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演变(通用4篇)
名称演变 篇1
i Schools组织是由一系列信息学院于2005年创立的, 致力于推进21世纪信息领域的发展。这些院系已经成立或正在从一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方案中演变过来, 这些特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图书馆学 (Library Science) 和信息科学 (Information Science) 。虽然每个i Schools成员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专业特长,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兴趣, 那就是信息、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目前, i Schools共有65个成员, 其中两个来自中国, 分别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i Schools各成员的历史悠久, 在经历了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普及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信息爆炸之后, i Schools成员的名称及其研究重点几经变迁, 而追寻这一踪迹, 可以了解图书情报学的演变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一、图书情报学的演变方式
i Schools成员的院系演变主要有由图书馆学演化而来、未经历图书馆学阶段而直接产生于信息科学及与其他学科相伴相生等三种情况。
1. 由图书馆学演化而来。
图书情报学源自图书馆学的相关研究,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 出现了从图书馆学到图书情报学, 再到信息科学的演变, 其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世纪末-1920s, 图书馆课程与职业培训。经历该时期的i Schools成员是图书情报学领域历史最悠久的成员, 比如:1904年北卡罗莱大学的开展图书馆教育的暑期学校班, 1911年多伦多大学的图书馆培训课程, 以及1925-1952年北德州大学早期的图书馆课程, 这些培训班和课程主要用于图书馆员的职业培训, 侧重于实践。
1920s-1960s, 图书馆学系或学院, 图书馆本科、硕士与博士教育。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 在最初的图书馆培训课程的基础上, i Schools主要成员开始陆续举办图书馆学的本科、硕士与博士教育。这方面的实践最早可追溯到1892年德雷克塞尔大学与1893年伊利诺大学的图书馆学资格认定计划, 此后图书馆学系及其相关教育开始出现, 较早设立图书馆学专业 (The Department of Library Science) 的学校有加州大学 (1918年) 、密歇根大学 (1926年) 等, 这些学校设立的图书馆学专业慢慢从本科, 到硕士, 再扩展到博士教育。与此同时, 在上个世纪20至60年代这段时间里, 专门的图书馆学院也开始出现, 早期设立的这些学院大多是图书馆学研究生院, 除此外还有一些设立图书馆学院的学校, 其本质并没有太多差别。
1960s-1990s, 图书情报学系或学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图书馆的研究重心也开始出现了转变, 为了更好地概括本领域的研究内容, 各个学校都对本校图书馆学所在的院系进行了改名。这一更名运动始于1967年, 比如, 北德州大学将其图书馆学专业改为图书情报学院 (Th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 谢菲尔德大学将其刚设立不久的图书馆研究生院改为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生院 (The Post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70年代以后, 各大院校纷纷将原来的图书馆学院改为图书情报学院 (Th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在具体的专业名称上, 有将原来的图书馆学专业改为图书情报学专业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也有增设信息科学专业 (Information Science) 这一新专业的, 信息科学专业与原来的图书馆学专业研究内容相比, 有较大差异。
1990s以后, 信息管理学院或信息学院。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图书馆学研究内容在图书情报学专业里只占极小一部分比例, 图书情报学专业开始转向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的领域, 于是新一轮的改名运动自90年代以后又开始兴起了。其更名有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将图书情报学院改为信息学院, 其专业设置做了一定调整。这场更名运动最早始于德雷克塞尔大学, 1984年, 该校率先将1978年刚更名不久的图书情报学院再次改为信息研究学院 (Th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tudies) , 其后1995年, 该校又再次将学院名称改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Th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现在的德雷克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即包含传统的图书情报学专业, 也包含信息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专业。而加州大学也于1994年, 将1976年命名的图书情报研究学院改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ystems) , 之后2006年复改为信息学院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直接将图书情报学院改为信息学院这一更名方式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此类学校还有多伦多大学 (1994) 、谢菲尔德大学 (2010年) ;二是与计算机学院合并。我们注意到印第安纳大学有两个i Schools成员, 一个是图书情报学院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另一个是信息与计算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cs and Computing) , 前者产生于传统的图书馆学, 而后者则产生于计算机科学, 由于二者共同致力于信息、技术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 2013年该校决定将这两个学校合并, 这也反映了当前图书情报学的发展趋势;三是与其他学院合并, 比如, 1993年肯塔基大学将通信学院与图书情报学院合并为通信与信息研究学院, 2008年北德州大学将学习技术系合并到图书情报学院, 更名为信息、图书情报学与技术学院 (Th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也有许多至今仍保持着图书情报学院名称的学校, 比如伊利诺伊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等。
