考。突出从财阀适应外部环境的竞争格局变化以及竞争行为和绩效等方面来进行阶段分析和相互比较。

一、德国、日本财阀的历史演变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德国、日本财阀最重要的显著特征在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早期,创立并成为垄断企业的金融集团或者工业集团延续至今仍然作为垄断跨国公司存在。

如德意志银行(创立于1870年),安联股份公司(创立于1890年),德累斯顿银行(创立于1872年,2002年后成为安联的全资子公司),目前仍然是德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克虏伯(创立于1812年),西门子(创立于1847年),拜尔(创立于1881年),巴斯夫(创立于1865年)目前仍然是德国最大的工业集团。

而日本早期的6大家族财阀企业集团(三井、三菱、住友、富士、第一劝业、三和)至今仍然是日本的垄断金融集团。日本早期的10余家企业系列(keiretsu),如丰田、本田、索尼、松下、日立、东芝、日产、佳能等同样是目前日本工业、制造业的垄断企业集团。

在二战后的1950-1973年期间,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最高且远远超过英美,1973-1992年期间,德国和日本的增长率放缓,但是仍然超过英美。

表1、表2德国和日本近代财阀的数据反映出尽管这两个国家在1929年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股票市场,并且规模企业向公司化的发展方向很明显;但是垄断财阀采取合伙企业形式,家族财阀控制垄断企业的局面很普遍。

所不同的是:德国近代工业化时期,银行集团和工业集团相对保持独立性。大的工业集团尽管资金上依赖金融集团,并且他们相互之间也保持有相互持股关系,但是工业集团的规模实力并不亚于金融集团。

转引自:(美)托马斯·K·麦格劳著,赵文书,肖锁章译:《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第162-163页。

日本的六大家族财阀内部的金融企业和工业企业是紧密一体的,在二战后直至1990年之前,财阀内部的核心企业都是在不断增多的。直至2000年之前,代表日本六大家族财阀的综合商社一直都是排名世界500强的前几位。家族财阀内部核心企业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不仅限于持股、控股、人事兼任等外在形式,源于日本家族主义的企业文化维系了众多不同产业的超大规模企业集团。尽管在1973年日本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日本六大财阀的雇佣人数不及欧美大型工业集团。至2000年之前,日本六大财阀内部的规模仍然在继续膨胀。

表3、表4德国和日本在公司治理上的差别反映了1990年代之前德国和日本财阀主导的治理演变。

注:表1、表3、表4整理自,Gregory Jackson (2002) , “Organizing the

Firm:Corporate Governance in Germany and Japan, 1870-2000”, paper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he Graduate

资料来源:《财富》中文网www.fortunechina.com

二、19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垄断公司的竞争格局变化

1990年后的20年间,德国金融集团和工业集团的规模都是在不断快速成长,并且在欧洲、北美和亚洲不断展开并购。从1990年代,安联在美国收购保险商Fireman’s Fund,收购法国AGF保险公司;2001年安联接管了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并且和德累斯顿银行合并了资产管理业务;2006年安联又收购了意大利保险商RAS公司。

又如德意志银行1998年并购美国信孚银行,2005年入股中国沪市上市公司华夏银行13.7%,2008年的德意志银行收购德国邮政银行,2009年德意志银行收购德国最大独立私人银行Sal.Oppenheim Group。

资料来源:《财富》中文网www.fortunechina.com

其他德国汽车、电信和能源垄断巨头的欧洲及全球兼并收购更是不断展开。

相比之下,日本六大企业集团的综合商社规模缩减,六大财阀内的工业集团以及其他企业系列的工业垄断巨头的整体规模增长并不显著。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观点。

第一,德国垄断集团在德国统一和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外部环境下,欧洲市场的业务不断拓展,并且全球市场的战略格局不断延伸。而日本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更重视制造业海外竞争力,企业系列的工业集团调整战略扩大规模,但是兼并重组并没有德国垄断巨头频繁。

外部环境只是他们规模扩张和市场起伏的一方面;更重要的,受信息技术变革推动市场变革的影响,如2000年前后,席卷全球的巨额购并狂潮对德国和日本垄断巨头都有较大影响。在2000年前后信息革命推动的第5次全球购并潮中,诸多跨国公司都参与到购并竞争,整合市场、整合创新资源、抢占未来商机。2000年之后,德国垄断巨头仍然不断拓展全球战略,若干能源、电信和零售商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先者。

相比之下,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不仅经济增长乏力,而且海外市场竞争力增长并不明显,除少数公司外,多数垄断巨头收益徘徊不前。

第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两国金融巨头的影响超过对工业集团的影响。

2010年对世界500强的排名,营业收入是2009年的数据,诸多跨国公司逐步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但是如德意志银行收益减少、排名急剧下滑,而日本六大财阀集团的综合商社甚至财阀内的工业集团,已经没有一家出现在前十位排名之中。

近二十年的发展当中,历经1990年代后期的网络泡沫、全球兼并潮、金融危机和经济泡沫,稳步成长不断规模扩张的是德国和日本的产业巨头。

三、启示

由以上长期数据的分析,对中国发展中的企业集团提出如下启示。

第一,综合比较德日两国垄断公司的长期发展,产业巨头的扩张是他们的共同点,尤其是1980年代之前日本更为重视产业政策的实施。相比之下,2010年世界500强排名中国能源、电信和银行巨头排名前列,但是产业、工业公司仍然无法与西方巨头相较量。重视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集团的长期积累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总结德日两国垄断公司近二十年的发展,抓住信息变革的机遇,推进金融服务和产业竞争信息化、现代化是立足市场的重要环节。

在金融服务方面,德国金融集团不论是保险公司还是商业银行,在银行零售、资产管理、证券投行等各个领域均展开区域和全球市场定位。而日本金融财阀相应步伐缓慢,市场竞争乏力。

在产业竞争方面,德国工业集团频繁出击,兼并重组、拓宽境外市场,利用信息变革带来的商机,在产品、市场、研发、生产等诸多领域勇于信息开拓,提高全球战略地位。而日本部分企业系列的工业集团海外竞争力稳步提升,但1970年代以来如丰田等精益制造为代表开创生产新时代的神话并不能延续。诸多日本金融和工业集团竞争力相对下降。

2010年世界500强排名中,有54家中国公司榜上有名,但是长期积累的工业、制造业集团鲜少问津,完成工业化发展阶段,提升大型产业集团的竞争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崔学东.处在改革十字路口的日本公司治理模式[J].现代日本经济, 2005 (2) .

[2]崔学东, 盛峰, “德国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当代经济管理, 2006 (4) .

发展和演变 篇5

林大钧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摘要:工程制图的发展是历史的延续,工程制图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生产制造迅速发展的需要,工程制图需要实验,以实验推动课程,形成实验发展理论,理论推动实验的良性循环,是工程制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程制图;历史;现状;实验。中图分类号:TB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Study on Engineering Drawing History Evolution Status Reform and Future Development

LIN Da-ju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s can not adapt to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experiment is needed in engineering drawing , the course may be promoted by experiment,a good circulation is formed through experiment developing theory, and theory promoting experiment which are effective way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graphics.Keywords: engineering drawings, history evolution, reform status, experiments.工程制图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没有实验的课程其内容难以深入,科学性难以体现,只能停留在表达层面,遵守国家标准就可以了。而实验就给探索外观与内在的联系提供了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作者简介;林大钧(1953-),男,浙江宁波人,3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图学,计算机图形学,逆向工程等。

基金项目:网络教育研究项目编号为WJY2011022

实验可以有新的发现,另一方面实验自身也需要不断发展,形成以实验的发展推动理论的发展,再以理论的发展引导实验的提高的科学发展机制。1

1. 工程制图历史演变

语言、文字和图形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而在工程界,为准确表达一个物体的形状,主要用的工具就是图形。在工程技术中为了正确表示出机器、设备的形状、大小、规格和材料等内容,通常将物体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技术规定表达在图纸上,这种根据正投影原

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就称图样。工程图样是人们

表达设计的对象,生产者依据图样了解设计要求并组织、制造产品。因此,工程图样常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上述文字是二百多年来工程界的基本认识。自蒙日创建画法几何以来多面正投影图在工程设计中被广泛采用。蒙日生活在18世纪后半叶的法国,人们公认他是“画法几何学”这门学科的创立者[1]。从1630年到19世纪,法国陷入一系列的战争之中。作为一个大陆沿海的军事强国,军事工程要塞是绝对重要的。当时法国在各个沿海城市都设立了许多海防要塞。筑城学对于法国国防有着重要的价值。当时法国在沃邦等人的努力下,发展了一种复杂的多角形、星形堡垒。使得对军事工程师的需要变得迫切起来。在18世纪中叶,法国开始设立了一些军事工程学校,这一切都直接导致了画法几何在法国创立。1765年蒙日进入梅济埃尔的皇家工程学校学习,在进行一项军事工程设计时,蒙日打破常规的设计方法,而采用了简便的几何法,迅速完成了设计,经审核,确认方法严密,结果正确。这是蒙日迈近画法几何的第一步,画法几何曾经成为法国军事秘密文 件长达30年之久,而且在拿破仑统治时期,这门学科一出现就享有特殊的待遇,被认为是一切工程和建筑学的基础。蒙日在当时的教育年表上与拉普拉斯和拉格朗日齐名。以后蒙日留校担任教学工作,他的巨著《画法几何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1795年在培养中学师资的师范学校的讲课笔录,整理后于1798年公开出版,此书以后不胫而走,传入各国。蒙日讲课和作业的辅导是他的学生著名的数学家穆斯尼、傅立叶等人。数学家高斯对蒙日画法几何有很高的评价:“近二百年来,空间几何的考察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解析法,这就使他们失去了基于直觉想象的几何思考机会。蒙日命名为《画法几何学》的几何学,清晰而简练,题目由易到难,安排有序,内容丰富,包括新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我为近十年来法国一些几何学者开动步伐,用特殊的几何法培植这门新的几何学感到高兴。因而我们应该建议学习这本书——能以活跃和维护真正几何精神的重要智慧滋养品,这种精神,现今数学里有时是缺少的。除纯科学考察方面外,我也考虑到与空间相关的一切人类劳动中,也就是设计、测量、建筑结构和工事中它们的应用”[2]。

