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演变

2024-10-24

金融演变(通用4篇)

金融演变 篇1

金融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与资金活动的过程密切相关。从内容上看, 金融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金融体系结构, 以及组成该体系的各类金融机构的职责分工和相关关系。金融制度主要分为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顾名思义, 银行主导性金融制度就是在资金的配置中以银行为主导, 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就是在资金配置中以资本市场为主导。

一、中国目前的金融制度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原因

第一, 中国的历史演变造成了我们目前的金融制度是以银行为主导。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金融制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3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这一阶段中我国资金配置主要是国家调度;第二个阶段是1983-1990年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渐多元化的时期, 这一阶段中中国金融制度开始改革, 但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多元化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四大国有银行开始形成,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始出现, 但资本市场处于零的状态;第三个阶段是1990年以后资本市场逐步发展的时期, 这一阶段我国启动了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开始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这三个发展阶段中, 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晚。时至今日, 资本市场的规模仍远小于银行的规模, 据统计, 银行每年新增的贷款, 现在是两万亿左右, 而股票融资加上企业的债券, 差不多也就一千亿左右, 所以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的规模远远大于通过市场直接融资的规模。因此, 目前我国的金融制度还是以银行为主导。

第二, 从功能上来看, 银行目前起着筹集资金跟分配资源的主要功能, 而我们的资本市场, 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还是非常弱小。我们常把股票市场看作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实际上真正反映中国国民经济晴雨表的是中国的银行资产, 银行资产的好坏以及不良资产的高低确确实实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健康与否, 而股票市场到目前为止来说, 由于种种原因基本还是局部的、有限的反映国民经济, 从这个角度来看, 资本市场还远远不能替代银行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 资本市场在目前的中国很难发挥它的作用。

二、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

有关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的效率及其利弊的问题在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之间争论了一个多世纪。两种不同的金融制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区别。

1、不同金融制度对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制度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资金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流动, 从而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在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中, 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银行中介来实现;而在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中, 储蓄者的资金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转移到资金需求者手中。尽管两种金融制度对资源配置的手段不同, 但都以自身巨大的力量影响或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都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不同金融制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金融系统深刻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一个活跃的金融市场, 对于经济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因为它一方面能够使资源集中在有能力的管理团队中得到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也能够惩戒经营不善的管理者, 防止资源浪费, 但是, 在这种体制下, 投资者“闻风而动”地买卖股票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意收购不利于管理者进行长期决策。相比较而言, 银行主导型体制能够保证资金提供者对融资企业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从而确保其利润, 有利于企业和银行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3、不同金融制度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担

不同的金融制度对风险管理的手段是不同的, 因此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在风险分担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金融市场允许个人分散投资组合, 对冲风险, 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 这种在既定的时点上由不同的投资者进行风险互换称为横向风险分担。与金融市场相比, 银行可以提供跨期风险分担, 即可以将大量具有不确定性的短期资金集中起来, 然后利用大数法则提供长期资金, 同时享受长期投资带来的高收益。

三、我国的选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现代金融制度

尽管我国目前仍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但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应当建立市场主导的金融制度。市场主导的金融制度之所以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制度的发展趋势, 主要是由于如下几条原因。

1、经济规模的变化要求我国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一国经济规模及其发展水平对该国金融制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经济规模较小时, 生产相对分散, 市场风险较小, 对资金规模的集中度和分散风险要求不高, 此时提供融资为主要功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与这种经济规模是相适应的。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日益增大, 银行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经济体系的融资需求, 近年来, 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便是很好的明证。此时, 就需要具有更大资金集聚能力的资本市场占主导地位。

2、收入水平的变化要求我国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在收入水平较低时, 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结构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主要是要求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性。而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 人们就不再满足于资产的安全性, 而是不断地寻找增值保值以及分散风险的渠道。实证分析表明, 人们的投资倾向、资产选择偏好与其收入水平是相关联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与此相伴随的就是人们财富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种情形下, 人们投资进行资产保值增值、分散风险的需求必然增加, 而在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下, 可供人们选择的金融工具有限, 远远满足不了人们进行投资组合的需求, 只有市场主导的金融制度才能提供多样化的金融资产, 从而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不同投资需求。