2. 未经历图书馆学阶段, 直接产生于信息科学。
这类信息学院多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诞生的计算机科学系。例如, 2005年印第安纳大学将计算机科学系与信息学院合并为信息与计算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cs and Computing) , 主要授予信息学、生物信息学、逻辑与数学基础以及社会信息学等领域的学位。佐治亚理工学院于1970年将其信息科学院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改为信息与计算学院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 后又于1990年改为计算学院 (The College of Computing) , 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科学、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等领域。
3. 与其他学科相伴相生。
这类相关学科有教育学、公共管理等, 例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于1994年将教育研究生院 (Th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与图书馆服务学院 (The School of Library Service) 合并为教育和信息研究研究生院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 包含教育学系与信息研究系两个系;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包含着最初的公共政策学院和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最早源于1920年创办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 1929年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 (Boone Library School) , 之后1953年, 并入武汉大学, 更名为图书馆学系, 1956年始有图书馆学本科专业, 1984年成立图书情报学院, 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 其发展历程是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典型。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最有特色的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两大专业分别源自图书馆学专业与科技情报学专业 (1978年创办) 。
从根本上讲, 国内外图书馆学的起源是相同的, 但不同的是情报学的起源。受苏联科技情报理论的影响, 国内的情报学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情报是高于信息的概念, 情报是经过人深加工、分析、综合, 甚至是预测得到的, 它加入了人的判断与智慧, 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特色的情报观。
二、结语
从文献单元深入到文献里的内容单元, 即信息, 这是图书情报学发展历程中显示的趋势,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数量、驾驭信息的手段及信息对人们的价值都大大的提高了。所以, 国外图书情报学经历了从最初的图书馆学到图书情报学, 再到信息科学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 对信息及其技术及其对人的适用的相关研究变得越来越受人重视, 其研究强度也变得越来越大。从我们的研究看来, 国内外图书情报学均注意到了这一趋势, 所以才有了研究重心的不断转移, 以及与之对应的改名运动。在这一比较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 国内外图书情报学发展的步伐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国内, 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仍是高校信息管理院系的基础学科, 有的学校还将图书情报学并在经济管理学院里;在国外, 图书情报学院系存在着两种发展趋势, 一是不断向信息与信息技术领域发展, 许多院系直接将原来的图书情报学院改为信息学院, 二是不断与计算机和通信学科整合, 其研究覆盖了图书情报学、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人机交互等众多领域, 其步伐紧跟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其典型代表是德雷克塞尔大学, 该校的图书情报学院名称先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改动, 从最初的图书馆学院改为图书情报学院, 再改为信息研究学院, 最后改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德雷克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当前的研究内容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ISchools.ISchools简介[EB/OL][2015-05-10].http://ischools.org/about/.
[2]北卡罗莱大学.北卡罗莱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历史[EB/OL][2015-05-10].http://sils.unc.edu/about/history.
[3]多伦多大学.多伦多大学信息系简介[EB/OL][2015-05-10].http://www.ischool.utoronto.ca/about-us.
[4]北德州大学.北德州大学图书情报学系的历史[EB/OL][2015-05-10].http://lis.unt.edu/brief-history.