我国系统地介绍蒙日《画法几何学》体系理论和方法的是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萨本栋先生编译的《画法几何学》(1923年6月商务印书馆初版)。著名教育家清末翰林蔡元培先生为萨本栋编译的《画法几何学》写序如下:萨君本栋,勤敏好学。课余译安顿利氏及亚斯利氏之《画法几何学》一书,文笔条达,义理显豁,虽未照原文全译,然删繁避晦,颇便初学。学者由是熟加研究,将见科学上、工程上之各种物体,表现于纵面、横面、侧面或截面等,已能纤悉无遗,而泰西之学术工艺,或籍以广传于中土,是亦吾剤之所乐为介绍者也。

中华人民国九年十一月一日蔡元培[3]。(注:安顿利时为美国Tufts学院图学教授,亚斯利时为美国东北大学制图教授)。

当一门学科完全确立起来以后,在它形成时期明显存在的学术方面的刺激就会停息下来。画法几何就是这样一门学科。由于它未能保持住过去的学术威信,结果在许多工程和建筑学校的课程表中被其他课程所挤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产生,使蒙日《画法几何学》的基本概念的正确性发生动摇。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工程制图教科书都认为一个正投影图不能唯一地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和大小。国内诸多工程制图教材中对此概念描述为:“用一个投影图一般不能表达物体整体的大小和形状”。国外典型代表著作《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drawing》第七版中对此概念描述为:“In Figure1.2 the front face is oriented to the projection plane so that the established view shows the true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house.It will be noted ,however , that the depth dimension is not shown in this front view.Thus a single orthographic view in itself cannot fully describe an object.An additional view on a projection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is needed to give the depth of the house.”[4]。正因为如此,人们历来将由多面正投影图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看作是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然而,一个正投影图不能唯一地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是不严密的,可以通过一个正轴测投影图反求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一 个正轴测投影图就是一个单面正投影图。长期以来,虽然正轴测投影图具有良好的直观性,但由于其绘制不便,故被当作参考图形而处于从属地位,人们不得不要通过多面正投影图去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这种强制性的思维训练,反而会阻碍人的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因为人本身是处于三维空间,看到的和触摸到的都是三维物体,头脑中存储的也是三维形象,只有将头脑中进行的三维思考用三维的形式加以表达才有利于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正轴测投影图因其有立体感,所以是将三维思考用三维形式加以表达的中间桥梁。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使得人们对现状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甚至极力研究如何通过几个二维视图想象物体的方法,可谓南辕北辙。

2. 工程制图改革现状(1)基础内容改革

在工程制图基础内容改革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戴立玲、卢章平等的工作。他们编著的《图学基础教程》是一本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清晰易懂、特色鲜明的教材。主要体现在:第一,教材在体系上跳出了传统的框架[5]。全书由图与图学基础;计算机中的图形与图象;思维过程的图形化;意象性图形设计、表达与理解;空间有形物体的平面表达;空间形体的图形转换及阅读;数据与函数信息的图形化表达与应用等七章组成。每一章都可以自成体系,独立成篇。作者能通过长期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图为主线,把图学的主要基础都包含在一本书里,体现了体系的完整性。第二,教材内容丰富,但不繁杂,也不是简单罗列,而是紧紧抓住图在人类思想交流与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核心,介绍了图的广义内涵,并从“意象类图源”、“空间有形物体”及“数据与函数”等方面作了基础性介绍,同时将计算机图形技术融入其中,使传统的图形表达方法与现代图形技术相结合,符合教学改革方向,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第三,教材内容宽泛且有高度。内容宽泛是指涉及到了各种各类图及表达方法。有高度是指分析了图在人思维中所起的作用,能引导读者打开思路,认清图的本质,从而达到对图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的应用的目的。作者从日常所见所闻出发,将客观事件归纳整理,上升到理性,形成规范的表达形式,以引人入胜,而这些客观事件可能已经包含了读者的经验和技能,因此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理解。比如将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中的图形处理功能归结为思维过程图形化,使读者在自己熟悉的软件的基础上来理解思维过程图形化,把原本比较复杂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2)多门课程整合改革

在内容整合改革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香峰编写的《机械设计制图》[6]

。该教材为了突出工科类各专业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优化知识结构、加强应用性为指导从相关课程整体优化出发,将原工程制图、机械零件等课程整合为一门机械设计制图基础课,构筑了一个公共平台与综合提高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整合课程由一个教师从头至尾全面贯彻。从单门课程优化的初级阶段走向多门课程整合的综合阶段。根据新建的课程体系框架,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图形表达、图形思维、力学计算平台,从而形成机械设计基础的第一层次。这一层次的内容着重手工草图、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力学计算能力的综合培养,注重形象思维方式的融合,兼顾工程意识启蒙。课程第二层次以基础知识在设计中的应用和突出工程意识为原则,以设计为线索安排课程内容。从知识的内在联系、衔接出发由设计这条主线按零件设计内容构造综合性知识单元,体现各种基础知识在该单元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精品课程建设

自2003年以来,全国已经有二十多门工程制图类课程进入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行列,它们在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材建设、解题指导、学习方法、参考资料、授课录象、教学研究、课程网站等方面都在按照“五个一流”的目标进行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3.工程制图未来发展

虽然工程制图经过基础内容改革、多门课程整合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等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发展速度缓慢,缺乏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根本原因是课程缺乏实验。纵观理、工类课程,凡是有实验的课程,发展快且可持续。因为,实验是认识客观的有效方法,它是通能够过观察、验证、试验、推理、推论、比较、选择等方法来认识客观事物。实验既需要理论指导,又能促使理论的发展。实验需要有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它与工程的联系更密切。下面列出的实验,有的是研究生毕业论文课题,有的是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内容,有的是本科生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生有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论文,本科生每年都有优秀毕业论文产生。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实验体系,推动工程制图课程向深入发展,开出了新的课程《实验工程制图》,编写出版立体化教材《实验工程制图》、《实验工程制图习题集》、《实验工程制图解题指导》、《实验工程制图程序包》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7]。在学时不增加的条件下,大大拓展了工程制图内容的深广度。实验体系由(1)计算机辅助读图实验;(2)轴测投影图反求p.e.Seventh edition.1980.69-73

[5] 戴立玲、卢章平、袁浩.图学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5.[6] 马香峰.机械设计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8.[7] 林大钧.实验工程制图[M].北京:化建模实验;(3)应用拍照反求零件实验;(4)工程曲线设计实验;(5)工程曲面设计实验;(6)空间角度计算实验;(7)钣金展开实验;(8)零件图参数化实验;(9)装配图设计实验;(10)空间轨迹图形实验;(11)物理属性可视化实验;(12)零件加工动态仿真实验;(13)图形力学实验;(14)图形运动学实验;(15)零件加工动态仿真实验等15个模块组成。

4.结论与展望

实验是工程图学本科教育阶段的实践基础,实验是工程图学研究生教育的必要载体,实验是工程图学应用于工程实际的有效方法,实验是有待于工程图学教师研究开发的领域,实验是工程图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参考文献

白蛇故事发展演变考 篇6

关键词 白蛇 发展 演变

白蛇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数百年来,流传已久。然而,白蛇故事最初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嬗变发展才成为我们今天我所熟知的白蛇传。

根据目前可以考证的文献资料来看,白蛇故事大体有以下几个文本。

一、唐代

最早有关记载白蛇的资料是唐传奇《白蛇记》(《李璜》)。谭正璧先生在其著作《三言二拍资料》中提到,他认为的有关于白蛇的故事当始于唐人传奇《白蛇记》,此片文章记载于《太平广记》卷四五八,引作《李黄》,并且注“出《博异志》,按现行本《博异志》无此篇。《古今说海》作《白蛇记》,文中“李黄”钧作“李璜”。

篇中记载,“元和二年,陇西李璜,盐铁使逊之犹子也”,与美丽的白衣女子同居三日,归后“仆人觉李子有腥臊气异常。”“口虽语,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家人大惊,至前日留宿处查看,“乃空园。有一皂荚树,书上有十五千,树下有十五十,余了无所见。问彼处人云:‘住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姓袁者,盖以空园为姓耳。’”

文章末尾又提到,官宦子弟李与一素衣女子交往后,“才及家,便觉脑疼,斯须益甚。至辰巳间,脑裂而卒。”家人前去复验,“但见枯槐树中,有大蛇蟠屈之迹。乃伐其树,发掘,已失大蛇,但有小蛇数条,尽白,皆杀之而归。”

这两个故事已经初见白蛇影子,但故事只是为了说明妖魅害人的主题。

二、宋代

杭州《净慈寺志》记载,在宋代,该寺附近山阴曾出现过巨蟒,并且还会变女人而时常害人。

陈芝光《南宋杂事诗》中记“问道雷锋蛇怪之说”。

另外,宋代开始出现了蛇妻的故事。《夷坚支志》戊卷第二《孙知县妻》记载,“丹阳县外十里间士人孙知县,娶同邑某氏族女”,此女“颜色绝艳……但每澡浴时必施重帷蔽障”,孙知县一日因微醉,偷窥其入浴,“正见大白蛇盘与盆内,转盼可怖”。自此虽仍同食同寝,“然中心疑惮,若附芒刺,辗转不能安席,怏怏成疾,未踰岁而亡。”