3、经济体系不确定性的增加要求我国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明显加快, 新技术转化成新型的主导产业的时间也明显缩短;而且厂商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这些都使得整个经济社会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这客观上就要求金融体系不仅要具有配置资源的机制, 而且要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这种功能只有资本市场这种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制度才具有, 资本市场中资源和财富可以通过不同的金融产品来表现, 可以金融化、证券化, 从而为不同的投资者持有, 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美国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带来重要影响, 但是如果美国是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 那么之前整个社会体系的风险都会集中到银行系统, 危机爆发时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包括整个银行系统甚至整个社会体系的瘫痪, 现在美国市场主导型的金融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 降低了这场由银行房贷风险引发的危机的危害。

4、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金融制度向市场主导型方向演变提供了技术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自动化、电子传真以及电脑等信息技术方面的进步, 一方面刺激了金融工具的创新, 使得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又提高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 使得各类金融市场在区域和期限上不再处于分割的状态, 跨期、跨品种和跨区域的套利机制也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如果信息技术不发达, 世界资本市场可能也会有所发展, 但绝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而我国的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其水平完全可以支持市场主导的金融制度。

综上所述, 中国目前的金融制度虽然是以银行为主导, 但从长远来看, 中国应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摘要:中国目前的金融制度是以银行为主导, 但从长远来看要使金融制度既能推动经济增长、有效配置资源, 又能平滑经济波动、合理分散风险, 就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关键词:金融制度,市场主导,银行主导

参考文献

[1]沈铭辉:当代世界金融系统运营模式及中国的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 (4) .

[2]李剑:转轨中的中国金融系统分析[J].市场周刊, 2004 (11) .

[3]曾康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必须审时度势[J].管理世界, 2008 (1) .

金融演变 篇2

一、前段时间,人民币升值之时,国外客户为了避免风险,建议先将6个月订单的款项预付给我司,总金额约HKD200万元,但是由于外汇管制,审批手续的繁琐;我们拿着相关资料去相关部门办理此项业务,可是由于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签核审批需要等待的时间过长,最终无法完成客户预付款项的相关事宜,导致客户以办理预付款时间过长为由而取消了订单。在此国内外经济日益严峻,欧美消费能力急剧萎缩,很多中小企业订单锐减,融资困难之时,我司只能看着即将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走了。

二、在今年下半年,国家为了减轻出口企业经营压力,促进出口企业自我发展,提高应对风险能力,上调了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可是我司的产品在这次的调整中,并没有享受到实际的优惠政策。

三、有经济数据表明,欧美地区明年的经济将出现负增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而中国的出口有60%是销往这些地区。使我司的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全国今年上半年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在珠三角地区。我司的内销网络大部分是在珠三角地区,企业倒闭,人员纷纷离开珠三角地区,预计我司的内销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在出口和内销皆受阻的情况下,为了扩大内需,我们有可能将产品价格降低,而原材料成本一直上涨,目前还没有出现供应商将原材料单价下降的趋势,种种不利因素使我司市场利润受损,2008年至今为止,我司已亏损300多万元。我司预计明年的形势将更为严竣,在此,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我司更好地进行产业重塑,我司希望政府在财政和金融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如财政补助、无息贷款等。

金融演变 篇3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大萧条 爆发背景 演变过程

一、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背景比较

(一)世界经济基本格局

两次危机来临之时,美国均处于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均成为危机的发源地。但两次危机中美国所处的支配地位不同。一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二战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欧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其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

(二)金融体系

两次危机金融体系的差别还体现在金融衍生品、影子银行和融资方式等方面。大萧条之前金融机构基本没有动力开发金融衍生品,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加强,为了开拓业务,各金融机构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金融衍生品充斥市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还出现了影子银行,存在着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从事类似于传统银行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分业经营减少了银行的投资机会,低存款利率促使银行的存款资金转入其他投资渠道,20世纪60年代伊始还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

(三)国际货币体系

两次危机期间的汇率弹性是不同的,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在大萧条期间,世界各国普遍奉行金本位制度,黄金输送点决定了各国汇率波动的幅度相当有限,固定汇率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固定汇率制使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本轮经济危机之前大多数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有所增强,以邻为壑的做法比比皆是。