中国农工民主党名称的演变 篇2
农工党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清共, 第一次国共合作岌岌可危, 大革命存在着失败的危机。1927年5月, 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宋庆龄、彭泽民、邓演达鉴于武汉国民党中央要背叛革命, 为了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酝酿组织新的政党。
1927年11月, 中国国民党左派宋庆龄、邓演达等在莫斯科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名义, 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 (《莫斯科宣言》) 。
1928年3月, 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 会议推选邓演达、章伯钧、谭平山等为中央领导机构成员, 邓演达为总负责人。但是当是邓演达还未回国, 就由谭平山代理, 这样, 中华革命党作为独立于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党”就正是诞生了。
中华革命党从1927年冬天到1930年春天, 延续了将近两年半的时间, 期间虽然有名称, 有纲领, 有活动, 但是组织一直处于萌芽状态, 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处于筹备阶段的组织, 但是它为正式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打下了基础。
二、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0年5月, 邓演达应邀由欧洲返回上海。邓演达回国后, 即刻着手在中华革命党的基础上, 真正建立一个新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讨论党的政治纲领的过程中, 争论较多的, 就是党的名称的问题。邓演达认为:“现在, 国民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孙中山的主张毫未实现, 要继承孙中山的旗帜, 就要继承孙中山的组织。而且当务之急是反蒋, 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尤其是一些具有革命思想的现役军人。”最后, 大多数人都同意沿用《莫斯科宣言》中所用过的名称, 最终定名称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简称临时行动委员会) 。
在邓演达的主持下, 中国革命的改组筹备工作, 很快就完成了。1930年8月9日,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大会, 即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选举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等25名干事组成中央干部会议, 并推选邓演达为总干事, 在华东、华北、华南一些省市开展组织活动和政治活动, 准备武装夺取政权。1930年8月10日, 中央干部会议向全党发出第一号通告, 正式宣告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成立。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后, 在邓演达的领导下, 组织获得迅速发展, 其政治影响也日渐扩大。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广泛联络争取各反蒋政治派别和地方实力派, 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推翻蒋介石政权。当时中国的革命处于低潮, 但是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的行动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士气, 并震撼了蒋介石政权。1931年8月17日, 因叛徒出卖, 邓演达不幸被捕, 11月29日, 被杀害牺牲。邓演达的殉国, 对临时行动委员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对中国革命也是一大损失。但是邓演达的革命精神, 却一直感召着他的战友和后来者, 在艰苦曲折的革命道路上, 不屈不挠地继续前进。
1933年11月, 福建事变爆发,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的主要负责人黄琪翔、章伯钧应李济深、陈铭枢之邀, 到福州参与组建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然而, 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成员从四面八方到达福建, 人数众多, 组织不断壮大, 工作活动相当活跃, 引起了陈铭枢的嫉妒, 他对临时行动委员会施加压力, 迫其解散。经反复磋商, 在李济深、陈铭枢等所有的国民党员联名声明脱离国民党之后, 临时行动委员会于1933年12月11日声明“解散中国革命行动委员会之原有组织, 一致参加生产人民革命运动。”
福建人民政府失败, 黄琪翔、章伯钧发表复党通电, 否认解散启事, 并派干部前往上海、天津、福建等地展开复党活动。但是经过这一番折腾, 是临时行动委员会原本松散的组织更加涣散了, 从而再次陷入了组织发展的困境。