三、明代

《西湖游览志》第三卷《南山胜迹》载“俗传湖中有白蛇青鱼两怪,镇压塔下。”

明洪楩清平山堂刊本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叙杭州有三个女妖精,后来为真人所获,取铁罐封了,“把符压住,安在湖中心。奚真人化缘,造成三个石塔,镇住三怪于湖内。”这三妖其一便是一条白蛇即白蛇娘子。 这是后代白蛇传的最初形态。

明末清初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小说《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此篇中白娘子与许宣相爱并成亲,但是许宣却被连累遭了两场官司,后来遇到法海,学了降妖之术,收服了白娘子。白娘子道,“我是一条大蟒蛇,因为风雨大作,来到西湖上安身,同青青一处,”“青青是西湖内第三桥下潭内千年成气的青鱼。” 从某种层面上说,《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是前代白蛇故事的汇总和的再创造,对后世白蛇故事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清代

陆次云《湖壖杂记》之《雷峰塔》记载,“俗传湖中有白蛇青鱼之妖,建塔相镇,大士嘱之曰:‘塔倒湖干,方许出世。’”

徐逢吉《清波小志》卷下记载,“宋时法师钵貯白蛇,覆于雷峰塔下。”

清代乾隆年间黄图珌《看山阁乐府雷峰塔传奇》是现今可见的最早的一部白蛇戏,其中的白蛇已然是一个为爱为幸福勇敢追求和抗争的形象。虽然白娘子的身上还是摆脱不了世俗异样的眼光和否定,虽然依然还是一个悲剧主人公,但是,毕竟渐脱妖胎,已经以较为正常和合情合理的形象示人。

随后,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两部剧本,即梨园旧抄本《雷峰塔传奇》和水竹居本《雷峰塔传奇》。在梨园旧抄本中,白蛇的形象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发展,第一次以正面形象出现。戏中白娘子开始成了正面人物,而法海反而成为破坏白许婚姻的罪魁祸首。戏曲里还出现了“盗取仙草”、“水漫金山寺”等完全虚构的情节,许宣也成了“许仙”。故事既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性、浪漫性色彩,又表现了白娘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故事情节更加符合民众的心理愿望。此时的白娘子,不但走出光怪陆离的神妖世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会贤良淑德的女性代表,除了误饮雄黄现出原形之外,人们已经忽略了她是蛇妖的事实。“方氏的白蛇故事戏已经没有妖气,而是塑造了一位勇敢追求幸福,心地善良,甘愿为他人牺牲的美丽女性。” 方氏的改编,对《白蛇传》主题人性最后的升华,起了决定性作用。

水竹居本是比较成熟的剧本,白蛇传的故事也正是凭借这个剧本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白蛇故事。

嘉靖年间陈遇乾的弹词《义妖传》、《白蛇宝卷》善恶进一步颠倒,褒扬了白娘子的义行。

五、近代

鲁迅先生著有《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峰塔倒掉》两篇评述,另外,一些著名作家、戏剧家,诸如傅惜华、阿英、张庚等,都曾经写过关于白蛇故事的戏曲和评论。著名作家张恨水和赵清阁分别创作通俗小说《白蛇传》出版发行。

1943年,田汉在已有的白蛇故事以及白蛇戏的基础上创作了京剧《金钵记》,1952年又进行了修改,《白蛇传》作为一部集大成的作品由此问世,现代常演的京剧《白蛇传》大都是按照田汉本演出。

由此可见,白蛇故事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之后,已经摆脱了以往妖怪害人的负面形象,转而展现的是美丽善良、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这一系列的转变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有关白蛇传说的作品正在上演,值得我们去关注。

参考文献:

[1]谭正璧.三言二拍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冯梦龙.警世通言[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3]陈云发.蛇妖.蛇精.蛇仙——试论白蛇形象从邪魅到人格美的升华 [J] .当代戏剧,1994(05).

谈档案意识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篇7

关键词:档案意识,高度封闭,开放利用,公众需求

一、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档案是君王的奴隶

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我国的政治高度统一, 尊重君权神授, 档案工作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专制、保护君主政权、维护封建体制, 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古代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1. 档案管理制度的森严。

档案的管理, 早在商鞅治秦时期就十分严密。《商君法》载:“法令皆副, 置一副天子之殿中, 为法令, 为禁室, 有铤钥为禁而以封之, 内藏法令一副, 禁室中封以禁印, 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 及禁剟一字以上, 皆罪死不赦”。可以看出, 档案的保管律法相当严密残酷。汉代时期的统治者在宫廷内外都建有“藏书之所”。宋代时期, 要严格挑选架阁库官员, “择选人有时望者为之。”[1]213直到元朝, 档案的管理制度也甚为严密, 非但官府公文档案不准私人查阅, 而且实录、国史这些经过官方编纂过的史料, 也被元统治者视为禁密。

2. 档案是君主实施统治的重要政治工具。

在“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时代, 君王和贵族需要通过档案记载自己的身世和贵族血统, 以此保证自己合法的统治权力。律法档案的利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汉书·刑法志》所载:“其后奸猾巧法, 转相比况, 禁罔寝密, 律令凡

为重要的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而在现存的唐代档案中, 敦煌遗书是在敦煌的藏经洞发现的, 不仅有汉文还有藏文、梵文的抄本, 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这是我国的文化财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 近代学校档案的形成正是教育领域向近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记录, 而在报馆、图书馆、出版机关等近代文化事业中, 也形成的有关的专业档案, 这都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 也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宝贵财富, 但很遗憾的是, 很多珍贵的文化档案或是在朝代变革、社会动乱、文化大革命等时期遗失、损毁, 或是在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被随之带走, 这是我国档案事业中的巨大损失, 也是我国文化领域的巨大损失。

在当代, 档案虽然不会再刻录在石碑上, 但是利用档案编史修志的传统始终被保留着。我们只有利用档案才能了解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历史研究都是离不开档案的, 同时, 现代社会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 档案资源被广泛利用, 国家有国家的文化, 企业有企业的文化, 高校也有高校的文化, 我们不难看到,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在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 这就需要利用到档案。我所在的四川大学是一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名校, 四川大学档案馆的建设也是很注重文化的建设, 其馆藏档案连续记载了四川大学从建立至今110年来的创建、发展、联合、壮大的历程, 其有吴玉章、张澜在校期间的任职材料, 原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原科学学院院长郭沫若以及烈士江姐在校的求学档案, 邓小三百五十九章, 大辟四百九条, 千八百八十二事, 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 文书盈于几阁, 典者不能徧睹。”[1]131可以看出, 统治者利用档案残酷压迫人民的严重情况。

3. 编修国史。

汉统治者重视档案的典籍收藏, 随后的时期, 各个朝代也都开始编史修志。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 各国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大规模的档案修史活动, 档案史料的丰富和纸张的广泛使用使得修史的规模、次数、成书数量都远远超过前代。虽然修史发展较快, 但是修史的目的并没有改变。每个时期不同的修史行动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施政的利用考察, 是政治再度统一下加强封建政治的需要。档案意识并没有因为修史而开始扩大影响范围, 而是更加集中于封建统治者, 档案的阅读范围仍然局限于上统阶层。

二、档案意识公开化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中期)

鸦片战争爆发后, 中国高度封闭的档案意识受到严重冲击, 档案不再是上层统治者控制社会的工具, 档案的利用人群由最初的贵族君主统治阶层发展到社会不同的阶层。公开化的档案意识逐渐延伸并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 档案的利用涉及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和阶层。

1. 档案公开意识的兴起。

1906年, 御史赵炳麟奏请刊布内外档

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原件,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来校演讲的材料等, 这些都是体现了川大在发展中的文化积累, 是学校发展重要的文化历史记录, 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档案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 它的原始记录性为我们了解历史, 学习传统中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不难看出, 我国档案的发展史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史, 我国档案的传承体现了文化的进步, 许多重要的档案制度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 这也是文化不断延续的象征。我认为, 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档案的作用, 因此促进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加强档案的公布制度, 为档案的提供利用创造有利的平台, 在实习、实践中, 我可以看到, 档案的利用工作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人们利用档案的意识并不是很强, 这是档案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 只有档案被利用了, 文化才能有效地被学习、被了解、被传承。在我看来, 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仍任重道远, 这不仅仅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要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 同时需要整个社会提高档案的利用意识。为国守史, 为党管档, 不仅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更是我们崇高的事业, 也是我们为国家档案事业、文化事业贡献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2]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贝格立、奚国胜.商时期青铜铸造业的起源和发展[J].南方文物 (10上) .