相对于大萧条而言,二战后“中心-外围”国家权利义务的非对等性。在大萧条期间,受金本位制的影响,各国货币的泛滥程度是受到控制的。但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货币不再仰仗于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心-外围”国家之间的义务权利不对等导致美元泛滥,2007年的剧烈调整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必然结果。

(四)国际协调机制

大萧条期间,国际协调机制比较脆弱,各国纷纷推行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首先是贸易保护主义。1930年6月,美国将平均关税税率由38%提高至52%。作为回应,各国随后开始了报复性贸易战,主要经济体平均关税高于50%。其次是金融保护主义。在大萧条导致大量银行倒闭的背景下,民众极力追逐现钞和黄金,各国黄金储备不断告急,世界各国穷尽手段来争夺黄金。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协调机制大大增强,主要国家采取了同向的救市措施,政府间提供紧急贷款援助,IMF推行了备用信贷安排、短期贷款安排等举措,2008年G20决定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二、两次金融危机演变过程比较

(一)传导范围

大萧条波及世界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美日欧均深陷其中,但社会主义国家并未受其影响,苏联在西方国家深陷大萧条期间仍然保持经济增长的态势。相比较而言,随着世界上各国经济金融往来越来越密切,国际金融危机范围包括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传导过程

两次危机均经历了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蔓延这一过程,首先是资产泡沫破灭,股市、楼市中的投资者纷纷破产,虚拟经济风光不再虚拟经济的不景气进一步拖累了实体经济,随着投资者持有的流动性不断削弱,实体经济不得不面临通货紧缩,各宏观经济变量不断下滑,各国陷入经济衰退。

国际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而起,美国房利美、房地美和“雷曼兄弟”破产,美国注资850亿美元拯救AIG公司,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公司倒闭,并引發全球股市下行。事实上,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通过国债与公司证券化衍生品将次贷危机的风险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2007年8月,法德日等国开始向处界披露次贷所造成的损失,次贷危机从美国传播至其他国家,并以迅雷之势席卷全球。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经历了股市下挫、汇率下跌,冰岛克朗一路狂贬,流动性危机迅速席卷其他国家。

(三)演变过程的对比分析

1.相同之处

两次危机均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虚假繁荣造就了资产市场的巨大泡沫,泡沫被刺破之后,投资者纷纷破产,宏观经济数据下滑。两次危机的发源地均在美国,并且通过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这两个途径波及到世界各国。两次危机均影响了国际货币体系,但影响的程度和方向有轻微区别,大萧条导致金本位制终结,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在IMF中话语权有所增加,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2.不同之处

当然,两次危机演变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主要差异有二。

危机演变过程对监管准则改革存在不同影响。大萧条充分暴露了分业经营、分业监控模式的弊端,“格拉斯-斯蒂尔法案”确立了美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新模式,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成为各国的主要模式。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认识到监管不力的问题,美国金融体系有重拾混业经营的可能性,监管结构也可能会从伞形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

在危机演变的过程中,人们对安全资产的范围和性质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在金本位的约束机制下,黄金成为安全和流动性的一个基准,这个基准是:黄金或者能够以标准比例兑换黄金的资产。2008年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的范围被扩充了,一系列黄金以外的资产列入了这一范围,包括:在央行的存款;政府债券。

三、两次金融危机爆发背景对演变过程的影响

从两次危机的对比分析来看,危机爆发均包含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所导致的资产泡沫、金融监管存在明显缺陷、消费储蓄严重背离、经济结构失衡等背景。这就说明,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危机的爆发,需要各国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中特别地加以注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基于单一目标(CPI稳定)和单一工具(短期利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能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进一步地,资产价格很有可能影响到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关注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特别是要关注低通胀与高资产价格的现象,而不能唯物价论。

除了共同特性,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两次危机爆发背景与演变过程的不同之处,并总结爆发背景在危机演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从数据的对比分析来看,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基本稳定,而“大萧条”中金融机构大量倒闭,股票市场历时6年才稳定。类似地,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实体经济亦好于“大萧条”,本次危机中多数经济体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恢复增长,新兴经济体复苏快于发达经济体,而“大萧条”时期先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先复苏,主要经济体历时4年左右才恢复增长。