三、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1935年8月1日, 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发表。临时行动委员会发展的一波三折, 使各个负责人进行了深刻反思, 而“八一”宣言的发表, 使其从中深受启发和鼓舞, 是他们认识到, 反蒋抗日, 必须要联合中国共产党。于是章伯钧、彭泽民等人开始酝酿筹备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恢复和改组工作。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筹备, 1935年11月10日,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在香港九龙召开。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抗日反蒋斗争的需要, 会议决定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改组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新的名称, 去掉了“中国国民党”的“帽子”, 这代表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与国民党彻底决裂, 又要适应革命形势的新变化, 以民族解放为己任, 以中华民族的兴旺为目标, 同时又延续了历史传统, 保留了“行动委员会”的称谓。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推陈出新但是其精髓未变, 始终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抗战时期,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除了在政治上与中共密切合作, 在组织上独立发展外, 还积极参加了民盟的组织与活动。随着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国民党蒋介石开始逐渐转向消极抗日, 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并强化了一党专政和消灭异己的政策, 这严重威胁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和各民主党派。于是大家在1941年3月19日的时候在重庆秘密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后来又在1944年9月19日正式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由于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民盟的组织活动中, 所以在整个抗战后期, 自身发展缓慢。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究竟是要以民盟为主, 还是以自身发展组织为主, 成为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抗战胜利之后必须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中国农工民主党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为了中国的兴旺发达, 一方面继续参加民盟的组织活动, 另一方面开始积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整顿恢复了一些在抗战时期遭到破坏或职能遭到削弱的地方组织, 新建了部分领导机构,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自身发展提上日程。
全面内战爆发后, 随着全国范围内反对内战独裁、要求和平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的日益高涨,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决定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1947年2月3日,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在上海召开, 会议决定本党正式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并指出“这个名称与邓演达先生的政治主张与革命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与党的“历史传统是一致的”。“农工民主的实现, 必将带来了城市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民主出路”。
农工党在积极配合中共开展反蒋斗争的同时, 还在中共的领导下直接参与了新中国的创建工作, 为打到蒋介石的一党独裁专政, 为人民获得安定光明的生活,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先谋献策,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国后, 中国农工党作为民主党派, 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工作, 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了一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蒸蒸日上, 与中共农工党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摘要:中国农工民主党 (简称农工党) 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由中国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等所创立, 其他主要创始人有黄琪翔、章伯钧等。但是中国农工党的发展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历经磨难, 几经演变, 由其名称的演变就可以看到其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邓演达,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