案, 他提出效仿欧美、日本等国将“大小政事, 逐项列表”公布, 使之“尽人皆知”。1950年成立的国际档案理事会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档案开放问题。1968年, 第六届国际档案大会进一步建议各国行政当局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 使档案利用制度适应学术研究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条例中, 关于档案的利用公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 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 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利用中国已开放的档案, 须经中国有关主管部门介绍以及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

2. 学科领域的丰富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人们对档案的价值和利用产生了新的认识。在学科领域中, 档案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不断拉近距离。如历史研究学、情报学、图书馆学等相关的学科领域之间学术理论相交错互补, 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新发展。在利用范围上, 档案不再是封建政治统治的工具, 而是政府管理社会各个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由于科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档案利用逐渐走向了学术界, 成为了学术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 供各科学之研究。此外, 档案教育的兴起和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 都体现出我国档案意识开始走向专业化、多元化。

3. 档案界思潮的碰撞以及国际合作关系的加强。

档案学理论在档案事业的壮大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同时, 受到西方理论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我国的档案学术界对于档案学领域内的各种问题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新观点、新领域。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档案鉴定理论、电子档案、数字化管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档案信息的保护技术等一系列学术问题, 都是档案界争论的焦点。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 我国档案学术界积极加强与国际的联系。2009年9月, 在河南省图书馆成立百年之际, 《加拿大国家档案图书馆珍藏》作为河南省图书馆百年庆典的系列丛书, 在中国公开出版发行。正是在这种思想碰撞和国际合作中, 促使我国档案理论不断创新, 从而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档案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档案理论必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以公众为主体的档案意识 (20世纪末期至今)

1980年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中“普遍利用”概念的提出, 预示着档案利用的第三次变革来临, 档案发展冲出了学术和档案相关工作的领域, 开始将普通公民视为服务对象。档案利用满足公众需求的思想意识也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1. 档案利用对象重心的转移———从社会组织到社会公众。

进入21世纪以来, 查档主体除各类社会组织外, 还包括愈来愈多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公民个体。例如张家港市档案馆在2003年的个人利用比例达到90%, 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87%和81%。上述数据表明, 在各地基层档案馆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 个人利用档案已经能够占据档案用户的大半壁江山, 成为档案用户构成的主要力量。在2005年5月31日, 《宁波市档案工作条例》进行了修改, 增添了许多社会化服务功能, 使档案从过去的封闭式状态中走了出来, 以“平民”的姿态融入了百姓的生活, 拓展了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 加大了档案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力度,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

2.“民生”成为热点。

2007年12月29日, 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在这之前, 有关“民生档案”的提法很少。自2008年以来, 民生档案这一概念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档案期刊和报纸上。民生迅速上升为社会讨论和关注的焦点, 是有以下几点原因的:一是民生档案涉及各种与普通民众的生计有直接联系的内容, 诸如社区建设、城乡低保、社会福利、优抚救济、房地权属、婚姻登记等, 这些档案与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 对老百姓来说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性。二是关注民生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民大众。只有人民大众的需求得到满足, 生活安定美好, 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三是重视民生从根本上符合我国的国情, 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潮流, 是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必然之路。可以说, 民生档案已经成为公众生活需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3. 档案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以公众的兴趣特点为导向。

最初, 档案信息是以传播为目的, 让公众接受档案知识。此时的公众是被动的, 他们的积极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传播方式缺少多样化, 主要是学术期刊、专业频道、专题栏目等一些固定的方式。如今, 越来越多新媒体开始运用各种方式传播档案信息。改变以传播为导向的方式为以公众的需求、兴趣点为导向。在各种传播档案信息的活动中, 为了迎合公众的兴趣、满足公众的需求, 添加各种丰富性元素, 从而激起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将档案知识融入到电影、电视剧中, 一些纪录电影甚至会用到许多真实的影像资料与档案。2012年5月中旬, 湖北省石首市档案馆面向全社会开展一次档案资料捐赠活动, 并组织人们参观档案特藏库。2012年9月, 山东省暨济南市举行了纪念《档案法》颁布25周年大会和文艺演出活动。从这些事实都可以看出, 传播媒体、企业组织等各个部门站在公众角度出发, 结合公众的特点和兴趣, 努力满足公众不同需求, 使公众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寻找适合自己的途径, 从而获得满足。

4. 档案休闲作用的提出。

2000年9月21—26日, 第十四届国家档案大会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举行。其中, 第三次全体会的主报告为“档案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将档案与休闲联系起来, 是档案发展的重大进步。休闲利用是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利用自由时间去档案馆查询档案以满足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达到休息、消遣的目的。休闲利用体现出了公民的主导性和档案馆的服务性, 档案利用的文化色彩和休闲功能日渐加强。对于休闲作用的提出, 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以“休闲日增与档案馆”为题作了报告, 他提出, 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大众对休闲需求的实际状况, 我国离进入休闲社会还有一段距离, 所以他认为, 在我国目前还提不到休闲社会, 而说“休闲日增”比较切合实际。可以看出, 尽管现阶段我国尚未具备实现休闲利用的条件, 但是休闲无疑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并且随着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休闲利用最终会实现。

从古至今, 我国的档案事业快速发展, 档案意识由封闭走向开放经历了漫长而久远的过程。如今, 档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变得更加大众化。未来, 档案意识的发展会朝着全民化、大众化、休闲化的方向发展, 以大众的需要为引导,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2]黄霄羽.外国档案事业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培.从社会形态的变迁看档案意识的演变[J].图书与情报, 2004 (3) .

反倾销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篇8

自反倾销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来, 已经有200多个春秋了, 其作为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纵观整个发展的过程中, 反倾销逐渐演变成自由贸易旗帜下的并不光彩的门客。

一、反倾销的发展史

自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到1967年肯尼迪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束, 这段时间是世界经济快速成长期, 经济与贸易都得到飞速的发展。这是因为, 一方面GATT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 为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关贸总协定举行了多次关税减让谈判, 使工业国家的工业产品平均关税率降到8.7%, 为各国进入国际市场降低了门槛, 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因此, 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为了打开产品的国际市场, 往往采取低价倾销渗透策略来抢占目标市场, 进而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 达到垄断的目的, 因而这一时期的倾销活动频繁出现。然而, 由于各国都处于经济快速成长阶段, 为了发展生产力, 只要进口倾销不存在实质性损害, 各国政府都不通过反倾销来制约进口贸易, 从而使这一时期反倾销手段的使用并不明显。据统计, 在1947~1967年期间, GATT缔约方只有5%的反倾销案最终征收反倾销税。

进入20世纪70年代, 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后,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市场需求日益萎缩, 产品销售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 工业化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份额, 积极寻求贸易保护的有效工具。反倾销成为应对国外的竞争者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这一时期频繁出现的反倾销案, 不过这一时期的反倾销行为并非真的针对倾销行为, 只是一些进口国把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措施来抵御国际市场的冲击。

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有效的遏制保护贸易的抬头, 减让关税的呼声又一次高涨起来, 进而促使GATT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新的关税减让协议。1979年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束后, 工业化国家的工业产品的平均关税降到6.3%。关税的进一步降低, 一方面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而另一方面再次削弱了关税壁垒作为贸易保护的作用。为了谋求更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 如技术性贸易壁垒、自动出口限制和海关估价等, 来减少关税降低所失去的有效保护。与这些非关税壁垒措施相比, 反倾销措施更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 反倾销就正式的登上国际贸易的历史舞台。1979年之后的3年中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的总和。

20世纪80至90年代, 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跨国公司积极发展海外事业, 努力拓宽产品的国际销路, 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其追求的长远目标, 多元化经济格局使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贸易摩擦日趋频繁。这一时期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GATT高度奉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为了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 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使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水平降到3.5%,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措施, 实施非关税措施透明化、关税化, 纺织品和服务贸易纳入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当中来。二是跨国集团以倾销的方式向海外扩张。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 较低的进口关税, 促使了跨国集团垄断国际市场的野心, 从而使倾销成为排挤竞争对手的主要手段之一。三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反倾销成为有效的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关税的下降, 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明令禁止, 面对逐步失去保护的国内市场, 进口国不得不依赖反倾销这种贸易保护手段应对国外竞争者的挑战。因此, 这一时期的反倾销比以往任何时期要多。例如, 20世纪80年代, 全球共发生1 558起反倾销案件, 相当于70年代的两倍多;而90年代全球共有2 488起反倾销案件, 又比80年代增加60%。这20年间, 全球共发生4 046起反倾销案件, 比1904~1979年期间的法定意义上的反倾销案件总和还要多。

21世纪后, 反倾销案件仍呈上升趋势, 短短的三年间, 全球共发生904件反倾销案, 年均300多起。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计算, 全球已发生5 000多起反倾销案。在这些反倾销案件中, 实际上只有1/3是针对倾销行为的, 而大多数是新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借口。由于关税降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被严格限制, 各国必须寻找强有力的保护手段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国际反倾销的发展趋势

1. 反倾销措施成为主要的贸易壁垒之一。

反倾销作为贸易壁垒的一种有效手段, 已经同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一样成为有效的贸易壁垒,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 它却始终没能成为贸易壁垒的主导形式。但是在《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的不懈努力下, 传统的关税壁垒由于世界各国的关税税率降低, 不断失去有效的保护作用, 加上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也日益透明化, 更为有效的贸易壁垒呼之欲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可的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相继出台, 并为世界各国选择使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反倾销作为抑制不公平贸易, 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青睐, 从其发展趋势上看, 它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壁垒的主导。

2. 反倾销行为透明化、法制化、规范化。

根据WTO有关规则的要求, 为促使每一成员方提高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透明度与规范性, 减少贸易争端, 所有WTO成员都必须定期接受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审查, 以及各成员方必须举行各种等级的谈判磋商。一方面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国反倾销规则及其政策措施的规范化。据统计, 在1985年以前, 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反倾销立法, 如今, WTO的146个成员已相继出台了反倾销法律。为了保证本国的反倾销政策措施能够被其他国家审议所接受, WTO成员方要按照国际反倾销公约的基本规则, 对本国的反倾销政策措施仔细审查, 尽量避免发生误解。这样, 经过不断审议的各国反倾销规则及其政策措施, 就会趋向规范化。WTO对成员方接受贸易政策审议的频率规定, 一国接受贸易政策审议的频率与该成员对贸易体制的影响成正比。如某一成员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权重越大, 接受审议的频率就越高, 次数也就越多。因此, 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由于占据了世界贸易的较大份额, 就要被要求两年进行一次贸易政策审议, 其后的16个发达国家被要求4年进行一次贸易政策审议, 其他国家则按6至10年的频率进行贸易政策审议。显然, 这就约束着那些频繁运用反倾销政策措施的国家, 不但要增加透明度, 而且要及时向多边贸易体制其他成员方进行通报, 还会有可能引发一国的反倾销措施扩散化, 接受审议国家的反倾销措施由于各国的审议认可而被其他国家效仿, 最终使得各国的反倾销政策措施趋向一致。反倾销行为的透明化、法制化、规范化将成为当今国际反倾销发展趋势的又一特点。