总而言之,两次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后果在时间和冲击强度上均存在明显差别,这和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背景密切相关:

(一)金融体系方面

金融体制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危机的国内传染性和持续时间。

大萧条期间各国普遍实行混业经营,正由于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的狂热导致大危机的爆发,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交叉经营所带来的秩序混乱增强了危机的传染性,混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大萧条的持续时间。

相比较而言,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大部分国家实行了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秩序,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虽然美国1999起所重新推行的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其他国家所推行的分业经营有助于减少危机的传染。

(二)国际货币体系方面

国际货币体系的区别导致了各国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区别,进而决定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时机和规模,并对经济复苏产生了不同影响。

“大萧条”时期金本位限制了货币政策空间,黄金输送点决定了固定汇率制度的存在,各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相当有限,通货紧缩在主要工业化国家蔓延,导致危机恶化。但值得注意的是,金本位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货币泛滥,也不存在“中心-外围”国家的权利义务非对等性,只不过这些好处相对于弊端而言显得太微不足道而已。

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牙买加体系导致美元泛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货币根源。但更为重要的是,“牙买加体系”体系下各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各国货币政策能够充分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这一制度背景增强了宏观政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相对于大萧条而言,各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台的时机更为合适,经济刺激方案的规模更为庞大,对于经济复苏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协调机制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方面

不同的协调机制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决定了两次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路径和传染力度。

大萧条时期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协调机制存在着重大缺陷。国际事务间的协调主要依赖国际会议,全球处于秩序混乱的阶段,英国地位下降,美国奉行自顾政策。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缺失导致国与国之间难以在大萧条期间进行政策协调,相反地,一国将他国视为竞争对手,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保护主义横行,以邻为壑的宏观政策大行其道。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经济治理机制的构建,IMF、世界银行、G7等平台在国际事务协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应地,各国经济刺激政策步伐趋于一致,欧美频繁联手货币互换、协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各国纷纷推出积极财政政策。正是由于政策的一致和协调,各国有效地抗击了国际金融危机,遏制住了跨国风险的外溢,大大加快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四、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背景及演变过程比较的启示

(一)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保持好宏观政策的独立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一国政策往往受其他国家的影响,特别受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的影响。在牙买加体系下,“中心-外圍”国家之间的义务权利并不对等,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心国”不断注入流动性,加大了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外围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并影响到“外围国”的通胀预期。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各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保持宽松经济政策,“外围国”在未来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输入,并可能会出现国内资产价格上涨的局面。“中心-外围”的格局会挤压“外围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削弱“外围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性,需要“外围国”谨慎应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负面效应。

(二)央行应更多关注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从两次危机的实际情况来看,两次危机均源于资产泡沫,流动性泛滥导致了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最终以危机的方式来纠正经济结构并重创实体经济。从历史上来看,各经济体通过宏观政策控制住了通货膨胀,但资产价格波动却一直难以得到熨平,深受危机影响的许多国家在危机来临之前均保持了低通胀水平,货币政策是否应当针对资产价格作出反应再度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忽略资产价格构建体系的政策是错误的,因为价格的稳定本身不会传导产生金融稳定。低通胀背景下所发生的资产价格波动有可能给宏观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央行应更多关注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关系,确定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及影响方向,准确判断资产价格波动情况及其原因,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体系。

(三)更具弹性的汇率有助于抵抗外部冲击

试论我国政策性金融演变 篇4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银行,金融演变

所谓政策性金融是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活动及其体现的关系。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由政府创立并投资,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不以盈利为目的, 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和意图, 在特定的业务领域, 直接或间接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 充当政府发展经济, 促进社会进步, 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金融机构, 是国家宏观调控工具。

一、我国“超政策性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金融业务是围绕政治路线和经济政策的, 银行都承办政策性金融业务。在这种“大一统”金融体制下, 不存在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之分, 金融业务基本上均为指令性的政策性金融业务。1950年2月, 交通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办理长期业务投资的专业银行。1956年建设银行试办了投资信用业务, 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创举;1964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开始发放小型技改贷款;到1975年, 建设银行开始主要向国家重点工程生产地建筑材料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贷款。