参考文献
[1]于刚.中国各民主党派[M].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275.
浅谈我国摔跤运动的名称演变过程 篇3
1 先秦“角力”
关于摔跤运动的最早起源, 来自上古时代的蚩尤戏。南朝梁人任昉在《述异志》中记载:“秦汉间, 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 头有角, 与轩辕斗, 以角抵人, 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 名蚩尤戏。”以上史料表明, 蚩尤戏的由来是在炎黄时期黄帝大战蚩尤, 蚩尤部落人头上长角, 在作战时以角相抵, 使人无法抵挡。在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摔跤运动的前身, 即蚩尤戏。先秦时期把这种“以角抵人”的形式称为“角力、觳抵”或“蚩尤戏”。先秦时期, 战事频繁, 人们将角力作为一种军事训练手段, 重视角力的军事价值, 提升其社会地位。《礼记·月令》中有:“孟冬之月, 天子乃命将帅讲武, 习射、御、角力”的记载, 将角力与射箭、御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2 秦朝“角抵”
据《汉书》记载:“春秋以后, 灭弱吞小, 并为战国, 稍增讲武之礼, 以为戏乐, 用相夸视, 而秦更名为角抵。”由此可知, 前秦时期的“角力”在秦朝被更名为“角抵”。秦统一六国后, 禁止民间习武, 角抵活动的形式和作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古今图书集成·军礼部》中记载:“秦并天下, 罢讲武之礼, 为角抵”;《汉书》中也有提及:“秦更名为角抵, 先王之礼没于淫乐中矣”;《史记·李斯列传》中记录:“ (秦) 二世在甘泉, 方作角抵、优俳观之”。由以上史料记载可以看出, 角抵活动由先秦时期以军事训练为主要目的开展的活动到秦朝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娱乐表演活动。
3 汉代“角抵戏”
由于秦朝统治者将角抵活动的军事训练作用进行弱化, 逐渐增强其观赏性和娱乐性。在“汉承秦制”下, 汉代对角抵活动的观赏性进行了深度“开发”, 在原有“两两相当, 角力、角技艺”基础上, 吸收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 (如, 舞蹈、杂技等) , 从而形成了一种规模宏大且独具汉代特色的综合性娱乐表演活动, 即角抵戏。汉代的角抵戏与秦朝角抵之间既有一定联系, 又存在各自的特点。汉代角抵戏盛行, 尤其在宫廷中作为一种娱乐表演活动深受统治阶级的喜爱。
4 两晋至明朝“相扑”
自两晋出现“相扑”一词, 到唐宋时期“相扑”被广泛接纳和应用, 发展至明朝依旧延续对该词的用法。相扑一词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过程, 其中唐宋时期是相扑运动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
4.1 两晋
两晋时期, 角抵活动发生衍变, “角抵”出现了一个新称谓, 即“相扑”。关于“相扑”之名的最早记录始于晋代王隐《西晋史》中提到的“卿郡人不如颍川人相扑”“相扑下技, 不足以别两国优劣”。由此可见, 相扑之称最早始于两晋时期。两晋时期, 虽已出现相扑一词, 但还经常与“角力、角抵”混用。两晋时期的相扑运动在宫廷开展较为普遍, 在民间也同样得以发展。
4.2 唐宋
唐代相扑运动与秦汉的角抵大有不同, 已经成为一项独立的体育竞技活动, 相扑比赛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唐音癸签》中记载:“左右两军擂大鼓, 引壮士裸袒相博较力, 以分胜负”, 提到唐代相扑比赛要求相扑手袒露身体, 在比赛时还要敲鼓助兴。唐代相扑运动普及度高, 与统治阶级的喜好有密切关系, 如, 唐玄宗、唐僖宗、唐昭宗等都喜欢观看相扑表演。唐玄宗统治时, 还专门组织名为“相扑朋”的专业摔跤队。提到相扑, 不得不提及的一个国家是日本。日本相扑运动起源于中国, 是中国古代相扑运动“东渐”产生的文化交流成果。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空前繁荣阶段, 中国当时处于世界文化中心圈, “东学西渐”是那一时期文化交流和发展的特征。唐代频繁的对外文化交流, 对其他国家有着深远影响, 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唐朝时期, 中日文化交流频繁是相扑运动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历史条件。关于日本相扑运动起源于中国唐代相扑之说, 有史料证明, 首先从唐代相扑与日本相扑表现方式上, 唐代相扑要求“上身袒露”, 作为日本“国技”的相扑运动, 也存在相同的表现形式。其次从唐代相扑与日本相扑表演形式上看, 唐代相扑比赛“左右两军擂大鼓”, 这种擂鼓助兴现象在日本相扑中也均有反映。此外, 日本史料也有相关记载:“至圣武天皇时 (725~759年, 中国正值大唐盛世) 国富民荣, 世代丰祚, 而相扑盛兴。”这也为日本相扑自唐代传入之说提供重要佐证。
宋朝相扑运动开展较唐朝更为普及, 具体表现在:宫廷相扑表演队伍更加规范化;民间相扑运动更为普及, 出现“相扑社”的民间组织;出现相扑擂台赛;出现专门介绍角抵的书籍《角力记》。宋代相扑运动蓬勃发展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活跃, 商品经济发展, 商业繁荣, 城市规模扩大, 市民阶层壮大等条件密切相关。