3. 反倾销诉讼复杂化, 风险化。

由于反倾销措施的日益透明化, 规范化。反倾销诉讼的过程也就日显复杂化, 从反倾销诉讼提出到审查, 到裁定为倾销是个繁琐复杂的过程, 需要漫长的时间, 而且如果最终的结果被认定倾销不成立, 还要将保护期间所采取的救济措施所造成的损害归还给出口方, 因此提出反倾销诉讼也逐渐地体现出风险化。

4. 数量倾销取代传统的价格倾销, 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新形式。

倾销可以分为价格倾销和数量倾销。传统的倾销多以价格倾销为主, 以低价渗透为主。然而, 伴随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传统市场竞争手段的作用逐步减弱, 价格不再是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 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劳动价格的普遍上升, 也使得其比较优势开始丧失。另一方面, 高速发展的劳动生产率, 使得各国普遍开始追求出口商品的数量型扩展战略。而现如今国际上对倾销的判断大多数还是主要依据进口商品的出口价格和其正常价格的比较来确定的, 因此这也给数量倾销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空间。

5. 反倾销应诉成为自主维权的新方式。

上世纪, 反倾销调查的应诉率一直很低, 特别是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诉讼应诉率更低, 当时的国际反倾销应诉率还不到30%, 而应诉的胜诉率就更是低得可怜, 以致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产生应诉反倾销的概念。但是,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发展, 反倾销作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产业和发展利益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壁垒, 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关注和思考, 也逐渐产生了罂粟反倾销的新概念与模式。反倾销已经被WTO定性为允许各国采用的限制进口保护贸易的合法手段, 它并不是少数发达国家的专利, 只要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 都可以运用反倾销手段保护本国产业的权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利用反倾销, 使得频繁发动, 并出现了明显的反倾销全球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彭文革徐文芳:倾销与反倾销法论.武汉大学1997年版

[2]刘勇:WTO反倾销协定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版

[3]尚明:反倾销:WTO规则与中外法律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中压真空断路器的演变和最新发展 篇9

中压断路器经历了少油—SF6—真空的发展过程。我国曾是少油断路器的王国,当时SN10型少油断路器一统天下,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真空断路器(VCB)兴起,很快占了上风,现在中压真空断路器已占99%以上,我国又成了真空断路器的王国。在德国,少油断路器也占领了市场很长时间,曾以西门子公司的T型少油断路器而最驰名。但随着全世界无油断路器风潮的到来,西门子公司作出决定,引进英国真空断路器来取代少油断路器。另外瑞士的ABB公司原先中压断路器发展的是SF6断路器,但在从世界上真空与SF6技术的论战中,ABB公司也看到真空断路器的优势,决定同时发展SF6和真空断路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99年,真空断路器的产量赶上并超过SF6断路器。现在,ABB、Siemens、施耐德、东芝、伊顿等大公司在中国都建有真空断路器合资或独资企业,促使真空断路器在中国飞跃发展。在我国,中压真空断路器在2009年已经占中压断路器的99.39%,生产企业多达100多家。在日本,真空断路器占90%以上;在德国,已经占95%以上;在印度,也占到89%。

中压真空断路器能主宰市场一路走红,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电力部门作为用户,推广真空断路器。1992年电力部门开始推广真空断路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制造厂家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产品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用户也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真空断路器受到用户的青睐[1,2,3,4,5,6]。二是SF6气体于1997年在京都议定书上被定为受限制的温室气体。这样原作为中压断路器两大支柱之一的SF6断路器的发展受到限制,客观上促进了真空断路器的发展。中压真空断路器对环境友好,无温室气体[7,8]。三是更为重要的原因,真空断路器在性能上和可靠性上有了很大提高,能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而且开发出专用型和多功能性产品,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如从原来的单一开断功能发展到开断—隔离—接地等多种功能,还能提供多种型式的产品,如高电压型、大电流型、频繁操作型、低过电压型、经济型、长寿命型等。

近年来,真空断路器技术取得巨大进步,明显趋向高电压、大容量,结构不断改进,制造技术不断提高,以下举例加以说明。

1 高电压化发展

真空断路器在中压领域(12~40.5 k V)已占绝对优势,而在高压领域(72.5~252 k V)也已崭露头角,其发展前景看好。在我国,中压真空断路器2009年已占中压断路器的99.39%。高压真空断路器也在72.5~126 k V等级不断研制出新品,并有的已投运。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公司在研发高压真空断路器,且有的产品已投运多年,如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据统计,日本输电系统已使用72.5~252 k V真空断路器3 350台。

目前,高压真空断路器已达到145 k V单断口、168 k V双断口,现在正研制更高电压等级产品。产品在结构上有罐式和瓷柱式,我国已做出瓷柱式126 k V真空断路器,而日本168 k V真空断路器采用罐式结构。

在真空灭弧室外绝缘上,有用低压力SF6气体(如内充压力0.12 MPa)绝缘,也有用干压空气等作为外绝缘。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两家高压开关主流厂家最新开发出瓷柱式真空断路器,如2010年西电公司成功完成的国家科技126 k V真空断路器,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该产品的灭弧室采用纵磁场线圈结构,使用具有高开断能力和良好抗熔焊性的铜铬触头材料。配套开发的真空灭弧室是国内首家完成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另一家为平高集团,平高集团在大力发展高电压大容量SF6断路器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研发出高电压真空断路器。该集团于2011年11月同时进行了LW55-72.5型罐式SF6断路器、ZW55-63型高电压真空断路器、ZW55-2×31.5型和ZW55-31.5型真空断路器4种新产品国家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宝光公司已研制出126 k V高电压真空灭弧室,并配于国产126 k V真空断路器。

在2011年的汉诺威博览会上,西门子公司展出了用充氮(N2)绝缘的72.5 k V真空断路器来取代传统的SF6断路器,这说明西门子公司开始注重高压真空断路器的研发。

在高电压等级,研发真空断路器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能大大减少SF6温室气体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同时,高压真空断路器具有良好的耐低温特性,可以避免高寒地区SF6气体液化问题,是高寒地区高电压等级断路器的最佳选择。

真空断路器在中压领域技术较为成熟,而在高电压领域,有许多技术需要研究,才能促使高电压真空断路器的发展。高电压领域需要研究的技术问题有高电压真空绝缘、大电流真空开断、额定电流与温升、机械特性、真空灭弧室外壳绝缘及容性电流开断、小感性电流开断等[9,10,11,12,13,14]。

日本电力公司认为,高电压真空断路器用于输电系统之前,需要解决如下技术问题:(1)能用于更大的输电容量,即标称电流大于2 500 A,或开断电流大于25 k A;(2)输电系统中非保持破坏性放电(NSDD)的产生和有NSDD可能引起的绝缘开断故障;(3)截流及其过电压的影响;(4)真空灭弧室的长期可靠性,即需具备的真空泄漏、触头烧蚀、故障开断的现场经验。

国内研究设计人员也认为,发展高电压真空断路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NSDD、温升、截流、重燃及真空灭弧室长期可靠性等。

1)输电系统中非保持破坏性放电。NSDD是指真空断路器在工频电压恢复阶段触头间的破坏性放电,导致流过与断口临近的杂散电容相关的高频电流。如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NSDD引起的所在相的电压升高可能会导致其他相的开断故障。NSDD的发生与触头的表面状态有关,其表面状态是由触头材料、制造过程和操作运行决定的。

2)温升问题。由于真空灭弧室内只存在热传导而无对流散热,故散热不佳,额定电流基本上不超过2 000 A。因此,高电压真空断路器的额定电流难上去,而短路开断用纵磁场较容易提高。目前提出的措施有增设散热器、选用重力热管等来解决温升问题。

3)截流问题。真空断路器通常会因截流出现操作过电压,特别在开断小的感性电流时。截流水平可通过选择触头材料来降低。如选用Cu Cr触头材料可将截流降至3~5 A。

4)重击穿问题。这是真空断路器切容性电流的固有问题。重击穿会产生操作过电压,多次重击穿有可能导致很高的过电压,会对系统的绝缘造成破坏。期望通过产品结构设计、触头材料研究、生产工艺水平提高、借助选项技术等来降低重击穿概率并限制多次重击穿。

5)真空灭弧室长期可靠性问题。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真空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可降低真空泄漏事故,对高电压真空灭弧室可进行真空度在线监测。

总之,高电压真空断路器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以上技术难题。随着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进步,高电压真空断路器将有更快更大的发展,用高电压真空断路器取代SF6断路器将能发挥对环境友好的优势。

2 大电流方向发展

SF6发电机断路器历来是ABB公司的专利,ABB SF6发电机断路器市场占有率高,约占世界发电机断路器的70%。同时,发电机断路器参数高,做到25~30 k V/24 000~38 000 A-160~200 k A。还有其它先进技术,如采用自能灭弧室,最新采用热管技术进一步提高额定电流。

但情况在改变,我国发电机断路器向前直追。我国最新研制成ZHN10-24/Y25000-130型大容量SF6发电机断路器。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为我国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国大力发展真空发电机断路器。在我国,早已研制出额定电压12 k V、额定电流6 300 A,开断电流80 k A的真空发电机断路器。最新又研制出额定电压15 k V、额定电流6 300 A,开断电流80 k A的真空发电机断路器。由此可见,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发展引人关注。