这种金融方式在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却极大地阻碍了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银行对经济调节的作用无法实施;抑制金融体系的发展;违背了信贷资金的运行规律;投资效率底下, 形成巨大浪费。

自1985年开始所有的拨款改为贷款, 这是对“超金融政策”的一次巨大变革。1988年, 国务院成立了中央基本建设基金, 并同时成立了国家六大开发性投资公司, 承担国家政策性投资的职能。这是我国政策性金融变革的另一个转折点。

二、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成立与发展

我国1994年成立政策性银行以来,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政策性银行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法规建设滞后、功能定位不明等制度缺陷已明显制约了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经过8年的努力,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获得了长足发展, 达到了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目的,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为:集中资金支持基础建设、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大中型基本建设, 技术改造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建设, 并对所投项目在资金总量和资金结构配置上负有宏观调控的功能。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计划经济体制, 更好的进行宏观调控。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开始, 国家开发银行进行了三次信贷体制改革, 到2002年, 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8%, 主要经营指标达到国际上较高水平。基于当前我国金融状况, 目前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任务除成立之初时的范围外, 还明确提出: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的发展, 维护金融的安全与稳定。主要任务的进一步扩展, 充分显示出国家开发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并且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家开发银行本质上的职能。

(二) 农业发展银行

1994年组建的农业发展银行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组建之初主要“政策性”业务有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粮棉油加工贷款、扶贫贷款、农业开发贷款、林业治沙贷款、节水灌溉贷款、农业技术改造贷款等。自1998年5月份以来, 对留下的粮棉购销贷款 (收购、储备、调销) 、简易建仓贷款和费用贷款, 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有效地遏止了粮棉购销企业发生新的挤占挪用政策性资金问题, 及时足额地兑付了农民的售粮款, 根除了历史上久治未果的农民交粮“打白条”现象, 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推动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新发放的收购贷款与新形成的库存值保持一致。全系统资金运用率为99.9%, 并实现盈利。

但农业发展银行也存在一定问题, 其所承担的工作量与机构 (部门) 、人员设置相比, 明显浪费, 目前承办的业务范围与其1998年基本相同, 且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作为目前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农业发展银行在以下几点大有可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开发大西北, 支持西部大开发;金融体制改革, 需要农业发展银行介入支持;扶贫治穷, 需要农业发展银行予以政策性信贷投入。

(三) 进出口银行

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 直属国务院领导, 政府全资拥有, 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目前在国内设有8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和5个代表处, 在境外设有东南非代表处和巴黎代表处;与140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我国进出口银行是我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及各类境外投资的政策性融资主渠道、外国政府贷款的主要转贷行和我国政府援外优惠贷款的承贷行, 为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 推动了船舶业的发展:一直稳居世界第三位。二, 促进海外贸易: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提升我国出口商品档次, 我国制造的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从1993年末的24.7%提高到了2003年末的51.9%。三, 引进外资, 推动经济发展潜力:截至2003年末, 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项目占全部转贷项目的90%, 有效缓解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足, 提高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为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

三、我国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目前,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存在不少的弊端, 因此我们当前的主要改革方向是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未来发展战略, 既要和当前国情相联系, 又要符合国际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因此必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 改革目标:将政策性银行办成机构体系完善、经营目标明确、治理结构科学、资产状况良好、业务管理规范、内控机制健全、管理手段先进、具有较强政策执行能力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 改革原则:与金融改革配套进行, 强化政策银行的独立性;严格界定的业务范围, 避免与商业银行竞争;社会性和效益性统一, 坚持“保本微利”原则;要以国家信用为保证, 确保有稳定资金来源。第三, 改革措施:尽快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独立运行建立明确的法律保障体系;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业务范围;完善政策性银行组织体系;切实加强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监管。

参考文献

[1]白钦先, 王伟.各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2]焦忠义.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2003.

上一篇:复习备考应对策略下一篇:探索性因素分析