4.3 元明
元明时期, 我国相扑运动发展进入低潮期。元代相扑运动更多是作为一种军事训练活动在军中开展。元朝统治期间, 为防止各族人民反抗, 统治者提出民间禁武措施, 相扑运动也未免其害。《元史·刑法志》记载:“诸弃本逐末, 习用角抵之戏, 学攻刺之术者, 师弟子并杖七十七”。《元典章》提到:“奸民不事本业, 游手逐末, 甚至学相扑, 或异枪棒”。以上法令均说明在元朝统治时期, 民间“禁武之风”兴盛, 相扑与刀、枪、剑、棒、棍等一起被列入禁武范围。由于元朝时期受禁武举措的冲击, 相扑运动长期处于停滞期, 使明朝相扑运动发展受到牵连和制约。
5 清朝“摔跤”
清代正式出现“摔跤”一词, 清代的摔跤运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发展的都兴盛。满人入关, 入主中原后, 将他们的摔跤技艺与汉人传统的相扑技艺相融合, 形成了清代的摔跤活动, 这种融合、改革与创新, 使清代的摔跤运动得到空前的繁荣发展。清代摔跤有官跤和私跤之分。官跤有:军中摔跤、满蒙之间摔跤和宫中摔跤三大类。军中摔跤既是一种娱乐方式, 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手段;满蒙之间摔跤, 是一种维系和保持民族间良好关系的重要手段;宫中摔跤, 既是宫中的娱乐方式也是皇帝为巩固统治开展的一项宫中活动。清朝私跤是多以街头比武形式出现在民间的摔跤比赛, 大多数摔跤手以此为谋生手段。因此, 清朝是我国摔跤运动发展空前繁荣时期。
6 结语
中国摔跤文化源远流长, 摔跤名称演变整体经历了以上的一段发展历程。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摔跤活动除了汉族、满族、蒙古族的摔跤, 还有朝鲜族、哈尼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摔跤方式。由于生活习俗、居住地域、生活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各民族间的摔跤方式也存在不同。但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发展, 我国摔跤运动在国际化大背景下为了与国际摔跤比赛接轨, 也做出了一些调整。纵观现今的摔跤运动, 依旧可以感受到我国摔跤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94-109.
[2]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9-64.
名称演变 篇4
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到960年北宋建立, 其间一千余年, 因国家的统一或分裂割据, 不同民族的兴衰、迁徙, 中原以及外来民族、文化的交流, 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代活跃在新疆的古代民族主要有塞人、羌、月氏、乌孙、匈奴、汉人等。“汉族之名, 起于刘邦称帝之后。”[5]22自西汉以来, 到新疆的汉人主要是戍边官吏、屯田士卒、商人、遣犯及其家属, 当然也有自发而来与其他民族杂居的汉人, 这在先秦以前就出现过。如《史记大宛列传》载:“闻宛城中新得秦人, 知穿井, 而其内食尚多。”至汉代末年, 分布在新疆各地的汉人已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并逐渐形成了从高昌王国到西、伊、庭州以汉人为主的聚居区。唐朝后期, 回鹘等进入以汉人为主的聚居区, 汉人又与其他民族杂处。而“唐以后西域汉人没有回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中原汉人向西域的迁徙没有中断过”[2]199。15世纪以后, 西域地区全面伊斯兰化, 一部分留在新疆的汉人也逐渐融入到维吾尔等民族中。自南北朝到唐朝, 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的有高昌王朝, 南疆有鄯善、于阗、疏勒、龟兹和焉耆等古城廓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出现鲜卑、柔然、高车、嚈哒、粟特等民族。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吐谷浑在北魏直至隋唐时期曾游牧于甘肃、青海以及新疆等地区。柔然也属于鲜卑的一支, 北魏时期曾征服高昌、焉耆、鄯善、姑墨等西域诸国, 北魏分裂后, 被其役属的突厥 (兴起于阿尔泰山) 所灭, 其后与突厥、契丹等族融合。高车即敕勒, 是古代丁零的后裔。嚈哒据《北史·西域传》载:“大月氏之种类也, 亦曰高车之别种。”也即“车师之别种” (《梁书·滑国传》) 。粟特人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叫“昭武九姓”, 大多以经商为业, 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沿丝绸之路的于阗、楼兰、龟兹、高昌、敦煌等地都有粟特人的足迹。隋唐时期西域的民族主要有突厥、吐蕃、回纥等。一般说突厥是丁零、铁勒、敕勒的转音, 在6世纪曾建立强大的突厥汗国, 后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回纥, 后改名为回鹘。这些都是维吾尔族的突厥语名称。其先民可追溯到春秋前的狄、汉代的丁零、北魏的敕勒 (高车) 各部中的袁纥, 以及隋代铁勒中的韦纥。