3 真空断路器的结构演变

真空断路器在中压领域,主要有12、24、40.5 k V级,以12 k V级产量居多。在结构上分为三部分:一为灭弧室;二为绝缘支柱;三为操动机构。灭弧室的外壳有玻壳和陶壳,以陶壳为主;绝缘方式有空气绝缘、复合绝缘及固封绝缘,目前固封绝缘越来越多;操动结构有电磁机构、弹簧机构及永磁机构,目前以弹簧机构居多。在控制上,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研制出智能化真空断路器。如ABB公司在新推出的VD4型真空断路器中,将灭弧室从复合绝缘改为固封绝缘,还重新设计了弹簧储能自由脱扣的模块化操动机构,又推出智能真空断路器,配有特别设计的Relion RBX615智能电子装置及新式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西门子公司在灭弧室制造上精益求精,并从敞开式空气绝缘改为固封绝缘。

西门子公司在世界上有两个生产真空灭弧室厂家,一个在柏林,另一个在无锡。在全球统一战略采购部的管理下,控制着两个生产厂的原材料,严格保证进货质量。整个生产线、机械加工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生产的零部件精度、一致性非常好,消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波动,这对真空灭弧室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真空灭弧室漏气最常见的原因是公差配合不好,焊接时间隙过大很可能漏气。加上全自动化的表面处理,对影响气密性的焊缝采取焊接效果最好的黄金处理,做到了对产品气密性的控制精益求精。

触头材料及触头结构的稳定性对灭弧室的开断能力至关重要。西门子公司采用自损耗真空电弧冶炼方法,把铜粉-铬粉混合起来,在高压下压缩,经过重新熔炼结晶,生产出的触头含气量小、杂质少、晶粒度很细,能够保证真空灭弧室优越的开断性能。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无锡生产厂采用的真空炉可达到1×10-7Pa的极限真空度,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价格昂贵的设备,西门子公司一台真空炉至少1 500万元。

真空灭弧室的装配必须有一个超净的环境。西门子公司装配车间的装配区超净度为100级,相当于半导体光刻的超净度。

施耐德公司在绝缘上有敞开式空气绝缘和固封绝缘,供用户选用。其操动结构可配涡卷弹簧机构和永磁机构两种。施耐德公司最新还研制出EV12s型真空断路器,采用高性能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及一体式弹簧机构。日本东芝公司采用弹簧储能式操动机构,并形成固封极柱系列。

固封极柱是将真空灭弧室及导电连接件用环氧树脂通过自动压力凝胶工艺(APG)固封极柱。固封极柱使真空灭弧室和其他导电连接件与外界环境空气隔离,避免了外界环境对灭弧室和其他导电件的影响。固封极柱大大减少了装配工作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装配过程可能出现的差错。固封极柱采用环氧树脂作为绝缘介质,缩小了相与相之间的距离,减少了所配开关柜的体积,也为灭弧室和断路器免维护创造了条件。

ABB公司不断改进VD4型真空断路器的性能和结构,如采用最新研制的高性能真空灭弧室;改进固封极柱的材料和工艺。ABB公司固封极柱为P1型,采用环氧树脂塑料,而新开发的PT1型固封极柱采用热塑性塑料材料。新型PT1型固封极柱相比P1型固封极柱减少重量约35%,体积减少2/3,由于热塑性材料密度较低(12%),明显提高了耐电强度(约50%)以及机械刚性(约100%)和强度(300%~400%)。此外,操动结构改用模块式弹簧操动机构。

4 真空断路器制造技术不断提高

真空断路器在材料、工艺和设计方面都不断提高,这里以日本为例。

日本从1960年开始开发真空断路器,1970年开始正式投放市场,1976年真空断路器已占日本中压市场的50%,20年后的1990年已占到70%以上,2007年又占到总台数的80%,以绝对优势压倒其他断路器。现在日本每年约生产25万台真空断路器。

日本真空断路器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

1)真空灭弧室触头。由铜-铅触头材料开始,20年前变为铜-铬触头材料。现在为了提高材料性能,又进行材料粒度及微量添加剂的研究。2)真空灭弧室绝缘外壳。初期采用玻璃外壳,以后陶瓷外壳成为主流。目前为了实现高电压化,又开展了改善金属钎焊部位电场的研究。3)真空灭弧室波纹管。波纹管采用不锈钢及特殊钢。为了延长动作寿命,开展了波纹管形状的研究,开发出的波纹管除可进行伸缩运动外,还可进行旋转运动,在波纹管内,可完成合—分—隔离—接地。4)真空断路器的绝缘材料。真空断路器中使用的绝缘材料为聚酯及环氧树脂。近年来,为了提高环氧树脂与陶瓷间的粘合度,添加有球状硅石粒子和核/壳型橡胶粒子的环氧树脂。5)真空灭弧室高电压化。真空断路器长期以来在40.5 k V电压等级以下占主流。最新开发出145 k V单断口和170 k V双断口真空断路器。据调查,日本输电系统使用的72.5 k V等级以上真空断路器为3 350台,主要由三家制造商生产。6)无润滑脂真空断路器。为了解决占真空断路器故障率一半以上的由润滑脂固化引起的不动作,又对齿轮实施无电解Ni P电镀及采用固体润滑轴承的无润滑产品等。7)真空密封工艺改进。开发初期,真空灭弧室采用钎焊后再排气。约从2000年起,真空灭弧室采用钎焊时同时排气的一次封排工艺,既提高了真空度又提高了效率。8)采用高精度钎焊。真空灭弧室在高温钎焊时,由于零部件的膨胀收缩,当恢复到常温时会较原来形状有数毫米的变形,通过改进材料和加热方法,开发出可将所需部位的变形尺寸控制在0.1 mm以下的高精度钎焊。

5 结语

发展和演变 篇10

社会救济是就贫济困,具有随意、慈善、施舍、临时性的特点,目的在于解决一时的生活问题。慈善事业一般是指建立在捐献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这里的捐献可以指捐钱、捐物或捐献劳务[1]。国家立法指导社会保障活动之前,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民间自发的、临时性的以救灾济贫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慈善活动。现代社会救助源于历史上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去除了恩赐和怜悯的因素,是救灾济贫、保障民生和社会公平的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对当今的社会救助和公益慈善事业具有借鉴作用,本文所指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统一指古代社会官府和民间组织的各种救济行为。

二、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

1.诸子百家学说。社会救济和慈善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对如何创造更好的社会提出了很多观点。孔子提出的“理想社会”是“大同”和“小康”。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发展扩充,提出了仁、义、理、智四个道德“善端”,以推行仁政来治理社会,推恩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最好的写照,目标是建立一个“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仁政社会。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庄子则提出要建立一个心迹无所使、行为无目的、没有上下高低好坏生死之别、没有君子小人之分、安全自然和谐的社会。要求人们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偏私、不占有、不尚奢华,多予少取,在社会生活中多做善事,特别是要矜老恤孤,怜悯贫病;做善事时不居功、不自夸,而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墨子主张按劳动来分配社会成果,同时倡导人际间的互帮互助,提出兼爱说,“兼相爱,交相利”。管子把恤民和救灾视为施政纲领中的重要一目,提出要实行善政,通穷济困,同时强调道德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将礼义廉耻做的国之四维,缺一不可。

2.宗教思想。(1)道教。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本土宗教,对中国慈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的慈善思想主要有:①周穷救急的公益慈善伦理理念,即天下的财产是归天下人所有的,应该让这些财产通过流通达到“周穷救急”的目的;②善恶报应的公益慈善伦理赏罚观,道教在善恶报应方面主张一种“承负说”,即:自身的善恶行为对自身有影响的同时还会影响子孙的福禄;③力行公益慈善是修行修仙的重要途径,只有多做善事,不做恶事才能修行修仙成功[2]。(2)佛教。佛教是外来宗教,但是对中国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本身内涵具有慈善思想,主要有:①慈悲心,即要保持一个慈悲的心怀去包容万事万物,是中国佛教的主要道德观念和根本精神,他们把普度众生、救济全人类脱离生死苦海视为最高的慈悲善行。②业报论,即存在因果报应轮回的说法,鼓励主张人们多做善事,期待得到一个好的因果轮回,经过人们的思考总结得出了经典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福祸观,至今对中国具有重大的影响[3]。

三、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历史进程

1.先秦时期:探索阶段。先秦时期是过渡时期,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需要统一的社会,各种社会制度处于探索阶段,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创办了一些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雏形。(1)灾害救济。西周初年设置了专门灾害时期的慈善救济机构,在西周六官中“地官”下设有大司徒,主要负责灾害救济,消除饥饿贫困,即“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饥,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春秋战国时期,在周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同时增加了“平籴、通籴制度”等措施,目的是保持物价稳定,但是此时的灾害救济只是“临荒开仓”,只是短期的救济行为。(2)养老敬老。春秋战国时期,增加了很多恤老的措施,如生活待遇方面、劳役、兵役等多领域对老年人予以照顾,值得称赞的一点是,国家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提出不同的照顾政策,实行分级别的国家赡养方式。(3)保护妇孺。对保护妇孺举措的探索是先秦时期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兵源十分重要,同时农业生产方面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将保护妇孺放在重要位置,实施相应的保护政策,其中力度比较大的是越国,越王勾践曾专门规定要善待妇孺、鼓励生育,当然最终目的是增值人口,恢复国力[4]。

2.两汉时期:初步发展阶段。汉王朝建立后,为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尽快提高国家实力,汉朝初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仁治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时社会救助思想和制度在继承原有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均得到丰富和完善。(1)灾害救助。汉朝的灾害救助的更加程序化、制度化,汉朝政府高度重视灾害救助,设立了严格的查灾、报灾制度,减少灾害损失,使得受灾群众更快更好的得到救助。同时,在先秦储粮备荒的基础上确立了“平仓制度”;在筹资渠道上借助了社会有经济能力的人,即“捐输制度”,即有经济实力的人在受灾时期能够投入到社会救灾工作中,贡献人力、物力、财力等。(2)弱势群体保护。西汉吸取秦朝暴政亡国的教训,特别注意在整理国家时实行仁政,因秦暴政亡国而更加注重仁政。重视对鳏寡孤独、老幼病残等弱势人群实施保护和救助,在蠲免徭役、收取赋税等多方面均对弱势群体以特殊照顾。(3)民间宗族救助。随着宗族聚居的发展和扩充,贫困救济、抚恤幼孤、丧葬救助等宗族内部互助的民间慈善事业得到进步和发展,也为国家的各项救助减缓压力。

3.唐宋时期:成熟阶段。(1)仓廪制度。唐代吸取汉代“储粮备荒”的做法完善了“仓廪制度”,宋朝在此基础上添设常平仓、惠民仓、义仓、广惠仓等[5]。(2)悲田养病坊。悲田养病坊是中国古代以来第一个较为成熟的专门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以及其他贫困人口的慈善救助机构,唐代这类的机构很多,但是以悲田养病坊最为典型。宋代根据唐代经验先后设立福田院、居养院,专门收养乞丐、鳏寡孤独和残障人士。(3)婴幼儿救助。宋朝时期弃婴溺婴现象随着数量的增多和范围的扩大,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宋朝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这些情况和国家实际设立了举子仓、慈幼局、慈幼庄和婴儿局等慈善机构,这些机构专门用来收养被遗弃的婴幼儿,减少溺婴现象。(4)贫困死者救助。宋朝不仅关注对生者的慈善救助,同时也关注一些生前贫困的死者,他们或者亲人因为贫困买不起棺木和其他殡葬设施,无法进行安葬,针对这一现象宋朝政府设立了官置公墓性质的漏泽园,解决相应的问题。(5)民间慈善。唐代,宗族救助很普遍;宋代,出现了族田、族产和族学等,为长期性的宗族救助提供了各项保障。同时,出现了“乡约”,即地缘性的救助,覆盖到水火、盗贼、疾病、死丧、孤弱、诬枉和贫困等,民间慈善得到较大发展。

4.明清时期:鼎盛阶段。(1)灾害预防救助制度。相较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仓廪制度更加完善,明朝的预备仓政、社仓、义仓及常平仓等制度,清朝形成了省会、州郡、乡村、市镇覆盖全面的备荒仓储体系。同时在救灾方面也日趋成熟和完善[6]。(2)老幼孤残救助。老幼孤残一直是社会上的主要弱势群体和救助对象,明清两代均官方设立了养济院、育婴堂等,覆盖范围不断扩大。(3)疾病与死亡救助。疾病和死亡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明清时期普遍设立了治疗疾病和安置贫困死者的惠民药局、栖流所和漏泽园。同时,官办的慈善机构加入了新的因素,建立了“官督商办”和“官督绅办”的新类型。(4)民间慈善。明清时期的民间慈善更加发展,民间慈善组织的数量、经费、人员、机构设立都有增加,赈灾济贫、修桥铺路、捐资办学等更加普遍,相应的影响也更加广泛[7]。

四、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特征

1.政府主体、民间辅助。全面分析解读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不难发现政府在其中起到主体的作用,民间慈善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这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和保持社会安定有很大关系,民间慈善没有政府的支持很难发展和成体系。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到明清时期的官办慈善机构已经涉及了人的生老病死等多方面。

2.带有宗教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受宗教影响较深,道教、佛教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民间慈善,不管是宗族慈善还是宗教慈善起初都带着浓浓的宗教色彩,信奉宗教的教义,而且宗教组织的慈善一直贯穿中国古代始终[8]。

3.各自为政、缺少合作。中国古代慈善两大主体是官府和民间,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两者都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没有形成资源的融合推动更好的发展,仅在明清时期出现“官督商办”和“官督绅办”的新类型,但是归根结底不是官府慈善和民间慈善的有效结合。

4.制度缺乏、监督缺失。任何制度或政策的落实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监督体制和监督人员,否则会出现一些制度漏洞。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达到鼎盛,注重的仅仅是措施和制度本身,缺少与之相匹配的监督制度,这很可能造成在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救济资源挪为他用,发挥不出相应作用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9).

[2]彭柏林.论道家和道教的公益慈善伦理思想[J].云梦学刊,2014(35).

[3]林志刚.中国佛教慈善理论体系刍论[J].世界宗教文化,2012(5).

[4]徐大友.先秦慈善事业的倡导与实施[J].中原文化研究,2014(3).

[5]曾桂林.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史研究概述[J].文化学刊,2009(1).

[6]谢忠强.试论古代慈善事业的历史沿革[J].延边大学学报,2010(43).

[7]姚延玲.明清民间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5).

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演变 篇11

【关键词】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教育家;历史演变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5-0104-03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当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以适应当时的教育。在人类教育史上,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由一代又一代的著名教育家不断进行思考、实践和完善。

一、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

要了解什么是全面发展教育就必须首先了解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联系与区别。要实现教育的目的,使受教育者獲得全面发展,就应当实施多方面的教育,即全面发展教育,也就是说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身心的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而全面发展教育,则是指为了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多方面的教育。全面发展是回答人的素质结构,即人的质量规格问题,全面发展教育是解决培养这种人才的教育构成问题,但关于全面发展教育,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理解。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教育家的理解进行分析,对全面发展教育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历史演变过程

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本身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会提出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全面发展的教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我国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同时也强调知识的学习,认为培养道德和传授知识是在同一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在儒家的思想中把体力劳动和知识的学习完全割裂,认为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分工,从孔子和学生樊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樊迟向孔子请学为圃,子日:“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由于中国在整个封建社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各个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在强调道德的修养与知识的学习,在其他方面没有太大的突破。

近代,我国在经过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教育改革之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在结合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养成共和国国民健全之人格”出发,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把德、智、体三者结合起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求学校教学科目能够兼通五育。在1920年的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体、智、德、美四育平均发展。1927年,在他就任大学远院长期间提出要使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的方针。同年全国教育会提出了新的教育宗旨: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这其中包括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在中国的教育界开始强调近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另一位教育家杨贤江针对青年的问题提出对“全人生的指导”,使青年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同一时期,著名的民办教育家张伯苓在创办南开大学时倡导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从德、智、体、美、群、劳动六个方面施教。同时又强调以德育为重,放在六育之首,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明确指出以德育为万事之本。

建国以后,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以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学说为主导,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促进体力和智力的统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只是其中的条件之一。

(二)西方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演变

在西方,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应该使体育、智育、德育分别得到发展。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不同阶段的教育家对它的认识进行分析。

1.形成时期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对教育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强调人在不同的阶段应受到不同的教育,他认为0-7岁的儿童应该保证营养,使身体得到良好的发育,以体育锻炼为主。7岁以后在进行体育锻炼、阅读、书写、绘画的同时,开始注重培养人的道德,通过道德来控制人的行为,使人成为一个公正的人。在进行品德训练的过程中注重音乐的陶冶作用,使人在美的享受中思想得到陶冶,使美育与德育相结合。21岁以后以智育为主,培养人的思考、理解、判断能力。西方的教育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得到大的发展,但进入黑暗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构成了这个时期教育的主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被抛弃。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开始重提人的德、智、体和谐发展。维多里诺在自己创办的学校,通过“博雅教育”培养“全人”。开设骑马、剑术、角力、跳舞、游泳、踢球、游戏、赛跑、跳高等项目,这种教育注意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重视智、德、体共同发展。拉伯雷在自己的著作《巨人传》中描写了高康大从经院教育的牺牲品转变为身体健康、头脑发达、品德高尚的巨人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来发展体育,并且注重美育与体育的结合,强调广博的学习有用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在《巨人传》中他也在不断的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他引证先知所罗门的话说“恶人灵魂里是没有智慧的。”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蒙田主张教育应该培养新人,即体智全面发展的绅士。他主张教育要兼顾心智与身体,“只使他们的心智健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强他们的体力,如果心智得不到体力的支持,就要受到过分的压力”。还强调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注意品德的形成,使三者结合起来。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这时在他的《乌托邦》的教育制度中,要求岛上的儿童进行生产劳动教育,同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是西方最早论述劳动教育的思想家。在谈到德育时,他认为“知识应该与德育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道德,知识就会成为罪恶的渊薮;只有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才更珍贵,甚至比国王的全部宝藏还珍贵。”岛上的居民也非常的重视美育,认为美育能激发人的热情与激情,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把健美的身体也作为了美育的重要方面,所以十分的重视娱乐、休息和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健康。在全面发展的教育

理论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莫尔占了重要的地位,他是最早的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对教育进行了论述,为后来的教育家提供了借鉴。