宋元明时期新疆主要有契丹、蒙古、哈萨克、布鲁特 (柯尔克孜) 、回等。哈萨克族可追溯到塞人、乌孙, 我国历史上的突厥、葛逻禄、回鹘、哈勒契丹、克烈、乃蛮、钦察等都与其有渊源关系。新疆现有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阿勒泰、塔城、博州以及乌鲁木齐等地区;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主要是元末在准噶尔盆地游牧的“瓦剌”或“西蒙古”, 明末清初称“卫拉特”或“厄鲁特”, 包括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契丹是东胡族系, 是鲜卑族的一支。“东胡在兴起时即于公元前206年被匈奴击破, 余部分两支分别逃往乌桓山和鲜卑山, 从此东胡之名便湮没无闻, 被‘乌桓’和‘鲜卑’二族名所代替。”[6]138西辽是契丹在西域建立的政权。柯尔克孜族在《史记》中称“鬲昆”, 《汉书》作“隔昆”, 《魏略》作“坚昆”, 《北史》作“契骨”, 13世纪蒙古兴起后称为“吉利吉斯”、“乞儿吉斯”, 15—16世纪初部分在新疆天山一带游牧, 与契丹、钦察、蒙古等部落融合成一个清代称之为“布鲁特”的民族。元代以前, “回纥”、“回鹘”、“回回”这三个词在汉语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四夷馆考》中说道:“回回在西域, 地与天方国邻。”宋元时期, 分布在中东部的回回 (粟特、犹太、波斯等胡商成分较多) 以及部分回纥、回鹘被称为回回人;而分布在漠北一带的部分回鹘、回纥或回回, 则联合当地一些民族西迁后形成畏吾儿, 还有的发展成为塔吉克、乌兹别克等中亚民族。
清朝新疆的民族主要有满、锡伯、达斡尔。锡伯与鲜卑和满族有一定的渊源。18世纪中叶, 清朝政府从盛京 (沈阳) 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 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 由满族官员率领, 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山海经》载:“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 有肃慎氏之国。”这里的肃慎即满族的先民。满族人进入新疆是由于八旗满洲营官兵的驻防。新疆现有满族人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伊犁、昌吉以及哈密地区等。达斡尔族的来源学术界有土著说和契丹遗裔说。在新疆主要分布在塔城、乌鲁木齐和伊犁等地区。
近代到现代新疆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乌兹别克、俄罗斯、塔塔尔 (史称达旦、达达或鞑靼) 、塔吉克等族。其中塔吉克族族源可上溯到古代塞人, 自古以来生活在葱岭—帕米尔地区, 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汉唐时称这一地区为蒲犁国、竭盘陀。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人自治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县, 以及和田地区、乌鲁木齐地区都是他们集中居住的地区。另外三个民族是从清代起陆续从国外迁入我国的少数民族。
直至今天, 在新疆境内仍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回族、锡伯族、满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十多个民族定居。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人口流动速度和范围的提高、扩大, 目前新疆境内几乎已经拥有全国所有的五十多个民族成分, 真正实现了民族大融合。由此可见,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众多民族共同居住生活的地区。这些民族, 有的在发展过程中消失了, 彻底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有的经过漫长的民族交流和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特质;有的则变成了另外一个新的民族。而且, 很多民族可追溯到相同或相似的源流, 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 “在历史的长河中, 活动于新疆的各古老部族与近代新疆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显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7]70。因此, 从古代到现代, 新疆的民族构成呈现出流动变异的特点。正是这些不同的民族群体的共同生活和努力, 才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西域文化、新疆风采。
摘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历史上新疆出现的各个人种、民族不断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 他们在汉文典籍中的称谓也不断演变。
关键词:古代新疆,民族,演变
参考文献
[1]余太山.《穆天子传》所见东西交通路线[M].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朱培民.新疆与祖国关系史论[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8.
[3]雅诺什·哈尔马塔.徐文堪, 芮传明译.中亚文明史 (第二卷)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4]张全超.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地理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 2006 (6) .
[5]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6]林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