2.发展时期

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院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受到了重大冲击,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在这时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许多教育家对全面发展教育开始了新的思考。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提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绅士”,就是要把资产阶级的子弟培养成身体强健、举止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事业家。为了得到这个目的,主张在德、智、体三方面对人进行培养。他十分的重视体育的作用,赞许“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句古老格言。要求人们不但要勤于锻炼,多运动,而且习于艰苦,不娇生惯养,所以他说:“我们要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对于德行和礼仪,洛克认为那是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今生来世就得不到幸福。”认为绅士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良好的礼仪,只有懂礼节、讲礼貌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可。智育相对于德育居于次要的地位,对于知识的内容,提出要學习有实际用途的知识。洛克也提到劳动教育,但那是为贫苦的劳动人民准备的教育,在“绅士”的教育中是没有劳动的内容,两者之间互相分离。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他根据儿童发展的自然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实行不同的教育。在其著作《爱弥尔》中分别进行了论述。他把体育教育放在了教育的最初阶段,认为两岁以前的婴儿主要进行保育和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使婴儿身体得到自然的发展,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提出了一些体育的建议,给儿童的躯体和四肢绝对的自由,穿宽松的衣服;要有足够的睡眠;吃健康的食物等等。2-12岁期间进行感觉的教育。从12-15岁,随着身体和感觉的发展和成熟,就应该学习各种知识,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智育。卢梭反对百科全书式的学习知识,认为应该有选择的去学习知识,所以他说:“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人不仅不能知道所有的一切事务,甚至连别人已知的那一点点事物也不可能完全都知道。”还制定了知识选择的标准:一是学以致用;二是行以求知;三是培养智力和能力。卢梭认为德育应该放在15岁以后,因为15岁以前儿童对抽象的道德概念难以理解。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以爱为主要内容,同时注意理智、情感、意志、榜样的作用,通过这些使儿童能够抵制邪念,形成真正的信仰。关于劳动教育,卢梭赋予了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劳动是社会的人不可减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他是贫或是富,是强或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卢梭把劳动看成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认为劳动可以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得到发展。他还把劳动看成是谋生的手段,是社会上的人应尽的义务,抨击当时上流社会鄙视劳动的观念。相比较于洛克的劳动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非常进步的。

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对全面发展教育也有自己的理解,在其著作《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中对他的要素教育理论进行论述,他强调在初等教育中对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身体力量和技巧,是初等教育的基础环节,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进行智育、德育和劳动教育。道德教育处于要素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认为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奠定,通过对母亲的爱扩展到周围的人,进一步波及全部的人。而且强调道德教育不是空谈,要通过练习来形成自己的道德行为。智育是基于他的认识论为基础,从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进行智育,制订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奠定了国语、算术、地理初级教学的教学法基础。裴斯泰洛齐通过自己的办学实践,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儿童要在劳动中锻炼身体和获取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品质。虽然他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有一定的缺点,但他能提出这种主张,而且积极的进行试验,在教育历史上却有重要的意义。

日本的教育家福泽谕吉在接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他主张学校教育要以“和谐发展”为目标,指出“人生下来之后,必须体育、智育、德育同时加以注意。”他把体育摆在首位,主张儿童的教育要从体育开始,学校开设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壮,精神快乐。由于福泽谕吉推崇西方的实学,他把智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广泛地学习以实学为主的学科,二是发展智力。针对当时社会的问题,提出德育在于使人向“善”的方向发展。他不仅论述了三者对人发展的作用,而且科学的解释了三者的关系:体育是智育、德育的基础。“智和德恰似身体的两个方面,分别支配着身体的一方。因而,没有孰轻孰重之别”。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也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学说,但关于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也存在不同的争论:(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指的是人的“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和智力方面广泛、充分自由的发展。(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就是指德、智、体全面发展。(三)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就是指克服一切人的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最后解放。(四)还有人认为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以哲学为基点,同时牵涉到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概念,它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3.完善时期

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在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中得到完善。战后苏联进行第二次教育改革,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校教育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写到:“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德育在全面和谐的教育中应占主导地位,学校里的工作都应该包括德育的内容,从学校里出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对智育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智育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并且要重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对于体育,他认为体育不仅本身重要,而且对德育、智育、美育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参加体育锻炼,还提出要学生养成“积极休息”的习惯。他认为学校不仅要进行智育与德育,还应该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离不开美育,他说:“美育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劳动既是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手段,也是自我认识的手段。他认为劳动和德、智、体、美不可分割。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最终使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得以成熟,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发展和演变 篇12

关键词:我国工程图学,历史演变,未来发展

1. 我国工程图学的历史演变

语言、文字和图形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工程界,为准确表达一个物体的形状,主要工具就是图形。在工程技术中为了正确表示出机器、设备的形状、大小、规格和材料等内容,通常将物体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技术规定表达在图纸上,这种根据正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就称图样。工程图样是人们表达设计的对象,生产者依据图样了解设计要求并组织、制造产品。因此,工程图样常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1.1 我国古代工程图学的演变

图形的历史由来已久,原始人在洞穴的石壁上刻画的就是最早的图形。考古发现早在4600多年前就出现了可以称为工程图样的图形,即刻在古尔迪亚泥板上的一张神庙地图。我国春秋时代的技术著作《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规矩、绳墨、悬垂等绘图测量工具的运用情况。古代数学名著《周髀算经》对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内在性质已经有较深刻的认识。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份地图显示,在当时(约公元前168年)测量工具比较简陋的情况下,中国的地图就已经绘制得十分精美。

1977年冬,在河北省平山县发掘战国中山王墓时,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其中有一块长94cm、宽48cm、厚约1cm的铜板。板上镶嵌金银线,表示国王、两位王后、两位夫人的坟墓和相应享堂的位置和尺寸。经修整可以看出,这是一幅酷似现代用正投影法画出的建筑规划平面图。该图上南下北,图中两粗线长方形表示围墙,靠内围墙筑有四间储存礼器的“宫”,两围墙的南墙各开一门;用细线围成的扁凸字形,表示堆土而成的高台的坡脚线;五座正方形享堂(三大两小)对称地排列于高台上。从镶嵌的439个文字可知建筑物的名称、大小,并知该图是按1∶500绘制成图后,经国王核准,复制在铜板上的。专家考证,这块铜板制成于公元前四世纪,并曾据以施工,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的古代图样遗物。它有力地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能在施工之前进行设计和绘制图样。

北宋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刊行全国并流传至今。《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主要部分,即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共34卷,前面还有“看样”和“目录”各1卷,一共是36卷。其中图样6卷,计图1000余幅。图样这一名称从此确定下来。该书中的图形有彩画作的房屋的平面图、立面图、断面图、构件详图,各种雕饰与彩画图案和当时的测量工具、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木作等。其中有的图是用正投影法画出的。如斗拱(彩图)是用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来表示的,投影图的配置相当于第一角投影;单色图所示的斗拱使用斜轴测图来表示的。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了近千年前中国工程制图技术的先进和高超。

1.2 我国近代工程图学的演变

18世纪末,法国人加斯帕尔·蒙日创立了画法几何学。我国系统地介绍蒙日《画法几何学》体系理论和方法的是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萨本栋先生编译的《画法几何学》(1923年6月商务印书馆初版)。著名教育家、清末翰林蔡元培先生为萨本栋编译的《画法几何学》写序如下:萨君本栋,勤敏好学。课余译安顿利氏及亚斯利氏之《画法几何学》一书,文笔条达,义理显豁,虽未照原文全译,然删繁避晦,颇便初学。学者由是熟加研究,将见科学上、工程上之各种物体,表现于纵面、横面、侧面或截面等,已能纤悉无遗,而泰西之学术工艺,或藉以广传于中土,是亦吾剤之所乐为介绍者也。中华人民国九年十一月一日蔡元培。(注:安顿利时为美国Tufts学院图学教授,亚斯利时为美国东北大学制图教授)。

1959我国颁布首部国标《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以后不断进行修订。

1.3 我国现代工程图学的发展现状

传统的工程图学学科以蒙日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为基础,以直尺、圆规、图板为工具,以黑板、挂图、模型为媒介,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促进工业化进程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在世界工业的发展中影响越来越深远,尤其是近十年来基于计算机的三维设计迅猛发展,设计从三维入手,直接产生三维实体,然后赋予各种属性(如材料、力学特性等),再赋予加工信息,直接到数控的车间加工,改变了二维图形的使用。同时计算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集成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了工程图学学科的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变革。现代的工程图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传统的几何理论和计算机理论,应用领域主要有:专业制图及其标准、图学理论与方法、工业设计、产品信息建模(特征建模、参数化设计、图形输入识别)、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图形和图像识别,等等。现代工程图学使用的计算机软件主要有Autodesk CAD、3dmax、Sketch up、Photoshop、AutodeskRevit等。现代的工程图学与工业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应用领域更宽更广。

2. 我国工程图学未来发展研究

随着各种计算机制图软件的发展和更新,现代的设计、制图工作越来越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脑力。在享受计算机成图技术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Autodesk Revit等三维模型软件的出现也冲击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不得不为工程图学的未来发展和现有的社会职业、分工做出思考。

Autodesk Revit软件专为http:/baike.baidu.com/view/1788980htm建筑信息模型而构建(BIM)。BIM是以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协调、可靠的项目信息为基础而构建的集成流程。通过采用BIM,建筑公司可以在整个流程中使用一致的信息来设计和绘制创新项目,并且还可以通过精确实现建筑外观的可视化来支持更好地沟通,模拟真实性能以便让项目各方了解成本、工期与环境影响。BIM支持建筑师在施工前更好地预测竣工后的建筑,使他们在如今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BIM能够帮助建筑师减少错误和浪费,以此提高利润和客户满意度,进而创建可持续性更高的精确设计。BIM能够优化团队协作,其支持建筑师与工程师、承包商、建造人员与业主更加清晰、可靠地沟通设计意图。

Autodesk Revit软件把建设者、设计师、施工方、管理者联系起来,大大简化了各个环节的工作,也对某些社会职业提出了强烈的挑战。比如效果图制作公司,现在有不少公司以制作三维效果图为生,使用Autodesk Revit软件可以轻松地制作出效果图,以后效果图公司和员工将何去何从?另外,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也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好好考虑的问题。

3. 结语

我国工程图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和财富,现代计算机成图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大推动了工程图学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对某些社会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冷静分析,提前预测,使计算机成图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使工程图学发展得越来越完备。

参考文献

[1]蒙日[法], 廖先庚译.蒙日画法几何学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 1984.8:3-8.

[2]戴立玲, 卢章平, 袁浩.图学基础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3-7.

上一篇:台车设计下一篇:物流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